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形容不靠谱范文

形容不靠谱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形容不靠谱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形容不靠谱范文

1、三下五除二是汉语成语,原为珠算口诀之一。现多形容做事干脆利索;也是新兴的网络讽刺暗语,多形做事不靠谱,异于常人。

2、成语的来历:

算盘是中国古代一种有效的计算工具,其功能相当于现代社会的计算器。“三下五除二”是珠算中最基本的加法口诀之一,由于古时借助于简单、易记的口诀,人们可在算盘上进行一系列运算,因而“三下五除二”这条基本口诀便产生了“迅速、快捷”的意思,比喻干净利落的做完一件事。

如果从珠算的运算上来讲是加法中的一个口诀:意思是在算盘的下档上有二个珠或者多于两个珠时,再加上三个上去,操作时应从上档上拨下一个珠,下档上除去二个珠,即先加五再减二,这个除字不是正常运算中的除法,而是去除、去掉的意思,也就是3=5-2。比如,4+3,拨下5,再从底下4个中去掉2个,得7(在珠算中,上档珠一个珠算作5,下档中每个珠为1。)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形容不靠谱范文

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所有教育都在试图告诉我们,凡事要认真,为人要实诚。这一定没错,但当我们躬身践行这一准则的时候,却发现生活变得异常艰难。它为我们描摹了一幅理想的图景,却不曾为我们制定一份可行的操作方案――在逐渐长大的日子里,你或许会发现,要做纯粹的自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18岁的时候,我们总是对自己的未来充满诸多想象,对一切事情都十分在乎。这时候的我们都是极其纯粹的,纯粹到会因为一次模考的失利躲在被子里哭一个晚上,会因为一条有点暧昧的短信欣喜一整天,会因为朋友最近总跟自己不喜欢的同学交头接耳而耿耿于怀一周。在人生之后的日子里,我们会如此怀念青春,恐怕就是因为这样――可能再也没有机会那么认真努力地接纳生活里种种渺小却又伟大的“小确幸”了。

不过这样的心境,总是会在成长对你的缝合里慢慢消解。很多曾经被你观照的东西,逐渐变得轻描淡写起来――你的圈子变得越来越大,你的生活阅历变得越来越纷繁,你的精力变得越来越有限。不管你是否愿意承认,在迎接生活朝你涌来的万马千军时,这个曾经可以被牢牢把握的你自己,确实显得捉襟见肘了。

我似乎就是这样一个很“糊涂”的人,这些年练就了一身“胡说八道”的本领。好久不见的朋友难得来趟北京,约好一起去吃晚餐,却被突如其来的一次紧急会议冲掉,为了不让朋友觉得跟工作一比友情显得那么廉价,只好找个“俗到掉渣”的理由匆忙搪塞;跟同学约好的夜跑计划,会因为自己一段时间以来高强度的忙碌状态而提不起任何兴致……有太多太多事不知要从何“认真”地谈起,我只好一边自我谴责和反思着,一边庆幸着经过这些年竟还未完全被别人归入“不靠谱”的行列。

这种看待自己的视角似乎是有些诡异,也多少有点粉饰太平的意味,但我还是很想讲述这个事实,一个深有体会的事实。是“身不由己”也好,是“无可奈何”也罢,在我还没有变成一个世故圆滑的“老油条”以前,面对这个复杂世界,我确实难以做到游刃有余:要去做的事情太多太多,而我们的能力却那么有限,不足以装下那么多的期待。

人生最艰涩的矛盾在于,到底是成为你想做的那个自己,还是成为他人眼中期待的那个自己?我们常常用“靠谱”去形容一个人,然而仔细想来,所谓的“靠谱”,仅仅是达成了符合你期待的那个TA而已。我们或许不曾仔细斟酌,在达成你的期待时,TA恐怕也放弃了很多做自己的可能。设身处地反观自己,面对越来越多的人出现在你的生活中,对你提出的种种期许也变得越来越难以调和,这会是我们都将经历的困顿和迷思――我至今也没有想明白。在我的人生体验里,做好身为朋友、亲人的你很难,做好纯粹的自己其实更难。请原谅我写下这样一份出乎意料的答卷,在我的理解里,无论前一句话是认真说的,抑或只是玩笑话而已,只要不曾影响你对身边人事的珍视,一切都是情有可原的。

电影《阿甘正传》里有段对话令我印象深刻,有人问阿甘:“你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阿甘回应道:“什么意思?难道我以后就不能成为我自己了吗?”看完竟有诸多感慨:我曾一度自责因为生活的诸多变动难以履行许下的诺言,正当我试图改变并不断奔走周旋在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中时,那个“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自己早已与自己想象中的“我”背道而驰。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是因为人人皆有追求完美的愿景,可这个世界上哪里有完美的人呢?有好有坏,有对有错,才能勾勒出一个真实完整的自我,不是吗?

所以,如今的我不会那么介怀究竟这句约定是认真,还是玩笑,甚至在自己偶发的“不靠谱”里,我都会有自己的理解方式:重要的不是如何看待这句话,而是如果无法践行它,请一定认真地解释它――当你真有苦衷时,请一定说出来,因为只有借口,才是最伤人的。

长久以来,我都对自己曾经的“不认真”有些懊悔。我觉得我欠很多人一句道歉,也欠很多人一个解释。直到我逐渐理解,所谓的在意与记挂从不只是一场赴约、一顿晚餐、一次唱K,真正的冷漠,是连开一句玩笑的心思都不曾有过。

第3篇:形容不靠谱范文

人物:方兴东

时间:2005年博客中国融资1000万美元后

大话:一年超新浪,两年上市

结局:改名为博客网的博客中国在2009年关闭了北京办公室,大批员工离去,目前基本属于维持不倒的状态。

无论后来的结果如何,在中国博客史上,方兴东应该占有一席之地;也无论blog这个词究竟是该叫博客还是叫网志,前者总是更为人所熟知——以至于仿twitter的服务被称为微博。但方兴东2005年的豪言壮语,最终无可奈何花落去,超越新浪的梦想,生生地被新浪出手博客而击碎。

虽然有很多评论直指方兴东管理的失败,但某种程度上,我认为博客中国的失败并非因为管理,而根在于“模式”。我的分析从两点出发:

其一、所谓大教堂变为大集市。这两个“大”都是方兴东对话语场的形容。前者指代的是少数人说多数人听(很像教堂布道),后者则指代所有人都可以说(很像菜场的喧哗)。这个形容大致是确然的,中国的博客在全盛期,有一亿之多。但问题是,人们并不见得习惯大集市里的吵吵嚷嚷,人类的本性是要避开混乱,而喜欢规则的。

方兴东在2005年就认为新浪是可以被超越的。彼时新浪全年业绩近2亿美元,而网易不过6千余万,搜狐1亿出头一点。方兴东认为新浪的大教堂模式压制了人们的表达欲望,这种模式必不长久。这个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方的药方却错了,他试图用大集市来挑战并超越大教堂,运营到后来,博客中国不得不也转向大教堂模式,因为人们的注意力毕竟是围绕名博转的。这就成了博客中国致命的噩梦,因为新浪一伸手,轻轻松松地就把名博给吸了过去。

最终超越大教堂模式的,其实是百度。这家2005年只有4000万美元营收的公司,今天已一年23亿美元入账。Web2.0风起云涌,使网络出现了更多站点,迎来第二次信息大爆炸。去中心化推倒了门户这个中心,却建立起另外一个中心:搜索引擎。

故而,大集市只是对大教堂的一种修正,而且这种修正,很诡异的,必然会回到大教堂来。博客中国,为新浪做了一回嫁衣。

第二点,其实更关键:博客中国是水平的。所谓8-80岁的人,都可以写博客、看博客,看似覆盖面极广,实则没有受众区隔。创建一个水平供给的服务,是相当容易被巨头打垮的。

很多人诟病国内的互联网创业环境,认为创新者做了点市场普及和教育后,巨头仰仗着自己有钱有用户就轻松地摘了一把果子。腾讯被称为全网公敌,不无这个因素。在桌面互联网上,百度做信息、腾讯做关系、阿里做消费,再加上尚有诸如新浪搜狐网易盛大等其它巨头,基本上已经覆盖了互联网今天能想到的所有领域,一个水平覆盖的服务,想要脱颖而出,何其困难。而我们今天看到的几个后起大公司,会很巧合地发现,它们都是垂直类起步的:京东的3C、当当卓越的图书、人人的校友录、360的安全。

故而当有人说,新浪微博,还不是因为起步者出于某种原因挂掉而导致成功的——这个说法一点也不靠谱。可以说,即便当年饭否叽歪没有出事,在新浪高压下,一样没有机会。Follow5的关张,是很好的例子。

第4篇:形容不靠谱范文

宏观经济层面:虽然金融危机最恐慌的时刻已经过去,但美国经济的复苏进程并非一帆风顺,其刚公布的GDP增速远低于先前的乐观预期;而欧债危机给欧洲经济复苏所蒙上的“阴影”至今仍需要迈过多道坎。

在如此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下,中国经济势必难以“独善其身”。 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经济下行的态势已越发清晰。但另外一些变化更应引起警惕,即所谓“经济退,政策进”的预期正在强化。

为经济恢复至合理水平,有关方面已经开始注意到要防止多项政策叠加的负面影响,如果外部环境出现恶化,宏观政策可能再次放松。

由此,七月的“流火”一路消解了上半年的“坚冰”,沪综指上涨达9.97%,创近一年来的单月涨幅新高,并使得A股的“身价”陡增。截至7月30日,A股市值总额为22.51万亿元,与6月末的19.42万亿元相比,增加了3.09万亿元,市值增幅为15.93%。

从个股的表现来看,一些超跌股的机会明显多于一些“高高在上”的强势股。截至7月22日,尽管股市大幅反弹,令个股股价收复了不少“失地”,但仍有29只个股股价处于上证指数在2008年10月28日1664点时之下,有11只个股相对大盘1664点时已经溢价不多。

而另一边厢,在“房价过快上涨”的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深圳一反前两月的量价齐缩的“冰封”常态,不但前来买房的人络绎不绝,并且出现逆势跳涨的现象。

《金融理财》记者调查发现,对房地产调控政策放松的预期是主因,同时横亘楼市的供需“鸿沟”与供需双方对后市预判的差别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车市的情形又何偿不是如此。年中国内汽车市场一改以往“有车不愁卖”的牛市思维,出现了普遍冷、局部热,冰火两重天的现象。

“高库存席卷车市,如今4S店老总每天的头等大事不是卖车,而是忙着找停车场。”经销商的资金风险正在加大,这几乎演绎为整个车市的“黑色幽默”。

第5篇:形容不靠谱范文

其实微博营销哪有那么简单!作为一位现在还在微博中垂死挣扎的前辈,现在再回顾自己在微博营销中的走过的路,只有一个词可以形容:惨不忍睹。直到现在幡然悔悟,总结出个123,算是给大家提个醒吧!

1、粉丝多少不是关键,关键是你有多少的用户

很多人一开始运营微博,首先想到的便是把粉丝数量搞起来。

其实微博营销的价值不在于你有多少粉丝,而是你把握了多少用户,粉丝只是你开始运营的第一步。

刚开始运营盯盯工作的时候,我们团队曾为了数据,到处找快速增粉的方法,什么互粉、推兔,甚至还买粉,这当然无可厚非,毕竟一个空空荡荡只有百十来个粉丝的微博很难会让人信任起来。

可结果呢?互粉来的粉丝容易掉,买来的全是僵尸粉,能看不能用,更何况,盯盯工作是一个领导用来督促员工,员工用来提醒自己的效率类APP,主要目的是让人使用、下载,为了数据好看而去买粉丝,根本是本末倒置……

所以不管是增粉还是买粉一定要慎重,不要白白浪费资源。

2、微博营销不要急着开通官方微博

微博营销一定要拥有自己的官方微博吗?,答案是否定的。其实企业开不开通官方微博不是最为核心重要的,重要的是学会利用微博开展营销。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既然是官微,那就得代表企业形象,需要端庄,需要自重,不能太活泼,太活泼了显得轻浮,不能带有太多个人情感,个人情感太多了,显得不靠谱……这相当于给你的微博画出了一个框框,让你不能越雷池一步。

而且新浪微博新出台的政策更为严格,一旦开通官方微博,想要购买粉丝充数的就得付出更高的代价,因为官微购买的初级粉有可能会被屏蔽,所有有购买粉丝意向的一定注意先买粉,再开通官微。

3、微博并不是真的低门槛低,低成本

如果你真的认为微博是低门槛、低成本,那我只能说你太天真了!我们做盯盯工作的时候,光创意策划人员投入的时间精力就难以计数,更何况,为了更精准的定位用户,曾使用的各种工具。下面是10月份使用粉丝通推广的花费情况:

注:这只是在设置了花费上限的情况下。

4、微博是自媒体,微博营销只是社会化营销的一种

第6篇:形容不靠谱范文

他们关于成都不得不说的

《成都女报》告诉你

听过的或者能说的成都话是什么?

羽泉:每次去成都都能听到本地女孩说,好烦哦。觉得这句很有意思,有成都的腔调。

每次来成都一定会吃什么?

羽泉:火锅和老妈蹄花。

心里的成都是什么样子?

羽泉:热情好客的美食之都。

成都什么东西最吸引你?

羽泉:美食和美女。(笑)

如果能在成都自由地过一天,会做些什么?

羽泉:喝茶,吃东西,还要去做脚底按摩。

二十最美

――“你好,我是胡海泉。”

――“你好,我是陈羽凡。”

1997年夏天,在北京菜市口105路公车站旁,两个男青年接上了头。长头发梳成辫子的瘦高个男青年是陈羽凡,另外一个穿着蓝色T恤衫,斜挎着一个包的男青年则是胡海泉。

那个时候的羽凡,是皇城根儿下一个热爱音乐的青年,做艺人是他从未想过的。而他最初的梦想,是成为职业足球运动员,因为没有考上足球专业的学校,所以和梦想失之交臂。后来,他当上了高中广播站的DJ,每天都在播音室里捣腾不同的音乐给同学听,久而久之,就算和音乐结下了缘。进了大学后的羽凡读的是财会专业,但财务的数字显然不如乐谱的小蝌蚪来得可爱,他对专业学习丝毫没有兴趣,用他的话说,就是“弹琴可以不吃不睡连续弹12小时都不觉得烦,但珠算打一会儿就想把算盘砸了”。于是这个躁动的男青年选择了退学,卖花、写歌、去酒吧驻唱、学乐器……文艺青年谋生的路总是惊人地相似,直到遇见胡海泉。

而接头以前的胡海泉,是一个拎着一兜子磁带、肩扛一把吉它就从沈阳南下的北漂青年,靠给其他歌手制作专辑赚钱。后来,有个朋友给他介绍说,有个男青年叫陈羽凡,写的歌还不错。于是以写歌为交集的两位男青年,约好了在北京菜市口105路公车站见面。

回忆起那历史性的会面,海泉说:“当时一眼看过去,就知道是一类人。”

一年后,这两位不靠谱的男青年,组了个组合,一开始看上去还是不靠谱。北京的夏天很热,男青年们租的房间里,本来有空调,可那窗式空调发出的噪音,让两个人无法安静地做活儿。于是,在摄氏40多度的“桑拿房”内,勇气可嘉的男青年们就是不开空调,为了不至于中暑昏过去耽误创作进度,他们就只穿内裤,边琢磨边写边唱。因为没钱,唱歌时,两人还只能共用一个麦克风。然后就有那么一首歌,在这雄性荷尔蒙爆棚的小房间里,给浸泡了出来。和《最美》这首歌的歌名相反,它“俩爹”给制造的这环境真是一点都不美。

两位男青年采取了疲劳轰炸的战术,将这首歌在驻唱的酒吧连着唱了9个月,终于引起了滚石唱片的注意。接下来的事,就是水到渠成了。等到满大街都在放“你在我心里是最美”的时候,羽凡和海泉明白,他们红了。

三十而立

首张专辑一炮而红后,这个名字听上去温文尔雅的组合又趁热打铁,发行了一系列好评度极高的专辑。然而男青年们在马不停蹄的宣传间隙发现,他们离“桑拿房”的状态越来越远了,创作慢慢变成一件困难的事情,“就像电脑死机了一样”。

于是,羽泉的事业开始走下坡路,两位曾拿奖拿到手软的男青年也陷入了迷茫。谣言来自于内心的恐慌,于是江湖有闻,“羽泉嘛,要解散了。”

两位男青年本以为,暂时退出喧闹的舞台,沉寂两年打磨的第5张专辑本该像《最美》一样大获全胜。然而,网络让一切都不一样了,音乐也不例外。浑身奔涌的热血,被市场的冷淡浇了个透心凉,谣言似乎都要成真了。“我们觉得两年的闭门创作,本应是自己最好的状态,感觉真就是把心都掏出来了,结果市场需要的是肺。我们很动摇,甚至都考虑还要不要做。但还是坚持下来了。”

坚持并不意味着成功。

态度坚持但目标难觅的两个人,慢慢地失去了一个组合的那种如影随形。羽凡断断续续参与了一些电视剧的拍摄,想在事业上两栖发展;海泉则转做幕后音乐制作。

时间一晃,两位青春逼人的男青年,青春不再了。三十,立?不立?这是个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自己的要求只能越来越高,之前的随性必须改改了。”

奔四

2010年,海泉和羽凡将在下半年迎来自己35岁生日。

现在的羽凡已经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幸福生活,能在家陪着家人聊聊天,自己看看书,就是最美好的事。而海泉也有稳定的感情,成立公司给自己当老板,发掘新人来完成羽泉曾经的音乐梦想。

对于现在的生活,两个人都很满足。“这么多年经历了那么多事,慢慢成熟起来,认识了更多的朋友,挺好的。”

从20多岁在一起成立组合,到如今在奔四的道路上一路狂飚头也不回,男青年们说,自己最大的变化就是变得“豁达”。在采访的最后,问起了每个组合都要面对的传统问题,“乐队会解散吗?”两人相视一笑,说:“顺其自然。”不过海泉又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已经快要走到门口的他,回头笑着半开玩笑地说:“如果一定要加个期限,希望是一万年。”

《成都女报》VS羽泉

“岁月如风在耳边”

《成都女报》:最初成立羽泉的目标是什么?

海泉:最初我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被更多的人听到,加之当时内地乐坛的双人组合是空白,所以就想试试看。那时候,日本的恰克与飞鸟是很红的男子组合,如果一定要说目标的话,他们可以算一个。

《成都女报》:当时有没有想过会一直合作十几年?

羽凡:我们都不是那种畅想未来的人,所以从最开始到现在我们都没有想过什么时候会结束。顺其自然地发唱片、开演唱会,慢慢就走到了今天。可以说从来没有在时间上给自己设限。

《成都女报》:老实说,所有的组合都会面临解散。你们从来没有想过吗?

海泉:是没有很刻意去想。现在不是有一个说法叫“解散不单飞”吗?羽泉这些年分开做各自工作的时候也有,挺自然的,不存在刻意解散。但我们确实还在一起。

《成都女报》:你们各自的性格是什么样子?

海泉:羽凡比较感性,我比较理性。一般通告时的采访时间短,所以我充当“发言人”的机会多些,但若是像今天这样的专访,羽凡就更健谈。

《成都女报》:怎样形容你们的关系比较恰当?

海泉:兄弟吧,每天都见面的兄弟,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成都女报》:平时怎么称呼对方?

羽凡:就直呼名字,最近也叫对方“兄台”。(笑)

《成都女报》:发生过的最默契的事情是什么?

海泉:无时无刻都有默契。我们之间,用默契来定义还不够准确,用互补这个词会更好。经常是羽凡想到一些比较好的点子,我在旁边做补充,最后梳理一下,就会觉得整个想法比较成熟完满。

《成都女报》:奔四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吗?

第7篇:形容不靠谱范文

从京味十足的《北京,北京》到《心花路放》里那首治愈系的《去大理》,郝云的音乐唤起像蚂蚁一样的平凡人的共鸣。这种风格被定义为城市民谣,直入人心的歌词夹杂着对往昔的怀念,对现实的无奈,还有对理想的碎碎念。

春晚过后,一切依旧

“我并没有体验过平地一声雷――陡然乍富的。”

在2014年春晚前期筹备时,冯小刚想找人写一首关于群发短信的歌曲,在一次和宁浩的电话闲谈中,宁浩向冯小刚提到了郝云,那时郝云正在为宁浩的电影《心花路放》做电影音乐。曾经听过郝云现场的冯小刚对郝云的城市民谣风格印象深刻。

两人一见面,便一拍即合确定了创作主题。写词、编曲、到小样录制,这首“命题作文”只花了郝云两天的时间,还不耽误吃饭睡觉。审查时也意外地得到了严苛的春晚导演组“一遍通过”的认可。

春晚当晚,一首《群发的短信我不回》让郝云和他的乐队亮相于全国观众面前,而另一首黄渤演唱的《我的要求不算高》的词曲创作同样出自郝云之手。

春晚之后,郝云被各路媒体问着几乎同样的问题:春晚的一夜爆红给你带来什么变化?郝云的回答像他的歌一样直接:“说实话,我并没有体验过平地一声雷――陡然乍富的。”13岁开始学琴,27岁开始制作自己的第一张专辑,30岁开始现身大小音乐节的舞台现场,当上春晚的机会落在了35岁的郝云头上,他平静得像个局外人。

从过审查、彩排,到临上台前的“一哆嗦”, 对于上春晚这件事,郝云不露声色,他甚至连自己的父母都没敢告诉,“在音乐圈里混了快二十年,看过的靠谱的不靠谱的事情太多。”面对机会,郝云说,自己没有到麻木不仁,但也算宠辱不惊。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是他面对春晚的真实心态。

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乐队是支持我走到今天的力量。”

2014年,郝云的生活很忙碌,他和他的乐队奔波于全国各大小音乐节和音乐现场。春晚之后,他的商演价格并没有离谱地暴增,但春晚的确为郝云打开了一扇门,除了那些常年举办音乐节的文艺青年聚集地,他的脚步也经过了一些很多民谣文化不太繁荣的城市。

“每次上台前我还会很紧张,在台上生怕对不起观众。”郝云把这种紧张情绪归因于对舞台的敬畏感,这也是让他感到开心的事。

2014年5月3日,北京草莓音乐节的第三天,作为爱舞台的压轴表演,郝云和他的乐队以一曲《北京,北京》开场。

当晚天公不作美,肆虐的狂风将舞台背景布掀翻,现场的演出乐队都接到了导演组终止表演的命令,女神张曼玉也被架下台去。面对台下迟迟不肯散去的观众,台上的郝云透过对讲机再三地询问导演能否继续在表演一首歌,哪怕再演一分钟,但主办方考虑天气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最终未被批准。

风声和观众的呼喊声混在一起,戴着墨镜的郝云携全体乐队成员深鞠躬道歉:“今天,郝云和他的乐队欠你们一场演出。”

郝云的乐队成员包括吉他手隋鼎奇,鼓手杨超,贝斯景熙,三弦王玉,键盘闫津,口琴李阳;其中的部分成员和郝云在一起合作了七年。乐队是在第一张专辑之后成立的,最初《北京,北京》中三弦的音色其实是郝云用电脑做出的音效。后来,郝云自己也没想到,三弦和口琴成了粉丝眼中郝云音乐里的“京味儿标签”,乐队的配置也就此保留下来。

随着春晚之后知名度的提升,商演邀约纷至沓来。主流的商业演出毕竟不同于摇滚音乐节,很多邀约的前提是只请郝云,不请乐队。为此,郝云拒绝了相当一部分商业演出。

乐队虽以“郝云”为名义,但郝云自己看来,他们的乐队要比很多打着组合名义的乐队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整体。郝云说和乐队哥几个吃第一顿饭的时候说,“很羡慕崔健、克莱普顿,从年轻时就有一帮朋友在一起玩音乐,玩到头发都白了,都掉了,也不会散。”

七年一弹指,如今有人由瘦变胖,有人由胖变瘦,有人结婚生子,有人又离了。但乐队还在,曲终人不散。

卖艺的小青年

“做音乐这事,自家孩子自己操心。”

2014年11月22日,郝云将在北京开唱他的第二场演唱会,这一次他从保利剧院唱到了北展剧场。一口京片子的郝云常被人误认为土生土长的北京青年。由于父母在石油系统工作,出生在河南洛阳的郝云随父母的工作调动四海为家,少年时举家移居北京。西边的沙沟,北师大旁边的小西天,留下了郝云的青春琐忆。北京这座城是他养成三观的土壤,他对这座城市的感情,胜于乡愁。

1998年,19岁的郝云和朋友组建了青蛙乐队,同时开始尝试与音乐有关的各种工种。编曲、乐手、录音师、音乐人、器乐老师――中国舞蹈的器乐老师是当时他在介绍自己时最常说的职业身份,不仅因为这身份体面――如果说自己是音乐人,他担心别人会问到自己的作品。

为了有拿得出手的作品来证明自己,郝云离开了青蛙乐队,开始天马行空地用音乐表达自己想说的话。郝云回忆起一个人制作第一张专辑时的状态,用了“简直疯了”形容。

“这21个月的独立制作是一个无法重复的过程。我把自己关起来,没有接任何其他工作,每天保持最多睡4个小时的奋战状态。一首歌千百种编曲方式,但只有一种是最适合的,我相信这一种只有我自己能找得到。录音之后又经历了14个月的混音。当时好多不熟的朋友太久没见到我了,开始胡思乱想以为我去戒毒了――其实我连烟都不抽。”

这张几乎可以直接发行的专辑,后来被环球音乐直接收入囊中。郝云得到了一笔20万的制作费。这笔钱是对他做音乐人的一个认可,也让他开始下定决心不得不吃音乐人这碗饭。专辑上市前,郝云组建了今天这个乐队。 “2007年4月29日,在星光现场,现在叫糖果。那是我们第一场演出。内心无比激动。”郝云低着头,把时间地点倒背如流,而当他说道“无比激动”的时候,字字抑扬顿挫。这是他在聊春晚的时候,我所没有看到的兴奋。

BQ=《北京青年》周刊H=郝云

BQ:从什么时候开始想到把这些大实话写进歌里的?

H:20岁的时候喜欢表达愤怒。我们那一代都经历过重金属年代,写的歌就像头上顶着捻儿似的一点就着。年龄大了,就不会把糟心的事跟人喊着哭着说了。现在不是流行说,有什么不开心的事,说出来大家开心一下么。就像老崔的歌,现实像石头,精神像个蛋,虽然鸡蛋很有生命力,我不会怂恿鸡蛋跟石头去死磕了。

BQ:到底什么经历让你这么淡定?

H:我习惯性会把一些最糟糕的情况都想到。之前也经历过很多不靠谱的人和事。我在做第一张专辑的时候,有不少公司听了小样觉得很感兴趣,结果谈到一半就没下文了。谁承想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暗花明又一村。好在那些不靠谱的人和事锻炼了我作为一个音乐人和艺人的能力,也锻炼了我在这个行业生存的经验和技能。

BQ:你怎么看理想这件事?

H:几年前的理想就是现在这样的状态,能靠做音乐生活得还不错。能唱自己喜欢的歌,也守得住作为一个歌手的底线,比如作为创作型歌手不假唱,不抄袭。我明白,在欲望膨胀以后,经常是你在追欲望,有时候理想和欲望容易混淆。我老说我记性不好,但我老能记住小时候的事,以前的理想记得很清楚。但欲望这个东西总会有,有些时候要和欲望对抗。比如今天状态特别好,灵感突然来了,就有个行业大佬的局邀你,你怎么办?

第8篇:形容不靠谱范文

跟朋友们吃饭,我吐槽学业:“学建筑就是苦逼,上回交图我熬夜了整整一星期。上节课老师把我方案改得面目全非,这节课你猜怎么着?他都不认识自己改的方案了,还让我再改!别的专业还老不理解我们,觉得我们闲!你去画个图试试看?……唉,不说了,我赶紧回去突击方案了。”

在同学面前,我吐槽社团:“新来的小孩什么都不会,还牛得不得了,就这还不让说呢!我们刚来的时候哪儿敢这样?学校也不靠谱,布置个任务也不提前说……唉,不说了,我得开会去了。”

在社团的友人面前,我吐槽男朋友:“我那么忙,他还老让我生气;我每次跟他倾诉一些事,他都不能理解;我不高兴了他非但不哄我,居然比我还不爽,最后还得我哄他……唉,不说了,我跟他吃饭去了啊。”

在宿舍的“卧谈会”上,我吐槽开淘宝店:“那帮极品买家就知道占小便宜,上回一个买家给我一个差评,非得讹我50块钱,我在电话里都快哭了,还得给她赔笑脸……唉,不说了,明天要发的货我还没打包呢。”

每次吐槽,我得到的是大家的包容、理解,甚至是赞赏和崇拜:学建筑肯定分数很高吧,将来能赚大钱吧?你还参加社团,经常去国外交流?还上过电视?好羡慕你,这么年轻就去过那么多国家。我看过你做的那些海报和宣传单,真棒!你拍的照片也很好看。你这么有经商头脑,是遗传你爹吧?年轻的时候就是要多谈几次恋爱体验一下,唉,我就特别宅,都没什么人追!

我越发自我感觉良好,相信自己是一个精力充沛、能力超群、聪明过人的年轻人,也确实有很多人被我给唬住了,觉得我挺厉害的。

但现在,我充分意识到当年的我是什么样:建筑学院里最会唱歌的,朋友圈里谈过最多次恋爱的,淘宝店主里学历最高的,同年级里年龄最小的,同龄人里去过最多国家的,游客里最会拍照的……而当我在合唱团里比唱歌,跟别的淘宝店主比成交额,在同学中比绩点,在摄影论坛比拍照水平,那我真的什么都不算。

当周围听我说话、给我鼓掌的人渐渐离去,剩下我一个人面对自己时,我才惊醒了,我问自己:我活得这么热闹,到底得到了什么?

我意识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就好比每个人都有一块种了人参的地,别人每个坑都挖10米,我聪明,会使巧劲儿,挖了3米就能顺势把人参给起出来。别人继续挖的时候,我就转而挖别的人参去了。我当时没发现,别人的人参都是全须全尾的,而我的都有一小半儿断在地里了。更要命的是,别人地下的坑有10米,几年过去,早就成了一口井;而我的坑太浅,依然是个坑而已。

第9篇:形容不靠谱范文

进入4月,张斗位于三里屯SOHO的办公室平均每天接待3~4拨投资人,他们来自各个领域,既有传统的金融投资公司,也有影视娱乐公司,当然还少不了互联网新贵。

让投资人们坐不住的,主要是十几天前鹿晗演唱会期间音悦台粉丝经济的战绩:音悦台推出的551套鹿晗演唱会礼包在15秒之内被粉丝抢购一空。礼包分三档,最贵的7777元,最便宜的4200元。更早一些,今年1月,音悦台发售的1万张鹿晗专辑礼包也在89秒内售罄。

吸引投资人的不仅仅是音悦台的“秒速”。

2015年12月至今,音悦台为鹿晗定制的周边产品销售额以及为鹿晗牵线达成的宝洁广告合作,总计将名为鹿晗的“商品”卖出了1500万元。而鹿晗并非孤例,在2015年上半年,音悦台曾在魏晨身上首次尝试这种定制化粉丝经济打法,三站演唱会的内场票均在10分钟内售完。 张斗认为音悦台在“懂得艺人、懂得粉丝”的专业性上远远超过大部分同行。

就是在这间办公室,2012年,张斗第一次见到了新星鹿晗,当时他刚刚出道,一同前来音悦台的还有日后大火的吴亦凡和张艺兴。当时音悦台为EXO制作了一档视频节目,在节目中张斗为鹿晗设计了一个喝“豆汁儿”的环节,这让很多对鹿晗陌生的观众开始对他好奇。“他们觉得那么馊的东西,鹿晗都愿意喝,蛮拼的。”张斗用“青涩”二字形容当时的鹿晗。

今年演唱会的合作,正是源自2012年的接触,张斗把这种合作的基础解读为“理解和信任”。“鹿晗和他的团队明白,音悦台不是光想着拿他们赚钱,而是服务他们的同时顺便赚钱,音悦台拿的是小头。”鹿晗也用行动证明了这种信任,在音悦台4月的V榜盛典上,他将出场并扮演重要角色。

张斗的目标是打造一个泛娱乐产业平台,他认为自己的生意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2015年,音悦台月活跃用户达到4000万人次,总营业额将近1亿元,而他预计这一数字在今年会达到4亿元。

“艺人们为什么离开经纪公司自己成立工作室?因为在传统经济模式下,经纪公司拿大头。而艺人在单飞的同时还想像以前一样举办高品质演唱会、线下活动,光靠三四个人的工作室难以为继,如果有一个成本更低的平台去服务这些艺人,那么这就是巨大商机。”作为阿里巴巴前员工的张斗,一直认为自己做的事情其实是在把马云做过的事情复制到音乐领域。他还记得当年从阿里巴巴辞职时,马云对他说的话――别给阿里巴巴丢脸,做点可以改变世界的大事。

“这就是平台的力量。”张斗相信未来音悦台的生意规模可能会达到几百亿元、上千亿元,他认为行业内现有的粉丝经济玩法只是盲目地聚集粉丝、聚集人气,而粉丝经济的本质是要把粉丝流量变现。他的目标是把在鹿晗身上成功的经验复制到更多人身上,他预计如果音悦台一年能够完成几十单甚至上百单类似鹿晗的项目,哪怕只收取10%平台服务费,音悦台都会成为中国音乐市场的巨头之一。

而对同样准备打造平台力量的阿里音乐,张斗并不认同。“我的野心不是吹牛逼。阿里音乐高晓松、宋柯要做的事情不叫野心,叫梦想甚至妄想,那是十年后才能做的事情,而音悦台要打造的平台是务实的,所以我会成功。”

非标产品才是粉丝经济的未来

在今年音悦台V榜盛典上,鹿晗的出场顺序为第7位,如果单纯从量级来看,这样的排序似乎无理,但在音悦台的逻辑中,这才是真正适合鹿晗的排序。“鹿晗的幸运数字是7。”张斗说之所以之前演唱会礼包的价格会定为7777元,也是为了满足这一点。在音悦台的线下调查中发现,当排序定为第7位时,鹿晗粉丝们的愉悦感最大,因为他们认为主办方真正懂得鹿晗的喜好。

定制化不仅仅体现在数字设计上。7777元大礼包内不仅包含了机票、酒店,还包含了一张用巧克力摆成心形的酒店床铺。而整个房间被音悦台设计为婚房的感觉,这让粉丝们大为喜欢。

Tiffany是购买了7777元大礼包的粉丝之一,她说自己进入房间时,内心是狂喜的。“特别感动,而且会觉得钱花得很值,那一瞬间你真的会幻想自己是不是嫁给鹿晗了。”

张斗说,音悦台当时设计这个房间,就是为了让粉丝们能够感到与鹿晗之间有一个私密空间。

“非标产品,这才是粉丝经济最精妙的地方,粉丝经济卖的应该是非标产品,是情感消费。”张斗说,现在市场上大部分粉丝经济产品都像是标准化流水线生产出来的,杯子上换上不同艺人照片卖给不同艺人的粉丝,每个艺人都固定地推出一些画册、海报集等周边产品。音悦台的价值和竞争力正是音悦台懂得粉丝们真正的需求,并能根据这种需求去定制产品。

在音悦台内,平均5~8人一组对接某一个艺人,而这些员工大部分都是所对应艺人的粉丝。音悦台在招聘新人时非常看重其粉丝经历,而当这些粉丝转化为音悦台的员工后,他们总能给出更符合艺人定位的产品及活动策划。

“这就是音悦台与普通公关公司、广告公司之间的区别。”在张斗眼中,随着这些年音悦台在粉丝经济上不断扩展业务,公司在“懂得艺人、懂得粉丝”的专业性上远远超过大部分同行。而只有产品和活动是定制设计时,才可能出现“秒速”抢光的现象。

另一个音悦台祭出的法宝则是一站式服务,当音悦台举办某艺人演唱会或活动时,音悦台可以直接提供价格更合适的酒店和机票。在魏晨和鹿晗两个项目中,张斗发现酒店品牌和航空公司其实都扮演着音悦台的乙方,因为音悦台可以一下子给出一个足够量的用户数字,航空公司可以直接提供包机服务,酒店品牌则迎来扭转淡季营收的机会。

“7777元的礼包价格看似挺贵,但是里面不仅包括演唱会门票,还包括机票、酒店,如果一个粉丝自己去单独购买这些东西,成本只能更高。”张斗认为,一站式粉丝服务是今后粉丝经济的大趋势,而音悦台已经开始研发更定制化的酒店和飞机服务了,比如音悦台准备在今后的活动包机上提供更多的明星相关服务。“如果我们组织去看AKB48,那整个飞机上都应该放着AKB48的视频、音乐,椅子上有相关抱枕,甚至毯子都应该是周边产品,整个飞机上要充满了AKB48的元素。”张斗的野心甚至还包括开主题酒店,他准备未来在韩国专门运作一家音悦台粉丝酒店,所有音悦台组织的韩国活动,粉丝们都可以在这个酒店里享受到定制化服务。

但一切计划有一个根本核心:让利给粉丝。“如果音悦台成为一家拼命赚钱、就想着从粉丝兜里骗钱的公司,那粉丝经济做不长。”

张斗认为必须要让粉丝从这些定制化服务中尝到甜头,这种甜头会赢得粉丝对音悦台的信任,只有得到了粉丝的信任,音悦台才能进一步得到明星的信任,从而成为承上启下的平台。

榜单是音乐行业的制高点

音悦台第一次被人们熟知,是TFboys成为了音悦台V榜冠军。而在2015年,音悦台又一次被业内关注源自他们成为了美国三大榜单之一Billboard在中国独家合作方。在与Billboard合作后,音悦V榜和Billboard榜单直接打通,Billboard的C-POP榜单直接引用的就是音悦台的数据。

早在三年前,Billboard就开始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基本上国内所有主流音乐公司都曾坐在Billboard的谈判桌前。作为如今音乐版权拥有量第一的某互联网巨头也曾是Billboard的潜在合作者之一,但是最终双方并未达成协议,因为该公司并不认同Billboard把专辑销量视为重要数据的思路。

“在美国,Billboard认为一个明星如果没有专辑那就不能算是明星,只能算是歌手,这就是Star与Singer的区别之一。”张斗的音悦台与Billboard谈判耗时近三年,让Billboard最终选择音悦台的原因之一便是二者都很看重专辑销量。 2016年,音悦台会实现盈利,因为线上线下业务终于打通了。

在2016年1月鹿晗专辑销售时,张斗特意请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作为第三方专业机构为鹿晗专辑的销售数据执行了一次商定程序,对音悦商城的鹿晗专辑销量数据进行了核对,当时音悦台把后台数据完全开放给普华永道,后者通过执行严谨的核对程序,最终确认截至2015年12月29日,鹿晗专辑在音悦商城的总销量为63958张(现在已经突破7万张)。在此之前,国内的专辑销量几乎没有过第三方审计机构的介入,而这是张斗特意要求的。

“音乐市场未来一定会变得更为透明,真实的数字才能赢得市场信任。”在张斗看来,专辑并非一种过时的产品,相反它从原本的音乐媒介进化为了重要的粉丝产品之一。“相比于许多周边产品,专辑的价格并不高,而且专辑有特别的意义。”粉丝会为了自家明星在专辑榜单上有个好名次而进行购买。

在日本,AKB48连续多年专辑销量第一,而许多韩国明星在日本市场的专辑销量也能排进前30名,就是因为日本粉丝不希望自己家明星连前30都进不去。“他们觉得如果进不去榜单,会很没面子,粉丝心态是相同的。”张斗认为,鹿晗不足8万张的专辑销量并不意味着式微,反而说明巨大的潜力。造成专辑销量难以提振的原因,张斗解读为市场策略的失误:大部分人还在卖一个听音乐的媒介,而非卖一款粉丝产品。

当Billboard表示自己榜单向来看重专辑销量时,音悦台与Billboard产生了共鸣。在今年晚些时候,音悦台也会在自己的榜单里专门推出中国专辑销量排行榜。“如果没有V榜,音悦台不可能有今天,而跟Billboard合作以及进一步扩展V榜的覆盖面,正是为了加大这一制高点的优势。”拥有榜单对音悦台最大的价值,便是可以为明星提供一个系统服务,不仅可以协助打造粉丝经济,还能让明星对于自己的市场地位有一个客观认识。

与Billboard合作后,音悦台的V榜成为了国际榜单之一。“不仅增大了V榜的影响力,音悦台也有了更多机会帮助艺人进军国际市场。”另一个隐藏的利好,是Billboard将自己的榜单算法与V榜分享,比国内的榜单算法更有体系、更为精准。

Billboard的榜单不仅有专辑销量,还包括MP3下载、互联网热度、媒体热度等等方面,可以更好地反映明星的市场地位。张斗认为,音悦台通过改良后的V榜可以进一步打通媒体、互联网等等资源,而这些最终可以服务艺人。“一个平台就是要成为掮客,音悦台就是要扮演掮客,通过榜单作为制高点,把各种资源盘活。”

很多人在做不靠谱的事情

张斗觉得阿里音乐的平台思路过于超前,如果是在十年后的中国音乐市场,高晓松们或许可以大获成功。“他们想的过于天真:提供一个平台,音乐人、词人、歌手等都在上面,各自提供服务、寻找服务从而实现商业价值,但你想想看,比如说鹿晗、吴亦凡这些大火明星,他们需要去那个平台寻找服务吗?会有人上赶着去找他们。”但比起阿里音乐,张斗认为更不靠谱的是一些视频直播平台谋求通过“网红”模式打造出下一代明星。

“通过互联网造星是可行的,比如TFboys,但是网红模式造星是不可行的。”张斗说自己曾和一个年收入数十万元的网红交流,他问那位网红有没有想过转型为正式艺人,那位网红说就算自己转型了也会一辈子带着网红的标签,还不如踏踏实实赚几年钱,然后回家过好生活。

张斗认为,直播总共就三种模式:做工具、做社区、做平台。而目前大部分直播公司提供的只是工具服务,甚至连社区都算不上。音悦台也正在筹划自己的直播业务,但播主一定已经是个明星,换言之,直播等于是另一种粉丝产品,而且直播时决不允许出现插播自己淘宝店广告、推销东西的事情。

“直播也要有品质。”张斗对于网红一词很不感兴趣,他形容网红一词为“老男人挤出的”,“PAPI酱就是在被罗辑思维硬挤,罗胖在挤自己的。”他认为PAPI酱起码还算是有想法、有内容的网红,而那些试图通过直播唱歌、跳舞成为网红从而进军歌坛的人则是彻底的不靠谱。

“当下的网红造星模式是过渡性产物,未来要依托平台力量。”张斗认为,就算想通过直播造星,也要先搭建一个有品质的平台。

“我们先通过互联网平台选秀,可能每年要从几千个孩子里挑选,而互联网平台选秀的本质是为了让他们先拥有网上的人气、有自己的初始粉丝,但有许多原则和规矩是平台定好的,不能走歪门邪道搏人气。”经过挑选,被选中的孩子会被音悦台送到韩国、美国一线音乐公司培训,经过2~3年的训练后,音悦台再将这些训练生推荐给国内外音乐公司。

音悦台的模式并非是选秀―培养―“卖人”,当音悦台的训练生被别的音乐公司签下后,音悦台依然会占有一定比例的权益。“如果未来市场上有20%~30%的明星都曾是音悦台培养出来的,那就厉害了,我们其实是想完善产业链,形成一个真正的系统。”

“音悦台是个平台,就算是造星,也是一个造星平台,而非造星公司。”张斗认为音悦台必须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在他理解中,眼下腾讯、网易、阿里音乐等公司已经在数字版权内容上建立了足够强大的竞争壁垒,而数字音乐版权生意本质上依托的是流量,当流量足够大的时候,可以很快实现变现。“每个用户办一个5元钱会员,便是相当大的收入。”基于流量可以做成许多生意,而音悦台做的是纵向生意。

“我们在明星和粉丝之间扮演平台,这是一种纵向的模式,我的竞争门槛不在于流量,而在于不可替代的服务、市场的信任、专业性。”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花7777元去听一个演唱会,但是大部分人都有听音乐的需求,BAT满足了后者,自己专心做前者,但无论纵向还是横向,都有可能做到足够大。

“我们要的是粉丝,Billboard完全就是一种尊重市场、尊重粉丝的理念,格莱美是专家型、学院型的。”对于未来的粉丝经济市场,张斗充满信心,“人们已经基本满足了物质消费,已经开始进入精神消费层面,而目前中国音乐市场的消费规模、粉丝市场消费规模和中国GDP水平是脱节的,5亿人每人一年花100元,就是500亿元的市场,而粉丝经济的花费绝不仅仅是100元那么简单,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对张斗而言最艰难的日子似乎已经过去,比起2013年前后音悦台每个月发工资都会延后的“惨状”,如今的音悦台由于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而成为了底气十足的玩家。在明星周边产品研发上,音悦台往往可以进行“无成本上限”的项目研发。“2016年音悦台会实现盈利,因为线上线下业务终于打通了,可以用豁然开朗来形容现在的音悦台。”张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