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会计教育方向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舒光伟.德国高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征和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5,(11).
[2]李芹、谭辉平.政府在高职产学合作教育中的角色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6,(3).
[3]孙伟民.大力加强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教研究,2005,(11).
[4]王晓江等.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提高教学质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6,(1).
[5]王福英.加强会计模拟实验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J].会计之友(下),2006(10).
[6]盘玲敏.论如何提高会计模拟实习的教学效能[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5).
会计实习论文参考文献:
[1]宋庆恩.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J].经营与管理,2010(04).
[2]孙勇.浅谈我国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3).
[3]何现营.对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0(06).
[4]姚天.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09).
[5]刘永泽,著.高级财务会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会计实习论文参考文献:
[1]何爱霞.国外自我导向学习研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成人教育,2009(12).
[2]杨浪萍,汤俊.职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J].商业会计,2015(02).
[3]Guglielmino,L.M.Developmentoftheself-directedlearningreadinessscale[D].UniversityofGeorgia:DissertationAbstractsInternational,1977.
[4]魏昊君.成人自我导向学习研究[D].南昌大学,2011.
[5]WuJL.Linkingassessmentquestionstoaresearcharticletostimulateself-directedlearninganddevelophigh-ordercognitiveskillsinanundergraduatemoduleofmoleculargenetics[J].CBE-lifeSciencesEducation,2009(08).
[6]陈明灿,蔡晓恒,李勇义.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4年年会暨第七届会计学院院长论坛论文集[C].2014.
构建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会计硕士产学研合作教育,需要高校与企业做出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在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要紧紧围绕提升会计硕士职业能力这个目标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解决培养环节遇到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包括实践基地培养条件、管理机制和合作培养内容等方面。以瑞华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瑞华)实习实践基地为例,总结“农大—瑞华”产学研合作教育经验。该合作模式把会计硕士培养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农大培养为主,侧重理论学习,完成校内导师和第二导师共同选定的课程的学习。第二阶段以瑞华培养为主,会计硕士深入到瑞华参加实习、实践和撰写论文,培养实践和科研开发能力。第三阶段会计硕士将知识与实践凝练成学位论文。
(一)理论学习阶段
研一理论教学阶段,学院以全国会计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参考性培养方案》为指南,在此基础上与实习基地共同探讨和商定培养方案。学院与瑞华的第二导师共同创建了会计硕士专业指导委员会,每一年度委员会都会通过座谈、专访等形式共同论证、修订培养方案,第二导师全程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在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会计硕士的校内导师和第二导师根据会计硕士的培养方向在培养方案指定的课程中选课。校内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案例教学,采用MPACC案例库中的案例和实习基地提供的案例进行情景教学,突出企业实际问题的讲解,与理论相得益彰,充分体现理论知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二)实践阶段
选择审计方向的会计硕士,一般被推荐到瑞华实习。瑞华在实践教学的组织落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学院与瑞华共同制定了工作细则,制定了联合培养方式、培养费用、生活安排、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制度,明确了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为了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结合,建立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长效机制,2014年12月,学院申请瑞华为校级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出台了《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管理办法》,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起一个直接面向市场需求的校所合作战略联盟。2011年至今,会计学院以2011级、2012级、2013级会计硕士为运行实体、在多年产学研合作培养会计硕士的基础上,与瑞华就共建面向以提升就业能力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教育达成共识,开展长期合作研究。瑞华会计师事务所是一家专业化、规范化、规模化、国际化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具有A+H股审计资格,是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具有突出影响力的专业服务机构。瑞华对会计硕士实习生存在着强烈的内在需求,每年10月份开始到第二年的4月份,事务所会集中处理大量的审计业务,业务在短时间内骤增,而在其它时间业务量归于常态,所以会计师事务所非常需要实习生来所工作,达到三赢的目的,学校、事务所、学生三赢局面。瑞华实习生的年接纳量可达40余人,每年10月份会安排实习生统一进来连续培训17天,前10天讲解审计准则和职工制度要求,讲解事务所具体业务,后面7天讲解今年会计准则的变化。通过这段时间的培训,实习生们对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对事务所的工作内容也有所了解。在11月份陆陆续续地加入到对企业的审计工作,大的公司项目一般会比较多,一般会进驻几十人,实习生在其中做一些配合性的辅的工作,比如用事务所自己编制的审计软件,按企业的循环做一些简单的底稿,或者按照项目经理的要求去做企业循环中的某一部分工作。通过这些工作实习生能够对企业的财务有所了解,通过审计,实习生还能分析出企业做的账正确与否,哪些部分存在问题,软件测试有异常的,实习生会反馈给项目经理,项目经理进一步处理,进行一些补充的程序,或者是对企业发表意见。实习结束后学员撰写详实、深入的实践总结报告。实习生工作结束后毕业时,优秀学员会优先考虑留所工作,如果家不在当地的,还可以推荐到瑞华其他地区的分所工作,黑龙江分所出具鉴定和证明。
(三)撰写学位论文阶段
研二下学期,则是一个将实践与理论重新整合的过程,会计硕士对实习中发现的问题与校内的导师进行交流探讨,将知识与实践凝练成学位论文,论文形式可以是调研报告也可以是案例分析。瑞华可以为会计硕士在课题研究和学位论文方面提供很多素材。在实习过程中,瑞华对几百家上市公司进行审计,上市公司的舞毕、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问题、上市公司内控的不健全问题都可以进行研究,调查问卷的基础素材可以从事务所获得也可以从审计客户中获得。因此,会计硕士在实习过程中得到的不仅是职业能力的提升,还有研究水平的提升。
二、应用效果
论文关键词:开放教育,会计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一、职业生涯及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
职业生涯是指个体职业发展的历程,一般是指一个人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业发展的整个历程。职业生涯是贯穿一生职业历程的漫长过程,科学地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任务,做好规划,对更好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实现确立的人生目标,非常重要。从职业生涯发展过程来看,职业生涯的阶段可分为:职业准备期、职业选择期、职业适应期、职业转换与稳定期和职业结束期。
职业生涯规划(CareerPlanning)这一概念由著名管理学家诺斯威尔最先提出。他指出,职业生涯设计就是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眼前制约因素,为自己实现职业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换句话说,就是指个体为未来职业发展所做的策划和准备。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做出合理的安排。职业生涯规划要求一个人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同时也考虑外在条件的支持与制约,最后将自我定位在一个最能发挥自身优势的位置上,选择最符合自身综合素质因素的事业去追求。若能协助电大会计专业学生在进入专业领域前,既能了解自身的特性、特质与特长期刊网,又能了解专业发展的特性,及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可以增强他们对会计实际工作压力情景的适应,促进人格的成熟与平稳,还可进而增强自身潜能的发挥。
二、电大开放教育会计专业学生特点及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一)开放教育学生层次多样化
从开放教育会计专业学生特点上来分析,由于报名入学形式的开放性,学生的知识基础存在着较大差异,有部分学生已经从事会计职业,有一定的会计专业基础知识,有部分学生毕业于会计类大中专(职)学校,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任何会计知识基础,学生特点多样化。针对此种情况,笔者对学生的来源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问题
选项
比例
你读电大前所学的专业
A.会计专业
25%
B.其他经济类专业
46%
C.其他专业或无专业学习经历
29%
你现在从事的职业
A.会计等相关的财务工作
18%
B.其他行业
64%
论文关键词:开放教育,会计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随着社会人员学历的不断提高,就业竞争更趋激烈。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通过继续教育提高学历,电大的开放教育会计专业成了众多人提升学历选择的方向。而会计专业以其专业性强的特点,要求将来或是已经从事这个职业的人员除了能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外,还要能对自己的会计职业进行合理的规划,才能在自己的职业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妥,发展得更快,人生更加辉煌。
一、职业生涯及职业生涯规划的涵义
职业生涯是指个体职业发展的历程,一般是指一个人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业发展的整个历程。职业生涯是贯穿一生职业历程的漫长过程,科学地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任务,做好规划,对更好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实现确立的人生目标,非常重要。从职业生涯发展过程来看,职业生涯的阶段可分为:职业准备期、职业选择期、职业适应期、职业转换与稳定期和职业结束期。
职业生涯规划(CareerPlanning)这一概念由著名管理学家诺斯威尔最先提出。他指出,职业生涯设计就是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眼前制约因素,为自己实现职业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换句话说,就是指个体为未来职业发展所做的策划和准备。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做出合理的安排。职业生涯规划要求一个人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同时也考虑外在条件的支持与制约,最后将自我定位在一个最能发挥自身优势的位置上,选择最符合自身综合素质因素的事业去追求。若能协助电大会计专业学生在进入专业领域前,既能了解自身的特性、特质与特长,又能了解专业发展的特性,及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可以增强他们对会计实际工作压力情景的适应,促进人格的成熟与平稳,还可进而增强自身潜能的发挥。
二、电大开放教育会计专业学生特点及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一)开放教育学生层次多样化
从开放教育会计专业学生特点上来分析,由于报名入学形式的开放性,学生的知识基础存在着较大差异,有部分学生已经从事会计职业,有一定的会计专业基础知识,有部分学生毕业于会计类大中专(职)学校,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任何会计知识基础,学生特点多样化。针对此种情况,笔者对学生的来源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问题
选项
比例
你读电大前所学的专业
A.会计专业
25%
B.其他经济类专业
46%
C.其他专业或无专业学习经历
29%
你现在从事的职业
A.会计等相关的财务工作
18%
B.其他行业
64%
C.待业
18%
以前是否学过会计专业的相关专业基础课,如基础会计课程
A.学过
73%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实验;实训;实作
自1999年扩招以来,全国600多所高等院校中有500多所开设了会计及其相关专业。伴随着会计学专业的蓬勃发展,其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完成的《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学、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社会需求和培养现状调研报告》来看,人才培养中突出问题就是培养出来的本科毕业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创新能力较差,不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意见看,他们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尤为不满。
问题出在哪里呢?应该说,致使牛业生实际工作能力与社会需求不对口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教育体制的原因,也有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投入能力等方面的原因,但多年来形成的“重理论体系阐述,轻实践体系探索”却是最为直接的原因。现代经济学研究告诉我们,知识是在“干前学”和“干中学”两个环节获得的,实践教学既是课程的延伸,也是使受教育者接受知识、提高能力、体会创新不可或缺的环节。我们在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中,无论是对其体制还是体系研究都缺少理性重视和深入的思考。当前,要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有创新能力的会计人才,与之相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势在必行。
一、当前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会计专业的发展潮流要求教育工作者以人为本,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形成来自于他们亲力亲为的实践感受,来自于模拟现实工作环境场景下手与脑的自如配合以及知识的灵活迁移。这些活动的实现,都要依托于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与安排,而这恰恰是现有会计实践教学体系薄弱之所在。具体表现在:
1 体系中各环节间的逻辑关系不清晰
从现有资料来看,将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理解为由实验、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环节构成已是共识。但是,这些环节之间并非等量并重的处在同一层面上。就社会实践与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而言,三者之间是有逻辑上的先后顺序的:没有实践就难以形成论文,特别是会计学本科论文多要求以当前实际存在的会计问题作依托、体现实际应用价值;而试验与实习、社会实践之间可以并列,属不同的认知途径。由此可见,将实验、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环节简单罗列在一起,是缺少系统性思想作统驭的,逻辑关系不够清晰。
2 学生主体地位不明确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会计学专业也莫不如此。会计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既要求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更注重他们对实际业务的操控能力,而这种实际操控能力来自于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感受和感悟,它不能脱离“干前学”,但它更依赖于“干中学”。它是学生在实践教学中亲力亲为的切身感受,是学生对专业认知的必然阶段和过程,是不能被代替和剥夺的。在实践教学中,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该怎样做?”,他们才是教学的真正主体,这与理论教学中习惯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是不同的。然而,目前学生的主体地位尚不明确,教学观念的改变是迫切的。
3 实践教学中资源配置不科学
实践教学中的资源既包括人的因素(如师资情况等),也包括物的因素(如实践场所、业务状况等)。在实践教学思维中,我们往往局限在“高校”层面,而未扩展到整个会计从业环境,都是我们实践教学的资源。然而,也只有将实践教学放在更大的从业背景下,培养的学生才可能更贴近社会所需、满足社会所求。所以,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应将现有高校资源与企业资源尽可能的充分组合,使资源配置更趋科学、合理。
4 忽视会计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
自2007年1月1日起,实施新的会计准则。在新会计准则中,更加强调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对金融及其衍生品的驾驭能力,对企业合并、债务重组、非货币易等特殊业务事项的掌控能力,对公允价值的灵活运用能力。新准则的出台,是应经济全球化潮流而生,这势必在客观上导致会计学研究对象更加复杂和多变。不仅如此,对一名会计从业人员来说,仅仅将这些复杂多变的经济业务作出专业处理还是不够的,还要善于与环境沟通:与工商税务保持良好的沟通界面,与会计师事务所等审计监督部门交流顺畅,与生产销售部门分工协作等。我们相信高质量的会计人才不是在书斋中长大的,也不是通过完善的理论逻辑训练达成的。从学生成长为一名高质量的会计人才,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安排是重要保证。学生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体会和认知,才有可能激发出灵感,创新也就水到渠成了。这也正是社会所期望的。
二、会计学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探索
由以上分析可见,实践环节间逻辑关系的捋顺,学生主体地位的凸现,在更宽视角下进行教学资源的配置,用好、用足企业资源,以及重新审视和看待会计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与动态性是当前实践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我们用实验、实训、实作三大模块作主干,以专题写作和毕业设计为输出形式来构建新的会计学实践教学体系,如图。
1 实验模块
该模块是针对会计学专业主干课程(如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单科结束后,在校内实验室进行的基础性试验。在实验资料的选择上,应首选企业真实业务和数据,尽量减少验证性实验的数量。同时,注意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积极推广运用虚拟、仿真等技术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广泛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工具,提高实践教学含金量。
为了更好地熟悉会计准则中有关金融业务与产品的规范,应增加适当比例的金融专业实验课。在实验中应引导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培养沟通能力,使其尽量适应会计研究对象的复杂性。
2 实训模块
在专业主干课程的理论教学基本完成之后进行的综合性实验。此时,学生已将升入大四,一方面应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另一方面也应重视学生与企业的交流,并积极搭建两者沟通的平台。在实训阶段,应尽量以企业真实业务为依托,保证实验资料的鲜活。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地进行试验程序的设计。针对具体业务处理,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其“会计职业判断”能力,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形成开放式的答案和个人见解。
在实训阶段虽然还要依托学校的综合实验室,但在指导教师的配备上,应优先选择有科研项目以及具有双师背景的教师,同时还应邀请相当比例的企业会计实务专家来共同完成,这也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内在要求。
通过实训教学模块的训练,学生已基本具备独立完
成企业一般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能力,为下一步进入企业开展实作做好铺垫。
3 实作模块
经过在校的基础性试验和综合实训后,学生对一般会计操作流程已较为熟悉了,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水准。为了增强学生的综合业务处理能力,以及体验真实的会计工作界面与场景,就必须将其放在更大的专业背景中。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安排最重要的环节――实作模块训练。
实作,即在真实的专业场所进行实际工作的训练。学生对特殊业务的处理,与工商税务界面的沟通,与会计师事务所等审计监督部门的交流,以及与企业内其他部门的协调等工作能力的培养,均是通过实作教学环节来实现的。实作教学模块的目标决定了该环节只能在校外的专业场所进行,利于学生的实战锻炼。
实作教学模块能否达到预定目标,至少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首先,高校要主动与企业建立起合作平台。高校应在与企业沟通中阐明这种合作平台的搭建,是以双赢为基础的,是双方共建共享的资源。高校对企业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向企业提供受过良好教育的毕业生。为了适应企业需求,高校应主动与企业建立联系,对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做出调整,为企业培养高质量人才。同时,高校提供多种形式的短期培训和在职教育机会,为企业举办员工培训班,做专题学术讲座,以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相对应的,企业接纳学生参与企业会计实作,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作场所、资料、场景,增强学生的综合业务处理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协调和沟通能力,使学校教育与岗位需要为零距离。该合作平台的建立,一方面,高校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能够为社会培养所需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企业可以较低的成本拥有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储备。
其次,在导师的配备上,要有一定比例的企业会计事务专家与高校教师共同构成。在校实训期间,要有企业会计事务专家入校对学生进行实践辅导;在入企实作期间,要由企业会计事务专家与高校教师共同组成实作导师组,共同负责实作环节指导,随时把握实作新变化。同时,专家与导师之间应加强联系与沟通,培养友谊,更大限度地产生协同效应,可充分发挥和利用高校教师的特长为企业服务,同时也使高校教师更多地了解企业实际,更好地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服务,使学生、企业、学校均受益。
再次,企业与高校在科研上要合力协作、谦虚互补。单纯的高校研究容易脱离实际,单纯的企业研究容易就事论事,而双方结合,可以互补互利,形成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共同承担课题研究,实作教学基地为高校教师承担科研课题提供了条件,为科研数据的取得提供便利:企业在与高校的科研合作中,利用高校科技资源,增强了企业会计人员的科研能力。
4 专题写作与毕业设计环节
【关键词】 环境会计; 会计教育; 复合型人才; 课程
我国《21世纪议程》中明确指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能力的关键”。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是生态环境保护,而环境保护大计,以环境教育为本。大学环境会计教育的开展和实施无疑将给环境会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一、我国大学环境会计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大学环境会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尚未形成。国内各高校中只有少数几所开设了单独的环境会计课程,名称如“环境成本会计”、“环境管理会计”、“环境审计”等。大部分高校局限于传统的会计、审计教学内容,较少或根本不涉及环境方面,即便有所涉及,也只是将环境会计的内容简单地拼凑在传统的会计、审计类课程中。形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
其一,缺乏独立、系统的环境会计理论体系或专门的环境会计制度(或准则)作为指导。我国对环境会计研究基本上还处于探索阶段,对环境财务会计的核算对象、前提假设、环境会计报告披露模式、披露内容等理论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我国政府也还没有出台相关的环境会计制度(或准则)来给予指导和规范。
其二,缺乏专业的环境会计师资队伍和配套教材。环境会计是一门由环境学、经济学、会计学、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渗透而成的学科。开展环境会计教学工作,需要授课教师具备扎实、全面的基本功,一方面要充分掌握本专业(财务会计)的知识;另一方面还必须懂得环境方面的知识,如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管理学等。目前,环境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新兴分支,其师资队伍还不健全,配套的市场教材也较少。
其三,大学环境会计的教学目的尚不明确。在那些已单独开设环境会计系列课程的高校中,开设这些课程只是让学生接触前沿理论知识,教学的实践目标尚不明确。
二、西方国家大学环境会计教育的先进经验
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英两国)在环境会计教育方面已取得了初步成效,环境会计理论基础和实务操作相对国内较为成熟,大学环境会计教育体系正逐步形成。
在英、美大多数大学的会计系均讲授环境会计。其讲授的方式有两种:方式一,开设独立的环境会计、环境管理方面的课程,名称如“环境会计”、“政府、商业和自然资源”、“环境会计过程”、“环境会计高级专题研究”等;方式二,不单独开设环境会计课程,但在财务会计、管理/成本会计、会计信息系统等一些课程中设置与环境会计相关的内容。当前采用第二种方式的大学所占比重较大,但第一种方式将环境会计作为独立会计课程的趋势将日益明显。
美、英大学会计系讲授的环境会计内容从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环境会计概述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内容及其评估方法:(2)企业环境政策概述;(3)企业环境发展和监控系统的构建;(4)企业经营对环境影响的评估:(5)公司环境审计与评估。
第二,环境管理会计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垃圾处理、污染及资产废置的会计问题;(2)环境问题预算与绩效评估;(3)环境投资评估;(4)与环境有关的研发、预测和设计会计;(5)产品生命周期与环境成本研究;(6)企业并购与环境成本、效益分析。
第三,环境财务会计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财务报告中的环境问题;(2)独立的环境财务报告研究;(3)与环境有关的或有负债及会计差错更正问题;(4)与环境有关的支出与承诺的会计处理问题;(5)与环境有关的借款、所有者权益及保险问题;(6)审计报告中可能涉及的环境问题研究;(7)与环境有关的资产(如存货、土地等)价值评估问题。
三、我国大学环境会计教育的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环境会计教育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大学先进的环境会计教学理念和方法,并结合我国国情,沿着从无到有,从浅到深,从普及理念到深究理论和实务应用,从融入其他会计专业课程讲授到单独开设环境会计课程再到形成专业体系的这一条主线,逐步建立和发展我国大学环境会计教育体系。笔者从五个方面设想我国高校环境会计教育的初、中期发展趋势目标:普及环境会计教育,并在各高校开设单独的环境会计相关课程。同时也给各高校新开设环境会计相关课程、制定相关课程教学培养方案提供参考。
(一)教学培养目标
旨在培养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复合型会计人才。要求学生掌握环境会计知识和技能,全面理解会计与社会之间的内在关系,同时培养学生的环境道德素养,使其具备理解并参与制定公司环境事务战略的能力,满足可持续发展企业对环境会计人才的需要。
(二)授课对象
高等院校商学院(或工商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中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本科专业、工商管理类各硕士专业的所有学生。
(三)课程体系设置
依照教学培养目标,高校可以考虑先开设环境财务会计、环境管理会计、环境管理案例和环境审计四门课程。
1.环境财务会计
课程属性:专业必修课(54课时)。
课程内容简要及教学任务:该课程系统介绍环境会计产生与发展过程、背景、作用和意义,环境会计目标、假设、原则、对象、内容、职责等基础性理论,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的基本方法。要求学生掌握环境会计的基本原理和专门知识,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环境会计信息和环境管理信息进行基本会计处理、会计报告和会计分析与评价,能应用环境会计基本程序、方法进行环境经济管理。
可选用的配套教材:
《环境会计》,许家林、孟凡利等编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肖序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环境会计研究》,孟凡利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资源会计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许家林、王昌锐等著,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年版;《企业环境会计和环境报告书》,李静江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环境管理会计
课程属性:专业必选课(36课时)。
课程内容简要及教学任务:该课程系统介绍环境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定义、作用和意义,环境管理会计的理论结构和方法应用,在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要求学生熟悉和了解环境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学会如何利用环境会计信息支持企业内部决策,能在实务工作中参与制定公司的环境事务战略。
可选用的配套教材:
《环境管理会计――将环境因素纳入管理决策中》,郭晓梅,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环境会计与管理》,【英】罗伯・格瑞、【英】简・贝宾顿著,王立彦、耿建新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环境成本管理论》,林万祥、肖序著,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Exposure Draft: 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o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ccounting(EMA)》,IFAC,2005年。
3.环境管理案例
课程属性:专业选修课(36课时)。
课程内容简要及教学任务:该课程通过系统介绍国际著名企业的环境管理情况,从各个方面、各个视角来总结、归纳国际著名企业在环境管理问题上的一些经验。要求学生了解环境管理理念在现实中的应用、国外的一些优秀环境管理案例和他们的管理成效,了解我国目前在这方面所存在的差距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可选用的配套教材:
《国际著名企业管理与环境案例》,世界资源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宣传教育中心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环境审计
课程属性:专业任选课(36课时)。
课程内容简要及教学任务:该课程系统介绍环境审计背景、作用和意义,环境审计标准、依据、对象、内容、目标、职责、证据等,环境报告审核和测试基本方法等基础性理论。要求学生掌握和应用环境审计的程序、方法,分析企业环境影响个案,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环境问题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
可选用的配套教材:
《环境审计》,陈正兴主编,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版;《环境审计论》,蔡春等著,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企业环境审计研究》,刘长翠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四)授课方式
我国高校环境会计教育应摈弃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模式,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建立必修课、选修课、实验课、活动课等多种课程体系,进行全方位的环境教育,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教学方式上可以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如多媒体、网络等。
(五)课程考核和评分方式
课程考核由闭卷考试和课程论文两种方式相结合。课程论文可采用小组论文(报告)考核方式,由5~6人组成一个论文(报告)小组,由小组成员在现有给定论题(如环境财务会计、环境管理会计等)基础上讨论并重新拟定题目进行写作,写作内容必须围绕给定的论题。课程论文的写作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文字不少于5 000字,段落分明,论证有理,结论明了,格式符合规范。课程最终个人成绩将结合个人平时成绩(占20%)、课程论文成绩(占50%)和闭卷书面考试成绩(占30%)综合给定。
四、实施和发展我国大学环境会计教育的策略
实施和发展我国大学环境会计教育还需要政府、企业和学校三方的共同努力。
(一)政府是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方向的导航者,政府在推动环境会计教育方面起着关键性的导航作用
首先,政府应在各行各业大力宣传环境保护,将环境意识深入人心,加大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其次,政府应尽快出台环境会计制度(或准则)作为企业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的指南,通过国家政府职能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进行适度的强制约束,不断严格化、标准化、规范化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从法律制度层面进行导向,促进企业对环境会计人才的需求;再次,高教司对高校环境会计人才培养制定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直接推动、引导各高校环境会计教育的大力开展。
(二)企业是环境会计复合型人才市场的主要需求方,应侧重提高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意识,大力推进环境会计人才的市场需求
“学生就是学校的‘产品’,而用人单位是这些‘产品’的最终消费者,学校必须时时明确来自‘市场’的需求,甚至可以说市场决定了环境会计教育”(孟焰、李晓梅,2008)。应增强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意识,提高企事业相关人员的环境会计素质,从而引导企业绿色经营并提高企业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动性,增加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和对环境会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从需求方的角度推进我国高校加速开展环境会计教育。
(三)高校是环境会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高校应不断重视环境会计教育
我国高校应对环境会计教育加大投入和建设,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与企业需求相吻合的环境会计教育培养方案。考虑到目前在我国各高校单独开设环境会计课程仍缺乏硬、软件配套基础,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没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先通过将环境会计的主要教学内容结合到现有的会计课程中进行渗透式传授,以这种渗透式教学作为过渡形式。随着我国环境会计理论实务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成熟、环境会计制度指南的出台和广泛实施,我国高校就更有基础和能力开设单独的环境会计课程,逐步实现环境会计普及教育,并向环境会计教育的终极目标,即形成专业的环境会计教育教学体系靠拢。
【参考文献】
[1] 袁广达.环境会计与管理路径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2] 袁皓.社会伦理和经济利益双重驱动下的环境会计教育――对美、英两国环境会计教育的考察与思考[J].当代经济管理,2006(10):127-128.
关键词:会计学专业 人才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
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涵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人才培养质量体现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在于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需要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实现转变,其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实现转变的首要环节。要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这一转变,需要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过程方面实现转变。培养目标: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应用型,是指培养人才以适应广大用人单位实际需要的技术型的大众化教育为取向,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强化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既注重智育,也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高素质是指培养人才要加强通识教育,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创新人才是指培养的人才要比高职高专培养的技能应用型人才有更“宽”、“专”、“交”的知识结构和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规格:宽口径、多方向、复合型。要做好为地方经济服务的专业设置,遴选优势、强势专业,整合优化传统专业,并以宽口径的专业为基础,通过设置多种专业方向,建立对就业市场反应灵敏的适应机制。要构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体系模块化以便利于保持人才培养的灵活性和保证教学质量,实现课程学分标准化以便利于课程与课程组间的相互替换,保证课程结构的机动灵活。培养过程:注重基础教学,加强实践’环节,实施个性化培养。一是树立学生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实行按就业取向和学习基础分层次教学,按学科打基础,宽口径大类培养。二是建构保证高层次、高质量教学的管理模式和质量保证体系,建立教学督导队伍和学生学风督查队伍,开展学生评教、教师相互听课、教学质量奖评选等活动,形成教学互动的良好格局。三是建构能力知识型教学模式,如将创新教育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推行以全面选课制为核心的学分制;大力实施大学生科研计划,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创业设计活动;组建特色班培养复合型人才;全面推进本科生导师制,形成多维的交流性教学途径等。四是以产学研合作为龙头,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培养。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是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涉及以下工作: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管理体制改革;人才培养方法改革。三项改革要完成以下任务:全面推行学分制,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调整学生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知识面,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科学研究,进行创新性试验和实践,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扩大教育教学资源和渠道,鼓励学生跨校选课和学分互认,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手段是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要大力加强试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要注重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环节教学质量。保证实践教学环节学时人文社种类专业不少于总学时(学分)的15%,理工农医类专业不少于25%。这项工作要求有三个方面:一是要加强实验室和实践、实习基地的建设。二是要大力推进实验、实践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三是要确保学生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时间和质量。
二、会计学专业本科学生培养模式改革框架研究
(一)修订和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各高校会计学专业本科学生培养目标的基本定位是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会计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这一定位派生出来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全国趋于一致,自20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确立以来保持不变,造成了教学内容远滞后于会计实践的局面,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满足企事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会计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亟需调整为“培养基础扎实、素质优良的复合型、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这一调整将为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分层定位和本科学生培养模式奠定改革思路。通过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分层定位,确定会计学普通本科层次的培养目标定位。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学术研究型、高级应用型和普通应用型。我国目前会计培养梯次分为五级:中职中专层次。培养适应企事业单位会计操作岗位的初级会计人员,包括企事业单位出纳员、银行柜台出纳员、商场收银员、车间核算员、仓库核算员等;高职高专层次。培养适应企事业单位会计专业技术岗位的中级会计人员,包括企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员、材料核算员、工资核算员、往来结算员、收入核算员、税务核算员等;普通本科层次。培养适应企事业单位会计专业技术岗位的高级会计应用型人才,包括跨国公司和上市公司等大型企业的专业性较强的会计岗位人员、中型企业会计主管人员、政府和事业单位核心会计岗位人员直至会计主管人员、会计师事务所一般审计人员、金融企业专业岗位会计人员、中专教师等;硕士研究生层次。人才定位是高级会计专门人才,既可以搞科研,又可以应用。岗位定位是大型企业高级财务管理人才、会计师事务所高级审计员、高职高专教师、科研院所辅助研究人员;博士层次。人才定位于高级研究型会计人才。岗位定位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教师和科研人才,政府经济管理部门高级管理人员。
根据目标岗位职责、能力要求,确定会计学普通本科层次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定位。中职中专毕业生的知识和技术能力要求是,具备基本的会计理论知识,具有熟练的珠算技术、点钞技术、岗位需要的账务处理能力等。高职高专毕业生的知识和技术能力要求是,具备系统的会计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会计法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具有熟练的账务处理技术和会计信息处理技术。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知识和技术能力要求是:掌握系统完整的会计学基本理论、会计准则,并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具有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社会沟通能力;能够熟练运用英语把握国内外会计发展最新动态能力;熟悉大型企业整个会计核算体系。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知识和技术能力要求:掌握系统完整的会计学基本理论、会计准则基础上。还应具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具有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社会沟通能力基础上,还要具有熟练的财务分析、预测和决策能力;能够熟练运用英语,参与国内外会计前沿知识研究的能力;组合协调能力和构建、改进大型企业整个会计核算体系的能力。会计学博士的知识和技术能力要求:具有深厚的会计理论功
底;具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较高的外语水平。
普通高等学校应当将会计学专业本科学生分为学术型、高级应用型和普通应用型三类目标加以差别培养,学术型主要为攻读会计学硕士、博士以及学术研究做好基础准备,高级应用型则主要培养会计专业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普通应用性旨在培养中小型企业和非公司制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其中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是会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主流,代表一个学校、一个专业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这部分学生不同于高职高专生的主要区别在于会计理论的掌握和运用方面,这一特点决定了本科生比专科生应当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这部分学生不同于研究生的主要特点在于会计专业技术的应用能力方面,这一特点决定了本科生比研究生应当具备更全面的账务处理水平。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定位是全面提高会计学本科专业学生素质和能力的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教育体系和课程体系改革是会计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关键。我们的思路是构建“平台”+“模块”的教学课程体系。“平台”课程体系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公共基础教育课程、专业基础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模块”课程体系由纵、横两个纬度、四个职业教育模块构成,即从纵向上划分为研究型课程模块、高级应用型课程模块、普通应用型课程模块。横向上划分为财务会计模块、财务管理模块、会计信息系统模块、审计模块。
为了实现这一“平台+模块”框架,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一是学生分流机制。在学生入学以后就要告知学生本专业的不同培养目标,让学生根据自身素质和爱好在学习中自我判断和调整。一般在大学一年级结束后就应当根据学生意愿、导师指导意见和学生家长目标,确定不同的学习方向,在每个学期结束后,应当允许学生进行再选择。要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过程标准,对于达不到考研目标标准的学生强制调整为应用型人才;对于达不到高级应用型培养目标标准的学生强制调整为普通应用型人才;对于应用性人才目标学生,如果起兴趣志向发生转变,且达到规定的学业标准,可以转为考研目标人才培养。二是差别化课程设置。学术型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应侧重研究工具掌握和专业理论学习,尤其是加强高等数学和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比重;应用型人才目标课程设置应当侧重应用工具和专业应用技能教学,实践教学比重应保证在课时总量的20%以上,要求课堂教学中重点加强案例教学比重,实验室教学中加强模拟教学训练,实践基地教学中保证实践活动次数、时间和质量。三是规模问题。考研目标学生数量一般应当略高于全国研究生录取率;高级应用型人才是普通高校本科生的主流,规模应当大一些,至少不能低于考研目标学生数量;普通应用型人才一般针对那些理论基础较差、全方位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一般适用于专升本中的部分学生,规模视情况而定。四是学位论文。考研目标学生毕业论文要求理论性、创新性和学术性都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这部分学位论文应当能够代表一所高校某一个专业的最高水平,并争取有部分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高级应用型目标人才没有必要撰写学术化学位论文,可以采取案例分析、调查报告、项目设计等形式,从资料收集、逻辑分析、结论判断、实践效果等方面加以要求;普通应用型目标人才可以只要求其提供实习报告或调查报告,并作出严格的质量要求,对于不能达到要求的学位论文,不予颁发学位证书。五是学制问题。对于各类学生,尽量减少公共选修课和专业必修课课程数量。只要学生获得课程范围内的足够的学分即可。一般规定3~6年为宜。鼓励学生选修第二专业或第二专业单项课程,学生达到一定标准允许免修、免听部分课程。特别是对一些学习潜力较大、有创新意识的学生,要实现跨校选修课程。
三、会计学本科专业分类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研究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会计学专业的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进行分层定位,进行市场细分。市场需求研究各专业大、中、小型企业管理岗位、会计岗位和对外贸易岗位设置情况,了解每一岗位不同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市场供给研究本专业中专、高职、本科、研究生和博士不同层次培养目标的不同,从中明确本学校会计学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还要研究不同地区、不同层次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分析,进而确定适合自身发展规划与特点、具有自己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人才培养规格的确定 本科生不同于高职高专生的主要区别在于理论的掌握和运用方面,这一特点决定了本科生比专科生应当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本科生不同于研究生的主要特点在于专业技术的应用能力方面,这一特点决定了本科生比研究生应当具备更全面的实践能力。首先从公共层面和具体类型纵向描述,将人才培养规格分层确定为应用型人才、基础性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然后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方面进行细分,要求每一项规格都有相应的课程教育为保证,每一门课程的开设都要到达到相应的目标。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 教育教学课程体系设置。我们构建了“平台+模块”的教育体系和课程体系。必修课程体系构建了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个平台。基础型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旨在掌握基本理论和创新思维能力,为将来从事会计及相关理论研究奠定基础,在内容上以专业基础课为主,没有必要细分方向,留待以后在硕士阶段再选择。专业基础课主要应当加强英语、高等数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教育,以便为将来从事数理:分析或实证分析奠定基础,以适应会计研究的国际潮流。按照这一思路,基础型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人才培养质量体现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在于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需要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实现转变,其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实现转变的首要环节。要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这一转变,需要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过程方面实现转变。培养目标: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应用型,是指培养人才以适应广大用人单位实际需要的技术型的大众化教育为取向,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强化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既注重智育,也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高素质是指培养人才要加强通识教育,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创新人才是指培养的人才要比高职高专培养的技能应用型人才有更“宽”、“专”、“交”的知识结构和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规格:宽口径、多方向、复合型。要做好为地方经济服务的专业设置,遴选优势、强势专业,整合优化传统专业,并以宽口径的专业为基础,通过设置多种专业方向,建立对就业市场反应灵敏的适应机制。要构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体系模块化以便利于保持人才培养的灵活性和保证教学质量,实现课程学分标准化以便利于课程与课程组间的相互替换,保证课程结构的机动灵活。培养过程:注重基础教学,加强实践环节,实施个性化培养。一是树立学生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实行按就业取向和学习基础分层次教学,按学科打基础,宽口径大类培养。二是建构保证高层次、高质量教学的管理模式和质量保证体系,建立教学督导队伍和学生学风督查队伍,开展学生评教、教师相互听课、教学质量奖评选等活动,形成教学互动的良好格局。三是建构能力知识型教学模式,如将创新教育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推行以全面选课制为核心的学分制;大力实施大学生科研计划,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创业设计活动;组建特色班培养复合型人才;全面推进本科生导师制,形成多维的交流性教学途径等。四是以产学研合作为龙头,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培养。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是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涉及以下工作: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管理体制改革;人才培养方法改革。三项改革要完成以下任务:全面推行学分制,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调整学生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知识面,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科学研究,进行创新性试验和实践,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扩大教育教学资源和渠道,鼓励学生跨校选课和学分互认,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手段是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大力加强试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要注重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环节教学质量。保证实践教学环节学时人文社科类专业不少于总学时(学分)的15%,理工农医类专业不少于25%。这项工作要求有三个方面:一是要加强实验室和实践、实习基地的建设。二是要大力推进实验、实践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三是要确保学生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时间和质量。
二、会计学专业本科学生培养模式改革框架研究
(一)修订和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我国各高校会计学专业本科学生培养目标的基本定位是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会计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这一定位派生出来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全国趋于一致,自20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确立以来保持不变,造成了教学内容远滞后于会计实践的局面,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满足企事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会计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亟须调整为“培养基础扎实、素质优良的复合型、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这一调整将为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分层定位和本科学生培养模式奠定改革思路。通过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分层定位,确定会计学普通本科层次的培养目标定位。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学术研究型、高级应用型和普通应用型。我国目前会计培养梯次分为五级:一是中职中专层次。培养适应企事业单位会计操作岗位的初级会计人员,包括企事业单位出纳员、银行柜台出纳员、商场收银员、车间核算员、仓库核算员等。二是高职高专层次。培养适应企事业单位会计专业技术岗位的中级会计人员,包括企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员、材料核算员、工资核算员、往来结算员、收入核算员、税务核算员等。三是普通本科层次。培养适应企事业单位会计专业技术岗位的高级会计应用型人才,包括跨国公司和上市公司等大型企业的专业性较强的会计岗位人员、中型企业会计主管人员、政府和事业单位核心会计岗位人员直至会计主管人员、会计师事务所一般审计人员、金融企业专业岗位会计人员、中专教师等。四是硕士研究生层次。人才定位是高级会计专门人才,既可以搞科研,又可以应用。岗位定位是大型企业高级财务管理人才、会计师事务所高级审计员、高职高专教师、科研院所辅助研究人员。五是博士层次。人才定位于高级研究型会计人才。岗位定位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教师和科研人才,政府经济管理部门高级管理人员。
根据目标岗位职责、能力要求,确定会计学普通本科层次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定位。中职中专毕业生的知识和技术能力要求是:具备基本的会计理论知识,具有熟练的珠算技术、点钞技术、岗位需要的账务处理能力等。高职高专毕业生的知识和技术能力要求是:具备系统的会计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会计法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具有熟练的账务处理技术和会计信息处理技术。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知识和技术能力要求是:掌握系统完整的会计学基本理论、会计准则,并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具有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社会沟通能力;能够熟练运用英语把握国内外会计发展最新动态能力;熟悉大型企业整个会计核算体系。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知识和技术能力要求:掌握系统完整的会计学基本理论、会计准则基础上,还应具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具有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社会沟通能力基础上,还要具有熟练的财务分析、预测和决策能力;能够熟练运用英语,参与国内外会计前沿知识研究的能力;组合协调能力和构建、改进大型企业整个会计核算体系的能力。会计学博士的知识和技术能力要求:具有深厚的会计理论功底;具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较高的外语水平。
普通高等学校应当将会计学专业本科学生分为学术型、高级应用型和普通应用型三类目标加以差别培养,学术型主要为攻读会计学硕士、博士以及学术研究做好基础准备,高级应用型则主要培养会计专业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普通应用型旨在培养中小型企业和非公司制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其中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是会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主流,代表一个学校、一个专业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这部分学生不同于高职高专生的主要区别在于会计理论的掌握和运用方面,这一特点决定了本科生比专科生应当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这部分学生不同于研究生的主要特点在于会计专业技术的应用能力方面,这一特点决定了本科生比研究生应当具备更全面的账务处理水平。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定位是全面提高会计学本科专业学生素质和能力的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教育体系和课程体系改革是会计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关键。我们的思路是构建“平台+模块”的教学课程体系。“平台”课程体系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公共基础教育课程、专业基础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模块”课程体系由纵、横两个纬度、四个职业教育模块构成,即从纵向上划分为研究型课程模块、高级应用型课程模块、普通应用型课程模块。横向上划分为财务会计模块、财务管理模块、会计信息系统模块、审计模块。
为了实现这一“平台+模块”框架,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一是学生分流机制。在学生入学以后就要告知学生本专业的不同培养目标,让学生根据自身素质和爱好在学习中自我判断和调整。一般在大学一年级结束后就应当根据学生意愿、导师指导意见和学生家长目标,确定不同的学习方向,在每个学期结束后,应当允许学生进行再选择。要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过程标准,对于达不到考研目标标准的学生强制调整为应用型人才;对于达不到高级应用型培养目标标准的学生强制调整为普通应用型人才;对于应用型人才目标学生,如果其兴趣志向发生转变,且达到规定的学业标准,可以转为考研目标人才培养。二是差别化课程设置。学术型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应侧重研究工具掌握和专业理论学习,尤其是加强高等数学和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比重;应用型人才目标课程设置应当侧重应用工具和专业应用技能教学,实践教学比重应保证在课时总量的20%以上,要求课堂教学中重点加强案例教学比重,实验室教学中加强模拟教学训练,实践基地教学中保证实践活动次数、时间和质量。三是规模问题。考研目标学生数量一般应当略高于全国研究生录取率;高级应用型人才是普通高校本科生的主流,规模应当大一些,至少不能低于考研目标学生数量;普通应用型人才一般针对那些理论基础较差、全方位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一般适用于专升本中的部分学生,规模视情况而定。四是学位论文。考研目标学生毕业论文要求理论性、创新性和学术性都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这部分学位论文应当能够代表一所高校某一个专业的最高水平,并争取有部分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高级应用型目标人才没有必要撰写学术化学位论文,可以采取案例分析、调查报告、项目设计等形式,从资料收集、逻辑分析、结论判断、实践效果等方面加以要求;普通应用型目标人才可以只要求其提供实习报告或调查报告,并作出严格的质量要求,对于不能达到要求的学位论文,不予颁发学位证书。五是学制问题。对于各类学生,尽量减少公共选修课和专业必修课课程数量。只要学生获得课程范围内的足够的学分即可,一般规定3~6年为宜。鼓励学生选修第二专业或第二专业单项课程,学生达到一定标准允许免修、免听部分课程。特别是对一些学习潜力较大、有创新意识的学生,要实现跨校选修课程。
三、会计学本科专业分类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研究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会计学专业的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进行分层定位,进行市场细分。市场需求研究各专业大、中、小型企业管理岗位、会计岗位和对外贸易岗位设置情况,了解每一岗位不同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市场供给研究本专业中专、高职、本科、研究生和博士不同层次培养目标的不同,从中明确本学校会计学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还要研究不同地区、不同层次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分析,进而确定适合自身发展规划与特点、具有自己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人才培养规格的确定本科生不同于高职高专生的主要区别在于理论的掌握和运用方面,这一特点决定了本科生比专科生应当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本科生不同于研究生的主要特点在于专业技术的应用能力方面,这一特点决定了本科生比研究生应当具备更全面的实践能力。首先从公共层面和具体类型纵向描述,将人才培养规格分层确定为应用型人才、基础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然后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方面进行细分,要求每一项规格都有相应的课程教育为保证,每一门课程的开设都要到达到相应的目标。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教育教学课程体系设置。我们构建了“平台+模块”的教育体系和课程体系。必修课程体系构建了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个平台。基础型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旨在掌握基本理论和创新思维能力,为将来从事会计及相关理论研究奠定基础,在内容上以专业基础课为主,没有必要细分方向,留待以后在硕士阶段再选择。专业基础课主要应当加强英语、高等数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教育,以便为将来从事数理分析或实证分析奠定基础,以适应会计研究的国际潮流。按照这一思路,基础型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关键词:高职毕业设计;问题;创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1-0047-02
一、研究背景
1.问题的提出
高职教育不再是职业教育的模具,而是学生职业能力与生涯发展的平台,这个平台最终承载的是社会、学校、企业和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毕业设计作为高等学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高职教育实践改革的直接载体。但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毕业设计的教学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毕业设计的质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滑坡。如何提高毕业生毕业设计的质量已成为高职院校目前亟须解决的课题。
2.目的与愿景
我们基于对苏州经贸学院毕业设计现状的研究,针对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反映出的当前高职毕业设计存在的薄弱环节,研究、寻找优化高职毕业设计的路径,完善高职毕业设计创新体系,拓宽高职毕业设计的理论视野,加深对高职毕业设计本质性和规律性的认识,使高职毕业设计走向成熟,走向丰富,这就是我们研究该问题的目的。
二、高职毕业设计现状分析
本次调查以苏州经贸学院5个专业的毕业生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调查对象400名,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378份,有效率98.6%。此外,还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为本研究的问卷调查、讨论分析提供理论参考。通过调查数据分析,我们发现目前毕业设计的各环节上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表现如下:
1.毕业设计参与主体的主观认识不够明确
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的态度是此次问卷调查的重点之一。 调查显示,有54%的毕业生认为,毕业论文写作是必要的,但是接近 35%的毕业生认为高职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不必要的或无所谓的。这种现象说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做到让所有学生都对毕业论文的写作的意义有明确认识。有30%的毕业生能够做到始终主动与指导老师联系;有52%的教师认为,自己指导的学生对论文写作的态度不够认真;有28%的教师能主动与学生联系并给予指导。从这一事实中我们可以发现,指导老师和学生在写论文的过程中都缺乏主动性(见下图)。
2.对毕业设计工作规范的执行力度不够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有65%的论文题目是由教师确定的,学生缺乏撰写论文的积极性,导致学生从网上拷贝粘贴,弄虚作假,论文质量难以保证;有10%的论文题目是由师生共同协商确定的,并结合学生顶岗实习的实际情况选择题目,这样既有利于发挥指导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又能防止论文内容空洞无物。因此,如何提高这部分学生的比例,是我们研究的聚焦点。同时,调查显示,有76%的学生写完论文初稿所花的时间居然不到一个月,更有12%的学生只用了10~20天就完成了论文初稿,时间太短,论文很难有好的质量。
3.毕业设计操作过程中的实践和创新精神不够
在论文资料搜集方面,有78%的学生倾向于在网上搜查材料,有18%的学生会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只有6%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论题到相关企业或实习单位进行调查采访获取一手资料。这一现状导致论文严重脱离实际,内容空洞无物。有78%的教师认为,自己指导的学生对资料的把握不是很得当,更有82%的教师认为,学生论文的抄袭痕迹比较明显。
三、实现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有机融合的路径和措施
1.基于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的程序重组
高职毕业设计应淡化学术性,突出实际应用性。因此毕业设计的流程应根据顶岗实习的平台进行相应的重组(见下图)。
毕业设计流程图
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经过实践与理论的碰撞和磨合,所选的题目和范畴可以是相应的企业设计、生产和检验的实际问题,还可以是企业技术人员正在研究的技术关键问题,这样的选题与学生专业方向的相关性也会很好。基于顶岗实习平台毕业设计流程的重组,改善了以往的毕业设计中出现的与所学专业的相关性较差、与企业发展和建设脱节、选题的盲目性及创新能力不足和现实意义不明显等问题。
2.基于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的机制创新
(1)毕业设计选题形式创新
产业的发展使得会计学科边缘模糊,与其他工商类学科在工作设计和流程中实现交互,从“设计—生产—销售—反馈—实施”的作业流程中都呈现出会计学科与其他专业的交融。由于学生实践岗位的轮换和多维性增强,基于顶岗实习平台的教学方式开展毕业设计,可变“集中”为“分散”,师资由单一变多元。学生在企业专业人员的辅导下选题,所选题目均为企业实际生产所需要的项目,应用性很强,符合学生所学专业方向,并可呈现选题范畴和形式的多样化。根据顶岗实习的情况,毕业设计的选题形式可分为行业调查报告、企业财务案例分析、项目调研计划书、财务分析报告、产品定价设计书、成本分析策划和工作流程的改进等等。
(2)毕业设计评价机制创新
美国营销学家A?帕拉苏拉曼(A?Parasuraman)提出,只有顾客或用户才能评价服务质量。在以“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方针指导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是要为区域经济服务,为用人单位服务,用人单位是高职院校服务的对象。基于顶岗实习平台的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是动态的,教学过程也是动态的,抓住动态中不变的东西才能确定评价的框架。因此,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毕业设计教学只有满足教学设计的需求以及用人单位显性和隐性的要求,才能评定为好的质量。顶岗实习平台的毕业设计的教学评价,也应围绕价值取向明确质量标准,依据质量标准找出评价的切入点或抓手,然后制定具体细则,进行客观的评价。这一质量标准通常用质量差距来描述,即感受大于期望值为优质服务,等于期望值为满足服务,小于期望值为不可接受的服务。
3.基于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的三方协作
基于顶岗实习平台的毕业设计质量保障及评价体系的构建和运行应由校、企、生三方共同实现。
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实施毕业设计。一方面,学生在企业一线进行会计及会计相关流程的运作实践,经过实践与理论的碰撞和磨合,学生从中发现兴趣所在,并作为选题,实现所学和专业的零距离结合。另一方面,在设备、技术等方面也做到了资源互补,大大缓解了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设备和技术不能即时更新的问题。
校内专职教师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同时也能了解企业,也能在企业中得到锻炼。如指导老师在企业中通过实践详细了解企业的操作流程、技术难题和实践前沿等,为自己的科研开发和实践教学开拓思路。
企业一线专业人员由于处于操作和技术一线,对于实践操作的把握较为精准,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也可以整理工作思路,搞技术革新和财务管理,同时也可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培养未来的新生力量,为企业输入新鲜血液。
顶岗实习平台的资源互补不仅是物质层面的资源互补,而且也是精神、文化和制度层面的资源互补。因此,学生毕业设计的校企合作,对于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差异补短、共同提高都很有好处的,对于实现高职院校和企业的文化融合、形成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意义深远。
4.基于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的有效沟通
网络是顶岗实习期间的主要交流方式,搭建一个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管理的平台,对指导教师、带教老师和学生分别授予权限,可进行有关毕业文件的上传、下载、论坛的交流与过程的指导。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学校指导教师、企业带教老师可通过该平台实现一对一和一对多的信息,也可将信息发送到预先设置的学生手机上,让学生第一时间了解到毕业设计的相关信息。系统可定期向学生发送提示信息,提醒学生回复顶岗实习中毕业设计的情况,学生也可以通过手机回复短信,还可编辑短信发送到平台进行咨询或留言。根据系统设定,系统可以自动分析出某个时段某个班级( 或系或专业) 学生回复信息的情况,自动生成相关图表,便于学校及时掌握学生毕业设计的实时进程。通过这一平台,学校可以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广泛和及时的联系,学生和教师只须在平台上进行信息的互动,以实现毕业设计事前和事中的有效沟通和控制。
基于企业顶岗实习平台的毕业设计是深化产学研多渠道、多层次教学的途径,无论从形式和实质上都积极地引导和推动了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改变了学生在毕业设计中的被动情况,改变了校内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指导中的固有模式,改变了企业专业人员对高职教育的固有思路,有利于挖掘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在顶岗实习平台的潜能与隐形价值。
参考文献:
[1]姜大源. 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2]李熠,魏琳琳. 基于顶岗实习的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的思考[J]. 轻工科技,2012(3).
[3]A?帕拉苏拉曼(A.Parasuraman),等. 中国市场调研[M]. 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