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节日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七夕节很快来了,你知道七夕节习俗吗?相信不少人都不是很清楚吧,下面查字典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七夕节习俗,感兴趣的一起来看看吧!
七夕节习俗1:七姐诞广州旧时过七巧节是非常热闹的。宋人刘克庄曾有诗咏道:“瓜果跽拳祝,喉罗朴卖声。粤人重巧夕,灯光到天明。”人们在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各种奇巧的玩品,用通草、色纸、芝麻、米粒等,制成各种花果、仕女、器物、宫室模型等物。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浸,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七夕晚(广州人多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连指甲也涂上了红色,然后把早已准备好的各式物品,如古董珍玩、鲜花、时果以及脂粉等摆放在厅堂的八仙台上,还要有一盏油灯放置在“仙禾”或“仙菜”中间。此时,有钱人家的厅堂布置得锦屏绣椅、富丽堂皇,一般人家尽量把厅堂摆设井然。一切都安排停当以后,姑娘们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此时,除了邀请亲戚朋友前来作客以外,还要请邻里中相识与不相识的姑娘们一起拜神,观尝巧艺与玩具,高高兴兴,热热闹闹,如巧艺与玩具受到越多人的称赞,主家姑娘就越高兴,越感到荣耀。广州的姑娘们说,像这样能在众人面前展示手艺,一生是投有多少回的。
七夕节习俗2:吃巧果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巧果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若购买一斤巧果,其中还会有一对身披战甲,如门神的人偶,号称“果食将军”.七夕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扞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罪尤折为梭形面巧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可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称为“花瓜”。
七夕节习俗3:针者则“输巧”正如唐代诗人所描绘:“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看寻。”再后便焚烧纸制的圆盒(梳妆盒),盒里装有纸制的衣服、鞋、脂粉、梳妆镜、梳子等,每样一式七份。祭拜仪式结束后,八仙台上的摆设保持不动,留待翌日(初七)供姑娘们互相串访时参观、评议。据明清和民国时期的一些书籍所载,广州姑娘于七夕中展示出来的巧艺,有一粒谷粒大小的绣花鞋、指甲般大小的各式扇子,有玲珑轻飘的小罗帐,还有特制的莲花、茉莉、玫瑰、夜合花等,花盆只有洒杯大小,盆内描有两朵花,一真一假,令人难以区别。到了初七晚,继续如昨晚一样祀神,称为“拜牛郎”,一般由男童主祭。七夕过后,姑娘们所制作的工艺品、玩具等
关键词: 日语 夏季 季节词 日本文化
引言
日语中有很多表示夏季的季节词。
关于季节词的研究并不多见,王秋菊、陈永岐的“日语中的季节词”一文,诠释了七个季节词,“日本俳句赏析”一文,分析了赏析俳句时,注重理解季节词的重要性。陈永岐的“中日樱花文化的相同点与相异点”一文,比较了中日樱花文化的异同点,“日语中表示四季的季节摘 要: 作者从初夏、仲夏、盛夏、晚夏四个方面分析日语中表示夏季的12个季节词。这些季节词历史久远,寓意深刻,与日本人的生活、习俗、文化等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学习日语时注重学习理解日语中表示季节的词语,对于理解日语、了解日本人、解读日本文化大有裨益。
关键词: 日语 夏季 季节词 日本文化词与日本文化”一文,收集了诸多季节词,但是解释过于简单,缺乏实例。笔者将从初夏、仲夏、盛夏、晚夏四个方面分析日语中表示夏季的季节词,分析其与日本文化的关系。
一、表示初夏的季节词
1.薰风
“L`る五月”(kazekaorugogatu)①,现在几乎是一个惯用句,这个“L`る”(kazekaoru)来源于汉语的“薰风”一词。
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8)的诗人伊藤东涯(1670―1736)所做的七绝《纳凉》:“满庭竹柏郁森森,遮却残阳晚影深。高卷疏帘凭栏坐,薰风吹送一蝉吟。”傍晚纳凉,薰风送来蝉吟,真可谓平淡的表现,无穷的余韵。中国唐朝诗人杜荀鹤(846―904)的《春宫怨》咏道,“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用“碎”、“重”细微地刻画了鸟声与花影,“风暖”与宫女的孤寂形成鲜明的对比。
2.杜鹃
杜鹃也叫杜宇、布谷或子规,初夏时昼夜不停地叫,是益鸟。
在日语中,“杜鹃”是夏季的季语。镰仓初期的禅僧道元(1200―1253)在歌中咏道“春花秋月杜鹃夏,白雪皑皑寒意加”,一语道出四季不可替代的情趣。
江户后期的随笔家松浦静山(1760―1841)用“杜鹃不鸣”表现了掌权人的性格。“杜鹃不鸣,就杀了它”,表现了织田信长的性急和难以取悦。“杜鹃不啼,设法让它啼”,表现了丰臣秀吉是一个好奇心旺盛的骗子。“杜鹃不啼,那就等到它啼为止”,表现了德川家康超强的忍耐力。
唐代诗人崔涂的“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引用“庄周梦蝶”和“杜鹃吐血”的典故,表现了自己的思乡之情。多种原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杜鹃的阴暗一面。
3.梅雨
在日语中,“梅雨”(tuyu)主要指的是季节,也指阴历五月下的长雨。
因为黄梅季潮湿容易长霉,所以汉语中原本写作“霉雨”,但是人们忌讳“霉”字,因为“霉”与“梅”同音,加上此时是梅子黄熟季节,所以写为“梅雨”。梅雨的特点是雨量不大,但是持续时间长,所以要特别注意防止食物中毒。
“五月雨”(samidare),即是梅雨,阴历五月下的长雨。“五月梅雨下涟涟,两三人家大河前”是与谢芜村的俳句,大自然的强悍与弱小的人造房屋形成鲜明的对比,阴雨连绵,河水上涨,两三人家岌岌可危,充满了紧张感。
古典文学中使用的是农历,日语中的“五月晴”(satukibare)所表示的并不是梅雨结束后的晴天,而是指梅雨期中的晴天。
4.端午节
端午是中国传统节日,农历五月初五日。相传古代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投江自杀,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一天当作节日,有吃粽子、赛龙舟等风俗。
日本昭和23年(1948年)7月将5月5日定为“儿童节”(kodomonohi),目的是“尊重儿童的人格,谋求儿童的幸福,感谢母亲”。
中国的习俗先传入宫廷,接着传到武士家,随着在武士中的普及成为男孩节。端午的“端”是最初之意,“午”是马之意,合起来端午就是最初的“午日”,这一天在中国是不吉利的日子,因此要使用菖蒲和艾蒿祛病除灾。这种活动在5月宫廷的宴会时也进行,到了仓时代,因为“菖蒲”(syobu)与“尚武”(syobu)谐音,渐渐变成以男孩为中心的活动。3月3日是女儿节,5月5日就变成了男孩节。
5.新叶与嫩叶
“若~”(wakaba)、“青~”(aoba)两个词在日语中的意思并不一样。“若~”指“长出不久草木的新叶”。“青~”特指“过了‘若~’期的郁郁葱葱的嫩叶”。
“初夏谒日光,新叶嫩叶沐艳阳,日光真辉煌!”是松尾芭蕉的俳句,其中没有出现东照宫和德川家康。松尾芭蕉赞美了作为山岳灵场的日光山的宗教美。日光庄严的自然美,给予松尾芭蕉深深的宗教似的感动。“青~若~”辉映阳光的姿态,象征了日光的神威照射万物。句眼是初夏树木浓淡各异的树叶“青~若~”。梅花凋谢、桃花褪色、樱花散尽,百花缭乱的春天结束了,绿色的嫩叶盖满山野,虽说是绿色,也有无限的浓淡之差、明暗之异。
二、表示仲夏的季节词
1.香鱼
日本人食用最多的淡水鱼就是香鱼,占河川捕鱼量的四分之一,是日本人自古就喜欢的淡水鱼。
正如其名字所示,为了品尝其香味和内脏的涩味,越新鲜越好。比较爽快的吃法,是使用传统的日本调味料,盐、醋、酱、酱油。使用油还可以,其他的味道强烈的调味料会破坏它的原汁原味,从这个意义上讲,其是典型的日本鱼。
2.插秧
一般认为日本种植水稻的历史起源于弥生时代。插秧(taue),在日语中是夏天的季语。
俳句“怀念西行法师,在柳树下休息时光流逝,村姑们插完一池稻苗,已然离去,我也该离开西行曾经休息过的柳树”,是松尾芭蕉经过下野国芦野(现在的心鞠啬切肟つ切腩)的云游柳时作的俳句。据说西行在此树下吟咏和歌“道边清泉流,柳树荫下歇”,在西行所吟咏的时间里,具体表现为插完一池秧,西行用的是“停下”,而松尾芭蕉用的是“离去”,这正是俳谐的诙谐之处。
3.短夜
“短夜”(mizikayo),是夏季的季节词。“短夜”指夏季天亮得早的夜晚。夜晚是黑暗的、可怕的,但同时是男女幽会的极好的时间。过去夜晚的黑暗与现代人所感到的黑暗是截然不同的。
《枕草子》的开头部分写道:“夏天是夜里最好。有月亮的时候,不必说了,就是暗夜里,许多萤火虫到处飞着,或只有一两个发出微光点点,也是很有趣味的。飞着流萤的夜晚连下雨也有意思。”清少纳言在夏季中最喜欢的时间是夜晚,也掺杂着相恋男女怨恨夜短天易明之情。在《古今集》、《新古今集》中,抱怨夏天夜短的和歌很多,“短夜”一词集中反映了对夏夜的情思。
三、表示盛夏的季节词
1.祭礼
在俳句中的“祭礼”(maturi)是夏季的季语,“祭礼”的原意是将物奉献给神或人之意,是一个表示在政治上服从关系的词。其词源是期待神圣之物的出现,并为其效劳。
“祭礼”大多以神社或寺院为主体而进行,其目的、方式、内容、时间多种多样,例如,祈祷五谷丰登、渔业丰收、商业繁盛、赶走疫病、无病无灾等;感谢神佛的恩赐;传统节日;祭奠伟人之灵等。
祭礼具有严肃的场面和热闹的场面的两面性,严肃的场面要求比平时更要严格遵守秩序,热闹场面时会宽容一些越轨行为。
日本的“三大祭”指的是“o@祭”(京都市、八坂神社、7月);“天神祭”(大阪市、大阪天满m、7月);“神田祭”(东京市、神田明神、5月)。此外,还有很多各具特色的地方祭礼。
2.烟火
烟火也叫焰火或烟花,在黑色火药中掺入锶、锂、铝、钡、镁、钠、铜等金属盐类,燃放时能发出各种颜色的火花,同时变换出各种景物供人们欣赏。
“花火”(hanabi)是夏季的风物诗,在岁时记中是夏季的季语。在传统中烟火曾是秋天的季语,但是按公历,盂兰盆会在盛夏,与纳凉连在一起,渐渐变成夏天的季Z。“隅田川两岸”被指定为燃放场所,开河之日,燃放烟火也有祈祷根除疫病的含义。
四、表示晚夏的季节词
1.萤
萤通称萤火虫,是一种昆虫。
萤火虫是萤火虫科昆虫的总称,大约有十多个种类,腹部发光,夏夜在水边飞舞。
萤火虫,从平安时代(794―1192)就经常在和歌或物语的恋爱场面出现。在《伊氏物语》、《宇津保物语》、《源氏物语》中均有,袖藏萤火虫,在恋人面前放之,萤光看美人的场面。或把萤火虫看作脱离身体的游魂,或将其比喻成燃烧的思恋。
日语中的“w雪”(keisetu)(囊萤映雪)来源于“孙康映雪、车胤聚萤”的典故。
《枕草子》中的第一段描写了夏季夜晚美丽的飞萤:“夏天是夜里最好。有月亮的时候,不必说了,就是在暗夜里,许多萤火虫到处飞着,或有一两个发出微光点点,也是很有趣味的。飞着流萤的夜晚连下雨也有意思。”
2.浴衣
“浴衣”(yukata)是和服的一种,一般是棉布制成的单层和服,在和服中,结构最单纯、穿着最简便,由于布料薄、透气性好,主要在夏季、洗浴后或者睡觉时穿着。
浴衣原本是最简便的服装,穿浴衣见人是失礼的。但是现在很少有机会穿和服了,人们对这种礼节渐渐淡忘了。在现代的日本生活中,主要是在焰火大会、节日、盂兰盆舞等夏季节日时,年轻女子穿浴衣。在温泉街,穿浴衣和木屐,可以感受到传统的日本氛围。
浴衣是进入江户时代以后才变成现在的形式,人们真正认识到它是夏季必不可少的东西,也就是说,作为季语用于俳句,是在江户后期。
结语
本稿从初夏、仲夏、盛夏、晚夏四个各方面分析了12个表示夏季的季节词,探讨了它们的语源、词义、寓意及在日本生活或文学作品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这些季节词历史久远,寓意深刻,与日本人的生活、习俗、文化等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此外,还有很多表示夏季的季节词,例如:“早苗”(sanae)、“虹”(nizi)、“粽”(timaki)、“牛”(katatumuri)、“野茨”(noibara)。在学习日语时,注重学习理解日语中表示季节的词语,对于理解日语、了解日本人、解读日本文化大有裨益。
注释:
①括弧中的读音为日语的罗马字读音,下同。
参考文献:
[1]山口佳o.暮らしのことばZ源辞典[M].东京:(株)v社,1999.
[2]王秋菊,陈永岐.日语中的季节词[J].东北亚外语研究,2002(05):11.
[3]王秋菊,陈永岐.日本俳句赏析[A].刘法公,徐B.外国语言文学研究[C].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6):544-550.
[4]陈永岐.中日樱花文化的相同点与相异点[J].人民论坛,2016(7):126-128.
[5]陈永岐.日语中表示四季的季节词与日本文化[J].青春岁月,2016(5):224-226.
[6]靠谇逯.靠谇逯のj学おもしろrr[M].东京:(株)三笠房,1988.
[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8]前田富祺.监修.日本语源大辞典[M].东京都:小学馆,2005.4.
重阳节是国家放假日吗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重阳节的习俗1、赏秋
重阳节是10月9日,这是赏秋的好时期,人们一般在当天会抽出一点时间去登高赏秋,感受该季节的独特感觉。当然除了赏秋,还有一些地区有晒秋的习俗,这种习俗一般是北方地区比较兴盛,因为他们这种地形比较陡峭,而且不平整,甚至可以说很复杂,因此他们总是会在秋天摆放一些农作物,或者挂一些农作物去晒干,久而久之也就变成一种习俗了。
2、赏菊
自古以来,重阳节就有赏菊的习俗,甚至某些地区把重阳节叫做“节”,原因就是因为兴盛赏菊这种习俗。一般来看,因为农历九月又称作菊月,此时的是生长最好看的时期,所以重阳节自然就会举办相关的活动。
3、登高
人们常说重阳节要登高,那是因为重阳节的时间段比较好,在金秋九月,所谓天高气爽,是出行的最佳时期,在重阳节去登高,可以更加心旷神怡,而且某些人还深信登高能够健身祛病,因此也成为了重阳节的习俗之一。
4、喝酒
喝酒也是重阳节的习俗之一,因为古时候的人们认为,有养生的作用,所以服用后必然能够强身健体,能够让自己的病痛少上一些,相传在晋代时就有相关的记载,即有南阳山中人家饮用遍生的甘谷水而益寿的故事。当然喝酒也是因为重阳节有登高赏菊的习俗,在山顶喝上一两杯酒,那种感觉才叫爽。
5、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被称作花糕,一般使用进行制作,因此又可以叫做“菊糕”。而且这种糕点不能随便吃,一般会在重阳节刚刚天亮的时候,由父母把糕点切成片,然后贴在儿女的额头上,接着还会念诵一些奇怪的语句,其实这就是一种祈福的过程,希望先人能够保护子女平安,能够得到好运,而这正是古人制作花糕的本意。
6、祭扫祖墓
有些地区的群众也会在重阳登山的时候去祖坟,借机扫墓,纪念一下逝世的长辈,莆仙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故俗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乡民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
7、佩茱萸
在古时候的重阳节,民间还有佩茱萸的习俗,因此重阳节又称为“茱萸节”,相传茱萸能够入药,能够祛病养身,是不错的东西,而且插茱萸和簪在唐朝时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8、夜里登山
这个习俗一般在陕北地区比较兴盛,因为重阳节刚好是陕北收割的季节,所以人们白天收割,晚上才去登山过重阳,在山里用荞面熬羊肉,待吃饱喝酒以后,还会一起在附近唱山歌和谈天说地,直到鸡鸣为止,此时还没完,还会摘几把野,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以之避邪。
重阳节传统美食1、花糕
重阳节敬老,登高以避灾。“糕”与“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寿高九九”之含义,所以“重阳花糕”成了普受欢迎的节日食品。
重阳吃花糕始于西汉,当时称为“蓬饵”,亦即黍糕。到宋代,重阳节吃花糕之风大盛,一直流传至今。重阳节吃花糕的起因缘于重阳登高习俗。有山的地方可爬山登高,而无山可爬的地方,就想法找弥补和替代的办法,因“糕”与“高”谐音,就出现了吃花糕的习俗。
现今重阳节售卖的重阳糕,依然会用五彩缤纷的彩纸剪成三角形,用根竹签固定,插在重阳糕上,小巧的模样煞是可爱,也有代替了体型巨大的茱萸的意思。
重阳糕多用米粉、果料等作原料,一些重阳糕,还要加入枣子、栗子为馅料,这也是南京特色,在南京重阳糕又叫早立糕,蕴含着老人对子女“早点自立”的祝福。
2、栗子糕
北京的小吃中有两样是专在重阳节时食用的,一为花糕,一个是栗子糕。栗子糕,是用栗子泥为主料制作而成的。
它的做法是生栗子去皮蒸熟烂后捣成泥,并准备好京糕切的大片和澄沙馅,将200克栗子泥分成3份,用一份摊开为底层,接着铺一层京糕片,再用一份抹平在京糕片上,再抹一层澄沙馅后,最后一份栗泥抹在最上层,上面用切成小菱角形的京糕片和细青梅丝拼成图案,就成了上、中、下为黄色,中间夹有红、褐两色五层的栗子糕了。吃时,用白糖和糖桂花熬成的糖汁浇在上面即可。
3、吃糍耙
吃糍耙,是我国西南地区重阳佳节的又一食俗。糍耙分为软甜、硬咸两种。其做法是将洗净的糯米下到开水锅里,一沸即捞,上笼蒸熟,再放臼里捣烂,揉搓成团即可。食用时,把芝麻炒熟,捣成细末,把糍耙团搓成条,揪成小块,拌上芝麻、白糖等。其味香甜适口,称为“软糍耙”(温食最佳)。硬糍耙又称“油糍耙”,做法是糯米蒸熟后不捣烂,放在案上搓成团,擀开后放些食盐和花椒粉做成“馅芯”,再卷条切片,再入油锅中炸制,成色金黄美观,咸麻香脆,回味无穷。
4、酒
2.抗寒防冻通知:冬至寒潮势大,冷空气大举南下,北风呼呼咆啸,各位同志请有衣添衣,有帽戴帽,有脖围脖,有套戴套,情人可互相拥抱,欢迎去当大灯泡!
3.傍晚,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地飘落下来。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都笼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
4.冬至有雪,九九有雪。
5.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冬至在月中,天寒也无霜;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
6.快乐雪,好运雾,阳光伴你行一路;健康霜,平安露,成功陪你每一步;朋友情,心相顾,真诚思念遥倾诉;天虽寒,共相度,立冬愿你更幸福。
7.岁月年轮转不歇,朋友情意醇又厚,节日到了莫忘怀,祝愿问候快快送,快乐幸福左右伴,好运连连不间断。祝冬至快乐团圆,饺子年年有余。
8.据说冬至收到养生的祝福,可以无限接近幸福。把快乐分成连续剧,一集一集的回忆。把快乐煮成养颜汤,一碗一碗地品尝。把快乐酿成友谊酒,一杯一杯喝到天长地久。冬至养生,快乐先行。好运盈门,友谊长存!
9.冬至来势汹汹,伴随着寒风凛冽,落叶降温,就在此时我温暖的祝福也向你扑面而来,祝冬至不冻,每天阳光明媚,温馨如春!
10.的冬至祝福语 冬至暖心祝福语大全
11.冬至大如年,北方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南方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团、冬至长线面。游子都要回家过冬节,表示年终有所归宿。这一天,饺子的香气、米团的香气、羊肉的香气萦绕在空气里,温暖着神州大地散散淡淡的冬阳。冬至是一个温情的节日,它以特有的方式和言语,释放着它的韵味。“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已至,新春不远,眨一眨眼,春天已等候在前边,所有的世间万物将随之热情奔放开来,新的希望和收获越来越近了……
12.您最近身体还好吗?年纪大了,就别太操劳了,儿女们的事会自己处理的,您要多保重身体。今天是冬至,祝您冬至快乐!
13.立冬了,清莹的雪花在风中飘荡,纯纯的友情在心弦滑动,暖暖的问候愿为你保暖御寒,深深的祝福在万水千山飞送。朋友,天冷了,多保重身体,愿你幸福安康,有一个开心快乐的冬季!
14.有句话儿对你说,冬天运动一下消化快;有句话儿对你说,多运动多吃饺子;有句话儿对你说,冬至吃个饺子更幸福;有句话儿对你说,祝你冬至安康。
15.冬至已至,新春不远,眨一眨眼,春天已等候在前边,所有的世间万物将随之热情奔放开来,新的希望和收获越来越近了。
16.冬至之日无酒钱,醒笑先生高阁眠。——沈周
17.下雪了,先是小朵小朵的雪花,柳絮般轻轻地飘扬;然后越下越大,一阵紧似一阵。
18.拉着冬至的手,我要狮子大开口,不让寒意跟你走。借天地一场风,把你烦恼全清空;借日月一束光,把你心房来温暖;借思念一点情,让快乐围绕你身边。
经过了一个晚上的“漫长之夜”,我好不容易熬出了头。今天,我与妈妈要和干爸一家去闽清的一个柿园里摘柿子??姑簧铣担?业木涂?即来烙??耍?嫦M?芟?ldquo;超人叔叔”那样,“呼”地一声,就飞到目的地。
一路上我都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当中。一下车,我就跟着干爸,向柿林进军,在进柿园的路旁,是种满了茶树的梯田,在风的吹动下,就像绿色的波涛向我阵阵袭来,令我心旷神怡。
进了柿园,我们就开始“偷雷”了,我在入口挑了一个又大又红的柿子,用剥刀剥去皮,立马吃了起来,这柿子可真甜啊,像蜜一样。无意间,我往柿林深处看了一眼,惊得眼珠子都快蹦来了,满山的柿子是多不胜数,近处的柿子树上,柿子就像一个一个小灯笼,一阵风吹来,它们在树上摇动着身体,好像在为我的到来列队欢迎呢!远处的柿子挂在树上,就像一颗颗小星星,对我眨着眼睛。
事不宜迟,我立刻拿起塑料袋,忙上了。我摸着这个,看着那个,都觉得手快不够用了。经过了一个小时的“艰苦奋斗”,大家都准备满载而归了,坐在车上,看着一粒粒的劳动果实,心里真说不出有多开心。
回家的号角响了,我看了看窗外丰收的柿园,恋恋不舍的踏上的回家的路。
【教学过程】
音乐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支歌,请小朋友们认真听,仔细看大屏幕上的画面。(画面内容为六一儿童节孩子们的活动剪影)
语文教师:画面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学生畅所欲言,分别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练习说话)
语文教师:小朋友们在庆祝自己的节日――六一儿童节,他们此时的心情怎样呢?(师相机板书课题)
语文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快乐的节日,自己读课文,从第一小节的哪些词句中你感受到快乐?(学生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相机抓住学生的发言“我们像春天一样……”出示两幅春景图)
语文教师:你想到哪些描写春天的词语,为什么把小朋友比作春天呢?(学生回答)
语文教师:谁来读读第一小节,把春意带到老师和小朋友身边来?(学生兴致勃勃、很投入地读起来)
语文教师:在这快乐的日子,我们尽情地――(引读课文的第四小节)
音乐教师:快乐的小精灵已经来到我们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来,跟着老师一起唱起来、跳起来。(教唱第一和第四小节,学生欢快地跟着唱起来)
语文教师:在这快乐的节日里,都有谁向我们表示祝贺呢?如果你是他们,你会对小朋友说些什么?
出示句式:我是 ,我想说: 。
教师范读第二小节,再进行男生和女生比赛读。
语文教师:花儿、小鸟、白杨向我们祝贺,我们怎能不尽情地……(再次引读第四小节)
师引读第三小节第一句话,再指名读第二句话。
语文教师:第二句话把“我们”比作什么?和前面的哪句话用法一样?你也能说出这样的句子吗?
出示句式: 像 一样, 。
语文教师:在亲爱的祖国的怀抱中健康成长,我们怎能不尽情地――(又一次引读第四小节)
音乐教师:请小朋友们拿出藏在你们抽屉里的打击乐器,跟着老师一起学唱第二、三小节。(师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旋律中尽情地唱呀、跳呀!)
语文、音乐教师:今天这节课,小朋友们在歌声中学习了新知识,快乐吗?让我们一同和着美妙的音乐唱响这支快乐的歌,将快乐传递给所有的人。
【评析】
一、诗乐同源,资源互享
《快乐的节日》是一首清新欢快的儿童诗歌,同时又是一首节奏明快的儿童歌曲。为了追求纯净的诗意美,光是对学生讲解诗文意义并不大,效果也不佳,这样只能将意境完美的诗体肢解得支离破碎而已。常言说“诗画同源”,其实我认为“诗乐亦同源”,但见唐诗宋词绝大部分可以和乐吟唱。中国文化长河中的唐诗宋词这两颗明珠熠熠生辉,也正是它们的光辉惠及子孙后代,何不将这首诗歌和着音乐在课堂上唱一唱呢?上面的案例证明,在语文和音乐教师共同驾驭的课堂上,把语文和音乐有机整合起来,恰到好处地实现了两门学科的双赢。这样,借助音乐来阅读并欣赏诗歌,借助诗境来渲染音乐学唱歌,不就让有限的资源无限互享了吗?
二、以唱代讲,升华情感
纵观整个课堂,音乐教师一共进行了三次教学活动。第一次是在课始,音乐教师让学生一边听歌曲,一边看孩子们欢度节日的诸多画面。欢快跳跃的音乐,振奋人心的画面,还有音乐教师那甜美圆润的歌喉,节日的气氛一下子就拥满了整间教室,笑容写满了学生稚嫩的小脸。情由境生,音乐教师的开场白不仅让学生感到新奇,更为这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快乐的基调。第二次是在语文教师教完诗歌的第一小节之后,音乐教师教唱了课文的第一和第四小节。快乐的音乐再一次响起,音乐教师一边弹奏钢琴,一边教唱,对于刚刚赏析了文本之后的学生来说,这无疑又是一次情感的升华。第三次是在语文教师教完诗歌的第二、三小节之后,音乐教师要求学生拿出课前藏在他们抽屉里的打击乐器,一边敲击打击乐器,一边将整首歌连起来唱一遍。这是整节课的部分,师生联手将快乐进行到底。由于学生是在对诗文赏读之后的歌唱,所以歌声显得更加韵律有致,此时教室里的每一个人都沉浸在了浓浓的快乐里了,达到了这首诗歌教学的目标之一:学生和诗歌里的孩子一样都是幸福和快乐的。此时歌声所传递的幸福与快乐是无法用朗读来替代的。
三、学科整合,未来趋势
目前,生源逐渐减少,很多村小已撤并或面临撤并,那么,面对相对比较充足的师资,我们一方面可以实施小班化教学;另一方面可以将师资有效地结合,共同完成某一个教学任务,让每位教师的的专业特长发挥到极致,大大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再则,新课程理念提出“淡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间的联系与综合”,总的来讲,让学生享受更加优越的教学资源,我想:这应该是一个比较新颖而又大胆的尝试吧。
世界地球日(world earth day)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2017年第63届联合国大会决议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
该活动最初在1970年的美国由盖洛德·尼尔森和丹尼斯·海斯发起,随后影响越来越大。活动宗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进而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
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每年都会在4月22日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
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和肺气肿等非传染性疾病的重要诱因,吸烟者更易感染结核病和肺炎等传染性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近600万人死于吸烟导致的疾病,其中60万人是二手烟的“牺牲品”。如果不采取禁烟措施,每年死于吸烟导致的疾病的人数到2030年将超过800万。
世界无烟日宗旨开展无烟日活动旨在提醒世人吸烟有害健康,呼吁全世界吸烟者主动放弃吸烟,号召所有烟草生产者、销售者和整个国际社会一起行动,投身到反吸烟运动中去,为人类创造一个无烟草的环境。
世界无烟日历届主题1990年:青少年不要吸烟
1991年:在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上不吸烟
1992年:工作场所不吸烟
1993年:卫生部门和卫生工作者反对吸烟
1994年:大众传播媒介宣传反吸烟
1995年:烟草与经济
1996年:无烟的文化体育活动
1997年:联合国和有关机构反吸烟
1998年:在无烟草环境中成长
1999年:戒烟。口号——“放弃香烟’”
20xx年:不要利用文化体育活动促销烟草。口号——“吸烟有害,勿受诱惑”。
20xx年:控制被动吸烟(二手烟)
20xx年:无烟体育——精彩的比赛
20xx年:无烟草电影,无烟草时尚活动
20xx年:控制吸烟,减少贫困
20xx年:医护人员在控烟工作中的角色
20xx年:烟草吞噬生命
20xx年:创建无烟环境
20xx年:无烟青少年
20xx年:烟草健康警示
20xx年:性别与烟草
20xx年: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20xx年:烟草也干扰
20xx年,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
1、世界卫生日是4月7日。
2、为纪念组织通过日,1948年6月,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第一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正式成立世界卫生组织,并决定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卫生日,倡议各国举行各种纪念活动。
3、设立宗旨:确定世界卫生日的宗旨是希望引起世界各国对卫生问题的重视,并动员世界各国人民普遍关心和改善当前的卫生状况,提高人类健康水平。世界卫生日期间,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卫生组织各会员国都举行庆祝活动,推广和普及有关健康知识,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