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医论文范文

中医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医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医论文

第1篇:中医论文范文

关键字:中医治疗小儿厌食

厌食是较严重的食欲不振,以较长时期原因不明的厌食、体重显著减轻为临床特征。可见于各个年龄阶段,小儿多见于1~6岁。小儿脾常不足,脏腑娇嫩,如饮食不节、喂养不当,久病多病、损伤脾胃,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情绪变化、思虑伤脾,均可致厌食。

厌食症相当于中医所谓不食、恶食、不思食、不能食而瘦的范畴,散见于历代医籍中。清.董西园《医级))认为,小儿厌食“揆其致病之由,缘父母娇养太过,纵恣成性”,“适遇此症,惟壮脾胃、推陈气”。可见本症以脾胃不和为主,日久可致脾虚失运,造成纳呆、消瘦之症。若有情志因素,则又需从肝脾不和论治,解郁理气、健脾和胃。

[证治方药]

(一)脾胃不和

1.临床表现:食欲明显减退,食则嗳气、恶心,甚而呕吐,脘痞腹胀,大便干而不畅,小便如常。成人患者可见精神忧郁,默默不乐,夜寐不安,讳疾忌医等症。舌质微红,苔薄白,脉弦、滑或濡、缓。

2.病因病机:脾胃不和,胃不和则不食,脾失运则腹胀。

3.治法:运脾和胃。

4.方剂:不换金正气散(《局方》)加减。

药物:藿香6~10g,法半夏6g,苍术6~10g,陈皮6g,茯苓10g,厚朴3~6g,砂仁3g(后下),草豆蔻3g,神曲6~10g。

方义:苍术运脾燥湿,厚朴理气除满,半夏、陈皮和胃,砂仁、草豆蔻醒脾化湿,神曲消食开胃,茯苓健脾利湿。

加减:腹胀纳呆,加鸡内金、谷麦芽、莱菔子消导开胃;呕恶者加姜竹茹、苏叶和胃止呕;大便干结者,加制大黄或麻子仁丸通便导下;口水黏热或口甜者,加佩兰醒脾芳化。

5.变通法:可用平胃散合二陈汤(均为《局方》)加减。

(二)脾胃虚弱

1.临床表现:厌食日益加剧,不思饮食甚而拒食,恶心呕吐,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容易出汗、感冒,四肢不温,大便秘结而数日一行。舌质淡,苔薄少津,脉虚缓或濡细。

2.病因病机:脾气虚而不能运化,胃气虚而不能纳谷,气血生化无源。

3.治法:健脾益气和胃。

4.方剂:异功散(《小儿药证直诀》)加减。

药物:党参(或太子参)10g,炒白术10g,茯苓10g,炙甘草3g,陈皮3~6g,砂仁3~5g,山楂10g方义: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陈皮理气和胃,砂仁醒脾,山楂消导增食。

加减:心悸气短者,加龙眼肉、枣仁养血宁心;头晕目眩者,加枸杞子、女贞子补肝;气短懒言者,加麦冬、五味子补气养阴;呕吐恶心者加姜半夏、竹茹降逆止呕;纳呆不食者,加鸡内金、神曲开胃。气血不足疲乏甚者,加黄芪、当归、白芍益气养血。气阴两虚口渴者,加乌梅、天花粉生津。

5.变通法:身体虚弱,骨瘦如柴,不思饮食,卧床不起,面色无华,毛发脱落,心悸气短,舌淡,脉细弱。气血两亏、心脾不足者,可用归脾汤(《济生方》)加减。若气虚下陷,脘腹虚痞,不思饮食,易汗出、感冒者,可用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加减。

(三)胃阴亏损

1.临床表现:不饥不食,食不知味,厌食呕恶,口干咽燥,皮肤干燥无光泽,毛发枯黄易脱落,面色萎黄、苍白,易烘热汗出,手足心热,心烦少寐,大便干结,数日一行,小便黄短。舌质红而少津,舌苔少或花剥,甚而光红无苔,脉细数或濡细无力。

2.病因病机:素体阴虚或热病后,或久而不食,阴液无源,胃气无津液以濡养,胃阴损伤所致。超级秘书网

3.治法:养胃增液,酸甘化阴。

4.方剂: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加减。

药物:沙参10~15g,麦冬10~15g,石斛10~15g,玉竹10g,白芍10g,乌梅6~10g,甘草6g,麻仁10g。

方义:沙参、麦冬、石斛、玉竹养阴增液,乌梅、白芍、甘草酸甘化阴,麻仁润肠通便。

加减:胃气虚弱者加太子参(或党参)益气,便秘者加玄参、蜂蜜(冲)润肠,或用润肠丸吞服。口渴欲饮者,加芦根、玉竹、天花粉生津止渴;面色无华、皮肤干燥,头晕目眩,有血虚见证者,加当归、生地养血。

5.变通法:若见形体消瘦、气短懒言,食不知味,烘热汗出,舌淡脉虚,以脾阴不足为主者,上方可合六神散(《三因方》)用。

参考文献

1.姜华健脾开胃汤治疗小儿厌食症100例[期刊论文]-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9(01)

第2篇:中医论文范文

2013年4月23日-5月23日,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举行第九届校园文化读书节之际,开展广州中医药大学在校大学生阅读习惯与阅读行为调查。在为期1个月的调查中,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82份,其中有效问卷255份,有效问卷率为85%。其中本科生参与人数为168人,硕士研究生45人,博士研究生20人,专科生22人。从专业分布上显示出,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以医学专业为多,其中中药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大学生各56人,第二临床医学院大学生48人,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大学生28人,医学信息工程学院大学生17人,第三临床医学院大学生15人,热带医学研究所大学生7人,护理学院大学生5人,基础医学院大学生4人,深圳临床医学院大学生1人,医学背景大学生人数达237人,占总人数的93%,因此,本项调查能充分体现中医药院校学生的数字阅读需求与阅读行为特征。本问卷共包含客观题20道,主要调查大学生的身份信息、数字阅读频率、数字阅读目的、数字阅读设备、数字阅读以及纸质阅读时长、数字阅读地点、数字阅读内容、阅读内容对阅读方式选择的影响、学术科研阅读需求下的数字阅读设备选择、娱乐休闲需求下的数字阅读设备选择、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效果比较、影响数字阅读的障碍因素、对图书馆服务的需求等。调查结果采用EXCEL进行统计。

2结果与分析

2.1数字阅读频率

数字阅读已经成为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经常采用的阅读方式,195名大学生表示会经常进行数字阅读(76%),58名大学生表示数字阅读的频率相对偏低(23%),数字阅读的接触率综合起来达到99%。至今为止完全未接触过数字阅读的学生仅2人(1%)。数字阅读具有内容获取便捷、不受时空限制等优点,已经成为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常用的阅读方式。

2.2数字阅读目的和内容

2.2.1阅读目的

中医药院校大学生采用数字阅读进行最多的阅读活动是获取新闻资讯、了解时事,表明我校学生关心时事,与社会联系紧密,通过阅读新闻开阔眼界,增加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其次为辅助学习,为研究课题、论文写作查阅资料,学习英语以及计算机知识等。表明我校学生在教材等书本内容学习的基础上,善于利用海量的数字资源来辅助医学知识的学习;在英语和计算机学习方面,也很关注新的学习途径和工具,善于更新学习方式和学习手段。第3~5位需求分别是休闲娱乐、为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在网络上查找方案、社会交往。第6位的需求是为就业、毕业做准备,通过网络资料掌握面试技能、查阅公务员考试资料等。

2.2.2阅读内容

对阅读内容的调查显示,阅读内容依次为⑴新闻资讯;⑵微博、博客、微信、QQ、人人等社交网站;⑶专业资料,包括书籍、期刊、论文;⑷生活娱乐资讯;⑸贴吧论坛;⑹经典名著、在线小说;⑺无特定内容。阅读目的与阅读内容基本可以呼应,反映了学生依据阅读目的选择阅读内容。但大学生对于社会交往的认识有所区别,在阅读目的中,社会交往的排名靠后,但在阅读内容排名中,社交网站仅次于新闻资讯,说明在对阅读需求的认知中,对社会交往的重要性有所低估。

2.3阅读时长

78%的中医药院校大学生每天的数字阅读时长<3h。其中,每天的数字阅读时长<1h的人数为60人,1~2h为76人,>2~3h为63人。数字阅读时长<3h的学生共199人,占总数的78%。纸质阅读时长与数字阅读时长呈现出类似的规律,每天的纸质阅读时长<3h的人数达到182人,占总人数的71%。阅读总时长则呈现明显的正态分布规律。每天阅读总时长<3h的学生数量为94人,3~5h为76人,>5h为85人。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由于专业学习任务量巨大,需要投入很多课余时间进行专业学习,因此,建立在专业阅读和课外阅读基础上的阅读总量非常大,阅读总时长偏长。数字阅读时长、纸质阅读时长、阅读总时长统计。

2.4数字阅读地点

中医药院校大学生最经常在家里或者宿舍进行数字阅读,其选项平均综合得分5.07分,排名第一。其他受欢迎的阅读地点依次为:教室(课间休息期间)、图书馆、教室(上课期间)、车上、餐厅或其他休闲场所、随时随地。选项平均综合得分反映了选项的综合排名情况,得分越高表示综合排序越靠前[平均分=(Σ频数×权值)/本题填写人次]。

2.5数字阅读设备使用情况

手机和笔记本电脑是中医药院校大学生最经常使用的数字阅读设备,其选项平均综合得分远高于台式电脑、平板电脑及电子书阅读器,其中手机的使用频率略高于笔记本电脑。这一结果与2014年4月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基本吻合。《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发现,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书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DA/MP4/MP5阅读等)的接触率已经过半(50.1%),2013年有44.4%的成年国民进行过网络在线阅读,41.9%的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5.8%的国民在电子书阅读器上阅读。

2.6数字阅读目的对阅读设备选择的影响

数字阅读目的对阅读设备选择有显著的影响。在以学术、科研、工作为目的而开展的阅读活动中,笔记本电脑是最受欢迎的阅读设备,其次是手机、台式电脑、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在以娱乐、休闲、社交为目的开展的阅读活动中,手机是最受欢迎的阅读设备,其次是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

2.7数字阅读场景

对阅读设备选择的影响采用台式电脑、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进行数字阅读的学生数量都不多。使用人数最多的数字阅读设备是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而且两者的使用频率呈现出显著的互补关系。上下班(学)途中、上班(学)间隙、午间休息、晚饭前后、睡前、公共场所等候时、外出旅行途中是手机阅读使用的高峰期;而晚上回家(宿舍)后则是笔记本电脑的使用高峰期,这正好契合了设备各自的优势特点。手机轻便、易于随身携带,但屏幕小、不适合办公,因此最适合在户外、时间零散状态下使用。笔记本电脑功能强大、安装有办公软件,适合专业办公及学习,但不利户外携带,适合在相对静止的状态下、时间比较充足的情况下进行学习。

2.8阅读内容对阅读方式选择的影响

阅读内容对阅读设备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学生会根据阅读内容的不同选择截然不同的阅读方式。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倾向于通过纸质阅读方式阅读专业书籍、复习和考试资料、文学经典、畅销书籍、流行画册;通过数字阅读方式阅读专业期刊、学术论文、新闻资讯。当有大段空闲时间可利用时,大学生一般会选择纸质阅读方式;而当只有零碎时间可利用时,学生一般会选择数字阅读方式。

2.9阅读效果比较

在对阅读效果比较的调查中,学生普遍认为纸质阅读的优点是精力更集中,阅读持续时间更长,阅读记忆更深刻,视觉舒适度更好,内容更完整,专业性、权威更强。而数字阅读的优点主要表现为阅读速度更快,携带更便利,更时尚,更容易找到所需书籍和信息,娱乐性更强。

2.10数字阅读的困难和障碍

数字阅读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障碍依次是电子阅读损害健康,如辐射、视疲劳、颈椎受损等(203人);阅读设备使用不方便,如不能标注、待机时间短、上网速度慢等(193人);不能仔细阅读和及时做笔记(182人);阅读时容易分心,影响阅读效率(153人);阅读内容庞杂,质量参差不齐,真假难辨(154人);阅读内容同质化,缺乏特色(128人);学习繁忙,没有时间阅读(89人);不喜欢阅读,没有广泛阅读的习惯(47人);阅读没有意义,对学习帮助不大(30人)。

2.11图书馆服务需求

调研通过对图书馆服务需求的调研分析发现,对图书馆服务需求最多的是能够采用数字阅读方式阅读馆藏电子资源全文(245人)、查询馆藏书目(241人)、检索电子资源及浏览文摘(235人)、提供短信提醒服务包括图书到期催还、各种讲座信息(229人)、图书馆相关信息浏览包括开放时间、借阅规则等(225人)、纸本图书在线预约(221人)、图书馆公告新闻查看(216人)。

3中医药院校大学生数字阅读习惯与行为的变化及图书馆的对策

第3篇:中医论文范文

我国的中医药学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风雨飘摇之后,其独特的整体协调、辨证施治等思维方式和治则治法依然保持了不朽的魅力。任何一种理论形态、思维方式的生成都不是空穴来风,都会有其生成的土壤、阳光和水分。中医药学的科学研究传统是在中国博大精深的东方古文化背景的土壤中形成的,也是东方文化中孕育出的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中医药学的发展见证了中国特定时代人类的认识能力和社会的变迁。随着科学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西方科学进入后现代时代,映射出向东方回归的痕迹,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想与中医药学哲学思想有着深深的默契,后现代医学也与中医药学存在明显的暗合。可以说,后现代科学的脚步正是使中医药学感受到强烈共振的空谷足音,它预示着中医药学将在21世纪与后现代化邂逅。这些都说明,中医药学传统文化中蕴涵着大量的科学合理性和现实启发性,其优势必须保持。

1中医药传统科学文化中蕴涵着大量现代科学思想

1.1系统论思想尽管近代的系统方法是从20世纪40年展起来的,但一些朴素的系统思想却早在二三千年前就在东方出现了。中国古代存在着典型的有机整体观念,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前就形成了朴素的整体系统观。如在我国最早的著作《易经》和“洪范”中就提出了“八卦”(天、地、雷、火、风、泽、水、山)、“五行”(金、木、水、火、土)说。八卦说把世界看作为一个由基本要素组成的系统整体,以代表天地的乾坤二卦作为起始形成八卦,八卦重叠形成六十四卦,从而形成了概括天地间万事万物的世界体系。而且《易经》还把世界看作由基本矛盾关系所规定的层次系统整体,是一个动态的循环演化的系统整体。同样五行说也是将世界看作是由五种基本要素金木水火土组成的系统整体,这五种要素彼此相生相克形成不同层次的系统结构,从而构成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所以这些理论基本上都是将最基本的物质元素看作是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元素,而整个世界无非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整体系统,它们之间相生相克,使得整个世界不断循环演化,形成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系统整体。公元前五百多年,以老子为创始人的道家对系统提出了精辟的看法,在其经典著作《老子》、《荀子》等著作中提出的“有无”“阴阳”学说用一些更抽象的范畴,如有与无、一与二、始与终、阴与阳等对立统一的关系来表达自然界的统一性。它们认为“道”是事物之本源,又是事物的法则。天、地、人都是道的产物,它们具有统一性。道是天、地、人的主体,也是天地人运动必须遵守的规律和行动法则,认为世界的起源于“无生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

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土壤中的中国古代医学思想同样包含有丰富的系统观念。《黄帝内经》中人体被看作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并进一步被看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的养生规律是与外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故有“天人相应”的医疗原则,主张把生理现象与自然现象相联系,提倡整体辨证施治的观点。

中医药学的这种观点受到国际上系统科学家的高度重视。当代著名系统科学家,耗散结构理论的创始人普利高津(Prigaogine)曾说:“我们正是站在一个新的综合、新的自然观的起点上。也许我们最终有可能把强调定量描述的西方传统和着限于自发组织世界的中国传统结合起来”[1]。

中医的诊断方法中依然蕴涵着大量的系统论思想,中医的诊断包括四诊和辨证,四诊除通过望、闻、问、切外,还包括参考病人的社会心理状况、体质状况以及自然环境状况等信息,对病因、病位和病机做出明确判断。辨证是以一定的经验(包括理论)为基础的信息加工、分析和处理的过程,辨证既是对四诊资料的处理,又反作用于四诊技术的运用,同时还受治疗结果的反馈,并不断完善和更新。中医药学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药物治疗的方法是针对证候组方遣药,非药物治疗也同时针对证候或病因,选择针灸、推拿或心理、音乐等来治疗。其治疗思路整理如图1。

1.2演化论思想中国古代演化观主要表现在阴阳学说、五行说、太极图等学说之中。大多都是将万物的演化描述成为一个相生相克、连锁轮回的变化链条,其变化在一个闭合的回圈中进行,而始点最后又变成了终点。中医药学思维活动是动态的过程,通过人的机体在自然状态下的动态描述,去反映出症状或生理现象的表现,如临床中获得的脉象、病人的面色、舌体形状。中医药理论认为人的复杂性在于它自身和环境的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的动态变化,元气学说阐明了“形”与“气”相互转化的发展观,强调“从其气则和,违其气则病”,注重人的生命活动统一过程状态演化,如中医理论中健康概念实质上体现的是阴阳之间交互作用,形成自和的最佳状态,医疗的任务就是调整这种状态的非平衡或非最佳状态。中医学对生理过程的认识角度是从气化的结构和气化的活动这一“耗散”系统出发的。

2中医药学传统方法论对现代科学研究的启发

2.1中医药整体认知论的科学思想为现代科学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天人观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特征之一是注重天人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张人与自然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相互影响,相至制约,因而人应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天人观在古代曾表现为“天命论”“天人感应论”的思想和“天人合一”的观念,其中有不少秘化、不科学的内容。但在西方工业化进程带来的诸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和能源浪费等社会问题日益加重的今天,注重天人和谐的中国古老天人观有助于在现代科学基础上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保持与自然的和谐持续发展。

从实践角度看,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的影响。日本哲学家和农学家福冈正信先生依据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思想,提出要以“自然农法”取代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科学农法”,并亲身实践,取得了显著成功[2]。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赖特(F.L.Wright)受老子“崇尚自然”思想的影响,主张“有机建筑”的理论,充分注意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统一,体现了人与自然有机协调的特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还影响到现代技术的发展,这就是强调技术程序应有益于人的身心愉悦和健康,强调技术的功能是解放人,现代的人体工程学、人-机系统工程学和技术美学研究,正是适应这种需求的体现[3]。

2.2中医药直觉、体验的方法论为现代科学发展提供了创造性的思维模式日本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汤川秀树从小就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在他看来中国传统文化中某种不同于西方的艺术特性——既有原则,又能进行灵活调整;不仅有科学思想,而且有驾驭科学的智慧。他说:“中国人和日本人所擅长的并以他们的擅长而自豪的,就是直觉的领域——日语叫做‘勘’(がん),这就是一种敏感或机伶。”[4]老庄的思想在汤川秀树的物理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受庄子的倏和忽为浑沌凿七窍的故事的启发,联想到万物中最基本的东西并没有固定的形式,而且和我们今天所知的任何基本粒子都不对应。它虽未分化,却有着分化为一切种类基本粒子的可能性,这就是“浑沌”。汤川秀树还受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这句话的启发,提出了时空量子的空域概念。

中医药学思维中的直觉和理性总是互补存在,这种直觉赋予了科学家以新的顿悟使其有所创造。正如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所说:“量子力学迫使我们认识到,宇宙并不是物体的集合,而是统一体中各部分相互关系的复杂网络。但这正是东方神秘主义体验世界的方式。”[5]卡普拉相当重视“体验”的作用,他通过中医和《易经》来体验事物的对立统一和动态平衡,通过《华严经》来体验事物的相互依赖和时空的相互渗透,通过中国哲学中道与气的学说体验“空”与“形”的关系,并将这些体验同现代物理学研究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获得了对基本粒子结构和关系、量子场论和宇宙自洽性的深刻理解。

西方思维模式的严密逻辑性决定了其强调“非此即彼”的刻板和局限性,这限制了创造力的有效发挥,而中国传统文化中体验的模式认识成果恰恰能够启发和激励科学家的创造和想象力的发挥。

3中医药学协调思想为现代科学关于有机事物的研究提供了有益启示

李约瑟将中国传统科学思想成为“有机自然主义”[6],因为中国传统科学思想主要是针对存在有机联系的事物加以整体的认识和体验,其典型的科学成果应该就是中医药学。这是传统科技体系中至今仍有现代价值的为数不多的成果之一。中医药学在不破坏生命有机体的内外联系的前提下,通过观察、体验和辨证施治,调节人体内在机能,达到内外平衡,抗病祛邪的治疗特点,以其举世公认的疗效说明了中国传统思想在认识生命有机体方面独有的方法论意义。

管理科学是现代科学体系中体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互渗透的新兴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具备社会有机体特点的组织或群体。早期的管理科学理论重物不重人,西方的“泰罗制”实际上把工人看作从属于机器生产工具,用机械论观点看待生产活动中的人与人、人与机器的关系。现代管理科学中的Z型理论改变了这种倾向,开始强调以人为中心,注重人际的有机协调。提出Z型理论的美籍日本管理学家威廉。大内主张经济组织中每个人和每个团体正好象人体中的器官,管理的机能主要不是控制而是协调,这种观点显然带有东方文化的特征。日本管理学家伊藤肇进一步指出,日本企业家能够使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复兴,中国经典的影响应居首功[7]。

从分子到细胞再深入基因,希望能找到针对功能的遗传学早有定论:基因产物必须在细胞内环境中发挥功能,细胞必须与其他细胞相互作用,机体必须在多变化的环境中生存,因此基因表达及作为结果产生的表型常是通过个体基因型与内外环境相互作用而被修饰和改变[8]。最新文献也认为,很多人类常见病代表着我们的基因组与环境毕生相互作用的一种积累,预测基因在复杂疾病过程中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一种令人气馁的任务[9]。由上可见,基因型与表型不总是一一对应。因此单纯以基因表达谱作为“证”的实质或作为“证”“病”的连结点似欠全面。

正如李政道教授指出的,“仅是基因并不能解开生命之谜,生命是宏观的”[10]。美国《科学》杂志19990402出版复杂系统专刊,其编辑部导言“超越还原论(BeyondReductionism)”就直截了当指出现代基因组学还原论方法的不足,指出:“还原论的缺点越来越明显,主要是信息过载和过分简单化,从而可能需要把整合性提上议事日程(integrativeagenda)以补充占支配地位的还原论方法”[11]。

中医药学中蕴涵着现代系统科学的基因,复杂性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为中医药学特色和优势的深入挖掘和理解提供了可能。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科技发展呼唤中国传统科学观启迪的今天,中医药现代化步伐会进一步加快,其科学内涵将会得到充分揭示和发展,中医药学一定能全面走向世界,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中医药学对生命活动的认识,提供了人类认识和把握人体复杂体系的有效途径;中医药学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认知方法及其个体化诊疗体系反映了整体医学的特征;中医药丰富的治疗手段和灵活的方法,符合人体生理病理多样性的特点;中医药浩瀚的古典医籍,是人类生物信息的巨大宝库;中医药学充分体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展示了现代科学一体化的新趋势。从以上的优势和特色可以看到中医药学不但具有极强的科学性,而且在许多方面提示和反映了现代人体科学、现代生物学、现代医学以至现代科学发展的方向和研究的前沿。科学进入后现代时代,正在从分析的科学嬗变为整合科学,中医药学中所蕴涵的文化优势、思维优势将对现代科学文化的发展发挥重要的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伊·普利高津.从混沌到有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2.

[2]葛荣晋.道家文化与现代文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3]张相轮,凌继尧.科学技术之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汤川秀树.创造力和直觉——一个物理学家对于东西方的考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

[5]灌耕.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6]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2卷)·科学思想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7]林德宏,张相轮.东方的智慧[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8]KlugWs,CummingsMR.ConceptsofGenetics,Columbus:CEMerrillpubl,1983:81.

[9]PeltonenI.,MekusickVA.Dissectinghumandiseaseinthepostgenornicera.Science2001,291:1224.

第4篇:中医论文范文

【关键词】抗衰老;中医;病因病机;治法;方药

衰老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演变的过程,是时间变化长期积累的结果,每一个人的衰老快慢也不一样,老化的快慢与个人养生密切相关。中医对养生、延缓衰老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先秦和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提到养生,并倡导“导行、吐纳”顺应自然的养生方法。汉代的《神农本草经》记载的365种药物中,就有120种是抗衰老的药物。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强调抗衰老应以补法、食疗为主。明朝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收藏了延年益寿药物253种,延年益寿方89首,其中有些方剂至今仍被用作老年保健品。古人为现代抗衰老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当前,我国即将步入老龄化社会,深入研究抗衰老复方药物,必将有利于我国“健康老龄化”的目标实现。

1病因病机

根据中医理论分析,衰老的形成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1.1肾肾为先天之本,肾所藏之精气肾气决定着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素问·上古天真论》谓:“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固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医学正传》中指出“肾元盛则寿延,肾元衰则寿夭”,指出肾中精气盛衰与否,与人体的衰老密切相关。

1.2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在人体活动中起着升降枢纽的作用,肾中的先天精气依赖于脾胃化生的后天水谷精微的充养。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谓脾胃是化生元气的本源,脾胃损伤必然导致元气不足,产生各种病变,提出“诸病从脾胃而生”,脾虚则“气促憔悴”、“血气虚弱”等观点,认为脾胃虚弱是导致衰老发生的主要原因。脾胃功能强盛则身体健康而长寿,脾胃虚衰则百病丛生而早衰[1]。

1.3血瘀《素问》谓:“使道闭塞不通……以此养生则殃。”“使道”即血脉,明确指出血脉不通有碍养生长寿。瘀血产生后,气血运行受阻,脏腑得不到正常濡养,气化功能受损;同时代谢产物不能排泄,堆积体内,毒害机体,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加速衰老[2]。

1.4痰阻痰浊是水液代谢异常所生的病理产物。随着年龄的增长,脏腑生理功能逐渐减退,肾、脾、肺日渐衰弱,导致津液聚而形成痰浊。痰浊是诱发老年病的重要因素,与瘀血共为导致衰老的主要“实邪”。

2衰老的表现

3治疗方法

3.1内治

3.1.1补益肝肾补肝肾是根本,肾乃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肾精衰少则易于衰老,故抗衰老以补肾为主。不少延年益寿的成方,是由补肾药物组成的,补肾的中药大多能益精养肝,肝肾得养,则须发转黑,耳目聪明,筋骨坚强。现代医学表明补肾中药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神经内分泌,增加性激素水平,延缓和抑制大脑组织衰老等。常用方剂有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左归丸、右归丸等。常用药物有羊藿、仙茅、补骨脂、菟丝子、枸杞子、女贞子、鹿茸等。

3.1.2健脾胃健脾胃是关键,脾胃为后天之本,乃气血生化之源。老年人的脾胃消化能力比较差,不论药补,还是食补,都要靠脾胃消化吸收。健脾法延缓衰老不仅能改善疲劳、腹胀、便溏等脾虚症状,而且还能改善老年人物质代谢低下及其他衰老症状。常用方剂为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人参养荣丸、归脾丸等,常用药物有黄芪、党参、茯苓、白术、山药等。

3.1.3疏肝理气疏肝理气抗衰法是针对老年肝郁患者的常用治疗方法。随着老年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等疾患的日益增多,临床上从疏肝着手,调畅气机、调畅情志、调和气血的治疗十分广泛,并与其他治疗方法并用。常用方剂有逍遥散、越鞠丸、柴胡疏肝散等,常用药物有柴胡、白芍、枳壳、砂仁、陈皮、厚朴等。

3.1.4活血化瘀血瘀是加速衰老的重要因素,老年人出现的老年斑、皮肤粗糙、肢体疼痛,即是血瘀的表现。现代医学表明老年人具有黏、浓、凝、聚的病理生理特点,是形成血瘀的基础,提示血瘀是参与衰老的重要因素。用药多辅以调理气血、活血化瘀之法。常用代表方剂有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等,常用药物有桃仁、红花、山楂、川芎、赤芍、水蛭等。

3.1.5降浊化痰痰浊不仅是一种病理产物,也是一种致病因素。由于痰浊无处不到,致病广泛,与许多老年病(如中风、老年痴呆、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因此,在抗衰老时,在注意培补五脏阴血津液的同时,降浊化痰。常用方剂有二陈汤、温胆汤、涤痰汤等,常用药物有厚朴、枳实、半夏、陈皮、胆星、竹茹、海藻等。

3.2外治

3.2.1推拿按摩推拿按摩就是用手在人体皮肤、肌肉、穴位上施行各种手法,达到保健、美容、治病的目的。其推拿按摩的主要作用是疏通经脉、调和气血,加强脏腑功能。具体方法有头面按摩、全身按摩、穴位按摩等多种形式。

3.2.2针灸针灸抗衰老的机制,主要有调整内分泌功能,调节免疫功能,调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清除自由基,补充微量元素,调整脂质代谢,改善血液流变性,调控衰老基因,促进物质代谢及强壮作用[3]。针刺主要穴位:神阙、膻中、中脘、气海、足三里、血海、命门、肾俞、足三里等。灸法以灸足三里为主。足三里是防病保健、强身壮体的要穴。唐代孙思邈是一位用灸法防治疾病的大家,他以足三里为主穴,对健康人“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来防止感染“瘴疠温疟毒气”。宋代张季明在《医说》中云:若要安,三里莫要干。其意是说,要想安康无恙,就必须经常灸足三里。《针灸真髓》曰:三里养先后天之气,灸三里可使元气不衰,故称长寿之灸。日本的《灸法医学研究》书中记载了日本一个三代长寿的满平家族,人平均寿命为一百七八十岁,其长寿的秘诀在于艾灸足三里[4]。

3.2.3气功气功是在中医养生理论指导下产生的一种祛病延年的身心锻炼方法,分动功与静功两大类,无论静功还是动功,都离不开调心、调息、调身这三项练功的基本手段,也就是意守、呼吸、姿势三个环节,它通过自我调控意念、呼吸和身躯,来调整内脏活动,加强自身稳定机制,从而达到祛病益寿的目的[5]。

【参考文献】

1赵荣.中医衰老学说及抗衰老研究概况.实用中医药杂志,2006,22(6):384-385.

2孙睦,高普.自组织理论与中医抗衰老研究.中华中西医杂志,2003,4:5.

3蒋文波,徐献强,查丽,等.针灸对机体衰老的预防和延缓作用综述.吉林中医药,2006,26(7):58-59.

第5篇:中医论文范文

在机体的气血运转中,胃主要作用是降浊,脾主要作用是升清,只要是使胃降浊脾升清这一功能失常就很有可能导致胃下垂。从历代中医对此病的研究发现,胃下垂并不是单纯的“中气下陷”,此病成因复杂。

1.1脾气不升

脾气受损导致气血运化失调,气血精微不能供应到脏腑,久而久之筋脉就会弛缓但不能收缩,无力将胃的位置固定,最后导致胃的下垂。患者在进食之后更是气虚,此时就会有腹部不适之感。

1.2外感或误治

脾升胃降功能失常会由多种原因造成,常见的有风、寒、暑、湿、燥、火六之邪。

1.3病因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是造成胃下垂的主要原因,早在《素问痹论篇》中就有记载:“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另有《素问本病论篇》中则介绍:“饮食劳倦即伤脾”,这是因为饮食不健康,暴饮暴食,造成了脏气不平,痞隔于中”。若再“多食寒凉及脾胃久虚之人,胃中寒则生胀满,或脏寒生满病。”见于《丹溪心法》,当中就指出:“痞者与否同,不通泰也……有饮食痰积,不能施化为痞者”。以上文献均可看出,如果吃了太多凉寒的食物,暴饮暴食且休息不好,就会导致脾胃受损,长久以往,则消化不良产生积滞,积滞又会引起腹胀,时间一长就会导致胃下垂。

2治法用药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患胃下垂的病因复杂,或实证,或虚证,或虚实结合,所在治疗过程中不能单一的按某一证治疗,要全面诊治,才能避免延误治疗最佳时机。笔者通过对胃下垂的治疗经验,将治疗方法进行归纳汇总。

2.1益气健脾

在《证治汇补》中就有记载:“大抵心下痞闷,必是脾胃受亏,浊气挟痰,不能运化,初宜舒郁化痰降火,久之”意思是脾胃虚是胃下垂发生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治疗上,主要以益气健脾为主,《伤寒论》中有人参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有参苓白术散,这些药方均有健脾益气的功效。

2.2宣畅气机

在《临证指南医案》就有相关资料说明脾升清功能受损,为降浊功能损,则气机不能通畅。只有气机通畅,脾升清胃降浊的功能才能恢复正常,痞气滞积的现象消除,那胃也能回归到正确的位置。在朱肱《类证活人书》中就有一药方是用桔梗枳壳汤治疗胃下垂,效果甚好,这是因为桔梗枳壳能通气机,可行气于下隔。

2.3消补兼施

第6篇:中医论文范文

1.1脐疗

即在患儿脐都(神阀穴)施肠不得成聚以拔罐疗法,然后以自制“暖脐散”加以敷包。“暖脐散”方。适应证:小儿寒湿型、脾虚伤食型泄或伴有腹痛哭吵者,湿热型泄泻少用,有痢疾或脐疝患儿都应禁用。李姝婧[12]对文献中关于脐疗法的中药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疗小儿泄泻主要选用辛散、苦燥、甘补的药物,由用药可以推测主要证型有湿邪、风寒、脾虚三证。刘俊峰等[13]用吴茱萸研粉末敷于患儿脐部治疗泄泻136例,结果总有效率98.6%。由此可见,如临床上小儿家属认可度高,则可以选用操作简便,创伤性小的脐疗,可节省用药费用。

1.2灌肠

各家根据经验拟定中药方剂,经浓煎后保留灌肠的方法,多适应用于小儿急慢性菌痢、湿热型泄泻。王爱平等[14]在依据病情给予抗感染、补液、纠酸、喂养指导及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黄连素粉剂加思密达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泄泻患儿66例,治疗后总有效率高。灌肠疗法无论在泄泻还是便秘、无论成人、婴幼儿均可应用,操作简便,行之有效,临床上值得推广。

2外治

2.1推拿

手法推拿小儿特定穴位,达到止泻目的。适用于各型小儿泄泻、痢疾。基本手法采用“摩腹、揉挤、揉龟尾,推上七节,揉足三里,捏背”,为基本穴。风寒型可加推三关、推椎管等;湿热型可加清大肠、揉板门、清天河水、退腑;伤食型可加清大肠、揉板门、揉中烷。疗程及疗效:一般腹泻,1次/d,2d有效,≤3d都能康复。重型者不超过5d[15]。推拿手法在改变小儿便质、次数上均有明显效果,无创性、易学性为优势。未来儿科可开设小儿推拿教学门诊,做好小儿疾病预防和教育宣传,以“即病防变,已病治病”理念,把小儿疾病治疗和预防溶于一体。

2.2足浴

焦平运[16]自拟泡足方,辨证加减治疗泄泻,起到调整脏腑功能、调整失衡状态、增强体质。浸泡期间,家长可同时轻轻按摩患儿双足,以促进药物吸收。

2.3针灸

针刺治疗泄泻疗效肯定。因小儿多动、难操作等导致难以收集大量临床病例,给针刺对小儿泄泻的研究造成一定困难。因此,目前缺乏多中心研究,但仍有部分研究证实针刺的疗效。董杨颖等[17]将91例腹泻患儿以针刺和西药对照,结果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说明针刺具有调节胃肠功能、提高抗病力、扶正祛邪作用,对腹泻有明显疗效。钟叙春等[18]将168例泄泻患儿针刺双侧四缝、足三里穴,捏脊自尾骶至枕部,有效率≥90%,说明针刺对小儿泄泻疗效肯定。目前也有实验研究表明,针灸对高张力、运动亢进的肠管具有抑制作用,可使肠管病理性痉挛得以缓解,捏脊能提高患儿血红蛋白、血浆蛋白、血清淀粉酶指数,加强小肠吸收功能。在临床中,由于小儿多动性以及操作困难,针刺治疗有一定难度。

2.4穴位

注射穴位注射指在一定的穴位注射维生素或其它药物达到刺激穴位而激发患者自身功能恢复的一种方法。在小儿泄泻中此方法有操作简便、耗时短、可操作性强等有点,但由于临床证据的缺乏导致临床应用较少,仍有部分研究证实临床疗效。钱燕玲[19]用维生素B1穴位注射法将例发生泄泻的小儿分为182例观察组和168例对照组,结果显示穴位注射治疗法对小儿泄泻疗效较好。

3小结

第7篇:中医论文范文

1.1研究价值被广泛认同

一个学科独立存在,首先要具备独立的学术与社会文化价值。中医文化研究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从微观方面看,有利于中医学的学术繁荣。中医学兼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属性于一身,但中医学的现代研究大多属于自然科学研究,对于中医学的文化研究则起步晚、成果少、影响力不大。中医文化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中医研究的偏差,弥补现代中医研究的不足。从中观方面看,有利于总结中医学发展规律,为中医学发展提供动力。通过对中医文化内涵及发展规律的揭示,来传承传播中医文化核心价值,保存与发展中医学原创思维,为中医学术发展提供方向引领与动力源泉。从宏观方面看,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复兴。“中医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原创思维方式,融合了中国历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精华,凝聚了古圣先贤和儒、道、佛文化的智慧,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大力弘扬中医文化,大力发展中医文化事业,是提升国家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和重要途径。

1.2学科内涵认识趋近

学科内涵是一个学科明确研究对象,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中医文化学是研究中医文化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关于中医文化的界定非常关键。由于对文化本身认识的多元性,给中医文化的界定带来了复杂性。目前的代表性观点有:“所谓中医文化,不是或主要不是指中医作为科学技术本身,而是指这种科学技术特有的社会形式、文化氛围,也即中医学发展同整个社会文化背景的联系以及中医学中所体现的特有的文化特征”。这是从中医文化与中医科学技术区别角度来界定的。另外一种是广义文化上的界定,即“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还有一种是从文化的具体层面来界定,如“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学内在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外在的行为规范、器物形象的总和”。几种界定尽管角度不同,但对于中医文化的研究对象却基本达成共识,即中医文化以中医学为研究对象,研究中医学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及中医学自身的精神文化、行为文化与器物文化。

1.3学术研究成果向综合集成

中医文化研究热首先是由传统文化热推动的,中医文化研究早期成果集中在中医学与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哲学、易学及儒学、道学、佛学的关系上。关于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医学关系,如刘长林的《内经的哲学与中医学的方法》;关于易医关系,如杨力的《周易与中医学》、张其成的《东方生命花园———易学与中医》;关于中西医文化比较,如何裕民的《差异•困惑与思考———中西医学比较研究》、祝世讷的《中西医学的差异与交融》;关于中医与儒学、中医与道学、中医与佛学方面的研究专著,如薛公忱主编的《儒道佛与中医药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历史研究不可或缺。中医学史早已经成为一门较为成熟的独立学科,从中医学术史过渡到中医文化史是中医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转向,也是中医文化学独立的一个重要基础。马伯英的《中国医学文化史》是中医文化史研究的奠基之作。中医哲学作为中医文化的核心内容,中医哲学史研究自然也成为中医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一个重点内容。程雅君的《中医哲学史》计划四卷本,目前已经出版二卷,是中医哲学史研究的扛鼎之作。另外,由南京中医药大学牵头组织编写的《中医文化研究》三卷本,从中医文化源流、中西医文化比较、中医文化复兴三个方面对中医文化进行了开创性研究。随着中医文化研究的深入,中医文化教育在高等中医院校中广泛开展,编写教材、构建中医文化与中医哲学知识体系成为中医文化教育工作者的另一项工作任务。《中医药文化基础》《中医哲学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中医文化导读》等教材不断创新,有的列入国家规划教材,有的成为省市精品教材。从分化走向综合,是学术研究与学科发展的规律,也是学科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1.4学科队伍不断壮大

中医文化研究最初是由两部分人员构成,一是哲学工作者,从中国哲学角度探讨中国传统哲学对于中医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以及中医学思维方式特征,或从科学技术哲学视角探讨中医学方法论及其发展规律;二是中医医史文献专家,医古文、中医史学是这一群体的先觉者,还有一些中医文献学专业工作者也加入到中医文化研究队伍中来,目前许多研究机构的中医文化学科带头人同时也是中医医史文献专家。随着中医药机构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为满足中医文化教育、宣传与传播的需要,一些中医药管理工作者、中医临床专家、中医基础理论教师、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外国语教师也介入到中医文化研究与教学中来;同时越来越多不同专业背景的研究生如哲学、语言学、传播学、教育学的研究生也开始关注中医文化,甚至将中医文化作为自己的学位论文。

1.5学科建制基本成形

随着中医文化研究的深入,中医文化研究机构也开始先后成立。南京中医药大学1994年成立了全国首家中医文化研究中心。1999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成立了中医文化研究中心,2014年该中心更名为独立建制的国学院、中医药文化研究院。随后山东省、上海市、福建省、安徽省、河南省、湖北省等省市也先后成立了中医文化研究与传播机构,其中有些研究机构已发展成为省级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有的机构成为学校2011年协同创新中心,还有的中医文化研究团队成为校级或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99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正式成立,从此中医药文化研究有了自己独立的学术团体。2007年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成立,联合中国哲学史及中医基础理论学者,积极开展中医哲学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专业学术期刊是学科成长的重要平台,也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医古文知识》《上海中医药杂志》《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等中医学术期刊相应开设“中医文化”专栏,《中医杂志》的“学术探讨”栏目也积极发表中医文化研究成果。

1999年《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这是目前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学报中唯一的社会科学版学报。2006年原《医古文知识》更名为《中医药文化》并正式创刊,成为目前国内唯一专门研究中医药文化的学术期刊。近几年几乎每年都有多项中医文化研究课题被立项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甚至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重大招标项目,有的还立项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标志着中医文化研究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此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十二五”学科规划中将中医文化学作为了重点建设学科,包括安徽省、南京市、山东省、上海市、北京市等地多家研究机构入选。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将中医文化学列入重点建设学科,标志着中医文化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具有了合法性。安徽中医药大学等高等院校在中医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中医文化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招生点,南京中医药大学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率先在中医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中医文化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招生点,专门培养中医文化研究高级人才。

2中医文化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中医文化学作为一门学科虽然已初步成型,但由于学科发展时间短,还存在学科界限模糊、研究内容过于分散、研究队伍有待提高等诸多问题。

2.1学科界限模糊

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中医文化学与中医史、医古文、中医文献学、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一些内容的交叉渗透难以避免。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中医文化学必须进一步明确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否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多个学科去“争抢”研究,导致中医文化学科被淡化,甚至学科独立存在的必要性遭受质疑。因此,在保持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的优势前提下,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研究重点,划定自己的学科界限非常必要。

2.2研究内容过于分散

在中医文化研究的早期阶段,研究内容分散无可厚非,但作为一个独立建制的学科,则需要将研究视野集中到解决中医文化学科核心问题与关键问题上来。另外,中医文化研究还存在着整体水平不高的问题,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现有研究虽不乏精品,但低水平的所谓‘研究’却也占据了相当比例。这种研究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中医文化研究的整体水准,使其整体研究状况与其深远的现实意义之间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中医文化研究重点应从过去“回溯性”研究,转向到解决中医发展的现实问题中来。

2.3研究队伍有待提高

由于中医文化研究者来自众多学科领域,受学科视野限制,学者们往往选择自己熟悉的问题,运用自己的学科方法开展研究,而缺乏文化整体视野的观照。目前中医文化研究主体,一是中医药学者,一是文史哲学者。中医药学者研究中医文化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但部分研究者由于缺乏人文理论素养,不熟悉文化研究方法,导致研究成果容易滞留在医学层面,而未能够深入到中医文化内核。而一些文史哲工作者长于文化研究方法,但缺少必要的中医学知识储备,研究成果容易滞留在文化表层,未能切入中医内部。两个研究主体由于处在不同学科领域,缺乏必要的交流、沟通与理解,所以培养一批热爱中医文化事业、具备深厚中医文化功底的中医文化专职研究队伍刻不容缓。

2.4引导作用未充分发挥

中医文化研究时间不长,在没有统一的理论范式引导下,对中医文化研究中的重大问题并没有取得统一认识,许多问题尚处于见仁见智的阶段。《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提出,要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将中医药文化建设纳入国家文化发展规划,并将其提高到与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并列并重地位。中医文化的作用在于引导,但由于学术内涵研究不足、实践研究不够,其在引领中医教育、医疗、科研、保健、产业与对外交流合作方面的作用发挥不尽理想。

3加强中医文化学科建设的建议

3.1加强学科内涵研究,厘清中医文化学科与其他学科关系合理界定中医文化学科内涵是中医文化学科建设的一个基础性工作。尽管目前对中医文化学科内涵的认识趋同,但如何从中医文化本质、要素、结构、功能等方面分层界定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医文化学科内涵界定既不能广泛无边,否则难以体现中医文化特色;也不可过于狭窄,否则难以起到引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作用。界定中医文化内涵,除了需要处理好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系外,还需要处理好中医文化学科与其他中医药学科的关系,厘清中医文化与中医文献、中医史、中医基础理论等学科的界限,在保持为其他学科提供文化背景、思想源泉与发展动力的前提下,保持和维护学科自身的特色与独立性。

3.2聚焦重大需求,解决中医文化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中医文化研究涉及面广,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本学科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同时还需要解决中医药传承传播领域重大实践问题。在中医文化学科理论问题研究中,除了合理界定中医文化学科内涵外,还需要解决中医科学性、中医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医学思维方式等重大理论问题。中医文化需要解决的重大实践问题,着力点应放在中医文化的保护、传承与传播上。

3.3加强中医文化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中医文化专门人才

第8篇:中医论文范文

中医药学是我国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为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中医临床医学,发展中医药事业,造就一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有较高社会名望的新一代名中医,我省开展了名中医的评选活动。现结合名中医在工作岗位上和医疗实践中发挥了的作用,谈一下评选名中医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效应。

1正确分析名中医在中医事业发展中的效应

1.1古代名医在中医药发展中的作用在中医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名医,他们在中医事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将中医理论和实践不断地推向一个又一个高度。不同的理论学说,丰富了中医的理论,推动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正是这些名医及其理论、经验,支撑着中医事业发展。名中医辈出的年代,是中医发展的兴盛阶段。

1.2当代名中医的历史责任

1.2.1从中医面临的危机冷静思考名中医的责任从1927年美国洛克菲勒集团提出对中医实现“现代化、科学化、国际化”这一消灭中医的计划开始,中医至今一直面对着危机。1929年,南京政府的“废止中医案”,民间的中西医之争上升到了用行政手段对中医进行废止。1950年的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成了以消灭中医为主题的会议。1958年提出中西医结合,1980年提出西医、中西医结合、中医三支力量并存。实际上,西医已实现了在中国医药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前几年由个别人提出的反对中医的言论,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激起众多国人的反对,政府也作出了相应反应。虽然事件得以平息,但是这个反对声音是群体现象、社会现象,应给每一个中医人敲起警钟。摆在每个中医工作者面前的是中医发展和消亡的两条道路。

1.2.2从中医医院现状思考名中医的责任有关资料统计,1949年,全国中医医生27.6万人,到2004年还是27万人,55年零增长。相比之下,西医从8.7万人增加到157万人。2005年初全国有医务人员558万人,中医药工作人员约40万人。西医院1.68万个,中医院0.62万个。现有的中医院基本都是中西医结合医院,完全采用中医医治者少之又少。中医现状令人堪忧。

1.2.3从中医教育思考名中医的责任现在全国有中医药大学或中医学院23所,还有一些西医院校开设中医学专业。但是从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已受到社会质疑,尤其是被一些中医专业人才质疑。现有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模式能不能培养出真正高水平的中医继承者也成为近几年来社会上讨论的热门话题。中医教育令人担忧。十七大报告关于坚持“中西医并重”和“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方针和要求,充分反应了党和国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让中医医务工作者非常振奋。但是,在众多现实面前,中医处境窘迫。作为名中医,在历史与现实面前,要摆正自身位置,担当起责任,从行业名人角度,从行业权威角度为中医事业撑起一片天空,成为中医发展的坚强力量,中医事业的守护人。

2正确认识名中医内涵的两个方面

名中医之所以能被社会认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医术,一是医德。

在医学学术方面,作为名中医,首先要能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医治疾病,即以中医的四诊八纲、理法方药、辨证论治的原则进行医疗,在医疗活动中体现出中医传统理论体系的特点;第二要取得医疗效果,缓解或治愈疾病;第三要成为中医学术的推广人,发挥传帮带作用,在师承中发挥作用。

在医德方面,中医发展史上,好的医德事例不胜枚举。德,指品德和道德,是个人和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也可以说是我们每个人为人做事的行为规范。医德,即是从事医药行业的人员所应该有的行为规范,简单地说是指医药工作者及其相关企事业单位对待患者的态度和责任心问题。“医,仁道也,而必智以先之,勇以副之,仁以成之。”“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这是为延安中国医大的题词。2007年医院管理年暨全国医政工作会议上确定,医院管理年活动要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在继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把整顿和改善医疗执业环境、和谐医患关系作为重点。作为名中医,要在医德方面成为社会和业内的楷模,世人的典范。

3名中医在医院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3.1促进中医整体知名度的提升名院、名科、名医是众多医院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办院措施,通过名医带动名科,通过名科造就名院。很多医院通过打造名医。推动了医院的整体建设,医院的整体知名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3.2促进医院经济效益的提高通过调查,名医的存在对医院的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名医所在科室患者的就诊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包括名医本人的就诊率和科室其他医生的就诊率,科室经济效益有了很大提高。由于名医带动医院整体知名度的提高,医院的其他科室的就诊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医院的整体经济效益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3.3促进医院医疗水平的提高名医造就了名科,科室的医疗水平在名医的带动下,有显著提高,专科专病水平在本地区会处于前列。在名科的带动下,医院形成一种学赶超的氛围,医院的学术氛围也得到了提升,钻研业务的良好氛围使得医院的医疗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9篇:中医论文范文

关键字:中医推拿障碍治疗

1.中医推拿概述

推拿治疗疾病,是祖国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应用于临床井不断得到发展与完善。

在临床上,往往可见到一种疾病在确诊后,需要推拿医生用手法来治疗.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获得了好的疗效。完整的一套手法的操作,是在人体点、线、面上往返接触逐渐渗透于肌体内部而起到正骨理筋、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驱风散邪、消散血肿、松解粘连、解除肌肉痉孪的极积作用。

2.中医推拿治疗障碍

障碍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就国内而言,有52%男性患有障碍,70%的女性在中没有完全获得性满足和。从总体来讲,中国人的性健康水平是比较低的,主要是思想观念问题。许多对性的问题其实到现在也还是不愿公开谈及,这种性知识的缺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是格格不入的,也与社会不相容的。就患者来说,它不仅给生理上造成了损害,而且也给精神上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它关系到夫妻性生活质量和家庭稳定,甚至可影响到社会的安定,所以不能把它仅看成是一种疾病,在某种意义上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我个人认为,我们医务工作者应该积极担起宣传和治疗的重担,为他们尽早解除痛苦。在治疗方面,不宜只停留在仅靠药物治疗,是否可以找到一种更好的非药物的治疗方法,让患者在较短的治疗时间内,就能恢复正常人的性生活,更好地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去。我们在利用中医推拿治疗障碍方面,做了多年实验性临床治疗,实践证明疗效很好,无副作用,也符合了患者的心声,而且也能达到治本的目的,所以中医推拿治疗障碍应该是较好的治疗方法。

2.1中医推拿治疗障碍的机理

中医推拿是属于外治疗法,是以传统的阴阳五行、四诊八纲、辨证施治为理论指导,根据不同的病情,运用正确的手法,选择适当的经络和特定的穴位,通过外力作“功”转换成一定“能”产生效应,达到通经络,平阴阳,合营卫,调脏腑,利节窍,理气血来治疗疾病的。从中医理论讲,障碍的病因,不外乎阴阳失调,多为心、肝、肾所主,有虚实不同之异;实者多为相火炽盛所致,虚者阴虚阳亢或肾气不固。治疗障碍应根据其不同的病因,选用适当的经络和特定的穴位,采用各种不同的手法施术,是以医者特定的手法,施术于患者的要穴,调动起患者本身的潜能,调整气血,平衡阴阳,采用“虚者补之”、“实者泻之”或“先补后泻”、“平补平泻”的原则,可使受体产生许多复杂的生物反

应,特别是特定穴位的刺激会产生不同的量变和质变的感应。所以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的手法施术,就可以达到阴阳平衡,机体康健。

2.2经络、穴位讲解

根据经络学说,人体有十二经、奇经八脉,十二经与脏腑彼此相通,互相关联,互相影响。十二经和督脉、任脉总称十四经,经络在生理上有运行气血,沟通表里,联络脏腑,抵御病邪,保证机体的功能。督脉有督一身之阳经的作用,手足三阳经归督脉管,所以督脉称之为“阳脉之海”。阳为动、为用,阳虚督脉无力,就像汽车跑不动一样。任脉有任一身之阴经的作用,手足三阴经归任脉管,故任脉称之“任脉之海”。任为功能意思,当任脉虚了,气虚血流动慢,就像汽车加不上油一样。督任、任脉、冲脉三脉都起于胞中,并同出于会阴,任督二脉在唇内相交,任督二脉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圈,称小周天,这一圈指任脉之精气,督脉之精气循环,从阴到阳,由阳到阴,阴生阳长,阴平阳秘,形成了功能正常的循环。如果出现运行障碍,就会产生不同的病变,如障碍就是阴阳不相交、阴阳不平衡的结果。所以说在治疗障碍时首先要调整任督二脉,使阴阳平衡。

膀胱经是人体最长的一条经络,脏腑的穴位都在这条经络上,对这条经络上的主要穴位进行按、压,有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揉肝俞可以理气调血。肝主血,藏血,主筋,肝经虚筋之驰。如是筋的总会,所以肝虚不能,就是血不能充到筋骨里,所以不坚硬。揉肾俞可温补肾阳,有益气强精、疏通经络的作用。揉气海起培补元气壮命门之火的作用,腹有气海腰有命门相照应,气海是元气所生、所藏、所出,元气“发动机”的地方,也是练功的丹田所在。揉百会可调节大脑神经。按足三里,可治表证、中证、里证以及阳痿、。古人曰:要想身体安,三里常不干。所以古人常用针、炙,按的方法刺激足三里达到治病、保健、长寿的目的。三阴交是三条足阴经的交会之处,可调肝、调肾、调脾经上的疾病,也是推崇的保健穴位。涌泉穴是浊气下降出处,古时候早就发现推涌泉穴可改变下肢循环,脚热全身热即是证明。所以根据不同的病情,选用适当的经络和穴位采用不同的手法施术,就可以调整机体的功能状态,使阴阳平衡达到治疗障碍的目的。

2.3障碍的治疗

(1)心理治疗

指出发病原因,纠正不良的性观念,树立治病信心。

(2)整体调治

根据不同的病情,在适当的经络和特定的穴位,采用不同的手法施术,调动起患者本身的潜能,调整气血,平衡阴阳,使身体康健。

(3)功能训练

运用不同的手法,对敏感区的穴位有效的刺激,激发患者的性兴奋。

(4)药物辅助

内服药及中药外洗。

(5)性能技巧

掌握性知识,掌握性生活技巧和方法。

总之,中医推拿五部疗法,对功能性ED、疗效是很高的,原因有:(1)解除了患者的心理障碍;(2)调整了神经和内分泌紊乱;(3)唤起了躯体性反应能力;(4)提高了海绵体充血能力,降低的敏感性,提高所需的刺激阀值;(5)掌握了性知识、性生活技巧和方法。

所以说,这种推拿五步疗法治疗障碍是患者所需求的,是一种疗效好、无副作用、时间短又经济的治疗方法,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目前看来都是非常理想的,应该大力推广,给广大患者带来“”。

参考文献:

[1]叶伟峰中医五体与现代推拿的对应关系初探《按摩与导引》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