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师感人事迹范文

教师感人事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师感人事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师感人事迹

第1篇:教师感人事迹范文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他是雷老师的老师,在现场动情的说,有这么多学生主动来悼念老师的场面,他还是第一次见。

3月26日中午,阴沉的天色,笼罩着华池职业中专校园,低回的哀乐,激荡着人们心中的波澜。教学楼前,一幅巨大的黑色挽幛正上方,悬挂着雷江荣老师的遗像,铮亮的眼镜,映衬着白皙的面庞,她依然是那样的贤淑、慈祥,英姿飒爽。

这一天,她曾经的老师,她的生前领导,还有她的学生、同事和家人都来到了这里,为她送行。

凄风阵阵哀云起,痛悼亡灵泪纷纷。她的老师不希望她走,是因为她不仅曾是一位勤奋好学、成绩优异的好学生;更因为她接过了老师的教鞭,历照前辈的夙愿,扎根三尺讲台20多年,默默奉献,勤苦钻研,引用科学、灵活的教学艺术,将知识和理想灌授给了每一个学生,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茁壮成才,育得花烂漫、春满园!

她的领导不想让她走,是因为她不仅是一位教学能手,更因为她始终胸怀大局,热爱自己的崇高事业,具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事业心,服从组织安排,无论被指派教哪一科,她都能很快胜任。

第2篇:教师感人事迹范文

一、加强学生的思想工作

从参加工作至今,该同志已有28年班主任工龄。在班级管理上,采取以学生为主体,坚持把德育放在第一位。利用每周的班会课对学生进行《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因为它对三年的初中学习乃至以后的学习工作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学生不爱学空洞的条条框框,该同志就联系实际、举例逐条剖析、讲清剖析、讲清其现象、原因和危害,将它们作为行动的纲领,出现问题及时对照守则处理,找出改进的措施。学生出现问题时,该同志不是采用高压政策来解决,而是通过讲事实、摆道理,使之心悦诚服的接受。

二、优选班干部、找准“领头雁”

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一群好的班干部,他可以以身示范,带动和感召全班学生,使班风纯正。因此,选拔和培养好干部是班集体建设的一件大事。通过演讲、劳动、体育、分发课本等活动,发现有能力、有口才、有吃苦精神的学生,担当班干部职位。班委会成立后,尽快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大胆放手,把一些具体事务派下去,建立层次分明的立体型管理体系。同时,给予定期的指导监督。这样,不但提高班干部的工作能力,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心。此外,该同志还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进取心,组织开展一些专题性活动,如:学习经验交流会、养成习惯教育等,这些活动大大促进良好学风、班风的形成,使该班在学校的管理评比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对学生一视同仁、平等相处

有的老师认为,偏爱好学生是人之常情,正如在家庭中父母喜欢乖巧听话的孩子。但是,我们面对的不是一个孩子,而是几十个孩子,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差生和好生出现同样的问题,犯同样的错误或面对同样的权利时,班主任要一碗水端平,不能出现偏颇,要一视同仁,不能因为他是差生而不耐烦,严加指责;也不能因为他是好生而装作不看见。这样,会使差生感到老师的不公平,与老师产生一种对立的情绪。因此,我们在对待差生和好生时要坚持平等原则,对他们真诚相待,耐心相帮,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九年级曾祥亮是个很顽皮的学生,该生平时经常迟到、旷课、逃学,且生性好动,完全坐不住,他不动就要睡觉,习惯非常差。但他有强烈的班级荣誉感,班上的桌椅坏了,他就主动修理;班上的卫生不到位,他就主动扫干净等。为此XX老师充分肯定其优点,鼓励他改正缺点,发挥优点,使他在行为习惯、约束自己方面有着明显的进步,成绩也上了新台阶。

四、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以诚相待

曾经有学生把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作“猫和老鼠”的关系,也有一些班主任把学生对他的惧怕看作是“师道尊严”的体现。有的班主任认为,老师和学生是永远不能划等号的,我要你怎样你就怎样。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这样使得班主任和学生处在对立状态,不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能力的培养。因此,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彼此无高低、尊卑之分。要关心爱护学生,积极深入学生当中,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用亲近和信任来沟通与学生之间的感情,用爱的暖流去开启学生的心扉,使之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正如古代教育家所言“亲其师,信其道”。陈华柱是个成绩较差的学生,他曾经在笔记里这样写“我讨厌班主任,只对好学生偏心,当我看到班主任半夜三更为生病的差生操心劳累时,我知道我错了,我要认真学习,让老师看到一个全新的我。”看到和听到这些肺腑之言,XX老师认识到一位班主任“身正为范”的重要性。

五、以远大的理想激发学生的学习

第3篇:教师感人事迹范文

【关键词】女大学生 人际交往问题 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4-0060-01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人际关系影响着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习效率以及生活质量。笔者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在校女大学生做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92份,全部为有效问卷,有效率达到96%。

一 女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关系现状

1.女大学生人际关系整体良好

女大学生人际关系整体良好,调查结果显示,有63%的学生与同学、舍友的关系非常融洽,有26%的学生与同学、舍友的关系比较融洽,仅有11%的学生表示人际关系不融洽。

女大学生人际交往动机单纯,调查发现有75%的学生交往目的纯粹是为了获得友谊和情感支持,大约69%的学生交往目的是为了发展共同的兴趣爱好,仅有9%的学生交往动机是为了以后对自己工作有帮助。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交往关系真诚、自然,人际关系整体状况良好。

2.女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常见问题

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得知,女大学生人际关系整体状况是和谐的,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第一,人际交往过程中以自我为中心。女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来处理人际关系,考虑问题片面,缺乏责任心、包容心,我行我素,很少顾及其他人的想法与感受,事关大家的利益时先考虑自己,缺乏全局观念。

第二,自卑与孤僻心理限制了人际交往。自卑与孤僻心理严重阻碍了学生正常的人际交往,遇到困惑时不与人沟通,负面情绪无法排解。有自卑心理与性格孤僻的学生往往是家庭经济条件困难或是单亲家庭,这部分学生大都有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意愿,但是往往很敏感,自尊心更容易受到伤害,人际关系状况不乐观。

第三,虚荣与嫉妒心理影响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年龄不成熟,对于身边同学、朋友良好的家境、取得的成功、获得的荣誉等方面会产生抱怨、憎恨、愤怒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了女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

第四,自负与自傲心理影响人际关系的发展。调查发现,这类学生的成长过程都比较顺利,没有遇到过大的挫折,且在某一方面有突出的才华,在心理上都有很强的优越感,做事过于主观。这类学生一般抗挫折能力不强。

二 人际关系对女大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1.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沟通能力都比较强,在遇到问题时能够主动地与人沟通。人际关系紧张的学生心情总是压抑,容易受到挫折,导致其无法集中精力学习,影响学业甚至影响正常的生活。

2.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女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通过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获取知识,获取信息,增长自己的见识,累积更多的经验。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能够活跃思维、启迪思想,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调查中发现人际关系状况良好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成绩都较理想。

3.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保障女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自身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为其累积丰富的社会资源,使其获得更多的信息,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能够促进女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三 促进女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谐的对策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个时期若不能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不能很好控制自己的冲动情绪,往往会带来遗憾终生的结局。因此,对女大学生需重视她们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1.发挥辅导员在女大学生人际关系方面的引导作用

第一,深入学生内部,关注学生动态。辅导员应深入到学生内部,针对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的学生及时给予调节与指导。要努力创造公平公正、民主平等、互助友爱的人际交往环境。完善班级管理制度,评奖评优公正公开,建立积极向上的竞争环境。

第二,引导女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失调而来的”,社会认知偏差是造成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重要因素,在日常的思想教育工作中,要及时纠正学生的认知偏差,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

2.注重提高女大学生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

首先要让女大学生认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要培养女大学生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合理调整自己的负面情绪,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品质,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

3.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及心理咨询机构的作用

很多高校都设有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大多数高校还有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较高,经验比较丰富,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技术水平较高。在培养女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方面要充分发挥学校现有的资源,特别是对于人际关系紧张的学生,需要学校主动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第4篇:教师感人事迹范文

一、教师要善于分析、挖掘教材中的社会责任感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好课程资源,对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虽然“社会责任感”被列为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但在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九门具体课程中并没有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为主要目标的专门课程,也没有明确列出相对应的教学内容。因此,在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中要培养高中生的社会责任感只能采取“渗透性原则”,将社会责任感教育渗透在高中思想政治的九门新课程的教学中去。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必须熟悉相关的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内容,对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着重挖掘高中政治新课程中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显性课程资源,显性课程资源作为有计划的可实际操作、可评价的课程资源,是学校课程基本的存在形式。因此要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落实社会责任感教育首先就要充分利用好显性课程资源,政治教师必须做“有心人”,善于分析教材、分析学生,挖掘出社会责任感与教材及热点的结合点、切入点,如: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市场经济秩序问题,税收问题,选举问题,权力监督问题,权利与义务,人生观、价值观问题等等。

二、在教育的方式上应尽力摈弃灌输式而采取启发探究式,让学生主动参与。

恰当的教育方法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要提高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渗透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实效性,可以从“知、情、意、行”四方面着手,采取一系列的方式方法晓之以理、提高社会责任认知,动之以情、陶冶社会责任情感,导之以行、锻炼社会责任意志、养成社会责任行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在我国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不少教师也探讨出如讨论会、辩论会、演讲会、角色模拟等能体现启发探究精神的教学方式方法,这些方法的运用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起了重要作用。但过去教师关注较多的是这些方式方法在知识教育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它们也有助于提高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在高中的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中,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过去一些好的作法,同时也大胆尝试和采用新的方式方法,尽力摈弃灌输式而采取启发探究式。

(1)讨论会、辩论会、演讲会形式

这些形式类似于柯尔伯格提出的“课堂讨论法”,柯尔伯格说:“道德教育同理智教育一样,是以刺激儿童就道德问题和道德决策进行积极的思考为基础的。” 讨论会、辩论会、演讲会形式可以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在运用这些方式时,教师可提出一个有争议或两难的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对该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结束前,教师帮助学生重新反思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继续思考自己的见解,但同时提醒同学们考虑讨论中大家对此问题的评论。

例如:在学习《政治生活》“民主决策:作出最佳的选择”时,让学生对教材上的“精英决策”和“民主决策”的两幅漫画进行讨论,在学习《经济生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教师可以布置学生以“保护环境,绿色消费”为主题开展演讲等。讨论会、辩论会、演讲会等形式往往需要学生分工合作,因此,这种形式本身就利于培养学生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的责任意识;另外学生在做准备、搜集资料、积极讨论、辩论、演讲的过程中也提高了他自身对相关问题的责任认知,高中生的思维活跃,但思想又相对不成熟,而讨论、辩论、演讲等形式往往会引起学生思想的碰撞,情感上的共鸣,在无形中接受责任认知,形成责任情感和责任意志。

(2)角色模拟

角色体验的活动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在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专门安排学生进行各种角色的扮演练习,让高中生处于一种“真实”的情感体验氛围中。

例如:在学习《政治生活》“民主决策:作出最佳的选择”时,让学生举行“提高普通高中收费标准”的听证会;在学习《经济生活》“企业与劳动者”中的“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时,可围绕一个典型案例让学生搞模拟法庭;在学习《政治生活》“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时,可以让学生模拟新闻会。角色模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深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或体验现实生活或体验某个角色,身临其境,获得真实感受,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社会责任知识的理解并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角色模拟让学生模拟现实生活的典型场景及其相关人员的言行,有利于培养学生履行社会责任行为的能力。

(3)研究性学习、社会调查

高中政治新课程的一个鲜明特点是教学内容生活化,社会调查、研究性学习普遍兴起,高中政治新课程的每个单元,都安排了社会调查和综合探究,这是帮助学生体验生活的重要环节,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好好利用。社会调查、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将有助于提高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实效性。

第5篇:教师感人事迹范文

关键词:人际关系;规律;和谐融洽;信赖

师生人际情感关系指的是师生之间为满足各种交往需要而结成的情感联系。具体表现为互相间喜欢、接受、满意、欣赏、敬佩等积极情感或讨厌、拒绝、不满、抵触等消极情感。

很显然,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建立的是积极的人际情感关系。有关调查表明,现在的教师认为学生难以管理,“一代不如一代”的占了大多数,学生有了秘密,只有很少数人愿意告诉老师;另一份调查显示,85%的学生内心渴望与教师建立融洽和谐的情感关系。一方面教师在感叹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一方面教师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越来越模糊和疏远;一方面学生不愿与教师进行情感交流,一方面学生却又在内心渴望与教师建立良好的情感贯关系。教师与学生的人际情感关系为什么出现如此尴尬的局面?这不能不让我们来探讨一下教师与学生的人际情感关系问题。

情感不同于认识,有其自己萌生、发展、变化的规律。

教师与学生的情感发展是一个动态的、由疏及亲、由表入里、由消极到积极的过程。教师通过这个过程,可与学生建立起友好、亲近、依恋、互谅的情感关系,形成有利于教育活动的情感氛围。教师与学生情感联系的建立,往往有一个发展历程。一是接近阶段。教师要给学生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第一印象以形成“首因效应”,消除班级学生的生疏感、惧怕感,是学生感到与教师相处是一种安全感、愉悦感。二是亲近阶段,要通过日常生活的交往,是学生感到师生关系和谐,自己的表现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认可,从而主动亲近教师。三是共鸣阶段。学生通过与教师比较深的交往,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期望,能够与教师产生共鸣。四是信赖阶段。这一阶段学生能与教师倾心交谈,向教师敞开心扉,在矛盾和困难中期望得到教师的帮助,能够与老师共欢乐,这样也能够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建立起真诚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充分利用接近阶段、亲近阶段,与学生进行坦诚的情感交流,使师生情感上产生共鸣乃至建立信赖的情感关系。

那么教师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情感关系呢?

1、对学生怀有高度的爱,欣赏每一个学生,是建立良好情感关系的前提。教育过程是教师与学生间的认识、情感等心理交流的过程。心理学家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要以师生间的沟通为前提,以爱作为连接师生间心灵的桥梁。作为教育活动主导的教师只有具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才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才能了解学生的愿望,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教师应该自觉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对学生怀有高度的爱,以平等、公正、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人格尊严,让学生体会到温暖之情,其内心自然受到鼓舞,上进心必然更强烈,就会自觉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同时产生良好的情感效应,教师和学生也就会建立良好的人际情感关系。

2、尊重信任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是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情感关系的关键。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影响学生内心世界时,不要挫伤他的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教师在与学生的相处过程中要平等友好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由衷地信任学生,用心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充分尊重他们的自尊心。要激发学生积极因素,使他们走向健康成长的道路。让学生从教师的信任和期待中体验做人的尊严,激励自己不断进取。如果教师不能使学生渴望尊重的愿望得到满足,学生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甚至悲观失望,这样必然会影响教育效果。因此,教师要用真诚的信任和体贴对待他们。

3、深深的期待是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情感关系的突破口。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实验说明了在教育条件、师资水平和学习环境相同的条件下,是否给予学生期待与学生的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多名优秀教师的成功事例一再说明了期待对于教师和学生建立良好情感关系的重要性。期待是师生情感交流的源泉,期待是学生进步的阶梯。只有期待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充满希望,从心底激发学生自强不息的信心和力量。

4、适时运用“换位思考”,是教师 与学生建立良好情感关系的重要途径。“换位”是情感交流中师生双方的事,是教师和学生各自设身处地从对方立场出发为对方考虑的一种内心交流。一位教育学家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运用换位,可以引导学生站到教师位置上来思考,认识自我,自觉进行教育转化与行为控制,从而避免师生感情交流障碍。教师也可以站在学生的位置为对方考虑,教师用情味浓郁的语言波动学生心弦,是学生产生强大的内心驱动,解决内心的矛盾冲突,创造一个师生相融的和谐的“情感场”。因此,运用“换位”,对于教师和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感影响应注意那几点呢?

1、不能用感情代替理智。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感影响,不能停留在单纯的感情上。不是姑息,更不能溺爱,而是将对学生感情地灌注和对学生提出严格、合理要求相统一。

2、对学生进行情感影响需“刚柔相济”。“刚”,指严格;“柔”,指慈爱。教师要正确的处理好“刚”和“柔”的关系,刚要合理,柔要得体,刚中有柔,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6篇:教师感人事迹范文

同样都是渴望爱情的寂寞名女人,但是三人中除了薛涛因明哲保身得以善终之外,鱼玄机因为妒火中烧,李治因为交支不慎,下场都很悲惨。

李冶,字季兰。据说她十分早熟。《唐才子传》形容她“美姿容,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当时才子,颇夸纤丽,殊少荒艳之态,始年六岁时,作《蔷薇诗》云:‘经时未却架,心绪乱纵横。已看云鬓散,更念木枯荣。’其父见曰:‘此女聪黠非常, 恐为失行妇人。’后以交游文士,微泄风声,皆出于轻薄之口。”后来干脆将她送入玉真观修行。

做了女冠的李冶,因为艳名与诗名俱盛,所以认识了许多名士,跟陆羽、僧人皎然、刘长卿等人唱酬往还。有一次,她跟多位名士在开元寺聚会,名诗人刘长卿也在坐。而李冶竟就在席上当众引陶渊明的《饮酒诗》调侃他说:“山气日夕佳”( 暗喻他患有疝气)。难得的是,刘长卿非但不生气,还很有风度的引用陶渊明的《读山海经》诗句“众鸟欣有托”应答。举座大笑。

一名诗人女道冠竟然在聚会上拿男人的生殖器来开玩笑,也就难怪《玉堂闲话》会批评她说:“李季兰以女子有才名,后为女冠。然素行放浪,不能自持。”

李冶交往的好友之中,“茶圣”陆羽(字鸿渐)是很特别的一位。有一种说法是,两人是同窗读书的青梅竹马。但据近代诗人兼学者闻一多考证,李冶生于景龙三年(公元709年),而陆羽生于733年,就是说,李冶要比陆羽大24岁。所以上述说是不能成立的。

不过,两人是好友确是事实。据说,她还曾拜陆羽为师,学习茶艺。后来湖州一带著名的“擂茶”,据传即是她留下的绝技。

有一次李冶生病,陆羽得知后赶忙前去探望。后来李冶留下了《湖上卧病喜陆鸿渐至》诗一首。全诗是这样的:昔去繁霜月,今来苦雾时。相逢仍卧病,欲语泪先垂。强劝陶家酒,还吟谢客诗。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相逢仍卧病,欲语泪先垂”两句,似乎隐约之中透露出两人之间有一股深层的、不可言喻的情感。

李治后来因为诗名与艳名传到京师,于建中四年(公元783年)时获德宗皇帝召她上京晋见。这时李冶已四十多岁。在宫中待了一个多月后,才被遣返故里。

不过,这段“蒙主宠召”的经历,并未成为她日后消灾解难的挡箭牌。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发生了著名的“泾原兵变”事件。本来要去平乱的泾原(甘肃)军队,途经长安时因为对赏赐及粮食不满,发生哗变。唐德宗仓皇逃离长安,成为唐朝继玄宗、代宗之后,第三位出京避乱的皇帝。

第7篇:教师感人事迹范文

,女,1980年出生,大学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自2001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2013年被评为房山区区级语文骨干。曾多次在市、区、校青年教师评教中获奖,《打开课外阅读这扇窗》在2010年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大赛中获三等奖;《利用多媒体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在2011年房山区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论文评比活动中获二等奖;《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识字效率》获北京市2011—2012学年度基础教育科学研究优秀论文三等奖;《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在2012年度房山区教育学会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尚美教育之我见》获全国和谐德育课题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房顶上的大蘑菇》获房山区2012年现场评优二等奖。2012年12月做区级示范课《奇妙的歌手》,2012年4月被评为2011年度房山区教育学会工作先进个人,2012年4月在小学语文现场评优课中获最佳潜质奖。

自从2001年参加工作以后,先在琉璃河李庄中学任教,然后转到北洛中学05年到平各庄小学,2008年被调动到琉璃河水泥厂学校。几年周转,都积极接受上级安排,并无任何怨言和不满,相反每到一个学校她都积极研究教学方法。在琉璃河水泥厂学校领导的帮助下,形成了“在课堂中以情感人,在生活中以身为教”的教学理念,并且她对每一个学生都一视同仁的尊重,不会因学生成绩的好坏而产生歧视,这些理念以及心态使得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找到了乐趣,提升了在学生中的形象。

本着“爱学生”的思想,一直关注着每一个所带领的学生。2006年,在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工作的那一年,班里一向踏实认真的一个孩子突然发生了转变,上课走神,脾气暴躁,家庭作业玩不成。看到这种现象,并没急于批评孩子,而是放学后把他找来谈心。起先孩子不愿意说,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孩子爸爸妈妈要离婚,孩子呢,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结果,不愿意爸妈分开。知道情况后,进行了家访。因为以前和这个孩子的爸爸妈妈有联系,知道孩子爸妈都是比较老实本分的人,所以交流起来比较容易。当时家访的时候,孩子爸爸没在家,和妈妈深谈了一次,原以为事情会很顺利,谁知道没几天孩子就不来上学了,打电话也没人接。去过两次家里也没人。后来班上学生说,孩子在奶奶家。直接找到了孩子的奶奶家。原来爸爸妈妈又吵架了,这一次吵得很凶,妈妈一气之下离开了家。爸爸忙于上班,孩子就这样没人管了。白天,孩子就骗奶奶说上学了,其实是逃学了。到放学点,他再回家。弄清请况后,把孩子接到了自己的家里。每天让孩子和一起上学。没过几天,联系到了孩子的父母,也把孩子的父母请到家里,通过交流,父母的态度有了缓和,觉得这就是希望。因为当时上下班都要路过孩子家租的房,所以每次都会去光顾一下。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孩子有个温暖的家。如愿以偿,又一次看到了孩子的笑脸。当时的感觉也是甜甜的。后来这个孩子就把这个故事写到了作文里,获得了北京市“眼中的好老师”征文二等奖。

以情感人,以身为教对而言并非空话,她本着“爱学生”的思想,尊重每个学生,让每个孩子在课堂中找到快乐,在课堂中以“情感人”,在三次讲台上为教育事业奉献着,用自己的方式做好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导者。

第8篇:教师感人事迹范文

论文关键词: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认同感,参与度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庞丽娟老师强烈呼吁加快城乡幼儿园的统筹发展,促进幼教事业整体均衡发展,争取在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同时充分发挥其辐射、示范作用,引领和带动农村学前教育的整体发展。众所周知,积极发展农村幼儿教育,先决条件是提高农村幼儿教师整体素质。因此,高度重视和加大对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力度,切实保障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权利是促进城乡幼儿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举措[1]。(在本研究中农村是指除县镇以外的广大乡镇和农村)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现状,我们分步骤进行了文献调研、问卷调查和访谈。

一、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现状分析

查阅和梳理文献的过程中发现,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中对培训的对象、内容、形式和考核都做了具体的规定。在调查和访谈中发现,除了常规的园长培训、新课程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外,在2010年增设了专门的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说明高度重视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已不再是口号,已经付诸于实施。调查中显示,农村幼儿教师对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有高度认同感。其中认同感,认为继续教育很重要的为65.6%,重要的为30.62%。访谈中,参加过继续教育的教师多数对学习情景记忆犹新,对不能经常有保障地参加继续教育深表遗憾。

(表1)教师近5年参加继续教育的频率分析表

 

培训次数

1-2次

3-4次

5-6次

7-8次

9次以上

百分比

3.4%

11.3%

20.5%

第9篇:教师感人事迹范文

一、活动宗旨

弘扬我校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宣传广大教师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感人事迹;讲述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关爱的真情实感。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全面、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演讲比赛活动开展的组织领导,学校成立师德师风演讲比赛活动领导小组:

三、活动安排

1、理论学习(3月10日—3月21日)

各年级部组织本部教师学习“”精神,学习《公民道德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师文明用语》等,把“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基本要求渗透到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之中,大力弘扬“敬业奉献、诚实守信、孝老爱亲、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文明风尚,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行为习惯,整体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全面提升广大教职员工道德素质,为促进教育教学的科学和谐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和精神支撑。

2、推荐参赛人员(3月21日)

各级部必须高度重视此次师德师风演讲比赛活动,推选出代表本级部师德形象的优秀教师2-3名参加比赛,并于3月21日上午8点将名单报工会。

(注:报名单时参赛教师上交演讲稿,演讲稿用A4打印纸打印,标题用2号宋体,正文用4号仿宋,第一页左上角用5号楷体注明“师德演讲比赛演讲稿”字样)

四、演讲主题

立德树人,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五、演讲内容

1、演讲内容要求围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自己或身边的先进典型为题材,大力宣传中小学师德规范和先进模范教师的典型事迹;充分展现我校教师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师德风范。

2、围绕演讲比赛活动的主题,结合教师敬业爱岗、廉洁执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讲述个人在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等教育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关爱教育的认识感受和心得体会。

3、结合教学工作实际,讲述自己和身边的优秀教师关爱学生的感人事迹,展示本年级组、教研组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精神风貌。

六、演讲要求

1、本次比赛采用命题演讲,即围绕演讲主题,自拟题目,务必原创。

2、主题明确,语言精练,普通话标准;表达流利,脱稿演讲;富有启发性,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外表整齐,整体形象良好。

3、每个参赛选手的演讲时间控制在5到7分钟,少时或超时酌情扣分。

七、比赛时间及地点

20XX年3月28日(周五)晚7:00学校大会议室(全体教职员工参加)。

八、表彰奖励

学校将组织有关人员担任评委,对参赛选手进行评选,荣获奖励的教师将作为学校参加县级师德标兵评选的候选人。通过评委现场打分亮分,对参赛选手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