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立秋的民间风俗范文

立秋的民间风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立秋的民间风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立秋的民间风俗

第1篇:立秋的民间风俗范文

立秋,这一个节气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有什么样的一种含义存在呢?肯定是需要我们去进行了解的。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另外一个因素的产生呢,就是立秋会对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一种影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1年立秋节气的含义与时间_2021年立秋的民间风俗。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立秋节气的含义立秋节气是滴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时间在每年公历的8月7日、8日或9日。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凉风至是说,这一时节的风会使人感到凉爽,不同于暑天时刮来的热风;白露生是说,早晨会有雾气产生;而寒蝉鸣是说,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立秋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就一只流传了下来。

立秋节气的时间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时间在每年公历的8月7日、8日或9日。从这个时间起天气就会逐渐转凉。

2021年立秋的民间风俗1、称水

在以前的时候,宿迁老百姓要在立秋的这段时间用容器装满水,容器的大小是要一样的,然后开始称重。如果装的立秋前的水重,就表明伏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会变少。如果立秋后的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比较多,有可能形成秋涝。

在淮安这个地方,湖上渔民也有立秋称水的习俗,根据水质的轻重,推测秋水的涨落,水重就是不祥的 征兆,旧有秋水涨,卖渔网的说法。

2、吃鸡蛋

除此之外,立秋的这天,在我国其他的地区还有吃鸡蛋、桃子等习俗。鸡蛋,性平,补气虚,有安神养心的功能。鸡蛋不会伤脾胃,婴幼儿、孕妇、产妇、病人等都适合,但不适合多吃,每天1~2个是比较合适的。

3、祈福

在常州的武进地区,立秋会举办秋会来纪念猛将菩萨,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另外,由于古代的时候,常州经常发生蝗虫的灾害,在立秋饿当天农民也会往稻田里插上三角旗,以此来驱赶蝗虫。在盐城的民间也流传着“争秋夺福”的传统说法,这至少有两三千年的历史。

4、秋社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时候,开始于汉代,后世把秋社定在立秋后第5个戊日。这个时候收获已经结束,官府和民间都在这个日子祭神答谢。宋时秋社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的时速。唐韩偓《不见》诗:“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归时也不归。”在一些地方,到现在仍流传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说法。

立秋节气如何养生立秋节气的养生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精神方面。夏季阳气旺盛,进入立秋以后,阳气机会慢慢减弱,大家在此时要远离悲伤忧愁的情绪,尽量做到平心静气、心情舒畅,同时还应该收敛神气。

第二,运动方面。秋季应以“收养”为原则。记得将保养身体内的阴气为关键任务。也就是说运动的时候,运动不宜过大,以免出汗过多,耗损过多的阳气致使体内阴阳失衡。建议选择平缓轻松的运动项目,如散步、太极等。

第2篇:立秋的民间风俗范文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们就到了立秋这个节气了。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在每年的八月七日至九日就是立秋这个节气。立秋的到来,也就意味着秋天的开始。而事实上,这个时候,天气并没有转凉,因为,在民间还有“秋老虎”这一说法。秋老虎意思是说,这个天气还是很热的。但毕竟也算是秋天了,那么天气也会越来越凉了。在立秋这一天中,各个地区也有各自的风俗。比如有的地方贴秋瞟、啃秋、戴楸叶,也有喝红豆汤的。

虽然说立秋到了,但是并不是说正真的秋天已经到了,因为在划分气候的时候是要根据平均温度的,也就是要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摄氏度以下,才算是正真的秋天。因此,我们再忍耐一会儿吧!

第3篇:立秋的民间风俗范文

荡秋千,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体育活动。相传,它是在春秋齐恒公时由少数民族地区传入中原的。清瞿灏《通俗编》中载:“秋千本山戎之戏,齐恒威公北伐山戎,此戏始传中国。”而宋高承《事物纪原》则称秋千源于汉武帝时皇宫之戏。唐宋时,秋千已盛行。《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相与仿之。”在当时民间,不少家庭也设置有秋千。杜甫的《清明》诗云:“十年蹴踌将雏运,万里秋千习俗同。”正道出了民间秋千设置的普遍。宋李清照的《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将女子荡秋千的情形描绘得活灵活现。明人所著《析津志》载:“辽俗最重消明,上至内苑,下至士庶,俱立秋千架,日以嬉戏为乐……”清人李清振《百戏竹枝词》对当时秋千的风行也有描绘,诗曰:“日影垂杨舞半仙,御风图画两婵娟。”如今,荡秋千已成为民间常见的体育活动。

荡秋千,风情无限,更是牵动了文人墨客的情愫。唐代王建的“长长系绳紫复碧,袅袅横枝高百尺。少年少女重秋千,盘中结带分两边”。生动地描绘了古代少男少女们结队荡秋千的情形。刘禹锡的“秋千争次弟,牵拽彩绳斜”。活画出少女们荡秋千的情景。唐人冯延已的“柳外秋千出画墙”,杜甫的“紫陌乱嘶红叱拔,绿杨交映画秋千”,欧阳修的“绿杨楼外出秋千”,元代马臻春的“院落秋千谁家女,彩绳掷起过墙高”等,宛如一幅幅荡秋千的风俗画,清新而迷人!

秋千,古时多用树桠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南朝时,秋千已发展为用两根绳子加上一块横板,悬于木架或大树上,人或坐或站,双手握绳,前后起伏晃动。宋代还出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水上秋千”,当时的《东京梦华录》载:“两画船,上立秋千……一人上蹴秋千,将平架,筋半投身入水,谓之水秋千。”现代秋千分单人秋千和双人秋千两种,比赛时决定胜负方法:有的以能用脚触及或用牙咬掉悬于高处的树叶或鲜花为胜;有的在踏板上系一绳尺,量其高度,以高者为胜;有的以触及悬于高处的铃铛次数多者为胜。比赛时秋千架上下荡漾,各显技艺,互比高低,令人眼花缭乱,赞不绝口。而由秋千演变而来的“秋千飞人”、“花样秋千”等高难度杂技节目,令世界各国人民为之称绝。

第4篇:立秋的民间风俗范文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时为立春,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2022年立春时间以及含义,欢迎阅读!

2022年立春时间2月4日4:50:36星期五正月初四

立春节气的含义简介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和立夏、立秋、立冬一样,表示着一个季节的开始。也就是说,立春意味着春季的开始。

立春又叫立春节、朝节、岁节、岁旦,其主要是当太阳到达黄经315°的时候,大多在公历2月3日、4日或者5日这三天。

立,开始的意思;春,代表着温暖、生长。立春就是指天气严寒的冬天已经过去, 天气逐渐回暖,即将进入温暖和煦的春天,百花即将在这个季节盛开。

立春节气的特点立春时最主要的特点是气温会回升,天气会逐渐变暖,日照时间也会变长。在农民们看来,立春的到来,意味着要开始春耕播种了。

立春的前一节气是大寒,后一个节气是雨水。当立春时节到来时,我国广西桂林到江西赣州等地已经进入了春天,有着春天的气息,有的地区甚至开起了花朵。

但是,由于我国地区比较辽阔,北方大部分地区直到谷雨或立夏的时候才会入春。北方地区入春的时间比南方地区稍晚一些。

立春的气候变化立春一到,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增高了,日照延长了,降雨也开始了。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立春时竹北方备耕也开始了。

虽然立了春,但是华南大部分地区仍是很冷,一番“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立春时的南方却另有一番生机,“春江水暖鸭先知”,池塘里或小溪旁,鸭鹅在水中展翅,自由欢快地游荡嬉戏觅食。动物们用自己的身体来直接感受春的暖意,而人们用增减衣服来适应温度的变化。春天乍暖还寒、冷暖交替,这样忽冷忽热的天气,更加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内容。

立春的风俗有哪些1、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2、送春

立春这天,民间艺人会制作许多小泥牛,称为“春牛”,送往各家各户,谓之“送春”。也有的地方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纸,黄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农事。

3、贴宜春字画

春天到了,给门壁上张贴宜春字画,这种风俗在唐代长安就有。据记载:立春日,唐代长安人常在门上张贴迎春祝吉的字画,字称“宜春字”,画称“宜春画”。

4、籍田礼

古代在立春日举行的籍田礼,籍田的内容包涵有对地母的祈求。在籍田仪式后聚饮,这是后世“团拜”和“贺年”的一种雏型的仪俗。

5、糊春牛

糊春牛这项风俗活动是在立春前开始进行的,按传统的作法,由县政府(县衙)聘请纸扎能手好匠,于立春前到县城聚会,精心制作春牛图像。一般用竹篾绑成牛的骨架,用春木做腿,再糊上纸,涂上颜料,一个牛的形象就制作成功了。俗谓糊上红黄色的纸多,当年就“五谷丰收”;糊上黑色纸,当年收成不好。所以知县安排多用红黄纸,以得民心。春牛糊好后,举行开光点睛仪式,即设立香案,顶礼朝拜。

6、鞭春牛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存下来,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

7、吃春饼、春卷

立春这一天,潮汕民间还有吃春饼、春卷一俗。据《四时宝鉴》说:“立春日春饼、生菜,号春盘。”春饼是以麦面烙制或蒸制的薄饼,以豆芽、韭黄、粉丝等炒成的合菜作馅儿包着食用。春饼的特点是薄而软,形状根据各人的喜好可大可小。

8、咬春

立春这一日,中国民间讲究要买个萝卜来吃,叫做咬春。因为萝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老北京人讲究时令吃食,立春这天要吃春饼,吃春饼就是咬春,也有叫吃春盘的,这一日从一大清早,就有人挑着担子在胡同里吆喝:萝卜赛梨。那时候,再穷的人家,也要买个萝卜给孩子咬咬春。

9、句芒神

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鸟身,执规矩,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设东堂迎春之事,说明祭句芒由来已久。

浙江地区立春前一日有迎春之举。立春前一日抬着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时又祭太岁。太岁为值岁之神,坐守当年,主管当年之休咎,因此民间也多祭之。迎神时多举行有大班鼓吹、抬阁、地戏、秧歌、打牛等活动。从乡村抬进城后,人们夹道聚观,争掷五谷,谓之看迎春。

山东迎春祭句芒时,根据句芒的服饰预告当年的气候状况:戴帽则示春暖,光头则示春寒,穿鞋则示春雨多,赤脚则示春雨少。其他地区则贴"春风得意"等年画。广州地区则在立春前后,击鼓驱疫,祈求平安。

10、戴春鸡

第5篇:立秋的民间风俗范文

小圃追凉还得热,焚香清坐读唐诗。

——宋·杨万里《中元日午》

农历七月十五日,又曰“七月半”,民间叫鬼节,是日有烧纸钱祭祖活动,俗称烧纸会。道教谓之中元,是普遍超度孤魂野鬼之日。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佛陀教民众在此日做“盂兰盆会”,以百味五果供养佛与僧,以所得福报来解救七世父母在阴间的倒悬之苦,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佛道二教这一天的祭祀活动融合于民间相沿久远的祭祖习俗之中,形成一重要节日,总名之曰中元节。

一、中元节的由来

汉民族自古重视对祖先的祭祀活动。早在先秦时期,一年四时之祭就已经非常盛行。《礼记·月令》载孟秋七月,“是月也,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即宗庙)”。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人们把成熟的谷物首先献给神灵和自己的祖先,一方面是希望得到他们的庇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证神的优先享用权。只有神灵享用过后,人们才敢放心地享用这些收获品。这种秋天的尝祭日最开始并不固定,后来逐渐确定在了农历的七月十五前后;因为七月十五是立秋后的第一个望日,也是立秋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在这样一个丰收的季节里,这样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进行尝新的祭祀,对古人来说是一个极佳的选择,民间祭祀神灵祖先也逐渐固定在了这一天。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有“告秋成”的记载:“中元前一日,即卖练叶(即楝树叶),享祀时铺衬卓面,又卖麻谷窠儿,亦是系在卓子脚上,乃告祖先秋成(谷物经秋而有收成)之意。又卖鸡冠花,谓之洗手花。十五日供养祖先素食,才明即卖穄米饭(糜子,即黄米饭),巡门叫卖,亦告秋成意也。”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故都残暑,不过七月中旬。俗以望日具素馔享先,织竹作盆盎状,贮纸钱,承以一竹焚之。视盆倒所向,以占气候;谓向北则冬寒,向南则冬温,向东西则寒温得中,谓之盂兰盆,盖俚俗老媪辈之言也。”可见七月中旬望日摆设素宴祭祀祖先,就是古代尝祭之礼的遗俗。而所谓盂兰盆,据民间老一辈人说,就是祭祀时盛纸钱的竹盆。据清赵翼著《陔余丛考》考证,纸钱起于魏、晋。通行的汉文《盂兰盆经》据说是西晋时来华高僧竺法护(Dharmaraksa)从梵文翻译过来的,但现存的梵文和巴利文佛经中已找不到这部经典了。它究竟是竺法护的译作,还是竺法护借用佛教经典中“盂兰盆”这个词语而进行的发挥,或者是后人托竺法护之名而进行的创作,见仁见智,莫衷一是。佛典大正藏现存《盂兰盆经》全一卷,800余字,内容记述佛陀之大弟子目连,因不忍其母堕饿鬼道受倒悬之苦,乃问法于佛,佛示之于七月十五日众僧自恣日,用百味饭食五果等供养十方佛僧,即可令其母脱离苦难。《燕京岁时记·盂兰会》引《释氏要览》云:“盂兰盆乃天竺国语,犹华言解倒悬也。” 富察敦崇以为“今日设盆以供,误矣。”窃以为,非误也!乃是外来佛教文化与中国民间古俗融合,文化互渗,形成的民俗节日。在南北朝时,中国南北方均盛行七月半过“盂兰盆节”。南方此俗见于梁代宗懔著《荆楚岁时记》:“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佛。”北方此俗见于北齐颜之推撰《颜氏家训》卷七《终制》:“若报恩罔极之德,霜露之悲,有时斋供,及七月半盂兰盆,望于汝也。”

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名称,则是土生土长的道教文化所衍生出来的。早在东汉末年,道教就有了天地水三官的说法;魏晋南北朝之后,又把三官与三元联系起来。道藏经以正月的望日为上元,七月望日为中元,十月望日为下元。这三元又分别是天官、地官、水官的诞辰,并逐渐形成了天官赐福的上元节、地官赦罪的中元节和水官解厄的下元节三个道教节日。相传七月十五这天,地官出巡人间,分辨善恶。天上的圣灵们,也都要去地宫中,查看人鬼劫数。所以那些饿鬼囚徒,在这一天也都聚集起来,从玉京山采摘花果异物,装饰幡幢宝盖,精心备办斋饭献给这些圣灵。道士在这一天日夜诵读《老子》,那些囚徒饿鬼,就会因此得以解脱。否则,就难以救赎。道藏经认为,七月十五日,是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会集福世界信行国士,在元寿观中大会说法,召十方天帝神仙真圣的日子。《修行记》称:七月中元,是大庆之月。这个月如能够长斋并诵读《度人经》,就会福泽先人,修身成仙。这种说法与中国传统的孝道伦理合拍,较易引发道教信徒共鸣。唐代李氏王朝遵奉老子李耳为“圣祖”,道教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升,道教的三元节俗也迅速在民间扎根。据唐郑处晦撰《明皇杂录》载:“三元日,宣令崇元学士(道教学校的博士)讲《道德》、《南华》等经,群公咸就观礼。”

曾经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七月十五的祀先、礼佛、敬道分别在俗、释、道三个领域内各自为政,传承着自己的节俗内容。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中元”条便分别记录了三者的活动:“七月十五日,道家谓之‘中元节’,各有斋醮等会。僧寺则于此日作盂兰盆斋。而人家亦以此日祀先,例用新米、新酱、冥衣、时果、彩缎、面棊,而茹素者几十八九,屠门为之罢市焉。”然而中华文化强大的同化力量,使得本土的道教和外来的佛教,经过碰撞磨合,逐渐完成了中国化的过程。两者都指向七月十五,又使民间的七月半有了成为节日的重要时间契机。佛道二教共同确定了七月半的固定节期,佛教的盂兰盆会和道教的斋醮等仪式活动又成了这一节日特有节俗的组成部分;同时又因为道教是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教,“中元”这一名词也更为民间接受,所以逐渐成为七月半这一节日通行的名称。佛教与道教在七月十五的仪式逐渐世俗化,与民间的祭祀风俗渐渐糅合在一起。从此,中元节成为了一个以礼敬亡灵为中心、民俗事象多样性的祀先、解难、赦罪的重要节日。

二、中元节的习俗

第6篇:立秋的民间风俗范文

关键词:客家;岁时节日;饮食民俗

客家地区的岁时节日很多,有诸如立春、惊蛰、食新节、立秋、尝芋节、牛生日等农事类节日;有社日、米谷神生日、清明节、沐佛日、六月六、观音升天日、七夕、中元节、冬至等祭祀类节日;有春节、中秋节、元宵节等喜庆团圆类节日;有天穿日、端午节、立夏、重阳节、腊八节等驱邪祛病类的节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岁时节日体系。客家人的节日活动内容丰富,饮食活动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围绕着各个节日展开的饮食风俗成为客家人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长期从事田野调查并参考各种文献的基础上撰成此文,试图对客家传统的岁时节日饮食民俗的形成及其特色予以阐述。

一、传统岁时节日饮食民俗的形成

客家传统饮食民俗的生成受到了客家族群聚居地的自然地理条件的制约,同时,客家族群形成、发展的历史及民间的俗信心理也直接影响了客家传统岁时节日饮食民俗文化的形成。

(一)自然地理条件

赣闽粤三角地带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内主要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地面积小,且中小水系发达,因此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这种地理条件为稻谷生长提供了十分优越的条件,决定了本区以水稻种植为主的粮食生产格局,并奠定了以稻米为中心的稻作文化和饮食民俗基础。水稻的广泛种植,催生了客家地区许多以大米为主的风味食品,如粉干、烫皮、粉皮、冻米糖、雪片糕、糍粑、年糕、黄粘米果等。无论是招待亲友,匿是祭祀祖先和鬼神,这些食物都必是必备的,它们充当了节日中必不可少的角色。良好的自然环境为生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为当地客家民众提供了种类丰富、数量众多的山珍、河鲜、蔬果野菜及畜禽。因此,客家人节日食物的原料也大都是就地取材,根据季节的变换,适时地出现在客家人的餐桌上。

(二)历史人文因素

1.文化传承因素

首先,在分析客家饮食民俗文化时,不能脱离中原文化这个母体。在思想文化方面,南下的客家先民带入赣闽粤边区的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代表的中原主流文化精神,重道义、守礼节、好学问、讲伦理,是客家民系孕育和形成的主导精神。整个客家地区因受儒家文化和理学思想的濡染,形成了一种尚仁礼、慕理义、敦厚好客的社会风习,这在客家人的年节饮食礼仪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宴席的座次、上菜的顺序、劝酒敬酒的礼节、行各种酒令的内容和方法等,也都有社会往来习俗中男女、尊卑、长幼关系和祈福避讳上的要求。另外,客家许多传统岁时饮食民俗如过小年这天要用甜食祭灶王爷、端午食粽、重阳饮酒等习俗与中原地区传统一脉相承。中国传统医学对客家传统饮食保健习俗也影响深远。《黄帝内经》明确地指出了饮食对于人体的作用:“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气于脉。”同时还提出了“虚则补之、药以祛之、食以随之”和“谷肉果类,食养尽之”的理论,把以饮食来疗疾和调养身体相结合。客家地区在开发初期及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劣,人们稍不注意,很容易生病,加之当时地处偏远,又缺医少药,因此,这些重视饮食,以食代药,在特定的时候用以食进补的方式来调养身体的思想常常反映在客家节日食俗中。如《赤溪县志・舆地上・风俗》载:“立春日,啖生菜,饮春酒,以迎生气。”;道光《英德县志・舆地下・风俗》卷四:“夏至,砾狗御蛊毒,又谓之解疟。”端午节,以各种草药熬水沐浴,谓之可祛百病,并服用菖蒲酒、雄黄酒驱邪避蛇虫等等这些节日饮食习俗即是客家人在中国传统医学思想指导下,逐渐摸索出适合当地实情的以食防病、以食保健的经验。

其次,由于迁入地与原居地的自然地理位置及人文环境大相径庭,为了能迅速地融入迁入地的生活,客家先民对当地土著民俗的接受、吸纳也就顺理成章。例如,十月初一“牛生日”是客家人为答谢辛勤劳作的耕牛而设立的节日,这一天,牛不穿绳,谓之“放闲”。客家人还会给牛角上挂粉食或糍粑,喂以精制饲料,让牛休息一天,过一个象样的生日。这种风俗在北方地区是没有的,应是南下客家人来到居住地以后受到原住民影响而形成的一种节日风俗。正如罗香林先生在《客家研究导论》中曾说:“客家初到闽、赣、粤的时候,不能不与畲民互相接触,接触已多,要想不与他们互相混化,亦事势所不许。”0客家族群聚居区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在历史上被称为吴头楚尾,周边还有湘赣文化、岭南文化、及福佬文化等多个地域文化,与客家民俗文化不可避免地相互接触,相互影响,乃至相互渗透,因此,客家岁时节目饮食民俗的生成必定要受到这些文化的影响。

2.俗信心理因素

客家岁时节日食俗的生成除了自然地理环境和文化传承等因素起了主导作用,族群的俗信心理因素也不容忽视。正月初七日据说是人的生日,称“人日”。道光《宁都直隶州志・风俗》卷十一载:“人日,以七种生菜为羹,相互饷遗。”这天,客家妇女会早早起床,到园子里采摘芹菜、芜荽、芥菜、葱、蒜、韭菜,和以鱼丸煮羹汤,人们希望吃了七种羹后,勤劳工作(芹菜),会划善算(蒜),聪明敏捷(葱),年年有余(鱼),团团圆圆(丸)。如果谁家没有准备七样菜,这家的妇女就会被人指着脊背讥笑为“懒尸嫡,菜园里摘不出七样菜”。这种由俗众心理而产生的岁时节日食俗在客家地区还有很多,如中秋节到邻居家菜园里采摘青菜,谓之“偷青”。被偷的人家不但不会生气,反而非常高兴。大家相信,“偷青”这件事对偷青的人家和被偷的人家都有好处,能人丁兴旺。

二、客家传统岁时节日饮食民俗的特征

绵延数百年的客家传统岁时节日饮食习俗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自然有其鲜明显著、独具一格的特征。应当说,这些特征,既是其自身长期发展和演进过程中日渐完善的结果,同时又是其最终区别于其他文化形态的重要标志。

(一)多种文化叠合

客家传统文化是多元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是客家族群独特的发展历史造成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分析客家传统岁时节日饮食民俗时不难发现它的这种多种文化叠合的特征,它既大量地保留了诸如社日酬神分食社饭、清明节吃冷食等中原古老的传统民俗,又审时度势地对赣闽粤边区的原土著文化和周边文化进行吸纳,融合。正是客家民众这种对各种文化兼收并蓄,消化吸收的开放心态,使客家传统岁时饮食民俗文化显现出多种文化叠合的特征。

(二)与信仰生活结合紧密

客家地区的民间信仰氛围非常浓厚,而且根深蒂固。从一系列的岁时节庆饮食习俗中我们可以一窥端倪。在客家人的传统观念中,自然界的万物皆有其灵魂,无所不在,因此对各路神灵和祖先都需要小心供奉。一年中的大大小小的节日都是对举行祭祀 的好时机,因此,在节日中准备一份象样的食物来祭祀是必不可少的。客家人认为食用用于祭祀过的食物是能受到神的眷顾的,因此被用于祭祀后的食物会给家中成员分食以保全家的平安健康。

节日中客家人的无论是餐桌上食物还是与饮食有关的活动都比平日里丰富许多,但有些禁忌还是必须遵守的,否则就会触了霉头。如大年初一,许多客家人都忌吃荤,认为这样作可“以通神明”,这一天也不能进入菜园摘菜;正月初五是“五谷神”生日,客家人在这一天忌煮食生米,只能在头天晚上煮好夹生饭,第二天早晨再蒸熟,这样才能“五谷丰登”;立秋这日忌采食园中蔬菜,谓之“歇秋”,“不歇息触秋则无收也”。

在客家人的观念中,某些特定的时间的食物还有着可以预知凶吉的功能。如立春日,农人会将五谷(瓜、麻、豆、麦、谷)布撒于田间,然后观察种子撒得均匀与否,以此来占卜当年收成的丰歉。

(三)蕴含大量的仪式和丰富的象征

客家人的岁时节庆饮食民俗中蕴含着大量的仪式和非常丰富的象征意蕴。客家地区是传统的农业社会,人们要靠天吃饭,对自然气候的依赖性很大,风调雨顺是农作物顺利生长发育并获取丰收的重要保障,而水旱灾害、冰雹灾害等则会导致农作物歉收。因此,人们往往要通过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特定食物和饮食仪式来表达期待农作物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旧时的立春日的开耕仪式,不但农人们重视,连州、府、县的各级官员在这一天也要郑重其事地行参与其中,用牲果酒等祭品以一套复杂的仪式礼祭“芒神”,以此把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理意愿表达出来。其它岁时节日中,民俗仪式与象征亦比比皆是,如赣南客家民间有“炒惊蛰”一俗。惊蛰日,人们会将花生、豆子、大米等放入锅中翻炒,并在口中念道:“炒炒炒,炒去黄蚁爪:春春舂,舂死黄蚁公。”人们相信这样能防治谷物的虫害,因此这一天又有“炒虫节”之称。客家人在正月初七人日食“七样菜”以讨吉利;正月二十天穿日吃糖米糍补天的漏洞;八月中秋“剥芋皮”,恶鬼就无法危害人间,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节日食俗中包含着大量的或繁或简的仪式和意义各异的文化象征意蕴。

第7篇:立秋的民间风俗范文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总称伏日,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夏至为什么要吃鸡蛋,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夏至为什么要吃鸡蛋补充体力

民间以为夏至吃蛋,能强身健胃,行走有劲。谚云“夏至吃蛋,石板踩烂。”鸡蛋性平,补气虚,有安神养心的功能,生病吃鸡蛋可以帮助恢复体力。

保健身体

鸡蛋不伤脾胃,一般人都适合,更是婴幼儿、孕妇、产妇、病人的理想食品,但不宜多吃,每天1—2个比较合适。白水煮蛋是最佳的吃法,煎蛋维生素损失较大,未熟的蛋最好别吃。

营养丰富

就营养的消化或者吸收率来看,煮蛋为99%,炒蛋为97%,嫩炸为98%,老炸为81.1%,用开水或牛奶冲蛋为92.5%,生吃为30%~50%。从而看来,煮鸡蛋是绝佳吃法,但要重视细嚼慢咽,否则危害消化或者吸收。

夏至基本介绍夏至(summer solstice)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为夏至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28″44),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南方各地从日出到日落大多为十四小时左右。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是以夏至和立秋为基点计算的。大约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国各地的气温均为最高,有些地区的最高气温可达40℃左右。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古时夏至日,人们通过祭神以祈求灾消年丰。《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疫疠、荒年与饥饿死亡。《史记·封禅书》记载:“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夏至作为古代节日,宋朝在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辽代则是“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辽史》),清朝又是“夏至日为交时,日头时、二时、末时,谓之‘三时’,居人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多所忌讳……”(《清嘉录》)。夏至接近远日点,冬至接近近日点,且近日点地球公转速度快,远日点地球公转速度慢,夏长冬短由此得来。

“不过夏至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虽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夏至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仍继续升高,大约再过二三十天,一般是最热的天气了。过了夏至,我国南方这时往后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伏旱。华南西部雨水量显著增加,使入春以来华南雨量东多西少的分布形势,逐渐转变为西多东少。如有夏旱,一般这时可望解除。近三十年来,华南西部6月下旬出现大范围洪涝的次数虽不多,但程度却比较严重。因此,要特别注意作好防洪准备。夏至节气是华南东部全年雨量最多的节气,为了增强抗旱能力,夺取农业丰收,在这些地区,抢蓄伏前雨水是一项重要措施。

今日夏至吃什么吃面

俗话说“冬至饺子夏至面”,在北方,夏至当天都会吃“夏至面”,有的地方习惯吃热汤面,一碗面下肚出一身汗,体温降下来反而觉得凉快了。还有很多地方更是可以撒欢的吃凉面,这时候天气炎热,适当吃一些生冷食物可以降火开胃又不会因为寒凉而损害健康。

粽子

西北地区会在夏至当天吃粽子,并且会取菊用灰来防止小麦受虫害。夏至到来,阳气一天天萎缩,阴气一天天生长,这个时候要送走旧的阳气,粽子里的糯米、红枣,从中医角度来看是象征阳的东西,人们把它们包起来吃下去,就是和阳的季节告别的意思。“吃粽子,最早是一种仪式性的吃。”

夏至饼

江南食俗,一般有麦粽、角黍、李子、馄饨、汤面等。《吴江县志》中记载:“夏至日,作麦粽,祭先毕,则以相饷。”人们不仅吃“麦粽”,而且将“麦粽”作为礼物,互相馈赠。夏至日,农家还擀面做薄饼,烤熟,夹着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等,祭祖后食用或分赠亲友,俗称“夏至饼”。

圆糊蘸

以前,每逢到了夏至时节,浙江很多农户会将做好的醮坨用竹签穿好,插在水田的缺口流水的地方,并且燃烧香以此祭祀,祈求可以丰收。现在浙江绍兴一带依然保留着夏至吃圆糊醮的习惯。圆糊醮类似老北京的糊塌子,用麦粉调成糊状佐以蔬菜,摊成薄饼后直接食用,也可以卷起食用。

煮新麦

夏至这天,山东一带老百姓流传夏至日煮新麦粒吃的习俗。夏至日时值新麦登场,农家通常煮出新麦粒,小孩子就用新麦秸莛编的小笊篱,在汤水里捞着往嘴里塞,且吃且玩,平添一份生活情趣。大人们则专挑些青麦穂上锅煮,煮出的麦穗凉透以后,放在掌心里搓一搓,吹去外皮,将余下的麦粒塞到嘴里慢慢咀嚼,细细品味一下新麦的沁香。

清凉补

人们喜好在夏天滋补凉食避暑,因此,居民在夏季普遍煲清补凉汤、凉茶、酸梅汤等比较传统而且十分清甜的食物。而且夏天食物多调醋,少盐、少姜、少蒜、味清淡,以粉面、瘦肉、青菜、瓜类等为主。

夏至羹

湖南长沙人夏至日吃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汤丸,名为“夏至羹”,因此有了这句“吃了夏至羹,麻石踩成坑”,寓意着吃了这一碗羹身强体壮,身体安康。

馄饨

在江苏的一些地方,夏至这天会吃馄饨,也有吃了馄饨以后给孩子称量体重的习俗,寓意孩子体重增加,身体健康的意思。而馄饨与混沌读音相似,也有吃了馄饨便会更加聪明的寓意。

生菜、凉面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老北京的风俗习惯,每年一到夏至就可以开始大吃生菜、凉面了,吃这些生冷的食物可以有效的帮助降火开胃,促进食欲,但是又不至于会因为过于寒凉而损害身体健康。因此每逢夏至将近的时候,凉面等食物就开始大卖了。

荔枝

广东的一些地方和广西的西南地区都有着夏至吃荔枝的习俗。六月是荔枝成熟的时期,在炎热的天气吃上几颗荔枝,还真是一种享受。不过“一颗荔枝三把火”,荔枝吃多了容易上火,还可能引起低血糖,所以吃荔枝也要适度。

狗肉

广东人素有喜吃狗肉之习,阳江地区尤甚。而据有关资料记载,夏至杀狗补身,相传源于战国时期秦德公即位次年,六月酷热,疫疠流行。秦德公便按“狗为阳畜,能辟不祥”之说,命令臣民杀狗避邪,后来形成夏至杀狗的习俗。

麦粥

江苏无锡的人在夏至这一天,早餐会吃麦粥。麦粥不仅是清香宜人、健脾养胃、老少咸宜的美味,能有效缓解人们“苦夏”时的食欲不振,同时还可祛湿利尿,是夏至节不可多得的美味。

豌豆糕

夏至这一天,在老南京的风俗中大人要叫小孩骑坐于门槛上吃豌豆糕防百病。这项风俗的由来是因为夏令天气火热,人们多不思饮食,才让小孩先吃豌豆糕开胃。此外,老南京在夏至这一天还要吃碗凉面称称体重。

夏至蛋

第8篇:立秋的民间风俗范文

在这秋分时节的秋季里,随着天气的不断降温,我们也将迎来秋分时节,秋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是代表一个节气的转化和变化,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4节气秋分三侯的说法,欢迎参阅。

秋分三侯的说法1、雷始收声: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2、蛰虫坯户:一些春分出土活动的小虫,在秋分过后也会陆陆续续回到土里,准备过冬。

3、水始涸:水气也不像夏天时那么充沛,将开始逐渐干涸,因此我们会觉得空气越来越干燥了。

秋分时节的天气特点在我国的农历二十四节气来说,“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霜降”为秋季终止,“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从秋分这一天起,气候主要呈现三大特点: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昼短夜长的现象将越来越明显,白天逐渐变短,黑夜变长(直至冬至日达到黑夜最长,白天最短);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幅度将高于10℃以上;气温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渐步入深秋季节。南半球的情况则正好相反,秋分时节,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先后进入了秋季,日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2℃以下。秋分后太阳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东北地区降温早的年分,秋分见霜已不足为奇,天气也会变得比较寒冷。

秋分历史传说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秋分时节的六大习俗一、秋分祭月

潮人古代有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的习俗。中秋节又名仲秋节,是在秋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古时只有秋分的活动,而无中秋节。秋分是在八月十五日前后,但由于有闰月的关系,秋分可以出现在八月初至八月末的任何时候。

然而,秋分是祭月的,古代潮人总是要把这个节日与月亮联系起来,如果秋分出现在下半月,甚至在月末,人们就很难见到月亮。在无月亮之夜过中秋节,就会失去它原有的意义。故后来潮人把中秋节的活动渐渐由秋分固定为八月十五日。把八月十五日这一天定为中秋节,那正是满月之期,整个夜晚都能见到明月,这才能体现中秋节的真正情趣。

据史书中的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二、秋分竖蛋

“秋分到,蛋儿俏”。同“春分”一样,在每年的“秋分”来临之际,我国很多地方都要在这天举行“竖蛋”的趣味游戏或比赛。据史料记载,在4000年前,中国就有了在“春分”这天“竖蛋”的传统,当时是为了庆祝春天的来临。其玩法简单易行: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轻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竖蛋”活动不仅在“春分”才有,“秋分”时节同样流行。“‘竖蛋’活动寄寓了人们对生命、生育的敬畏和崇敬之情。”

“春分”和“秋分”这一天之所以鸡蛋比较容易立起来,一是“春分”和“秋分”这天是南北半球昼夜平分的日子,地球地轴与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平面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有利于“竖蛋”;二是“春分”和“秋分”正值春季和秋季的中间,不冷不热,人心舒畅,思维敏捷,动作麻利,易于“竖蛋”成功;三是鸡蛋壳表面并不光滑,只要找到适当的3个表面颗粒,就能像底盘一样托起整个蛋。尽管‘竖蛋’是一个传统项目,但它让公众在实践中了解了相关知识,并富有趣味性和娱乐性。

三、秋分吃秋菜

在岭南地区,昔日四邑(现在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野苋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抗癌作用。炒野苋菜具有情热解毒、利尿、止痛、明目的功效,食之可增强抗病、防病能力,健康少病,润肤美容。适用于痢疾、目赤、雀盲、乳痈、痔疮等病症。野苋菜的吃法有好多,我们常做的就是炒着吃,凉拌着吃,做大馅包子更好吃。

四、秋分粘雀子嘴

秋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元,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元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秋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秋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参与。

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其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市场上有卖风筝的,多比较小,适宜于小孩子们玩耍,而大多数还是自己糊的,较大,放时还要相互竞争看哪个的放得高。

五、秋分送秋牛

秋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秋牛图的。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秋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

六、秋分拜神

第9篇:立秋的民间风俗范文

“许了什么愿啊?”

“这是秘密。”

在日剧《大奥》里,为了纪念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鹊桥相会,《大奥》里的女人们正在忙于把写着自己愿望的彩纸系到竹枝上。长着酒糟鼻的浦尾的愿望是“今年一定要瘦下来”,吉野则希望“可以存下俸禄盖起大房子”,而头发花白、已经徐娘半老的葛冈夫人写的竟然是“希望可以得逢良缘”。

像“圣诞树”一样的许愿树

没错,日本也有类似“圣诞树”的玩意儿,只不过这树不是杉树,而是竹枝;它不是用来过圣诞节,而是用来过七夕的;树上挂的不是琳琅满目的礼物,而是五彩缤纷的愿望。每年七夕,在日本随处可见高高的竹枝上坠满五颜六色的纸笺和各式精致的小饰品。而这一天,带给日本孩子们好运的,不是圣诞老人,而是来自中国的神仙――织女。

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不知在什么时候漂洋过海,于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落了脚,并被日本人民发扬光大,赋予了新的意义。最初是在奈良时代,那时的七夕是达官贵人们的节日,他们在这一天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祈求家庭幸福,婚姻美满。到了江户时代,七夕节传入民间。到底是人民群众的智慧,这时的七夕节,在日本有了丰富的内容,“圣诞树”的创意,就是源于这个时代。

这一传统一直延续下来,因此我们才能在描述德川时代末期宫闱生活的《大奥》中,看到写愿望、挂竹枝那样盛大的喜庆场面,而在此之前,七夕节的种种风俗,已经完成了由上流社会传入民间,在民间发扬光大,再次传入上流社会这样的过程。因此,德川时代上流社会的七夕风俗,已与民间并无二致。

如果说牛郎织女是日本从中国借去的故事,七夕节是日本从中国借去的节日,那么“圣诞树”的创意,绝对是属于日本本土的专利,也是日本独有的风俗。直到如今,每年的这一天,大人和小孩们都会聚在一起,在五颜六色的纸笺上写下千奇百怪的愿望,用彩纸做出精致的饰品,一起挂满竹枝。于是在脍炙人口的动画片《蜡笔小新》里,我们看到调皮的小新居然爬到了竹子的顶端。

据说愿望挂得越高,就越有可能被实现。这大概是因为越高,便离神仙越近的缘故吧。

无关爱情的情人节

除了“圣诞树”,七夕这一天,日本的家庭也会在院子里摆些水果和精美的食品供奉神灵,希望织女保佑自家女孩书法、裁衣等技艺能有所进步。发展到商业活动丰富多彩的今天,七夕节的许愿内容也变得千奇百怪,可以祈求姻缘、事业,也可以具体到想要一本书、一个玩偶。

但无论如何,日本的七夕节都不是恋人之间的节日,没有巧克力,也没有玫瑰花,这场盛大的庆典活动是全民性质的,是日本人民将中国传说和本土文化融合起来的产物,商业色彩淡薄,极富传统风韵。

有人说七夕是“中国的情人节”,其实牛郎织女的传说,并不是个美满的故事,“纤云弄巧,飞星传恨”、“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有什么值得庆祝呢?

这个节日,一开始和爱情有关,但因为传说的女主角有一双无与匹敌的巧手,在之后漫长的年月里,无论是在故事的本土中国,还是在发扬了故事的日本,人们近乎忘记了那个对爱情忠贞不二的憨厚农夫――“乞巧”,成了七夕一以贯之的主题。

女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奉上新鲜的瓜果,虔诚地祭拜,用意无非是祈求织女赐予好手艺,从而觅得佳偶良缘。总之,一切逃不脱一个“巧”字。

现代社会,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需要的不再是一双会穿针引线的手,而是一个能转动的大脑。所谓“识字三分巧”,日本人在七夕这一天,不过翻版的2・14情人节,他们“乞巧”,祈求织女赐予智慧和知识,让他们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能立于不败之地。

并非“兰月兰夜”

尽管日本的七夕过得有声有色,但细细追究起来,它其实并不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七夕。

在我国古代,根据自然界植物的生长规律,每个月份都有一个“花名”,农历七月,兰花吐芳,故七月被称为“兰月”,七夕的夜晚被称为“兰夜”。

1873年日本修改历法后,大多数地方的七夕节直接挪至阳历的七月七日。这多少让人觉得遗憾。

我们的祖先在制定天文历法时,无不秉承大自然的规律。一年有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一候有一候的特征。“七月天汉清如练”,农历七月,在季夏与孟秋交界之际,凉风初起,大雨时至,河汉西移。“七七”之夜,当月光洒落银河,牵牛星和织女星正当头顶、大放光彩,这才是“金风玉露一相逢”,的确是“胜却人间无数”。如若是阳历的七月七日,喜鹊还在路上,牛郎织女还在遥遥相望,下界就已经热闹开了,不免有些莫名其妙。

但传说毕竟是传说罢了,不必太较真。如果硬是要推敲,牵牛星和织女星相距有16光年之远,即便是牛郎打个电话,织女也要16年之后才能听到。更何况在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已经无人再醉心于这浪漫凄美的爱情故事。算一算,我们已经多久没有仰望星空?几十年、几百年?就算偶尔想抬头看一看,环境恶化,隔着城市的夜空,恐怕也是“月朦胧、鸟朦胧”了。

链接:中国七夕

何时回归传统?

韩国人将端午节申遗,国人愤怒了,可是除了愤怒,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端午中秋放假了,可除了当黄金周过,其他一切照旧;人人都觉得应该过我们自己的节日,可逢年过节,气氛还是那么淡薄。这些传统节日,仿佛都跟随着旧历,成为了岁月深处的古董,一些抽象而遥远的概念。中国人对于传统节日的态度,就处在这样一种无奈又无力的状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