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四年级教师工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以学校总体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目标,围绕学校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为主要内容,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道德。上好每一堂课,规范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开展丰富而有意义的少先队活动,实施切实有效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探索班级工作的新特色。
二、本班学生现状分析
四年级共有学生66人,其中男生44人,女生22人,男女人数失衡。学生来自周边各个村寨,在个性、学习习惯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其中班干部8人,没有品德特殊的学生。具体情况分析品德方面本班学生热爱学校、班集体,团结上进、思想端正、遵守纪律、尊敬师长、热爱劳动。能按照《小学生守则》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但由于种种的原因,部分学生身上仍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纪律观念淡薄等现象,可以通过集体教育来转化。
学习方面:
本班学生热爱学习,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专心听讲,发言积极,作业美观大方。个别学生学习习惯不好,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需要进行个别辅导和特别的关注。总的来说,班内学生的学习水平比较整齐,但容易浮躁,需在认真与扎实方面继续培养。
身体素质本班大多数学生的体质较好,热衷于体育活动;有少数学生体质较弱,易得感冒等传染性疾病。学生平时体育锻炼较少,需加强体育锻炼。
干部状况通过一年的培养与锻炼,班内大多数干部都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待工作积极热情,愿为集体服务,为同学服务,责任心比较强,但能力上还缺乏锻炼培养,不够主动,需培养。
班级形成情况班内学生来自农村。家长均是农民。家长能支持老师的工作,但不重视家庭教育,能希望与教师积极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
班级特点本班学生爱学习、守纪律。男生活泼、好动,爱表现;女生文静、可爱,不爱张扬。总的来说,班级特点比较稳,但稳中有活。
三、班级工作重点及目标班级教育工作
重点加强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继续进行热爱班级的教育、团结同学的教育,搞好心理健康教育。
具体工作:
1、继续抓好四年级学生的常规养成教育,培养良好行为。
2、搞好班级卫生工作管理、学生的日常行为培养,争创卫生文明示范班。
3、搞好每位学生的自我保护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形成一定的能力。
4、搞好每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其身心都能得到健康地发展。
5、使学生爱科学、学科学,主动探索新知。
本班学生奋斗目标:
1、形成健康向上的良好班风,增强集体凝聚力。
2、争当学校的“优秀班集体”。
3、发展个性特长,促进身心健康。
具体工作:
(1)鼓励支持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的各项活动,力争优异成绩,锻炼能力,培养其集体荣誉感。
(2)注意育人环境的美化,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建立各种生动活泼的评比栏、中队角,每个园地力求美观大方,突出特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3)开展丰富多采的主题班队会,在集体活动中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风。
四、常规管理措施
1、学习方面为使学生在学习上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风气,同时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以下措施:
(1)建立健全评比制度,班里建立全方位量化评比栏,取名叫“我最棒!”。学生在某一方面表现好就可以随时加分,学生每得到20分,就可以换一月亮。随着红花个数的增加,表明学生在各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这样,学生一学期的整体表现情况可一目了然。另外,班里还将定期评选“优秀小组”,对每个小组的学习、纪律、卫生情况进行评比,鼓励学生团结合作,培养集体荣誉感。
(2)建立本班的“学习小组”,前后位四个同学为一组,选出小组的组长。“学习小组”中的四位同学要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这一方法培养了同学们的团结协作精神,也是转化后进生的一条有效途径。四人小组的组长不是终身制,而是竞争上岗,谁的奖章多谁就担任,如果下一次评比你超过了组长,那就可以取)而代之,这也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2、文明行为方面为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让学生的日常行为也参与评比,具体做法如下:
一、基本情况概述
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高中的音乐欣赏课还加入了一项让学生自己介绍音乐,表达自己艺术见解的实践活动,这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二、取得的成绩与经验
1、在教学中,认真备课的基础上,运用范唱方式于音乐艺术形象感染学生启发学生的艺术形象思维,使他们做到有感情地歌唱,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染来完成思想教育。
2、在唱歌教学中,一方面引导学生演唱要有良好的姿势,正确的呼吸准确的发音,清晰的咬字,吐词,另一方面是逐步要求学生做到自然音色圆润,不断提高唱歌的艺术技巧,在懂得音准的和节奏的基础上提高对音乐形象的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觉和造就音乐的“耳乐“
3、在教唱一首新歌,为了使学生能达到学会全歌,利用示范教学法,都是先将全歌唱一遍,作为一次示范,然后教唱歌谱,最后讲解歌词大意,教唱歌词,这样利于音乐程度的提高,利于复杂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以后自学的能力。
三、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1、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
2、更好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给他们的环境较为宽松。
4、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自费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以便让学生能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
以人为本,教育学生成为一个正直、善良、智慧、健康的人;营造一个温馨、和谐、自然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到了班里就像回到了家里一样。关爱每一个学生,走进每一个学生心里,成为学生的真正意义上的朋友,为学生排忧解难,树立信心。上好每一堂课,认真抓好课堂纪律,让班级永远充满活力,积极,向上!
二、班级情况简析:
本班共62个同学,其中男生36个,女生26个,外地生有4个。这是一个比较活跃的班级,每一个学生都好动,自控能力不是很好,所以在纪律方面不够好。学生的头脑灵活,反应很快,但一部分学生(孙斌杰、孙登辉、孙世龙等)因贪玩而不能按时完成当天所布置的作业。班干部的管理能力有待提高,班级的学习风气还不浓厚。因此,对刚接手的这个班级,一定要多花功夫,不断努力,树立良好的班风,争取取得让人满意的成绩。
三、学期工作要点:
1、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2、学生大胆创新,勇于探索,为祖国培养创新型人才。
3、生进行行为习惯教育,使学生成为有礼貌、讲文明、守纪律、讲卫生的好少年。
4、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5、班委会,明确分工,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
四、工作措施:
1、德育教育,充分利用晨间谈话、班会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了解《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一日常规》,要求学生遵守其中的规章制度,增强班级凝聚力。
2、挥小干部的作用,师生共同管理班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把学生能做的事情让学生自己去做。
3、形成竞争氛围,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互帮、互学、互比的良好学习风气,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4、协调好与其他任课老师的关系,共同对学生施加教育。
五、工作安排:
九月:
1、报名注册
2、打扫班级及公共场地卫生
3、了解学生暑期生活,书面小结
4、加强期初的行为规范教育
5、庆祝教师节
6、选拔人才,参加大队干部竞选
7、刊出班报、校报
8、开展安全教育月活动
9、推普周活动加强普通话教育
10、布置教室环境
十月:
1、庆祝国庆黑板报比赛
2、老人节慰问活动
3、建队节活动
4、班报刊出
5、街道小学生运动会
6、迎宁波市第二批小学生行为规范示范学校检查
十一月:
1、家长会
2、主题班会
3、班报刊出
十二月:
1、踢键子比赛
2、计算过关
3、迎元旦校诗歌朗诵比赛
4、班报、校报刊出
一月:
一、思想道德方面:
一年来,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思想端正,作风正派,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不计较个人得失,办事认真负责。在工作中,自觉做到勤学多想,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更新自己,并以《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为准则,时刻警醒自己做到“为人师表,身正为范”。
二、遵守纪律方面:
本人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主动请假。在工作中,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能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平时,勤俭节约、任劳任怨、对人真诚、热爱学生、人际关系和谐融洽,从不闹无原则的纠纷,处处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毫不松懈地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工作能力方面:
在教学工作中,做到认真备课,认真批改作业。对个别的差生,能悉心辅导,经常面批作业,找出知识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补漏。在课堂上,采用多提问,多检查,及时疏导,及时反馈的形式,努力提高后进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同时,在班级中开展互帮互学小组,进行一帮一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端正思想,互相学习,互想促进,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平时,自己还注意“两手抓”:一方面培养好尖子生,一方面通过尖子生辅导后进生,以先进帮助后进,以好带差,促进双赢效果。工作之余,努力钻研教材,分析每堂课成功在哪里,哪里存在不足,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的充实自己的教学水平。合理运用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主导,以探究的方式创设教学情境,开拓学生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切实地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坚持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和应用,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此文转自规律,努力改革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方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从中不断汲取他人的经验,担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
关键词:高职学生 分层次分阶段 思想政治教育 模式
当前在许多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工作进展十分不利,存在众多突出问题,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1.教育形式与内容随波逐流,社会上有什么活动,就在学校内进行盲目的号召,完全不顾学生自身的知识程度、能力范畴与思想觉悟,教育内容缺乏实际意义;2.教育手法过于死板单一,一味的灌输性思想教育,无法做到活学活用;3.无法做到师生互动,依旧延续传统的填鸭式教育理念;4.教育领域过于狭隘,无法及时与社会接轨。面对这些棘手的问题,只有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与意义归于重点,解决当下遗留问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才会有希望。
一、树立分层次分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
1.从“政本理念”向“人本理念”转变
在当下,教育的方向与理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教育已经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向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需要对当今年轻人的思想进行正确的导向与及时的纠正,要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主体,从原来的“政本理念”逐渐向“人本理念”转变,努力使思想政治教育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让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枯燥的政治理论,不再远离我们的生活,让高职学生学有所用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从“单一周期”向“分层递进”转变
不同教育阶段的学生思想理念与心理意识有着很大差异,如果采取“单一周期”的教学模式,以“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教学,只能是事倍功半。这就要求在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注重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与思想觉悟层次,因材施教,对不同思想阶段的学生开展不同等级的思想教育。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正确认识思想及个体差异努力做到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与多元化的完美统一。
3.从“单一领域”向“多元领域”转变
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需要的人才日趋多元化,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加大,对学校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发展的主要目的是尽快面向社会就业,所以对这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及时地向多元化领域靠拢,即根据其不同的发展方向将思想政治教育灵活运用,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二、分层次分阶段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
1.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目标和分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高职教育适应阶段,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发展目标就是让学生在思想、学习、心理等方面的觉悟顺利做到由高中教育向高职教育的转型,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学习方向,培养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第二阶段:以成才为目标的全面发展阶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为了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做到促进其全面发展。
第三阶段:人的思想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思想理念由过去的感性升华为理性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只有学生的思想觉悟真正理性,在他们步入社会之后才会学有所成,在面对社会时才会做出精准的判断。
2.分层次分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1)理想信念教育
第一阶段,针对一些进入新环境后无法及时做出心理调整的学生,运用疏导性教育,引导其思想逐步接纳新环境,让学生可以对自身有一个重新定位并对未来的发展建立一个新的目标。第二阶段,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目标,引导学生进一步强化理想信念,让他们意识到自身发展的方向与需要努力的方向。第三阶段,帮助学生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做出定位,明确社会需求。
(2)爱国主义教育
在一年级,可以将国防安全教育作为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二年级,则转变为弘扬民族精神的教育,通过一系列的实践体验,将爱国的思想转变为实际的行动;在三年级,通过开展一些职业观教育,让学生产生进步的理念,通过提升自我的发展完成对国家的贡献。
(3)思想道德教育
在低年级,主要是校风校纪、集体主义,着重培养学生的传统美德;在中间阶段,便转变为三观的建立;在高年级,便升华为爱岗敬业教育。
参考文献:
本学期,教科室根据瑞安市教育局2009年教师教育工作意见和教科研工作计划为指导,围绕塘下教育学区2009年上半年教学教研工作思路和学校2008学年教科研工作目标要求,以打造“魅力教科研”为目标,以加快科研机制创新为核心,突出科研先导,提炼科研成果,提升科研品质,引领教师成长,塑造学校品牌,努力实现由“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迈进。让教科研成为教师幸福工作的追求,提升教师素质的新的支撑点;让教科研成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新的增长点;让教科研成为营造学校特色,培植特色学校的新的闪光点。二、工作目标:
1.以“温州市农村学校教学四项规范达标活动”的要求为抓手,继续加强教学常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2.以《鲍田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成长手册》作为校本培训的载体,继续促进广大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序开展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确保校本培训选题精、方法活、效果实。
3.完善教科研制度,引导教师研究身边的问题——让教科研真起来、让教科研动起来。通过教科研培训,加强对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让学习和研究成为广大教师的一种习惯。
4.全面做好教师教科研论文的征集、筛选和推荐工作,提高参赛率,提升获奖率,扩大学校知名度。
5.实现并进一步完善教科研管理精细化、信息化,构建教育科研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科研管理水平,提高为领导决策服务、为教师成长服务的水平。三、工作措施:
1.健全教科研组织,加强教科研骨干队伍建设。
要使教科研工作持久深入地开展下去,首先必须要有健全的组织。最近两年学校已基本形成由教科室带头,以教研组和备课组为主体的教科研网络。本学期,教科室将加强教科研网络的建设,进一步健全教科研组织,以形成完整的教科研体系。届时,将在各教研组中遴选、扶持和培养一些对教科研比较热心并有一定造诣的先行者,加强学校教科研骨干的培训工作,组建一支以中青年骨干为中心的教科研队伍。
学校要真正重视教科室建设,要力争配备实在意义上的专兼职教科员,明确其工作职责和权利。学校教科室要拥有一定数量的专业书籍和科研期刊,特别要添置与校本研修和课题研究有关的理论书籍。教科室争取学校在教育经费预算时要确保一定的专项科研经费,用于教师培训、科研活动和资助成果发表等。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加强校际沟通,利用丰富的信息交流求得高效的研究效果。
2、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构建教科研基础理论工程。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新的教育形势要求我们必须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掌握教育科研的思路与方法。因而,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构建教科研基础理论工程尤为必要。本学期,教科室要求各教研组、备课组将继续组织教师学习一些与学校教科研相关的现代教育理论。通过对现代教育理论的系统学习和讨论,从整体上提高全体教师的
理论素养和教科研水平,为深化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加大对教师新课程培训的力度,组织课改研究的专题培训和学习,将课改进一步落到实处。各教研组、备课组特别要将主题化、专题化教科研活动列入学期计划之中,并且要加大力度去落实、推广。
3.加强特色校本研修,开辟教师专业发展成长的捷径。
建立长效实效的“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引领教师在学习中实践报告、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①健全校本教研制度。有效开展教研活动,确保每两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单周一次的教研组教学教研活动教研活动时间与上学期相同,双周一次的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以及每月一次的理论学习。本学期要保质保量至少各开展8次以上。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要及时做好记录。各教研组、备课组要及时推广先进教研经验、课改讯息,实现学习研讨互动和成果的共享。提倡工作之余的自主学习,努力打造一个“研究型”“专家型”“学者型”名师广场。②开展实课研讨活动。各教研组继续以研究专题为抓手,强化专题化研究的意识,提高教学研究工作的针对性。本学期,教科室继续把校本教研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上。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上一堂好课”是教师的基本素质。通过专家引领、导师指导等形式积极组织教师学习教学新理念,认真上好校内的集体备课公开课、研讨课、实验课、教师全员随堂课、新老教师帮带课、青年教师借班课、骨干教师示范课、课改专题观摩课等,各教研组要切实开展课后后续活动,做到“学-研-讲-评-改”,上课教师要写好说课稿和教学设计,教研组长要组织教师认真写好评课稿,组织互动讨论,并专人在“鲍田中学教科研博客”上粘贴本组内的畅所欲言,争鸣观点,将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③倡导反思性教学。教科室将不遗余力把“反思”作为开展校本研究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开展如“教学叙事”“教学案例”“教学日志”“教学反思”“教学沙龙”等多形式、主题化的研究活动,从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继而转化为课题来研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自觉进行反思,将有助于专业成长发展。本学期,教科室鼓励青年骨干教师在教学中随时将自己的教学随笔、反思之类材料整理成集,将择优在《鲍田中学教科研通讯》上发表,并及时向有关教科研杂志推荐。
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各教研组要通过观看讲座、示范课、个别辅导,增强教师的理论素养及教育教学水平。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精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做好读书随笔,结合实践写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加强骨干教师培养,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帮扶作用。尽力创造教师外出观摩学习的机会,让教师从中汲取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并及时学以致用。积极鼓励教师在教育网站上发表案例、文章,探讨教学问题,使网络资源有效地服务于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学期,教科室继续鼓励、支持、引导更多的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论坛各种形式的研讨活动,建立个人教育教学博客。各教研组、备课组要重点推出博客新人,为本组率先垂范。
⑤盘活领雁教师、骨干教师、名师培养对象、教坛新秀、高级教师资源,用好的管理制度切实引导他们发挥教学示范作用,使他们心系教育,胸怀学生,带出一个学科,带好一批人。本学期,教科室将开创“凤凰论坛”,邀请校内外名师和专家给全体教师指点迷津。
4.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上学期迎接“温州市农村学校教学四项规范达标活动”验收的基础上,继续抓好教学常规管理的落实,重点抓好“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质量测评”等四个环节,使“四项达标”继续成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亮点。
一、 指导思想
根据《奉化市教育局关于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精神,结合我校教育改革和发展实际,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工作,和校本培训紧密结合,主要依靠广大教师,以新的理念和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提升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整体水平。
二、主要目标
1、集中精力周密组织把已结题的《现代小学生道德行为调控的研究与实践》课题送奉化市、宁波市参加基础教育成果奖评比和教育科研论文奖评比。
2、寻找本校新教育焦点,做好下一个课题开题工作。
3、探索学校教科研与校本培训的相融合的内容与方法,争取有新的突破。
三、 具体工作按排
九月:
1、参加市教科所会议,制定计划。
2、参加奉化市首届基础教育成果奖评比。
3、参加奉化市“中小学优秀的与成果奖”评比。
十月:
1、 参加宁波市规划课题评选活动。
2、 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参加市教研活动。
十一月:
1、 组织科研力量,调查分析,寻找本校教育焦点,确立下一个科研课题。
2、 成立科研小组,寻找资料,做好课题开题工作。
十二月 :
1、 参加奉化市04年度教育科研成果汇总奖励表彰大会。
2、邀请专家进行教科研讲座。
一月:
1、上交各级课题的阶段小结。
2、对教师进行《教科研实施记录本》的检查。
3、教科室工作回顾总结。
【关键词】小学教育科学课程低幼衔接
一、帮助学生转化角色
小学生一旦进入四年级,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会发生极大的改变,部分小学生四年级就进入了青春期,对学习、生活的认识产生前所未有的改变,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新的烦恼也应运而生。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在小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应积极做好小学生的角色引导工作,帮助小学生快速转化角色,让小学生能够正确面对角色的变化,正视自己的优缺点,懂得帮助他人,关心集体。科学课程对于刚深入四年级的小学生而言,这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他们从未接触过。小学生在接触新的教学课程时在好奇心的作用下,会对科学课程产生一定的新奇心理,同时还会对新课程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为确保小学生能够顺利开展科学课程的学习活动,教师需要利用巧妙的语言对小学生进行引导,借助小学生的好奇新,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根据科学课程的教学要求以及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具有生活化、趣味性的科学实验活动,让小学生能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帮助小学生转变角色、适应环境。
二、帮助学生调整心理
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小学科学教育教学过程,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帮助学生调整心理,使小学生能够对自身发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以及新的定位。科学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通常情况下,男生比女生在学习该课程时具有较高的学习优势。当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活动时,处于男女生互助的考虑,将男女生结合到一起进行分组,因男生实践能力强于女生,在教学实践过程男生的反映速度、操作技能往往优于女生,导致女生在开展科学实验活动时往往无法发挥个人价值,久而久之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为避免这一现象的发展,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科学实验活动之前,需要积极做好学生的教学引导工作,将“团结合作”思想传递给学生,让男生女生能够在科学实验活动中根据自身发展优势,科学做好组内分工,使每一位学生均能够参与到科学实验活动中,通过开展科学实验提高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科学自然组之间的竞争,让小学生能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培养小学生合作意识与竞争精神,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保证科学教育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展开。
三、帮助学生顺应变化
小学生升入四年级后开始学习科学课程。因科学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开放性,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与其他课程的授课方法有所不同,小学生在学习科学课程的过程会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当然科学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差异不仅仅表现在教师的教学方法上,还表现在学生的学习方法、课堂的教学密度以及课时的安排上。在语文、数学等教学活动中,其理论知识主要依靠教师讲授,学生长期处于一个被动学习的地位;科学课程需要依靠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新知识与新技能进行探索,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为此,在科学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小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与探索欲望,充分调动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一位小学生均能够在教师的教学引导下积极主动的开展科学实验活动。
关键词:义务教育;学生课业负担;特点;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10-0023-04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立项课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合理课业负担的质性与量性研究”(课题批准号:D/2011/02/080)研究成果之一。课题主持人:汤志凌、於德甫。
收稿日期:2013-07-04
作者简介:罗琳,海安县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室(江苏海安,226600)主任,中学高级教师。於德甫,海安县教育局教学研究室(江苏海安,226600)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
学生课业负担,也被称为学生负担、学习负担和学业负担。有关研究大致始于1981年前后,1995年前后开始增多,2000年达到第一个高峰,2009~2011年达到第二个高峰。①2012年5月,我们对海安县4所初中、2所小学的831名学生开展了课业负担调查,其中,男、女生各432、399人,二、四、六、八、九年级学生分别为39、91、81、412、208人。调查采用的是自编问卷,主要参考、借鉴了陈传锋等[1]和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组[2]的研究成果。
一、研究结果
调查表明,本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特点与全国及各地调查结果大致相同,可以从外在表现和内在感受两方面把握。
(一)外在表现
1.作息时间
小学生有四到五成6∶00~6∶30起床(二年级46.15②、四年级53.85、六年级46.91),有三到四成5∶30~6∶00起床(二年级41.03、四年级40.66、六年级32.10)。初中生大多5∶30~6∶00起床(八年级68.86,九年级60.58),也有一到二成5∶30之前起床(八年级11.92,九年级27.88)。初中生情况与全国调查结果(约2/5的6∶00~6∶30起床③)大致相同。
小学二、六年级学生有四到六成7∶00~7∶30到校(二年级61.54、六年级43.21),四年级有半数以上6∶30~7∶00到校(52.75)。初中生大多6∶00~6∶30到校(八年级69.66,九年级82.13)。下午离校时间选择比例最高的是:二年级16∶30之前(87.18),四年级16∶30~17∶00(51.65),六年级17∶00~17∶30(59.26),八年级17∶30~18∶00(67.96),九年级18∶00之后(79.13)。初中生到校比全国调查结果(41.8为6∶30~7∶00之间到校)约早30分钟,离校比全国调查结果(绝大多数中学生在5∶30以前都能离校)约迟30分钟。
晚上睡觉时间选择比例最高的是:二年级20∶00之前(76.92),四年级、六年级20∶00~20∶30(28.40、28.51),八年级21∶30~22∶30(47.57),九年级22∶30~23∶30(48.31),也有不少是23∶30以后(34.78)。初中生晚上睡觉时间迟于小学生,比全国(54.7在22∶00以前睡觉)约迟30~60分钟。
2.课内学习
学校学习时间选择比例最高的是:小学二年级、六年级每天8节课(69.23、58.02),四年级9节,八年级10节(35.04),九年级12节或以上(70.53)。这高于初中6~8节的全国水平,与上海初中8~10节的调查结果④接近。
每周体育课(含体育活动课)选择比例最高的,除二年级达4节或以上(61.54)外,其他各年级多为3节(四年级53.33、六年级39.51、八年级64.63、九年级59.62)。初中与全国调查结果(41.0有3节以上体育课)相近。
关于自习课,二年级、四年级及九年级选择比例最高的,为“没有自习课”(46.15、46.67、43.48),六年级自习课大多可以“自己做作业”,八年级“有时上其他课”(40.39),初中自习课被占用比例比全国调查结果(29.4%)约高10个百分点。
班会课选择比例最高的是“一周有一节”(合计49.09),“偶尔上其他课”的现象较多(二年级33.33、四年级15.38、八年级30.62、九年级13.74),以至于被四年级、九年级学生列各选项首位的是“没有班会课”(54.95、40.76)。
3.课外学习
教辅资料(含练习册等与课程有关的资料)选择比例最高的,二年级在5本以下(74.36),四年级5~10本(34.83),六年级11~15本(38.27),八年级、九年级20本以上(56.17、63.59)。初中比上海选择比例最高的5~10本(34)多10~15本。
学校发的资料选择比例最高的,二年级5本(46.15),四年级、六年级12本(30.00、21.25),八年级、九年级14本(79.29、88.94)。家长购买教辅资料,二年级2本或4本(均为27.50),四年级、六年级3本(34.07、23.75),八年级4本(23.19),九年级3本或4本(均为14.63)。这与上海初中生家长买5本以上占15.4%的调查结果稍低。自己购买的资料多为0本(合计38.62),但随年级增长而明显下降(二年级82.05、四年级62.64、六年级45.68、八年级34.31、九年级25.73)。
周一到周五每天下午放学后老师的全班集体辅导,二年级10.53、四年级3.30、六年级2.47、八年级8.05、九年级32.84。
大多数学生双休日都能休息2天(合计60.94),但仅休息1.5天的比例,八年级约三成(30.98)、九年级约七成(69.71)。全国调查表明,学校都有双休日补课的现象。
双休日,52.72的家长没有给孩子安排家教或校外辅导班;寒暑假,45.30的学生没有参加校外辅导班。
与平均水平比较,四年级学生参加0.5天家教或校外辅导的高10.97个百分点,八年级学生参加0.5天、1天家教或校外辅导的累计高10.08个百分点。
与平均水平比较,八年级学生从未参加寒暑假校外辅导班的低8.65个百分点,九年级学生参加1~2个寒暑假校外辅导班的高9.88个百分点。
4.考试和作业
一学期内全年级都参加的、时间超过一节课的考试或测验次数选择比例最高的,二年级、四年级为0次(74.36、46.15),六年级1次(45.00),八年级、九年级增加到4次及以上(71.60、70.53)。
完成老师布置作业的时间选择比例最高的为:周一到周五放学回家后,二年级、四年级0.5小时以内(87.18、51.65),六年级1~1.5小时(46.25);需要2.5小时以上的,八年级56.69,九年级59.9;需要4小时以上的,九年级为42.03。初中生每天作业时间高于全国的1~2个小时,也高于上海的3小时以上。双休日,二年级、四年级1小时以内(66.67、31.46),六年级1~1.5小时(31.25),八年级、九年级5小时以上(35.28、71.01)。
二年级、四年级学生完成家长布置作业时间较多。与平均水平比较,1小时以内的,周一到周五高36.26、13.55个百分点,双休日高41.18、15.54个百分点。
(二)内在感受
1.小学生比初中生更愿意上学
小学生多倾向于“很轻松,想上学”(二年级92.11、四年级92.31、六年级97.53),初中生则多倾向于“不想上学但必须要上”(八年级65.12、九年级63.29)。全国调查结果是超过半数的初中生“很轻松,想上学”。
2.小学生比初中生更愿意考试
小学生首选“喜欢、愿意考试”(二年级89.47、四年级82.42、六年级75.31),初中生则首选“希望考试越少越好”(八年级46.57、九年级39.61)。初中生“希望考试越少越好”的高于上海的33.6;“喜欢、愿意考试”的仅为8.88,大大低于上海的24.8。
3.小学生的学习成绩自我评价高于初中生
中小学生对自己学习成绩的评价首选“一般”(48.80)。二年级评价首选“较好”(48.72),四、六、八、九年级首选“一般”,但比例不断下降(四年级60.44、六年级54.32、八年级47.45、九年级47.83),各年级学生自我评价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则不断上升(5.13、6.59、13.58、19.71、21.26)。
4.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感受低于初中生
中小学生对课业负担的总体评价首选介乎“较重,勉强可以承受”和“一般,可以承受”之间(36.23、34.18)。二、四年级首选“较轻”(72.50、73.63),六年级首选“一般,可以承受”(56.79),八、九年级首选“较重,勉强可以承受”(43.14、54.11)。而全国调查结果显示,初中生普遍认为课业负担一般。
中小学生认为课业负担“较轻”或“一般,可以承受”的原因,首选“为了将来有出息,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认为课业负担“较重,勉强可以承受”或“很重,不能承受”的原因,首选“升学、考试排名压力太大”(27.59)。
5.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折射出较强的“功利性”
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首选“考大学”(39.78),其次是“找个好工作”(31.90),第三是“喜欢读书”、“学本领”(11.47、10.63),最后才是“学校好玩”(6.21)。
6.初中生对主要学科的评价低于小学生
中小学生最喜欢的学科,依次为体育(16.46)、数学(15.87)、语文(12.24)、音乐(9.95)、英语(8.13)、美术(7.82)、综合(4.50)、科学(3.30)、政治(2.08)。初中生喜欢数学、语文、英语三门主要学科的分别比小学生低12.95、11.42和6.25个百分点。
7.中小学生用得较多、但感觉不好的学习方式是“作业练习”
在学校中用得较多、但感觉不好的学习方式依次是:“背诵”(-7.39,系“最有用学习方法”与“最常用学习方式”比例之差,下同),“作业练习”(-5.26),“考试”(-3.60);在学校中用得较少、但感觉较好的学习方式是“实验”(-3.90)。在家中用得较多、但感觉不好的学习方式是“作业练习”(-3.97)。
二、研究结论
1.与全国调查结果近似,本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随年级增长而增长,初中生课业负担重于小学生。具体表现为:①中小学生早晨起床、到校时间随年级增高而提前,下午离校、晚上睡觉时间随年级增高而滞后。②每天课时数随年级增高而增加,体育课、自习课随年级增高而减少。③教辅资料数量随年级增高而增加。学校发放的教辅资料与家长购买教辅资料呈现出X形:年级越低,学校的越少,家长的越多;年级越高,学校的越多,家长的越少。④放学后的全班集体辅导随年级增高而增加,双休日休息时间随年级增长而减少。⑤考试或测验次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时间随年级增高而增加,完成家长布置作业时间随年级增高而减少。
2.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外在表现与内在感受高度一致。对学习成绩的自我评价随年级增高而下降,对课业负担的总体感受随年级增高而上升。与小学生相比,初中生更不愿意上学、考试,学习成绩自我评价低,课业负担感受高,对主要学科的评价低。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折射出较强的“功利性”,用得较多、但感觉不好的学习方式主要是“作业练习”。
三、讨论
1.学生课业负担的成因
现有研究对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归因,主要涉及社会、教育行政(课程)、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六个方面。[3]我们的研究表明,初中生课业负担主要源于教师(学校)⑤;小学生课业负担主要源于家长。
研究还证实,学生课业负担常来自教师和家长,教师和家长负担常来自学校和社会。[4]首先,问卷调查表明,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折射出较强的“功利性”,首选“考大学”。同时,初中生对数学、语文、英语三门主要学科的评价低于小学生,这些恰恰是中考的主要科目。其次,学生对学习成绩的自己评价随年级增高而下降,对课业负担的总体感受随年级增高而上升,越接近中考,学生的课业负担越重。我国当前招生考试存在过分强调选拔与甄别的问题,不是真正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为导向。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说到底不是来自于教学负担,而是评价负担。[5]
2.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教育策略
现有研究表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要区别对待,对小学生要侧重做好家长工作,对初中生要侧重做好学校工作。
做好小学生家长工作,除了要加强家校联系外,还特别要加强家长学校建设,促进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式。对此,海安已形成比较系统、成熟的做法。2011年年底,《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先后做了报道。[6]
仅从调查结果看,做好初中学校工作,要有针对性地做好4个方面工作:①深化课程改革,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减少学生课内外学习时间。②倡导科研兴教、兴师战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变革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特别是要摒弃机械、呆板的学习方式。③积极开发适应本地学生学习实际的教学资源,如“精练题”库、“易错题”库,从源头上解决当前初中生教辅资料过多的问题。④积极推进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考试要高度关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思想方法;要尽量实行笔试与面试相结合、闭卷与开卷相结合,全面考察学生口语表达、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尽量实行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两考分离,最大限度地适应不同基础、不同追求的学生;考试评定要适当增加等级赋分的比重,努力减轻学生心理负担。
3.减轻课业负担不能忽视学生的内在感受
研究证实,学生课业负担与主观感受密切相关。尽管本地学生学习、作业时间等项指标反映出课业负担“很重,不能承受”的水平均高于全国各地,但认为课业负担“较轻”的却与全国其他地区一致,甚至略高。
研究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理应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主观感受。仅仅着眼于课业负担形成的外部因素,忽视学生的主观感受,隐含的其实是一种教师、家长的“角”,而非学生的“儿童立场”。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漠视了。
课业负担的轻重是相对而言的。内心乐意,再重的任务也轻松;内心抵触,再轻的任务也是负担。教师、家长应该在努力减轻学生外在的、显性的负担的同时,努力让学生乐学、愿做。
注释:
①在CNKI以“课业负担”为主题进行检索,1981~2012年共有相关主题的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类文献849篇,其中2000年占8.23%,2009~2011年分别占13.42%、14.08%、9.67%,均远高于平均值3.13%。
②除特别说明外,本文以下数据均为百分比。
③参见:陈传锋,等.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程度、原因与对策——基于全国中学生学习状况与课业负担的调查[J].中国教育学刊2011(7).以下所称全国调查结果,均来自此研究。
④华东师范大学吴敏对上海某初中285名学生进行过学业负担研究,参见:吴敏.初中生学业负担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以下所称上海调查结果,均来自此研究。
⑤南通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的研究结果是,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压力来源老师占45%,自己占38%,家长占27%。
参考文献:
[1]陈传锋,等.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程度、原因与对策——基于全国中学生学习状况与课业负担的调查[J].中国教育学刊2011(7).
[2]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组.您了解今天的中小学生吗?[J].中小学管理,1999(11).
[3]参见:李佳,等.“减负”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论坛,2011(7).;周鸿.学生负担问题研究的现状、进展与趋势[J].教学与管理,2012(1).;陈传锋等.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程度、原因与对策——基于全国中学生学习状况与课业负担的调查[J].中国教育学刊2011(7).
[4]刘永和.“减负”不能这样“综合”论——与鲁林岳先生商榷[J].上海教育科研,2007(12).
[5]杨启亮.为教学的评价与为评价的教学[J].教育研究,2012(7).
[6]赵婀娜,华应龙.整体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江苏海安:力求“三个不掉队”[N].人民日报,2011-11-25(18);丰捷.教育原来可以这样抓——一个县的教育探索[N].光明日报,2011-12-05(16).
urvey and Analysis of Features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Students’
Learning Burdens
LUO Lin & YU De-fu
(Hai’an Bureau of Education, Hai’an 22660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