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学习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信息化教学;自主学习
一、信息化教学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所谓信息化教学,不只是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现在它已发展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即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融合到学科课程之中,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及情感激励工具,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在吸收维果斯基、皮亚杰、布鲁纳等人思想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该理论认为:知识不是经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由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协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来获取的。该理论对教师和学生在学习中的角色重新进行了定位,其隐含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的教育理念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情景、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二、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原则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信息教学设计时,我们需遵循以下原则:
1.以学为中心,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
2.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创设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学习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即要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现实世界知识,学生知识的获取与同化总与特定的情境相关,要把情境建设看成是教学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3.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在相关的有具体意义的情境中确定和教授学习策略与技能。
4.强调“协作学习”。这种协作学习不仅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也包括教师之间的协作。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的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5.强调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激励评价有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三、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具体实施过程
为了贯彻建构主义等现代教学理念,并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我在给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讲授“在Excel中计算与处理数据”课程时,贯彻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要求,进行了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实践,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创设情境,通过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先展示实际工作中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的电子表格,如某商厦销售情况统计表,然后提出问题:各位同学,利用已有的知识和工具,谁能够迅速求出所有商品的总销售额,限时一分钟,比一比谁算得最快。
由于我校要求财经专业的学生通过珠算等级鉴定,也准备了计算器,因此同学们纷纷跃跃欲试,但他们很快发现:没有人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这时候,我立刻告诉他们,老师能够在1分钟之内计算出所有商品的合计值,并且现在就把计算方法教给他们,从而引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浓厚兴趣,自然地进入对新知识的学习中。
2.教师引领,启发诱导学新知
在该环节中,先用课件讲解、演示1分钟之内运用Excel中的公式和函数求商品总销售额的方法,然后指导学生通过Flash课
件的导航按钮打开技能训练题库,完成任务一:练习该计算方法。
当学生掌握了求和的第一种方法之后,再适时用课件演示第二种方法,并启发学生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并且告诉他们,这些方法没有好坏之分,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灵活运用,才能最好最快地解决问题!
3.任务驱动,自主探索学新知
通过前面教师的引领,学生熟悉了Flash课件、技能训练题库的使用方法,进入了良好的学习状态,这样就可以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新任务如求平均值和求比例的驱动
下,先通过Flash课件自主学习求平均值和求比列的方法,再进入技能训练题库完成任务,系统会自动评分。这样,学生就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若有疑难,可以重复观看讲解演示,也可以向得了满分的同学求助。
4.合作探究,总结深化找规律
通过前面三个任务的学习,学生已经在实践中对运用公式和函数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有了初步的、感性的认识,接下来就需要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让学生认识到数据计算中的共同规律,即:公式和函数的语法及使用步骤。并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能灵活地运用这一知识,去自定义公式,选择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5.对接岗位,拓展延伸强技能
需要学生掌握的岗位知识和技能很多,因此要对接岗位需求,对课堂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
拓展训练一: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是企业会计使用最多的报表。要求学生编制表中的计算公式,完成数据的计算,实现课堂知识和岗位技能的衔接。
拓展训练二:大家都知道电算化鉴定覆盖的知识面广,需要学生记忆的内容很多。为了帮助学生通过鉴定,将会计电算化知识检测题录入到无纸化网络测评系统,学生完成后会显示学生做错的题,这样学生就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同时通过网络将成绩上传到服务器,教师就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进行辅导。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自我建构获得的知识才是最牢固的。因此,在本课的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意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不过我不是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对老师这一行业没有任何的经验,所以学校一时也不能正式的录用我,只让我当实习老师,看我的实习情况来确定我是否能够成为一名优秀合格的教师。
这是对我的一次机会啊,我一定会抓住的,我很快的准备好到学校上课了,我任教六(2)班的实习教师兼职见习班主任,这是我踏入教学生涯所带教的第一个班级,对我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我要积极协助莫老师共同管理班级各项事务,认真学习,为以后的班主任工作积累经验,为了能尽快提升自己,我在分析班级情况的基础上,列出了以下计划:
一、班级基本概况
六(2)班本学期有41名学生,其中男生22名,女生19名,23名本地学生,18名外地学生。班里大部分学生上课能积极回答问题,有刻苦钻研精神,但班里学生成绩两级分化,中间力量薄弱,差生多为男生,主要表现为小学基础太差,学习态度不积极。
二、本学期工作措施
1、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力争在各项活动中取得好成绩。
2、开展德育科研课题、个案分析及主题班会课的开设。确定由班干部主持的每周工作总结,达到学生自主管理的目标。
3、利用班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
4、组织学习小组,建立互帮互学的学习机制。
5、定期与学生谈心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疏导解决学生的问题。
6、抓好班级每天的保洁工作,每周的卫生清洁工作;杜绝迟到、旷课现象,抓好自习课纪律,提高学习效率。落实值日组长制度,责任到人。
7、落实每月一次的黑板报宣传工作。提高板报、墙报质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
8、定期开展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9、开展有益的文体活动,促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10、通过组织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增强班级凝聚力。
三、本学期工作重点
1.大力指导学生干部工作,依靠干部及班集体的力量,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加强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用“激励教育”、“成功教育”等科学手段,引导、转化后进生。
2.作为班主任,首先任务就是要尽快熟悉学生,想方设法缩短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排忧解难,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快乐成长。要引导学生做好从小学到初中的转变,形成一个好的基础。
3.班主任要善于用心观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善于用一切方法来激励学生,力争做好每位学生的思想工作,使他们提高认识,不断上进。
四、班级主题活动安排
第一周:做好新学期打算,提出新学期要求。
第二周:主题班会课——告别陋习,走向健康与文明。
第三周:加强劳动观念教育,搞好个人和集体卫生
第四周:月考考试,考试得失谈:学习经验交流。一月纪律、学习自评。
第五周:做好“十一”放假期间学生安全工作。
第六周:出好“教师节”专题板报。
第七周:“科技节”活动。
第八周:自省:我为六(2)班做了什么?复习迎考。
第九周:期中考试。
第十周:期中考试。考试得失谈:学习经验交流。
第十一周:主题班会:推广普通话。
第十二周:主题班会:我为班级争光彩
第十三周:主题班会:“成绩跟踪表” 与我的目标。
第十四周:主题班会:优秀青少年的十个好习惯。
第十五周:主题班会:我的未来,我决定
第十六周:主题班会:法制教育活动。
第十七周:期末复习动员。(全班学生“考试承诺”签名)
第十八周:期末考试。
第十九周:期末评奖:学生考评、评优等活动。
以上计划争取落到实处,若有不妥之处,争取在实践中逐渐完善。
因为我没有任何的经验,可能出现错误,我也只有在不停的实践中慢慢的改正自己了,什么事物都要有一个慢慢了解的过程,我相信我会慢慢适应我的新岗位的。
关键词:油田 化学助剂 检测方法
油田的化学检测为我国油田化学剂产品质量的提高和保证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其中,化学助剂的检测方法影响着数据的准确性及现场使用效果。它是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胶体化学、化工原理……等化学、化工学科与地质、岩矿、流体力学、渗流力学、岩石力学……等学科在钻井、采油、油藏、储运各学科上的交叉而产生的一个新兴综合应用型学科。是各类化学、化工学科对钻井、采油、油藏、储运等学科(石油工程)的“横断”而产生的新的学科。本文就围绕着油田化学助剂的检测方法来谈谈笔者的几点看法。
一、油田化学助剂研究的主要特点
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应用相结合;室内研究、实验、评价与现场工程技术相结合。石油工程原理与化学等其它相关学料相结合;并以对相关学料知识及其新进展的综合应用为其发展的主要动力。其基本内容是为完成油田开发、生产过程的需要而使用的专用工作流体,它是加有各种专用化学剂(油田化学剂)的溶液或多相分散体系。如:井筒工作液:泥浆、水泥浆、完井液、射孔液、压井液、修井液……再如,地层工作液:压裂液、酸化液、提高采收率各种注入液体:注入水、聚合物驱替液、复合驱替液。
油井工作液分为油基、水基、气基三类:油基工作液是以油为分散介质(溶剂)其它组分为分散相(溶质)组成的油基分散体系(溶液)。水基工作液是以水为分散介质(溶剂)其它组分为分散相(溶质)组成的水基分散体系(溶液)。气基工作液是以气为分散介质(溶剂)其它组分为分散相质)组成的气基分散体其中水基工作液用得最为广泛,而近年来气基工作液和油基工作液也日渐增多。
二、油田化学助剂检测研究方法
1.油田化学助剂检测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油田化学剂及其应用技术与国外有一定差距,但差距并不大。国内外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急需具有“革命性”“突破性”的新型油田化学剂,来解决油气勘探开发久而未决的重大技术难题,促进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技术的发展。而我国油田化学剂的研发远远不能满足这种需要。
油田化学剂种类很多(钻井液、完井液;一次采油、二次采油、三次采油;集输、水处理、管道防腐等16类),各自的研究方法不完全相同,且多属于石油工程不同专业的人员在进行。国内己有的品种繁多,且不断出现,但难有大的突破。己有大量化学化工的研究力量进入油田化学剂的研究领域,成为油田化学剂研究的重要力量,使油田化学剂的研发有了质的提高,但是至今仍未重大发展和突破。
2.油田化学助剂检测研究方法探讨
油田化学剂研究不能很好满足石油勘探开发发展的急切需要的根本原因。油田应用工程与化学未能很好结合,至使各种油田化学工作液的作用机理与油田化学工作液性能要求及其与油田化学剂剂分子结构的关系不很清础。使我们不知道应该研究什么分子结构的化学剂.这属于油田应用化学这个交叉学科自身的理论问题。(缺乏研发的理论依据)而油田应用化学理论的发展必须吸收、综合应用其它学科的知识及相关技术的最新进展才有可能。
三、油田化学助剂的用途研究
在油田中常会出现油层结垢、侵蚀、黏结等现象,用来处理这些水质及水稳定问题的化学助剂主要有阻垢剂、驱油剂、絮凝剂、杀菌剂、破乳剂、防蜡剂以及缓蚀剂等,并且这些化学助剂在综合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较好的配伍协调作用。
在油田助剂的复配体系中,各类助剂常根据其性能作用与实际需要来进行配伍性试验。对于结垢性问题,主要源于注水使得油层损害,极易影响采油井的各项性能以及油田开发效果;其配伍性试验主要与注入水、地层水有关,同时需要结垢趋势预测进行试验效果对比分析相关结垢物的结垢稳定指数与溶解度,从而预防油层的结构问题。驱油剂的应用主要是为了降低油层的粘性,加强油层的流动性,以提高原油的采收率;其主要的作用机理是优选分子沉积膜剂与聚合物进行配伍性试验,在对选定的复配体系进行稳定性试验(水稳定、热稳定等),最后采用物理模拟实验检测试验效果。絮凝剂主要分为有机、无机和复合等类型,在进行配伍性试验前需要测定其性能以方便配伍后的性能评价,常与阻垢剂、破乳剂、防蜡剂、缓蚀剂等进行配伍性试验。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实验来分析各项化学助剂间的配伍性协作关系及相互影响。 油田化学助剂配伍性试验。本配伍性试验主要通过配方研究、性能测试、稳定试验以及定性定量分析测定各项化学助剂间的配伍性协作关系。为了方便后期评价,要首先规定各类化学助剂的性能评价标准现行的国家统一的化学助剂性能评价方法。
四、油田化学助剂检测与配伍性试验研究
实验中我们需先选定试验油层,提取适量的试样。再将各类助剂按类型和型号进行分类,在油田中,我们通过实际情况了解到该污水中存在着综合性水质的问题,所以依据水质的基本情况进行助剂筛选,并根据其有效作用成份和用量的改变进行性能测试分析。在进行配伍性试验前的性能测定实验也是比较重要的环节,综合性能测定的方法,热稳定试验也即温度性能测试,水质稳定试验则要根据化学助剂的不同作用进行具体分析,结构试验比较特殊需测定饱和度、溶解度和稳定指数。在选用不同的实际进行定量定性分析从而选出对应最优的化学助剂。
配伍性试验常采用目标配伍,即先选出目标助剂,在比较不同浓度下的其他化学助剂的影响。这里以油田水质处理系统的化学助剂为例,分别比较其他化学试剂对目标助剂的影响。
为在保证缓蚀率、杀菌率、絮凝率、阻垢率以及防蜡、破乳与驱油效果均达到标准要求,并在此前提下实现最低助剂投加量,我们还可以利用正交试验法设计不同助剂在不同浓度的组条件试验。助剂经正交优化后,在与之前的实验对比发现通过助剂的配伍优化,不仅保证了水处理效果,还降低了助剂费用和处理成本。 现场试验研究。根据上述配伍性试验,在水质要求较为严格的油田区域,如塔河采油一厂碎屑岩注水,进行现场水处理试验,并按照上述的操作流程进行助剂配方,通过实验发现优化助剂使用前后出水水质数据有明显变化,不仅水质达到了注入水水质标准要求而且工艺也有所优化,水处理助剂费也明显降低。
五、结束语
综上所谈,笔者围绕着油田化学助剂的检测方法谈了个人的几点看法。总之,化学助剂的检测方法正确与否,关系到化学助剂检测质量的高低,影响着化学助剂的使用效果。希望本文的论述能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些许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樊秀菊;朱建华;;原油中氯化物的来源分布及脱除技术研究进展[J];炼油与化工;2012年01期.
[2]赵霞;贾斌;;油田化学剂中的总氯含量测定[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关键词 程序设计 自主学习平台 WebQuest 学科竞赛
中图4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Planning and Practice of Programming Courses Autonomous Learning System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mon problem in programming courses learning, expounded 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of building programming courses autonomous learning system. The system, including running, management, learning the three platforms WebQuest, network examination courses and academic competitions four modules, with superior resources integration, series courses seamless and enhanc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lication capabilities stepped. The article elaborated on the composition of self-learning system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gram. Teaching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a self-learning system in programming courses building to explore a set of effective solutions.
Key words programming design; autonomous learning platform; WebQuest; academic competitions
1 自主学习体系的规划
程序设计系列课程以“程序设计基础”为基础,以“数据结构”为支撑,系列课程间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和递进关系。随着课程体系的延伸,学生的知识构成和综合能力呈阶梯状向上的形态。课程的受众面广泛,分为理工科、文科、信息类和计算机四类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在规划自主学习体系时,应综合考虑各类受众的特点,注重全面性、多层次、多平台。全面性是指能覆盖多类不同受众;多层次是指将平台上完整的知识体系划分为若干层次,既满足基础学习的需要,又使每一层次的学习目标递进式地上升;多平台是指提供多种学习手段和学习环境,满足学习的个性化需要,使不同的受众都能在平台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通过保护和促进个性化发展,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 自主学习体系的构成
程序设计系列课程自主学习体系的结构如图1所示。该体系包含“三个平台、四大模块”,服务于“四个对象”,保证了“双能力”的发展。其“四个对象”是指全校理工科、文科、信息类、计算机四大类学生;“双能力”指自主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从图1可见,自主学习体系的“三个平台”和“四大模块”整合了课程建设和科研过程中产生的各类资源,呈现多层次、立体化的结构。其三个平台是:运行平台、管理平台和学习平台。
(1)运行平台。运行平台是学习体系的基础,为自主学习提供了硬件环境,它本质是一个多层次、一体化的开放实验系统。在终端层实现多系统应用,在管理层实现中心机房一体化集中管理。
(2)管理平台。管理平台包含“四大模块”,分别是:WebQuest①教学模块、网络化考试模块、课程学习模块和学科竞赛模块。WebQuest模块实现引导功能。它包含系列课程的学习导航和知识模块入口,可以全面支持学生自主的、个性化的学习,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学会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网络化考试模块实现评价功能,通过网络化的考试形式实现自主测试、实时反馈,以便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课程学习模块实现训练功能。它提供了多元化的切入途径,包括系列课程的教辅系统、课程网站、教学视频、文档资料等,以适应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学科竞赛模块实现提升功能,它包括建立校级、市级学科竞赛人才梯队、规划并实施各类竞赛的选拔和培训体系。例如通过参加和举办ACM/ICPC程序设计竞赛,形成长效的竞赛选拔和培训体系,并建立起ACM竞赛资源库,为培养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供有力的支撑。
(3)学习平台。学习平台是一个资源库。它包括课程网站中的资源建设、系列课程的试题库系统、各类教辅系统,如数据结构算法演示系统、编译原理演示系统,还包括针对竞赛模块建立的学科竞赛资源库。这一系列的教学资源库覆盖全面、形式多样,可以有效地支撑管理平台上四大模块的正常运行。管理平台和学习平台统称为信息平台,它们构成了自主学习体系的软环境。
3 实践方案
自主学习体系是一个学习平台,要充分发挥该平台的效果,还需多方面的配合。
(1)优化教学内容。按“课程综合化”的理念,对程序设计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确定前修后续课程的衔接知识点,对其中有逻辑关系的内容在前修课程中强化,在后续课程中直接应用。对程序设计开发类课程,不需讲解理论基础,只介绍实际应用案例。使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富有整体性和连贯性,实现无缝连接;(2)丰富管理平台的功能。在现有管理平台的基础上,还可通过多媒体技术研究更丰富的学习手段,例如研发更多的教学辅助系统,对现有课件进行完善加工等,以帮助理解、提高学习兴趣;(3)实践教学按“层次化”的思想展开。为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将系列课程的实验环节分为基础层、提高层、应用层、创新层四大层次。同时在学习平台上建立相应的实验教学资源,并在管理平台上提供多点切入的访问途径,以支撑分层实验的开展;(4)持续更新教学资源库。学习平台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学资源库需要不断更新,使更多优质资源能被用户访问,以支撑“四大模块”有效地工作;(5)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引入资源库。在建设学习平台的案例资源库时,更多地引入教师的最新研究课题和成果。在运行平台上提供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或企业实际项目的接口,例如通过网站信息,或在应用型、创新型实验中以实际项目为背景设置实验案例等,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
4 结束语
程序设计系列课程自主学习体系以课程改革为目标,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多方位地调动有效的教学资源为本科人才培养服务。从实践效果看,近5年来我校学生广泛参与市级、国家级竞赛项目,如ACM竞赛、数据库设计大赛、电子设计竞赛等,多次荣获国家级一、二等奖及市级奖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逐年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开发能力为知名IT企业所认同。实践表明,程序设计系列课程自主学习体系的规划和实践,是在推进自主学习、培养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进行的一次有意义的探索。
关键词:职业规划;自主学习
当前如何激发学生职业规划,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探讨的热点,笔者近年来针对会计信息化专业学生进行了相关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具体措施有:
一、构建“会、信、管”理念
通过对中小企业、知名软件公司、政府机构等组织的调查和走访、对历届毕业生的跟踪了解和观察,我们了解了用人单位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求情况,而我校相关专业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力,且学生生源较好、教学环境完善,毕业的学生基本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我们提出了更高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培养过程中以会计和信息化行业所需为目标,以岗位要求为依据,以工作知识为起点,狠抓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去了解企业、关注会计、工商管理和信息技术发展动态,掌握会计准则、会计及信息化技术规范、管理软件标准、企业业务流程、财务流程等,提升办学质量。针对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首先要树立“会、信、管”理念。
“会、信、管”理念,强调从会计信息化职业目标出发,以会计信息化职业岗位群的工作知识为起点,设计课程体系,从而构建以财务会计类、信息技术类、工商管理类知识为支撑,集会计与信息技术、工商管理于一身,融操作、维护与实施为一体,形成专业与学科、理论与实践、学校与企业共同发展、相互互动,产学研相结合的会计信息化专业“会、信、管”复合型人才培养新路。
面对“会、信、管”理念和现在的就业竞争压力,我们认为学生必须从大一刚进校就要尽快有效率地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与社会无缝对接。
会计信息化专业新生刚进学校时很多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会计信息化是干什么的?”,我们面对这样的问题觉得很有必要去启发和引导学生,首先我们要做的事情是怎样让学生去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内涵、会计信息化岗位的要求和未来学习的方向和目的。针对会计电算化专业是“集会计与信息技术、工商管理于一身”,“融操作、维护与实施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我们应该明确,必须坚持“会、信、管”理念去引领学生,让学生明确职业目标、岗位工作知识和能力,从而明晰学习的方向,学会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在教育思想上形成我校不同于全国其它财经类院校会计信息化专业的独特观点。为了让学生树立以工作知识为起点的“会、信、管”理念,在大一上学期的时候我们便对各个班级进行入学教育和企业认知,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大二通过岗位实验和主干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热爱专业,了解岗位。大三通过企业经营实战演练、创业计划实训、企业实习等课程,让学生理解岗位、融入岗位,自觉投入到岗位实践之中。
二、开展定期的学术讲座
教育者的眼光不仅只停留在本地,我们需要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学术讲座作为课内教学的延伸,无疑可以让学生开阔思路, 增强创新意识,给课程改革注入新鲜血液。经过精心准备的各类讲座介绍专业及相关领域的前沿科技成果及发展态势,可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加信息储备,提高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未来发展,尤其在专业教学中我们适当采用专题讲座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就重点、难点内容,获得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创新精神,促成其强烈的创新欲望,打破了传统的学生被动式的单向“接收”,使学生养成在“学习”过程中“研究”问题的习惯。
三、学生职业规划与目标设计
为了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准确选好就业方向,我们将专业学习与学生职业规划放在一起考虑。根据工作知识的特点,首先给新生树立以工作知识为起点的 “会、信、管”理念,让他们逐步理解会计信息化广义的内涵和相关的知识组成,明白会计信息化有哪些具体岗位,知道要学习什么。然后班级导师在班上会引导学生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大学阶段目标设计和职业规划。这样做主要是考虑到现在新入学的大学生中有相当部分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相对不足,也不知道今后有什么样的打算和安排,对大学学习方法和过程不了解、不适应,缺乏思考和规划,不知道怎样去融入社会,许多学生只是盲目的学习,缺乏对专业、对社会、对企业的了解,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同时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学生之间的综合素质、水平和能力差异也很明显,学生的未来规划也需要因人而异。因此我们建立了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生职业规划与目标设计”,即通过学生入学教育、专业认知后,设计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学生和学校为此要共同努力。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未来想从事的岗位方向等来进行自己的职业规划与目标设计。在目标设计中总体目标一般在第一学年中期进行制定,学生本人大致确定自己的未来基本规划和自己的发展方向以及达到的高度,职业导师将对学生的想法进行适时的评价和修正,然后学生再进行阶段目标设计,对于每个阶段的目标设计如下:
大一:第一,思考树立正确的成长观和价值观;第二,掌握良好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三,思考怎样扩大学生会计电算化视野;第四,努力学好通用知识课程,开始接触“会、信、管”综合知识。
大二:第一,明确学习兴趣点与岗位方向;第二,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掌握良好;第三,进一步加强学生“会、信、管”的综合知识修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第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与融入社会的能力,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大三:第一,加强即将从事的岗位工作知识掌握;第二,围绕岗位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第三,在岗位实践中完成毕业设计;
第四,实现成功就业。
四、导师制
从2007年开始,为了顺利实现各阶段目标,让学生消除学习中的疑问,引导学生走正确的发展方向,学校实施了专业导师制度,为不同的岗位方向配备了相对应的专业老师指导,以便根据学生个人愿望把他们培养成适合未来岗位需求的人才。同时我们也根据导师的专业和特长对导师进行了分类。在导师制下,学生的问题可以及时得到消除和引导,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 关联主义;计算机文化基础;研究性学习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36-0019-03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高等学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程体系2008(CF2008)》指出:非计算机专业要确立以应用为目标的教育思想,要以应用为目的和主线组织教学。
基于上述指导思想,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据调查,有86%的学生表示喜欢该门课程。但调查结果也显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有些不满意的地方:1)教材内容针对性不够,如文科学生更喜欢文档编辑、图案设计,而理科学生对Excel等数理统计软件更感兴趣;2)教材更新速度跟不上实际的需要[1],如教材还在以Office2003为中心的时候,Office2010早已为大家所接受;3)缺乏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环境,由于大班教学无法完全满足个别学生的特定要求,所以课后自主学习成了学生提高自我的法宝。
2 计算机文化基础与关联主义的耦合性
关联主义(Connectivism)是加拿大学者乔治·西蒙斯提出的。西蒙斯认为学习是一种发生在模糊不清的环境中的动态过程,关联主义是一种经由混沌、网络、复杂性与自我组织等理论探索的原理整体[2],可以定位为“数字时代的学习理论”[3]。高等学校计算机文化基础作为一门数字时代的入门课程,有新陈代谢快、内容跨度广、知识碎片化等特点,与关联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实践观、创新观等核心观点[4]有高度的耦合基础。
知识观 关联主义认为,知识是一种组织,并非一种结构,知识由普罗大众创造、传播、修改、完善、更新甚至扬弃。同时,西蒙斯引入知识流的概念,并把知识流与知识网络组织比作石油与石油管道[5],特定的知识流总会给时代淘汰,但其流通的管道却永不过时,所以学习的过程不单单是知识的深化,更应该充实通道的建设。而计算机文化基础的知识流具有普遍性、多元性、片段性、时效性等特点,单单依靠强硬记忆无法促进学习能力的持续发展,因此建立合适的学习通道尤显重要。
学习观 关联主义注重学习通道的建设,希望学习者通过“路径寻找”和“意义建构”构建自己的学习网络和知识网络。学习网络结点可视为外部结点,是形成信息和知识源的结点;知识网络结点可视为内部结点,学习者通过心智的调整、重塑来反映新环境和新信息,保持知识的时代性、持续获得经验以及创造新知识。一般认为外部结点可以是人、书、网站、图书馆或其他信息源[6],内部结点则通过个人的思维能力来反映。由于计算机知识的半衰期越来越短,需要新的学习理论支撑,因此通过研究性学习构建增强型的个人学习网络(通道),可充分体现研究性学习注重学习者主体地位、激发学习者兴趣、培养学习者创新能力的特点。
实践观 关联主义认为理论研究不能脱离实施,仅仅了解知识的变革、明白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趋势并没有实质性意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针对相关问题选择有效的工具与手段,就是一种决策的能力。更进一步,关联主义认为培养决策能力本身就是一种学习过程,正是基于这种决策的能力,才能有效地将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这与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强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也是相互吻合的。
创新观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强调知识的迁移、学习的扩展[7],关联主义体现不同领域、理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能力。关联主义认为创造能力是指看到现有思想或概念之间的新联系,建立新的现实的能力。创造能力包括构建、改革、创造、解构和再造的能力。培养这些能力,正是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目的。
3 研究性学习系统结构设计
基于关联主义的研究性学习系统建立在互联网所提供的时空平台之上,互联网能够为研究性学习提供稳定的技术保障。有效组织、合理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正是关联主义对学习者提出的基本要求。鉴于关联主义的内涵,本文提出研究性学习系统硬件结构如图1所示,研究性学习系统的组织结构如图2所示。
系统硬件结构设计 本研究利用IE浏览器技术,结合多种Script语言和ActiveX技术,以B/S(Browser/Server)架构来开发“计算机文件基础”专题网站。这样一方面通过成熟的技术可以确保系统的安全与稳定,另一方面有利于学习者在课堂内外轻松获取相关的教学资源。
系统组织结构设计 基于关联主义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研究性学习系统的组织结构如图2所示,主要组成要素分析如下。1)学习者:学习者处于中心地位,性别、年龄、地域、学习方法、学习交互、运用媒体的能力都不尽相同。2)专题网站:专题网站的主要功能是为学习者提供共同的学习资源,展示学纲和学习任务,支持学习者注册。3)社交网媒:学习者通过社交网媒获取资源、分享资源、与其他参与者协作学习,建立有效的学习通道。4)群组:基于事先分配的任务,群组研究学习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有利于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解决感兴趣的问题。5)RSS聚合工具:学习者通过微博、论坛、QQ群等聚合相关信息,达成共识。6)课堂讨论总结:分小组表述相关研究成果,接受并回应质询,实时交流,激活新思路。7)教师:充当指导员及裁判角色。8)协调员:收集群组讨论信息,调配人力资源,处理群组间的交流问题。
4 研究性学习实践过程
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习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根据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的内涵和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具体情况,以湛江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2012级(1)班的3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时间为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每周安排4节课,笔者将其划分为“课题准备、课程简介——确定主题、成立小组——研究实施、建立通道——总结交流、共同提升”4个阶段。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前两节课在星期一,后两节课在星期四,中间有三天半的时间供学习者搜索研究相关资料、解决问题,正好为学习者建立有效学习通道提供了充足的时间。
课题准备、课程简介 1)教师利用教材、PowerPoint等多媒体介绍课程内容、学纲;2)教师以专题学习网站为平台,从教学单元选择若干可研性、目的性、创新性都比较高的课题供学习者选择;3)教师介绍课题的基本要求、研究目的、研究规范和已有的学习资源,激发学习兴趣,诱发学习者深入思考问题。
确定主题、成立小组 1)学习者初步了解课题、讨论课题,结合自身优势、劣势和个人兴趣确定研究课题;2)小组内部第一次交流讨论,明确课题重难点,推选负责人(协调员),以及根据成员的特点分配具体任务,合理调配人力资源。
研究实施、建立通道 1)学习者利用课余时间、根据个人的分工查阅资料、检索信息、寻找信息源,达到建立有效子通道的目的;2)回到课堂,小组成员共同讨论有效信息、筛选有效信息源、建立较为完善的学习通道;3)开展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验证相关实践操作,检验学习通道的效度,共享学习通道的利好,并回应第一次讨论时候明确的重难点;4)小组成员全面掌握课题内容的学习通道,在此基础上反思重构,建立个人内部的知识网络结点;5)小组负责人记录研讨成果,整理成文,并上传专题学习网站,供其他小组阅览学习以及质询。
总结交流、共同提升 1)各小组自由安排成员表述研究过程、研究成果以及学习通道;2)全体组员接受其他小组的质询,回应质询,分享学习心得与学习通道;3)在答辩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4)组内成员互评、小组之间互评,促使学习者更进一步思考问题;5)教师对小组研究过程以及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点评,肯定学习通道的建设,并预告下一教学单元的有关课题。
5 结语
基于关联主义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研究性学习系统强调学习通道的建设,有利于培养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2012级学前教育专业(1)班的学生普遍取得较大的进步。据调查,该班97%的学生通过了2013年7月份的广东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93%的学生对基于关联主义的研究性学习较为满意。当然,也有个别学生反映还没有适应这样的学习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的海洋越来越浩繁[8],关联主义学习理论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甄别信息建立有效学习通道的决策能力和知识迁移重构的创新能力。目前基于关联主义的学习理论还处于探讨发展的上升阶段,还需要更多的实践研究来证明,笔者将在后续工作中作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何皓怡,李秋萍.民族地区师范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思考与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2):12-14.
[2]张汇芬.关联主义学习观在网络学习中的作用[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8(4):33-35.
[3]樊文强.基于关联主义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及其学习支持[J].远程教育杂志,2012(3):31-36.
[4]王竹立.关联主义与新建构主义:从联通到创新[J].远程教育杂志,2011(5):34-40.
[5]西蒙斯.李萍,译.关联主义:数字时代的一种学习理论[J].全球教育展望,2005(8):9-13.
[6]陈君贤.关联主义:网络学习环境下劣构问题表征的新取向[J].中国远程教育,2009(8):19-22.
关键词:建筑学;视觉文化;时代信息;视觉刺激
一、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
现代社会经济和文明的发展,在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使得人们在经济生活中的自主性越来越强, 人们的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同时追求的品位和质量也越来越高。现代社会的商品,不仅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商品展示空间,将商品的优势展示给人们,同时也要具有自己的品牌内涵,以独特的商品文化意蕴吸引顾客,传达出特定的文化意义,才能在商品市场上占据一定的席位。纵观当下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商品,我们发现当下的消费者不仅追求商品的实用性,同时也要求商品的精神文化内涵要符合时展,要体现时代精神。这些商品陈列在各种各样的商业展示柜中, 无声的传达商品的信息。同样,如何的向人们展示建筑的信息与文化内涵,也是当代建筑商业的销售方式之一。而这一要求对当代的建筑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建筑学关注建筑本身所传达出的文化。比如美国的自由女神像,传达给世界的是美国热爱自由的天性和不受束缚的性格特点,我国故宫的朱红墙瓦传达出的是北京城厚重的历史底蕴,现代大都市色彩斑斓的建筑群,展示的是一个城市崛起时代的活力与生机。。。这些都可以通过视觉感受无声的传达给观众,和他们进行思想沟通。这种通过视觉手段;借助建筑物空间的所有形态、材料、色彩和灯光等视觉刺激因素,传递出一定的信息,是当代建筑学的新发现。同时,视觉艺术传达也成为这类建筑设计的主旨。
建筑物所带来的视觉冲击不仅在于整个建筑本身,也和建筑物的内部设计密切相关。 有机的形体组合方式,鲜明的色彩搭配,都会给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各大品牌商品的销售方式,无不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富丽堂皇的店面装饰,设计精巧的灯光变化以及形状各异的排列方式,吸引着顾客的眼球。销售商通过这些营造出一种极具视觉新引力的商品展示空间,使得顾客首先关注到这一空间,进而才慢慢观察到商品本身。这种销售方式现在极为流行,视觉性已经成为当代销售文化中最突出的现象,同时也是现代社会文化中的突出现象。
二、视觉文化、图像和视觉性
现代社会生活,尤其是现代的城市生活中,各种图像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色彩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我们的生活也有被图像和色彩包围的倾向。从广告到影视,从印刷到服饰,从色彩到色彩,我们的眼睛不断的接受各种视觉信息。与此同时,我们也越来越关注视觉享受。视觉文化的崛起也成为当代社会文化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是与话语文化相对应的文化范畴。这种文化的兴起是继话语文化主导形态之后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具有视觉化和视觉性的特点,主要通过色彩、线条以及形状来表现出来,并且具有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传达的文化信息有赖于视觉接收者的自行挖掘和分解,不同的视觉充冲击对个体的意义也不尽相同,具有很强的感性色彩。
话语文化和视觉文化代表者两种逻辑阶段,出现的条件也各不相同。视觉文化伴随着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的发展而来,是现代社会的产物。现代消费领域已经从单纯追求商品的使用价值发展为追求商品的使用价值和视觉文化双重价值的内在规律,人们不仅仅要求商品能够满足需求,而且要求商品通过特殊的方式展示出来,体现个性。这个时代,消费商品就是消费形象。对商品形象的重视已经改变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使得消费生活中对商品的“占有法则”普遍向商品的“展示”法则转向。而在商品经济中,商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已经呈现为“形象”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各种商品树立自身品牌的主要方式也是利用视觉刺激,吸引人们的眼球。从麦当劳到耐克,从宝马到夏奈尔,无不向人们展示形象的意义和价值。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自身形象的关注,也促进了视觉文化的产生。人们力图在合适的范围内,追求具有视觉美的商品,享受视觉的盛宴。这些都导致了社会生活中的美普遍展现为符号化和视觉化,商品的形象价值或象征价值通过视觉符号体现出来。
三、商业展示设计危机与设计挑战
大众文化影响下的商业展示设计。投资者们为了吸引顾客,刺激消费,普遍的采取加大视觉感受的方式,力图从视觉上启发消费者,达到提高销售的目的。这种方式也使得社会上一种艳俗倾向正在蔓延,社会上讲求以浮华重彩来达到视觉效果的倾向正在铺展开来,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都无法对此视而不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浓墨重彩就是新颖的,传统中的一些美的因素,在这种氛围下,不可避免的遭到了误解甚至误读。
公众在追求视觉刺激时,传统的审美品位也在不知不觉中下降。视觉的盛宴使得人们对艳俗的社会风气视而不见,视觉变得麻木,对文化的品位也渐渐下降。虽然有些销售商不认同这种视觉促销方式,但是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中,他们如果反向行之,只会带来自身的毁灭。毕竟这个社会沉醉者多,清醒者少。最后少数清醒者为了生存,也不得不采用这种方式。在这种大众式的视觉文化消费中,我们发现社会文化渐渐地背离了传统文化中的意蕴深厚以及高雅含蓄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视觉环境有某种缺憾和不足。人为地视觉刺激的膨胀,渐渐地显露出某些缺陷,人们必然会回头追寻传统的美。毫无疑问,消费主义在大众文化的倡导下已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游戏规则下,如果不能很好地引导,难免会走向畸形。
作为室内设计师,尤其需要慎重考虑自身的设计问题,坚持自己的设计品位。目前看来,设计者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是在现实面前是向视觉文化屈服还是坚持自身的理念,致力于传达设计所体现的先进思想。从职业角度看,设计者要坚持正统趣味,弘扬精英文化、培育人们的高尚趣味;但是目前的社会现状又使得他们面临环境的逼迫和市场的压力以及效益的诱惑。在这些矛盾中,来自市场的压力和利益的诱惑,往往比其他的压力来的更为直接。
有鉴于此,现代建筑学在充分利用视觉因素向人们传达一定的文化信息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度”的问题。虽然可以借助视觉盛宴吸引人们的眼球,但是也要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不能被当下的大众文化完全同化。设计者要致力于利用视觉因素,发掘新的表达审美趣味的模式,努力通过视觉向人们传达出健康文雅的理念。
关键词:小学班级;民主化建设;师生关系;学生参与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民主化的管理理念逐渐受到管理者的广泛认可与追捧。作为一个班级的领导者与管理者,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工作中应当始终树立民主化的管理意识,这既是顺应现代民主社会潮流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以主人翁的姿态主动参与到班级建设活动中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构建民主化班级的首要前提
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多重社会因素的制约,西南彝族地区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以及管理模式等仍局限于传统、落后的应试教育观念之中。特别是针对于思维发展并不成熟的小学生,不少班主任更是偏激地认为,这个阶段自身应该扮好“严厉的教官”这一角色,并自以为只有这样才能严格规范小学生的日常行为,为他们日后的更好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却殊不知,如此简单、粗暴的班级管理模式不但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与此同时更会导致学生始终无法积极融入班级管理活动之中。试想,如此状态,又何谈班级管理的民主化呢?
众所周知,班主任是小学生在校接触最多、也最频繁的人。因此,我个人认为,要想真正建立起民主化的班级,班主任首先要做的就是抛弃自身管理者的架子,同学生形成真正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对此,我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经常会有意识、有目的地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倾听他们心里的想法。这样一来,借助心理谈话这一活动,既有效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更能使学生以我为榜样,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班级管理活动之中。如此,构建起民主化的班集体又有何难呢?
二、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活动中,是实施班级民主化管理的关键
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年龄较小,思维发展也并不十分成熟,但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班级民主管理能力。因此,西南彝族地区的小学班主任不但要对小学生的班级自我管理能力给予高度的肯定与重视,更要对其进行合理引导,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班级民主化的管理活动之中。这才是实施班级民主化管理的关键之所在。
1.民主选举班干部
班干部既是班主任开展日常管理工作的得力助手,更是充分体现一个班级是否实施民主化管理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因此,作为西南彝族地区的小学班主任一定要积极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将班级管理的更多权利真正“放手”交予学生。
鉴于这种情况,我并不是像其他班主任一样,指定班干部,而是鼓励学生以自我推荐或者民主推荐的方法大致确定班干部的候选人;之后,再让这些候选人在班级全体学生面前发表“竞职演说”;最后通过全体学生匿名投票的形式敲定出最终的班干部人
员。班干部是学生自愿选择并决定的,因此,他们也乐意接受这些“小管理者”的领导与管理,如此一来,便为班级实现全面的民主化管理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2.民主制定班级系列规定
科学的班级规定,既是一个班级发展成为文明班集体的基本保障,更是促使学生以其为指导、促使自身日常行为标准与思想道德素质综合发展的有效推动力量。因此,从这层意义上展开来讲,制定科学、合理的班级规定,并使其真正深入到每个学生的日常行为之中,便成为摆在每一位小学班主任面前的一道管理难题。
对此,我采取了以下做法:首先,在新学期的第一次班会上,我会向班上的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假如,你是一个班主任,你希望班上的学生在日常的学校生活中有什么表现?”这一问题,如同打开了学生的小话匣子。有的说:“希望大家上课的时候,要专心致志、认真听讲”;还有的说:“希望大家能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不说脏话、不骂人,严格要求自己的日常行为举止”……这样一来,就使学生能试着站在班主任的角度思考问题。在此基础上,我顺势向学生抛出另外一个问题:“可是,如果有人违反了又该怎么办呢?咱们应该制定哪些班级准则呢?”并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如此,就将制定班级规定的“大权”真正交到了学生手中。一方面促使学生加深了对于班规的认识与理解,另一方面也为其日后乐意遵守、真正遵守提供了充足的保障,有利于班级管理的民主化进程。
民主不是静止的东西,而是永无止境的进军。因此,作为西南彝族地区的一名小学班级管理者,我要积极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及班级管理模式,将更多民主化的因素融入班级日常管理的活动之中。这既是适应现代社会民主化发展的趋势,更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切实提高班级民主化管理效率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课件制作;化学教育;课程内容体系
当前,高师学院师范生中普遍开设了《计算机辅助教学》或《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课程。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发现现行的教材存在一定的局限,不利于学生多媒体课件制作中专业技能的培养。经过探究与实践,我们对现行教材进行了调整和补充,使其更能满足高师化学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需要。
一、高师化学教育专业《计算机辅助教学》现行教材的局限
我系经过认真的探讨和研究率先于99级化学教育专业学生开设《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组织专门的教师在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专门对学生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能力进行培养。学院将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纳入由教务处统一管理的全院性公选课后,制定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组织教学。在组织教学的实际过程中,老师们发现统一的教学内容体系不能满足化学教育专业学生对掌握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需要。经过认真的分析后我们发现多媒体辅助教学有以下主要困难。
我院先后使用过的几种《计算机辅助教学》教材有《多媒体网络课件设计与开发》(马燕,李明主编,重庆出版社,2001)、《中小学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实验教程》(朱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等,教学内容大同小异,主要包括CAI课件制作基本理论、多媒体基础知识、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等软件的应用等内容,教材内容不能满足化学课件制作的需要,制约了计算机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甚至会影响到将来师范生毕业进入教学一线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水平。
究其原因,一是现有教材适合化学教学的计算机软件不多,教学针对性不强,在处理化学课件中涉及的分子模型、数据处理和化学公式的表达时出现的问题根本无法解决。因此学生在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时常常感到无从下手。二是现有比较流行的化学教学辅助软件的教材基本上处于空白,且该类软件多是国外公司开发设计,学生的现有外文水平靠自学掌握又比较困难,加之该类软件种类较多,其应用范围和应用平台的兼容性有千差万别,需要教师进行收集整理汉化,再针对高等师范化学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介绍和讲授。
二、依据化学专业特点,创新《计算机辅助教学》内容
《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在我系各专业的二年级开设。在各专业一年级主要开设了《计算机基础》。因此,二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基础等)和基本技能(Windows基本操作、文件管理、Word 、Excel 、PowerPoint 等Office办公软件及IE浏览器等软件的使用)。在这些基础上,我系开设了计辅课,目的在于使师范生具备科学的课件制作理念、掌握多媒体资源的获取和处理技术、能制作精美实用的课件。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应用的科学。传统的化学教学手段(挂图、模型、幻灯等)无法表现神奇的化学世界。用化学课堂课件来说,它可将化学史资料包括文本、图像、影像等、社会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关化学的影像资料(如硫酸工艺化工生产的录像、大气污染的摄像资料)通过计算机进行剪裁、加入背景音乐等处理后转化成多媒体制作软件能够支持的影像文件,自如地插入到MCAI课件中;化学原理(如铁钉生锈原理)、大型化学实验流程(如硫酸工艺实验)可用动画模拟;抽象而又丰富多彩的化学微观世界可用分子模型图及动画来表现。再加上教师生动的讲解,学生的积极参与。这样,课堂教学不再像传统的教学形式那样受时空的限制,学生可以全方位地学习化学知识。另外,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化学课堂教学,可将抽象的化学微观世界形象化,降低教学难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又是一门具有美的学科。化学学科关于宏观与微观物质世界的科学,具有其独特的美:化学物质美、化学结构美、化学变化美、化学实验美等。化学学科的美通过计算机丰富的表现手段制作出化学课件,表现得更好、更贴切。化学知识中的美有很广泛的内容,包括周期性的规律美、结构美(如各种晶体“多姿多彩”的结构、各种有机物“错综复杂”的结构)、平衡(如酸碱中和、溶解-结晶、沉淀-溶解、氧化-还原、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等)中的对立统一的和谐美等等。化学课件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化学知识的美,帮助学生认识化学知识的美。
三、高师化学教育专业《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内容设计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对《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内容设计上,一方面保持多媒体课件制作基本内容,另一方面突出化学学科的特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多媒体CAI课件概述;第二部分是多媒体CAI课件制作的一般步骤;第三部是分多媒体资源的获取与处理;第四部分是几款课件制作软件的应用;第五部分是几款化学软件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的具体内容:
第一部分:多媒体CAI课件概述。本部分包括多媒体CAI的概念、教学功能、分类等内容。
第二部分:多媒体CAI课件制作的一般步骤。本部分包括课件制作的一般步骤、课件制作软件的选用、CAI课件的脚本设计等内容。
第三部分:多媒体基础知识及多媒体资源的获取与处理。多媒体基础知识包括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多媒体软件系统组成、图像(点阵图和矢量图)基础知识、音频和视频基础知识等。
多媒体资源的获取与处理包括图像的获取(从网上下载图像资源等)、图像工具软件的使用;音频资源的获取(从网上下载音频资源、录制声音、音频文件的转换等)、音频文件的播放和截取等;视频资源的获取等。
第四部分:几款课件制作软件的应用。本部分包括PowerPoint、Flash、Photoshop等软件的应用。PowerPoint作为重点内容,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已经学习过其基本应用。本课程在这一课程的基础上,强调它的高级应用,主要包括应用设计模板的自定义、按钮、文本框等的设计、图像(点阵图和矢量图)的编辑、绘制化学实验装置图、声音和视频的插入及设置、Flas的导入及设置、打包等内容。Flash、Photoshop等仅介绍其基本功能。
第五部分:几款化学软件的应用。本部分包括ChemWind 3.0(主要用于绘制化学方程式和有机化学分子结构)、HyperChem 3.0 (主要用于建构化学分子结构3D模型)等软件的基本功能;ChemWind 3.0绘制的化学方程式等在PowerPoint中的导入及编辑;利用HyperChem 3.0和动画捕捉软件制作3D分子结构动画;ChemOffice、Chemlab、超级化学助手、仿真化学实验室等软件的简介。ChemWind 3.0、HyperChem 3.0现在已有升级版本ChemWind 6.0、HyperChem 7.0,但升级版本程序较大、使用比较复杂,而低版本的程序较小,便于汉化、拷贝。在教学中选用低版本,一方面学生易于掌握,另一方面在实践操作中便于学生安装使用。
四、高师化学教育专业《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实施情况
该课程内容体系经过我系多名教师几年的教学实践,不断改进与完善,日趋成熟。《计算机辅助教学》从2001年开始实施,得到了系领导和学生的认可,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通过本课程体系的培养,提高了学生制作课件的兴趣,应用计算机制作化学课件的能力也得到明显提高;另一方面巩固了学生的专业思想,提高了他们的信息素养和化学素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