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管理硕士论文范文

企业管理硕士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管理硕士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管理硕士论文

第1篇:企业管理硕士论文范文

二十一世纪是竞争的时代,技术成为决定一个企业是否具有重要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作为掌握专业技术知识的人才也就成为了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无论是产品制造企业还是管理咨询企业,亦或是培训教育机构,掌握着高新技术知识和技能的人才都是其在激烈竞争中制胜的法宝。然而,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一些技术、科研、大型国企正面临着人才流失率不断上升的趋势。人才流失不以企业意志为转移,个别的人才流失不会影响到企业的大局。但企业也要对人才流失进行先期预防,使企业的人才在合理有效的流动中在企业中保留住。

当今,人才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首要资源,对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谁发挥了人才资源的作用,谁就能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据报道,当年我国第一批从事“863”计划的年轻技术人才至今已所剩无几,有的出国、有的去了外企,现如今企业中技术型人才流失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些核心技术人才的外流带走了企业的核心商业机密,包括客户、融资关系以及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特别是中国加入到世贸组织以来,大批国外企业进驻国内市场,也势必在国内寻找和培养大量技术型人才,这也加重了国内企业技术型人才流失。在现代企业中,技术型人才拥有专业知识资本,在组织中独立性、自主性较强,由追求终身就业的饭碗向追求终身就业的能力转变,因此导致人才流动频繁。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只有不断的改善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保持人才的合理流动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内人才队伍的整体优化。

随着人才流失现象的日益严重,流失过程中也暗藏着惊人的成本和对公司利润的损害,对企业利润产生巨大的内耗。美国管理学会(AMA)报告显示,替换一名雇员的成本至少相当于其全年薪酬的30 %。对于技能紧缺的岗位,此项成本相当于雇员全年薪酬的1.5倍甚至更高。因此如何吸纳、留住人才成为知识型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减少知识型企业人才的流失,如何摆脱因企业人才流失的困境,已成为当今企业管理者应当关注的一大课题。

我国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张五常曾说过:劳动和知识都是资产。每个人都有头脑,会作自行选择,自作决定。我要指出的重要特征是,会作选择的人与这些资产在生理上合并在一身,由同一的神经中枢控制,不可分离,跟这些资产混在一身的人可以发奋图强,自食其力,自我发展或运用,也可以不听使唤,或反命令而行,或甚至宁死不从。对人才流失的研究有利于丰富和发展人才流动理论和模型研究,其次从研究内容及研究对象来讲,从人才流失内在动因进行探讨,这对以往人才流失的研究范围是一个有力的补充。最后通过需求层次理论及战略式激励理论,研究企业应对人才流失的办法。

二、技术型人才的定义

人力资源是开发自然资源,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主动力量。发展经济的决定因素是人力资源而不是自然资源,其中人力资源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才资源。字典上对“人才”的解释是:有才识学问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参照国内关于人力资源方面的各种资料,一般对“人才”有这几种界定的范围:

(1)以学历层次为界限,把“大专及大专以上”的人界定为人才资源;

(2)以学位级别来界限,把“学士及学士以上”的人界定为人才资源;

(3)以职称为界限,把中级职称以上的人界定为人才资源;

(4)以奖励级别为界限,把获得某种社会公认的重要奖励(如市级、省部级以上等等)的人界定为人才资源。

技术型人才是指能利用自身所掌握的专业技术知识,为企业不断创造价值。技术型员工从事的并非简单的重复性劳动,而是能够在易变与众多不确定的环境中充分发挥个人的资质,来应对可能变化的情况,为企业技术研究的进步不断做出贡献。技术型员工是企业中的劳动者,这与一般意义上的“普通员工”没有本质的区别,但另一方面,技术型员工拥有专业的技术知识,其又有“资本性”的一面,因此,对于企业来说,技术型人才的管理就更具难度与挑战性。

企业的技术型人才具有稀缺性,一方面表现在一定时期内,由于专业人才的供给数量不足,导致企业间相互争夺;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才呈现非均衡分布同时其价值难以按照市场化的标准来衡量,导致不同企业对于人才的开发培训具有相对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才的稀缺。由于人才稀缺性,人才一旦流失很难找到一个同样的,因此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三、技术型人才的流失现状

人才流失是企业中人才流动超过其合理限度的部分。人才流失是指企业中企业关键作用的人才非单位意愿地流走,或失去积极作用的现象,人才流失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今世界人才已不再属于某一个地区、某一部门或某一国家,人才属于整个世界,属于全人类。人才交流和信息交流将变得越来越重要,人才的流动对信息技术的交流与更新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当前全球化的形势下我国面对冲击最大的不只是产品市场、而且还有人才市场,经济的一体化使得人才竞争与人才流动国际化,全球作为一个开放大市场,人才流动市场化将势不可挡。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出走”,前者是水的运动规律,后者是人才流动规律。人才的流动除受各种经济规律制约外,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组织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人们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必然会离开不适合自己发展的地方,而选择适合自己成长与发展的环境,进而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更好的实现,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同时人才的流动过程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具有更多的就业选择权与工作的自主决定权。不同的企业或部门之间,不同的地区或国家之间人才的流动已十分频繁,人才流动呈现出一种全球化、国际化的趋势。面对人才市场的竞争,小到一个单位,大到一个国家,人才的流入与流出应当是平衡的。否则,就会造成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之间发展的不平衡。然而,由于经济、管理、信息等各方面的差距,人才流动往往会出现失衡的现象。人才严重流失就是人才流动失衡的表现。在人才流动过程中,人才流失会严重影响和制约一个集体或一个国家的发展。不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不仅会造成人才的浪费,而且对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其最终必然会导致人才流失。因此,在人才的流出与引进过程中,只有做到人人皆有用武之地,才会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的到来,才能最终避免人才的流失。

零点调查公司、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危机管理课题组和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工作合作完成《企业危机管理现状》中指出,59.8%的国有企业中存在着人才危机,35.1%的国有企业认为人才危机对企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四、技术型人才流失对企业所造成的影响

根据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等完成的“企业危机管理现状”研究数据表明:

随着改革开放以及经济时代的到来,技术型人才成为企业、社会中的稀缺资源,也成为人才市场争夺的主要对象。技术型人才流失现象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类型企业中间具有不同的流动趋势。

地区流向:贫困地区-发达地区-中小城市-大中城市-核心城市,呈现出梯形分层流动。企业类型的流向:国有企事业-民营企业-外商合资企业-本土外商独资企业-新进入的外商独资企业。

在某管理咨询公司(睿仕管理咨询公司)2010年1月对683名被访者的在线调查发现,你与上司进行职业讨论的频率的调查显示,每3个月1次的占到15%,一年2次的占到17%,一年1次的占到30%,而从不与上司讨论的占到37%,同时调查还发现,绩效最优的组织比一般组织为员工创造的职业发展机会多近3倍。

社会对于技术型人才的高需求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其流动性一般比其他员工要高。人才资源成为当前企业最重要的资本,企业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就必须依靠人才资源。人才资源的流动可以带来技术、资金、信息、管理的流动,而人才资源的流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危害。

(一)消极影响

技术型人才流失会迫使企业重置人才,产生大量成本。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造成企业关键岗位的空缺,企业需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招募到新的员工,并且通过培训,使得新员工能够尽快胜任工作,因此这就给企业增加了招募成本以及培训成本。同时新员工进入到企业中能够胜任工作、能否对企业忠诚,也都使企业的成本上升。

技术人才的流失会带走关键的技术,使得企业项目中断甚至会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损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员工的离开会造成士气的下降,凝聚力减弱,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企业的管理成本。比如,一家科技企业想挖来一个技术总监,绝对不只是看中他的个人能力,一定还希望得到他的技术资料和开发管理经验 等;特别是掌握核心技术或商业机密的知识型员工的离职可能导致科技企业赖以生存的核心技术或商业机密的泄露。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带给科技企业的将是极大的损失,尤其是当这些知识型员工跳槽到竞争对手企业或另起炉灶时,科技企业将面临严峻的竞争压力。

企业对人力资源更替成本的模型

人才的流失可能导致企业关键岗位的空缺。由于知识型人才掌握某种专门的技能,所以一旦他们离职,企业可能无法立刻找到可替代的人选,那么这一关键岗位在一定时期内会空缺出来,这势必影响企业的整体运作,甚至可能对科技企业形成严重的损害。

人才流失对企业声望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在当今商业资讯传递迅猛的时期,一个企业发生人才流失现象,不管人才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离开企业的,很快就会被媒体报道,再经过人们的不断传递,影响面不断扩大,一些不利于企业的言论就会自觉或不自觉的传开。一个不断流失人才的企业,在人们不清楚原因的情况下,将会造成多猜忌,各种传言,这些都将对企业精心塑造的形象带来损失。就流失员工自身来讲,一个员工主动离开一个企业,或多或少都存在对企业一定程度的不满,又少了在企业内部的约束,也不可能像在企业里一样,尽心尽力的维护公司的声望了。因此,他们在对外的交往中,可能自觉或不自觉的损害企业的声望。再者,企业声望的降低,也必然提高企业招聘与维护人才的成本。华为公司前员工另起炉灶,引出知识产权官司,经过媒体的不断报道,不能不说对华为公司从经营到声望造成了巨大影响。

(二)积极影响

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才流动能够淘汰企业当中的不合格员工,引进高素质人才,适度的企业人才流动率能

够给企业带来生机与活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上提升了企业的工作效率,有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得到更好的表现。对于高新技术、管理具有很大的挑战,对于一个复杂的任务工作,需要不同专业的人才分工与配合,大家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兼收并蓄,才能迎面挑战,因此专业人才的不断组合就促成了人才的流动。

五、企业应对技术型人才流失的办法

(一)招聘阶段

招聘程序要科学合理。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要根据岗位说明书,对应聘者进行全面细致的考察,例如员工的道德品质、工作能力、工作动机等。同时对招聘的岗位要有客观、真实地介绍,避免员工进入企业后产生心理落差。在招聘阶段通过合同约束来保护企业的机密,同时对关键岗位设置离职壁垒,例如离职一定期限禁止从事与本企业有直接或间接竞争的行业,或者承担一定的离职赔偿,通过增加员工离职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员工的流失。

(二)培训阶段

通过讲座、参观、文化活动将企业文化扎根于员工心底,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企业应当为员工在入职前制定长远的职位规划,因为如果员工对于自己的职位与职业生涯抱负以及个人预期的奋斗目标不相符,且很难有调整的机会的话,在日后就很容易产生“跳槽”的倾向。

(三)正式工作阶段

1.为员工构建沟通的平台。企业人才的如果在工作中如果存在不满,如果缺乏开放的沟通渠道,一旦不满淤积,就会萌生去意。特别是技术型人才,由于去其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以及自我意识,因此对于企业的不满会相对多一些。公司应当定期发放不记名调查表。及时了解员工对于企业、管理者的看法。

2.制定合理薪酬制度。定期对本地区、同行业进行薪资调查,获取一手的薪资信息,从而制定出符合公司又具有竞争力的薪资支付水平。以此来解决外部公平性问题,有利于避免人才的流失。同时,公司要给员工尽量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因为旧国企的员工管理方式,会磨灭员工的斗志,特别是对于技术型人才来说,他们需要通过挑战性的任务来体现自己的价值。

人才之所以离开企业,是因为其自身发展与企业给予他的满足感不匹配。当新员工进入到企业中,首要考虑的是高薪酬,以此来满足自己在衣食住行上的需求。当物质需求逐渐得到满足后,企业人才便会寻找更高的追求,这时企业就需要在提供高薪酬福利的同时,只能出晋升、发展的机会,合理的薪酬体系包括岗位技能基本工资、灵活的奖金以及自助式福利体系构成。让企业人才通过这些方面,感受到自己在组织中的重要性,也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3.满足技术型人才的多元化需求。由于技术型员工的教育程度、工作性质、工作方法不同于一般的员工,因此就形成了其特有的思维方式以及心理诉求。因此企业不但要满足技术型人才的高薪需求,还要提供能力提高与事业发展的机会。

4.开辟技术晋升渠道。为技术型人才提供公平、透明、动态的晋升机制,建立双轨制晋升通道,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人才流失的冲动。

(四)员工离职阶段

企业应当正确对待人才的流失,对于即将离职的员工进行正确沟通与记录,以此来分析和改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漏洞,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企业就应当为人才提供方便之门,把他们视为终生的朋友和资源,并保持联络,使其“流” 而不 “失”。例如麦肯锡咨询公司为离职的员工建立花名册,形成特殊的“校友录”,以确保离职员工与企业始终能够保持紧密的联系。

由此可见,在经济发展的社会大潮中,人才流动是不可避免的,适当的人才流动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企业既要保持一定的人员流动比例,又要有效地吸引、保留住技术型人才,使他们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李业昆,企业人才流失状况的判定.[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唐小宁,公司人才流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2009.6

刘相龙,所人才流失问题的研究,大连理工工商管理硕士论文.[D].2009.6

周群益,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J].2011年第5期

孟庆森,IT企业人才流动问题研究,北京工商大学硕士论文.[D].2007.5

吴月华,企业核心员工流失问题研究--BASES公司为例.[D].上海交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论文,2008.6

谢晋宇,雇员流动管理.[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谢晋宇,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创新.[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4

王一江、孔繁敏等,现代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杨晓梅,IT企业人才流失风险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6

李业昆,企业人力资源状态评价方法.[M].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1

廖仲毛、平杰,国企如何打好人才保卫战.[J].工人日报企业周刊,2005.8

王杨,试析国有企业改制中的关键人才流失问题.[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3月

刘焱华,企业如何打好“人才牌”——国有施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利用面面观,施工企业管理.[J].2010年03期防止国有企业人才流失对策,商场现代化2007.10,中国期刊网

(作者单位:北京市西城区房屋管理局)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王丽娟.技术性贸易壁垒趋势及对策,2011(10):66-68.

致谢

第2篇:企业管理硕士论文范文

[关键词]:企业年金 养老金 存在问题 对策

企业年金是指以员工薪酬为基础,个人和企业分别按照比例提取一定金额统放在个人账户下,由金融机构托管,并指定专业投资机构管理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又叫做补充养老保险、职业养老金、私人退休金等,是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养老金福利,是员工退休后获得的收入。

一、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现状

我国企业年金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今天为止,企业年金的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我国企业年金的规模在不断扩大

有资料统计,在1991-2000年的前10年里,企业年金基金积累额仅191亿元,中国只有1.6万多家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参加职工有560万人。在2001-2006年的6年时间里,基金积累达到910亿元。截至2011年末,全国有4.49万户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比上年增长21.3%;参加职工比上年增长18.1%,基金累计结存3570亿元。在国家建立的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建立的储蓄养老保险的多层体系建设中,企业年金发展速度明显在加快,社会作用和影响也在日益加强。

(二)与企业年金相关的制度框架已经初步形成

我国首次提出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务院在1991年的《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中。1995年,被确定为DC模式。2000年,国务院《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将其更名为“企业年金”。由此,我国企业年金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2004年出台的《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与《企业年金管理试行办法》,使企业年金的制度有法可循。之后,我国又出台了《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认定暂行办法》等配套制度,确保企业年金的有效运行与顺利实施。

二、目前我国企业年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已基本确立了国家政策支持,企业自主建立,市场运营管理,政府行政监管的制度框架和运行规则。但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制度仍处于缺失状态,难以明确界定各角色的职责,难以规范化管理

从世界范围来看,许多国家都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年金法律结构。如1994年澳大利亚《退休金行业监督法》,1995年法国《养老金法》。而我国至今仍然缺乏良好的法律和制度支持,严重制约了年金的发展。已开始实行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与《企业年金试行办法》虽使企业年金的运行和监管有了基本依据,但两个试行办法仍是框架性的规定,对有关投资监管政策及管理机构的分工还散见于不同的法律法规中,统一性不够;有关年金基金监管的具体规程、年金基金管理信息披露的规定并未明确,受托人的责任描述也较笼统,有待进一步细化使之具有规范性的操作意义。

(二)委托-关系中,整个链条复杂,连接不通畅,效率低,有资源浪费现象

我国DC型的信托模式引入了账户管理人、受托机构等多个角色,信托、基金、银行等同时进行。年金受托人将年金的账户管理交予年金管理机构,将投资决策交予基金管理人,将资金保管交予资产托管人,并分别与之签订契约,从而形成三层独立的委托-关系。企业年金账户管理、投资管理公司、托管银行是具有不同利益的经济主体,各具体行动受自身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所制约。实际在如此复杂的关系下,必然存在传导链过长、相互衔接复杂、业务环节效率低、及不同行业与不同机构的分工合作问题。另外,从实践中来看,年金的成立和运作的形式多样,各主体的地位存在名不副实,在权利与义务不对称、实力与权力不相符、市场资格与实际地位不对称,商业利益与法律责任不匹配等,导致作用难以发挥,理想与现实相背离。

(三)税收优惠政策的限制及优惠不到位

目前我国提取年度工资总额5%的税收优惠偏低,实践中若照此比例缴费,很难保障员工退休后的年金待遇需求。举个例子说,某企业员工平均月薪3500元,如果企业享受5%的优惠政策,并按照工资总额的5%为员工缴纳企业年金,那么员工的企业年金账户每个月能增加175元,一年积累2100元(假设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收益率和工资增长幅度相等,正负相抵),20年积累额为42000元,如果按照企业年金待遇为在职职工按照20%的替代率计算,即每月缴纳700元,那么企业缴费部分20年的积累额也只够发放10年的企业年金待遇。另外,仅涉及了企业缴费环节的税收优惠过于单一。从员工角度来说,钱缴上去退休后才能取得出来,如果不能享受税收优惠,那么员工有动力去牺牲即期的消费而缴费?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年金的发展。

(四)监管运行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对于当前年金的监管事实上涉及政府部门、证券、保险、银行等多个部门,涉及政策制定、宏观调控、运营监管等各个方面,但监管者各自的分工并不十分明确,这很难避免政出多门、权利重叠并相互擎肘的低效率现象。我国企业年金业务监管主要由各类年金经办机构承担,且只接受来自政府单一机构的监管,在取得相应资格的企业年金理事会、专业投资机构、托管银行、中介机构及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信用评级公司等机构,如何共同参与,发挥监管作用这方面并未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运行机制。企业年金各参与主体来自自身的监管意识缺乏,亟待强化与提高。

(五)企业、员工层面存在的问题

企业是举办年金的主体,其头等目标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企业的盈利模式限制了年金发展的空间。我国劳动力市场处于严重的供大于求的状态,企业极易利用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以压缩人力资本为手段来获取利润。尤其是大部分中小企业竞争压力巨大,成本控制意识很强,使企业管理层宁可多发奖金而不愿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以调动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另外,由于目前社会压力大,一部分企业职工也存在短视心态,他们认为年金是几十年后的事情,自己在单位里头是否会长久发展还不一定,不如增加眼前的收入来的实际,这些都是与企业年金的将来效应相悖的。

三、完善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政策性建议

(一)加大宣传年金重要性的力度,适当下调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保持企业年金拥有不竭的动力;

从世界范围来看,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储蓄的替代率比例为432。在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已经拿走了相当大一块蛋糕,替代率达到80%-90%,在某些行业甚至达到了100%,呈现一户独大的局面。其替代率越高,年金的替代率就会相对偏低,过高的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必然会对企业年金形成挤出效应。因此,强制性的养老保险应适当让渡于企业年金,为年金的发展留足更为广阔的空间。另外,企业年金是公共年金计划的重要补充和扩大,对员工的影响已显而易见。应该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传媒工具,深入广泛地进行宣传,使企业与员工了解企业年金的重要性,消除双方的短视行为,培养全民风险意识,逐步向强制型迈进。

(二)呼吁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使年金的实施运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政府所采取的政策和相关法规,决定了今后的发展和成长空间。首先,在现有的法律、政策制度的基础上,做更进一步的完善和细化。明确年金市场的具体运作规则,对年金计划的建立以及账户管理、托管、投资运营等各环节进行规范,以保障基金的安全,保护受益人的权利;对年金的性质、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基本运营方式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和制度保证,也为监管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奠定基础。另外,工业化国家对企业年金计划往往给予税收优惠政策,例如税前列支,雇员的缴费也可以免交所得税等。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更需制定并严格执行对年金供款和投资收益予以免税,以提高企业和个人参加补充养老保险的积极性。

(三)企业年金的各机构主体应该权责利明确,协同合作,形成统一的年金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一揽子的服务

美国为了方便顾客,许多金融机构为企业养老金计划提供了“一站购齐”的服务,包括起草计划书和总结书、提供任何法律所要求的政府和计划参加者的报表和纰漏信息,提供受托管理和资产保管的服务,以及投资管理、投资咨询和其他所有计划行政管理所需要的服务。我国可以借鉴此种模式,逐步改变年金的分业协同模式,提供使企业从建立年金计划到基金运营管理的“一站式”便捷服务方式,最大可能规避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并且要求各家机构加强合作,提供一揽子服务,建立起统一的年金管理信息系统,保障年金的运行。

(四)在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各企业可以有针对性的要求制定适合于本企业发展的、创新型的优质年金产品

我国的大、中、小企业数不胜数,各企业的运作方式、管理经营模式、薪酬战略计划等不尽相同,很难用确定的、统一的标准加以衡量。因此,各企业在与资本市场相互促进的基础上,有必要针对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目前发展的趋势及未来的目标等,制定适合于本企业发展的年金计划,使企业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战略的各项优势,并且与员工之间相互获益,同时促进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尤其是中小企业众多,而其恰恰是建立年金的“主力军”,应该更加进行扶持,在健全相应制度、运营规则的基础上,大力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使年金获得长足、有效的发展。

(五)加强监管力量,完善协调监管框架

政策在制定监管制度时,应遵循三条原则:一是保护参保人的利益;二是防止国家的优惠税收政策被滥用;三是让市场竞争成为制度运行的主要方式,在市场失效的地方政府才出场。在我国,首先应对管理年金的经办机构在执行政府有关政策、法令情况方面进行监管;其次是对基金的运营、保值增值情况、偿还能力进行监管。另外,还应对年金的管理机构、年金基金管理人和托管人等进行严格的资格认定;对年金广告实行特别监管,防止误导性广告盛行,损害参保人的利益,影响人们对制度的信任;对年金的投资进行严格监管。只有这样,企业年金与资本市场的发展才能相得益彰,实现双赢。同时,各机构主体应相互监管,促进保障企业年金的良性运行。

四、结语

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现状是很多层次的制度性问题造成的,有待于各因素的协调发展和政府、企业、资本市场以及员工的共同努力,以处理好企业年金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使企业年金得到突破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星.中国企业年金发展回眸.2005.10.

[2]张传良.中国企业年金运作的问题及对策.人力资源:企业改革与管理,2007,(01).

[3]邢晓宇.中国企业年金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内蒙古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论文.

[4]刘翼.中国企业年金监管问题研究.才智,2009,(05).

[5]仇雨临.员工福利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48~257.

[6]李辉.企业年金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财会研究,2012,(07).

[7]张美中等.企业年金:中国养老保险的第二支柱.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