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责任感教育范文

责任感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责任感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责任感教育

第1篇:责任感教育范文

关键词 社会责任感 教育 必要性 基本策略

Abstruct The reason to conduct the education of responsibility, on the on h,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important, it is the kernel of moral, it is the most general scale of moral education, it is the basic quality of talented person, on the other h, the reason is the lost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modern society; human always put personal interests on the social interests, put personal development on the social development, put personal ideal on the social ideal. To conduct the education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should taking into ac four factors of society, family, school personal, collaboration to promote four factors, rather than from a single aspect.

Key words social responsibility education necessity strategy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国家将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国家未来教育的战略主题,将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在国家大力推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社会责任感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为此,有必要对社会责任感的内涵、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推进策略进行分析。

一、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一)社会责任感缺失的表现

个体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上,从社会整体利益转向个人利益。一个人光做好人还是不够的,他还必须做一个有用的好人。所谓做一个有用的好人,就是他能生活得像一个社会成员,在和别人的共同生活中,他对社会的贡献和他所得到的好处能保持平衡。然而,有些人无法抵挡金钱、物质的诱惑,把追逐个人财富、名利的最大化作为自己的第一目标。

第二,在社会整体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关系上,从社会整体发展转向个人发展。目前,考研、考公务员热在大学校园里悄然流行起来,对于即将大学毕业的学生来说他们能够不断地充实和发展自己、为自己的未来进行职业规划、这是一件好事。但是,大部分人考研考公务员的动机都是为了自己今后的发展和前途,而没有真正考虑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是哪些方面的人才。

第三,在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上,从社会理想转向个人理想。 如今的社会,由于受不良的社会风气所影响,青年人大谈个人理想,而很少谈及如何建立一个理想社会的问题。以前所宣扬的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的繁荣发展、为祖国的富强振兴而奋斗的精神越来越少。

(二)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分析

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社会原因。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受到不良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影响,部分国人的责任感出现缺失和淡化现象,一部分人偏重个人主义,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社会方面关心的较少。过去,人们把以爱国主义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追求标准。然而,现在却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越来越倾向于把实现个人利益看得比其他利益更为重要,在面临选择时更加偏重实利主义。

第二,学校原因。长期以来,学校对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其教育方式主要以教师的传授说教为主,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非常少,而没有亲身实践的经历则很难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造成了自己身上的责任意识不强这样的问题。

第三,家庭原因。我国已经进入了独生子女的时代,现在的孩子都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父母对他们是关爱有加、过分溺爱,从而导致现在的孩子就连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出现了问题,不知承担义务,养成随心所欲、我行我素的恶习。这些孩子进入社会后,难以树立健康的社会道德意识,很难适应社会群体生活,很难用社会规范来约束其行为。也难以形成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意识。

第四,个人自身原因。如今的一代青年人基本上都是在物质条件优越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从小就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很少经历过真正的挫折,也很少接受挫折教育,导致抗挫能力很弱。另外,在他们身上也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意志力薄弱等问题。他们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更无从谈及认识到历史和时代所赋予自己的使命问题。

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

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社会责任感是道德的内核。任何道德都是相应责任的具体体现:师德是教师的社会责任在道德领域的内在反映,医德是医生的社会责任在道德领域中的内在反映,家庭责任在道德领域中表现为家庭美德……。有责任感的人,会自觉的遵守法律,服从各种道德规范,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认真负责,会妥善处理好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相反,缺乏责任感的人,往往对自己的言行极不负责,甚至不顾基本的道德规范,去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

第二,社会责任感是道德评价最一般的价值尺度。社会责任感是对每一个人共同的社会要求。当代的“活雷锋”郭明义之所以成为我们当今时代道德的楷模,主要是因为他的无私奉献、舍己为人这样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在道德实践中的作用使我们相信,人的社会责任感是整个道德大厦的基石,离开了社会责任感,道德教育就无从谈起。

第三,社会责任感是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从学校里走出的毕业生他们将扮演着一个新的角色,那就是职场新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会把他身上的责任感融入到他所从事的职业之中。反之,一个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他的工作也不会很出色。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21世纪的人才应掌握三张通行证,一张是学术性的,一张是职业性的,第三张通行证则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心,并指出,没有第三张通行证学术和职业方面的潜力就不能发挥,甚至没有意义。这“第三张通行证”就是讲人的责任感。由此可以看出:责任感对人生的发展,对能力的发挥以及对纪律的遵守都具有特殊的影响。

三、社会责任感提升的基本策略

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体自身四方面因素共同发挥的作用。因此,社会责任感的提升必须从社会、学校、家庭与个体自身四个方面同时进行,而不能仅仅依靠某一单一的渠道:

第一,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形成有利于责任感培育的氛围。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需要营造一种良好的道德氛围,而这种道德氛围的形成主要有赖于政府的价值引导,所以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建立健全的行政、法律、经济的措施与政策,为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二,学校要加强责任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责任感。在学校教育中,可以培养学生对自己负责任的责任感,可以从完成作业情况、讲安全、讲卫生、遵守班级纪律等点滴小事做起。也可以培养学生对他人、对集体负责任的良好责任感,要让学生意识到集体目标对于自己的重要性,同时要让集体中的每个成员为实现集体目标而共同努力。

第三,重视家庭教育,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责任感培养。家庭是学生的第一个学堂,家长或监护人是学生的启蒙老师,是学生心目中最权威的人。家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榜样的作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影响自己的孩子,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从小要做一个诚实、文明、守信用的人,将来要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家长要鼓励孩子与兄弟姐妹、邻居朋友和谐相处、互相帮助,逐步形成努力与人合作的责任意识。

第四,充分发挥青少年的主体性,增强其责任感。社会责任感的起点是个体对责任对象的主动关注,拉近与对象的心理距离;在此基础上把个体融入到相关事物的关联之中,这是社会责任感建构的关键。一个人的一言一行虽然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但支配其言行的主要动力却来自于主体本身,所以,学生自身要培养自己的自控能力,通过学习深化自己对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认识,让自己更多的去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只有在切身参与其中时,学生才能体会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分子,才能内化自己的情感,从而提升自己履行责任的意识水平,进而更好地去履行自己对社会的职责。

参考文献:

[1] [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于浩华.新形势下青年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73-76.

[3] 宋加木,王娟,巩其亮.西方文化冲击对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及对策[J]山西省团校学报.2008(2):18-19.

[4] 熊良华.家庭教育要重视孩子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江西教育科研,1990(2):20-23.

[5] 于浩华.新形势下青年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73-76.

[6] 廖安辉.培养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思考[J].龙岩学院学报,2005,(6):27-29.

[7] 刘飞,刘义.责任感问题的理论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6,(3):155-157.

[8] 刘兴翠.从培育责任心开始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J].思想政治教学,2002,(11):52-53.

[9]《学习―内在的财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1996.

[10] 孔伟红.论当代青少年责任感的缺失与培养[J].湖湘论坛,2008,(5):112-113.

[11] 韦琼芬.浅谈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09,(5):5-6.社.1996.

[12] 刘铁芳.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建构与培养[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1,(2):26-30.

作者简介:

孙莹, 女,汉族, (1989― ) , 辽宁锦州人,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研究生。

第2篇:责任感教育范文

1.1家庭教育的概念

家庭教育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和影响,而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的教育和影响。本文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和影响,这个教育和影响可以是有意的,无意的,有形的,无形的,宏观的,微观的,父母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为人处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在有形无形潜移默化中影响教育着子女,而父母要让子女接受自己的言行观念,会有意无意的做出榜样以规范自己的双向影响与互动过程。

1.2家庭教育的优势与局限性

1.2.1家庭教育的优势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也有明显的差异,如教学内容、教育形式、教育重点等各方面。所以父母不能简单地把家庭变成教室。家庭教育有着学校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这表现在:①早期性特点:家庭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也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所以家长对孩子所实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②感染性特点:家庭教育是润物细无声,是耳濡目染,是一个感化过程。这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是巨大的,在教育工作中有着特殊意义。因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是无可比拟的,所以,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情感的这种感染性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③权威性特点:家庭教育的权威性是指父母长辈在孩子身上所体现出的权力和威力。家长的权威性,主要体现在:家长的教诲,子女能听从;家长的批评,子女能接受;家长的意图,子女能心领神会;家长所希望的,子女能努力做到、做好;家长所反对的,子女能克制自己的欲望。总之,家长的意志对于子女的言行有较大的制约性。这种制约性,要比其他人对孩子的制约性更大。④针对性特点:相对来说,家庭教育的针对性更强。针对性强的前提条件是充分了解教育对象。人们常说“:知子莫如父。”最了解自己孩子的是家长,是父母。这种说法不无道理。父母之所以能如此了解子女,并不仅仅是由于长期共同生活,更重要的是由于父母和子女有特殊的关系———血缘关系和根本利益一致的关系。⑤及时性特点:家庭教育的过程,是父母长辈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的个别教育行为。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他们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孩子身上的细微变化,都能使父母心领神会。父母通过对孩子言行举止的及时掌握,发现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以做到及时教育,及时纠偏,不让问题过夜,使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⑥连续性特点:孩子出生之后,从小到大,几乎2/3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的。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的教育影响着子女,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德、谈吐举止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孩子,所以有些教育家又把家长称为终身教师。

1.2.2家庭教育的局限性

但家庭教育也有他的局限性,这表现在:第一,家庭教育里家长缺乏教育者角色意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作用十分重要,但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发挥家庭教育的有利条件。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是承担着双重角色的,即父母和教育者。但很多时候,家长只强调了自己作为父母的角色,而忽视了作为教育者的角色,在对子女的教育中重视作为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与照顾,甚至于溺爱,缺乏缺乏作为教育者的目的性,针对性,科学性和有序性。第二,家庭教育易感情用事。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时常缺乏应有的理智,容易感情用事。这是家庭教育中最容易也是最经常发生的偏向,是家庭教育不易突破的难点。大部分家庭教育的失败,都源于此因。父母感情用事主要表现在:行为易走极端;娇惯溺爱;简单粗暴。第三,家庭教育比较封闭。家庭是相对封闭的社会单元。家庭教育是家长对子女在家庭范围内进行的教育。教什么、怎么教,用什么作指导,这取决于家长的兴趣、爱好、意志、思想水平、教育能力等。而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家长的素质和能力,都是有局限性的,这势必影响到家庭教育的成效。总之,当前我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重身轻心的抚养方式,使青少年自我中心主义膨胀。重知轻德的教育方式,使家庭教育学校化。急功近利的价值观,诱发了父母过高的期望值。重他律轻自律的行为养成方式,造成孩子言行不一。

2生命责任感概述

2.1生命的含义

生命,从文学的角度讲,就是性命,就是活命。从生理学角度讲,生命必须是有心脏跳动、有呼吸、有大脑活动等条件。从法律上讲,生命是指法律主体始于出生,终于死亡的整个过程。从医学角度讲,生命就是活着的状态,具有新陈代谢、生长、繁衍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所表现出来的特征。《辞海》中对生命的解释是:由高分子的核酸蛋白体和其他物质组成的生物体所具有的特有现象。能利用外界的物质形成自己的身体和繁衍后代,按照遗传的特点生长、发育、运动,在环境变化时常表现出适应环境的能力。可见,到目前为止,人们对生命的定义还没有达成共识。但综合起来,本文将人的生命描述为:人的生命是自身繁衍、生长发育、新陈代谢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遗传变异以及对刺激反应等的复合现象。它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是两者的统一体。

2.2责任感的含义

责任感是主体对于责任所产生的主观意识,也就是责任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反映形式。责任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括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和他人,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责任”和“责任感”有着本质的区别,责任是人分内应做之事,还需要一定的组织、制度或者机制促使人尽力做好,故“责任”有被动的属性;而责任感是一种自觉主动地做好分内分外一切有益事情的精神状态。把责任感定义为一种精神是恰当的,精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其范围要比表示情绪和感情状态的“心情”一词广泛得多,能够涵盖“责任感”的丰富内涵。作为心理学概念,责任感与一般的心理情感所不同的是,它属于社会道德心理的范畴,是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人的责任感的形成和增强除受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外,主要靠教育,包括自我教育。责任感从本质上讲既要求利己,又要利他人、利事业、利国家、利社会,而且自己的利益同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相矛盾时,要以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为重。

2.3生命责任感

生命责任感,就是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提升生命价值的一种自觉的责任意识,这种自觉意识,不单是对自我生命,还包括了对他人的生命。

3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生命责任感影响

3.1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过于简单粗暴导致对大学生生命责任感教育的缺乏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受到父母、长辈的过多关心呵护,在家中是“小太阳”“、小皇帝”。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活条件也变得越来越优越,生活在安逸的环境中。很少有父母能够对子女进行挫折教育,也很少有父母对子女进行生命教育,因为他们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应试教育与特长培养上,父母看到的是孩子将来大学毕业后进入社会的竞争硬件,与学习、与成绩没有直接关系的基本都不在父母的关心范围内。父母的不良教育方法是导致大学生缺乏生命责任感的重要因素,溺爱娇纵的家庭教育,会使子女自私任性、傲慢无礼、贪图享受,而粗暴专制的家庭教育会使子女冷酷暴躁,缺乏同情心。

3.2家庭不和谐导致对大学生生命责任感教育的缺失

家庭对子女的影响是终身的,家庭关系和谐,父母相敬相爱,尊老爱幼,能给子女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心境,就会使子女从小受到良好全面的教育和家庭环境的熏陶,养成良好的言行举止、尊重自我、尊重他人、尊重生命的习惯。有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求不统一,当着孩子的面唱对台戏,让孩子无所适从,教育的作用相互抵消。家庭结构缺损,家庭关系不和,子女就得不到父母的悉心调教和关怀,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不可能树立良好的生命责任感。

3.3父母自身生命责任感缺失造成对大学生生命责任感教育的缺位

不可否认,在现实的家庭教育中,因为父母文化素养的差异,教育水平的高低,思想观念趋利化,有不少父母本身是比较缺乏生命责任感的,就更谈不到对子女进行生命责任感教育;在对子女的教育中,一味地追求理论学习,追求高分,忽视了子女的全面发展,认为素质教育是学校的事,子女只有考取名牌大学,只有学好专业知识,才是步入社会竞争的砝码,不能引导子女建立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不会让子女关心自然、关心社会,不能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4构建和谐家庭教育,增强大学生生命责任感

4.1转变教育理念,培养大学生生命责任意识

家长的教育观念对子女一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科学的教育理念,能够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片面的不科学的教育理念,培养的子女很难成为合格的人才。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家长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对子女要从小进行生命责任感教育,首先要教育子女关注“个体”,改变传统的“无我”、“无私”的思想,正确看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社会利益,个人生命价值、利益同样应该得到重视。要教育子女珍爱自我生命,因为“自我”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自我”联系着父母,联系着家庭也联系着社会。其次要教育子女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生命。对他人生命的尊重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价值体现。作为父母,要让子女从小就知道,人世间最宝贵的就是生命,而且生命只有一次,尊重生命,就是尊重一切。要让子女从小就能认识到生命的可贵,认识到生命的责任,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自爱且能他爱。

4.2提升自身生命责任感,以身作则,强化大学生生命责任感

父母是对人一生影响最先、最深的人,也是孩子模仿最早、最多的对象。托尔斯泰说“:全部的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古人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培养大学生生命责任感,父母首先要注重自己的修养,有高尚的品德,有积极的人生观,有强烈的生命责任感。其次,在行动上,要重视对子女的示范作用,以身作则,能够做到知行统一。

4.3强化与学校联系互动,形成大学生生命责任感教育多方位辐射机制

第3篇:责任感教育范文

社会责任感作为最普遍、最广泛、渗透性最强的社会规范,是现代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责任感,品格教育联盟提出,责任感是良好品格的核心价值观念之一。我国学者从生命个体的“处世”“行事”“立身”等维度提出了当代社会的核心道德(价值观):“责任心”和“行事之德”。马克思曾经说过:“你生活在这里,就有规定,就有责任。”这也是21世纪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也是素质教育的中心环节,格外重要。但是,社会的变迁也让学生成长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传媒的多样与草根、网络组织的发展,传播内容良莠不齐,给学生的行为选择带来新的挑战。

面对这些背景,我们学校从“三化”着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社会责任感教育。

一、目标具体化

我们把学习责任感、自我责任感、家庭责任感、社会责任感结合在一起,将目标具体化。比如,我校制定的《午托学生行为规范指导细则》,告诉学生午托时“该怎样做,不该怎么样”。这不仅是为了规范午托学生行为,让孩子们中午在校能够吃好、睡好,保证午托服务质量,而且是为了培养学生在公共场所的文明习惯和社会责任感。“有序排队前往食堂,途中不追跑、不打闹”,是让他们知道坚守文明的表现;“就餐时不高声说话,不高声叫嚷和敲盘子”,是让他们注意到他人的存在;“不剩饭剩菜”,是让他们注意对粮食的节约和对食堂工作人员劳动的尊重;“饭后不能出校门”,是让他们对安全作出贡献;“上完厕所后不得在外逗留”,是让他们懂得纪律的底线。细致之规则,将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落实在细微处。

《午托学生行为规范指导细则》还专门列出了学生违规的五档处理办法。学生一旦违规,处罚的执行毫不含糊,当事学生将亲身体验到不守规则所付出的代价有多大,从而培养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意识。

二、阵地立体化

我们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思想渗透、实践活动的体验强化和校园文化的浸润熏陶三个阵地的作用。

课堂教育是责任感教育的主渠道,上好《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强化学科的渗透作用,主要是帮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打下责任感的基础。比如,当今的独生子女,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大多比较自私,他们一切以自己为中心,享有家长爱护的权利却不懂孝敬父母之义务,表现为不尊重父母,不关心父母,对家里的事无动于衷,即使偶尔做一次家务,也自以为是帮家长做了好事。其中的原因与学生的道德认识不足有关。他们不懂得自己是家庭成员之一,应承担起家庭中一些应尽的责任,为创建美好、欢乐的家庭出一分力。因此,我们在品德课的教学中,要灵活运用有关的教材,帮助学生明理,从而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如《爱爸爸妈妈》《听从父母教导》《孝敬父母》等课,都能从教材中找到教育的切入点。我们的教学,要使学生懂得父母为养育自己而历尽艰辛,为教育自己而呕心沥血,从而激发学生爱父母、为父母分忧、为家庭添欢乐的情感,有了这种情感体验,学生就自然会变冷漠为热情,变自私为替父母着想。

有了这样的认知基础,在母亲节、父亲节这种特殊的日子,大队部开展相应的孝敬父母长辈的体验活动。比如,给妈妈洗脚,送爸爸一份礼物,帮妈妈做家务事等,同时,让孩子写出“爸爸妈妈让你最感动的一件事”和“你作为家庭一份子,为家里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通过活动的体验以及思绪的整理、文字的梳理,更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三、教育活动化

引导学生身体力行,让学生感受到自身肩负的责任,坚持有“责任心”的实际行动。如,我校三年级有个女生,到校后发现语文家庭作业本没带。不一会儿,就来了一位跑得气喘吁吁的老爷爷,到了任课老师那儿,爷爷主动认错说:“老师,不怪她,是我忘记把作业本放在她书包里了。”

原来,每天整理书包的人是爷爷,久而久之,学生的心里形成了定势:书包由爷爷整理,自己不用负责任,出了问题有爷爷担,学生依旧逍遥、依旧自在,根本不认为这是自己的事。

较之美国事例:美国国庆日前夕,一个11岁的男孩拿到了一些禁用的烟火炮竹,一天中午在一座桥边放“鱼雷”大鞭炮。一声巨响,这个男孩被警察带到了警察局,被判定交14.5美元的罚金。孩子自然交不起,只好由父亲代缴。回家后,父亲责令孩子打工挣钱还罚金。言下之意,就是你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后来,这个孩子成了美国的总统――里根,他在回忆录里写道:我做了许多零工活才还清了我欠爸爸的那笔罚金。这件事让里根明白什么叫责任,对自己的后果负责的人只能是自己。

显然,没有担当就不懂得责任,没有经历就不会有责任感。只有当孩子身处其中,才能体会到过失后果所带来的一系列麻烦,并将其铭记在心。这样就会事先考虑后果,停下即将犯规的脚步,才能形成所谓的责任感,才会有所谓的责任心。

第4篇:责任感教育范文

【关键词】数学教学 民主氛围 师生平等 创新教育

“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不竭一个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只有具有创新精神,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的天地。”这是人教版九年级教材上的一段话。可以看出,民族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潜能的开发,基础在教育,关键在教育。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作为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我根据平时教学积累的经验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浅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巧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由于兴趣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后天学来的。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一课时,我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全班同学两人一组,是在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图形上做一个这样的游戏,让一方投硬币,接着另一方投硬币,然后再由一方投,接着另一方投硬币。。。。以此类推,规定谁最后投硬币的就为赢家。学生们都一个个都来了精神,都在做游戏,我就问同学们。你们做的游戏公平吗?有没有什么发现?然后全班同学大喊不公平,我问为什么?学生就说开了,只要哪个先放在对角线的交点处哪个就为赢,我问为什么呢?学生有的说他要放在上面,我就放在下面,他要放在左面我就放右面,反正都让它对称,最后就是先放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处的那个是最后赢家,我就说了,同学们的说法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心对称图形这一节在做实验时我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为寻求真理的浓厚兴趣。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应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问题”的心理,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创设情景,着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二、营造和谐氛围,培养创新情感。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实际上是一种相互探讨和共同学习,共同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的探究活动。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活动中来,这有利于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太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遇到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应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展开讨论,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其见,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三.投赞许目光,增强自信心。

教师对学生正确的观点应表示赞扬,及时,充分地肯定学生的闪光点,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都应及时给予肯定,热情地表扬学生的聪明智慧,是激励学生大胆创新的良好方法,利用评讲课让学生自我评价,及时在班中鼓励、表扬汇编个人、班级的解题集,再配上学生自用电脑绘制出的封面,家长写上序言,进行评比等等。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兴趣。有利于他们再度创新。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行为也不能吝惜你的安慰和鼓励。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出现错误时难免的,也是允许的,不要一棍子打死,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少些“小人之心”,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一些支持,少一些打击和嘲讽,“好学生是夸出来的”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学生更是如此。多表扬,多鼓励,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

四.示个性平台,保护好奇心。

相信人人都有才,努力挖掘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不是每个学生在数学成绩上都是娇娇者,但每个人都有进步的愿望,每个人都有丰富的潜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数学教学中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每一个参与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学生有了创新的愿望,努力去揭开事物的神秘面纱,这种欲望就是求知行为在孩子心灵中点燃的思维的火花,是最可贵的创新性心理品质之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程度呈递减趋势,而创造性人才的特点却永驻的,用好奇的眼光和心理去审视整个世界,每一个成才的人,必须保持这颗好奇的童心,教师对教学中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肯定.比如:对于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精神,应加以爱护和培养。

五.造思维能力,培养责任感。

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的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要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顺序地进行观察,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要指导学生及时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仔细、深入的观察。其次,注意培养想象力。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发现的机会,锻炼思维。

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善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为他们营造创新氛围,努力把他们培养成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关于思考,做开拓创新的有责任感的优秀人才。只有这样,学生创新能力之花,才能在课堂教学这块沃土上结出丰硕之果。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钟启泉等主编

第5篇:责任感教育范文

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

新媒体信息中的多元价值、多元思潮与腐朽落后的糟粕文化鱼龙混杂,大学生往往对这些信息缺乏辨别能力,从而是非不分,兼收并蓄,最后陷入无所适从的迷茫之中。这迫切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帮助他们掌握和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科学的方法,在多元价值观中找准自己的人生航向,认识自己应担当的社会责任,理解践行社会责任,并做出正确地选择,实现全面发展。高校要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过程中科学深入地把握新媒体传播形态和传播规律,有效占领新媒体阵地,使德育工作尽可能实现对全校学生有效覆盖和影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通过建设主题网站、开通微博、微信等和学生进行点对点或点对面的沟通和讨论。这种以新媒体为平台的交流方式会使社会责任感教育更具亲和力、互动性和平民化,也更容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进而外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

创新社会责任感教育模式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成效关键在于学生个人主体性的发挥。新媒体下大学生主体性社会责任感教育模式的创新,需要结合当前新媒体的传播特征及大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情感方式的规律和特点,将新媒体下高校主体性社会责任感教育模式和传统规范化模式进行有机融合。通过新媒体交流平台,给高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注入新的活力,充分调动和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自主自觉性,培养和引导他们非异化的主体性。创设健康和谐的新媒体环境,让社会责任感教育内容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个性发展,凸现网络德育中真正的人本终极关怀,使大学生自觉地将责任伦理变为个体的内在品质和追求,明确自己的社会需要和社会责任,进而外化为行动,成为真正社会责任感教育主体。实现新媒体下大学生主体“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意志”和“责任行为”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完善新媒体健康话语引导策略

沉浸在新媒体的自由开放、虚拟交流世界的大学生,必须对其网络语言进行积极引导,并着力构建健康话语引导机制。新媒体下的高校话语引导策略,要使高校社会责任感教育引领正确舆论导向、促使社会主义共同价值体系形成,引导大学生在网络交流中传播携带正能量的话语或语段,以此构建符合主流价值观的网络文化形态。为此,高校社会责任感教育中要首先改变以往教师的话语权威,使教师话语植根于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实现老师和学生的平等对话。教师主动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将社会责任感的理念、观点与大学生熟悉喜爱的图形、文字、声音、动画等融为一体,为大学生提供“点对点”和个体性的话语传播服务,使得社会责任感教育话语内容更具契合性和实效性。对于不健康网络用语,高校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态度,通过建立语言督察机构,形成体现约束与激励、监督与监管、对话与民主齐驱的网络教育规范与制度,增强大学生的语言规范意识,及时掌握新媒体发展动态,抵制不健康用语的传播与扩散,从而净化语言环境,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文化。

构建联动教育机制

社会责任感教育要完成自己的任务,仅仅依靠高校德育是很难的,而是应该让家庭、社会来共同承担相应的任务与责任,构建社会责任感教育“学校、家庭、社会”联动机制。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地域和时空的限制,使得信息可以在任何人群之间进行广泛传播,为社会责任感教育的信息传播以及各类主体的广泛参与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高校德育工作者通过建立家长电子信箱、留言板、微博、论坛、QQ 群等平台,方便家长获取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等各项信息,并随时可与相关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和咨询。除了家庭教育,社区服务是当前培养大学生形成公共服务意识,提高责任能力的重要方式。此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行动等都能帮助大学生提高社会素养和实现个人社会价值。但是所有这些都需要社会、社区和和公共服务机构的协作与支持。只有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和辅助系统,才能为大学生迈入社会,践行个人社会责任搭建心理和实践的平台。

第6篇:责任感教育范文

关键词:“90后”学生;责任感教育;学科渗透;地理学科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一、加强“90后”责任感教育的重要意义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笔者认为现在用“无社会责任感”来评价“90后”学生言之过早!“90后”目前正在求学的阶段中,心智还未成熟,对许多事情还不能分辨是非,学校、社会应正确引导他们,给予他们成长、进步的空间和时间。

良好责任感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从小开始。鲁迅先生曾说过这样的话:“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所以,教师、家长必须深入了解这一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因势利导地加强其责任感教育。

二、以地理学科为载体,加强“90后”学生责任感教育的优势

地理课所涉及的范围远到世界各地,乃至浩渺的宇宙空间,近到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蕴涵着极为丰富的自然美和无穷的学科魅力。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更好地服务社会、报恩父母、实惠个人,这是培养学生责任感的具体体现,也是地理课上渗透德育教育的内涵所在。

例如,“辽阔的疆域”这一节内容通过对我国优越的位置、辽阔的疆域的学习,加深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建设祖国大好河山的责任感。在学习世界地理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在了解世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全球快速发展给国家和个人带来的各方面的挑战,从而使学生树立危机感,培养其责任心。

三、以地理学科为载体,加强“90后”学生责任感教育的有效途径

1.尊重“90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实施责任感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地理老师要充分利用“90后”学生“成人感”的心理特点,正确引导他们,增强自尊心,发展其独立性,指导他们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加强小组合作和团队意识,进而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获得“90后”学生的信任与支持,为实施责任感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注重生成,抓住责任感教育的机会之窗

“90后”学生自我意识正在迅速发展,讨厌他人使用说教的方式左右他们的思想。地理课程要想对学生进行责任感教育,必须抓住教育的契机,注重生成,生硬的说教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切不可急功近利。我们应本着春风化雨,水到渠成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抓住责任感教育的机会。

3.改变传统评价方式,为责任感的养成提供生根发芽成长的土壤

目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多数仍停留在以分数为主的评价上,根本无视学生个性的复杂性。地理教师的评价应以“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为原则,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从而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找到自己在地理课堂中的地位与价值,体验自己对班级、家庭与社会的责任,培养其责任感。

4.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责任感

地理教师可以鼓励和指导学生组织兴趣小组,走进大自然,参与社会实践;邀请有关人员演讲、座谈;指导学生编辑地理小报、墙报。在社会调查实践中指导学生了解社会、环境、他人的需求,进而了解自身的价值与需求,找到自己的社会价值与地位,从而树立国家与社会、民族与家庭、个人与环境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懂得如何来抓住各种机遇,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每一位学生。

第7篇:责任感教育范文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7.01.014

文章编号:1009-3729(2017)01-0104-05

近年来,许多家长为其子女提供了优越的物质生活,与此同时却忽视了对子女的道德教育,致使子女过分注重个人利益,攀比成风,责任意识淡薄。这一现象在当代中国大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独立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可塑性较强,容易受到外来价值观念的?_击,因而道德教育对其健康成长非常重要。但我国道德教育体系存在许多问题,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道德教育都有欠缺,致使大学生责任感缺失的问题越发凸显。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人才储备,大学生肩负着民族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不仅需要其具有良好的知识素养,更需要其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因此,建立完善道德培育机制,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是目前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有关责任感问题,国内外学者多有论述,尤其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亚当?斯密在其道德理论中论述了责任感的本质,系统探讨了责任感的产生过程、责任感教育的重要性、个人责任感与社会责任感之间的密切关系等。基于目前我国大学生的责任感现状,本文拟在系统分析亚当?斯密责任感理论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大学生责任感教育方略。

一、当代中国大学生责任感现状与成因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为社会和他人作积极贡献的觉悟意识和自觉情感,是一种内化的精神追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他们的责任感关乎民族的兴衰。”[1]不管是对于大学生个人还是对整个社会而言,责任感都不可或缺。责任感在要求大学生对自身负责的同时,也鼓励他们为社会做出表率和贡献,引导他们关注他人和群体的利益。但是目前我国大学生的责任感状况不容乐观,无论是个人责任感还是社会责任感都普遍缺失。

1.大学生责任感普遍缺失

大学生责任感的普遍缺失具体体现在过分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自我意识增强带来的社会责任意识的减弱。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目标并为之奋斗的行为虽是积极的,但是由于大学生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切断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之间的关系,将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甚至将两者对立起来,如很多大学生在就业时,不愿意选择能够带来更多社会价值的工作,首先考虑的是工作舒适、待遇较好等与个人利益相关的因素。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也有所缺失,对于社会中出现的违背社会公德的事件常视而不见、袖手旁观。例如,当看到他人随意破坏公物时,一些大学生不但不及时制止反而自己也会做出同样的行为,“为了个人利益不惜损害社会公共群体的利益,不惜违背道德的谴责与约束,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因素,甚至有可能成为危害社会的人群”[2]。

2.大学生责任感缺失的原因

造成当代中国大学生责任感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社会意识多元化对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的形成有负面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带来人们物质生活满足的同时,也带来了多元的价值观,利己主义和实用主义观念侵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代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物质条件较好,精神独立自主,但由于缺少集体意识,很多大学生不懂得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形成了以个人为中心、漠视他人和集体利益的自私意识。其二,学校没有对道德教育特别是责任感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中国的学校教育过多地将重点放在了文化知识的传授上,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忽视道德教育,即使开设有思想道德教育课程,也多流于形式,枯燥古板,过于口号化,学生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难以入心。最后的结果就是,一部分人在道德责任理论上颇为熟练,在实践中却不能付诸于行动,遇事还是偏向了利己主义。其三,家庭责任感教育缺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行为和态度最能直接影响孩子的价值观,但是目前很多家长都把学习成绩作为孩子成长的标杆,只在意升学考试,忽视思想品质和生活实践对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错过了孩子思想道德形成的最佳阶段,很多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未形成主动承担责任的意识。其四,大学生自身缺乏对责任感的认识。如果说前面所提到的都是导致大学生责任感缺失的外部因素,那么大学生本身自我约束意识薄弱则是导致其责任感缺失的内在因素。在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自我约束力薄弱的大学生在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很容易出现偏差,最终导致其责任感的缺失。

二、亚当?斯密责任感理论的基本内容

亚当?斯密的道德理论以同情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各种美德的特点、道德的性质、道德的评价标准及其保障途径。同情心是道德的起源,“公正的旁观者”是道德的评价标准,责任感是道德原则的保障。亚当?斯密的责任感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责任感的产生过程

亚当?斯密认为,当社会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行为准则时,就需要人们自觉地去遵守,这种对规范或准则的尊重和遵守的情感趋向被称为责任感,或者义务感。那么这种责任感是如何产生的呢?按照亚当?斯密的道德理论,“公正的旁观者”的使命是制定对所有社会成员一视同仁的社会道德规范,而这些规范的权威性来源于人们对其有效的执行,而人们的责任感则是为了保障道德原则的有效性,为这些规范的执行提供动力。虽然人们的情感和行为有“公正的旁观者”的监督,但由于人天生偏爱自己的情感,有时会影响人们对自己行为和感情是否具有合宜性的判断,从而导致错误的结论。这就需要一个时刻提醒人们端正评判态度并做出正确行为的仲裁者,以为道德原则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这种情况下,责任感就扮演了这一监督者的角色。比如,当一件事情发生时,人们需要做出某种对应的行为,“公正的旁观者”会提醒人们这种行为是不可行的,是不被认可和违背道德准则的,但是当这个行为发生时某些人可以从中获得利益,人们会自我暗示:这种行为是可行的、正确的,以求心安理得。这时候,责任感的作用就会显现出来,它会让人们心中的天平不再倾斜,强制人们遵照“公正的旁观者”的指示做出反应。所以当责任感在人们心中建立起来的时候,那些影响判断行为的内部和外部因素都可以被有效屏蔽,即人们基于责任感所做出的反应大多是不受心境变化影响的,“一旦我们已经形成了某种指导各种行为的道德规范,人类的那些自欺欺人的倾向和在每一件事情上都反复地进行情感冲突、搏斗的困惑以及道德腐败的可能性就大大被化解了,当我们面对某种抉择时,我们就会被纳入到一个一般化的道德规范之内来判断,而不必去权衡自己的激情与公正旁观者的眼光之间的张力”[3]。对于正面的情感,人们会选择遵从内心的激情,扩大感情效应对行为的影响;而面对负面的情感,人们则会根据道德准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尽量减少自身偏爱的作用。只有人们自身的激情与道德准则相结合,才能形成完整的责任感,这也是人们需要具有责任感的原因。

2.个人责任感与社会责任感之间的关系

责任感能够有效保持人们社会行为的持续稳定,使人们变得可靠,建立人们对彼此行为的预期,从而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亚当?斯密强调,个人的道德行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同样,个人责任感也不能脱离社会责任感而存在。个人责任感作用的对象是自己,是人们对于自己或者与自己相关的事情需要承担一定责任的关注度;而社会责任感作用的对象是他人,是自己对于社会其他成员及组织的关怀和希望其履行的义务。个人责任感是在社会责任感中实现其价值的,一旦离开社会责任感,个人责任感就会变得毫无意义。个人的收益和理想固然重要,但是在社会责任感面前,个人需要为集体的利益而做出让步,因为没有社会的稳定,个人理想就无法实现。社会建设虽离不开社会责任感,但社会责任感需要建立在个人责任感的基础之上,社会的繁荣是由社会成员的利益、贡献和理想集结而成的,人们只有对个人的道德行为负责,才能保证其对社会具有相同的情感共鸣。所以,个人责任感与社会责任感紧密相连、相辅相成,不可互相取代。

3.责任感意识受后期培育的影响

亚当?斯密在有关道德准则与个人情感之关系的论述中提出:“所有慈爱的情感鼓舞我们做出的那些优雅可敬的行为,出自那些情感本身的程度,应该不亚于出自任何对概括性行为规则的顾虑。”[4]人们对于道德准则的遵守,并不只因为道德准则本身,如果强迫人们违背内心的意愿按规则去施行,即使在行为结果上无可指责,行为的过程也是不受欢迎的,正确的责任感行为是要达到情感与道德准则的统一。亚当?斯密举例说,一个儿子即使在孝道责任上没有缺失,但如果他缺乏身为人子对父母的敬爱之情,那么父母抱怨其冷漠就是合理的。因而,无论是把道德准则变成人们自身责任感的基础,还是保持责任感的认知,都需要通过后期的教育、培训,以及他人示范的影响,从最开始的经验慢慢变成自然而然的情感,从而在人们不需要思考权衡的情况下就能做出既符合道德准则又符合个人情感的主动行为。由此可见,责任感意识的后期培育在责任感的形成、稳固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亚当?斯密在他的责任感理论中强调,如果人们失去责任感的约束,不仅会导致个体行为的混乱,连简单的道德准则都难以遵守,还会导致社会秩序的崩塌。因此,社会道德原则的维护依赖人们的责任感。

三、亚当?斯密的责任感理论对当代中国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启示

亚当?斯密生活的时代正值资本主义的上升时期,人们对财富的过度追求导致了道德的崩塌。面对这种状况,亚当?斯密提出了一系列道德理论,企图唤醒在经济生活中迷失的人们,使其关注经济生活中出现的道德问题及其解决途径。而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在给国民生活水平带来提高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出现了类似于亚当?斯密生活的时代道德滑坡的现象。为了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提高社会整体道德水平,重视社会责任感教育,而大学生作为国家繁荣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不仅应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而且应具有较高的道德责任感。受亚当?斯密责任感理论的启示,结合我国当前大学生责任感现状,我们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升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

1.建构完善的责任感理论基础

亚当?斯密指出,人们责任感的形成需要后天的示范和培育,而责任感的培养要从理论引导做起。亚当?斯密的责任感理论很好地阐释了责任感的本质,把“遵从内心意愿主动承担责任”看作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并且强调责任感在道德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分别提出了不同的价值观要求,这是我国责任感教育的理论基础。因此,当代中国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理论基础的建构,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体,同时借鉴亚当?斯密责任感理论的有益部分,立足于中国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现实,既要有理论自信又要吸纳西方优秀的文明成果。

2.学校和家庭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的责任感教育

学校应将强制性的教学过渡到主动性的教学,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教师以身作则,起到示范和表率的作用。在家庭教育方面,首先,父母应转变“以学习为本”的陈旧思想观念,除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物质生活外,还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和沟通能力。其次,父母应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积极参与到家庭活动中来,根据孩子的道德表现建立相应的奖惩规则。另外,父母还应时刻注意审视自身的行为,做孩子的道德表率,引导其树立正确的责任观念。

3.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

责任感的形成与示范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我国大学生的责任感教育中,要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在实践活动中,大学生一方面可以通过与他人交流、协作来增强集体责任感,养成主动关爱他人、互帮互助的良好品德;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与他人对比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提高个人的责任意识,增强自律意识,正视个人价值和潜能,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系列的社会责任感教育能够让大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坚守住自我,承受住考验,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第8篇:责任感教育范文

关键词:政治课教学 加强 中学生 责任感 教育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前辈陶行知先生的话涵义深远,在全国都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今天,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把素质教育作为首要任务。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负责任的人。充分发挥政治课内容的教育优势,加强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培养中学生责任感的重要性

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已成为一个人对社会是否有责任的诚金石,是亘古以来我中华的民族精神,应当弘扬。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现在的思想道德状况,责任感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梁启超先生曾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这其中的意义就不言而喻了。中学时代是中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一个人对自己、他人、国家、社会应学会承担责任。作为中学生应认识到:这种高度的责任感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基本品德,是我们学会做人的基点。是人格健全和心理成熟的表现;也是美好人生的塑造。所以,强烈的责任感是健康人格的核心品质之一,也是决定一个人能否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二、当今中学生责任感的现状

正在读书的中学生,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总体情况是良好的,符合社会主流价值需求。其中有许多方面是值得肯定的:一是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愿意为祖国的强大而努力学习、立志成才;二是他们对社会公益事业比较热心,别人有困难时愿意帮助;三是大多数中学生能正确认识责任感对自身的健康成长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四是自我责任感强烈。他们自尊、自信、自爱、自立、自强;五是能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应和谐,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然而,有一部分中学生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诸如学习松懈、懒惰、违法乱纪、集体主义观念不强、缺乏奉献精神等;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加重,而责任感却大大降低,这种状况应该引起国家、社会、家长、老师的高度警惕,更体现出对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刻不容缓。

作为独生子女的绝大多数中学生,在享受着家长,尤其是长辈们无微不至的关爱、照顾的时候,却对家人们缺乏必要的、足够的关心,不愿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只知索取,不知感恩。在学校生活的表现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无故迟到、旷课,课堂上旁若无人的高声谈笑,作业不认真;穿奇装异服,不关心班级事。在多种责任错综复杂的情境中,往往感到予盾、困惑、难以抉择,甚至做出错误的决定。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为不能自觉遵守、维护社会规范与社会公德,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乱刻乱画,进网吧、佩带手饰、出口成“脏”的现象常有发生。虽然绝大多数学生能认识自己是社会的一分子,是祖国的接班人,应当肩负起历史重任,但往往落实不到自己的行动上。

三、强化中学生责任感的方法

发挥政治课程教育内容优势,培育学生树立民族精神。政治学科是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科特点看,中学政治学科所具备的蕴涵性、依附性、多样性等特点,更完整地体现了中学政治教学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依托。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中所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蕴含着深厚的忧患意识。因此,政治教育既可成为个人发展的有力手段,又可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政治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充分发挥政治教育在“治身”和“治世”方面的巨大作用。

通过政治课程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政治课的教学过程,除了知识传授外,更重要的是应当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层面渗透到政治课的教学中去,教师应当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突出体现政治课程的教育功能和社会。正确地引导学生认识,责任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每个人都必须肩负起自己的责任,让学生明白自己将来要肩负起建设国家、保卫国家的重任。

加强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利用政治课程教学,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是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有效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家乡的革命政治,从而让学生爱上家乡,因自己家乡而自豪,通过地方革命教育来烘托出爱国主义情怀,从而扩展到爱祖国的博怀。让学生了解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高尚的情操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丰富知识,加深对国情、区情的理性认识,让学生以先烈为榜样,学习其无私奉献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爱国、爱家乡的积极情感。

第9篇:责任感教育范文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育 学生社会责任感 培养 优势 策略

在经济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厚重的社会责任感。而中学地理教育在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中责无旁贷,地理教材中具有丰富的教育素材,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与形成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中学地理教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优势

(一)地理学科特点有其便利性

地理学科是基于研究地球表面人文现象和社会现象的一门学科,它以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为主要研究对象,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具有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等共同构成了我们所生活的自然环境,而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又相互影响与制约。地理学科的特殊性培养了人们对自然资源、灾害、人类生存与发展等问题的认识,也强化了其对人口、宗教、经济、社会等人文问题的思考与认知,这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奠定了知识基础。

(二)地理教材蕴含丰富的教育素材

地理教材蕴含着丰富的社会责任感教育素材,这些素材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社会道德意识,养成良好道德品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这些素材在教师的灵巧运用下,将系统、丰富的地理知识内化为学生对社会、对生活独特的态度与看法,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得天独厚的教育素材。例如,鲁教版初中地理《从世界看中国》中,辽阔的疆域、丰富的资源使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与赞美之情油然而生,使学生萌生解决我国人口众多的情况下人均资源占有率低、部分地区贫困等问题的意识。再如学习了《中国的自然资源》中《水资源》后,也会激发学生节约用水,从自身做起,珍惜水资源的社会责任感。

二、中学地理教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策略

(一)充分发挥地理课堂的教育作用

地理课堂是对中学生实施社会责任感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应善于在地理课堂教育中渗透社会责任感培养意识,并将其贯穿于地理课堂教育的各个环节。笔者认为,教师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1)深入挖掘教材,有针对性的教学。深入挖掘地理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容,并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展现出来,诱导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使学生在地理课堂中产生情感共鸣,以此达到教育目的。(2)优化课堂设计,内化知识为情感。地理课堂要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进行因材施教,优化课堂设计,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枯燥的地理知识内化为学生对社会、对祖国、对家庭等的责任与义务。(3)言传身教,发挥楷模作用。教师在课堂上要时刻表现出为人师表、忧国忧民的情怀,并将此情怀贯穿到日常教学中,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中起到模范作用。

(二)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升责任感

地理课堂是践行社会责任感教育的主阵地,但是学生真正社会责任感的履行要通过日常社会实践凸显出来。因此,中学地理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活、了解社会,领悟自身的责任感与义务感。对于地理教师而言,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动手性、调查性较强的暑期或寒假社会实践任务,鼓励学生深入社会生活,了解最真实的生活故事,强化责任意识。例如,可以让学生研究城市的交通状况,并基于此探索出必要的解决措施;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城市垃圾、城市污染等相关问题,并给出自己的真实看法。这些实践问题可以由单个学生自行完成,也可以将学生分组,鼓励他们集体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通过亲身参与社会实践,学生逐步树立起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

(三)通过社会热点教育强化社会责任感

对于中学地理教学而言,社会热点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教育资源,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方面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在日常的地理教学中“润物无声”地渗透社会热点,并通过分析、讨论这些关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社会热点,加强学生对科学、对社会、对人类发展的关注。例如,中国北方各城市的雾霾天气、沙尘暴等社会热点一直备受人们关注,将这些社会热点引入课堂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意义。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其环境保护意识。再者,学校也可以通过校园广播、电影播放、电子屏幕展示等途径传递社会热点信息,让学生时刻受其影响与熏陶,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

综上所述,充分发挥地理课程资源的教育功能,不断采取有效措施优化教学内容与模式,切实高效地开展思政教育,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与义务感,是地理教师为社会发展进步、和谐稳定所做的一点努力,应大力提倡。中学地理教师应充分利用地理教材,通过课堂培养社会责任感、通过社会实践培养社会责任感、结合社会热点培养社会责任感等途径,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义务感,切实践行中学地理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马岚,黄成林.中学地理教育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1(23):200-203.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