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专业创造价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资产专用性是指企业投入的资产一定程度地被锁定,不能或很难转作其他用途,一旦投入他用,专用性资产的价值会下降甚至降为零。企业专用性投资是为了获得专用性资产投资所带来的“准租”,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使得投资专用性资产的企业在未来的交易合同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有被买方“敲竹杠”的可能。因此,投资专用性资产的企业有可能被迫采用纵向合并来规避这种交易风险。实际经济活动中,投资专用性资产的企业有的可能采用这一策略,有的则可能继续进行原有的专用性投资策略。投资专用性资产的企业在合并前后是否具有不同的价值创造能力,是观察企业为何会采用不同策略的视角。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从财务角度看是企业使现有资产增值的能力。为此,本文选择了潍柴动力作为案例,研究并购前后企业的资产专用性与企业价值创造能力之间的关系。
二、资产专用性与企业价值创造能力概述
企业价值创造理论主要研究经济利润如何产生并长期维持。企业价值创造的来源主要通过获得经济利润和提高投资效率实现。古典利润理论、熊彼特“创新”理论、新古典利润理论等理论的出现是企业价值创造理论逐步发展的重要部分,企业能力理论是企业价值创造理论的最新发展。
企业价值创造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通过创造经济利润获得价值的提升。马歇尔(1890)给出了经济利润的定义――从利润中减去其资本按照当时利率计算的利息之后所剩余的部分可称为企业所有者的营业或管理盈余。Penrose(1959)指出企业资源和能力是构成企业经济效益的稳固基础。可见,企业投入资本,包括实物资本、人力资本等以获得经济利润,从而创造企业价值。另一方面,企业的价值创造和投资效率相关。Penrose(1959)同时指出企业可能不是由于拥有更好的资源而是由于更好的利用资源的能力而实现租金。Lippman和Remelt(1982)进一步研究得出,如果企业无法有效仿制或复制出优势企业产生特殊能力的源泉,各企业之间具有的效率差异状态将永远持续下去。
资产专用性(Asset Specificity)的初始概念是由马歇尔(1948)在《经济学原理》中提出的。奥利弗・威廉姆森(1971)在交易成本理论的研究中正式提出“资产专用性”这一名词,他将资产专用性分为5种类型:(1)地理区位的专用性;(2)人力资本的专用性;(3)物理资产的专用性;(4)完全为特定协约服务的资产的专用性;(5)名牌商标资产的专用性。他将资产专用性归纳为在不牺牲生产价值的条件下,资产可用于不同用途和由不同使用者利用的程度。由于专用资产是与特定的生产目的相联系的,这使得它们转向其他生产目的时就会大大贬值。
克莱恩等人根据威廉姆森的理论进一步提出了“可占用性准租”的概念。由于短期内一些固定资产缺乏供给价格弹性,类似土地产生的“租金”,经济学中将这种短期内供给量暂时固定的生产要素的支付称为“准租”。而“可占用性准租”的出现是资产专用性的结果(思拉恩,2004)。从算式上来说,准租是固定总成本与经济利润之和,经济利润与财务中的经济增加值(EVA)具有相同的含义,是反映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重要指标。
三、潍柴动力公司概况与专用性资产
(一)潍柴动力公司概况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潍柴动力”)是中国第一家在H股先行上市,再通过吸收合并的方式回归大陆于A股上市的企业集团。潍柴动力早期主营柴油机及相关零部件的生产与销售。2007年4月潍柴动力换股吸收合并湘火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湘火炬”),由于湘火炬的主要控股子公司包括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和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等,因此,此次换股吸收合并上市公司湘火炬不仅使潍柴动力完成了国内A股上市,也提高了其重型卡车产业链的完整程度,使潍柴动力主营资产的协同效应迅速提升。到2012年,潍柴动力的主营业务包含动力总成(发动机+变速箱+车桥)、整车、其它零部件三大核心板块。其母公司的主营与合并前企业一致,依旧致力于多型号柴油机的制造,其中,中速柴油机在船用动力的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
潍柴动力合并前主要是专用性投资,发动机主要提供给外部整车厂;合并后的潍柴动力由专用性投资和非专用性投资两部分组成,一方面将发动机提供给陕西重汽、东风越野车等关联企业,另一方面依旧将主营的发动机面向外部整车厂。
(二)潍柴动力专用性资产价值创造能力分析
(1)指标选取。从资产专用性的定义出发,本文认为潍柴动力合并前企业整体以及合并后的母公司一直专注于固定型号柴油机的生产及销售,如果转作他用,那么其创造价值的能力会降低,因而潍柴动力在上述两种情况下的资产具有物理资产的专用性。而潍柴动力在合并后的整体目标致力于整车的生产,从企业整体来看,潍柴动力保持了原来母公司的专用性资产的投资,一部分产品满足关联整车厂使用,一部分产品满足外部市场整车的需求。满足整车使用的,与整车构成了非专用性资产投资,所以,企业仍然保持部分的专用性资产和非专用性资产。因此,本文分别通过合并前后公司整体的比较、合并后母公司与合并后企业整体的比较对资产专用性和非资产专用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两种不同情况下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
本文选取了投入资本回报率(ROIC),作为衡量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指标。一般认为,ROIC能够直观地评估一个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相对较高的ROIC值,往往被视作公司经营有方的证据。但是,通常在数据库获得的ROIC不区分或简单区分企业经营性和非经营性资产与损益,因此本文选用了潍柴动力2003―2011年九年的年报,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按照是否参与公司的经营活动区分为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
经营净利润(NOPAT)=(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和管理费用)×(1-所得税率);
投入资本(IC)=(经营性流动资产-经营性流动负债)+固定资产净值+无形资产净值+其他非流动资产;
经营性流动资产=库存现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库存商品+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其他流动资产;
经营性流动负债=(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其他应付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其他应交款)+其他流动负债+(预提费用+预计流动负债+预计非流动负债);
投入资本回报率(ROIC)=经营净利润(NOPAT)/投入资本(IC)。
(2)主要财务数据
注:潍柴动力于2007年正式合并湘火炬,但本文所获得2006年数据乃公司追溯调整后的数据,即将湘火炬2006年数据合并在内,故本文分析时剔除了该年的数据。
由于无法获得追溯调整前潍柴动力2006年的财务数据,因此本文主要以除2006年外2003―2011年的数据为主要分析对象(如表2)。从毛利率的指标看,企业的毛利率一直维持得较好,发动机的毛利率要略高于整车。潍柴动力合并前的ROIC逐年下降,2005年的ROIC跌破了20%,主要原因是重卡及工程机械行业整体业绩下滑,潍柴动力主营的重型卡车用及工程机械用发动机占公司营业收入的80%以上,这两部分的销售在2005年受宏观因素影响下降明显,这也影响了当年毛利率的数据。合并后的潍柴动力主营业务快速增长,2007年的快速增长得益于企业主营业务结构的变化以及行业的较快发展。潍柴动力在2007―2010年的ROIC也保持在较稳定的高位,2011年的下降主要源于宏观调控下企业主营业务有所放缓。
潍柴动力一直以来与陕西重汽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2003―2005年陕西重汽是潍柴动力的第二大客户,2006年上半年陕西重汽已成为潍柴动力的第一大客户,陕西重汽也在我国重型卡车行业中具有相当的竞争力。因此,通过吸收合并湘火炬能够使其拥有完整的重型卡车产业链,同时与陕西重汽的合作也将外部交易转换为关联交易。合并后的潍柴动力主营业务调整为整车的生产与销售,从毛利率的数据来看,发动机(母公司)的毛利率要略高于整车(合并报表)。母公司的存货周转率也要略优于公司整体情况。母公司的ROIC则明显高于潍柴动力的整体数据。
(3)数据分析
其一,合并前后公司整体的比较。
由于企业考虑到在短期内专用性资产所产生的“准租”要比非专用性资产更大,所以企业会投入专用性资产,以获得更高的经济利润,潍柴动力2003年的ROIC达到36.91%的高位,充分体现了企业价值创造能力之强。但长期来看,由于不完备契约导致的机会主义行为的存在,资产专用性使潍柴动力在企业日常活动中不得不面临“套牢”的问题。克莱恩等人在研究中也认为,由于交易成本、协调成本和签约成本使专用性投资易出现机会主义行为,解决的方法就包括纵向一体化。从实际数据来看,潍柴动力合并前的ROIC从2003年的36.91%到2005年的13.68%逐渐下降。主要原因来自于存货周转率的下降,2004年潍柴动力的存货周转率为17.58,到2005年下降了近一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行业回调使潍柴动力的主营业务受到影响,并且潍柴动力针对重型卡车用及工程机械用的WD615发动机要占其主营比重的80%以上,这些业务的主要客户包括陕西重汽、中国重汽。因此,潍柴动力当年的盈利能力受下游企业影响很大。
图1 合并前后潍柴动力整体ROIC趋势比较 单位:%
对某一特定使用者来说资产专用性会产生垄断或买方垄断,或两者兼而有之。纵向一体化可以避免前后相关行业垄断产生的价格扭曲。潍柴动力于2006年末完成了纵向一体化,潍柴动力的长期客户――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双方在各自领域都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在吸收合并湘火炬后陕西重汽变为潍柴动力的子公司。2007年,潍柴动力的ROIC恢复到了一个较高的位置,接近30%,这主要受益于合并后主营结构的改变和发动机市场及整车市场的高速发展。主营结构的调整使潍柴动力与陕西重汽转变为关联交易,这样,潍柴动力也就避免了由资产专用性产生的“敲竹杠”问题。同时,潍柴动力的资产也部分由专用性资产向非专用性资产转变,整合后的潍柴动力ROIC大幅增长,企业价值创造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
资产专用性越高,战略资源越多,那么并购后整体公司的核心能力就越多,从而可以通过迅速改善目标企业绩效来提升并购后整体公司经营绩效。同时,资产专用性越高,更有助于纵向合并后快速实现资源的整合和风险的分散,降低进入新市场的成本,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及更高盈利的能力。潍柴动力的大功率高速柴油机主要面向重型卡车和工程机械主要制造商,其核心产品主要为重型汽车、工程机械等最终产品配套。从数据来看,潍柴动力在合并前的资产专用性较高,因此在合并后公司能有效地整合资产,发挥协同效应。
其二,合并后母公司与合并后企业整体的比较。
图2 合并后潍柴动力母公司与潍柴动力整体ROIC趋势比较 单位:%
吸收合并后,潍柴动力的母公司依旧主营柴油机的生产,属于专用性资产。而公司的子公司还包括陕西重汽、东风越野等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重型汽车、越野车等整车制造,由于非完全为特定协约服务的资产,所以笔者认为这些资产属于非专用性资产。对比2007―2011年的ROIC,母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和公司整体的趋势相同。一个能够创造利润的行业必定会吸引竞争对手的进入,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在这个行业内的价值创造能力也会逐渐下降。潍柴动力受宏观经济和行业内竞争对手影响,合并后的ROIC总体趋势向下。但在2010年,由于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受益于四万亿投资政策的拉动,全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1.50%,所处该行业的潍柴动力的ROIC也呈现向上波动。并购后公司整体运行交易成本的降低和资产使用效率的提高使得并购后企业获得了更高的价值创造能力。
威廉姆森(1971)认为纵向一体化是避免由于机会主义而导致的双方利润损失的方式,交易内部化可能是避免这种成本的措施。合并后母公司的专用性投资的产品在交易中由于有合并后的关联企业消化一部分,并不完全只依赖外部市场的需求,所以在交易合同中相对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因此,母公司在合并后的毛利率会高于合并前公司的毛利率,说明更多的内部交易使潍柴动力的专用性投资获得了更好的盈利能力。同时,母公司始终要高于合并后的ROIC。专用性资产是经济组织为获取超额利润进行的稀缺性投资,具有无可替代性。潍柴动力在纵向一体化后,专用性资产比非专用性资产更具价值创造能力。
四、结论
本文通过潍柴动力的案例研究了资产专用性和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关系。潍柴动力较早时期通过专用性资产能够获得较大的“准租”,因此,2003年时企业有较强的价值创造能力。随着市场的扩大,竞争者的进入和机会主义的存在,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有所放缓。潍柴动力为了提升在行业内的竞争力、降低销售成本、增加销售,在2006年末通过纵向一体化吸收合并湘火炬,与主要客户陕西重汽成为关联方,潍柴动力的资产从专用性资产变为专用性资产与非专用性资产并存的模式。吸收合并后的潍柴动力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大幅提高,这源于其避免了由资产专用性产生的“敲竹杠”问题,利用完整的产业链发挥协同效应。
由于专用性资产所产生的“准租”在短期内要比非专用性资产更大,所以投入专用性资产能够获得更高的经济利润。较高的经济利润会吸引对手的进入,再者由于不完备契约导致的机会主义行为和可占用准租的存在,资产专用性会使企业面临“套牢”问题,扭曲的定价会使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逐步下降,纵向一体化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此时,企业资产也会逐步整合为非专用性资产。合并前资产专用性越高,也会使合并后的协同效应发挥得更大,企业价值创造能力提升得更明显。
参考文献:
[1]雷新途、李世辉:《资产专用性、声誉与企业财务契约自我履行:一项实验研究》,《会计研究》2012年第9期。
[2]李青原:《资产专用性与公司纵向并购财富效应: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财务与会计》2011年第6期。
[3]曾楚红、朱仁宏:《资产专用性视角下的纵向一体化与企业政治行为》,《财经科学》2012年第7期。
[4]李青原:《资产专用性与公司纵向并购财富效应: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南开管理评论》2011年第6期。
[5]胡浩志、吴梦娇:《资产专业性的度量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6]程新生、孙毅、刘翰:《控股股东行为、资产专用性与企业成长性――来自云南白药的案例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年第2期。
[7]陈玉罡、李善民:《资产专用性影响并购的超边际分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8]李青原、王永海:《资产专用性、资产一体化与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经济评论》2007年第2期。
[9]安慧:《基于资产专用性的并购定价决策研究》,《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10]胡小文、郑江淮、高彦彦:《资产专用性、产品市场竞争与资本结构》,《产业经济研究》2009年第4期。
[11]章细贞:《外部环境、资产专用性与资本结构决策――基于联立方程系统的实证分析》,《财贸研究》2012年第1期。
[关键词] 现金流转 企业价值 财务管理
从财务经理角度,企业财务管理的实质就是如何通过现金流转来最大限度地取得现金性收益,现金流转的管理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财务管理的直接对象。因此,如何加强现金流转管理使现金流转保持平衡,是企业价值创造的保证。
一、现金流转概述
现金流转又可称之为现金的流动与循环,它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现金流入、现金流出,以及营运资金循环与固定资产投资循环。一方面现金流转表现为初始资本来自所有者与债权人,企业须为之付出代价,他们往往期望有资本回报。另一方面现金流转表现为现金流量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内在联系。企业营运资金循环与固定资金投资循环伴随着企业的投资活动,采购、生产、销售活动周而复始的进行。
其中着重强调了两点:一是理财和经营之间一脉相承,紧密相连,是一种水融的关系,没有经营就无所谓理财,没有理财也就不会维持高效的经营;二是现金流动自身形成一种周而复始的循环,企业在这种循环运动中创造价值。
对于所有经营活动来讲,财务的核心是现金,也是企业理财的精髓所在。所谓现金流转管理,可概括为对现金流动与循环过程实施的管理。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不再是国家统收统支的对象,而是独立的法人财产实体,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持续发展才能生存。因此,要求企业十分注重现金流转以及现金收益的实现。市场体制下的现金流转管理重心在于集中企业资金的整体优势,它要求以整体的观点俯视现金流转的全过程,使企业的现金分布均衡,流通顺畅,从而保证企业这一有机体的造血功能处于良性状态.
二、企业现金流转不平衡的原因
在现实当中,现金流转往往是不平衡的,不是收入大于支出就是支出大于收入。现金流出量与流入量相等的情况实际上是很少出现的。其不平衡的原因有企业内部的,如盈利、亏损或扩充等,也有企业外部的,如市场变化、经济兴衰、通货膨胀、企业间竞争等。企业内部原因主要有:
一是企业规模扩大或缩小。一定时期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必然要增添固定资产、扩大存货量和增加费用支出,使这一时期的现金流出量上升,由于扩大规模也会带来流入量增加,但一般同一时期的流出量会大于流入量。因而,处于扩充规模的发展阶段,为了达到现金收支的平衡,一般要通过负债等形式筹集现金。如果企业经营规模缩小,虽然会减少现金流出量,但同时因减少支出和变卖资产有可能使流入量大于流出量,这是从静态来观察。从动态来看,经营规模扩大会使现金净流入量增加,反之减少。
二是企业盈亏状况。不打算扩充的盈利企业,其现金流转一般比较通畅,短期循环中的现金大体平衡。但是,盈利企业也可能由于抽出过多现金而发生临时流转困难,例如付出股利、偿还借款、更新设备等。从长期来看,亏损企业的现金流转是不可能维持的。从短期来看,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亏损额小于折旧额的企业,在固定资产重置以前可以维持下去;另一类是亏损额大于折旧额的企业,不从外部补充现金将很快破产。
由此可见,企业财务状况与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密切相关,财务状况的根本好转取决于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因此企业的扩充、缩小或盈亏会影响现金流转,另一方面,现金流转也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企业只有认识掌握现金流量和现金流转规律才能管理好财务活动和生产经营活动。
三、企业现金流转平衡的理财策略
1. 解决现金短缺的财务策略
(1)提高财务杠杆。财务杠杆的提高是有一个上限的,每个企业都存在一个借贷上限,超过以后借款可能难以获得,也可能因为风险加大,成本太高而变得不经济了。
(2)增加权益资本。当企业愿意并且能够在资本市场增发股份,那么新增加的资本和利用财务杠杆新增加的借贷能力将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现金。不过,对很多企业来讲,采用增加权益资本筹资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可能发行股票往往较为苛刻的条件难以顺利实施等。
(3)降低股利支付率。当股东认为收益留在企业能产生较高的回报时,降低股利支付率会被股东接受。但是对于那些依靠股利维持生活的股东,若企业留存较多的收益,将受到这部分股东的反对。如果股东认为企业的投资回报不能令他们满意,较低的股利支付率就会引起他们的不满,不利于股票价格的稳定。
(4)从价值毁灭型项目抽回资金。价值毁灭型项目是资金流失型的经营活动,放弃这些项目有利于企业获得充足的资金以支持价值创造项目的增长,有利于整个企业绩效的提高。
(5)提高现有资本的回报水平。企业可以通过削减经费、降低产品成本和提高资产效率等手段改善资本回报率,以解决企业资金短缺的难题。
2. 解决现金多余的财务策略
现金多余常常是令现金短缺企业羡慕的,但同样也是个令人棘手的问题。因为现金越多,机会成本越大。如果企业无法从内部挖掘出增长的潜力时,对于现金多余的处置一般有下列选择:
(1)还给股东。对于一些高股利收入的股东来说,由于税收的原因(股利收入的所得税高于股票交易的资本利得税)他们可能并不愿意接收股利回报。对于管理层来说,把现金还给股东意味着他们没有能力管理较多的现金,是一种失败的表现。
(2)投资于目前回报率较低的潜力业务。投资于回报率很低的业务是一种低效率使用现金的行为,损坏了投资者的利益,有可能会使企业股票价格下降,最终损坏了企业价值.但是投资潜力业务也是实现未来价值增长的基础。
(3)采取多元化的经营战略将多余的现金投入其他行业。
参考文献:
[1]曾 忻:《企业价值链分析与基于现金流的价值管理》,重庆大学学报.2008(8)
第一,企业不是真正的做市场而是忽悠经销商,以圈钱为目的或者直接把经营风险和责任甩给经销商;
第二,企业自己做市场没有感觉,完全依靠经销商做市场。
以展会、广告、人员推广等为主要手段的传统招商效率已经越来越低,必然走向没落,但不至于完全消失。传统招商理念和运作模式的创新与升级已是大势所趋:理念上从厂商博弈走向厂商共赢,从注重短期收益到以企业营销战略为核心,从获取对方价值到为客户创造价值;在运作模式上,从简单的展会、广告、个人关系到分销会议、深度招商、精细化招商、个性化招商、专业渠道招商等等。后招商时代必然是共同创造价值的时代,方法也会越来越多,但合作是最重要的前提,选择理念认同的合作伙伴显得更为重要。我认为,后招商时代的创新思路有很多,方法也不少,但都必须基于两个基本点:第一:产品是营销的本源和核心,产品创新也是招商创新的最基本出发点;第二:运营模式的创新除了在渠道上继续细分专业渠道外,更要强化企业战略对招商的影响,突出市场支持和辅助推进体系发挥最大的效应。
企业战略决定了招商行为是短期的还是长久合作,是圈钱、甩掉责任还是共赢的,这是企业的价值所在。
市场支持体系,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以广告为主的市场宣传、促销方面的支持;另外一个是以产品经理为主线的产品知识、技术、售后等方面的支持,这两个支持作用于产品群和市场,通过经销商完成销售。企业市场支持体系是否完善,力度强弱,效果多少,直接影响招商行为和市场行为。
辅助推进体系是指企业营销管控体系对经销商的激发和推进机制是否完善,它可以通过销售政策、奖励政策(返点、回扣、直接奖励等)、市场督导等发挥作用,激发和控制经销商的市场热情。另外,还可以引入“试点市场”或者“样板市场”的概念,通过企业自己做市场,而且是做好市场,打造成功的经营模式,引导、指导经销商做市场,一方面给予其信心,另一方面还可以直接复制成功经验,推广到全国。
[论文摘要]劳动价值论争论中需要认清的三大新问题是:1、科技知识不能创造价值。它是生产价值的重要条件,只能将自身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2、知识劳动者成为价值创造的主体。其中科技工作者、管理者的劳动能创造巨大的价值和财富。3、要深化发展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与研究。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迅速传播与广泛采用,人类步人新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变成经济发展的首要资源,成为对经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科技知识(以下简称知识要素)不仅使生产力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使社会财富急剧增加,而且对传统经济理论形成很大冲击,引发出了对劳动价值论的深化认识问题。面对生产力构成中的知识要素对经济的突出贡献,有学者提出知识能够创造价值的观点。他们认为,知识可以复制,能重复使用,有再生性、创新性特点,它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可以突破物的要素的有限性,极大满足人的需求,对经济作出的贡献是其它诸要素无法比拟的,它在价值生产中贡献巨大,所以,他们认为知识能够创造巨大的价值与财富。这就是所谓的知识价值论。
由于知识创造价值观点的提出,这在价值理论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它引发了多元价值论对劳动价值论(一元价值论)的挑战,从而引起劳动价值论大争论。争论中产生了一些观点与劳动价值论存在根本的分歧,而且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它促使人们去思索探究这些问题的真伪,为深化发展对劳动价值论认识提供了基本素材和条件,并能对之产生深远影响和历史性意义,但首先则要求劳动价值论能够根据时展的新现象,对那些问题作出正面而科学的回答。在诸多问题中,存在着最明显的三大新议题:一、科技知识能否创造价值?这是价值论之争的契机与前提,必须从理论上深人分析才能说服人。二、既然新科技的发展,使先进机器设备得以运用,企业内直接劳动的人数减少,那么价值创造的主体是谁呢?它有何转变?这是社会发展的新倾向,并与第一个问题直接相关、相辅相成,它也是劳动价值论应予以丰富发展的内容。三、这次争论呈现两种态度:一种是要发展深化劳动价值论,另一种是要用价值多元论取代劳动价值论。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如何科学地对待劳动价值论问题呢?这三个问题认识清楚了,才能更好地推动劳动价值论的深化与发展。
对此三大议题,我们的回答是:第一、科技知识不能创造价值;第二、知识劳动者是价值创造的主体;第三、深化发展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与研究。这是研究劳动价值论之中面临的最基本的问题,对此必须认识清楚,不可回避。
一、科技知识不能创造价值
科技知识运用于生产,为社会创造了许多财富,因此造成一种假象:似乎科技知识就能创造价值。科技知识能否创造价值?理论界对此争论得很激烈,而劳动价值论的回答是否定的。
1、从科学技术知识与劳动生产力的关系来看,科技知识是劳动生产力的因素,但不是决定价值的因素。
决定劳动生产力的因素有: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在这些因素中,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居于重要地位。因此,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财富的创造较多地取决于生产所运用的动因力量,即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它在生产上的应用。
新科技知识通过作用于生产力中的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它的应用使劳动资料中的动力系统、机具系统、运输系统和信息系统更为先进,使劳动对象的范围扩大,性能质量更好,并可武装劳动者的大脑,提高劳动者的素质,造就高素质的工人、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这些因素的结合,形成新的生产力。科技知识通过作用于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进人劳动过程,参与使用价值的创造,但不进人价值形成过程,只有人的劳动是决定价值的因素。因此科技知识不能创造价值。
2、从劳动的二重性学说来看,经过科技知识物化的劳动对象和先进的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通过具体劳动改变自己的使用价值形态,将自身的价值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而抽象劳动则在产品中加进了新的价值。
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通过具有特定目的和方法的具体劳动,使用先进的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最终生产出新的产品出来。这个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使用价值形态被消耗掉,通过具体劳动,原来的使用价值已造就了新的使用价值(新的产品)。由于具体劳动创造各不相同的使用价值,它们无法在量上进行比较,就只有靠产品的有用性(使用价值)来保存生产资料的价值,生产资料转移到新产品的价值,只能是它先前失掉的价值。因此,具体劳动无法使价值增大。而抽象劳动就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是价值的源泉,它的耗费能在产品中形成追加的新价值。正因为劳动的二重性,使得加进新价值和保留旧价值在同一劳动时间内共同完成。因此,先进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只能转移价值,不增加价值。科技知识及经过它物化的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不能创造价值。
3、从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成反比例的关系来看,经过科技知识改造的先进生产工具或机器,通过劳动者使用,可以提高劳动效率,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但单位产品耗费的劳动时间减少,其个别价值降低了。按马克思的观点,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无论个别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里创造的价值是相等的,这说明先进机器的使用,虽提高了劳动效率,造就了更多的产品,但却未使价值量增加。虽然在市场竞争中,通过商品交换,劳动效率高的生产者可实现较多的社会价值,但机器的使用不会增加价值总量。可见,经科技知识改造的先进机器或工具不能创造价值。
4、从高素质的劳动者与低素质的劳动者创造价值量的比较来看,前者在单位时间里创造的价值要大。也许有人会说,由此不可以说明劳动与科技知识都创造价值吗?我们的回答是:科技知识不可能增值,仍然只有劳动创造价值。
这里,高素质的劳动者创造的价值量大,他的劳动效率也比低素质的高,但这增加的价值量不是因为科技知识带来的,而是由于高素质的劳动者,其劳动复杂程度要高、劳动的强度要大,在单位时间里,他耗费的体力、精力、智力比低素质的人要多、要快,他的劳动多倍于简单劳动。因此,高素质的劳动者比低素质的劳动者在同一时间里创造的价值要大,这个增加值仍是复杂劳动带来的,科技知识并未能参与价值创造。
综合以上四点,说明科技知识及经过知识物化的知识产品、机器设备等都不能创造价值。
二、知识劳动者成为价值创造的主体
随着高科技的应用,企业内直接劳动人数减少,出现了“无人车间”、“无人工厂”,人们会疑惑:价值创造的主体是谁呢?它发生了怎样的转变?是转向科技知识吗?
我们知道,劳动是人在生产使用价值时运用的体力与智力的总和。劳动除了包含体力劳动外,还包括脑力劳动,脑力劳动是总体劳动的组成部分,从属于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
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使社会劳动发生了变化,劳动出现了知识化、智能化、复杂化特点,复杂劳动在价值创造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体力劳动的比重日益下降,繁重的重复的体力劳动,正被各种自动化机械和计算机所取代,社会劳动结构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脑力劳动日益成为劳动的普遍形态,劳动者的创新能力和科学文化素质在经济发展中起主要作用,那么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也由过去的主要依靠体力劳动创造转变为主要依靠脑力劳动创造。因此,价值创造主体不是转向科技知识,而是转向知识劳动者、脑力劳动者。
比如:19世纪中叶,马克思时代,当时经济发达的英国在工业和农业领域就业的劳动力大约占了英国当时全部就业人数的64%(1840年),当时的价值是主要依靠体力劳动创造的。到1980年,英国在工业和农业领域就业人数在全部就业的人数中所占的比例已下降到了大约20%,与此同时,从事服务业的人数却由36%上升到了63%,67.8%、大约80%;与此同时,英国创造的GDP却不是在减少,而是在不断增加,1885年为13.16亿英磅,到1980年达2312.1亿英磅,1987年4141.8亿英磅,2000年10425.9亿英磅。而这些服务业中发挥着重大的创造价值作用的人员大多是知识生产者、知识分配者、技术工作者、管理者、信息服务人员以及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素质和一定技能的人员,而且这些人员在全社会正日益增加,他们创造的价值在服务业中占绝对比重。目前信息产业已成为发展最快的领头羊,全球GDP中,已有三分之二的产值与信息产业有关。信息业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支柱产业。19%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年度报告指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即知识经济在OECD的主要成员国中,“已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0%以上”。这些数据已表明,知识智力劳动者已取代体力劳动者的主体地位,价值主要由他们创造带来。知识劳动者成为劳动的主体,他们是科技工作者、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工人、服务人员,其它从事精神文化生产的人员等等。其中科技工作者、管理者是知识劳动者的典型代表,是创造价值的核心主体。
但是,为什么科技工作者、管理者的劳动能创造巨大的价值和财富呢?在这里,我们需要对两者的劳动作用问题进行深层分析。
当年马克思就十分重视科技工作者、管理者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他指出:“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劳动者的概念也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劳动者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职能就够了。”在整体劳动者中,除了体力劳动者之外,还包括经理等管理人员、工程师等科技人员,马克思又具体地说:“有的人多用手工作,有的人多用脑工作,有的人当经理、工程师、工艺师等等,有的人当监工,有的人当直接的体力劳动者或者做十分简单的粗工,于是劳动的越来越多的职能被列在生产劳动的直接概念下。”从马克思的叙述中可知,科技人员、管理人员是属于生产劳动者,他们是在劳动“概念扩大”之后,其劳动能力的“职能被列在生产劳动的直接概念下”的劳动者,其从事科技工作和经营管理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的重要形式,在现代生产中,其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
1、对科技工作者劳动作用问题的分析
对科技工作者的劳动,有些学者称其为“科学劳动”、“科技劳动”、“科技创新劳动”或“创造性劳动”等概念,都一致认为它是以高科技为基础的创造性劳动,能创造巨大价值。20世纪末以来,人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科技创新,如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核动力技术、纳米技术、宇航技术等都是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成果。劳动是以拥有科学知识高积累和高创造性能力的科技人才来进行的生产劳动。它有两大功能:一是提高劳动生产力和创造高知识含量使用价值的功能。首先以科学发明为基础创造出与生产直接相连的科技成果,如新技术构思、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以及各种技术数据等,其知识含量高,富有使用价值,而以之为生产手段,使生产产品的能力较之传统工业生产工具高出千百倍,是国民财富高速增长国力迅速增强的有力杠杆。二是创造高价值的功能。科技创新劳动是层次最高的高度复杂劳动,这种劳动具有高价值创造能力,是当前科技进步和劳动方式现代化以及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新特征。创造性是科技创新劳动的特点。比如:在形成半导体芯片的价值中,85%以上的价值来自于专门设计和工程服务以及相关的专利版权的创造性劳动。
根据科技工作者对经济作出的巨大贡献,理应给予丰厚的报酬,一方面是对科技人员从事高度艰辛的复杂劳动、付出了巨大劳动代价之后所给予的经济回报,同时也是鼓励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在本职岗位上作出更大的创造性成果出来,为社会经济服务,以充分体现知识的作用。
2、对管理者劳动作用问题的分析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经营管理的作用日益重要。马克思肯定了生产管理的必要性,对之反复使用了“监督劳动”、“指挥劳动”、“管理劳动”、“指挥和监督劳动”等概念。肯定了厂长经理等的管理劳动是指挥劳动,也是生产劳动。其劳动表现在对产品的设计、工艺改进、内部机制的创新等方面做出预先决策,对生产内部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的组织、配置,使之协调优化,这种工作需要有专业知识、生产经营能力与丰富的经验才能作出恰当的判断、合理的估计、英明的抉择,这属于知识劳动。生产过程中,管理者要使员工能够进行协作劳动、互相配合、不断创新,对生产要予以监督、指挥,承担创造价值的任务;他们为实现产品的价值,需要创造性地展开营销活动,开拓新的活动领域,不断冲破常规、捕捉新的机遇,开辟新的市场,而在产品价值的实现过程中,会面临激烈的竞争、对手的排挤、市场的变化等,这就需要他们运用智慧、胆略和创造性,善于驾驭局势变化,善于抓住机遇,以使产品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显然,经营者的劳动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能创造巨大的价值。
在当今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世界经济的一体化,经营、管理会变得更为复杂,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个优秀的管理人员在组织生产中的作用和所创造的价值要远胜于一个普通职工,同时他在实现商品的价值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鉴于管理者的劳动也是一种高智力的知识劳动,他在创造价值与价值实现中作出了巨大贡献,也应获得更多报酬,这才是对其管理劳动的复杂性、创造性的肯定。
总的说来,价值创造不仅仅局限于狭义的物质生产领域,创造价值的劳动者也不只限于直接从事物质产品生产的劳动者。如今,实践已证明科技工作者、管理者正日益成为价值创造的主体,他们的劳动是知识劳动,是能够创造巨量价值的高级的复杂劳动。
三、深化发展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与研究
这次争论呈现两种态度,一种是以多元价值论补充修改甚至取代劳动价值论,另一种是深化发展劳动价值论。通过理论大争论,我们知道,有些价值论是错误的理论,其名义上是修改补充劳动价值论,实则违背了劳动价值论关于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的根本观点,以取代或者否定劳动价值论,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行不通的。
本着“真诚服务、共享成功”的经营原则、“共同发展、互惠互利”的经营理念,伟思国瑞与广大用户和合作伙伴建立了广泛、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同时在行业领域,伟思国瑞紧跟电子化建设的步伐,注重把信息技术和行业信息化紧密结合,提供符合政府、军队等行业发展所需的新型多网隔离虚拟化云平台产品和解决方案。
当前,实现绿色、智慧的新型网络模式越来越引起组织机构的关注,伟思国瑞多网隔离虚拟化云平台、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Web应用防火墙系统、网页防篡改系统、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综合网络运维管理平台、桌面管理系统、文件加密系统、网络流量控制系统、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系统平台等产品应运而生,帮助客户降低成本、强化安全、优化业务,帮助用户实现业务高效成长。
伟思国瑞“绿智”虚拟化数据中心系统,由物理层、虚拟层、管理层以及业务层组成的Virtualized data center system四层拓扑结构,注入了绿色智慧的环保节能新概念,开拓了网络信息安全及管理的新模式,引领行业未来。
关键词:国有企业;管理会计;途径;对策
管理会计又被称为分析报告会计,是指会计人员通过专门的方法,借助财务会计的资料,对其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为企业各级管理人员提供管理依据,从而帮助其提升业务管理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国有企业在使用管理会计过程中,应基于企业实际需求,建立针对性的应用机制,强化其服务效果和价值。
一、国有企业应用管理会计创造价值的途径
在新的财务制度下,对企业财务管理要求不断提升,管理会计的应用也备受关注,且使用管理会计模式,可以为国有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经过总结,国有企业应用管理会计创造价值的途径如下。
(一)提供决策依据
管理会计能够对财务会计所提供的数据信息深度挖掘和高效使用,并基于国有企业各部门的工作需求,进行财务会计数据的整理、归类、分析等操作,得出相应的结果和结论,作为国有企业各部门决策制定的依据。例如,管理会计可以分析不同业务部门的资金使用率,作为各部门资金使用率方面问题分析的依据,然后在此基础之上进行资金使用策略和计划制定,从而提高资金使用率,降低业务开展过程中的资金风险。
(二)推进业财融合
在新时期背景下,财务管理工作应注重其价值的提升,不仅仅体现在简单的财务核算方面,还要通过管理创新,实现财务工作价值最大化,更好促进业务工作开展。管理会计属于财务管理的一种模式,能够基于业务开展实际需求,提供针对性的财务服务,从而促进业财融合,强化管理效果。例如,业务部门需要了解本部门的成本控制效果,可以向管理会计提出申请,由其帮助其统计分析,体现专业性,使财务服务更好的满足业务需求。
(三)加强财务管理
管理会计属于财务管理的一种创新,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使用管理会计,能够实现原有财务管理工作的精细化和专业化,增加对财务数据信息的使用效率,从而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在具体操作时,一些财务会计更注重财务管理方面基础工作开展,而管理会计则是以其为基础,延伸并拓展服务内容,具有灵活性的特点,且更能体现服务意识,使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监督模式”逐渐向“主动服务模式”转化。
二、国有企业应用管理会计创造价值过程中的问题
通过上述研究可知,国有企业使用管理会计之后,可以创造相应的价值。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发现,存还在一定的不足,影响其价值最大化。经过总结,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一)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较低
当前,国有企业在使用管理会计模式过程中,存在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足的问题,从而影响这一模式的实际应用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现有的管理会计工作人员素质较低,对于管理会计这一工作缺乏经验,影响这一工作相关策略的制定与落实。例如,一些管理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较为被动,为各部门提供的服务内容不足,不知如何有效使用现有的财务会计数据,致使相关工作流于表面。另一方面,其他各部门工作人员在管理会计信息使用方面素质较低,从而导致管理会计信息实际的应用价值不足,效果较差。例如,其他各部门管理者虽然获得管理会计为其提供的统计分析数据,却不能有效融合到管理策略制定之中,致使一些问题依然存在,从而导致管理会计工作“失效”。
(二)缺乏针对性的制度体系
国有企业在使用管理会计这一模式创造价值过程中,缺乏针对性的制度体系,从而影响管理会计的应用效果。有关问题表现如下:其一,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之间的合作机制缺失,致使管理会计难以及时有效的获取相应数据,从而影响财务数据信息分析、统计、汇总等工作开展。例如,一些财务会计未及时提供管理会计所需数据,从而导致其因数据不足或者确实而难以开展相关工作。其二,沟通交流制度不健全,致使管理会计与各级管理人员和各部门之间的工作缺乏协调性,从而导致业财融合较差。例如,一些部门或者管理人员未及时提出其对管理会计的需求,致使管理会计的服务与之难以实现有效对接,未做到“因需服务”。此外,管理会计提供的服务不及时,信息共享较差,也致使一些统计分析数据难以反映企业现状,存在“过时”的现象,需要进行解决。
(三)财务数据使用率较低
国有企业管理会计在开展具体工作过程中,需要以财务数据作为基础,但当前有关方面存在财务数据使用率较低的问题,从而影响其实际价值的发挥。分析这一问题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管理会计在财务数据信息使用方面,不够全面,为各级领导提供的依据不足,不利于决策制定和问题发现;第二,管理会计在进行财务数据分析和使用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工具,难以优质高效地处理海量财务数据,并影响对财务数据信息的深度挖掘,从而降低数据信息使用率。例如,当前一些国有企业仅分析本单位各部门财务管理状况,而市场化经济时期,竞争日益激烈,必须进行同行业的实时比较,才有利于决策制定,但这需要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企业现有的数据处理能力难以实现,从而降低管理会计服务价值。
三、国有企业应用管理会计创造价值过程中问题解决策略
(一)全面提升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素质
为了提升国有企业管理会计应用的价值,应注重相关工作人员有关方面专业素质的提升,相关建议如下:对于管理会计工作人员而言,应聘请专业人士,基于国有企业管理会计工作需求、业务现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管理会计工作方法、要点、相关技术等方面的培训,提升现有人员的专业素质。在完成培训之后,还要进行能力考核,通过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考核,未通过考核的人员,需要继续提升,或者调离这一岗位。对于其他各级管理人员而言,应重点提升如何通过管理会计信息改进管理策略、优化管理方案方面的能力,从而有效提升管理会计数据使用价值。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应建立“管理会计应用研讨机制”,当各级管理人员获取相关信息之后,与财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应及时进行讨论分析,制定改进方案,做到集思广益,提升管理会计数据使用效果。除此以外,还可以建立管理会计数据应用论坛,通过微博、微信、网站等进行交流和学习,做到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二)完善管理会计应用制度体系
国有企业在使用管理会计过程中,应根据实际需求设置针对性的制度体系,保证管理会计工作能够顺利开展。首先,明确管理会计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和要求,做到人尽其责,协调开展相关工作。例如,对于财务会计人员,应明确其为管理会计人员提供数据的时间、模式、渠道、质量、内容等要求,从而为管理会计具体工作开展提供有力支持。对于管理会计人员,应明确其工作职责和要求,并设置相应的目标和标准,作为工作执行情况考核依据,基于考核结果适当奖惩,提升其工作积极性。其次,建立实时沟通交流制度。国有企业管理会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应有效利用相应的信息,体现对称性的特点,这样才能增强实际的工作价值。因此,可以建立“管理会计应用信息共享服务中心”,管理会计及时财务数据处理结果上传至这一平台,以供各级管理人员进行查询和使用。与此同时,还需要明确规定,各级管理人员和各部门具有根据自身工作开展实际情况,对管理会计提出要求的责任,如果提出的要求具有合理性,应对其进行奖励,增强其积极性。
(三)通过多角度提升财务数据使用率
国有企业在使用管理会计模式时,应注重提升财务数据使用率,通过财务数据使用率提升强化实际的应用价值,有关方面建议如下:其一,根据需求制定管理会计工作计划。国有企业管理会计工作开展之前,应进行调研,了解各部门对于管理会计的需求、企业发展目标实现对于管理会计的需求、行业发展现状对于管理会计的需求,针对性进行管理会计工作规划。例如,在财务会计数据使用方面,应分析财务管理的风险、资金使用率、同行业之间横向对比、本部门的纵向对比等,多方面分析财务现状,为各级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其二,使用信息化技术,建立动态化的管理会计服务体系。为了增强管理会计对财务数据的处理能力,应建立信息化、动态化、智能化的处理系统,取代人工操作,与此同时,还需要使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数据处理的优质高效,从而提升国有企业管理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具体操作时,可以与高校、软件开发公司等合作,研发相关的智能化服务系统,还可以与云计算服务单位、专业的财务管理部门等合作,实现管理会计服务外包,提升服务的专业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有效的使用管理会计模式,有助于国有企业进行价值创造,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应注重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建立针对性的制度体系,提升财务数据信息使用率,从而强化管理会计应用效果和价值,为国有企业各部门工作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徐玉德,俞盛新,徐菲菲.国有企业管理会计应用变迁及展望[J].会计之友,2019,000(012):12-18.
关键词:创造价值;财务营运;内部控制;内部审计;资本运作
企业经营的目标是创造价值,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各项经营管理行为都要为创造价值这一目标服务,并坚持所有的工作以创造价值作为评判标准。财务部门作为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要积极围绕价值创造这一企业目标开展管理服务活动。
公司价值创造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防守型,保护现有价值不受损害;一种是进攻型,努力创造更大的价值。财务管理创造的价值与业务创造的价值存在一定的区别,财务管理创造的价值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表现为收入的直接增加,是一种间接的价值创造,主要表现在:促进和保障业务的发展;公司整体经营成本的降低;业务风险的有效降低。
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推动了财务部门职能的发展和变化。财务管理者要全面融入到业务流程中,通过事前计划决策、事中监督到事后稽核分析等财务管理手段,全程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并在这个过程中直接为企业和股东创造价值。
通过财务管理为企业创造价值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下面从常用的财务管理方式进行探讨:
1、财务营运创造企业价值
改善企业的运营状况,提升企业绩效。企业运营的成功最重要表现在财务上的成功。因此,财务高管有责任也有权力通过财务管理为企业的营运提供财务上的专业支持。财务通过与业务部门的深度融合和互动可以极大地改善企业的绩效。在运营层面的预算管理、税收筹划、财务分析等环节,财务高管都可以通过这些财务管理手段使企业形成和保持健康的管理状态,以对企业经营的最终财务结果产生积极影响。
1.1财务预算
财务预算在企业经营中具有重要意义,是企业经营计划的数字化反映,是企业未来经营活动的预演。同时,财务预算又能使决策目标具体化和定量化,能够明确企业有关经营管理部门各自职责及相应的奋斗目标,做到人人事先心中有数。在预算管理中,要特别注意预算要为公司的经营战略、经营目标服务,公司的所有资源要围绕完成经营战略目标这一中心任务。预算编制完成后要建立严格的预算事中管理,事后考核制度,不断促进公司经营效率的提高。
在房产开发企业,除做好年度预算、月度预算外,更重好的是要做好项目预算。由于房产开发项目的特殊性,开发周期一般都要数年,需要首先编制项目总体预算,同时对项目预算按年度进行分解,做好项目资金计划的总体规划。在多项目一起开发时,要综合各项目的资金预算做好项目间的资金平衡,把握各项目的开发节奏,使各项目间在资金调度上能相互支持,节约各项目资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日常开发建设中,财务人员要及时深入了解开发、销售计划的安排,做好开发资金的统筹计划,资金的合理安排就是项目效益的提高。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超支情况,要及时分析原因,并做好应对方案,尽量争取在其他支出项目的节约使项目支出做到总体平衡,保证项目预期利润的实现。
1.2、税务筹划
税务筹划在财务价值创造中具有重要意义。房地产开发由于资金投入大、行业税种相对较多,税务筹划在房地产开发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从房地产项目的取得、项目公司的设立、房产开发销售、土增税清算等各环节都具有很大的筹划空间。在税务筹划中公司要拓宽思路,在做筹划方案时不能仅考虑某项单独税种最低,要以公司的综合税负最低为目标。
1.3统筹使用各项资源
统筹运用各项资源,发挥资产的最大价值。在经营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暂时未充分使用的资产,公司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使用;集团型公司要很好地发挥总公司的协调作用充分发挥各项资源的潜在价值。
1.4财务分析
财务的基本职能包括反映和监督,财务分析是广义的财务反映职能的一部分。财务人员编制的各类财务报表只有通过分析,才能更好地揭示其中包含的信息,更好地为决策服务。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会计电算化应用的普及,使财务人员得以从繁杂的记账、报表编制等工作中解放,有可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财务析当中。
财务分析如同对公司进行体检,利用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通过各种财务比率的计算,对公司盈利能力、营运能力、负债状况、发展能力等四方面进行评价,运用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方法,从纷繁复杂的数据中对企业的经营情况做客观评价并发现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为优化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财务分析的实际应用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它从净资产收益率出发,对影响该指标的因素进行层层分解,深入分析找出影响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变化的各项主要因素。该方法的思想也可以用于其他重要的指标的分解分析,帮助发现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为财务管理提供努力的方向。
2、内部控制保障企业目标的实现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建立内控制度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说得通俗一点,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就是为了合理控制经营中的各项风险,使企业价值持续提高,更好地实现战略目标。
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当包括下列五大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其中控制活动一般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是控制活动的重要内容,要求企业全面系统地分析、梳理业务流程中所涉及的不相容职务,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弊端行为的职务。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它要求必要的经济业务都要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或人员的处理,使得单个人或部门的工作必须与其他人或部门的工作相一致或相联系,并受其监督和制约。对房地产开发公司来说,项目的投资与开发是公司的核心业务,在内控制度建设中应对相关业务重点关注。
3、内部审计促进企业目标实现
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企业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应用系统、规范的方法,评介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从内部审计实际工作中来看,事后审计、财务报告可靠性审计、制度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占了较大的比重。而事中、事前审计,战略审计、效益审计等相对做得较少。为了使内部审计发挥更好的作用,使内部审计更好地为公司的价值创造服务,内部审计应有意识地扩大内部审计工作的审计范围:使内部审计除了单纯做好查错防弊审计外,更好地增加价值增值型审计的业务;从事后审计向过程控制转变;从局部审计向整体审计发展。
4、资本营运加速创造企业价值
随着国际、国内资本市场日渐规范和企业竞争全球化的加剧,资本市场为财务高管为企业创造价值提供了另一舞台。房地产项目由于开发周期较长,项目的投资开发与资本运作密不可分。
根据资产价值评估收益法,资产的价值通常表现为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收益流,而收益有时间价值,因此为了估算资产的现时价值,需要把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收益折算为现值,这就是资产的评估值,评估值=?Ri/(1+r)i。根据资本资产的定价CAPM模型Rp=Rf+β(Rm-Rf),其中?Rp表示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Rf为无风险报酬率,Rm表示市场组合期望收益率,β为某一组合的系统风险系数,CAPM模型主要表示单个证券或投资组合同系统风险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就是说单个投资组合的收益率等于无风险收益率加风险报酬率。无风险收益率可以参考同期国库券利率,风险报酬率与投资项目的行业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其他风险等相关。
根据上面两个关于资本资产定价和资产价值评估的公式,资产的价值主要与资产的预期现金流和投资者预期的收益率相关,而这两个因素在不断变化,不同时间的预期是不同的,资产的价值在不同时间也是不同的,也就是说资产的价值是不断波动的。
在投资决策中,关键是理解资产估值的基本思想,一项资产(或一个公司)的价值与他的预期现金流正相关,与预期的收益率负相关。也就是说,资产的预期现金流越大,估价越高;评估时的预期的收益率越高,资产的估价越小,反之亦然。这就提示我们,在进行资本投资时,要选择经济形势较差人们对未来预期比较低,或者资金成本(利率)比较高时;处置投资要选择在经济形势较好,人们对未来预期较高,或资金成本较低时进行。
关键词:剩余价值;机器人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1
在这个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时代,机器人的运用已经越来越普及。毫无疑问的是,运用机器人进行生产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增加剩余价值。但问题就出在这个地方:根据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这就告诉我们,剩余价值是由劳动者来创造的,换言之,没有劳动力就没有剩余价值。那么,在机器人运作、无劳动力参与的情况下,剩余价值到底是从哪里得来的呢?下文将从两点进行分析。
一、机器人不能创造价值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的一点是:机器人与机器一样,它并不能创造价值,更不用说剩余价值。
从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来看,商品的价值等于C+V+M,其中,C代表不变资本价值,是资本家购买生产资料所形成的那部分资本;V是可变资本,是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所形成的那部分资本;M代表剩余价值,是资本家所雇用的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资本。在整个生产过程中,C和V的价值体现是不一致的:C的本质是旧产品中的旧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在此过程中并不会产生新价值。而V是由活劳动创造出来的新价值,这其中包括剩余价值。也就是说,可变资本才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来源。机器人同机器一样,一旦投入生产,它扮演的是不变资本的角色,因而它并不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此外,无论是机器人的生产亦或是机器人的使用,都是离不开人而独立存在的。机器人的存在只是改变了生产的流程:在没有机器人的情况下,是由劳动者直接生产产品;而当机器人投入运用,则先由劳动者生产机器人,而后由机器人生产产品。从机器人的使用来看,如果没有人对机器人进行管理和控制,那机器人的生产也只能是一片混乱。因而,看似是机器人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实质上仍然是由生产机器人的劳动者创造出来的。这一点,在下文会进一步解释。
二、剩余价值的由来
既然已经明确机器人不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那么,为什么在工人数越来越少的企业部门却可以创造出越来越多的剩余价值呢?这些剩余价值到底从何而来呢?我们来看下面这个例子:
假设企业生产100万斤棉纱需要棉花450万、机器能源150万,共转移旧价值600万;劳动力40万小时创造新价值200万,总价值为800万。即:
现工作日长度翻倍,而工人工资不变,则企业可生产200万斤面纱,需要棉花900万、机器能源300万,共转移旧价值1200万;劳动力80万小时创造新价值400万,总价值为1600万,此时便创造了200万的剩余价值。即:
在上述例子中,我们发现,剩余价值是由生产机器人的劳动者创造出来的,而非机器人所创造。当然,以上例子只是一个简化的分析模型,在实际生产中,除了生产机器人的劳动者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工作性质的劳动者(比如:机器人的维修人员、监管人员等)参与,他们都是剩余价值的创造者。
三、结论
综合上述分析说明,机器人的资本主义使用使资本主义产品的总价值量增加、资本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是不矛盾的,并且唯有剩余价值论才可以有效地解释在机器人参与的工人数越来越少的企业部门却可以创造出越来越多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由来由此得到解释。
参考文献:
[1]夏长森,顾金吾,林惠慈,沈玉玲.政治经济学原理资本主义部分(第三版)[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24).
[2]黄传新,王文荣.能以机器人的资本主义使用否定劳动价值论吗.江淮论坛,1983.
作为汽车时代的企业公民,汽车公司应该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中国最大的轿车合资企业之一,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在上海大众近30年历史中始终坚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上海大众也同时创造了社会价值。这首先体现在为消费者带来高品质的产品,在产品质量、服务两方面为市场创造价值;与此同时上海大众也担负起对员工的责任,为员工创造价值;而且,上海大众还在支持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中,为社会创造价值。
产品背后的市场价值
汽车是一种特殊的高价消费品,一家汽车企业的社会责任,首先体现在为消费者带来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2013年11月15日,上海大众迎来了第1000万辆轿车下线。在1000万辆的背后,是上海大众产品线的不断丰富与延伸。现在,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上海大众已经构建起覆盖A0级、A级、B级以及SUV、MPV等多个细分市场的完整产品谱系。
另一个原因是,上海大众以体系竞争力做支撑,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一流的产品和服务,不仅在市场上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也被认为是行业品质的标杆。在近30年的发展中,上海大众将“质量领先”的理念贯穿于研发、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的整个业务链,建立了全面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评估体系,并于2011年获得上海市质量领域的最高奖项“上海市市长质量奖”。
在提高产品综合竞争力的同时,上海大众还坚持以客户为导向,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结合20多年国内售后服务领域的经验以及专业的服务体系,旗下大众和斯柯达双品牌推出了“Tech Care大众关爱”和“Human Touch真心呵护”售后品牌,进一步巩固了企业在服务质量、品牌知名度、市场占有率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为消费者和用户带来方便、专业的服务。
“杰出雇主”为员工创造价值
在为消费者创造品质价值的同时,上海大众也肩负起对员工的责任,为员工创造价值。基于对“人”的专注,上海大众连续7年获得了“中国杰出雇主”的荣誉。
为提高员工积极性与满意度,上海大众建立了系统的员工综合发展体系和异地员工培养体系,并在内部建立了上海大众汽车大学。
上海大众启动建设之初,上海还没有一所大学开设汽车专业。很快,同样有着德国渊源的同济大学便承担起了为上海大众培养汽车专业工程技术人才的任务,同济汽车专业由此筹建。在接下来的近30年里,上海大众一直与以同济大学为代表的国内多所高校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开启了中国汽车行业人才培养的全新模式。
凭借在校企合作方面的长期实践,上海大众成为首批获得“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的企业。
上海大众还在去年成立了企业大学——上海大众汽车大学,下设8个学院,并由公司领导或高级总监担任学院院长。
由于扩大产能的需要,上海大众近年来陆续在长沙、新疆、宁波投资新的整车生产基地,并为此建立了异地员工培训体系,从企业文化、专业技能等各方面,使异地的员工也能接受到和上海本部一样全方位多渠道的培训。
对社会发展负责
今年,上海大众将“成为最具社会责任的汽车企业”列入企业“2020战略”,并在企业内部建立起相应的公益支持组织体系。实际上,上海大众一直广泛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迄今为止累计向社会捐赠超过4亿元,涉及科学、教育、文化、卫生及各种社会公益事业。
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急速增长,环境污染、道路安全等问题逐渐显现,“环境”与“安全”是上海大众社会责任的两个关键词。
汽车进入千家万户后,儿童交通安全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数据显示,每年中国有超过1.85万名14岁以下儿童死于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是美国的2.6倍。其中主要原因是,目前欧美大多数国家强制规定儿童必须乘坐儿童安全座椅出行,而中国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率只有不到一成,远低于发达国家90%的使用率。试验表明,一旦发生汽车碰撞事故,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可将儿童的死亡率降低70%以上。
2012年6月,上海大众先从改变观念入手,携手多家机构联合举办了“宝贝安行”儿童乘车安全公益行动,向全市235个街道6000多个社区的婴幼儿家庭及200多家0-3岁早教中心制作并赠送了一系列儿童安全出行科普读物和动画宣传片。与此同时,上海大众还通过平面、电台、户外广告等多种形式传播正确的儿童乘车理念,通过多种形式提升儿童安全防护意识,普及儿童安全座椅使用。
2013年11月14日,上海大众与上海市儿童基金会就儿童安全座椅捐赠项目在上海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并将通过基金会向社会捐赠2000把儿童安全座椅送到全国多个城市的家庭手中。同时还将举办一系列儿童出行安全公益路演,向全社会普及儿童乘车安全知识,帮助家长们养成为孩子正确配备和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良好习惯。在未来,上海大众将与上海市儿童基金会携手合作,共同普及儿童出行安全理念,推广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
汽车与环境的关系,一直伴随着全球汽车工业的发展。为了尽最大努力减少产品及服务中所造成的环境影响,上海大众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手段,采取“全过程”污染控制方式, 将汽车制造全过程中的能耗与污染问题纳入到控制范围内,由此成为国内首家全部实现绿色产品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