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东北师大研究生范文

东北师大研究生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东北师大研究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东北师大研究生范文

摘 要 本文采用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东北大学2012年度在校大学生体质测试数据,从测试成绩来看,我校学生总体水平较高,较2011年及格率有了一定的提升。这跟我校积极重视学生体育锻炼,加强体育教学改革以及支持测试工作的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本文立足于对数据的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改革在校生体质测试的建议。

关键词 东北大学 体质测试 现状

一、体质测试总成绩分析

通过对研究数据的比对,2012年全校优秀率为2.67%,优良率为41.07%,及格率为93.83%,从测试成绩看来我校学生总体水平较高。但从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大一学生的体质测试成绩是处于落后水平的,大二时期,优秀率和优良率都有了大幅度提升。但在大三和大四时期,优秀率及优良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逐年下降趋势,体测指标均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现状,应该引起有关部门和高校的高度关注。

二、身体形态状况分析

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整体成偏态分布,其中女生的正常体重和较轻体重比例明显高于男生,女生的超重比例指数要远低于男生,主要原因除了生活与工作的压力之外,女生注重了个人的外在形象,追求完美的体型,减肥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三、身体机能状况分析

(一)肺活量测评结果分析

除了上述几项,我校还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选用了肺活量体重指数来测评学生体质。从得到的数据显示,大二的成绩最优,大三依次递减。以上现象可能与学校大二以后不再开设体育课有关,学生缺乏系统的有氧耐力锻炼,尤其是与呼吸肌有关的肌肉练习。另外,大一学生成绩相对不理想,除本身身体机能原因外,大一学生第一次参加测试,对方法的掌握不太好也可能是影响其肺活量测试值的一个因素。

(二)800m(女)/1000m(男)测评结果分析

800m(女)/1000m(男)是反映学生心肺功能的主要方面,这项测试主要考察学生耐力的强与弱。从数据可见,一、二年级和三、四年级耐力跑差异性并不明显,各个年级均优秀率随年级的升高呈先上升再下降趋势,高年级耐力素质明显低于低年级。尽管测试总体成绩良好,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学生耐力欠佳,反映出这部分学生心肺功能、意志品质、吃苦耐劳精神和心理抗挫折能力较差。

四、身体素质状况分析

立定跳远是反映下肢爆发力和人体协调灵敏素质的有效指标之一。从测定结果可以看出,立定跳远四年级最好,一年级最差,二年级和三年级成绩处于中等水平。总体成绩出现了随着年级上升的趋势.一年级成绩低于二、三年级,这可能与一年级平时对体育活动不够重视,缺乏下肢力量的锻炼有关,所以应加大对一年级体育课的监管力度。

五、2011年和2012年体质测试比较分析

为了提高比较分析的显著性,我采用了2009级、2010和2011级三个年级的体侧数据。从数据来看,2012年全校学生体质测试合格率较2011年有一定幅度的提高,这都是因为学校体育部在课程设置上有针对性的、有目的的安排了基本素质的锻炼内容。

六、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2011年和2012年学生体质健康总体来看,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有待改善,正常体重比例比较低。缺乏良好的锻炼习惯,没有足够的锻炼时间、没有适宜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是影响东北大学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最主要原因。2012年全校学生体质测试合格率较2011年有一定幅度的提高,这与学校体育部在课程设置上有针对性的安排了基本素质的锻炼内容有很大关联。

(二)建议

1.进一步强调与重视大学生体质测试的宣传和指导工作。

2.学校应调查、识别和理解体质较弱大学生群体的需求,加强和他们的沟通,密切跟踪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采取措施,改进工作,提高学生的满意度。

3.我们应该结合学校体育工作情况以及学生体质状况和体育基础,制定体育教学计划,课中加强练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练习的能力。

4.积极发挥校团委、社团以及协会的体育功能,在校园内营造出积极向上的体育文化氛围,为学生的课余锻炼奠定环境基础。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第2篇:东北师大研究生范文

我们在尊重和继承传统写实雕塑的基础上加强素描和实践教学的内容,主要目的是强化学生的造型能力、学以致用。实践教学不但可以消化课堂内容,同时在各种实践教学的交往中了解、认识、吸取当前国内、国际当代雕塑的现状、发展及雕塑家的创作情况,理智地去看待当前的一些艺术现象,使学生的学校学习生活不至于盲目或过早的走入所谓的潮流。

“潮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无论它属于哪种、哪类,甚至那种认为自己是“神”或“救世主”的人物,也离不开这个现实社会的哺育。

我们不排斥任何新的事物,但只在课堂上讲授我们共同认为成熟的知识,讲授我们共同理解的知识或者说能被我们共同理解的东西,这里说的我们绝不单单指东北师大美术学院雕塑系这几个教师。我们想这就是所谓的体系,一个被绝大多数人认同的理解。教育是有原则的,是有着自身发展的环境和规律的。教育是为一个民族和国家服务的。有国家就有国家利益,有国家就有政治,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教育不只是学校的功能,它也包括家庭和社会。而学校教育必须为它所在的民族和国家服务,很难想象,一个国家办教育,却可以不顾自己的民族和国家利益,去为其它的民族和国家去培养代言人。因此,我们所指的对知识共同理解和认识是建立在民族和国家利益上的理解和认识,这是作为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态度和责任。

作为一所综合师范大学的美术学院,与专业艺术院校显然存在着“专业”的区别,这是长期以来存在的普遍认识。我们可能更好地利用了这种区别,学生们更多地接触到了很多同“专业”比较起来“业余”的知识和认识,这就是他们的创作有点“与众不同”的原因。“专业”可能是在中国社会中赖以生存的“标准”,或引以自豪的“资本”,而我们更想让学生在打好“基础”的同时,尽可能地多去汲取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哪怕是一点皮毛。我们这里所说的“基础”绝不仅仅是专业基础,它包括学生的社会、人生、人格、和艺术的价值取向。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到的一个基本的结论是:一个学生的技术或手头功夫并不能决定他最后的艺术成就,而工匠式的教育模式,得到的结果往往是给社会多培养了几个工匠而已。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对雕塑系基础课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授课方法。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素描,尤其是短期素描一直都是我们基础课授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的这种基础课训练方式对学生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这在学生创作中表现的尤其明显。

我们增加实践教学的内容,除了让学生能多看、多学、多去理解和认识当代艺术现象的同时,更多的就是考虑学生能够通过这个过程去认识他们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同社会的联系。而实践教学的最大收益,是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认识了“潮流”,从而锻炼了自己的判断能力,为最终形成自己对艺术价值的判断、理解和认识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实践教学让我们的学生可以在最直接的环境中参与到当代国内外的雕塑家的艺术创作中,这种创作过程的直接参与可以使我们的学生多角度、客观的、现实地接触到作品完成的全过程,而不是从书本上去看印刷品。这种直接的感受对学生来说是印象深刻的,他们可能不再去对那些书本上的照片和名字顶礼膜拜,而是直接地去感受艺术家及其创作的人格、品味、价值和对美的判断。学生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自然地融入到了当代艺术的气氛中,对自己和艺术的价值有了初步的判断,同时形成了一种尝试艺术创作的强烈渴望。我们想,这就是实践教学对学生最大的帮助。

第3篇:东北师大研究生范文

【关键词】学校 教师 快乐 成长 自为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191-03

厦门市松柏小学创办于1994年,16年间锐意进取,各项事业取得可喜发展,办学质量得到社会的认可。其实成绩的获得根源在于:教师!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基石!

教师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是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有需求和渴望的生命体。教师成长对教师个人、学校发展和教育目的达成都具有重要意义。学校管理中要以教师为本,就是要全心全意地把教师当作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最主要、最活跃的分子,通过各种渠道,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以促进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

作为管理者,要竭力为教师专业成长创造多元平台促进成长。

一、理念践行,营造“快乐生活、激情工作”氛围

我校提出教师发展理念:快乐生活、激情工作。只有懂得快乐生活的人,才能对工作充满激情,对人生充满期待。有了快乐的生活才会有快乐的心情,才能快乐的工作,也才会创造出价值。快乐与激情都是一种人生态度,是对事业与人生高度负责的态度,这种态度给人的发展注入了恒久不变的力量。我们要让快乐促进激情,让激情融化压力,从而带来更多的快乐。

1.享受生活,放飞心情

我校开展的活动丰富多彩:形体训练,注重仪态;拓展训练,增强凝聚;体育活动,强身健体;休闲娱乐,放松心情;回忆童年,童心未泯。

翻开“童心未泯、笑声飞扬”的活动相册,让老师们心潮澎湃。校长事先收集了老师们的儿时照片,并制作成精美的电子相册,在活动中,让大家猜猜照片中是哪位老师,老师还上台讲自己童年的趣事,分享他们的快乐童年。褪色的老照片、愉快的讲述、此起彼伏的喝彩声、小虎队激昂的歌声……大家仿佛回到了绚烂多彩的童年时代。

南京师范大学孙彩萍教授多次走进松小,她感到:松小以“快乐发展”为办学特色,不仅仅让走进学校的人看到快乐文化布置,更让大家感受到学校上空弥漫着快乐的空气。东北师范大学秦德生教授说:走进松柏小学有种“如家”的感觉,从校长到教师都能体会到“快乐工作”的气氛。

2.岗位练兵,夯实基础

2007年 5月,我校制定《厦门市松柏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计划》。这次练兵的主旨是:干什么、学什么;练什么、比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强调三个落在实处,即真实、朴实、扎实地推进教师岗位练兵活动。掀开活动记录,我校开展教师岗位练兵活动一览无遗:有组织师德演讲比赛活动,说得至情至理感人肺腑;有组织全体教师参与教学基本功展示赛,语文教师朗诵、英语教师口语、其他学科技能赛,让赛场亮点不断,迭起;有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撰写读书心得,让教育理想油然而生;有组织“两笔一画”现场考核,极大地促进青年教师基本功的提高,真可谓“教学改革敢立涛头踏浪,岗位练兵秣马厉兵勇当先。”

一系列的练兵活动,掀起了教师苦练内功的热潮,虽然教学擂台无论是内容还是时间安排都是紧凑的,但因为打破以往沉闷的展现形式,整个活动让校园呈现出生动与生机。

在思明区教师进修校举办的教师岗位大练兵暨第四届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大赛中,我校在片段模拟竞赛中6人获奖,评课竞赛中9人获奖,创新大赛中6人获奖,获奖率为全区最高。

二、共生意识,打造成长的“三体”

这种基于共生理念教育实践智慧的生成过程,既是教师自我生命的扩展、充实和提升的过程,也是引领学生精神生命不断充盈的过程。建设一个共同参与、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创造、共同发展的共同体有助于在专家、校长、教师、家长、学生间形成一种对话机制从根本上说,有助于使教师成为幸福的教育工作者。

1.专家合作体

专家进校,带入新的教育理念、教育知识和研究方式,打破学校原有的封闭状态,实现了外来因素和内在因素的重组与重构,创建合作体,由教育理论工作者与教育实践工作者共同搭建对话的平台。

我校2009年12月参加《厦门市思明区中小学校特色发展策略的实践研究》,并与东北师范大学结对子。自2010年,我校与东北师范大学的专家顾问团建立了友好伙伴协作的关系后,东北师大专家团起到很具体的引领作用,这种合作至今已有一年多,也许在学校发展中仅是初具成效,但对于我校教师的成长发展来说却是显而易见的。

(1)与一流专家面对面

自2010年,我校与邬志辉教授领衔的专家顾问团建立了友好伙伴协作的关系后,邬老师不仅到厦门做专题讲座,而且每年至少两次到我校指导实际工作,这时,老师们紧紧抓住这难得的机会,与邬老师面对面对话,提交我们的困惑。邬老师总是耐心倾听并认真解答,他渊博的才识、谦逊的学者风范深深地折服了我校全体教师。

(2)高校教授莅校问诊

邬志辉教授领衔的专家顾问团,分成4个小组,分别指导四组学校。我校有幸与南京师大孙彩萍教授、东北师大秦德生教授、东北师大王海英和梁玉梅教授结成同盟。四位教授浏览学校官方网站、阅读学校材料、检索学校影响。入校调研,走进教师心中,与教师推心置腹的交谈。教授们深入课堂听随机的常规课并评课议课,帮助我们提炼出特色发展的五个分课题。在高校教授一次次的亲临指导下,我校教研风气更蔚然成风,教师专业语言丰富了,课堂教学能力提高了,教育技巧也更为科学了。

(3)重返高校回炉锻造

知识在更新,教师原有的知识库总会竭尽的。邬老师为我们教师敞开东北师大的大门,创造了学校骨干教师再学习、再充电的机会。2011年8月1日,东北师大教育管理与课程论研究生课程班开班,解决了学校骨干教师的动力问题,提高教师参与创建特色学校的积极性,也为实验校的特色创建打下坚实的实施基础。

(4)一对一的种子培养模式

按照邬志辉老师的要求,我校遴选出5位学校特色发展的种子教师,他们分别承担学校特色创建的5个分课题研究。为使研究工作顺利、有效开展,邬老师为每位种子教师选派一位导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这种培养模式让我们感到亲切、亲近、踏实,不会感到理论研究、课题研究是那么遥远、迷茫、措手无策。种子教师在与导师的对话、碰撞和融合中渐渐成长。

2.研究共同体

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让个体的聪明才智得以尽情舒展,还能充分展示教师群体的智慧与才能,达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

2008年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就是依托备课组团队的力量,形成研究共同体,定时定人员定主题开展研究。终于分别在2008年、2009年、2010年面向全区、全市、全省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场展示。

今年上半年,我校开展快乐课堂的研究,组成了研究中心组,单周周三下午5:00后,是中心组沙龙的时间。大家在交流、碰撞、融合中,设计了《快乐课堂元素表》、《快乐课堂评价表》、《快乐课堂学科教学策略》等。

为了更好地促进“快乐发展”特色学校的创建,我校制定了五个分课题,本学期将五驾齐驱、五箭齐发地进行“快乐发展”特色学校创建实践与研究,组建了五个研究工作坊,他们分别是“快乐发展的办学思想解读和建构”课题研究工作坊、“快乐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工作坊、“教师快乐成长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工作坊、“快乐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工作坊、“快乐课堂教学评价研究”课题研究工作坊。

3.成败捆绑体

教研组是学校以学科为单位开展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的重要组织形式,通过开展理论学习、专题研讨、教学反思、个别指导等活动,不断提高本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有计划地培养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我校共有六个教研组,对于本教研组的教研实效,教研组长总有着紧迫感,生怕自己的教研组落后,总是创新教研活动形式。

本学期区进修校将开展数学学科有效作业设计评比,数学教研组长邀请教研员到校指导,后进行实地演练、评选、推荐选手。得到这个信息后,其他教研组也不甘人后,主动与学科教研员联系培训事项。前不久,语文教研组就邀请厦门市教科院邵巧治老师做了《语文学作业有效设计》的讲座,老师们受益颇多。就这样原是数学组的作业设计技能训练,却变成所有学科教研组的活动了。因为他们的荣辱意识,使得我校的教研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富有实效。

我校在“质量奖励制度”中,着重考核备课组整体指标,从制度上消除单科独进,单打独斗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可以说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一方面鼓励教师发挥个人教学专长出成绩,在本学科组发挥引领、示范功效;另一方面教师自找差距,而且同年级中多了可学性;有了可赶性;更有了可超性,促使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优秀的个体凝聚了竞争力,学科组内每个成员都树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团队意识,并保证竞争效益的最大化。实现竞争有序、和谐发展的效能,从而达到年级组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

在荣辱共生的意识下,我校不少团队取得成绩。英语教研组被评为全国外语教学示范单位和思明区优秀教研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备课组被评为厦门市优秀备课组和思明区优秀备课组;数学教研组被评为厦门市五一先锋岗,音乐备课组被评为思明区优秀教研组。

三、目标引领,形成教师的梯度培养

学校有共同愿景,即一所学校的办学目标,这是学校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样,教师也设立自己的个人愿景,实现大愿景与小愿景的结合。“攀登有高点,才有挑战;成长有目标,才有动力。”这样,教师在努力工作当中,就能够实现其人生价值和人生追求,并与学校形成合力,达到“双赢”的目的。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教师的发展需求存在差异,为了满足不同的发展需求,学校在教师培养上体现层次性和阶段性,给不同层次的教师搭建舞台,以实现教师的梯度发展。

1.青蓝行动

“青蓝行动”,其寓意就是培养年轻教师,让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对青年教师进行有计划的重点培养,目的在于充分挖掘青年教师潜能,为松柏教育的发展提供合格的师资,也为我校“名师工程”人才的培养提供后备军。青年教师要分近期、中期、远期撰写个人的专业发展三年规划,实施“双轨制“培养模式,由学校名师担任他们的业务导师,学校行政担任师德导师。期初举行发展蓝图的自述,期中组织专业发展进展交流,期末举行青蓝行动成果沙龙。从去年起,组织两场的青蓝结业活动。结业程序是:自报阶段——审核阶段——确定阶段——展示阶段。当天除了申报人的材料展示外,还要进行3分钟个人DVD和15分钟个人成长历程演讲。再由学校面向教师、家长、学生代表分发青蓝结业的征求问卷。凡教师、家长、学生征求问卷中合格率达到90%以上者即可结业,由学校教科室颁发结业证书。整个结业活动充满了感动、感激;充满了欣赏、肯定;充满了新的愿景和期待。

2.曙光行动

曙光行动是关注进入发展阶段的青年教师如何扎实发展、稳步提升,如何形成独立开展研究能力。像这样的教师,我们除了配备优秀的导师之外,同时积极地邀请区教研员担任他们的业务导师,现在已有7人与区教研员签订带教协议。

3.名师工程

我们一直大力倡导“校以师而名,师因校而名;师因生而扬名,生因师而成长”的思想,聚焦名师,打造名师。我校评聘的“名师”不仅仅是一种荣誉称号,更是一个工作岗位。名师应聘后,必须根据各自应聘称号的相应职责和自己的素质基础认真制定成长计划与履职计划。六年来,松柏名师们积极通过示范课、业务知识讲座、与年轻教师结对子、指导开课、参与听课评课、开展课题研究、撰写成长心得和科研论文等多种方式,实实在在地落实履职承诺。

我校的名师工程,既评聘“首席教师”,也评聘“明星教师”、“教学能手”和“教学新秀”,以此让老中青教师都有追求与奋斗目标,从而引导不同层次的教师更好地成长,形成良好的人才梯队。

我校教坛新秀蔡益萍老师发出这样的感慨:“今天竞聘“新秀”,是为了挑战自我,因为我心中还有梦……”。

一次偶然在网上看到厦门市思北小学教师的博客,里面竟然提到我校的名师竞聘,她说:原本很不情愿的,被安排去松柏小学听演讲。……今天的演讲,是我所听过的报告会中,最打动人心的一次。……突然羡慕起这一群年轻的集体,因为他们有着一颗感激生活的心。他们的多愁善感,他们的热情,我为他们的这份单纯坦率,甚至是执著而感动。

四、个体自为,提升教师成长的内需力

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是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内在地转变思想,从“要我发展”转向“我要发展”,提升个体自为的意识。

1.教师自我反思的习惯

反思是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并不是任何的反思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必须是科学的反思、自主的反思,才能达到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一位教师如果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几十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几十次重复。

我们提出反思的层次:新教师教学技能反思;适应型教师教学策略反思;发展型教师教学理念反思;研究型教师教育研究反思。反思始于问题。发现问题是反思的起点,问题推动着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思考、探索。2009年,我校在全市率先进行微型课题的研究。每学期初,我校组织教师申报个人微型课题,期末申报课题成果,把教育教学实践当作课题研究的一种探究过程。完成一个个人课题的研究就好比攻克一座阻碍自己专业成长的小山丘,把学习、工作、研究、成长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一种很幸福的职业生涯模式。

2.教师自我超越的态度

我校“深海蓝”合唱团曾获得国际合唱比赛金奖银牌,5月赴台湾参加第四届海峡两岸合唱节。一位领导开玩笑地说:松小不简单啊!这个“松柏现象”值得研究。何止是深海蓝合唱团成绩凸显,松小信息学在去年的市竞赛中一举获得全市12个一等奖的3个。松小科研先行:课题研究突出,曾因评价课题获得中国特色教育理念与实践项目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在全省前列。今年我校田径队获得区田径运动会中小学田径比赛八连冠……

这些成绩不是学校逼出来、压出来的,而是教师自己努力付出得来的。松小有一批“自为”的年轻教师。他们总是向学校提出要求:要求在寒暑假训练,要求带学生去演出,要求编写校本课程……。他们将自己作为发展的主体来看待,积极自觉地实现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更新——自我超越。

五、快乐前行,创新教师评价制度

学校要让教师不断实现自我成长的需求,体验“成长”的成就感,激励教师不断进步,不断迈向新的起点,就需要创新教师评价形式,让教师在“被评价”中享受快乐。

1.赏识教师的每一点进步

人性中最本质的精神需求就是渴望被赏识,渴望成功。正如罗兰所说,成功的意义是发挥了自己的所长、尽了自己的努力之后,所感到的一种无愧于心的收获之乐。试想,一个不被学校赏识的教师,如何去赏识自己的学生呢?学校管理者要成为教师“成长”的助动器,善于发现广大教师身上的优点,甚至会挖掘教师潜在的能力。赏识其实不用大费周折,一个赏识的眼神、一句肯定的话语、一次普通例会上的表扬等等,都能激励教师成长的信心。我校教师的获奖奖状都会在教师大会上颁发,不仅对授奖教师是一种鼓励,也是对其他教师的一种鞭策。

2.不断充实教师成长记录册

教师成长册是放在学校的教科室集中保管,这样有利于跟踪、查阅和交流。我们会组织全校性的“教师教科研成长册”的交流展示活动,把所有教师的个人成长册排列在桌面上,让全校老师互相翻阅学习。这是横向的交流与比较,既能让老师发现差距,取长补短,又能帮助老师客观地认识自我。这是一种内思内化的过程,所以感受是深刻的,促动是巨大的。设立教师教科研成长册以后,我们在教师评先评优、考核晋级时把教科研成长记录册作为教师评价的参考依据之一,让每一位教师能充分地展示自我,用具体的、有形的事实描述自己专业成长的过程和取得的成绩,生动地为全面、客观、准确、公正地评价教师提供翔实的依据。

3.评选“快乐教师”

学校评选“优秀教师”,这一做法似乎多年不变。在校园观察中不难发现,与学生最亲近的教师未必是“优秀教师”,而能与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孩儿王”的大多是本身很快乐的教师,而且他们的教学效果和留给学生的快乐印象甚至比“优秀教师”来得突出。

我校尝试评选“快乐教师”,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懂得用“快乐”元素来教学。因为他们对教育的“快乐”理解和实践,使学生产生了乐于接近老师、乐于接受教育的快乐情愫,从而在校园吹拂起“快乐教育”的春风。

第4篇:东北师大研究生范文

宋运来身处六朝古都的南京,却不乏北方人的直爽与豁达。四年前,因他主编一套《名师特色课堂研习》收录了我的一个课例而相识。此后,又多次一同参加教研活动而相熟。他身上有一种特殊的幽默感,率性而本真,我概括为:狡黠善应对,友人皆喜之。

经常登录他的新浪博客,拜读了他的诸多博文,我从内心深处为他沉醉于教育教学研究,躬耕于课堂实践的精神所折服,因此,也就有了想写点东西的冲动。

一个人对职业的投入及取得的成就,最能反映其胸襟和气象。宋运来身处基础教育的前沿阵地,怎么会在既教课,又做管理的案牍劳苦、纷繁琐事之中,出版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智慧管理的、语文有效教学的、作文研究的那么多著作,提炼了那么多心得,创新了那么多方法呢?我想,答案还在“乐道”二字。

乐道,是对教育信念的坚守。选择一种职业,就选择了一种对幸福的阐释,选择了一种与世界交往的方式。为师者,唯有乐道,才不至于使每节课变成一种令自己乏味的义务,才能在平凡中思考,在实践中求索,不懈耕耘,不断超越,才能在劳苦忙碌中不断汲取前行的力量。在宋运来专业成长的初期,没有参加过任何级别的赛课,他说自己属于不会说话、不会上课、不会写作、不会研究的“四不会型”的后进教师,我觉得这是“软件”太软。我还认为,他的“硬件”也不硬:没有俊朗的外表,没有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也非身在名校、系出名门,因此,他不是“宠儿”,也不是“骄子”,但为什么软件很软,硬件不硬的“后进”教师,却在短短的11年后,成为名师云集的江苏省的小语特级教师呢?最朴素也最好理解的解释:梦想和信念。美好的梦想任何人都会有,但坚定的信念却弥足珍贵,他的读书学习,他的思考写作,他的钻研探讨,均来自于心无旁骛,积极进取的信念。其中,也自然充满着求道之乐、悟道之乐,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爱琢磨教育上的那些事,可能是自己的一种教育情怀使然吧”。

乐道,是教者从于心的情怀。国画大师石涛曾言:“画者从于心者也。”意为只有取得艺术的自由,才能真诚地从于心;只有从于心,方能取得艺术的自由,进入艺术的自由王国。艺术创作如此,教学研究亦如此。读宋运来的博文,我虽能窥见宋运来艰苦付出之一二,但我还是认为,对于教学规律的探寻,仅仅有苦功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语文教学是一种精神的投入,必有情感之寄托,方可乐于斯,并得斯之乐。可贵的是,我从他身上,能感受到教学研究乃快乐的苦役,或艰苦的乐事,乐道敬业之更趋专一,故于此道渐有成就。正因为有这样一种心态,宋运来对教学研究才愈发痴迷,也越教越快乐。无论是致力于“张力语文”的研究,还是在“童漫作文”上取得的突破,这种既承袭传统,又以“造化为师”“我用我法”向教学自由王国更深处漫溯的情怀,是一种“教者从于心者也”的特性,而这一特性,却往往被许多同行所忽视。

第5篇:东北师大研究生范文

【关键词】中学生;影视思维;影视素养;影视教育

一、推行背景

“中学生影视素养培养教育”是已获批成为教育部A类“质量工程”项目的“东北师范大学学研产复合型影视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子项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是国家教育部、财政部推出的“质量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度,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共101个,其中艺术类本科30个,“东北师范大学学研产复合型影视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实试验区的重点建设子项目,“中学生影视素养培养教育”项目已于2012年9月结项。四年间,项目实验单位为以东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长春第十一高中、汽开区第六中学等十所中学。

实验方式: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师与该专业研究生以团队形式专题性授课。

课程内容:

二、影视思维与中学生影视素养的关系

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他的著作《预测与前提》一书中就曾写到:“视觉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同电脑、新的形象和数据储存等相结合,可能不仅对文娱节目,纪录片,或一般意义上的信息产生巨大影响,同时对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思维的层面,以及对我们自己在宇宙中的观念,也会产生影响。”

科技领域的迅速发展,读图时代的来临,将文字语言文化的时代推向视听语言文化的时代,庞大的社会媒介使得视听语言文化的的应用日趋广泛化、深入化。人们的信息生活不只是报纸与图书,多媒体信息化充斥着信息主流,影视文化便是这信息主流中的主流,已经成为引导和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和现实生活最直接的文化信息来源。

是人的心理过程中最复杂的心理现象之一,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内在规律的反映。当人在回忆和思考的时候,他们必须集中于要回忆和思考的事物。人在生活中为了认识他周围的世界,就会不断地进行观察,所以观察是人的生活习惯。当人们有意识的在进行观察时,还要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如边看边想,观看影视作品就是一个边看边想的过程。受众透过一连串影像的并置,借着镜头之间的对立,在观众心底所引起的反应,来将情节往前推衍的过程就是最直接的影视思维。

影视艺术文化是多元化的,因此便具有多面性。对于心理机制与社会观念都尚未成熟的中学生来说这无疑这把双刃剑。在全国都在高呼素质教育的同时,中学生的影视素质教育不容忽视。当然,这点已被相关教育部门承认,诸多教育者也都认识到并积极推行影视素质教育,国内的很多中学也都开设或者将要开设影视素质类课程。但全然无教育上应有的系统性,也没有找到一个影视教育的关键点,教育方法几乎全是以影视作品作为教育工具来辅助其他教育。比如用影视作品去教育学生的思想品德;用影视作品来说明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这是观念上的本末倒置,也是诸多教育者不曾意识到的。

三、中学生影视素养培养课程的教育理念

中学生影视素养培养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中学生的影视思维与良好向上的视听媒体导向以顺应整个时代的发展。教学核心方法除了基础知识的传输应重启发与疏导,重个体个性培养。任何的知识到最后都是要自身的思考与领悟,与其灌输给学生不如要他自己发掘,而老师要做的就是帮他发掘自己,帮助他知道自己的渴求点,一步一步帮助学生解开那些“为什么”,增强课堂互动,让学生自己说自己判断,因为每个人的影视思维模式也是不同的。

在片源的选取上,不要局限在电影上,授者也应该关注学生关注的。网络上的一些短小视频无论内容还是画面都极为丰富,而且创意十足。授者应该让学生“大开眼界”,让他们看他们没看过的东西,对于视野与思想都是大大有帮助的,而更重要的是,顺应时代的视听媒体导向作用也会在这其中潜移默化的显现出来。关键是影视作品本身作为教育主体,不用影视作品说明其他事物。比如并非单一的用影视作品进行思想教育,摒弃传统影视教育的单一赏析性;并非把影视作品作为语文教育的辅助工具,摒弃影视教育的附属地位。让影视专业的专门教师,以影视思维的角度去透析影视的外部、内部。表象上是引导学生学会看影视,如何看,如何有目的的看。而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看”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思维模式,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影视思维。

四、中国中学生影视思维问题现状

(1)观看影视作品类型单一,选择范围小。除应试教育现状下的限制情况,中学生影视眼界局限于媒体宣传什么、流行什么,盲目性选择;或只集中看某个频道、某个栏目、某个类型的电视剧。观影结构的单一与局限,不利于中学生影视思维的发展,而良好的影视思维结构能帮助中学生更好的全面发展。

(2)受外来文化侵袭,影响其意识形态发展。如中学生普遍关注韩剧,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韩剧的制作精良,画面好看,充满时尚潮流的元素。韩剧的主题内容容易被少男少女们青睐,符合青春期心理特征。再者韩剧也是一种潮流,是每天同学间的谈资,慢慢发展为“大家都看,我不看我就落后了”。但很多影视作品构建出来的价值观与世界是虚幻的、拜金的、甚至低级趣味的,我们不否定任何一种或一部影视作品的价值,但观影者应所有分辨而不是被影响。如何让中学生能观影全面、不缺失的情况适当的减少外来文化侵袭也是影视素养教育教授者的责任。

(3)影视思维模式以感性认识为主。在中学生影视素养培养课程的课堂互动中问及学生的第一感受时回答大都是情感感受,因为人类文明当中的情感感知是最易被接受的。但感性认识往往是肤浅的、不可靠的。也就是说中学生的思维还很局限,缺少对综合艺术的观赏能力,这不正式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中国学生“高分低能”的教育问题吗!

结 语

如果说“性格决定命运”,那么笔者认为“决定性格的是思维”。对于一个从事影视专业的人来说“影视思维的张力”不难理解,人类大脑的高级之处在于人类拥有高级的思维,影视的特性决定了影视思维的张力。综上所述,中学生影视素养培养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对其影视思维的培养。

第6篇:东北师大研究生范文

教师们在园领导的带领下持之以恒地从事着课题研究,不断摸索经验,反思经验,提高了幼儿园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造就了一支富有本园特色的研究型的教师队伍。

一、开展教科研活动,调动了教师的积极心态

具体地说,幼儿园教科研从以下几方面调动了教师的积极心态。

(一)促使教师发现自身价值,挖掘潜能。作为幼儿教师,教育价值究竟是什么呢?哪一项课题更适合班级幼儿?自己的潜能究竟是什么?怎样把自己的潜能同科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师们开始挖掘自身的潜能,分别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研究的课题,开始在各个领域内实施科研课题研究,并都小有成效,提高了教育的积极性,自身的优势也得到充分的展示。

(二)激发了教师的创新精神和自主意识。教科研活动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独立思考、融入创新的自由空间。例如我们进行“主题探究”实验课题的研究,各年龄段的主题在开始阶段大体都是相同的,但是随着活动的开展,班级出现差异,教师们根据班级幼儿的兴趣点,开始扩展不同的活动内容,最后各班的内容都不尽相同,各有特色。这其中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创新精神,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她们的自主意识。

(三)增强了教师的互动及友好竞争的意识。教科研是一项需要深入研究的活动,因此教师们迫切地感到只有在不断交流研讨中才能获得更新更多的经验。这种互动增进了同年龄段彼此间的了解,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们会及时发现自身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教科研如同催化剂一般,它促使教师都想在科研中力争上游,都想创出自己的特色,因此它带来了资源共享、友好竞争的良好效益。

(四)满足了教师的成就欲望和发展需求。开展教科研活动以来,教师们的成就感也在这种教科研活动中得到相应的满足。教师们的科研论文相继在国家、省、市、区获奖或在幼教报刊杂志上发表。设计的教育活动在省、市、区优秀教育活动评比中获奖。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教科研是取得成就的必由之路。

二、开展教科研活动,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开展教科研活动是普遍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因为研究可以使教师从日常事务的“操作者”变为思考者和探索者,成为具有创新意识的研究型人材。

(一)开展教育科研转变了教师的观念。著名的教育家杜威曾经提出“经验+反思=成长”的观点。开展教科研以来,教师们的观念有很大转变。视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为教育,组织教学时更多地依靠各种实践活动,采取“玩中学”,把幼儿的情感态度放在首位,把活动空间扩展到社会、扩展到大自然中。活动中教师们思考得更多的是如何让幼儿成为主体,让幼儿快乐地学习。

(二)开展教育科研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现在教师经常翻阅幼教资料,尝试将实践和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我园已有20多位教师完成东北师大学前教育研究生进修班的学业。教师们丰富自身教育理论,了解到幼儿教育领域前沿的改革动态,更好地在幼儿园开展教科研活动。

(三)开展教育科研提升了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期的教科研活动使教师逐渐掌握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教师现在进行活动后都要对活动进行评析,评析的依据来自于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对幼儿细心的观察。例如: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的一些消极情绪,教师不但会从活动自身找问题,同时会研究这种情绪发生的特征、背景及条件,然后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

第7篇:东北师大研究生范文

这里,不能不提到海宁市高级中学,它在推动海宁乃至浙江省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应写上浓重一笔。1995年海宁高级中学购入第一台多媒体电脑和若干与教学有关的光盘,走出了海宁教育信息化的第一步。以海宁高级中学为代表,海宁在推进教育信息化方面,走的就是一条敢于创新的路。1999年,海宁开发了全国第一家教育局域网。之后,“校校通”工程又走在了全省前列。而今天,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推动教育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海宁市上下的共识。当然,这里的信息化水平远不是多媒体辅助教学所能“一言以蔽之”的。包括海宁高级中学在内的一批实验学校正引领全市近百所学校共同创造着海宁信息化的新格局。

在考察之始,我们被这样一个问题所困挠:虽说海宁在推进教育均衡化方面走在前列,但毕竟还有一些硬件设施相对薄弱的学校,它们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又当如何作为呢?

双山实验学校是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下带有三所村小,硬件设施不甚理想。现有虽然有两个计算机房,但计算机房中的电脑好多都是本世纪初添置的,且每个计算机房能正常使用的电脑不过二十多台。该校紧紧抓住海宁推进新教育的契机,硬是走出了一条农村薄弱学校走教育信息化之路的新路。这所学校采用理论素养与教学实践并重的方式;发挥部分青年教师的优势,带动更多的教师参与到信息化建设中去。该校定期编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学习资料,使包括村小教师在内的一百多位教师能了解国内研究的动态,提高了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一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并成为学校的骨干力量。在他们的带动下,全校形成了信息技术与教学紧密结合的良好氛围。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一些原来不甚接触网络的老教师,也积极尝试,他们中也有一些开始相关教育信息技术的课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刘茂森等教授考察了该校后这样感叹:“在海宁,像双山实验学校这样一所相对薄弱的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工作都做得这样扎实,可见海宁的教育信息化真是大有作为的。”

海宁目前有29所学校被列为教育信息化实验学校。在三年之内,“实验学校”的名称将取消,教育信息化将作为对每一所学校的基本考量内容。同时,学校信息化工作评价的重点已经“由外而内”,即由外在的信息技术软硬件和使用状况,转向教师与学生于信息化环境下的成长情况,转向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转向活生生的、灵动的课堂。

可以这样说,信息技术推动了有效教学的实施,拓展教学的空间。“天空教室”、“Z+Z教学软件”、“网上教研室”、“东师理想”等平台或软件,使教学不仅变成单纯的传授过程或是简单的交流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发现、共同探索生成课堂教学的过程。

同样,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在于提高学生信息素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而转变其提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激活思维、增强情感体验、促成思想与智慧,提高学生的发展空间,为其后续发展提供动力。在不断深入的实践中,教师的关注点实现了两个转变:从关注信息技术到关注学科,从关注教师到关注学生。

许多学校开设了学生成长网站,并使之成为孩子们成长的推动器。学生在自己的成长资料管理中,进取心、责任心也被激发起来。海宁市实验小学的个人成长网站,给每个学生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石路小学的网络阅读,使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成为孩子们与多方交流的平台;海宁一中英语学习人机互动,使网络成为学生进步的陪伴者。

教育的使命在于成就学生的未来,信息技术则为学生的发展注入生机!

信息技术所带来的这些变化,实际上都需要在教师细致严谨的工作中体现出来。教师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直接推动了自身的专业成长,这与海宁教育信息化一开始就将科研与之结合是分不开的。

教学的发展,教师的专业提升,都离不开科学有序的校本研修。海宁建立起了网络研修机制,互动式教研、共享式教研方式给教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现了一种多元开放,多向互动,多方支撑的教研新格局。这些都打破学校、学科组、教研组之间的壁垒;有利于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教育教学管理者,教研组,名教师、青年教师等各方交流和互动;有利于参与研讨的老师在思维碰撞中产生新的灵感与智慧,不断丰富、改进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操作策略;促成了学校的教研组基于网络“链接”外校研修资源,逐步成为群体合作的学习型组织和行为改善的实践共同体。比如新仓小学的网上备课系统就很好地借助网络,激活教师间的思维碰撞,促进教师间智慧的交流。该校老师把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思考传送到网上,在网上与全国各地的专家、同行进行交流,使一个教研组甚至一名教师成了思想交流的“集结点”。正是在教育信息化的道路上一开始就注入了科研的活力,一批优秀科研型、反思型的教师不断成长起来,成为海宁教育信息化进程强有力的推动者。

校本研修的质量、教师研修的内驱力、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都离不开自上而下的科学有序的培训机制。海宁教育信息化的里程,也是海宁教师不断地接受培训,并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与创新的过程。

在这个方面,海宁的英特尔未来教育提升了大批教师的教育信息素养。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海宁始终贯彻这样的培训理念:对于海宁的中小学教师来说,重要的是如何借助信息技术,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中走出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全市500多名受到培训的骨干教师,影响着更多的教师,将英特尔未来教育中学到的理念与方法融合到课堂活动之中,融合到学生成长中去,也融合到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的进程中去。

另外,海宁请来高校学者、知名专家为校长和教师们进行培训或指导。同时,海宁在资源库建设等方面大量投入,不断为教育信息化增强后劲。现在,该市的本地资源库收集了教师自行制作的三十个多个G容量的素材资源和课件等。海宁高级中学、实验初中、紫微小学等都设立了学生学习平台。海宁教师博客自2005年10月8日开通起,就成为教师教学与专业提升的动力平台。有很多老师的博客如“大江英语教育”、“彩云追月”等受到国内一些专家的关注。

现在,一些学校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开始注意到教育信息技术与学校文化相结合。我们知道,一所学校的文化是学校最有价值的内涵,可以折射出它的历史积淀与传承,直接关系到它的可持续发展。“信息技术不仅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生存与发展的方式”等观念渐入人心,一些学校将这项工作有意地融合到学校的文化建设与长远发展中,积极营造信息化教与学的环境,在一种开放式的环境中,以文化的视野审视并推动学校、教师与学生的自主发展。

海宁市教育局胡振学局长说:“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促进海宁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有理由相信,海宁教育插上了教育信息技术的翅膀,而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一个鲜花盛开、大地飞歌,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季节,作为《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的特约通讯员,我先后走访了海宁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相关主管领导。走访中让人感触最深的是海宁市在区域性推进信息技术方面,领导重视,措施有力,全员参与,成效明显。现就走访所思所感,撷其精华记录如下。

特约通讯员:海宁市在推进教育信息化方面提出了“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这一观点,是基于怎样的考虑?在实施过程中开展了哪些创造性的工作?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哪些变化?

胡振学: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过程、转变教育模式的重要途径。推进教育信息化,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享受优质教育,促进我市教育均衡化、优质化发展,构建学习型城市、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正是基于此,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强大动力和前沿制高点。我市在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坚持以应用为主导,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形成覆盖全市的教育网络基础平台和信息共享平台,建立起相对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和高效的运行机制,初步实现了由传统教育向现代化教育的转变,培养了一支能较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队伍,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办“让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理念得到了落实。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促进海宁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切实加快海宁教育信息化发展,我们在实施过程中紧紧抓住了以下三个环节:一是抓“发展”重实效。教育信息化工作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才能通过发展来解决教育改革前进中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取得实际效果。我市与东北师范大学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活动的全面合作、开设“教育硕士研究生海宁班”等,就是抓“发展”中涌现的亮点工作。二是抓“建设”重落实。教育信息化建设要落实到一系列具体环节,包括设施的建设、教师队伍培训、应用系统建设、资源建设以及课程教材建设等各个方面,要以“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精神抓好落实。三是抓“保障”不放松。必须紧紧抓住加强制度建设、规划建设和人才建设等环节的工作,保障信息化建设的规范、有序、高效进行。

从我市近年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丰富多彩的活动来看,我市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变化。在硬件一次性投入的基础上,切实加强了可持续投入;在看得见的物质投入基础上,注重看不见的软件投入;在传统意义上的学校管理者培训基础上,切实加大“信息化管理者”的培训工作,用“培训先行”取代“购买先行”,用“资源整合优化”取代“低水平重复建设”。今后我市将一如既往地重视信息技术工作,把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海宁市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抓手,大力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特约通讯员:海宁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注重整体推进,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你们是如何理解区域性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实践中重点要抓住哪些环节?

朱永强: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性推进对当前教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信息化是衡量一个区域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从而实现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助推器。我对教育信息化本质特征的认识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教育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广泛应用为重点,通过改善教育教学的状态和质量,从而培养适应信息社会需求的人才。加快区域性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必须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为载体,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为核心,以全面实现数字化教育教学环境为宗旨,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注重实效,强化学校装备的“建、配、管、用、研”工作,扎实稳妥地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办学水平奠定物质基础,为实现我市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服务。

特约通讯员:区域性推进教育信息化最终需要通过教师去实现,因而,师资队伍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所在。教师进修学校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海宁在区域性推进过程中是怎样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

钱金明:信息化建设是否取得预期效果,决定性因素在于教师信息素养的高低。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现代信息技术的整体水平,我们在抓教师队伍全员信息技术培训的同时,注重抓好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在全员培训方面,我们先后开展了信息技术培训、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培训、现代教育设计培训等;在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我市组织部分校长到东北师大参加信息技术培训,与东北师大合作开办硕士研究生班等。在提高广大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同时,发挥骨干引领和示范作用,使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普及全面铺开。在教师培训中,我们注重把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转变为学习工具,把信息化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载体,把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之中,最终实现教育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切实提升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第8篇:东北师大研究生范文

[关键词]传媒教育 现状 问题

[项目]本文为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林省传媒业适用型人才培养对策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07〕第373号。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309(2010)07-0154-02

一、吉林省传媒人才培养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传媒教育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为吉林省新闻传媒业的繁荣和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传媒人才,并在发展中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部属高校“捷足先登”

吉林大学是吉林省高校中新闻传播教育创办最早、资格最老、发展最好的老牌名校,在新闻传播领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对吉林省其他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建立和发展起了良好的示范与带头作用。吉林大学新闻学专业始建于1960年,是中国国内较早开设新闻学专业的教学机构之一。东北师范大学的新闻教育虽成立较晚,但发展迅速。东北师大的传媒教育主要有:(1)信息传播与管理学院,前身为图书馆学系,创建于1960年,2000年撤系建院;(2)传媒科学学院,是2004年初由原广播电视学院和信息传播与管理学院合并建成(广播电视学院前身为电化教育系,创建于1983年,是全国第一个电化教育系,2000年撤系建院);(3)文学院新闻系,成立于2001年,其前身是成立于1995年的编辑出版专业。

(二)省级老牌高校新闻专业“后起直追”

改革开放初期,一些省级老牌高校相继创办了新闻专业。如吉林艺术学院设置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长春师范学院传媒科学学院设置了广播电视编导、广告学、戏剧影视学等专业。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设置了传播学专业,培养掌握现代农业信息传播科学理论和技术,具有农业科技基本知识,熟悉数字化农业的基本技能,能够驾驭广播、电视、报纸、杂志、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媒体的传播手段,立志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服务,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吉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师范学院设置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编导、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高校各种类型的新闻传播专业“遍地开花”

高校扩招以来,吉林省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迅速。目前,除了综合大学创办新闻传播专业外,其他类的高校,也纷纷办起了新闻传播专业,甚至理工、体育类高校也创办了相关专业。除了公立大学外,一些民办大学也开设了新闻传播学院或影视学院。在新闻传播教育层次上,既有本、专科学生,也有硕士研究生;既有国民系列教育,也有自考、函授、电大等成人教育。总之,吉林省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正逐步形成多种类、多层次、多途径、多对象的新格局。

二、吉林省传媒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高等新闻传播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构成了制约新闻传媒教育发展的瓶颈,值得重视。

(一)办学目标定位模糊,毕业生难以适销对路

省属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开设不顾学校实际,盲目跟风,结果办学过程中定位模糊,缺乏统筹考虑;没有注意以市场的人才缺口为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缺乏前瞻性等原因造成毕业生很难适销对路。伴随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国家逐步把媒体推向市场,迫使媒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得不注重经营,因此急需大批经营管理人才。而现行的新闻传播教育对此情况预见不够,对毕业生培养不足,造成市场人才供求矛盾突出。

(二)新闻人才培养目标过于强调专业性

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吉林省乃至全国目前的高等教育的教育目的仍以培养“专才”为己任,形成了一种过于强化专业性的“定向式”教育,即大学生一入学便被分进某个系的某个专业,进行定向式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尤其随着现代科技呈现出在高度分化基础上的重新高度融合趋势,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这将打破长期以来社会分工所形成的基本格局,传统片面的“专才”教育已再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这一点在新闻教育上则表现得更为突出。英国传播学者S•Splichal和C•Sparks认为:21世纪新闻传播人才需要包括广博的知识、客观的视角、批判的态度和准确的判断四个方面的素养①。其中,广博的知识成为新闻工作者的首要素养,而后三者均是在广博的知识的基础上,依赖于综合人文素质培养出来的。可见,“通才”、“杂家”在传播业突飞猛进的信息时代,日益凸现出其至关重要的意义。为此,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对新闻传媒教育培养目标进行改革。

(三)新闻教育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在传媒发达的西方国家,一般来说,新闻培训主要由新闻机构成立的独立的或者合作的新闻媒体来完成,而不是在校园里进行的。这些新闻媒体为学生的新闻实践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学生一入学就走进媒体,开始自己的新闻专业学习。在我国,由于新闻教育单位缺少与媒体的必要联系,因此,形式上,以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为主要形式,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单一的讲授;内容上,新闻理论教学一直占据着新闻教育的主要领地,忽略新闻教育的实践性,即使有新闻实践,内容上也偏重于对个体新闻稿件或节目的处理技巧技法。总之,主要是“工匠式”教育。

(四)师资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在人员构成方面,吉林高校新闻院系大部分专业教师大学毕业后就直接分配到学校从事教学工作,实践经验匮乏。在人员引进方面,以接收应届硕士、博士等高学历教师为主,调入人员名额则很少,而且对调入人员的要求也很高,多为高校副高以上教学人员的流动,极少数接收在职媒体从业人员从事教育工作。就新闻传播学的方向方面,本应是多元的,在新闻学史、发展史、传播理论等理论方面,自然要求博士学位等高学历教师;而新闻的实践方面,包括采、写、编、评等,则从业经验更为重要。目前,由于各高校的扩招,师资需求量明显上升,而相应专业教师匮乏,所以有统计表明,约有六成以上的新闻专业实质是文学专业的翻版。著名新闻教育家方汉奇先生就审慎指出:“为了保证新闻事业对新闻人才日益增长的需要,新闻教育必须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慢了不行,太快了,师资设备、经费都跟不上,硬件、软件都上不去,保证不了质量也不行……如何保持一个适当的发展速度,避免大起大落,是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注意掌握的一个问题。”②

(五)招生规模失控,学生就业压力大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新闻传媒,特别是报刊杂志进行整顿,调整“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的方针,大众传媒市场发展的需求刺激高校新闻传媒教育的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大学办学规模的扩大和专业审批权的下放,使许多尚不具备办学条件的高校仓促创办新闻传播教育相关专业,导致了新闻传播专业点的激增和招生人数的急遽膨胀。随数量上的增加而来的是培养质量的下降,从而导致新闻传媒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总之,伴随着高校扩招,新闻传媒专业的纷纷创办,许多学校并没有做好积极的准备,办学理念落后、培养目标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学生规模过大,这些问题构成了新闻传媒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性问题。

[注释]

①陈昌凤:《中国新闻教育:你往哪里去》,载于《时代传媒》,2002年第7期。

②方汉奇:《新闻史的奇情壮彩》,北京:华文出版社,2000年版,第296页。

第9篇:东北师大研究生范文

关键词:CUBA;大超联赛;运行机制;竞技篮球;体教结合

中图分类号:G841.7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童编号:1007―3612(2007)02―0270-04

本文试图从它们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任务,管理体制、训练体制、竞赛体制以及技战术水平等方面对两者的运行机制展开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比较研究,充分、客观地审观我国高校竞技篮球走“体教结合”之路的发展状况,以期总结其中的成功经验,发现存在的不足,从而为进一步深入改革和完善高校篮球竞赛体系、竞赛市场和运作模式,推动高校竞技蓝球“体教结合”可持续发展进程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CUBA和大超联赛的运行机制(包括训练、管理体制、竞赛体制等),以及部分参赛高校为主要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座谈、现场观摩、调查访问、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比较等科研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CUBA与大超联赛运行机制下的人才培养目标、任务比较CUBA创建之初提出了“发展高校蓝球,培养篮球人才”的口号,试图最终把自己打造成为中国职业篮球最大的人才储备库,并逐步建立起“小学――中学――大学”的篮球人才培养体系,以形成与原来的青少年业余体校相互竞争的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格局。而大超联赛的理念是“打造中国的NCAA,为CBA输送合格的职业球员”。它的近期目标和任务十分明确,就是要为教育部组队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篮球比赛选拔优秀的大学生运动员,并承担为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储备人才的重任。其长远目标是:试图为我国竞技篮球在体都结合方面探索出一条新路,促进原来各成系统、相互封闭的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在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方面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形成合力,从而逐步取代全国青年篮球联赛,构建“小学一一中学――大学――大学普通联赛――大超联赛――职业联赛”新的一条龙人才培养体系,提高高校篮球竞技水平,努力将我国普通大学变为优秀体育人才的培养基地,并着眼于奥运战略,解决运动员的后顾之忧。

2.2管理体制比较CUBA和大超联赛都是由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和中国篮协共同主办和组织管理的大学生篮球联赛,两者应属于同一系统当中处于不同层面、不同阶段的比赛。两项赛事都各自成立了联赛组委会和竞赛委员会,分别在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篮球分会的统一领导下开展每届赛事工作。中国篮协作为两大赛事的主办单位之一,直接参与和投入到赛事的组织指导工作,对比赛的赛制、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的管理、培训等各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帮助,相关参赛学校所在的省、市、自治区教育厅作为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在政策上给以扶持,保证了两大赛事正常、有序的进行。此外,CUBA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划分为四个分区,又下设了四个组委会分会,负责当年各自分区的分区赛,各分区赛的比赛由各自分区承办当年分区赛的有关省、市、自治区大学生体育协会或高校组织进行。大超联赛则划分为南、北二个区域,采取主客场双循环赛制,进行各自区域第一阶段的比赛。两项赛事组织管理机构的设置都相对较为合理与齐全。

但具体到CUBA和大超联赛各参赛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管理体制问题,尽管大超联赛的成功举办实现了由教育部单独组队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篮球比赛的近期目标,然而通过座谈和调研我们发现:由于大超球队均是在原参加CUBA比赛的高校基础上,由教育部指定一些高校参赛的,因而各参赛高校基本上依旧沿袭着原来在CUBA中的运动队管理模式,致使无论是CUBA还是大超球队,都未能形成一套具有鲜明指导意义、推而广之的运动队管理体制。各参赛高校篮球运动队的组织机构存在不健全现象,大部分参赛高校篮球队仍隶属于体育教研部或下设的运动训练教研室领导下进行训练和竞赛工作,运动队的管理机制、管理手段还处于行政计划管理下,缺乏竞争机制,行之有效、可借鉴的运动员、教练员的管理方法没有落实。高校竞技体育的“体教结合”仅仅只是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极少部分衔接或完全局限于高校内部体育管理部门与其他教育部门之间的结合,“体教结合”的概念不清,体育系统对高校运动队训练工作的扶持和支持不足,缺乏制度化、政策化保障,体育与教育系统两家主管部门共同管理竞训和教育工作的真正意义上的“体教结合”模式在大多数高校中还没有得以有效构建和实施。

2.3运动员、教练员来源与构成比较

2.3.1 运动员来源 我们曾对第5届CUBA西南赛区比赛10支高校球队的98名参赛运动员的来源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见表1。统计结果显示:CUBA运动员大多来源于省内外高中毕业生,并且调查人数中有10%左右的大学生运动员正在就读硕士研究生。虽然这些后备人才的学历上去了,但运动技术水平仍显粗糙,无法给予高水半职业篮球以强有力的支撑却是不争的事实。另外,虽然CUBA每年都举办了选秀夏令营,但经过分区集训、初选、人营及营内选拔,最后每年选秀营中大都只会剩下极少数人供各高校选择,僧多粥少,一些知名度不高的高校很难选到称心如意的人才,从而使CUBA队伍中极易形成两极分化,强者更强,弱者更弱,不利于CUBA的发展壮大。

反观大超联赛,运动员的入学年龄和参赛年龄上限分别是24岁和28岁,不设下限,在中国篮协注册的青年队队员只要被高校录取,同时符合联赛其他参赛条件均可代表所在学校参赛,球员允许在大超联赛和CBA实“双注册,两项赛事每次运动员可任选一项参加,不能同时参加。由于大超联赛向在中国篮球注册的青年队队员敞开了大门,因此,首届大超联赛16支参赛高校球队阵容大致由以下三种类型构成:一类是清一色的专业运动员组队或者以专业运动员为骨架,如广东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东北大学属于省、市青年队成建制挂靠,上海交大、厦门大学、天津大学和西安交大则吸纳了一批体工队、俱乐部一线现役及退役适龄队员;第二类是以普通大学生运动员为班底,补充少量专业运动员组成,如湖南大学、东南大学、辽宁大学、电子科大、华中科大等;第三类则全部是由业余球员组成的大学生队,如东北师大、山东大学等。大超球队运动员的来源明显广于CUBA。

2.3.2教练员构成 长期以来,我国竞技体育教练员队伍一直存在着“学院派”和“实战派”之分。所谓的“学院派”教练主要是指高校运动队教练,他们一般均由高校体育教师兼任,专职教练。“学院派”教练大都毕业于体育院系,熟悉篮球专业理论,拥着从事一般群体训练丰富的经验,但他们较少接触

过专业的运动训练,缺乏大赛执教经验,因而对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工作有时可能会表现出力不从心。而“实战派”教练即专业队教练具备较多的运动实践经历和执教体会,却缺乏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浓郁的学术交流氛围。两派教练长期各自为营,各成体系,“井水不犯河水”,交流、协作和沟通甚少。CUBA和大超联赛的创办为专业队教练进入高校执教,使两派教练相互学习、相互协作、各取所长搭建了一个平台。一方面,至第七届CUBA比赛,已先后有27名男、女职业队教练加盟CUBA各高校执教;另一方面,大超联赛向专业靠拢的趋势对专业队教练的吸引力更大,首届大超联赛16支参赛高校中,有7名职业教练带领各自高校篮球队参赛,占参赛球队主教练总数的43.8%,并且大超赛场上还首次出现了中国大学生篮球竞赛史上第一位外籍主教练。专业队教练员执教高校的部分统计结果见表2。

2.4训练体制比较 CUBA发展至今,“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训练体制已基本建立,许多高校与本省市及外省一些体校或体育重点中学挂钩,从组队、人员编制、训练管理到经费来源都由高校负责解决。但由于高水平竞技体育主要是由各省、市体育局主管,造成有发展前途的运动苗子仍然大多进入了专业队,高校招收到的普遍只是一些二、三流的后备人才,虽然“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训练体制已被大家接纳并付诸于实践运行中,但其整体的优势功能没有得到体现和落实,也就无法与高一层次的专业队或职业比赛接轨。此外,高校篮球运动队每周训练次数大都为3~6次,每次训练时间1.5~2.5 h,每年的比赛场次为4~12次左右,相比于专业队周训练时间大都可达18~24h左右,大学生运动员训练时间和比赛场次过少。因此,这就涉及到在有限的训练时间内怎样全面提高训练水平,学习和训练的关系如何处理的问题,即“学训矛盾”问题。

相比之下,大超球队继续保持纵向与各省市中小学衔接的同时,加强了与体育系统的横向合作,一些高校与各省市体工队联合办队,或以挂靠方式招收现役专业运动员。高校招收体工队队员入学,这些队员既是高校学生,又是专业队队员,具有双重身份。他们训练和住宿在体工队,而学习则由高校安排教师给他们专门授课,每周上课4学时左右,晚上自习2学时左右,高校主管学籍事务,体工队主管竞训事务,对运动员实行双重管理。部分大超球队这一学训结合举措实施的具体效果和推广意义如何,有待于时间的进一步检验和论证。

2.5竞赛体制比较

2.5.1 CUBA的竞赛体制 CUBA采取的是先各省市预赛,继而分区比赛,再集中各分区赛前二名球队进行男、女八强赛直至总决赛的赛制,参赛高校至第七届比赛已遍及全国700余所。其中,分区赛是由各省、市预选赛(选拔赛)的第1名按照四个分区分别进行各自区域的比赛。四个分区的具体划分见表3。分析CUBA赛制,发现其中存在一些问题。

2.5.1.1 CUBA区域的划分存在“东强西弱”现象

表4的统计结果显示:七届CUBA比赛东北、东南二个分区的男队共夺得5次总冠军,16次进入四强,而西北和西南两个分区分别为2次和12次,说明CUBA强队大都集中在东北和东南两赛区。这种现象不利于CUBA的发展。因为,东北、东南两个赛区强队过多,要想从这二个赛区出线进入男女八强赛,相比于另二个赛区就要困难得多,长此以往,必定会打击东南、东北赛区一些参赛高校的热情,进而影响到CUBA整体竞技水平的提高。

2.5.1.2分区赛赛制欠合理性CUBA各分区8支球队分二个小组进行第一阶段小组赛,第二阶段比赛是两个小组按一对四名,二对三名,三对二名,四对一名进行交叉淘汰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小组赛的成绩实质上并没有带入交叉淘汰赛,也就是说即使是获得小组最后一名,仍有机会杀人分区赛四强直至前二名,最终进入CUBA八强,这一现象在历届CUBA比赛中比比皆是。如第五届CUBA西南赛区的四川师大女队,东南赛区的河北建筑科技学院男队等。这样的赛制,导致了某些不公平因素的存在,易对比赛产生消极作用。

2.5.1.3总决赛罚球决胜赛制值得商榷CUBA总决赛采取主客场二战决胜制,如两场比赛一胜一负各自得失分相等,需进行10人罚球决胜制。这种方式能否达到人们预期的希望消除加时赛偶然性的目的,使比赛结果更显公正性、合理性,值得推敲。因为,虽然相比于CBA和中超足球联赛等职业赛事现场观众经常会伴有影响比赛的过激行为产生,CUBA相对而言还是一块净土,观众赛场过激行为表现程度相比其他联赛要低,发生比例也相对较小,但根据此前研究,有11.4%的大学生观众在观看CUBA比赛时可能会因外界因素影响而产生赛场过激行为,其产生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另外,CUBA联赛观众赛场行为表现对主客场比赛的大学生运动员临场心理的影响具有明显差异。因此,在总决赛如此重大的比赛中采取罚球制胜的赛制是否能够改进,的确值得CUBA赛事组织者深思。

2.5.2大超联赛赛制 首届大超联赛是2004年10月由教育部指定的16支高校分南北两个赛区进行,北区参赛高校为: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大学、东北师大、辽宁大学、天津大学、山东大学和西安交大;南区8支参赛高校为:复旦大学、上海交大、东南大学、华中科大、湖南大学、电子科大、厦门大学和广东工业大学。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原来选定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因无法招收到专业运动员,申请只参加CUBA而不参加大超比赛,最终教育部决定东北大学顶替其名额参赛;而西安交大却组建了两支球队分别参加大超联赛和CUBA比赛。相对于CUBA赛制,大超联赛的改革力度加大,其两个分区赛的比赛采用主客场制双循环赛,取各区前四名球队进入第二阶段主客场二战淘汰赛,淘汰赛如两队战平,则采取5分钟加时赛决出胜负,总决赛为主客场三战二胜制。并且,首届比赛之后,大超联赛组委会计划进一步完善下赛季赛制,如第二阶段的比赛拟由原来的主客场二战制改为主客场三战二胜制,冠亚军总决赛改为主客场五战三胜制。这种试图增加比赛场次,给大学生运动员提供更多的比赛锻炼机会的思路与“体教结合”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匹配的。当然,大超联赛在基本赛制的进一步巩固、确定,参赛高校的选定与各省市专业篮球的实力布局并非完全一致等问题上,依然需要加以解决和完善。

2.6技战术比较通过以上的比较,我们已经可以看出大超联赛运动员的技战术层面应该高于CUBA。但是,为了给CU.BA的技战术水平进行更准确定位,我们不妨以全国青年联赛部分参赛队为参照系,把CUBA和大超联赛放入其中进行比较,可以更加清晰地发现两者的差距。

从表5的统计数据我们可知,CUBA冠亚军球队从身高、平均每场得分、罚球命中率到失误等各项指项均与青年男篮有一定差距。虽然其二分和三分球命中率接近青年联赛水平,但这与两项赛事运动员防守能力及比赛激烈程度的差别有较大关联,因为比赛越激烈,防守越凶猛,二分和三分球命中率就有可能相对降低。因此,综合分析CUBA技战术整体水平,我们可以得出结论:CUBA与青年联赛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CUBA强队水平仅接近青年联赛中的弱队。CUBA技战术水平提高不快,与它严格限制球员资格的准入制度有着必然的联系,这种铁腕政策对保持赛场的纯洁性、公平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必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1)运行中的CUBA和大超联赛体现出我国高校竞技篮球“体教结合”包含了两个不同层面。

2)CUBA和大超联赛的成功举办,标志着高校正成为我国竞技篮球后备力量培养的重要基地。

3)加强“体教结合”,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按照竞技体育和教育规律共同培育高水平篮球后备人才,这是促进我国高校竞技篮球乃至整个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契机。

3.2建议 1)加大横向合作的力度,共同促进大超联赛及CUBA赛制模式的逐步完善和成熟。

2)加强与中小学的纵向联系,健全输送机制,提高高校培养优秀篮球后备人才的数量与质量。

3)规范CUBA和大超联赛的组织管理工作,使CUBA在全国范围内影响力的广度与大超联赛在竞技水平的深度形成互补,实现高校竞技篮球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