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食品添加剂范文

食品添加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食品添加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食品添加剂

第1篇:食品添加剂范文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标准、毒性、防腐剂

“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健康,而现在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让人们不禁为之担忧,在这些食品安全问题中,很大一部分是食品添加剂导致的。食品添加剂到底在从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为什么它会带来这么大影响,是不是所有的食品添加剂都有毒呢。

1、什么是食品添加剂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使用食品添加剂主要是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食品添加剂是构成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因素,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的组织状态、增强食品的色香味和口感、提高食品品质、改善加工条件、防止食品变质等,可以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不可能有现代食品工业。然而由于各种化学物质对食品的污染已成社会性问题,人们对在食品中使用食品添加剂开始担忧起来。然而并不是所有食品添加剂都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所有食品工业的产品都要多多少少用到不同种类的食品添加剂。不使用食品添加剂就很难制造出现在这样琳琅满目的食品。只要使用国家规定的食品添加剂,并且在规定的标准下使用,食品就是安全的。

2、食品添加剂的分类

食品添加剂是一类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是食品工业的灵魂。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食品添加剂便是随着食品工业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品种繁多、销售量大,这是食品添加剂最显著的特点。目前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总数已经达到14000种以上,直接使用的达万种,常用的600多种。据统计,1990年列入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有884种,2000年增加到22类共1513种。

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中国的天然抗氧化剂、天然色素、天然香料等天然植物抽提物产品受到国际市场的青睐。我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按功能将食品添加剂分为21类:(1)防腐剂(2)抗氧化剂(3)发色剂(4)漂白剂(5)酸味剂6)凝固剂(7)疏松剂(8)增稠剂(9)消泡剂(10)甜味剂11)着色剂(12)乳化剂(13)品质改良剂 (14)抗结剂(15)增味剂 (16)酶制剂(17)被膜剂(18)发泡剂(19)保鲜剂(20)香料(21)营养强化剂

3、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食品添加剂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改善食品色,香,味,保持和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延长食品的货架期,增加食品的花色品种,方便食品的加工,满足不同消费需要,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不可能有现代食品工业。

4、食品添加剂的添加标准

①经过规定的食品毒理学安全评价程序的评价,证明在使用限量内长期使用对人体安全无害。

②不影响食品感官性质和原味,对食品营养成分不应有破坏作用。

③食品添加剂应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其有害杂质不得超过允许限量。

④不得由于使用食品添加剂而降低良好的加工措施和卫生要求。

⑤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剂掩盖食品的缺陷或作为伪造的手段。

⑥未经卫生部允许,婴儿及儿童食品不得加入食品添加剂。

5、评价食品添加剂毒性的标准:

评价食品添加剂的毒性(安全性)有两个比较重要的标准,首要标准是ADI (Acceptable Daily Intake)值(人体每日摄入量):它指人一生连续摄入某物质而不致影响健康的每日最大摄入量,以每公斤体重摄入的毫克数表示,单位是mg/kg。对小动物(大鼠、小鼠等)进行近乎一生的毒性实验,取得MNL值(动物最大无作用量),其1/100-1/500即为ADI值。第二个常用指标是LD50(50% Lethal dose)值(半数致死量,亦称致死中量):它是粗略衡量急性毒性高低的一个指标。一般指能使一群被试验动物中毒而死亡一半时所需的最低剂量,其单位是mg/kg(体重)。试验食品添加剂的LD50值,主要是经口的半数致死量。一般认为,对多种动物毒性低的物质,对人的毒性亦低,反之亦然。

6、食品添加剂的发展趋势

①从长远看,有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使用逐步减少,天然食品添加剂不断上升的趋势;

②复配添加剂的使用是一个发展方向;

③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和微生物食品添加剂的出现,也丰富了食品添加剂的种类,拓宽了食品添加剂的发展领域。我国致力开发天然、营养、多功能、多样化、专用食品添加剂。

7、食品添加剂举例——防腐剂

7.1防腐剂(Preservatives)是为了抑制食品腐败和变质,延长贮存期和保鲜期的一类可食用添加剂,也是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类食品添加剂,它是通过抑制食品中的微生物的生长,或杀灭这些微生物,达到防腐的目的。防腐剂分为天然防腐剂和化学防腐剂,目前常用的化学防腐剂有山梨酸及其盐类、对羟基苯甲酸酯类、丙酸及其盐类、苯甲酸及其盐类。

①山梨酸及其钾盐是一种新型食品添加剂,能抑制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生长,效果显著,几乎没有毒性,是各国普遍使用的一种较安全的防腐剂。

我国规定山梨酸及其钾盐可用于多种食品、调味品和饮料,如酱油、醋、果酱、面酱、蜜饯类、山楂糕、罐头、果汁、葡萄酒、汽水等,ADI为0-25mg/kg体重。

②对羟基苯甲酸酯又称尼泊金酯,它的防腐效果优于苯甲酸及其钠盐,使用量约为苯甲酸钠的1/10,pH使用范围4-8。因为其毒性低、无刺激,安全高效,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高效广谱防腐剂之一。缺点是水溶性较差(先用醇溶解后再使用),价格较高。主要用于酱油、果酱、清凉饮料等。

③丙酸是具有类似醋酸刺激酸香的液体,也是国内外允许使用,特别是西方国家早已普遍使用的酸型防腐剂,由于它是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中间物,故无毒性,其ADI值不加限制。主要用于面包糕点制备

④苯甲酸又称安息香酸,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杀菌剂,抑菌的最适宜pH值为2.5-4之间,很多微生物都有效。苯甲酸在规定的添加量下使用时,是比较安全的防腐剂,在我国使用普遍。优点:成本低、供应充足、毒性较低,在酸性食品中使用效果较好,并对酵母、菌和细菌都有效。缺点:防腐效果受pH值影响大,且有不良味道。

综上所述,食品添加剂在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使食品添加剂符合国家标准就不会引起安全和健康问题。(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参考文献:

[1] 谭云.现代食品的安全问题[ J].粮油食品科技,2003,11( 1) : 29-31.

第2篇:食品添加剂范文

符合国家标准的添加剂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目前我们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主要有防腐剂、抗氧化剂、稳定剂、食用色素、乳化剂、漂白剂、甜味剂等约19种。种类虽多,并且有的食品添加了不止一种添加剂,但是只要厂家出产的产品完全符合国家颁布的食品添加剂含量相应标准,这些添加剂一般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也不会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会像重金属离子一样在身体中沉淀,而会随着人体代谢迅速排出体外。

食品添加剂使得市场食物丰富多彩

一些食品添加剂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例如防腐剂,它能抑制食品微生物生长和繁殖,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如果没有防腐剂的话,我们的市场上就不会有现在这么丰富的食品供人们选购了。防腐剂还可以杀灭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甚至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再如食用色素,食用色素的加入,可以大大提高人们对于食物的“兴趣”。宜人的色彩也可以第一时间唤起人们的食欲,有助于开胃,让人们有“胃口”可以吃更多的营养。

不是所有红色食物都不能吃

第3篇:食品添加剂范文

这个问题要从三个方面谈起。

1.食品添加剂的限量怎么来的?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口说无凭,必须用科学证据说话。首先,要测试某种添加剂的安全限量,先用实验动物(比如小白鼠、大白鼠)进行测试,按1公斤体重喂食100克(打比方的量),长时间后没有任何异常,但再吃多一点就会有微弱的不良反应。那么除以100得到“每日容许摄入量”(ADI),也就是1克/公斤体重,认为是对人类安全的剂量。

这个100倍怎么来的呢?从动物推算到人是10倍,这可以抹平物种间的差异;人和人之间还有10倍,这可以抹平男女老少和人种的差异,两者相加就是100倍。国际上一般都是用100倍保险系数,当然也有用更大保险系数的。

接下来要看我们在食物中可以吃到多少食品添加剂。如果我们吃到的量比ADI(1克/公斤体重)还小,那么就认为是安全的;如果比ADI大,其实未必真有健康问题,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风险,科学家会建议调整这个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或使用量。

在估算摄入量的时候,也会有3层保险系数。首先科学家一般是按人的食量估计,比如P95,也就是100个人里食量排第五位的那个,一般人是吃不到这么多的。其次所有含食品添加剂的食品都按限量值计算,也就是再多加一点就超标了,而实际上我们吃到的绝大多数食品是不超标的。另外,这个估算还是按终生每天都这么吃,显然现实中不可能。

高估危害、高估摄入量依然是安全的(低于ADI),正是多重保险系数让科学家认定食品添加剂是安全可靠的,这就是食品添加剂限量的科学依据。当然,这个保险系数是用来保护消费者健康的,而不是告诉违法生产者和监管者“随便加也吃不出问题”。

看完这个你应该明白,在保险系数范围内,敞开肚皮吃,食品添加剂也伤不到你。即使偶尔吃到超标食品也不可能造成健康损害,虽然这么说肯定有人骂我混蛋。但我更想告诉你的是,其实更可能伤害你的,应该是“敞开肚皮吃”这一不合理膳食方式。

2.没有限量的食品添加剂是怎么回事?

有一些食品添加剂根本没有限制使用量,在国家标准中的描述是“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这种模糊的、没有量化指标的说法能行吗?安全吗?其实,这些食品添加剂要么安全性高到随便用都不会有问题,比如很多乳化剂、增稠剂;要么是不可能用到产生健康损害的量,也就是具有“自限性”,比如香精香料、酸度调节剂等。

增稠剂瓜尔胶、黄原胶、果胶、卡拉胶等,安全性相当高不说,如果告诉你它们还是“膳食纤维”,会不会觉得厂家太抠门,才加这么点儿?再比如抗氧化剂“抗坏血酸”,不就是维生素C嘛,巴不得厂家多加点,其实厂家精明着呢,这些东西都有成本,工艺要求达到了厂家就不会多加。更何况,维生素C虽好,但用量也有规定,并非越多越好。

“自限性”的典型是香精香料,之所以叫香精,是因为加一点就很香,如果用多了,味道反而没法接受。再比如甜味剂阿斯巴甜、甜菊糖苷、甜蜜素,增味剂呈味核苷酸、谷氨酸钠等,也都是加多了根本没法吃。复配的咸味香精(一滴香)其实也是这个道理。而酸度调节剂也是不可能多用的,比如碳酸氢钠(小苏打),做馒头的时候如果放多了,馒头会发黄味道发涩。

3.谁来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负责?

出于安全性的考虑,对于食品添加剂,科学家需要有很大的把握才能允许用于食品。因为和难以避免的污染相比,这种“主动行为”是完全可控的。所以科学家要做的是用充足的科学证据制定科学的食品添加剂标准,除了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对其使用范围、使用原则也要明确规定。

对于食品生产者,要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合理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做好各项记录并履行索票索证等义务,便于监管者随时核查。生产者也应该研发更加合理的食品配方,在达到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减少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

监管者一方面应该深入生产环节监督、指导企业规范生产,打击那些违法违规行为;另一方面通过监督抽检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对市场上的产品进行“扫描”,清除那些害群之马,确保消费者买到的绝大多数产品是合格的。

第4篇:食品添加剂范文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

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管理办法》的定义,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

古老的食品添加剂

在我国,食品添加剂为我们创造了丰富多样的食品,如,在豆浆中加入卤水或石膏制成豆腐等豆制品在面粉中加入白矾做油条、油饼;在肉中加亚硝酸盐制成香肠等等。

知道了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只要留心,您就会发现许多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例如皮蛋、粉丝,酱豆腐、卤肉等等,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它们,我们的餐桌将会多么单调。

现代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功能

每个添加剂在食品中常常具有一种或多种技术作用。分别简述如下。

1 酸度调节剂:用以维持或改变食品酸碱度的物质,如用于固体饮料的己二酸。

2 抗结剂:用于防止颗粒或粉状食品聚集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的物质,如用于乳粉、速溶咖啡、固体饮料,孕产妇(乳母配方食品)的二氧化硅。

3 消泡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降低表面张力,消除泡沫的物质,如在啤酒、肉制品、豆制品加工过程中用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4 抗氧化剂:能防止或延缓油脂或食品成分氧化分解、变质,提高食品稳定性的物质,如用于方便面、糕点、发酵肉制品类、油炸肉制品、腌肉制品、西式火腿、预制水产品、熟制水产品、复合调味料、油炸食品等食品的茶多酚。

5 漂白剂:能够破坏,抑制食品的发色因素,使其褪色或使食品免于褐变的物质,如用于苹果干、蜜饯凉果、干制蔬菜、腐竹、粉丝粉条、葡萄酒、果酒的二氧化硫、亚硫酸钠。

6 膨松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入的,能使产品发起形成致密多孔组织,从而使制品膨松、柔软或酥脆的物质,如用于小麦粉及其制品、焙烤食品的酒石酸氢钾。

7 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赋予胶基糖果起泡,增塑、耐咀嚼等作用的物质,如用于可可制品、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的胶姆糖基础剂硬脂酸。

8 着色剂:使食品赋予色泽和改善食品色泽的物质,如用于糖果、糕点(上彩)、果蔬汁饮料的茶黄色素和茶绿色素。用于冷冻饮品、调制乳、果酱的红曲红。

9 护色剂:能与肉及肉制品中的呈色物质作用,使之在食品加工、保藏等过程中不致分解、破坏,呈现良好色泽的物质,如用于熏、烧、烤肉类;酱卤类肉制品的硝酸钾、硝酸钠。

10 乳化剂:能改善乳化体中各种构成相之间的表面张力,形成均匀分散体或乳化体的物质,如用于生湿面制品(饺子、面条)、生干面制品、糖浆、稀奶油,果蔬汁的果胶。

11 酶制剂:由动物或植物的可食或非可食部分直接提取,或由传统或通过基因修饰的微生物(包括但不限于细菌、放线菌、真菌菌种)发酵、提取制得,用于食品加工,是具有特殊催化功能的生物制品。

12 增味剂:补充或增强食品原有风味的物质,如用于调味品的琥珀酸二钠。

13 面粉处理剂:促进面粉的熟化、增白和提高制品质量的物质。如用于小麦粉的过氧化苯甲酰。

14 被膜剂:涂抹于食品外表,起保质、保鲜、上光、防止水分蒸发等作用的物质,如用于鲜蛋和凝胶糖果的白蜡,又叫液体石蜡。

15 水分保持剂:有助于保持食品中水分而加入的物质,如用于面包、饼干的焦磷酸二氢二钠。

16 营养强化剂: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的或者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物质。

17 防腐剂: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储存期的物质,如广泛应用于食品(酱油、醋、饮料、酒、果汁)的苯甲酸,用于面包、糕点的丙酸。

18 稳定剂和凝固剂:使食品结构稳定或使食品组织结构不变,增强黏性固形物的物质,如用于淡炼乳、冰激凌类、氢化植物油的稳定剂海藻酸丙二醇酯,用于豆类制品的稳定剂和凝固剂硫酸钙(石膏)。

19 甜味剂:赋予食品以甜味的物质,如用于可可制品、巧克力制品、糕点,饮料的赤藓糖醇。

20 增稠剂:可以提高食品的黏稠度或形成凝胶,从而改变食品的物理性状、赋予食品黏润、适宜的口感,并兼有乳化、稳定或使呈悬浮状态作用的物质,如用于乳酸菌饮料中的甲壳素,用于冷冻饮品、果酱的淀粉磷酸酯钠。

21 食品用香料:能够用于调配食品香精,并使食品增香的物质。

22 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有助于食品加工能顺利进行的各种物质,与食品本身无关,如助滤、澄清、吸附、、脱模、脱色、脱皮、提取溶剂、发酵用营养物质等。

23 其他:上述功能类别中不能涵盖的其他功能,如婴儿配方食品、粮食和粮食制品的酪蛋白钙肽,酪蛋白磷酸肽以及用于婴儿配方食品的乳铁蛋白。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

我国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上有着一系列的严格规定: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在达到预期的效果下尽可能降低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用量。

我国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目的:保持或提高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作为某些特殊膳食的必要配料或成分;提高食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改进其感官特性;便于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或者贮藏。

我国还规定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应当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对食品添加剂就有一系列的规定。例如:

第二十八条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中第一类就包含了“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

第三十六条规定了食品生产者采购食品添加剂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生产合格证明文件,不得采购或者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添加剂。还规定,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添加剂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添加剂的名称,规格,数量、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

第四十二条规定在食品的标签上所标注的食品添加剂应是国家标准中通用的名称。

第四十三条规定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实行许可制度。

第四十四条规定从事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生产活动的单位或个人应当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提交相

关产品的安全性评估材料。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组织对相关产品的安全性评估材料进行审查。对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依法决定准予许可并予以公布:对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决定不予许可并书面说明理由。

第四十五条规定食品添加剂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方可列入允许使用的范围。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技术必要性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及时对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的标准进行修订。

第四十六条规定食品生产者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标准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的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在食品生产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第四十七条规定食品添加剂应当有标签、说明书和包装。标签、说明书应当载明《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要求载明的事项,以及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用量、使用方法,并在标签上载明“食品添加剂”字样。

第四十八条规定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不得含有虚假、夸大的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生产者对标签、说明书上所载的内容负责。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应当清楚、明显,容易辨识。食品添加剂与其标签、说明书所载的内容不符的,不得上市销售。

第六十二条规定进口的食品添加剂应当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第六十三条规定首次进口食品添加剂新品种,进口商应当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的安全性评估材料。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作出是否准予许可的决定,并及时制定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国家对食品添加剂严格管理

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还规定,对于违法生产经营食品添加剂者,视情况处以相应经济罚款或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

我国在《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有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名单,也有一些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是通过卫生部公告的形式的,在标准和公告中,规定了所列举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用量。如果所要生产经营或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是未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或卫生部公告名单中的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或者是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或卫生部公告名单中的品种,但需要扩大使用范围或使用量的,必须获得卫生部批准后方可生产经营或者使用。我国还制定有《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卫生规范》,该规范从选址、设计与设施卫生要求,生产过程卫生要求,贮存与运输的卫生要求,到从业人员卫生要求,都有详细而明确的规定。

谁来保证食品添加剂的安全

我国食品添加剂有一套非常有规矩的管理程序,上面有《食品安全法》,中间有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下面还有国家标准,即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我国有全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该委员会由政府组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行业协会、企业等有关方面选派的专家组成。组成方案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委员会委员不少于25人,其中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4人。设若干通讯成员,由本专业有关的企业、事业单位代表组成,经委员会批准。每届技术委员会委员任期五年。

该委员会设立卫生组、质量规格标准组、香精香料组三个标准工作组。分别承担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卫生标准、食品添加剂质量规格标准和香精香料标准制修订的具体工作。

该委员会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提出食品添加剂领域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技术措施的建议;按照国家制定、修订标准的原则,提出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的建议,负责组织制定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和复审工作;组织食品添加剂专业国家标准送审稿的审查工作,对标准中的技术内容、采用国际标准情况等提出审查结论意见,提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

我国还是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主持国。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具体负责食品添加剂,食用香精香料、加工助剂的使用安全研究,并制定协调一致、科学可行的食品添加剂法规标准。

为什么对食品添加剂反感

按理说我国对食品添加剂有一整套管理办法,食品添加剂也有很多优点,但食品添加剂却为什么会使人们那么反感呢?这主要是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引起的。市场经济使一部分见利忘义者为了掩盖食品腐败变质,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不惜以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为代价,在牛奶中使用三聚氰胺,在成鸭蛋,辣椒酱中添加苏丹红。在水产品养殖中添加孔雀绿,在火腿中加敌敌畏,火锅中的黄喉、百叶等材料用甲醛溶液处理。而一些人认为,这些物质都是食品添加剂,都是食品添加剂惹的祸。

其实三聚氰胺、苏丹红,孔雀绿、敌敌畏、甲醛溶液都不是食品添加剂,到目前为止,我国所有造成食物中毒事件的化学物质,没有一样是卫生部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造成的。而一些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使一些人对市面上的食品心怀疑惧,觉得无所适从,误认为没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才是安全的食品。

有那么多的科学家研发食品添加剂,有那么多的科学家研究它的安全性,说明食品添加剂有着无比的生命力。食品添加剂可以增加食品种类、增加食品风味、延长保质期、减少疾病。减少粮食的损失。如果没有食品添加剂,我们就吃不到豆腐:没有食品添加剂我们就吃不到今天这样松软的面包;没有食品添加剂我们就会吃霉变的粮食、面包、酱油,其中的黄曲霉毒素会导致癌症;没有食品添加剂粮食会因为霉变而不能食用,造成巨大的浪费。

但因为食品添加剂生产和使用的专业性,所以消费者很难对食品添加剂的违规、违法行为进行防范,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主要靠政府。作为消费者,最好到大超市、购买大厂家的产品,从而减少受危害的几率(安全没有绝对的)。同类食品尽量选择食品添加剂少的。对那些超乎寻常的色彩艳丽、味道香甜、口感滑嫩的食品要十分注意。

食品添加剂个案举例分析

某复合果汁饮料成分:水、白砂糖、浓缩柚子汁、浓缩苹果汁、酸度调节剂、维生素C、维果灵、抗氧化剂、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安塞蜜、叶黄素、食用香精、蜂蜜、食用盐。

维果灵:防腐剂;阿斯巴甜、安塞蜜:甜味剂;叶黄素:着色剂。

某火腿肠 成分:鸡肉、猪肉、水、淀粉、蘑菇、水分保持剂、食用香精、增味剂、增稠剂、山梨酸钾,D-异抗坏血酸钠、乳酸链球菌素、胭脂虫红、诱惑红、饴糖、食用盐、白砂糖,植物蛋白。

山梨酸钾:防腐剂;D-异抗坏

血酸钠:抗氧化剂:乳酸链球菌素:防腐剂;胭脂虫红、诱惑红:着色剂。

某巧克力饼干 成分:小麦粉、水、白砂糖、全脂奶粉、植物油、蛋黄粉、葡萄糖粉、食盐、可可粉、乳清粉、膨松剂、脱氢醋酸钠、乳化剂、丙酸钙、香料、抗氧化剂。

脱氢醋酸钠、丙酸钙:防腐剂。

问答

关于防腐剂

问:据说食用防腐剂会加速人衰老,这是真的吗?

答:衰老的成因非常复杂,目前没有科学证据证明单一因素会加速人的衰老:更没有证据证明,食品添加剂会加速人的衰老。

问:如果说在酱油等调料里也有防腐剂,那么每天吃的食品里有很多种都是含防腐剂的,这样防腐剂的量会不会超标?另外,含有防腐剂的食品可以经常食用吗?会对健康有害吗?

答:在进行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价时,专家已经考虑到了这些问题。一个全新的物质如果要作为食品添加剂一般要进行4个阶段的实验。第一阶段:急性毒性试验;第二阶段:遗传毒性试验,传统致畸试验,短期喂养试验;第三阶段:亚慢性毒性试验――90天喂养试验、繁殖试验、代谢试验;第四阶段:慢性毒性试验(包括致癌试验)。

不仅如此,在进行安全性评价时,专家们还要考虑到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高摄入量人群,人类种族之间的差异、个体之间的差异,动物实验、体外实验、人体之间的差异。在受试物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以及其可能的有益作用之间来进行权衡。评价的依据不仅是科学试验资料,而且与当时的科学水平、技术条件以及社会因素有关。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可能结论也不同。随着情况的不断改变,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研究工作的不断进展,还会对已通过评价的化学物质进行重新评价,作出新的结论。

有关专家委员会根据对某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价,综合其所可应用于食物品种和所食用的食物品种的量,制定出该物质的每日最大允许摄入量。再根据每日最大允许摄入量制定该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允许添加的量。我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和公告对允许在我国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允许使用范围和使用量一一做了规定(香料、香精为特殊的添加剂,大概有1500种,不需要规定用量和使用的范围)。

第5篇:食品添加剂范文

三聚氰胺、毒豇豆、麦乐鸡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都牵涉到“食品添加剂”这一“元凶”,以致公众谈“剂”色变。趁此时机,一些食品企业也打着“纯天然”“绝不添加防腐剂” “不含任何添加剂”等幌子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其实, “添加剂”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普遍存在, “纯天然”不是绝对存在。不一味排斥也不盲目认同,科学对待“添加剂”才是理智的做法。

首先我们应该把非法和合法的添加剂区别对待,不能因为非法添加剂事件而祸及合法添加剂。合法的食品添加剂种类繁多,我们也应该区别对待。属于营养素的添加剂,如维生素、矿物元素,适当地添加对身体是有益无害的。有的添加剂虽然没有营养价值,但是也很有必要,如防腐剂。虽然防腐剂这个名称让人听了觉得可怕, “不含防腐剂”成了某些食品的卖点,但是对于需要长久保存的食品,使用防腐剂是有必要的。防腐剂可以抑制微生物的活动,防止食物腐败变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如果不使用防腐剂,食物一旦腐败变质,微生物产生的毒素反而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更大的危害。

有的添加剂就没有太大的必要,如色素,本身并无营养价值,也不能增加食物的味道、口感,只是用以给食品染色,让它显得艳丽好看,即“卖相好”,以吸引消费者购买。食用色素包括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天然色素是从植物、动物、微生物中提取的色素,稳定性差,容易褪色,价格较高,使用不多。使用较多的是合成色素,大多是以煤焦油为原料制成的偶氮类染料。合成色素即使被允许当作食用色素使用,也未必就对人体无害。其中有的经动物实验发现可能是致癌物(包括胭脂红、苋菜红、赤藓红、诱惑红、日落黄),有的能加重哮喘患者的病情,有的能导致过敏,有的能引起儿童的活动过度。由于色素对人体没有任何益处,反而可能有害,应该更严格地限制其使用。

当前,食品添加剂市场确实存在监管不力的现象,消费者应该多掌握科学知识,理性消费。如果我们知道那些白净、色泽艳丽的食品很可能是用非法添加剂处理过的或过量使用了合法添加剂,应该避免购买;在购买食品时,也要养成仔细察看其成分、配料表的习惯。

第6篇:食品添加剂范文

很多人觉得食品添加剂不是好东西,希望“零添加”。也有很多人觉得“天然成分”比“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更安全,要选就选“纯天然”。

但他们或许不知道,有些食品添加剂加了比不加好,也有些食品添加剂本来就是“天然成分”。比如在我国合法使用的两千多种食品添加剂里,不乏维生素、必需氨基酸、矿物质等对健康有益的物质,也有各种高大上的“植物精华”赫然在列。

首先是营养强化剂,它们是食品添加剂的一大类,包括了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A、B、C、D、K等)、矿物质(钙、铁、锌、硒等)和其他营养物质(DHA、乳铁蛋白等)。当然营养强化剂并不是越多越好,比如脂溶性维生素吃多了反而有可能中毒。所以,国家标准对强化量的上限和下限都做出了规定,既保证有效性又避免过犹不及。

尽管通过合理的膳食配比,我们可以从一日三餐中获取所需的营养物质,但人的不同生理阶段还是会有营养缺乏的可能。比如有的婴儿没有母乳可吃,需要吃婴幼儿配方乳粉,这里面就必须加入多种营养强化剂,配合乳清蛋白等其他成分,最大程度地满足婴儿的全部营养需求,使宝宝健康成长。

国人膳食中铁的摄入量常常不足,尤其是孕产妇和青少年,缺铁比较普遍.那就可以适当吃一些铁强化酱油。还有常见的钙强化食品,比如高钙饼干、高钙牛奶、高钙麦片等,可以帮助补充钙,有利于牙齿和骨骼健康。成年人在30岁左右达到骨钙峰值,适当选择钙强化食品有利于预防老年骨质疏松的发生。

其次,有多种氨基酸都是食品添加剂大家族的成员,包括一些人体无法合成的必需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大多数用作增味剂或者香精香料,提供鲜香的口感。比如你最熟悉的味精就是谷氨酸的钠盐,尽管有谣言说味精导致多动症或其他不良反应,但国际上几大权威机构从没否定过它的安全性,也从未限制其使用量。

其他可用于食品添加剂的氨基酸包括甘氨酸、半胱氨酸、胱氨酸、丙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蛋氨酸、脯氨酸、缬氨酸、精氨酸、赖氨酸、天冬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组氨酸。除了甘氨酸和半胱氨酸盐酸盐,其他品种均不限制使用量,不过你要获取丰富、全面的氨基酸,还是得靠正常饮食哦。

现代社会的饮食越来越精细,粗粮反而受到城里人的追捧,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补充膳食纤维。食品添加剂中有一大类叫增稠剂,一般是胶类、多糖类、糖醇类和改良淀粉类物质,其中有很多品种都是来自于天然食材的膳食纤维。比如提取自豆类植物的刺云豆胶、槐豆胶等,由微生物发酵产生的黄原胶、可得然胶等,提取自海藻的卡拉胶、海藻酸钠等,提取自其他植物的黄蜀葵胶、亚麻籽胶、沙蒿胶等,提取自动物皮、骨和结缔组织的明胶;还有近些年被保健品厂家吹嘘的甲壳素、葡聚糖、壳聚糖也都是膳食纤维。

由于它们的增稠效果远远强于淀粉勾芡,而且价格也比淀粉贵得多,所以用量一般都很少。获取膳食纤维还是多吃全谷类、蔬菜水果和豆类,不能指望食品添加剂里面的增稠剂。

现在我们很少吃到哈喇的油,主要原因是有了安全高效的抗氧化剂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其实,如果我把抗氧化剂说成清除自由基,也许你就不觉得那么可怕了吧?对于那些“自然爱好者”,有一些抗氧化剂可能更适合他们的胃口,比如维生素C和维生素E。还有一些抗氧化剂是直接从植物提取,比如茶多酚、甘草抗氧化物、迷迭香提取物、竹叶抗氧化物等,它们其实包含多种抗氧化成分,不过在食品中添加的量也比较少。

第7篇:食品添加剂范文

国内首家专注儿童环保教育的非营利机构“iearth-爱地球”近日了《中国9城市儿童食品添加剂摄入情况调查报告》。问卷调查于2012年6月至7月在北京、上海、西安、沈阳等9个城市的39所小学开展。调查数据显示,7%的儿童每天食用方便面,8%的儿童每天食用果冻,9%的儿童每天食用薯片,11%的儿童每天食用火腿肠;每天食用蜜饯和奶茶的儿童比例为10%,食用口香糖和饼干的儿童比例为15%,夏天每天食用冰淇淋的儿童更是高达26%;34%的被调查儿童偶尔或经常因吃零食而出现身体不适。

报告称,被调查儿童食用的食品含添加剂频率普遍偏高,可能会存在潜在风险;大量不允许应用于婴幼儿食品中的添加剂,仍广泛出现在低龄儿童常食用的食品中;在欧美国家被禁用的食品添加剂在我国仍广泛食用,如胭脂红、柠檬黄、日落黄、亮蓝等。9种儿童常食用的零食潜在危害多,包括方便面、火腿肠、蜜饯、果冻、冰淇淋、饼干、口香糖、薯片、奶茶等。以火腿肠为例,被调查的火腿肠样品中亚硝酸盐的使用率高达85.71%,而长期大量摄入亚硝酸盐,会与人体中胺类物质反应生成致癌物亚硝胺。

报告指出,到目前为止,iearth还没有搜集到关于多种食品添加剂混合使用的安全性证据或研究成果。不同的添加剂之间是否会发生新的毒害物质并无明确答案。

(卫文供稿)

肥胖与阴沟杆菌有直接关系

上海交通大学赵立平教授发表在国际微生物生态学领域顶级学术期刊ISME Journal上的一项研究报告称,他们发现一种叫“阴沟肠杆菌”的肠道条件致病菌,是造成人类肥胖的直接元凶之一。这也是国际上首次证明肠道细菌与肥胖之间具有直接因果关系。

赵立平教授介绍,阴沟肠杆菌可以产生内毒素,让本来吃高脂饲料而不肥胖的无菌小鼠发展成严重的肥胖症,同时能引起小鼠炎症和胰岛素抵抗,也可以关闭消耗脂肪需要的基因,激活合成脂肪的基因。在实验中,阴沟肠杆菌在无菌小鼠体内引起了严重的肥胖和胰岛素抵抗,这为肠道菌群参与人体肥胖和糖尿病发生、发展的“慢性病的肠源性学说”提供了最直接的实验证据。

科研人员在临床研究中发现,阴沟肠杆菌在一个体重达175公斤的肥胖患者肠道里过度生长,占到总菌量的1/3之多。经过用一种特殊设计的营养配方干预以后,这种病菌数量很快下降到检测不出来的水平,而患者的体重在将近半年的时间里下降了51.4公斤,高血糖、高血压和高血脂等症状也恢复正常。为了进一步验证,研究组将这种细菌分离接种到无菌小鼠体内,结果造成了小鼠的严重肥胖和糖尿病的早期症状——胰岛素抵抗,从而证明了这种细菌是导致该病人肥胖的原因而不是结果。

赵立平教授说,阴沟肠杆菌只是“致胖细菌”的一个典型代表,沿着这个方向深入下去,可以阐明肠道菌群如何与饮食互相作用,引起肥胖和糖尿病的机制,并有望发展出以肠道菌群为靶点,预防和治疗肥胖、糖尿病的新方法。

(卫文供稿)

不服老才能长寿

美国耶鲁大学公共健康学院副教授贝卡·莱维最近完成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果老年人认为自己比其他同龄人身手敏捷、有活力,而不是老朽或不中用,那么他就更容易从疾病中康复,从而获得长寿。

莱维副教授召集了700多名7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了长达11年的跟踪调查。调查期间,有近600名老人患病(病程至少一个月),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自己穿衣、吃饭等。研究人员记录这些老年人当想到“老年人”这个词时,脑中会联想到的词汇,并给他们打分。1分代表消极(如老朽、不中用等),5分代表最乐观(如身手敏捷、活跃等)。统计结果表明,态度积极的老人患病后更容易从病痛中恢复,其中最乐观的老人从病痛中恢复的可能性较态度消极者高40%。

莱维副教授认为,积极乐观的态度能缓解老人的心理压力,降低了老年人患严重疾病和导致死亡的几率。纽约市蒙蒂菲奥里医疗中心老年精神病学部门主任加里·肯尼迪博士对此项研究表示,老年人对待老化的态度变得积极,不服老的精神使他们勇于面对各种难题,更易获得健康长寿。

(李福章供稿)

早起的人感觉更幸福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最新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习惯于早起的人,比爱熬夜、睡懒觉的人幸福感更强。

研究人员选取两组志愿者,一组由435名17~38岁的中青年人组成,另一组由297名年龄在59~79岁的中老年人组成。两组人分别填写了一份关于他们情绪状态、自觉身体健康程度和一天中最偏爱时段等问题的问卷。统计结果表明,习惯于早起的人在情绪状态上更积极,对生活的满意度更高,觉得自己更健康,大多数人表示自己很幸福。相反,习惯于晚睡晚起的“夜猫子”对生活的满意度较差,幸福感较低。

研究人员认为,“夜猫子”因为其人体生物钟与社会生活习惯不吻合,容易引发疾病和心理不适应,因而降低了对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生活习惯,能够更好地提升你的幸福感。

(李福章供稿)

女性每周快步走3小时可防中风

西班牙穆尔西亚地区卫生局的研究人员一项新的研究显示,与每周快步走不到3小时或从不运动的女性相比,那些每周至少快步走3小时的女性,患中风的几率较低。

研究人员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对近33 000人进行了问卷式调查,了解他们从事的体育活动,并按照性别、运动类别和每周运动时间,对参加者进行了分类。在为期长达12年的跟踪研究期间,共有442人患了中风。

研究结果显示,经常快步走的女性患中风的几率,要比不运动的女性低43%。那些每周快步走210分钟以上的女性,患中风的风险不仅比不爱运动的女性要低,还要低于那些骑脚踏车,或进行其他强度较高,但时间较短的健身运动的女性。不过,男性受访者不论从事什么运动,或是否经常运动,都不影响他们患中风的几率。

研究人员指出,这项研究向大众提示,定期进行适度的休闲活动有益于身体健康。中风通常是因为动脉血栓或脑血管破裂引起的,过去已经有研究发现,运动与患中风的几率减少有关。如果女性每周运动达210分钟以上,就有助于降低患中风的几率。

世界卫生组织与美国疾病与预防中心建议,每个人每周应至少进行150分钟(约2.5小时)像快步走这样的适量运动,才能起到维持健康的作用。

(曹淑芬编译)

经常刷牙不易患老年痴呆症

美国加州大学研究人员发表在《美国老年医学会》期刊上一项新的研究显示,经常刷牙、保持牙齿和牙龈健康的人,老年时患痴呆症的风险较低。

研究人员在1992年至2010年间,对加州一处退休社区的5 468名居民进行了长达18年跟踪研究,他们大多是白人,教育良好,比较富有。调查期间,研究人员根据访谈、医疗记录和死亡报告确定,共有1 145人患上了痴呆症。其中在78名调查初期不按时刷牙的女性中,21人在2010年时已经痴呆,相当于3.7人发生一例;而按时刷牙女性中,相当于4.5人发生一例。男性中,1/6不按时刷牙者患上痴呆,比按时刷牙的人患痴呆的风险增加了22%。每天刷牙不到一次的人,患痴呆症的可能性高达65%。

研究人员称,不仅精神状况能预示人们的口腔健康习惯,口腔卫生习惯也可能会影响人们是否患上痴呆症。

第8篇:食品添加剂范文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色素;防腐剂;滥用

目前,为了延长食品的有效期、提高食品的质量,在食品生产的过程中,往往会加入一定的食品添加剂,可以说,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如果没有食品添加剂,那么食品工业也就不复存在。所谓食品添加剂也就是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食品的整体质量而添加的一种外加剂。现阶段我国所批准的食品添加剂有很多种,从其来源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天然外加剂以及化学合成外加剂,根据对食品的作用可以分为香精、色素、防腐等。一般来说,我国食品加工成在生产食品的过程中,必须有相关质检部门严格把关之后才能够投入适量的食品添加剂,这一类食品一般不会对人体噪声健康危害,属于安全食品;但是如果有上任为了谋取更多利益,将过期的或者禁用的食品添加剂置入食品当中生产,那么这一类食品就会对人体造成较大的伤害。也就是说,在食品生产的过程中,只要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加入一定的食品添加剂,那么食品就不会出现安全问题;为何当前的食品频频出现安全问题,关键问题就是在生产过程中滥用食品添加剂。本文就各种食品添加剂的滥用对人体的危害进行分析。

一、滥用色素的危害

色素的使用主要是为了改变食品的颜色,但若是在食品当中射入过多的色素,那么当人们食用之后就会对人体造成较大的伤害,不仅沉积过多的毒素,影响到神经系统与消化系统。根据统计,我国食品生产当中可使用的已有几十种染色剂,其中有很多如果使用过量就会影响到人体健康。

在一些产品生产过程中,有些商贩就会在其中加入不符合规定的染色剂。例如柠檬黄。这一染色剂一般是运用在黄色工业产品当中,当人们食用这一类产品之后,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甚至会导致癌症。目前我国已经对该类染色剂明令禁止。又如近几年在食品当中发现的苏丹红,当人体食用含有这一染色剂的食品,经过人体分解之后,就会形成致癌物质,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

二、滥用防腐剂的危害

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防腐剂是食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适量防腐剂的添加可以有效的杀死微生物,保证食品的安全,目前,我国大多数防腐剂都是属于无毒物质,但是如果在食品当中射入过多的防腐剂,同样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一方面会对食用者的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还对下一代造成一定的危害。苯甲酸是当前在食品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防腐剂,很多企业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为了减少成本,在食品当中加入了过量的苯甲酸,或者在一些设备简陋的工厂当中并没有拌匀,导致食品当中的防腐剂射入过量,直接危害到人体的健康。

三、滥用发色剂的危害

硝酸盐、亚硝酸盐是当前食品生产当中最常用的发色剂,硝酸盐会与亚硝酸菌相互作用,从而使其还原成为硝酸盐,亚硝酸盐会与酸性物质相互反应,从而形成游离形态的亚硝酸,当这一类物质会与肉中的肌红蛋白产生一定的化学反应,从而形成一种稳定的红色化合物,使食品变得光亮、鲜红。我们将这种添加剂放入到制品当中,可以使食品具有独特风味,又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同时,在不新鲜的蔬菜,变质的酱腌菜、腌制初期的腌菜、保存不好的熟菜中都可检出亚硝酸盐。

在饮食过程中,如果食用过量的亚硝酸盐可在十几分钟内发病,轻者出现头痛、头晕、乏力、心慌、恶心、呕吐、胸闷、心悸、运动失调;重者可出现虚脱、昏迷、肺水肿等症状;长期摄入,可诱发消化道系统癌变,如胃癌、肠癌。亚硫酸盐的致癌危险性较大,它进入人体后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致癌物质亚硝胺,使肝脏、食管等可能发生癌肿。

四、滥用甜味剂的危害

增大甜度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食品制作过程中加入精制糖,即白糖、红糖等;另一种是使用人工甜味剂。近几年,食糖生产供不应求,使得食糖价格上扬,食品商便瞄准了人工甜味剂。目前使用的甜味剂种类很多,有环乙基磺酸盐、邻黄酰苯酰亚胺、精糖、天冬糖精、甜菊精、甘 素、山梨醇、甘露醇等几十种。

甜味剂使用最早和最广的是糖精。糖精是一种矿物质,甜度相当于蔗糖的500~700倍,无任何营养价值,食入后很快随尿排出。所以,糖精的作用,无非是简单地刺激一下味蕾,产生甜的感觉。不过,有迹象表明,它能引起人类的癌症,而且证据起来越充分。

话梅、果脯等小零食,外包装看起来制作和印刷粗糙,吃起来甜得过头而偏苦味。近年来的检查结果显示,市场上一些小商店出售大量“三无”或地方小厂生产的小食品和饮料,如话梅、萝卜酸等腌制品和豆浆、豆奶、雪糕等,基本上都大大超标和超范围使用糖精,但在产品的标签上却很少注明含有糖精,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长期食用,健康安全会受到损害。

一些正规的食品和饮料生产企业也在糖精的使用上玩弄“游戏”欺骗消费者。中国消费者协会曾做过对比试验,发现有些企业在一种饮料中使用好几种甜味剂,虽然每一种都不超标,但接近国家规定的最大使用量,加起来的总量远远超过人体每天允许的摄入量。一些食品和饮料生产企业完全用糖精代替食糖,由于糖精放多了味苦,为了“瞒天过海”,改善口感,再掺入味精到里面发生化学反应,这样消费者就吃不出糖精的苦味了;一些企业则把少量的糖和大量的糖精混合使用,让消费者感觉不出糖精的味道。

甜蜜素是一种人工合成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30至40倍。消费者经常食用甜蜜素含量超标的食品,会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特别是对代谢排毒能力较弱的老人、孕妇、小孩危害更加明显。

五、结束语

所以食品添加剂按国家标准使用是安全的,问题出在滥用上。提醒广大市民一定要到有信誉的正规厂家或超市购买相关食品,在选购时还要认真了解相应食品添加剂的性能和作用,认真检查食品中添加剂的成分,使用量及有效期,以确保安全消费。

参考文献

第9篇:食品添加剂范文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应用与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9.22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1-0004-02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防腐以及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由于能改善食品品质和档次,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食品添加剂的大量使用,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尽,极大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如三聚氰胺事件,面粉中的增白剂、大米里中掺的石蜡……这些食品安全隐患使得我们现在想到“剂”就不寒而栗,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常用的添加剂包括

1、为改善品质而加入的色素、香料、漂白剂、增味剂、甜味剂、疏松剂等;2、为防止食品腐败变质而加入的抗氧化剂和防腐剂;3、为便于加工而加入的稳定剂、乳化剂、消泡剂等;4、为增加食品营养价值而加入的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等营养强化剂。

二、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保证食品安全、防止食品变质。具体作用为防腐、抗氧、保鲜。食品添加剂它使能抑制和防止微生物滋生,同时能控制食品自身的老熟、氧化变质。食品加工,即使在无菌状态下包装的食品,为了对消费者健康负责,必要时要加入一定量的防腐抗氧保鲜剂。

三、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误区

由于食品添加剂能够改良食品品性,延长食品储存时间,改善食品的色泽、口感,可以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越来越多,但是问题也越来越多。

1、食品添加剂用量过多。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不按国家规定标准而随意使用的现象较为突出,比较突出的是超量使用现象。一方面是某些厂家缺乏食品安全意识,盲目追求食品添加剂对食品色泽、口感、外观以及保质期的改进效果,超剂量的使用食品添加剂。另一方面,有些厂家生产设备简陋,生产人员素质低下,缺乏准确的计量手段和负责任的生产态度,没有经过计算物料配比,凭感觉添加食品添加剂。有的操作员只为了颜色好看而,而加入了大量的食品添加剂。例如:为了使面粉更白,在面粉中添加过量氧化苯甲酰(增白剂)。在熟食品、卤制品中添加过量人工合成色素、亚硝酸盐等,使食品色泽鲜艳诱人;为延长食品货架期,添加过量苯甲酸(钠)等防腐剂;更有甚者,将甲醛加入到米粉中,使之更劲道、鲜亮。

2、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扩大。

在国家食品安全法标准中,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的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在食品生产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或者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不能超出适用的范围,如柠檬黄是一种仅限于冷冻食品、配制酒、糖果等食品的着色剂,但是在食品的实际加工生产当中,有些不法商家为了盲目追求食品的色泽、口感效果,擅自扩大使用范围,在其他食品中频繁添加。

3、使用过期、劣质的食品添加剂。

有的厂家为了追求效益将过了保质期或劣质的食品添加剂添加到食品当中去,其功效会大打折扣,而且长期存放可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有害物质,不仅产品不纯,而且含有汞、铅等重金属有害物质添加到食品中,会严重影响食品的安全。

4、食品添加剂的多种使用。

为了增加食品的口感及色泽,在食品的加工过程中用多种不允许的添加剂。如为了增加大米的黑度,而用墨水浸泡大米等等。食品添加剂的多种乱用,在火锅、烧腊、调味酱等领域被大量使用,这一类食品添加剂生产配方和生产工艺往往被生产企业冠上“企业商业机密”而不愿公开。

5、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信息有意隐瞒。

一些食品添加剂使用企业为了躲避监管、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借口企业商业秘密,往往隐瞒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信息,不愿意公开产品中食品添加剂的类别和含量,使得消费者在购买产品的时候无法获得关于产品食品添加剂的真实信息,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更危害到消费者的身心健康。

6、食品添加剂的重复、多环节使用。

食品添加剂的重复、多环节使用,一种是在某一食品中用了添加剂后,又因其他功用加入了复合食品添加剂,而复合添加剂由于配方保密不便公开,可能会出现重复添加的情况。比如在一些月饼的生产过程中,面粉原料已经是添加了防腐剂,在月饼的馅料中也会添加防腐剂,最终月饼的防腐剂含量可能就超标了。另一种是多个环节进行了添加。

7、在食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

非食品添加剂一般属于工业使用的添加剂,是国家卫生局所明令禁止使用于食品行业的添加剂,因为这类添加剂已经被证实对人体的危害具有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其低价或者是可以更好的改变食品的某一性能所以就被一些企业非法使用,并流通到市场,是消费者食用后中毒或者导致死亡。如三聚氰胺、吊白块、孔雀石绿、苏丹红等。

四、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

1、健全食品添加剂等各方面的法律法规。

有关部门对食品添加剂的销售和使用等方面要做具体细致的规定。严厉打击食品生产经营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食品的卫生安全法、管理办法、规范等条例等内容要做到统一规范,被迫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完善其食品添加剂的管理模式,做到生产、使用、管理科学规范。

2、各部门要严格履行各自监管职责。

(1)为了保证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安全,就要加强添加剂的管理措施,首先政府应该高度的重视食品添加剂的管理,质检、工商、卫生等相关行政部门要切实严格履行各自监管职责,强化对食品添加剂生产、销售和使用单位进行监管,督促企业依法、科学应用食品添加剂,并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和内部的自检机构。

(2)加大对食品添加剂应用情况的抽样检查力度,扩大笼罩面。特别是要加强作坊式的餐饮企业的监管力度,对非包装食品的经营者要进行技术培训指导,使其明确添加剂的适应领域、用法、用量。

(3)对违反相关食品添加剂法规的行为要依法惩处,及时披露相关信息,对典型案例要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开,避免引起恐慌,保障公众的知情权。

3、提高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技术水平。

(1)提高检测技术水平,更新检测仪器,提升监管检测人员素质。

(2)多个部门联合起来,共同打击这些不法分子,进一步完善食品添加剂应用的标准和法规,规范食品添加剂的应用,进一步维护食品的安全性。

4、加大食品添加剂的宣传力度。

(1)企业要牢固树立“企业是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的意识,通过对生产、销售和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企业的监管培训,提高企业的企业对违法应用食品添加剂的危害性的认识,做到懂法、知法、守法。

(2)要通过各种方式向大众宣传食品添加剂知识,使得普通消费者有能力对商品中的食品添加剂进行比较分析,自觉抵制劣质食品的购买。

食品添加剂自推广以来,发生了许多食品安全事故,使大众的神经一直绷得很紧,这与食品的生产企业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既要开展食品安全方面的研究,又要加强生产和消费环节的监督管理。相信在管理部门、生产者、科研机构、消费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食品安全,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一定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我国的食品添加剂行业一定能够走上健康的轨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