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师政治学习材料范文

教师政治学习材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师政治学习材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师政治学习材料

第1篇:教师政治学习材料范文

初中政治课的学习,和其他学科一样,有其自身的特点、学习方法和技巧。从本人从教经验来总结,学好初中政治,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研读教材

研读教材,需要三个步骤:

(一)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可以对新课程有个粗略的了解,听课时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加深印象,提高学习效率。

(二)课时听讲

在老师授课时,学生要紧跟着老师的思路,听老师如何讲解新课程中的每个知识点的,并做好课堂笔记。教师所作的板书,是经过老师精心准备和提炼的,对研读教材大有裨益,对学生的帮助很大的。

(三)课后复习

课后的复习,一定要及时。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因为,知识是连贯的,这一节不打好基础,就影响下一段落的学习,此外,复习一定要及时,才可以加深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四)学会做题

做题,就是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通过做题,不仅加深对课程的理解程度,还提高了学生的解题方法,增强驾驭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掌握规律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编写规律,初中政治课程也不例外。如果掌握了该门学科的编写规律,也就能悟出其学习规律。初中政治课的编写的规律大致是主题的介绍,意义的讲解,然后提出要求这三大部分。当教师引导学生把握了教材的编排结构与规律后,学生就能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结构与规律,而不至于只知道一节课的内容,却不知道这节课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不会学习的问题。

三、抓住内涵

学习政治课,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学政治重在学习观点,树立起正确学习政治的意识后,就会有意识地思考,当前这堂课学到的观点是什么?而对于每一个观点,不能光了解观点的表面,还要理解其内涵。挖掘内涵,往往要经过三个步骤:

(一)是什么

“是什么”,就是所讲的主题是什么,即先介绍主题,提出观点。

(二)为什么

“为什么”,就是阐述这个观点的意义。政治课程的编写者,往往通过“正反论证”、“对比论证”来表达观点。

(三)怎么样

“怎么样”,就是对学生提出要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政治课所要阐述的观点,还要学习好观点和

观点之间的关联,建立正确的思维程序,更加深入地把握知识内涵。

四、学会变通

初中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个通病,就是不会变通,有些学生认为,教材好学,题目难做,所以,学生在学习政治课的同时,一定要学会变通。

老师在出卷时,不可能将课本上的内容照搬到考试卷中,所以,学生一定要学会变通。学生学会了变通,才说明学生通过学习,具备了对教材的深刻理解能力,并能够做到灵活运用。

五、观察思考

集思广益,是“借力使力不费力”的良好学习方法,老师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做个有心人,多观察同学的做法,仔细倾听老师的说法,善于琢磨,善于观察思考,总结政治学习的方法,掌握审题答题的技巧,把握政治学习材料的分类,并明确各类材料的立意中心,做到有的放矢,思路明晰,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由于政治课程在中考中所占的分数比较少,所以在初中教学阶段教学过程中,往往不被重视学生所重视,甚至在有的学生心目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副科,从思想上轻视,认为初中思想政治可学可不学,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因此,作为教师要向学生说明,政治课程的学习是连贯性的,高中政治是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如果,在初中政治学习中不打好坚实基础,务必影响高中政治课程的继续深入学习,所以,教师在教授初中政治课程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在正确的思想观念指导下,端正了学习态度,促使初中学生在政治学习中投入精力和时间,促进政治学习的提高。

学好初中政治,必须做到:1.研读教材;2.掌握规律;3.抓住内涵;4.学会变通;5.观察思考。上述观点,只是本人的一些粗浅的看法,其实,学习初中政治,应该还有许多途径和办法,笔者以上所述,只是挂一漏万,只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能动性,一定能找到适合于自己本身特点的学习方法和学习途径。对于政治课来说,笔者认为,切忌花费太多的时间,要学会巧妙学习,一定要积极思考,抓住政治课程的特点,掌握政治课程特有的学习方法,做到上述几点,是学好政治课程的关键。

第2篇:教师政治学习材料范文

关键词:初中;教学策略;教学生活化

当前阶段,初中思想政治课程之所以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根本原因在于课堂教学活动严重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每天都在被动的学习状态中进行大量机械化的学习,无法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严重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基于此现状,教师需要及时立足于课程教学,从班级学生现有学习基础出发,结合多种形式的生活化教学,全面构建高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

一、深入挖掘生活素材,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战国时子思曾提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一观点,此观点作为儒家经典之一,被一直引用至今。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若是想将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融入形式多样的生活素材,就必须要做好全面的课前准备。有效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对生活化教学的重视,深化自我“在生活中备课”的教学理念。

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这一课时,在进行事先准备教学资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取较为贴合学生现实生活的素材内容。如,某校九年级(3)班的小丽只关心自己的学习,很少参加集体活动。这一次,班级组织一场拔河比赛,她又找借口没有参加;小明上课时总爱讲话,既干扰周围同学,又影响老师教学;李×打扫卫生总是很马虎,他值日的那天,教室里又脏又乱。教师此时需要抛出问题,如,这个班级的学生会受到什么影响?如何改变班级的这种状况?我们班存在这些现象吗?还有其他不文明的现象吗?请班级学生结合本班的情况,最好是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说明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在此种贴合学生实际生活的情景下,大部分学生都有想要表达的欲望。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性的同时全面掌握学习内容,不仅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同时也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作用。

二、积极扩展开放性学习内容,不断密切生活化教学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进度的不断加深,对初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要求也随之不断增多。首先政治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重新定义,课本教材并不是教师课堂教学活动中唯一的教学资源。因为思想政治课程是集人文含义与德育为一体的科目,若是教师生搬硬套教材教学,必定无法取得优质的教学成效。因此,为了有效避免学生出现弃学厌学等情绪,教师必须在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走出课堂,采用理论与实践相配合的方式,有效开展开放性的生活化政治学习,使班级中的学生可以真正了解社会现实,关注时事政治的同时,做到对思想政治学习基础的有效强化。

例如,初一(3)班的胡×同学的父母出差一个月,临行前为其留下900元,并再三嘱咐胡×照顾好自己和奶奶,如何开支这些生活费?以下是胡×消费清单的一部分:第1天:吃早餐6元,买鸡蛋、青菜等食品花20元。第2天:为班上贫困学生捐款5元,买学习材料10元。第3天:肯德基店吃东西71元。口香糖7元。第4天:给奶奶买奶粉18元,买文具19元。第5天:同学生日礼物128元……到最后两周所剩的钱很少,只能吃馒头了。请你指出胡×的哪些消费是合理的?哪些消费是非理性的?为什么后两周只能吃馒头了?诸如此类问题的设置,学生必定会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并就胡×的消费类型展开热烈的讨论。通过有效地将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转变成为课堂讨论素材,有效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的同时,也保证了课堂教学活动在轻松热烈的氛围中完成。

三、侧重关注教学实践

过去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内容,学生无法真实感受生活,也不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其守旧的教学模式严重忽视了教学理论的实践性要求。因此,教师需要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将理论基础落实到实践操作,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与平台,使学生在大量的学习实践中感悟思想政治学习的重要性。为了不断增强政治学习理论的实践性,教师需要定期组织学生参加一系列的公益活动,使班级中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现实社会,进而不断深化自我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综上所述,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生活化,充分贴合新课标教学理念,同时也是新课标教学区别于过去传统教学的具体体现。通过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生活化,进一步密切了课堂学习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不仅为课堂教学增添了生活色彩,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第3篇:教师政治学习材料范文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工作,党政主要领导能把师德建设年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增强抓好师德建设年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同时,研究制定师德建设年活动方案,成立师德建设年领导小组,部署师德建设年活动,每项活动领导做到心中有数,指导到位。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素质

1、学校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了学习教育活动,组织教师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增强依法治校的能力和水平。

2、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依法治校、净化育人环境的暂行规定》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吉林市教师师德五条禁令》、《昌邑区教育文化体育局的十条工作纪律》,学校并将禁令和工作纪律张贴在教师的办公室,每位教师和学校签订了三个责任状。

(1)严肃工作纪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责任状。

(2)依法治校,净化育人环境责任状。

(3)杜绝乱收费,乱办班责任状。

3、学校利用政治学习时间,组织教师观看了《我的师德观》录像,学习了马宪华、林占春同志的先进事迹,并组织了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去昌邑区一实验小学听全国十杰教师林占春的事迹报告,林占春朴实、生动的报告深深地感染了每位教师。回校之后,学校组织了讨论,谈感想,谈体会,特别是教师听了贾局长的讲话,决心以林占春为榜样,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力争在几年之内,成为一名林占春式的名教师。

4、学校以《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年学习材料汇编》为蓝本,利用政治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引导教师正确理解教师职业道德内涵,把握师德原则、师德规范及教育法规,提高认识、规范行为,采用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讲课辅导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学校师德建设年领导组组长高校长从北京学习回来,进行了《顺应时代改变思维模式,更新观念达到教育创新的》师德讲座,学校还聘请了吉林市小学校长主编李博生同志进行了《学习型组织》的辅导讲座,会后教师进行了师德论坛,通过论坛,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与创新能力均得到大幅度提高。此外学校要求教师结合自己在师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进行自学,并写出千字文师德体会。同时,学校认真向教师传达吉林市教育局20XX年16号文件,组织教师逐条学习,并将《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暂行处理办法》复印,每位教师人手一份抄录在政治学习笔记本上,做到入脑入心入耳,并落实在行动上。学校严格贯彻落实市教师师德禁令及其他师德规范均公示上墙,教师人人熟知,真正做到令行禁止,真正做到有举必查,查实必处。

通过学习,对教师进行了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了教师教书育人水平,使教师端正了教育思想,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培养教育每一名学生。

三、丰富活动载体,开展系列活动。

1、召开了全体教师大会,学校领导作了师德建设年工作的动员部署,每位教师引起了高度重视,增强了参加这次活动的自觉性,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师德修养计划。20XX年10月15日,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社会各界人士参加了教师公开承诺大会,在会上学校领导传达了区教育文化体育局开展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年活动方案及学校的活动方案,举行了教师公开承诺签字仪式,教师代表、区师德标兵王洪迎宣读了教师公开承诺书,全体教师把庄严的承诺留给了学生、家长、社会各界人士,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2、在教师中实施了“五师”教育工程:

(1)铸师魂,要求教师具有“四心”:关爱学生诚心,了解学生细心,教育学生耐心,服务学生热心。

(2)育师德,要求教师做到“三爱”:爱事业,爱岗位,爱学生。对后进学生有“三心”:爱心、耐心、信心。

(3)树师表,要求教师实现“四三二一”目标:四高——高度的觉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高尚的道德情操、高超的教学艺术;三种精神——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二严——严肃的自我修养、严谨的治学态度;一强——强化为人师表意识。

(4)正师风,通过制度规范、行为规范、榜样规范,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5)练师能,对不同层次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按“新秀”工程、“明星”工程的目标进行培养。“五师”教育工程的实施,强化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学校掀起了人人争当师德先进,个个勇创教育佳绩的热潮。学校师德典型事迹层出不穷,教师们在教育岗位上无私奉献,悉心育人,她们用爱塑造爱,用心雕塑心。“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生发展”而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取得了累累的教育硕果,学校的办学育人工作得到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3、在教师中广泛征集教师禁语和教育艺术语言。全校共征集教师禁语213条,教师艺术语言190条,经过整理教师禁语66条,艺术语言44条,上交局人事科,每位教师人手一份,通过此项活动使每位教师知道了应该怎样说,怎样做,每位教师在此项活动中都有所感悟。

4、学校在学生中进行了我心目中的好教师师德征文活动。有8篇征文送交区教育局,其中6.3中队孙楠同学的《愿望》被选送市里参加评选。

学校在教师中进行了铸师魂、育师德、树师表的征文演讲比赛,6篇征文上交区教育局,其中李淑华教师的《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价值》征文选送市里参加评选。

第4篇:教师政治学习材料范文

    所谓中学思想政治课研究性教学方法,就是在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研究的情境或途径,以特定的、具体的某一主题或专题为载体,引导学生以独立学习或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研究性、探索性的学习,进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在政治学科教学中实施研究性教学方法的原因

    (一)             实施研究性教学方法是适应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实施方面的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具备这四种能力,是时代的要求,是培养“四有”新人、建设现代化社会并求得自身不断发展所不可缺少的本领。我国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在实施方面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特别是机械性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单一化,这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导致学生实践能力的匮乏。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就要把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多种能力的培养放到突出重要的地位上来。

    (二)实施研究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完备的政治素养的重要手段。

    今天的中学生,生活在开拓创新、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环境之中,改革开放的洪流、商品经济的大潮、民主自由的环境、拳头加枕头的电视以及升学考试的压力、社会家庭的宠爱和厚望,这一切汇合成现实交响曲,伴随着他们长大。和过去的学生相比,他们更早熟、更敏感、更自信,当然竞争意识、独立意识就更强烈。但他们的弱点如同他们的优点一样也更突出,这就使多年来教学方法单调、教材内容滞后的政治教学陷入困境之中。

    但是,今天的中学生就是下个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要面对高层次的人才要求和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竞争成败的关键取决于参与竞争者自身是否具有良好的思想、健康的体魄、丰富的知识、多方面的才能、坚韧不拨的意志和求实进取的开拓精神,而这一切要靠教育、靠锤炼才能取得。思想政治课在中学教育中有它特定的不可取代的功能,如何才能坚持和完善这一功能,方法很多,就教学而言,我认为实施研究性教学是有效的。

    (三)实施研究性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研究性的教学方法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完全渗透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中。教师研究性的教,是以学生素质发展为目的,研究确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学生研究性的学,是以知识结构为根据,或以书本知识为基础,对客观事物进行直接的认识,它包括对事物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研究现实问题存在的原因和结果。在教学实践中,发展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就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正如爱因斯坦曾强调过的: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爱因斯坦强调的正是我们今天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题中之义。只有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

    二、如何在政治学科中实施研究性教学

    那么,在政治学科中如何实行研究性教学呢?对此我认为应实现“三个转变”:

    (一)             转变观念

    科学发展最艰巨、贡献最大的工作是如何发现问题,并恰当合理地解决问题,这就是创新。培养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最难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如何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只有使学生真正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符合事实地表达出来,亦即提出问题,才有可能进一步引导他们进入学习的后续阶段。然而,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带着问题学”往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教学实践中,这个观点往往被演绎为以“目标定向”为核心的教学过程。即由教师提出有关的学习目标或问题,学生带着这类问题去思考、去分析,再在教师的帮助下解决问题。国内外现行的好多教学方法诸如目标教学法、程序教学法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一观点,应该说,它对提高知识传授的效率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它也能不同程度地培养学生的一些能力,尤其是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新的课程方案要求我们,仅有这一点能力是不行的,带着问题学,长此以往,学生对问题就会产生某种依赖,有问题我则去解决,那么一离开了教师,一离开了问题则不知如何学起,这也是当前绝大多数学生没法自学或自学效果很差的一个重要因素。显然,这也十分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而且,这与研究性学习的自主性、探索性是十分不吻合的。

    众所周知,成人在学习时,尽管材料上没有清楚地标注学习的问题,然而随着与材料的不断作用,成人则能自行生成一些问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悟性,其实它包括提取重要信息,分析加工一些关键性问题,对重点进行深刻的深入的思考等等,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特色,这种自动生成问题的能力,能不能传导给学生,或者说,我们的学生能否通过学习活动的训练也能自我生成问题,把握关键,领会实质并进行深入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呢?换言之,能否让学生由“带着问题学”变成“学出问题来”呢?如果可能,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探索性学习问题也就有了着落。那么,建立这种“学出问题来”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以自主性、探索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实现课堂教学由教师目标定向转换为由学生自学研讨获得的目标定向便成为可能。

    (二)转变课堂形式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比较,探究性教学的组织形式、实施程序、学习特点都有根本区别。从学习的组织形式看,主要有三种:

    1、小组合作研究。如高一讲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知识点时,我安排学生分组搜集一些知名企业的经营状况,比较同类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并分析原因,最后安排汇报交流,分析出来的原因不仅符合课本的原理,而且学生还归纳出其他方面的原因,有的是自己的独特见解,有的则是学习了课外的知识来补充课本的不足。我认为这种做法不仅能够让学生乐于学习课本知识,还使他们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拓展了知识面,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2、个人独立研究。如初一学习“陶冶高雅情趣”一课时,安排学生做关于自己个人兴趣的资料搜集,装订成册,由于是要求学生们做自己喜欢的事,学生非常积极,发现了不少好的作品:有的学生画画很好,就自己画了一本画册,里面介绍了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或者画家,包括他们的背景、故事内容等;有的学生喜欢搜集过年的“利是封”,把几年攒下来的“利是封”分门别类贴好,七八页纸也贴得满满的,还模拟“利是封”的语气作“自我介绍,很有创意;还有的学生很喜欢玩网络游戏,就搜集不同游戏的资料等等,通过这些教学方式,让学生有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

    3、个人研究与集体讨论相结合。如初二学习法律知识,可以由学生自己寻找案例并进行分析,每节课前进行“每课一案”的活动,全班学生再评价这个案例分析得好不好。

    从实施方式上看,研究性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种实施方式:

    1、比较异同。即向学生提供内容上互相关联的一组学习材料,让学生对其相同点、不同点进行探究,展开研究性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研究性学习,思维活跃,在研讨、探究、辩驳中闪烁出许多可贵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这种方式在课堂上可大量运用。

    2、评价鉴赏。即对已有的结论、课外材料或课文,让学生大胆地进行品头论足、评价鉴赏,阐明自己的观点,进行研究性学习。如,中外哲学史上对自由的探讨非常充分,因此在讨论自由观念时,借助于课件,可将各种自由观荟萃展示,从老子的“无为而无所不为”、孔子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庄子的逍遥神游太虚,到洛克、孟德斯鸠、黑格尔的西方自由观等等,学生的问题自然产生“自由意味着随心所欲吗?”“渺小的个人真能享受到自由吗?”,老师的问题有起着推波助澜的效果:“中国历史上提倡的是个人自由还是政治自由?”“获得自由的个人和社会条件是什么?”

    3、观点争鸣。即对课本中或教师自己选择的课外材料中存在争议的观点,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努力阐明理由,在观点争鸣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第5篇:教师政治学习材料范文

关键词:高中;政治;生活化;课堂教学;实践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为了体现新课改的要求,形成了课程改革的鲜明特色和一大亮点―课程内容的生活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者,我们应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围绕教学目标,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努力做到教师、学生和思想政治教材的和谐,构建和谐课堂,增强思想政治课的魅力。

一、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从偏重于认知目标向“生活化”的目标转变

贯彻生活化的理念,教学目标的设计应从一维转向多方面,应该包括知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方面。

(1)过程与方法方面: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该通过学生观察、比较、调查等方式实现学生的自主建构,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生活与知识融会贯通,在实践探索中体会成功的乐趣。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课堂各种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探索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人格。

(二)教学方法上由师生授受的方式转变为师生对话、学生自主建构的方式

按照生活化的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自主活动以及在活动中来体验和感受,即由传统的师生授受转向对话教学、体验教学等

对话教学在“对话”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是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之间双向交流的关系。比如,学生可能会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从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角度来分析,那么教师要做的便是当学生在对话交流过程中出现“走题”或回答嗦时及时加以调整和引导。

体验教学通过体验教学,使学生亲身感受某一事件并获得相应的认识情感。比如在讲到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的意义时,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个体、私营经济发达这一优势,让学生去开展实地调查访问通过前后几年的对比分析,学生发现,由于以前劳动合同制度不完善,工人领不到工资,引发的纠纷、报复、偷窃等事件,而这几年随着劳动合同制度的普遍实施而减少了,从而促进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二、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基本操作模式

其“模式”基本操作环节如下图所示:

入境---动情---移情--延情---升华

(一)入境―导入生活,唤醒体验

入境,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引领学生进入创设的生活化情境。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面创设生活化情境带领学生入境:

(1)创设体验性情境、谱写教学前奏。

教学的导入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前奏”。日常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政治学科知识和情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摸拟生活化情境、激活教学内容

以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重新组织学习材料,运用多媒体教学、实践活动教学等方法和手段来模拟生活情境,实现学科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如以上的《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买衣服风波》改编成“小品表演”、“模拟法庭”等,把教材内容生活化,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情境中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二)动情―感知生活,情景体验

角色体验是在理解课本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促使学生积极地研究课文,理解、收集、整理、运用有效信息。如在讲授内外因时,让学生自己做实验,取等量的水和油同时加热,发现水比油先沸腾,让学生从亲身观察中去体会、思考为什么同样条件下会是水先沸腾,从而得出结论的水和油这两种物体的沸点不同,进而联系所教内容体会到内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三)移情―体验生活,理解生活,换位体验

校园生活是学生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内容,因此教师要特别关注他们的校园生活,要善于发现校园内的生活素材,把校园中的政治学科问题搬进课堂,使学生感到真实有趣,感到政治课堂就在身边。

(四)延情―发展生活,享用生活,实践延情

教学中,我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来丰富思想政治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的生活、学习、娱乐等。如,人们看到市场上商品销售旺季时,价格为什么会上涨?反季节销售,为什么是经营商营销的一种技巧?在市场交易的主体双方,为什么会出现违背市场交易的不道德行为?应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将来自己如成为企业家该如何规划自己的事业?

(五)升华―评价感悟

评价是品德教育的一种辅助方法,具有反馈、导向和激励功能。在思品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运用“多元化激励评价”策略―其一是过程性性评价;其二是发展性评价;第三,师评、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相结合,体现评价的自主性和互动性。

第6篇:教师政治学习材料范文

政治课教学中正确认识和区分基本概念、原理的方法,同时又是识记教学内容的复习方法。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政治学习方法指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政治学习方法指导一、学习未动,兴趣先行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它深刻地阐释了学习兴趣对于学习的作用。

之所以把兴趣放在首位,也是因为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兴趣能够调度人的更多的精力在某一方面。如果你把兴趣调整到学习上,那你就比别人多了许多精力,胜算也就大一些。

经常向一个学习很好的人学习,3年来,最大的发现也莫过于:她对任何一个科目都充满了兴趣。这种兴趣,使它比别人多了一份求知欲。这种求知欲,使他不会放过每一个从她身边划过的知识。这也使她有了别人都难以做到的对于学习的一种艮劲,所以她能过做出许多别人做不出的难题,也使她可以把自己的基本功培养得十分强大。这足以体现兴趣的力量之大了。

培养兴趣也并非一件难事,在这里我们介绍两种方法。

可以利用人的条件反射,如果一个人总是疲劳时候读书学习,他一学习就想睡觉,长此以往,学习和睡觉建立了条件反射,学习的时候就总是无精打采的,这就是有些人上课总爱睡觉的缘故了。你可以在学习前做一些使自己身心愉悦的事情,学习的时候保持这种愉悦的心情。以后,愉快与学习就形成了条件反射,一学习就高兴,一高兴就学习。这样就做到了培养学习的兴趣。不过学习,其他方面也可以这样做。

兴趣需要别人的赞扬和鼓励。当你需要针对某一方面的兴趣时,你先硬着头皮做这种并不愿意做的事情,并投以很大的热情,争取做得好一点。得到别人的夸奖和鼓励,自然就更愿意做了,这样也可以培养兴趣。我高二的上半学期,有一个阶段政治很差,又没有什么兴趣。但我觉得必须提高政治的成绩了。于是我每天回家先写最难办的政治作业,经常主动地找政治老师探讨问题。就这两条措施,十天之内使我的成绩大有长进。

可以说: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影响学习成绩的主导因素,决定着学习中的一切其他方面。因此必须重视兴趣,培养学习兴趣。

二、务学与求道

还是要引用孔子的一段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说说,是有着深刻内涵的。它揭示了务学与求道的基本关系。

务学就是学知识学本领,掌握技能;而求道是通过学习进一步思考得来的有关事物一般规律的普遍真理(在这里可以认为是那些有实践意义的理论)。务学与求道又可以理解为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

务学与求道必须协调发展,保证二者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务学和求道结合的好处很多,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找出苏轼的《日喻》来读读,那里已经叙述得很清楚了。

搞好务学与求道之间的关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在思考和实干结合上,二是在研究学习方法和实践学习方法上。

思考和实干必须结合:在学习中应该善于思考,从学到的每一点经过思考能够扩展出许多知识,这样就丰富了你学习的内容。这里仅举一例初二物理学习压强时涉及的连通器原理。书上是这样写的:“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里的水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水面总保持相平。”(人教版物理第一册2000年3月第一版156页)那么就可以这样思考上端不开口的是什么样子的(托利拆里管),思考下部不连通改为上部连通是什么(虹吸现象),思考连通器中不装水而装了两种不同的液体会怎样(液体压强的计算),思考连通器中的水如果流动会怎么样(液体流速对压强的影响),思考连通器有哪些应用(船闸的原理),思考在一个水面施加压力,另一个水面产生向上的压力是多少(帕斯卡定律,千斤顶的原理),思考如何证明水面会相平(平衡力)。一个定义,引出了7个思考。这样你的知识就大大地丰富了。

研究学习方法和实践学习方法必须结合:通过思考得到了学习的方法,就一定要试一试,通过尝试为自己积累许多宝贵的经验,通过反复的思考这些经验又能够想出新的学习方法。这样可以不断的有新的学习方法。这才是确定学习方法的方法。

搞好了务学与求道的关系,是使自己永远更新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的必要条件,也是不断保持最新、最适用于自己的学习方法的要点。坚持思考与学习同步发展代表着先进的学习方法的发展要求,代表着先进学习理论的前进方向,代表了掌握最广大知识的能力水平。务学与求道必须协调发展,二者要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三、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爱迪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在学习中是十分重要的,而且自信是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忽视的部分之一。

有时候学习成绩不好,人们往往归结于自己的不够努力,或者不够聪明,往往忽视心理上对学习成绩的巨大影响。可以说:心理上的调整是要重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努力与否)的。在学习中,心里安静,就能够踏下心来认真学习,做题;心理积极就能够不断地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促进自己的前进;同样的,心里信任自己,总并不盲目地认为自己是对的,就能够不胡乱猜忌自己已经做出来的答案。这点看似很小,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考试的时候,你会省下时间去检查那些自己确信正确的题目;二是考试以后你心里会变的有根。其实自信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个成功者必备的素质。自信心不是无端地建立起来的,而是自己要有过硬的本领扎实的基础。这些会在下文中写到的。

做理科题应该能够做到:做完之后自己就知道正确与否。其实自信就是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对题。它所起到的作用是将你已有的能力极大的发挥出来。他在你学习的过程中处处有所体现,所以它的作用的确是很大的可以说:我是自信造就的成功者,我的每一步成长都伴随着自信的更加成熟。

说了那么多,还是说一点实际的东西吧。你如果要创造自信,关键的就是要把自己放在一个强者的地位。如果你有强的科目,那你就可以找一个在这方面不如你的,对他说:“我决定要帮你学某某科的,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给他讲题,给他找题做。这是创造自信一个非常好的办法。也可以做一点别人多忽视的题,使成绩有很快的上升,也能够增强自信。

自信是最大限度发挥自己能力的前提条件。如果你有自信,你就可以说自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成功者。

四、态度决定一切

米卢说过:“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不仅适用于足球,同样适用于学习。

学习中的态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主动、进取和奋斗。

拥有一个主动的态度十分重要,可以说:“天才,就是主动性的爆发。”遇到了每一件事绝不退缩,积极地去做,这就是一种主动的态度。主动可以使你比别人多许多做事的时间,可以比别人多做许多需要做的事情。你得到的练习就会很多,也更容易受到老师的关注。

进取可以让你不停地向上,防止人变得堕落。向上看,至少能够不往下走。这里不再多说。

奋斗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努力。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学习中也是需要的。看到了一道有意思的题,就不惜一切代价攻克它。为了学习,废寝忘食一点也不是难事,只要你做到了有兴趣。

态度是实力的前提,有良好的态度才能题得到自信、过硬等一系列的东西。态度和兴趣同等重要。

五、不强调进步

说了那么多进步的东西,好像只要这样做就能够进步似的。其实事情并不像想象得那么简单。你进步别人也进步,就体现不出来。非但什么时候产生了跨越式发展了,才有可能看得出来。不进步或小幅度的退步是非常正常的。

如果你觉得自己停滞不前,那你就已经在进步了。如果你三年在学校的名次都没有变,那你就已经是进步了。因为你学的知识越来越难了。何况大家都在进步。

暂时的停步不前是为你得下一次更大的进步做准备,所以要把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之后没有效果作为平常的事情。毕竟有很多事情是不随人愿的。

高中政治复习方法1、比较分析法

政治课教学中正确认识和区分基本概念、原理的方法,同时又是识记教学内容的复习方法。

比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以确定事物异同的思维过程。

分析,是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若干部分或方面,把事物整体的个别特征或个别属性分解出来的过程。

具体地讲,比较分析法就是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相同点、不同点的对比,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客观、全面、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对客观事物既能看到它的下面,也能看到它的反面;既看到它的主体,也看到与它相联系的外部条件;既分析现象,出能透过现象看到它的本质;既能认识它的现状,出能比较准确地预见它的未来。

比较分析法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各类练习题的解答上,例如:比较题,分析判断题,理解题,说明题等。在练习中,训练基本功,培养运用理论分析说明实际问题的能力。它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熟悉复习步骤,按照各类习题的解答方式,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地进行。必要时,教师应给予正确的诱导和概括性的结论。比较分析法是一种具体的、实用性的复习方法,在时间安排上没有明确规定,可同及时复习法、小结复习法、总结复习法交叉使用,形成立体复习网络。

2、及时复习法

学生在学完一定教学内容后,有目的地及时复习和巩固知识的学习方法。其优点在于可加深和巩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学习后发生的急速遗忘。根据遗忘曲线,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因此,对刚学过的知识,应及时复习。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可以逐渐加长。

及时复习,首先强调及时,“趁热打铁”,学过即习,方为及时。然后,设计多种练习题型,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使所学知识在头脑中留下痕迹,形成记忆,达到理解、掌握教材之目的。切忌在学习之后很久才去复习,这样,所学知识会遗忘殆尽,就等于重新学习。

3、循环复习法

循环往复,不断重复,加深理解与记忆的一种复习方法。这种方法可用于固定的内容的复习,也适用于累加知识的复习。循环复习法在功效上优于及时复习法,可以弥补其零散、不系统的缺陷,加强知识的内在逻辑性、系统性。

不过,循环复习法又具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从概念、原理的掌握,到应用理论,联系实际,做到每增加一次复习,对于能力培养和知识掌握就是一个提高。循环复习的目的在于熟练。通常,识记材料的性质、学习的程度和学习的方法是影响遗忘的因素。一般说来,熟练的动作,遗忘最慢;学习程度越高,遗忘就越慢;形象的材料比较容易长久保持。政治课的概念、原理,多数是抽象的理性知识,缺乏形象直观性,不易被学生所接受。有效的方法是增加学习强度。据研究,过度学习50%,记忆效果最佳。学习程度提高还会促进学生运用知识的熟练性、准确性和灵活性。

4、综合归类与概括提炼法

综合,是在认识让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或不同特性、不同方面结合起来的过程。它与分析是两种相反的思维过程,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综合以分析为前提,没有分析,认识就无法深入;分析后又必须综合,没有综合,就无法把握事物的整体。综合同样是政治课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通过比较、分析,找出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根据这些异同点,对事物加以分类、综合,最后得出事物普遍特征的方法就是综合归类与概括提炼法。

综合归类与概括提炼法在政治课复习中的主要作用是:①系统地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②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的水平;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③从众多的感性材料中,抽象、概括出理性结论,锻炼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也有利于理性结论的掌握。

5、尝试回忆自我检测法

“尝试回忆”是心理学术语,也叫“试图回忆”。在材料还没有完全记住之前,盖上书本尽力回忆学习材料,这种复习方式叫试图回忆。

这种复习方法在记忆、复习中效果较好。因为尝试回忆时,进行着各级主动的心智活动,看到成功又会感到成功感,激起进一步学习的动机,有利于识记的进行。同时它又是一个自我检查的过程,能了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明白哪些已经记住,哪些尚未记住,有助于更好地分配复习时间,有针对性地采取补遗复习。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简单易行,学生可独立运用,无需教师指导和事先制订周密的计划;出不需要特殊条件和设备,比较容易掌握。只要学生注意力集中,就能记忆成功。然而它必须同其它各种复习方法交叉使用,合理安排。在宏观上,综合运用各种复习方法,才能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掌握所学知识的全貌。另外,还要注意同各种具体的学习方法协调起来,比如渐进复习法和反复复习法。把新知识的学习和旧知识的复习配合起来,及时发现学习上的问题,及时纠正。这种复习方法不受学生年龄特征、接受程度和智力水平的限制,能被广大学习者所使用。

6、总结复习法

在单元或学科结束后,对学习内容进行总体分析,确定知识要点及其相互联系的复习方法。总结往往就是复习,在总结课上,学生要学会用线条式板书,配合系统复习,展示教材整体结构。其实,这就是系统地复习、巩固知识,应用理论并使其系统化、深刻化的复习过程。为了加强对知识总体的系统复习,教师可借助图表,如单元知识总表、全书知识体系表,还可以提出启发性问题,由学生归纳整理。

第7篇:教师政治学习材料范文

一、利用社会热点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很强的学科,脱离生活的政治课是不可想象的。学生不愿意学习政治课的很大一个因素是感觉和生活联系不紧密,体验不到学习后的用处,不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很多学生认为政治课就是讲大道理,都是条条框框,学生对此毫无兴趣,甚至会产生厌恶和逆反心理。要改变这种情况,要求教师灵活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热情。

课本内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而相对于时政热点和社会热点,课本内容确实有一定的滞后性。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生活,理论联系实际,重视教材知识与时政热点的结合。政治科目开卷考试所选取的材料多为时政热点和社会热点,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收集最近时间发生的与课堂教学有关的国际和国内大事,让学生对时政热点进行总结分析,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大胆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和运用能力。如结合提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这一的时政新闻,可以梳理如下知识:①“一定能”的信心源自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理念,坚持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②制约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因素有: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在经济、科技上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面临着严峻的资源、人口和环境等问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加;我国周边的安全形势比较严峻;面临着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恐怖势力的威胁。

二、注重小组合作学习,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新课标要求注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学会蹲下身来和学生谈话,建构起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在教学中我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有目的、适时适量地为合作小组创设适宜的合作情境,置合作小组于灵活多变且民主和谐的环境中,让学生在保持心理自由而无须压抑的状态中参与合作、讨论。大力提倡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体验生命的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尝试成功的喜悦。

学习小组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还可以通过小组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简单地解决问题,而是通过学生的行为参与、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民主平等意识、交往能力和敢于创新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政治学科的特点,尽可能让更多的小组及其成员展示其成果,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及时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他们的发言。通过小组自评、学生互评、师生共评,对每节课进行评比,看哪个同学发言很积极,哪个小组表现得很出色、很精彩,就给小组加分或给小组发喜报给予鼓励。通过评比,使学生体会到奖励的珍贵,激励他们积极去争取。

三、创设多维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政治教学有些概念晦涩难懂,教师一味枯燥地讲解,让学生死记硬背理论知识,学生就会产生厌学心理,如何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尤其重要。在政治课堂中,教师要因势利导,深入浅出,在讲课过程中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穿插一些幽默风趣的语言,创设语言情境教学氛围。教师要尽量压缩讲授的时间,相应增加阅读和讨论的时间,让学生在文本情景中不断探索与漫游。阅读以泛读和精读两种方式进行,先通过泛读对所学知识有个整体的了解,再引导点拨学生精读文本,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最后以同桌或是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概念的提炼与总结。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去生成情境,如讲故事、读诗词、看图片、放幻灯、听音乐等方式教学,将概念和基本原理讲活。适宜的教学情境不但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而丰富的学习材料,还可以为其提供在实践中应用理论的机会,能让学生有兴趣进一步认识知识的本质,以便于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政治教学的目标在于让学生在学政治的同时学会做人,并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心理健康素质和社会交际素质,从而促进自我人格的全面完善。因此,在政治教学中,教师也可以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通过在课堂中引入一些知识竞赛、辩论赛、即兴演讲和小品表演等形式,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四、重视课本的内涵要求,提高知识应用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政治科目开卷考试,试题中记忆的内容减少,更多的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部分学生以为开卷就是抄书,在考试的时候找到相应的知识点就开始写,殊不知如果不能对课本很好地把握,对相关的知识点了解不清,就不能把握试题,只会机械照抄知识点,回答的问题也是不准确的。中考试题考查的范围广,试题综合性比较强,考查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学生想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比较满意的成绩,就要熟悉课本,熟悉基本的原理。

第8篇:教师政治学习材料范文

抓师德建设弘扬师德风范

我们在全校教师中开展以“培育敬业精神,塑造师德风范,提高育人水平”为宗旨的师德建设工程,把师德建设作为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和目标,弘扬爱生敬业精神,树立先进典型,建立评比考核制度,创造浓郁的师德师风建设氛围,并使学校师德建设体制和各种保障措施逐步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调查研究,确定目标,全面构筑师德建设工程。我校师德师风建设从启动时就将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加以规划和实施,从把握现状、明确目标人手,逐步夯实基础、完善体系。由学校统一安排和具体指导,拟定新学年开学前对教师进行专题培训,讲形势,讲任务,讲要求,强调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希望全体教师要成为“让学生终生受益。终生难忘的好老师”。并经常深入教师中间,开展调查研究,与教师交流,对师德建设提出具体的要求。针对部分教师认为师德建设是“软任务,虚任务,难任务”的模糊认识。把转变观念、统一思想作为工作的先导,组织干部、教师反复学习,使全体教师认识到教师必须以德立教,教师的灵魂必须纯洁高尚,言行必须堪为学生表率。

运用载体,营造氛围,倡导为人师表的师德风范。师德建设是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和基石,必须科学设计活动载体,努力营造活动氛围。我们坚持每周组织一次政治学习,经常邀请领导、专家作辅导报告,把政治学习、形势任务教育与培养教师远大的职业理想和深厚的职业情感融合起来。把党和政府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编印成学校内部交流资料下发给教师作为学习读本,让教师深刻认识到:师德的灵魂是关爱与责任。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需要教师遵循教育规律,正确教育引导,为了使所有学生学会做人、求知、健体和劳动生活,教师在教育中必须具有更加厚实的思想和业务底蕴,必须作出更多的奉献。

建章立制,深化改革,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保障体系。在实施师德建设工程时,我们注重虚实结合,化虚为实,把其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实行校长亲自抓,各处室分工协作、共同参与的体制。抓方向,定标准,抓建设,抓考核,抓奖惩,抓检查评比,表彰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加强师德检查、评定与考核。实行自律与他律相结合,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评比与调查相结合。把各处室的考核评比及对教师的评价都列入师德检查考核内容,对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实行一票否决制,同时不定期在学生中开展评教活动,鼓励学生对老师“评头论足”。学校与教师签订师德及行风责任书,发出告家长书,公布教师师德规范,定期征询家长意见,让家长和学生的意见作为教师考核的依据,通过学校、家长、社会三位一体的师德监督网络,促使教师不断自我约束,时时严格自律。

抓继续教育促进专业发展

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客观要求,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现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不断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教师个体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来拓展其专业内涵的历程,是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过程。教师只要不离开教学岗位,继续教育就不应中断。

坚持理论学习。教师专业成长,教育科研是先导,理论学习是基础。我们鼓励教师“多阅读、多反思、多执笔”,不断促进对课程改革的进一步理解与领悟。学校订了足量相关的教学杂志供教师借阅,还不定期编印理论学习材料,使教师有书、有材料可看,有感可发,为撰写理论笔记、论文、随笔打下基础。老师们积极撰写学习笔记,每月不少于2000字。我们提倡教师利用好学校的网络资源。经常上网浏览、查阅相关资料,及时了解课改动态,扩大自身的视野,多渠道、多方位地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

走出去,请进来。“走出去”:我们确立了“培训是最大的福利”的理念。学校每年暑期组织全体教师参加省厅远程培训,每学年安排到外地外校参加培训观摩学习近百人次,投入培训资金超过10万元。让我校老师在专家和外校名师的引领下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在研讨、思考、合作中丰富自己、提高自己。我校还规定,凡外出参加培训观摩的老师,回校后要利用教研活动、学术沙龙等形式及时介绍学习收获,有时还要上节公开课。“请进来”:学校先后聘请了高等师范院校、市教研室、市教科所、县教研室、县教科室有关专家领导及市直属学校优秀教师分别到我校作业务报告、开示范课,亲临学校一线,面诊课堂,跟踪指导,使全校教师茅塞顿开,领会到了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路子该怎样走。

重视学科能力建设。学校出台了教育教学工作“八个精心”实施方案,引导教师把精力与注意力放在教学及学生身上。放在课堂教学上。指导教师深刻领悟新课程的精神实质,逐渐形成“激情教学,活力课堂”的教学特色,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力求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都能做到丰富、生动、高效。

抓教育科研提升学术能力

引导教师达成“工作即研究”、“教科研是教学质量提高的新的增长点”的共识。学校坚持“科研兴教,质量立校”的宗旨,积极倡导教研教改之风。初三毕业班教师重点以中考改革动向和教育方针政策为中心,积极探索和实践有效的授课方法。基础年级教师以新课程改革和校本研究为主体,初步形成群研群改的教研氛围,改变了以前教研教改走过场、信息资料疏管理、教学评估欠科学、教师培养无章法的现象。仅课堂教学这一环节,我们就多次组织听课视导、跟踪式磨课、公开课、示范课、同课异构、名师大讲堂等活动,借以提高老师们的课堂教学水平。学校教科研工作以教务处、教科室、教研组为主阵地,坚持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教师每年在国家级、省级、市级报刊发表(或评奖)教研论文几十篇。我校还开展“每人一课题,人人有课题”活动,使每位任课教师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发挥了教科研对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

提升层次,引领教师迈向学术型教师。高素质的教师应是学术型教师。综合言之,一名学术型教师要具备六大素养:重品格;好学习;多实践;勤反思;常积累;善研究。我校从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引领教科研等几个方面,利用“学术沙龙”这一平台让教师开主题讲座,用来提升教师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形成教科研习惯、走上前台开讲座。进而增强教师的学术能力,培养打造出了一大批复合型、专家型教师,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抓文化建设强化团队合作

文化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建设优良学校文化的过程,就是师资水平逐步提升的过程,就是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过程。因此,在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需要重视学校文化建设,而文化建设第一要务当是教师文化建设。

建设和谐的精神家园,让老师幸福地工作。每位教师都追求美好的人生和事业,都希望自己过得有价值、有意义。学校的任务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帮助每位老师进行科学的人生规划,激励教师努力奋斗,展示自我,超越自我,体验成功的快乐,实现人生的价值。孔子“和为贵”的理念精髓,促使我校改传统的“领导一教师”单向管理为“教师—校领导—师生”多维互动的双向管理,构建了相互信任、融洽的人际关系,大家和谐互助,使学校成为人心凝聚的精神家园。重视教与学的和谐发展,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努力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建立了电子备课室、音像资料室,为每个教室配备了多媒体,全体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让教师的工作强度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推进进一步降低,向“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建立学习型组织,让老师高效地工作。学习型学校的建设,是学校成长、发展、自我完善的源泉和动力。当今学校之间的竞争,从表面上看是质量的竞争。深究其实是人才的竞争,而本质上则是文化的竞争。学习文化是支撑学校师生成长的核心力量。校长不是一般的行政职务,而是一种思想、学识、水平、能力的象征。只有不断增强学习能力,与全体教师、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才能使办学理念付诸行动,达到效果。学校文化建设是持续的学校行为,是学校有意识、有计划地行动研究的过程,是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教学基本功比武、公开课及优质课评选、教学论坛、学术沙龙等活动,不但有效地创设了教育教学研究的浓厚氛围,更重要的是能不断地引起教育价值观念的冲突,让老师们得到文化的滋养,进而增进能力,提高效率。

第9篇:教师政治学习材料范文

2011年出版的七年级到九年级的初中政治教材增强了课程的时代感,淡化了学科体系,降低了理论难度,但最显著的特点是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大量学生活动的内容,把“学科”和“活动”两类相对独立的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推动了德育课程由认知教学到活动教学的转轨。由于主题探究课是一门正在探索过程中的新型课程,因此,对于政治教师来说,如何认识和实施“主题探究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初中政治“主题探究课”的认识。

一、初中政治“主题探究课”的特点

初中政治主题探究课虽然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一部分,但它毕竟是学科教学改革的前沿,故具有鲜明的特点。

1.活动与探究形式多种多样。初中政治教材设计的活动与探究内容,有的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展示自己。如七年级的主题探究“我们的班徽・我们的座右铭”,通过学生为班集体设计班徽、座右铭来表达自己对班集体的期望。此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发挥创造力的舞台。有的通过学生查找资料或访问,用掌握的事实,说明理论、观点,有的通过理论、事件、资料的分析,提出行为要求。如九年级的主题探究“图说国情与国策”,用图片展览的形式来加深对祖国基本国情、基本国策的理解和思考,让学生立足国情国策,放眼未来,与祖国同长。有的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调查来认识社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九年级的主题探究“关注校园周边文化 参与精神文明建设”,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出社会,为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文化氛围献计献策。初中政治活动与探究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

2.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初中政治主题探究课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教育资源,紧贴学生生活和社会热点,触及“社会主义的荣辱观”、“中学生上网热”、“如何维权”、“国情与国策”、“国际形势”、“西部大开发”、“可持续发展”等社会问题、道德问题、法律问题,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也使政治课焕发出勃勃生机。

3.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初中政治教材根据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主题探究课;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活动内容;学生可以采取调查、讨论、访问、演讲、辩论等多种方式进行活动;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通过个人努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些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意识。

4.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现代社会的竞争实际就是创新性人才的竞争。在教学中进行创新教学是教学理论与实践变革的必然趋势。如何使学生从应试教育走出来,全面提高素质,是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主题探究课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初中政治主题探究课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学生在主题探究课上可以不受学科知识体系的限制,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不断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敢于质疑、批判的精神,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二、主题探究课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思想上高度重视。主题探究课的设置体现了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是初中政治课程改革的最亮丽的风景。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得少于总课时数的20%,此外,每一单元还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2―3个活动,要把主题探究课作为呈现教学内容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环节。近年来,一些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大量出现在中考的考卷上,如西部大开发、入世、环保、网瘾等。这些试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学科知识教学难以完成的任务。所以,设置主题探究课既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又是适应中考改革的需要。基于以上的原因,教师、学生对主题探究课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教师适度指导。主题探究课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教师在主题探究课上应是一个指导者,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解释疑难;对学生的积极参与进行鼓励,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介绍方法,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教师要做到:既不代替学生活动,又不放任自流、袖手旁观。

3.转变学习方式。主题探究课的设置就是要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初中政治主题探究课的实施中,可以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注意给学生提供进行完整科学探究活动的机会,虽然这样的活动要用更多的时间,但对学生体验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是非常必要的。

三、主题探究课目前的尴尬

1.人们对主题探究课缺乏认识。主题探究课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但在目前的升学压力下,它的存在会引起其他任课教师、家长的疑惑。毕竟,上主题探究课要占用课程时间甚至课余时间。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孩子的动手能力可以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或有先发育智力后培养能力的想法。对此,除了依赖加大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和宣传外,还要依靠广大教师在主题探究课这一课题上多探索,多总结,让人们逐渐认识主题探究课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