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职工技术创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永不衰竭的动力。由于党政部门的重视和各级工会组织的努力,全国范围内的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创造了数千亿元的经济效益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在分析研究企业层面职工技术创新活动的机理机制的基础上,还应在社会层面上进行宏观思考,使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融人社会整体运行之中,发挥其最佳功能,发挥工人阶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的主力军作用。
一、工会与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
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组织实施是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组织领导格局。工会组织实施确定了工会在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中的地位和角色,是工会工作服从服务大局和维护职工利益的统一,是依靠职工群众办好企业和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结合点。1.工会融人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各级工会组织通过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与企业经营管理融为一体,有三个基本点:落实依靠方针,共谋企业发展,这是党委、行政和工会的共识;企业增效、实力增强、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职工收益增加,福利待遇提高,实现收人最大化,达到利益共赢;构成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核心作用,行政的中心作用,工会的群众性特点,实现三方优势的最佳结合。2.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是工会的重要任务,是工会组织存在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在社会转型期,工人在劳动关系中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这里固然有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压力大的社会背景,无疑也与职工文化基础差,技能单一,创新适应能力弱有关。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全面提升职工的综合素质,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看意义有两点:一是维护职工的就业权。职工创新素质的提高,竞争实力增强,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的价格升值,可以获得劳动岗位或较优厚的待遇;二是维护职工的发展权。职工通过知识技能的积累,成为人力资本的所有者。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促使职工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本的拥有量,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角度看,带有长久性和根本性,对此,各级工会必须有充分的认识。3.建立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基金。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要有必要的经费投人,这是保证此项活动持久发展的重要条件。要坚持荣誉称号和利益原则相统一。各级工会组织尤其是县级以上的工会都应筹划建立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基金。经费来源一是争取财政投人,二是工会按比例投人的教育经费,三是社会筹集,四是通过市场运作,把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成果推向市场。目前,国有企业工会对此普遍缺乏市场意识,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成果大多在本企业展示推广,应考虑与行政协商,把有社会价值和有重大经济效益的项目通过合作、股份、专利转让等形式进行市场运行,其利润的部分或全部纳入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基金,实现良性循环。4.与工会“建家”相结合,纳人各级工会工作考核的内容。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应成为工会建设“职工之家”的重要标准,纳人工会制度创新范围。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经费投入,创新结果,职工技术等级晋升人数,全员参与人数,技术创新成果转让等,应成为对相关工会组织考核的重要指标。上级工会可半年进行一次检查,年终进行评比总结,务求实效。
关键词:职工创新工作室;经济技术创新
近年来,伴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和改革创新,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岗位技术能手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模范,为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和高技能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培育更多更好的专业技术娴熟、善于改革创新的优秀团队,需要我们在服务企业发展大局中认真开展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切实激发职工创新热情、提升创造潜能。
一、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功能与作用对促进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职工创新工作室是树立和培育创新理念,激发职工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的主阵地。以劳动模范、首席技师、技术能手等各专业的领军人物为代表的创新工作室,可以把创新精神根植于企业的创新发展中,让智力资源充分涌流,通过大力倡导“创新人人可为、创新就在岗位”、“敢想、敢干、敢闯、敢试”、“让智慧的脑袋鼓起财富的口袋”的理念,打破创新工作的神秘感,克服职工对创新工作的畏惧感,形成“职工创新无大小、职工创新无先后、职工创新无、职工创新无止境”的创新理念。
职工创新工作室是加强人才培养,提升职工技术技能素质的大课堂。创建职工创新工作室是深化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和有效抓手。通过充分发挥工作室“传、帮、带、培”的教育平台作用,以劳动模范、高技能人才、优秀技术人员为带头人,传技授艺,以一带十、以十带百滚动发展,全面提高职工的业务技术技能水平。
职工创新工作室是促进技术交流,解决技术难题的助推器。创新工作室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围绕创新项目和工作现场遇到的技术难题开展技术交流、研讨、攻关,充分利用创新工作室的资源、信息、设施等条件,引导工作室主要成员,集思广益,积极研究、论证,解决科研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并不断推广和应用创新成果,促进创新成果与科研生产实践的有效融合。
二、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中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
创建工作规划不清,定位不明。在创建过程中容易以传统的管理思维抓推动,将工作室创建简单地做成建阵地、搞活动,没有长期抓、抓到底、出成效的思想J识和规划定位,致使工作室偶有活动但推动慢、人员保障弱、工作效率低、作用发挥轻及成果转化阻碍多等问题出现。
规范管理不到位,制度不健全。一是工作室主要成员的参与模式、工作时间没有规范要求;二是团队成员的职责分工、责任体系的建立没有明文规范;三是工作室运转过程中团队建设、学习培训、技术攻关、创新活动、技术交流、专利申请等方面没有制度支撑和保障;四是成果的应用转化、激励制度没有及时出台与实施。
过程管理弱化,成效不明显。在建设过程中,容易忽视过程管理,建了阵地,出了制度,却不注意过程管理和考核,导致建设工作虎头蛇尾,不出创新成果,不做技术交流,不解决实际问题,致使创新工作室建设工作成效甚微。
三、建设职工创新工作室,全面推进群众性创新工作,激发企业内生创新活力
构建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推动群众性创新活动协调发展。一是建立创新工作室领导体系,使创建工作有强有力的组织支撑。二是建立团队工作管理体系,明确团队成员的职责与分工。三是建立人才培养管理体系,通过策划组织开展师带徒比赛、优质培训课比赛、技能大师讲坛授课等活动,切实职工的工作热情。四是建立创建活动和创新竞赛活动管理体系,评选优秀成果和优秀成员,树立先进典型,大力宣传,营造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科学规划、逐步推进,确保建设工作扎实有序开展。一是试点开展,逐步完善。活动初期,可以选择从基层单位级创新工作室建起,通过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逐步完善建设工作。二是拟定课题,规范管理。应紧紧围绕生产经营管理的难点、重点和企业发展的瓶颈,结合岗位操作、班组管理和重点科研生产任务,抓好攻关和创新项目课题的订立、审核与指导,明确攻关人员、工作程序和工作目标,增强攻关和创新项目课题的创新性和可操作性,使创新成果针对性强、实施效果好。三是不断总结、深化发展。应与其它单位和行业间的工作室之间开展交流合作,取长补短,完善相关制度和工作内容,进一步推进建设工作。四是延伸领域,丰富内涵。应把创新工作室的目标不断向主攻目标之外的领域延伸,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以不断贴近企业的实际发展需要。五是加强指导,深化过程管理。
关键词:隐性技术知识 技术创新 功用
隐性技术知识的内涵及构成
技术知识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是指已经被获取并被编成手册、程序和规则的,易于传播和沟通的知识;隐性是指高度个体化的难以被形式化或沟通的,难以与他人共享的知识,包括个体拥有与组织拥有两种。分四个层次,见表1。
隐性技术知识的一般功用
隐性技术知识具有难言性、对载体的依附性、亲身体验性、经验性、垄断性与文化性等特点,依赖于个体的经验、直觉洞察力,深藏于个体的价值观念和心智模式之中,植根于行为本身,附着在经验化的技能之中。显性知识决定组织现有资源组合、配置、开发及利用能力,隐性知识则决定着这些能力的持续。显性知识易于模仿,不能持久保持竞争优势,而隐性知识则难以模仿,可以保持持久竞争优势。隐性知识占知识总量的大部分,而显性知识只占隐性知识的一小部分。因此,隐性技术知识对组织创新与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具体体现在:
隐性技术知识具有不可或缺的独特支撑作用。隐性技术知识难以模仿获得,体现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参与这个过程,很难体验到它的存在;显性知识是与隐性技术知识是共同发挥作用的,模仿者只获得显性知识是不完整的知识,无法真正发挥作用;某种结果往往是由多种原因共同作用造成的,隐性技术知识常常起关键的作用,而模仿者却常忽略它,导致模仿失败。
隐性技术知识可以促使组织知识总量增加。隐性技术知识贯穿于知识积累的整个过程。缺乏相关的隐性技术知识,无法获得和吸收其它的知识。而知识总量的增加,将使组织保持已有的竞争优势。
隐性技术知识是组织认知学习的基础。组织的认知学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策略或行为意义上的学习,即组织从经验中的学习,目的是不断调整自己的生产策略或管理方式;二是组织对某种专门知识的学习,即知识的吸收。这两种学习都以组织的隐性技术知识为基础。组织的学习能力是开拓新的竞争优势的根本。组织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的不同,决定着他们的知识存量和知识吸收能力的不同。
隐性技术知识对技术创新的功用
技术创新是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并首次实现其商业价值的动态过程。从过程上看,它包括创新决策、技术成果开发、中间试验、生产、销售等阶段;从内容上看,它包括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两方面;从类型上看,它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几种形式。
隐性技术知识对技术创新的一般功用是靠直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它包含着发现创新问题的启发性期待,孕育着解决该问题的方法预期和“正确的”技术创新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持续发现和解决,预先定向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反过来又融入个人或企业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的累积性增长。专家们把经验模式铭刻在心中,可快速地发现某一个特殊问题,并选择适当的方法加以解决。隐性技术为个人有意识的探索提供了可预测和期望的空间。
(一)隐性技术知识对于技术创新各阶段的重要性
隐性技术知识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性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在新技术领域的开创阶段,重要性较高;在生长、成熟和理性化的过程中,重要性逐渐下降。根据威廉·埃伯纳西和詹姆斯·厄特巴克A-U模型所揭示的技术创新的一般规律,技术创新的发展经历流动性转换专业化新一轮循环各阶段,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呈现出此起彼伏的交互关系。
在流动阶段,各竞争者对产品设计和使用特征进行大量的实验,新产品技术在这一阶段非常粗糙、昂贵和不可靠,只能在某些方面满足市场需要。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产品创新方面,隐性技术知识对产品创新的重要性较高,对工艺创新的重要性较低。
随着竞争的展开,产品的主导设计逐渐趋向明朗,重大产品创新率下降,重大工艺创新率上升,技术创新进入转换阶段。产品多样性开始让位于主导设计。当产业进入这一阶段时,价格与产品性能成为竞争的焦点,而成本的竞争则会导致生产工艺创新步伐的加快。隐性技术知识对产品创新的重要性下降,对工艺创新的重要性提升。
当某个行业以及它的市场成熟度和价格竞争越来越激烈时,为了生产出高度标准化的产品,生产流程会越来越自动化、集约化、系统化和专业化。技术创新进入专业化阶段。产品与工艺创新的根本创新会逐渐下降。这一时期的产业极其重视成本、产量和生产能力,产品和工艺创新以小的渐进方式进行。隐性技术知识对产品与工艺创新的重要性双双下降。
隐性技术知识在技术创新中重要性的周期性变化在技术复杂领域体现的尤其明显。如航空工程:开始,飞机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工匠式的尝试;晚期则出现了一个交织着理论、实验技巧和数据的知识库,完善为一个系统的知识整体,完全脱离了对工匠式的隐性技术知识的依赖。
(二)隐性技术知识对技术创新研发的功用
技术创新研发指通过开发、设计、研制,把知识形态的科技成果转化为新产品、样机或新工艺模型,并经中间试验变成可进入生产领域的产品或工艺的创造性过程。
1.隐性技术知识对技术创新中技术概念形成的功用。在技术概念形成阶段,主要是技术理念的创新,属于创造性工作。研究人员和顾客的密切交往,使公司能够及时准确地捕捉顾客的需求,提出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理念。理念的形成往往是一种直觉思维过程。研究人员能直观感觉到企业应该生产什么样的产品符合市场的需要,但却对生产的原因说不清楚,这种知道如何去做而无法言说的知识就是隐性知识,是创新的源泉。在这一过程中,良好的工作氛围最有利于创造性的工作。在良好的氛围里, 研发人员通过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有助于隐性知识的交流、利用和作用发挥。
2.隐性技术知识对新产品开发设计的功用。产品设计阶段,是研发人员将隐性知识显性化阶段,是如何将头脑中模糊的知识清晰化成产品的阶段,也是在决策方案的总体框架内把应用研究的成果进一步具体化,根据不同功能和用户需求,确定产品的结构、材料、造型、色彩、工艺等的形式、规律,使其转变为适应特定社会经济目的的技术经济可能性分析报告以及相应的图纸、资料等的过程。在这个阶段,隐性技术知识的功用体现在:
新产品开发需要主体对市场需求的敏感能力。新产品开发是针对市场需求进行的,要求开发主体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从市场需求出发,对市场需求特别敏感,有对市场需求的理解能力。顾客对需求问题的界定往往是非常简洁或不完备的,没有确切的问题陈述,目标模糊,不知道约束条件和标准,问题的情境也比较复杂。因此,开发主体不具备对顾客需求问题的敏感能力,就不能准确深刻地理解顾客需求,就不能开发新产品,更无后续技术创新。
新产品的设计需要设计主体的经验。新产品的设计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认识活动,其根本是对物品先进行描述,然后设计成一定的形式。它通常被认为是最迷人、最富创新的部分。因为对于顾客的简洁需求,设计者往往要设计出多个方案对将要生产的物品作最终描述,还要做到设计方案易于理解。易于理解的最广泛形式是设计图纸,被设计的物品往往同以前曾设计过的有某些相似之处,设计者便可将先前设计稍加修改利用,这样设计过程中设计者经验类隐性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
新产品的设计需要主体的联想思维能力。在可口可乐公司的发展史上,曾有这样一个因类比联想导致设计创新的经典:一位美国制瓶工人偶然看到其女友穿一条膝盖上面部分比较窄的裙子,由此,他联想到玻璃瓶子,从而设计出了别开生面的可口可乐瓶。
新产品开发设计需要主体之间的协作能力。现代新产品设计的复杂性,往往需要团队工作,需要多个专家的合作设计与相互协调。现代制造业多由机器完成,这样设计可能是一串数字的形式或计算机程序,这就要求一般设计人员与电脑设计人员间相互沟通、协调。新产品的设计是设计主体创造性地把应用研究的一般成果同技术创新的特殊目标需要及具体情境有机的结合起来,创新出一种可以在小范围内直接操作的知识的过程,这一过程必然要融合设计主体、市场销售主体和决策主体的共同参与与协作。
新产品开发设计需要企业的共同愿景。共同愿景就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景象,它深植于企业员工内心,使员工有一种归属感,使员工紧紧地联结起来,使不同的活动融会起来。在共同愿景的感召下,研究开发人员会充分发挥创造思维,不断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三)隐性技术知识对新产品试制的功用
新产品试制是指根据设计图样和技术文件的要求,把知识形态的技术变成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新产品开发设计活动结果还只是一种认识成果,它的真理性与价值性还需经过试制阶段才能得到检验和证实。由于试制在规模上比实验室大得多,需要有扩大规模的设备及相应的人、财、物力的投入,客观上又存在技术、生产、市场以及收益等风险,试制主体的经验、方法、有效的生产经营技巧等隐性知识尤其重要。可从三个方面看:
1.样品试制。它是产品由潜在技术形态向现实技术形态转化的决定性飞跃。一般来说,样品试制是在相对严格控制的、较为纯化的条件下进行的。怎样控制生产条件,如何纯化,在这一阶段起着关键作用,而这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根据研究技术人员自己的经验来作出决定的。样品试制主体凭借其经验,总能判断出哪些是变量,哪些是常量;总能抓住那些关键因素予以重点考虑,简化或忽略那些无关因素。这种能力是个体在长期的实践中所积累起来的,是难以言传的隐性知识。
2.中间试验。样品从实验室规模发展到工业规模,一般都要经过一个中间试验步骤,它要在放大率适当的条件下进行,但如何选择放大率就涉及到许多经验和技巧。例如在化工领域,确定放大率的一个重点就是在相互比较的试验规模间有足够大的差别,其差异应大到足以暴露出效果的变化,即希望中间试验的结果与最终工业设备上的结果相对应,但中间试验的规模太大,又会造成浪费。有经验的试验开发人员总结出的典型放大路线就是方法与技巧的完满结合。
3.生产试制。生产试制是把中试产品推广到生产过程前的过渡阶段。因为对于中试产品人们常常不考虑成本如何,而生产试制是把中试产品与生产过程中的规模大、生产成本降低和便于用户使用等结合起来,在近似于生产的环境中进行的试验研究。在新产品试制阶段,如何选择试制方法,如何运用仪器,怎样处理误差,对结果如何解释或鉴定等,都离不开试制主体的经验积累,离不开其洞察能力。此外,新产品试制有时是试制主体在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以某种原型为样板进行的,也就是在保留原型基本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进和创新,从而制造出与原产品不同的产品。这在模仿技术创新中体现得尤为充分,许多重大技术创新在开始时往往都是模仿,模仿中得到教益,进行改进。
另外,无论是在样品试制、中间试验,还是生产试制阶段中,总要不停地对样机进行调试,对产品进行修改。这样,创新主体的安装调试方面的隐性知识就非常重要。由此可见,新产品试制与开发设计同样依重于主体的隐性技术知识。
(四)隐性技术知识对装配生产阶段的功用
装配生产阶段的隐性知识主要是生产装配操作类技巧和内化在员工头脑中的生产管理类知识,是生产技术和管理人员在生产实践中积累形成的,它依赖于经验积累,具有“经验积累依赖性”,如果不通过掌握它的人对未掌握者进行“师徒式传帮带”,很难显性化。即使通过自身的生产实践和管理经验积累逐步显性化,时间也比较长,而且效率低。
掌握装配生产阶段隐性知识的人与新装配生产对象之间存在着技术势,即相关实践经验与新装配生产所附载的隐性知识的关连程度差异。隐性知识在此阶段的重要性主要看这种差异的程度大小。如果差异程度小,则装配者可借助自己积累的隐性知识比较顺利地完成装配生产调试,发挥工艺设备的生产效力,否则,即使技术文件中的生产操作指导书再详细,产品或零部件的装配知识、机器设备的操作维修知识再完备也难以使装配生产能力发挥到最佳状态。
(五)隐性技术知识对消化吸收和改造阶段的功用
消化吸收和改造是对隐性技术知识的深层次挖掘,该阶段的隐性知识大部分以产品设计类方法和技巧等形式存在于研发人员的头脑中、隐含在技术产品图纸和设备中;说明书中未说明的零部件、关键工艺设备的设计试制原理等。研发人员的再创新必须靠对它们的消化吸收和改造,这比其它阶段更需要相关的隐性技术知识。原研发人员在特定的研发环境中,在他们个人主体或成员之间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对所有有用的知识存量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反复提炼、创造逐渐形成了主体特有的未编码化知识,如果消化吸收和改造阶段的研发人员未有多年学习工作实践的隐性知识积累是很难消化和吸收的。这是因为双方存在技术势的势差,势差取决于对该领域前沿显性知识积累的广度、深度、关联度以及长期的思维模式、经验积累所形成的个人独特的隐性技术知识,它决定了技术吸收者能否身临其境地领悟隐性知识。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的内涵我国的地质工程学产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它是一门研究解决从规划到竣工以及工程运行后的全过程的与地质有关的工程问题的科学。工程系统中地质体和地质环境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符合大系统工程学的特点,其中又分为岩土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两个方面,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更能深刻的体现地质工程学的特点。岩土工程是指在工程建设中,涉及岩土体的开挖和加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指人们的建设活动对自然或人为作用产生的有害地质现象进行防治,其对地质生态环境的开发和管理,更加全面和科学。
地质灾害主要产生的原因有两种,一类是自然因素产生的;另一类是人为活动引起的,两者都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资源。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害都属于地质灾害[1]。
在我国主要以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较多,而且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每年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大,占自然灾害损失总额的四分之一。因此,要想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并且要尽量减少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2.我国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危害 我国地质灾害呈现出种类多、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影响面宽、损失惨重格局,一方面因为我国处在一个地质构造复杂,地球生态多变的地理环境中,另一方面,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经济相对不发达,承灾能力不强。 第一环境问题和第二环境问题是地质灾害两大类,其中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灾害是第一环境问题,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自然灾害,它不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转移;由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是第二环境问题,属于人为地质灾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不合理的挖掘能源,从而增加了地质环境的压力,导致一半以上的地质灾害都是人为因素引起的。
2.1自然地质灾害分析 第一,滑坡。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到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它的发生引发条件很多,像地震、开挖坡脚、劈山放炮、滥砍乱伐等,都会引发滑坡。其中江、河、湖的岸坡地带、地形高大的峡谷地区,地震带等地质构造之间以及暴雨多发地区都容易出现滑坡。第二,泥石流。泥石流是由于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等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一种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然而,不合理的开挖、不合理的弃土、弃渣、弃石以及滥伐乱垦等都会造成泥石流的发生[2]。 2.2人为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分析 在地质灾害中,人为进行建设的活动加剧了地质灾害的发生,而且其危害性远远大于自然状态下的地质灾害。其中,诱发速度快、诱发灾害面广、灾害损失巨大是人工诱发地质灾害的三大特点。例如,煤炭等矿产资源的大量开发,铁路、公路等工程建设的开挖,使得瓦斯爆炸、地面坍塌与沦陷、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常发。除此之外,人工滥伐森林资源,会造成土壤侵蚀、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从而导致洪灾的加剧发生;人工爆破常常会诱发岩溶塌陷、滑坡等灾害的发生,还有可能引起连锁性的岩溶塌陷。(如图2.2)
图2.23.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创新研究3.1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施工隐蔽性、复杂性、多样性是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三大特点,其中抗滑桩体现了它的隐蔽性,抗滑桩加锚拉加挡板加冠梁体现了它的复杂性,防治滑坡可以采用桩,也可采用挡土墙体现了它的多样性,这些大多以地下工程施工为工艺特点。可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岩土工程三者具有十分相近的工艺流程、施工工序,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可以借鉴采纳。其中,涉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主要有:
一、《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其主要针对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现行施工技术,为其提供一定的标准和规范。
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其主要为各类工业与民用以及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地基与基础、深基坑、高切坡、地基处理、基础病害工程防治等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提供一定的参考。
三、《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规范》,其主要为各类水利水电工程的土石方、地基与基础和岩土工程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提供一定的参考,从而使工程更加符合标准,提高工程质量。3.2制定一些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首先,做好防治工程设计。在制定防治措施的时候,要根据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的成因机制、运动模式、易发性等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制定。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根据灾害发生的原因来确定主要的防治途径,这样可以不断的积累经验,实现更好的防治;另一方面,根据地质灾害是否容易发生这一特点来确定防治目标,从而制定出防治工程的强度和工程量的大小。其次,制定出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工程措施 。要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现行行业的规范以及《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技术标准及资料,制定出切实可以的防治工程措施。
3.3有针对性的选择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第一,工程防治措施 。防治地质灾害的最重要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是工程防治措施,其适用条件和方式都比较广,便于实施。例如,对于大多数房后切坡造成的小型土质滑坡,可以选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前缘支挡或削方减载护坡等工程措施,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土质滑坡问题;对于中型以及更大的滑坡,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选择工程防治措施,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质量,以减少灾害的再次发生。(如图3.3)
图3.3第二,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言外之意就是利用植树造林,种草护坡以及合理耕牧等方式来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应用范围广、投资成本低,能够有效的促进生态平衡,较好的改善自然环境条件,防治作用持续时间长等是生物工程的特点,这一工程措施是比较科学和合理的,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但是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较长时间才能发挥其效益,这样就使得防治效果不是很理想。 第三,其它防治措施。在选择防治措施时,要根据地质灾害的特点和当地的自然经济条件进行选择性。例如,在泥石流、地面塌陷比较严重的地区,可以采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防治措施,这些措施可以保持水土,减少灾害的发生和经济损失,更具有长远意义[3]。
第四,避让措施 。它包括雨天避让措施和搬迁避让措施。一方面,对灾害隐患点和变形斜坡,可以采取雨天临时避让措施,各镇根据该地的自然经济情况,在防灾预案的基础上编制安全转移预案,对于受到雨天威胁居民,可以将其进行转移,在转移过程中,首先要按照就近原则进行,其次还要确保转移地不受地质灾害和其他灾害的威胁的原则进行。另一方面,对一些危险性大、危害性严重的地质灾害,其防治费用超过搬迁费用以及再建房仍然受地质灾害威胁的,这样的地区进行防治的成本就太高,可以采用搬迁避让措施,从而有效的解除了地质灾害的威胁。 4.结语 总而言之,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非常的艰巨,道路也相当的漫长。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大,使得人力、物力损失严重。因此,要将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不断的引进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让其发挥很好的作用,使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施工技术迈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刘传正,地质工程勘察、检验监测及设计施工与灾害防治技术研究[J].中国科技,2010(3).
(本刊特约记者王云玲)金融危机的全球化影响,使得中国纺织工业进入经济大变局之中。虽然2009年行业经济稳步回升,但受国内外经济格局与政策环境新变化的影响,2010年纺织工业仍需要继续努力,争取进一步向好的走势发展。产业的外部环境因素是难以改变的,但自身的发展路线是可控的和可选择的。只有紧紧围绕调整产品结构与技术创新,才是行业走出困境的最好出路。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表示,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与中国结构调整不期而遇,使中国纺织工业遭受严重冲击,并在今年年初到达谷底。其影响主要表现为:纺织工业国际市场萎缩,国内竞争加剧,亏损企业增多,利润下降,固定资产投资出现负增长,从业人数减少,企业停产关闭增多。要想尽快摆脱危机影响,产品创新是关键,也是纺织工业整个创新驱动的聚焦点,产品创新必须和时代背景联系在一起,需要转变传统的、粗放的发展方式,通过技术升级和工艺改造来控制成本,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
在湖北黄石锦绣纺织有限公司,记者了解到,该公司总资产1.6亿元人民币,工厂占地5.9万平方米,从业人员600余人,拥有精梳毛纺织设备8000锭,剑杆织机52台,以从事高档西服和时装面料生产为主,集产品设计、染色、纺织、后整理及西裤加工于一体。公司从创建以来,连续引进了日本、德国、意大利及法国等国的世界一流生产设备,工艺和技术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公司可年产180万米高品质精纺呢绒,年加工高档西裤25万条,在国内已较有规模。在金融危机期间,公司引进了武汉科技学院副校长徐卫林2009年研发的新技术“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并在徐校长的技术理论基础上结合公司自身的实际做了进一步的改进,使该技术在应用中更适合锦绣生产的需要。
锦绣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戴旭峰认为,徐卫林教授的“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是适用于多种纤维纺纱的新型技术,它缩短了纺纱加工流程,降低了能源消耗,拓宽了原材料的再利用渠道。公司在引进该技术后结合实际生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技术进行了产业化处理:一是粗纱和长丝喂入系统。为了合理利用空间,实现粗纱和长丝合理排布,改造细纱机粗纱架,实现粗纱和长丝主动喂入。二是粗纱、长丝运行路线。粗纱、长丝运行过程中,防止粗纱与粗纱、长丝与长丝、粗纱与长丝打绞断头,一锭喂入两根粗纱,在中罗拉和后罗拉给两根粗纱定位,一般间隔距离为8―10mm,在前罗拉使用特殊的集合器,确保两根粗纱在牵伸区内平行运行。 三是粗纱、长丝准确定位系统。由于粗纱位置相对固定,从长丝喂入开始定位,在前皮辊的上方装上特殊的导纱轮,可以根据要求调整长丝与粗纱须条的相对位置。四是长丝张力控制系统。对喂入长丝张力进行控制,确保同一机台长丝的张力稳定和相对一致,并能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五是牵伸装置的改造。由于粗纱条重也有极限要求,要实现超高支纱牵伸技术要求,必须提高牵伸倍数,将原有的牵伸倍数提高一倍。六是导纱钩改造。降低导纱钩到加捻三角区处形成的小气圈直径,有利于纱线捻度上传。总之,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原料组合和前处理、纺纱、织布、染整、服装加工以及装备改造等环节,是整个产业链的集成创新,打破了传统极限纱支的概念。原来的极限纺纱都是运用优质原料纺制而成,而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却可以运用普通原料轻易地实现超高支纺纱。该项技术的运用,实现了毛纺面料300公支的极限纺,在工艺上实现了技术价值的最大化。
戴旭峰还说,自耿学刚先生出任公司总经理以来,在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对车间的照明系统、空调运转方式、以及部分设备的电器控制都进行节能改造,并积极响应国家环保号召,对原污水处理设备进行了技术改造。安装了当地首套污水排放远程监控系统,排放指标优于太湖标准, 40%中水回用,分离出的污泥直接送到锅炉焚烧。不仅杜绝了污泥的二次污染,而且将废弃物有效地利用。一系列的工艺改造和技术升级,使公司在同等生产条件下,燃煤用量下降了30%以上,煤单耗由原来的4.8公斤/米下降到现在的3.9公斤/米。加上新技术的应用,能源一项就比普通的环锭纺节约15%,原料成本也节约了40%。一整套的节能处理和新技术的引进增强了公司的免疫力,这也是公司能在大经济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从容应对并保持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公共空间 艺术机构 在地影响力 观众拓展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特色的发展趋势
1、典型公共空间共生性的可能:政府、社会力量(艺术机构)共力关联。公共空间,根据众多学者及基础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常态的公共空间多指我们能够看到的城市、社会公共空间,如街道小区、公园等,从另外一个创意拓展层面,往往透过商业的形式,我们可以看到公众日常消费境遇下的空间,如娱乐场所、剧场剧院等,包括本文所提到的非政府机构组织的民间文化活动所需场地。
随着政府管理方式向治理的转变,社会治理结构由一元向多元发展,建立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市场竞争、有机结合、多元共治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应有之义。公共空间艺术机构在地影响力模式的可行性在于:地方政府的切实重视和主导作用,服务者的主动开拓与创新、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等,是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的关键因素。
2、国外典型公共空间创新模式剖析。典型的公共空间,其功能应当概括为“观、演、憩”三部分。
对于“观”,传统意义上多为群众在一定空间内单向观看艺术群体的表演行为;“演”则意味着演员可以尽情在空间内进行自我情感及社会意义的内外阐释。而从现代观者角度而言,不论是剧场,还是新近缔造的公共演出空间,均应可以关注“憩”这个功能在剧场中的体现。
进一步阐释“憩”,在观众层面,应为主动发生状态,因为人们来到剧院等公共空间,是为了抛开社会上的一切问题与烦恼,这种动力自然多来自人的内心深处,因此,更多具有主观性质。
从“观、演、憩”到“憩”的营造,紧接着就是“憩”空间的营造了。在国外传统认知中,是将公共空间单独作为观众走进演出的一个“通道”,是物理层面的物质过程环节;而作为艺术机构、艺术表演工作室提供演出内容层面,也是单独成为舞台的物质过程环节。
而在Rem’s Type看来,这样的体系似乎可以更加得以“融合”:空间与表演过程将观众、艺术机构、舞台“挤压”,成为相互关系的一个进阶。相比于传统演绎空间模式,进阶模式增进了空间与表演过程中的“重叠”部分,意味着作为一场公共空间的演出,空间与表演、观众是有着相互作用的,而不再仅仅是观众被动作用于空间、表演。
在传统观众、舞台、空间中,三者相互关系是相互割裂的,板块明细,作用则不再交叠,产生的效果持续减弱,不利于实践作用、理论分析指导;而在Rem’s Type模型进阶中,观众、舞台、空间在艺术机构的“影响”下,每一部分之间开始有了连接,甚至从不同的角度均有了可行性的关联与发展,限制性小了,多重交叠的作用则大了。
3、公共空间“公共空间艺术机构在地影响力模式”构建路径的提出。对比左右两种模式,不难看出Rem’s Type模型是传统模型进阶与发展。在传统模式下,公共空间、舞台与艺术机构只有少量交叠,观众接触艺术的途径较为单一,而通过Rem’s Type模型的构建,观众、空间与表演之间层层融合,艺术可以带入公园、社区等场所,观众可以通过更多重的渠道包括工作坊、剧场外的休息区域来直接融入艺术空间。
通过国外传统演绎空间及Rem’s Type模型进阶分析,可以发现:Rem’s Type模型进阶虽然已经将观众、空间、表演进行了关系更进一步的阐述。但是,以下问题依旧没有具体说明:
艺术机构作为表演方面的提供者,并未明确指出其主动性及在地影响力,也就是说推动力量不明确;
Rem’s Type模型进阶很巧妙将观众、表演、空间三者关系在认知空间中进行“交叠”,可是却没有明确指出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途径,在各类实践策划、活动中依旧缺乏方法论,则无法说明其可行性;
Rem’s Type模型进阶未能指出观众、表演、空间,甚至也未能指出相关联主体的推动力是何种因素,仅仅是按照各个部分等份的境况,在实践之中我们并不能有的放矢,在模式普适性上缺乏能动性。
“公共空间艺术机构在地影响力模式”,作为地点的公共空间与作为主体的艺术机构之间,通过 “创新机制”进行连接;而作为对象的民众与作为主体的艺术机构之间通过 “辐射机制”进行连接,这其中包括大型的公共艺术机构例如国家剧院团、演出机构与相对小型的个体艺术机构及艺术家。因此,可以看出,本文力求通过艺术机构影响力模式可行性分析:创新机制、辐射机制的路径搭建,借助艺术机构资源整合,推动民众、公共空间融合,拓宽艺术参与者融入程度,实现多元艺术机构影响力的普适性。
鉴于本文在观众、表演、空间三者上作出了传统意义上“观、演、憩”到“憩”的营造上的创新,在此将艺术机构在地影响力模式动态化升级:如果说上文所提到的公共空间艺术机构在地影响力模式图是静态的关系陈列,那么艺术机构在地影响力指针模式图则以指针围绕轴心运动的原理,象征三者之间的关系。在艺术机构的牵引下,公共空间和观众之间的距离逐渐拉近,甚至重合,观众进入艺术空间,而艺术空间包容观众。
二、“艺术机构影响力”创新机制:艺术机构资源整合的可行性
创新路径能够将相对独立的艺术机构与零散而缺少规划的公共空间有机的衔接。北京地区的艺术机构数量繁多,然而大部分机构一直遵循单一的艺术呈现模式,认为美术馆就是进行美术作品展览交流的地方、剧场就是维持观演关系的最佳场所。
1、参与者专业技能的提升。通过参与融入相关艺术活动,最直观的影响即为参与者专业技能的提升。这里的参与者包括来自社会的普通民众以及组织引导艺术活动的艺术机构以及艺术家。观众进入公共艺术空间,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的多方位感官互动,捕捉到艺术的呈现,在观看展览、演出、参与互动的过程中提升对艺术作品、表现形式的认识、从而或多或少的提升专业技能,就像是通过授课,学生会获得知识,提升能力一样。
作为提供空间、专业引导的艺术机构和艺术家来说,这样的活动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受众,探寻艺术拓展的方向。频繁的与活动接受者接触,实际上也是在磨合艺术家和艺术机构本身,通过系列活动,具有普适性的创新路径得以修正与验证,为艺术机构未来发展提供指引,也为艺术家个人发展奠定更为接地气的理论应证。
2、艺术家影响力辐射效应的可行性。在此中,艺术家的影响力是可以长线辐射的。艺术机构在某个艺术空间的艺术活动通过有针对性的调整,可以适应并复制到多个不同空间。如金羽翼流动美术馆项目,就是将自闭症儿童的绘画作品展注入到购物中心、车展、企业、学校中来,形成其独特的可复制的流动品牌。
艺术家在这类艺术活动中发挥的作用同样影响深远。在吕易生老师的艺术教育课堂上,获收益的不只是课堂中的中小学生,还有倾听学习其理论的艺术家与老师们,这些推广者像种子一样播洒开来,将舞蹈普及教育的理念影响全国,甚至更广。
三、“艺术机构影响力”辐射机制:艺术机构影响力的普适性
对于公共空间艺术机构影响力,不能仅仅局限在创新方法论上面,更多也应当侧重传播力度,而不论是小型个体艺术机构,或者国家公共艺术机构,都应当在创新的基础上,发挥其辐射机制艺术机构影响力的普适性。
关键词:技术创新;公司治理;所有权结构
一个企业要想维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就必须采取卓有成效的创新手段,确保企业能够不断的提高其市场竞争力的有力保障是企业保证处在持续的技术创新工作情况下。现阶段我国的一些出口商品,大部分还是处在低附加值的层次,并且不能充分的掌握商品的核心价值,由此可见,我国企业迫切需要发展技术创新这一技术手段。企业创新意识的发展迄今为止,依然紧密的依托于一定的企业制度框架的构建,然而公司治理机制作为企业内部的有力决定机制,才是能够保证企业有效运行的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决策机制。由此可见,企业的技术创新必然会受公司的治理方式影响。因此,将公司的治理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的视角,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对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来说,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一项改革措施。
一、公司治理和技术创新内容概述
(一)公司治理的内容分析
公司治理的本质内容概括来说可以认为是企业将所有权和经营权进行分离的一种行为。而从狭义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我们可以认为公司的治理内容指的是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经营者的监督和制衡的行为,并且能够解决存在于两者之间的一些问题。从广义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认为公司治理指的是企业协调公司和其他利益者之间利益关系的一种行为制度。
(二)技术创新概念分析以及其发展的特点分析
技术创新可以归纳总结为通过集成和综合知识等手段针对新产品及新流程进行创新活动,由此可见,技术的创新一方面需要员工进行长时间的、集体性的学习,另一方面需要企业具备资源的长期投入能力。分析技术创新的概念,针对技术创新的发展,总结下来,一共需要考虑的因素有以下三个:
1、投资的专一性
投资的专一性指的是投资和技术创新过程的积累性和集体性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并且每项技术的发展都同参与者们的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效果息息相关,要想产生创新性专业技能,必须重视投资的专一性。
2、技术创新结果的高度不确定性
创造任何一个创新产品,都必须经历一个积极探索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物力、资金和人力,除此之外,还会同非常多的环节和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不论怎样,最终是否能够产生新产品,并不能从一开始就有一个定论,因此说技术创新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3、技术创新成果的未来回报具有非常大的不可预见性
之所以说,技术创新的成果具有很大的不可预见性,是因为就算在创新的过程中,企业采取了最新的知识、最新的产品或者是最新的技术来进行技术创新的改革,最终也不一定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关于公司治理和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的一些理论依据分析
一些传统的经济学观点认为,公司和公司相互之间是具有相似性的,而技术的创新不过就是一些利益追求者要求取得最大化利益而已。然而,现在看来,这一观点是有偏差的。实际上,公司的内部结构以及组织上不是完全相同的。
(一)委托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内容概述
“股东利益至上”的看法是建立在委托理论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观点,具体指的是股东通过促使经理层工作,来确保以最大化股东财富的形式经营公司,关于这个理论,从广义的角度来说,那些能够提升公司绩效的行为都隶属于股东对经营的行为和决策的控制力范围,并且,股东作为唯一一个在无任何确定收益的情况下还对公司进行积极投资的群体,公司的其他成员则全都是受雇于股东名下的。由此可见,对于这个理论,总结下来,其认为只有股东才是一个企业收益权利的实际拥有者,而其他的赞助者都不是必要存在的。而理论相关者理论占据了完全相反的理论支持,该理论将公司看成是大量利益相关者的集合,这个理论总结下来,我们可以看出,其认为技术创新所需要的财产来源并不仅限于股东投入的资源。更重要的是,在技术创新方面,企业中的人力资源和股东投入的实物资源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并且,不论股东还是其他员工,这些人都在企业上下了赌注,因此,针对公司中的技术创新发展来说,我们必须考虑可能影响创新过程发展的所有因素。
(二)不完全契约框架
在合同不完善的情况下,面临创新产权分配问题时,消费者扮演的是创新成本承担者的角色,往往是消费者使得创新的产品商业化。在这样的经营模式的影响下,消费者和研究机构必须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大大减小套牢问题的出现,并且,只有当资本投入和人力投入相当的时候,才能维持创新技术的发展。与此同时,第三方拥有者必须是不对产品产生任何贡献的普通投资方。并且,对于技术创新的发展来说,一个公司的技术是在创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成熟的,因此,失败的创新过程是通过哪一个公司可能会变得不必要,基于这种理论,过去参与过投资的人可能会主张进行索取,但是他们所拥有的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这种情况会对技术创新的发展进程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三)组织控制理论内容概述
“组织控制理论”是由那些关注创新过程中基础性组织条件的外国学者们提出的,这些人认为一个企业要想进行技术创新,必须拥有以下三个条件:(1)战略性控制,这一社会条件指的是,针对投资策略公司必须能够对物力和人力资源进行分配;(2)组织整合,这一社会条件指的是,公司必须能够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起团队成员对技术创新的积极态度;(3)资金支持,这一社会条件指的是,公司在资金投入方面,必须能够持续的进行资金的投入,直到看到经济回报。
三、三大因素对公司治理过程中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公司治理过程中的三大要素指的是:第一要素指的是公司对所有权、剩余收益权以及经营权的分配权力。这个要素从本质上分析来说,指的是公司的所有权结构,一个公司的所有权结构决定着该公司的决策者对资源分配的控制能力以及该公司的决策者对投资的热情;第二个要素指的是筹资方式对于技术创新的影响,不同的筹资方式对应着不同的管理机制,而这些管理机制强烈的影响着公司的投资决策能力;第三种要素是关于人力资源的要素,出于传统原因,公司在治理的过程中,往往都忽视了这个要素,但实际上,人力资源这一要素是公司在治理过程中的一个核心要素。
(一)企业所有权结构分析
企业的资源配置结构是由公司的所有权结构来决定的,并且不可避免的对技术创新的发展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从传统层面来说,财产的所有权集中程度对公司的机构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针对如何处理所有权结构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有以下两种方式作为处理手段:(1)第一种手段是基于委托理论提出的一种方法,该种理论认为企业将所有权进行集中之后,可以加大对管理层的监督力度,进而有可能降低与技术创新产生的相关费用;(2)第二种手段是面对在不完全契约建设情况下,强调公司多元所有权结构和不同的执行方式之间的联系。
(二)筹资方式对于技术创新支出的影响作用分析
针对技术创新的发展,企业是否能够源源不断的获得资金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决定因素。作为具有可选择的性金融工具,债务筹资和股权筹资还是一种有效的治理结构。从一方面来说,发行新股可能会导致股东监管力度的降低;但另一方面来说,发行债券又可能会导致股东承担过度的风险,分析造成这两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股东面对着可能成功的项目,都是可以获得收益的,而债权人却独自承担着由于失败而可能出现的损失。
(三)人力资源
企业的特定技能可以归纳总结为创新产品的基本输入,但是不管是从公司治理理论还是从公司技术创新理论出发,我们发现,这些理论的内容都很少涉及到人力资源的投资问题。因此,按照目前的理论来说,一个员工在接受一个公司的技能培训后,很可能会跳槽去了其他公司,如果发生这种现象,那么该员工进行的技能培训对提高生产率不会产生任何的促进作用,同时,这种现象还会造成该员工在新公司不能得到与之前培训相匹配的薪水。因此,这种情况有机会造成雇主事后调低薪水。而如果员工在之前就预期到了这种行为,那么在其学习的过程中就有可能避免学习关于特地公司的技能,因为其在后期的回报是不可预知的。而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这种现象更容易造成恶性循环。
四、对于基本建议的分析
总结之前的论述和分析,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发展方面可以从以下几点对公司的治理结构进行完善:
(一)改善之前的所有权结构
不同的股东对待企业的技术创新投资都有着自己的看法,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表明,适度的进行股权集中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来说,具备着一定的促进作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会有一定数量的股东在获取企业长期利益发展的过程中,都会积极的对开发新技术、新产品进行投资。但是,如果股权过度集中,企业则会出现片面追求稳定的情况,就会阻碍创新的发展;而当股权又处于过度分散状态时,又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企业决策效率低下的现象。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很多上市公司还是国有股在绝对控股,这种局面,阻碍了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不利于公司开展技术创新。因此,我们需要改变股权结构,使得机构的投资者拥有一定的公司治理能力,并能够积极的参与公司管理的长期投资项目,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
(二)提高员工的参与管理程度
分析一些企业在发展特定人力资源的时候,出现的各种协调失败的问题,我们发现可以通过改变公司内部的治理结构,达到提高员工在进行公司决策过程中的参与度的效果。具体措施可以通过组织员工参与管理,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提升雇员和雇主之间的信任度的作用,并且可以使员工在管理的过程中积极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另一方面,企业必须重点开发人力资源,大力的鼓励员工进行再深造,并积极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通过这种形式,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提供更优秀的人力资源。并且切实的实行员工的持股计划,真正的使得员工利益同企业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促使员工投入更多的精力到技术创新中去。
(三)完善激励约束的机制
经营者对于技术创新的态度对于技术创新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企业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对于经营者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有着很高的要求,尤其是在面对技术创新的时候,有效的激励政策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还会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来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将短期激励同长期激励相结合,采取多种激励手段搭配使用,达到对经营者的激励作用。
(四)改善外部环境
创新的环境对于企业的技术创新来说有着不能忽视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创造出一个适合企业发展、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是促进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目前来说,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向技术创新进行转变,所以,政府更应该在政策上给予大力的支持,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便利。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我国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只有技术创新的成果受到合理的保护,才能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当前市场的情况瞬息万变,企业要想在严峻的市场竞争机制中维持不变的竞争力度,需要不断的进行技术上的创新,而技术创新同公司治理息息相关,本文详细的阐述了,目前企业技术创新在公司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强化措施,能够有效的维持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力度,帮助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不断的扩展新的经营领域,占领新的市场,获得更多的收益,同时促进社会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促进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
作者:傅凌玲 单位:玉林师范学院法商学院
参考文献:
[1]董红星.公司治理与技术创新:一个文献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12期
关键词:职教教学模式;创新;现代技术工人
作者简介:彭召军(1977-),江西萍乡人,江苏省张家港职业教育中心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学。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教育部重点课题“适应现代技术工人培养要求的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模式的研究”(项目编号:GJA10402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1)33-0029-03
近年来,我国提出了转变经济运行方式,促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我校处于区域经济发达活跃的江苏苏南地区,随着本地区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格局正在变化,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现代新兴产业等现代企业迫切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现代技术工人,而职业教育担负着为地方经济服务的重任。然而当前的职业教育并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培养的学生普遍存在着综合素质较弱,技能水准较低,创新能力不强,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的需求。职业学校在教学模式上也存在着课程体系滞后,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培养的诸多弊端。职业学校应转变教学理念,深化课程改革,积极探索适应现代技术工人成长的职教专业教学新模式。
一、发达国家职教教学模式的范例为我国教学模式的创新增添了引力
国外职业教育发展较快,已经形成了适应社会人力资源开发的较为完善的职业教学、培训模式。如流行于欧美、澳大利亚的能力本位教学模式CBE,基于“合作培养”的几种有代表性的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新加坡的“教学工厂”等。教学模式是课程观、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及其评价体系等的特定组合形式,有效的教学模式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的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也初步提出了一些有特色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为了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对国外典型的职教教学模式进行比较和创新,对我国已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深化改革,进一步充实、完善和探索适合我国特点的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我国的职教教学模式应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适应现代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要。突出能力,注重技能,张扬个性,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通过尝试、体验、实践,发挥学生的潜能,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现代教育观念为我国职教教学模式的创新注入了活力
现代教育的指导思想主要包括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创新教育、四大支柱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等。“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可持续发展”是职业教育的宗旨和最终目标。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基础差、学习习惯不良等特点,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时要考虑学生的特点和实际能力,努力探索适合学生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尽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内容应与学生生活及社会发展相联系;在学习方式上强调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和实践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以学生亲身经历探究为途径。他们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增强了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
(二)以能力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我们应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技能、心理、身体等各个方面的教育,注重育人途径的多样化、生动化。我们应打破专业理论学科界限,进行相关课程整合,加强知识的相互联系和应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发展学生的专业特长,通过专业技能实践、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劳动实践等多种途径,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认知、思维、实践、创新等基本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企业对现代技术工人的需求为我国职教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取向
现代技术工人是指在面向市场经济、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具有现代生产组织和企业文化的现代企业中能够不断学习、熟练掌握和运用新技术进行生产劳动,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机器设备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并能参与技术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的技能型人才。现代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是多方位的,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除了具备一定的文化和专业理论修养,拥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有强烈的敬业精神、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奉献精神外,还要有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职业学校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采用校企合作练技能、学生顶岗实习、参与校园主题活动、参加省市技能大赛、创建校创业基地等多种途径,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锻炼学生的才干,提升学生的素养。
四、职教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创新
我们借鉴国内外的经验,突出“以人为本”、“能力本位”理念,探索建立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主导的职教新模式,让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更贴近生产实际,实现职业学校教育与就业的零距离。运用“引导探究教学”、“模块化教学”、“项目教学”、“教学做合一”,“产教结合”的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就业能力。
(一)引导探究型教学模式
改革后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动因,以实际问题为基础,进行发现式、探究性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单是传授知识,更重要是教会学生思维,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让他们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参与观察、思考、讨论、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探究性学习能力。
首先,教师可和课代表一起,按成绩、能力等因素合理搭配进行分组。每组推选一名能力强的学生任组长。
其次,同学科的老师集体备课,不仅要备教案更要备学案,设计课前准备的内容和要求,并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充分考虑学生自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多设计几种方案。一般备课超前2周左右。课前准备的材料提前两天提供给学生。学生采用自学、组内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记下预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查阅相关资料。
课堂上,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交流,象小老师那样运用各种方法讲清各知识点及一些存在的问题。师生对各组出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点拨,引导,讲解。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对各组进行评价和充分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课后,教师及时反思总结,修改或补充学生课前准备材料和教学设计。学生整理本课知识结构以及未搞懂的问题,记录在笔记本上,交任课老师批阅或组内检查,另外,再通过一定练习强化巩固。
引导探究型教学模式真正做到:特征让学生发现、规律让学生观察、实验让学生操作、原理让学生讲述、思路让学生探索、方法让学生得出,让学生真正参与每节课的学习全过程。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给他们深刻的体验,从而真正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以后的终身学习和就业奠定基础。
(二)模块化教学模式
模块化教学模式突出知识、技能、方法的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了“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
首先按岗位或专项能力来划分模块,将每一模块知识、技能、工作要求按顺序排列,经过教学分析形成明确的学习目标,以专项能力模块为学习单元,融技能、知识、职业标准为一体,有完整的学习内容、学习活动、优化的教学方法和确定的考核标准。
其次是确定工作任务,即根据模块内容和专项能力设计的典型产品或服务。教学过程中,模块教学应先呈现工作任务,理论知识、操作知识的学习和工作态度的形成是建立在工作任务完成的基础上的。师生应在不断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开发模块课程课件和学习指导等资源。
在教学中,教师是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根据工作任务提供学习资源。学生边做边学,按学习指导的要求完成学习后,先按考核标准进行自评或互评,教师再通过反馈指导和考核评定的方式使学生知识和专项能力不断完善和提高。
模块化教学比较直观明确,而且可通过所获得的“结果”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综合能力。模块化教学模式应用比较广泛,适用于各种专业理论基础课,专业实训课。
(三)项目教学模式
项目教学法是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项目组织和展开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与模块化教学模式相结合,在技能训练课程方面更加实用有效。
1.项目任务的确定。可由理论与实训教师、基础课与专业课教师以及企业技术人员进行讨论,根据所学知识、技能及学生实际情况确定项目任务,编写校本教材、实习指导书、项目教学任务书等。项目任务不仅是对已学知识和技能的检验,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一些学生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也可是企业中的实际工作任务。
2.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完成项目。为学生设定独立工作的机会,在一定时间内组织安排学习和实践,处理在完成项目任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大班与小班交替进行,大班套小班(组),或按不同的工种来分组。这样有利于演示和指导教学。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协助作用。
3.项目后期,要求学生完成具体的书面计划、思路、进展过程和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安排成果展示。
4.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总结项目教学的经验和方法。项目教学过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计划和组织协调能力等关键能力。我们为学生创设企业工作环境,激励学生不断创新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以后就业中的竞争能力。
(四)教学做合一,产、教结合的教学模式
随着项目教学的推进,进一步推动了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教学做合一学习模式和产教结合教学模式的改革。该模式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突出“做”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突出知识、技能、态度三维度的教学目标。
专业教学设备设施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条件。学校一方面加大投入建设校内专业特色鲜明,集“教、做、学、演示”等多种功能为一体,能真实或仿真训练的生产场所。专业组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当前社会需求,编写校本教材、实习指导书、项目教学任务书等。
另一方面通过与企业联合办学,充分发挥企业资源优势,把一些与生产现场联系紧密的模块或项目放到企业进行教学,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提供有效的支撑。学生修完基础课程后,进入企业定向实习,根据企业岗位需要,校企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接受校企双重管理,按照企业的标准管理学生,加大实习表现的考评。这种在企业现场的实训,使学生在学习技能的同时,对企业文化、工作范围及岗位技能有了全面了解,有利于学生职业道德和责任感的培养,为学生毕业即能上岗,上岗即能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在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中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启发探究、重视反馈、讲究实效,集体教学、分组教学、个别教学交叉进行,灵活运用。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开拓深度和广度,促进学生扬长避短全面发展,为以后就业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职业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围绕与培养现代技术工人相适应的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也是无止境的。
参考文献:
[1]王敏勤.职业教育应构建自己的教学模式体系[J].当代教育论坛,2002(9).
拉线技术简介
目前,在国内市场推广力度较大的拉线技术供应商为英国的佩恩(Payne)和美国的爱得力(Adalis)。在此,笔者选择爱得力的拉线技术加以介绍。
瓦楞纸箱的拉线技术是指在瓦楞纸板生产过程中,将一种改性处理的聚乙烯(PE)塑料线材或带材植入或粘入到瓦楞纸板中,植入或粘入部位可以是瓦楞纸板内部,也可以是瓦楞纸板外部,其工艺如图1所示,其与瓦楞纸板粘合后的撕拉操作如图2所示。
当然,要想将拉线植入或粘入瓦楞纸板中必须采用辅助装置,这样才能达到高效的自动化操作,同时不影响瓦楞纸板的生产效率。图3所示是拉线分配装置,通过该装置可将拉线引导到瓦楞纸板相应的位置;图4所示为拉线贴带应用装置,主要作用是将拉线植入或粘入到瓦楞纸板具置,包括间距的定位作用。
图1 拉线工艺简图
图2 拉线撕拉操作简图
图3 拉线分配装置
图4 拉线贴带应用装置
拉线技术适用范围
拉线技术应用在瓦楞纸箱中所体现出来的功能主要有撕拉与加固两种。
1.撕拉功能
撕拉功能通常被作为一种开箱方式,其不仅可以提高开箱效率,减少开箱时人身受伤的风险,还可以避免不规范开箱所造成的纸箱不美观。撕拉功能主要应用于需要起到展示效果的快速消费品(如酒、饮料、日化用品、食品等)包装箱。一般快速消费品需要在商场中直接展示,如果采用传统的开箱方式,则需要花费很多人工进行产品的提取及摆放,而采用撕拉的开箱方式,则可以将整箱产品摆放在货架上,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此外,对于快速消费品的包装箱,获得易撕拉功能的传统方法均是模切,但这种方式会导致瓦楞纸箱抗压强度下降。而拉线技术既能保持瓦楞纸箱的强度,又能轻松实现撕拉功能。
2.加固功能
加固功能是指通过加固应力集中部位,起到改善瓦楞纸箱堆码强度的作用,一般可通过优化、降低原纸配置来提高包装箱的整体性能。加固功能主要应用于内装物较重或局部受力需要加强的产品(如粉剂类、液态产品等)包装箱。一般这类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会因自重造成纸箱局部受力严重,从而易造成鼓箱等情况。如果只是单纯地提高瓦楞纸板的性能,改进效果并不明显,且成本也会上升,而加固能较为有效地解决该问题。
以上两种不同功能的拉线技术,在拉线类型的选择上也是不同的。例如,撕拉功能可采用相对较宽的拉线,而加固功能则采用圆形线状的拉线。对于运输包装而言,更加关注拉线技术的加固功能,下面通过应用案例加以说明。
图5 医用生理盐水包装图
图6 外包装箱添加拉线位置示意图
图7 未采用拉线纸箱抗压测试后开箱示图
图8 采用拉线纸箱抗压测试后开箱示图
应用案例
在此选用的案例为某医疗用品生产企业生产的一款医用生理盐水,产品包装为BIB(盒中衬袋)形式,外部为运输包装箱,内部使用塑料袋盛装生理盐水,产品包装如图5所示。
该包装在运输仓储过程中易产生问题的部位在下部以及上方手提孔处,所以笔者决定在外包装瓦楞纸箱上下方均使用拉线进行加固,具置如图6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