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山水田园诗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王维 田园诗 意境
王维的诗歌创作,以山水田园诗的成就最高,也最为后人所关注和称赞,所以后世称王维为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山水诗的主要特色是“诗中有画”,关于这一点,人们常引用苏轼的一段话:“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读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在头脑中能够唤起对于光、色、态的丰富联想和想象,组成一幅幅生动的图画。
王维能够从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事物中,抓住最主要的特征,摄取最鲜明的一段和最引人入胜的一刹那,加以突出表现,并且总是突出自己最鲜明的印象和最强烈的感受,以唤起读者类似的体验,使之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请看《辋川集》中的一首《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写出了一片宁静的环境,使人体味出一种宁静之美。辛夷花处发红萼,像芙蓉一样美丽;然而它生长在绝无人迹的山涧旁,没有人知道它的存在,只好自开自落。美丽的辛夷花在明媚的春光中绽放开来,点缀着静谧的山谷,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山水画,读来美景即在眼前。
王维对自然的观察极为细致,感受非常敏锐,像画家一样,善于捕捉自然事物的光和色,在诗里对于色彩的描写丰富而有层次。如:“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邢桂州》)“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暗众壑殊。”(《终南山》)日落昏暗,愈显江湖之白色;潮来铺天,仿佛天地也弥漫潮水之青色。一是色彩的相衬,一是色彩的相生。日色本暖色调,因松林青浓绿重的冷色调而产生寒冷的感觉,这是条件色的作用。红叶凋零,常绿的林木更显苍翠,这翠色充满空间,空朦欲滴,无雨而有湿人衣之感,这也是条件色的作用。至于“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则淡远迷离,烟云变灭,如水墨晕染的画面。王维以他画家的眼睛和诗人的情思,写出了物态天趣、宁静优美的神韵。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运用动静相生的手法,把恬静写得有声有色,在空寂中有流动,在静态中有动感,在沉寂的山水中有无限的生趣。如《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是一幅秋山落照图。“空山”、“深林”、“青苔”等景物,构成了一幅寂静无声、色调冷暗的图画;但诗人给这幅画面着意点燃了声和色,冷寂之境顿时温暖起来,洋溢着生机。《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首诗描写秋天雨后山林傍晚的幽清景色。诗人通过静态和动态和谐配置,喧闹与静谧的巧妙安排,将“明月”、“松林”、“清泉”、“浣女”、“渔舟”等美好意象交错连缀,组成了一幅淡雅、清丽、恬美的山居秋暝图。在清新宁静而生机盎然的山水中,感受到万物生生不息的生之乐趣,精神升华到了空明无滞碍的境界,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如镜花水月般的纯美诗境。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另一重要特色是浓重的禅意。佛禅思想对于王维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无生”的观念。王维早年有诗云:“忆昔君在日,问我学无生。”(《哭殷遥》)至晚年,他在《秋夜独坐》中还说:“欲知除老病,惟有学无生。”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綦母潜是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一生有三次隐居的经历,这首诗很可能是他最后一次归隐后的作品,只须把首尾四句整合起来,“幽意元断绝,此去随所偶。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从中你就可以捕获到一些这方面的信息。
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今名平水江,源头在若耶山,全长约23.5公里。溪畔青山叠翠,溪内流水澄碧,两岸风光如画。自古以来就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禹得天书,欧治铸剑、西子采莲、西子浣纱、秦皇望海等等,融自然景观与人文风光于一体。很多诗人慕名而至,徜徉其间,不忍离去。王籍、谢灵运捷足先登;随后而来的是唐朝的崔颢、李白、綦母潜、孟浩然、杜甫、元稹、刘长卿、独孤及;及至宋明两代,王安石、坡、陆游、王守仁、徐渭、王思任等,也踏着前人的足迹,赏景吊古,挥洒才情。如果说敬亭山是江南的一座当之无愧的“诗山”,那么若耶溪就是江东的一条名副其实的“诗溪”。这里流淌着的不仅仅是不舍昼夜澄澈如练的溪水,也是绵亘不断才华绝代的诗情画意。
1200多年前的一个春江花月之夜,一个诗人泛舟于若耶溪上,无限幽美的情趣自胸次荡出,挥洒成篇――《春泛若耶溪》。
开头“幽意无断绝”,以“幽意”二字点明全诗的主旨。“幽意”即幽居独处,与世无争,任情自适的意趣。这种意趣一直就导引和支配着诗人的人生,不曾“断绝”。盛唐另一位田园诗人储光羲曾在一首酬诗中说他的好友綦母潜是“每有沧洲心”, “每”是常常的意思,“沧洲心”即隐逸之心。两次做官三次归隐,且做官的时间十分短暂,那么可以说,这份幽意,这颗“沧洲心”,也就始终存留于诗人的灵魂深处。“此去随所偶”,“偶”即“遇”,“随所偶”就是随遇而安的意思。“此去”可能有两层含义:一是表示这次挂印而去,从今以后随遇而安,随心所欲,啸傲林泉,终身隐居;二是表示这一次出游,前往若耶溪,“纵一苇之所如”,任意东西。这份自在,这份淡然,非心与自然神会者不可得之。
以下六句写泛舟的时间和路线,具体描绘了沿岸之景。“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一个“晚”字点明时间,“花”字暗合题目中的“春”字,似信笔写来,实则周到细致。晚风习习,吹拂游船,船儿任凭轻风吹送,转入春花夹岸的溪口,仿佛飘进了武陵桃源胜境;风有情,花有意,一路相伴,香气袭人。“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写出游程中时间的推移和景致的变换。“际夜”,是夜已很深了,说明泛舟时间之长,游兴之浓。“西壑”,是舟行所至的另一幽静之地。诗人置身于其间,正心旷神怡之时,抬头遥望南天斗宿,不觉已经“隔山”了,犹如隔世。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二句,用淡墨描绘朦胧的夜景。“潭烟”,是溪上氤氲的水雾;“溶溶”,是夜月之下雾气朦胧、生腾的景状,着一“飞”字,把水色的闪耀、雾气的飘流、月华的流泻,都写活了,具有迷人的动感。“林月低向后”,照应“际夜”,夜已深,月正斜,舟行向前,两岸树木伴着月亮悄悄地向后退去。
诗人以春江、月夜、花路、扁舟、南斗、潭烟以及林月的高低远近,构成了一幅春夜泛舟图。久怀“幽意”的泛舟人,面对这样的美景,怎能不滋生出“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的人生感慨呢?人生世事难以把握,就像溪上弥漫无边的烟雾,缥缈迷茫;我愿永做若耶溪边一位持竿而钓的隐者,像庄周,像姜太公,像严子陵,或者就像一位普普通通的渔夫,“青箬笠,绿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枕于清流,啸傲山林。由夜景的清雅更觉得世事的喧嚣,这就更加坚定了诗人寻幽归隐的信心和决心。末二句与前六句一写景一抒情,可谓情景交融;末二句与首二句首尾呼应,反复强调,突出主旨。全诗呈现出浑然的面貌是因为诗人最大限度地从心灵中接近了自然,与自然产生共鸣并融为一体。
《全唐诗》收綦母潜诗共26首,其中有10首直接歌咏佛寺道观,另外16首全是山水田园之作,数量不多,但成就很高。殷在《河岳英灵集》中评赞他“善写方外之情,历代未有,荆南分野,数百年来,独秀斯人”。可见诗人一贯超然出世的思想感情也给若耶溪的景色抹上了一层孤清、幽邃的色彩。但是,由于作者描写的是一个春江花月之夜的浪漫之旅,因而这夜景写得清幽而不荒寂,迷蒙而生趣盎然,也如殷所评:“举体清秀,萧萧跨俗”。其实,在诗人笔下,无论是佛寺道观,无论是山水田园,还是送别怀远,都浸染着隐逸生活的思想投影和情绪烙印,但它们又是恬淡闲静的,不似中唐诗人的愤激与焦灼,也不似晚唐诗人的无奈与愁怨,而是盛唐诗人所特有的沉稳与融和。
这首诗在写法上也很有特色。全诗紧扣题中的“泛”字,随着时间的推移,移步换景。或船前,或船后;或水面,或岸边,或空中;静中有动,声色兼备。描写又纯用白描,语言明白如话,“以最平常的语言说出人人共有的体会”(林庚《中国文学简史》)。诗格用简练质朴的古体。凡此种种,都给人以轻松舒适的美感和元气淋漓的快意。
我的家乡在襄樊,它是一座古老而又繁华的城市,历史悠久,出了很多历史名人。襄樊的秋日别具一番风韵,秋风唤醒了古朴典雅的古城。
襄樊的秋天随处可闻见一股清香。走进米公祠的后花园,一阵带有墨香的风吹入鼻中,仿佛能看见米芾豪迈地站在桌前,水墨淋漓、烟云掩映、树木简略、妙于熏染,字与墨香融为一体,载着秋风勾起了你无限的遐想……
襄阳城的“三顾茅庐”是《三国演义》的开始,在秋日的隆中里有着牛耕石像,仿佛又能看见诸葛亮躬耕苦读,在这时,他已从一名普通的青少年脱颖而出成长为一名识时务的“俊杰”。在隆中有着淡淡的香,但最为浓烈的就是桂花香了,在隆中山间若隐若现……
在襄阳这块土地上,有着无数文人墨客游览过襄阳。在众多诗人中我们和孟浩然这位山水田园诗人是老乡,他隐居在鹿门山。秋风瑟爽,鹿门山总能带给人们焕然一新的意境,看来自然的力量是神奇的,可能就是孟浩然的内心感受吧:对山水的热爱,对人间万事的感慨。字里行间流露出孟浩然对自然的憧憬及对自由的向往。如今的鹿门山屹立在襄阳城,秋风带去了孟浩然对自然热爱的想念。
过 故 人 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作者】
孟浩然,唐代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他与王维并称“王孟”,是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后世有“王孟诗派”之称。
孟浩然的诗多写隐居的闲适和旅途的景色,他的诗似即兴而发,信手拈来,却韵致深厚,妙趣无穷。写景历历如画,笔调优美;写田园风光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现存诗二百余首,其中大量的山水诗在当时很负盛名。
【意译】
老朋友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的田庄去。一到庄外,只见树木浓密,在村子的外边连成一片,一抹青山斜立在城外。到了他家,摆起酒席,面对着窗外的打谷场和菜园,我们举杯对饮,谈论农作物生长的情形。告别时我告诉他:等到重阳节那天,我还要再来欣赏。
【赏析】
这首诗之所以能具有这样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因为全诗清新如话,既不用典,也不生涩,读起来让人感到自然而又真挚,一种古道热肠的友情跃然纸上。
诗人以喜悦的感情,写出了农村平和的生活、美丽恬静的景色。既无名山胜水,也无异草奇花,有的是一片场圃、一片桑麻和具有淳朴感情的农家朋友,令人感到轻松惬意。
【关键词】浅析 艺术 特色
《山居秋瞑》是唐代大诗人王维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是天宝年间作者隐居辋川时所作,《山居秋瞑》颇能代表王维后期山水诗创作的特色,是山水诗中的上品佳作。
我国诗史上,为数众多的诗人创作了浩如烟海的山水诗,但由于个人的经历、地位、美学理想和政治抱负不同,诗歌的意境也不尽相同,有的热烈雄奇、气势恢宏;有的优雅娴静、秀美恬淡,如果说李白的山水诗多属前者,王维后期的山水诗则属于后者。王维早年写过一些格调昂扬的边塞诗,避世隐居后,其作品多以描写山水寄书情怀为主。坡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恰到好处的点出了王维这位山水田园诗人的艺术特色。作者在《山居秋瞑》中,以素描的手法,清晰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恬静优美的山村画面,流露出作者弃官隐逸,洁身自好的那种饱染桃源风味的志趣。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固然不凡,但是其艺术手法更为人所称道,有三种感受读来特别让人回味无穷,给人以清淑之气,使人神恬意适、悠然陶醉,致使不同时代的读者,可以不去探询作者的写作动机而直接获得艺术满足,这不能不说是王维的独特本领。
一、层次感――错落有致、物洁情真
美是一种和谐,即一种整体关系,并不是有了形象要素就能得到美,只有当这些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成某种完整的意境时,才能获得美。王维深得此理,他不但注意形象的个性特征,而且总是把它置于一定的联系之中,以高度提炼强化的艺术手法,选择最富有概括力、最具有个性特征的形象要素,以充分发挥每一个形象要素在描绘意境中的艺术效益。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感受敏锐,观察细致,善于通过对生活的深切领悟合体察,使画面形象错落有致、物洁情真,得到最突出、最集中、最明豁的视觉、听觉效果。《山居秋瞑》这首诗的第一特点就是将个别分散的景物巧妙的组成一幅有机和谐的完整画面。首联开门见山,以淡墨素描,勾画出清秋薄暮、雨后初晴的山村景色,字里行间润透出作者飘逸闲怡的心情,铺就了整个画面的基调。颔联由所见引出所闻,两个“主――状――谓”的句子将山村夜景点缀得惟妙惟肖,引人神往。在颈联中又由所闻引出所见,闻“竹喧”见浣女归,见“莲动”而知渔舟下,“竹”“莲”相映,给人以具体的美感,而竹中浣女、船上渔人却在若有若无、若即若离之间,寄托了作者对天旷地空,超俗拔尘的桃源世界的追求。最后笔锋一转,把摹景之笔一齐收拢,凝落在抒情上,内外物转向内心,以“春芳”反照“秋瞑”,使隐居者未惜春芳已逝,犹喜秋瞑迷人那种随意成趣的心情昭然纸上。正因为作者给每一部分材料都找到了最合适的位置,从而达到了有如兵家所说的:“常山蛇阵,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腹则首尾俱应。”的境界,多层次的形式使景致和情感得到了充分的表述。正由于王维笔下的形象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在一定的联系中结成一定的艺术组合,所以,他才能靠着简约的形象绘出完整的意境,于物趣中透出天趣,透出神韵
二、动态感――以动牵静,笔落奇生
许多诗人虽然有时创作出有声的动态画,但以热烈活泼场面的居多,以幽静场面的常常缺少生动的气息,王维的山水诗则不然,虽然表现幽静娴雅的意境,但却常常通过景物在特定环境中发生的音响和动态来衬出环境的寂静,使画面富于动态特征和音响效果,而很少停滞的静物写生。在《山居秋瞑》的颔联中,“松间明月”和“石上清泉”都是静景,作者独具匠心,在句尾字上“照”和“流”牵出了动态。不仅作者置身妙境,逸兴横生,连读者的思绪也不由随着飞泻的清泉去追想明月与白练相映的夜景,去遐思飞泉之下,必有深潭的哲理。这里之所以笔落奇生,妙就妙在将“照”和“流”两动词置于句尾,形成“主――状――谓”句式,而使动态获得了持续性。试想,倘若仅是一般地以“明月照松间,清泉流石上”来描述,固然也有那么一点意思,但与原句型相比,就显得语平意浅,韵味太逊色了。到了中下联,作者又笔法一变,由“竹喧”而见“莲动”,既衬托了静景,又引出了人物。使人油然地产生联想:浣女嬉笑着穿行在竹间小径上,惊得夜莺扑翅飞起;渔船碰击着与月光相映的水面,荡起万缕波粼……整个画面动而不乱,静而不寂。动静相衔,相得益彰,殷评王维诗:“在泉为珠,着壁成绘。”的确,在关键性的句子中,点上一个巧妙的轴心词,就会产生“用巧一字,全句生辉”的效果。所谓语不在多,点到即止,这不能不说是王维的高明之处了。
三、声息感――声光色态,相映成趣
创作山水诗只有把画面、音响、动态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一幅有声的动态画,才是难以企及的,而这正是王维山水诗的独具特色,王维山水诗的独具特色不在于他做到了一般的画面、音响、动态的融合,而在于他描写寂静环境却静中有动、寂处有音,动与静、寂与声对立统一、相映成趣,使其绝不是呆板停滞的“死”象,而是富于生气的活“画”。《山居秋瞑》一诗首联起笔于“空山新雨后”,“空”“新”二字,巧妙地将明净旷野与间适雅趣相柔和,尔后落笔于“晚来秋”,倍添清新凉爽。颔联中明月“由敛到放”,照出玲珑之色;清泉 “由脆到圆”,流出了清冷之音,溢发出优美的乐感。紧接着,颈联以“竹”“莲”的色彩对比,定下了秋景的基调。并以浣女“嘻嘻”笑语、行船“哗哗”击水声与前文的溶溶月色,淙淙流泉相渲染,以金秋佳景与劳作人们的淳朴勤劳相映衬,赋予了画面生气盎然的气息。秋色为人物的出现作了铺垫,人物出现又使空旷的山野顿添生机。这里写出“松”、 “月”“泉”“石”“竹”“莲”,色彩相依; “照”“流”“喧”“动”“归”“下”声韵相和。这十二个字使声光色态相融合,色彩鲜而不艳,声光喧而不啸,宛如浑成天然。可见,广泛的裁剪旁枝末叶,精心筛选,找出有个性、有特点的材料为主题着色添彩,这也可以说是这首诗所以产生极强的艺术感染力的因素之一吧!
文学作品常常需要用凝练的笔墨来描绘场景,同时又要把作者自己的感情、态度融汇进去,这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弄不好往往顾此失彼,求简洁而意浅,溶情境而语烦。那么,怎样才能达到文短而意深,朴实而味醇呢?读了《山居秋瞑》后,会给我们有所启发的。
《山居秋瞑》虽然是一首短小的五言律诗,但其清晰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恬静优美的山村画面,流露出作者弃官隐逸,洁身自好的那种饱染桃源风味的志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完美的结合起来,使其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王维作为一个诗人,同时又是画家和音乐家,这种一身而三任的条件使他能更深刻地理解诗、画、音乐等几种艺术之间的异同,更深入地探索美的规律,更巧妙地融合几种艺术表现生活的特长于一炉。因此,他在把握形象与形象、形象与动态、音响等方面的关系上总有比别人高超之处,这大概就是他的山水诗兼有绘画、音乐之美,比其他许多人的山水诗更富有诗味和神韵的奥秘。
【参考文献】
[1]萧涤非等著.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唐)刘方平(开元天宝年间人)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诗词导入:刘方平,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河南洛阳人。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未考取,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生未仕。寄情山水、书画,诗亦有名,擅长绝句。诗风清新自然,质厚淳朴。其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有较高艺术性,善于寓情于景,意蕴无穷。《全唐诗》存其诗一卷。一曲《夜月》使他千古留名。诗的前半部:“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描写了夏夜的星空,清澈明亮,更深夜半,星光璀璨,其深邃幽静之美,动人心魄。诗人的笔触从月色写到星光,从星光写到人家,让宁静的氛围弥漫在苍穹宇宙之中,更深夜半之家。从更深月色的“静”字入手,写景状物,出手便高人_筹。诗的下半部:“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由景入情,由静至动,将春气回暖,虫声新透,融融暖意和美妙的声韵,都带给了夜半人家,温馨祥和,娴雅曼妙。诗人以平实无华的笔触,为我们描述了月夜、星空、鸣虫、绿窗纱,交织着光与彩,声与色的音乐般的流动着的韵律。清新可人,率真质朴,放佛带领我们回到了那个春气回暖,静谧安详的夜晚,丝丝情怀牵动着夜宿之人浪漫而遥远的遐思。好一个“透”字,恁般迷人,恁般洞彻明亮,穿越了千古诗坛,将刘方平的名字深深镌刻在每一位热爱这首诗的读者心中。
木子画评:这幅《秋声媚幽图》有名款黔章,是何涵宇先生(1913-2003)所作,笔墨细致温婉,构图精致,设色清雅,几茎湘竹,一丛素菊,衬托着翠绿色、姿态优雅的纺织娘,使画面中透出了秋夜有的百虫争鸣的美的韵律。静中有动,动中有鸣,深远悠长的虫声仿佛透过纸面,传送到读者的心扉之中。何涵宇先生,青年时代即师从雪涛大师,勤奋努力,工于绘事。深得乃师口授身传,加之本人勤于躬耕,数十年苦心钻研,其花鸟画笔墨技巧已渐入王派花鸟画堂奥,并融入了个人的绘画风格。这幅作于70年代末期的画作,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绘于1978年,正是“”之后,拨乱反正,冷涩严峻的政治氛围,冰雪融化之际,这时书画作品可以落款签章了,所以这张作品是见证中国传统绘画历尽劫难后,逐步恢复正常创作的起步作品。
画家介绍:何涵宇(1910―2003),原名建平,字涵宇,号寒竽,后以字行。1910年1月出生于北京,原籍浙江上虞。自幼喜爱绘画,曾自学恽派花卉。18岁师从王雪涛,为王先生之入室大弟子。同年加入中国最早、最有影响的美术社团之一中国画学研究会,为当时该会最年轻的会员之一。得与当时名家切磋技艺,绘事大进。解放后加入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任齐白石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特聘教授等职。
(《华子岗》
唐・裴迪(716-?)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唏。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诗词导入:裴迪(716-?),唐代诗人,河东(今山西)人。官蜀州刺史及尚书省郎。其一生以诗文见称,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与大诗人王维、杜甫关系密切。晚年居辋川、终南山,与王维来往更为频繁,故其诗多是与王维的唱和应酬之作。“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谖。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这首号称“诗中有画”的诗篇就是闲居辋川时王维答赠裴迪的。这首诗是裴迪与王维诗词唱和之作,华子岗是辋川一带有名的风景名胜。青山苍翠,松涛连绵,日影山光,飞瀑流泉,裴迪隐居在此,与王维时相往来。诗的前两句“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唏”描写了空山落日,松涛起伏,诗人在还家的路上,看到了滚动在小草上的亮闪闪的露珠。诗句率真自然,平实工致,无雕琢之痕,而意趣天成。后两句“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则进一步描绘了高寒之处的山岚雾气变化无常,有“雾从脚跟起,云傍马头升”之意。末一句则是寓景于情,以翠色拂人衣,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情感的相互交流,描写的真实动人。诗人到此,已是物我两忘,将自己完全融入到美丽的自然景色中去了。
此等做法完全背离教育家叶圣陶的主张,即“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如果抓住精要之处,指导一二句话,也许就够了,不一定要繁复冗长的讲说”。其结果自然事与愿违。既不利于培植学生的想象力,更不能涵养学生的诗情。
本人主张尊重诗词鉴赏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探寻古诗词鉴赏之正道。
一.触类旁通,从题材类别角度解读古诗词
面对卷帙浩繁的古诗词,如何能做到“读一首诗,知一类诗”?语文教师可尝试引导学生触类旁通,从题材类别角度解读古诗词。据题材分类,我国古诗词大体有相对明晰的界限,可分成羁旅行役诗、边塞征戍诗、送别怀人诗、山水田园诗、怀古咏史诗、托物言志诗、即事抒怀诗等常规题材类型。有不少诗歌,题目就点明了题材类别,而诗歌的意象则能帮助强化对题材类别的判断。尽管作者构造的个人意象群,一定程度上跟作者独特个性及独创风格有关,但某种题材类别的诗歌大体上还是有一些特定的典型意象的。
譬如山水田园诗的典型意象常见溪水、山石、松杉、闲花、野老、牛羊、鸡狗、谷鸟、白鹭、柴扉、村舍、草稼、炊烟、桑麻、南亩、五柳、浮云、明月、渔歌等。边塞征戍诗的典型意象有大漠、烽烟、长城、黄沙、塞草、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横笛、羌管等。抓住这些典型意象深入揣摩意境,易于窥见作品意旨,鉴赏便可事半功倍。
苏教版初中语文的编写者较注重兼顾选择不同题材类别的诗歌及代表作。如王维、孟浩然、陶渊明等是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是唐代边塞征戍诗的代表。我们可引导学生从代表诗人着手,把握某类题材的诗歌特征。比如,我们可从领唱盛唐“好声音”的高适、岑参入手,从宏观角度把握边塞诗的特点。生在盛世的高适、岑参,分别追随军功卓著的哥舒翰、深得朝廷器重的封常清,尽管边地风沙严酷异常,甚至“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但他们豪气干云,用烈烈雄风书写“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一首首高亢激越的边塞诗篇,将尚武任侠之风、豪迈慷慨之气、进取建功之心发挥到淋漓尽致。这些诗折射出盛唐边塞诗雄壮豪迈的特点,从中可明显感受到“盛唐之音”奏出的盎然旋律。
二.知人论世,观照诗人别样的精神世界
“知人论世”的最早提出者孟子,在《孟子・万章下》中主张,“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的阐述更清晰,“然才有庸侑,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谲,文苑波诡者矣。故辞理庸偏,莫能翻其才;风趣刚柔,宁或改其气;事义浅深,未闻乖其学;体式雅郑,鲜有反其习;各师成心,其异如面。”纵观源远流长的古典诗词评论史,各种公认的诗话、词话及其他文学批评,均有知人论世精神的实际运用和演变,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岂容忽视?
虽说可“读一首诗,知一类诗”,但要准确解读,还需运用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披文入情,进入诗(词)人的精神世界,以期产生感情共鸣。不断衍变发展的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在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中的地位异常重要。因为任何一首诗词都不可避免地会打上作者的生活烙印,甚至是鲜明的时代印迹。“知人”就是考察作者的家世、经历、行踪、处境、性格、个性气质、思想意识、艺术修养、审美情趣及创作意图等。“论世”则是考察社会历史面貌,特别是作者所处的时代风貌、社会环境等。
试想,如果不熟悉苏轼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作于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期间;如果不清楚在近四十年的官宦生涯中,他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贬谪中度过,却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如果不知晓他的人生哲学(老了又何妨),依然可以左牵黄右擎苍,老当益壮;如果不明白他于熙宁六年(1073)当钱塘潮来江水回流时深发感慨:“江边身世两悠悠,久与沧波共白头。造物亦知人易老,故教江水向西流(《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其三)”,又怎能读透《浣溪沙》“门前流水尚能西”中乐观旷达、奋发向上的精神?
三.咬文嚼字,是立体读懂古诗词之关键
宋代阮阅编选的《诗话总龟》载有一段被古今传为美谈的文字因缘: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得止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止尹前……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究竟“推”好,“敲”好?却是各有其说,各有其理。这就是该典故无穷魅力所在吧?古今许多人往往认为“敲”比“推”字好,因为“敲”是诗眼,敲破了原来的静谧氛围,响中寓静、以动衬静,使诗歌形象更丰满而生动,意境更幽深而明晰。看准“推”好的朱光潜先生认为,寺院中只有一个和尚,乘兴步月,独自幽步后兴尽而返,自掩自推;且“推”可无声,更契合前句“鸟宿池边树”的幽静环境。本人也认为“推”更好,因为“推”除了更契合前句意境外,还更契合此诗主旨。本诗是卒章显志,“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将诗人对隐逸生活无比神往的心迹表露无遗,诗人只是暂且离开,且身离心未离,不久会前来共同归隐。僧“敲”虽说礼貌,能带来些许惊喜,但较拘谨,倒彼此显得有点隔膜,不能充分体现悠闲自得之趣。
诗词本来就是语言的艺术。元好问在《与张仲杰郎中论文》中道:“文须字字作,亦须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未足。”古往今来的创作者和鉴赏者耗费心血地咬文嚼字,经历了大量语言材料的筛选锤炼,以及思想与情感的反复调整,我们师生哪能不咬文嚼字?否则,谈何立体读懂诗歌?师生共同咀嚼“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语,如诗眼或词眼,然后引导学生合理联想和想象,将它在原句中构成的画面化为自己的感官,进一步探究其中烘托的意境,体悟思想情感。如苏教版七年级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一个“阔”字,表现出春潮上涌,江水与岸齐平时浩渺广阔之景,既写出江水之势,又写出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还折射出诗人放眼山川的博襟。
四.神游冥想,以“己意”揣度作者之“志”
客观讲,读者对古诗词的鉴赏一直存在着审美差异。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钱钟书在《也是集》中说:“吾诗中之意,惟人所寓。吾所寓意,o为己设;他人异解,并行不悖。”其实我国古代就有“诗无达诂”之说,这与西方文学批评所主张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神似,但“诗无达诂”更强调读者不能仅仅看到语言文字与事物之间有形的直接联系,还要看到无形的间接联系,不能机械呆板地照字面直解诗的语言,不能望文生义而“以辞害志”。正如《孟子・万章上》所云:“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比如苏教版八年级编选了被称为“如天马行空,神龙出海”的《宣州谢x楼饯别校书叔云》,开篇是破空而来的“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我们知道合理的解读是:“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但笔者教学时发现有部分学生理解成:无情地抛弃我而去的人儿,昨天就无法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人儿,今天就活该有很多烦恼!这样的解释真是让人啼笑皆非。“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的李白竟被误读成了弃妇形象!几乎完全偏离这首送别诗的“志”。类似例子却并不鲜见!
怎样才能真正实现神游冥想?其实,无论圣人与凡人,古人与今人,都有心理的同构性,可以彼此遥相契合。陈寅恪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中写道:“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学生虽不能与作者处于完全一致的境界,但能有相似的境界,从而隔空产生共鸣。如范仲淹《渔家傲》中写道:“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对于很多背井离乡的学生而言,虽然他们禁酒,但异乡感触深入骨髓,对故土及亲人魂牵梦萦,甚至也有“归无计”与“人不寐”之时,所以他们很能神会“酒”这个意象掩饰下的相思情、相思苦。
当然,以上方法不是彼此割裂的教学和鉴赏古诗词之道。作为语文教师,须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并适当结合其它诗歌鉴赏方法,如结合“因声求气”,体味古人的人格美并获得一定的美感教育。总之,教师要增加自身驾驭古诗词的理论厚度,重视学生具有个性色彩的情感体悟,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身鉴赏古诗词的艺术功底,引导学生切实重视对古诗词本身的审美,引领学生真正进入古诗词的意境,视野得以不断拓宽,诗情得以渐渐充盈。
参考文献:
[1]孟轲q孟子[M]q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2]鲁迅q且介亭杂文[M]q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3]阮阅q诗话总龟[M]q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4]王运熙,周锋q文心雕龙译注[M]q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关键词】诗歌;语言风格;鉴赏
诗歌的语言“风格”是指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造成的不同的创作特色。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人、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我们在这里选几种常见的语言风格加以分析。
一、清新明丽
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清新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一般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清新之风常见于山水田园诗人,如陶潜的诗的特点主要是平淡,有时候也不乏清新,而王维,孟浩然的诗则相对比较清新。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这种风格的诗歌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其艺术境界形如大雨过后的清清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诗词用语新颖别致,景致清新明丽,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美的愉悦感。
二、婉约细腻
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如朱庆馀的《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字里行间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诗贵有灵气,诗的灵气在于隽永,在于“字短情长”,其深意藏而不露。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
三、豪迈雄奇
此种风格的诗,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如《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其诗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既非刻能学,又非率尔可到。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极参差错综之致;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流易。
四、悲壮慷慨
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时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王昌龄的边塞诗《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本诗虽然是“战地进行曲”,但所表现的并非好战的意识,而是体现深沉悲壮的生存力的较量,他对于英雄主题的发掘,达到了无人能及的高度。诗作首先将读者带进了绵延数千里的祁连山脉和青海湖之间,绝域的苍茫又通过连天的沉沉阴云表现出来。画面显得壮阔而苍凉。当时“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前两句的这两层渲染,使绝域深处的“孤城”之危令人胆寒。而“遥望”则含了无数期待。于是,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暗淡苍茫的景色里。
五、沉郁顿挫
沉郁就是深沉蕴藉。沉郁的诗作者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如,处于盛世末期的杜甫,少时有雄心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国运衰微,加之仕途不济命途多舛,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也使杜诗诗风大有转变,趋近现实主义。而杜诗对意象选择的个性化,是杜诗语言的基础。常在杜诗中出现的意象,例如古塞、秋云、猿啸、残炬、急峡、危城、孤舟、落花、落日等自然景观,以及织女、老妇、老农、嫠妇等普通百姓,还有官吏、将军、恶少等权贵势力,都表现了杜甫对“中兴济世的热切,对淆乱乾坤的指斥,对横行霸道的愤慨,对漂泊流离的悲伤,对生灵涂炭的悲悯,对物力衰竭的惋惜,对博施济众的赞美”,而正是这些沉重情感的表达,使得杜诗的语言趋于“沉郁顿挫”。
另外,古代诗歌的语言还有朴素自然、含蓄委婉、幽默讽刺等等,这些也是近年高考中常常出现的题目之一,因篇幅的原因,我们不再一一详述。
参考文献:
关键词:认知意象;明析意境;探寻诗意
我国古典诗歌,从源头上就讲究“诗言志”。“志”就是“情志、志趣”,即思想感情。而诗歌的语言又以简约、凝练、隽永见长。诗人可谓惜字如金,炼字佳话广为流传,当如此精炼的诗句呈现在学生面前,我们应如何引领学生真实可感地解读诗歌,提高鉴赏能力呢?
一、回归原点,认知意象
意者,心之音,即作者的思想感情;象,即盛载着思想感情的物象。意象即一个个具体的融合着诗人情感的物象,也就是作者为表情达意而精心塑造的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只有把握了作者为表达情感所借助的意象,我们才能透过它去感知倾注于诗句中的诗人的真情实感 。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看看这位才子用了哪些看似信手拈来的意象,精心渲染描绘出了怎样的典型环境和诗情画意来供我们品鉴。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深秋的夜晚,诗人所乘坐的船只停泊在苏州城外枫桥下,这位满腹惆怅、辗转难眠的客子,被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所深深吸引,即兴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枫桥夜泊》。
简洁的28个字,作者为我们展现了如下意象:渐渐西斜的月亮、啼叫的乌鸦、满天的霜花、江边的枫叶、点点的渔火、远处寒山寺的钟声、孤舟上不眠的客子。
作者前两句诗仅用14个字,写出了6种意象;后两句仅用了两个意象写了一件事:静听远处传来的寒山寺夜半钟声。
二、再现画面,明析意境
中国诗歌历来讲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读懂诗歌字面意义基础上,再现画面形象,感悟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画面形象揣摩对了,情感内涵就把握准了,也就拿到了鉴赏诗歌的钥匙。
因此,鉴赏诗歌要身临其境,方能“悟”境。重在领悟作者的境中“意”。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中指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作者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充满热爱才能有感而发,才能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观察的客观事物中,才能创作出可观可感的意境。
意即思想感情;境即艺术境界。作者所描绘的自然景物、生活图景、人物形象与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谐统一,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即意境,是情与景的和谐统一,是由一个或多个意象相互映衬共同形成的一个艺术氛围。
《枫桥夜泊》中,张继这位羁旅他乡的游子,深夜独立于夜泊的小舟头(人物形象);看着一点点下落的月亮、江面闪烁的渔火、朦胧的江枫(视觉意象);听着乌鸦的啼叫、远寺的钟声(听觉意象);感受到茫茫夜色中正弥漫着的满天的霜花 (感性意象)。
诗人精心选择和安排,把具体形象和具体画面巧妙地组织,绘声绘色地为我们描述了夜泊枫桥下的所见所思所想,把一幅深秋江南水乡夜景图立体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真可谓意境幽寂而清远。
三、置身境中,探寻诗意
朱光潜《诗论》中认为 “诗的特殊功能就在以部分暗示全体,以片段情境唤起整个情境的意象和情趣。”所以读诗既要理解应有之意,更不能放过言外之意。
秋夜水乡舟头,看着落月,听着乌啼,使人落寞之感油然而生;茫茫夜色中漫天霜华围向孤立小船的诗人,寒意陡然而起,羁旅他乡孤舟客子的凄凉,感同身受;闪烁的渔火,朦胧的江枫,一动一静,一明一暗,水乡秋夜的幽寂清远真实可感;对愁眠一个“愁”字,突出了作者在这样一个夜晚的满怀愁绪;夜半的钟声衬托出夜的静谧深沉,升华全诗。
作者按时间顺序和感觉过程把这些意象和谐地统一于水乡寒夜这一大背景下,勾勒出一幅情味隽永、幽静诱人的江南水乡夜泊图。
置身如此幽寂清远的意境中,我们可以探知作者身处乱世、羁留他乡的孤独、寂寥、凄凉及满怀的愁绪。
因此,鉴赏诗歌就是要:抓意象、析意境、揣摩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是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所作,又是一首由景创境、进而传情的典范之作,诗人在创作中,风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首联写正值寒秋,山间泉水不停歇地潺潺作响,随着天色向晚山色变得更为苍翠,“转”写出山色渐变的动态;“日”赋予水永恒的特征,山、水两个意象给人以时近黄昏之感,同时又融入了时间的永恒、人生的短暂。首联作者便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有色彩、有声音的风景画面。其中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索。
颈联写出的暮色中原野乡村景象,夕阳、炊烟、水面上落日的余晖等意象,写出了美丽宁静、恬然自乐的乡村风景。
颔联、尾联刻画诗人与裴迪两个人物形象,写人物时与景物密切结合,柴门、暮蝉鸣、晚风,又有五柳、接舆两个典故,把人、景、情和谐完美地结合起来。
人物呼之欲出:柴门外,倚杖(年事已高)临风,听晚树蝉鸣、泉水叮咚,看渡头落日、墟里孤烟,一位神态安逸、潇洒,闲赏美景的诗人如在面前。
诗人又以五柳(陶渊明)自况,把沉醉狂歌的裴迪与楚狂接舆相比,生动刻画出了裴迪与世相悖、放荡不羁的狂士形象。表明了诗人对他由衷的好感和欢迎,诗题中“赠” 便有了着落。
暮色原野中寒山、秋水、落日、孤烟、柴门、暮蝉鸣、晚风等富有时间季节特征的景物,日落黄昏中倚杖看着田野乡村景色的诗人和面前沉醉的友人,一幅和谐的隐居生活画卷便如在眼前,亲切可感!
意境和谐、自然、清新、明净、充满生机。人、景、情完美结合,诗中既有情趣,又蕴含哲理。诗人既赏佳景,更遇良朋,辋川闲居之乐跃然纸上,有山水相伴,能在静谧和谐的大自然中参悟人生,此心安处是吾乡恰恰是诗人的真实写照。
参考文献:
[1](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 [M].北京: 中华书局,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