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好家风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如今,之江大地千家万户传承优秀家训家风,弘扬文明乡风社风。修身齐家、重孝崇学、保护环境、见义勇为、凡人善举……优良家风的千年滋养,培育着浙江人的核心价值观。德清传承好家风就是一个范例。
日前,德清县洛舍镇东衡村文化礼堂举行的“新人进门礼”上,三对父母为新人准备的礼物是:我侬词手帕、东衡礼糕模具、“慈孝仁爱”家训锦囊。
“知书达礼是东衡村古训,希望新人以礼相待,互敬互爱,好家风代代相传。”村党总支书记章顺龙笑着说。
德清是孟郊故里,孟母教子故事千年流芳,家风文化源远流长。如今,德清不断挖掘、传播、践行家风文化,并注入新的内涵,处处可见好家风。偏远的乡村也随处可见“明礼重学”“耕读传家”的古训,用木匾或石刻高悬老宅门楣。
寻家训、明礼仪、传家风
今年,德清的6万学子领到了一份特别的作业――问问家人自家家训是什么。“爸爸,我们家的家训是什么?”德清二中学生梁晓琪拿出纸与笔,认真地询问爸爸。爸爸则被女儿问住了,挠着头皮笑着表示,要和家人一起讨论一下,才能给女儿答案。
与梁晓琪的爸爸一样,许多家长都遇到了这样的提问。这是德清在6万学子中开展的“寻家训、明礼仪、传家风”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
“一家人在一起商量讨论,不仅方便学生和家长间的沟通,还能让他们了解自家的家史、家训,对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起到促进作用。”德清县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副科长姚阿新表示,这份作业布置给了德清的中小学生,让学生和家人讨论自家家训、家风,并写成故事,方便和同学分享。
与往年课本作业不同,今年的寻家训作业受到了德清学子的热捧。接到任务,梁晓琪就已经行动了。她笑着说,与家人一起寻访家训、总结家风,归纳家训、传扬家风很有意义,她还等着给同学讲述自家的家风故事呢。
在实验学校读六年级的俞梦飞,也在第一时间,向75岁的外公“讨”家训。“不赌博、不抽烟、不喝酒,要刻苦、勤读书。”俞梦飞说,从外公的娓娓讲述中,她不仅了解了家训,还明白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不仅学生喜欢,不少家长也为这份作业点赞。采访中,家长纷纷表示,孩子平时学业负担重,自己又忙于工作,很少有机会和孩子好好聊天。这份作业不仅拉近了自己和孩子间的距离,还让他们从小就感受好家风的道德正能量。
做了作业,如何上交?姚阿新说,“寻家训、明礼仪、传家风”活动将评出100个优秀家训故事,并编成书册出版,发放给德清各中小学,作为学校德育的补充教材。”
“这道题出得好。现在的孩子爱攀比,不比别的,比富。过年了,穿着、礼物、压岁钱……比来比去,让一些孩子平添了不少新年的烦恼。其实不只是孩子,一些成年人也时常会遇到攀比带来的堵心事。”德清县文明办副主任徐国新说,每个家庭都有一些好的家训家风,让大家亮一亮、比一比,有利于形成以好家风为荣的氛围,好家风定会蔚然成风。
以家风带民风树新风
家风影响民风、社风,而良好的民风、社风,则是好家风生成的厚实“土壤”。在德清县乾元镇上有一户大家庭,大姐不仅带领着弟弟妹妹创业,闯出一番天地,还身体力行,引导全家人热心助人。“我觉得,能帮就多帮点。”这户大家庭的“掌舵人”、40多岁的陈素瑛这样告诉笔者。
陈素瑛的家是个大家庭。弟弟妹妹结婚后没有分家,父母、孩子,连同妹妹的公公婆婆,祖孙三代13口人一直生活在一起,其乐融融。陈素瑛是家里的老大,丈夫在外地工作,她自然成了这个大家庭名副其实的“掌门人”。
年轻时的陈素瑛,考虑到父母生活压力重,放弃了在企业的工作,带领妹妹在镇上开了一家小布店。经历了艰辛创业后,布店慢慢步入发展轨道。后来,她动员务农的弟弟,一起往日用百货销售方面发展。如今,这一家已拥有了6家涉及超市、内衣和化妆品的门店。
当谈到如何成功维系大家庭的和睦家风时,陈素瑛笑着说,这跟自己豁达、热心肠的性格有关。由于性格使然,陈素瑛在公益慈善路上也一直没有停下脚步。
20多年前的一天,陈素瑛看到一则关于希望工程的报道,便萌发了要帮助这些没钱读书的孩子的想法。她立即写信给报社记者。经过联系,与丽水一名贫困家庭的小男孩结对。有一次,男孩来信说他生病了,着急的陈素瑛几经辗转乘车赶去丽水,带着孩子到杭州看病。陈素瑛资助他一直从小学到读完初中。
此后,结对助学这事渐渐成了一种习惯。陈素瑛通过各种途径结对贫困学子,并逐渐从承担他们的学费转向关心他们的生活、情感需求。目前她仍和一个小姑娘结着对,经常邀请孩子到家里来玩。除了贫困儿童,她与当地敬老院的结缘也已经持续了近20年。每年她都会定期看望那里的老人们。
陈素瑛的助人为乐,同样感染了弟弟妹妹。10年前,弟弟在当地一所中学内开学生超市时,曾碰到一位来校给儿子看病的家长,愁于身边钱带得不够。虽然素不相识,但他立即掏出5000元借给对方。不久前,这位学生结婚还邀请他去参加婚礼。弟弟还和学校里的贫困学生结对。
家风贵在传承。
陈素瑛笑着告诉笔者,自己的热心肠,可能源自妈妈和外婆。“我是外婆帮着带大的,外婆和妈妈都是村里的热心人。乡亲们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她们都乐意去帮。”而大人们的言传身教,也直接影响了家里的几个孩子。从孩子们懂事起,陈素瑛就带着他们一起看望结对的贫困学生,或者去慰问敬老院的老人。好家风润物无声,孩子们从小就被灌输了这样的生活理念:“做人要有孝心、爱心和感恩心。”
新时代呼唤新家风。寻找好家风、好家庭评选―来自德清文明办的一份调查显示,80%的市民认为家风、家训教育有利于个人品行塑造,70%的市民认为家风、家训有助于孩子家庭教育,60%以上的市民相信重视家风、家训能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半数受访者认为传承家风、家训不仅能增进家庭成员和睦,而且能带民风、树新风。
“草根奖”中有“好家风”奖,每年4月5日是德清“家风日”
今年,德清县的民间奖项“草根奖”多了一项“爱有味・好家风”奖,奖励在传承家风家训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家庭。每年4月5日的颁奖日,由此成为了全县的“家风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是马福建向人们讲好家风时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家一直传承的家风。他被评为“中国十大孝子”。
1997年,马福建看到农村不愿赡养老人的现象,决定以实际行动引领乡村树立好家风。他拿出辛苦做小生意积蓄的1万元钱,在自己的家乡设立了“孝敬父母奖”奖励基金,开创了在全国农民个人出钱设立“孝敬父母奖”的先河。
如今,德清涌现了43个由民间人士自愿出资设立的“草根道德奖”。通过百姓设奖、奖励百姓的方式,表彰德行双馨的人员,推动形成社会新风尚。
1998年重阳节,一座总投资58万多元的民办老年乐园落成开张,内设阅览室、保健室,还有喷泉花卉、假山亭阁,环境幽静舒适。
马福建不是人们想象中的所谓“大款”,而是一个每天凌晨3点便开始在农贸市场设摊批发冷冻带鱼,一直要忙碌到晚上七八点钟才收摊的小经营户。
对于一个普通老百姓而言,办一件“大事”谈何容易,更何况是办一个没有涉足过的老年乐园。第一个难题是没有房子,马福建与爱人商量后,决定将自家一幢建筑面积550平方米的三层楼房腾出来,并进行改建装修,而自己一家住进了店铺中仅14平方米的小阁楼;第二个难题是需要大量资金,他又说服爱人把10多年辛辛苦苦做海产品生意的积蓄全用在了改建老年乐园上。
现在常住在老年乐园的200多人中,绝大部分是残疾老人。马福建像对自己的亲人一样服侍他们。此外,近年来有100多个高龄、偏瘫、痴呆的人,在这里走过他们人生的最后一站。为过世的老人换寿衣,为他们出殡,都是这位“平民院长”的家常事。
爷爷年轻时在村里的代销店(商店)上班,因为他诚实善良,童叟无欺,深得左邻右舍的爱戴和信任。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他从未占过公家一点东西。
他还教我做人要诚实。记得我8岁那年的一天中午,爷爷身体不舒服,回到家刚躺下休息,就有邻居急匆匆找上门买东西。当时我和弟弟妹妹正在院子里玩,邻居进门就问爷爷在家不。想到爷爷每天都很辛苦,今天身体又不舒服,我就说爷爷不在家。他正准备走,爷爷从屋里出来,先向邻居表达了歉意,而后当着邻居的面教育我:“说谎话不是好孩子,以后不要这样,如果从小就撒谎,长大了也成不了才,以后要诚实!”这番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从那以后我再也没说过谎。
爷爷还爱给我们讲他当年闯关东时的艰苦生活,他告诫我们:“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有经历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苦,才能成为真正的人才,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才能高人一等。也许这就是书中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吧!
我奶奶也是心地善良、勤劳节俭的人。她“唠叨”的最多的就是《悯农》中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小时候吃饭挑食,还常常剩饭剩菜,并且每次洗手时总要浪费一盆水。奶奶发现我这些“毛病”后,对我说:“孩子,勤俭节约是我们老辈人的规矩,以后要懂规矩,守规矩,不要挑食,更不能剩饭;要学会节约水,水都是你爷和你娘一担一担费力挑来的,你看浪费了多可惜!”她那朴素的话语让我明白了勤俭节约的深刻道理。奶奶还给我们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她常说“吃亏人常在,行善才是福”。我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她解释说吃亏的人平平安安,吃小亏赚大便宜;经常行善做好事,长大后才有福。
《傅雷家书》由傅雷从1954年至1966年5月写给长子傅聪的186封书信编纂而成。
初读《傅雷家书》是在师范读书时,缘于对享誉世界的钢琴诗人傅聪的仰慕而拜读此书。当时,傅聪给父母、弟弟回信,讲述自己去国万里的学习与生活,一个热爱音乐、执着追求理想,热爱祖国、不断努力奋斗的年轻艺术家的形象跃然纸上。相对而言,傅雷夫妇写给儿子的信,那时并未震撼我。
再读《傅雷家书》,为人母已久的我,常常被字里行g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怀所感动。
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竟然有7000余字。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关心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传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
“人一辈子都在――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一潭死水;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解脱。”“多思考人生问题,宇宙问题。把个人看的渺小一些。那么自然会减少患得患失之心。结果身心反而会舒坦,工作反而会顺利。”“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是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地点点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施肥、垦殖。”
……
殷殷嘱咐,都是告诫傅聪要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爱子是人之常情,但傅雷在书信中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正是这份深沉的爱为傅聪建构了坚定的性格底色,使得年少的傅聪稳健而坚强,在异国他乡的日子里,历经颠沛纷繁仍始终保持对家国的赤子之心。
为了深入贯彻《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充分发挥家庭在反腐倡廉中的特殊作用,局(公司)党支部向各位干部家属倡议:要积极参与“争当‘廉内助’、树立好家风”的活动。
一、增强责任感,绷紧廉政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齐抓共管,共同参与,作为干部的家属,大家要认清形势,自觉增强责任意识,从我做起,时刻绷紧廉政弦,要通过不断学习,更多地掌握和熟悉党内法规知识,对党的事业负责,对家庭负责,对自己的配偶负责。
二、树立荣辱观,当好“廉内助”争当“廉内助”是一种美德、一种境界、一种情操,更是一种责任。要始终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甘于清贫,淡薄名利,自觉支持干部严于律已,奉公守法。坚决做到不干预干部的政务,不插手干部的工作,不影响干部的决策;坚决做到不义之“利”不沾,不明之“利”不取,份外之“利”不拿。共同争做保廉、促廉、助廉的模范。
三、常吹枕边风,弘扬好家风要始终保持“旁观者清”的姿态,明确自己的“角色”,时常提醒干部廉洁从政,勤政为民,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不,不,当好人民的公仆。要本着负责和爱护的态度,自觉做到常吹廉政“枕边风”,常敲拒腐“警示钟”,使自己真正成为干部志同道合的密友、肝胆相照的诤友,互勉互励,携手共进。
--创设良好家庭学习气氛与环境
问题提出:我们常常碰到咨询的家长说自己的孩子如何如何不听话,如何如何不喜欢上学,如何如何与老师闹别扭,如何如何与家长顶嘴等,经过究因分析后我们发现多半孩子的态度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极相关。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在小孩子的心目中父母是最强大的、无所不能的权威,所以日常生活之中当孩子遇到其认为的危险情境时,总是往大人后面躲,挨了别人的欺负也总是寻求爸爸妈妈出面摆平。等到孩子上幼儿园、上学之后,孩子心目中的权威又多了一群老师,这时家长对孩子的绝对影响地位已经开始动摇,孩子开始步入学习知识与信息的需要时期,所以常见孩子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们老师说的!”不过不管学校的老师怎么强调,家长在孩子心目中固有的影响仍然很重要,他们通过观察家长的行为举止进行模仿学习,所以我们教育学理论中非常强调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家庭对孩子的学习影响非常重要。
家长的学习兴趣与认识、对学校、对教师的态度、家庭的经济状况(生活条件)、居住条件等对儿童的学习有一定的影响。
首先,家里有一个爱学习、求上进的气氛,家长的榜样作用十分重要。孩子们一般喜欢并尊重有文化、有教养、好学上进、作风民主、举止文明、关系和谐的家长。特别是家长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间接地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生长在一种充满学习气氛的环境中,很容易萌发一种自发学习的需要,以至形成一种千金难买的自觉学习的行动。因此,家长应率先热爱学习,形成家风,以自己的言行熏陶子女。调查表明,许多学业不良儿童家庭缺乏良好的学习气氛:家长经常约些朋友晚上打牌、闲聊、外出跳舞等,试想处于这类环境的孩子怎么可能安心学习?
其次,家长对学校、对教师的态度也很重要。家长应该多向孩子讲述自己小时侯在学校的趣事,向孩子多传达一些自己对学校美好的向往、美好的记忆的信息,努力培养孩子对学校的情感。否则如果家长给孩子传递的都是自己多么多么不愿意上学、学校生活多么多么枯燥无味等一些消极信息,可以想象孩子对学校的概念会是什么样。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对幼儿园的孩子问完年龄后总爱说:“还有一(或二)年的快乐时间,明(或后)年就要被上套了”之类的话,其实他们本来是想告诉孩子好好珍惜幼儿园的时光,学会玩、充分地玩,没曾想,借踩小学一脚抬高幼儿园的话语就等于告诉孩子:学校生活是痛苦的潜台词,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阴影,这种负面的信息会影响到孩子对学校的期望。由于当前师资质量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素质参差不齐,难免出现老师教错了或老师粗暴对待学生的现象,家长心里着急或生气是正常的,但从教育好孩子的角度出发千万不可当着孩子的面数落老师的不是,否则不但破坏了老师的威信,以致教师今后很难开展对你孩子甚至对其他孩子的教育工作,而且也使孩子陷入了两难境地,使孩子心目中的两类权威发生激烈冲突,让孩子觉得不知道听谁的好了,长期下去容易造成孩子人格障碍:在家长面前表现一个样,在老师面前一个样的双重人格。
再次,无论家庭经济状况、住房状况如何,家长一定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固定的学习地点。孩子在学校里有固定的座位,在座位上的任务就是学习;在家里,孩子也应当有个固定的学习地方,它的作用主要是在于形成一种学习地点的定向,就是说,每当孩子在习惯的地方坐下米,便条件反射般地想到学习,犹如医生走进病房,科学家走进实验室,即刻来了精神一样,心理学上叫地点动力定型,所以,家长要为孩子提供一个用来读书做功课的专门地点。有条件的可以单独安排一个房间,住房条件不允许的,也要为孩于安排一个墙角,放一个书桌,供孩子存放书和作业本,使孩子处在井然有序的学习环境中。许多调研证实,好多学业不良儿童不写家庭作业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家里没地方写!
另外,家长还要注意在家里用完东西就放回原处的榜样作用,以培养孩子用完东西放回原处的习惯。这不仅会使学习环境保持整洁而有条理,而且可以节省寻找学习用品的时间。例如,在学习前把桌上与学习无关的东西都收干净,只留下学习用品、书籍、作业本等,这样既免得其他东西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又有利于孩子铺开了写。要求孩子在学习后将各种用品都放回原处,再次学习时可随手拿来。否则,学习用品乱放,杂乱无章,学习时又找这,又找那,半天还找不齐,既浪费时间,又影响学习情绪,妨碍脑力集中,降低学习效率,影响学业,严重的极有可能诱发孩子注意力分散性质的多动症。
遗产风波
惠安县八二三实验小学六年6班张曾钰
屋子里突然陷入了一片寂静,靠在门边的我知道这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奏。
坐在厅堂中央的村长看了看爸和妈,又瞧了瞧叔和婶,清了清喉咙说:“都没什么意见,就这样吧!我回去了。”“等等。”婶婶终于生气地说,“凭什么遗产都留给老大?”“我刚才不是说了吗?这是你爸立下的遗嘱。”村长坚定地说。“我爸病糊涂了,神志不清立下的遗嘱不能算数。”叔叔也按捺不住了。“你爸病了以后,你们俩一次都没来过,怎么知道他糊涂了?”村长反问道。是啊!爷爷手术后就卧床不起,妈妈一直在家里照顾他,起早贪黑地忙个不停,疲惫不堪。爸爸则外出打工养家糊口。这一切,叔叔婶婶却毫不在意,我心里气愤地想着……“我……”叔叔自知理亏,一时语塞,婶婶立刻接过话茬,讪讪地说;“老爸最疼我们了,不可能什么都不留给我们的!”“疼你们,你们把他要给孙子买婚房的钱都骗光,大冬天的晚上还把他轰出家门,他对你们还疼得起来吗?”村长瞥了他们一眼。“唉!那么冷的天,把养大你的老人轰出来,你们怎么狠得下心呢?”原本一言不发的爸爸摇着头说。我永远记得那个寒夜,急急的敲门声惊醒了梦中的我们,一脸愁苦的爷爷,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不停,那是从心里透出来的冷……叔叔低下了头,婶婶见势急急争辩道:“那不是我们家地方小,住不下那么多人嘛!”“哼!说瞎话,三层小楼,一家四口,一人一间也住不完,还不是你们不想养爷爷。”我小声嘀咕着。“再小,有你哥这栋平房小吗?你爸一来,你嫂子赶紧把卧室让出来,夫妻俩挤在小客房里,他们埋怨过吗?”村长涨红了脸,声调不由地抬高了许多。“村长您别生气,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了,别再提了,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妈妈一看苗头不对,赶紧圆场,婶婶也识趣地闭上嘴。“唉!有的事不挑明了说,我憋不住,”村长深深地叹了口气说,“老二呀!不是我多管闲事,我真是看不过去了,为了给你爸治病,你大哥东挪西借,才凑足医药费。你爸留下的这点钱还不知道够不够还债,你还有脸分遗产?”随着村长远去的脚步声,叔叔埋下了头,婶婶也低下了头,若有所思……
这场遗产风波在屋子里的又一片安静中结束了。(指导教师:李燕萍)
那么,家风是什么?我觉得,家风就是一个家庭为人处事的价值追求和品质,是家庭群体道德与行为文化的反映。因此,家风实际是家庭成员灵魂的土壤。家风的核心人物就是这个家庭成员中的核心人物,或者是父母,或者是爷爷、奶奶。他的品德、为人深刻影响着家风,深刻影响着所有家庭成员的成长。在这个家庭中成长的子子孙孙,他们的灵魂受制于家风这个“土壤”。这个“土壤”给他的生命养料和人生元素,对于他的一生有深刻的影响。正因为家风从小影响一个人,影响家庭的一代又一代,所以它可谓基础性建设,又可谓人生奠基工程。
我自己身上确实有家风的影子。我出生在农村,15岁离开老家,可以说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娃。在离开老家之前,我每天放学要把家里那几只羊赶到村外,赶到山脚下去,一直到晚上羊吃饱了再回来,这是我的一个任务。我的母亲是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农村妇女。我父亲是一个病退的老工人,三十多年前从县城病退回到家。我有三个姐姐、一个哥哥,现在都在农村老家。我的家人都很朴实,跟村里村外的人打交道从不说假话。三四十年前农村人生活艰苦,有乡里乡亲的来家里借钱急用,哪怕家里只有一块钱了,也要借给他。做人要厚道、要诚恳,这种家风对我的影响很深刻。所以到今天,我作为一个校长,从不在老师面前说假话,也不跟学生说假话,更不跟家长说假话,因为一说就脸红。因此,说家风是人生奠基工程一点不假。
今天,我能够成长为一名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一方面得益于领导和组织的大力帮助,另一方面与自己一贯的刻苦努力分不开。必须认识到,一个人在工作和事业上的进步离不开吃苦耐劳的品质,天上掉馅饼只能是一个无法实现的美梦。我成长在农村家庭,亲眼目睹了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对家庭的付出与辛劳。姐姐、哥哥十三四岁就为了分担家庭的重担而辍学,下地务农。从那个时候,我就懂得,我没有任何后台,没有任何依靠,完全要靠自己在学习上、在工作上的努力。
从小,父亲、母亲就告诉我们,做人做事不能偷奸耍滑。我今天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品质也是来自父亲、母亲的影响。无论是邻居拜托什么事,还是父亲单位交给什么工作,他们绝对是尽职尽责、细致周到、大公无私。我那时在村里的小学上学,从三年级开始,我就给班里生火,一直坚持到初二(我们小学“带帽儿”到初二)。那么多年,这份责任不只是我记着,我父母一样记着。冬天早晨五点半,母亲把我叫醒。我穿着破棉袄,拿着一块窝头,摸黑去学校。下雪的时候,父亲不放心还会送我。但是,父母从没有因心疼我而阻拦我,我也从没有过偷奸耍滑、犯懒不去的想法。因为我既然是班里负责生火的人,“全班的温暖”就是我的责任!今天我做校长,从事教学研究,从来都是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甚至在做学问上一直秉承“治学不为媚时语,独寻真知启后人”的精神。如果工作上有一点掉以轻心,马马虎虎,自己就觉得良心上过不去。这种责任感是怎么来的?实际就是从小在家庭中熏陶和感染出来的。
回想这些点点滴滴的成长经历,我觉得,好的家风实际上不是给孩子多少知识,而是给孩子一种好品质。好品质受用一生!今天,在全民都关注教育的社会大背景下,很多家庭恰恰忽视了这一点。现在的家长都想给孩子更多的知识,让他们更早地学英语、背古诗、上奥数、学钢琴,让他们上这个辅导班、那个培训班,就是不更早地教他们做人。我从小没有上过一个课外班,没有在学科知识上“抢跑”,但家庭给我的良好品质却一直影响我到现在,还将继续影响下去。
当前,我们处在一个社会加速变革的时期。尤其,要处理好传承与发展的关系。许多中华民族的正确价值观和优良传统,许多中国人多年持有的良好思维方式,今天都受到了破坏。比如,以国家利益、民族利益、集体利益为重、为先的价值观,就已经被大大削弱,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取代了大公无私。记得我父亲曾给我们讲过,他是负责县商业大楼建设工作的,天天到处去跑业务,有时忙得一口干粮都吃不上,最后累成了心脏病,昏倒在办公的途中。但是,病稍稍缓解,又全身心扑在工作上。他告诉我们,在单位永远要以工作为重,这样才能赢得领导和大家的信任。他80多岁了,身患多种疾病,长期尿血,却从来不跟我说,因为他知道我工作忙,做不到一周回老家一次,所以为了不耽误我的工作,他一直瞒着我。直到后来病情非常严重住医院了,我才知道。直到父亲去世前,他仍然告诉我的哥哥、姐姐们:“明新是组织的人,他的工作很多,尽量不要耽误他的工作。”他这种“工作为第一”的处世原则深深影响了我。今天,又有多少家庭还在传承着这样的美德?
在对待家风的问题上,无论是老百姓的感言,还是专家的分析,都有一个共识:良好的家风一定是为别人想得多一点,为自己想得少一点;为公事想得多一点,为私事想得少一点。这可能就是中国传统的家庭在那个时代留下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
九台市卡伦镇任家村6社村民郭志强,最近总是笑容满面。要问为啥?走进他家新盖的190平方米的大房子一看便知。太阳能、煤气灶、自来水、家用电器等一应俱全,跟城市没啥两样,光装修的费用就花了20来万。唠起自己的致富经,39岁的郭志强说,是村委会带领咱村民走上了这条致富路。从2007年开始,村里大规模组织劳务输出,2008年郭志强夫妻俩参加了卡伦镇组织的特长培训班,之后夫妻二人到天津打工,这一干就是3年。“以前都是自己干,现在也包些大活、小活,一年下来能收入14万元左右。”老郭还告诉记者,“我们家一年有两份收入,一个是打工挣的,一个是种地收的,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同为6社村民的82岁老人苑景方,一家7口一直生活在一起,四世同堂,其乐融融。在十余年的时间里,苑景方老人一直由大儿子苑金柏和儿媳张桂荣照料。说到现如今的幸福生活,老人很是感慨,这几年家里的变化越来越大,唯一没变的是儿子、媳妇十年如一日的孝心。“我这辈子是老来得福了。”记者了解到,苑家全年总收入在13万元左右。大儿子苑金柏表示:“全家人一直都和睦相处,有劲往一处使,干活一起上,家和万事兴嘛!”
2008年,任家村根据本村土质特点和离长春市较近的区位优势,引导村民发展特色产业,种植快白菜。现在,任家村快白菜种植户已发展到380多户,种植面积340多公顷,成为村里的主要产业,在长春市的较大菜市场占有相当份额。同时,村党支部还主动与市镇劳务输出部门沟通联系,开展剩余劳动力培训和推荐就业工作。今年任家村就有329人通过技能培训找到了就业岗位,增加收入90余万元。
任家村注意提高农民的素质,一方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一方面大力提高农民科学文化水平。3年多来,已举办各类培训班250多期,培训7600人次。农闲季节,村党支部充分利用农民文化活动广场,开展秧歌大赛、二人转演出、中秋节联欢和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比赛等文体活动。还主动争取上级文化部门和文艺团体,送电影、送戏曲进村屯、入农户,使农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改善基础设施,整治生活环境。全村实现了水泥路户户通;三分之二的边沟用砖石砌筑;建沼气池351个;修建粪尿分离式环保厕所550个。投资105万元,对所有屯社进行绿化美化工程,还建设了康家和徐大坡两个高标准示范屯。
涂玉龙,你好!远在千里之外的我给你写信来了。在安徽老家我们两家只隔一座小山坡,我们几乎天天在一起玩耍。还记得我们经常在山涧的小溪里网鱼吗?那全是手指长的小鱼,我们还在山沟里“搭锅做饭”,饭当然也只是小鱼,吃饱喝足后,就是打滚、爬坡、踩水……为此,我们也没少挨爸爸揍。
去年,我随做生意的爸爸妈妈来江苏常熟以后,我们已经整整一年没有见面了。你一定还在老家的皖山小学读书吧。我在谢桥中心小学读四年级。这学期我还当上了劳动委员呢!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刚上任,当然得严格一点,只要值日生做不好,我就严厉批评,开始时到挺管用的,可慢慢地,我觉得光批评不奏效了。值日生有时还跟我顶嘴,挑三拣四的,脏活累活几乎无人问津。没办法,只得向管理要质量。我向班主任殷老师“上书”,提出了“合理分配,包干到人”的办法,殷老师当众表扬了我,夸我是个“当官”的料呢!这个办法实行后,果然奏效,我这个劳动委员也当得一帆风顺。如今,正是防“非典”的关键时期,我这个当劳动委员的可得多长几个心眼,我“领导”同学们天天把教室和包干区打扫得请清亮亮,坚决不留任何一个卫生死角。
呀,差点忘了告诉你,我们学校正在建造一座设施一流的现代化学校。现在已基本封顶,今年九月份,我们将准时走进新学校开始崭新的学习生活。
一年来,老家有什么变化吗?学校还是老样子吗?请回信告诉我。 祝学习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