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英语基础知识范文

初中英语基础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英语基础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初中英语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 英语作业 作业布置 作业批改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08-110-02

素质教育是当代教育的核心所在,素质教育已经在我国推行了许多年,为学生减负的口号也喊了很多年,然而由于一时间还未能完全的改变应试教育的思想,目前在中学里,学生的负担仍然是相当重的,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学生的作业负担。现在的学生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到了作业上面,有关学生作业负担的报道经常见诸报端。这种现象固然有我国教育体制的原因,但是从某层次上说,作为园丁的教师也有着一定的责任。在教师布置作业的时候,他们有没有真正的考虑到学生的负担呢,有没有真正的经过严密的思考了布置合适的作业呢,应该布置什么内容?应该布置多少道题目?这些都是需要教师进行深度考虑的。

一. 英语作业布置的建议

1. 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要让学生能够加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根本的在于让学生认识到英语学习和作业的必要性,促进他们以一种主人公的状态来参与到英语教学中来,对于老师布置的任务和作业积极的完成,不拖沓不糊弄。初中学生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他们正在逐渐的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因此在教师方面而言,需要循循善诱,让学生能够真正的认识到布置作业的重要性。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作业的布置是一项必不可缺的工作,作业是对于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能够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能够起到良好的复习作用。通过作业,教师能够检查英语的教学成果,根据学生作业的具体情况进行指导和帮助。如果学生不能够理解作业的意义,必然不能够按时保质的完成作业。

2. 教师要树立新型的作业观念

在长期的应试教育实践,有相当部分的英语教师形成了一种畸形的作业观念。在他们的观念中,作业是他们所布置的具有唯一答案的习题,通常的表现形式为书面题目,有时候也会布置一些背诵课文的作业等等。而且,这些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通常只是对于教材或者课文的内容进行归纳梳理,没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经常局限在教材内容上面。最扭曲的是,在平时的作业布置中,为了学生能够获取高分,教师尽量的保证平时的作业题型和考试题型的相似性。其中,模拟试卷受到了教师的推崇,成为了他们心中理想的作业类型。这样的作业观,逐渐使得英语教学的作业局限在课本上,缺乏和生活实际的结合与应用。

随着新的基础教育课改的不断推行,初中英语教师应该逐渐的改进自己的作业观念,增强自身的系统课程意识,转变改善自身的教学观念。从当前初中英语教育现状上看,对于英文字是的巩固运用、加深记忆、领悟考试的技巧和方法是非常必要的,然后从长远的角度看,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实际的运用,向学生提供接触生活和实际的机会,无疑是更加福有意义的,学生能够得到更加广泛的交流对象和沟通的机会,这样的情况下,英语作业不再仅仅是培养学生应付考试学习能力,更重要是培养他们的知识技能和学习过程中情感认知。

3. 要控制作业量,精选作业内容,注重作业的多样性

初中英文在布置作业的使用,应该尽量的抓住知识点的主干和重点部分,达到少而精的程度,对于作业的设计要注重其多样性。任何一种单一形式的作业布置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采用多样化的作业形式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集中他们对于学习的注意力。

有关调查研究表明,学生要保持长期的学习兴趣,最重要是精神方面得到满足,对学习产生愉悦的感觉,才能够保持兴趣继续研究下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于所学的课程产生了内在的兴趣,自然有了强盛的学习动力。教师对作业内容进行精选精练,也能够采用游戏式的练习方法,都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将学生推向学习的主动面。通过适量的习题作业,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理解和巩固课本知识,并且在综合上加强学生归纳演绎的能力,在轻负担的作业下实现高质量的学习。

根据初中英语科目的特点,在作业的题型方面,主要有选择题、简答题、翻译题、作业等等,从作业的性质方面看,有动态练习、操作训练等等,从作业的结构上看,需要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设置合适的作业让学生练习,保证英语知识学习的系统化和集成化。

4. 作业布置因人而异,作业要有层次性

第2篇:初中英语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师 思想道德素质 业务素质 身体素质 心理素质

一、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教师的师德是教师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素质,要想成功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成为学生的表率。因为师德在整个教师素质中处于统帅地位,是灵魂。教师的品德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作风正派,情趣高雅,胸襟宽广,这样,学生就会由尊敬、爱戴教师而发自内心地主动接受教育,进而内化为自身的知识能力和觉悟,这正是素质教育所要求的。

二、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

初中英语教师的业务素质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的知识结构

英语教师首先要具备合格的英语水平,它包括标准的语音知识,规范、系统的语法知识,比较大的词汇量和合乎英美习惯的语言使用知识。从学历上讲,目前初中教师应不低于大专文凭,高中教师应不低于本科文凭。其次,英语教师要有丰富的英美文化知识,这对教好新教材,提高学生语言能力都是重要的,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而思维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的影响。再次,英语教师要有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和英语教育法知识。尽管师范院校都已开设过这些课程,但师范生往往不重视它们,或因为没有实践经验而没能学好它们。教师要经常学习中外教育史,特别是英语教学法,了解各种流派及其发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师的知识不是一蹴而就或单纯的学历达标就够了。它需要不断地学习、长期地积累。教师必须养成学习的习惯,使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进步才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只有不断充实丰富自己,不断吸收创造,才能使人生和职业获得成功与欢乐。

2.较强的教学能力

中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1)语言表达能力

作为语言教师,中学英语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英、汉两种语言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使用的语言力求生动、准确、逻辑性强,并富于哲理性和幽默感;声音适度、悦耳;板书清晰、工整、美观大方。

(2)课堂组织教学能力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应善于驾驭课堂教学,处理好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合理分配使用课堂教学时间,科学地分配知识的密度、广度、深度,重点突出,讲练得当。要善于鼓动、感染学生,力使课堂教学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另外,还要适时激励学生,使学生保持强烈的参与欲和求知欲。

(3)处理教材和恰当地使用教学方法的能力

教师应熟悉大纲要求,全面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能力培养目标。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设计切实、有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努力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能力

英语语言课属于实践课。实践课的重要标志就是它的操作性、操练性。因此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先进的教学辅助仪器、设备。如:收音机、幻灯机、投影仪、VCD、电脑、摄(放)像机、影碟机及语音室的有关设备,充分发挥多媒体在英语教学的直观作用,为学生在一定情景下的语言交际的操练、语言能力的养成提供最佳的外部环境。

(5)学法指导能力

教师的任务是教学生学,即帮助他们获取知识、技能。因此,教师应根据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心理的研究,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帮助学生,尤其是“差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障碍,其中包括心理上的障碍(如自卑感等),授学生以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

(6)组织第二课堂的能力

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有机地结合教学,设计、组织、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开设英语角,教唱英文歌曲,组织观看或表演英文短剧,观看英文电视节目,组织英语能力竞赛,举行朗诵、演讲比赛,安排课外阅读等。这些活动无疑会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7)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能力

中学英语教师应能设计出科学性强、反映教学实际、体现学生能力的质量较高的练习、试卷;能有针对性地对所教的知识进行系统考核,并有效地控制题目的难度、区分度,提高试题的效度;能恰当地运用统计学原理对考核结果进行量化分析,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对知识的疏漏要适时追加纠正措施,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教学科研能力

中学英语教师应注重教学的研究。只顾埋头教书、不搞教研的教师不会成为一名成功的教师。因此,教师应能根据教学实际,确立具有可行性的科研专题和教改实验专题,善于总结教学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形成理论经验。另外,教师应及时了解国内外教改信息,开展与校外同行的学术交流,了解英语语言教学的最新动态,吸取先进的教学经验,开阔视野,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改进、提高自身的实际教育教学水平。

三、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

教师的身体素质是其他各项素质的基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教师的劳动是一种艰巨而繁重的脑力劳动。特定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特点,需要教师消耗大量的体力和脑力。教师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染上诸如开夜车、打麻将、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就难有健康的体格,就难以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教师身体素质的修养,除了住房等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的改善,工资待遇和福利的提高以外,主要还是靠科学用脑,劳逸结合,最重要的是坚持不懈地进行体育锻炼,有效地防止疾病的产生,掌握丰富的卫生保健知识,使自己具有旺盛的精力和健康的体魄。

四、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第3篇:初中英语基础知识范文

1.必须建立切实可行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2.配齐合格的消防器材,按照标准安装应急照明灯及疏散标志,并保持完好,随时保证使用。

3.禁止学生携带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物品进校。

4.加强实验室管理,对易燃易爆实验用品要有专人负责保管,随用随领。

5.要有专人经常检查电路电线、电器设备等,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6.严格校内用火、用电管理。对食堂、仓库、实验室、图书馆、宿舍等要严格按照防火规定管理使用。

7.加强对寄宿学生的防火安全教育和管理。不得擅自拉设电线或使用学校规定以外的电器。

8.体育馆、食堂等的楼梯、楼道、楼门等严禁堆放杂物,大门不得上锁,保持畅通。

9.向学生传授和普及防火、灭火、逃生知识,每学期组织开展消防安全疏散逃生演练。学校组织开展集体活动前,要制定防火应急预案。

10.禁止学生到火场救火。

二、组织机构、人员分工与职责:

(一)、指挥部:事发现场最高负责人(Xx)

成员:Xx

职责:

1.及时召集力量,确定现场灭火指挥人,布置救人、抢救物资和灭火,并检查执行情况;

2.根据火情,决定是否通报人员疏散并组织实施;

3.消防队到达后,及时向消防队的火场总指挥报告情况,按照统一布置,带领员工贯彻执行。

(二)、按分工、职责下设三个大组:

1.灭火行动组

负责人:Xx

职责:

(1).及时向总指挥、应急领导小组报告事故现场及处理情况,必要时请求援助,并接受其领导,落实指令。

(2).指挥、检查、督促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做好抢险救援、信息上报、善后处理工作。

第一小组:联络组(人事处)

组长:Xx

职责:负责对事故救援过程中的各职能小组进行联络协调,做好联系社会各救援力量的沟通工作。

成员:Xx等多人

第二小组:灭火组(教务处)

组长:Xx

职责:在消防队到达之前全力灭火,关闭防火门,控制火势,保障应急照明,为安全疏散创造条件。

成员:Xx、校志愿消防队等多人

2.疏散引导组

负责人:Xx

职责:

(1).及时向总指挥、应急领导小组报告事故现场及处理情况,必要时请求援助,并接受其领导,落实指令。

(2).指挥、检查、督促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做好抢险救援、信息上报、善后处理工作。

第一小组:疏散组(德育处)

组长:Xx

职责:负责对事故现场及周围人员进行防护指导、人员疏散及物资转移等工作。接警后,督促所有员工立即离开工作岗位,从安全道路有秩序地撤离。并根据各部门负责人提供的工作人数及访客登记资料核查人员情况。安全撤离后,防止教职员工、学生未经许可重返事故现场。

成员:Xx、班主任等多人

第二小组:警戒组(教科室)

组长:Xx

职责:负责隔离、保护事故现场,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危险区域,协助人员抢救和疏散,防止有人借机偷盗和破坏财物。

成员:Xx等多人

3.后勤保障组

负责人:Xx

职责:

(1).及时向总指挥、应急领导小组报告事故现场及处理情况,必要时请求援助,并接受其领导,落实指令。

(2).指挥、检查、督促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做好抢险救援、信息上报、善后处理工作。

(3).负责现场伤员的搜救、损失设备的安全转移及事故后对被污染区域的洗消工作,及时控制危险源。

第一小组:水电组(科教室)

组长:Xx

职责:根据现场情况,关闭电源、保证水源。事故后尽快恢复破坏的水、电和通讯设施。

成员:Xx等多人

第二小组:急救组(教技室)

组长:Xx

职责:负责抢救和临时处置事故现场伤员,负责护送重伤员到相应医院救治。有权禁止人员进入情况不明的现场,防止人员伤亡事故扩大。

成员:Xx等多人

第三小组:保障组(总务处)

组长:Xx

职责:根据人员伤亡或失踪情况,负责联络和接待其家属,处理有关赔偿、抚恤等事宜。

成员:Xx等多人

三、事故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

1.火灾发生后,首先通过广播、电话以及喊话等方式、方法向全体师生员工报警;获得火灾信息的任何人员,都应当在第一时间打119报警,并同时向行政值班和校长报告。行政值班人员及时安排人员在路口接消防车。

2.校长立即启动火灾应急预案,并将学校火灾状况及时向教育局和高新区报告。联络组协助校长做好相关工作。

3.在初起火点现场的教职员工,要使用消防栓、灭火器材进行灭火自救。

4.全校师生按照学校火灾应急预案要求,各救援小组、人员迅速赶赴指定位置,灭火组在消防队到达之前全力灭火,关闭防火门,控制火势,保障应急照明,为安全疏散创造条件。疏散引导组负责引导、指挥学生安全撤离到安全区域,在集合地点对学校所有人员进行清点,寻找滞留在现场的人员。

5.急救组应当努力营救事故现场的伤员,并将他们安全转移。

6.警戒组要立即在事故现场和学校周围设置警戒线,维护现场秩序,引导外部救援人员进入现场,保护学校财产安全。

7.火灾扑灭后,必须根据应急总指挥或消防部门的命令方可解除学校周围警戒线和事故现场警戒线。

8.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疫情监测监控,生活用水的消毒与监测,食品卫生检查监控和被污染环境的消毒处理等工作。

9.了解师生及家属基本情况、做好受伤者及死者家属的稳定、慰问工作。

第4篇:初中英语基础知识范文

一、组织领导

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应急处置工作在公司安委会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由经理任组长,分管副经理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及安管人员为成员的交通事故应急处置领导组,统一组织、同意协调,研究解决处置工作中的相关工作。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由所属车队队长任主任,了解和掌握事故和人员伤亡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好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工作。

为加强对事故发生后处理工作的领导,成立事故处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经理任组长,所属车队长为副组长。事故处理领导小组下设四个专业组:

(1) 现场处理组:主要任务是接到事故报告后,所属车队相关人员在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及时了解事故现场情况,随时向公司经理或副经理汇报情况(经理或副经理应至少有一人赶赴现场),并配合事故处理的交警人员控制现场情况,维护现场秩序,及时抢救、转移伤员。经理或副经理将事故情况按规定向上级相关领导汇报,确保信息畅通。

(2) 医院处理组:安机、车队相关人员及时赶赴医院(经理或分管副经理必须有一人到达医院),了解伤者情况,及时和医生沟通,竭力抢救伤者,并能确保抢救资金及时到位,并将人员抢救伤、亡情况向上一级汇报。

(3) 事故处理组:有公司分管副经理具体负责,所属车队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协同,配合肇事驾驶员按事故处理程序做好事故的相关赔偿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好事故的应、起诉工作。

(4) 善后处理组:主要任务是负责家属可能的来访接待,及时做好后勤保障和安抚工作(包括食宿等),正面引导,合情解释,防止矛盾激化和冲突。确保不发生上访、集体闹事的现象发生。具体由相关车队负总责,综合科,安机科相关人员协同参加。

二、工作要求

1、各级、各部门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明确责任,积极做好交通事故的预防和事故的应急预案的启动工作,确保工作开展井然有序,事故处理快速、准确、及时。

2、明确分工,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各专业处理组在公司的统一领导和组织下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严格按照本预案的要求落实责任,确保及时、有序、有效的处理道路交通事故。

第5篇:初中英语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 肝移植;免疫抑制剂;供体;免疫耐受

ABSTRACT: Liver transplantation has become an effective and routine treatment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s with the employing of new immunosuppressants and surgical techniqu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ur countrys liver transplantation are as follows: the indication f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consists mainly of HBV related endstage liver diseases, patients with liver cancer beyond Milan criteria account for a high rate, and donor origin is not definite. The author thinks that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our country should emphasize basic clinical research, such as prevention of HBV reinfection and tumor relapse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employing of marginal donor, organ function protection, immunology of liver transplantation, and specific infection around liver transplantation.

KEY WORDS: liver transplantation; immunosuppressant; donor; immunological tolerance

我国大陆肝移植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近10年来,随着更新型的免疫抑制剂的相继应用、手术和加强治疗等技术的全面提高,肝移植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常规而有效的方法。任何局限于肝脏本身的疾病发展至终末期都是肝移植的手术指征,其中包括肝硬化、肝脏肿瘤、暴发性肝炎、肝胆道疾病、代谢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目前全球每年施行肝脏移植手术10000余例,1年存活率>90%。至2008年底,我国肝移植总数累计超过16000例(中国肝移植注册网cltr.org),其中仅2005年就施行了3000例。我国肝移植颇有特色,包括:乙型肝炎相关终末期肝病是最重要的适应证,超Milan标准的进展期肝癌占肝癌肝移植病例的多数,供体来源的不确定性,热缺血时间普遍较长等。总结笔者17年从事肝脏移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经验,认为我国肝移植领域应更注重临床基础研究。

1 要有效防治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

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达9.09%,最终发展成为肝硬变者约23%。在美国乙肝相关性终末性肝病如肝硬化、肝癌和急性肝功能衰竭占肝移植的5%~10%,在我国则占了肝移植的85%,已成为肝移植的最主要适应证。大多数乙肝病毒再感染发生于移植术后1年内,在缺乏有效防治时乙肝病毒再感染率可高达80%以上,并且10%~30%乙肝病毒再感染的患者在几个月内快速发展为纤维淤胆性肝炎而导致移植肝功能衰竭[1]。肝移植术后HBV再感染的主要原因是:血液循环中存在的病毒颗粒或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复制的HBVDNA在术中或术后感染供肝;输入的血制品中的乙肝病毒感染供肝;移植术后机体的免疫系统严重受抑制,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直接促进HBV的复制,加速移植肝再感染的进程[2]。因此,肝移植术后有效防治乙肝复发对于提高乙肝肝移植患者的生存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我国肝移植的重要课题之一。

近年来随着防治乙肝病毒感染药物的发展,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率已明显下降。乙肝肝移植患者术后须长期服用核苷类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和恩替卡韦等。拉米夫定(lamivudine, LAM)通过抑制HBV的逆转录酶/DNA聚合酶活性来阻断其复制,它的副作用小,有良好的耐受性,并且有改善肝功能的作用。因此,LAM广泛单独应用于移植前阶段。然而长期使用可诱导HBV逆转录酶的活性部分(YMDD区域)发生基因突变,称为YMDD变异。YMDD变异率与LAM的使用时间和治疗前HBVDNA的水平有关[3]。对于YMDD变异患者,仍采用LAM治疗将难以避免HBV再感染。拉米夫定耐药是肝移植术后HBV再感染预防的一个新难题。

阿德福韦(adefovir, ADV)是一种新的人工合成的核苷类药物,具有广谱的抗病毒作用,对野生型和耐LAM的HBV病毒株均有效[4]。但是肝移植术后长期服用普乐可复等有肾毒性免疫抑制剂或长期ADV治疗有可能造成肾功能损害。恩替卡韦(entecavir)是一种鸟苷羧基类似物,可通过在HBV多聚酶的启动、前基因组mRNA逆转录酶形成和HBVDNA正链合成等多个环节中的作用,抑制HBV多聚酶活性。临床研究已证实恩替卡韦具有高效选择性和强大的抗病毒作用,且起效最为迅速,尤其适用于急性重症乙肝肝移植患者。

国外学者相继单独和联合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 HBIG)和LAM,明显降低了肝移植术后乙肝的复发率。HBIG预防乙肝复发的主要机制为中和病毒Dane颗粒,阻止HBV侵入肝细胞,激活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但单独应用HBIG也会诱发病毒基因突变,导致乙肝复发。HBIG与LAM的作用机制和耐受形成的机制不同,由于两者具有互补性,大剂量HBIG与LAM联用被认为是当今预防HBsAg阳性患者移植后乙肝复发的首选方案。我们研究发现[56],术中移植肝开放前采用4000u HBIG静滴,术后一周每天采用2000u HBIG肌肉注射,之后通过监测血液乙肝表面抗体浓度来调整肌注HBIG的间隔时间及用量,维持HBsAb在100u/L以上,同时联合应用拉米夫定或恩替卡韦。90%患者病毒感染指标阴性,其中1/3患者连续2年以上各项病毒学指标阴性。这组患者能否完全停药、能否应用乙肝疫苗诱导主动免疫,还待肝移植医生、肝病内科医生和病毒学专家共同研究。

2 要重视防控肝癌肝移植后肿瘤复发

肝癌是我国肝移植的主要适应证之一,肝癌肝移植约占我国每年肝移植例数的30%~40%,比例较国外明显偏高[7]。影响肝癌肝移植远期疗效的最大障碍就是术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目前基础研究在分子机制、生物学标记、预后判断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进展。然而移植肝肝癌复发、转移是免疫抑制状态下外周血中残存游离癌细胞加速生长、定殖的特例。有研究显示,肿瘤中具有干细胞性质的恶性细胞亚群可能在肿瘤复发、转移中起重要作用[8],免疫抑制状态对肝癌干细胞的影响尚不确定。

国内外多数移植中心的经验表明,肝癌肝移植的适应证是影响术后肿瘤复发的最关键因素。1996年,意大利MAZZAFERRO等[9]首先提出Milan标准(单个肿瘤直径≤5cm或多发肿瘤数≤3个且最大直径≤3cm),取得了较好疗效。2001年美国加州大学又提出了UCSF标准,扩大了肝癌肝移植的适应证范围,术后复发率无明显增加。

在我国严格用Milan标准筛选患者,将会使大部分患者失去接收肝移植的机会。因此,国内多个移植中心在肝癌肝移植适应证方面都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均较国际通用的Milan标准宽松。比如,“上海复旦标准”[10],即单发肿瘤直径≤9cm,或多发肿瘤≤3个且最大肿瘤直径≤5cm、全部肿瘤直径总和≤9cm、无大血管(包括门静脉主干及大分支、肝静脉、下腔静脉)侵犯、淋巴结转移及肝外转移。按照这一标准筛选肝癌肝移植病例,其术后5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与Milan标准相比无明显差异。

此外,肝移植术后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对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有着重要的影响。理论上认为,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使机体免疫力整体下降,对肿瘤监视和抑制作用减弱,使肿瘤易于复发与增长。如何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在抑制术后排斥反应与加速肿瘤生长间求得平衡,是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已明确激素可促进肿瘤复发。我们中心平均在移植术后1个月就停用激素,取得了很好疗效。鉴于环孢素A(CsA)和他克莫司(FK506)在肝癌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中起着负面效应,我们减少CsA、FK506用量,维持在能够抑制排斥反应的最低浓度。雷帕霉素(RPM)是新型强效免疫抑制剂,初步实验研究显示RPM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抑制效应。目前未证实霉酚酸酯(MMF)与移植术后肿瘤风险有关。近期陆续有研究表明,肝癌肝移植术后其他肿瘤,特别是免疫系统来源的肿瘤,以及病毒感染导致肿瘤的发病率也会有所升高[11]。我院开展肝移植200例,最长生存9年,仅1例再次肝移植术后继发极其少见的喉部神经内分泌癌[12],发生此类肿瘤与移植术后免疫抑制状态易发肿瘤有关。因此对不同患者施与个体化精准的免疫抑制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3 边缘供体使用和器官功能保护值得深入研究

供肝匮乏与肝移植需求增多的突出矛盾严重影响临床肝移植深入开展。我国由于尚未建立脑死亡相关法案,加之中国传统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迫使很多移植中心不断修改供肝的标准以扩大供体来源,包括使用脂肪肝、HCV(+)和HBsAg(+)供肝等在内的边缘供体。供肝脂肪变性对移植物和受体的存活都存在一定风险,术后肝脏原发性无功能、迟发性无功能和早期移植物功能不良的发生率高于正常供肝[13]。使用脂肪肝很关键的是取活检在最短时间内区分脂肪肝的程度和类型。选择供肝脂肪变

使用边缘供体不能完全解决供肝匮乏的矛盾,提倡和推广活体肝移植手术(living donor liver tranplantation, LDLT),尤其是成人间活体肝移植(adulttoadult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ALDLT)已迫在眉睫。随着活体肝移植外科技术逐步成熟,右半肝做为供肝使用以后,活体肝移植的适应证得以拓展,尤其使得那些高度危急的患者获得更多存活的机会。活体肝移植已成为治疗成人终末期肝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被许多肝移植中心采用,我国活体肝移植总例数已超过1173例,仅2008年完成437例活体肝移植。此外,以左半肝为供肝的双供肝手术方案,以减少供体风险,适用于供、受体体积不匹配或供肝脂肪变性较严重等情形。我中心2007年对1例患者实施此类双供肝移植手术,这种手术对资源的需求量以及技术的复杂性远高于其他形式。双供肝技术的开展更加扩大了活体肝移植的适应证。

器官保存是开展器官移植的支撑技术之一,目前已有多种器官保存液在临床应用。UW液高黏滞性的特点不利于胆道及血管末梢的灌注。供肝冷保存时间过长、缺血/再灌注损伤和肝动脉狭窄、血栓形成及胆道周围小动脉灌注不充分等问题皆可引起胆道并发症,其是影响肝移植术后远期效果的主要因素,发生率为10%~30%,被称为肝移植的“阿基里斯之踵”。 我中心在器官保护方面,从另外一个视角进行了初步创新性探索,成功研制出新型磁性吻合环进行犬肝移植血管快速重建[15],无缝线磁性胆肠吻合支架修复犬胆管连续性中的成功应用[16],进一步进行适于胆道和肝血管吻合用纳米磁性可降解吻合器创制的相关基础研究,拟在创建肝移植手术无缝线化快速吻合技术,解决肝脏植入过程再次热缺血打击。

4 肝移植的免疫耐受研究前景光明

实体器官移植已经走过了50多年,尽管肝脏是一个“免疫特惠”器官,免疫排斥依然是肝移植主要的并发症之一。不同移植中心关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未达成共识。在肝移植的开始阶段,皮质激素和硫唑嘌呤是任何免疫抑制方案的主要组成药物,随着神经钙蛋白抑制剂(环胞素A和他克莫司)和其他药物如霉酚酸酯、西罗莫司等的出现,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激素治疗方案,占据了免疫抑制治疗的主置。

随着肝移植患者生存率的提高,人们的注意力逐渐集中到减少因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引起的并发症。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的基本原则是在手术后早期联合用药,依据药物作用方式和毒性的不同,使每种药物达到最低有效浓度。未来选用免疫抑制剂应该是以其不良反应为标准,而不是以效能为标准。凭借浓度依赖治疗,而不是剂量依赖治疗。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药物浓度监测有助于减少药物的毒性、危及生命的感染和急、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这些目标指明了肝移植免疫抑制的研究方向:一方面通过免疫抑制剂的联合应用,降低每种药物的潜在不良反应;另一方面研究肝移植术后诱导免疫耐受的产生,开发高效低毒的新型免疫抑制剂。我们研究发现[17],大黄素在体外和体内均具有免疫抑制活性,其潜在的免疫抑制机制可能抑制了淋巴细胞增殖和影响其细胞因子的产生。另外,我们系统研究了调节性T细胞在诱导和维持免疫耐受中的作用[18],为进一步研究诱导移植物的细胞特异性免疫抑制甚至免疫耐受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5 合并特殊感染疾病的肝移植值得关注

肺结核病在我国逐年增加,移植受体合并肺结核感染的死亡率高达约30%,其比普通肺结核患者死亡率高。标准的抗结核治疗包括异烟肼和利福平均有肝毒性,导致一些患者肝衰竭。据报道在具有免疫力的患者中异烟肼诱导的肝毒性发生率为20%,合并暴发性肝衰竭有17.4%。因此,等待移植的患者合并活动性肺结核被列为禁忌证。我们中心有3例肝移植患者术前合并有活动性肺结核,肝功能恶化至无法继续抗痨治疗,接受了肝移植,术中和术后接受改良的抗结核治疗。随访期间结核治愈。我们认为移植前合并肺结核感染不是肝移植的绝对禁忌证,对肝移植受体采用抗结核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1920]。

另外,我国肝包虫病主要流行于西北和西南地区。近几年,临床实践将肝移植作为晚期肝泡状棘球蚴病(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 HAE)的治疗选择。但由于移植前多有感染合并以及存在新肝病灶复发或转移的可能性,故被视为外科手术治疗的最后选择。我们中心成功地完成了1例晚期肝泡状棘球蚴病患者行肝移植术治疗[21],但尚需对其基础进行深入研究以预防包虫病的复发和转移。

总之,我国肝移植应更注重临床基础研究。目前,包括肝移植器官保存液、免疫抑制剂等支撑技术均需国外进口,如果我国临床肝移植基础研究蓬勃发展,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器官保存液和免疫抑制剂等产品,将会使我国临床肝移植事业具有更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DIBENEDETTO F, DISANDRO S, DERUVO N, et al.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and liver transplantation: our point of view [J]. Transpl Proc, 2008, 40(6):19651971.

[2]RIEDIGER C, BERBERAT PO, SAUER P, et al. Prophylaxis and treatmentof recurrent viral hepatitis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J]. Nephrol Dial Transpl, 2007, 22 (Suppl8):viii37viii46.

[3]WESTLAND CE, YANG H, DELANEY W E, et al. Activity of adefovir dipivoxil against all patterns of lamivudineresistant hepatitis B viruses in patients [J]. J Viral Hepat, 2005, 12:6773.

[4]INADA M, YOKOSUKA O. Current antiviral therapies for chronic hepatitis B [J]. Hepatol Res, 2008, 38(6):535542.

[5]LU Y, WANG B,YU L, et al. Lamivudine i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recurrent HBV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J]. Hepatobiliary Pancreat Dis Int, 2004, 3(4):504507.

[6]刘阳,吕毅,刘昌,等. 应用拉米夫定联合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再感染:35例分析 [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 11(25):48704873.

[7]樊嘉,徐泱,周俭. 国内肝移植进展及展望 [J].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 2005, 25(1):35.

[8]MURIELLE M, SURINDER KB. Critical roles of tumorigenic and migrating cancer stem/progenitor cells in cancer progression and their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M]//BAGLEY RG, TEICHER BA. Cancer drug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stem cells and cancer. Univ Nebraska: Humana Press, 2009:287308.

[9]MAZZAFERRO V, REGALIA E, DOCI R, et al. Liver transplant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J]. N Engl J Med, 1996, 334(11):693699.

[10]樊嘉,周俭,徐泱,等. 肝癌肝移植适应证的选择:上海复旦标准 [J]. 中华医学杂志, 2006, 86(18):12271231.

[11]VAJDIC CM, MCDONALD SP, MCCREDIE MR, et al. Cancer incidence before and after kidney transplantation [J]. JAMA, 2006, 296(23):28232831.

[12]吕毅,胡良硕,刘昌,等. 再次肝移植术后继发喉部神经内分泌癌1例 [J]. 现代肿瘤医学, 2008, 16(7):12101211.

[13]BUSUTTIL RW, TANAKA K. The utility of marginal donors in liver transplantation [J]. Liver Transpl, 2003, 9(7):651663.

[14]CHENG YF, CHEN CL, LAI CY, et al. Assessment of donor fatty livers f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J]. Transplantation, 2001, 71(9):12211225.

[15]SHI Y, LV Y, WANG B, et al. Novel magnetic rings for rapid vascular reconstruction in canine liver transplantation model [J]. Transpl Proc, 2006, 38(9):30703074.

[16]LI J H, LU Y, QU B, et al. Application of a new type of sutureless magnetic biliaryenteric anastomosis stent for onestage reconstruction of the biliaryenteric continuity after acute bile duct injury: An experimental study [J]. J Surg Res, 2008, 148(2):136142.

[17]LIU Y X, SHEN N Y, LIU C, et al. Immunosuppressive effects of emodin: an in vivo and in vitro study [J]. Transpl Proc, 2009,41:18371839.

[18]ZHANG Y, LIU C, YANG X M, et al. Role and mechanism of CD4(+) CD25(+) regulatory T cells in the ind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ransplantation tolerance [J]. Transpl Immunol, 2007, 17(2):120129.

[19]WANG B, LU Y, YU L, et al. Liver transplantation for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J]. Transpl Infect Dis, 2009, 11:128131.

第6篇:初中英语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农村;英语;基础教学;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0-088-01

在广大农村初中,尽管英语教学已受到普遍重视,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着英语基础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发展。面对这种状况,我们老师必须采取办法。

一、根据实际采取方法

对于边远山区学校的学生来说,有基础差、底子薄、教学设施缺乏等情况。要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必须传授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向他们传授学习方法。如教学生查词典、帮助学生掌握名词复数以及第三人称单数形式、使用图形帮学生理解时态等等。笔者从事多年中学英语教学,发现有些学生的英语学习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教师对学生采取积极态度,使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听讲、勇于提问,不怕在学习上犯错误、受挫折,具有强烈的交际动机,勇于做各种尝试,勇于锻炼自己的应变能力,并在学习上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转换角色,要从学习的控制者变成指导者,以增强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慢慢地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自觉学习,提高自学能力。

“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强调语言教学的交际性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是中学英语教学思想的一个新突破。通过英语教学,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发展,也是目前中学英语教学的努力方向。

二、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农村中的英语教育与一般的英语教育有很大的区别,实现从农村英语教育向素质素质教育的转轨,“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它与“应试教育”的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教学观的不同,.从培养目标看,素质教育力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试教育只重视智育。

从对待学生看,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而一般的教育只面向少数成绩好的学生。从教学内容看,素质教育着眼于素质的全面提高,应试教育强调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从教学过程看,素质教育注重启发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地学习,应试教育则是老师一讲到底,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从教学方法看,素质教育是师生双向活动,重视学科能力的提高,变讲授知识为训练综合技能,应试教育则不论学生层次与个性差异满堂灌,大搞题海战术,学生被动、机械地学习,作业负担过重,心理负担过重。因此,我们要坚决反对应试教育,毫不犹豫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

三、注重培养学生交际能力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艺术学科,是一种交际工具。实践证明学习语言除了有科学的学习方法,还有一捷径,那便是有一个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在教学实际活动中,即使没有一个真实的纯英语交际的大环境,但我们绝对有能力营造、创设一个基本接近于英语、用英语的交际小环境。

大自然的千姿百态、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优美动听的英文歌曲、勇于探索创新的人物形象,以及现代化教育技术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等,无不给语言教师提供了丰富的交际素材。如问候、指路、购物、看病、打电话、邀请亲友、日常生活及学习活动等题材,教师可通过教具演示、看图及投影会话、扮演角色形象、诗歌故事演讲、日常生活及学习生活小事对话等课堂活动,运用听录音、放录像、绘制简笔画等手段,组织英语演说竞赛、课外英语角交流等活动,创设语言交际情境,提高学生综合技能。教师还要不断调查研究,掌握交际动态,力求面向全体学生,克服部分后进生不敢说、害怕说错的语言心理障碍,尽可能多地为后进生提供交际机会,分层、分组组织他们进行情景会话表演,使转化后进生工作上一个台阶。这样,将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和学生实际相联系,通过动耳、动口、动手、动脑组织大量听、说、读、写等交际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内化知识,形成技能,增强语言实践运用能力。

四、开展课外活动辅助

英语教学发展活动的最主要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而这正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性内容。课外活动是英语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辅助形式,是在课外创造英语环境,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入理解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的有效手段。课外活动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还可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发挥他们的特长,使他们能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课外活动是培养英语人才的有效途径。课外活动必须遵循的主要原则:自主性原则。

课外活动必须以学生自愿、自主为基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愿参加和选择活动内容,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思想性原则。课外活动的内容在政治思想上必须是健康的,要有利于学生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的培养,有利于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使德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主渠道。作为教师要适应时代的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解放思想,才能培养出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勇于开拓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朱冬云.浅谈如何在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中学课程资源 2013

第7篇:初中英语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素质协调教育;英语基础教学;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101-02

一、英语素质教学的概念与原则

在论述英语素质教学的基本概念时,需要搞清在当代教育发展过程中英语教育在学生基础性教育中所处的地位,认识在教育发展过程中英语教学方式在不同应用背景下实现的意义。英语素质协调化的原则是在英语教育过程中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进行知识协调化教育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形式上具备个性化教育的特点在内容上具备多元化知识结合的特征。英语学习是现在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组成方面,建立英语课堂素质教育体系是当下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英语作为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语言,被很多的国家定位为官方语言和母语,虽然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汉语国家,始终轻视于对第二语言的学习,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增强,我国必定会走上文化扩展的道路,但面临种族语言的障碍,我们的汉文化传播会受到较为严重的阻碍,这就需要我们立足于语言学习的基础上开展语言的素质协调教育。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性格的人群,要想使得自己的文化在异国他乡进行有效的传播,对于语言的学习和素质化培养是必不可上的,这也是开展英语素质教学最为本质的意义所在。

1、英语素质教学的基本教育概念

处在学习年龄阶段的青少年们对于外来文化的学习就教育本质而言是非常抗拒的,因为文化属性的不同导致学习兴趣的匮乏,常年差异性的文化氛围导致了人们固有思想模式的形成,对于不同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文化和语言有着最为本质的情感抵触。历史文化的传承总是有着其特性的文化遗传因子,对于现代英语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英语历史文化的传播,以辩证唯物的角度来看待英语文化的传播和学习。英语素质教学中最为主要的就要注重学生英语素质的培养,考虑到学生的全面化发展。英语素质的协调和分配要考虑到学生个性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就大陆本土的学生而言在学习英语方面有着较大的难度,由于本土文化差异的限制导致本土学生在学习英语方面有着较大的思维影响。在现代化教育过程中素质思想观念不断的发展,加强学生的思维教育是现在教育的重点需求,孩子在初次的教育成长的过程中需要老师不断的鼓励与帮助构建自身发展的价值观念,只有在班级的沃土上让孩子充分放飞自己理想的翅膀,才能让学生在班级的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乐趣所在。在孩子进行素质教育的同时,要让孩子充分完全的融入到班集体的建设之中去,体会到学习的真谛,培养孩子努力向上的精神,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一个放飞梦想的舞台。

2、素质协调化班级的建设

在素质教育协调化教育的大主题下,班级可根据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由老师、学生、家长共同确定并逐渐完善班级主题、口号和奋斗目标,大家齐动手、共参与,美化教室,不断丰富班级文化内涵。为了使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内化为师生共同的愿景,成为大家自觉自愿的追求,师生、家长都可以参与讨论,然后才形成各类奖惩机制,如:课堂要求、课间纪律、午休规则等等,增强学生们的主人翁意识。在“素质协调”文化的引领下,教室就像一个温馨的家,每个班级都会成为一个散发无限的学习乐趣。为了让班级成为学生梦想生长的沃土,积极倡导特色英语素质班级文化建设。在学校的“素质协调”大主题下,班级根据孩子特点和实际情况,由师生、家长共同确定班级主题、口号和奋斗目标,征集班徽、班歌、班旗,大家齐动手、共参与,美化教室,提高师生品位,丰富班级文化内涵。为了使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内化为师生共同的愿景和自觉自愿的追求,师生们通过民主讨论,形成各类奖惩机制。在创建班级文化过程中,班级特色不断得到凸显和强化。每个班级都在大胆探索,让班级成为孩子张扬个性、追求梦想、实现生命价值的摇篮。

二、英语素质班级的建设方略

英语素质协调化班级,需要依据学生们的梦想的特点采取个性化的教育方式,通过对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价值观念的总结和优化,找出各个孩子的梦想取向的具体方面,对孩子自我梦想的树立加以深化指导,给出具体的发展前景,充分激发孩子为梦想奋斗的动力。同时依据优化的课堂的组织结构,具体分析出同班级孩子们梦想树立的共同点,找出实际的联系,确定班级梦想发展的方向,以此让孩子们紧密的团结在一起,共同交流自己梦想的价值和自己实现梦想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找出孩子理想的班级状态的样子,促进同学间紧密的团结在一起,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彼此合作竞争共赢,共同感受班级的温暖,努力打造班级发展的梦想之舟。在孩子素质不断发展认识的今天,孩子梦想发展的主体与客体的基本关系认识还没有形成共识。而对这些基本问题的认识,不仅影响班级能力理论的学科属性,也影响孩子梦想结构搭配的社会价值。在班级素质梦想树立背景下,孩子对先进的梦想和思想要有最为清醒的认识,建立梦想互助发展的班级建设模式。

第8篇:初中英语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 英语写作 初中低年级

伴随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方法被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支架式教学作为一种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的教学方法,是符合新课程理念及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手段。本文就初中低年级英语写作中支架式教学实践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关于支架式教学的概述

所谓的支架式教学,目前被普遍定义为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简单来讲,就是把复杂的学习任务进行分解,让学习者一步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这种教学思想受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影响,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提出的一种学习方法,而“支架”则是一种形象的比喻。

支架式教学的组成环节包括了五个部分:1.搭脚手架,即围绕当前学习内容建立概念框架(最近发展区)。2.进入情境。3.独立探索。在学生独立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当给予引导和启发,教师的帮助应呈递减趋势。4.协作学习。组织小组进行讨论和协商。5.效果评价。评价过程中包括了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二、初中低年级英语写作中支架式教学实践应用

根据初中低年级英语写作的现状以及支架式教学理论,考虑通过应用支架式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具体的教学应用环节如下所示。

1.搭建支架。在写作教学前,教师要着力在写作内容上花费工夫,根据作文题目所涉及的内容与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情况,为学生搭建“支架”。例如在作文题目:“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中,学生的写作基础在于“unit12”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内容基础,教师应对作文所涉及到的主要句型进行夯实,让学生学会模仿造句,并对不同句型和单词加以巩固,实现搭建“支架”的过程。

例如,教师在准确阶段询问学生,T:“What did you do on Sunday night?”学生回答,S:“I did my homework…… I watched TV……”等等。在推进转化阶段,教师要求学生由会说转化为动笔,让学生运用过去式句型:“What did you do……”“I did……”“He did……”同时加入“Why did you ……”句型。此时学生掌握:“I watched TV on Sunday night,because the TV show was interesting”

2.创设情境。教师在帮助学生搭建“支架”后,还要帮助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学以致用。所以在下一阶段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自己在课堂中所学到的英语句型,询问身边的同学上一周在做什么,并做好相应的记录。这样通过真实的情境创设,让学生活学活用英语知识,可以帮助其在作文中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形成良好的作文体验。

例如,学生通过“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句型的应用,就总结了:went to the cinema;played soccer;went to the beach;studied for a test;camped by the lake……等短语,同时还强化了:Saturday morning;Sunday afternoon;Sunday evening;等时间概念的应用。为学生的英语作文思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小组合作。在写作准备阶段,实现支架效果最大化的方式就是开展小组合作,在小组交流合作过程中,是帮助学生实现作文升华的关键。由于学生已经搜集了其他学生在周末做过了什么,此时学生就要对昨天搜集的成果进行整理和应用,实现由说到写的过程转化。因此教师设置了半开放性的题目:On last weekend,I……,my classmates……”让学生对昨天的交流结果进行书面论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锻炼了表达交流能力,又提升了书面作文能力。

4.教师引导。教师引导是实现支架效用最大化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来使教师所创设的支架在学生的合作交流中,将学生现有水平推向学生最近发展区,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学生小组交流完毕后,由小组选取一个代表,用尽可能丰富的英语语言描绘出小组成员上周末的活动;其次,在各个小组观点表达完毕后,教师要针对各小组的作文有点进行点评概括,各小组间成员相互借鉴吸收,充实自己的作文内容;最后,教师引导学生间相互评价分析,指出同伴作文中的不足之处,相互提出修改意见。

5.评估分析。最后,在作文评价中,要丰富作文的评价方式,通过学生自评、小组成员间的互评、教师的最终评审,来使学生全面认识自己作文中的优点与不足,有针对性的进行作文修改。在作文修改的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关注学生是否完成对英语知识的理想构建,分析学生是否达到最近发展区,发挥支架教学的最大效用。

三、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支架式教学策略在初中低年级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学生英语写作兴趣和水平都得到了大幅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效果明显增强。初中英语教师应加强对支架式教学实践的研究,发挥这一教学策略对英语写作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第9篇:初中英语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基础知识;高考题;学;降低重心

近年来数学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越来越强,不少师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难度大的题覆盖的知识面广,做着有价值。

因而,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在教学中急急忙忙把公式、定理拿出来,或草草讲一道例题就通过大量的题目来训练学生。其实定理、公式推证过程就蕴含着重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教师没有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没有挖掘其内在的规律,就让学生去做题,试图通过让学生大量地做题来悟出其中的规律和道理。结果是学生在初学的时候能依葫芦画瓢能做对,但不能悟出其中的方法、规律,理解肤浅,记忆不牢,只会机械的模仿,长此以往,造成思维水平,死板硬套,简单问题复杂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过于粗疏或学生在学习中对基础知识不求甚解,学生在考试中会判断错误,现在的学生认为试题量过大,考试时往往不能完成全部试卷的解答,这些主要取决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练程度不够而造成的。

可见,我们应该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特别是在高一、二学年,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在基础知识扎实的基础上,同时也应重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培养,数学学科的命题,遵循《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的要求,遵循近几年来形成的命题传统,结合全省实施中学数学教学实际,体现课程改革理念,坚持平稳推进、适度的创新,例如2015年的全国二卷的第19题,2016年全国三卷的第18题,充分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同时也深化能力立意,注重考查考生的运算求解、推理论证等数学能力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突出对数学思维、数学方法和数学素养的考查。若是基础不扎实谈何应用和创新,谈何数学思维、方法素养。因此,在高一、二重要的学年,不要忙着拿些高考题来训练能力,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抓好学生的基础,甚至于要像其它科目一样进行默背,在这一方面,临沧一中的高家余校长给我们讲了一个讲座,对我的启发很大,同时教学中我也做了一些思考。

那么在高一、二怎样做才会更有效打好学生的基础,对学生的解题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培养呢?下面我就浅谈一些自己思考和见解。

1 降低教学的重心

降低教学重心要做:第一面向的低重心,我们在备课的时候要面向的是全体学生,特别是后15名学生,要从最后一名抓起。第二是要求的低重心,每节课明确让所有学生掌握一两个问题,不要容量太大,二每个知识点又只掌握一点皮毛。第三是难度的低重心,做的作业最好是课堂上的那几个问题,不要综合性太强,第四是考试的低重心,降低命题难度的要求,每次考试优秀率达50左右。落实这四个低重心的目的是让学生夯实基础,提高信心。因为只有夯实基础,学生才能循序渐进第得到提高,才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学生有了信心才会会对未来充满希望,他们才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才会有可能取得成功。

2 课前要认真备课,特别要备学生

要求我们教师课前要认真选题主要选课本上的例题、练习作为主要讲解内容。高考试题高度重视教材价值的挖掘与联系,有的题目直接由教材的例题或习题改编,有的问题产生与教材背景,题目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这就要求教师在高一、二上课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重视教材,深刻的理解教材,这对于学生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有很大的好处,掌握了知识的本质,特别是学生做题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帮助学生摆脱了题海战术,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过多的负担,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锻炼。

3 教学中要进行心理换位

多从学生的眼光与心态去审视教学内容,想学生所想,疑学生所疑,难学生所难,不要光讲如何做,而要多讲为什么这样做,要告诉学生其中的原理,而不是给个模型照着做,毕竟数学题是千变万化的,不变的是它的本质。尽量把教师的原始思维还原,展现教师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去思索,从中受到启迪。往往我们教学会不去关注学生,高估学生的能力,学生毕竟才初学,不是教了多年的教师,有时教师想着很简单的问题而站在学生的角度是很难得,要有耐心的给学生放错误。要给学生多讲为什么这样做,给学生多尝试,然后发现其中的原理,从而找到做题方法,而不应该依葫芦画瓢的告诉他怎么做,这样做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锻炼,对题目的解题印象才深。

4 课堂上要放慢教学进度

现在好多学校为了上级的检查,赶教学进度,速度比较快,学生跟不上,基础不牢固。不要为了赶教学进度计划而来赶课,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来安排教学,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在平时上课中还要不断的来重复以前上过的一些知识,把以前的内容过段时间拿来测一遍,这样不至于把掌握了的东西又忘了,还能加深印象,重复考几回后,把它变成真正的学生的东西。若发现问题要及时补救。再回来加强训练相应的知识,这样,学生的基础会得到很好的巩固,基础慢慢的就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