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儒家文化手抄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文学社团;语文能力;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8-0135-0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语文实践……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近年来,文学社团活动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实践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及探索。校园文学社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发展着。但时间不长,很多农村学校的文学社名存实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少开展活动,即使有活动,也是“老三样”:征文比赛、文艺讲座、阅读欣赏。这些手段已经不能吸引学生,更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文学社要不断创新,才能满足社员知识、技能增长的需要,自我实现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需要。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辛冲街第二初级中学(以下简称我校)鲁班文学社秉承“鲁班文化引领,社团活动育人”的办学策略,经过不断探索,整合校内外各种有利资源,开设“鲁班阅吧”“鲁班讲吧”“鲁班写吧”“鲁班看吧”“鲁班论吧”等栏目,丰富文学社活动,推动文学社蓬勃发展。
一、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开展文学活动
我校文学社立足校园,利用校内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学活动,为学生搭建更为广阔的语文学习平台。
1. 开设“鲁班阅吧”,开展读书竞赛活动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农村学生阅读量少,语言贫乏,理解能力不强,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改变这一现状,文学社依托校图书馆开设“鲁班阅吧”,在全校师生中掀起读书热潮。笔者按照语文新课标的要求,给学生开出了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要求社员做好读书笔记,写出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和情感体验,一本书的读书笔记不少于500字。为了激发社员的阅读兴趣,还定期开展读书竞赛活动:看看谁读的书多,晒晒读书笔记,交流读书心得,朗读感受最深的精彩语段。丰富多彩的读书竞赛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体验,还丰富了知识,培养了语感,提高了阅读分析能力、写作能力及审美能力。例如,每年举办的学校读书节,文学社社员包揽了所有奖项,涌现了一大批爱读书、会读书的典型。鲁班文学社以图书馆为阵地,让书香飘满校园,我校还荣获“武汉市读书联盟学校”“新洲区读书先进学校”等称号。
2. 开设“鲁班讲吧”,邀请校内优秀教师举办行文学讲座
许多农村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尽如人意,而且自卑、胆小,不敢登台说话,害怕与人交流。我校每年举行经典诵读活动,文学社以此为契机,培养社员的口头表达能力及胆量。据笔者分析,学生之所以胆怯不敢上台,是因为缺少朗读和演讲技巧,于是文学社开设“鲁班讲吧”,邀请我校获得武汉市演讲大赛二等奖、新洲区“书香满校园”比赛一等奖的段老师现场示范,举行朗诵、演讲技巧的文学讲座,学生信心大增,对朗诵、演讲的兴趣也十分浓厚。8年来,我校代表辛冲街镇参加区经典诵读竞赛,师生同台朗诵,斩获各种奖项十余次。
3. 开设“鲁班写吧”,邀请优秀社员交流创作经验
农村大部分学生害怕写作文,写文章错别字连篇,言不达意。针对这一现象,文学社采取多种措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讲授方法和技巧等,但效果都不太理想。怎样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笔者挑选有写作特长的社员,当众朗读自己所写的作文,让大家互相交流写作心得,评改作文,沟通见解,分享习作的快乐。用典型引路,用同龄人做榜样,互帮互学,营造创作氛围,点燃写作热情,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写作能力。此外,还开展各种写作竞赛,让学生自己制作“手抄报”,编辑社刊“菁菁苑”,目前已出版5本“优秀作品集”,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
二、合理利用乡土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我校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独特的本土文化和绚丽多姿的大自然景色,为我校提供了宝贵资源。文学社合理利用乡土资源开设“鲁班看吧”,让学生走出校门,跳出书本,为学生创造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营造“生活语文”“社会课堂”的学习氛围,提升语文素养。
1. 问津诵经典,感受儒家文化
问津书院位于大别山南麓脚下,是新洲区著名的人文景观,毗邻我校,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孕育元、明、清三朝鄂东文人的摇篮,被称为中国最古老“大学”。在历史上曾与岳麓书院、东林书院、白鹿洞书院等齐名,因孔子周游列国至楚国,使“子路问津”于长沮、桀溺这个典故而得名。文学社组织学生参加祭孔典礼,参观问津书院,诵读儒家经典作品,了解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吸收儒家文化的精髓,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铭刻在学生的心中,让“仁爱”之风长存。社员对此次活动感受深刻,在日记中激荡着理与情的浪花。
2. 节日祭先烈,传承民族魂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扫节日,也是缅怀革命烈士、弘扬烈士精神、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有利时机。新洲是革命老区,革命遗址较多,文学社利用有利的地方资源开展“清明祭先烈”纪念活动,组织学生赴将军山、将军洞,祭奠先烈。在国家公祭日,还组织全体社员在网上祭先烈,引导学生思考国家命运与个人前途之间的关系,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3. 假期访名人,志当存高远
我校是一所寄宿学校,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缺少口语交际的社会实践机会,文学社努力创设口语交际情境,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辛冲街是著名的“鲁班之乡”,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和能工巧匠,文学社巧妙利用资源,开展“假期访名人”活动,让学生在寒假期间调查、采访同乡成功人士。这项活动既使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交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又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适时选用网络资源,创设语文实践环境
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是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文学社开设“鲁班论吧”,紧扣时代脉搏,合理选用网络资源,将其引入语文实践活动,回应了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关切,增添了文学社的吸引力,使学生获得能力与修养的双丰收。
1. 欣赏优秀视频,在影评中提升审美水平
文学社定期组织学生观看优秀的公益、文学视频和影视作品,如《感动中国》系列、《阿甘正传》等优秀影视作品,然后在“鲁班论吧”写影评,办手抄报,或者现场进行讨论,谈感受。通过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了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 引入时事热点,在辩论中培养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感恩;德育;特色;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30-0030-03[ZW(N]
[作者简介]梁伟雄(1977―),男,广东高要人,本科,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劬劳小学教师,中级教师。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在《诗经》中,“劬劳”一词蕴藉千古孝思,特指父母养育儿女的劳累,诗歌在字里行间洋溢着孝子对父母的感恩之情,而这种美德,正是广州市石溪劬劳小学的文化之根。在过去七十余年的办学历程里,劬劳小学默默传承着感恩的传统精神,并将感恩作为德育主线。
立足于当下学校特色发展的大环境,劬劳小学在实践探索中构建了“3+1”感恩德育理论体系,即以“环境熏陶”“课程渗透”“体验认知”为德育途径,促进学生“习惯养成”。我们让学生在“知恩、报恩、施恩”的感悟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在此,本文结合劬劳小学“感恩德育”的研究和实践,浅谈学校德育的特色发展。
一、感恩德育的内涵解读[HTSS]
石溪劬劳小学是香港恒生银行永久名誉董事长何善衡先生,为纪念慈母刘太夫人养育之恩,于1937年捐资10万两白银创立的学校。据记载,何善衡先生因在外创业事业有成,万分感念慈母的养育之恩,但却深恩未报而慈母见背,遂捐建劬劳小学,以此回馈家乡父老,缅怀母亲。
石溪劬劳小学因慈孝而得名,亦因感恩而立校。感恩之于我校师生,是创办者的拳拳孝心,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德育之魂。纵观当今社会,人们感恩意识普遍较为薄弱,部分人或享受大自然馈赠之余肆意破坏环境,或面对父母之恩却冷漠回应,或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基于此,我们立足小学教育的本质,以德育为重,让“感恩”从小学生开始,并由校园向外扩散。
然而,学生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感恩精神?我们反复思索着这个问题。上溯古代儒家文化,劝人感恩的经典著作比比皆是,如《朱子治家格言》深刻诠释了对“恩”的认同和崇尚,当中有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可见,感恩是中华民族优秀淳朴的民风。延至当下,我校认为,“感恩德育”应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延续何善衡先生的精神,并赋予更深层的内涵:引导学生感受先人、家人、朋友、大自然之“恩”,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感恩善德,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感恩润泽师生心灵,“知恩、施恩、报恩”之情将在劬劳小学里蔚然成风。
二、感恩德育的特色实践[HTSS]
“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会感恩和懂得为善是做人之根本,亦是品行端正的重要体现。何善衡先生的慈孝精神在石溪劬劳小学里代代相传,成为历届师生秉承的优良品德。为了让感恩之情义永续不朽,我校在现代德育工作中继续渗透感恩精神,我们抱以教育者的赤诚之心,涵养学生以最质朴的情感立身处世,使学生的个人品格素养得到提升,行为习惯得到美化,学会“知恩、报恩、施恩”。
如今,在石溪劬劳小学里,学生爱惜公物、爱老师、爱父母,毕业之后,他们为老师送上感谢信。感恩已成为我校最亮丽的风景线,成为校园内最和谐的生活篇章,一批批有感恩之心的孩子正茁壮成长。
我校学生的真情流露,正是源于一系列特色实践活动。我们在实践中摒弃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的模式化德育活动,让“感恩”见于校园各处、见于课程实施、见于丰富多彩的家庭互动中,从而形成以环境熏陶、课程渗透、体验认知为手段,以“习惯养成”为成果的“3+1”德育模式。于是,我校将“感恩德育”外化为一种学校精神,并逐步推进特色实践探索:
环境熏陶:围绕校园文化环境的隐性德育因子,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使学生在校园里感受何善衡先生的慈孝品德。
课程渗透:围绕“课堂为德育主阵地”的理念,将学生置身于校本课程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对感恩的理解。
体验认知:围绕“德育生活化”的核心主题,使学生在活动体验、语言交流、思想意识交流的过程中认知“知恩、报恩、施恩”的道理。
我校认为,要在未来的社会中赢得竞争,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自我教育能力,而这种能力取决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我们通过系列感恩举措,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在“习惯养成”中快乐地享受学习、体验生活,感受父母的亲情、老师的恩情、同学的友情,对所遇到的一切都抱着感激的态度。当感恩从意识转化为行动,从行动转化为习惯,从习惯转化为品质,即为一种境界。
(一)营造感恩环境氛围,熏陶师生心灵
校园文化环境作为育人的隐性载体,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寓环境熏陶于校园文化建设中,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石溪劬劳小学办学历史悠久,校内文化景观丰富,是学校感恩精神的具体呈现。
走进学校,但见南边是修德楼,北边为明德楼,南北楼与校园中轴线上的慈孝牌坊、纪念亭、慈惠堂等文物建筑相映成趣。那带有岁月印记的慈孝牌坊,红墙绿瓦,古香古色;慈惠楼自办学之初便已存在,几经重建修缮后现已变成学校的图书馆。这一景一物,仿若一部书,师生每天与“书”对话,感恩生活的美好。
当然,校园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还包括师生共同创造的人文环境。在劬劳小学的校园里,有师生共同创造的感恩主题黑板报,有学生贴在宣传栏上的谢师卡,有展示栏上学生创作的感恩手抄报作品……处处渗透着以感恩为主线的校园文化,凝聚了师生的智慧,激发了每颗心灵对学校的感恩之情。
(二)深化校本课程开发,渗透感恩主题
开发校本德育课程并应用于教学计划中,有助于学校开创德育教育新局面。我校德育课程以感恩为主题,把关心父母、尊敬老师、尊重和帮助他人作为美好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中,并由此开展了广东省级课题“构建‘感恩德育’模式,培育‘新三好’学生校本德育研究”,以科研引领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实现德育课程的“两个转变”。
1.从静态结构向动态结构转变
以往我校的德育课程各部分或各年级渗透的感恩元素都呈静态,彼此间缺乏内在联系,使得“感恩德育”缺乏活力,为此,我校创造性地开发了校本课程,使课程内容呈现动态综合性和递进性,实现向动态结构的转变:其一,动态综合性体现在结合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范围,有序融入感恩内容;其二,递进性体现在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逻辑和品德发展规律去综合设计课程。
在具体实践中,我校以“感恩德育”为契机,把何善衡先生一生艰苦创业、乐善好施、造福乡梓等事迹,编成《感恩教育》读本。该读本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段特点,课程设计由浅入深,读本分上、中、下篇内容,上篇以了解校史、创办人,感恩学校、感恩教师、感恩同学、感恩校工为主;中篇以何善衡先生的故事引入感恩父母的内容;下篇以感恩社会为主。此套教材图文并茂,使学生在学习中建立正确的感恩认知,拥有善良、宽容、担当之心,懂得“知恩”“报恩”与“施恩”。
2.从重理轻情向知情交融转变
德育校本课程开发要打破“重理轻情”思想的禁锢,这是我校师生的统一认识。我们在各学科校本课程教学中渗透感恩元素,通过对学科内容进行引申,使课程内容紧扣学生现实生活,让“感恩德育”上升到“知情交融”的层面。
对此,我校深入挖掘各学科教材,使国家和地方课程校本化,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和拓展感恩元素,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对于数学课,我们通过具体数据,使学生知道每天吃的大米需要多少人力、工作量,体会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对于音乐课,我们对课本里有感恩祖国、感恩父母、感恩大自然的歌曲进行分类,并组成蓝本,分年级长期使用;对于语文课,我们指导学生阅读好文章,朗诵感恩诗词,背诵名言警句;对于心理健康课,我们指导学生在遇到困难、挫折后该如何进行调解,让学生以感恩之心豁达应对困难。
(三)开展多元体验活动,提升感恩认知
依托感恩体验活动,能使学校德育质量得到升华。当学生在活动中自发地爱父母、爱老师、爱学校、爱自然之时,便是实践体验的价值所在。我校学生从单调的课堂走向丰富的课外,从单纯的校园、家庭步入广阔的社会,这些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活动主题,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激发了学生的感恩情怀。
1.以生活为基础,用爱感化学生。我校梳理思品教材发现,感恩教育贯穿于整个小学品德教学中,沿着一条纵向的线轴,即感恩父母―感恩朋友―感恩老师―感恩学校―感恩社会,不断加深。对此,我们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时,立足于学生的日常生活选择主题内容,让学生积极体验生活。如学校运用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策略,提出三项感恩作业:让孩子用一句话向父母表示感恩;用一个举动为父母消除疲劳;用一天时间为父母分担家务。学校还以“爱己、善行、立志”为主题,以“感受爱(感知,道德认知),感激爱(感动,改变的力量),回报爱(感恩,积极的态度和行动)”为教育模式,开展系列形式、内容丰富的活动,颂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融乐趣入活动,多元渗透感恩。“感恩德育”必须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礼知情,从中感悟与学会“恩”与“爱”。我校安排丰富多彩的感恩活动,将乐趣蕴含于其中,如倡议全校学生回家收集温馨照片、讲述一件与亲人之间的关爱故事、写感恩信等。这些“寻找身边的爱”系列活动,使学生经历了刻骨铭心的体验过程。为了不断创新“感恩德育”的活动载体,我校还结合德育和诗歌教育,开展收集感恩诗词、吟诵感恩诗词、绘制感恩图画、撰写感恩诗歌等活动,定期在学校感恩展板展示;为了让学生拥有一个意义深刻的入队仪式,学校邀请一年级的家长参与入队仪式,让家长亲手为自己的孩子系上红领巾并为他们送上入队礼,与此同时,学生献给父母一份感谢礼和一句感谢的话。
3.借家校搭平台,升华感恩之情。德育工作是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相互配合。我校在“感恩德育”活动启动阶段,向家长和社会广泛征求意见,与家庭和社区联系,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不断增强活动的实效性。如开展“我为学校做点事”“我为班级做点事”“我为他人做点事”等主题教育活动,召开“家校共话感恩”座谈会,举行“感恩自然,认养小树苗”行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明理知行。如此,我们把校内的德育向家庭、社会辐射,从“受爱”到“施爱”,从“知恩”到“报恩”,从“报恩”到“施恩”,把感恩之情化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在环境熏陶、课程渗透、体验认知三种方式的作用下,我校“感恩德育”自成一体,最终使得学生“习惯养成”,彰显德育成效。“少成则若性也,习惯成自然也”,《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一书中如是描述习惯养成的重要性。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我校学生在学习和活动中养成感恩之心,他们用一句句感恩的话、一颗颗爱心汇聚成学校的独有风景。
游走于校园内,即可发现感恩已内化成一种精神和信念,渗透在学生的处事态度和行为举止上,如学生每天自觉打扫校园落叶,有的还拿工具到苗圃除草,从未叫苦叫累,他们对父母的点滴孝行、对他人的关心,正是感恩的最好体现。
此外,为总结学生的习惯养成成效,我校还不断完善德育评价体系,制定了《石溪劬劳小学素质教育评价手册》,建立“三好生”“文明生”评比制度,并在少先队特色争章活动中设置校本“感恩章”,从学生的“形态”和“行为”出发关注德育成果。
综上所述,感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以及社会关系的正确认识。石溪劬劳小学传承先人精神,以感恩作为德育的主线,多元开拓德育模式,使感恩成为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人格资本,长此以往,学校德育将焕发主动性和特色发展的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