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税务研讨论文范文

税务研讨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税务研讨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税务研讨论文

第1篇:税务研讨论文范文

关键词:税务信息化绩效评估组织战略价值判断目标定位

对信息化绩效的怀疑,近20年来一直没有停止。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索罗说:“除生产率统计之外,你到处可以看到计算机。”这就是著名的“IT生产率悖论”,他认为信息化革命似乎只是在投入上轰轰烈烈,在产出绩效上并不显著;2001年10月,麦肯锡公司的《美国生产率增长报告》更进一步调查证实了美国大多数行业的IT投资是无效的。

尽管质疑的言论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是理论上的争议却没有阻碍实际的发展,信息化建设在国际税务管理领域迅猛发展。如美国联邦税务局1998年开始了跨世纪的现代化改造,核心就是全面改造和强化其始建于1960年代的庞大的计算机系统,已经投资近100亿美元;英国税务局则把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为公民服务的电子政务作为”政府创新”和“达成善治”的根本,成为各国竞相仿效的样板;我国的“金税三期”中央财政投资80亿元,加上滚动配套资金,也势必掀起税务信息化建设的新一轮。理论和实践的强烈反差使我们不禁要问:信息化建设究竟绩效如何?该如何科学地进行税务信息化绩效的评估?本文将几点问题进行论讨。

一、信息化绩效是组织绩效而不是部门的或者岗位的绩效。评价信息化的贡献必须和组织使命、组织战略联系起来。

绩效(Performance)概念源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企业管理实践,用来替代泰罗制时代的机械效率概念,以综合地表征复杂的财务指标、市场占用率、激励结构、企业文化等各种指标,反映企业的状况和成就。在国内外的研究中,绩效常常和效率、质量、效益甚至水平、能力、责任等概念联系起来,使用者似乎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和兴趣对“绩效”进行定义。绩效评估是一个创新发展中的概念,内涵本身就是兼容并蓄的,外延也极其广阔,只有结合特定语境,才能准确定义。结合本文研究意图,所谓“绩效”是指表现、状态、成绩、效果之意,含有过程和结果两个层面。就税务信息化而言,过程是指如何通过配置信息资源来改善管理,结果则是信息化成果对实现组织目标的贡献程度。因此,从过程看,税务信息化的绩效不单纯是一个信息化子系统的事后结果反映,而是和整个税务管理的功能和成效相关;从结果看,不仅包含信息化子系统运营的效能和贡献,还包括提升组织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一点非常重要,蒸汽机在刚开始时确实比马跑得慢,可它最终带来了工业革命,这种系统能力的贡献,马是做不到的。

因此,我们定义税务信息化绩效评估的概念是:从组织使命和战略的高度,对信息化建设在提升税务管理的竞争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过程中,其作用和贡献的综合评判,是对税务信息化建设的价值的综合体现。

这个概念的提出,和当前税务机关流行的普遍意义上的“绩效评估”是由重要差别的。目前的”绩效评估”实际上是基于目标管理(MBO)的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其评估对象最后细化到部门和岗位(人),目标是评价个人和层层分解的组织目标的符合程度。这种做法具有巨大的优越性,非常符合政府部门金字塔型组织结构和责任树型传导的特点,操作性很强。

但是信息化绩效评估是组织绩效的概念,简单说是“对事不对人”,目的是评价信息化对整个组织目标实现的贡献程度,如果还是传统地把任务、目标按照行政序列进行树形结构分解,在层层分解的过程中则不可避免地会损失系统性,因为信息化的作用带有间接性、长期性的特点,如果就事论事,信息化的贡献就会被等同于信息化工作部门的贡献,其战略影响力将被低估。而事实上战略影响才是信息化的最大贡献。

此外差别还体现在,和岗位目标管理刚性很强的“一票否决、末位淘汰”相比,绩效管理更强调温和的“持续改进”,因此绩效管理强调正激励,主要是“自己跟自己比”,基于基线的提升将使评估对象获得成就感,横向比较发现的差距也不是对自身工作的否定评价,而是指出了努力的方向;岗位责任制更注重横向比较和排序,更多采用负激励。

二、税务信息化绩效评估具有价值判断上的复杂性,不能只理解为指标设计的公平全面和数据处理的科学。

从信息化绩效评估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信息化的绩效评估活动呈现复杂多样的局面:

一是主体和角度的复杂性。信息化绩效评估的主体,既有企业,也有政府,还有学术机构和中介组织。企业大多数是从改善自身经营管理的微观视角出发,政府组织和公共事业部门则既有从改善内部控制的角度,也有从宏观管理的角度如信息产业、社会信息鸿沟等视角出发;而学术机构和咨询公司、行会等则兴趣更加广泛,不仅面向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一个组织,甚至触角延伸到整个人类和自然个人。既有自己对自己的内部评估,也有独立第三方客观视角评估,还有内外部结合的混合角度。

二是目的和标准复杂。大多数企业和公共组织的目标都是改善管理,但是针对的环节和用途不同,既有在规划和计划环节辅助决策的,也有在控制和报告等环节使用绩效评估数据修正执行的,还有在预算分配和薪酬设计环节作为激励手段的;除此之外,公共组织的外部绩效评估还是一种展示手段,具有接受顾客评判的民主政治意义。在判断的价值标准上,既有强调结果性的财务贡献的,也有强调过程性能力贡献的;既有强调微观的效率导向,又有强调宏观的公平导向。

三是手段和方法复杂。即使是同样的评估主体基于同样的评估目标和价值标准,在具体方法和手段上也会千差万别。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带来了琳琅满目的管理学、经济学甚至社会学的工具箱;产出测量、效率测量、满意度测量、标杆测量等各种方法应有尽有;即使是同样的测量项目,在数据处理方法上,既有强调有主观赋权的德尔斐法、层次分析法(AHP),也有强调客观的因子分析、主成分法等。

概念上的模糊以及上述三个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当前公共部门信息化绩效研究的百花齐放,尚未形成权威的体系。而且,目前国内的研究,似乎更加注重手段和方法层面的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但是往往忽略了判断价值元素的理论推导的过程,存在”重术轻学”的情况。

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做好信息化绩效评估是一个复杂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没有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定式,但必不可少的应当具备以下三个基本元素:

一是明确目标定位,指绩效评估主体、对象和评估目的的定义,以及由此决定的立场、角度、层次。就税务信息化绩效评估而言,主体和目的是比较容易确定的,本文的定义是税务机关决策层对自身的信息化建设过程和效果进行的内部评估,主要目的是改进管理决策,兼有向上级机关报告和外部进行绩效展示的用途。

二是提炼价值标准,指确定判断的依据。不管是公共部门还是私营部门,价值标准多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价值标准之间的冲突使得标准选择越来越困难。对税务信息化绩效评估而言,判断的价值标准的提取既需要理性原则,需要一个思辨推导过程,价值观要符合现代化政府的服务理念(而不是统治),遵从国际上广泛接受的衡量政府绩效的投入、产出、效果之间的测度理论,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其过程是以组织职能为基础,以组织战略为导向,以组织的客户的满意为最高标准。虽然是税务机关自身进行的内部评估,但是不能仅仅从评估主体的好恶出发,必须全面考虑税务机关的多重使命和多样化客户,即政府、纳税人、社会公众等多个角度的价值观,并且要平衡这些标准的内在冲突。

第2篇:税务研讨论文范文

1、联合下达重点课题,将重点课题纳入责任单位年终绩效考核。围绕全市税收科调研重点方向,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与地方税务研究会一起下达了2011年度调研课题并将重点课题纳入责任单位年终绩效考核;规定每个重点课题牵头单位负责制,每个牵头单位的课题经费的落实情况纳入重点调研课题的绩效考核;相关业务科室全程参与相关重点调研课题调研,较好整合科研资源,形成调研合力,为全市地税系统切实开展科调研工作提供了有力指导。

2、表彰了XX年年优秀论文科(调)研文章。XX年年,全市各级地税部门和广大地税干部职工按照省局《关于下达XX年年地方税收调研课题的通知》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积极开展地税科(调)研活动,调研的论文质量与数量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经省市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评定,有7篇文章评为全省地税系统XX年年度优秀科(调)研文章,有2篇在全市社会科学优秀论文评比中获奖。有10篇文章被评为全市地税系统XX年年度优秀调研文章。

3、召开了全市地方税务研究会工作会议。为了更好地推动全市地方税务研究工作,努力把我市地方税务会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更好地为全市地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4月1日,组织召开了全市地方税务研究会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XX年年税务研究会的工作开展情况,布置了2011年地方税务研究会工作,表彰了XX年年度优秀论文,并对2011年重点调研课题安排进行了说明。市局党组书记、局长罗伟华到会并做出了重要讲话。

4、参加了市社科联组织的全市服务市民义务咨询活动。为了进一步宣传地税税务研究成果,更好地体现地税机关为纳税人服务的宗旨。5月10日,税务研究会组织了税收业务骨干,参加了市社科联举办的义务咨询活动。业务骨干积极的宣传税收知识,帮助广大市民解答一些纳税疑惑,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5、举办了全市地方税务重点调研课题研讨会。根据市地方税务研究会的布置和要求,5月22日,组织召集了全市地方税务重点调研课题研讨会,市地税局、市地方税务研究会和各调研论文责任人等骨干共20余人参加了会议。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围绕《论税收法治与地方政府可用财力》等调研课题进行了讨论,广泛交流思想,共同探讨促进地税事业发展的良策,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研讨会得到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

第3篇:税务研讨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关键事件访谈法;税务培训;研讨

关键事件访谈法是一种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探察技术,是找寻胜任特征、建立胜任模型的一种方法。通过访谈请被访者回忆过去半年或一年在工作上感到最具成就感(或挫败感)的关键事件,收集被访者在代表性事件中的具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详细信息,以发现绩效优异者普遍具备的特质。关键事件访谈的目的是得到关于一个人如何开展工作的详细描述,具体包括这个事件是怎样发生的?牵涉到哪些人?被访谈者当时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在当时的情境下想怎么做?实际上又做了些什么?结果如何?访谈者的任务是引导和推进整个“故事”的进程。访谈的内容集中在被访谈者描述他在某一真实的环境中的行为、想法和做法上。

我们觉得这样的访谈方法能挖掘出被访者很多的有效信息,如果将“关键事件访谈法”引入税务培训中的研讨环节,将会极大地增加学员的兴趣,使学员们互相分享到更充分的管理和领导实例,也会一改常规研讨方式的沉闷气氛和敷衍的心态,让人人成为主角,让人人都有收获。为此,我们创新性地在税务干部培训研讨中引入了“关键事件访谈法”。

一、“关键事件访谈法”应用于培训研讨的设计与构想

(一)实施背景

税务干部培训在税务系统现在越来越受关注与重视,培训效果更成为关注的焦点。影响培训效果的除了课程教学质量、培训管理质量外,研讨环节的满意度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在一些周期较长的培训班次,安排学员研讨无疑是一种有效巩固和深化课程内容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学员互相交流、分享经验和思想碰撞的良好平台。

一谈到研讨,一般都是学员分组后围绕事先确定的主题大家谈看法,或者组织领导干部经验交流,这固然不失为一种常规的研讨方法,但时常出现研讨变成闲聊,或者成为少数人的“讲坛”,或者大家随便说说,敷衍了事,成了一次休息课。针对研讨中出现的问题,如何提高研讨的实效,除了在研讨主题、内容、研讨组织实施等环节下功夫,研讨形式的创新也很重要。因此我们尝试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这种开放型、回顾型的事件研究交流方式——“关键事件访谈法”,引入培训研讨环节。事先有充分的准备,老师会提前到班级讲解要点和要求,请学员写好300-500字的发言提纲。研讨中老师完全介入,所有学员都要接受一次访谈。“关键事件”叙述完毕,老师会引导学员总结、体悟,小组每一位成员都能分享到他人的成功经验或失败的反思,也可以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追问,可谓人人受益。参与的老师也能收集到相关的案例。访谈的研讨方式让学员有感而发、愿意分享,消灭了“搭便车”现象,增加了研讨参与度。

(二)具体操作

1、排课安排。由教务部门在需要进行研讨的班级课表中,标明研讨题为“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你任现职以来最有成就感或挫败感的一件事。”并且标明研讨要求:研讨前,每位学员撰写不少于400字的访谈提纲。

2、明确组织者。由担纲研讨主持人的老师提前将班级学员分好组(每组人数不超过8人),并协调安排参加相应各组的老师和研讨室。主持人于研讨前一两天,到班级给学员讲解“关键事件访谈法”的要点和要求。

3、正式研讨。由各组的老师现场组织学员们“一对一”(一个学员担任采访者,另一位学员为被访者)进行。可以设定为记者采访的情境,由老师开始采访某一位学员,采访完毕由被采访者接着担任记者,选择下一位采访对象,以此循环进行。每组采访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以保证所有人都被采访到。

4、汇总研讨内容(事例)。要求所有老师将访谈记录以规定的要求和格式汇总给研讨主持人。主持人汇总后,交教务部门存档;同时挂在网上与大家分享。

在整个研讨过程中我们采用“接力采访”的机制,每个学员都扮演某媒体机构的名记,使学员们模拟进入采访情境中,增加了衔接环节的趣味性,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氛围。每次采访完毕,我们还允许“场外记者”(其他等待访谈的学员)提问,延展讨论。这样的方式有效激发了学员的热情,调动了学员参与的积极性,也让每个学员都有一定的紧张感或适度压力,既感到了一种平等的交流,又杜绝了“搭便车”现象,达到了分享经验、碰撞智慧的效果。

(三)研讨成效

2011年来,我们在科级、处级十多个班次运用“关键事件访谈法”进行研讨,无论从现场学员们的反应看,还是事后学员座谈会的反馈,或者通过与学员的单独沟通,都表明这种研讨方式形式生动、气氛热烈、参与度高,很受学员欢迎。学员们认为“任现职以来,您所经历的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或最有挫败感的一件事”,大家说起来鲜活生动,体会感慨深刻,也能一定程度引发共鸣。这个过程是又一次体验,甚至是反思和洗礼,有成就感的体验、有放松愉悦的体验、有遗憾紧张的体验、有再次思索的回味等等。半天研讨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大家收获了一桩桩、一件件在领导和管理工作中的鲜活案例,每个参与者也重新梳理了过去这件事对自己的影响,总结了得失。与此同时,还为学员们之间寻找到了共鸣之处,引发了私下的深入交流。

每次研讨汇总的访谈记录都有2-3万字,其中有不少鲜活的事例已经被编写成管理案例,或被用于课堂教学中。老师们也在访谈中更多地了解了税务领导者的工作特点、素质特质、领导风格,从一些分管税收专业的领导们的分享中了解了相应的税收业务。因此,每一次这样的研讨,对于老师们来讲都不失为一次深入的调研。因此,“关键事件访谈法”是一种双赢的研讨,学员互相进行了交流分享,老师们有效利用了调研资源。

二、“关键事件访谈法”应用中的问题

“关键事件访谈法”应用于研讨环节,调动了学员的积极性,产生了不错的效果。当然,目前在应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障碍,影响了其进一步的推广和访谈资源的充分利用。

(一)主观性、随意性大

每个学员谈自己认为最成功或最失败的一件事,一组学员的“故事”则五花八门,有些故事可能具有普遍的借鉴和启发意义,而必定也会有一些人的“关键事件”别人并不感兴趣、不能引发共鸣,于是有的学员会觉得浪费时间。也会出现有的学员认为自己的工作是重复性的常规事项,无所谓成功、失败,只是完成任务,于是“故事”质量就很低。此外,仅仅依靠交谈这种主观获取信息的方式,无法避免语言信息被伪造、夸大与曲解。一方面,受访者所说的和真正所做的可能会有很大的出入;另一方面,访谈者由于没有直接、仔细地了解受访者的日常生活,因此难以清晰地梳理其思想脉络,沟通中难免会产生误解。 转贴于  (二)研讨中难以形成交锋

由于每个人自己都是“主角”,说什么样的故事、说多少、说的好坏没有评价标准,又不是讨论同一个问题,因此,学员之间形不成交锋和争辩,研讨不够激烈、深入。

(三)时间有限,访谈难以深入展开

在建构素质模型或人员素质测评时,进行关键事件访谈往往需要1.5-2小时,让受访者充分回忆和描述过去在工作中最具成就感或最具挫折感的代表事例,期间访谈者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与受访者互动,获得诸多有效信息。而在研讨中,每个受访者只有15-20分钟的时间,无法进行充分的回顾和很具体的描述,更不允许访谈者过多引导和追问,所以每个人可能都有“故事”,多数都是就事论事,无法深度交流与思想互动,学员常常有“意犹未尽”的遗憾。

(四)受访者之间的关系、访谈者是否训练有素,影响研讨质量

在研讨中我们发现,当同组学员中有来自同一个单位的或者来自有隶属关系的单位的,学员在描述“故事”时就有所顾虑,深怕不小心犯忌。所以遇到这种情况时会导致访谈中的无效信息的增加。同时,访谈人员在实施访谈前必须经过相关的专业培训,包括如何把握访谈的节奏与时间、如何控制受访者的情绪、如何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如何科学的引导访谈过程、如何挖掘出受访人的行为根源等等。就目前而言科学的访谈技巧的训练十分缺乏和不规范,对研讨的质量直接产生影响。

当然,与其他研讨形势比较,“关键事件访谈法”占用较多的人力资源。每次组织一个班的研讨,至少需要6-7位老师,如果班级人数多,需要的老师数量更多。所以,尽管“关键事件访谈法”很受学员欢迎,也不能广泛使用。

三、进一步提升“关键事件访谈法”在培训研讨中的应用质效的思考

实事求是的讲,关键事件访谈法”在培训研讨中的应用只是发挥了它很有限的功能,还远不能起到它应有的作用,因为我们只是采用了“关键事件访谈”这样的形式,创新了研讨方式,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他研讨方式的不足。因此,在今后的培训应用中,针对前述问题我们还有更多需要研究改进的方面,或者说有更大的提升研讨质效的空间。

(一)把握关键事件访谈法的特点和运行规律,获取有价值的访谈信息

作为质的研究方法,关键事件访谈过分强调采访者和受访者间的互动交流和主客观视域的融合,因此其在具体描述和评价上相当程度会受到现实环境、客观情势、信任程度以及情绪高低等因素影响,所以访谈的结果往往伴随着较强的主观性、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甚至会出现虚假、伪造和夸大的结果。对此,我们应当充分认知并加以克服,在研讨中与学员建立起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关系,获取他们的信任和支持,从而访谈出有价值的信息。

(二)加强访谈者的业务培训和能力培养,提升研讨的质量

1、加强访谈专业知识的培训,使访谈者能够采用规范的访谈程序和较高的访谈技巧与学员(受访者)交流。

2、塑造访谈者诚恳、开朗和亲和的人格特质,从而使其能够获取学员(受访者)的信任,并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下互动交谈,激发学员的表达欲望和实话实说的勇气。

3、增强访谈者随机应变的能力和敏锐的观察力、较高的驾驭力和表达能力。

4、访谈者还应始终对访谈过程和内容保持思路清晰和高度兴趣,科学地控制和引导话题,把握访谈的节奏与时间,使得研讨学员都有机会交流。

(三)规范“关键事件访谈法”的研讨实施过程,确保研讨善始善终

1、要做好访谈(研讨)的前期工作。与学员充分沟通“关键事件访谈法”相关事宜。确定访谈(研讨)分组及研讨老师,分组尽量注意避开同一地区或同一单位的人在一组。

2、要遵循规范的访谈程序。一个完整的访谈(研讨)应当包括前后紧密关联的若干步骤,即介绍与解释、工作职责(角色)界定、关键事件描述、总结归纳、访谈资料的编撰整理等。其中,关键事件描述是核心环节,访谈者将通过学员“讲故事”的方式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

3、注重访谈(研讨)结果的分享和应用。访谈结束后,所有研讨老师要按照“主持人”的要求,将访谈记录规范整理。“主持人”应对访谈内容归集汇总,以便后期加工整理。

(四)充分发掘研讨资料的价值

对每次研讨汇总的资料组织专人进行分类、整理、归纳、提炼,形成税收专业或管理方面的有用案例,形成研究税务领导和管理者的一手资料,并加以编号,以便查阅。长期积累下来,就是丰富的调研信息、科研信息,更多人可以分享、受益。同时,也可作为后续研究不同岗位税务领导者素质模型的基础性资料。这样可以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拓展研讨的价值。

第4篇:税务研讨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网络交易本质上是销售行为,应该依法纳税,研究企业网络交易税收征管问题已经势在必行。本文在分析我国企业网络交易所产生的税收问题的基础上,从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解决网络交易的税收难题。

一、我国网络交易的现状

网络交易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在网络中推销商品并进行货款结算。这种交易快捷、方便的营销手段正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企业网络交易对于传统商务而言是一次质的飞跃,它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据IT市场研究公司(IDC)的调研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网民人数首次超越位居全球第一的美国:预计到2012年将增至3.75亿。根据iResearch艾瑞咨询最新推出的《2007-2008中国B2B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通过B2B电子商务完成的交易额达到21239亿元,较上年增长65.g%:据2008年3月我国商务部编写出版的《中国电子商务报(2006-2007年)》描述,“2006年我国19267家大中型企业的电子商务采购金额达到5928.6亿元,电子商务销售金额达到7210.5亿元。据此估算,2006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超过15000亿元。2009年全球的企业网络交易总额有望突破900亿美元”。随着我国企业网络交易的不断发展,虚拟企业、虚拟银行、网络营销、网上购物、网上支付、网络广告等网络交易正在迅猛发展。其实,网络交易的电子形式并不改变其贸易的特性,其迅猛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税源空间,无疑能为国家带来可观的税收。但税务部门的征管及其信息化建设还跟不上电子商务的进展,企业网络交易税收制度还存在着很多的漏洞,而目前法律规章尚未对企业网络交易这个新兴事物如何计税、纳税作出明确规定,网上交易成了税收的真空地带,网上交易的税收损失逐年扩大,企业网络交易的税收流失问题严重。

网络交易本质上仍然是销售行为,如果它没有相关的免税政策,那么网络交易就应该依法缴税。如何针对企业网络交易中的税收问题加强和完善我国的税收制度及税收办法,已成为国内外税收中讨论的热点问题。2007年8月7日,我国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了一场影响着全国4000万网络贸易用户的研讨会,会议的议题为是否应向进行网络交易的群体进行征税,大多数专家认为不能因为税收问题把电子商务行业毁掉。在2008年“两会”上,民建中央委员联名提出了“关于完善电子商务税收制度”的提案:电子商务是一种交易方式,按我国现行税法规定,无论是线上线下,只要达成了交易就应纳税,否则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消费者通过电子商务避税,而资本通过网络进行国际流动,也将导致大量税收流失或转移。网络经济引发的税收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研究企业网络交易税收原则、政策、法规、征管和企业如何在网络贸易条件下合法、高效纳税等问题已经势在必行。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我国企业网络交易所产生的税收问题,从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解决网络交易税收难题。

二、企业网络交易存在的税收问题及影响

(一)网络交易税收征管不到位

我国商业贸易的快速发展给税收带来了机遇,但同时也对传统税收征管提出了挑战。企业网络交易的纳税人、适用税种、适用税率等难以界定。使税收征管从一开始就陷入无从着手的窘境。

企业网络交易的销售往往既无合同又无协议,双方均通过电子商务(网络)的形式形成交易,网上的价格可以随时被修改、删除或变更,销售计量难以得到真实、合法的保证,且随时有收不到或收不足价款的可能。收入的确认和计量是企业进行税务管理的基础。传统企业的“收入”概念非常清晰和明确。然而在企业网络交易行为中,通常买卖双方的网上交易往往被虚拟化、无形化、随意化、隐匿化,实物形态存在的商品以数字在网络上进行传输。对于企业网络交易的销售收入,无论是在线实现商品销售收入,或是在线实现服务收入,都面临着确认问题。如何对网上交易进行监管以确保税收收入及时、足额地入库是税收征管的一大难题。

在网络交易时代,网络经济的虚拟性,无纸化的交易没有有形载体,许多交易对象都被转换为数字化信息在互联网上传播,交易双方在网络中以加密的电子数据形式填制。随着计算机加密技术的成熟,纳税人可以使用加密、授权等多种方式掩藏交易信息。加密技术的发展增加了税务机关掌握纳税人身份或交易信息的难度,不易查清买方和卖方的身份,收入难以确定,征收税款无从下手,从而造成税款大量流失。无纸化的网络交易却不能适应传统的货币交易的税收征管制度,为我国现行的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务稽查等环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题。

(二)税务机关稽查难度大

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下,企业网络交易具有无形性、隐匿性、虚拟性、全球性、快捷性等特点,供求双方在网上直接见面,网上看样品、谈价签合同、支付货款,通过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生成各种电子凭证,无纸化的网络交易程度越来越高,企业网络交易对象均被化威“数字化信息”在网上传送,税务机关很难确定其交易对象的性质和数量。电子凭证可轻易地修改而不留下任何痕迹,税收审计稽查失去了最直接的纸质凭据,无法追踪。据2007年10月18日河南财经报道,网上交易通过无纸化操作达成,交易数据、账簿、凭证以数字形式存在,可以随便修改而不留痕迹,且纳税人可以运用加密技术隐藏相关信息。而目前的税务管理、税务稽查以财务账册、财务报表等书面凭证为主,对网上交易相关资料的收集十分困难,使得传统征管和稽查方法陷入窘境。而且,网上交易规模大、对象多,我国没有设立专门的网上交易税务管理机构,普通税务人员日常管理难度大。

(三)我国目前的税收法律制度不完善

根据我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网络交易的税收归属于增值税当中。纳税人应该主动到税务机关申报纳税。但我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对网络交易的征税对象、征税范围、税目、税率等没有十分明确的规定,可操作性不强,主要表现在:纳税主体不清晰、征税对象不明确、纳税地点难确定、纳税环节将改变、法律责任难定性。企业网络交易税务登记制度不完善,尚未建立网上身份认证制度,税务机关没有掌握每一公司的网址、电子邮箱号码、电子银行账号等上网资料,对纳税人的税务登记号、交易的情况、申报纳税情况不清楚,无法在线核查和监控。随着企业网络交易的发展,商业交易已不存在任何地理界限,也就是说,企业网络交易利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已无法依靠任何一个国家的税收法律制度来规范网上交易行为的课税。

三、完善我国网络交易税收的对策

(一)完善现行税法,补充有关针对网络贸易的税收条款

目前我国尚没有与企业网络交易相配套的税收方面的法律规定,使得网络税收问题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借鉴国际经验,以现行税法为基础,对企业网络交易中的纳税义务人、课税对象、纳税环节、纳税地点、纳税期限等税制的各要素给予明确的界定,以确保建立公平的税收法制环境。

建立专门的企业网络交易登记制度,使用企业网络交易专用发票,确立电子申报纳税方式,明确电子申报数据的法律效力;确立电子票据和电子账册的法律地位,明确征纳双方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例如,我国可以立法规定网上交易者应经工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注册批准,因为如果没有相关登记,税务部门根本无从查起。同时我国应加快制定鼓励电子商务发展的财税政策,加快研究制定电子商务税费优惠政策,加强电子商务的税费管理。

针对网络贸易的特征,重新界定居民、所得来源地、商品、劳务、特许权转让等互联网税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重点修改与网络贸易关系重大的流转税、所得税法。流转税主要包括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首先,增值税法中要增加有形贸易(离线交易)的征税规定,明确货物销售,包括一切有形动产,不论这种有形动产通过什么方式实现,都征收增值税;其次,营业税法的修订,把网上服务归结于营业税范围,计入服务业,按服务业征税,而将在线交易明确为“特许权”,按“转让无形资产”的税目征税;再次,相应的所得税也应适当调整,如因网络贸易引起的所得税税基在国家之间任意发生转移,造成国际避税,给国家之间的税收利益分配带来严重的冲击,因此网络贸易在所得税法中的完善成为税法修订的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的企业网络交易税收制度能够规范网络交易市场,促进良性的竞争市场,使其健康地发展起来。

(二)建立完善的计征和稽核网路系统,实现征税自动化

为适应网络经济的“无纸化”,必须尽快建立电子纳税申报制度。征税机构必须首先实现电子化、网络化,并使自己的网络和银行、海关、工商、网络营销者的私人网络甚至国外税务机构的网络连通,建立完善的计征和稽核网路系统,实现征税自动化。全国从国税总局到省、地市、县四级建立一个统一计征和稽核网路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和该系统实现税务机关对企业网络交易及电子商务经营状况的严密监视。计征和稽核网路系统可以减少征税成本和工作量,增强税务部门的征税效率和监管力度。而纳税人则不出门就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报税和缴纳税款。同时,税务局与银行实现了税银联网,保证了税款能及时上缴国库。

税务部门应当加大税收征管科研投入力度,从硬件、软件和人才上改善监控条件,提高硬件的先进程度和软件的智能程度,建立备案、核算、代扣代缴等税收征管制度,开发自动征税软件等专业软件,利用高科技技术来鉴定网上交易,审计追踪电子商务活动流程,简化纳税登记、申报和纳税程序,对电子商务实行有效税收征管。

(三)在互联网上设立税收监控中心

税务部门可以在互联网上设立一个税收监控中心。要求企业提供有关的合法身份证明和银行账户信息、税务登记证等资料,与提供网上支付手段的银行、交易双方的认证机构等部门联网。当买方企业登录到卖方企业主页的网站,选购商品,通过卖方主页的交易平台进行交易,要求每一笔交易都被实时地传送到税收监控中心。通过该中心,反馈信息给买方,保障买方合法的权益,同时也能令卖方(网络交易企业)顺利完成电子票据的生成,以此无纸凭证进行缴税。税务部门通过在互联网上的税收监控中心,提供统一的计算机发票管理系统,将发票系统与企业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实行对接,掌握网络交易卖方进货渠道、进货量、进货价格等信息。这样,税务部门联合物流公司、仓库、银行等各个环节通过交易平台的税控装置,获得了纳税人真实的网上交易数据,就可以监控网络交易的应纳税额,实现网上交易数据共享机制,加强了网络交易平台的征税管理。

(四)完善征纳双方共享的网络交易税务管理平台

由于企业网络交易能在世界各地瞬间完成传递与计算机自动处理,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需求与销售、银行汇兑、保险、货物托运及纳税申报等过程无需人员干预,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因此,它要求税务、财务管理从管理方式上,能够实现业务协同、远程处理、在线管理、集中式管理模式。

第5篇:税务研讨论文范文

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培养管理会计应用型人才

会计学专业是一个传统的专业,大多数科研型和应用型高校都开设了会计学专业,并通过多年的建设形成了自己相对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很多高校的会计学专业都已建成为国家或省级重点专业或特色专业,在科研型人才培养、国际化合作、信息化等方面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但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反映高校培养的会计专业人才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差距,各高校以会计准则灌输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和考研考证为核心的教学引导,使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现状渐行渐远。目前,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已经有了标准化的程式,日常的会计核算工作并不复杂,而且大量核算工作都由会计信息系统自动完成。企业迫切需求会计人员能够参与企业的过程控制、能够挖掘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控制分析、能够设计会计管理的创新模式,如全面预算管理、集团公司的资金集中管理、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等创新模式。因此,会计学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为适应社会的需求而做出变化,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和教学内容、管理和评估制度、教学方法等方面为更多地培养学生的管理应用能力做出变更。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实力较弱、服务区域局限于二三线城市、学生就业主要面向中小型企业,因而在培养模式的设定上更应符合自身特点和紧贴社会需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急企业所需,分析学校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情况、行业或企业集群特点、主要特色产业和重点产业、典型企业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详细梳理企业对会计能力的需求点,突出分析管理会计能力点及所需要的知识结构,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开发体系,与地方重点企业和特色企业合作建设管理会计控制类课程,编写案例实训教材,更多地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及深入企业的情景式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将重点培养学生“基于业务流程的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能力”作为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的建设特色。

二、梳理会计学专业能力点,构建能力导向型课程开发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最终要落实到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上。为了实现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重点培养学生适应地方中小企业的基于业务流程的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能力,对原有的课程设置方式和已有的课程板块做出改革。突破培养方案中固有的程式化课程,重新梳理会计学专业能力点,以能力为导向,按照“能力点理论课程实训课程”的开发路径设置课程(见表1)。应用型会计学专业学生可以细分四大板块一级能力点,包括专业基本能力、专业核心能力、研究创新能力、创业和社会适应能力。在四大一级能力点基础上再细化二级能力点。明确该能力板块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设置相对应的专业理论教学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从表1的理论教学课程来看,基本涵盖了会计专业职业能力所需要的专业知识结构的内容,这些理论课程设置无法看出各学校的办学特点,与科研型大学没有太多的区别。而真正能体现应用型高校特色的是实践教学课程。表1中将实践教学课程分为课程及模块周实践、综合实践两类。课程及模块周实践包含三个层次的课程:第一类为模块周实训课程。如基础会计学模块周实训、会计综合模块周实训、财务管理模块周实训、纳税申报模块周实训、会计信息化模块周实训、审计模块周实训等。这通常就是指一般学校的模拟实训,采用小学期制的方式,安排专门的实训周进行模拟的模块实训。第二类为校本案例讨论训练课程。旨在提高成本核算能力、管理控制能力、财务报表分析能力、税收筹划能力、涉外业务能力、不同业务流程核算和管理能力等。样本案例课程可在对应理论课程开设学期的后半学期开课,或者直接在理论课程中设置半数以上课时作为案例讨论课时,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参与式学习的能力。第三类为专项训练课程。如提高专业知识更新能力和信息搜集能力的专项理论讨论和专业小论文训练、提高新设企业会计政策设计能力的会计政策及内部控制设计报告训练、各种专业证书考试训练等。这些训练可采用讲座、课后小论文及短期培训的方式实现。

三、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

表1中的校本案例课程讨论训练,最大特点是需要任课老师自行设计校本案例库,且必须由学校老师到所在区域不同类型的典型企业进行调研,搜集包括不同业务流程的成本管理、预算管理、内部控制、资金集中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运用等成功案例,根据调研结果编写出适合教学的案例库校本教材并采用案例教学法。在案例开发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加强校企合作。目前很多民营企业出于成本和商业秘密的考虑,不愿意接纳学生和老师来企业进行实习,如果没有有效地校企合作机制,老师很难深入企业进行调研。所以,要从学校层面主动联系目标企业,建立校企合作机制,签订相对稳定的合作协议。在校企合作中不能只要求企业付出,学校要提供给企业一定的经费支持,学校的老师也要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在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或为企业培训员工。二是要制定专门的案例课程开发规划,结合会计专业教师的科研和专业技能专长,按计划安排老师到相关企业进行深入调研,学习所在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和管理流程,总结所在企业在管理控制、成本核算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与所在调研企业的财务总监一起研究课程内容,获取所在企业的一些基本信息,以案例形式编写专项管理控制训练教材和不同行业类型的成本控制训练教材,构建具有真实应用背景和最新应用成果的校本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同时,还需要注意不断进行校本课程的后期维护,老师要定期回访合作企业,获取他们在实践中的改进经验,不断修订校本教材。三是要改革教师的考核方式。由于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老师承受着较重的科研和教学双重压力,在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的开发上没有太大的积极性。为了能够鼓励老师主动地深入企业参与案例教学的改革,就必须改革教师的考核方式,将在企业中的工作经历作为职称考核的必要条件,教学改革研究类论文作为必须完成的科研任务。

四、改革教学方法,以导学结合的科研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第一,理论教学课程要突破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在一些应用型高校,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税法的课时不断增加,但教学任务还是不能完成,学生也不能做到融会贯通。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是导致该弊端的主要原因。所以在理论课程的教学中要减少一些难度较大、中小企业基本不会出现的内容的教学课时,如复杂的金融工具问题、资产减值问题、所得税的纳税影响会计法等。适当引入一些案例和讨论式教学,将难度较大的内容作为课后选择性学习内容,由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在约定的时间在线辅导。

第二,在提高学生投资决策、筹资决策、财务报表分析、专业知识更新、信息搜集、新设企业会计政策设计等方面能力时,更多采用专业小论文和专项报告的形式进行训练,促使学生主动利用网络资源,更多关注最新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更多利用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

第三,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契机,在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建设过程中,有目的性地选拔优秀且创新能力强的学生参与到课程和教材建设中来,以学生申报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为抓手,建立学生与项目指导老师共建课程机制,以学生的科研活动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已经建成的课程可以让学生参与后期的课程维护工作,寻找新的企业进行调研,形成更新的案例教材。

第四,独立开设校本案例课程,一方面由案例编写老师担任该案例教学任务,由老师在课堂中设定案例中的工作情景,提出问题,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并给出解决方案。另一方面聘请共建单位的财务总监走进课堂,以讲座的形式介绍所在单位的管理经验和实施经验,并就工作中产生的困惑与师生一起研讨对策。

第五,鼓励学生以毕业设计的形式完成毕业论文。学生结合所在实习企业的真实情况,就会计政策选择、成本控制、内部控制、资金集中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税务应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发生的背景及原因,设计问题解决的方式,在问题阐述中要强调可行性及与相关部门及人员的沟通途径。也可以是实习企业在某方面的成功经验介绍,详细阐述其原有的问题,新的核算和管理策略,对企业价值产生的影响等。在毕业考核环节,要对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方面严格要求,毕业论文须经答辩委员会的答辩。

第六,改变松散的毕业实习方法,选择一些表现较好、专业能力较强的学生进入规模较大、业务类型相对齐全、管理规范的企业进行专项指导,由校内和实习单位的资深老师共同组成指导小组,制订模块实习计划,按模块进行轮换实习。学生实习过程中要有周记录、月报告,校企双方指导老师都要在实习日记及报告上签署意见,评价进程效果。指导教师必须全程关注学生的实习进程和效果,特别是校内指导老师要与校外指导老师保持沟通,对问题学生进行教育,对学生工作中遇到的职业难题一起研究解决方案。学生实习结束后必须撰写实习报告并进行答辩,由答辩委员会全体成员给予评分并评选出优秀实习生。

[本文系江苏省高教教改研究一般项目(编号:2013JSJG263)、盐城师范学院教改研究重点项目(编号:13YCTCJY016)阶段性研究成果]

第6篇:税务研讨论文范文

【关键词】商务英语;学科定位;发展前景

一、商务英语教学的特殊性

(一)商务英语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商务英语培养目标具有双重性和实用性等独特的特征,它不但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学习和了解商务专业知识和跨文化交际的实际应用能力。这些基本特征本身就要求商务英语教材能够体现学生参与性强、师生互动高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环节。

(二)商务英语教学教师队伍的特殊性。我国大学商务英语教师的背景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没有任何商务背景英语专业的教师们,由于学校搞教学改革,增设了商务英语专业(一般大专院校仍将商务英语专业归入外语系,很少有学校能够独立成立商务英语系),这些教师可能出于自身兴趣爱好,或者是校方 “赶鸭子上架” 等原因,变成了商务英语教师。这一类教师的语言功底很强,但商务方面的知识较为贫乏,尽管有些学校会针对这些教师进行一定的培训,但他们当中的大多数还是主要靠自己的业余时间 “充电” 。由于商务知识不足,再加上多年来讲授英语课形成的习惯,他们往往倾向于在课上过多地讲授语言知识,而且遇到较为专业的商务问题(如信用证)时,他们很难借题发挥,继续深入地将这些问题阐释清楚。第二类是来自于大专院校经济贸易系,对商务英语感兴趣的教师,或是曾有过公司工作经验,转行回到大学做教师的一些人。这类教师的商务专业知识丰富,但他们的缺点是语言功底较差,难以应付商务英语课程。目前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师大多属于第一类。

(三)现行教材本身存在的弊端。现行商务英语教材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与普通英语语言学习者完成相同或类似的基础或高级英语教材,如综合英语教材、听说教材等;另一种是引进国外或自编的商务管理类教材,如管理学原理、商业概论、市场营销、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财务管理、投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组织行为学等教材。但是,这些教材运用在现实商务英语教学中均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弊端。

二、结合社会需求,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

商贸企业需要的是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熟练的运用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商务人才。从企业用人需要出发,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在掌握各个单项技能的基础上,再通过综合实训进行巩固提高。为此,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充分反映市场需要,开设市场营销,商务谈判,外贸函电,进出口业务与单证,国际结算等课程,并且进行进出口贸易的综合实训,相互融通,提高综合技能。专业教师通过对企业进行最深入的调研分析,把握市场需求,了解市场变化,预测市场发展趋向,充分考虑行业发展及职业岗位群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不断地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使教育直接与岗位接轨。还可聘请企业专家来校参与讨论,吸收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同时学校建立了毕业生质量信息反馈系统,经常、主动地征求客户对毕业生的意见和要求,以便及时调整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三、考试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试考核方式和内容不只限于闭卷考试,还采取口试、活动报告、参与科研、实地调查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通过面谈、项目调查书面报告、专题研讨和写论文等方式考察和评价学生。项目呈现的成果形式可多种多样:如:卷面考试、文字准备材料、活动录像、实施过程中的表现记录、同伴评价、自我评价、活动报告、活动成果展示等等,各项评价均在最后的考核结果中占一定的权重和比率。

四、积极融入产业,推进“双师型”结构师资队伍建设

由传统的课堂教学转向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对职业院校的师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要求有专业过硬的教师队伍。专业教师要求既懂理论,又会技能。开展商务英语教学的教师本身既要有很好的语言驾驭能力,又要具备较全面的国际商务知识。学校为师资培训提供许多便利条件,如鼓励教师到工贸一体工厂或外贸企业挂职锻炼,促使教师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不断提高。同时学校还定期委派教师到企业培训进修,或聘请企业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增加“双师型”教师比例,使教师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掌握先进知识。

五、商务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

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通过一个具体教育情景的描述,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景中,引导学生参与、分析和思考,从而加深对相关的基本理念和概念的认识,以及加强知识的运用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以教学案例为载体,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特征,强调师生对案例的共同讨论。案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实施的环节主要有:⑴案例准备阶段,教师应吃透教材,根据教学内容和进度设计相应的案例,案例必须要具有真实性和针对性。在编写教案时,案例收编可以从教材、报刊、杂志、图书、企业商务文案或互联网上下载,如果是中文案例,尚需将其译为英文。

案例分析阶段:此阶段分为三个环节,即: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和全班讨论。分组讨论,教师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讨论或者辩论,教师督促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要求学生用英语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小组讨论结束后最好能形成统一的观点,若观点不一致,可使其展开辩论;若学生分析判断有错误,教师可采用间接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改正。然后,每小组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全班就各组的意见再进行讨论或辩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深刻地理解所学的知识,或者相应的概念、原理,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这样,既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思辨应变能力,又提高他们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案例总结阶段――归纳、撰写报告在案例本分析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归纳、总结。总结时,教师不能简单地给出所讨论案例的答案,且答案不是唯一的,而应指出本次案例讨论的思路、讨论的难点、重点、主要解决的问题、如何运用理论知识等等,。此外,教师还应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评价,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为平时成绩记录在案,以激励学生下次更好地参与讨论。最后,教师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自己的认识用英文书面形式撰写一份案例报告。撰写案例报告就是一个总结、系统化的过程,案例报告的一般不宜太长,以 300 字左右为宜。撰写案例报告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也为毕业论文及相关学术性论文的撰写奠定了基础。

六、结语

商务英语专业工学结合是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生命线,是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现实,我们必须锐意进取,努力创新,明确培养目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办出特色,适应社会需求,才能在教育竞争格局当中始终保持强势,实现商务英语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当然,在实际教学中,单凭其中一种方法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在 “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学思想指导下,认真研究学生的特点,根据语言教学的一般规律运用多种交际教学手段,合理设计和安排课堂教学,使学生通过案例教学充实商务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言技能和沟通技能。同时,随着商务英语的不断的发展,对教师自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应该不断学习,不断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探索实践,创新教学,逐渐摸索出科学合理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商务英语教学科研体系。

作者简介:王雪莹(1993-1月)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就读于渤海大学文理学院英语(商务英语)

参考文献:

[1] 案例教学,郑金洲.上海徐汇教育信息网,2003.

[2] 徐新辉.商务英语创新教学和能力本的培养[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

[3]周锰珍,石建斌.论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多媒体商务英语教学[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版),

第7篇:税务研讨论文范文

关键词:长期资产;资产减值;可收回金额

作者简介:王利敏(1980-),女,河南滑县人,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教师,山西财经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会计学。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9)12-0076-03

新会计准则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尽可能借鉴了国际惯例,这些规定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和趋同进程,缩小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差异。但也应该看到,我国与国际会计环境还存在一些差异,这使得在国际上能够很容易实施的长期减值准则在我国会存在很多问题。

一、我国长期资产减值运用中的问题

(一)长期资产减值判断的难点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5条的规定,可以把资产发生减值的判断标准归纳为两个方面:利用可量化的标准和利用有关人员的判断或相关证据。对于利用可量化的标准来判断长期资产减值与否,具有较强的客观性,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会计信息的不对称。但是,在我国长期资产的市价和市场利率投资报酬率的可靠取得并非易事,这会给长期资产的减值判断带来很大难度。对于利用有关人员的判断或相关证据来判断长期资产减值与否,则对企业的管理层以及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给企业操纵利润留下了空间。因此,许多企业没有能力去判断减值迹象,也就导致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都避免使用长期资产减值来降低资产风险,出现了资产的高估现象。

(二)计提长期资产减值的难点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对于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时,应当以该项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对于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引入了公允价值,要求资产的可回收金额应按照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之间较高者确定。实际上,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相关市场还不成熟,对于新引入的资产组的划分、公允价值的应用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确定都有很大的难度。

(三)长期资产减值转回的问题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禁止长期资产减值转回,从制度上封死了上市公司企图操纵盈余的通道。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与决策相关的有用信息是我国会计理论和实践的一大进步,但禁止减值转回并不是解决资产计价更准确的根本办法。禁止长期资产减值损失转回治标不治本,新准则一定程度上防止企业操纵利润,但无法控制资产处置当期获取高额利润。同时,长期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也带来了问题。如果减值恢复时不转回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谨慎性要求,却无法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关于长期资产减值转回的问题依然值得讨论。

(四)长期资产减值披露还不够完整

新会计准则对长期资产发生重大减值的披露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对于长期资产非重大减值方面的披露还很不完整。新准则中没有关于一般减值的任何原因披露,不利于当局管理。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可回收金额确定时要采用折现率。采用折现率的准确与否对减值金额的确定非常重要,而准则中并未要求披露。

二、长期资产减值在我国难以应用的原因

(一)确认和计量标准模糊,可操作性差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应当全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条件和不能全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条件,至于如何计提、计提比例是多少,则完全由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判断。这对会计人员的判断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企业管理者粉饰财务报表和经营成果提供了可能,因而计提是否真实合理不易确定。

(二)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强

在公司治理结构不规范和市场经济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必然出现实务执行资产减值会计政策的随意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有关规定不够明确,企业具体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较大,使企业进行不恰当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有机可乘。如在确认长期资产减值准备时,判断长期资产减值所依据的条件和衡量标准的随意性和主观性问题;又如可收回金额如何确定问题,尚欠缺相关制约规范的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等。

(三)会计人员素质跟不上

会计人员由于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等方面的原因,存在不据实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可能。从技术层面来讲,高质量公允价值的获取,不仅需要会计师具有丰富的会计理论和实践素养,还需要会计师了解评估、金融、资本市场等相关知识,否则判断的结果可想而知。目前在我国长期资产减值中的减值判断、公允价值以及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的确定等都需要大量的职业判断和相关知识的支持,在现有会计人员的素质水平下,正确运用长期资产减值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四)市场经济不完善

西方发达国家市场完善,交易活跃,因此容易取得公允市价。即使不存在公允市价,也可以不必花费很多成本即可以获得长期资产的公允价值。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不发达,市场交易不活跃,对很多长期资产难以取得有关的公允市价。而且,大量的关于企业的未来经济利益或现金流入的信息,也需要从尽量活跃的市场经济运行环境中取得。在经济发展程度不足以形成统一的交易信息系统时,要求能够获取具有实际意义的预期收益信息也许是一种强求。

三、我国企业正确应用长期资产减值的对策

(一)完善我国长期资产减值准则

首先,正确处理统一性和灵活性的关系。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减少可供企业会计选择的余地,尽可能缩小会计人员人为的估计和判断范围,尤其是对相关的确认和计量原则应尽可能明确规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企业不当的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以避免政策的灵活性成为企业盈余管理的工具。

其次,对不同性质的减值采取相应的账务处理方法。可以通过追溯调整将资产的损耗计入恰当的年份,防止企业通过资产减值调节利润。在区分不同性质的减值时,对那些受过去已经发生的、在较长时间内一直存在的因素(如科技进步)影响而减值的资产,应对减值进行追溯调整;而对特殊的、不经常发生的事件可将其导致的减值计入当期损益。

最后,强制披露相关信息。长期资产减值会计只提供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方法,却不能完全保证企业管理者不滥用其中的职业判断。解决企业和会计人员滥用职业判断的一个方法是,强制企业披露有关估计和判断的信息。

(二)建立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应加强长期资产管理,制定长期资产的核算程序和标准,规范长期资产减值核算,确保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建立长期资产的状态管理,将所有的长期资产建卡,明确长期资产的保管地点、使用部门和保管人。并对长期资产的使用性能及时分析,掌握长期资产的使用情况,如有确凿证据表明长期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要及时进行减值测试,正确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为了使企业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能够比较公允地反映企业资产的减值情况,正确报告当期的资产和经营业绩,首先对在测算过程中的一些关键岗位进行有效的分离,以达到相互监督、相互牵制的效果。第二,切断资产减值准备与企业考核评价指标之间的联系,从而弱化企业利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操纵盈余的动机,改进考核评价指标,应以营业利润为考核企业盈利能力和经营成果的主要指标。同时,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企业会计行为,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等。若本年度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总额超过一定标准时,应向董事会提交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书面报告,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方可实施。

(三)提高会计工作者素质

会计行业是一个技术性、原则性很强的行业。会计业务不仅需要会计人员具备丰富的会计专业知识,而且需要会计人员具备一定的财务分析和预测能力。尤其是近年来新准则、制度修订频繁,更加需要会计人员加强学习,提高职业判断能力;需要相关部门不断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与考核,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主要是通过系统的学习培训、专题研讨、撰写论文等形式,大力开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积极引导会计人员自觉提高专业素质,为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专业保障。

(四)进一步健全发展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

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各种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各类价格体系五花八门,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也愈演愈烈。目前我国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还不够完善和透明,而判断长期资产减值迹象,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需要以市价为基础,从而导致长期资产减值程度难以合理确定。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价格体系,及时准确地市价信息,无疑将大大提高资产减值的科学性和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客观性与公允性。

(五)加强审计和税务的外部监督

资产减值准备存在较大的利润调节空间,长期资产作为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很大。社会审计、外部评估部门、财政、税务等部门应当以特有的职业谨慎态度对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予以监督。

1、加强独立审计的外部监督

例如,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被审计单位管理者对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是否合理、披露是否充分,对长期资产减值内部控制的符合性测试予以关注。此外,在实质性测试阶段也需要把长期资产减值业务作为重点审计测试领域。对一些重要的长期资产在判断其减值与否时,应聘请外部的评估机构对相关的事项进行评估,并要求出具评估报告,要求企业将相关的评估报告作为判断长期资产减值的依据。对于企业不当的计提减值准备而注册会计师却未能披露,一是由于客观条件所限,二是明知企业错误计提,这就需要不断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和更换机制,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提供制度保障。

2、加大财政、税务的监督力度

财政、税务等政府部门应当建立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诚信档案,对于企业在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有不良记录的,或已查出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上有重大差异的,各个部门应当实现信息的共享。另外,财政及证券监管部门应当加大对上市公司企业会计选择权的监管力度,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对查出的违规违法情况,要追究相关责任人和企业的法律责任,以提高法规的严肃性和震慑力,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

根据新准则规定,长期资产减值经计提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但新的资产减值准则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在某些途径关掉了进行利润操纵的大门,他们仍然可以通过其他手段来进行盈余管理。因此,应该加强对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税务监督。这种监督既包括纵向的,也要注重企业间横向的监督,特别是同等规模水平的企业在职业判断和估计上的差异比较,分析其合理性,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人为操纵利润的行为,杜绝企业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栗沛思.新资产减值准则几个重要问题分析[J].会计之友,2009,(03).

[2] 李强.中国会计准则发展历程和意义[J].现代商业,2009,(01).

[3] 魏俊福.探讨新会计准则下的固定资产减值问题[J].时代经贸,2008,(10).

第8篇:税务研讨论文范文

[关键词]财经类高校;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4-0124-03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概念,因为它无可置疑地融入了信息技术这一迅猛发展的科技力量,再集成人和信息的威力,成为一个强大的人机一体化系统。[1]近年来,智能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促使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理论、内容、技术和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认识和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灵活运用各种信息系统或信息技术以解决管理和决策中的实际问题,已经成为信息时代中各类管理人员的重要任务。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作为财经院校管理类学生的必修课程,要适应新常态的需求以及考虑财经院校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有必要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并在实践中不断改革与优化。

一、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体系构建

全球化和不断创新的信息技术,几乎每一天都呈现出精彩纷呈的机会与激动人心的挑战。如何正确理解这些机会与挑战,并及早预见信息技术变革对未来世界经济与管理活动的影响,从而更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创新,成为当今管理者面临的巨大挑战与机遇。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管理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知识相互渗透的课程。该课程的学习既需要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也需要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同时还需要能够充分理解组织管理的各种问题,从而建立IT(信息技术)与管理信息相融合的知识结构。它真正帮助学生获得信息化运营和管理决策方面的专业技能。

因此,从课程的内涵出发,需要构建一个既包括管理学基本理论,又涵盖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体系。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从管理视角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对管理的影响;从建设的角度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和管理要点;从应用的视角认识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和主要应用技术;从用户的视角理解各类管理信息系统在财经领域的应用情况。

我们构建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体系分成三个层次。[2]在每个层次设置若干基础课程,从而达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目标。当然,也可以将这三个层次的内容进行组织与融合,成为一门课程进行教学。

第一个层次为社会、人文基础,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课程设置中主要通过学校的通识课程来进一步强化。

第二个层次主要包括组织管理理论、信息技术基础与相关领域知识三个方面的内容。组织管理理论主要通过开设管理学原理课程,掌握一般的管理理论、管理技术和常用的管理方法;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主要通过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和数据库应用两门课程来学习。

第三个层次为课程的提高层次,通过介绍管理信息系统在财经、管理领域的应用情况,使学生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作用与在金融、税务、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等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在这个层面上主要通过开设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来实现培养目标。

结合财经类高校学生的专业特点和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目标,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内容具体可以分为以下4类[3]:

第一类:管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主要介绍管理、信息和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从组织的市场营销、生产制造、人力资源、财务会计等4个职能来理解职能信息系统;从经典的三层金字塔结构分业务层、管理层和战略层来分析不同层次的信息系统;从集成的角度介绍如何将信息系统在组织中进行组合;以迈克尔・波特五种力量模型和价值链模型为基础理解信息系统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从流程的角度理解信息系统与企业变革的关系。

第二类: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主要介绍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信息安全技术,重点是数据分析技术、信息系统集成技术和互联网+环境下的安全问题,特别是大数据、云计算、隐私保护等。

第三类: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通过对管理信息系统常用的结构化生命周期方法、原型法和面向对象方法的介绍,让学生理解在组织如何参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通过对现实中管理信息系统失败案例的分析,介绍管理信息系统实施成败的关键并将项目管理的思想引入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以提升成功率。

第四类:财经领域的管理信息系统。该部分主要通过对几个典型的财经管理领域的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解决的主要组织与管理问题等进行介绍,包括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会计信息系统、金融信息系统、税务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

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而且课程本身大多涉及组织与管理的各种问题。但是,对于在校学生来说,由于缺乏对组织管理的实际经验与感性认知,对组织管理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案例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实际组织的感性认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管理信息系统理论的理解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如何理解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本质是系统,按照系统的输入-处理-输出基本模型,应对于每个管理信息系统理解以下三个问题:一是问题背景,主要理解该管理信息系统主要解决了什么样的管理问题。二是解决方法,明白该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提供了哪些功能来解决上述问题。三是成本和收益分析,主要理解该管理信息系统的商业价值是什么,对不同用户来说,其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通过这个基本的思路的训练,大部分学生就能够很好地理解管理信息系统,并能够推广到其他的系统。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课程教学中,一方面可通过案例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另一方面可通过课程实验加深学生对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解,在课程中安排了16课时的实验。考虑到学生毕业后主要会使用到Excel,应结合财经类高校学生的专业背景,在教学中主要通过生产决策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最优投资与组合两个实验,让学生理解如何利用Excel解决实际管理中的相关问题。

(三)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借助学校购买的泛雅平台,教师在线上平台提供教学视频和知识点PPT等学习资源,学生课外自主完成对线上资源的学习,而在课堂上(线下)教师则对学生反映的重点难点内容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惑,促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将授课内容移到课外(线上),学生通过在线视频学习重点知识,通过课堂时间(线下)完成知识的消化吸收,这样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内容安排和时间分配发生了改变,使师生角色发生了改变,明确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线上线下混合模式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协作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可以极大地提升教学的效果。[4]

在课程的具体实施中,主要提供课程简介和“系统思想”、“信息与信息系统”、“系统规划”、“信息系统与企业竞争优势”、“信息系统建设概论”等20余个教师上课视频,同时通过链接央视财经频道的“商战之电商风云”和“互联网时代”等记录片视频,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

(四)案例教学法

在课程教学中,通过引入大量的案例进行教学。每5个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小组通过阅读案例、收集资料、网络问题式学习研讨、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制作汇报n件、课堂汇报、课堂小组间互动等环节对案例进行深入的讨论与理解。

在课程教学中,我们使用的案例包括IT改变物美,西门子公司“恩威并施”的知识管理之道,海尔――互联工厂是“众创定制,产销合一”,“一带一链”――国美O2O超级链接是如何打造的,恒丰纸业――走在信息化路上的一卷纸,免费WI-FI之战,谁在开启进场服务“任意门”,全聚德――打造“舌尖上的”IT盛宴,透视微众“刷脸”贷款时代来临,万达购物中心的数据分析策略等。使用的案例既有传统企业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进行转型的内容,也有基于IT的创新内容。同时将案例流程的全过程纳入课程的考核之中,强化学生对案例的投入学习。

(五)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我们强化对学生平时课程参与的考核,课程考试分成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课程平时成绩(40分)。由课程考勤(5分)、在线学习(20分)、案例分析(15分)三部分构成,其中,在线学习成绩=个人成绩÷在线学习平台最高分同学成绩×100×20%;案例分析成绩评分由小组互评、小组自评和教师评分组成,分别占40%、20%和40%,最终按满分15分折算。

第二部分,课程实验(30分)。根据在教学平台上提交的综合实验报告1和综合实验报告2的分数综合评定,每个实验报告15分。

第三部分,期末测试(30分)。采用闭卷形式。主要考查学生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三、总结与展望

教与学是课程教学的两个方面。“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从整体上看,理论内容比较多,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提高学习效果是一方面,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是教师本身对管理信息系统新的内容的把握与学习。

互联网时代对“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将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从IT使能的产品与商业模式创新、IT使能的业务流程与管理创新和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等上聚焦个人与企业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个人工作效率和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 参 考 文 献 ]

[1] 王瑞梅,张建林,王锁柱.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改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10(5),14-17.

[2] 徐升华,沈波,舒蔚. 财经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第9篇:税务研讨论文范文

及其实施路径研究”(项目编号:jg2013064)研究成果

摘要:为推动高校内涵发展,2010年教育部启动了卓越本科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卓越人才培养标准有通用、行业和学校三个层次,高校应根据内外部环境制定适合于自身的卓越人才培养目标。浙江工商大学结合自身历史发展与环境特点,提出管理型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界定了管理型卓越会计人才的内涵,并构建了管理型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路径体系。

关键词:管理型 卓越会计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为推动高校质量内涵建设,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改变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创新实践能力不足的现状,教育部2010年启动了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批准61所高校为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试点高校,标志着我国高校“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开始。

作为一种较高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卓越人才计划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校企联合培养人才为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全面而深层次的结合,达到培养卓越人才的目的。时至今日,教育部卓越人才计划仍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关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卓越人才计划涉及甚少,财会专业作为商科中应用性最强的专业,建设卓越会计人才计划有着迫切的社会需求,本文将参考现有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浙江工商大学财会学科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创新性地提出管理型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界定管理型卓越会计人才的内涵,并构建管理型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路径体系,本文将对地方高校如何培养富有特色的卓越会计人才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一、“卓越会计人才”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卓越会计人才计划尽管尚未实施,但是不少高校已经着手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探索工作,也有部分论文对卓越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设计以及人才培养的实施方案进行研究。

(一)卓越会计人才实践探索。上海外贸学院将大一的基础课程、大二的ACCA课程与大四出国“3+1”项目相结合,构建了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124”模式以及“基本能力职业能力创新能力”三层递进的课程目标模式体系。长沙理工大学卓越会计人才培养以“校企”联合教学为特色,集“课程改革、企业实践、双师指导”于一体。其中课程改革实施“班―组”互补的课堂教学,每4位学生为一组,实行“双导师制”,突出学生的个性;“校企”联合的实践教学强调实践资料的真实性与实务导师对学生实践的指导。宁波工程学院的“寻找明日CFO――宁波市大学生财务案例分析大赛”为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搭建一个用人单位与高校零距离交流接触的平台。云南财经大学卓越会计师班则强调国际化能力培养,与ACCA项目联系在一起。

(二)现有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的基本总结。目前关于卓越人才与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为高校因地制宜设计卓越会计人才计划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一是卓越会计人才的培养必须以能力为导向,以校企联合为主要方式,应注重以会计知识与理论为基础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国际化能力的培养。二是各高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与内外部环境特点设计富有特色的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卓越人才素质的构建需要设计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层次的培养标准,每个层次的培养标准又分为通用标准、行业标准和学校标准三个层次。三是“卓越人才计划”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革命性变革,需要从一种全方位、系统性视角去设计教材、案例、实习实践、教学方法等。

二、管理型卓越会计人才的内涵

卓越会计人才是卓越人才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应以提升学生的会计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校企联合培养为方式,在全面达到国家通用人才培养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本校会计学科的内外部环境及优势,设计具有本校特色的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施路径。浙江工商大学根据五年来建设国家级“管理型财会人才”创新实验区的经验,提出管理型卓越会计人才的培养构想。

(一)管理型财会人才。管理型财会人才是浙江工商大学的财会人才培养特色,2007年学校获得“管理型财会人才”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学校的财会专业具有悠久办学历史,拥有本科、硕士、博士及博士后流动站三位一体的学科平台,面向外国留学生的全英文授课会计专业本科班,五项国家级教育质量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十二五”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以及国家资源共享精品课程)和二十余项省级教育质量工程项目;学校还拥有中国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研究中心(中国会计学会设立)。

所谓管理型财会人才是与核算操作型财会人才相对应的。在我国1 200万会计人员中,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核算工作的“核算操作型”财会人员占多数,而能胜任企业资金管理、会计管理、税务管理、成本管理、内部控制等管理工作的“专业管理型”财会人员较少,能适应企业综合、全面管理的“综合管理型”财会人才就更少。因此,学校提出了培养管理型财会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管理型财会人才是系统掌握会计理论与方法、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知识、通晓国际惯例,具有战略思维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财会专门人才,具有未来成为企业管理团队中财会专家的潜力。为培养管理型财会人才,我校实施了“646”模式,构建了与管理型财会人才对应的六大胜任能力框架(宏观形势理解能力、会计信息处理与分析能力、制度设计能力、战略执行能力、价值创造能力和财会工作组织能力),以及围绕六大能力培养的四大培养体系(知识优化体系、能力强化体系、协同培养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和六大建设工程(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工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工程、会计教育国际化工程、信息化会计教学平台建设工程、财务总监进校园工程、学生“第二课堂”工程)。

(二)从管理型财会人才到管理型卓越会计人才。基于对卓越人才计划的研究和对财会人才未来能力与素质的把握,我校提出要在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建设管理型卓越会计人才。我校管理型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为:系统掌握宏观经济理论、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和会计理论与方法,具有宽厚的理论功底、国际化的视野、开阔的战略思维、扎实的会计专业技能,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不断进取的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级财会专门人才。

管理型卓越会计人才是我校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在管理型财会人才素质和能力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与通用的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我校的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更加注重管理型特征,即我校将定位为未来CFO的摇篮。我校提出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管理型”特色,有着较为充分的现实环境与条件的支持:

1.我校聘请的实务导师都在政府部门、大中型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担任财会领导岗位。目前我校实务导师已颇具规模,总数已达到30余人。而且,由于我校财会专业办学历史悠久,拥有十分丰富的校友资源,同时,浙江省经济发达,有近300家上市公司,实务导师库潜在资源较为充裕。

2.我校开展财务总监进校园活动已有多年历史,近五年累计有四十余位财务总监进校园、进课堂。财务总监还深度参与我校财会本科生教学工作,如教材编写、学生成绩评价等。

3.我校进行“管理型财会人才”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建设已逾五年,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管理型财会人才的培养经验。

三、管理型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

我校以雄厚的财会教学改革力量与科研力量为基础,利用与浙江省财政厅、审计厅、省会计学会、省总会计师协会的良好关系,利用MPACC(会计专业硕士)、MAUD(审计专业硕士)、现有的会计实务导师资源以及丰富的校友资源,构建全方位政、企、校联合协同培养体系。以校外实务导师团队构建为引领,进行教学实践基地、师资队伍和课程资源的建设,进而全面推进培养方案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培养管理型卓越会计人才,具体培养路径框架如图1所示。

(一)协同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在卓越会计人才培养体系中,以构建实务导师团队为特色的师资队伍建设起到引领作用,它是其他系列教学改革项目的基础。我校拟聘请36位左右的财会类本科生实务导师,每个三、四年级班级配备2-3名实务导师。实务导师的工作任务包括:(1)实务导师进课堂,与学校教师共同组织课堂教学;(2)实务导师给本科生做财务会计实务讲座;(3)担任本科生班的成长导师,通过参加本科生班会,帮助学生完成人生职业规划。

(二)协同推进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学校优先聘请拥有实务导师的企业或单位作为学院的教学实践基地。学生在实习时能得到学校指导教师和实务导师的共同指导,学生在实务导师指导下选择与企业实务相关的应用性研究课题,在实务导师和学校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课题研究。

(三)协同推进培养方案优化。学校安排实务导师参与的财会教学改革研讨会,对原有的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将第四学年的课程全部改成实践类课程,由实务导师与学校教师共同承担实践类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在培养方案设计上,适当增加财会课程的实践课时比重,增加财会实务课程;为提升学生国际化能力,学校安排了国内本科生与外国留学生的全英文课程学分互认,使本科生有机会与国外学生一起学习讨论,全面提升英文听说读写能力。

(四)协同进行课程资源建设。实务导师与学校财会课程负责人共同编写以上市公司真实业务为基础的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实务教材;编写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管理等课程的教学案例;建设完善课程BB系统。与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将记账业务引入学校会计实验,在实务导师指导下完成账务处理、报表制作与纳税申报过程,使学生熟悉在真实业务环境下的财务会计业务。

(五)协同推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根据管理型卓越会计人才的要求,由课程主持人、课程组教师与实务导师对现有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讨论,重新确定教学的重点、教学的内容体系,使教学内容与企业财务会计实践相衔接,同时将实务导师进课堂在教学大纲中得以体现。引入实务导师之后,课程教学将由学校教师与实务导师共同完成,广泛应用基于真实业务的案例教学将是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重点,同时在教学方法改革中,增强学生互动环节的设计,开展启发式、设问式的教学方法,推进课程考试方式的变革。

(六)以项目为载体,协同推进课外教学改革。通过省会计学会、总会计师协会牵头,由学校教师与实务导师一起指导学生进行面向实务的课题调研与研究,引导学生结合毕业论文的选题在实务中寻找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课题,使学生通过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环节,进一步增强实践能力以及分析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通过参加ACCA组织的就业力大比拼、IMA和CMA组织的管理会计案例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浙江省财会信息化大赛等竞赛,提升学生在国际化情景下复杂问题的应对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庆石,刘伟.卓越人才的内涵与素质标准构建[N].光明日报,2012-10-16.

2.崔茵.卓越人才培养与素质教育[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11):98-99.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