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礼仪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礼仪,是公民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创建和谐社会必要的精神保证;是中华民族美德宝库的明珠,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礼仪教学很有必要。
关键词:组织 礼仪 教学
礼仪课从理论上讲并没有多少深奥的东西,但它涉及面广,生活气息浓,实用性强。学好礼仪课的关键是要落实到行动上,用礼仪规范来要求自己,使自己的礼仪修养得到提高,并养成习惯。因此要想改善职校学生的礼仪现状,切实有效的提高职校学生的礼仪修养,关键是探索出行之有效的礼仪教育模式,总结出提高礼仪教学质量的策略。
1 明确教学任务,精选教学内容
礼仪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基本现状,以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在明确这一教学任务后,方可以此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职校礼仪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以酒店服务礼仪为主,在讲清楚礼仪的本质内涵的基础上,把各种岗位礼仪规则进行科学的整合,精选出一些最普遍、最适用的礼仪规范和习俗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由于过去社会和家庭教育因素的制约,使得职校学生缺乏一些基本的礼仪修养,所以礼仪教学首要的任务是提升学生的个人生活基本礼仪素养,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礼仪的本质与核心内容,即对他人的尊敬。在教学内容方面,还要重视“反对繁文缛节,把礼仪搞得高深莫测,否则曲高和寡,会使礼仪脱离现实社会。”“礼繁则难行,卒成废阁之书”。
2 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礼仪教学属于德育教学中的一种,但是又不同于一般的德育教学,它具有自己的独特性。这就要求从事礼仪教学的教师去极力探索适合这一学科的教学方法,下面笔者联系“握手礼”这一内容谈谈几种礼仪教学的方法。
2.1 传统现代相结合,中西对照开眼界:在此教学中可将传统礼仪与现代礼仪相结合,吸取传统礼仪中的精华及一些好的观点、礼节,坚持以传统礼仪为基础,现代礼仪为主导。现代礼仪是在传统礼仪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这一发展的过程,并非像有的人所理解的逐渐“西化”的过程,而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学生倘若理解了为什么有些礼节逐渐消失,也自然明白礼仪的宗旨和时代对礼仪的要求。如要学生理解“握手礼”所代表的文明,就得让他们知道和封建等级社会密切相关的“跪拜礼”的取消是中国走向文明的一大步。此外,我们还可以将中国的现代礼仪和西方礼仪相对照、比较,让学生在纵横交错的礼仪知识体系中有更多的收获。“握手礼”“脱帽礼”“吻手礼”等等同样是西方的礼节,为什么只有“握手礼”在中国盛行,而其它礼节却没有什么“市场”呢?这样的对照可以使学生的视野更开阔,对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也可见一斑。这样教学既能让大学生明白各种礼仪规则又能了解其本质,并能在各种场合运用自如。
2.2 精选案例于教学,启发学生勤思考:案例教学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以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作为教学媒介,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把真实的典型的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设身处地的去思考、分析问题。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缩短了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可以加强理解和具体运用知识,将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为主动的探索者。因为案例教学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工作态度以及教学责任心很高。因此还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礼仪教育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因此有必要将学生置于环境中,但由于时间、教学条件等的局限又无法真实参与,而案例教学可以适当解决这一问题。案例教学注重创设教学情境,由教师将实际生活中的事例、问题,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展示给学生。这样既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增加学生对礼仪课的感受和体验。如在讲授握手礼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前后相关的一串案例,逐步提出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
2.3 巧创情景提问题,角色扮演体会多:礼仪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礼仪教学的实践性、操作性、实用性这些特点。体现在教学上,就是要强化实践教学,在师生的互动中,创造积极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对于具体的礼仪规范,了解它是一回事,而进行实际操作又是一回事。如果把礼仪规范只是当作一般知识来传授,‘光说不练’是行不通的;只有经过实际的训练,礼仪教学才能收到较好的成效。同时,礼仪教育具有知行统一的要求,学习礼仪,知道了礼仪的规范和要求,就应该付诸行动,按礼仪的规范、要求去做。如果学习了礼仪之后,掌握了有关礼仪知识,并且也会实际操作,但就是不愿身体力行;学的是一套,而实际做的则是另一套,这样的礼仪教育肯定是不成功的。”
一、理论教育,寓乐于教
礼仪教育的理论内容不难理解,它和现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些礼仪内容,如校园礼仪、握手礼仪、言谈礼仪等,学生都能亲身体验,所以学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但这些内容相对来说知识点较多,且比较分散,这对职专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是个考验。面对这种情况,一方面尽量把知识系统化、连贯化,做到有条理、有层次地讲解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力求讲解时幽默诙谐,使趋于沉闷的课堂气氛继续保持活跃。
在讲解言谈礼仪时,穿插了纪晓岚的一首极富幽默色彩的祝寿诗:“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儿孙个个都是贼,偷得蟠桃献母亲。”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同时也对知识加深了印象。一堂课就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很快度过了,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二、贯通古今,联系中外,在对比中掌握知识
唯物主义理论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孤立存在、一蹴而就的,尤其是社会科学的发展,更是深沉的文化积累,融汇了若干代人的智慧和汗水。礼仪教育自古及今中外皆有,且很受重视。当代礼仪是在古代礼仪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保持本国特色的同时,也融入了世界其他国家的文明礼仪。针对职专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这一环节,在讲礼仪内容的同时,适当讲解一下它的来龙去脉是有利于学生理解的。
在讲解“见面礼”时,第一个礼节是“握手礼”,“握手礼”源于西方,它是和西方骑士格斗分不开的。双方击剑时若势均力敌,作为和解的表示,把平时持剑的右手伸向对方,证明没有武器,握手言和。发展到今天,成为一种通用的交际礼节。通过教师讲解握手的渊源,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大增,更加注意听讲。
讲到“校园礼仪”的“尊师重教”时,笔者提到了孔子招生讲学,首开私人讲学风气,为国家培养栋梁,为社会乃至后世作了贡献,使教育蔚然成风,代代相传。当代教师的教育活动更是复杂多变,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才能收到可喜的成效。学生听后大为叹服,认为尊师重教是理所当然的事,课上和课下见了老师都更加有礼貌了。
三、理论结合实际,学用并举
学习礼仪是为了更好地把礼仪运用于现实生活,为职专生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服务。既然这样,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就应该注意把所学知识用言行举止表现出来,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在讲“见面礼”时,笔者一边讲,一边给学生示范,学生也不由自主地练习起来。讲完理论内容后,笔者让学生分组、或同桌、或前后桌,相互练习握手礼、鞠躬礼、拱手礼、注目礼、拥抱礼。然后发动学生,让他们上台表演。这样学生兴趣大增,所有的动作要领也都在练习中悉数掌握了。
在讲“介绍礼仪”时,笔者边讲边举例子,然后让学生依据笔者举的例子自己再举出一些例子以训练口头表达能力。接着,笔者设计了一系列的“正式介绍”“非正式介绍”“自我介绍”“为他人介绍”的场景让学生分组练习。然后请表现好的组先上台作示范演习,再请其他组上台表演,一堂课下来,学生对介绍礼仪已熟练在胸了。
四、将所学用于现实生活,注重思想教育
古人云:“观小节可以知大体。”一个人无论在何种场合、何种情况下,凡事必须行之有礼才能让人尊重,使人敬服,从而为自己安身立命打下坚实的基础。见了长辈能以长者之礼尊之,见了父辈能以亲善父母之礼敬之,见了小辈能以看待自身孩子的眼光爱之。真正作到处处有礼有节,谦恭有礼而适度,那么整个社会也会更加和谐顺畅了。
那么,学习礼仪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哪些好处呢?
1促进幼儿独立性、自信心、尊重他人
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定有良好的文明修养,这样的人,会被人尊重,受人欢迎,从心里学上讲,被众人接纳的程度高,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打开局面,发展事业。而当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他就会被别人接纳,受大家欢迎,就会有很多的朋友,而这些朋友又会间接或直接地给他带来相应的发展机会,从而让孩子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与人交往、处事的能力。
2有利于幼儿的专注力、秩序感的培养
安静、安序的学习环境是孩子学习的基本保障。如果每个孩子学习礼仪。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当他想介入别人的工作的时候就会有礼貌的征求别人意见,比如:“xx,我可以和你一起搭积木吗?”“,你可以把你的玩具给我玩一下吗?”那么,当幼儿知道别人想介入到他的工作领域时会很有礼貌的介入。这时候,孩子就会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正在做的这件事情上,那么,当孩子专注了,有秩序了,提高学习质量也是必然的。心里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也显示,那些懂得礼节、礼貌的孩子,其身心会更加健康,而且会关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学习成绩也更好。由此可见,孩子进行礼仪教育也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途径。
3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情绪对孩子的身体生长发育是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的,当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中,有烦心事时可以和老师或是小朋友倾诉、分享,那么孩子就会始终保持一种正态的心理状况,这种正态的心理状况会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那么,怎样落实礼仪教育呢?
4重视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幼儿期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启蒙时期,礼仪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部分。而幼儿期幼儿的可塑性大,容易养成各种习惯,成人如注意从小培养幼儿文明礼仪,幼儿将终身受益,如果在这个时期忽视了对幼儿礼仪教育,长大要改就困难了。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如今独生子女家庭,孩子集万千宠爱一身在家里娇生惯养,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从小独自玩耍,与玩具交“朋友”,容易形成孤僻、任性。害怕困难,缺乏自制力和坚持性,对人没礼貌等性格,于是出现了不少家庭对孩子的礼仪教育的缺失,家里没有大小之分,爱幼之风可是甚之又甚,而尊老不是没有,只是有些老者出于对小字辈的爱而愿意当“孙子”,长此以往,对孩子成长是没有好处的,甚至可能是霸道、专横、唯我独尊,不如意,对长者甚至是拳打脚踢,不果不加制止,便可能后果不堪设想。在幼儿园我们会对孩子加强礼貌用语的教育,而家长应该从日常生活中去教育孩子见了熟人主动问好,分别时说“再见”;爸爸妈妈工作、学习和休息时不要去打扰,爸爸妈妈说话时不应去插嘴;不要打断别人的讲话,影响了别人要说“对不起”;不经允许不乱动别人的东西,要求别人帮忙时应说“请”等等。家长在家也要对孩子进行最基本的礼仪教育。像有的孩子爱跷二朗腿等例子可以看到,一个孩子的礼仪教育也是很重要的。所谓家有家规,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从细节中教育孩子。例如坐的时候应该怎么坐,吃饭的时候应该怎样,客人来了又应该怎样,怎样才能够成为一个有礼貌和懂事的小孩子。当然这不必要对孩子进行硬式教育,只要回到家,孩子坐到饭桌上,就可以顺带的进行轻松的教育,每天都顺带的进行教育,孩子在礼仪教育方面,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哦。
5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培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刻注意提醒孩子向其他人问好,看到做得好的幼儿,马上给予表扬。每天每组选出一位值日生,为小朋友服务。并且在课余时间我们老师给孩子讲德育故事,跟孩子讲礼仪,并让孩子上台来表演,让孩子实际操作。我发现孩子并不是不愿意学,而是没有人教,当我在讲德育故事的时候,孩子们听的很认真,两只眼睛睁得大大的,当我在给孩子讲礼仪时,孩子们听的也很认真,当孩子上台表演时,如:如何接待客人,如何跟人打招呼,如何接电话等等,孩子表演的都非常棒,孩子们也学得很开心。在家孩子讲礼貌的习惯就要靠家长坚持不懈的培养。家长可以利用各种机会、各种场合让孩子得到练习和锻炼,例如可以主动请邻居的小伙伴来家里玩,教他们彼此以礼貌相待。千万不能因为怕孩子没有礼貌,就不带孩子去人家作客,使孩子失去锻炼的机会。还以让孩子从做家务开始做起。让孩子做家务,第一个,他会感恩。第二个,会让孩子学会养成勤劳的习惯。第三个,促进孩子的人际关系。第四个,提升孩子的意志力,做事的承担能力,这也是现在社会当中的小孩最缺乏的,所以家长也要在生活中训练孩子做家务。
6培养孩子懂礼貌讲文明必须由家长做起
护理礼仪课程教学综合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学校培养的目标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应具备良好的礼仪修养水平。护理礼仪教育是适应社会进步和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护理礼仪》是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一般在学生入学后第一学期开设。有的医学院校将《护理礼仪》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来教学,而有的医学院校护理礼仪的内容只是在《护理学基础》或《护理学导论》中涉及。根据我校教学大纲的安排,护理礼仪内容在《护理学导论》中重点讲授。护理礼仪在我校虽然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但是我们十分重视护理礼仪的教学,现将笔者在护士礼仪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口头讲授为主,教学内容单调乏味,学生学习兴趣较低。利用多媒体教学,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使教学内容变得具体、形象、生动。在护理礼仪这一部分教学中,教师制作精美的PPT课件,如在讲解“仪态礼仪”时,可以将站姿、走姿、坐姿、持病历夹、端治疗盘等标准仪态的图片展示出来,同时将不雅的姿态对比鲜明地展示出来,以加强学生的印象。组织学生观看学校自编自录的《护理礼仪规范》教学视频,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直观理解和记忆。
二、护理礼仪实训教学与考核
护理礼仪最大的特点就是实践性,教学的目标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书本上的内容,而是要求学生将护理礼仪知识正确运用到整个护理程序的过程中,为患者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因此只是通过理论教学很难达到让学生熟练掌握护理礼仪规范的要求,我们为此开设2个学时的实训课和2个学时的实训考核,在实训课上,指导教师边示教边讲解,学生分组练习,指导教师随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传统的试卷考试方法不适合护理礼仪实训课程的考核。护理礼仪实训考核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进行,即一位教师监考一个学生,考后及时点评。通过点评,教师指出学生的优点与不足,加深学生对护理礼仪规范的理解与掌握。实训教学与考核均在形体训练室进行,形体训练室的墙壁设置镜子,学生在四面环绕的镜子中可从各个角度看到自己优美、规范的礼仪举止,及时准确的纠正不良姿态,练习姿态动作的美感、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在护理技术操作实训与考核中贯穿护理礼仪
1.在护理技术操作实训中贯穿护理礼仪
在护理技术操作实训课上,对学生的仪表礼仪、语言礼仪、行为礼仪等严格要求。上实训课之前,老师首先检查学生是否按照要求穿戴护士服、护士帽、护士鞋,学生的头发、指甲等是否符合要求,学生在操作练习中,持病历夹、端治疗盘,推治疗车、下蹲捡拾东西等是否能体现护理礼仪规范。学生能在模拟病房,学会运用恰当的护患沟通技巧,做到操作前解释清楚,操作中正确指导,操作后诚恳的致谢和嘱咐。
2.在护理技术操作考核中贯穿护理礼仪
在制定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时,加入护士礼仪的项目分值,如在铺被套法麻醉床考核中,首先检查学生的仪表是否符合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扣掉相应的分值,在护理技术操作考核中贯穿护理礼仪教育,提高了护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情景模拟教学,突出学生主体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结合临床工作实际,在模拟病房里设置真实的情景,学生分角色扮演护士与病人。教师提前准备好情景案例,内容涉及有入院宣教、各项护理技术操作前后、手术前后、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如一位主班护士,接待一位新入院的病人,要求运用护理礼仪进行接待,并运用规范的语言为其做入院宣教和健康教育。学生可自由组合,每组5~6人,对情景案例进行分析,分配角色,如谁扮演病人,谁扮演家属、谁扮演护士等,设置好“台词”,讨论整个步骤,最后表演。在这个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情景剧编写实施的过程中,发挥学生创造力、临床思维判断能力,充分锻炼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通过角色扮演,学生的职业意识得到强化,也使学生能用自己的情感去体验所学知识,而且这种有意义的和参与性的学习,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便于激发其创造性的火花和评判性思维,增强其今后临床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举办护理礼仪风采大赛
我校在重视学生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教育的同时,重视学生的礼仪修养,举行隆重的护理礼仪风采大赛,学生都踊跃报名参加。通过护士礼仪大赛,使同学们“学礼、知礼、讲礼、守礼”,能更加关注护理礼仪,更好地塑造护士职业形像,使内在美通过外在美表现出来,在比赛过程中,无形增加了学生护理礼仪的学习与训练,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通过护理礼仪风采大赛,使同学们感悟到护士职业的神圣与责任,在社会生活实践乃至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六、注重护理男学生的教学效果
在讲解护理礼仪内容时,突出一个问题是护理男学生缺乏学习护理礼仪的积极性。这可能与护理专业男生较少和礼仪规范与男生联系不紧密有关。就这个问题,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改革,无论理论课还是实训课都特别注重男生学习反应,格外强调男护士的标准,角色扮演过程中也请男生参加,从而使男生也对护理礼仪有了学习积极性,甚至踊跃参加护理礼仪风采大赛。
七、结论
通过护理礼仪的学习,不仅规范了学生的礼仪举止,使之形成了良好的行为规范,而且还全面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质,使每一位学生在未进入临床实习前就掌握护理礼仪规范,适应了现代医院护理服务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合乙.多元化教学方法在《护理礼仪》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1,(2):581-582.
[2]王晓莉.寓护理礼仪于《护理学基础》中的教学实践[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2):2749-2750.
[3]梁子丽,毕桂娟,刘雪萍,何国喜.护理技术操作考核中贯穿护理礼仪教育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1,(1):159-160.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需要大批能够与其他国家顺利沟通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大学生不仅要具备高超的语言运用能力,还有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礼仪,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韩国历来被称作“东方礼仪之邦”、“白衣民族”,其独特的民族礼仪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韩国语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接触和学习韩国礼仪文化,让学生在掌握韩国语言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韩国文化能力,进而增强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由于韩国长期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因此,特别重视礼仪规范,但在实际的韩国语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言谈举止缺乏礼节,他们只关注韩国语的掌握,而缺乏应有的礼仪文化修养,这无疑对他们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极为不利,因此,在韩国语教学中开展礼仪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韩国语教学中开展礼仪教育的重要途径
1.注重行为礼仪教育
行为礼仪是指用鞠躬、拱手等行动表达对对方的尊敬,展现自己谦让、谦虚态度的行为。其中,鞠躬是韩国的传统问候方式,它是一种将身体弯曲90度以示谦逊和恭敬的礼仪。这种行动礼节最能表达自己对对方的恭敬之情。在韩国礼仪文化中,鞠躬适用于多种场合,既可以出现在纪念仪式中,也可以用于人际交往中。对象既能够是人,也能够是某个标志性物品。鞠躬的方式有半鞠躬、大鞠躬和平鞠躬。大鞠躬常用于寿宴、结婚等纪念仪式上,以及对长辈的问候时。半鞠躬是长辈在接受晚辈行礼后,回礼时的行的礼节。平鞠躬则表示同辈之间的问候。在韩国,每逢节庆人们都会准备丰盛的菜肴,然后对长辈和祖先行大鞠躬,以示对长辈的尊敬,对家族幸福和安宁的祈祷。此外,在婚丧祭礼的仪式上也必须行鞠躬之礼。由此可见,鞠躬在韩国礼仪文化中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在进行韩国语教学时,也要对这一礼节进行讲授和训练,可以在韩国语教材中收录与韩国行为礼仪相关的文章,或组织学生观看与这些礼仪相关的影视资料,例如丧礼、婚礼、祭礼等视频,让学生充分感受韩国礼仪文化。此外,还可以开展韩国礼仪文化讲座,向学生展示韩国服饰,并讲授鞠躬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实用的韩国礼仪。以此激发学生对韩国礼仪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学习韩国语的同时,全面了解韩国礼仪文化,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关注言语礼仪教育
语言文化是韩国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本质与儒教有密切关系。韩国人深受儒教观念的熏陶,其价值观也受到儒教文化的影响。孝顺父母、忠于国家、尊敬老人等儒教观念,体现在韩国语言文化的各个方面。韩国语中有相对尊敬、客体尊敬、对听者尊敬等敬语法。其别敬语和一般敬语相对复杂,这增加了韩国语的学习难度,许多韩国语学习者对这些敬语法感到陌生,在韩语交际中,若敬语用的不恰当,即便韩语发音流畅、准确,也依然会让对方感到不舒服。韩国敬语法的使用与交际对象有密切关系,根据交际对象可以分为客体尊敬法、主体尊敬法、听者尊敬法。在具体的表达中常借助词尾、助词、词汇等分辨语法形式。由于这些敬语法较为复杂,因此,教师在韩国语教学中不能只讲解抽象的理论,还要结合具体语境,或充分运用视频资源,并根据交际主体、听者、说者等人物身份,进行逐一讲解,帮助学生结合语境全面了解韩语敬语法的用法,此外,也可以让学生模拟交际场景,明确角色后进行相关对话,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敬语法。
大多数学生对礼仪的认识了解不全面,有些知道了也没有严格要求自己去做调查表明,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一般性礼貌、礼节知识知晓率高,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为178人,占81.9%;对不常用的礼仪知识,回答问题的正确率为45.6%,有54.4%的学生回答问题不正确。说明学生对礼仪知识缺乏系统学习和了解。82%的学生注重礼仪,希望自己可以塑造出大方得体高雅的形象;17%的学生选择了视情况而定,重要场合注重一些,平常还是随意舒服。有1%的学生喜欢任我自由。认为提高礼仪修养和道德素质是大学生形象素质提升的最有效的途径从调查中可喜的发现,学生非常希望学习礼仪知识,认为很有必要和有必要的人数达到183人,占91.5%;认为无所谓的只有2人,占1%。
学生希望边实践边学习礼仪知识希望学校开设相关课程的占45.5%,通过实践学习的占50%,自学的占4.5%。这表明需要理论与实践基本对半开。学生注重沟通能力的培养提升在最想接受的职业礼仪教育项目中,学生们基本都选择了人际沟通方面的知识和技巧。该项需求占调查项目的70.3%,接受语言表达方面培养的占20.5%。这正是企业选择员工注重的四项能力之一。学生职业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较强对一些不良行为表示厌恶的占83%;不仅对不良行为表示厌恶,而且能及时制止的占5.6%,可能是出于个人安全考虑。但大多数学生在表示厌恶的同时告诫自己不要这样做。对于尊老爱幼、维护社会秩序等职业道德方面的问题,学生的正面回答居多。这一点也看出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和道德观是好的。
是学生就业的需要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现代企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技能水平,还需要有良好的综合能力。在大多数情况下个人的形象、单位的产品和服务都是等量齐观的。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对公务人员的仪礼形象也更为关注,它已代表了单位形象,展现了工作作风。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需要国务院公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公民道德建设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在这二十字的公民道德建设方针中已经把礼仪教育的内容融进了公民道德建设的系统工程。该《纲要》还明确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重要作用。”作为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职业学校,加强对职校生的礼仪教育,既是时代的要求,又是提高职校生道德修养和完善人格的需要。是加强学生职业道德修养的需要职业道德是与人的职业角色和行为相关联的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角色道德,包含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以及职业间的关系,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专门的礼仪培训,如商务礼仪、政务礼仪、特定职业礼仪等。是职校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需要礼仪教育可以提高职校生的道德水平。自古就有人提出“德诚于中,礼形于外”,德与礼互相依托、相辅相成。因此,礼仪既是具有内在道德要求,又是具有外在表现形式的行为规范。在人际交往中,礼仪要求人们互相尊重、诚恳、和善、仪表端庄等,而这些都源于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礼仪教育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礼仪的内涵并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进而让学生在交际中自觉接受礼仪的熏陶,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观念和水平。
课堂学习职业学校礼仪教育可以分三种形式进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直接开设必修课,条件不足可安排专业选修课或公共选修课开设。礼仪学习不是简单的文化知识学习,它需要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师生一起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认识、感悟、运用礼仪。教师可采取模拟训练、案例教学、讲练结合等方式辅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礼仪系统知识教育重要是在学校里完成的。因此,强化礼仪意识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要开展好职业学校的礼仪教育,首先就要开设礼仪课程,让学生系统地了解相关的礼仪知识、原则、规范和要求,成为他们今后行为的指南。组织活动可通过组织每周的升旗仪式、主题班会课、大型集会及各种各样的校园活动,让它们成为学生礼仪教育的阵地。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礼仪常规和待人接物的原则,使礼仪教育深入人心。其次,要结合校内校外实际,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这可以从日常行为规范入手,如在法定时间里举行升旗仪式,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课堂纪律,对老师有礼貌。
【关键词】礼仪;跨文化意识;小学英语教学
【Abstract】Etiquetteisthatonepeopledemandsevenanation,acountrycultureaccomplishmentandmoralityaccomplishmentexternalshowtheform,thebasicbeingtoconductself.Godeepintotheeducationcartingoutetiquetteamongthestudentsinteen-agers,highIyvaluethenewimagemoulding“civilizedetiquetteoftheChinesenation”,traincivilizationnewcourteousgeneration,beverynecessary,bealsoveryimportant.SocialintercourseconventionandetiquettearethemaincontentthatcultureeducatesinEnglishteaching.ThecultureseepingthroughetiquettethereforestepbystepinEnglishteachingisawareof,socialintercourseabilitytrainingstudent’sstridingoverculturetherebystepbystep.
【Keywords】Etiquette;Trans-Cultureconsciousness;ElementaryschoolEnglishteaching
【Abstract】
1礼仪教育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礼仪教育对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英语教学与礼仪文化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规定了英语教学的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文化因素教学是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交际习俗与礼仪如:打招呼,称赞,称谓,访友做客等都是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适时进行礼仪教育,注重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更好地掌握并准确运用英语语言。
3在英语教学中逐步渗透礼仪文化意识
3.1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中,注重“礼貌原则”。礼貌是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礼貌既是一种普遍现象,为各社会群体所共有,又是一种个性化的交际原则,受制于不同语言群体的不同文化背景。因此,“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说话者与听话者的文化价值观有很大差异,甚至彼此完全不能接受,礼貌的话语可能伤害对方,从而导致交际失败。因此,在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中,双文化比双语言更加重要。
3.2在不同的话题学习中比较中英礼仪文化的异同点,渗透礼仪文化意识。学生学习了Familytree以后。了解中英称谓礼仪的差异并能正确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在中国的称谓礼仪中,不能对父母辈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礼貌言词代称,要用准确的称呼,如:爸爸,奶奶,叔叔等。而西方人强调人人平等,无论长幼都可直呼其名,以表亲近。现代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极具有中国特色,这种称谓温暖,亲切,能有效地缩短交际者之间的距离。但如果套用到英语中效果会适得其反。例如在汉语中,出于礼貌,常常用“爷爷、奶奶”来称呼素不相识的年长者,这种称谓能使被称呼者觉得受到尊敬。而在西方礼仪文化中。忌讳“老”字,因为“老”意味着“old,useless”,“年龄大,体衰,失去活力”等,如果直呼其名他们会感到亲切,自然,若被称为“oldgrandrna”,则会感到反感,更可能恼火。他们不崇尚老,而崇尚的是年轻,活力,权利和能力。可见,一种文化礼仪未必在另一种文化中也适用。
在学习Foodanddrink话题中,学生了解到英语国家的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礼仪,如正规西餐的常规菜序大致分为开胃菜(starter)、汤(soup)、主菜(maincourse)、甜品(dessert)和饮料(ddnks)等几道菜式。中餐则没有那么复杂,但有丰富的酒文化。英国人就餐时是男士为女士拉开椅子,女士入座后男士才入座;中国是长辈入座后晚辈才入座;中国人用筷子吃,而英国人用刀叉就餐,而且西餐规定不许将胳膊肘放上餐桌,这样是不礼貌的。同时教育学生在就餐时注意餐桌礼仪,如在家里要请长辈先入座,吃东西或喝汤是要小口吞咽,不发出响声,别人给自己添饭菜要说“谢谢”,主动给长辈添饭夹菜,吃完后要说“大家慢慢吃”。在学校就餐时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有序地进入餐厅,坐在指定座位,安静文明进餐,不偏食,不挑食等。这样学生不仅了解了中西餐桌礼仪的异同,又学会了自己该如何注意餐桌礼仪。
学习Clothes话题时,学生学到了各种颜色,不同服装的英语名称,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服装及颜色搭配的同时进行穿着礼仪教育,如着装整齐,朴素大方,按要求穿规定的校服,不穿奇装异服,不穿背心、拖鞋、裤衩等进教室,课堂上不敞衣和脱鞋,不佩带项链、耳环、戒指或手镯等饰物。按要求修剪头发,做到仪表整洁,服饰自然得体,协调大方。
在学习Travel和Zoo的内容时,学生掌握了一些公共场所的劝告语:如:Don’tleavelitter(不要扔垃圾),Don’tpicktheflowers(不要摘花),Don'tthrowthingsattheimals(不要向动物扔东西)。然后让学生自己制定一些公共场所如影剧院、图书馆、旅游景点等的一些制度,从而进行公共礼仪教育。如在影剧院不要大呼小叫,不要大吃大喝,演出结束后有秩序地离开,不要推搡;在图书馆、阅览室要注意整洁,保持安静,不乱丢垃圾,爱护公共财产;在旅游景点要爱护旅游观光区的公共建筑、设施、文物古迹等,不要乱写、乱画、乱刻,不要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不要乱扔果皮和杂物而污染环境。
4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导入礼仪文化应注意的问题
4.1导入的礼仪文化内容应密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对教师、家人、朋友的称呼、招呼和问候,道谢和答谢,赞扬和应答,邀请或参加同学的生日聚会等,这些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觉得有亲切感,往往是学生迫切要求了解和掌握的。由于学生可以很快地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礼仪文化知识,尝到学以致用的甜头,因而还会产生进一步学习英语的兴趣。
4.2导入的礼仪文化内容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经验水平。小学生的知识范围和生活经验有限。诸如政治外交礼仪、涉外商务谈判礼仪等比较复杂的内容超出其知识水平和理解范围,因而不适于作为对小学生进行礼仪文化教育的内容。否则,就可能造成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畏惧心理。
礼仪文化教育作为英语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牵涉到教材编写,内容选择,传授方法等各个环节。所有这些环节缺一不可。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文化素养,不断地努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水平,把各种礼仪文化差异运用到课堂中,使得学生从对不同的礼仪文化对比中不断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在英语教学中进行礼仪教育,重塑中华民族“文明礼仪”的新形象,培养文明有礼的新一代,努力做到礼仪文化教育与培养语言能力同步进行。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年7月第1版
[2]《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2006年11月,http://WWW.hydcedu.com/teacher/
[3]郭骅.《中英称谓语的差异及其文化背景》,2006年3月,http://ww.dzkjzz.corn/
[4]陈申Ⅸ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5]《礼貌原则和跨文化交际》,2005年7月,http:///
[6]《涉外礼仪之食的礼仪》,2005年8月,www.edu.1798.cn/
学习Clothes话题时,学生学到了各种颜色,不同服装的英语名称,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服装及颜色搭配的同时进行穿着礼仪教育,如着装整齐,朴素大方,按要求穿规定的校服,不穿奇装异服,不穿背心、拖鞋、裤衩等进教室,课堂上不敞衣和脱鞋,不佩带项链、耳环、戒指或手镯等饰物。按要求修剪头发,做到仪表整洁,服饰自然得体,协调大方。
在学习Travel和Zoo的内容时,学生掌握了一些公共场所的劝告语:如:Don’tleavelitter(不要扔垃圾),Don’tpicktheflowers(不要摘花),Don'tthrowthingsattheimals(不要向动物扔东西)。然后让学生自己制定一些公共场所如影剧院、图书馆、旅游景点等的一些制度,从而进行公共礼仪教育。如在影剧院不要大呼小叫,不要大吃大喝,演出结束后有秩序地离开,不要推搡;在图书馆、阅览室要注意整洁,保持安静,不乱丢垃圾,爱护公共财产;在旅游景点要爱护旅游观光区的公共建筑、设施、文物古迹等,不要乱写、乱画、乱刻,不要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不要乱扔果皮和杂物而污染环境。
4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导入礼仪文化应注意的问题
4.1导入的礼仪文化内容应密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对教师、家人、朋友的称呼、招呼和问候,道谢和答谢,赞扬和应答,邀请或参加同学的生日聚会等,这些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觉得有亲切感,往往是学生迫切要求了解和掌握的。由于学生可以很快地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礼仪文化知识,尝到学以致用的甜头,因而还会产生进一步学习英语的兴趣。
4.2导入的礼仪文化内容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经验水平。小学生的知识范围和生活经验有限。诸如政治外交礼仪、涉外商务谈判礼仪等比较复杂的内容超出其知识水平和理解范围,因而不适于作为对小学生进行礼仪文化教育的内容。否则,就可能造成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畏惧心理。
礼仪文化教育作为英语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牵涉到教材编写,内容选择,传授方法等各个环节。所有这些环节缺一不可。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文化素养,不断地努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水平,把各种礼仪文化差异运用到课堂中,使得学生从对不同的礼仪文化对比中不断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在英语教学中进行礼仪教育,重塑中华民族“文明礼仪”的新形象,培养文明有礼的新一代,努力做到礼仪文化教育与培养语言能力同步进行。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年7月第1版
[2]《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2006年11月,http://WWW.hydcedu.com/teacher/
[3]郭骅.《中英称谓语的差异及其文化背景》,2006年3月,http://ww.dzkjzz.corn/
[4]陈申Ⅸ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关键词:礼仪规范 礼仪课程 身教言教 礼仪风尚 课堂礼仪
正文:
礼仪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是一个国家社会风貌、道德水准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反映一个人的思想觉悟、道德情操和文化教养的程度。礼仪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在中职校园中,仍存在一些不知礼、不懂礼、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因此对中职生进行礼仪教育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一、开设礼仪课程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孔子 “不学礼,无以立”、荀子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管子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都精辟地论述了礼仪在治国安邦,成就事业,个人生存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就不能忽视礼仪教育。
2、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净化学生的心灵。
我国著名思想家颜元说:“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修,心尚礼则心泰。”开展礼仪教育,可帮助学生形成一种道德约束力,促进学生按照社会期望和时代要求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3、有利于学生提高修养,塑造良好形象。
中职学校因学生言谈举止粗鲁而引发矛盾乃至打架斗殴的事件屡见不鲜,因形象不佳而未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认可的也时有发生。因此,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可提高学生修养,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待人以礼的优良品质和知礼、守礼的良好习惯。
4、有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尽早的融入社会。
中职生即将步入社会,他们渴望友谊和情感交流,有一种强烈地走向社会的愿望,但又普遍存在心理困惑。如:怎样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遵守什么样的职业道德,如何尽早得到社会、领导和同事的认可等。开展礼仪教学,有利于提高自信和自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中职学校礼仪现状
中职学生礼仪现状:当前中职学校招生困难,招到的学生有的是中考被淘汰的,有的是初中没毕业,有的是不想上学被父母强制送来的,大多数在初中时就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上课迟到、早退、不认真听讲、随便发言、玩手机、睡觉;卫生意识差,随地吐痰、乱涂乱画、乱扔纸屑包装袋,生活用品无序存放;盲从心理严重,抽烟、酗酒,拉帮结派、打架斗殴;乱花钱,喝饮料、吃零食、佩戴首饰;为标新立异,穿奇装异服,衣着暴露,染发、烫发,留怪发型;男女同学交往过分亲密等。以上种种现象表明:当前中职生礼仪素养不容乐观,存在与校园礼仪规范和社会文明不和谐的言谈举止。
礼仪教学现状:我国的礼仪教育,虽然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在做,可大都是零散的、片面的。在学校主要是以《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班规校纪去要求学生;礼仪课被无情的占用,礼仪教材被束之高阁,甚至躺在图书室内睡大觉。出现礼仪教育内容交叉重复,又脱节、缺失和遗漏现象。因此,在今后的礼仪教学中,要对各个阶段的教学内容进行统筹安排,使学生愉快地接受系统的礼仪教育。
三、中职学校礼仪教学的策略
为使学生系统掌握礼仪规范和技能,提高人际交往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我认为礼仪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职学礼仪教学应根据礼仪课程多样性的特点,打破传统的讲授模式,多采用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多媒体演示法等,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实施案例教学法时,可结合学生平时追逐打闹,骂人,打饭插队,吃“三无”食品,乱扔纸屑、果皮和食品包装袋、包装盒等不良行为,让学生进行反思,比空洞说教更易于接受。在学习做客礼仪时,让学生就自己做客的经历展开讨论,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师生互动中掌握新知识。运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视频和图片,增强直观性,以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2、创新礼仪活动,紧密结合德育实践。
古语云:“德诚于中,礼形于外”,德与礼相辅相成,相互依托。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大多注重礼仪规范的讲解,却忽视挖掘礼仪本身的思想道德内涵,重“教”轻“育”。没有对礼仪精神内涵的理解和把握,就不可能产生积极的道德情感和正确的道德判断力,更不可能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因此,中职学校要注重营造文明课堂氛围,与“以德育人”紧密结合,深刻体会礼仪内涵。在交往中自觉、轻松地接受礼仪的熏陶,把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从而提高道德水平。
3、创新礼仪风尚,力求做到知行统一。
个人礼仪的修养,重在实践。因此,对学生的礼仪教育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要引导学生把礼仪规范和文明行为的养成相结合。如讲授仪态举止礼仪时,要在讲清四种姿态动作要领的基础上,领着学生去练,将做这些动作的方法和技巧传授给学生,并要求平时按规范的举止去做。
4、创新课堂礼仪,做到“身教”“言教”统一。
关键词:礼仪;跨文化意识;小学英语教学
1礼仪教育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礼仪教育对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英语教学与礼仪文化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规定了英语教学的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文化因素教学是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交际习俗与礼仪如:打招呼,称赞,称谓,访友做客等都是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适时进行礼仪教育,注重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更好地掌握并准确运用英语语言。
3在英语教学中逐步渗透礼仪文化意识
3.1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中,注重“礼貌原则”。礼貌是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礼貌既是一种普遍现象,为各社会群体所共有,又是一种个性化的交际原则,受制于不同语言群体的不同文化背景。因此,“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说话者与听话者的文化价值观有很大差异,甚至彼此完全不能接受,礼貌的话语可能伤害对方,从而导致交际失败。因此,在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中,双文化比双语言更加重要。
3.2在不同的话题学习中比较中英礼仪文化的异同点,渗透礼仪文化意识。学生学习了Familytree以后。了解中英称谓礼仪的差异并能正确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在中国的称谓礼仪中,不能对父母辈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礼貌言词代称,要用准确的称呼,如:爸爸,奶奶,叔叔等。而西方人强调人人平等,无论长幼都可直呼其名,以表亲近。现代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极具有中国特色,这种称谓温暖,亲切,能有效地缩短交际者之间的距离。但如果套用到英语中效果会适得其反。例如在汉语中,出于礼貌,常常用“爷爷、奶奶”来称呼素不相识的年长者,这种称谓能使被称呼者觉得受到尊敬。而在西方礼仪文化中。忌讳“老”字,因为“老”意味着“old,useless”,“年龄大,体衰,失去活力”等,如果直呼其名他们会感到亲切,自然,若被称为“oldgrandrna”,则会感到反感,更可能恼火。他们不崇尚老,而崇尚的是年轻,活力,权利和能力。可见,一种文化礼仪未必在另一种文化中也适用。
在学习Foodanddrink话题中,学生了解到英语国家的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礼仪,如正规西餐的常规菜序大致分为开胃菜(starter)、汤(soup)、主菜(maincourse)、甜品(dessert)和饮料(ddnks)等几道菜式。中餐则没有那么复杂,但有丰富的酒文化。英国人就餐时是男士为女士拉开椅子,女士入座后男士才入座;中国是长辈入座后晚辈才入座;中国人用筷子吃,而英国人用刀叉就餐,而且西餐规定不许将胳膊肘放上餐桌,这样是不礼貌的。同时教育学生在就餐时注意餐桌礼仪,如在家里要请长辈先入座,吃东西或喝汤是要小口吞咽,不发出响声,别人给自己添饭菜要说“谢谢”,主动给长辈添饭夹菜,吃完后要说“大家慢慢吃”。在学校就餐时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有序地进入餐厅,坐在指定座位,安静文明进餐,不偏食,不挑食等。这样学生不仅了解了中西餐桌礼仪的异同,又学会了自己该如何注意餐桌礼仪。
学习Clothes话题时,学生学到了各种颜色,不同服装的英语名称,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服装及颜色搭配的同时进行穿着礼仪教育,如着装整齐,朴素大方,按要求穿规定的校服,不穿奇装异服,不穿背心、拖鞋、裤衩等进教室,课堂上不敞衣和脱鞋,不佩带项链、耳环、戒指或手镯等饰物。按要求修剪头发,做到仪表整洁,服饰自然得体,协调大方。
在学习Travel和Zoo的内容时,学生掌握了一些公共场所的劝告语:如:Don’tleavelitter(不要扔垃圾),Don’tpicktheflowers(不要摘花),Don'tthrowthingsattheimals(不要向动物扔东西)。然后让学生自己制定一些公共场所如影剧院、图书馆、旅游景点等的一些制度,从而进行公共礼仪教育。如在影剧院不要大呼小叫,不要大吃大喝,演出结束后有秩序地离开,不要推搡;在图书馆、阅览室要注意整洁,保持安静,不乱丢垃圾,爱护公共财产;在旅游景点要爱护旅游观光区的公共建筑、设施、文物古迹等,不要乱写、乱画、乱刻,不要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不要乱扔果皮和杂物而污染环境。
4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导入礼仪文化应注意的问题
4.1导入的礼仪文化内容应密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对教师、家人、朋友的称呼、招呼和问候,道谢和答谢,赞扬和应答,邀请或参加同学的生日聚会等,这些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觉得有亲切感,往往是学生迫切要求了解和掌握的。由于学生可以很快地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礼仪文化知识,尝到学以致用的甜头,因而还会产生进一步学习英语的兴趣。
4.2导入的礼仪文化内容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经验水平。小学生的知识范围和生活经验有限。诸如政治外交礼仪、涉外商务谈判礼仪等比较复杂的内容超出其知识水平和理解范围,因而不适于作为对小学生进行礼仪文化教育的内容。否则,就可能造成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畏惧心理。
礼仪文化教育作为英语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牵涉到教材编写,内容选择,传授方法等各个环节。所有这些环节缺一不可。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
自身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文化素养,不断地努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水平,把各种礼仪文化差异运用到课堂中,使得学生从对不同的礼仪文化对比中不断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在英语教学中进行礼仪教育,重塑中华民族“文明礼仪”的新形象,培养文明有礼的新一代,努力做到礼仪文化教育与培养语言能力同步进行。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2006年11月,http://WWW.hydcedu.com/teacher/
[3]郭骅.《中英称谓语的差异及其文化背景》,2006年3月,http://ww.dzkjzz.corn/
[4]陈申Ⅸ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