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校论文范文

学校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校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校论文

第1篇:学校论文范文

“比”是象征和比拟,“德”即道德人格。所谓“比德”,是指以自然物的某些特点使人联想起人的道德属性,借为人的道德品格、情操的象征,因之赋予自然物以道德意义[1]。在对自然美的欣赏中融入道德内容,自然美就升华为道德美、人格美。道德主体通过“比德”,达成了与自然物的直接对话和交流,继而以自然物为范型、作寄托来进行人格理想的构建和人格形象的塑造。同时,“比德”所蕴育的审美人生境界,又能使主体自我意识升华到超然脱俗的诗化的境界,给人一种至善至美的感受。

“比兴”的艺术思维远古即有。孔子从理论上将此方法加以总结,并运用于德育,形成了“比德”的教育形式。“比德”所“比”之“物”内容很广,以天地、山水、金玉及松竹梅“岁寒三友”和梅兰竹菊‘四君子’为最多,笔者试举几例以作分析。

以天地为范则,用意在于修养君子的胸怀、品格、行止。《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儒家看来,天运转不息,人效法天道,就当自强不息,奋发有为,所以就有了孔子的“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生境界和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奋斗精神,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则强调的是君子须谦恭待人,胸怀坦荡博大。以山水“比德”多取意于山的高大、雄伟、刚毅、恒久,水的正直、善化、遍予而无私,如《论语•雍也》篇中所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以玉“比德”在《荀子•法行》篇中有“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行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并见,情也”等将玉与人的德行相类比的称谓。后世儒者如曹植的“亮怀美”、白居易的“垢尘不污玉”等,所称颂的都是君子的人格品行。以松竹梅“岁寒三友”和梅兰竹菊“四君子”“比德”的隐喻意向更具广泛性,比如,古人常以竹来赞喻忠义之士坚守节操、至死不渝的品格。唐诗有云:“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再如以松兰梅菊为喻,喻人之顽强坚毅、不畏艰难、幽雅超俗、清逸高洁;以松“比德”如孔子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以兰“比德”如“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孔子家语•在厄》);以菊喻节,如冯梦龙的“不共春风斗百芳,自甘篱落傲秋霜”;以梅喻节,最为著名的当数陆游的咏梅诗:“雪虐风絧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儒家德育在运用理性话语的同时加入了诗性的隐喻语言,“比德”式教育方法使德育对话不仅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还发生在人与自然物之间,使道德教育的空间得以延展。诗化的德育方法可以弥补现代德育过于理性化而造成的不足,让德育焕发诗意魅力,让学生在诗意文化的熏陶下,发掘诗情、诗心,由对自然物的赞赏、效法而自

主建构道德人格。

二、“比德”对现代学校德育的启示

(一)“比德”培育道德情感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构成自然界的美的是使我们想起人来(或者,预示人格)的东西,自然里的美的事物,只有作为人的一种暗示才有美的意义。”[2]“比德”是一种对于自然物的审美感受,也是将经验世界中的山、水等自然物的特征比附于人的内在的、视而不见的道德品质的情感体验。审美感受除了有诸如轻松、愉悦、舒畅等机体、知觉美感之外,更多的是与满足人的社会性需要的理智感、道德感交织在一起的高级审美情感,这种审美情感与道德情感常常是重叠的。因此,审美活动的过程往往又是促进、催化人的道德情感的过程。

审美情感与道德情感的“重叠”意味着二者的“等值”或直接同一的关系[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审美体验与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德情怀是同一的;文天祥的“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所吟诵的“浩然之气”则是将天地之气与精神风貌相比拟“比德”而产生的一种诗意的道德气概。通过“比德”,人类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感的原始统一的情感心理结构被还原为活生生的现实,审美情感发生的过程与道德情感的培养过程合二为一。

审美活动对道德情感的“促进”意味着审美情感可作为道德情感培养的一种赋值策略(ValuingStrategy)。从严格意义上讲,审美活动具有个人主观上的非功利性的特征,非功利性的美感可以给一定伦理内容以净化、脱俗、情感附着等作用。而当这一美感赋值作用完成之后,人们认识、理解、践行某些道德概念时,会伴随积极的情感支持。比如人们观赏松兰梅菊时产生的审美感受,就能理解君子人格的高洁超俗、耿介自尊、不随波逐流、不趋炎附势等道德意义进而身体力行。

“催化”作用体现为当美感与落后的道德情感发生冲突时,主体能凭借理性分析等能动力量对落后的道德情感进行否定,从而实现个体内部道德情感乃至整个品德心理图式的“革命”,实现由美生善的超越。美感经验的直接目的虽不在陶冶性情,而却有陶冶性情的功效。正如坡诗中所写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竹是美的事物的一种,一切美的事物都有不让人俗的功效,当人们“心里印着美的意象,常受美的意象的浸润,自然可以少存些浊念”[4]。

“比德”将审美活动与德育过程紧密地融合在了一起,是因为与审美的形象思维相融合,道德内容的理性思维就显得“盐在水中,有味无痕”起来[5]。相应地,审美活动的情感培育也使人的道德情感潜能得到了最大的开发、丰富和提升。

(二)“比德”启迪道德自觉

哲学人类学的研究表明,“人类生下来就是‘早熟的’。他带着一堆潜能来到这个世界。这些潜能可能半途流产,也可能在一些有利的或不利的条件下成熟起来”,“所以从本质上讲,他是能够受教育的”[6]。道德自尊是主体人格挺立的一个根本标志,这是道德教育必须细心发掘的。儒家的最高人生理想是“尽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中庸•右第二十一章》)。朱光潜先生认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启发人性中所固有的求知、想好、爱美的本能,使它们尽量生展”[7]。激发学生道德学习的潜能和自主性,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便是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比德”在启迪个体的道德自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其成功的关键在于诗性的隐喻语言的运用。

北大哲学系教授张世英说:“刘勰《隐秀篇》云:‘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他所讲的隐和秀,其实就是讲的隐蔽与显现的关系。……文学艺术必具诗意,诗意的妙处就在于从‘目前’的(在场的)东西中想象到‘词外’的(不在场的)东西,令人感到‘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8]。自然万物是可知可感的,然而其象征的道德人格是隐蔽的,有待于揭示、有待于人们去感悟,而“比德”激发了人的感悟,让人们循着诗意文本、话语、情境去寻求“言外之意”。从诠释学的角度来讲,对隐喻的理解是新意义的建构活动。这种独特的理解方式,强调的是不确定性和主体依存性[9],在此意义上,教师和学生对于隐喻性文本在理解的平台上是平等的,都是把自己的意愿、情感和想象“投射”到文本上,通过“视界融合”而不断地生成对于文本的新的理解。文学艺术的诗意妙处在于构成了作品的意境,而道德教育中具有诗意隐喻意义的文本、话语的运用,有益于激发学生在理解上的自主性和自由性,学生也成为德育活动的创造者,师生一起参与,共同追寻道德自觉、获得道德认识上的自由和发展。在这样的德育过程中,学生的道德潜能可以更有效地被激发。《论语•述而》中记载了孔子与子贡在谈论对待贫富的态度时,子贡就引用了《诗经•卫风•淇奥》中形容璞玉如何成器的“切磋琢磨”过程,所谓“《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而进一步引申出道德修养要层层精进、精益求精的感悟。

“比德”是言少而意足的道德教育,所发挥的是“妙处难与君说”的功效。对教育者来说,“比德”是“无所为而为”;对受教育者来说,是由物兴情的自主体悟,而建构道德人格过程则常常伴随着“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情感体验。现代学校德育的“比德”教学可以在师生一起观赏自然物时展开,也可以通过将传统诗教文本以及革命年代的优秀诗文引进现代德育课堂而展开。

(三)“比德”融通人与自然

道德教育不仅有人对人的教育,还有物对人的教育。现代学校德育专注于人与人的对话,专注于对理性文本的解读以及道德教育课堂的讲授,从而阻隔了能对人的心灵体验产生触动的更多、更开阔的渠道。取法自然的诗意教育反概念化、术语化的理性灌输而行,引导人倾听宇宙万物的“无言之言”,实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物的融通和对话,通过这种对话,自然万物被赋予人格化的意义,而其独具说服力的教育话语启迪了人去自觉地进行道德人格的塑造。在儒家看来,自强不息作为人生哲理不是来自于书本或课堂,而是来自于“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论语•阳货》)的“天”的启示。“比德”将自然万物“编”进了“教材”,比拟对象遍及于物,甚至无机物的石灰也可“比德”,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即是一例:“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只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该诗因其对光明磊落、正直高尚的道德人格的形象比照而成为人生修养的名篇。观物“比德”不仅丰富了德育的内容,也为现代学校德育课堂的延展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在现代工业社会,人逐渐被自己所创造的物质世界所包围,人与自然的关系日渐疏离,“天人合一”成为遥远的过去和人们追寻的梦想。在学校教育“干巴巴”的科学概念、“冷冰冰”的逻辑语言的浸下,学生变得越来越理性十足而毫无生气;学校生活也因缺乏诗意,而成为远离自然的“孤岛”。教育的作用应该在于引导学生走向世界,与自然相融,在与自然和社会对话的过程中,学生的生命向世界真实开放,超越利欲追求,让人与物的关系不再是“我”与“它”的对立,而是“我”与“你”的相容共在。儒家“比德”的“人竹合一”、“人松合一”、“人石合一”正是通过诗意隐喻在人的心灵与自然万物之间架起了通道,“比德”所要培养的是具有“民胞物与”的“诗心”、“诗情”的人,是具有与物合一的博大情怀的“完整的人”。德育需要有诗意的境界,“如果我们能经常给儿童和青少年一种‘万物一体’、‘民胞物与’的精神熏陶”,那么,这“对于改变整个时代人们普遍的精神境界将会有不可估量的作用”[10]。

(四)“比德”陶冶“知行合一”的道德人格

道德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在人际交往中人们的情感是相互影响、彼此沟通的,这种情感上的相互分享现象称之为移情或通情。事实上,“移情”现象并不仅仅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也发生在人与物之间。一定的自然物象因为具有某种和审美主体品质相类似的特征而引起人的喜爱,其实质是在精神上引起审美主体的感应和共鸣。这种情感共鸣就可以理解为是人与物之间的“移情”现象。美感经验中的移情作用不单是由我及物的,同时也是由物及我的;它不仅把我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同时也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还要不知不觉模仿物的形象。“比德”所引起的情感共鸣正合于心理学范畴的“移情”现象,“比德”是由审美“移情”而激发的道德“移情”。

那么,欣赏自然美时的移情现象如何发生?朱光潜先生曾有过这样的形象化的描述:“比如我在观赏一棵古松,我的心境是怎样的状态呢?我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古松本身的形象上,我的意识之中除了古松的意象之外,一无所有。在这个时候,我的实用的意志和科学的思考都完全失其作用,我没有心思去分别我是我而古松是古松。古松的形象引起清风亮节的类似联想,我心中便隐约觉到清风亮节所常伴着的情感。因为我忘记古松和我是两件事,我就于无意之中把这种清风亮节的气概移置到古松上面去,仿佛古松原来就有这种性格。同时我又不知不觉地受古松的这种性格影响,自己也振作起来,模仿它那一副苍老劲拔的姿态”[11]。所以古松俨然变成一个人,人也俨然变成一棵古松,在物我同构的境界中,移情作用最容易发生。对于道德教育来说,审美情感对道德认知的对象会产生“赋值”作用,使认识主体有一定直觉的倾向性,同时审美活动中的情感交流利于训练提高“移情能力”,在接受道德观念、实施道德判断和行动时能迅速“反求本心”,实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德“通感”。正如张世英所指出的,“审美意识的天人合一根本超出了主客关系的外在性,……这种天地万物与我为一体的境界虽然是超道德意义的,但又自然地是合乎道德的。一个真正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其为他人谋幸福的行为不仅仅是出于道德上的‘应该’,而主要是受他所处的这种崇高境界的自然的、直接的驱使”[12]。

可以说,“比德”所赋予的审美情感体验对道德认知的内化与道德行为的实施提供了动力中介,而这种动力又是来源于道德主体的自主体悟,非外界灌输,更非外力强制。这是能对道德主体产生心灵触动的地方,也正是能够将道德的“知”与“行”衔接起来的关键之处。在中国文化中,“学”的另一种含义是“仿效”。《说文解字》说:“学,效也。”学包含着模仿和效法的意思。“比德”即是强调对自然物的“仿效”,而“仿效”则是在“行”中体现。儒家德育尤为重行,孔子认为言而不行的人,不是道德高尚的人,“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为了防止说空话,说大话,可以“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现代学校德育培育学生的道德人格应该更多地在“听其言而观其行”方面着力。因为,言行一致、知行统一的人才是道德修养真正成熟的人。

儒家“比德”使中国传统德育走上了艺术化的人生修养之路,今天我们重提“比德”,重提德育的诗性专题,不是要否定德育的理性言说,是为了给当今的德育思维寻求一个新的视角。当学生的道德学习、自我修养充满了诗意与乐趣,这就意味着,我们为今天的学校德育走向别一番天地开启了一扇窗户,打通了一道门扉……。

参考文献:

[1]张开城.君子人格与“比德”[J].学术月刊,1995(12).

[2]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M].,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3][5]檀传宝.德育美学观[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89~98.

[4][11]朱光潜.谈美[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36~39.

[6]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7.

[7]朱光潜.无言之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04.

[8]张世英.艺术哲学的新方向[J].文艺研究,1999(4).

[9]宋晔.隐喻语言的教育学意义[J].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3(6).

[10]孙迎光.析德育中的善美关系[J].复印报刊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05(12).

[12]张世英.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42.

第2篇:学校论文范文

一、以课程设置为指导,对教学方案进行改革

在对中职学校的影视动画专业的教学开展中应该将重心放在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的改进方面,在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基础上将这两个问题加以落实。首先需要改革的是教学的教案,分析传统的教案就会发现,那些教案都是教科书的浓缩本,主要将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搬至教案本中而已,在进行教案的改革过程中,应该将企业的实际需要放在第一位,参考目前最新的动画设计方式、理念和工具,重新进行教案的改编。其次,需要在教案的设计中引入动画企业中的动画的设计流程,将以往的模拟或者口头设计转换为真正的设计工作,不单单要求学生完成作业的设计,还应该为学生确立一个项目,要求学生通过互相合作进行项目的设计,使学生在完成课程要求的同时学会解决实际性的问题。再次,应该对教学方法加以改善和改进。在传统教学中,老师的责任是对知识的传授,而对于学生的掌握程度则并不是非常的关心,而在新的教学方法的指导下,老师的角色转化为各种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演示,在改革的过程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方法的改变上,教学不再是一对一的教授而是将学生分为一组一组的进行学习,并结合企业的岗位工作需求,模拟商业活动的形式完成动画的设计。最后,在教学的思路上,应该以促进学生的职业生涯为主,促进学生角色的改变。中职学校之所以要在学生学习期间与企业进行合作就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提前获得社会工作经验,使他们及早的习惯于企业的工作模式和要求,在企业与学校的合作中,为学生争取到进入企业实习或者学习的机会,使学生提前实现角色的转换。

二、结束语

总之,为了实现中职学校影视动画专业与企业的强力合作,就需要根据目前动画发展的需求和趋势,结合自己的学校学生的学习状态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把职业教育和企业的合作两方面的内容相结合,促使教育与经济的紧密联合,促进二者的良性互动,最关键的是提高职业学校的学生进入社会后的专业竞争力,这样的道路将是适合中职学校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需要的。

作者:张春单位:桂林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第3篇:学校论文范文

1互联网条件下医专学校财务分析中计算机技术运用中的问题

1.1计算机技术的重视度不高

部分医专学校在财务分析中对计算机技术的运用重视程度较低,依据于互联网条件下部分医专学校都会运用网络财务软件采取财务分析,财务分析出来的数据信息大部分都是在网络的范围之中,数据不是很全面,知识仅存于网络范围之中,而且网络很容易出现风险问题,还需进行网络管理,也没有进行设立风险防范制度,这样就会加大了财务分析工作的难度。建立计算机风险防范体系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但当前医专学校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没有引起重视,没有建立起计算机风险防范制度,无法及时规避风险。

1.2软件开发有限与兼容性较差

互联网条件下医专学校在财务分析中没有积极的开发各项软件,没有合理的运用计算机技术,所运用的软件兼容性又较差,医专学校在财务分析的过程中涉及到了多个方面,其中有收支明细、业务计划等等,需要运用合理的软件能够确保分析出来的数据更加准确客观。当前医专学校在软件开发力度上还不足,数据的处理缺乏有效性,使得财务分析的过程中难度加大。

1.3计算机风险体系不完善

互联网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极易出现潜在的风险,医专学校没有及时的建立计算机风险体系,在实际的财务分析过程中因出现风险,会导致财务分析工作出现严重的失误,财务分析的数据不准确,缺乏全面性,无法使财务分析工作有序的进行,医专学校也无法更好的教授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风险问题如果没有及时解决,就会很容易使资料泄露,遭受黑客病毒的攻击,使财务分析系统瘫痪,影响了财务分析工作的正常运行。

2互联网条件下医专学校财务分析中计算机技术运用的有效策略

2.1加强软件的开发

在互联网条件下,医专学校应积极的开发财务分析的各项软件,应加强工程软件的开发,才可以使财务分析工作有效的开展,医专学校应引进软件开发人才,根据财务的实际情况来开发相应的软件。学校的有关部门应于软件开发人员展开合作,为软件开发人员提供指导,包括医专学校的学习内容等,软件开发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开发出相应的财务软件,提高医专学校的财务分析能力。

2.2增加医专学校财务分析中计算机技术的基础设施

医专学校需要对财务分析中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应引起重视,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满足财务分析的需求,增加计算机技术运用的相关设施,为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创造有利的条件,将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与学校财务分析紧密的联系起来,提高财务分析工作的效率,确保财务分析数据的准确性与高效性。财务分析需要数据的准确性,确保财务工作的有序完成必须依靠精准的数据作为基础,在财务分析的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保证其更加灵活,依托先进完善的基础设备,完善各个功能的使用,避免了人工误操作的现象,很大程度降低了财务分析工作的难度。

2.3提高软件的兼容性

在互联网条件下,财务分析工作应当努力的适应互联网的发展,掌握互联网的特点与发展趋势,结合互联网的发展情况对软件的兼容性进行完善,比如药品管理软件,提高其兼容性,能够及时的明确药品的类型、药品的使用量以及药品的作用等等,对不符合标准的药品及时的进行处理,确保了药品的质量。还有收支明细软件,能够快速的查询到具体的消费,还可以自助查询与打印收支明细表,使得财务分析工作能够有序的进行。

2.4建立风险体系

医专学校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体系,有效的防范风险问题,可以有效的防止黑客与病毒的侵入,最大限度的避免网络风险问题,网络风险问题不能够及时的防范,就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完善风险体系,能够很好及早的对风险问题做出防范,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使得财务分析工作能够有效的进行。

2.5合理的掌握财务分析方法

在互联网条件下,计算机技术在财务分析工作运用的过程中,需要掌握财物分析方法,比如比较分析法等,才能够更好的进行技术决策与技术运用,发挥技术的作用,掌握财物分析方法才能够及时的获取到有用的数据,比如医专学校历年来的招生趋势与招生指标等,能够确保学校财物的变动情况,及时发现财务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及时解决。

2.6培养技术人才

财务分析软件的开发与应用还需要人员合理的使用才可以有效的进行财务分析工作,学校应积极的引进与培养计算机技术人员,医专学校必须提高计算机人员的素质,定期为技术人员培训,使他们掌握技术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实践技能,确保技术人员都能够接受培训,技术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得到不断提高的同时,可以将计算机技术与财务分析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够使财务分析工作有效的进行,确保财务分析数据的准确性与真实性。

3结语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医专学校财务分析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满足了医专学校的需求,还有利于学校会计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学校应认识到计算机技术运用的重要性,将其与财务分析工作结合起来,实现财务分析工作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医专学校应明确计算机技术的优势,促进财务分析工作的稳定进行。

作者:赵悦含 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林丽叶.计算机技术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6(06):69-72.

第4篇:学校论文范文

领导对于健美操的教育教学是否支持是否重视,对于中职学校能否顺利开展健美操课程有很大影响。只有得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健美操的教育课程中所需要的场地和设备才能够得到满足,得到充分的物质上的支持。教学环境对于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良好的教学环境要得到保障。学校要加强健美操硬件设备的投资,为教师和学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健美操教育教学的质量。

2、优化健美操教育教学大纲

系统专业的教学大纲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为专业的理论知识,为了能够使学生学到更为全面的健美操的技能,作为教师和学生学习基础的教材也必须得到优化。中职学校应该不断地改进健美操教学的大纲和内容,所有的学校要不断地互相交流,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教学大纲和教学教材的到统一。在健美操的教学中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创新培养综合性的健美操人才。教师应该组织一些课外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3、提高教师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要加强

能否提高健美操教学质量的关键就是教师的教育水平的高低,只有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才能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由于健美操的教学具有更新较快的特点,所以作为健美操的教师也要不断地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教师还应该注意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学校可以组织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交流会,也能通过论文进行教学方面的讨论,从而挑选出优秀的健美操教学方法并进行推广,提高健美操整体的教学水平。

4、定期开展健身健美操大赛,促进健美操教育意义的宣传

学校应该每学期开展全校性的有关健美操的比赛,使学生们能够主动地学习健美操的内容,以比赛的方式调动全学校对于健美操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创新,编排健美操的动作,使他们在课堂上所学到的内容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同学们对于学习健美操的热情,还能有效地宣传健美操的教育意义。

5、结束语

第5篇:学校论文范文

关键词:和谐学校、管理模式

1、制度管理的规范性。制度可以起到规范作用,即规范相关的教育管理行为,使学校教育管理进一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可以起到保障和引导作用。比如说教师的学习,教师学习需要用科学规划、精心设计与严密组织来保障和推动。虽然我们不断倡导乐学思想,探索愉快教育,但学习的快乐和愉悦就取决于学习本身的艰苦性和对这种特性的成功体验。因此,要能够真正推动教师的学习,必须要依据教师学习的特点和规律,予以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和严密组织。所以,对待教师学习,就不能简单地只从外在价值上去要求,而要从提升教师生命价值上去认识,重新审视学校中不利于教师学习的各种障碍,重视教师学习的价值,关注教师学习的需要,鼓励教师学习的发生,支持教师学习的行动,从时间、资源、环境、制度、评价等多方面给教师的学习创造条件,提供帮助。

通过听课评课活动的学习,唤醒教师们的创新意识,让学习理念转化成了实际行动,使课堂焕发出了青春活力。教师是在教育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进行教育教学。教师研究的目的,主要在于改进教育教学实践。同时鼓励教师撰写教学案例、论文,按级别予以奖励加分,年底评出学习典型,就其先进事迹进行表扬奖励。每月全面公布教师德、勤、绩、能四方面的考核。考核将作为教师评先树优的依据。由于把学习纳入考核中,大力表扬在工作中取得成绩的老师,从而使以前的被动应付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时间久了,读书却早已成了我们教师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量的读书笔记,交流会上犀利的发言,使我们看到了一个个成长中的教师。如今教师们早已尝到了读书的乐趣,牢骚也已变成了教师们学习的动力。

学校是师生共同组成的集体,学校管理的关键是全体成员形成主人翁的责任感,形成自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管理的核心是尊重,即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学生对他人的尊重、学校对师生的尊重。单纯的制度管理往往显得生硬,缺少人情味,因此制度的执行过程中讲究柔性的,这就要求在每一个细节上,体现平等意识、宽容意识和合作意识。比如我们现在实行给教师打分,从德、能、勤、绩等四个方面对教师加以考核,但这样的做法就对每一个教师平常的工作涵盖不够全面,教师平常的工作方方面面,特别是最能体现个人能力的班级学生的素质被忽视了,这就不可避免地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于是我们把考核制度细化,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积极培养教师的业务专长。作好平日记录,而最根本的是要看学生的素质的提高,这是衡量一个教师的劳动成果的最好的方法。假设一个教师方方面面都好,就是学生的素质提高不上去,就好比工人所出的产品都是废品,我们能说他是一个好工人吗?带好一个班集体,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是硬道理,再结合教师的资历学历、师德等,就能做好教师的综合素质的测评,就更有说服力。有了这些硬性指标,一年的工作到头来,大伙就一目了然了。因此合理的规章制度,是建立在尊重教师,保护教师工作积极性上,也是一所学校发展,顺利开展好各项工作的关键。

2、文化引领的超越性。一所学校不仅需要制度的管理,还需要文化的引领。我们在健全学校制度的同时,注重用制度引领学校文化的走向。文化引领,是学校管理的必然要求和取向,是制度管理模式的超越。学校的环境和建设,校风校规的形成等学校文化都是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激励师生振奋精神。走进不同的学校往往有不同的感觉,这种不同的感觉,来自师生的气质,这是一种说不出却能切实感受到的氛围和风气。我们重视探索一条适合学校文化发展的新路子。我们曾发动全校老师、学生以为学校文化建设想点子、出办法,鼓励老师及学生在文化方面创新,并据此形成文化管理制度。从教师学习到各项活动的开展以及教改等等,都有整套的管理考核制度,有奖励有惩罚,具体做法是:建立校园文化建设小组,具体负责全校校园文化建设任务。坚持“四全”即全面部署、全员参与、全程运行、全面落实。校园文化建设委员会定期进行计划、部署、评估和总结,保证工作的落实。在学校制定教学目标责任书时,将校园文化建设的成绩列入各教师工作业绩考核的范围’,促进教师的主体参与。:

第6篇:学校论文范文

伴随着价值观念的现代化,学校德育也必须现代化。在社会转型时期,新价值观念体系的建立要求学校德育必须建立起新型的现代德育观。

转型期我国逐渐确立了适应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体系:在价值主体上趋向义利统一;在价值目标上强调实现共同富裕;在价值标准上倾向于“三个有利于”的实践标准;追求自律、互利、公正、奉献等价值实现的精神。新价值观念体系尊重个人价值,重视个人价值的追求与实现,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价值实现上更加务实,注重价值实现过程中的公平与公正、权利与义务。

基于社会主义新价值观念体系的基本精神,立足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目标,学校德育必须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德育观:即在德育价值上,坚持德育为生活服务,将多元价值观引入课堂,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培养主体的首创精神;在德育本质上,高扬德育的主体发展性,倡导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德育,教人学会选择;在德育的理论基础上,坚持个体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和谐统一;在培养规格上,着力培养遵纪守法、敢于创新的现代公民;在道德的适用范围上,将道德扩展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的调节与激励上;在德育的方法与手段上,主张通过知情并重、生活模拟、人格建构,注重品德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教育方式上,主张通过师生互动,学生自我教育,以及实践锻炼、讨论式、启发式等多种方式进行德育。总之,现代德育应具有创新性、民主性、主体性、科学性、终身性、开放性等特点[1]。

二、价值观念变革要求构建新型的学校德育体系

结合现代化的德育观,新型学校德育体系的构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倡导人性化、生活化的德育指导思想

结合价值观念变迁的新趋势,学校德育在指导思想上应逐渐向人性化、生活化的趋势回归。社会转型和价值观念变迁的一个明显趋势是个人的自我意识与主体意识显著增强,表明了人们正在逐渐由依附走向独立,市场经济需要的是自我独立的主体。因此,在德育中必须确立“人是主体”的思想,即主体性德育思想。主体性德育思想的确立,一方面表明人们对“道德”的认识逐渐由服从、适应的层次提升到自主、超越的层次;另一方面也必然要求在教育中尊重学生主体,没有学生主体的自觉自愿的参与,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道德发展。

向生活回归应是德育发展的另一趋势。社会转型,使得政治对人们生活的垄断性地位已经明显降低,人们在和平建设的环境下追求丰富多彩的生活需要则日益浓厚。生活性的问题在人们日常关注的问题中比例明显升高。并且近些年来,人们通过对德育功能的深入研究,在肯定德育的政治经济的同时,日益关注德育的个体发展与生活享有。由此,适应社会发展和德育本身发展的需求,德育回归生活的指导思想呼之欲出。鲁洁教授对生活化德育进行了精辟的概括:在生活中进行德育、通过生活进行德育、让儿童过有道德的生活。

2建构个性化的德育模式

长期以来,德育的一个重大缺陷就是忽视人的个性发展,随着主体性德育思想的确立,学校德育在个性化教育方面也取得显著进步。所谓个性化教育,就是在正确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指导下,从学生的现实个性出发,尊重学生的需要、兴趣、创造和自由,通过个性化和社会化、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其个性自主和谐发展。个性化教育旨在培养个性充分发展、人格健全的社会公民。建构个性化的德育模式,就必须对过去模式化、“一刀切”的培养模式进行彻底的改革。那种将人的心灵抽象化、单一化的企图,都是对人性的扭曲,因为人的心灵是丰富多彩的,它包括人的兴趣、情感、意志、抱负等各种复杂内容,实施个性化教育必须以此为依据,也只有以此为出发点,德育才能充满人性化,才能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德育才能真正成为对人的一种解放。

国内外关于德育模式的建立,有许多有益的探索。如国外有代表性的德育模式主要有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社会行动模式、关心体谅模式等;国内有代表性的德育模式则有活动道德教育模式、主体参与模式、体验模式、情感教育模式等[2],并且这些模式大多具有独特的创造性和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可见,个性化德育模式的建立也应是我们所追求的改革路向。

3确定培养合格公民的德育目标

将德育目标定位于具有主体性人格的公民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转型是德育目标转型的基础。在社会转型时期,不同的利益组合和某种共同的利益诉求,在客观上要求真正意义上的公民和社会的建立。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公民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市场经济的良性成长又需要公民社会的支持,从而使德育目标从“圣人教育”向“公民教育”转型成为可能。恰如鲁洁教授所言:“市场经济孕育了新的人与人的关系,它为现代独立人格的发展开拓出了新的空间,这也是当代道德教育所面临的可能空间,在这样的空间中为道德教育培养出一代具有独立人格的公民,形成这种人格各种内在道德属性,诸如自主、自由、民主、平等、公正等品质,提供了它的选择的可能。”社会转型对公民社会的要求,反映在德育中,即合格公民的培养。个性化的德育模式其目的就是培养个性充分发展的、人格健全独立的、会关心、会创造、懂生活、能工作的合格公民。培养合格公民,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德育人性化与生活化的具体体现。

4.建构丰富性的德育内容体系

服务于德育目标,受制于教育目的、时展要求和学生思想品德水平,德育内容应进行创新。新形势下的德育内容建构:一是加强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即加强对中国道德传统的批判继承和创造性转换,并同对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的借鉴吸收和中国化改造相结合。在社会转型时期,应将以国家社稷为重的重德精神、淡泊名利的入世忘我精神、自觉自责的自德精神、自强不息的自我磨炼精神以及群德与自然陶冶精神等优秀道德传统融入到学校德育内容体系之中;同时还应注意吸收当代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先进文明成果,特别是那些普遍适用于市场经济、知识社会和解决当代人类共同道德问题的思想观念、伦理规范,并根据我国国情加以改造,使之与中国优良的道德传统融为一体,成为新世纪中国道德教育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突破旧的“课程”框框和“教条”形态,构建生活化的道德教育内容。人性化、生活化的德育,要求德育内容应贴近和关注受教育者的个体生命和现实生活,把体现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构成适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受教育者需要的、具有实效的具体教育内容系列。生活化的德育内容,应扎根于生活土壤,融入对受教育者个体日常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职业生活等的关心、指导之中,真正发挥对人生的肯定、调节和提升功能。三是拓宽具有时代特色的德育内容。新形势下的学校德育应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内容纳入其体系之中,以符合时代精神的一些新的价值观,如:对竞争意识、效益意识、平等意识、求实创新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等应加以倡导和弘扬,对紧扣时代特点的一些新的道德伦理,如经济伦理、科技伦理、生态伦理等,应在德育内容中加以体现。

5.创建开放性、互动性的道德教育方式

新趋势下的学校德育在方式上应实现从封闭性德育向开放性德育的转向,从说教式德育向互动式德育的转向[3]。那种在时间和空间上独立存在的封闭性德育,割裂了德育与其他各育的有机联系,无法完成对完整人的教养,而且其静态的、凝固的、单向灌输的特性,使德育脱离了现实生活,疏离了个体生命本性。在社会转型的新趋势下,应使学校德育逐渐转向生活、生命、社会,形成一种开放性的德育。同时,应逐渐摒弃过去那种单向的、灌输的道德教育方式,创建一种开放的、生成性的、创造性的互动德育方式。互动式的德育强调师生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创造、共同成长的关系,其间体现的是平等、合作、尊重、理解、意会、倾听、创造等道德要素。这种互动性的德育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教师主要是学生精神发展的引领者,教师要有进行精神引领的眼界与境界,因而对教师的教育素质要求更高。

6.实现教师素质的自觉转型

新趋势下学校德育的实现必须依靠教师素质的自觉转型。个性化、生活化的德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去实现,新趋势下的学校德育需要教师至少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素质[4]:一是更新的观念。即教师必须更新现有的一系列观念,尤其是学校道德教育观、教师观与学生观,要逐渐摒弃“训导观”、“裁判观”、“容器观”,倡立“指导观”、“顾问观”、“主体观”。二是开放的精神。即教师应自觉摒弃过去那种僵直的、机械的、教条的、封闭的思想,而应以一种辩证的、历史的、开放的眼光,看待道德教育实践中既定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系统的合理性,在对既定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进行说明、充实和改造的同时,应将相似、相异乃至相反的各种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真实地告诉学生,让其自己进行判断与取舍,而不是隐藏与回避。三是民主的作风。教师应自觉摒弃道德的权威与价值的法官角色,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真正民主地、平等地善待学生。四是反思的意识。即人性化与生活的德育要求教师必须不断研究和把握社会期待与学生需求的真实变化,不断探寻和弄清既定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的合理性程度,不断分析与明了自身的道德教育实践状况。这当中,对教师而言,尤其重要的是对既定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之合理性的反思,其目的在于对它们进行充实、修正与完善。

总之,结合社会转型和价值观念变迁的新趋势,学校德育何去何从,是值得德育研究者去进行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笔者所描述的新的德育,有的方面也许正在进行中,有的方面仍需要继续努力,但美好的愿景将是推动我们不断进行德育改革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赵志毅文本与人本:高校德育方略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7

[2]刘惊铎21世纪中国学校德育改革探索[J]教育研究,1999(12)

[3]吴安春回归道德智慧——转型期的道德教育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89

[4]吴康宁教会选择:面向21世纪的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必由之路——基于社会学的反思[J]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1999(11)

第7篇:学校论文范文

1.深化分级管理模式

分级管理是农村学校管理有效执行的基础,因为农村学校管理工作更加复杂,所以在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做到分工明确、职责清晰,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人。而分级管理、校长全面负责的管理体系,可以极大地提升领导效率。

2.人文化和制度化相结合

在农村小学学校管理中,教职员工是学校的主体,学校管理的对象始终是人。所以,管理教职员工必须以尊重和信任他们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建立农村小学学校管理体系。在确保各项管理制度严肃性和强制性的基础上,给予适度的人情关怀;在刚柔并济的过程中,充分展现以管代监的效果,激发教职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二、落实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加强培养,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学质量的高低基本由教师的素质决定。因此,在小学学校的管理过程中,必须要明确教师的优势和不足,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对教师开展相应的骨干、班主任等教师培训。首先,小学学校应该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对教师进行道德提升和政治业务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其次,在专业能力方面,要加大对相应教师的培训力度。利用培训、讲座等活动对教师进行指导。提高教师的说课水平,制定完善的评测体制,在教师中形成完善的互学、集体学等学习模式,拓展教师的知识面,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推动教学观念的改善。

2.突出质量,严格常规化管理

教学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关键,有序管理是学校高质量管理的保障。因此,对于新时期的农村小学学校管理,必须制定专业、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确保教学活动健康、有序的开展。各学校应该针对自身的相关情况,制定一套宽松结合、灵活调整的管理制度,以确保教学质量。其具体措施包括:评、测、教、备等内容,不断指引教师规范自身行为,指导工作目标和学习目标。教师的备课工作,不但要确保其内容符合课程标准,还要深入探究教材内容,确保其符合“五备”标准———备学生、备教材、备作业、备学法、备目标。同时,还要坚持一定的“日日清、堂堂清”工作,用拓展的眼光来看待教学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学校管理办法。

3.立足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第8篇:学校论文范文

素质教育的提出已有十来个年头了,但纵观全国尤其是农村的教育模式,仍然实行的是“应试教育”模式,甚至有些地方这种模式愈演愈烈,拼命的提高学生平均分、升学率,以此来衡量教师水平和学校优劣。素质教育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造假作秀,摆脱不了传统教育多少年来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影响。从学校作起向社会延伸,而不是单靠学校一方行为而能作好的。

那么困扰农村素质教育发展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呢?

首先,教育自身。广大教育工作者对素质教育的一些理念理解不深不透,导致在教育实施过程中有作秀之嫌,花拳绣腿;农村的大多数教师远离都市,新的教育观念接触晚,更新慢,再加上周边众多的农民群体的同化作用,使教师自身思想滞后。更有许许多多的教师为了职称、为了工资而流连忘返于各种各样的“短、平、快”的进修,并没真正学到什么,甚至在进修和继续教育考试中弄虚作假。再者教育行政领导在制定对教师的考评方面仍按应试教育的评价机制进行,束缚了教师们的发展,一味为了追求升学率而拼命要成绩,大搞题海战术,扼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家庭因素。传统的农村家庭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一心只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让子女考上大学,跳出农门,否则就是“没出息”,导致孩子们压力过大,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认为读书只要不上大学,不分工作就是无用,才滋生了新的“读书无用论”。另外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农村家长的文化素质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对学生学习不重视,对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所以给学校进行素质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说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工程就是从这一点来说,待到接受素质教育的孩子们作了家长的时候,再进行素质教育就会很轻松了。

在农村实行素质教育就应该认真克服上述困难,对症下药,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相应措施:

1、切实加强对教师(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对教师进行系统的现代教育理论、理念的培训,尽快摆脱传统思想对人们的束缚。大力推行新课改,培训不能走过场走形式,要真杀实砍,真正使教师更新认识。教育要创新,教师必须进取;要造就人才,教师自己必须要有才。对全体教师进行敬业精神教育,让教师对教育事业真正热爱,而并不只是为了生计而无奈的一种谋生方式,采取新的激励政策,让真干活的人能出人头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大力提高一些有特长教师的待遇,留住人才,因为这些人在素质教育中能起中流砥柱的作用。让广大教师和家长懂得素质教育并不影响升学率,而是促进升学率的提高。

2、学校要开办家长学校,让家长们接受再教育,让他们接受新的教育孩子的方法、理念,向家长宣传现代素质教育的理念,对家长进行积极向上的励志教育,让他们的心态影响学生。教育家长应经常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沟通,并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加强家教理论的学习,要知道家长的责任不只是让孩子吃饱穿暖,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那就大错了,家长平时应多学习多读书、看报,提高自身素质,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教育的盲目性,乃至错误的认识和做法。

3、学生教育方面,多对学生进行教学内容之外的教育,诸如习惯教育、道德教育、自信心教育、感恩教育、中国传统礼仪与基本国学文化教育,增强他们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的教育等等,使学生心理健康、思想道德素质真正提高。现在人们物质条件好了,人们的智力水平相对过去要高了很多,就现在初中教材内容而言,如果学生潜心自学定会无师自通的,何况还有老师的指点,关键是如何让学生真正的“潜心”,这应成为当今教师最重要的任务。

4、生态文明村建设不应只作表面文章,要加强内部文化设施建设,并且让教育部门参与进来,让学生参加新农村建设,动手动脑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宣传现代文明思想,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主动摒弃一些不文明思想和作法。多给学生创造社会实践机会,让他们能走出校园,到社会的大舞台当中去锻炼成长。比如,举办夏令营或冬令营活动,让农家孩子进城,感受城市生活节奏,零距离接触只有在电视上看到的东西,以增长他们的见识。

总之,农村学校的素质教育由于各种因素的困扰,真正实行确有难度,并非短期能实行好的,但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包括全社会必须认真转舵,明确目标,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跟随社会发展脚步,中国的教育才能赶超世界先进,国家才能进一步富强!

第9篇:学校论文范文

文化艺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声乐教学也应该顺应时展的潮流进行改革。为适应时展的要求,中等艺术学校声乐教学有必要改变旧的教学理念,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新生事物,探索新的教学理念。一方面,从我国博大的声乐文化中摄取精髓。我国很早就展开了声乐理论研究工作,研究成果颇丰,如唐代《乐府杂录》中就有“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氤氲自脐间出,至喉及噫其词,即分抗坠之音,既得其术,既可致遏云响谷之妙也”。我国声乐理论中自古就有“气为声之本,气乃音之帅”的说法。我们应当潜心研究并继承和发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声乐文化,吸收其精华,才能推动我国声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借鉴国外先进的声乐教学理念。“对于声乐训练的本身,科学唱法和技巧是共性,是中外各种唱法共有的。在中国传统民族唱法中有科学性,在外国声乐中也有科学性。”因此,我们改进声乐教学理念,仅仅继承民族声乐文化还不够,更应吸取国外各种风格声乐学派先进、科学的演唱方法和艺术表现手段,丰富和发展教学理念,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我们的声乐教学。

二、声乐教学模式的改革

目前我国中等艺术学校声乐教学课沿用“一对一”的小课教学模式,教师对每位声乐专业的学生一周安排两节小课。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是针对性强、因材施教,但是也有弊端,如费时费力、学生之间缺乏探讨、束缚学生的视野等。时代在发展,我们面对的授课对象与过去不同,如果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势必制约中等艺术学校声乐教学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应根据授课对象的年龄、学习程度等实际情况,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必要的、适当的调整和改革。

1.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应采取“一对二”的教学模式。

如今,中等艺术学校声乐专业学生的入学年龄为14~16岁,比以往学生的入学年龄小很多。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如果一节课之内对他们进行连续的声乐训练,他们的嗓子容易疲劳、沙哑,影响其发声器官的健康发育。因此,我们对他们应采取“一对二”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训练当中不仅使学生的发声器官得到休息,而且能使两位学生互相观摩,有利于他们对技巧的掌握。

2.对二年级的学生要采取“一对一”的教学模式。

通过前一年的学习,二年级学生掌握了一些声乐技术技巧,有了较好的基本功,发声器官的承受能力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升。我们对他们应该采取“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加大声乐训练力度,适当地拓展音域,为三年级的高考冲刺打好基础。

3.对三年级的学生应采取“一周三节课”的教学模式。

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绝大多数要参加艺术类高考,他们的学习任务非常重,需要加强专业和文化课的学习。因此,对他们的声乐课应从“一周两节课”增加到“一周三节课”,使他们的声乐水平得到提升,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

4.对演唱方面有问题的学生老师们要采取共同“会诊”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当中,教师会遇到演唱方面具有不良习惯的、有问题的学生,这类学生教起来非常困难。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像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那样辅导男女各声部的学生,而且还能够让他们在国内外声乐大赛上屡次获奖的人,在声乐界是罕见的。教学当中,有些教师善于解决男生提喉头的问题,有些则善于解决女生真假声不合的问题。因此,当声乐教师遇到难教的学生时,声乐教研室的老师们就会及时“会诊”,各显其能,彼此交换意见,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及方法,使学生受益匪浅。

三、声乐教材的改革

教材是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当前我国中等艺术学校还没有统一规范的声乐教材。我们使用的教材基本照搬高等师范院校或高等音乐学院的声乐教材。由于中等艺术学校与高等音乐学府在声乐技能技巧要求、培养目标等多方面有着很大差别,二者在教学内容上有所不同。“声乐教学内容决定于不同教育层次的培养目标。”声乐教学内容的选择是有针对性的。然而在教材的选择上,有些教师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为学生布置练声曲或声乐作品,随意性很大,缺乏明确统一标准和依据;有些声乐教师甚至列出一张声乐作品名单给每位学生一份,根本没有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缺乏针对性;有些教师布置声乐作品时范围狭窄,局限在旧作品上,不主动积极地布置新作品,曲目缺乏横向突破,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此可见,没有统一规范的声乐教材就会影响声乐课的实际运用和操作,进而影响教学质量。教育部门应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声乐教师编撰一套适合中等艺术学校的声乐专业教材。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可以参考高等音乐学府教材,对它进行提炼、简化并在内容上进行适当的增补。教材要明确体现出中等艺术学校声乐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要强调教材的针对性、通俗性和趣味性,使学生能够“寓学于乐”、易于理解和接受,为学生在专业学习道路上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在教材的选择上应考虑到以下方面的问题:

1.教材必须有针对性。

在教学当中,有些教师不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用同一个练声曲;不论舌根紧的还是提喉结的都用i母音练声;无论一年级学生还是二年级学生都用同一个声乐作品进行训练,缺乏针对性,严重影响学生的进步。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不一样,学习程度也不一样,因此,教师选择教材内容时必须有针对性,要考虑到学生的训练程度、存在的问题以及哪些练习适合,避免盲目性。如对提喉结演唱的学生多用下行的u母音练习;舌根紧的学生多唱a母音的跳音练习;初学者唱《月之故乡》《大海啊!故乡》《花非花》等简短易唱的作品;具备一定演唱能力的学生唱《长城永在我心上》《妮娜》《草原之夜》等难度稍大的作品。针对性的原则就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教师只有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才能使每位学生扬长补短,收到教学效果。

2.教材内容要丰富多彩。

在教学当中,我们基本上一直沿用那些旧作品,学生很少接触新作品。当然有些旧作品是经典曲目、经典教材,诸如《红豆词》《叫我如何不想他》《我的太阳》《祖国慈祥的母亲》等。然而艺术本身是发展的,人们的审美标准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的,新时代涌现出了一批被声乐专业学生和广大群众喜爱的具有艺术性、思想性的新作品,如《往日时光》《跟你走》《呼伦贝尔大草原》等。这些作品不仅在声乐技巧运用方面有较大的发展和提高,作品风格上也多样化,深受学生们的喜欢,易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不仅要选择旧的经典作品还要敢于开发新作品。把这些新作品充实到教材内容中不仅起到丰富教材内容的作用,还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