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化学调查报告范文

化学调查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化学调查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化学调查报告

第1篇:化学调查报告范文

初中化学教材内容相对杂乱,知识点分布广,内容多,理论性的东西较强,且时间紧、任务重,若是不能较好地梳理学生的思维,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课堂教学效果,长此以往,还会使他们从内心对化学产生抵触情绪。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我在课堂中采用了思维导图教学法,于是,我对九年级一班学生进行了思维导图对化学课堂的帮助的一次调查,以进一步了解学生对化学课堂中使用思维导图后的反馈。

二、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总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关于思维导图对化学课堂的帮助以及教师使用思维导图教学的意见,以调整思维导图教学法在课堂中的利用,达到帮助学生将化学知识点组织起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三、调查地点

九年级一班

四、调查时间

2020年元月至今

五、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

六、调查结果

根据本次调研的目的和调查内容,本次调研活动对九(1)班展开了调查,向他们发出了调查问卷,一共回收了53份有效问卷。依据调查的主要目的对调查的结果进行了归类分析,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具体分析结果如下:

(一) 大部分学生认为思维导图对化学课堂是有帮助的

学生对思维导图的了解程度90%是熟悉的;对于化学教师用思维导图上课,87%的学生认为效果很好,有助于理解、记忆,12%的学生觉得效果一般,无所谓,极个别学生觉得不好,不能接受;其中89%的学生还是能适应使用思维导图的化学课堂;77%的学生认为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化学学习进行知识整理、提高复习效率、帮助记忆和思考,还有一部分学生觉得思维导图还可以帮助提高化学预习效率;多数学生在引入思维导图之后,对化学课堂的感受都有知识脉络更清晰了、整理知识更简单了,35%的学生还感受到自己使用了思维导图对学习更有信心了,29%的学生使用思维导图之后,学习成绩有了提高;67%的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整理知识、帮忙记忆时使用思维导图以帮助归纳、巩固所学内容,42%的学生会用思维导图来记录笔记;9%的学生在预习新课的时候利用思维导图;绝大部分学生为思维导图对化学学习的帮助打出8、9分(10分制打分)。

(二)部分学生对思维导图的运用提供了良好的建议

“思维导图对上课没怎么懂得同学帮助很大,复习知识也很有用,可以让学生多画思维导图,预习前对本章内容画一次,学完后再画一次,两次对比,可知道自己的不足。”

“在课堂上多使用思维导图,可以让同学们先自行绘制思维导图,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每学习一个单元都绘制一次思维导图,可以更好的巩固知识。”

“思维导图,可以梳理知识。”

“使用比较有创意的思维导图,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知识。”

“教师和学生合作制作思维导图。”

“建议思维导图多以趣味的形式产生。”

“绘制思维导图的要求:思路清楚、内容完整、字迹工整。”

“思维导图可以作为复习资料。”

“每节课后,都应该绘制本节课的思维导图。”

第2篇:化学调查报告范文

何谓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个历史范畴,它的内涵极为丰富,《辞海》中这样写道:“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英国著名的化学家普利斯特理说:“化学是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服务的一门科学。”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为人类社会服务的,具有深刻的人文性。在新课改形势下,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平衡发展,弘扬以人为本的教育,建立新的价值取向已成为中学教育工作者研究和实践的重点。

在面临巨大升学压力的情况下,高中学生人文精神的现状怎样?化学学科是否适合人文精神的培养?学生对在化学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的态度如何?为此,笔者设计了问卷并进行了相应的调查研究。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及调查结果分析

由于本次调查的指向性明确,从一个侧面可以反映出当前化学学科教育中人文精神培养现状及问题。

1.问卷的设计

我们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转化为学生易接受和理解的具体题目以便调查研究。[1]该问卷共有20道题目,各题以封闭型选择题的形式设置,问卷调查结束后,随机选择个别学生进行访谈。

2.调查实施

本次调查在金华地区的金华一中、艾青中学、金华八中、金华六中、永康中学等5所中学开展,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483份,其中有效问卷471份(回答题目不足90%则视为无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7.5%。对471份问卷进行编码,运用SPSSI3.0 For Windows 进行数据的录入、处理与分析。

3.部分调查问题及结果分析

(1)对学生化学观和化学价值观的考查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高中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已经形成了比较正确的化学价值观。85.1%的同学在评价化学对社会影响时认为关键在于如何应用化学,仅有4.7%的同学认为环境问题根源在于化学。但学生缺乏对化学人文的理解,表现在学生不了解化学与生活、社会以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如:只有13.8%的同学知道STS教育,而67.3%的同学对此一无所知;在“学校所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用”问题中,23.8%的同学基本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10.9%的同学认为基本用不上。结合学生的个别访问,我们可以看出同学们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和思考仅限于解题,没有将化学与社会、人类生活联系起来,学生的化学观不全面。

(2)对学生科学精神的考查

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1.7%的同学喜欢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78.3 %的同学能对化学学习中的问题提出怀疑,但只有27.6%的同学会与老师或同学交流;实验中遇到问题,有28.9%的同学会重新实验并检验数据的正确性。上述结果说明学生有对真理不懈的追求和探索,敢于怀疑的勇气,但是这种精神和勇气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明显体现出来。在学生的个别访谈中,我们也从许多学生口中得出:“对一些实验,我们有比课本上更好的方法和建议,但进行探究验证的却很少。”这点从只有2.6%的同学尝试过改进实验仪器或装置也可以看出,可见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

(3)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考查

通过数据统计,60.9%的同学比较关注社会现象的话题;95.8%的同学愿意参加环保公益活动;但当学校公共设施遭受破坏时,只有40.1%的同学会及时制止破坏行为,还有14.0%的同学认为不关自己的事情;57.6%的同学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42.3%的同学将废旧电池直接扔进了垃圾桶。结合学生的个别访谈,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主观上还是比较关注社会,关怀自然,但缺乏付诸实施的具体行动。

三、高中化学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实践探索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对于化学学科的喜爱是我们在化学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基础条件。但是现阶段,学生整体的人文精神水平不高,他们掌握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但是缺乏对人文的理解;他们具备勇于探索和追求的科学态度,但是缺乏探索创新和脚踏实地的科学精神;他们比较关心自然和社会,但是缺乏从自身做起的自觉意识和行动;他们对同学有竞争意识,但是合作能力不强。这些现实向我们昭示了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通过渗透与学生密切相关的问题,使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化学科学与生产、生活以及科技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从叶绿素到计算机芯片,从有机合成材料到新型非金属材料,由超导材料到记忆材料、液晶材料,从结晶牛胰岛素到基因工程,从化石燃料到核能燃料……这些事例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化学在人类进步中产生的巨大作用,同时在学生心中播下热爱化学的种子。在教学中,我们也应该向学生说明:由于对科学技术应用的考虑欠缺,人类正面临着如“温室效应”“酸雨”“臭氧空洞”“水质恶化”等严重的威胁。要让学生理解这些问题的出现大多数是由于人类考虑问题欠佳导致的,其中有技术上的因素也有人的思想上的因素。

另外,有条件的话我们可以因地制宜组织学生去参观当地的一些化工或制造企业,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化学科学对生产生活的巨大促进作用。还可以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以人类面临的常见环境问题,如“对雾霾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的研究”“母亲河婺江的水质调查”“身边垃圾分类回收的调查研究”等作为研究课题,搜集资料,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对策。通过研究性学习,能加深学生对环保的认识,引发他们环保从我做起的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2.通过渗透我国古往今来的化学成就和著名科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我国有五千多年光辉灿烂的历史,在化学领域里,曾经做出过许多杰出的贡献,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有针对性地介绍酒和醋的酿造技术,火药、青铜器、漆器等制造技术,在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灿烂文明的同时,激发其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从而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观点。

著名的化学家傅鹰说过:“化学 给人以知识,化学史给人以智慧。”话”选修课程很值得我们借鉴。该选修课程借鉴高校教材《大学科学素养读本(化学卷)——引领现代化学进展的诺贝尔奖》,结合高中化学知识选取合适的诺贝尔化学奖为实例。每个课题的“成长经历”栏目,使学生了解科学家的学习过程、人生阅历、人格品质,让学生体验化学家不同的成长环境与人生经历。“获奖成果”栏目真实、动态、详细、完整地介绍所选的诺贝尔奖事例。“成果应用”栏目则着重展现诺贝尔奖成果的实际应用,展示成果对人类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为了让学生更为详尽地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每个课题最后附有相关阅读资料和网络资料,以“相关阅读材料”栏目的形式展现给学生。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课外上网查找资料或到图书馆查阅文献的方式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通过结合化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精神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对于化学研究而言,正如羽翼鸟、楫桨于轻舟。化学实验的方法本身就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实践—认识—实践。我们要重视学生实验,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精神。在实验教学时,要求学生充分尊重实验事实,向学生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教育。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规范操作,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实验现象,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不弄虚作假、臆造事实。当实验现象与自己所学理论不相吻合时,更要认真分析,寻找原因,大胆质疑,培养一丝不苟、务实求真的精神。

除了传统的教材实验外,教师还可以用心思考、精心设计,将书中的知识拓展延伸,为学生设计一些与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各类有趣的实验。以必修基础知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模式展开,这样既能保证学生学习到系统的化学知识,又能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还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良好的科学精神。[3](部分趣味实验与课堂教学知识点的联系如下表)

4.通过小组合作活动,使学生乐于与人合作,有团队精神

心理学研究表明,同龄伙伴的影响远超过成人对他们的影响。竞争、合作、讨论是他们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新课改提倡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在现行的苏教版教材中“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都为学生间的合作创造了许多机会。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以教材中的各个栏目为基础,积极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有意识地增加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比如化学《必修1》专题1“常见物质的检验”,该内容中就有一个“活动与探究”,让学生通过小组实验总结出■、Cl-、■、K+的检验方法。其实,在组内实验和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增加组间讨论。将4种离子的检验方法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发现问题,改进问题,也将知识总结得更为全面。

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时,容易出现效率低的情况,成为一种形式上的合作。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遵循合作学习的规律,学会有序高效地合作。每个成员要学会倾听,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我们提倡适度争论,但是拒绝无礼吵闹。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邵瑞珍指出:“合作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能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并改进学习方法;合作有助于学生发展良好的个性,增加群体凝聚力,形成和谐的教育氛围。”

综上所述,科学和人文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两者的结合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潮流。我们在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应认真贯彻《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把握新课程理念,以化学教学内容为载体,以人为本,自觉推进化学教学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把“化学家的化学教育”真正转变成为“公民的化学素质教育”,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建芬.高中化学教育中学生人文精神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 化学教育,2008(9).

第3篇:化学调查报告范文

调查

我首先来到了小卖部,发现了许多小学生都在里面,而且有百分之八十五的小学生买的是辣条,还有玩具,虽然说这些是小学生的日常习惯,但有一点还是不能疏忽的,那些小卖部的老板每天都把这些玩具、吃的上升价钱,为了使更多小学生来店里买东西,老板还故意往里面放一些诱惑小学生的东西,因此你只要吃一点儿,就会三番五次的去买。

分析

1、有些小卖部的老板每天都提升价钱,而且每次都提升一角、两角,让那些小学生以为很便宜,所以为使自己能让别人看到自己很有钱,就每次都去买。

2、有些小卖部的老板还为了使自己的钱包鼓一点,所以他们就往那里放一点儿让人吃了还想吃的东西,让他们忍不住去买东西。

结论

那些老板的心好像遇到钱就发黑,一点良心都没有,他们真的都是连禽兽都不如。

第4篇:化学调查报告范文

该调查报告从江苏大学四个加入“卓越计划”的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车辆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学生入手,研究卓越班学生对“卓越计划”的理解以及对江苏大学“卓越计划”实施方案细节的认识与建议;根据调查了解目前卓越班学生的学习状态与精神状态,试探性提出完善“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的措施。

一、卓越学院教育要素现状分析

(一)优生

卓越班的学生都是由卓越计划各试点专业根据一定的标准遴选出来,卓越班在组建之初,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处于该专业新生的前茅,学生对大学本科四年的学习有了初步的规划,并以自己是卓越班学生为傲。在教育教学研究与评估中心的一项学情调查(NSSE)中,卓越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要优于非卓越班的学生。所以,卓越班的学生整体水平比较高。

(二)优师

与非卓越班不同,担任卓越班教学任务的任课教师是由卓越学院在全校范围内直接选聘的、学生评教分数较高的教师,这些教师具有很强的责任心,教学水平普遍较高,教学效果出色,

(三)优条件

学校4个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均是国家特色专业,依托学科优势,实施的卓越方案呈现以下特点:

1.小范围、大幅度

按照“边行边试”的思路和“工程型精英人才”的目标定位,严格按照“学科优势强,行业背景好”的条件,谨慎选定参与改革试点的专业与学生,组建“卓越工程人才培育班”,小范围试点,大幅度改革。

2.厚基础、重实践

“卓越方案”的培养目标定位于数理基础知识扎实,人文底蕴深厚,科技开发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强,能直接面向工程实际,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工程人才,其中一部分要努力培养成为工程技术界的领军人物。

3.综合性、开放式

为了吸引优秀学生加入“卓越方案”,方案设计中注重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权,学校实施动态、开放式管理,充分利用校内外,乃至国内外优质的教育资源,丰富方案内涵,提升培养质量。

二、卓越方案操作层面的优化

(一)选拔制度考量标准的改进

目前,卓越班学生的遴选的标准以高考成绩为主,根据学生自愿申请,学院面试,择优而录。由于高考的权威,该考量标准相对来说较为公平,可是并不排除有部分同学高考虽然未能发挥出色,但仍然勤奋好学,乐于钻研,追求卓越。因而笔者个人考虑是否可以在原有的考量标准上照顾到这部分同学。

按照目前卓越学院的规模,四个卓越计划试点专业,每个专业遴选60人左右,倘若以240人计,是否可以在第一学期期末,根据一学期的学习情况,结合考试成绩,从四个试点专业的非卓越班级共选拔出20名追求卓越的学生,补充进入卓越班学习,并从原卓越班剔除相应的不适合继续留在卓越班学习的学生,此举一是给那些未能如愿参与卓越计划的学生机会,激励非卓越班的学生追求卓越,二是给卓越班的学生敲响一记警钟:唯有奋斗不止,方能与卓越同行。

(二)学生管理制度的完善

1.淘汰制度的更高标准

目前,卓越学院的淘汰措施是:两门或两门以上科目积欠,则转入非卓越班,但是根据调查,这样的淘汰标准并未引起卓越班学生足够的重视。结合上文对卓越班选拔考量制度的陈述,笔者认为在第一学期,可根据相应的规定,措施,对卓越班学生进行微调,有进有出,但在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出于对维持各班级人员相对稳定,降低管理难度等方面的考虑,可以遵循现有的淘汰机制,卓越班学生只出不进。在淘汰的标准上,则可以尝试提高要求,毕竟,对于卓越班而言,不能两门及以上科目积欠的要求还是不够的,笔者认为或许可以在现有要求上增加对于学分绩点的要求,例如,当学年平均学分绩点达到2及以上,方可继续留在卓越班学习。

其次,对应于淘汰体质,卓越班课程与非卓越班课程自然过渡方面须有可操作的规定,解决转入非卓越班(卓越班)同学的后顾之忧,使其顺利毕业。

2.加强通识教育课程

在课程设置上,卓越班与非卓越班的不同之处在于以下几点:1、相同科目卓越班课时少。2、卓越班所学科目比非卓越班多,以车辆专业为例,增设了大学语文,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微电子技术,液压传动等一系列的课程,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知识。

同时我们不能只注重专业知识,也应该使学生对于其他知识也要有些了解,培养一个综合性素质人才。比如学校开设的形势政治课就比较好,虽然现在有些流于形式,学生对于这些课也显得不积极,但我们认为课程开设的出发点比较好。我认为还应开设或者扩大课时的还有法律课,国学课,心理学。以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人文素养和心理素质。

笔者认为,加强通识教育的出发点比较不错,但具体的操作,还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

3.将实验、实习课程落到实处

对于实验、实习等需要动手实践的课程,卓越学院为确保该课程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例如,在金工实习结束之后,卓越学院在学期末增设了一个“无碳小车”的小项目,一来检验学生金工实习的成果,二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协作能力。个人认为卓越学院的这个措施实施的效果特别好,学院可以多办类似的项目。或许可以考虑以一学期为一个周期,提供一些小课题或者小项目,由学生自由选择,集中时间,充分利用实验室,校工厂的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设计,最终完成课题或者项目。例如,学院可以以一学期为限,提供一些必备的材料,限时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自己设计电路,自主选用电子器件,最终设计制造出一台小型收音机。

三、反思

第5篇:化学调查报告范文

一、以园区建设为起点,掌握调研主题。紧紧围绕推进园区科学发展的工作主题,经过调查研讨提高顾问服务程度,使调研工作服务于园区建设。一是围绕发展大局定方向。紧紧掌握园区工作大局,保证园区调研工作紧紧围绕“工业立县”战略及“十二五”规划的施行,着力研讨园区经济发展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严重问题,在建党90周年之际,进一步提出远安工业园区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新发展、再上新程度、完成新跨越的对策办法,为建设全省山区一流省级工业园区出谋划策。二是围绕微观研讨定重点。注重园区经济工作特点,掌握国家政策与远安县情的对接点,保证调研主题与国家政策导向、与县委、县县政府各项严重战略决定计划坚持高度统一。结合园区发展近况,重点将加速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加速“筑巢引凤”及园区平台建设、优化经济发展情况、增创服务新优势、推进新型工业化等内容明确为本年开展调研工作的重点课题。三是围绕目的责任定任务。依据县委办、县政府办的统一部署,结合园区本年的工作要点,年头制定目的责任制,要求本年完成调研资料12篇以上,其中在县级以上刊物宣传3篇以上,且在年关执行奖励兑现。还采取定任务、定人员、定奖惩的方法,将调研任务分化下达,明确规则了各部室及责任人的调研工作任务及审核要求。

二、以破解难题为基本点,深化调查论证。把调研实践活动与破解园区发展难题相结合,在调研实践中寻觅处理制约园区发展瓶颈问题打破口,掌握工作的自动权。一是在经营招商引资中创新招商方法。以更开通的立场、更开辟的视野、更坦荡的思绪经营招商引资工作,立足于招大商、招大项目、招经济社会效益好的项目,坚持超前经营,洽商交流,以商招商,调查论证,在严重项目引进和主导产业发展方面不断追求打破。不断总结招商引资的经历和经验,进一步理清思绪,坚持以产业系统升级为中心、以企业扩张裂变为路子、以矿山企业转型为契机、以包装推介项目为依托、以准备项目签约为载体,不断丰厚招商引资的方法办法。二是在推进项目建设中提高服务质效。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围绕签约项目标尽快落地开工、在建项目标强势推进和建成投产,不断完善项目储藏、引进、签约、开工、投产的工作机制。多方式开展“驻企周”、“访民问计”等调研活动,每名机关干部联络和服务项目3-5个,坚持按期到项目建设工地调查状况,把握动态,汇集问题,现场督办,专题办公,在为企业协调矛盾纠纷、落实优惠政策、代办手续证照等进程中,不断提高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处理问题的程度。三是在增强风险评价中科学论证项目。增强招商选商,围绕产业政策、投资才能、投资强度、经济效益、资源应用、就业奉献、情况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度调查论证,对拟引进项目进行严格把关。严格重点项目风险评价,对重点项目一一制订了严重决定计划事项社会不变风险评价申报及立案表等,并对项目标正当性、科学性、清廉性、可行性、可控性进行综合评价,保证项目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和经济政策规则,符合行业准入标准,符合产业发展规划和当地总体规划等。

三、以顾问服务为落脚点,推进科学决定计划。努力探究推进园区发展的准确思绪和有用方法,经过增强以文辅政,促进调研效果转化,为科学制定和执行政策供应参考。一是注重前瞻考虑。结合工作实践,深化研讨国家产业政策、工业园区发展战略及县委、县县政府各项严重战略决定计划等,积极探究园区科学发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优化发展情况等严重问题,深度研讨主导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内涵规则,不断加强对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理性认识。经由精心经营,专业制造了招商引资专题片、园区基本设备建设专题课件,精心打造了宣传园区建设和发展的手刺。从实地踏勘、现场论证动手,研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速园区发展的意见》,园区扩容提质措施加速。坚持规划先行,精心编制了洋坪工业园节制性详规,推进园区由“引凤筑巢”向“筑巢引凤”改变的措施加速。二是注重问题讨论。围绕园区扩容提质、融资平台、招商机制、政策配套等方面,针对用地难、拆迁难、融资难、用工难等突出问题,深化开展解放思想大评论活动。近年来,我们围绕两办下达的重点课题,就“双百”工程完成状况、“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状况、负重抢先快发展、重点企业维稳等多方面,精心经营调研文字撰稿,撰写调研文章20篇以上,局部稿件在县级《调查研讨》《工作简报》《县政府调研》及《眺望》、青年干部集训示范文选等刊物刊发,为全县进一步加速园区发展供应了科学决定计划根据;在外出调查论证项目标基本上,完成招商调查申报20多篇,对项目建设可行性进行了理性分析;按季度进行园区经济情势分析,为全县工业经济运转监测供应了翔实信息;围绕阶段性热点、亮点工作编发《园区工作简报》18期,建设了园区宣传平台。三是注重经历总结。坚持实践联络实践,实时总结和归结园区在建设和发展中的新行动、新机制、新亮点、新成效,围绕创始园区发展新场面、坚持园区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等主题进行具体深化地总结。近年来,先后就落实“快发展、保增进”战略部署、创新招商工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委中心组实践学习等方面完成全县典型经历交流8次,为进一步加速园区发展营建了言论气氛。

第6篇:化学调查报告范文

近几年来,为解决大学生人才资源的闲置与农村基层组织对人才需求的矛盾,全国许多省市都尝试着推行“大学生村干部计划”。一批批青年学子纷纷走向农村基层,希望用知识、青春和热情去改变农民、农村、农业的现状。但是“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效果如何?大学生在当地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如何?……种种问题值得关注。

由中国农业大学和河南大学两所高校的学生组成了“大学生村干部计划”调查组。调查的目的是客观了解广大大学生村干部在农村基层的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和真实想法,加深当代大学生对我国国情和农村社会基层状况的认识。同时为国家进一步实施“大学生村干部计划”并发挥应有的社会作用提供科学依据,以便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于我国农村基层建设中去,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调查组以河南汝州为调查对象。

汝州市隶属平顶山市,辖临汝镇、小屯、寄料、温泉4镇,王寨、夏店、焦村、蟒川、杨楼、庙下、陵头、骑岭、尚庄、大峪、纸坊11个乡,446个行政村(街)。共有76.3万多人,其中农业人口70.2万多人。

汝州市20****年10月份开始招募大学生村干部,截止目前共有445名大学生村干部,其中大专生430名,本科生15名;男275名,女170名。

二、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实地考察、乡镇干部口头询问、大学生村干部问卷调查、大学生村干部访谈、村民问卷调查以及村民访谈等调查方法。

从20****年7月5日至7月12日,8天的时间里调查组走访了骑岭乡、纸坊乡、温泉镇、临汝镇、庙下乡、小屯乡等6个乡镇,进入28个村进行村民访谈和实地考察。调查获得大学生村干部问卷115份,村民问卷128份。

三、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村干部的基本情况

年龄在30岁以下的达到了79%。其中,30%的比例是近两、三年毕业的学生。

91%的大学生村干部为河南省内院校培养。其中,15%的毕业于河南省属的重点高校,49%的是省属一般学校,其他为地、市属学校。

大专生占96.6%的比例。其中,具有农学背景知识的,仅仅4%。医学占2%,工学6%,法学3%,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占22%。

其他,主要是指哲学、历史学以及说不清楚的达到18%。理学、文学、教育学三者占全部的45%。专业知识结构上,远离农业、农民急需的实用技术和农村工作的知识背景。

2.来源和动机

96%的调查者,是汝州当地人。其中17%的,在读书前属于城市户口。

调查者的来源是:

其他,有下岗职工和另外方式就业的人员。事业单位主要指汝州当地的教育部门。

报名村干部的动机中,想为农民做事情、体现自我价值、丰富人生和献身家乡的想法占了多数。把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结合到一起,“大学生村干部计划”给了他们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舞台。

3.工作情况

在村干部岗位上工作一年半的有55人,是调查总人数的48%。

88%的人能经常住在工作的村子里。其中,57%的人住在村委会的房子,15%是亲戚朋友那。

明确表示5天以上的出勤仅占68%,显示着村干部们的出满勤状况一般。

4.收入低,村里矛盾多,工作不好做是大学生村干部提到的主要困难。

对于在农村基层工作的人来讲,这些困难是早就存在的,老村干部对这有着深刻的体会,带着工资的大学生村干部在上岗前也该了解到的。看到将其列为主要困难,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

这些困难中,反映工作压力大的占24%。同意识到自己的专业和学识给自己带来困难的比例是一致的,反映着还是有部分人能意识到工作压力和学识的重要。

大学生村干部感觉于村干部难以沟通以及村民不认同比例很低,分别是5%、6%。

5.对“大学生村官办”等上级管理机构的工作满意程度达到83%。对“大学生村官计划”,25%的人认为这实际在解决困扰我们国家发展的三农问题,50%的认为是给大学生创造接近农村的机会,解决大学生就业。

在出现困难时,82%的人想到和自己村里的村干部沟通来解决。其次是村官办、上级组织、其他大学生村官以及父母、亲戚和朋友。33%的人,有了自我解决问题的想法。

6.调查显示,群众和同村领导不是这些村干部工作的主要障碍。

74%的村干部提出缺乏资金是他们发展的最大障碍。47%的人提到缺少适合农村发展的实用技术。有23%的人提到信息不畅通。

谈话中发现,一是许多村子没有发展经济的基础。同时,一些人的市场意识不强烈,存在等、要政策的情况。还发现,许多大学生村干部表示连计算机、互联网都未接触过。

7.生存状况

1)对现在的生活,不满意、烦恼和说不清楚的占17%;16%的人表示满意,40%的已经习惯,27%的人在适应。

2)对于工作,46%的人认为自己的工作有很大作用,一般的占42%,一点作用和没什么作用的分别是7%和5%。

对自己选择这份工作的感觉:5%的人后悔了当初的选择,非常满意和满意的占了88%,其他是没感觉。

显示着,这份工作对他们来说是比较好的选择。

3)目前的工资待遇是大专生474元,本科生499元。在本县市的有100元交通补助,跨县市的150元。这些钱,政府从财政拨款或者原单位足额及时发放。

调查中,大学生村干部提到的最大困难是工资低,他们期望的工资水平在800元以上的,达到了52%。如果算上交通补助,也就是近一半的人期望900元以上。

8.前途和打算

44%的人有向上摸求发展的考虑。当地也存在着对在基层工作优秀的,在未来选拔公务员时,优先考虑的政策。

37%的愿意扎根农村,留在村里做事情。有少部分将选择回原单位和考研。

9.村民调查结果与分析

根据调查,45%的村民很支持大学生做村干部,明确反对的比例仅仅是2%。应该说大学生做村干部,有着良好的民意基础。

对“大学村干部计划”的理解方面,17%的村民认为是走过场、形式主义,更多村民期望这个计划能给农村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

调查发现,多数大学生村干部已经被村民熟悉和了解。其中,35%的村民反映知道并且熟悉,一般了解的占44%。

调查的村民中,20%的村民找大学生村干部办过事情,其中17%的村民反映事情办的很顺利。35%的村民虽然没找过,但都听说大学生村干部的口碑不错。能为村民做事情,村民是欢迎和感谢的。

调查中,24%的村民也反映所在村的大学生村干部很一般,挂闲职。请村民为大学生村干部打分时,13%的村民给了优秀,11%的村民评价很坏。大部分的村干部已经被村民接受。

四、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通过对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从大学生村干部的背景、工作情况、民意反映等方面描述了河南省“大学生村干部计划”的选拔、管理和这些村干部的实际工作情况。同时,对大学生村干部的工作困难、农村工作的障碍以及发展前途等进行了调查。

研究所得到的主要结果、意见和建议是:

(1)汝州“大学生村干部计划”的做法,是当地学校、机关、国营单位的大专以上学历人员的转岗和城里下岗、社会富余人员的再就业。

客观上,起到了把城镇里具有大专学历的人员吸引到基层农村的作用,改变了农村基层组织中的年龄老化、文化水平低的状况,为农村基层组织工作的开展以及稳定农村、发展农业带来了变化。

但是,“大学生村干部计划”从吸引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角度看,比例还很低。

(2)多数大学生村干部有着社会工作经历,目前已经是村中“两委”委员。他们能同村干部沟通协作,满意这份工作和目前的生活状态,希望为家乡、百姓做些事情,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谋求政治上的进步和发展。

能认识到这是稳定和发展我国农业、农村,具有扎根基层、改变农村贫困状态、促进农业发展的比例并不高。对“大学生村干部计划”的认识,多数是以为提供了大学生做村干部来服务农村的途径,改变农村贫困状况的使命感不强烈。

(3)大学生村干部对“大学生村官办”这个组织部下属的专门管理机构的工作满意程度很高。

他们大多数人能经常住在村里,出满勤状况一般。能根据要求写调研报告和工作计划、总结。对点名这种考勤方式,有一些人存在异议。

对个别优秀村干部所在村的村民访谈和实际调查发现,存在言过其实。

(4)大学生村干部的最大个人困难是工资低,其次是村里之间的矛盾。主要工作障碍是缺乏资金和技术。能感受到自身知识不足和工作压力大的比例不高。

他们的主要工作是上传下达,完成乡里布置的任务,参与村中事务的处理。他们的工作能被村干部配合和村民认同。

(5)多数村民熟悉、知道大学生村干部。对“大学生村干部计划”是支持的和抱有期望的。

农民迫切需要的改变自己的贫困,渴望实用技术到农村来解决实际问题。他们通过广播和电视等,对先进的技术有了解,盼望有技术、有想法、有能力,能给他们带来实际收益的村干部。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大学生在农村是受欢迎,被尊重的。

(6)一村一名大学生,过于强调数量忽视质量,同时也忽视了年轻村干部成材的环境。

应该看到汝州选拔的村干部们,大部分人员的学历是大专,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远离农业、农民的需要。许多人不能象有知识和技能的人那样,很快和农民沟通和建立感情。

同时,也应想到将年轻的学生放到农村基层,其发挥作用是需要一定条件的。调查表明,条件好的村,大学生村干部更有机会参与到经济管理中。应该说农村的主要问题,还是农民的富裕问题。大学生到基层的主要任务,是要积极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改进。

选拔自身条件好的大学生放到有利于成长的环境中锻炼,待积累一定农村工作方法和经验后,向条件差的村子流动,既让年轻人锻炼成材,又给贫、富村的联系以至于共同致富增加了机会。这种做法,希望政府考虑和采纳。

(7)有必要加强年轻大学生村干部的培训、学习,通过农业知识讲座、管理方法和经验交流等方式,来提高村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建立科学的考核方法,建立淘汰制度。不只是不想干这份工作的人的自动退出,也要把挂闲职、不谋发展的人员及时清理掉,不滋养新的闲人。

(8)有必要在全国高校,特别是农科高校中加大“大学生村干部计划”的宣传力度。让学有所长、愿意献身基层的大学生了解到农村的实际情况,积极到基层就业。基层需要有技术、乐于奉献的专业人员。

第7篇:化学调查报告范文

这是日前浙江省宁波市城调队进行的一项题为“200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得出的结论。本次调查随机抽选了宁波市3所高校的300名应届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同时也对这3所学校的就业指导服务部门的情况进行了了解。

2004年是全国普通高校扩招后毕业生就业的第二年,“大学生就业”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其中,“就业成本”因其支出项目和支出数额的增多,正在日益成为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问题。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公关费”(包括请客、送礼、打点关系等各种费用)和“缴纳违约金和其他收费”两项求职费用,虽然发生率最低———有43名学生支付过“公关费”,占求职学生人数的15%;有22名学生缴纳过“违约金和其他收费”,占求职学生人数的8%———但人均支出分别高达668元和345元。这值得引起各方的关注和重视。

如果将求职过程中,学校付出的努力和学生本人为求职付出的费用统称为“就业成本”的话,在对调查中的“就业成本”进行分析时,研究人员指出,在就业过程中,学校的帮助对于学生能否找到工作有显著影响;而学生的求职费用对此影响并不显著。另外,调查还发现,学校的就业服务做得越细,毕业生个人为找工作花的钱就会越少。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已找到(已签约)的就业单位构成”中,“国家机关”仅占5%,而“期望的就业单位构成”中,选择“国家机关”的比例达29%。也就是说,对于“国家机关”这一就业去向,现实与希望落差高达24个百分点。

第8篇:化学调查报告范文

为了解河北高校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状况,河北调研团队利用假期对石家庄、保定、唐山等河北主要高校所在地进行了实地走访,并通过与大学生面对面交流、电话访问、问卷调查以及利用微博、QQ、Email等现代通讯工具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调查,汇总数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较强的参考性,现把本次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第一部分 基本情况

一、 调研地点选择分析

本次调研主要对河北石家庄、保定、唐山等三个城市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课余文化生活调查,石家庄作为河北省会,是河北高校主要集聚地,驻石高校约占全省高校总数1/3多,对其调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可信度;此外保定、唐山也是河北高校主要所在地,所以选择以上三城市作为本次调研地,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较强的指导意义。

表1:2012年河北省及调研三市高校数量及比例

二、 调查方法

调研河北高校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调查小分队明确分工深入到三地主要高校进行调研,调查方式主要采取面访、电话随访以及问卷调查三种方法,为保证调查质量,前期对一线调查小分队成员就调查方式和调查内容进行了集中培训,以保证本次调研有效性和可信度。

三、 样本描述

本次调研共选取24所高校,其中本科院校8所;高职高专8所;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8所,占三市高校总数的40.0%;调查样本中研究生20名;本科生280名;专科生300名,共600名学生,其中男生400名;女生200名,调查对象分布在三地不同高校,涉及不同的专业和年级,调查样本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第二部分 调查情况

一、 分年级调查

本次调查表明,当今大学生课余时间比较充裕,除了学校安排的课程和活动以外,大学生平均每天都有2-3小时的自由支配时间,尤其是周六日更是许多大学生想方设法填补的空白时间,调查显示,下面是当今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主要内容见图1:

同时调查还发现,不同年级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差异较大,其中低年级学生受学校活动或课程安排影响较大,而高年级学生课余生活自主性比较强,文化活动主要根据自身兴趣决定。

通过图2可以发现,低年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相对比较丰富,其中参与各种社团活动占到1/3多,尤其是大学一年级学生,由于他们刚从紧张的高中生活脱离出来,进入大学全新的生活,当面对各种社团的纳新,许多学生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其中,有的甚至一个人同时报名参加两个或三个社团,但是进入大学二年级后,参加社团学生人数明显减少,大三以后参与社团活动人数更是寥寥无几,由此可见,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年级的升高,学生参与社团的热情逐渐减退。

图3显示,大学生课余时间上网占到被调查人数的近1/4,已成为大学生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校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许多大学生在寝室就可以实现自由上网,但上网主要以娱乐为主,其中看电影、玩游戏、网络聊天位居前三名,利用网络辅助学习的学生仅占8% ,有的学生甚至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而荒废学业,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是我们应该思考的显示问题。

图4表明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的占17%,但阅读的内容比较单一浅薄,由于市场经济社会竞争激烈,客观上对高校大学生阅读内容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中高达36%的学生热衷于阅读励志成功类书籍,以此来树立榜样汲取力量,此外网络小说,时尚杂志等也非常受大学生喜爱,课余时间阅读相关专业书籍的只有19%,由此可见,文学性的,史学性的书籍以及中外名著对当代大学生吸引不大,这一现象应该引起我们重视。

高年级学生随着入学初新鲜感的衰退以及面临就业升学的压力,他们日趋理性,与之相对应的课余文化生活也发生了转变,根据本次调查,高年级学生课余生活逐渐变得单一,其中考证、兼职、为专接本、考研做准备占据了他们大部分时间。

二、分性别调查

本次调查显示,男生和女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女生课余时间主要有逛街、购物、聊天以及上网看电影(大部分比较爱看青春剧、韩剧等);男生课余时间参加体育运动、玩网络游戏、兼职、睡觉是常态,由此可见,由于性别差异,男女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也大不一样。

第三部分 调查分析与建议

一、课余文化生活单一 皆因活动不够精彩

调查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趋向,即7成大一新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但到了大二以后,大部分学生渐渐少了参加社团活动的热情,到了三年级或四年级,鲜有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同时调查发现,有近八成学生对自己学校的社团活动评价为“一般”,对自己的成长“没有什么帮助”。

建议:重视选聘优秀指导教师,提高社团品味与质量,精心策划活动内容,努力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一个社团是否受学生喜爱,指导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我们最好选聘一些德高望重,业务精湛,热爱学生工作的人来担当;其次活动内容一定要精心策划,宁缺毋滥,切实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满足学生的口味和需要;最后社团活动的目的与人才培养目标必须相关联,为学生成人成材助力,只有这样,社团活动才能重燃学生热情,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二、就业深造竞争激烈 文化生活被严重挤压

随着就业竞争压力的增大以及就业招聘时用人单位对相关证书、学历很看重,于是许多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忙于考取各种证书或考研,特别是英语四六级考试,占用了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保定某高校的大二学生李某说,她身边的很多同学课余时间都在备考英语四六级、普通话、计算机等级证书,几乎看不到有人看“闲书”。

建议:大学生活是人一生最美好的时光,本应丰富多彩,当代学生如果“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为考证书”,必将是一种短视行为,大学生应该正确处理考证深造和文化生活关系,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充实自己的文化生活,锻炼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才是竞争立业之本。

三、实用功利倾向增长 快餐文化趁势而上

现代大学生接受新事物快、独立性强,善于运用新媒体获取各种信息,加之现在学生的学习目的过于功利化,社会上的浮躁气息也侵入校园,学生静不下心来读书。于是浅度阅读,快餐式的阅读出现,经典读物逐渐退出大学生的视野。“像砖头一样厚的书,我不愿意看。经典读物是对提升文学修养很好,但是上了一天课,实在提不起兴趣。还不如上网看看帖子,找部轻松电影休息一下。语气中加了一点严肃,石家庄某高校大一学生小李说。

建议: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营造恬静浓郁的校园读书氛围,使学生远离社会的喧嚣与浮躁,静心学习、潜心研究,踏踏实实做学问。

四、学校氛围潜移默化 影响学生文化生活

在“你认为校园文化与你文化生活有如下哪些关系”的调查中,有70.73%的学生选了“校园文化的发展和自身文化生活是相互决定,相互影响的”。

建议:重视校园文化大环境建设,积极影响学生个体文化生活,因为面对生活还须磨砺和锻炼的大学生而言,学校的引导、评价和管理直接会影响高校良好学风、教风和校风的纯化。不仅高校的宗旨、校训、传统会对学生有多方面的影响,而且师生们认同的价值观、世界观、方法论等,也会在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9篇:化学调查报告范文

1.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抽取河北省医学院校在读的500名学生,其中男生284名,女生216名,年龄18~23岁。本次调查共计发放问卷500份,实际回收467份,有效问卷456份,有效率91.2%。

(2)研究方法。采用整体抽样的方式向参与本次调查的500名不同专业医学生发放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调查问卷,闭卷作答。

2.结果

(1)医学生对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的态度。大多数医学生对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作品持一般喜爱态度,少数学生不喜爱此类作品。具体见表1。

(2)医学生能背诵的课外古诗词数量。能背诵课外古诗词数量超过30篇的医学生仅有30名,绝大部分医学生很难将一些著名的课外古诗词背诵出来。具体见表2。

(3)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超过65%的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仅仅为一般了解,还有14.1%的 医学生对传统文化不了解。具体见表3。

3.讨论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对于古代优秀的文化作品,多数医学生只是偶尔翻阅。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学生认为该类书籍作品晦涩难懂,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存在较大的难度。

优秀传统文化缺失的表现还包括多数医学生很难背诵出一定量的古代优秀诗词作品。这可能是因为这部分学生对古诗词并不感兴趣,而在高中时期学习的古诗词都是课内的,对课外古诗词的了解非常少,加上进入大学时期以专业课学习为主,从而忽视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

{查发现,大多数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并不多,这表明当代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足。部分医学生受到现代西方文化的影响,不愿花时间了解传统文化,盲目崇拜西方文明。同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医学生虽然获得了物质满足,却忽视了在精神方面的塑造与追求,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因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了变化。

综上所述,当前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缺失现象较为严重,这对其日后发展与综合素质提升均会产生不利影响。为此,学校应当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政府应当出台政策扶持传统文化建设与发展,而医学生也要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了解,以提高自身理论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