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范文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1篇: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范文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1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苏家园小区变样了。

首先,环境变好了。原本光秃秃的泥土上冒出了充满阳光的绿色和红色。夏天气温升高时,人们给大树和花儿们浇水,给幼小的刚长出来的小芽撑起一块块黑色的遮阳布。每当夜幕降临时,人们就悠闲地在树下乘凉。

第二,卫生变好了。每隔几天,辛勤的清洁工叔叔就会来打扫楼道,有些小朋友还帮助清洁工叔叔擦楼梯的扶手。而且每个单元下都有一个垃圾箱。这些垃圾箱千姿百态,有的还有花纹呢!

垃圾箱不仅使我们倒垃圾方便,而且也成了我们小区的一道风景线。

第三,小区更安全了。小区门口建起了传达室,每天晚上都有人站岗、巡逻。坏人想进来都不容易,更别说偷东西了。人们纷纷把自行车停在车库里,而不是随意停放了,显得很有秩序。。许多家庭还拆下了锈迹斑斑的防盗窗。人们的心就像放飞的小鸟一样自由。

第四,生活变好了。许多家庭买了电脑,用上了摄像机、MP3这些高科技产品。买了汽车的人们,便成了有一族。买了新房子的人们,也不忘经常来看看曾经住过的、装着许多美好回忆的老房子。

我们的苏家园小区越变越好了。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2

调查内容与目的

我们的家乡盐城有百河之城的美称。可由于人们缺乏对水环境的保护意识,河水正逐渐被污染。

通过对盐城市区范围内近几年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与破坏的调查,以达到对人们不良生活习惯与城市发展带来的严重危害的警示。

调查内容实际情况概述

带着以上内容,我们通过几天的调查,发现盐城市的市貌有了巨大改观,如增加了环河绿化带,住宅小区增加,道路整洁有序但在美丽时尚的外表下,在人们不会去注意的角落里却有着许多没处理的垃圾堆,河水臭不可闻。这是人们的不良生活习惯和城市发展带来的危害对环境污染,使得人们在城市中生活时经常受到来自人为因素污染的影响。对人们的身心有着不小的损害。

我们实地调查的二个地点:水岸名都、蟒蛇河都存在着这些因素。

水岸名都的实际情况

水岸名都是一个近两年刚建起的新居民住宅,入住居民不到20%,但在它后面却杂草从生,到处是生活、建筑垃圾。并且这些垃圾许多落入了附近的河水中,河水也进一步污染。最全家乡的水资源调查报告作文(3篇)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节日作文及各类中小学生作文。乱到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使得在夏季蚊虫苍蝇滋生,影响了社区内人们的生活质量。

一位住户告诉我们这儿有时会飘来一阵臭气,连窗都不敢开。

盐城市蟒蛇河的实际情况

蟒蛇河是一条流经盐城城西的一条大河。一位老婆婆告诉我们在80年代它是一条清澈见底的河,岸边时常会有洗衣服的妇女、玩耍的孩子,但在90年代后因为工厂的大量建设,生活、工业污水的无序排放。使它变的又臭又脏,从此岸边再没有洗衣服的妇女和玩耍的孩子了。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也变的恶劣了,老婆婆叹了口气说真想再看到过去的河水啊

原因分析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情况呢?因为人们对环境及水资源保护意识的淡薄,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社会向前发展带来的城市化才导致了上面所述的情况。由于农民使用化肥农药的增加,导致水中生物锐减,水体富营养化现象较为严重,有水质变坏的现象。某些工厂的废水直接排入河道,导致水质变差,水生动植物濒临灭绝。

改进建议

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人人树立环保意识。

加强法制力度,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加强执法力度。

写一些这方面的文章,号召周围的亲朋好友保护水资源。

政府投资,兴建绿色工程,全面推进家乡河道整治工程。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3

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水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是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淡水资源总量仅有28000亿立方米,人口占全世界的20%,但水资源只占全球的6%,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绍兴是中国水资源最丰厚的地区之一,但近年来的污染竟使得中国防大学6个省市严重缺水,以下是我就绍兴水资源污染情况作的调查报告。

一.河道污染情况调查

城北污染企业在晚上偷偷往河里排放污水,导致河水变臭变脏,不良餐饮业到河里丢弃塑料袋,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餐盒等,附近居民在河里洗衣服,把肥皂水以及衣服上的脏东西洗到河里,导致河内磷过剩,河面上的水生植物疯狂生长,把整个河面盖住,使大量鱼类死亡,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大部分河道里的水已经变得浑浊不堪,我们将面临缺水的危机。

二.河面观测

经过各位同学在家附近河道表面观测后,毛俞乐同学发现河面上有不少油脂和死鱼,漂在河面上十分碍眼,诸博航同学则看到一片又一片的水葫芦,刘语菲同学看到河水色泽浑浊,这已是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曾经听到过一个笑话,一辆运送河水的货车开在山野里没油了,周围也没有加油站,司机看了一眼漂满油脂的河水,果断地舀了一些灌进油箱,不一会儿,货车又在山野里开了起来,这足以说明现在的水质有多糟糕!

三.家庭用水急剧上升

经过调查,我们得知朱璐梦家一个月用水8吨,她外婆家一个月用水9吨,她阿姨家竟用水15吨!除非是浪费水,月用水量绝对不可能达到这么多!张函巧家月用水量则在7吨~9吨之间徘徊,她奶奶家的用水量则在6吨~9吨之间游走。而我们家一个月用水量达9吨,我外婆家却只有3吨!这一系列的数据告诉我们——现在人们的用水量都大于以前人们的用水量,毋庸置疑我们的后代的用水量将会打破常规!

第2篇: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范文

[关键词]培养;写作兴趣;三年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8001901

由于受师资条件、环境及教育教学设备等方面的影响,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教师讲得多,学生参与得少,与独角戏无异;作文指导内容枯燥,方法单一,甚至放手让学生乱写,导致作文质量低下;学生的作文或情感空缺、个性不足,或写不具体、缺乏精彩,或无病、套话连篇,或错字连篇、标点乱点……小学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了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了畏惧心理。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写作呢?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教学成功的金钥匙。要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快乐的学习,就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想写、有东西可写、会写呢?

一、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学情境不但可以提供生动、丰富的学习材料,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乐趣。我们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根据习作要求为学生创设情境,通过理解、尊重、参与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我在指导学生学习三年级上册《习作1》(苏教版)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把自己做过的或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我通过角色扮演,把范文《好阿姨》进行了演绎。我找一个学生扮演阿姨买东西,各小组再推选一个学生作为顾客去买学习用具,要求其余的学生注意观察。这样,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自目睹、亲身体会,不但使他们了解了作者是如何把这样的一件事写下来的,还使他们有信心、有兴趣去完成自己的习作。

二、通过动手操作,唤起学生的写作热情

“动”是儿童的天性。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依据。在平日的教学中,许多教师认为作文与动手操作好像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可对于小学生来说,只有让他们亲自动手做一做,他们才会知道得更多,掌握得更牢。

在三年级上册《习作5》(苏教版)的教学中,我把“动手操作――为动物设计名片”作为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而将学习介绍一种动物的写作方法设为第二课时的内容。在第一课时中,我利用PPT展示了几张精美的动物名片,先让学生评议这些名片设计得好不好,然后要求学生讨论出名片由几部分组成。待他们归纳得出结果后,我给每个学生发一张卡纸,要求他们为自己喜欢的动物设计并制作卡片,并强调在卡片中除了有动物的图片外,还要留出一定的位置来介绍动物的特点……W生们听到这样的活动,都欢呼雀跃起来,兴致勃勃地动起手来。看到这样的情景,我知道我的目的达到了。

三、通过设计室外体验活动,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体验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体验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而活动的场所常在教室之外,它区别于以教师为中心、借助语言文字在教室里的学习。离开教室的学习,既能让学生愉悦地参加体验活动,同时也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三年级下册《习作3》(苏教版)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走出教室,开展体验活动。我要求学生在美丽的校园内进行观察,把自己在草丛中、绿树下、花圃里……甚至泥土里的发现记录下来。学生们三三两两结伴而行,有些蹲在花池边,有些趴在地板上,有些围在大树下,有些卧在草坪上……20分钟的体验活动结束了,学生们回到教室后,我给了他们5分钟时间进行小组交流,然后选代表来说一说自己的发现,代表们的发言赢得了大家一阵阵的掌声。

四、通过游戏活动,点燃学生的写作激情

在习作教学中,设计符合三年级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快乐而自主的游戏活动,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获得通过自我努力而成功的欣喜和自豪的情感体验。这既可以使学生通过参与游戏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又可以促进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三年级下册《习作2》(苏教版)的教学中,我利用“猜一猜”的游戏导入课题。我让班上几个外貌特别的学生来做游戏,把一个学生的眼睛用布蒙住,另外几个学生随意围成一个圈,让蒙眼的学生通过摸一摸来判断其中一个是谁。蒙眼的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测和理由(外貌),而下面的学生则相互讨论:说得对吗?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这样的游戏不仅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点燃了学生写作的激情。

第3篇: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范文

关键词:兴趣;写话;写作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1-0114

由二年级的写话到三年级的习作,距离看起来很近,其实很远。二年级的写话内容主要是以观察图画为主,能将图画上的内容用准确、通顺的几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即可。但三年级的习作强调的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生活积累,通过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所以不论是写作的内容,还是写作的难度都有所提高。但由于学生年龄特点及接受能力等问题,从写话阶段到习作阶段之间就好像有一条大河横隔在中间,很多刚升上三年级的学生在习作时出现了不知从何下笔,言之无物等种种问题。为了让刚升上三年级的学生能更快地由写话顺利过渡到习作,笔者尝试从兴趣入手,在以下五方面做了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通过分析三年级第一单元的习作的完成情况,笔者发现有85%的学生是写了一段话,没有题目、没有分段、语句不通、中心不明确等现象非常明显。通过与学生谈心,笔者知道了大部分学生对三年级习作的感受:一看到写作文题目就害怕,不知道要写什么,怎么写。在和许多家长沟通中,笔者得知:很多刚升上三年级的孩子们在家里写作文是咬烂了笔头,大部分人要依赖父母进行指导与帮助才能完成。这些都说明了三年级学生对于作还处于“怕”的阶段,还处在一点兴趣都没有的阶段!

新课标中对三年级习作的要求是: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所以,笔者认为三年级教师在进行习作起步教学时,要有期待的心理,一开始要允许学生的作文带有二年级写话的特点,不要拔高三年级学生习作的要求。千万不要为了一时的成绩而打击了学生写作的兴趣,我们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用儿童的眼光看童稚的习作,用宽容、鼓励、期待的心理等待学生的进步和成长,这样我们的学生才会对写作逐步产生兴趣,才会在我们教师耐心而细致地引导下爱上写作。

二、在作文命题上下苦功,培养学生的写作欲望

三年级的小学生之所以面临着“不知道写什么”或“如何写”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和我们教师出的作文题目有关系。例如我们最经常出的:“最有意义的一天”,这题目的范围太大了,对于刚升上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审题能力不强,不知道做什么才算有意义,是不是一天当中做了什么事情都可以写呢?这会造成一部分学生无话可说,无物可写,无事可叙,无情可抒。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我们三年级语文教师应该多在作文命题上下工夫,多出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学生有切身感受的题目。

三、“玩”与“写”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年级的学生爱玩、贪玩、想玩。针对这一年龄特点,笔者在作文训练中把“玩”与“写”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在教写活动类作文时,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笔者特意找了一节课组织学生玩“拔河比赛”“老鹰抓小鸡”等游戏,利用手机把活动中的情境拍下,通过多媒体播放给学生看,引导学生抓住活动中的一个细节或一个场面去写。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习作是要求写秋天的景物,笔者的做法是先诱导学生谈一谈曾经参加过的秋游和秋季的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回想见过的景物,从而产生直观的认识。接着,笔者还亲自带他们到校园走走,静下心来听听秋的声音,睁大双眼看看秋天的足迹,在操场上找找秋天带给我们的感受,最后让他们把自己心中的秋天画下来。这样,学生的写作就不会言之无物,而是水到渠成了。

四、亲近自然接触社会,激发学生的创作冲动

现在的小学生在重大的学业压力下,过的无非是“上课――回家――上补习班”的生活,生活面太窄。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多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近大自然,接触大社会。因为“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写文章就是写生活。所以,让学生从大自然中攫取写作灵感,从社会生活中找寻写作素材,是提高他们作文兴趣和水平的有效途径。

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写保护环境或家乡环境的变化,笔者的做法是带上班上的学生走出校门,看看学校门前的小河,那本来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现在还没走近就已闻到了一股臭味,再看到那黑乎乎的河水,相信这一刻不用教师多说,学生心里已有很多很多的想法。除此之外,笔者还利用家长会发动家长们利用双休日带学生游山玩水;带孩子参观朋友的工厂……通过走出课堂,亲近自然,走进社会,拓宽了孩子们的生活面,增长了他们的见识。这样一来,学生的作文材料积累自然就丰厚起来,写起作文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五、给学生展示的平台,让作文成为他们的骄傲

要想提高三年级小学生的作文兴趣,笔者认为在班上设立一个展示的平台是比较可行的办法。笔者的作文展示平台是设在班级外面的走廊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不但自己班的同学能看到,更让其他班的同学及过往的教师也能看到,这样更会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豪与骄傲!更重要的是设立这样的一个作文展示平台,可以让学生看到别的同学作文的长处,意识到自己作文的短处。这样,他们就可以在交流和借鉴中取人之长,舍己之短,以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鼓励他们向《中山日报》《中山商报》等报刊投稿。

第4篇: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范文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导入;小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小学英语教师能够在一节课开始的前几分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就会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具体阐述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成功地设计课堂导入。

一、课堂导入的重要意义

小学是学生开始接受正规科学知识教育的起始阶段,是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和培养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但是小学生自我调控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大多凭借兴趣进行学习,所以兴趣更为重要。英语是一门外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学习起来就有些难度,因此就更需要兴趣的支持。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阵地,小学英语教师如果能在课堂教学的初始阶段采取灵活多样的导入方法吸引住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以良好的心态进入每堂课的英语学习中,这就预示着课堂教学成功了一半。因此,课堂导入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课堂导入应注意的事项

由于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持久性不强,所以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要简短精悍,切忌拖沓冗长。基于小学生的猎奇心理,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不能程序化、格式化,不能总围绕着How are you!Whose on duty today?等问题导入新课,这样会使学生对英语失去兴趣。由于兴趣在学生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一定要突出趣味性,能够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于已知的事物能够引起学生的联想,所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要本着温故的原则,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化繁为简。由于导入是为新知识的传授服务,所以导入的内容要具有启发性。

三、课堂导入的方法

1.提问导入法

提问导入法就是教师运用导语进行提问,这是最普遍运用的课堂导入方法。要使提问有新意,就要在提问的内容上做文章,应该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提问的方向可以是复习,起到以旧带新的作用,也可以就新课的内容进行提问,起到巧妙过渡的作用。提问的方式可以是问答,还可以是设问。问答的方式一方面检验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为本课的学习扫清障碍,同时还能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教学小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Unit 2Spots and Games时,提问学生散步、打篮球、踢足球、骑车、打乒乓球等体育运动项目用英语如何表达,为Lesson 7的句型Let’s play football的学习奠定基础。设问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对本课学习内容的探究心理,进而会迫不及待地想跟随教师学习未知的问题。例如,在教学小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Unit 6 Asking for help 中的Lesson 31时,可以进行诸如此类的一系列设问:请别人帮忙递一本书该如何表达,想借用别人的东西该如何表达等等,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对学习本课的句型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悬念设置法

悬念设置法就是设置一些悬念,激发小学生的探索欲望,使他们产生一种急于找到线索的冲动。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设置与本节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悬念,使学生带着疑问和困惑快速进入课堂教学。例如在教学小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Unit 6 My Holiday中的Lesson 25时,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假期都是怎么渡过的。在学生争先发言以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即:“我们即将学习的新课中的小朋友们是怎样渡过他们的Holiday的?请大家随着课文中的的主人公走一走。”问题提出来以后,学生都想知道课文中的小朋友们是否和自己有同样的爱好或者同样的经历,所以都会迫不及待地想解开心中的疑问,这样就非常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3.情境导入法

情境导入法就是设置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场景,自然而然地引入课堂教学的内容。例如在教学小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Unit 7 My birthday中 Lesson 37时,教师可以进行这样的设计:手捧一个小型的生日蛋糕走进教室,用英语问学生现在是几月,然后告诉学生今天是自己的生日,在强调一下自己的生日是在几月。而当学生知道了教师的生日以后都会情不自禁地说出Happy birthday这句祝福的英文,进而教师可以随意地问几个学生“When is your birthday”,让学生试着用英语回答。这样不仅把本课所学的句型呈现在学生面前,还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4.多媒体导入法

多媒体教学因其利用生动的图像、色彩和声音等技术,所以具有直观性和生动性,能够极大地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所以目前普遍被各科教师所采用。小学生一般都处于9~12岁之间,正是充满好奇心、好活动、爱表现、善于模仿的时期。所以小学英语教师更应该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英语的情境。如果教师善于运用多媒体对课堂进行导入,就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精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上来。例如在教学小学三年级人教版Unit 4 We love animals 时,可以把动物的图片以及英文名称用动画的形式呈现在屏幕上,让学生在愉悦中尽快学会这些可爱动物的英文名称。

5.活动导入法

活动导入法中的活动可以灵活多样。根据课题教学的内容可以设计为听歌曲、讲故事、猜谜语,还可以设计成以小组为单位比赛等形式。例如,在教学小学三年级人教版Unit 4 We love animals 时,教师可以先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以比赛的方式在限定的时间内说出知道的动物的英语名称,然后评选出优胜小组。因为每个学生都想为小组赢得荣誉,所以他们都积极动脑,快速抢答,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总之,课堂导入的手段和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只有深入钻研课堂教学内容,不断探索,再结合学生的实际,就一定能创造出更多激发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寇娟娟.小议小学英语教学导入法[J].教师,2010(5).

第5篇: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范文

【美国版《民谣花木兰》活动设计】

一、阅读文本后的思考题

1.为什么木兰得知战争的消息后就立即告诉了母亲?

2.如果木兰以女性的身份申请出征,可能会发生什么?

3.为什么与木兰并肩战斗的男性士兵如此惊讶木兰其实是女性,请列出不少于一个理由。

4.木兰的行为让你对“勇气”有什么样的理解?

5.木兰的故事千百年来被人们传诵,在你看来,人们为什么如此喜爱这个故事?

6.木兰与《攀援者》各自都有艰难的任务,他们面对的困难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二、表达

多少个日日夜夜,木兰远离父母家乡出征在外,请你代木兰写一封信给父亲,告诉他离家后的这段时间你都做了什么,现在状况怎样。

(小提示:请使用生动的词汇描述人物,地点事件,记住套用诗歌“五部分”的格式。)

三、社会学习

1.木兰是个优秀的领导者,请你制作一个奖状,送给班级中最优秀的人。

2.文本与电影《花木兰》进行比较,列出不同之处,然后就文本和电影都精彩的一处进行讨论。

3.把你的学习体会与感悟,发到互联网上,与同学、朋友进行

分享。

这是美国小学三年级的汉语课《民谣花木兰》的活动设计。

下面再看看我们中国七年级下册《木兰诗》的习题设计:

【中国版《木兰诗》习题设计】

一、复述这首诗的故事情节,背诵全诗

二、翻译下列句子,注意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补充的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4.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三、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的部分,看看这些句子各有什么句式特点,从诗中再找出一些类似的句子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2.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4.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四、讨论

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原因是什么?

【对比分析】

通过中美两国对同首诗的教学活动设计,我们不难看出,美国版的《民谣花木兰》更注重的是学生实际能力的提升,他们依据文本,又跳出文本,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同时更关注社会生活,审视身边的人与事,让生活与学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观察思考、联系反思、提炼升华,让文本成为学生思考与人格提升的砝码,共同关注、一起分享,学习就不是一件独立的事了。

而我们中国版的《木兰诗》的学习设计,更多关注的是语文知识的掌握,如第一题检查的是学生的理解与表达程度,第二和第三题关注的是文言句子理解与应用特点,第四题关注的是这首诗歌的意义。对于文本与生活的联系实在是太少,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激情,总是困在文本之中,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没有波澜,这也许是我们中国学生为什么学习母语越学越没有兴趣的一个原因吧。

第6篇: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范文

[关键词] 自主探究;理念;构建注意

【中图分类号】 G4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4-055-2

过去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话语霸权”,一问一答――“单纯、一线”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自主性学习语文能力的培养,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提出“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等要求。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自主探究性”教学模式所取得的“真经”,浓缩在小学三年级下册《七颗钻石》一课的教学例子中,不吝摆出与大家探讨。

一、“自主探究性”教学模式的理念认识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为学生提供独立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相互交流的机会,是“自主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前提;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是“自主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必备条件;建立和谐、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是“自主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根本保证;给学生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是“自主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关键。

二、如何构建“自主探究性”教学模式

基于本人对小学语文阅读课“自主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概念及其特征的认识,精心设计《七颗钻石》的各个教学环节如下:

(一)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认知需要的情绪表现,在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主性,课文导入应先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如一首歌、一个故事、一个视频、一个谜语、一幅画等都可以起到诱发兴趣的效果。而在《七颗钻石》一课中,我先给学生播放“大熊星座”的视频片段――在神秘的夜空里,繁星点点,其中有七颗星星尤其大而又明亮,犹如一只大熊猫活在夜空似的。当这一景象生动而又形象地出现在学生的眼前时,大家都“哇”地一声惊叫起来,接着便不由自主、交头接耳地议论纷纷――有的疑惑地说:“这几颗是什么星星啊?怎么这么大这么亮?”,有的不敢肯定地说:“这七颗星星好像是北斗七星,我在夜晚看过。”还有的神气地说:“这不就是大熊星座吗?”……这一幕充分地体现了视频对学生具有强烈的视觉吸引力,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浓厚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的激情。

(二)目标驱动,吸引学生进入教学情境。

无论采用怎样的教学策略,课堂上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要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明确的目标。学生如果对所学的内容没有目的性,就算激情万分,也势必造成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因此,在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后,我马上请学生举手说说对这七颗星星的认识。通过学生各抒己见,大家都知道这原来就是北斗七星――大熊星座。“同学们,大熊星座的由来有个神奇的传说,你们想知道吗?”我紧接着问学生,这时大部分学生异口同声地答道:“想!”于是我当机立断提出:“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七颗钻石》,在这里我们一定能找到答案(板书:七课钻石)。”学生听到我这样一说,“了解大熊星座的由来”这一问题正是他们跃跃欲试的有趣实践活动,从而稳住了他们激情的同时,也就充分地明确了我本身所要向大家提出的重要学习目标――通过自由阅读《七颗钻石》明白大熊星座的由来,为下一步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指明了方向。

(三)提示“宝典”,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带来便利。

“宝典”之一――学习工具书。我认为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字典》、《词典》等工具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不懂的字词通过自己或同桌相互查《字典》、《词典》去进行自学,这样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动手、动脑,相互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宝典”之二――同学。在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忘了“人力资源”的运用――通过学生帮学生、协作性学习,不仅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从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所以,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应提倡小组合作性的学习模式。

“宝典”之三――教师。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性”学习的过程,教师不容忽视巡堂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应该鼓励学生对自学不会的问题可以问老师,并给以适当引导,但不能让学生养成过多的依赖性。

(四)放手实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只是指导者、组织者;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他们的学习活动应该是主动而富有个性的。我认为如果把学生的学习欲望比作是“旅游观光”的一种想法,那么教师为学生所提供的“宝典”就是“旅游观光”所需要的“车”和“交通手册”。具备了动机及实现动机所需要的条件,接下来我放手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而又有目的性地“驾车”去“旅游观光”,从而为学生的大胆实践、勇于创新营造了一个民主的、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使他们以非常愉快的心情投入到自主探究知识的活动中。与此同时,我还巡堂辅导,循循善诱,对个别学生提出的问题耐心的指导和启发。

(五)“成果”交流,开放评价。

小学生具有好表现的天性。抓住这一点,在充分进行自主探究、协作性学习后,我先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汇报“成果”――回答“大熊星座在传说中是怎样形成的?”在这过程中,“成果”展示者沾沾自喜,听者乐于中肯评价。有的同学看到别人答得不够好的敢于提出意见,使别人得以修正;有的看到别人答得好的懂得不吝称赞,给以肯定。从而进一步地激发了学生的个性创作,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评价问题能力。

(六)教师总结

通过“成果”交流、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后,我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成果”还来个总结:“刚才同学们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借助工具书,懂得和同学合作探讨,请教老师,从而很好地解决了问题……”通过总结,提出了学生做得好的地方与不足之处。这一环节对于“自主探究性”模式的课来讲,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为学生今后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如何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闭塞的教学思想是蒙蔽学生双眼的纱布、缠绕学生两脚的麻绳,是阻碍学生前进与发展的瓶颈;开放的教学理念才能让学生拥揽一片绿地,广开一片天空,迎来五彩斑斓的花朵与绚丽的彩虹。小学语文阅读课上,教师只要大胆地坚定不移地朝着正确的方向构建“自主探究性”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定能迎来“硕果累累”的明天。

参考文献:

[1]石景章.“走进新课程”理论与实践探索[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

第7篇: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创设情境;多媒体

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特别强调“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社会逐渐把一个人的创新能力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准。新课改要求不断提高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创新能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在自主探究中寻找语文学习的乐趣。本文分析三种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案例,希望为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提供借鉴。

一、合理设置情境,激发创新思维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对事物的理解还不够透彻,所以教师在课堂环节中,应尽量去设置更加可观的课堂情境、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利于促进有效教学。

例如,在讲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四季》的时候,由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在学习生字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一年四季的基本特征。在上课之前,教师将自己提前准备的关于“四季”的画板展示给学生。分别是“春天的绿草、夏天的荷花、秋天的麦子、冬天的梅花”,让学生看着画板指出这些图片的特点是什么?分别代表哪个季节?学生看见直观的画板,都很兴奋,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在之后的课堂环节中,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跟着多媒体一起朗读课文,朗读两遍之后,挑选几个学生一人朗读一段,让其他学生认真听,指出错误的地方,当场纠正。同时,让学生说出自己心目中的春夏秋冬分别是什么样子。这样,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轻松地完成了课文的讲述内容,在快乐中学习语文。

二、合理使用多媒体,激发创新思维

现代科技迅猛发展,多媒体授课模式逐渐被引入课堂教学中。多媒体采用动态图画、音乐和视频多种模式,把授课内容变得栩栩如生,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小学生本身比较喜欢活跃、动态的画面,所以这种模式受到学生的极大欢迎。

例如,在讲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难忘的泼水节》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在上课之前,在多媒体上先给学生展示一系列图片“傣家竹楼、傣家舞蹈、傣族服饰、孔雀舞”,由于这些图片对学生而言比较新鲜,学生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学生就会思考“傣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和我们汉族人民不一样,那他们的泼水节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之后教师播放视频《泼水节》的片段,让学生充分了解傣族泼水节的具体状况。这种学生主动思考并且教师解决学生疑惑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合理使用多媒体,对于优化语文课堂,促进有效教学具有积极作用。

三、转换教师角色,激发创新思维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基本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备课,在课堂上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生字的讲解和课文朗读。这种教学模式,从本质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要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在课堂中使教师和学生互换角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例如,在讲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观潮》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钱塘江大潮的特点并分析课文,积累运用描写大潮的语句。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思考“本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大潮的?课文怎么样描写大潮的特点?你心目中的大潮是什么样的?”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朗读文章。文章朗读过后,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小组内部讨论这些问题,并形成自己的答案。每个小组派一个学生代表来进行总结回答,如果有补充的内容可以自行解答,最后教师进行一个课堂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动发现新的问题“为什么钱塘江大潮是如此壮观?”等,这种教学模式,一改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自主提出新问题,自主解决新问题。互换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极大的发挥。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不断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给学生更直观的教学表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语文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给学生展示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动画和视频,提高学生的兴趣点;在课堂教学中,互换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创新教学模式。创新小学语文教育模式,一方面,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改进教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另一方面,需要学生积极接受教师的指导,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第8篇: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范文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快乐高效课堂;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113-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村庄"。"地球村"的出现要求人们至少掌握一门外语才能真正适应社会的发展。英语是现代社会运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中国学生从小学三年级起就开始学习英语,有条件的甚至从会说话就开始学习英语了。可是,中国人的英语水平却没有一个值的飞跃,原因在哪?除了学习的方法外,把学习英语当作负担是一个重要原因。怎样让孩子们开始接触英语就感觉到学英语是一件快乐的事,从而学好英语,是现代小学英语教师讨论的主要话题之一。建立快乐高效的小学英语课堂,是解决小学生学习英语难的一大途径。

1.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快乐的英语教学课堂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在师生关系上,尽管没有明确,但通常都表现为对立的双方,即老师要求、强迫学生学习,学生被要求、强迫着学习。有效的教育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不是对立的两个主体,而是团结一致,共同为学的统一体。无论是负责教学的老师还是目的在于学习的学生,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为了学。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和学生是一个共同为学的共同体。在小学英语课堂上,这种共同体的要求更为重要。

教师的教学过程既是知识传授的过程,又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当学生有了困惑,教师应该以共同学习的身份为学生进行讲解;当学生犯了错错误,教师应该用宽容的心态给学生解释,矫正错误。教师不不能以一个长者的身份去面对学生,甚至对学生眦睚必报。老师只有用安慰和微笑面对学生才能在教学中对师生关系起到作用,才能建立起默契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我们不妨经常使用一些具有鼓励性的语言,如Goodtry!Tryagain!Don'tbeafraid!You'reclever!。并通过大量的示范、表演和提示来拉近与学生的关系。用爱心去呵护、启迪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阳光,分享课堂的喜悦,使他们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向上。

无论是什么语言都是来源于生活,英语也不例外。学习英语需要每个人都在不同的交流环境中扮演不同角色。将生活中真实的情景引进课堂,既缩短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又使学生似乎回到了现实生活中。从这个意义上讲,情景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比其他学科更为重要,如我在教语言点"Whendoyou…?"时,要求学生相互采访一天的生活,为学生提供一定生活情景,让学生个个积极开口,人人踊跃表达,在快乐宽松的学习环境中掌握了语言,巩固了短语,并真实地运用语言,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解出学习英语枯燥乏味的感觉。

总之,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缩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由怕老师变为爱老师,从被迫学习变为自主学习,学生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才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建立快乐的英语教学课堂,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变枯燥乏味的死记硬背为充满乐趣的快乐学习。

2.建立快乐高效的小学英语课堂的常见方法

2.1用竟争意识组织课堂教学。对自尊心,荣誉感都很强的小学生来说,竟赛的形式往往能大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俗话说:水激石鸣,人激则进。因此,我们在复习表示动作和指令词时,可以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每次派出一名代表,按照老师的指令做活动。

Tuchyourhead!

Pointtothewindow!

Showmeyourruler!

Openthedoor!Lookattheblackboard!

Raiseyourlefthand!

获胜者将为他们组赢得一样小奖品。竟赛活动的开展,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激烈的竟争中,学生情绪会高涨,学得主动,记得才牢固。

2.2关注学习过程,遵循无意与有意相结合原则。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优势,他们感觉的情绪性和无意性很明显,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能记得很牢,反之,则忘却很快。他们的有意注意的时间很短,常常对学习过程,学习的外部活动和学习的形式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设计一些诱人的片断,使学生在无意间对所学内容得到有意的认识。在教学生学习比较级shorter,longer;smaller,bigger;taller,younger,thinner等词时,为了能使学生更加清楚的理解这些词的含义,可以用多媒体显示一些动物,如:Monkey,elephant,snake,lizard,giraffe,dog等动物,让学生通过大屏幕,对这些动物进行比较后,让学生帮助它们找到适合自己居住的房屋。这一些活动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降底了非语言因素造成的理解难度,使学生体会到语言带来的乐趣,又进一步激发和保持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的注意、感知、想象、思维、记忆等能力得到了培养,效果会更好。

2.3运用夸张手法激发学习兴趣。夸张手法是文艺创作中为突出描写对象的某些特点而采用的一种手法,其原意是:夸大、过甚其辞。在英语教学中运用的夸张手法,具有诙谐、幽默、直观、引人入胜的特点。心理学家认为:某些刺激偏离它们的周围环境或偏离人的预期效果,会使人产生新颖感、独特感和惊奇感,更容易唤起人们的注意。小学生更是如此,他们的眼光会追寻不同寻常的事物。

在进行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A部分Let'stalk教学中,有"It'ssobig."的句型。教师可以拿出一件巨大的外衣,让几个学生穿一穿,由于外衣太大,学生被淹没其中,全班学生会由于处在如此有趣的情景中而笑声连连。"It'ssobig."教师抓住时机,用贴切的语气带领学生说这个句子。这样的一种情景,会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后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有类似"大"与"小"悬殊的情景出现,学生就想起这情景:It'ssobig/small!

第9篇: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范文

[摘要]在注重科学探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今天,阅读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可以扩大知识面,使人的思维严谨,在汉语文为第二语言的少数民族地区,阅读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初中化学教学实际出发,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使其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化学教学 考试要求 学生现状 阅读能力

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挥,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必须从实际出发,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使其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一、初中化学教材特点

人教版初三化学新教材吸收了学科中心和社会中心体系的各自优点,综合考虑了知识的逻辑顺序,社会需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新课标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培养目标,重视科学探究的教育作用,强调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强调课程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新教材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新教材强调了学生主体性学习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新教材让学生主动地体验实验的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取科学实验的方法。即初中化学新教材已注重从书本走向生活;从以教师为主走向以学生为主;从注重知识走向注重活动。

新课程、新理念,初中化学新教材让每一个学生都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学习的机会,使他们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让每一个学生在主动学习、积极探究过程中养成科学态度,获得科学品质,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自治区初中化学考试要求

1.考试性质

自治区初中毕业暨普通中专(高中)招生考试,是初中生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两考合一”的考试,既是毕业考试的水平性考试,又是招生考试的选拔性考试。初中毕业化学考试要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有利于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的实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化学学科中考命题应以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试题要积极探索新课程的评价方式,体现新课程的评价理念。既注重考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同时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在整合三维目标全面考查的基础上,注意试题的生活性、探究性、开放性、应用性、教育性、人文性,为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2.命题原则

严格按照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试验稿)的要求,以课改教材为依据,全面考查初中化学学科的学业水平、应用能力。题型保持相对稳定,力求稳中有新,对实施课程改革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试题要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力求稳中有变,逐步适应课程改革的思想和要求,适当增加开放试题,力求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因此试题应做到:

(1)关注双基考核,体现能力立意;(2)关注生产生活,突出实践体验;(3)关注能力测试,基于实际问题;(4)关注学习过程,注重学习方法;(5)突出创新开放,确保科学严谨。

“重视基础,加强实验,培养探究,联系实际,切合时代,促进发展”是本次考试化学学科命题的基本思路。

3.考试范围

(1)以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化学课程标准》(试验稿)为制定考试范围的主要依据。

(2)以国家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上下册)》为《化学课程标准》(试验稿)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考试范围。从化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考查未来公民的科学素养。

4.考试要求及考试内容

根据《课程标准》对教学的要求,试题将考查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体验性学习目标的整体水平。

三、自治区初中学生阅读能力现状调查

自治区初中学生98%以上为当地藏族学生,90%以上为当地农牧民子女。目前,在校初中生大多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接触汉语文教学,小学教师中汉族教师比例不足10%,初中教师中汉族教师比例不足25%。学生日常生活基本使用藏语进行交流,汉语使用几率甚微。初中三年级的学生,能够通顺朗读的学生不足20%,能够正确使用汉语的文字以及语法的学生更是不足10%。初中三年级的学生汉语阅读能力只相当于内地小学三、四年级的水平。

四、从实际出发,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教材的特点、化学科目考试的要求、学生的阅读能力现状,都使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为当前化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必须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入手。

1.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兴趣的阅读可以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所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兴趣盎然的吸收课本知识,是有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充分的准备,把课文中要讲的知识点变成现实生活中生动有趣现象的解释,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来寻找问题的答案。生动有趣的现象提高学生对所读内容的兴趣,带着对答案的渴望,积极参与,兴趣盎然的吸收课本抽象、枯燥的知识。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各种学习习惯中,思维习惯是核心的环节,所以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就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

思维习惯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针对性训练才可以养成的。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课堂前5分钟强制性预习,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3.培养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

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大多要通过解题来体现,所以阅读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在题型中的信息题、实验题对阅读能力的要求最高,这几类题也是最近几年中考的热点题型,这类题阅读量较大、问题多,往往要求学生能够根据问题需要在短时间内将信息进行分析整理,找出问题的突破口,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策略。

在训练过程中,一般筛选习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通过重视试题中的问题、寻找题眼等方法解决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为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文水平的整体提升提高提供帮助,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去阅读需要学习的内容,达到自主学习、自主提高的效果,成为学生终生学习的手段。

参考文献:

[1]朱瑞瑾.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