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范文

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

第1篇: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同时也逐渐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如何在网络视阈下合理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网络视阈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

1)大学生人际交往出现问题。由于网络存在虚拟性以及匿名性等特点,大学生在网络的交流方式主要为人机对话,在虚拟的空间当中大学生可以无拘无束的与对方交流,尽情释放自己内心的情绪,这种方式自由性较强,同时也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从而影响了大学生正常的人际交往以及心理发展。

2)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欠缺。网络作为巨大的资源库,能够给学生提供数以万计的信息,大学生在学习以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基本都能在网上找到答案,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对于网络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久而久之,就渐渐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3)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紊乱。现如今多元价值取向、多元文化交融、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严重影响着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现时代大学生思想上还不够成熟,难以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无法分辨错误的价值观念并及时规避,在此种情况下,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价值选择也更加迷茫。

二、网络视阈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

1)加强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自我管理和约束。开展以自我教育以及自我管理为主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防止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及网络行为失当。高校应当加大网络监管力度,正确引导大学生实现自我管理及约束,给大学生提供“引导”,而不是单纯“灌输”,最大限度地开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活动,正确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2)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开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都以传统的方式进行,主要集中在教室以及心理咨询室等地方,这种方式对于一些性格内向、对隐私保密要求较高的大学生来说,交流起来相对困难,他们更倾向于采用网络咨询的方式,我们可以借助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等特点,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可以通过电子邮箱、QQ、留言板等形式,实现与学生的交流互动;通过建立网上心理论坛,及时发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

3)健全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信息库,切实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体系。从新生入校开始就对其基本信息、心理测试结果、心理特点等信息建立个人档案,并不断进行追踪了解,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以及特点,有效地进行心理干预,建立切合实际的干预体系,高校还应该强化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研究,及时找到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的有效教育方法,尤其是把心理健康问题分门别类进行区分,同时建立相应的心理健康档案及心理健康预警记录,及时为以后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4)充分开展社团活动,帮助学生获得健康心理。为了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借助社团的力量,通过社团的活动调查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助于及时发现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建立贴吧、公共平台、论坛、微博等,教师和学生可以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及时解答学生的心理问题。各类社团和协会是高校优秀学生的集聚地,在大学生群体中影响力深厚。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植根于社团和协会的活动中,有助于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程,尤其是成立心理健康协会,通过举办心理健康月、心理拓展训练等大型活动,结合心理征文等日常教育活动,举办心理话剧、心理知识竞赛,心理影片赏析等活动,为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知识提供丰富的资源。另外,班团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更易于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有助于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尤其是促进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序发展,我们应该把握机遇,有效利用网络教育阵地,开创网络视阈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陈峥峥.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创新[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9,19(5)

[2]张永飞.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及教育对策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2006,5(5)

第2篇: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范文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650000)

摘 要:本文综合已有研究成果,通过问卷调查法,以《大学生网络疏离感量表》和《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调查问卷》为研究工具,选取363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被试,对大学生网络疏离感及宿舍人际关系两者之间各维度的相关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干预方案,指导大学生合理使用网络,促进宿舍人际和谐。

关键词 :大学生网络疏离感 宿舍人际关系

1 前言

网民不正确地使用网络而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的现象,被称为“网络成瘾”。除了网络成瘾之外,人们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另外一种不同的消极体验,这种区别于网络成瘾的消极情感体验就是网络疏离感。网络疏离感是指个体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因为自身与网络的正常关系发生异化甚至感觉生活受到了网络的挤压、控制和支配,从而引发个体对网络产生的一种茫然无目的感、空虚感、无价值感等一系列消极情感体验[1]。

国外网络疏离感的研究极少,研究大多探究疏离感和问题行为之间关系。国内孔祥娜[2]开创了研究疏离感与网络成瘾关系的先河,其研究发现:网络成瘾与人际疏离感、压迫拘束感、无意义感、无能为力感、空虚感、自我疏离感和文化疏离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杨东、吴晓蓉[3]自编《大学生疏离感问卷》,对重庆地区大学生进行了研究,并表明大学生群体中疏离感人数约占总人数的10%左右。张喜琴[4]发现大学生的网络成瘾与疏离感、人际疏离感、压迫拘束感、无意义感、无能为力感、空虚感、自我疏离感和文化分离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国内关于“宿舍人际关系”的研究数量相对较少,其研究内容主要表现在:宿舍人际关系类型、影响宿舍人际关系的因素、宿舍人际关系特点及现状、宿舍人际关系的调节对策。且研究角度主要停留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欠缺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进行理论探讨。已有的少数研究绝大部分是进行个案研究,往往是选取一个或几个宿舍进行,研究方法也主要集中于访谈法,欠缺对当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进行一个宏观的调查和把握,归因分析的维度也显得简单化。

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大学生网络疏离感量表》[1]和《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调查问卷》[9]为工具,对大学生网络疏离感与宿舍人际关系二者的相关进行探究,进而为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减少网络疏离感,促进宿舍人际和谐,提出一些理论依据,以期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不同在读本科生发放问卷400份,收回问卷363份,回收率为90.75%,后根据测谎题剔除无效问卷20份,共得343份有效问卷,问卷回收有效率为85.75%。

采用两种问卷(量表)对在校本科大学生进行正式施测。

1.大学生网络疏离感调查量表。选用嵇东海等人(2010)编制的《大学生网络疏离感调查量表》(适用于大学生)。该问卷包括30个项目,四个维度(即茫然无目的感、陌生异化感、无价值感和被控制感)。采用likert7点量表评分法。

2.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调查问卷。选用吴连海、钱兰英(2007)编制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调查问卷》(适用于大学生)。该问卷包括19个题目,均为李克特5点量表,包括四个维度(即人际情感融洽、人际行为沟通、人际区域差异、人际扰他影响),该问卷的常模=64.5。

3.研究结果与分析

为了考察大学生网络疏离感及其各维度与宿舍人际关系及其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本研究将网络疏离感与宿舍人际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与网络疏离感之间呈现出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其中宿舍人际行为沟通与茫然无目的感、无价值感,宿舍人际区域差异与茫然无目的感、无价值感未表现出相关,其他维度之间都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

为进一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使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来确定用特定自变量去预测因变量的预测力大小。以宿舍人际关系为自变量,以网络疏离感为因变量,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根据F检验,结果见表2。

从以上分析可知,宿舍人际关系可以对网络疏离感及其四个子维度进行有效预测。由F检验统计量看,可认为宿舍人际关系与网络疏离感及其各维度的线性关系非常显著,可以用线性模型描述和反映它们之间的关系。预测变量的标准化β系数均为负数,表示它对网络疏离感的影响是负向的;其中,对网络疏离感总分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标准化β系数为-1.065;然后依次是陌生异化感-0.381、被控制感-0.356、茫然无目的感-0.185、无价值感-0.142。

4 结论与讨论

研究表明,大学生网络疏离感总分及其各维度与宿舍人际关系总分及其各维度均呈现非常显著的负相关。根据回归分析结果进行拟合优度检验,宿舍人际关系对被控制感的预测力最高达到0.221,调整的判定系数为0.218,然后依次是网络疏离感总分0.121、陌生异化感0.180、茫然无目的感0.035、无价值感0.022。

大学生远离家庭来校求学,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生活环境,要逐渐独自面对各种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人际交往的困惑,同宿舍的同学所提供的物质或信息的帮助,可以增加大学生的喜悦感、归属感,提高他们的自尊感、自信心,当他们面对压力性事件时,可以和同宿舍的人相互交流,得到舍友的安慰、开导和陪伴,并能提供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可以起到缓解压力、增强信心的作用,从而增加积极情感并抑制消极情感,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而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在面对各种问题时,就会产生心理不适,因此在寝室往往会更多的使用网络,进行更多的网上活动,因而会更多的体验到网络带来的消极情绪。因此,宿舍人际关系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大学生网络疏离感,宿舍人际关系越好,网络疏离感越低。

5 研究启示

通过对大学生网络疏离感和宿舍人际关系相关研究分析,得到以下启示: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从大一开始就设定网络使用目标,针对各个年级进行不同的关注与辅导,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另外,学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多开展多种多样的文体和学术活动,针对不同年级开展相应的专业活动,让每个年级的学生都有机会投入到各种活动中,有效利用时间,降低无价值感。加强制度建设,增强校园网络文明,净化网络信息,减少网络对身心的侵蚀。2.针对宿舍人际关系的问题,应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的宿舍集体活动,增进宿舍人际关系。对于宿舍的矛盾,要及时化解,要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都互相帮助,互相理解,互相关爱,有效的促进宿舍人际和谐。从而减少网络疏离感对各自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嵇东海.大学生网络疏离感量表的编制及其与自尊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0届硕士论文.

[2] 孔祥娜.大学生自我认同感和疏离感的研究[J].河西学院学报,2005,2(3):63-67.

[3] 杨东,吴晓蓉.大学生疏离感的初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3):47-52.

[4]张喜琴.太原市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状况及其与疏离感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届硕士毕业论文

[5]毛小玲,李宏翰.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特点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7):473-475.

[6] 杨荣.师专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及干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士论文,2005:6.

[7] 许传新.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5,04.

[8] 王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新探[J]. 烟台教育学院学报,2005,3.

[9] 吴连海,钱兰英.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调查问卷初步编制及心理测量学检验[J].精神医学杂志2007,20(1).

The relation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alienation and their dormitory interpersonal quality

Li Meng-xiao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and management,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China.)

第3篇: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网络道德实践;网络信用评价机制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10年4月的《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指出,大学生群体是中国网民最活跃的群体之一,在网络娱乐、交流沟通、信息获取和商务类应用方面,大学生群体都有较之其他群体更活跃的表现。高校已经成为社会网络化的发展前沿,网络文化已经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现状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和隐蔽性的特点,现实社会的道德规范在网络社会中失去了约束力,传统道德教育功能被部分弱化,网络应用日益丰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呈现出多样化的频发趋势,从计算机技术伦理层面到网络生活道德层面,不断引起社会关注,成为校园网络文化蓬勃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因此把网络道德教育及时地纳入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整体管理体系中,建立有效的网络道德教育实践模式,成为构建和谐高校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保证。

各高校经过多年努力,在网络道德教育必要性的认知上基本取得共识,但是相对于网络应用的发展,网络道德教育理论的研究始终相对滞后,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的道德失范行为从最初的对黑客行为的模糊评价、网络知识产权意识淡薄为主,发展到浏览涉黄网页、人肉搜索(挖掘、公开他人隐私)、网络盗窃、网络沉迷、网络暴力等不当行为,并集中在网络不文明用语和抄袭论文方面。当前的网络道德教育研究应该着眼于提高时效性与实效性,这需要研究者在一定程度上也要掌握网络技术,成为网络社会的成员,用发展的眼光,对网络带来的道德现象保持敏锐度,不断更新对已有问题的认识,调整在网络道德教育实践中的方式方法。

二、构建连续的网络道德教育实践体系的思考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以提高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规范认识水平,培养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规范网络行为为目的。“网络道德教育在强调道德主体性的自律的同时,也要根据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网络道德的外在约束机制,实现网络道德素质教育的社会化”。在具体实践中,网络道德教育应该不问断地贯穿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各个重要阶段,构筑连续的以教育引导为主、技术保障为辅的有效的教育模式。

(一)通过有步骤的规范意识教育奠定网络环境下道德教育导向的基础

1.入学阶段:认知。大学生对制度和规范的认知是进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制度基础。入学阶段是大学生学习认知校园规范的重要阶段,一方面从道德规范、技术规范上进行普及教育,正面引导学生遵守网络使用规范;另一方面,实行实名注册制,方便从技术上实行有效监管,打好网络道德教育的基础。以我校为例,新生入学后,需要学习相关网络使用的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通过实名认证,激活根据录取名册预设的校园网络账户。

2.相关课程:正面强化。网络道德的教育并不能忽视传统的“面对面”课堂教育。在相关课程中强化网络道德规范的专题教育,加强网络知识产权方面的伦理教育,加强言行自律的伦理教育,是督促学生从认知到他律到自律的有效途径。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思想道德修

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开设网络道德教育专题中,进一步介绍网络使用规范及应遵守的道德准则,加强对相关法律规定的学习,结合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在现实环境中正面虚拟环境中的道德问题。然而考虑课堂教学很难拥有即时网络使用环境,教师的网络操作水平和对网络生活的理解并不相同,当教师不能以一个成熟网络成员的身份出现时,说教性将高于引导性,对于思想活跃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来说,教学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可以结合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补充。

(2)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是各高校广泛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多数学生通过该门课程,真正开始使用并掌握网络操作及理论知识。但是受学时限制以及授课教师对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认识程度的影响,虽然当前该课程的主流教材均有网络应用技术和网络伦理安全专题,却往往不被当纳入正式的教学进度安排。而通过网络道德教育体系整体管理的调度安排,加强对该课程中的专题教学,能够在学生学习网络技术基础知识的同时,认同网络使用及道德规范,对促进规范意识的内化,起到很好的作用。

在实践中,涉及到网络使用的课程中都可以开展有效的网络规范意识、网络知识产权意识教育,高校教师应当对网络道德规范意识的传递和言行自律起到示范作用。

(二)培养网络信息道德素养促进道德规范的内化

1.优化网络文化环境。笔者认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目标,一方面是提供健康有益的网络教学及应用资源,另一方面是培养大学生的网络应用素养,也就是健康使用网络的能力。可以尝试通过多种方式优化网络文化环境,促进网络道德规范的内化,实现网络道德教育的目的。

(1)提供优秀的网络教育资源。优秀的网络教育资源,应当是校园网络文化的核心内容。用优质的信息内容充实大学生的网络生活,是以正面的方式引导大学生优化网络生活形式。优秀课程的在线学习、课程在线答疑、教学资源的下载、电子阅览室等服务,即丰富大学生课外学习的方式,满足大学生学习的要求,也能够激发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促进自律精神的养成。

(2)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网站建设。网络无疑是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如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些思想和信息被网民接受并进一步传递和,那他就成为了业余或兼职的教育者,这正是我们期望达到的目标”。近年来,多数高校创建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在从宏观上保证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和道德教育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具体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应当用更加生动丰富的教育形式弘扬主旋律。可以利用网页制作技术提高互动性,由专业的德育教师主持,进行具体问题的指导,可以通过网上心理疏导丰富大学生网络德育的途径;可以采用丰富多彩的网络活动,对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大学生利用网络对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进行主动思考,以期得到正确的网络道德观。甚至可以采用网络鼓励机制比如实名积分制,鼓励大学生主动浏览和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让大学生在网络的海量信息中关注网络道德教育网站,通过自主参与,增强自律意识,并主动进行传递,以实现教育目的。

另外,在前文提到的《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中一个值得注意的数字是,大学生网民中手机网民占比最高,达85.7%。相对于校园网宽带接入互联网,手机上网更具有隐秘性,学校在管理上更加不易监管,各高校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发供大学生手机用户访问的WAP德育网站,及时抓住另一个新生渠道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宣传。

2.善用大学生网络评论渠道。善用诸如高校贴吧、校园BBS这样的,以在校大学生为主要成员的网络评论渠道并加以正确的引导,既能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学校管理建设上正面作用,也可以及时把握学生的想法和网络生活的动态,以使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应对突发性群体网络行为的时候不至于显得被动。但是较之其他网络应用方面,大学生容易在网络评论中发生言语失范行为,甚至采用比较激进的态度和方式或者言语以期引起注意。这就应该通过网络道德教育体系,让大学生清楚地知道,网络是“可以合法、自由、文明地发言”的途径。

一是更加重视建立训练有素的网络评论员队伍,对热点的网络事件宣传进行主动引导,减少或者避免不当的言辞和由此相关的网络突发事件的发生。在具体实践中,高调说教,并不利于教育主体能动性的实现,要求拥有一定人数的既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又能够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把握网络传播机制规律的网络评论员,而这也是网络道德教育体系建设中需要解决的现实难题。二是通过对客户端提交服务器的信息进行严格审查,屏蔽掉评论内容中敏感、不文明的字眼,或者健全对非法不良信息直接进行屏蔽和删除的技术制度。这是必须做的又要把握好度的方法,可以一定程度上净化网络空间,起到监督和管理作用。

3.重视大学生人文素质修养的培养。培养大学生的人文修养,是培养大学生网络信息道德素养的一个重要方式。浏览涉黄网页、网络言行失范、网络交友不当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人文素质修养的缺失。人文素养不仅包括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素养,也包括心理素质、适应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等。通过各种活动和课程,锻炼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升艺术鉴赏力,能够提高大学生网络使用中对各类信息的辨识能力,从而在网上信息浏览、传播、评价的过程中,自觉地抵制不良信息,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三)利用网络监管体系建立网络信用评价实现外部的约束

在校期间连续的网络道德教育,是通过主动引导全面调动大学生网络自律精神的过程。而在网络道德教育体系中,还应建立网络信用评价机制。由网络技术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合作,必要时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校园网络使用情况进行评价,记人大学生信用档案,以实现对网络社会虚拟行为的现实评价约束。

第4篇: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范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网络已经覆盖到了包括教育行业在内的方方面面。高校大学生是网络时代忠实的“接触体”,互联网正在改变着大学生的行为模式、生活方式。网络的多元化与开放性必然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与心理健康。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然在新时期已经无法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开展大学生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如何针对大学生特点有效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本论文讨论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互联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互联网技术在教育行业的渗透与普及正在改变与影响着教育的发展模式,网络教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并逐渐形成自己突出的特点——多元化与开放化。大学生的思想比较开放,有着自己的行为模式与心理特点,网络教育更能促进他们内心的释放。但网络对教育环境的影响是双面性的,在看到网络给教育带来好处和便利的同时,网络中的不良信息也危害着大学生的心理与思想,改变着大学生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形成。因此,有必要对网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相关探索,以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健全大学生的思想与人格。

一、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相比较而言,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诸多优势,可以更大程度地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全心理健康调节机制,从而针性地提出解决方案。1.资源信息的传播与共享互联网时代,资源和信息存在网络式的传播与发展,这些资源与信息无论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丰富多样,能够多角度、多层面地提升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大学生现在上网比较方便,鼠标轻轻一点就可以了解到世界范围内的文字、图书与视频等资源。此外,大学生在互联网平台上均可以对资源进行编辑与传播,在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上,大学生可以通过远程连接的形式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进行线上交流,大学生可以更多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拓展了心理教育模式的范畴与内涵。

2.有利于心理健康模式的多样化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比较单一,不注重人本教育思想,且教育的内容与途径比较单一,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多元化与开放化的教育环境。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改变了心理教育的形式与途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型与前瞻性也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整体的发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有多种模式,例如教育论坛、专家在线咨询、心理健康视频讲解等。这些形式都可以实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此外,这些创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会受到时间、空间、地域等方面的限制,有助于快速、便捷地发现并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当然,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的优点之一就是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不同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和差异化的教育方法。大学生完全可以结合自己的性格与心理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与资源进行线上的相互交流与学习。另外,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可以避开大学生对自己自尊心、自信等因素干扰,抓住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3.突破时空等因素的限制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所使用的平台是互联网,基于互联网开放性与共享性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变得时时存在、刻刻存在。这种不受限制于时空因素的教育模式彻底摒除了传统心理教育的缺点,更符合时代的特点,使得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心理健康专家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更灵活。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家资源有限,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而从大学生角度讲,不同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采取的方法应不同,学生的基数又很大,要实现一对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显然要克服很多困难,操作起来非常不便利。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讲,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都比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更有意义。

二、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性的学科,有着学科自身的特点与发展规律。在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学科的发展规模,并结合高校大学生的特点进行适当的创新,才可以达到目的,高校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须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差异性原则大学生在每个个体成长的过程中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即便同一个体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心理、思想情况也不尽相同。那么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这一发展规律,重视这种特点开展差异性的健康教育,依据不同的个体、不同成长阶段选择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在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的同时,更多进行内容上、方法上的灵活运用,注重“人本”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更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2.整体性原则所谓“整体性”原则即意味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与互联网信息技术形成统一的发展模式。要尝试将互联网信息技术有效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过程,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改变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需要从业者正确看待网络资源与工具,将其视为一种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工具而非目的,在现有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丰富化与多样化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与形式,满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需求。

3.人文性原则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归根结底是以“人”为服务对象,要关注“大学生”这一主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要看重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过程性,要从深层次挖掘实质,在这一教育过程中要融入多种教育元素,加入人文主义情怀,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创造和谐良好的环境。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从业者需要树立正确的概念,在倡导这一教育过程的时候,注重与围绕学生主体,挖掘精神方面的内涵,努力提升大学生群体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

三、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对策

1.更新健康教育理念,开辟网络平台互联网时代,心理健康教育有自己的内涵,如人本理念、教育主体主导对象互动理念等。大学阶段是人生价值观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要努力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平台与资源,如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学校网站专门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子板块,这些行为都可以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提供引导。高校还可以开展一些更丰富的多媒体手段,以促成大学生就业心理方面的解决方案,学生可以养成正确调节心理的方法,养成正确的网路教育观念,正确使用互联网,减少互联网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2.有效开展大学生网络健康教育调研有效开展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调研可以引导学生对健康教育的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大学生依赖于互联网的虚拟性,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这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通过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调查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现状,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与发展规律,有效地进行预测与防治,更顺利地完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3.创设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增加学生情感体验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应依托于学生主体进行,增强互动交流与情感体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要传输给学生正确的心理教育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过程上激发大学生的情感体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尝试在教学环节中增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生活中而并非虚拟的网络世界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应综合运用文字、视频、图像与动画等形式让学生压抑的心理得到释放,释放心理的不愉快。

4.传统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而言,各有优点,在现实生活中,不应仅仅使用一种方式,要结合两者的优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使得学生更加主动、自觉与大胆地开展相关内容,但其目前仍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可以作为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补充与辅助手段。

参考文献:

[1]沈晓梅.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学生心理能量正向转化的教育机制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7)

[2]沈晓梅.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11)

[3]邓立.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才智.2010(04)

[4]王丽梅.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2(14)

[5]崔浩.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及建议[J].中国集体经济.2015(31)

[6]储璧茜,郭峰,沙莹.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策略[J].价值工程.2014(03)

第5篇: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 信息网络时代 大学生网络素养 存在问题 培育途径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目前我国网民有5.91亿,手机网民有4.6亿多,其中微博用户达到3亿多人,已经成为新媒体应用第一大国。高校学生作为网民中的主要群体,“用网比例”远远高于社会其他人群。网络在给大学生带来浩瀚的学习资源、多样的学习途径的同时,由于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及对于媒介信息的辨析能力尚未完全成熟,也带来某些负面影响,在此背景下,如何引导大学生提高网络生存能力,提升网络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并且成为信息网络时代高等学校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一、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涵义

网络素养是人们使用网络时表现出的一种综合素质。大学生网络素养是指大学生较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技能,有效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并对有害信息具有鉴别和规避能力,网络活动守法意识强,并利用网络使自身获得进步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它包括网络认知能力;网络操作能力;网络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网络行为的日常管理和约束能力;网络安全意识等。

网络素养作为信息时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开展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有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在信息社会的生存能力,促使他们客观地对网络信息进行选择与辨析,提高对网络负面影响的免疫力,培养网络自律意识,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和网络道德意识,同时也为今后大学生合理利用网络媒介获取知识,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素质,培养成长为和谐社会的合格公民,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网络素养调查现状

为了解大学生网络素养的现状,笔者以北京某高校部分在校生为样本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其中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8份,回收率97.6%。在回收问卷的同时,还随机抽取了50位学生开展了深度访谈。本次调查从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概念出发,主要包含大学生网络媒介的认知能力、网络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网络行为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网络道德素养和网络安全意识五方面内容。经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群体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网络素养,但整体上还处于较低自发水平,个体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网络自主学习能力弱化。

自主学习是信息时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这种能力和素质要求大学生成为网络资源的主动驾驭者,通过使用网络等媒介途径主动学习,进而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以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然而现实中很多学生使用网络仅仅停留在休闲娱乐层面,不是为了利用网络来学习,而是沉迷于交友聊天、浏览电影、下载音乐和玩网络游戏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6.8%的学生经常利用网络信息进行专业课程学习;对于自己所学专业的网上学习资源,59.3%的学生回答“比较了解”,31.3%的学生回答“知道一些”,2.6%的学生回答“非常了解”,还有6.8%的学生选择“完全不了解”。由此可见,某些学生虽然对网上学习资源有一定的了解,但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加工创造以发展自我的则少之又少,缺乏主动学习和创新意识。

2.网络行为的自我管理能力失控。

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进行自我约束,加强自我管理进而更好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和实现自我是提高大学生网络行为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网络素养水平的一个重要考量指标。调查数据发现,大学生每次上网时间超过3个小时的占41.5%,超过5个小时的占21.7%。另一组调查数据显示,在网上遇到不良信息时,8.3%的大学生表示会继续浏览,但会受影响;21.9%的大学生表示会继续浏览但不会受影响;69.5%的大学生表示会关闭网页,仅0.3%的大学生表示会向有关部门反映。这些数据反映出某些学生缺乏时间观念,存在上网时间过度的现象,而且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极易被网络不良信息所影响和干扰,最终导致某些大学生在错综复杂的网络生活中长时间沉迷而不能自拔,不仅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更有甚者造成行为失范。这些都与大学生上网获取学习资源的初衷是相悖的,可见这是一个亟待加强的工作领域。

3.网络道德观念淡薄。

信息时代公民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网络道德规范,积极践行网络文明、礼貌和诚信是一个现代国家社会文明的重要表现形式。调查发现,对于“是否在网上发表过虚假信息和过激言论,或对不喜欢的人和事进行谩骂和攻击时”,24.5%的学生选择“是”;更有31.2%的学生认为“在网上发表个人观点与他人无关”,可见由于网络世界中个人信息的匿名性和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导致道德规范对大学生的约束力在削弱。在网络诚信方面,42.3%的学生承认自己在撰写论文时经常从网上下载参考。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代一些大学生缺乏网络理性评判能力,网络道德观念淡薄。

4.网络安全意识缺失。

信息时代的网络安全意识既包括计算机使用技术上的安全,又包括网络交往时的安全意识。在对大学生“是否定期更新系统或杀毒软件”的调查中,81.9%的大学生选择“是”;在对“使用QQ等聊天工具时,是否会接受陌生人的邀请”和“经过一段时间,是否会透漏个人真实信息”两个问题调查时,结果显示60.5%的大学生注意对自己私人信息的保护,19.2%的学生不太注意保护,12.8%的学生选择不确定,还有7.5%的学生没有对自己的私人信息进行保护。由此可见,大学生缺乏对网络不良信息的警惕性,很容易掉入“网络诈骗”陷阱,导致自身受到侵害。

三、大学生网络素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社会:缺乏良好的网络环境和氛围。

与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具有信息及时、传播范围广、互动性强等特点,在给大学生提供了丰富海量的学习资源的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监督管理也充斥着大量虚假、有害信息和不法网站。此外,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渗透也加深网络文化的复杂性和多元化,这些都对一些涉世未深、心理不成熟、自我控制意识薄弱的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不仅毒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还冲击一些大学生的价值观,容易在浩渺的网络世界中迷失自我。

2.高校:对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重视不够,缺乏及时有效指导。

通过调查和访谈发现,目前大多数高校仅开设计算机相关课程,课程内容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并没有开展网络素养教育方面的内容,更不用说建立系统的培育机制。85.6%的学生明确表示学校没有开展过网络素养方面的教育及相关活动,11.7%的学生不清楚学校是否开展过网络素养教育,可见高校对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思想认识不够,对学生网络素养的教育滞后甚至被忽视。此外,高校还尚未完全形成积极向上、健康有序的校园网络环境,校园网络管理制度还存在不完善等问题。

3.自身原因:大学生特殊心理特征和行为。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思想上的不成熟,社会阅历和社会经验的缺乏,使一些人在面对网络媒介所构建的虚拟世界、网络不良信息时缺乏理性的认识和敏锐的辨别力,导致其行为方式过于盲目、简单和草率,沉迷网恋、网游和染上网瘾,更有甚者出现行为失范出现网络犯罪等行为,造成大学生心理特征和心理行为发生偏离。

四、信息网络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途径

在互联网急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不仅是一种渐进的养成教育,更需要“社会―高校―大学生”形成联动机制,借助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营造和谐、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

1.从社会维度上看,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完善相关的政策,加强网络监督管理。

一是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近年来,一种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兴舆论形态――网络舆论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力。调查显示,网络舆论走向对大学生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正确的舆论导向能使大学生得到正面的、积极的暗示和引导,对大学生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加强媒体网络平台建设,掌握新媒体发展的主动权,抢占舆论主阵地和话语权,加强网络正面舆论宣传、遏制有害信息传播。此外还要倡导网络文明,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构建对网络成员形成约束的道德执行机制来规范网络行为,以此净化网络环境,社会成员自觉抵制低级趣味的良好网络环境。

二是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网络素养培育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可以借鉴澳大利亚、德国、韩国等国外大学网络素养的相关标准,加强网络素养的宏观理论指导,尽快制定出台我国高等教育网络素养国家标准,建构我国大学生网络素养能力标准,以立法形式积极推动社会成员网络素养的培育。另一方面结合我国自身特点,在已颁布的《互联网管理条例》、《网站名称注册管理暂行办法》的基础上,不断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行政措施,特别是网民自身所应遵守的法律法规我国目前还处于空白。

三是加强网络监管机制。为维护网络秩序,保护网络安全,政府部门一方面可以从行政手段入手,健全信息审查制度,把好网络入口关;严格网站分级制度,把好网络出口关;启用网络实名制,对一些论坛、BBS、贴吧和网站等平台进行有重点、有目的地监控。另一方面提高网络管理人员技术水平,搭建包括网民的QQ群、MSN、手机短信、微博微信在内的网络防控网,依靠技术手段第一时间将不良信息堵截、清除乃至屏蔽,尽量减少有害信息的传播,净化网络环境。

2.从高校维度上看,应以课程教育为抓手,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绿色校园网络环境建设为平台实现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过程全覆盖。

首先,以课程教育为抓手。学校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战场,对培养教育大学生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因此,高校要在思想上重视培育大学生的网络素养,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建立专门机构,出台《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实施方案》,培训专业师资队伍以确保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顺利开展。更重要的是把有关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内容纳入教学计划,与相关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合理地安排在合适的阶段学习,提高大学生对不良信息的防范意识和抵御能力。

其次,以实践活动为载体。高校应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与塑造功能,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素养,增强大学生对文明上网的认同感。同时,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建好校园网主页,构筑大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和交流思想的平台;通过微信、微博、飞信、BBS、QQ、MSN等新媒体开设网络虚拟讨论社区,针对大学生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线上交流,沟通互动,了解他们的迫切需求和思想动态,进而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社会问题,消除疑虑与困惑,将网络素养教育不仅做到学生班级、教室、宿舍,而且做到在学生心里、学生脑中,形成自由、民主、宽松的网上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促进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提升。

最后,以绿色校园网络建设为平台。高校一方面要加强数字化校园和网络安全体系建设。建立学校“网络管理中心”,开展师生网络知识培训,加强校园网络监管,建立起一套包括防病毒、防火墙、加密与认证、远程监控等在内的网络安全体系,为网络的健康有序运行提供可靠保障。另一方面,高校要健全校园网络信息监管制度,加强IP地址、论坛实名制、不良网站屏蔽、网络接入时间等的管理,对信息进行排查和过滤,制定“师生网络使用规范”和“大学生网络道德手则”,以规章制度约束力和强制力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以实现对网络使用和网络舆情的有效管理,构筑校园网络“防护墙”。

3.从大学生维度看,应加强网络行为自律,提高网络学习能力,做文明理性网络公民。

一是增强网络行为自律观念。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大学生要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和加强自制力,自觉遵守道德准则、规范。面对错综复杂的网络世界,首先从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和网络言语着手,约束自我,尊重他人、讲求诚信,杜绝网络不道德行为和网络不法行为。其次,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和网络法律意识。不断提高信息辨识能力,科学客观地选择网络上的信息,自觉抵御不良有害信息的侵蚀,不受负面信息的影响和干扰。

二是强化网络学习能力。信息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社会,而网络学习能力则是信息社会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网络教育是一所无形的学校”,大学生要学会熟练地运用网络传播手段在网上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学习资源,并能够将自己的观点见解明了地传递给人,通过交互信息达到信息共享、交流协作、相互启迪、取长补短、共同成长的目的。

三是提倡网络道德规范,践行网络礼仪,文明上网。自我内化、慎独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最高层次,也是网络素养形成的关键环节。网络行为主体具有很强的匿名隐蔽性,大学生“慎独”就要从最基本的网络语言、网络行为做起,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不放松自我要求,不肆意妄为,不发表过激和未经证实的言论,不传播不良有害信息。大学生“内化”就要按着科学先进的网络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自我剖析,常思己过,不断学习改造,自我完善,促进大学生网络道德从他律转为自律,从而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自觉做文明理性网络公民。

参考文献:

[1]周志毅.网络学习与教育变革[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2]黄峥.网络时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内涵新探[J].今传媒,2010(5).

[3]焦晓云.移动互联网时代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8).

[4]朱卫红.高校德育进网络需加强队伍建设[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第6篇: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购物 消费行为

在目前的研究中消费者的特征和购物行为间会形成的直接联系以及个人特征与消费者网络购物认知之间存在的关系这两个问题是研究相对较集中的内容。关于网购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影响的研究课题,目前已有很多,大多数主要是从教育学和经济学的角度进行探究。而本文主要是以社会角度为立足点,对网购与大学生消费行为间存在的影响关系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大学生消费行为相关内容分析

(一)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界定

大学生消费行为是指在校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根据其经济条件状况和自身需求而产生的一个消耗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过程。由于消费者存在不同的消费目的,加上其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的不同,各个消费者购买行为也大不相同。不过同一般的消费群体相比较,大学生是一类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第一,从年龄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大多都还处在青年阶段,身体、思想还并不十分成熟,只是一个趋于成熟的阶段。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劳动能力,但因其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需要用在学习上,所以无法进行全职性的生产活动,因此并没有固定劳动收入来源。第二,虽然大学生没有固定的劳动收入,但是却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当然这些经济基本都是来自于父母。也有少部分家庭困难的同学会有勤工助学的经济来源,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还会有奖金。第三,大学生绝大部分都是采取寄宿学校的方式,这就使得其在学习和生活上相对独立,对自己的生活费拥有绝对的使用权。

(二)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特点

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特点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大学生由于其群体的特殊性,使其消费行为是一种个性消费和从众消费有效结合的一种消费模式。大学生乐意接受新鲜事物,喜欢通过装扮的与众不同或是购买与众不同商品的方式来显示自己对潮流、新奇事物的追求,以此凸显自己的与众不同。值得一提的是,大学生的消费是一种个性化的消费,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个体消费往往会受到群体消费的影响。例如,大学里不断兴起的新鲜事物,衣服、发型、追星等,只要能在某段时间引起流行潮,必然就会引起大学生的追捧和模仿。这个属于典型的个体从众案例,可以说个体消费与从众消费间关系密切,相互影响。

第二,大学生消费行为介于非理性消费和理性消费之间,并逐渐趋于理性消费。大学生随着时间的累积,消费观念也日趋成熟,大学生从刚进学校到逐渐临近毕业,其消费心态和消费行为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据统计,大一、大二的在校大学生没有网购经历的相对比较多,而大三、大四学生没有网购经历的则几乎没有。消费观念的日趋成熟使其在消费中会注重商品的实用性和价格情况,量入而出的计划性消费,这样的消费行为相对而言比较理性。但是,由于受物质诱惑和群体消费的影响,加上虚荣心的作祟等因素的影响又极易让大学生出现冲动消费、盲目攀比的非理性消费行为。

不容否定的是,青年大学生普遍都具有贪慕虚荣和攀比消费的心理。当他人购买某种商品时,会觉得商品很优质很吸引人,而不管自己是否真的需要,会追随购买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网络购物相关内容分析

(一)网购消费的概念

由于互联网具备高度的便利性、透明性、互动性等特征,加上其为消费者与企业、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提供了更多交流和沟通的机会,使得网购消费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推崇。所谓的网购消费通俗来讲就是将传统实物店的商品通过网络的方式直接“搬”回家,同时它也是电子商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商务则是一种根据现代科技操作完成的一个融入金融电子化、商贸信息网络化、信息化等多种因素而共同组成的一种为达到物质流、资金流、信息流为一体的新型贸易方式。网络消费的本质就是消费者在其既定的生活空间内对自身资源的一种配置方式,从过程上来讲,这是消费者与其生存空间在信息、能量等方面的一次交换过程,而从结果上来讲,这是消费者对其自身资源的一次利用。

(二)网购消费行为过程

网络消费是属于大的消费范畴中的一种,其研究内容主要是由两部分组成,即网络购买决策的过程和购买过程,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完整全面的消费过程。而网购消费行为的过程可以分为七个小的步骤,即产品的搜索浏览-产品的比较挑选-进行有关价格、物理方面信息的交谈-网络提交订单-网上授权支付-产品受到签收-购后双方评价或是及时办理退货手续。

大学生网购消费行为相关内容分析

(一)大学生网购的基本现状

进行网购的人群通常都是较高层次的人群,高校大学生是对网络事物较为敏感的群体,对网上购物这种行为比较容易接受,已经成为了网上购物中的生力军,并且还具有巨大的潜力。同时,随着网购的普及和网购用户的人数、规模的不断增加,网络商品也越发趋于生活化,相比之下服装类的生活用品网购的群体扩大更加明显,除此之外,电子数码产品属于网购中的第二大畅销产品。

大学生网购过程中在网站地址的选择上出现了“一家独大,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的“一家独大”自然指的是淘宝网,其次就是当当网、京东商城、凡客等商品网站,当当网主要是图书购买占据优势,京东商城则是以其电子产品的良好口碑为竞争力,凡客主要是以休闲类服装相对较多。从性别差异上来看,由于男女间消费偏好、消费习惯、社会期望、消费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使二者在消费行为上也会存在不同。据调查统计,女性在网购总人数和消费金额两大方面都远远超过男性,说明女性更加倾向于网购。在商品的选择上,除商品本身的因素外,商家信誉、快递速度、好评率等因素都会影响学生对商品的选择。在网购退货的方面来看,大多数人都有退货的经历,此外,相对于女性网购者而言,男生的购物行为更为理智,发生退货的情况相对较少。

(二)大学生网购的决策类型

关于大学生网购决策的类型可以分为四大类:第一,网络狂热型。这一类型的人对网购已经上瘾,网购的频率较大,以至于对零食、牙刷、牙膏等这类普通的日常用品都会进行网购。此外,这类症状的人除自己经常网购外,还会时常向朋友讲起其购物经历。第二种,冒险学习型。这一类则是目前对网上购物这一活动充满兴趣,但这种兴趣持久性不强,需要经过与商家采取进一步的沟通和交流以此来培养兴趣。第三,初次尝试型。这一类型主要是因为刚开始接触网络和网上购物这种新事物,电脑运用能力较低成为阻碍这一类型人员进行网购的主要影响因素。第四,急需购物型。一种是因为自己最近急需购买某种商品,但是由于存在商品价格过高、质量不合理等方面从而进行网购的行为,另外一种则是因为在自己生活的周围没有买到所需的东西,于是采取了网络购物的方式,以便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广泛搜索。大学的购买行为也可大致分为四类,有计划的理性购买、无计划的理性购买、冲动性购买行为、习惯性购买行为。

(三)大学生网购消费行为的特征

网购消费行为因其消费行为的特殊性,使其拥有不同的网购消费行为特征。第一,网络自身所具备的开放性特点导致消费者和商家在网上交易中会存在一定程度风险,网络环境安全、网络技术、网络支付交易方式等等都是影响大学生进行网购消费的原因之一。第二,网络购物因为需要实施注册才能进行交易,而在注册、交易的过程中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会被投放到网络上,这样也就加大了信息被利用的风险,使消费者的个人隐私问题受到影响,因而导致有一部分人会对网购持迟疑的态度。第三点,该点较为重要,主要是来自于消费者的认知因素,在实际的购买过程中,消费者可以对商品实施摸、看、望、闻、试等多种方式来进行一个全面的评判,从而更容易买到合适的商品。而在网购的过程中,因为只有视觉上效果的提供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大学生作为网购群体中较具代表性和较重要的群体,其网购消费行为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消费多元化。消费多元化主要是针对传统消费方式而言的,当代大学生由于追求时尚新奇事物、易于接受新事物、独立发展等特点使其消费方式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

消费结构多样化。这点是由大学生不同需求强度和需求类型引起的,同时还受到多样性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消费结构多样化的表现主要是其在购买种类上的增多,学习、生活、娱乐这些大方面的消费比例都在逐年增加。

受价格影响较大。大学生在网上购物的过程中,最容易受到价格因素的影响,在面对价格时出现了矛盾的心理。一方面,大学生有限的经济能力使得其更加钟爱物美价廉的商品,在对两种商品进行比较选择时,更乐意挑选价格相对较低的商品。另一方面,大学生对网购的真实性、可靠性以及网络环境存在的安全问题表示担心,此时就会担心商品价格太低会不会对商品质量带来影响。

消费的跟风性和暗示性。大学生在购买商品的时候容易受到广告、电视传媒等信息的影响,从而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跟风行为,此时的消费行为比较不理性。此外,大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平时生活、学习较为集中导致其容易受到诸如同学、室友、同乡等身边朋友消费偏好的影响,使得消费具有一定的趋同性。

大学生网购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一)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是影响大学生网购消费行为较最重要的因素,消费者出现网购消费行为是因为存在某种驱动力,而这种驱动力就是导致所有行为发生的动机,而使大学生出现网购消费行为的动机无疑就是快捷方便的消费方式。网络给生产商和经销商间提供了一个便捷的沟通桥梁,简化了实体购物中的许多操作程序,让购物过程变得简单而方便。同时网络也为卖家和买家之间构建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让消费者避免了因购买食物所引起的疲劳和时间浪费的不足,为消费者提供了更方便的服务。

(二)个人因素

1.态度。消费者会出现购买行为主要是由于购买意愿引起的,而态度是购买意愿中的一个影响因素,态度主要也是经由购买意愿而对消费行为产生影响的。在网上购物中消费者受“态度”因素的影响内容主要是源于卖家的服务态度,具体表现为,在咨询商品的过程中,卖家回复问题的速度、回答问题的语气,以及发货速度、物流速度等。这些“态度”上的判断依据都会给大学生实施消费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2.满意度。所谓满意度是指顾客在收到商品之后对所购买的商品或是服务的实际品质与预期间所存在的一个差异性的评价。电子商务客户关系管理中的核心内容就是顾客满意度和消费者网购评价,其会对商家信誉和消费者最终购买决策带来较大的影响。消费者网购满意度需要从六个方面来具体分析,即整体满意度、网站满意度、商品满意度、支付满意度、配送满意度、售后满意度,而这六大方面又可以分为多个细化的内容来实施评判。

3.安全感。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风险,有的风险能被预知到,有的风险则是突发性的。而消费行为就是一种需要承担风险的行为,在消费的过程中人们会试图避免风险或是试图面临更小的风险,此处所讲安全感则是与风险紧密相连的。网上购物因为网络的开发性、虚拟性、数字化等特征而导致消费者相对传统购物模式而言更具备感知风险。所以当消费者的感知风险较高的时候,需要通过寻求不同的方法来降低风险,例如,及时与卖家进行沟通,注意卖家信誉评价等。

(三)外部因素

价格因素。网上购物中,商品的物美价廉是吸引消费者网购的重要因素,这点毋庸置疑。

品牌效应。品牌效应在网购中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品牌效应在网购消费上的影响比在实体消费的影响更大,能够有效帮助消费者做出决策。品牌商品可以帮助消费者减少一般商品中的认知过程,同时还能降低商品的风险性,增加消费者的信任度,从而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为消费者购买商品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帮助。

大学生网购的利弊分析

(一)大学生网购的正面影响

如今在网络上实施购物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不少大学生每天都会在网购方面花费大量时间、精力、金钱。据调查访问发现,逛网店已经成为了部分大学生日常的一个消遣习惯,并主要以女性居多,普遍认为逛网店能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有的甚至于即使最近没有想买的东西也会时刻留意网站的最新动向。网购价格相对便宜,省时省力的特点是大多数大学生选择它的理由。在网上购物能够对自己所感兴趣的商品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例如商品的规格、外观、参数、价格、功能等,了解之后并不用着急购买,可以在充分对比选择和考虑之后再来购买。此外,网络中商品的查找也相对更加容易,除了可以避免逛街劳累,还可以买到市场难觅的商品。而购物网站间的竞争也为学生带来了更便宜的商品,加上团购这种新网购形式的产生和发展更是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也让人感觉物超所值。

(二)大学生网购的负面影响

网络购物在为我们提供更多物美价廉商品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我们浪费了时间、精力、财力。同时还有许多同学对网购持有否定的态度,原因主要是在商品的品牌、价格、质量、可靠度、保质期等方面。此外还包括前面提及的网上交易的安全性、虚拟性、收货慢、售后服务不理想等。

(三)大学生需要理性消费

网购只是网购便利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的一个工具,不能产生过于沉迷的心理,在面对网购的时候,大学生需要注意自我约束和自我节制,明白学业才是当前最主要的任务,逛网店必然会让正常的学习和休息的时间受到影响。若是把握不好,很容易就养成不健康的消费习惯,对今后独立生活造成一定影响。

当今大学生的主要消费观应是理性消费。具体表现为,在购买商品的时候,价格和质量应是最先考虑的因素,在日常消费中合理利用自己的生活费。为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网购的理性消费,可采取帮助大学生更全面认识网络购物;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信用度的重视;培养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等措施。

此外,学校和家庭应该注重帮助学生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帮助引导大学生在进行个人消费的时候能够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和意识,做一个清醒的消费者,不要盲目追求潮流和奢侈的消费行为。

参考文献:

1.易婷婷.大学生网上购物的态度及其行为特征[J].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1)

2.王希希.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的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3.石军刚.大学生的网购问题[J].新闻爱好者,2010

4.李玲玲.大学生校园网购物意向驱动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5.李巍.当前大学生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探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6(1)

6.郭莉.网络条件下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江苏商论,2011(1)

第7篇: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网络诚信意识是网络伦理道德的一个主要内容,对网络社会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网络诚信意识具有必然存在性、现实存在性和特殊性等特点。大学生是网络社会的主体,培养他们的网络诚信意识对于大学生的道德培养有重要意义,是十分必要的。造成大学生网络诚信意识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要从宣传教育、舆论引导、管理强化这三个途径入手,通过提高信息素质、树立正确的网络交往观来培养大学生的网络诚信意识。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诚信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诚信意识和网络道德的培养,使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体系。

近年来,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大家普遍认识到,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有利于国家的富强兴旺。笔者认为,要想达到较好的诚信教育目标,对大学生进行网络诚信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网络诚信是网络环境下彼此以诚相待、相互信任的一种社会风尚,是社会诚信的一个特殊内容,它的培养对于现实生活中的诚信培养有极大的影响。

一、网络诚信意识概述

1.网络诚信意识的必然存在性

网络社会对现实社会的依赖性,决定了网络诚信的必然存在性。在许多人眼中,诚信与网络社会有着生而有之、无法避免的矛盾。他们认为:网络社会本身就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虚拟性是网络社会的特性;如果这些虚拟性不存在,那么网络社会就失去了其魅力所在,也就无法发展。这些理论表面上看是没有缺陷的,但是它们忽视了网络社会对现实社会的依赖性这一重要因素。网络社会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它的构造者是活生生的现实人;网络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在于其社会个体的行为活动,这些行为活动的主体同样也是活生生的现实人;并且,网络社会的在线活动依赖于现实社会提供的一定的物资条件和信息资源。这些依赖性充分表明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同样需要诚信意识。

网络社会也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同样需要诚信意识。网络社会虽然有其特殊性,但其实质依然是人类社会。在网络社会存在的个体和现实社会中的一样,是人,在网络社会中发生各种关系的也依旧是人。几乎所有的学者都认为,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伸与发展,是现实社会的一个重要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诚信意识是人类社会秩序的基础,是人与人相处、交往的一个基本保障。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诚信,那么,整个社会就会从根本上发生扭曲,影响其发展,更谈不上前进。所以在网络社会这一独特的人类社会形态中,诚信意识也是必然存在的。网络诚信是网络社会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促使网络社会健康发展,也为网络社会生活正常运行提供了保证。

2.网络诚信意识的现实存在性

有关网络诚信意识的讨论,其实早已出现。如在美国计算机协会(ACM)1992年l0月颁布实施的《伦理与职业行为准则》中,第三条基本的行为规范就是“做到诚实可信”。近年来,我国关于网络社会诚信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网络道德探讨的一个话题。2001年3月26日,关于互联网发展的规范性文件——《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开始生效。该公约将“爱国、守法、公平、诚信”视为互联网行业自律的基本原则。现在,诚信已和爱国、明礼等共同成为网络社会的十大德性。

目前,对网络诚信最为关注的是在电子商务领域。中国的门户网站之一,阿里巴巴网站已开始了有关的商务运作。他们对在其网站上进行电子交易的用户,提供了有偿的网络诚信评估和宣传体系,目前已经有近300家企业在该网站注册、使用,同时用实际的贸易交往不断提高自己在这个虚拟网络中的诚信度。相信随着网络社会的更广泛扩展,网络诚信将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

3.网络诚信意识的特殊性

网络诚信意识是一种极其特殊的诚信意识,它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提到的诚信意识有相当大的不同。网络社会存在于虚拟的网络空间之中,它的成员可以以“隐形人”的身份在网上独来独往。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这使得网络社会的成员不可能像在现实社会那样将自己的个人情况诚实地告知他人。网络社会又是一个新兴的、开放的社会,还没有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体系,这使得网络诚信缺乏舆论监督。可以说,网络社会的诚信绝大部分是靠各个网络社会的个体的自我约束来实现。因此,相比较而言,网络诚信比现实社会的诚信内容较少,范围较窄。要求较低。有学者提出,网络诚信是指网际交往中要以诚为本,讲究信用。笔者认为,网络诚信不仅包括网络交往方面,还应包括不凭空捏造、传播虚假信息,不恶意占用他人网上的电子资源等。

二、培养大学生网络诚信意识的必要性

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报告,2001年我国的网民为5660万,其中近6o%是18—24岁的青年学生,特别是在校大学生。由此,我们可以认为,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会大学生们在网络社会立身做人的道理,引导他们以积极、正确的态度面对网络社会,在其中做好自己的角色,已经成为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培养大学生的网络诚信意识,是我们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工作的一个主要方面。这项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大学生网络角色的良性发展,对于现实社会的大学生诚信教育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虽然大学生们对网络的了解和接受程度远远高于社会其他群体,但他们关注和了解的往往是网络的技术和应用,对相应的网络道德了解很肤浅,对于网络诚信的了解更是知之甚少。大学生们崇尚网络,向往网络世界,他们通过网络感受到一个全新的世界,获得各种信息;他们通过网络充分展示自己的自主性,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他们通过网络展示自己的风采,跨越时间、地域的影响,结交各种朋友。此时的大学生们虽然精通网络知识及技能,却缺乏相应的网络道德法制观念,自我约束力差,容易放纵自己的网络行为,丧失道德感。近年来,有关大学生网络道德沦丧的实例日益增多。调查表明,有31.4%的被调查者并不认为“网上聊天时撒谎是不道德的”,有37.4%的被调查者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在这样一种形势下,加强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诚信意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道德规范,它使得生活在同一社会中的大众相互信任,并受其约束,这样才能保持社会秩序的稳定。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讨论的那样,网络社会的诚信意识对于网络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所以,加强网络诚信意识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大学生们是网络社会的主力,对他们加强网络诚信的培养就更为重要了。

网络的虚拟性使网民可以以虚拟的身份在网络社会中活动,从而摆脱了传统伦理道德的约束,使人们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大学生们正当年少,自律的能力比较差,更容易放纵自己。对他们加强道德要求,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大学生们也处在社会心理迅速发展,道德素质基本形成的阶段。他们关注新生事物,不愿墨守成规,自我意识明显增强。在这个阶段,积极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素养,势必事半功倍。2001年11月22日,团中央等部门正式推出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求青少年网民们“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由此可以看出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诚信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三、大学生网络诚信意识失范的原因

任何社会现象都有其形成的原因。造成大学生网络诚信意识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主要在于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家庭教育的空缺和学校教育的不全面。

1.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高等学校并非处于“真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环境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是很大的。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轨时期,由于体制原因和人们思想认识上的偏差,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社会信用体系发育程度低下,失信行为泛滥。假冒伪劣充斥市场,盗版,假证件、假文凭、假信息;偷税、漏税,走私,骗汇、骗税;合同违约,商业欺诈,欠债不还,三角债、多角债,逃废银行债务;财务失真,做假帐、搞两本帐;假数字、假政绩、报喜不报忧,“官出数字,数字出官”。这些形形的社会失信现象,对大学生们的道德素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使他们中的一部分产生了错误的认识,认为失信是一种可以被原谅的、不严重的行为。在这种思想的误导下,一部分大学生们的网络诚信意识严重缺乏,甚至以网络欺骗为乐。

2.家庭教育的空缺

中国人历来就重视家庭教育,认为“子孙贤则家道昌盛,子孙不贤则家道消败”。可是,目前在校的大学生的家庭教育却独具特色。他们出生于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的八十年代,且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家庭生活的重心。这些特殊的背景,使得他们中的大部分受到的家庭教育十分宽松。虽然父母希望独生子女们个个成才,但也为他们包揽太多,很多父母在子女上大学以前的要求简单到“只要把学习搞好,其他一切怎么样都行”。这样的家庭教育,使得很多大学生们的社会生存、合作意识淡薄,诚信意识,包括网络诚信意识就更无从谈起了。

3.学校教育的不全面

学校教育应该是一种多方位的全面教育,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技能,更要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完善的人格,需要把现行的诚信、民主、平等等时代精神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近些年来,我国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不小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在学习上弄虚作假,写论文东拼西凑,做实验“调整”理想数据,编造理由“逃课”,考试作弊屡禁不止;在生活中不注重信誉,以虚假的面孔出现于网络虚拟空间,甚至进行网络诈骗,假期社会实践鉴定造假,“美化”就业材料,在与用人位签订就业协议时既盲目又随意,“今天签约,明天走人”等等。教育专家普遍认为,“大学中学,都要对教育学生做人给予更多关注,特别是要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要把培养学生的真与诚作为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任务”。

四、培养大学生的网络诚信意识的途径和方法

1.培养大学生网络诚信意识的三个途径

首先,加强宣传教育,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加入有关网络诚信方面的内容,使他们对网络诚信有正确的认识,了解诚信观念在网络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重视网络给大学生诚信意识带来的负面影响,积极探索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诚信教育活动,如知识讲座、征文、论坛、辩论等活动,吸引大学生们的注意力,通过这些活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诚信观念;利用各种网络教育的手段,如建立相关的网站,开设相关的栏目,在高校网络思想教育系统平台上加入网络诚信教育的内容等,从而使他们具有较高的网络诚信水准;增加社会实践,引导大学生把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言论与行动统一起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网络诚信道德,抵制网上失信思想的侵蚀。

其次,加强舆论引导。在进行专业教育时加入相关的网络诚信教育,使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理解和接受网络诚信意识;充分利用各种第二课堂的活动,抓住大学生的关注和兴趣,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网络诚信意识的教育;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使大学生们在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树立起正确的网络诚信意识;教师要言传身教,通过无言的力量教给学生网络诚信的道理。

再次,加强信息化校园的综合管理和控制。在建设信息化校园的过程中,仅仅关注技术管理是远远不够的。针对已经存在的各种网络失信的现象,要用严格的制度来规范和约束。笔者认为,加强这方面管理的一个重点就是对高校BBS的管理。高校BBS讨论区是大学生进行网上信息交流的一个主要渠道,大学生们对高校BBS的关注度很高,他们通过各高校BBS进行校内、校际信息交往,通过BBS,不仅进行技术、学习的交流,还进行很多人生、哲学、意识等的交流。加强对高校BBS的信息管理,有利于从管理的角度增强大学生的网络诚信意识。全国有些高等院校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例如北京大学专门组建了一支“网上监督队”,注意加强网上监控,及时处理有害信息,并在必要时实行24小时监控。

2.培养大学生网络诚信意识的两个主要方法

第8篇: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范文

网络不仅是一种资源,更是一种文化精神,它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创了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利用网络资源或技术对学生开展道德教育既形成了网络德育,拓展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也创新和发展了传统德育模式。

(一)网络德育主体特征

教育主体是网络信息的“把关人”,主要是利用互联网制造、传播、监控网络信息,不再是以前单向的“说教”者,而是教育的指导者或引导者,因此在网络德育过程中教育主客体之间地位是平等的。因此,淡化了教育主体的身份,使得网络教育人情味和可信性更高,教育效果会比传统德育模式更好。

(二)网络德育客体特征

传统德育客体身份是具体的或确定的,其思想意识、道德水准、身心状态等易把握;而网络德育的客体则不一样,是一群“网络人”,而这些人具有不确定性、隐匿性、虚拟性等特点,并且一般没有戒备心理,容易表达出内心真实的想法;对于教育主体来讲,也容易触及其客体的内心深处,易于掌握教育客体真实的内心动态,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交流、加以指引,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网络德育内容特征

传统德育内容滞后于社会现实,注重于理论知识的教导。网络德育则不同,其德育内容更加贴近教育客体的思想状况和社会现实,提高了德育的及时性、互动性、生动性和全面性,也增强了教育内容的科技含量,也便于为教育客体所接纳。

(四)网络德育手段特征

传统的德育渠道和途径比较单一,教育方法常以课堂教育为主,覆盖面过窄,有时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但由于受客观条件所限,难以营造全员参与的氛围。由于广泛应用网络技术,网络德育极大地拓展了空间,创新了手段,代之以面对面的双向、平等的交流方式,并辅之以开放互动、图文并茂、声像生动的教育手段,便于形成全员参与、全方位、全天候、立体交叉的网络德育工作模式。

二、提高大学生网络德育实效性的路径探析

尽管各个高校在探索网络德育方面都有举措,但总的说来效果不太明显。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现实问题是如何切实提高网络道德教育实际效果,使网络德育获得长足发展。网络德育与传统学校德育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网络德育工作,涉及面很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提高大学生网络德育的实效性,就得探究高校网络德育路径:

(一)搭建网络德育活动平台

要占领网络阵地,道德教育就要搭建起自己的活动平台。一般要拥有特定的网站、网页等信息资源平台和强有力的组织管理平台,以及开展网络德育的活动场所。

1.搭建立体式网络管理平台

要制定一套立体式组织管理系统,采取项目管理模式,为网络德育有序高效的开展搭建管理平台。由于没有时空限制,对网络德育的组织管理平台建设就要求高,力求做到管理科学,学校、社会、家庭、政府必须齐抓共管,只有这样,在网络德育大平台上才能确保大学生健康成长。从高校的层次来看,必须有相应的组织和制度建设,要把网络德育纳入整个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围,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网络设施,规范好学生在校上网的活动。例如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校园网进行有效监控,并利用校园网络环境的感染力量,指引学生的网上行为,对学生的道德实现教育。从社会角度来看,政府应全面净化网络环境,指引青年学生积极向上。在当前信息化的时代,学校德育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日益增大。学生在放假期间上网如何管理?政府职能部门能否配备一定的信息监控系统,或开办公益性或半公益性的“社区网站”,促使学生健康上网。从家庭角度来看,家长须与学校密切配合,学生家长在假期调控学生的上网时间、内容等。

2.搭建网络信息资源平台

大家知道:只有在荒芜的土地上种好了庄稼,野草才没机会生长。网络信息量巨大,要成功实施网络德育,还须得借助于网络化的德育空间、数字化的校园网德育平台。在可控范围内,要让丰富的网络资源扩展到学校的德育体系中,学校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学校建立专门的德育网页或德育网站,便于网上开展学习活动。德育网站以和交流德育信息为出发点和切入点,坚持“积极引导”的原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健康成长。我们充分利用互联网,挖掘网上学习资源,开展网上学习交流活动。首先,让教师把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论文或随笔放到学校内部德育网上,鼓励教师间互相学习交流;其次,学校各院系每周定期在学校网站上向教师、学生推荐学习文章,以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或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再次,建立“名师链接”,开展与名师“一对一”活动,学校向学生推荐数十名德育名师,让广大学生踊跃参与与名师的互动交流,使学生心灵得到净化,进而提升自我品质。二是鼓励学生自己实践网络德育,在校园网建立展示班级风采的班级网页。在创建网页的过程中,各班学生须集体协作,增强集体荣誉感,有效地将学生对网络的注意力吸引到正道上来。三是向大学生推荐优秀网站。在政府的资助引导下,涌现了一批网络德育基地,如新华网、中央电视台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中青网、中国校媒网等,以及其他一些健康网站,如中国德育网、中国青少年研究网、中国法治网、中国青少年维权网等,都是很有特色且极具德育震撼力的优秀网站。通过浏览这些网站,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点击率,学生将会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

(二)组建专家型网络德育队伍

同传统德育一样,网络德育实施过程也是教师(教育主体)有效发挥主导作用,调动网络德育客体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网络道德自律能力。与传统德育比较而言,网络时代对教育者的素质要求更高。当前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来组建专家型网络德育队伍:

1.强化德育队伍的网络德育意识

在网络时代,作为德育管理者,首先要改变滞后的教育思想,确立现代管理理念,学习网络新技术,积极应对教育对象、教育方法、教育环境、教育内容及过程的新变化,在网络教学中学会融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和网络技术于一身,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成为新型教学与管理者,必须有较强的网络德育意识。这样才能为高效益的德育管理奠定思想基础,最终实现德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网络德育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2.提升德育队伍的网络技术素养

网络时代使德育工作者由原来的主导型地位转变为现在的积极参与型地位。德育工作者难以直接约束学生阅读网上信息或网上信息。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必须熟悉网络,提升自己的网络信息技术素养,才能够在网络互动参与过程中,开展有效的德育工作,做到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紧紧掌握学校网络德育工作的控制权,实现网络为我所用。因此,必须对网络德育人才队伍开展网络技术培训,尤其是网络教学资源应用培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培训等,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增强他们应用信息技术的自觉性,使他们拥有较强的信息传递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3.造就专家型网络德育队伍

在网络时代,尽快造就出一定数量的“专家型”网络德育人才队伍,敢于应对教育环境、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及过程的新变化,是当前高校大学生网络德育工作的关键点。网络德育工作队伍应政治素质过硬、知识结构合理,拥有德育专家意识。他们不仅能够利用网络开展日常的德育工作,而且能进行网络心理咨询、建立德育网站、开发德育软件等更深层的德育工作,更能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的状况,网络德育队伍要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正确把握网上舆论导向,以适当的网络方式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

(三)丰富网络德育内容

师资条件和平台具备后,关键是丰富大学生网络德育的内容。目前网络传播正成为现代社会主体传播媒介之一,它每时每刻都以最广泛、最迅速和最直接的信息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道德建设。丰富网络德育的内容,以最大限度吸引他们的兴趣,指引他们的思想和行动,净化他们的心灵。

1.内容贴近生活

学校的网络德育要来源于学生的网络生活世界,贴近学生的网络生活,并服务于学生的网络生活,因此,在内容上要围绕学生网络生活中的问题与困境进行选择与安排,在网络上进行解疑释惑,通过微言微语,对学生自己的自主活动与生活进行积极的启迪与引导,帮助青年大学生切实解决思想道德问题。同时帮扶大学生解决切身实际生活问题,如“成长成才”与“就业”方面的困惑问题等。学校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的功能及特点,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生活、就业等方面提供大量便利信息。这要求我们的网络集思想性、教育性、服务性于一体,为广大学生乃至社会网民提供品种齐全的网络服务,以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

2.内容健康全面

在内容结构上应适应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需求,以政治立场、思想品德、公民道德、法纪法规、心理健康等几大要素为支点,加强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正确的引导,引领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因此,网络内容上应拥有大量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典型实例,探究学生敏感和棘手的问题等,从贴近、关爱每个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架构出适合不同类别类型、不同层次的并能体现社会要求的、与学生网络生活紧密联系的具体网络德育系列内容。

3.内容载体多样

网络时代德育内容实现了由静态的文字书本向动态的多媒体资讯转变。网络德育的内容形式应是集图形、图像、文字、声音及影视于一身的,内容载体丰富多样的,包括网络德育课件、网络电影、网络文化、德育信息、网络德育视频课、网上德育基地、网上咨询答疑、在线讨论、就业指导、网上家长学校、虚拟社区、网上漫游等。特别值得重视利用视频直播系统,开展德育活动直播。如在校园网上。每次学校大型教育活动,如学术讲座、教育教学讲座,教师课堂教学观摩、学校组织的大型纪念活动或文艺会演、院系组织的活动等,我们都利用校园视频直播系统进行现场直播,扩大师生的参与面,得到师生普遍的欢迎,并收到非常好的教育效果;还可以通过网络播放电影,进行德育教育,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在观看中感悟,在欣赏中潜移默化。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进行引导,更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

(四)架构网络活动监管体系

网络是公共空间,养成良好的网络公共秩序,需要网民共同努力,需要每一位网友的“自我净化”,从心底意识到网络世界不是事事随心所欲的“乌托邦”,不是游离法外的“世外桃源”。而当今的大学生在这样一个巨大的网络平台上,仅靠自律显然很难做到规范有序,无法让每一个别有用心者或恶作剧者消失。当今社会崇尚法治,现实社会需要法治,虚拟社会也需要法治。净化网络世界,需要大学生的自律,更需要对他们的网络活动进行监管。只有给上网的学生套上监管的“紧箍”,厘定行为边界,让违规者承担起责任,才可能管住不负责任的谣言,还互联网一片干净天空。首先,要增强网络法律意识,加强大学生的网络法制宣传,让学生知法守法,尽可能减少各种网络不道德行为乃至犯罪行为的发生。其次,要对网络媒体进行技术控制,让有害信息不能进入校园,营造一个良好的高校网络文化环境。通过监管发展大学生在网络文化中的自律能力,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习惯。

(五)创新网络德育服务方式

根据网络的特点,有必要针对网上求助者开展个性化网络德育服务,建立网络德育工作者与大学生的交流机制,使网络德育工作者能及时全面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到思想教育有针对性,才能提高网络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1.开设网络专栏,开通网上“心理咨询热线”

我们成立了“网络心理咨询室”、“学生心理成长辅导室”,配备了专职心理咨询师8人,专职的辅导员53人,并聘请教育经验丰富的老教授做心理辅导,帮助许多同学走出了困境;利用校园网络进行心理讲座。仅2012年9月开学以来就已经做过4场讲座:针对学生就业难讲“适应能力就是生存和发展能力”;针对考试不及格学生做了2次讲座———“高效学习、找回自信”、“调好心态,增强实力,相信自己,圆满完成学业”,网络资源为我们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立下了汗马功劳;还可以让学生观看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网络视频,使大学生深受启发。

2.开发网络论坛BBS,介入学生贴吧

教育者直接参与学生网上讨论,可利用其虚拟性、敞开心扉讲真话的特点,因此教育主体可体验其微情微意,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并善用微言微语,不断营造师生互动交流的氛围,及时纠正其偏差,解决其真实的思想问题。同时学校德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也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在网上就一些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或重点问题展开即时讨论,教师适时介入,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积极、乐观、向上的论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开通E-mail、QQ、微博等交流渠道

学校(系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等)以不同身份加入学生QQ群、学生班级QQ群等,以便能够更深入地和学生谈心,通过微言微语,促进师生心灵上的交流,实现坦诚沟通。尤其有助于尽快地解决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建立“德育导师制”,加强对受网络毒害的学生的帮扶

“德育导师制”是针对学校的“后进生”开展的。在这里主要针对网络受害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帮扶,帮教对象由班主任、辅导员提名,报学校心理咨询室备案。需要帮教者,由辅导员、心理咨询室教师与学生结成“帮教对子”,每位老师帮扶十名左右。而作为沉迷于网络的学生,将其纳入帮教对象,让其正确对待网络,合理利用网络。帮扶老师将学生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落后表现和原因分析等)记入专项档案(帮教手册),以便进行针对性的帮助教育。同时创新德育情感沟通,注重德育的人文教育关怀。老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互动,就必须注重情感沟通。

(六)注重网络道德养成教育

第9篇: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范文

>> 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专业承诺 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 大学生网瘾程度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自尊的相关性研究 大学生职业兴趣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体育运动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和网络依赖程度的相关研究及应用 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与职业兴趣之间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人格特质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效能感与勤工助学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坚韧性人格与自我效能感关系的研究 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的研究述评 大学生心理压力与择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学习倦怠、自我效能感及其相关研究 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及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研究 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结构研究 地方院校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及其关系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Bandura A,Barbaranelli C,Vittorio GC,Pastorelli C.Self-efficacy beliefs as shapers of children’S aspirations and career trajectories.Child development.2001,72(1):1 87-206;

[3]肖志玲.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2;

[4]王云鹏.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与职业兴趣之间的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2006;

[5]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其关系.心理科学.2006.29(1):47―51.上海:《心理科学》编辑部;

[6]胡桂英.中学生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和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2004;

[7]董斐蓉,何金彩,刘文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学习自我效能感相关性研究.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全国第13届学术年会暨重庆市心身与行为医学专委会第2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141―143.重庆.2007;

[8]马勇.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及其与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硕士论文].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9;

[9]Smith M,Duda J,emporary measures of approach and avoidance goal orientations: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2,72:156.175;

[10]庞丽娟,洪秀敏.教师自我效能感: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机制.教师教育研究,2005.17(4):43―46.北京:教师教育研究杂志社;

[11]魏源.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测量与干预研究.心理科学.2004.27(4):905--908.上海:《心理科学》编辑部;

[12]连榕,杨丽娴.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田.心理学报,2005,37(5);

[13]赵锦山.大学生就业压力与专业承诺一一个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科技和产业.2007.7(6):4-6.北京:科技和产业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