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感受自然作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谢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又时常多雨而少风。”这是郁达夫先生在写北国的秋时对江南秋的感慨。但我认为,在江南,如用心去体会,感触那个“秋”,感受自然,“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却还是有的。
这时秋草开始泛黄,有的一片绿一片黄,草色倒丰富了,却远不如春草的绿好看,这便成了遗憾。不过这又令我不禁想起了去年深秋在奶奶家看的一幕:半山腰上,堆着的稻草杆一片金黄,铺成了一张天然的床,躺在上面,仰望蓝天,好不清净,悠远!
这里,但凡其它的花都凋零了,只剩下桂花和,令人稍得安慰,却远不如叶好看了。叶,绿的,黄的,红色的,都有;绿的泛黄,黄的露红,红的显紫。这几色叶片集合在一棵棵树上,闭上眼睛想想,真如凡·高的油画了。偶一阵风吹过,几片叶飘落,拾起一看,却见写满了秋日的思语。
“秋风送爽”,不错的,如长辈的言语激励着你。风里带着稻香,夹着桂花的香,混着果子的味儿,如酿好的酒,沁人肺腑。秋风吹过丰收的稻田,吹过廖阔的草野,吹过枯涸见石的溪水。此刻,夏蝉的鸣声早已略去,剩下的是蟋蟀蝈蝈的奏鸣曲。
雨又与春时惊人得相似,却已带上丝丝冬天的寒意。没错,像珍珠,像断线,像柳丝,细密绵长,仿佛慈母给子女织衣似的。屋子上蒙着层雾,马路却冲得光亮,灯光也比平时惹眼。傍晚,万家灯火,更显得繁华,光明。在城里,人行道上,偶见一两个匆匆奔走的人,还有在马路上着雨衣骑车的青年。它们的房屋,像焦急的家人,在雨中等待着。
上市的农产品多了,农民的笑声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都不甘寂寞,一个个都出来了。完成了既定的目的,享受着收获的喜悦,互相庆祝,一起欢笑。“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丰收了,有更多的乐趣,有更多的期待。
欣赏景色,是欣赏它的韵,它的美。
自然的色、自然的香、自然的美,这一切都源于自然。自然是伟大的、神奇的。它与生活那么近、那么紧。品味自然,不就如同品味生活了吗?
其实,自然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自然。云南的石林,是世界自然遗产,石林最美的地方,就是不加修饰的自然美,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
我曾经多次去过石林,触摸石林的自然美。走进石林,幽幽清香扑鼻而来,咦!什么花这么香?噢!原来是桂花开了呀。穿过桂花林,就来到石林的最高处——望峰亭。举目一望,峰峦叠嶂,错落有致。只见奇石拔地而起、千姿百态、巧夺天工。远处的石头,就像一群绵羊在青青的草坪上漫步。石林的石山,称得上千奇百怪,有的像猫捉老鼠,有的像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还有的像唐僧打坐……你看,那是什么?她就是阿诗玛,正背着背篓呢!她的左手搭在右边的肩上,右手背在背后,那背篓里装满了鲜花。她穿着民族服装和绣花鞋,笑盈盈地站在高处的石山上,微微张开的双唇,好像有话要对你说,使人感到亲切、自然。
说到自然,我又想起了我的家乡——宣汉。她是一个小县城,没有太多现代化的设施,更像一幅迷人的风景画。县城边上的笔架山,树木郁郁葱葱,花儿争奇斗艳,一条小河沿着山脚向远方流去。
同样,在宣汉,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那么自然。就在中秋来临之际,我跟随爸爸回到了宣汉。我们一路奔波来到我的堂姐家。一进门,堂姐就拉着我的手,兴奋地告诉我,她最近很喜欢一种文字,叫“火星文”,“好有意思哦!”她给我写了几个字:“这种??妓淇??铕趣,???险???实际?获?o!”我看了看,好像就是把汉字转换成繁体字,或者乱加偏旁。堂姐问我看得懂吗,我哈哈笑起来说:“大概能猜到。”
就这样,我们叽叽咕咕地说个不停,又自然又亲切,好像我们没有经历过长达3年的离别。
第一个孩子叫:“春娃”。他可调皮了,凡是他走过的地方,都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他把自己的母亲打扮得美丽极了。他唤醒了春花,春草;找来了燕子,麻雀,和他一起玩耍。
老二“夏娃”又不安稳了。他尽爱出风头,这可把他妈妈急坏了,雷阵雨顿时“哗啦哗啦”得劈头砸来。饱饮够清水的花草们,个个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三弟“秋娃”因为犯了点小过错,吃了一顿“竹笋炒肉丝”。秋娃很是伤心,泪水(落叶)悄悄地落下。当秋娃走进果园时,他不再伤心了,因为农民十分喜欢他,欢迎秋娃的到来。
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是踏青春游的好季节。我们雏鹰小队的七个小伙伴决定组织去吴淞炮台湾的湿地公园踏青春游,以便让我们亲密地接触大自然,欣赏春天美景,拓展自己的视野,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景,同时也为我们雏鹰小队留下美好的回忆。
我们约了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带着各自的饮料踏上了去湿地公园的路。还未进公园的门,远远就从空气中飘来小草和鲜花混合在一起的清香,我们不禁深深地呼吸着,心情爽极了。
来到了公园,我们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真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柔风和畅,春芽初萌。由于现在的气温偏暖和,所以小草和鲜花迫不及待地成长着,盛开着。我们在花草丛中仿佛也成了其中的小花和嫩草。我们沿着公园里的水泥马路有说有笑,蹦蹦跳跳地欣赏着这春天的美景。我们好想把这一眼的绿色和五颜六色和鲜花全部装进口袋。
大自然是绿油油的稻田,在里面我们返朴归真,它就仿佛是一面有着神力的镜子,它照出了最真实的你,照出了你那纯洁的心灵。他能让你感受到天堂无与伦比的快乐,他能让你心情感到十分舒畅。
大自然是那茂密的树林,它是无私的,他无私供给人类森林资源、免费给人类提供“氧吧”。啊!你就是天神的欢娱,生命的动力。在你那里是我可以修身养性,在你那里,你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哦,这多么让人心动。
大自然你就是一本好书,你常常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无私奉献。
大自然你就是生命的源泉,如果没有你呀!世界任何生物将会灭亡,这后果真是不堪想象。
关键词:小学生;习作兴趣;阅读兴趣;大语文观;评价方式;发表作品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习作教学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既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最近,我对本校部分学生的习作兴趣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的习作兴趣不高。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饶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因此,要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习作水平,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培养他们的习作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习作,在习作中体会快乐。
一、要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对语言文字的吸收,习作是对语言文字的应用,因此,阅读是习作的基础。梁启超曾说:“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要指导学生作文,首先应教会其如何读书。”教师在教学生习作时,一定要为学生创造大量阅读的条件,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自主阅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习作兴趣也会相应地得到提高,学生就能够在快乐中习作。
二、让学生树立大语文观,引导学生感受自然,感受社会生活,积累习作材料
语文课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师要让学生树立大语文观。身处农村地区的小学生,他们对高山流水、日月星辰、花鸟鱼虫等自然之美最熟悉不过了。教师应带领学生不断地深入大自然、深入社会,针对农村学生的特点,让学生领略喧嚣的市场、不息的人流;去见识宽阔的田野、静静的溪流;去感知生态的变化、季节的更替;去采集人生的乐趣……将自己的收获经过加工和提炼,成为自己生活中的一朵朵小浪花,让学生懂得生活的多姿多彩。要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好习作,就必须引导他们在广阔的生活天地里去感受自然、认识生活、体验生活,让学生在习作中体会快乐。
三、要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教师还应在习作评价上下功夫
教师对学生习作的评价,应该打破传统的评价作文的观念――教师单一的评价模式,应该把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
1.教师评价
由教师评价是习作评价中最传统、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给学生下批语。
(1)表扬式批语。学生习作中的优点,比如语句通顺、结构完整、开头或结尾出色等,可采用表扬式批语,如“这个词用在这儿很贴切”“结尾点题,意味深长”等。
(2)欣赏式批语。儿童在习作中会出现教师意想不到的妙处或惊人之语,教师可采用欣赏式的批语,如“你的知识面很广,读者一定会佩服你的。”“你的文章很有想象力,语言表达也很出色。”等。
(3)征求意见式批语。教师在批改习作时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情趣,不能以成年人的眼光强求儿童。当然,对学生某些不规范的语言,教师还要适当点拨,但要用征求意见的口吻。
(4)交流式批语。写作常是学生倾诉心声的一种方式,教师可利用交流式批语走进学生的心田,增进师生间的感情。
2.学生评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之间交流习作以及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十分关注。当前小学语文评价的新理念也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当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1)借助于朗读自评或他评。小学生在默读中不易发现病句,可以考虑通过学生朗读,让他们自己发现拗口和有毛病的句子。使用这种方法时,既可以让学生自己读给自己听,然后修改自己的习作,也可以让学生读给其他同学或老师听,由其他同学或老师批改该学生的习作。
(2)同学互评。同学互评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使他们相互取长补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范围内和同学交换习作进行批改,然后在讨论的基础上修改自己的习作。
3.家长评价。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长最了解自己的孩子,由家长来评价孩子的习作,更能体现出评价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积极、合理、有效的评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习作后成功的喜悦,更能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让他们体会习作的快乐。
四、“发表”学生“作品”,让他们体会习作后的快乐
其实,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作品”得到别人的认可,如果教师处理得当,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如,我让学生编写一本《班级作文选》,并设立主编、副主编和编委等,把班上优秀或进步较大的习作选编进去。另外,学生还可以踊跃地投稿。再如,在学校、班上的黑板报上或自己办的手抄报上,也可以“发表”学生的习作。
总之,我在农村小学生习作的指导中,沿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习作语言――引导学生感受自然,感受社会生活,积累习作的材料――积极评价,‘发表作品’,体会习作后的快乐”之路进行指导,通过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让他们真正地在快乐中习作,在习作中体会快乐。
那么我们能否借鉴章回小说回目的形式,使我们的作文标题灼灼生辉呢?答案是肯定的。
回目式标题,顾名思义就是具有回目特点的作文标题。回目式标题对主题立意进行了赋形,使之结构化,形成了一种审美空间。因此,回目式标题克服了一般作文题目僵板、平面的特点,更丰富立体、直观形象,能包蕴文章主题,具有了当代文章标题复杂化、结构化的特征,从而具有张力,对文章主题、立意、材料等都提供了一种可能性空间。
笔者将最近几年的高考优秀作文回目式标题经过一番搜集、梳理。根据对联从写作方法上有正对、反对、串对的分类,高考作文回目式标题也可据此分类,有正对式标题、反对式标题、串对式标题三种。
一、回目式标题分类
1.正对式标题。
即标题上下两句各具有一个完整的意思,但两者又和谐地统一在一个立意主题之中。犹如两山对峙,山根相连;或似两湖相连,水脉相通。
如《修己之身以立基,假外之力而》(2015安徽)从“内修己身,外借他力”两方面生成标题,准确抓住材料之主旨,彰显文章之立意,具有张力。《荣枯随缘,遇合尽兴》(2015江苏)类乎“时评”,直抒己见,从人生的“荣枯、遇合”方面生成标题,品析时下争名逐利现象,追索智慧的根源,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发人深思。
如《向生命致敬,为人性喝彩》(2008河南)、《用心感动,以爱承担》(2008河北)、《春风拂柳花自开,寒气袭人雪自埋》(2008黑龙江)、《出自幽谷,迁于乔木》(2015四川)等都属于正对式标题。
2.反对式标题。
即标题上下句一正一反,意思互相映衬,把主题立意表现得更为深刻、鲜明,引人注目。在生成反对式标题时,尤为注意的一点是上下两句要形成反差、对比,形成一种张力。
例如:《仰观宇宙,俯察万物》(2015广东)“仰观”“俯察”形成对比,“宇宙”“万物”形成重复,将所要表达的观点――要想感知自然,就必须亲身走进自然,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舍一朝风月,得万古长空》(2010辽宁)化用禅宗的语句“不因一朝风月而昧却万古长空”,用“舍”和“得”、“一朝”与“万古”来反衬,上下联意思形成鲜明的对比,极具张力。
如《左手粪叉,右手笔杆(2015江苏)、《小常识,大学问》(2009广东)、《一点青春气,千里快哉风》(2014江苏)等标题,都是反对式标题,上下两句极具张力,具有一种反衬之美。
3.串对式标题。
又叫流水对标题,上下句的意思是顺承的、连贯的,只是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来表达。这种标题,不求形式上的严格工整,而是注重情感思绪的自然贯通,两句连贯而下恰如行云流水。串对式标题的上下两句一般都有因果、连贯、递进、条件、假设等关系。
例如《远近结合,感受自然》(2015广东)有“远”有“近”,以感受自然的方式形成张力,概括文章的立意、主题,是对立意“直接体验自然与运用科技感受自然各有利弊,远近相结合地感受自然”的浓缩。《存老实之心,开成功之门》(2015四川)形象生动地阐明了“存老实之心,方可开启成功之门”的观点,上下两句形成条件关系,强调了老实对成功之门的重要性。
相对来说,串对式标题对仗不那么严格,因此在学生标题中运用得比较多。如以下标题都属此类:《以我之力,追我所愿》(2015湖南)、《人生无极限,奇迹会出现》(2009北京)、《潜心于学术,造福于未来》(2015辽宁)、《携手同行,合作共赢》(2014安徽)、《门后花开,一路前行》(2014浙江)等。
二、类回目式标题分类
由于类似具有回目性质的标题,然而上下句又不那么工整对仗,却具有重复或对比的意味,可以称之为“类回目式标题”。
1.重复式类回目式标题。
此类标题或字形重复,或字义重复,或情调重复,或字音重复,从而具有美感,音节优美,韵律悠长。
《一念海角,一念天涯》(2014福建)标题通过“一念”的重复,形成一种音韵美,铿锵有力。《我是谁的风景,谁是我的过客》(2015北京)通过“我是谁的”与“谁是我的”回环往复,具有回环之美。《一分爱万分爱》(2008河南)、《超越困难,超越人生》(2009安徽)、《我的路,我的门》(2014浙江)、《我们的信念,我们的选择》(2008陕西)等标题也可如是观。
再如《精神不死,希望不灭》(2013浙江)《行于坚守,成于创新》(2014安徽)、《心之远,人之高》(2014湖北)等都是主题立意的一种情调重复渲染,生成标题。
2.对比式类回目式标题。
此类标题上下两句字数有可能不同,不对仗,但形成一种反差对比,也具有审美张力。
《虽去不了远方,也不负春光》(2015湖南)通过诗意的标题,点明春树坚持在偏僻山村办学的人生感悟,通过转折反差让人眼前一亮,极具感染力。《小山,大山》(2011重庆)题目一“大”一“小”,形成张力,讲述了一个种树的故事,语言淳朴,读之仿佛喝下一杯微微苦涩的青茶,明目清心。再如《不一样的震,一样的爱》(2008山西)、《花应近观,残荷偏宜远》(2009湖南)、《别样的路,同样的精彩》(2015福建)等都是反差式类回目式标题。
由于学生水平有差异,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变通。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求生成回目式标题,最好是正对式标题或反对式标题,流水对式标题次之。而相对比较差的同学,一开始可以在要求上放松一些,先引导生成类回目式标题,再慢慢向回目式标题迈进。
三、作文回目式标题的生成
马正平教授主编的《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认为,标题作为“文眼”,它是文章之主题、立意、内容、话题之“眼”,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文章标题的制作是对文章主题信息、文章内容的浓缩性、关联性、最精华语词的表达行为。文章标题和文章立意、主题的联系主要体现标题能够:指称、概括、象征、关联文章的立意、主题四个方面。[马正平.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85-287)]
也就是说,标题是作文正文的缩影,也包含着作文的信息。标题与正文,在结构上、写作原理上是同构与全息的。标题与文章正文的关系就类似于一个层层嵌套的中国套盒,标题就是套盒的最里层、最核心。从某种程度上讲,对文章标题的斟酌、确立,就是对文章立意的一种微缩式的表达。
具体来说,或将材料关键词融入标题,或由文章立意缩成标题,或由文章内容生成标题,主要通过因果思维、相似思维、构成思维、过程思维四个方面的路径生成作文回目式标题。
(一)通过因果思维路径生成标题
因果思维也就是逻辑思维,具体包含四种思维操作模型:原因分析、背景分析、功能分析以及措施分析。通过因果思维路径生成标题,会给人一种立意“深刻、深远、高远”的感觉。
通过对高考优秀作文标题分析发现,通过因果思维生成标题,有时是一种分析,有时是几种分析的综合运用,具体体现在以下生成路径:
1.措施分析生成标题。
可运用因果思维中措施分析与综合来生成标题,即对解决的问题提出方法、手段,也就是从“怎么办”的角度来拟定。标题是文章的缩影,展示的是文章最精华的部分。一般是标题前后两句扣住材料关键词或文章中心,分别提炼出针对文章内容问题的具体解决措施,形成一种不同措施的重复,从而生成标题。
如《严以待人处事,严于律己修身》(2013吉林)从待人处事和律己修身两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对仗工整。《默默无闻,蓄势待发》(2015湖北)扣住材料实质,言简意赅地指出做人要做的两个方面,先要“默默无闻”,有机会则需“蓄势待发”,从而生成标题,具有新意。
另外,以下标题都是通过措施分析生成的:《向生命致敬,为人性喝彩》(2008河南)《用心感动,以爱承担》(2008河北)、《以我之力,追我所愿》(2015湖南)、《遵规守范,呵护生命》(2015河南)、《品味生活美,争做风采人》(2015吉林)等。
2.功能分析生成标题。
即通过事件产生的后果、影响、意义、功能、作用来生成标题,即“会怎样”。一般是标题前后两句扣住材料关键词或文章中心,分别提炼出针对文章内容问题的具体的解决后果、影响、意义、功能、作用,关联文章的立意、主题,形成一种功能上的重复,从而生成标题。
《尽赏自然,尽得清欢》“尽赏”“尽得”形成一种语音的重复,是对作文立意――亲身感知自然的途径所获得的结果、意义的概括,语言简洁,具有诗意。这类标题相对较少,如《各领,人生精彩》(2015辽宁)。
3.“措施+功能”生成标题。
一般是标题前后两句扣住材料关键词或文章中心,采用前面一句是措施,后面一句是功能的方式生成标题,即“方法+影响或结果”。
比如2015年四川一考生以《褪浮华,显本真》为题,对立意“褪去那看似聪明的浮华,好显出老实的本真”加以浓缩,通过抓住材料的关键词,深入思考,立意精准而又有深度。
以下这些优秀作文标题都是通过“措施+功能”的路径而生成的:《潜心于学术,造福于未来》(2015辽宁)、《坚定立场,追求本真》(2015山东)、《伸出双手,拥抱世界》(2012湖南)、《善存指尖,青灯不灭》(2012河南)、《心存善念,阳光灿烂》(2009全国Ⅲ)、《文显其品,方动人心》(2015浙江)、《在思考中成长,在执着中成功》(2009吉林)。
4.“原因+功能”生成标题。
一般是标题前后两句扣住材料关键词或文章中心,前一句是对社会现象、生活现象、事件结果产生的原因的不断思考、追问、考察,后一句是对话体产生的功能、结果、后果、影响的概括、提炼,即“原因+结果”。一般可以用省略“因为……所以……”的因果句来表述。此类标题具有“深刻、深远”的特点。
《眼前的平凡,生命的灿烂》(2015贵州)对立意“只有做好眼前的事,才能绽放生命的精彩”进行浓缩,生成标题极具美感。再如《人生无极限,奇迹会出现》(2009北京)、《把握弯道,超越自我》(2009安徽)等。
(二)通过相似思维路径生成标题
可运用相似思维生成,即通过联想,从材料或文章内容中提取关键词,发现材料或文章内容的相似点,从而生成标题。一般是标题前后两句扣住材料关键词或文章中心,将文章内容以比喻等形式提炼出来,象征文章立意,从而生成“高妙”的标题。
《喷泉精神,泉水人生》(2015湖北),标题将喷泉与人生紧密串联在一起,显示出考生较强的思辨能力,以喷泉精神、泉水人生来诠释人生奋斗与成功希冀,思考生命实质,从泉水与人生中把握相似之处:人生智慧的呈现是类似泉水积聚的结果。《老实是德,聪明是才》(2015四川),根据材料,通过相似思维,精到地阐述了老实和聪明的关系,认为“聪明好比是才,老实则好比是德”,从而浓缩生成标题,立意不凡。再如《浙江根,精魂叶》(2009浙江)、《丝瓜与肉豆,形式与内涵》(2015山东)、《借风唤花醒,聊赠一枝春》(2015湖南)等。
(三)通过构成思维路径生成标题
构成思维路径生成标题,即对事物结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浓缩文章内容。一般方法是,将文章立意运用构成思维分解成为两个方面的要素或元素进行概括,生成前后两句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立意的标题。从通行的思维方式上进行双构训练,比如将空间的“东西”“上下”,时间的“今昔”“早晚”,人事状态的“吉凶”“祸福”“盛衰”“兴亡”等这些两极共构的词语分拆来用。正对式标题、反对式标题,均可以通过构成思维路径生成。
如《宏通科学之道,微感自然之美》(2015广东),“宏”、“微”采用对比形成张力,科学之道、自然之美形成形式上的重复,将用科学认知与亲身体验两种方式感知自然的立意浓缩出来,体现辩证思维。《柔也人生,刚也人生》(2015上海)立意厚重而有深度,通过构成思维将人生分为柔和与坚硬两种,认为“人生刚柔并济是最好的选择”。《左手粪叉,右手笔杆》(2015江苏)、《小常识,大学问》(2009广东)、《方正做人,圆通处事》(2013湖南)、《仰观宇宙,俯察万物》、《水墨留白,方圆相融》、《一念海角,一念天涯》等均属通过构成思维路径生成标题的例子。
(四)通过过程思维路径生成标题
从事情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关键环节进行概括、抽象生成标题。一般方法是,将文章内容或立意运用过程思维分解成为两个方面的历史过程、关键环节,关联文章立意、主题,生成两句共同表达一个完整事件或主题的标题。
例如《张开双臂,拥抱自然》(2015广东)将对自然的态度、感知自然的方式分成“张开”、“拥抱”两个环节,形成情致上的重复,概括了文章立意、主题。《放下执念,寻对方向》(2015山东)、《冲破枷锁,拥抱独立》(2014甘肃)等均是通过过程思维生成标题的。
再如1999年一考生巧借神话小说中的形象驰骋想象,巧妙地表达了对记忆移植的否定。通过过程思维将内容分解成两个关键过程,生成《记忆王国唐僧行凶,南海仙境观音难解》的标题,新颖形象。2009安徽卷《孙悟空悟理,花果山传经》则对原著内容进行改写,将孙悟空做事情分解成“悟理”“传经”两个关键环节,新颖独到,暗合作文材料的主旨,巧妙自然。再如《乌江巧遇项羽,对话明白人生》(2009安徽)也可作此观。
一、真诚做人,真实作文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容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话与文都不是可以做作的,有几分品德知识能力只能说几分的话,写几分的文。”这种以做人为作文之本,用作文促进做人的指导思想,对于今天的作文教学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在初中生的作文中,存在着比较普遍的虚假现象,常见胡编乱造、无病等。学生写的作文不是自己真情实感的载体,而是成了蒙蔽真实情感的帷幕,因此难以打动人,难以获得高分。人们常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要想打动人、感染人,就要抒发内心深处的真情。真诚做人,真实作文,鼓励学生,让他们敢说真话,肯吐心声,做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学生将心扉敞开了,就可以独抒性灵,才能真正消除作文时的消极畏难心理。
二、关注生活,广泛阅读
有些学生一提到写作就很头疼,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原因就在于缺少对生活敏锐的感悟力和洞察力,一言蔽之,就是未养成关注生活的习惯。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序》中说道:“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文学来源于生活,对于学生来说,主要有家庭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教师要调动学生善于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生活,多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感受自然,增加感性体验,就能从身边的生活中获得创作的源泉——写作素材。有了写作的素材,怎样才能让学生的笔底生花呢?广泛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爱读书,读好书,可以阅读天文地理、音乐美术、哲学历史……尽量用各种知识来武装头脑,丰富思想。“读万卷书”,才能“行万里路”,准备好素材,方能“下笔如有神”。
三、树立信心,多写多练
信心是成功的开始,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是消除消极畏难作文心态的方法之一。处于网络时代的我们,可以利用QQ群发挥大作用。比如,我把学生上交的作文全部以匿名的形式放到QQ群的空间里,让学生阅读后并打分,特别是评价自己喜欢的作文,大到评价整篇文章,小到评价文章里的词语句子、写作方法……每篇文章都有自己出彩的地方,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他人的欣赏和鼓励,信心足了,作文的积极性就高,进步自然就快。
关键词:生活化作文 特征 教学策略
一.生活化作文的特征
“生活化作文”是一种理念,不是一种方法。这种理念的宗旨是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人物、过程的机会,使学生在与实在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逐步地让学生对生活由“知”到“好”再到“乐”,进而用真情实感反映生活,这种作文具有以下特点。
1、体验生活化。即作文中反映出来的内容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真人真事,所表达的是学生对真人真事的真情实感。
2、事件生活化。即作文所叙述的事件有生活的基础,让人看了以后会认为“确有其事”。这里附带谈一谈“虚构”的作文的问题。学生作文允许“虚构”,这是不是“非生活化”了呢?不是的。你的作文可以“虚构”事件,但你“虚构”的事件必须有现实生活的基础,即在现实生活中“有可能”发生的。也就是说,你所写的人和事是“假”的,却让人看了以后不觉得它是“假”的,而是现实生活的真实的反映,能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3、人物行为生活化。即无论人物的语言还是动作行为,都是从生活中来的,或者是生活中“可能”会有的,让人看了以后觉得“确有其人”。
4、细节描写生活化。即作文中的某些细节,是学生生活经验积累的反映,让人看了以后觉得“确实是这样的”。
二.生活化作文的教学策略
1、让学生自己命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只有让学生自己命题作文,学生才能从生活积蓄中选取自己有话可说的内容“有创意的表达”。让学生自己命题,符合学生作文时的心理需求。作文是学生表达的需要,心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因而产生表达的欲望。学生对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等有所发现和感触的时候,自然就有发表的欲望。让学生自己命题,学生作文的时候就没有外部干扰或压力,在这种状况下,学生的情绪就高涨,思维就敏捷,作文就不在是为了给老师完任务,而是一种倾吐的方式了。这种状态下的作文,肯定是生活的、真实的。
2、引导学生将生活素材变成写作素材
学生的生活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但学生写起作文来却总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值得一写的,这就牵扯到了生活素材向作文素材转换的问题。生活素材是无意识的一种感悟和积累,这种感悟并不深刻明了,这种积累也比较零散,因此,当这些素材要进入作文时,就有肤浅零乱的感觉了。作文素材是在有意感悟与积累的过程中准备的材料,这种材料在学生作文时已经比较清晰完整了。如何让学生把生活素材变成作文素材呢?《语文课程标准》指明了方向:“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
3、鼓励学生抒写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