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课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材分析:
1.本课是一节综合练习课,主要是以折纸为主,另外用剪、撕、贴,画等多种形式进行制作小动物的练习。
2.以启发帮助学生抓住动物特点和形体比例折出动物成为本课的要点。
3.折出小动物之后,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剪、撕、贴,画等方法进行完善,利用多种材料进行添加。)
4.教材给予的制作方法较简单,难度不是很大,留给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空间很大。另外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助精神。
教学目的:
1.掌握折纸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此方法制作出自己喜爱的动物形象。
2.学会把握动物的特点和比例结构进行制作。
3.能基本运用剪、撕、贴,画等方法进行完善,利用多种材料进行添加。
4.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精神。
5.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和热情。
教学重点:
1.让学生基本了解动物的外形特点和比例关系。
2.学会利用多种材料和方法进行制作和添加。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基本了解动物的外形特点和比例关系的能力。
教学用具:动物娃娃、范画、课件、折纸作品、各色蜡光纸、音乐带、水彩笔、黄色塑板、双面胶,若干树叶和花布头等。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学生分两排席地而坐,。
2.教师将若干个动物娃娃挂在教室里,并将一张淡黄色塑板放置幻灯幕布下。
3.展示课件。
一、导入
1.老师手拿一只纸折的千纸鹤入场。(用千纸鹤引出一个小故事)。
2.课件展示:(动物王国中的选美大赛。)
3.老师提问:“动物王国中发生了什么事?”(学生回答)
4.投影仪展示:范画(天空、陆地,水中的小动物代表比美)。
5.老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认为哪个小动物最美?为什么?”(学生回答)
6.深入:“小朋友,你们还认为什么小动物的体形和颜色很美?为什么?”(学生回答)
7.学生站出来,学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和动态。(学生进行声音和肢体模仿练习。)
8.课件展示:(天上、陆地,水中的小动物图片。)
9.老师提问:“图片中的是什么动物?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身体各个部分互相有什么比例特点?”(学生分小组讨论之后回答。)
二、新授
1.故事接下去:“动物王国里这么热闹,我们的纸动物也想来凑凑热闹。”(再次提起学生的兴趣。)
2.投影仪展示:出示不同颜色、形状、动态和种类的纸折小动物。
3.每出示一个后提问:“这个小动物有什么样的特点,它的身体比例关系怎么样?”(学生回答,并进行鼓掌表扬。)
4.开始引导比赛:(学生准备动手制作折纸小动物)。
5.按学生意愿,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天上动物、陆地动物和水中动物),三组学生分别将自己的小组围成一个圆圈。
6.老师讲解折剪小动物的三大要领:( 1 )要按照折纸的规律来折。( 2 )可以在折纸的基础上,用撕、剪、贴等方法进行完善作品。( 3 )用画笔添加小动物的各个部分。
三、练习
1.开始引导学生采用各种方法进行折纸练习。(老师发放各色蜡光纸给学生。)
2.老师坐在地上和学生一起动手折纸,并轮流带学生做折纸小动物)(折纸过程中穿插音乐)
3.在折剪过程中,老师提醒学生可用多种方法进行制作。(老师发放小树叶和花布头给学生,让学生对折纸进行添加,并让学生对自己的折纸作品进行添画。)(老师提示学生可以采用合作和互助的方式进行创作。)(学生自由创作。)(老师将双面胶贴在学生作品后面。)
四、评议
1.老师随堂进行评画,请折得快的学生讲解自己的作品。(投影仪展示作品,讲出自己的想法和采用的方法),然后大家一起评议。(在学生制作过程中,老师将双面胶贴在所有学生的作品后。)
2.学生将自己好的作品按种类贴在黄色塑板上进行展示。
3.老师在三组中抽出最好的作品,描述作品的形状和特点,让学生猜是什么动物。(学生猜答)
4.老师请作者上来讲评自己的作品(特点和制作方法),其他学生也评议。
5.老师奖励学生,学生去拿自己喜欢的动物小娃娃,大家鼓掌表扬。
五、活动:
比赛结束,老师带学生放松小手。老师和学生一起跳舞。(音乐带《我有一双小小手》伴舞)。
六、延伸:
1.学生将自己的折纸作品贴在黄色塑板上,将作品全面展示。
2.老师提问:“小动物这么美,周围好象缺了什么?”(学生回答)
3.老师和学生一起用水彩笔将折纸小动物四周美丽的风景进行添加。(天上、陆地和水中的风景)。
4.老师坐到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欣赏美丽的动物王国。(放音乐)
八、尾声:
1.课件展示:(动物王国里的小动物向小朋友们说再见。)
一、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器木才做模拟实验;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2、愿意合作交流,喜欢大胆想象。
3、了解地震现象,认识地震的危害,掌握防震知识。
二、教学过程:
1、回顾所学知识,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地球的构造,知道了从地表到地心,可将地球分为三层,谁能说一下,着三层分别是什么?(画图揭示地球的三层:地壳、地幔、地核)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主要由什么构成?(解释:岩石不是一层,而是很多层,因此构成了地层)
师: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火山的成因,并且知道在火山喷发时常伴随有地震,地震和火山一样,也是地球上的自然现象,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有关地震的问题。
2、探究过程
活动一:谈话增强对地震的认识。
师:建国以来,在人口比较密集的地区发生过两次比较强烈的地震,一次是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发生在河北省唐山市的大地震,这次地震震级是 7.6级,共造成了24.2万人死亡。还有一次我们至今还记忆犹新,它就是今年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在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的大地震,这次地震震级高达里氏8.0级,造成了6922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人民币。前一段时间,同学们肯定从电视上、报纸上看到了许多关于地震的消息,能说说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事和画面吗?
师:从刚才的数据和同学们的描述中,让我们感受到了地震巨大的破坏力,那么关于地震,你想研究哪些问题呢?
活动二:探究地震的成因。
师:关于地震的成因,同学们来大胆的猜一猜,地震的发生可能与什么有关系?
师:到底我们的猜想正确与否,就要通过实验来验证,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拿出准备好的毛巾,这些毛巾漂亮吗?用毛巾可以来干什么?动手玩一玩。
师:好玩吗?下面我们用我们手中的毛巾来做一个实验如何?
师:把毛巾叠起来平放在桌面上,用手按住毛巾两头,用力向中间挤压,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师:老师发现有的同学叠了一层,有的同学叠了很多层,你认为怎样叠更合适?(交流)
师:对呀!正像这位同学说的,地壳中的岩层有很多层,所以应该多叠几层,再来玩玩试试,看你观察到了什么?
师:交流,(毛巾有的地方凹下去,有的地方凸起来)那么为什么毛巾会变形呢?在这个实验中,叠起来的毛巾相当与地壳中的什么?
讲解:实际地壳中的岩层像毛巾一样,也会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当岩层受到压力时,它也会发生变形。
讲解:当岩层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会发生什么呢?接下来让我们继续来做一个实验,让我们从毛巾中抽出一层地壳,(教师故意从毛巾中抽出一根木棍),请同学们也像老师这样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木棍,要注意安全,用力,木棍有什么变化?松手后,你发现了什么?再继续用力,你听到了什么?你的手又感觉到了什么?在这个实验中,木棍相当于什么?木棍是一开始就会断裂吗?什么时候才会断裂呢?
讲解:对,当岩层受到的压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迅速的断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形成了地震。谁能根据刚才我们做过的实验,来说一下,地震是怎样发生的?
学生交流。
讲解: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了地震的成因,课本也用准确的语言概括出了地震的成因,下面让我们来一个记忆大比拼,看谁能够记住它。
检查交流
活动三:如何防震。
讲解:地震发生的突然又迅速,破坏力很大,加之地震发生的频率很高,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发生地震的频率高达500万次,但这些地震有些因为震级不高,有些发生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在今年10月5日和6日就在新疆乌恰县和西藏当雄发生了里氏6.5级的地震,因此掌握一定的避震常识就显得犹为重要。老师这里有三个地点:野外、家里、学校,同位两人任选一个地点,假如你就在这个地点,又恰巧发生了地震,我们该怎么办?商量出避震小策略。
学生商量交流
教师小结:野外:①躲到开阔的地方(沟底)。
②避开电线杆、路灯、广告牌等高大的危险物。
家里:①躲到面积较小的房间。
②躲到炕沿下、家具下;墙角等形成三角的地方。
③时间来得及要关闭电源、气源。
上课时:抱头,躲在课桌下或及时有序的撤出。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件应用;高效性;问题及措施
计算机是现代化建设中发展最迅速,普及最广泛的应用设备之一。在教育事业中,计算机也被应用到了课堂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尤其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由于课件制作的生动性,激发了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利用计算机制作语文课件,能够将语文教学内容进行准确的概括,并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丰富性和生动性的再现,这正符合了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促进学生在趣味性的学习中,深化语文基础知识。
一、巧用课件,完善教学体系
教学课件的应用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在教学体系中,要依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利用教学课件,将其视作为教学工具的应用之一。但是在实际的教育中,较多的教师存在课件使用误区,由于课件的应用丰富了课堂的讲解,提高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增加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教师们就一味的进行课件制作,没有分析教学内容是否能通过课件完好的呈现出来,也没有考虑全面素质教育的教育要求。在很多课堂的细节中,过多的引用教学课件,对于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分析能力没有太大的好处,教师应将课件教学与其他教学模式相结合,根据教学目的,完善教学体系。
在利用教学课件完善教学体系的具体措施中,教师要灵活使用课件这一教学工具。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细致的分析,应用多种教学模式,针对学生的学习成效和课堂表现,对教学模式进行逐个的分析,常看不同教学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并对教学课件的使用环境和使用效果进行重点的分析,查看课件生动性与教学内容是否统一,学生在此教学方法中是否能够提高学习成绩,创新思考能力,以及提高学生们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巧用课件,明确学生地位
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中,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要明确自己在课堂中的地位,不要过分使用自己的主导性教学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提高教学水平。在教学课件的使用中,教师也要根据这一新课程教育理念,巧用课件。经过调查教师在课件中的使用情况,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教师还是不能够解决以学生为主体,配合使用教学课件的方式。虽然教学内容变得新颖了,也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但是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大部分通过鼠标点击,进行课堂内容的分析,学生们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在阅读性和词句型的课堂试题中,较多学生只是在课件教学的课堂中能够理解,而在课后却经常遗忘。
比如,在教学《花木兰》一课时,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教师要为学生设置粉色与黄色等较为鲜艳的课件背景,这样能赢得学生的欢心。
三、巧用课件,提高教师辅的教育工作
计算机教学课件只是教师利用的一种教学工具,并没有教学上的主导地位,教师要明确自己辅教导学生的重要意义,将语文知识用课件适当的呈现出来。而在较多的实际教学中,由于网络教学资源的丰富性,教师没有对课件进行精心的设计,教师在课件中的讲解时间也变得很少,减少了师生时间的沟通和互动,而过多的课件单一播放,会影响教育效果。
因此,教师在具体的课堂讲解中,既要保持主导性,又要保持辅的工作特点。这种相对性主要看参照的对象,与学生相比,教师是以辅助的身份存在的;而与教学课件相比,教师却存在主导性,教学课件只是一种教学工具而已。进而,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自身素质和专业知识的培养,顺应时代的变化,将教学内容以全新的形式呈现在教学课件中,既要符合教育目的,又要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充分利用教学工具的优势,在课堂中巧妙的插入教师的讲解,并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四、巧用课件,优化师生互动
语文课件,在一定意义上来讲,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重要桥梁。过分地使用语文课件,会使学生与机器的交流成为主流。而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才是促进教学效率提高的关键。一些教师忽视了师生的互动环节,没有能够与小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得小学生不能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良好的控制。
教师可以在课堂之上更好地控制语文课件的播放速度,照顾到每一位小学生的感受,使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得到提高。教师以课件为基础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可以使学生在课件教学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反馈,促进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榻行反思,总结经验。
1.学会声母b、p、m、f,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乐趣,掌握音形结合的学习方法。
2.认识音节,学习“两拼法”,能准确拼读由b、p、m、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表示四声的抽拉式卡片,悠扬动听的乐曲,用彩塑纸剪成i、c两个笔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情境,感受字母发音
1.同学们,你们喜欢和爸爸、妈妈出去旅游吗?你们都去过哪些地方呢?
2.你们看,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3.出去旅游多开心啊!不过还要注意爱护文物。我们一起来念首儿歌:爸爸带我爬山坡,爬上山坡看大佛,大喇叭里正广播,爱护大佛不要摸。(可以让学生多念几遍“山坡”、“大佛”、“广播”、“摸”。)
二、借助表音表形图,学习字母音和形
1.学习“b”。
(1)教师出示“帆板冲浪”图,引导学生观察。
(2)教师出示卡片b,引导学生自己尝试发音:这个字母读音与“波浪”的“波”很像,把“波”读得轻些短些就可以了,谁会念?请你做小老师带同学念一念。
(3)教师示范发音,让学生注意看口形,仔细听,模仿发音。(可以分组“开火车”读。教师注意纠正发音,可以让学生带小镜子边照边体会发音要领:发b时,双唇紧闭,然后突然打开,气流爆发出来,发出的音要特别轻、短;也可以用“波”、“播”来提示发音。)
(4)教师用彩塑纸剪成的笔画拼出b,引导学生形象记形:你觉得b与图上什么地方很像?你觉得b还像什么?
【点评】这样的直观演示既便于学生了解字母的笔画笔顺,为后面写字教学打下基础,又便于学生发现字母与图中的帆板、身子弯曲的人很像,使字母活了。
(5)教师启发学生根据b的读音、形状自己编顺口溜。
2.同样方法学习p、m、f。在学习p的发音时可以让学生拿张小纸条放在嘴边,比较与b的发音气流的不同。
三、利用书写教材,自主练习写字
1.学生认读b、p、m、f卡片。
2.学生把课本翻到第12页,自己看一看下半页的书写教材。根据红色箭头和蓝色数字,用手比划,看看每个字母该怎么写、几笔写成,再看看字母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3.请学生上黑板用彩塑纸剪成的笔画l、c在四线格里拼出“b"、“p”。
【点评】对于学生在今后学习中容易混淆的字母,在刚开始学习时通过动态操作,使得学生形成鲜明正确的印象。
4.教师请学生做老师,讲解笔画笔顺,老师用红色粉笔在四线格中板书,然后再用白色粉笔描红。边描边讲述描红要求:不来回涂,不出红线。
5.教师播放节奏舒缓、悠扬动听的音乐,引导学生调整呼吸,摆好写字姿势,认真描红。先描书上的两个,再描习字册上的,描一个,仿写一个。写完注意自我对照。再仿写一个。教师巡视、评点、反馈。
【点评】写字指导中要避免繁琐的分析,要给学生充足的静心写字的时间。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营造良好的写字氛围,搜集有共性的问题,进行有效的个别辅导,鼓励学生自我观照,帮助学生养成好的写字习惯。
第二课时
一、由图入手,学习“两拼法”
1.教师出示“八只大雁”图,请学生观察,并数一数有几只大雁。
2.教师出示音节bā,告诉学生这个音节就念“八”。学生练读。
3.教师讲故事,点拨拼音方法:有一群猴子也在学拼音,他们想,如果没有图,只看这个音节,怎么才能读出音呢?这时,一只聪明的猴子拿出卡片b,轻轻念b,另一只聪明的猴子拿出卡片o,大声念a,他们合在一起就念——(让学生自由充分地练习,尝试发音。)
4.教师出示音节ba的四声抽拉卡片,让学生自主练读,联系口语中相关词语说一说。说得好的,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有关的汉字。
二、联系生活,练习拼读音节
1.教师出示“山坡”图。学生练习拼读音节po及四声,注意联系生活中的口语经验。
2.同样方法学习音节mǐ、fǔ及四声。
【点评】音节拼读的练习一定要联系图画、联系学生生活,给学生充足的自读自悟的时间,不要把拼读诀窍的口诀作为知识点反复教学生记忆。拼音的诀窍应在拼读音节的过程中自然渗透掌握。
三、进行游戏,巩固拼音练习
1.游戏:“摘苹果”。教师画一棵大苹果树,上面挂着又大又红的“苹果”,每个“苹果”上分别写着音节:ba、bo、pa、po、mi、ma、fu、fa。读对音节的学生就奖励他一个“苹果”。为了激励学生,“苹果”可多准备些,音节可以重复,目的是让学生反复练读。
2.游戏:“开火车”。教师画一列火车,车厢上写着由b、p、m、f与六个单韵母组成的音节,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音节拼读练习。
教研点击
教师甲:最近在拼音教学中,遇到这样一个困惑:b、p、m、f的教学,按教参所说,它们的读音可以在看情境图时相机教,教字形时再看后面的表形图。究竟该如何理解情境图和表音表形图的作用?
教师乙:对,我也有这样的困惑。另外,学生的拼读有困难,比如会读成这样:b—o—fo。
教师丙:我觉得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首先要保持好一个平和的心态,哪个孩子在刚开始学走路时不摔跤呢?看孩子摔了,就赶快上去搀一把,鼓励孩子继续勇敢尝试。拼音教学,就是要让孩子多听多试。就像认人一样,得有个过程。
教师丁:我很赞同丙的看法。教师在拼音教学中一定要对学生保持积极的教学期待,不断营造接纳的氛围,使学生愿读敢读。当然也要讲求方法。要读好音节,首先要学好字母。刚才甲提出的问题很有代表性。究竟该如何理解、处理、运用教材,除了参考教参外,作为一线教师,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根据孩子学习的过程、反应和思维特点来决定。比如情境图,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将孩子带入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受到字母的学习与他的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因此这一块的教学就不必切入字母具体的音和形的教学,只要孩子整体感受一下字母读音即可。
教师丙:对,就像认人一样,先看个整体大概。
教师丁:教材的表音表形图部分是教学的重点,教材编者在这一块上是用足了心思,非常符合孩子的学习特点。科学研究表明,人脑中管读音的有一块区域,管字形的是另一块区域,教学就是要在这两个区域之间建立联系。要想使孩子真正掌握字母,就要让孩子在脑海里建立起字母音和形的联系,而表音表形图就是个非常好的连接线,形象生动有趣,让孩子的拼音学习不至于陷入枯燥乏味的泥潭。我们在使用时千万别只发挥它的一部分作用。
教师乙:我想,音节的拼读训练,也要多用生活中具体可感的事物,去帮孩子领悟拼读的感觉。对孩子来说,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学习也应该如此。我们要充分联系孩子的世界,来引导他们走进知性的智慧王国。
小学生拼音《d t n l》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声母d、t、n、l,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辅导学生学会声母d、t、n、l与单韵母拼读音节与带调拼读音节。
3.引导学生会读儿歌。认识“大、乐、我”三个生字。
教学重点:
声母d、t、n、l的发音及d、t、n、l与韵母拼读音节。
教学难点:
n、l的发音及n、l与韵母的拼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声母、音节卡片,“苹果树”。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谈话激趣:孩子们,今天有几个大家都熟悉的朋友来到我们的教室(课件出示ɑ、b、e、m、f、o、u、l、p、ü)谁能准确地读出它们的名字?
2.还有谁能找出这些字母里的声母来?
3.我们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声母的?(唱儿歌)
4.齐唱儿歌。
5.导入新课:今天教师再介绍几个声母朋友给大家认识好不好?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看图说话学拼音4”。
二、学习新课
一)看图进入情景,练习说话,引出并学习d、t、n、l四个声母的发音。
1.同学们请随老师到动物园去找新朋友吧。(课件出示书中情景图)。
2.一走进动物园的门口,你见到了什么动物,它们在干什么?(一至三名学生说话,鼓励学生把话说完整。课件闪出dǎbǎ)。
3.你喜欢这些小熊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小熊很遵守纪律。
4.你会排队吗?在什么时候?
5.“dǎbǎ”这两个音节里哪个声母是我们的新朋友?引出并学习“d”。
师讲发音方法、范读、指读、齐读。
6.参观了小熊打靶,我们又去看看别的动物在干什么好吗?现在就请同学们自由参观动物园。边参观边小声地跟身边的同学说说你看见了谁在干什么,还遇到了哪些新的声母朋友。
7.学生汇报
注意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相机引导学生认读t、n、l三个声母。
二)记忆d、t、n、l的形。
1.孩子们,刚才我们学会了这几个声母的读音,现在我们来想想办法记住它们的样子。
2.先请看一幅图(课件出示课本第13页第一幅图)。你觉得这幅图跟哪个声母朋友很像?
3.你还有什么办法记住“d”,它跟我们学过的哪个声母相似?
4.谁能编出一句顺口溜来记住“d”(左下半圆d d d)
5.另外的三个声母t、n、l你们又用什么办法来记?
6.请打开课本第13页,看看书中的图,回忆一下学过的声母,想一想,把你的办法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再告诉老师。
7.学生汇报。
相机出示书中插图,引导学生编出顺口溜(伞把向下ttt,一个门洞n n n,一根棍子l l l )。
8.轻松一下。请把你们刚才编的顺口溜编进儿歌里,同桌间唱一唱,夸一夸。
9.站起来齐唱儿歌。
三)指导书写。
1.我们来写写这四个声母。
2.请大家仔细看老师写。(老师示范写)谁能说说老师是怎样写d、t、n、l的(抽生名答一个)。
3.谁能把这四个声母正确地写在四线格里?注意:写字时姿势要正确(四个声母各写一个)。
四)指导拼读。
1.同学们学会了声母d、t、n、l。下面让我们来做拼读练习。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拼读口诀,叫做——“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2.(出示小熊打靶图)小熊打靶的“dǎ”,这个音节的声母是什么?韵母是什么?怎样拼?(示卡片)
指说、拼,领拼。
3.谁能用dǎ说一个词或一句话。
4.d和ɑ相拼的另外三个声调谁会拼。(指拼、齐拼)
5.声母d还喜欢跟其它韵母交朋友,看谁会拼,(指拼、领拼de、di、du)。
6.我们再来看一幅图,(出示塔)“tǎ”这个音节谁能来说一说,拼一拼。
7.请用“tǎ”说一个词或一句话。
8.t和ɑ相拼的另外三个声调谁会拼?(指拼、开火车拼)。
9.声母t还想多交几个韵母朋友,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
游戏中完成te、ti、tu的拼读练习。
10.用同样的方法指导拼读“ná”、“lǎ”。
11.声母n和l还和其它韵母交上朋友,我把它们的音节挂在了苹果树上,请同学们练习拼一拼。
12.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摘苹果”的游戏。请一些同学上来摘下你拼读得最好的音节,大声地教大家读。小老师当得好的,老师就把苹果送给你。
通过游戏完成ni、nu、nü、li、lu、lü、le的拼读练习。
三、巩固练习
1.接顺口溜,看谁接得又快又准。
左下半圆,右下半圆。
一个门洞,两个门洞。
伞柄向上,伞柄向下。
2.连线题:
练习拼读:nù、nǚ、lù、lǘ、dǎ、dú、tǎ、tù。
四、总结
汉语拼音可以帮助我们拼读好多好多的音节,以后还能帮我们认识所有的汉字呢。所以老师希望你们永远都跟汉语拼音做好朋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这一课时复习巩固声母d、t、n、l及其音节,认读“大、乐、我”三个生字。)
二、巩固声母d、t、n、l及其音节
1.今天我们又认识了四个新朋友,请大家读一读(d、t、n、l)。
2.下面我们做一个小游戏,这里有一幅图(出示)我们的新朋友就藏在图里,看看谁能把他们找出来。(指名)
三、指导书d、t、n、l
四、练习拼读音节
(出示课本13页中部音节)请同学读一读。
五、读儿歌,学习会认字。
1.读同学们用手指着,看着音节自己读一读。
2.听老师读一遍,看看你刚才是不是都读对啦。
定位教学目标对于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起到很重要的导向性作用,为了给学生们构建出一个动态化十足的教学课堂,教学目标的处理也要讲究一定的弹性。例如,在教学“确定位置”这一节内容时,仅靠传统的教学方式反复强调位置的不同表示方法让学生去理解和记忆,实际上是很难取得突破性的教学进展的,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教师需要合理地分析教学目标,对其进行弹性化的处理,将教学重点放置在“搜索确定位置的方法上”,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图像,然后再让学生指出图片中各个点的方向和顺序。促使学生们的思想实现二维到三维的发展和转变,这样也会使得学生学的轻松、学的高兴,而且学的高效。再如,学习“平面几何”这一章节内容时,刚开始学生们对这一知识点都表现出畏惧的心理,学习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和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能力有关的。本来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有限,再加上传统教学的机械死板,导致这一章节的教学效率很低。利用多媒体课件引进“图形运动”,这些图形如平行四边形、等腰三角形以及平行线等,然后再运用平移、旋转以及中心对称等一系列图形运动的操作,使得原本较为呆板、枯燥的图形活了起来。通过这种直观形象地演示图形运动操作,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印象,学生们也初步有了运用动的观点来处理一些数学问题的意识,利于让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究,既优化了课堂的教学过程,又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能够让整个教学过程更加的直观、生动
一说起数学,给人的第一印象都是刻板、僵硬又无趣,多媒体课件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动画、声音以及图像为一体,能够将数学教材中一些较为抽象、理论强的知识点借助于动画、图像以及声音的形式呈现出来,给小学生们的视觉、听觉等带来很强的冲击力,利于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对角线”等的相关知识点时,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在黑板上用粉笔画出一个长方形来,然后再结合这一图形进行讲解:四条边加起来就是长方形的周长,连接对角的线就是对角线。小学生本来理解能力就有限,教师这种字面上的解释很难让学生理解透彻,在一定程度上学生们并没有充分的理解这一知识点。如果借助多媒体课件讲解这章节内容时,效果要比传统的教学效果好的多。首先,可以先用动画的形式将长方形形成的整个过程展示出来,然后,再制作出一个闪烁的点沿着长方形一个起点滚动一周,适当地利用儿童的声音加以播放:这个时候,滚动的路线则为长方形的周长。开展这种教学方法也更为直观、生动,同样也就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了。
三、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学习目标
1.运动技能:通过情景教学法使学生掌握前滚翻的正确方法,使80%的学生能够正确地完成滚翻动作,其他学生能较准确完成动作。
2.能力目标: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进行动作模仿,能说出自己的身体感受,增强身体的调控能力。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的技能。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勇于展示自己和勇于面对困难、相互协作,互敬互助的优良品质。
评价设计
1.正确掌握基本动作,能说出自己练习时的身体感受。测试目标1
2.初步具有控制身体各部位依次滚动的能力,积极参与创想练习。测试目标2
3.同伴之间互相帮助,体现出良好的同伴关系。测试目标3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创设情景:教师以“小刺猬锻炼”的故事对学生进行诱导,练习《模仿操》。
二、基本部分
1.在滚翻教学中,展开“小刺猬锻炼”故事情景,启发学生利用小垫子进行创造各种玩法(滚翻、滚动、跨越、爬行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
2.教师做完整动作示范,讲解动作要领。讲解保护与帮助方法学生学习基本动作
3.学生学习“前滚翻”。练习中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出现的问题(如:头顶触垫子、团身不紧、双脚蹬地无力等),两人一组练习,相互保护与帮助。在两人练习中培养学生互相帮助,相互评价的能力,能说出自己的身体感受。
4.学生练习时,教师及时选出正确动作的学生,进行展示并评价.
5.集体展示动作,教师观察学生掌握情况。是否达到预设目标。
三、拓展部分
1.教师讲解游戏《挑战极限障碍跑》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游戏。
2.学生分小组进行比赛。体现团结协作,勇于面对困难,尊重同伴的优良品质
四、放松小结
最后在优美的旋律(让我们荡起双桨)的伴奏下进行放松练习。学生收放器械.
关键词: 小学教师 CAI课件 制作方法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是一种新的教学系统,计算机在这个系统中的作用是使学习者有效学习。目前,教育教学课件虽然已有不少,但真正适合教师用于辅助课堂教学的CAI课件并不多。
一、CAI课件的来源和存在的问题
1.商业团体、课件公司的研制、开发。
这些团体一般以盈利为主要目标,研制和开发一些满足市场需求的课件,客观上成为CAI课件的主要供应者之一。但是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需要分析、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也需要分析,所以这些课件有时会出现与教学实践或教育改革宗旨不一致的情况,当然不能“放之四海皆准”了,并且这些课件一般都是打包生成可执行程序的,教师后期不易修改。所以这些课件比较适合学生课前预习或课后复习,不太适合教师在课堂授课时作辅助教学之用。
2.教师的研制、开发。
小学教师对小学的教学实践和教学规律最为熟悉,对小学教学内容的理解也最为透彻。他们懂得教育理论与与时俱进的现代教育传播学理论,知道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或障碍。他们根据学习内容特点、要求和教学需要研制、开发的课件对提高学习效率应该是最有成效的。他们应当成为CAI的真正权威。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目前自己能够开发CAI课件并在教学中使用的小学教师还很少。
二、CAI课件的制作方法
目前,CAI还没有在各小学的课堂教学中积极推广。我认为计算机或多媒体、语音室等硬件设施不足固然是主要原因之一,但广大小学教师不熟悉多媒体教学技术和用于辅助课堂教学的CAI课件严重缺乏才是直接的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广大小学教师必须积极投入到CAI的教学实践中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开发适合自己和同行使用的CAI课件。
1.创作工具的选择。
术业有专攻,现阶段的小学教师一般没有使用编程语言的基础,故可选择简单、易学、所见即所得的多媒体创作工具来制作CAI课件,如PowerPoint、Authorware、Director、VB等。另外要尽可能多了解一些不同工具软件的功能、特点、优势,如Photoshop、Flash、Mayer、3D max、各种画板等,以便提高课件的开发速度和质量。
2.课件的研制、开发。
小学教师自己开发CAI课件大致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1)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以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为理论基础。教学设计主要有学习需要的分析、学习内容的分析、学习者学习风格的分析等。教学设计是开发CAI课件中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就如同我们日常教学的备课一样。如果课备得不好,准备得不充分,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2)收集和整理素材。
CAI课件常常用到大量的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多种数据,在开始制作课件之前,要把有关的素材收集、整理好。如果是“摸着石头过河”,边做边想,就会导致制作过程混乱无序、费时费力;有时还会造成大的返工或修改,事倍功半,延误制作的进度,甚至影响课件的质量。
(3)框面的设计。
CAI课件是一种框面的集合。CAI学习是以框面的呈现而展开的,框面设计是CAI课件的一项实质性设计。框面设计除了应给出课件中每一帧面的呈现内容和交互方式外,还应给出框面的出场顺序和框面呈现的控制流程。
(4)编写稿本、制作课件与调试。
CAI课件通常是以程序的编写来完成的。课件的制作往往不是以课件设计作为依据的,课件设计的结果需要通过稿本编写才能用于课件制作。编写稿本是对每一帧框面上的信息呈现进行设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画面设计,此外,它还应为课件中学习过程的控制提供依据。制作时特别要注意的是:每一屏的内容都要简洁、清晰。字体要足够大,以保证在大屏幕上显示时有较好的视觉效果。
3.课件的使用与评价。
利用CAI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可以在多媒体综合电教室或多媒体网络教室里进行,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多媒体综合电教室一般配有多媒体计算机、电视机、VCD、实物投影仪、大屏幕、扩音设备等设施,如果是进行多媒体组合教学(包括应用CAI课件),或是需要做演示实验,在综合电教室进行较好;而在网络教室里授课则有利于学生的个别化学习和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
制作完成的课件需要进行试运行,在试运行的过程中,应对发现的问题做出相应的修正,修正完毕的课件才能用于CAI学习,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和对教学过程中各种数据的分析,才能对所开发的课件作出相应的评价,并基于评价的结果去完善课件、维护课件。
三、自制CAI课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1.艺术性的缺陷。
小学教师设计的课件一般仅注重实用性,对艺术性问题考虑不多,如忽略点、线、面的形态关系,明与暗(光与影)的体现,材质、色彩的选择,构图的运用,动画的表现手法,背景音乐与当前音乐的选择,等等,从而造成画面不够优美、背景音乐的选择不是很恰当,最终影响预期教学效果。不断地学习和请教音乐、美术等小学的教师,这些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2.程序不够简洁。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用计算机来表现某一过程或某种变化,可用多种程序设计流程来控制。小学教师设计的程序可能不是最简洁的,甚至在计算机专业人员看来是很“笨拙”的。通过实践学习和虚心求教,这个问题也是能够解决的。
四、使用自制CAI课件的体会
在目前用于课堂教学的CAI课件较为匮乏的情况下,与其感叹课件缺乏,不如自己动手实践。小学教师自制CAI课件的最大障碍就是不懂或不熟悉计算机。一提起计算机,有些人觉得很神秘、很难学。其实只要肯下工夫,学会使用计算机是不成问题的。况且有些课件工具并不是很难学,如PowerPoint、Authorware等工具的使用方法很容易掌握。
通过亲自设计、制作和使用CAI课件,小学教师可以熟悉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较快地掌握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更深刻地理解CAI,从而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总之,CAI课件的制作是一个艰苦的创作过程,需要多人的团结协作,还要听取别人的意见,综合多方面的观点,制作者付出辛勤的劳动,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傅德荣.CAI课件设计的原理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乌美娜.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杨改学.艺术基础美术.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关键词] 多媒体音乐课件;前期准备;阶梯式教学;内容分类;录播同用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1] 因此,如何制作出好的音乐多媒体课件,成为实现高效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一、课件制作的前期准备
首先,在导入音乐新课时,经常需要一些合适的音效素材,如各种鸟鸣虫啼、动物人声、小桥流水、乐器音色、自然界的各种声响等,还需要各种图片素材,如自然风光、地理图文、民族特色、民俗风貌、动画城堡、卡通人物等,还可以准备一些有意思的故事视频,用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然后,在新课教学及律动教学时,教师可适时插入一些知识性的题材,如音乐歌舞片段、风土人情简介以及音乐主题的展示与欣赏等,以促进学生学习动力。在创新教学环节时,需要利用各种图片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作欲望。在拓展教学时,可加入名曲欣赏等内容拓宽学生视野……。其间,需要根据课堂各设计环节的需求,对收集的各种素材进行归纳整理,分类存放。当教师需要使用时,可及时地根据教学环节设计的需要,从相应的环节素材资源库中找到合适的内容,用来编辑和制作音乐课件,并做到随时可用、手到擒来。
二、 阶梯式教学方法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发展过程及认知规律,《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将音乐学习划分为低、中、高段,以逐步提升W生的音乐能力和素养。
1.低段教学,直观展示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生动活泼,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等特点,积极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去获取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执教《小青蛙找家》一课时,在我制作的音乐课件中,首先插入小青蛙找家的故事视频,生动再现了小青蛙找妈妈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小青蛙从蝌蚪变成青蛙的成长过程,同时,又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小青蛙找家的迫切心情。之后,利用电子白板的功能,设置出当学生读出一种节奏,就能让一只小青蛙回到家的场景界面,引导学生进入节奏教学情境,告诉他们“如果你们能读出这些节奏,就能帮小青蛙们找到自己的家了”。为之后的歌曲教学打好铺垫,使学生们能够轻松学会演唱此歌。最后,抛砖引玉,以一段学生表演小青蛙跳舞的舞蹈,激发他们的表演欲望,让他们自由、自主地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达对《小青蛙找家》这首歌曲的喜爱,且歌且舞,器乐伴奏,将课堂教学推向高峰。
2.中高段教学,简化难度
高段的学生已经初步形成抽象逻辑思维方式,他们喜欢自主探索、理解记忆、主动掌握、获取信息。因此,针对中、高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在制作课件时,需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循序渐进地将学习资料一一展示,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并帮助他们区分重、难点,逐一攻克,理清学习脉络,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在《老爷爷赶鹅》一课中,我在课件中再现了老爷爷赶鹅进城的动画场景,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利用录音软件将歌曲中X X X X Ⅹ│0 X X X 0│的节奏,配上模仿大白鹅的叫声,让同学们攻克节奏难点,让学生模仿大白鹅摇摆走路的样子,充分感受大白鹅的可爱形象,这样再学习这首歌就可以做到化难为简了。
三、内容分类式方法
1.内容分类要明确,界面设计要清晰
课件设计时,应将教学内容素材按不同的情景、特性和属性分门别类,在界面中清晰展示出来。在教学《小红帽》一课时,我将课件界面设计成一个游戏路线图,包括起点(小红帽的家)、途中点1(大灰狼的拦截)、途中点2(猎人的帮忙环节)和终点(外婆家), 分别用线性图标和导航图示标示出来,并在各点处设计出相应的树状菜单,将内容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使用。如在“起点”处的菜单中设计了动画故事导入,范唱引入情境;途中点1的菜单中设计了几种节奏训练(歌曲学习中极易出错的几种节奏型),并以大灰狼的各个谎言作为关卡,让学生一个个予以攻克,并在攻克后给予鲜花与掌声的鼓励;途中点2的菜单中亦包括学唱歌曲环节,情感处理,创编舞蹈进行拓展;终点处的菜单中编辑有救出外婆,惩罚大灰狼的激动场景。
2.教学思路要清晰,课件流向要合理
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都是不同的。作为课件设计者,应对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安排十分熟悉和领会透彻,根据教学需要,理清教学思路。在把握教学目标和大纲要求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合理安排各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然后有机地从内容类别中调取不同的素材,展开多媒体教学,从而达到提升教学效果,打造高效课堂的目的。
3.内容取用要简易,界面操作要人性化
任何一个多媒体课件在使用时,都是一次人机交互应用的过程,因此在设计课件时,要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内心感受,讲求界面操作的人性化,使资料调取简单快速。通常情况下,我们可将内容的不同类别以按钮的形式设置于课件的主界面上,然后根据教学需要,再将教学各环节做成相应的按钮,链接相应的内容类别,操作者可以通过任意点击按钮,随机进入各主题进行使用,并设置返回按钮,随时返回主界面。此外,我们还可根据教学需求,设置相应的菜单、导航、跳过、提示等便捷操作方式,使课件运用更加人性化,操作更简单易行。
4.注重课件美化,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使课件更加引人入胜,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还可以根据需要对不同类别的内容进行适当的美化加工。如在设计《对鲜花》一课时,我们运用PPT美化大师软件,先以歌词内容为载体,设计出风格统一的、以各种鲜花为背景主题的界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由不同的鲜花图文引出不同的乐段,让他们通过欣赏歌曲加深对鲜花的印象,接着在歌表演中让学生设计各种动作展现花的美丽,使他们身临其境,陶醉于鲜花美景之中。
四、录播同用方法
在音乐多媒体课件制作中插入一个录播同用的环节,让学生参与其中,可以大大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录播同用,即将学生的声音、形态、个性表演等通过MIDI、数码相机、摄像机、扫描仪等设备采集音源、D像,然后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现出来。学生可以亲自参与到制作过程中,并即刻欣赏到自己创作的成品,同时及时发现不足并加以改进,使他们在满足创作欲望的同时,享受创新成功的成就感。例如在欣赏《森林水车》之后,我再次以森林早晨为主题进行拓展教学,引导学生想象森林的早晨有哪些声音出现,让学生大胆模仿,展现自己所熟知的声音,并利用录播软件进行录制,与此同时,将大家表演时的形体、动作、姿态通过摄像机一起录制完成,最后配上学生自行选择的适合主题的图片作为背景效果图,利用绘声绘影软件合成作品。随后即刻播放,学生不仅可以欣赏到自己创作的森林的早晨,还能及时发现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录播同用时,一方面,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需求,将学生自己创编乐段,利用MIDI软件或合成器将音乐简单制作出来,让学生听听效果,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用手机将班级律动或情境表演拍摄下来,利用多媒体平台再现实景,激发学生的创作原动力。
参考文献
[1]李静.多媒体在小学音乐课中的“适度”应用[J].音乐时空,2015,(11):184-186.
[2]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1世纪是高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CAI课件已应用到课堂教学领域,发挥了巨大的教学优势。在小学自然教学中做到有效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最佳时期呈现CAI课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在确定探究内容时用,增加课堂教学的民主气氛。
利用CAI课件的交互性特点,把教学中要学的内容以图文声并茂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自己选择,确定探究内容,然后进行研究、探讨,这样融合了学生的认知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民主气氛,促进学生主动地探究。如在教《壶嘴高度的秘密》时,首先我利用CAI课件设计一条高出地面1米的水渠,穿越公路,水能流过但不影响交通的实际问题时,我让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小组为单位设计草图,让学生说出他们想到的方法。每当学生说出任何一种方法时,CAI课件以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选择。根据集体选择结果确定课堂研究的内容,从而导入对壶的探究。这样增加课堂教学的民主气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探究教学内容的活动中来。
二、在创造生活情景时用,启发学生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来源于观察,来自生活实际。利用CAI课件不受时空制约的优点,以影视或动画形式创设出新颖有趣的生活情境,设置问题悬念,可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调动积极的情绪,引导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启发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如在教《燃烧与灭火》中,为了使学生知道,“遇到火灾”怎么办?首先放一段发生火灾画面,然后向学生提问,面对这样的火灾,你应该怎样做?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回答:“救火”!在表扬学生后,指出未成年人是不宜扑向火场,然后出示课件启发学生按“逃生报警协助大人救火的思路来面对火灾,不仅使学生的思路更加开阔,而且掌握了对待火灾的正确方法。又如教《物体的热胀冷缩》时,我设计了课件,开始一段是小朋友烧开水的生活情景动画录像,当放到“盛满水”和“烧时茶壶溢水“等几个情节时,在“茶壶溢水”的画面的小朋友头脑上出现一个“?”,这样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通过研讨、实验,使学生得出“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结论后,再出示一段课件,“筑路工人筑路时,每隔一段要开一道裂缝填进沥青”……出示问题,为什么修路时每隔一段都要开一道裂缝?在得出结论后,再出示课件通过不开裂缝路面与开裂路面的热胀冷缩情况的对比动画演示,进一步明确问题原因所在,启发了学生思维,解决了生活中实际问题。
三、在学生观察发生困难时用,提高学生观察的深度和广度
在实验观察中,有时现象不明显或无法观察事物内容的变化,这时利用CAI课件,以动画演示的方式,把看不清或看不见的现象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观察得更深更广。如教《压缩空气》时,在学生实验后,出示课件,首先画面上出现一个绿色的实心小球,它代表一个空气分子,学生从画面上看到空气分子群被收进了针筒里,一块黄色的橡皮堵住了针筒的出口,里边的空气跑不出去,一只小手向下压空气,分子向空隙变小,空气被压在一起了,松开小手,针筒内的空气不但能够被压缩,而且压缩空气还有弹性。这样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观察的深度和广度。
四、在揭示事物共同特征时用,促进学生知识结构。
通过CAI课件动画或影视展现,把事物的形成过程显示出来,提供给学生动具体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加以比较,帮助学生归纳和掌握事物的共同特征,从而完成知识的结构。如在教《哺乳动物》时,我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出许多动物的画面及哺乳场面,让学生认真观察,从生活、实际中去回忆,用找“共同特征”的方法发现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如教《两栖动物》时,利用影视剪辑做成的课件形式,把青蛙、蟾蜍、蝾螈的生长过程分别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进行比较、归纳出两栖动物的特征,从而促进了学生的知识结构。
五、在突破教学局限时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