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赵州桥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生作文能力的高低,是衡量语文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作文集中反映出学生语文知识,表达技能和思想认识等方面水平。是学生课内外学习中所获得的字,词,句,篇,标点,修辞等各方面知识的有效训练,也是思想能力的严格训练,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把住作文教学这个关口,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在整个小学阶段作文训练中,应按照从说到写,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顺序进行。
作文教学要注重生活实践,学生写作题材,应以他们熟悉的生活为主,引导他们多写身边有兴趣,有意义,亲身经历的事,写自己熟悉的人,事物,景物,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教师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访问,接触社会和大自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了和分析能力。
曾在一次作文课上,第一节讲怎么写“建筑物”。鉴于三年级的学生只是学过关于建筑物的课文,而自己没有仔细去观察现有的建筑物,更没有写过这种文章。于是第二节课上,我就带着全班学生排着队去参观离学校不远的“五马大桥”。到了目的地,让学生在桥的人行道上安全站好,并强调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首先,让学生回顾一下我们不久前学过的赵州桥用什么材料砌成的,像个什么形状。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赵州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这样既巩固了已学知识,又启发学生认真来参观五马大桥,看与赵州桥有什么相同之处。
然后,提示大家。我们正站在大桥上,桥头有家住户,主人过来介绍大桥:大桥长98米,宽10米,两边还有石头墩子砌成的栏杆。这种设计,车辆、行人过往更为安全。整座桥面是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非常坚实。
接着,叫大家站在离桥不远看。嗬!看到大桥的全身与赵州桥很相似。相同的是桥下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小桥洞;不同点是大桥的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四个拱形的小桥洞,整座桥横卧在清泽的五马河上,而赵州桥洞顶左右两边各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最后,老师给同学们讲这座桥的作用。这桥是通向金沙、遵义的必经之路。整天,车来人往络绎不绝。这座桥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方便,但它默默无闻,悄然迎送着南来北往的人。我们参观这座桥后,不但清楚描述了其建构和功能,还从其中体会了大桥的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精神。
通过这种直观教学,使学生对作文逐渐产生兴趣,即巩固书上的知识,又对建筑产生了直接的感受,既丰富学生的知识,又开拓学生的视野。
参加五马大桥后我就向学生布置了作文题《五马大桥》,结果学生轻松写出了作文,很多学生都写得非常不错。
关键词:教学机智;通用技术;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2-0029
在通用技术课堂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一定已经深深体会到,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常常使教学情境瞬息变化,情况错综复杂,随时都可能有意想不到的偶发事件。如果要自如地驾驭课堂这一复杂多变的动态系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掌握教学机智。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具有较好的教学机智呢?
一、深钻教材,对话文本
备课是上课的准备工作,只有备好课才有可能上好课。因此,教师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文本的钻研上,把更多的时间、精力倾注在备课上,做到“懂”“透”“化”。
首先,对教材中的疑难问题应一一搞清楚,不带一丝疑点进课堂。只有这样,教师才不至于在课堂上打被动仗。如《控制与系统》这一章中,各种概念非常多,比如闭环控制系统中的给定量、控制器、执行器、控制量、被控对象、检测装置等,都是非常重要而且较难理解的知识点,那么只有教师充分备好课,翻阅查询相关资料,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
其次,对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要深思熟虑,要事先预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且对学习难点如何引导,如何以学定教,备课时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通用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指出:通用技术课程的核心目标不再仅仅停留在单一的动手技能的培养上,而是定位在学生的技术素养的提高上。因此,应该重视通用技术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学生通过对文本的不同解读,从中也感悟到通用技术课并不是枯燥乏味的。
二、随机应变,深化认识
新n程理念认为,教学过程既是知识、信息传输反馈的过程,也是精神、情感交流融会的过程。教师丰富细腻的面部表情,充满爱心的教学语言,恰当、适度的评价方式,能产生师生心理上的“认同”与“共振”。这种宝贵的合作关系,可以大大加强课程结构向学生身心结构的内化,使课堂出现十分轻松而富有创造性的学习气氛,教学的,也将在这动态的双向统一中得到展现,这正是现代教学的本质特征。如教学《设计的一般原则》中讲到现在的月饼包装时,有个同学突然说:“这哪是吃月饼啊,吃黄金嘛”。同学们大笑起来。这时,教师应热情地给予褒奖,并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在更高的层次上展开思考,使学生在充实而热烈的学习气氛中感受到了理智的满足和情感的愉悦。这种临场应变,调整感情的教学机智,同陈腐的教育观念视学生为捣乱,动辄训斥学生的做法相比,无疑是高明的。
三、伺机而动,投情入境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课堂上,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建自己的教学方式。相比之下,教师高水平的教学机智比刚性机制极强的书面教案显得更为重要,更具有实用价值。有一次,在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中,发现学生的眼睛一直都盯在了事先准备好了的一张自制小板凳上。此时,如果无视这一变化,依然按部就班教学,把相关的知识点介绍完,再让学生考虑这个小板凳,效果肯定不好。所以,教师应该马上转变方向,提出你能不能也设计一款板凳出来,那么是不是用脑子想想就够了,还是不是有更好的方法或其他呢?这样,顺势调整教学秩序,肯定会有更好的效果。
四、善待错误,引领绝处逢生
新课程教学观认为,教学不只是课程的执行和传递,更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教学不是实施计划、教案,照本宣科的过程,而是课程内容持续生存和转化的过程,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要及时创造条件,巧妙诱导,使之感悟并纠正自己的失误。如学生上课玩手机可能会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中,很多时候教师的做法是把手机缴了,批评一下。而那次笔者刚好上到《设计的一般原则》这一章,而且这位学生的手机也很有特色,然后笔者就说:“原来今天某某替老师准备了一个这么有特色的教具啊,下面我们请他为我们分析一下这款手机在设计上体现了哪些原则”。这位同学刚开始很不好意思(意识到自己犯错),低着头,但当他结合自己的手机把几个原则有声有色地讲完以后,看到了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的样子,那高兴的样子就显露在脸上了。课后碰到这位同学,他说“谢谢老师”。
五、信任学生,灵活处理
现在的学生思维敏捷,平时耳闻目睹甚多,视野开阔。有时,教师不甚了解的事,他们也能说得头头是道。因此,在教学中偶尔遇到一些不知所措的问题,教师应该放下架子,不妨先听听学生的想法,有时会茅塞顿开。
记得在《经典结构的欣赏》中,给学生介绍了赵州桥之后,突然有个学生举手问到“饕餮”这两个字怎么读,什么意思?笔者马上就明白了,这个同学有后话,又一次让他表现的机会到了,于是笔者说了句“这和赵州桥有什么关系吗?我们大家很乐意洗耳恭听哦”。“‘饕餮(tāo tiè)’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它最大特点就是能吃。它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兽。这种怪兽没有身体是因为他太能吃把自己的身体吃掉,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十分贪吃,见什么吃什么,于是古人就用它雕刻在桥上,希望它能把洪水吃掉。所以,很多桥上都雕有这个图案。”信任学生,鼓励学生,我们通用技术的课堂就是学生展现自己的舞台。
[关键词]导学案;编写;详细;粗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4010401
导学案的出现是洋思中学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发展和延伸,也是杜郎口中学“真正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率”理念的灵活运用。要让学生在没有教师的帮助下顺利而愉悦地完成导学案,并主动思考问题,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导学案的编写要科学、严谨、简单、适用。怎样才能把握好导学案编写详细或粗略这个度呢?
一、初中历史导学案编写适合细化的方面
1.学习目标和重难点的编写应细化
三维目标是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要达到的学习结果的预期。它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因此,教学目标的确定首先要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方向并能提纲挈领地统领课文内容。如果把三维目标全部展现就会拖沓冗长、头重脚轻。在导学案编写过程中把知识目标细化是合适的,而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只需要在教师版的导学案中呈现。
2.考试的热点和重点的编写宜细化
导学案要能实现让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思维方法的功能。要让学生知道重大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等,保证学生在考试中游刃有余。一些考试的重点如党的重要会议(一大、七大、、等)在导学案的编写上宜细,甚至可以用相对固定的模式呈现时间、地点、主要内容、意义等。这样编写既能一目了然地梳理知识脉络又可以使重点知识的呈现比较完整。再如王朝的更替,导学案的基本内容一般为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等。
3.内容导学环节的编写需细化
内容导学环节是体现导学案导学思想的主要环节。导学案不仅是学生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检测的重要依据,对学生宏观把握课文内容,有效实现教材整合,理清课文线索非常重要。导学案既不是教案,也不是练习册,其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是教材的适当拓展、有益补充。内容导学编写得详细对学生获取关键知识十分重要,反之则会让学生一头雾水、不明就里。
二、初中历史导学案适合粗略的方面
1.对于较难理解的课程内容宜粗略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应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课程内容的选择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但是课本中却有许多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如七年级历史下册《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一课,涉及许多名词诸如近代化、重农抑商政策、工业革命、股份制经营方式等,七年级的学生因历史知识储备非常有限,对历史名词知之甚少而感到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对于这种内容,教师写导学案时宜粗不宜细,能让学生整体阅读课文内容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感知即可。
2.文化科技及美学鉴赏方面的内容应粗略
历史学科与许多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建筑设计、数学、语文、政治、美术等。初中历史课要让学生基本了解中国古代重要的科学成就,比如北京故宫的富丽庄严,还有雄伟壮阔、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轻盈匀称、美观大方的赵州桥等。要了解这些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就要通晓地理、文学、艺术等学科知识,讲好文化课需要一定的文化积淀和文化素养,历史教师按照其他学科的要求来详细编写导学案也有不够精确或喧宾夺主的嫌疑。因此这类的课程内容,其导学案编写宜粗不宜细,能让学生对其概貌有清楚了解即可。
3.课堂教学总结提高的环节需粗略
总结提高往往是对课文内容的全面概括或拓展,对课堂教学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但这个环节在导学案上不好编写也不需详细编写。对于课堂小结,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总结方法,教师可根据教学时的实际情况来处理。
导学案是推进有效教学、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的重要载体,初中历史教师要重视探索科学有效编写好导学案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一、综合性学习从语文中来
语文综合性学习首先是从语文学科的这块沃土上来的。综合性学习应当有语文味,这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源头和根基,否则综合性学习就是为他人作贡献。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学习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是:感受秋天的快乐,并选一幅或画一幅秋天的图画,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把你的画和介绍贴在教室里,让大家欣赏。这个专题,是很好的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训练内容。教学时,重点就要从视觉上、听觉上、触觉上及秋天与其他季节的比较等方面,让学生充分观察、体验、感受秋天,从而发现秋之美、秋之趣。由此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让笔下流淌出浓浓的秋意。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把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表达出来,让学生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加强字、词、句、段、篇综合运用的自主学习的过程。
二、综合性学习服务于生活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个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是“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是为了配合这个单元的专题学习“灿烂的中华文化”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既培养语文能力,又增进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
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提到: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我们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我们有古老的民族艺术……让我们开展一次活动,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大家自由组成小组,先商量一下,打算了解哪些方面的内容,准备怎样开展活动,然后分头行动,用多种方式了解传统文化。这一要求提出了活动要求、活动内容、活动途径等方面的建议。
(一)打开文化的视角。
综合性学习内容“生活中的传统文化”里有生活中的人,有神话中的人;有古建筑,也有古画。《孔子拜师》蕴涵的文化是关于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开天地》蕴涵的文化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创造天地的一些神奇想象;《赵州桥》则从建筑的层面介绍古代文化的灿烂和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介绍《清明上河图》这一绘画瑰宝。“日积月累”借助生肖邮票体现传统文化的十二生肖。本单元的内容都在讲“文化”――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但是对于三年级学生讲,跟他们谈“文化”似乎有点高深,有点玄乎,这就需要教师做点功课,拉近学生与文化之间的距离。教材中出现了剪纸、对联、中国结等很多特具民族特色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学生是比较熟悉的。然后,要求学生分小组查找像剪纸、对联、中国结这样鲜明可感的具有民族特色文化的相关资料。这样,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找到的资料也就丰富多了。
(二)触摸生活中的文化。
打开了视角,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和学生的生活世界还是有距离的。“开展综合性学习要因地制宜,各个地方、各个学校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教师可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语文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语文综合性学习,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传统文化跟各地的习俗有一定的关联,让学生调查和了解本地特有的习俗、物产、风景、古迹,还有自己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民族的东西,也就让他们触摸到“文化”的外壳。
三、综合性学习在实践中发展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有大纲意识、教材意识、教参意识,而课程意识淡薄。广大教师机械地、被动地执行着别人为他们设计的课程,基本上是课程改革的“旁观者”和“局外人”。这次课程改革则不同,它强调广大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人”,是课程的参与者、建构者和促进者。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重要事件、学生家庭生活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各地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这就要求教师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教学不仅是忠实地实施计划、教案,而且是课程的创新和开发的过程,更需要教师开展创造性的劳动。
(一)注重实践的过程,让学生勇于主动体验。
温州是具有活力的改革开放的城市,而一枚小小的钮扣让永嘉县桥头镇“桥头纽扣市场”成为改革开放中第一个在中国崛起的小商品专业市场,创造很多辉煌。然而,随着“桥头纽扣市场”经营方式的悄然变化,没有了往日的喧嚣,似乎这纽扣也为很多人漠视,特别是2000年后的新一代孩子,对它的了解更少,甚至一问三不知。因此,让孩子们通过有意义的活动,走近纽扣,了解永嘉桥头纽扣的影响力、成长史、制作过程、种类等是很有必要的。
借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综合性学习,可达到“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的效果,增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二)关注实践的开放,让学生醉于主动体验。
形式的开放性是保证学生主体自主活动的一个重要条件,在综合性学习实践中,要时刻注意沟通课堂内外,做到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教育资源。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拓宽了,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增加了,使学生在广阔、自由、宽松的氛围下乐于体验、探究、创新。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这就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价值所在。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但愿小学语文老师孜孜探求,让孩子走进综合性学习的广阔空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小学语文教学[J].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6.
又是岁末,回顾这个学期所从事的微机教学工作,基本上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任务。当然在工作中我享受到收获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我所享有的收获我会用于下个学期的工作中,我所碰到的问题我要认真思考想办法解决。从教学上讲我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一、微机室管理方面
在本学期,我的主要工作是进行微机教学,及微机室的管理工作。要保证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所以我尽职尽责,保持微机室有一个清新、卫生的环境,保证微机的正常使用,无故障产生。为了做好微机室管理工作,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为教学服务,本学期继续以发现和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学生为辅助小教师,具体分工,连带促进,使每个班在上课时都能分好组,每个组都能相互帮助,形成良好风气,使学生的精神面貌及文化素养得到改观,增强集体观念,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义务感、及主人翁意识。在学习时,要求了学生严守微机室规章制度,按老师要求进行正确操作,使学生在本学期养成了较为良好的习惯,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堂教学
1.做到期初有计划,有教学进度,使教学工作能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下去;在备课过程中我对每节的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的处理等进行研究,选择出适合本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的模式进行了反复的研究、讨论、实践,找到一种既符合我校的硬件和软件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采取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为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备课活动中,积极征求其他学科教师的意见,并提出个人不同的见解,进行讨论、分析,合理的进行采纳。同时,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主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使学生能做出有创新、有创意的作品。通过一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掌握技巧,使他们有成就感,学生上了每一节课都有收获。虽然还没有实现每节课都能有以上的结果,但我正在努力实现这种教学模式。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微机室在今年从小学部搬到了中学部,虽然微机数量增加了,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但是学生每节课从小学部到中学部路途较远,本来一节课只有40分钟,由于课节与课节间不能发生冲突,所以无形中减少了学生课堂学习时间,但由于事先组织计划及安排的比较好,所以并没有给工作带来影响,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学工作的进行,使得学生在学习到大量电脑知识过程中培养了班级间相互融洽的氛围及交流与学习的良好习惯。当然也有不利的一面即学生在以前实践机会少,导致现在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差,这个问题已向学校汇报,因为学校课节数量安排不开,所以有待于学校的重视和以后解决。
2、按照学校工作管理规定,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同时完成部分领导的材料打印工作。微机课学校安排的课时比较少(一周每班1节)这对于学生来讲是很重要的1节课;对老师来讲是比较难上的1节课。所以能够上好每节课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关键的。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我还要查阅各种资料,能上因特网时还上网寻找好的教学材料,教学课件,把它们和我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为我所用。由于本学期为迎接上级领导的检查,所以学校的材料比较多,以至于耽误了学生的信息技术课程,我计划在下学期利用课余时间或兴趣小组时间将课程补上,以利于学校整体工作的开展和完成上级规定的课时计划。
3、利用学科特点,和自身条件,组织部分学生参加电脑兴趣活动。活动的成果是喜人的,如三年级学生的绘画比赛,四年级学生的键盘速度比赛,五年级的电子报刊评比等。
4、在转差促优上,我也注意在教学中或教学之余以各种形式如与部分家长利用课余进行沟通等形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转化差生,促进他们的发展。
5、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自身发展进步。除了参加听课,评课,参加教研活动外,我还注意到要自学。从思想上,利用听评课机会端正自己教学态度;从行动上参加各种对微机教学有益的培训活动,以学习电脑技术、教学技能等;在生活上注意形象,为人师表。
三、教学业务方面
教学工作是教师的中心工作。在本学期里,本人认真担负本职工作,认真书写教案、备课,并针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课堂上,耐心细致地讲解,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书本知识,并能够在操作上学会正确操作,我认真研究学生、钻研教材,尽量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易学易懂的情境下进行学习,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以自己在实践中摸索到的教学模式去进行教学。同时,认真研究相关教育理论书籍,与实践相结合,以促进自身的发展。
四、教育教学能力及自身素质方面
适逢教育改革的大趋势及实施“课改”的严峻挑战,作为年轻教师,我积极响应上级教育部门及本学校的号召,利用业余时间,阅读有关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的资料,使自己首先具有一种先进的教育意识及理念,为新学期的教学工作不断积累理论知识。同时将理论知识与自己的实践结合,为自己的教学工作打下更扎实的基础。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信息技术与各学科尝试性的改革,以适应新的教学理念的发展。2004年末,网页作品《赵州桥》在第二届长春市中小学教师网页作品竞赛中荣获一等奖;信息技术课《我为班级添色彩――课程表》在2004年长春市小学中青年教师新课程教学大赛中荣获三等奖;在2005年信息技术与学科正和优质课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与此同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教学工作的经验撰写了论文,总结经验,弥补不足,为下一个目标的努力确定了准确的方向。撰写的《训鲸师的启示》发表在吉林省教育厅主办的《新教育》第2期上。并且在2005年被评为“长春市信息技术学科骨干教师”,这将更加激励我在以后的教育岗位上再接再厉,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同时,起到骨干的带头作用。
“教学是一门艺术”。这就需要教师本身具有多方面才能,以适应和满足自己工作的必须。为此,在本学期里,我继续每天利用一定时间,练习基本功。书法、绘画、体育、音乐等都要有所涉及,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相应的技能。同时参加计算机高级水平的培训以适应最新的信息化教学观念,并且计算机高级内容已经全部通过,正等待答辩通过。
四、其它方面
在本学期做到了严格要求自己,配合主任室进行材料的打印,以及本乡《课改论坛》期刊的编排刊发工作。同时认真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遵守作息时间,按时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并认真做好笔记,努力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做到学以致用。服从领导分配,积极配合领导工作,勇挑重担。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我时刻警醒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具有时代感,在教科研中具有领先意识的优秀教师。
关键词:少数民族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Abstract: the minority rural area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oblems,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I think to find out an effective way for minorities in remote rural areas of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practice, after years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 exploration,, form the “three language teaching, fast rhythm, high efficiency, Le teach music school”education teaching mode, improving teaching effect.
Keywords: Research on Teaching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minority
中图分类号: G42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我是一位在少数民族(水族)农村地区执教二十多年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成就也有伤感。现在我就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的感受。
一、存在的问题
少数民族学生习惯使用的母语(水语),与汉语差异较大,他们在汉文的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是很多的。少数民族学生使用的语文教材是汉语(而不是母语),语文老师在日常教学中首先要把汉文口译成学生熟悉的方言才能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和学生的负担。所以,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与学出现了种种现象。
现象一:教师不想教语文,学生不想学语文(教师:备课、批改作业时间长,学生:背诵内容多、作业用时间多)。
现象二:每次知识测试,语文的高分和平均分都不如数学。
现象三:梅育村是水族聚居村,2009年有小学毕业生45人,全部升入乡中学就读。但2010年就有3人辍学;2011年又有2人辍学,究其原因,回答几乎是:老师讲课太快听不懂,学习成绩不好,再读下去也没有用……
从以上三种现象中我们不难发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确实存在许多问题:学生年级越低,语文越难教,质量越差;教师教语文科难、烦;小学时语文学习不好,影响到中学以后的各科学习,使学生极易丧失学习信心……
二、探索、研究与做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思考着寻找出一条合适少数民族农村偏远地区小学语文教学实际的有效途径。经讨教老教师和自己多方探索,实践,我觉得应该在教学教法上下功夫,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形成“乐教乐学”。
少数民族学生(如水族学生)学习汉语最大的障碍就是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带来的“转换”问题,即把听到的普通话在大脑中“转换”成母语,并经过“筛选”“提炼”才能完全理解,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思维。他们的思维需要“转弯”多,费时也相对较多。水族学生用母语思维,在造句我妈把新书作文中常出现语序颠倒现象。有时还闹出笑话,如水语、汉语直译时,汉语的“今天妈妈去放母牛”,水语为“今天母牛妈放去” 汉语的“楼梯” 水语叫“上上下下”等等。所以,他们在学习汉语时有一个语序由逆到顺的调整过程,且单词还得“对译”。这样,他们听用普通话讲的课时需用较多的时间多次转译调整才能理解。这既影响了他们处理信息的速度,也造成他们语文学习成绩低的主要原因,并且也影响其他科目的学习。思维中转层次多,速度慢,甚至时有思维“卡壳”(不能将普通话译成母语)现象,影响了民族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他们如果不改变用母语思维习惯,就很难适应现代科学思维的需要。因此,帮助少数民族小学生改变用母语思维的习惯是民族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任务。具体教法:
(一)、备课
1、精心备课。除了备好教材,还要备好学生。 在了解学生上多下工夫,掌握每个学生的基础水平,接受能力,个别差异,做到心中有每个学生---因材施教。制定学生的学习目的,布置好学习任务。如上《麻雀》这课前,先让几个同学分别代表麻雀妈妈、小麻雀、猎狗、猎人,弄清内容后,怎样演。
2、精心设计教案,立足教有所别,学有所得,推敲教学细节,优化教学程序,预想教学效果,选定最优教学方案。
(二)、课堂活动
1、在教学过程中用民族语(水语)、本地汉语和普通话相结合,简称“三语教学”。
2、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事例作例题,让学生学有所用,如:课文《桂林山水》中的“奇峰罗列”先让学生看看远处的山,然后,让学生用教材上的图片做验证。
(三)、推行“快节奏求高效率”
对刚入学的民族小学生,还得用方言辅助授课,但随着时日的增多,师生都要增加使用普通话的频率、难度。汉语拼音是学习汉语的拐棍,要让他们掌握好,但也不宜做过高的要求。在现实中,许多教师常因学生接受汉语不快而把教学时间不断拉长的现象在民族教学中较普遍。对此现象我们不妨引进“快节奏求高效率”这个概念。
“快节奏求高效率”在民族教育中应按正常教学节奏或稍快些的节奏教授语文课,在完成教材教学的同时,适当加进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简单的水、汉对译练习(或其他民族语言与汉语对译)以扩展学生的视野。增加认识的词语应是课文虽暂时还没出现,但是学生却容易认识,且对下一步的学习有用的词语,让他们对这些词有初步的认识,且能对译。如在上《骄傲的孔雀》时,第一课时是解题,接着让学生根据拼音朗读课文。读完课文后让大家说说以下词语的意思:骄傲、炫耀、拖、散步、五彩洒金、迈步、挣扎、丑等,这些词语要让学生分别用水、汉语说出它们的意思,若学生说不出来,教师要帮助他们认识理解。当学生基本理解后,再提出以下词语(课文中没有)自卑、夸耀、吹牛皮、拽、漫步、闲逛、怪模怪样、五彩缤纷、丑八怪等等。通过加强词汇量的积累,为学生用普通话思维打下基础。
“快节奏求高效率”的快节奏、多信息似乎违反了“量力性”原则,增加了学生负担。但要看到学生性格活泼,求知欲旺盛,有的教材内容与他们生活距离太远,说教那些不着边际的大道理往往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减退,慢的教学节奏使他们难以形成最佳学习心理状态。信息量少容易造成他们心理上的放松,紧张度不够则注意力不容易集中,降低了学习的内驱力,不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然,“快节奏求高效率”应该是高效率基础上的快,这快的“度”得在实践中细心观察,认真把握,多多总结经验适时调整。总之,尽力扩大学生知识面,拓宽他们对汉文认识的视野,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接触到更多的信息,这是提高他们汉语言实践能力,尽快走上用普通话思维的有效方法。
(四)把课文内容演艺,让师生演一演,边演边说,先用说水语说,再用普通话说,形成“学得乐”。
(五)、从民族教育实际出发,紧跟语文教改浪潮,提倡民族学生对汉语言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力求教得活,
1、 所谓的自主学习即教师应注意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行为,不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阅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美的乐趣。民族地区学生的自主学习包括的内容是很多的。教师应常提醒学生做学习汉文的有心人,随时随地学习汉语文。如在看影视时注意听影视中人物对白,积累讲普通话的经验,积累词汇。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以自己的认识思考问题,尝试多思、多问问题。如在上第三册《狐狸和乌鸦》时,在第一课认识生字、词,基本了解课文大意后,教师打破课后思考题限制,让学生再读课文提出自己想问的问题。第二课时同学们提出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如狐狸会说话吗?听到乌鸦叫是不吉利的吗?狐狸会不会爬到树上吃了小乌鸦?狐狸是好的还是坏的?用水语说狐狸是什么?这些问题虽然有的幼稚可笑,有的跑离课文题旨,但须认真对待。可引导他们讨论或直接回答,以保护他们的自尊、好奇、探究之心,以利养成自主学习、主动探讨问题的习惯。
2、合作学习在民族语文教育中是重要的、很有效的教学策略,应得到重视。社会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群体间的合作。要从小培养民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结精神,合作学习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效途径。民族地区小学生如何合作学习呢?可让他们合作进行民族语言与普通话间的对译;合作进行对话、朗读训练;小组讨论合作解答问题,自由组合讨论学习心得;同学间合作互评互改作文、作业等等。如在上第六册《赵州桥》这一课的第二课时中,“有的……有的……还有的……”这一句式较难理解,在老师讲解后,部分学生还是不太明白,此时可让学生同桌间套用这一句,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段话的意思。这样一听一说,说得不全不对的可以补充纠正。经过同桌间的相互提醒、开导,原先不理解的同学终于也弄明白了。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积极地承担个人的责任,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互相启迪。这样,他们心情舒畅,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用普通话交流、思维的兴趣,提高了汉语的学习效率。
3、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策略,也是提高民族小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我们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创设条件让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因为他们只有深入探究,主动求索,才会有所“见”可抒。在小学中、高年级阶段,还可试着让学生将优美的少数民族民歌译成汉语(量不可太多),让他们在感受美的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励学习信心的同时尝试、探讨母语与普通话的异同,开发习作资源,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如在第十册学习了《古诗两首》后,告诉他们一些古诗乍见时觉得很难懂,但读懂后却让我们感到这些古诗很美。当地也有不少优秀民歌,教师让学生把平时听到长辈诵读的当地民歌,用母语念出他们熟悉的民歌,然后让他们把这些民歌译成汉语。学生们兴趣很浓,在老师的启发下,很快译出来了。通过探究学习,获得对汉语言更深广的认识,克服用普通话思维时的障碍,也使他们得到学习汉语的乐趣。
三、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