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全球化范文

经济全球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全球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全球化

第1篇:经济全球化范文

①甲国出口粮食比出口肉类优势大 ②乙国出口粮食比出口肉类优势大

③甲国出口肉类比出口粮食优势大 ④乙国出口肉类比出口粮食优势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对比甲乙两国的劳动生产率可知,甲国在生产粮食与肉类上与乙国相比,生产粮食与乙国效率接近,占有优势,而生产肉类远远不及乙国,故甲国出口粮食比出口肉类优势大,①正确,③错误;乙国生产肉类是甲国的两倍,而生产粮食与甲国差不多,故乙国在生产肉类上占优势,④正确,②错误。该题选B项 。

点拨 经济全球化不等于经济一体化:(1)经济全球化,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它要求在国际范围内实现资源的全球化配置,强调国际合作与协调,目前还处在不断深入发展的进程中。(2)经济一体化的实现需要在一体化区域内消除阻碍贸易与生产要素流动的各种障碍,在区域范围内设立机构,形成共同的内在管理机制,制定共同的制度规范,为市场提供有效的制度保证和持续一体化的动力。

例2 下表是1980年、1996年世界不同类型国家进出口依存度表,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

A. 国际贸易总体发展缓慢 B.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 区域集团化削弱 D. 各类国家发展水平差距缩小

解析 从表格中的数据信息可知,1980年到1996年,不论是高收入国家还是中等收入国家、中低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它们的进口依存度都在提高。这说明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体观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A、C、D项观点错误。故选B项。

点拨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影响

(1)利: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有利于我国吸引外资,弥补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有利于引进技术和设备,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有利于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开拓国际市场。

(2)弊:部分产品进口增加,对国内产品形成较大压力;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国外对我国设置的贸易壁垒有增无减,贸易保护纠纷此起彼伏,增大了我国经济运行的风险;同时少数国家借经济全球化之机,向我国推行自己的价值观、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这些都给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 世界贸易组织]

例3 2014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3周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①既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②将进一步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地区)的经贸联系,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扩展新的空间

③将有助于我国推进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④对启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起决定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启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将起到积极建设性的作用,但不是决定性的作用,故④错误,本题正确答案应为A项。

例4 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下面各项理解正确的是( )

A.世界上各国无论大小一律平等

B.非歧视原则强调各成员国实行无条件的多边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

C.非歧视原则已在实际中得到了很好的实施

D.非歧视原则适用于国际社会的各个领域

解析 非歧视原则只适用于世贸组织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交往中,在实际中,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仍存在严重的歧视现象,故C、D两项错误。A项是不正确的理解,B项正确反映了该原则的内容。选B项。

点拨 我国怎样应对“入世”带来的挑战: (1)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2)要有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3)要有应对别国反倾销和反别国倾销的策略。(4)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5)创立与世界接轨的技术和质量标准,突破“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6)要重视信息化发展,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数字鸿沟”。

例5 2012年10月,某跨国公司关闭其苏州工厂,将生产线向越南、柬埔寨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转移,导致该厂与我国300多家代加工企业的合同被解除。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B.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跨国公司投资的方向

C.企业应从代加工向自主创新、自创品牌转变

D.对外开放战略应由“引进来”转向“走出去”

解析 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点:“劳动力成本更低”“加工企业”,说明单纯靠加工这种初级阶段的粗放式发展,企业难以为继,只有创新才有出路,所以选C项。A项中经济全球化有利有弊,说“构成极大威胁”不合实际,材料也没有体现,材料没有体现是发达国家,D项不合题意;对外开放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材料也没体现,D项错误。

点拨 我国在对外开放中要实施“走出去”战略

第2篇:经济全球化范文

正如人们在国际市场经济中看到的那样,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内部各阶层之间的财富分配必定是不均等的。“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说个人与个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在财富和生活机遇方面的不平等性仍将继续增加。”由于在很大程度上,目前的经济全球化并不重视财富分配、就业与发展问题,所以,这样的经济全球化越是加速,无论国内还是国际,贫富鸿沟便越加扩大,社会分层越发明显。经济全球化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了贫富两极分化,这种两极分化的扩大直接表现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一国内部的穷人与富人之间,全球范围的穷人与富人之间在财富分配和生活机会与福利等方面的不平等性在不断拉大。

南北之间贫富差距的加剧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扩大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可以说,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着一种尴尬的境遇,无论其是否对全球经济开放国内市场,结果都将是处于一种不利的地位。“一方面,凡是作出了自由结构调整的地方,人民的生活条件恶化、社会不稳定性增加”;而“另一方面,凡是拒绝满足其全球化要求的国家,则被忽视而处于世界体系的边缘地带,从而最终被驱逐出国际圈”。

随着发展中国家被世界贸易体系和资本的快速流动逐步边缘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全球财富分配上的不平等性也在扩大。“最近9年来,世界174个国家中的前15名与后15名的收入差距从60倍扩大到了74倍,而这种差距在60年代仅为30倍全世界最富有的1/5人口占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86%、出口市场的82%、外国直接投资的68%,而最穷的1/5人口在这方面所占的份额仅为1%。”全球经济体系正在被日益划分为受益于全球化经济浪潮和在其中蒙受巨大损失的两类经济实体。

为什么经济全球化拉大了南北之间的贫富差距?这与全球资本流动的本质有关,这也是有关全球资本自由流动的理论与实际之间的矛盾所在。根据货币主义代表人物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观点,资本应该能够流向世界的各个角落,自由流动使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资本自由流动自动地把资本引向最有收益的地方。从理论上讲,自由的资本市场通过此种方式给所有国家都带来利益,因此据称,商品自由流通和资本自由流动提高了所有参与国的富裕程度。然而,“就像相对成本优势定律没能给各国带来什么好处一样,资本自由流动也未能帮助各国实现‘最佳’投资。最具收益的投资不是给所有人,而只是给投资者带来利益。”当发达国家企业希望在某个发展中国家获得较高收益时,它们的资金就流向那里。然而这种“更好的”投资是以当地工人恶劣的工作条件和社会福利的削减为代价换来的。事实是,通过经济全球化富裕起来的并不是普通工人,而是资本所有者。而受冲击最大的却恰恰是那些缺乏技術的非熟练工人,他们几乎将被全球市场无情地排斥。

发达国家社会内部贫富分化的加大

在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全球化破坏了二战结束后30年之内逐步形成的劳资妥协的社会契约。从1980年代开始,伴随着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资本主义的经济逻辑开始将自己从社会关注中分离出来,这种变化标志着一种令人吃惊的倒退——重新退回到一种过度剥削的状态。“就象19世纪一样,失业和贫穷重新出现,并且成为社会的结构特征;社会不稳定和社会排斥天天都在增长;资本收入在上升,而劳动收入在下降”。

当前的经济全球化时代,是“资本胜利的时代”,强资本、弱劳工的格局随着以往进步的社会政策的失败和工会力量的衰落而进一步加剧,即使在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亦是如此。

近一二十年来,美国社会的收入不平等状况在逐步加剧(参见表1),其中的原因比较复杂,而与经济全球化密切相关的原因有:经济全球化刺激了技术的进步,而技术的增殖增加了经理层和高技术工人所得到的工资溢价,加大了与低技能工人的收入差距;不断加剧的美国国内的低技能工人与发展中国家的工人之间的激烈竞争削弱了美国劳动力市场中低技能工人的议价能力。

经济全球化对于收入分配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收入分配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因为人们的生活主要依靠于他们的相对和绝对收入水平,同样它的重要性还在于对于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表1英国劳动力两端的收入分配(%,占整个劳动力市场收入的百分比)

年代

收入最低的1/5

收入最高的1/5

1975

5.6

40.7

1980

5.3

41.1

1985

4.8

43.1

199O

4.6

44.3

1995

4.3

46.1

资料来源:TheEconomistIntelligenceUnit(1999)CountryProfile:UnitedStatesofAmerican,1999-2000,p.26.

为了说明经济全球化及其主导思想新自由主义对于收入分配的具体影响,可以采用一种二元的方法论:一方面利用经济理论来推论新自由主义所带来的变化,另一方面则回顾新自由主义进程开始加速以来收入分配所发生的实际变化。

在全球范围内和大多数国家中,高收入国家和高收入群体往往不均衡地占有更多的资本、土地和技术;而低收入国家和低收入群体往往不均衡地拥有较多的劳动力。“假如某种社会变化导致了对于资本、技术等报酬的提高,这将会增加这些资产在不同家庭之间的集中度,并有可能使收入分配变得更加不平等;而假如某种变化导致了对于劳动力报酬的提高,或减少了财产的集中度,则将有可能使收入分配更趋于平等。”

经济和社会政策往往通过以下方式影响收入分配,如国家调控主义者的政府政策,通过影响汇率,实施进口限制,调控

利率、工资率、要素流动等,往往使要素的报酬无法像在一个自由市场的环境中那样反映要素的禀赋。而新自由主义政策放松或取消了这些限制,于是产生了一种更接近于自由市场自发状态的形势。

在工业发达国家,二战后广泛实施的以上这些限制,曾普遍地抑制了对于富裕阶层的报酬,从而提高了对于那些拥有的资源主要是劳动力的阶层的报酬;对于商品和劳务流动的限制也提高了对于非熟练工人的报酬,保护他们免受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在发达国家中对于资本流动的限制也倾向于降低资本的利息率和利润率。但随着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这些限制逐渐放松或被取消,其结果势必会破坏原有的收入分配状况,使之日益不平等。

从1980年代中期以后,许多发达国家的收入分配状况都发生了变化,并完全扭转了二战后许多发达国家的收入分配变得日益平等的趋势。在许多经合组织国家,收入不平等开始逐渐增加,其中“最大的增加发生在美国,瑞典收入不平等逐渐下降的趋势又开始逆转,而在英国,维持近一个世纪之久的接近稳定状态的收入分散的状况正逐渐让位于一种收入分配急剧集中的状况。”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增加、贫富分化的加剧可以通过许多标准来加以验证,基尼系数是一个用来描述收入分配差距的闻名指标。这一时期,几乎每一个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都上升了。以英国为例,“据英国国家统计局2000年的统计数据,基尼系数从1995-1996年的0.33,扩大到1996-1997年的0.34,再到1998-1999年的0.35,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测量贫富差距,人们还经常用另一种叫做“五等份”或“十等份”的方法,即将人口分成五等份、十等份,看每10%或20%的人口层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非凡是比较最高收入的10%或20%人口和最低收入的10%或20%人口,看他们占有总收入比例的差距。从1980年代早期到1990年代早期,四分之三的经合组织国家中,10%的最高收入者和10%的最低收入者之间的收入比率都在增加。“在瑞典,最高的20%的家庭收入与处于底部的20%的家庭收入之间的比率在1980年至1988年间从4.5上升到5.5;在美国,1989年人口中1/5的最高收入者的平均收入是1/5的最低收入者的平均收入的10倍,而这一比率在1967年为7倍;在英国,这一比率从1980年代初期的4倍上升到1991年的接近6倍。”

西方社会中这种劳资妥协的破坏,贫富分化的加剧,经济与社会的分离,意味着“全球化正在导致一种沙漏社会模式的形成,在这样的社会里,大部分人都将掉入社会底层。”越来越多的人生活水平下降,国家内部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凝聚力瓦解。发展中国家社会内部贫富分化的加剧“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工程加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只有新的经理和领导精英才从这种发展中受益。‘第三世界’的大规模贫困并不能被克服,充其量在大规模贫困中创造出几个富裕的小岛罢了。”

经济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所带来的普遍影响适用于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影响都有进一步加剧收入分配不平等和贫富分化的倾向。经济全球化刺激了资本流动性的加大,许多研究表明,外国资本的渗透往往加重了发展中国家的收入不平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外国资本的进入和渗透在发展中国家产生了一小批本土的高收入精英阶层,他们治理着这些投资并且扩张着非正式的经济部门,而由这些投资所产生的就业往往是相对低工资的工作岗位,由此扭曲了东道国的阶级结构。可以看到,当前国际市场的发展正日趋迎合经理阶层、职业白领和高技术工人,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国际资本的进入,这些群体的收入也大幅增长,并逐渐拉大与国内低技能工人的收入差别。第二,由这些投资所获得的利润往往回流出东道国,而不是再投资于东道国,这抑制了发展中国家国内的资本积累和形成。第三,东道国为了迎合外国资本,往往营造出更受国外资本青睐的政治和经济环境,而限制了国内劳工获得较高工资的能力。

在发展中国家,新自由主义和其所引领的经济全球化对于收入分配的影响根据发展中国家不同的经济类型而有所变化,一般可以将发展中国家分为三种经济类型:制造业产品出口的生产国,许多亚洲国家属于这种类型;初级农产晶或矿产品的出口国,大多数非洲国家属于这种类型;进口替代型的工业化国家;许多拉美国家属于这一类型。在以上三种经济类型中,新自由主义政策对于进口替代型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分配的影响最大。在许多进口替代型的产业部门,新自由主义很可能会导致工资和就业岗位的减少,这对于城市就业机会和收入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城市收入分配状况的恶化将不可避免。所以,新自由主义对于拉美国家中收入分配的冲击是最大的,由此造成的贫富分化的加剧在这一地区也最为明显。

墨西哥的新自由主义改革始于1980年代中期,贸易、金融、投资等领域相继自由化,并于1990年初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在这一自由化改革期间,墨西哥社会的家庭总计收入的基尼系数从1984年的0.43上升到1992年的0.475,其中大部分增长发生在1989年后。而工薪收入者的基尼系数从1984年的0.419缓慢上升到1989年的0.443,然后急速跃升到1992年的0.519。”按照国际通常标准,基尼系数在0.3以下为最佳的平均状态,在0.3-0.4之间为正常状态,超过0.4就算警戒状态。在墨西哥,导致这种收入分配状况急剧变化和贫富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可能是始于1980年代末期的由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所推动的大规模的国外资本的流入。这种解释也支持了以下这样一种观点:即从一个发达工业国家向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流动(在这个例子中分别指美国和墨西哥),同样降低了这两个国家中的大多数非熟练工人的相对工资。

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为了降低劳动力成本和减少对产业工人的保障,拉美各国政府都设法削弱工会的权力,劳方在与雇主谈判中的地位日益下降,拉美各国劳动力市场的地位也变得更加脆弱和不安全。大多数劳动者的命运注定是低工资或长期失业,由此导致拉美地区的社会贫困现象大量增加。“在80年代债务危机发生后,穷人和就业不足者占到了大多数拉美国家人口的30%-50%。”与此同时,拉美各国内部的贫富分化也在加剧,“70年代智利工人可以得到国民收入的50%,到1989年只能得

19%。阿根廷1975年贫富收入之比为1:8,1991年为1:16,1997年为1:25。”“全球化的富人和区域化的穷人”问题的出现与解决的思路

可以说,经济全球化在那些能够从全球化经济中受益的人与不能从中受益的人之间,在那些能分散全球化带给其风险的人与那些不能分散其风险的人之间,已经形成了潜在的冲突根源。经济全球化将世界居民分化为全球化的富人和区域化的穷人,“有些人以全球为家,而另一些人则被束缚在其居住地”,那些以全球为家的权力精英们“凭借着极其尖端的信息技术、空中旅行和多处居所而自由地做跨洲来往和沟通。”这一部分国际性流动群体很大程度上“已经割断了他们与当地社会的联系,变得无拘无束”,而“通过减少对国际性流动性群体的约束,全球化会使团结社会力量的凝聚力松懈,并加剧社会的分裂”。乔治·卡斯特尼德对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墨西哥社会的分析很令人深思,他认为,“一条新的正在很快分裂的墨西哥社会的裂缝正在形成。这种分裂把与美国经济接近的墨西哥人与那些不与美国经济接近的人分开……将那些即使没有处在墨西哥社会的边缘,但处于全球性资本、商品和服务流动边缘的人,与那些被融入全球性流动的人相区分。”

经济全球化既在全球范围内带来了日益严重的贫富分化、社会不平等问题,同时又使一个民族国家政府在使用调控手段缩小贫富分化、减小财富分配不平等时面临着新的挑战。传统上,一个国家往往通过再分配机制来缩小其社会内部的贫富分化,减小经济不平等以及相关的社会不平等。其中一种很重要的手段便是转移支付,转移支付是为那些贫困人口或者近期没有得到工作机会的人提供的社会保障和失业救济。“转移支付是有很大平均作用的因素,它主要流向低收入的家庭。”转移支付的费用主要来自国家的税收,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民族国家在“经济基地”的竞争中为了获得资本的青睐,往往采取减税政策。而另一方面,资本流动性的增强,也使得它逃税的能力增强,“资本流动性的增加侵蚀了一部分重要税费”。国家对资本的征税越来越困难,以德国为例,“1986-1996年德国对资本收入实际征收的税从24%下降到了15%”。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许多国家为了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获得优势,纷纷采取紧缩政策,这使得用于向贫困人群提供保障和无偿或廉价公共服务的公共开支在逐渐缩减-,社会福利的标准在不断降低,劳工所承担的社会保险计划的税收负担不断加重。“甚至在美国,全球化的压力也促使其减少社会保障方面的赋税和转移支付份额一这些措施本来旨在抵消全球化造成的收入分配不均。”对此,丹尼·罗德瑞克经过分析研究得出:“全球化削弱了政府在社会计划中支出资源的能力;使得对资本征税更加困难;而劳工所负担的税收的份额在增大。”“全球化已使政府更难于提供社会保障——而这是政府的核心功能之一”。所以,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家在缩小社会贫富分化、减小社会不平等方面的调控能力在弱化。

以往所倡导的劳资妥协、缩小贫富差距的历史局面是在国家的调控干预下实现的,但现在,这种妥协正随着全球化的经济摆脱这种调控国家的干预而受到破坏,而这正在严重削弱着社会凝聚力。当前,“全球资本主义体系已经造就了一个非常不公平的世界,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而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一个不能为失败者提供任何希望和援助的体系,很轻易被绝望的行动所破坏。”对此,不同的学者开出了各自的药方,以缓解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日益严重的贫富分化状况。

威廉·K.塔布疾呼,决不答应以“全球化”的名义剥夺人们的权利,“要用控制资本并使经济服务于人的需求的必要性,同诸如竞争、自由市场,以及所谓的全球化的要求之类的意识形态构想对抗,而不是承认劳动人民应当持续充当这类意识形态构想的牺牲品。”

第3篇:经济全球化范文

一、经济全球化对政府职能转变的新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新的世界性经济运行机制的启动,跨国公司、全球金融机构、世界性经济组织等成为主要角色先后登场,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性日益加强。全球范围内的组织国际联合、控制资源流向、影响经济生活、引导文化潮流、操纵信息媒体,深刻地影响着国家的社会生活,也对传统的权力运作带来了挑战。哈贝马斯认为,全球化的经济超出民族国家的调控能力,迫使人们去寻找替代方案——如把迄今民族国家所承担的社会福利职能转让给跨国机构。对于政府来说,全球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为政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国家间的相互依赖性既有利于用规则贸易取代强权贸易,从而给予发展中国家自我保护的手段,也将为国际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机会。由于在客观上要求分工的深化与市场规模的扩张,全球化也推动着生产从国内区域间分工向国际分工发展,推动着销售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扩张。在追逐规模效益与分工效益的过程中,跨国公司通过投资活动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协调其生产与经营活动的格局,推动产业内贸易和公司内贸易的高速发展。大量的国际资本流向哪个地区,就会加速哪个地区的发展。同时,全球化也为各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平等的机会,各国都在力争创造良好的环境,加速自身发展。因此,全球化无疑拓宽了政府活动的空间和领域。

另一方面,全球化对我国政府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作为发展中国家和典型的后发型国家,中国要成功地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在全球化竞争中立稳阵脚,关键是要建立一个得力的政府,求真务实、具有强烈责任感的政府,放眼全球、目标远大、应急有策、精干高效、运转灵活的政府。但现有政府管理体制仍旧存在以下缺陷:

第一,政策的可预见性和法规的透明度不高,依法行政的理念很难植入。从依法治国的理念载入宪法到有法必依成为行政主体的自觉行动,中国的历程十分漫长。另一个严峻的事实是:有法不依、无法可依甚至知法犯法的情况在实践中依然大量存在;凭经验办事、按首长的指示办事、看上级的脸色办事、搞“暗箱行政”等情况在一些地方还屡见不鲜。内部法规大于国家法律,造成垄断经济,即“权力经济”,其主要表现为:市场准入,壁垒限制;长官意志,一言九鼎;行业垄断,为所欲为;法规体系薄弱,程序性法规匮乏。这些表现都与全球化不相容。

第二,政府的实际运作方式还不够规范。在政企关系上,我国政府还未完全从企业活动中超脱出来,权力性干预和管制依然过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滞后,实质性的审批范围过大。在市场机制的培育上,我国政府的依法管理还很不完善,对经济的干预依然过宽,缺乏现代的公共服务观念。在管理队伍上,我们还亟待建立一支懂得并能驾驭现代市场经济、有效进行宏观调控的政府人才队伍。在管理手段上,政府对经济的控制能力将受到挑战:跨国公司可能通过多种途径绕过东道国政府的控制,可能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投资环境、法律透明度的高低和劳动力用工制度,随时转移生产和投资。这决定了中国在全球化环境中深化行政改革、建立全球化高效的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要求政府从传统的行政命令方式转变为行政指导方式,从刚性行政转变为柔性行政。

二、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管理变革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公共行政理论研究处于空白状态,实践中也一直遵循政治行政一元论(政治与行政不分)和古典的官僚制度(韦伯的科层制理论)。结果,政府往往以政治的方式对待行政(如政策制定),以行政的方法对待政治(如资源分配),并由此导致了一些问题和一定程度上的制度性腐败。更为重要的是,传统公共行政理论认为:政府应该提供所有的公共产品,这一理念是导致政府扩大对经济生活的干预的重要价值原则;同时,政府是外在于市场的公共权力机制,这一观念造成了政府与市场的脱节,使得政府运作缺乏市场效率,市场运作缺乏公共支持。

相比之下,新的公共行政理论是融合了公共理念与市场理念、以追求“三E”(Economy,Efficiency,andEffectiveness,即经济、效率和有效性)为目标的管理改革模式。它极大地突出了市场理念和公众的重要地位。

在强化市场理念方面,新理论将政府纳入整个市场体系中加以通盘考虑,详细评估政府的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公共职能对市场供求的影响;认为应该将公共服务视为重要的市场领域,将政府管理看作是市场机制与公共机制的结合;讨论政府在注重公平与公正的前提下提高资金运用的市场效率,把政府服务的质量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崇尚和推行公共服务的社会化、社区化和社会自愿服务,强调在不同的服务机构间引入竞争机制和市场检验。这样,政府就不再是单一的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其管制和审批部分的权力将大规模释放甚至取消。而信息资源的公开程度和提高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度的要求,使政府内部机构变革成为必然。

在政府与公众关系方面,新理论强调顾客取向、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并通过建立企业化政府来提高政府的能力与效率,使公众获得更多高质量的服务。在实践中,全球化使政府与公众的关系开始发生变化。投资来源的“非本国化”、经营活动的“非本土化”、交换的“电子信息化”以及国际民间组织力量的日益“自治化”,都使公众和公民社会在社会生活中的自治式运作能力、承受各种风险的自主能力大大加强。这对政府管理提出的要求是:加强对社会力量的利用和公共服务的社会化,不再从管理主体的角度考虑如何管制被管理者,而是站在社会与公众的立场上考虑政府如何为公众服务、对部门内部的组织结构进行改革。

在这种背景下,政府管理的变革要立足于国际化竞争,以建立现代公共管理的思维模式为理念,动员全社会力量,建立以政府为核心的开放主体体系,从而最大限度地谋取社会公共利益。这要求政府具备:(1)全球意识,即开放的公共管理理念;(2)服务和效率意识,即提供高效、公平的服务,更多地吸引外资;(3)风险意识和责任能力,正确地把握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的主动权;(4)应变和整合能力,及时调整管理战略,有效地整合各种因素及利益多元化引起的冲突与矛盾,保持稳定的社会秩序而参与全球竞争。(5)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即推进“电子政府”建设,实现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行政。

三、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管理变革的取向

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如何进一步发挥政府在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政府如何运用市场法则来进行公共事务管理、提高公共行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乃是目前面临的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借鉴西方国家公共行政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政府管理应当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一)从以权力为中心向以规则为中心的转变

以权力为中心的运作方式,随意性和无序性较大、公开度低,容易导致暗箱操作、违法行政。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权力是凌驾于一般公民权力之上的,行政权力支配一切。而在全球化时代,社会环境瞬息万变,社会需求多元化,政府难以继续试图向社会提供垄断。政府应该“转向一种把政策制定(掌舵)同服务提供(划桨)分开的体制”,“选择把自己局限于政策和指导从而把‘实干’让给他人去做”,从而有所为、有所不为。这要求政府必须严格依法行政,政府运作的基本规则应从以往运用行政权力进行强制性干预,转变为通过制度供给引导服务对象按照政府规范实施行为,即由权力行政转向规则行政。

(二)从管制行政向服务行政转变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政府将不再单纯地限制市场主体的活动,而应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参与和干预经济生活。它在理论上也不再仅仅采取单纯的管理性行政,更应当实施满足社会和公众需求的服务性行政。

在西方,各国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最终选择了服务职能,实现了由过去重管理轻服务、“以政府为中心”,到开始注重公共服务、“以满足公众需求为中心”的转变。在中国,政府管理变革离不开国际公共行政发展的宏观背景和时代的特殊性,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中国入世的特殊要求。它们预示着政府职能结构的中心将由行政管制的职能逐步转向公共服务的职能,意味着政府施政需要符合公众的意志和愿望、重新设定政府与公众的地位和关系,也表明了政府行为的公众取向和“顾客”中心。

(三)从全能行政向有限行政转变

全能主义政府实际上就是无限政府。并且,政府取代了社会自治,通过计划手段操纵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这不仅在理论上缺乏科学性,而且在实践上也难以取得预期效果。从公共行政科学化的角度来说,政府职能应该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从原有的“包揽一切”转换到“做市场不能做的事情”,弥补市场的不足。也只有从无限政府转向有限政府,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由单一的行政手段转向经济、法律、行政手段综合并用,才有可能实现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

(四)从暗箱行政向透明行政转变

第4篇:经济全球化范文

经济全球化将推动我国的改革进入新阶段,例如:经济全球化大大增加了对政府的压力,彻底的政府改革不可避免;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全面的市场竞争,加快企业改革,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越来越具紧迫性;经济全球化强调金融的国际化,金融部门的市场化改革将首当其冲。

加入WTO为我国提供了新的改革动力。加入WTO是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加入WTO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全面开放阶段,逐步放开包括金融、保险、电讯、会计、咨询、旅游等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我国加入WTO,目的是通过开放市场来解决经济转轨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开放倒逼改革是未来几年我国经济转轨的新特点,以全面开放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大破除生产力发展的制度障碍,以形成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从而在改革开放中提高国家的竞争力。

加入WTO,给我国经济改革留下的时间和空间都十分有限。进入新世纪,改革更具紧迫性。加入WTO,参与经济全球化,我国经济转轨的紧迫性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强烈,改革受到严格的时间限制。同时,改革又要面临国内外的双向压力。既有国内压力,又有国际压力。前20年我们的改革虽然存在国际压力,但是因为没有加入WTO,一些规则的遵守带有很大弹性,今后不遵守就要受到惩罚。因此,改革的内容必须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规则。从这个意义说,加入WTO是我国的第二次开放,第二次改革。

二、经济全球化将促进经济转轨国家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方式的结构性重大变化。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我国应当积极推进结构性改革

我国按照WTO的规则参与经济全球化,必然使原有的产业结构、体制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为此,未来几年,我国经济转轨的重要任务在于结构性改革的实质性推进。在保持宏观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前提下,抓住机遇,适时地实施和推进结构性改革,就能加快体制创新,从而为促进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的较快发展提供真正动力。

结构性改革是改革推进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它强调制度框架的改革和经济调控规则的改变,主要目的是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及规制环境。我国经过2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经济体制转轨正面临着许多新的矛盾和挑战:其一,我们采取的渐进式改革的方法在实践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同时改革中积累和遗留下来的深层次问题、结构性矛盾日益集中地突现出来,日益对改革进程和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形成制约;其二,无论是在宏观经济层面或经济运行层面,结构性调整和结构性改革交织在一起,结构调整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结构性改革,结构性改革为结构调整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这是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重要特点;其三,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和我国正式成为WTO成员,从外部对我国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和进程提出新的要求,带来新的动力和压力。

由于体制性的结构问题成为改革的突出矛盾,因而实行并加快结构性改革是新形势下改革的重要选择。推进结构性改革,对我国“十五”时期的经济结构调整,对促进经济的较快增长,对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都会产生重要的作用。应当说,20多年的改革实践已为结构性改革创造了很好的基础。在当前宏观经济和社会都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实施结构性改革的条件也是比较有利的。

推进结构性改革是实现制度创新的关键所在。经济转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不仅仅是一种运行机制代替另一种运行机制,它实质是体制创新与新体制结构逐渐积累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又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转轨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整体。实施并推进结构性改革,就是面对新旧两种体制的结构性矛盾,加快培育发展新体制因素,并逐渐形成新体制的合理结构,以充分发挥新体制结构的整体优势和作用。因此,结构性改革阶段既同以往的改革相联系,又表现出这一阶段改革的重要特征:

——强调体制创新在推动经济改革中的根本性作用。结构性改革不仅仅在于注重一项新制度的安排,更重要的是重视制度结构的合理性。因为任何一项制度都有其结构性,都以其他制度安排为补充。制度的互补性及其合理结构是一项新制度充分发挥效应的基础和前提。

——强调改革的配套性。由于体制的结构性特点,配套改革的结构性改革阶段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结构性改革注重整体改革的配套性、系统性。我国现阶段的改革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国有企业要与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相配套;深化农村改革要与加快城市化改革相配套;经济体制改革要与政治体制改革相配套。结构性改革既要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互配套,同时也要求与社会改革、政治改革的密切结合。伴随经济改革产生的矛盾和问题,已超越了经济本身。全面的配套改革将成为一个大趋势。

——强调法制化建设对推进改革的作用。以立法来保证体制创新的自觉性和目的性,同时制度化、法制化又是结构性改革的基本目标。没有法治的体制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就难以确定。保护已有的改革成果,规范未来的改革行为是结构性改革对法制化提出的基本要求。一是与产权保护(包括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制建设对结构性改革的成败具有关键作用;二是依法行政,用法律和制度约束政府行为是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三是加快与重大改革措施相关的法律制度建设,例如,从法律上进一步明确地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这对我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十分重要。

经济体制转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不仅是一种运行机制代替另一种运行机制,它本质上是体制创新与新体制结构因素不断积累的过程,并且这个转变过程必然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以及政治结构有机结合、整体转变的过程。顺应效率和发展的要求逐步推进和实现这种结构性的调整和改革,对经济转轨国家来说最具实质意义。事实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适应于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推进结构性改革,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寻求出路,也是当今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正在共同致力实现的目标。

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和经济体制转轨国家,我国推进结构性改革既有与其他国家相同的共性,又有特殊的规律性。当前,我们既要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经济结构矛盾,比如城乡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但更要关注在我国经济转轨的特定时期,优化制度性结构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根本性作用。

三、把握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转轨的特点,我国应当通过重大利益关系的调整,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改革目标

实践证明,经济全球化正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即如何防止全球范围内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我国的经济转轨已把缩小收入分配的不合理差距提到重要议程。为此,要把对重大社会利益关系进行有效协调作为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并由此使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政治结构之间相适应。经济改革在某种意义上是经济利益关系的变革和重新调整,在此过程中必然有人受益,有人受损。关键是经济改革能够兼顾利益相关各方,并通过相应的社会改革对利益受损者以及社会弱势群体给予合理的补偿和救助。伴随改革开放的过程,我国原有的社会利益机制、利益格局以及相应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改革新阶段,迫切需要对重大社会利益关系做出主动的、积极的调整。这已成为当前我国改革所面临的突出矛盾。

以人

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将在新时期改革进程中更加突出。使人民群众在改革过程中受益和得到实惠,是过去20多年我国经济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我国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广大百姓的共同富裕。随着改革的逐渐深入,原有的利益格局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现实生活中与人民群众利益相背离的现象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了人们对改革的预期,挫伤了人们理解、支持和参与改革进程的积极性。这突出地表现在各种收入差距不合理拉大;政府部门利益集团化和非公共机构倾向突出,腐败蔓延;伴随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口增多,城市贫困人口增加;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并由此产生种种结构性矛盾和问题。

在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下,在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多的情况下,我们的改革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这是进一步推进改革,并保持社会稳定的关键。实施并推进结构性改革,应当客观地分析改革的基础和条件,注重分析和把握改革的主要推动力。新时期推进结构性改革,需要格外强调广大群众在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视广大群众拥护改革的程度和参与改革的热情。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应当始终是改革的根本出发点。

市场经济的优势在于它在不同社会及文化中的差异性及适应性。在某种意义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人民市场经济,是广大人民群众作为主要获益者的市场经济。因而它的根本优势在于广大人民群众不断获取利益基础上的广泛参与。作为顺利推进我国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保证,明确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增强改革的透明度,让广大群众了解改革的进程和内容,并使他们中的多数在改革中获益,过去是、下一步仍然是我们顺利推进结构性改革应予坚持的重要原则。

加快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打造与新体制有效运行相适应的制度性、社会化的基础。改革进入新的阶段,实现产权制度改革的突破至关重要。产品短缺是计划经济体制突出的特征和现象。但从制度的缺陷讲,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最大的短缺是产权的短缺,它的基本特点是产权主体的单一化。这是传统经济体制下不可能产生竞争、没有经济活力的制度原因。经过20多年的改革进程,我国的产权制度改革在某些方面已经有所突破,已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基本格局。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产权制度改革的任务还远未完成。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展开和深入,产权主体的社会化成为一个必然的要求和趋势。结合我国经济改革的实际进程,以无偿和有偿相结合的原则,多种途径实现企业家、尤其是创业型企业家的价值,规范推进具有我国特色的职工持股制度,有效构建企业与职工的利益共同体,由此推进产权主体由单一化向多元化、社会化的转变,打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制度基础,是新时期经济改革的重要任务。此外,要从法律上赋予和保障农村土地产权关系,为农民增收创造根本性的制度条件。

第5篇:经济全球化范文

面对经济全球化这一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各国又该如何做出自己的战略选择。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民族工业机器设备、技术工艺落后,生产效率、管理水平低下,各国要从战略的高度,全面考虑

到本国的经济现状,综合平衡各方面的关系,权衡利弊,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参与战略和对策选择。当务之急是要把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参与国际分工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紧密结合起来,

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国内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承受能力、应变能力、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还要在推进金融和贸易自由化过程中,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和强有力的调控体

系,加强金融监管力度,提高抗御风险的能力。

1.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参与到经济全球化当中去。经济全球化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时代的潮流,不可逆转,任何国家消极回避或抗拒这一潮流既不现实也无可能,最终受损的只能是自己。面对

不可逆转的经济全球化潮流,发展中国家惟一的也是正确的选择是积极参与,依靠发展中国家的集体力量,以充分享用经济全球化可能带来的好处和提供的有利条件,尽快走向世界经济的前沿,改变自

身的不利处境和边缘化地位。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团结一致,开展“南南合作”,推动“南北对话”,集体应对全球化。单个发展中国家力量单薄,声音微弱,实力根本不足以推动不利于自身的全球化规

则的制定。为了有效维护自身利益,发展中国家要敢于、善于对现存的不合理国际经济旧秩序进行有理、有利和有力的斗争,迫使发达国家在制定全球化规则时更多地考虑发展中国家利益,削减发展中

国家债务,对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和技术。

2.维护国家经济,保证经济安全。全球经济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着国家经济是否稳固和国家经济安全是否会受到威胁。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增强

综合国力是发展中国家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其中最主要的是坚持扩大开放,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还要在加速本国科技进步的同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变不合理的

国际产业垂直分工结构。发展中国家应掌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提高对外开放程度,降低对外依赖程度;应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拓展更加广阔的经济活动圈。与此同时,要

注意防范经济的对外依赖性,消除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隐患。发展中国家还应进一步积极参加国际性经济组织或参与它们的活动,争取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发言权和世界经济规则的制定权。

3.大力推进国内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当前,发展中国家大多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但这种升级又不可避免地受到发展中国家两大历史任务——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影响与制约。因此,发展

中国家在处理世界范围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内产业升级的关系时,必须注意立足现实与着眼未来的有机统一。既要继续引进发达国家技术比较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增加国内就业,

扩大出口,完成工业化进程;又要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提供的机会,加大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引进、学习,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特别要在某些关键环节上占据优势,抢占未来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加速国内现代化进程。

4.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是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有效途径。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在参与经济全球化之前,首先着眼于参与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是较为实际、较为稳妥的做法。由于地区经济

一体化到目前为止还是以民族国家为核心,因而具备包括利益分配在内的明确的游戏规则,有较完善的监督和协调机制,因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能得到相对较好的保证。同时,地区经济一体化也为发展

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有利条件,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巩固的大后方。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发展中国家选择加强本地区经济合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地区经济合作既可以作

为发展中国家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初始或过渡阶段,也可以用来抵御发达国家的经济冲击。

二、经济全球化概述

经济全球化,是指资本、信息、技术、劳动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配置、重组的过程,是生产、投资、金融、贸易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相互竞争和制约的趋势

。它是世界经济规律的体现,使企业生产的内部分工不断朝横向和纵向扩展为全球性分工,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了各国和全球经济的共同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各

国和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经济活动和经济运行的全球化,成了我们所处时代的基本趋势和基本特征之一。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在提高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效率,推动

世界经济的总体增长,促进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的进一步大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带来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广大发展中国

家而言,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具有二重性: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参与世界经济、吸收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并

最终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机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利益;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也可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风险甚至灾难,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价值观念提出了挑战,稍有不慎,就可能为经

济全球化付出沉重代价。

三、结束语

对于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中国家无论谴责或者回避它都是没有用的。许多的学者强调,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经济的对策,趋利避害,寻求发展,首先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发展中国家要切实加强自

身的发展与进步,不断提升本国的综合实力,包括发展针对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一系列冲击和风险,有学者提出建立新的经济金融秩序与制度,防止或降低世界经济金融不稳定因素造成的冲

击,在地区范围内,考虑创建地区性货币基金组织等应对之策。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国际组织应更多地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发达国家有责任帮助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也应加强团结合作,维

护自身的利益,推动对旧的不平等的国际规则和制度的改革,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参考文献:

[1]马杰.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安全.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伍贻康.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4.

[3]张家哲.全球化和发展问题.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0,5.

[摘要]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关系到世界各国政府的决策和普通公民的切身利益,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无异于一把“双刃剑”,既看到经济全球化的大好

第6篇:经济全球化范文

一、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可能带来的机遇

(一)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实现经济和技术的跳跃式,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良好机会

因为经济全球化使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我国的可以抓住机遇用最低的成本引进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这就为我国发展和经济腾飞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好机遇。

(二)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的千百万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业和就业的良好机会

由于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分工越来越细,这就使每个民族和国家都在经济和技术的进步中得到自己应有的一份机会。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外国投资直接涌入我国,或开办独资企业,或与我国企业举办中外合资或合作企业,与此同时,我国的企业也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在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分支机构或与当地企业举办合营企业,这就为我国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

(三)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的高新科技发展和高科技人员国际交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会

由于信息、通信技术和机技术的高度发展,特别是全球系统的出现,极大地缩短了各国的空间距离。今天各国科技人员完全可以进行远距离合作,从而降低科技人员交流的机会成本,使我国的科技人员不出国门就可以学到外国的先进技术,不出国门就可以了解全世界的科技发展动态,大大地减少了我国科技人员的重复劳动,这就给我国高新技术发展提供了机遇。

(四)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积极参与、影响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提供了机遇

众所周知,现行的国际经济秩序是不合理、不民主、不平等的,它给发展家的经济贸易以及知识和科技准入等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加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而这些现行的国际经济规则大部分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制定的,虽然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但比例很小,有些规则甚至是在发展中国家缺席的情况下制定的。特别是某些产业发展规则,在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发展或还没有充分发展的时候就制定出来,如信息技术产品协议和劳工标准等,这显然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合理的。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但是个人口大国和潜在的经济大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可以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秩序改革,保护本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二、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可能给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带来更大的难度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在这一阶段,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加之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外部冲击,会使改革难度进一步加大。

(二)经济全球化使我国高科技人才流失更加严重

由于外国或外企工作环境好,报酬高,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所以,我国不少优秀的科技人才到三资企业工作,有的科技工作者通过全球网络系统脱离本国控制而为外国资本服务。青年学子、教师或人员出国留学、进修最后回国的比例很低。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40余万人,学成回国者仅占33%.大量的人才外流,实质上是一种倒置的技术转让,这给我国造成的影响是无形的,也是难以估计的。

(三)经济全球化相对增加了我国高新技术开发与使用的难度

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给我国高新技术开发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也给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增加了难度。因为,经济全球化虽然给富国和穷国都可以带来好处,但相对而言,富国与穷国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高新技术开发和使用需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开发与使用方面占据绝对优势,随之而来的是,高新技术的交易规则、标准等完全由发达国家制定,发展中国家只是这些规则、标准的接受者。从根本上讲,对这些规则、标准的控制是更高层次的控制,不仅控制了今天的生产过程,而且控制了未来的发展趋势。我国是个人口大国,经济上潜在大国,而不是经济强国,所以,必须正视和解决这些。

(四)经济全球化可能给我国的民族产业和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联为一体,通过封闭国内市场来保护国内市场的做法越来越不可能。2001年年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标志着我国开始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随之而来的是,我国国内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扩大,直到完全与国际经济接轨,过去我国建立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贸易保护法律、法规将因与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相冲突而被废除或修改(我国保留的条款除外)。外国商品大量涌入,民族产业受到的冲击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引起国内经济波动。

(五)全球化可能增大国内风险

金融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之一,金融国际化要求国际金融资本自由化,这样国际资本流动速度会大大加快。在大量的国际资本流动中,短期资本占有很大的比例。这种国际资本的最大特点是投机性强,它以最快的速度频繁出入于各国资本市场,在给各国带来巨大的资金供给的同时,也给各国的金融和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因为这种短期国际资本突然大量地撤出本国金融市场,会诱发本国的金融危机。

三、我国应该采取的对策

(一)加强人才立法

经济全球化中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为了培养各类专门人才,人才立法至少应包括四方面的内容。第一,在人们的基本生活还未解决时,高薪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一旦基本生活问题解决之后,高薪的吸引力就严重减弱。诸葛亮忠心耿耿地为刘备效力,不是因为刘备给他的俸禄远远多于曹操,而是因为刘备可以为他实现其抱负提供一切条件。我国特聘的专家教授中,有的在国外每年可以拿到上百万薪水,而回国后,他们每年才得到十多万的报酬,难道他们回国是为了高薪?他们回国是为了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理想。对于西部地区,国家应给予倾斜政策,加大支持力度。第二,建立确实可行的公正、公平、公开的人才竞争激励机制,疏通人才流动的合理渠道,消除人才浪费的现象。现在我国虽然对人事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但仍然不能适应的需要。有的地区和部门在用人制度上任人唯亲的现象十分严重,极大地挫伤了广大确有真才实学人才的积极性;有的部门和单位不用人才,但扣压其档案不让其调走,造成人才的浪费等等。第三,对现行的教师法等一系列有关培养人才的法律、法规进行认真地清理、修改,并加大执法力度。就我国的情况来看,小学师资力量较弱,而且不少教师不具备任职水平(即使有“教师资格证书),中学师资力量普遍较好,高等院校教师水平层次不一,个别高校教师没有经过专门培训跨专业任教,甚至是万能教师,什么课程都能上。笔者在调查中还惊奇地发现:有的硕士生导师不仅自己不懂本专业研究生专业基础课入学试题却主讲这门课程;有的硕士生导师一年带十多名研究生;有的博士生导师不仅是政府官员,而且跨专业带博士;有的教师自费发表文章和出版著作,变相购买教授职称等,如果这些问题不及时得到解决,将严重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这应成为我国人才立法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必须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和我国的承诺,对我国现行的经济法律、法规以及司法解释,根据情况,区别轻重缓急,有组织、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清理,该修改的修改,该废除的废除。这些经济法律、法规大约有几百件,其中主要有:三资法、海关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外贸易法、有关知识产权法、有关贸易政策等。比如说,过去我们贯彻执行三资企业法取得了巨大成就,到1999年底,我国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41812个,实际引资额已达3078.51亿元,合同外资金额6137.62亿美元。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我们不能再无条件地吸引更多的外资。正如马来西亚著名经济学家JomoK.Sundaram教授所指出:“发展的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创造利润,另一种是建立新的生产能力。外国直接投资也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所谓的‘绿地投资’,外国资金进入发展家投资建厂,创造新的生产能力。还有一类是所谓的‘褐地投资’,这种投资只是把现有产业的现有生财之道能力接收过来,并未创造出任何新的生产能力,即外来资金被用于收购兼并发展中国家现有的工厂和企业。对发展中国家有益的是第一类投资。”所以,我们对引进外资立法进行废、改、立是必要的。对于那些需要有相应经济法律、法规才能保护我国企业、公司、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利益的,应当加强研究,尽快立法。否则就不能及时有效地保护我国当事人的利益,最终损害国家利益。因为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国内市场日趋开放的同时,贸易保护主义也在加剧。尤其是发达国家在高唱贸易自由化、要求别国开放市场的同时,往往采取合理、合法和创新的手段进行贸易保护。根据日本通产省统计,70年代国际反倾销案年均40件,80年代174件,90年代234件。1980年~1997年,发达国家发起2821起反倾销,占全部反倾销案件3614件的78%.而我国反倾销立案1980年~1989年为63件,1990年~1997年为241件,年均30件,1998年~1999年为51件。可见,我国必须加强贸易保护方面的立法,以保护我国企业、公司、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的利益,这些经济法律、法规主要有:反垄断法、反倾销法、反补贴法以及各类服务贸易领域的立法等。

(三)加强鼓励海外投资立法

研究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之一是跨国公司迅猛发展。根据联合国《97年投资报告》的统计,全世界已有4.4万个跨国母公司和28万个在国外的子公司和附属企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全球生产和销售体系。这些跨国公司控制了全世界1/3的生产,掌握了全世界70%的对外直接投资,2/3的世界贸易,70%以上的专利和其他技术转让。而我国的跨国公司和海外投资远远地落后于发达国家,这除了我国经济欠发达外,不能不说与我国有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有关。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海外投资如此发达,其主要原因就是制定了一套完备的、行之有效的鼓励海外投资的法律法规,诸如美国的海外投资保险法、日本的海外经济协作基金等。而我国不仅没有完备的鼓励海外投资的法律法规,反而对我国公司、企业到海外投资规定了严格的审批手续。如,按照现行规定,凡海外投资超过100万美元的项目,都要上报国家外经贸部审查批准,涉及不同行业的还要会审会签等等。这必然导致决策效率低下,影响迅速捕捉海外投资的良机,增加海外投资的难度和社会成本。著名经济学家维农的研究表明:一个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与本国对外直接投资应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世界平均水平为1:1.1,其中发达国家为1:1.4,发展中国家为1:0.13,我国吸引外资与海外投资的比例仅为1∶0 05.可见我国海外投资规模很小,潜力很大,必须下大力气研究鼓励海外投资的政策法规。否则,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国外公司大量被“请”进我国,而我国的公司却走不出国门。

[]

[1]人民日报[N].2000-02-02。

[2]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对策课题组。经济全球化发展呈现七大趋势[J].中国经济信息,2001,(3)。

第7篇:经济全球化范文

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经济全球化的步伐逐渐加快,在这样的经济发展形势下,高等教育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们都知道,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形式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的进步离不开大量科研人才的培养,高校则承担着主要的人才培养、输送和科技成果的研发这两项重要职能,这样高等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在这样的现实要求下,每一个国家在发展经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都离不开本国的高等教育的推动力。同时,经济的全球化也在推动着教育的国际化,高等教育作为联系国内外高端教育的主阵地,承载着极其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如何使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更好地接轨,成为我们必须要直面的课题。

二、经济全球化下的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经济全球化对于像我们国家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有利亦有弊,有利的方面是: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我们国家也能够参与国际竞争,而在竞争的过程中有利于我们民族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特色经济,从而给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活力和生命力;弊端是:全球化的发展步伐非常快,而且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发挥其主导作用,这对于我们这样的基础相对薄弱的发展中国家来说,难免在某些方面因为自己的劣势而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因此,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我们必须要保持头脑的清醒,要有风险意识。同样,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具体来说,所谓发展的机遇一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高等教育势必会进一步走向开放,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的办学模式、培养人才的体制、教育教学理念等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和方法会被我们了解、学习和借鉴,这样会进一步完善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和高尖端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而培养出更多的合格的人才;二是可以积极引进国际上优质的教学资源为我所用,不仅能够丰富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的模式,还能够壮大高等教育的办学力量;三是非常有利于我国的高等院校和国外同类院校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那些办学历史悠久,教学水平较高的院校,可以给我们国家高校教育的发展提供非常丰富的资源。机遇与挑战并存,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我们在学习、借鉴、引进国外高等教育的优质资源和管理模式的过程中,也要看到,这种联系必然会产生文化和教育理念的碰撞和冲突,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是由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主导的,这里面的一些国家在信息技术、教育资源上占据绝对的优势。而很多国家,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因为近代历史的遭遇导致起点较低,发展时间短,在这样的潮流下很容易成为看客、追随者,甚至受制于人,这样本民族的、国家的特色可能就在这样的大潮下被湮没,这些都可能会影响到社会主义国家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所以,我们一定要有风险意识,力争能够抓住机遇、直面挑战。从我们国家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来看,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在高等教育的工作中,日常的教学工作是常规工作,亦是高校发展和进步的根基,抓好高校工作,一是要抓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为高校各项工作,特别是教学和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更新教师理念,鼓励教师加强学习,了解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的教学和管理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二是要多走出去,了解和关注世界和社会发展的变化,了解这种变化对于我们教育管理的新要求,力争做到与时俱进;三是做好学生的朋友和领路人。社会的飞速发展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由于受外来思想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对自己大学和未来的规划缺失,目标模糊,这对于我们高校教育来说是不利的。我们教师要明确自身责任,做好学生的领路人,使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将来走向社会、奉献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着眼于国际大市场的供需状况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高等教育结构性调整的重点是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中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改进对“入世”的适应性。为此,要依据经济全球化的这一实际性的需求,加速有关专业的调整,加强新一轮紧缺人才的培育。要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去培养我们国家最急需的人才,切实发挥学校培养人才基地的作用。

(三)根据经济全球化的要求调整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经济全球化需要高校培育出具备国际意识的人才。高校应进一步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重视在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上培养学生的认识,意识;在继承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同时,重视吸收多元文化,使学生具备宽阔的眼界,在将来可以很好地进行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三、结语

第8篇:经济全球化范文

 

国际经济法是调整跨国的贸易、投资、税收和运输关系(通称跨国经济交往关系)的各种规范的总称,是随着各国政府对经济交易活动干预管制现象的产生和发展,在国际经济现实生活中客观形成的,一个由各国有关的国内法和国际法规范共同组成、彼此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法律体系。而国际经济法学则是适应解决各种关系错综复杂的跨国经济法律问题的客观需要,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经济法学界同仁都在关注和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今后一个时期内国际经济法学的发展与重构问题。笔者认为,今后国际经济法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密切相关,经济全球化将对新世纪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的发展方向和研究任务产生深刻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一般认为,“全球化”这个词最早由T 莱维于1985年提出,用来形容此前20年间国际经济的巨大变化,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称,“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包括生产的全球化,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市场的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资金的全球化,国际金融迅速发展,巨额资金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科技开发和应用的全球化;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并呈现多元化格局。以上这些表现直接对我国国际经济法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全球化竞争中,体制竞争是第一位的。因此,只有不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保持所有制结构的开放性,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外国企业到国内投资的需要。实际上,包括外资经济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现有国际经济法的缺陷

 

进入21世纪,由于资本扩张和进步引起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将进一步明显加强,这是未来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经济全球化对人类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是广泛、复杂和深远的,其意义有待于人们进一步研究和认识,就其对国际经济法发展的影响而言,至少促使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出现如下几个新趋势:调整跨国经济交易关系的国际统一规则迅速发展;贯穿于国际法过程的新旧两种国际经济秩序的矛盾更趋激烈;作为国际经济法重要渊源的各国国内经济制度的趋同性逐渐增强;适用于跨国商业交易的法律框架正在形成。基于上述认识和分析,笔者以为,现有国际经济法存在以下几点缺陷:

 

1、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的经济主权原则的关系不甚明确。此项原则的基本涵义是各国有权自由选择并发展其经济、社会及文化制度,每个国家对其境内的资源和经济活动,有制定法律进行管辖和处置的权力。它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民族经济,维护政治独立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一项基本原则。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这一传统的法律原则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西方的一些国际法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向,是民族国家界限的模糊和主权观念的淡化。

 

2、如何充分有效地运用WTO的框架体制趋利避害,在国际经贸合作的同时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现有国际经济法也存在缺陷。WTO的多边贸易体制庞大复杂,在它所确立的基本法律原则框架下,还有许多具体的运作规则将随着国际法律实践的发展而逐步健全和完善。对WTO体制的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暂时未能实现与国际经贸惯例和世界市场机制接轨。现在国际经济法还没有完全实现对外资的国民待遇问题,国内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发展问题也需要解决。例如,传统的商标权概念和反不正当竞争法适用于解决互联网上域名争端的困惑,现行所得法中的所得分类和来源地识别规则在跨国商务所得课税方面存在的适用问题。

 

三、国际经济法的适应对策

 

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必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中国的涉外经济法制体系,在外贸体制、利用外商投资和扩大对外投资,汇率制度和形成机制,以及资本项目的逐步开放和人民币可兑换等方面按照国际通行规则进行改革和完善。

 

首先,在外贸体制改革方面,要根据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的需要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逐步降低关税、减少数量限制和规范配额管理,按照非歧视原则对外国产品和服务实行国民待遇。同时要借鉴和采用国际标准,推进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建设,有效实施健康、安全、卫生和环保等方面的检查检疫和疫情监控,防止有害物质和生物通过贸易渠道入境。

 

其次,在利用外资方面应继续把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作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利用外资政策,改善投资环境,逐步对外国投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按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有步骤地开放银行、保险、电信、外贸、内贸、旅游等服务领域,对外商投资企业逐步实行国民待遇,制定统一、规范、透明的外商投资准入政策。继续合理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用好银团贷款、融资租赁、出口信贷等国际商业贷款。

 

再次,利用国际经济法鼓励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到国外去投资办厂,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和市场发展跨国经营,带动产品、服务和技术出口,促进国内成熟产业和过剩生产能力向外转移,拓展经济发展的空间,提高企业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主动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能力并从法律上给以保障。通过在境外合作开发国内短缺资源,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置换,为经济的长期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实施“走出去”战略,必须在体制上和政策上予以保证和支持。

 

最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外汇管理体制及汇率制度,稳步推进资本项目的自由化,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的同时,逐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和实行更加灵活的汇率政策,为人民币最终实现完全的可兑换创造条件。

第9篇:经济全球化范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发展策略;研究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被看作一股难以抗拒的力量向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袭来, 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与反抗。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不仅促进了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对外贸易结构的不断优化,深刻影响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唯一正确的选择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对于今天的经济全球化的多变性与复杂性,既要把握住历史机遇加快发展,又要审时度势规避风险、迎接挑战。本文提出了一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我国经济的策略,希望借此可以使中国真正分享到经济全球化的利益,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使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中不可忽略的力量。

1、积极参与国际协商事务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由于固有的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未能够被打破,这样,在国际社会当中,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地位将会更为不利,南北之间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这是由于都是由发达国家来制定全球游戏规则的,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当中,唱主角的是发达国家,而发展中国家仅仅是配角。中国是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之一,需要跟其他发展中国家团结起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前提条件,严格规范全球化的发展方向,积极地面对全球化的竞争规则。只有这样,才可以防止全球化所导致的区域之间的“环境寻租”与“资源寻租”,才可以逐渐地缩小南北差距,才可以健康地传承人类社会的文明,真正地为人类社会谋福祉。因此,中国一定要借助多种方式参与到国际协商当中去,以充分地体现出我国在国际事务当中的主导性。

2、健全相关体系建设,增强金融风险防范

现代化经济的核心是金融。当前形势下,中国的金融体制还面临着不少的问题,比如不够合理的融资结构和不够完善的金融体制等。为此,中国需要创建更加全面的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地健全企业融资结构;对于坏账和呆账,要创建一系列金融风险的防范机制;对中国人民银行加强宏观调控,注重建设金融法制,建立自主性的金融司法系统,促进金融监督和管理的法制化。与此同时,使中国金融业的透明性提高,确保任何的金融制度都是透明的,进而防止金融风险的发生。加快资本的自由流通,尤其是一些实施投机性炒作的短期资本,往往会造成金融危机。国家金融稳健运行的基本保障是创建科学的金融防范机制,以更加有效地保护各个方面的利益。各个监管机构如保险、证券、银行等一定要统一行动,且要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机制,以使监管的合力形成;做到防患于未然,在应用外资的过程中,应用好内资;提高风险观念,树立自控思想,改变轻视工作落实重视制度建设的现状。

3、转变经济增长的模式

当前形势下,中国经济的发展是得益于高能耗和高投资,这种经济增长的模式只是顾及到了眼前的、短期的利益,却没有考虑到长远的利益。一方面,资源是比较有限的,高能耗的经济增长方式不会长远,并且也会使环境遭受污染。另一方面,高投资就一定要求高积累,在分配国民经济当中,倘若积累比消费高很多的话,那么就不利于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不但不能够激发劳动者的工作热情,而且还会导致供求的不平衡,最终阻碍经济的发展。为此,以长久的发展眼光来看,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将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自从上个世纪50 年代,一些经济学家通过研究,证实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也就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多个领域的普遍应用和科技的普遍应用。因此,在中国以后的经济发展当中,要想真正地转变高投资和高能耗的经济增长模式,就务必需要:第一,注重低能耗经济的发展。在有限的自然资源条件下,要想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中国注重低能耗经济的发展,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但能够保护环境,而且能够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第二,注重第三产业的发展。纵观经济高度发达的一些国家,它们的主导产业是第三产业,以服务业作为主导的第三产业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有效地缓解就业的压力。第三,注重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得中国产业的科学技术含量大大地提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经济增长的关键就在于科技。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之下,中国就需要注重知识经济的发展。

4、货币政策的不断调整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之下,提高了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程度,中国务必要根据国情,创建一系列货币政策体系。当然,这并非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够完成,这个过程是逐步推进的。第一,注重货币市场的发展。比如创建国内的外币同业拆借市场以增强货币市场和经济全球化之间的联系,搭配应用宏观经济政策,以解决经济全球化所导致的货币政策困境。第二,根据经济全球化影响下货币政策功能的改变,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调整策略。在对货币供应进行控制的过程中,需要思考经济全球化影响之下货币政策实质性的改变,根据货币投放结构与货币政策结构的改变,实施一定的调整策略以尽可能地使货币供应平衡。第三,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步伐,且要重视汇率和利率的相互协调。在经济全球化下,汇率和利率都是宏观调控的主要方式。汇率的多少通过影响国内外资金流通与对外贸易而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货币政策一定要考虑到人民币的对外价值与对内价值,以实现内外平衡。

5、创建人才培养机制

说到底,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之下,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可是,从当前中国的人力资源现状来讲,中国的人才素质整体不高、人才的结构不够合理,因而不能够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倘若不能够尽快地改变这种现状,那么就无法有效地增强中国的国际竞争力,难以使中国在世界上立足。为此,中国一定要注重建设高素质的人才,进一步地改革人才制度,创建能够充分地体现人才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的有效机制,为培养优秀的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最终形成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结语:总而言之,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之下,中国经济的发展形势是非常严峻的。中国要想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就务必要不断地思考经济发展的战略,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只有如此,才可以确保中国经济的迅速,稳定和健康发展。(作者单位:保定保菱变压器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詹洪华.论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的经济发展[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1)

[2]耿亚萍.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03)

[3]刘树本.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 2011(12)

[4]吴念鲁.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J].内蒙古金融研究. 2010(03)

[5]方刚.经济全球化下中国企业的发展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