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医疗保险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引言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医疗保险是大学生应享有的一种特殊的准公共产品我国对于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研究是随着我国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改革而逐渐推进的。2008年年底,国务院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2009年全面推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根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范围。因此对大学生医疗保险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这种产品的提供机制,探讨政府、高校、社会及大学生应承担的责任,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常州高校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现状分析,由点及面,反映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共性问题,进而提出完善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议。
二、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数据主要来自问卷调查,调查地点主要为常州市各大高校,于2015年7-8月进行了实地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大学生医疗保险的基本认知、大学生医疗保险的参与情况与报销情况、大学生医疗保险的评价与参与意愿以及调查者个人信息。实际发放问卷300份,收回问卷为277份,有效回收率为92.33%。在被调查对象中,33.6%的大学生为理科,66.4%的大学生为文科;女性占到64.3%,男性占到了35.7%;被调查者年级主要集中在大二及大三,两者总和占调查总体的66.2%;而对于户口所在地,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分别占到50.5%和49.5%;仅有12.6%的大学生家庭月收入为2000元以下,2000-4000元的占比28.5%,4000-8000元占到44.8%,14.1%的大学生家庭月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因此,本文的调查结果对分析大学生医疗保险具备一定的代表性。
三、大学生对医疗保险的认知
当问及“您对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了解吗”问题时,在被调查者中只有21名大学生对医疗保险制度能够充分了解,占到被调查总人数的7.6%,57%的学生对此制度完全不了解,缺乏应有的认知度,居于中间位置的有点了解的学生有98人,占总人数的35.4%。根据当前常州市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又设计了对具体政策内容的认知的相关问项。关于医疗保险的缴费标准在2015年有所调整,根据调查可以发现学生对于这一标准的掌握程度不是很透彻。只有35.4%的学生了解到医疗保险的缴费标准为100元/人。47.7%的大学生错误的认为个人缴费标准为120元。较为明显的是有1.1%的学生觉得个人缴费标准是450元,这一标准远远超过了正确标准。医疗保险基金最高限额应为25万,只有54人对这一数据具有较强的敏感度,占被调查总数的19.5%。45.8%的学生认为医疗保险基金的最高限额为20万,低于真实限额5万元。5.4%的调查对象认为30万为最高限额。超出正确限额5万元。
四、大学生医疗保险的参保现状
在被调查的277名学生中有178名学生参与了医疗保险,大学生医疗保险的参保率为64.3%。但仍有35.7%的学生未参加医疗保险。其参保率低下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与家长的参保意识淡薄
因许多家长及学生对大学生医疗保险的了解程度不够,一味的认为这些医疗保险只是交钱如果真的发生什么意外或有什么大的病,保险公司也只会给付一部分的赔偿,但是这种出意外与生大病的机率在他们来看是非常小的。在他们看来,医保只适用于在校期间,一旦毕业,尤其到了外省,大学期间的所有缴费就要全部清零,而且还要重新加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或者居民医疗保险,这样参保不值。根据新的大学生医疗改革的要求,全国大部分高校的在校生和2013年入学的新生都参加了新的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从本次对关于大学生医疗保险的问卷调查的数据来看,由于许多高校对大学生医疗保险的宣传力度不够间接导致学生及家长参保意识淡薄,大学生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不是很乐观。
(二)认为无需重复投保
大学生医疗保险是一种全新的,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医疗保障问题制定的政策,只有在大学生入学之后才能参加。部分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学生,他们的家长在孩子上大学之前就已经购买了商业保险;而那些来自农村的学生,他们的父母在家里就已经参加了新农村医疗合作保险,他们认为有一份保险就已经够了,没必要再去重复保险而且他们的家庭收入本来就不是很多。
(三)对相关政策了解不够
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出台时间并不是很久,而且许多高校对大学生医疗保险的宣传力度不够到位。一般高校都是在学生报到的时候集中办理学生的保险事宜,由于学生报到程序多,人数多,手续复杂,而且报到的时间又短,很多学生及家长都来不及详细了解这项政策的意义和一定。大学生医疗保险政策规定了自愿参与原则,所以有很多甚至相当一大部分学生由于对这项政策缺乏详细的了解,认为参加大学生医疗保险可有可无,因此导致参保率不高。
(四)身体素质良好,无需投保
诸多调查资料显示,有超过9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正处于青少年时期,身体素质非常好,不会有生病的情况,况且进入大学之后每天还是会锻炼身体,不需要购买保险。本次问卷调查表明45.1%的学生的身体素质很健康,不生病。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污染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同时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天坚持锻炼身体的时间渐渐被手机占据,现在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相比较而言有所降低,大学生生病或是在上学期间发生意外的几率也并不是很低,例如天气骤然变化,空气污染食品饮食等引起的疾病以及因汽车不断增加引起的交通事故等等都给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风险,然而缺乏必要的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导致参保率低。
五、大学生医疗保险的利用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51.6%的大学生在就医时选择主动询问医疗保险报销问题,具有一定的医疗保险意识。但也有较多的学生的主动询问意识薄弱。占总人数的48.4%。同时,在需要就医的大学生群体中,仅有44%的大学生有过相应的报销,但是报销比例不大。这在一方面说明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不是很完善,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学生对医疗保险报销的意识不强。当大学生需要就诊的情况时,有25%的大学生选择了市区大医院或社区医院,20.9%的学生会选择去校医院,这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医疗保险在引导学生就诊医院选择方面有一定的引导作用,让学生注重了健康治愈疾病的同时也合理利用了医疗资源,避免了医疗资源使用时的分配不均,浪费以及过度使用的现象。
六、大学生对医疗保险的综合评价及参保意愿
调查数据显示,10.1%和28.2%的大学生对大学生医疗保险的总体满意度评价为非常满意和满意,59.2%的大学生评价为一般,2.5%的大学生评价为不满意,总体而言,被调查者对目前的大学生医疗保险的综合评价一般。究其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第一,大学生医疗保险的金额在逐年递增,很多大学生认为自己花了“冤枉钱”,平时生的都是感冒似的小病,根本用不上医疗保险。第二,有部分大学生反映自己不懂在医院就诊后如何去找医疗保险报销,又去哪报销。第三,由于封顶线的限制,大学生医疗保险只能解决基本的医疗费用,根本无力解决一些重病、大病的高额医疗费用。在调查的过程中有不少大学生提出了自己对大学生医疗保险的意见,如希望大学生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可以广一些,以及增加大学生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等。当问及“是否自愿参加医疗保险”时,有超过一半的同学回答是自愿参保,但同时也有43.7%的大学生表示非自愿参保。关于是否愿意继续参保,在调查数据中可以发现169名愿意继续参保,占总被调查总数的61%,但还有39%的大学生不愿意继续参保,大学生自愿参保率以及继续参保率低的原因与其对医疗保险的满意度评价相一致,由于对医疗保险的不了解和医疗保险制度的现存问题,很多大学生对医疗保险并不满意。部分大学生认为医疗保险存在报销比例低、封顶线高、起付标准高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他们得不到自身想要的收益。认为投保是个不明智的选择。而另外一些大学生在生病过后得到了医疗保险的补助,懂得医疗保险所带来的好处,他们也就愿意去主动投保。因此大学生对医疗保险满意度评价较低也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参保意愿。
七、完善医疗保险的政策建议
(一)加大大学生医疗保险宣传力度
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是国家为了保障在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而实施的重要举措,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大学生突患大病的医疗费用问题。但由于大学生参与医疗保险的意识淡薄,对医疗保险的认知度不够,导致目前的大学生医疗保险参与率低下。因此,迫切需要通过加大医疗保险的宣传力度,从而加强大学生的医疗保险意识和报销意识。学校可以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为大学生举办有关医疗保险方面的知识讲座及讨论,在思想上正确引导大学生;通过在学校张贴宣传海报,大学生医疗保险宣传单使大学生增加对大学生医疗保险知识和政策的了解,调动他们参加大学生医疗保险的积极性,从而加强大学生的自我保险意识,提高大学生的保险观念。
(二)提升大学生对医疗保险的满意程度
对大学生的医疗保障不仅是人力资本的投资,还具有相当大的社会效应。现阶段大学生都没有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家庭生活费用,国家应加大财政补贴,医疗保费可由国家、学校及学生共同缴纳。对于没有缴费能力的贫困大学生,学校应建立相关的减免政策,或者承担部分缴费义务,以防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境原因无法加入医保,无法享受相应的保障。另外对患有重病的大学生可以设立大学生医疗救助基金,来预防患大病的大学生得到治疗的基本权利。因此政府应支付主要医疗保障费用,提高大病门诊报销比例,尽量减轻患有重病、大病的大学生的家庭负担,解决部分大学生“看病难,费用高”的问题。
(三)提高大学生医疗服务水平
加强校医院建设,从根本上保证大学生的就医得到很好的满足,首先,国家和学校要重视学校自身的卫生工作,加大对校医院的财政投入,淘汰原先陈旧的医疗设施,引进相关技术及高新器材,提高校医院的总体医疗水平。其次,学校要提高校医院医务人员的素质,促进卫生服务转型。而且现在大学生医疗保险的报销手续复杂,加上很多大学生完全对报销流程没有概念,过于繁琐的报销过程导致很多大学生没有受到医疗保险带来的利益。因此政府应该尽量简化医疗保险报销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手续和流程。或者也可以设立专门的报销机构来全权负责。
(四)加快医疗保障制度的法制进程
前,我国实行的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学生的健康风险,缓解了特大疾病对大学生以及大学生家庭造成的经济和精神压力。然而,现如今大
学生对医疗保险的认知度、利用程度及满意度并不高。本文主要通过对郑州市大学生医疗保险现状调查问卷的制作、发放、回收与整理,对所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对策,进而更
好的促进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
【关建词】大学生;医疗保险;认知度利用度;对策
一、大学生医保参保情况统计
从“是否参加了大学生医保”这一调查内容来看,参加了大学生医保的学生比例为73.99%,未参加大学生医疗保险的学生比例为26.01%。其中,在未参加大学生医保的学生中
,有58.52%的大学生已经参加了商业保险等其他保险;有22.9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身体状况良好,基本无医疗需求;有17.18%的大学生认为医保费用过高;有34.07%的大学
生认为报销比例低、报销范围小;有21.48%的大学生考虑到身边许多同学未参保而随大流;更有17.78%的大学生不知道有大学生医保。
二、大学生医保的参保途径及认知度
根据调查问卷有54.95%的大学生由学校或老师推荐购买,25%的大学生由学校或老师强烈要求集体购买,有9.9%白多大学生由父母戏其他成庭成员在家代文9.11%白大学生通过
其他途径自愿购买。在对大学生医保的认知度上,非常了角解仅占2.5%,基本了解占22.54%一般占33.33%.不太了解占34.1%,不了解占7.51%。
三、大学生对医疗保险的利用情况
在调查大学生生病后所选择的医疗机构中,只有42%的大学生选择去校医院,超过一半的大学生宁愿去市医院或周围的私人诊所,选择自费买药或就医。在调查是否使用过医保
卡中,有47.66%的大学生选择了是,有52.34%的大学生选择了否,这些人中,有34.83%的大学生未生过病,有30.35%的大学生生过病但未去看过病,有33.33%的大学生认为
医保卡报销程序繁琐,更有44.28%的大学生不知道如何报销。在一年使用医保卡报销费用的一项调查中,在100元以内的大学生占比为81.97%,100-500元的大学生占比为
15.85%,500元以上的大学生占比为2.19%。
四、大学生对医保的实质性作用认知及服务设施满意度情况
认为有实质性作用的占32.76%,认为基本有的占37.38%,认为不太有的占18.69%,认为没有的占11.17%。调查问卷显示,很不满意的占19.08%,不满意的占14.64%,一般占
38.34%,满意占18.69%,很满意占11.75%。
五、结论问题
1、大学生群体医保认知情况差,利用意识不强。即使大学生购买医疗保险也都是由学校或老师推荐,或糊里糊涂随大流购买,而不是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购买。在购买医疗保
险的同学中,仍有超过一半的同学未使用过医保卡,一方面是他们不知道如何使用医保卡,但更多的是他们没有利用医保卡的意识,不知道医疗保险的用途与功能。2、高校教育
、家庭教育、社会宣传与大学生医疗保险存在一定的脱节。很多高校只在新生入学时告知学生大学生医保政策,但绝大部分学生根本不会关注,不会主动去了解。家庭方面,在孩
子不知情的情况下,父母一手承包,为他们购买各种医疗保险。社会宣传缺乏,对于刚进入到大学的新生来说这只是一个新鲜、陌生的名词。大学生对于医保制度认识不清,不够
重视,缺乏保险意识、风险意识,对医保的待遇、报销流程,报销比例、报销范围的基本了解严重缺乏,这与高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宣传的脱节有一定关系。3、对校医院服
务设施满意程度低。认为校医院医疗设施过于简陋、陈旧落后,检查手段单一。有的人反应校医院医生态度不好,医术有限,在校医院所拿的药品并不能达到治疗自身疾病的目的
,开的药品都是一些简单的,便宜的消炎药等。在某些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的药品,规定必须使用现金、微信、支付宝中的一种,特别是只允许使用现金,让大学生非常不满意。
4、大学生群体自身对医保制度重视不够。很多的大学生在入学时对学校的宣传和老师的讲解熟视无睹,不予重视,对医疗保障政策不了解也不主动去了解,在缴纳了较高昂的医
疗保障基金的情况下,生病了也不去主动了解如何使用医疗保险,更何况有的大学生所学专业与此有紧密的联系。
六、对策
1、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宣传医保知识,提升大学生对医保的认知度。开展多种类型的医疗保险宣传活动,社会的宣传、学校和校医院的重视,老师的讲解,或者在大学生之间
开展医疗保险知识竞赛活动。建立扣扣或微信公众号,宣传医疗保险政策、信息,让大学生更好的了解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关的新闻动态,以便于更好的维护自身的权益,提高大学
生对医保的认知及利用,发挥大学生医保的价值。2、完善校医院基础服务设施建设,规范校医院医务人员管理。学校应加大对校医院基本设施和药品的基金投入,使其能满足对
大多数日常疾病的检查及治疗。对校医务室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制定严格的考评机制和反馈机制,提高校医务室人员的医术标准,改善校医务室人员态度。在医疗费用的支付上,
设立多种多样的支付方式,如现金、微信、支付宝、信用卡支付等3、建立合理可行的大学生医疗保险政策,要做到因人而异和因地而异。坚持自愿参加大学生医疗保险的原则,
实行属地管理,重点保障日常医疗需求。考虑到大学生的家庭情况不一致,应设立不同的缴费标准,学校也可以对贫困家庭的大学生代缴医疗保险基金。4、注重大学生疾病预防
根据《云南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险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云劳社发〔2008〕8 号)、《关于规范2013学年省属在昆高等学校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的通知》(云人社发〔2013〕188号)、《云南省省属在昆高等学校大学生普通门诊统筹暂行管理办法》(云人社发〔2013〕232号)、《关于调整省属在昆高校大学生医疗保险待遇有关问题的通知》(云人社发〔2014〕111号)及《关于提高2014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标准的通知》(云人社发〔2014〕129号)的文件精神,为切实做好我校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现对原《云南财经大学学生基本医疗保险实施细则(试行)》(校学发〔2008〕33号)进行重新修订。
一、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云南财经大学学生医疗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熊术新
副组长:王晓萍 杨晓红
成员:财务处、学生处、教务处、研究生部、后勤集团、各学院负责人。
领导小组负责我校学生医疗保障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并及时处理医保实施过程中的突发和特殊事宜。财务处负责相关经费的管理。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学生处,主任由学生处处长担任,副主任由分管学生医保的副处长和校医院院长担任,成员为相关工作人员。学生处负责办理各类参保学生个人信息的登记、录入、变更及注销手续和日常学生医疗保障工作的具体协调工作;校医院负责学生普通门(急)诊的就医管理,学生门诊医疗费用的审核报销,协助省医保做好学生住院及大病就医管理工作。
二、本细则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我校在云南省医保中心参保的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州市分校学生、在职研究生、留学生不在此列。
三、基本医疗保险费标准及缴纳
每学生每学年 110 元(如遇国家政策性调整,按国家相关政策执行),按学制一次性缴清。另交社会保障卡制卡费 22 元/张。
四、基本医疗保险费用途
学生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主要用于支付普通门(急)诊、慢性病门诊、特殊病门诊、住院医疗费用。学生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标准的支付范围以及不予支付的情形,按照云南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关规定执行。
五、参保学生享受的待遇
凡按规定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学生,享受医疗保险待遇的起止时间为入学当年的9月1日至毕业当年的8月31日,毕业生从当年9月1日起停止享受医疗保险待遇。因病休学期间,仍继续享受医疗保险待遇。
(一)普通门(急)诊管理及费用结算
1. 首诊:校医院为学生普通门诊的首诊医疗机构,学生凭社会保障卡和学生证到校医院挂号就诊。
2. 转诊:经校医院医生诊断,需要转诊治疗的学生,由接诊医生开具转诊单到大学生医保定点医院诊治。
3. 急诊:学生遇急危重症病时,可直接到公立医院诊治,随后三天内到校医院备案。如需复诊须由校医院医生开具转诊单。
4.普通门(急)诊医疗费用结算
(1)校医院普通门(急)诊就医费用结算
凡在校医院就诊及治疗产生的普通门(急)诊费用,学生用社会保障卡直接支付,其中个人承担 20%,其余80%部分由学校门诊统筹医疗费用支付。
(2)校外普通门(急)诊就医费用结算
①凡符合报销规定的校外普通门(急)诊费用,由个人承担 50%,其余部分由学校门诊统筹医疗费用支付。
②学生假期、实习、休学期间只能报公立医院的急诊、意外伤害门诊费用。
③校外就诊费用报销程序:学生在校外就诊的医疗费用由个人先垫付,报销时携带社会保障卡、学生证、门(急)诊病历本、发票、转诊单,到校医院收费室审核、报销。未办理转诊手续擅自就诊者(急诊抢救除外),其发生的医疗费用一律不予报销。
(3)学生就医所发生的普通门(急)诊医疗费用,必须在本学年内完成报销手续,最迟延续1个月的报销时间。
(4)根据《云南省省直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服务协议书》规定校医院在参保人员就诊时应认真进行身份、证件的识别。校医院根据大学生提供的参保人员相关信息认真审核社会保障卡、学生证(或者一卡通),确保卡(证)有效,人卡(证)相符,并按省医保中心规定进行登记。发现无效证件或身份不符时,校医院可拒绝继续为其提供服务,扣留卡(证),并及时上报省医保中心。
(二)慢性病门诊
从2014年9月1日起,省属在昆高校大学生医疗保险执行全省城镇居民医保门诊统筹慢性病政策,病种及报销目录如下:
1.儿童原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报销项目:药物治疗;
2.儿童支气管哮喘,报销项目:检查费及药物治疗;
3.儿童注意力综合缺乏症,报销项目:药物治疗;
4.冠心病心肌梗塞型,报销项目:药物治疗;
5.糖尿病,报销项目:化验费及药物治疗;
6.高血压病极高危组以上,报销项目:药物治疗;
7.甲状腺机能亢进和甲状腺机能减退,报销项目:化验费及药物治疗;
8.原发性青光眼,报销项目:检查费及药物治疗。
待遇标准为每学年医保统筹基金累计报销额度为1000元,不设起付线,门诊报销比例为50%.办理慢性病门诊待遇由学校医保经办人按程序提供资料申报,经省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审核后享受慢性病门诊医疗待遇,享受慢性病待遇的大学生选择2家开通慢性病门诊的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就医。
(三)意外伤害门诊
大学生发生无责任人的意外伤害时,就近到公立医院处理,先自行垫付费用,后持发票、病历、经学院盖章的意外伤害情况说明(原件、复印件各需一份)交到校医院,医院把代收的材料交到省医保中心进行报销。对医保不予报销的事项参照本细则第五项第八条执行。
(四)特殊病门诊
1.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病包括以下病种: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尿(门诊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系统性红斑狼疮、再生障碍性贫血。
2.患特殊病的大学生,由本人向校医院提出书面申请,经省医保中心按规定程序审核后发给《特殊病就诊卡》,持有《特殊病就诊卡》的大学生患者,方可享受相应的特殊病医疗待遇。特殊病门诊发生的医疗费用,起付标准为 300 元,起付标准不参与住院起付标准累计,起付线以上费用报销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与住院待遇一致。
(五)住院管理及费用结算
1.根据就近就便就医的原则,云南财经大学学生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为: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红会医院)、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呈贡区人民医院(急诊抢救不受定点医院限制,可在昆明任意一家公立医院就诊)。
2.住院起付标准,学年内第一次住院:一级医疗机构100元,二级医疗机构300元,三级医疗机构600元。一级医院报销比例为90%,二级医院报销比例为80%,三级医院报销比例为60%,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为3万元。
3.省属在昆高校大学生住院个人自付费用未达到2000元的,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报销比例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补足至90%.
4.省属在昆高等学校大学生大病保险起付线为个人自负医疗费用2000元,个人自负费用超过2000元以上部分进入大病保险报销。大病保险报销比例统一为90%,报销不设封顶线。纳入大病报销的个人的自负费用包括:大学生住院和门诊特殊疾病基本医疗保险起付线、个人按比例承担部分、乙类药品和诊疗项目先自付比例部分及超过基本医疗保险封顶线的医疗费。
5.学生患病需住院治疗,须到校医院开具转诊转院手续,凭学生证和社会保障卡到开通大学生医保的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急诊抢救除外)。其医疗费用由省医保中心与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擅自外出就医的费用不予报销。
6.学生在假期、实习、休学期间,因急危重症需异地住院治疗时,应到当地公立医院就医,并于一周内向校医院备案。其医疗费用个人先全额垫付,医疗终结后由校医院到省医保中心报销。报销需要的材料(原件、复印件各需一份)有:住院发票、病情证明、出院证、费用清单、学生证、医保卡、情况说明(需学院盖章)、户口所在地的身份证或户口册、实习单位证明。
7.因病需转省外就医者,须提供至少二至三所三级医疗机构主任医师会诊意见,由转出医院盖章后送省医保中心审定备案同意方可。其医疗费用个人先全额垫付,医疗终结后由校医院到省医保中心报销。报销需要的材料(原件、复印件各需一份)有:医保中心审批过的转省外就医审批表、住院发票、病情证明、出院证、费用清单、学生证、医保卡、经学院盖章的情况说明。
8.新生未发卡时的住院费需要自行垫付,医保卡发下后再报销。报销需要的材料(原件、复印件各需一份)有:住院发票、病情证明、出院证、费用清单、经学院盖章的情况说明、学生证、医保卡。
(六)生育费
省属在昆高校参保大学生符合政策规定的生育费纳入城镇居民医保报销,统一由基本医疗保险包干报销1650元。
(七)意外病故补贴
参保后意外、疾病身故的大学生,其家属可向省医保中心申请10000元的意外病故补贴。申请的材料(复印件二份)有:受益人的身份证、户口册、病故大学生的死亡证明、户口注销证明、学生证、医保卡。
(八)不予支付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基本医疗保障基金和补充医疗保险资金不予支付:
1. 基本医疗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标准以外的费用(急救除外)。
2. 健康体检、计划免疫、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的费用。
3. 未办理转诊转院审批备案手续,自行外出就医的医疗费用。
4. 自行购买药品、挂号、出诊、救护车、中药代煎、心理咨询、整形、美容、镶牙、洁牙、交通事故、酗酒、吸毒、打架斗殴、自杀自残、自焚等医保范围之外的医疗费用以及因医疗事故所增加的医疗费用。
5. 按有关规定不予支付的其它费用。
六、其它
(一)本实施细则由云南财经大学学生基本医疗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关键词:大学生;医疗保险;问题;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 F840.6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6—0061—02
近年来,医疗费用的不断上升、学生人数的大幅增加等状况使旧的医疗保险制度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需要。2009年,河北省将大学生医疗保险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范畴。2009年起,河北省各部门、各高校(院所)按照冀政办函〔2008〕92号文件规定,将各类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含驻冀的中央部属院校)的在校大学生,按属地原则参保,统一纳入当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体系。由各高校(院所)组织大学生统一参保登记和缴费,以有效应对大学生在校期间可能出现的健康风险,切实减轻学校、学生及其家庭的负担。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范围后的大学生医保制度采用“现收现付”的模式,大学生在其办理了基本医疗保险登记手续并缴纳个人参保费用后,发生符合规定的基本医疗费用时,可及时予以报销,从而保证所有参保大学生切实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本次研究采用调查问卷、访谈等方法,对河北省各大城市的高校通过实地发放或电子邮件的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588份,回收率为73.5%;并对在大学生医保中获益的一些同学进行访谈,获得信息。
新的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实施两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医疗保险一直是我国医疗保险体制中的软肋,我们希望通过对河北省内大学生医疗保险现状的调查研究,促进大学生对其医疗保险制度的关注,推进大学生医疗保险体系的进一步改善,并对全国大学生医疗保险的推广实施做出贡献。
一、河北省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运行存在的问题
虽然河北省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运行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政策也根据大学生特点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与优惠,但在其实施运行的两年多时间里,我们仍从中发现了许多问题。
(一)认知程度低
认知是主体收集客观知识的主动形式,是认识意识的表现形式,对事物的认识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对事物的判断,进而影响到人们的行为。所以说对大学生医疗保险的认识程度会直接影响他们对医疗保险的态度以及参保的积极性。
在调查的588名大学生中,76%的大学生对医保制度都不了解,84%的人对定点医疗机构不了解,对报销程序和报销比例了解的人仅仅有20%左右,反映出大学生对医疗保险制度的认知程度水平很低。这一方面影响到大学生参保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说明现在大学生即使参加了医疗保险,也不能真正了解医保制度的具体内容,在生病时不能合理利用,难以享受到医保带来的好处。如表1所示。
表1 大学生对医疗保险认知度统计表%
(二)参保率不高
在调查中发现,女大学生中参加医保的比例为84%,男大学生中参加医保的比例为79%,女大学生的参保率略高于男生,但是大学生总体的参保率只有82%。调查结果还显示,大学生对于该制度能否给自己带来更多保障,是否认为有必要参加保险,有90%的同学认为能带来有效保障,有必要参加,10%认为没必要参加。认为有必要参加医疗保险的大学生比例高出实际参保比例8%,说明参保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如表2所示:
(三)满意度低
在参保的大学生中,对医疗保险满意的只占了20%左表2 参保率统计表
右,说明对医疗保险的满意度很低(如图1所示)。满意度的高低反映出医保制度实施的效果。针对这些不满意的因素,如何改善,让医保制度真正惠及大学生,使他们成为医保制度的受益者,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图1 满意度调查统计图
(四)保障范围狭窄
被调查同学中,有66.2%来自于农村,33.8%来自于城镇。月均生活费15.5%在400元以下,27.3%为400—600元,51.9%为600—900元,5.3%在900元以上。而每年的医疗费用支出在200元以内的大学生占到了79%,超出500元的只占4%,极少数同学出现重病大病花费上千元。整体来说大学生身体素质较好,就医多为常见病、多发病,如伤风感冒、呼吸道感染、外伤(骨折)、肠胃系统疾病、传染病等,较少出现重大疾病及住院现象,但是这些常见病多发病的医疗费用往往在报销的起付标准之下。大学生自身经济能力有限,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狭窄,大学生医疗始终处于边缘状态,使该制度的保障作用受到质疑。
二、大学生医疗保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宣传不到位
高校宣传不到位,致使大部分学生不了解医疗保险的详细情况。调查发现,在大学生对医保提出的建议中,很多人要求加大对医保的宣传力度,表示学校在组织完参保后并未对大学生医保的具体制度等方面进行任何的宣传,致使大学生对医保的认知度很低。对制度不了解也导致了参保率不高。调查发现,未参保的大学生中59%的人是由于不了解该制度而未参加医疗保险,这是参保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全民医保 大学生 医疗保险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招生规模显著扩大,到2007年,全国在校大学生已达到2300万人,其中包括计划内招生、计划外招生以及高职高专学生等。而同时,近年来大学生疾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原来的公费医疗及学生平安险远远不能满足治疗的需要。我们在网上或身边的生活中经常会发现许多贫困的大学生因支付不起昂贵的医疗费用而发出求助,学校师生、社会团体以及媒体发起爱心捐助活动。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栋梁,其健康状况、医疗保障状况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也正是基于此,今年两会后,经过多轮修改的新医改方案出台,其中一个亮点就是将大学生纳入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
一、大学生医疗保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直至新医改方案出台之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并没有被纳入实质性的社会保障范畴,医疗保障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大学生的医疗费用主要来源于两大方面:
(一)公费医疗
根据劳动保障部的资料,目前我国公费医疗制度始建于1952年,从1953年起,大专院校在校学生开始享受公费医疗。经费由国家财政按照计划内招生人数向高校拨发一定数额的包干医疗费用,医疗补贴标准从1994年至今都是60元/年。这部分医疗补贴只针对高校计划内的学生,计划外学生(二级学院、扩招及高职高专招收)、自费生以及委培生则不能享受此补贴。由此可见,这种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窄,非计划内招生的学生一旦得了大病,医疗费用都得自己承担,而这几年随着高校的扩招,计划外学生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这部分学生的医疗保障也越来越成问题。同时,这种医疗保险制度只对基本的医疗费用进行补偿,如常见处方药品,小额的医疗支出,门诊医疗费用等,存在保障范同小、水平低的问题。有人形象地将高校医疗机构比喻为“慈善机构”,渴了给点水,饿了给点饭,无法给予学生全面的医疗服务,对大学生的健康构成很大的威胁。
(二)学生平安险(学平险)
学生平安险是在校大学生可以购买的一种商业医疗保险。学平险包括死亡、残疾给付保险,住院医疗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对于大学生,患大病的风险越来越高,而原有的公费医疗保障并不能有效地化解这一风险,况且对于很大一部分非计划内的学生还不能享受公费医疗,所以,大学生购买商业健康险可以作为医疗保障的补充。但学平险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首先由于它是商业险而非社会保险,故要求学生在投保前身体必须是健康的,所以身患疾病的学生,尤其是贫困家庭的非健康学生是被排出在学平险之外的。其次,对于学平险,各个高校缴纳的保费一般是每年20~50元,保费低,但保障水平也低,最高赔偿额度一般在2-6万元之间,赔付能力有限,对于重大疾病更是杯水车薪。还有就是学生对学平险的具体条款并不是很清楚,在索赔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且需要自行先垫付医药费,事后凭借费用发票、诊断证明及病历才能得到补偿,这也无异于“雨后送伞”,给贫困家庭带来很大的困难。
二、“全民医保”下的大学生医疗保险
(一)“全民医保”下的大学生医疗保险政策概述
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构建全民医疗保障体系,鉴于大学生医疗保险存在的种种问题,经过长期的调研和研究,借着本次我国新医改方案出台的东风,2008年10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终于下发了《关于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被正式纳入全民医保的范畴。该《指导意见》主要提出了以下三点意见:
1.基本原则:坚持自愿原则;中央确定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试点地区制定具体办法,对参保学生实行属地管理。
2.主要政策:(1)参保范围。各类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包括民办高校)、科研院校(以下统称高校)中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本专科生、全日制研究生。(2)保障方式。大学生住院和门诊大病医疗,按照属地原则通过参加学校所在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解决,大学生按照当地规定缴费并享受相应待遇,待遇水平不低于当地城镇居民。鼓励大学生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按自愿原则,通过参加商业医疗保险等多种途径,提高医疗保障水平。(3)资金筹措。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和政府补助标准,按照当地中小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相应标准执行。个人缴费原则上由大学生本人和家庭负担,有条件的高校可对其缴费给予补助。大学生参保所需政府补助资金,按照高校隶属关系,由同级财政负责安排。中央财政对地方所属高校学生按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办法给予补助。各地采取措施,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个人应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及按规定应由其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通过医疗救助制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体系和社会慈善捐助等多种途径给予资助,切实减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医疗费用负担。
(二)“全民医保”下的大学生医疗保险实施概况
继《关于将大学生纳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的指导意见》颁发以来,各省市积极响应,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各项实施细则。在浙江,《在杭高校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试行)》9月1号起实施。具体措施为:9月1日起,在杭高校大学生(外国留学生除外)每年只需缴纳30元钱(学生个人每年缴纳30元,同级财政补贴90元),住院生大病的医疗费就能报销,报销比例在70%一80%,且没有设定最高支付限额,也就是说,如果大学生在校期间得了严重疾病,即便住院医药费花了l5万元或更多,统筹基金始终是他们的坚强依靠,费用至少能报销80%以上。这个办法的出台,意味着杭州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医保”。
关键词:中国高校大学 医疗保险 思考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疗保险被应用在了高校之中。什么是医疗保险呢?医疗保险就是在人们生病或受到外界伤害时,由国家或社会给予的一种医疗服务或是经济物质上补偿的一种保障制度。它的制定是要经过国家研讨的,在用人单位里通常是单位替员工缴纳保险费。大学生在社会中主要是学习并没有什么经济来源,但是对于国家来说,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为了保障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高校中也应用上了医疗保险,那么大学生医疗保险的体系是什么样的?又有着怎样的不足?下面我们主要的谈谈。
1现今高校医疗保险的概括
1.1高校中的医疗保险。我国有近千家的高等院校,其中有公办的也有民办的,就国家整体院校的医疗保险情况来看,大部分的公办高校都有医疗保险体系,而且是公费医疗保险政策,而民办的高校就欠缺很多,只有很少的民办高校才享受公费医疗保险政策,而且体系也不是十分的健全。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医疗保险体系渐渐发生了些许的改变,公费体制的医疗保险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了,所以大部分高校都直接选择与社会医疗保险公司进行合作,这样就可以根据高校自身的发展特点来制定出最为合理的医疗保障合同。
近些年来,大学生医保越来越被重视,在也不像以前那样被人所遗忘,但是由于发展的时间短,还存在一些地域发展差异,使得一些地方的高校并不能很好的实行大学生医疗保护政策,而且体系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除此之外,有些高校内部设立了设施较为齐全的校医室,使得学生在生病受伤的情况下能快速进行治疗,但是还有很多高校由于资金的问题就忽略了医务室的建设,使得学生看病难,就医难。
1.2高校学生的经济状况。高校学生的经济状况根据地域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而且学生没有经济来源,主要的花销都是由靠家里提供。这也就使得学生在选择医疗保险的时候,并不能客观的去选择,也就使得不能正确的选择医疗保险的种类。
1.3高校学生对医疗保险的看法。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的医疗保险都是让学生自愿选择,很多学生在入学的时候都会参加投保,但是一学期过后,有的学生就会觉得医疗保险没有用,也就不在继续投保,这也就使得医疗保险的投保率逐渐降低。还有就是,有些学生因为家里情况不好,从一进校门时就不参与投保。
1.4高校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高校学生不同于社会中的工作人群,他们主要就是学习,因此身体状况较之社会中的其他人群,呈现出良好的状态。不久前,国家就校内就诊人数与校外就诊人数做了一项调查,发现高校学生在生病或受伤的情况下,在校内就诊的比例与在校外就诊的比例相似。而就诊的情况多为阑尾炎似得突发疾病还有就是外伤骨折等等。
2国外医疗保险的体系
纵观世界各发达国家的教育来看,我们都可以发现,他们高校中都实行医疗保险,而且是全民性的医疗保险。这些国家中的高校医疗保险制度不会因为是公办和民办的情况来进行区别的,只要是高校都会享受这种全民性的医疗保险。即使有些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一些国家,也有着相对健全的医疗保险体制,比我国的体系强上不少。
就美国的医疗保险我们来谈下。美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是由政府制定的,而且也是在政府的监督下执行的。主要的保险人是收入比较低,身体上有残疾,还有就是65岁以上的老人等。这是医疗保险的主要受保人员,而除此之外的人就只能参加商业医疗保险。高校学生在社会中属于比较特殊的人群,因此国家有相关的保障,大学生可以享受价格低廉的医疗保险,而且保险的范围还很广泛,像由事故导致的受伤保险支付医疗费,精神受刺激由保险支付精神诊疗费等等。
根据以上的内容总结出美国高校学生的医疗保险特点:(1)学生可以享受社会医疗保险,还可以参加商业医疗保险,两个保险可以一起参保,加大保险的力度。(2)学生支付医疗费的时候由保险公司直接负责。(3)医疗保险的保障方面很广泛,而且投保的费用也很低,保险费用的支付也比较简单。
3我国高校医疗保险体制的构建
在建立高校的医疗体系时,我们可以借鉴美国高校医疗保险的模式,以社会保险为主,商业保险为辅,这样双重保险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全面的社会保障。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医疗救助的制度,使得学生在重大的疾病时也能很好的进行就医。
在我国,政府、高校、大学生在医疗保险中扮演的角色很模糊,所以要制定相应的制度。明确这三方面在医疗保险中的权力和义务,更好的让广大高校学生在医保下得到保障。
在我国,近几年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公益事业越来越关注,从而很多非盈利的机构发展了起来,包括教育、法律援助还有救助低收入人群等。也有相应的非盈利医疗机构,但是就整个中国来看数量很少,很难帮助太多的人,因此我国应该加大力度鼓励非盈利机构的建立和发展。非盈利医疗机构虽然只能提供出很少的费用,但是也能为学生提供一些方便。
我国的高校学生对医疗保险的认识不深,因此在完全自愿的投保方式下,很难做到人人参险,这也就起不到分散风险的作用,因此国家要建立健全政策保障机制,以此来实现,每个高校学生都受保。这样高校的医疗保险体系才能完善,才能更好的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还能为家庭减少负担。
文中我们主要谈了下我国高校医疗保险的现状,还有一些国外比较优秀典型的高校医疗保险制度,从中也制度了一些改正的计划。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这种改造肯定能尽快的实行,只是在实施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困难,我们应该尽力去克服。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希望,我们应该保证大学生在学习的期间受到良好的社会医疗保障,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徐宁, 许平. 当代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困境与反思[J]
[2] 张立伟. 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现存的问题及对策[J]
[3] 郭明军. 高校大学生医疗保险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J]
【关键词】大学生医疗保险;保障项目;供给;需求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3-190-02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且不断庞大的群体,其健康状况逐渐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而以前的公费医疗制度越来越不能适应高校学生的实际需求,特别是高校医疗保险经费的紧缺,医疗保障水平下降,加重了大学生个人的经济负担,而且大学生中不时发生的重大疾病和严重意外伤害,使得不少大学生家庭因病致贫,严重耽误了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因此,现在亟待建立能够全面和较高水平保障大学生卫生健康需求的新型医疗制度。
自2009年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实施以来,我国高校学生开始进入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新阶段。
一、大学生医疗保险保障项目的供给
(一)门诊医疗补助待遇
参保大学生凭本人就医证卡在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每年在600元以内享受居民医疗保险基金50%的门诊医疗补助。
(二)门诊特定项目医疗保险待遇
经医院和社保中心办妥诊断及审核登记手续后,尿毒症透析、恶性肿瘤化疗放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和重症精神病的门诊特定医疗费用,可直接持本人就医证卡在定点医疗机构划卡结算;器官移植后抗排异药物治疗的门诊特定医疗费用,由个人先行垫付后于本结算年度内按规定到市社保中心审核结付。尿毒症透析、恶性肿瘤化疗放疗治疗期、器官移植后抗排异药物治疗的费用,累计在20万元以内的部分,由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按90%的比例结付;恶性肿瘤化疗放疗康复期、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使用专科药物治疗时所发生的费用,在8000元以内的部分,由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按90%的比例结付;重症精神病使用治疗精神病药品时所发生的费用,在2000元以内的部分,由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按90%的比例结付。
(三)住院医疗保险待遇
参保学生发生疾病需住院,可凭就医证卡到市区定点医院办理住院手续。住院起付标准为500元,超过起付标准,在4万元以下(含4万元)的部分,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按70%的比例结付;4万元以上至10万元以下(含10万元)的部分,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按80%的比例结付;10万元以上至20万元的部分,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按90%的比例结付。
(四)医疗救助待遇
符合享受医疗救助条件的学生,在相应的社会医疗保险待遇的基础上,可按《苏州市区社会医疗救助办法》享受政府医疗救助待遇。
二、苏州市大学生对医疗保险保障项目的需求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为了更加客观直接地了解大学生医疗保险在保障项目供给与需求间的差异,以苏州市高校学生为例,发放调查问卷进行相关资数据收集并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调查对象主要涉及四所苏州市高校的学生,其中,苏州大学学生100人(33.33%),苏州科技大学学生100人(33.33%),苏州职业大学学生50人(16.67%),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生50人(16.67%)。本科生与专科生的比例分别为66.67%和33.33%。调查问卷包括3个部分:个人基本情况、大学生医疗保险的相关内容及利用、对大学生医疗保险的态度。
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59份,有效回收率为86.33%。其中男生90人(34.75%),女生169人(65.25%)。
(二)苏州市大学生健康状况及患病的主要病种
调查表明,被调查的大学生89.96%无疾病史,而在9.65%有疾病史的大学生中,所患疾病为先天性疾病的有9.38%,为传染病的有18.75%,为重大疾病的有15.63%,为其他疾病的有56.25%。
就被调查对象目前的健康状况而言,在最近一年内生病的次数这一问题中,11.58%的人没有生病,75.29%的人是1-3次,11.97%的人是318次,选择8次以上的只有1.16%。而在常去医院就诊的病种中,感冒发烧占70.32%,耳鼻喉牙科类占13.55%,运动拉伤类占4.52%,重大疾病占1.29%,其他疾病占10.32%。由此可见,就被调查者目前的身体健康状况而言,生病次数多在1―3次,且患病的主要病种集中于感冒发烧、耳鼻喉牙科等非重大疾病,总体而言,健康状况良好。
(三)苏州市大学生对医疗保险保障项目需求的特征
1.差异性。大学生自身健康状况因人而异,常去医院就诊的病种也有很大差异,感冒发烧占70.32%,耳鼻喉牙科类占13.55%,运动拉伤类占4.52%,重大疾病占1.29%,其他疾病占10.32%。因此,每个人对医疗保险保障项目的需求也不尽相同。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在个人最需要的大学生报销项目中,有80.69%的人选择了普通门诊医疗补助,7.72%的人选择了门诊特定项目医疗保险,9.65%的人选择了住院医疗保险,其余1.93%的人选择了其他。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医疗保险保障项目需求的差异性特征。
2.全面性。当今社会,大学生由于心理问题给自身或他人带来伤害的情况屡见不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除了身体健康方面的医疗保险保障项目,29.8%的被调查者希望医疗保险保障项目的覆盖范围可以包括心理健康的咨询。由此可见,大学生对医疗保险保障项目的需求不仅包括身体健康方面,也包括心理健康方面,具有全面性的特征。
3.多样性。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个性化特征决定了他们对医疗保险保障项目的多样性、适应性需求。除了大学生医疗保险已有的保障项目,心理健康咨询与特殊生理需要也是大学生医疗保险保障项目需求的重要部分。而在希望推广的大学生医疗保险保障项目中,183人选择了牙齿日常检查与保健,189人选择了眼科健康检查与咨询,131人选择了配眼镜,102人选择了救护车(急诊),97人选择了保健品。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大学生而言,牙齿与眼睛方面的健康十分重要,因而对这两方面有着迫切的医疗需求。
三、苏州市大学生医疗保险保障项目供需差异及原因分析
(一)供给的片面性与需求的全面性之间的差异
大学生医疗保险所保障的健康仅仅局限于身体方面的健康,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心理上的健康,其保障项目的供给存在片面性。
就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现状看,他们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自身期望值过高,引起心理落差,从而产生消极情绪。二是环境生疏诱发防范心理,离开父母,来到陌生的环境,面对口音不同、性格不同、生活习惯不同的新同学,不知道如何与他们相处。三是激烈的竞争和各种压力使人感到精神压抑、身心疲惫。
(二)供给的单一性与需求的多样性之间的差异
大学生医疗保险所提供的保障项目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首先,由于目前的大学生年龄大约在18--28岁之间,绝大部分都是身体健康,精力旺盛,只有极少数的学生经常患病,而且也不严重。一般门诊就能很快解决,费用较为低廉。而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后,确实减轻了许多大病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但是,对于普通门诊的小病治疗费用而言,却没有具体的保障措施。这种制度实施的结果就是占患病学生大多数的学生并没有真正得到医疗保险制度带来的好处0。显然,这对于大多数大学生而言缺乏公平性。
其次,不同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大学生群体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个性化特征决定了他们对医疗保险保障项目需求的特殊性,单一笼统的保障项目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如表1、表2所示,心理健康咨询、特殊生理需要、眼科保健、牙科保健、保健品等均被希望纳入大学生医疗保险保障项目的覆盖范围。
四、完善大学生医疗保险保障项目的建议
(一)扩大大学生医疗保险保障项目的覆盖范围
首先,在医疗保险保障项目的覆盖范围需求上,需求度最高的三个项目为“疾病住院”、“特殊和重大病症的救助”和“医药费用”,可以看出大学生最关注的还是日常医疗服务以及对重大疾病费用支出的风险分担。因此,在保障项目的具体覆盖范围上,希望在现有的大病医疗和住院补助的基础上和资金能力的允许范围内,增加对医药费的补助标准。具体的措施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提高对现有医疗药品目录中药品费用的报销比例,减少患者对于药品的费用支出;二是根据大学生健康状况的特点和主要疾病特别是重大疾病的分布情况,适当扩大现有的医疗药品目录的范围,使得更多的重大疾病或特殊疾病的药品费用得到更大力度的保障,增强大学生对疾病的风险抵抗能力。
其次,在医疗保险保障项目的补充需求方面,除了以门诊医疗为主要需求项目之外,对于其他的医疗需求,也应当给予必要的关注,特别是针对大学生这样的特殊群体的特殊需求,需要具体的关注。可以根据学生需要,适当地把心理健康保障、眼科检查和配镜这样的大学生需求量相对较为集中的保障项目纳入大学生的医疗保险范围。
(二)与商业医疗保险相结合,提高保障水平
社会医疗保险保障的是居民的基本医疗水平,大学生参加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范围一般也只是包括住院和门诊大病费用,覆盖范围较为狭小。有时可能难以满足学生的具体需求,这就需要商业保险的适当补充。商业医疗保险公司拥有丰富的保险管理经验,多样的保险险种可以满足大学生更高层次的医疗保险需求。因此,可以将其作为大学生社会医疗保险的有益补充。
随着高校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健全,大学生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医疗费用不断增长。然而,信息不对称使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本研究详细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的道德风险现象、存在条件、原因及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规避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
道德风险;医疗保障;大学生
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是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2008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有关精神,为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医疗保障工作,国务院决定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新的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在提高大学生医疗保障水平、切实减轻高等院校和学生家庭经济负担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医疗保障制度而言,如何在实现保障参保人健康的前提下更好地控制医疗费用,维持医疗保障体系可持续运行是关键问题。当前,大学生医保体系中存在开大处方、乱收费等诱导需方消费的现象和滥用医保卡、小病大治等道德风险现象。因此,对于正不断完善的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来讲,控制与防范道德风险极为重要。
1道德风险的内涵
1.1定义
道德风险属于经济学范畴,不属于伦理学范畴。肯尼斯•阿罗认为,道德风险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或是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1]。从经济学角度来看,道德风险来自个人的机会主义倾向。机会主义行为有事前和事后之分,事前的机会主义被称为逆向选择,即在达成契约前,一方利用信息优势诱使另一方签订对后者不利的契约;事后的机会主义被称为道德风险。
1.2道德风险产生的主体
学术界一致认为,医疗保障制度的道德风险有个人色彩和制度性双重特征。从产生的主体来看,被保险人、医疗服务提供者、政府管理机构都是产生道德风险的主体。
2我国大学生医保体系的构成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逐渐健全,通过社会统筹、商业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及个人自费途径,建立了由社会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公费医疗、医疗救助、个人包干等制度构成的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
2.1大学生医保的主要模式
(1)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该制度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全国大多数地区实行的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社会医疗保险体系,另一种是以上海市为代表的单独建立了大学生社会医疗保险制度。(2)公费医疗模式。该模式始于1953年,其特色是学生的医疗保障水平较高,学校实力雄厚,一般拥有自己的校医院。(3)商业医疗保险模式。目前高校普遍引入了商业医疗保险来解决大学生医疗保障问题。1992年,安徽师范大学与芜湖市保险公司合作,率先引入商业保险来解决大学生医疗保障问题。(4)医疗救助制度。该制度主要包括贫困大学生医疗救助制度和针对重症大学生患者的医疗救助,由政府救助、高校救助、社会捐助等构成。(5)个人包干制。这种模式是学校将国家拨付的相关医疗费用全部发给学生,学校不再承担任何医疗费用。这种模式主要存在于一些规模较小的高职院校和民办高校[2]。
2.2大学生医保模式的特点
(1)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该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和政府补贴。在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保体系的实际操作中,由于大多数地方政府规定了参保率,且不分户籍、身体状况等均可参加,因此高校一般要求学生必须参保。而社会保险正是利用了其强制性解决了逆向选择问题。(2)公费医疗模式。历史悠久的公费医疗属于国家保障的性质,其仅限于国家公办大学和计划内的学生。在高等教育举办主体多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高校大学生不在参保范围内。因此,该模式的逆向选择问题将愈发严重。(3)商业医疗保险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一般都有最高赔付限制、事后赔付、险种单一。由于获利不多,保险公司“经济人”的特点使其对大学生医保的兴趣不大。(4)医疗救助制度。该模式只是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的补充,不确定性非常强。能够接受多少补助、补助款能否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都是未知数。因此,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一时之困,无法彻底解决后续的治疗问题。
3道德风险的主要表现
由于社会医疗保险是道德风险存在的主要领域,因此,本研究主要针对大学生城镇医疗保险展开。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的道德风险存在于整个医保体系的各方主体及其整个参与过程中,根据其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医疗服务需求方、医疗服务供给方、医患合谋、经管机构4方面的道德风险。
3.1医疗服务需求方道德风险的表现
医疗服务需求方的道德风险是指医疗服务需求方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所采取的导致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机会主义行为[3]。(1)大学生缺乏节约意识,存在过度医疗消费现象。以浙江省杭州市大学生医保政策为例,由于门诊无法进入城镇居民医保体系的报销,参保人会出现小病住院、长住院现象。(2)多重报销,一卡多用。复杂医保模式造成了一定的制度漏洞。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学生利用家长的医保卡看病、配药;有些学生在某一方报销后,又利用信息不对称的漏洞,在另一方获得补助。
3.2医疗服务供给方道德风险的表现
医疗服务供给方的道德风险是指医疗服务供给方利用与患者和保险机构的信息不对称优势,出于经济利益的驱动,所采取的导致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机会主义行为[3]。(1)供给诱导消费。医疗服务供给方出于经济效益目的,对大学生进行不必要的治疗。常见现象:药品使用不合理、不规范,对患者实施不必要的检查,不坚持出、入院标准。(2)虚报医疗费用。极少数医疗服务供给方存在编造虚假资料骗取医疗保险经管机构经费的情况。
3.3医患合谋产生道德风险的表现
医患合谋产生的道德风险是指医生与患者联合起来欺骗医疗保险经管机构,以获得国家对参保人员的医疗保险补贴。(1)医患合谋开具非医保支付项目。高校学生常见的打架、车祸等非医保支付项目,在医患合谋下按医保支付病种申报。(2)开人情处方,自费药品转为公费药品。在医患合谋下,病历本上的自费药品在报销单上换成治疗药品,患者在购买时又替换成自费药品。
3.4经管机构道德风险的表现
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中的经管机构主要由政府医保管理机构、高校医疗管理机构、商业保险公司组成。(1)从高校来看,其希望保险人能最大程度地解决大学生的医疗费用,这样一方面可以减轻高校负担,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学校对学生的关爱。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医保资源现象。(2)保险机构的道德风险表现为其与定点药店合谋抬高药品价格,获取更大利益。监管部门的不作为和管制俘获现象导致监管部门对监管对象难以认真监管。这可以解释为公立医院比私立医院存在更严重的道德风险现象,但却很少受到严厉的惩罚。
4道德风险产生原因
4.1医疗市场的不完全性决定了市场机制在该领域的部分失效
(1)在标准的竞争市场,买卖双方必须要有用以支持其理性决策的全部信息。而在医疗市场,买卖双方即医患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竞争的有效程度下降,市场很难给出社会最优结果。(2)医疗服务市场缺乏价格竞争。通常来讲,在医疗市场,决定竞争结果的是医疗质量而不是医疗费用,因为没有患者会冒着生命危险四处讨价还价。(3)医疗服务的不确定性使医生有可能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来决定治疗方案。这里的医生利益最大化不仅指医生的经济利益,还包括医生从规避风险的角度出发,对患者采用“最好的医疗方案”以减少医疗事故,防止自己受到伤害,在无形中提高治疗成本。(4)大学生知识结构有待完善、生活经验明显不足,且当前绝大多数高校在市郊,学生看病不方便,能选择的医疗机构少,其患病后的治疗完全取决于医生的意见,因此信息不对称问题更为严重。
4.2大学生医保体系中的支付方式促使了道德风险的蔓延
目前大学生医保体系中各类模式都采取按服务项目付费的事后报销支付方式。该方式具有操作方便、管理费用低的特点,但也为医疗服务供给方提供了较大的经济刺激和过多的盈利机会,并且降低了经管机构对医疗费用的控制力。究其原因在于,在该方式下医疗服务供给方和需求方都不注重节省医疗费用,而经管机构只能在事后对收费账单进行核查,因此,在医患合谋的情况下,经管机构很难进行有效监管。
4.3大学生医保管理制度的缺陷为道德风险的产生提供了便利
在大多数高校,公费医疗以及学校和社会层面的医疗救助与城镇医保的初审机构是高校本身。根据前文的分析,一方面,高校出于自身利益,拥有帮助学生尽可能获取更大报销额度的动机;另一方面,由于懂医疗、医政的专业高校学生医保管理者缺乏,严重制约了审查与监管工作的开展。另外,高校欠缺相关的医疗费用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为道德风险的产生提供了便利。
4.4诚信意识欠缺是道德风险产生的重要因素
买卖双方重视契约精神是市场经济顺利运行的重要条件。根据经济学中“理性人”的假设,人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自己的立场,追求利益最大化。由于患者的道德风险需要通过医生才能实现,因此,医生的个人素质是道德风险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再完美的制度设计都会在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出现漏洞,导致医疗保障很难发挥社会保障“大数”法则的作用。
5大学生医保制度的道德风险控制与规避
控制道德风险的最终目的在于控制不合理的医疗费用。从国际医疗费用控制经验来看,要防止在控制医疗费用的同时出现逆向选择现象,即由于患者分担了过高的医疗费用,从而导致医疗保险需求不足现象。高校学生由于经济能力较低,更有可能出现此种现象。
5.1控制医疗服务需求方,实行共付保险制
大学生参保人与医疗保险经管机构分别按比例负担医疗费用,是增强患者费用意识,提高其监督医疗服务供给方积极性、防止医患合谋出现的有效方式。医保经管机构要合理测算共付额、起付线、封顶线,其原则是既要考虑大学生医保的筹资水平,也要考虑大学生的健康需求,自付比例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最终享有的医疗保障水平。同时考虑到大学生的总体健康水平较高,应在共付制中考虑促进初级卫生保健的实现。当大学生就诊于初级医疗机构时,医疗保险经管机构负担的医疗费用比例应该高于学生就诊于高级别的医疗机构。
5.2抑制医疗服务供给方的诱导服务需求
从控制医疗服务供给方的诱导服务需求来看,实现保险资本与医疗资本的重组,可以让医疗服务机构与医疗保险经管机构“同舟共济”,减小道德风险产生的可能。从传统高校公费医疗的经验来看,高校与医保经管机构共同投资建设高校的初级医疗保健机构,对控制医疗费用有一定的作用。加强医院的道德建设,逐步建立规范的医院声誉机制和职业道德评价体系,是控制与规避大学生医保制度的道德风险的可行办法。
5.3加强对医保经管机构的监督
为保障公民的健康保障权利,发达国家制定了国家级的医疗保险法律。我国虽然于2011年实行《社会保险法》,然而迄今为止尚未有专门针对大学生医保管理的立法。因此,要加强对医保经管机构的监督,建立健全大学生医保制度,最大限度地降低道德风险。
参考文献:
[1]国锋.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
[2]傅国祥.浙江大学医疗保障现状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08(7):41-49.
关键词:大学生;医疗保障;构建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4-0045-02
把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居民医保”)体系不仅是实现我国全民医保的一个重要举措,而且是维护学生健康、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保证学生安心就学的一个重要政策。参加居民医保,可在一定程度上解除或减轻因大学生患病,特别是患重、大病时给家庭带来的经济压力。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健康风险并不是纳入社会医疗保险体系就可以解决的,原因有:大学生参加居民医保实行的是自愿原则,由于大学生保险意识不强、高校宣传力度不够等原因,大学生就会心存侥幸心理,认为自己身体身体素质好而不投保,一旦其生病或发生意外,就没有任何保险可理赔;由于居民医保的筹资水平较低,最高报销上限有待提高,当学生突患大、重病时保障不足,因病导致家庭致贫、返贫的现象仍有发生。因此,构建切合大学生实际的医疗保障体系意义重大。笔者建议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应以强制参加居民医保为基础,鼓励学生参加商业保险为补充,同时加强医疗救助。
1 以强制参加居民医保为基础
1.1 以立法的形式确立大学生参加居民医保的强制性原则
我国对大学生参加居民医保采取自愿原则,充分尊重了大学生的自和意愿,与居民医保互助共济的性质相吻合。但自愿原则也导致大学生参保率低,增加了筹资成本和难度,达不到风险共担的目的,其所带来的逆向选择更是增加了居民医保运行的风险。笔者认为,从扩大居民医保覆盖面、扩大基金来源、分散风险,达到风险共担的目的出发,有必要改变当前大学生参加居民医保所遵循的自愿原则,借鉴国外经验,以立法的形式确立大学生参加医保的强制性原则,即规定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有参加居民医保并承担个人缴费的义务。德国、新加坡、日本等大学生医疗保险比较成功的国家,对大学生都采取了强制参保的形式,即他们通过制定各种法律、制度,强制在校大学生参加医疗保险。大学生参加居民医保不仅可以解决参保的“逆向选择”问题,而且符合社会保险的“大数法则”要求。有利于扩大居民医保的基金来源,增强医疗保障体系抵抗疾病风险的能力。同时,政府和学校应采取措施减免贫困生参加居民医保的费用,以体现公平性。这就有待于各试点地区的高校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使学生在真正了解、熟悉城镇居民医保工作的基础上,积极踊跃地支持和参加城镇居民医保工作。
1.2 对高校医院首诊制度进行改革
大学生参加居民医保要求门诊以校医院为首诊机构,但大学生对高校医疗的服务满意度普遍不高,以2009年相关学者对太原市2653名大学生医疗保险现状调查结果为例:大学生享受卫生服务的机构多是自己所在的学校的校医院,但对校医院的满意度明显偏低,只有2.6%的学生感到非常满意,比较满意的占11.3%,满意13.8%,而不满意72.3%。据调查,绝大多数学生对校医院不满意,原因主要是药品疗效不佳、医生技术较低、医疗质量不好等原因。而居民保险基金重点用于参保人的住院和门诊大病医疗支出,而忽视了高校医院的初级卫生保健投入。在现有条件下,将高校医院作为居民医保的首诊医院将影响大学生的投保热情和积极性。因此,应取消门诊以高校医院为首诊医疗机构的制度,让大学生在定点医院范围内自主选择就医;同时,加强校医院的建设和管理,引入竞争机制以提高校医院工作人员的医疗水平,确保学生的基本医疗保障。当然,这些措施的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2 以商业保险为补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的指导意见》(以下简作《指导意见》明确规定:鼓励大学生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按自愿原则,通过参加商业医疗保险等多种途径,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大学生参加商业保险,需要商业保险公民探索设计符合大学生需求的险种,同时还需要大学生保险意识的提高。
2.1 探索有效的商业医疗保险模式
原有的商业医疗保险理赔比例偏低,赔付能力有限,当学生患重大疾病时往往保障不足;且因理赔时间长、手续复杂、索赔困难等而导致学生与保险公司发生纠纷。因此,商业保险在学生中的信誉度不高,未能发挥其应有作用。在大学生纳入居民保险后,与居民保险保障范围和内容雷同的商业保险大多退出了竞争市场,但也有的利用商业保险的灵活性与居民医保展开了竞争,部分高校选择了商业保险而放弃了居民医保,这也直接影响了居民医保的参保率,而且没有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在大学生参加居民医保的基础上,应探索有效的商业医疗保险模式对其进行补充,以解决超过居民医保封顶线以上的医疗费用问题。
2.2 提高学生的保险意识
高校大学生对医疗保险的认识普遍偏低,一方面是各大高校和保险公司宣传力度不足,一方面是大学生自身保险意识不强,这就需要高校和保险公司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学生保险意识,在购买居民医保的同时,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购买商业保险。
高校宣传的关键在于辅导员。在强调辅导员责任心的同时,应对辅导员进行相关保险知识的培训,使其了解居民医保和商业医保的具体内容、赔付程序等,然后由辅导员配合学校通过讲座、海报、广播等形式进行宣传并具体解答学生的问题。保险公司也应派专人进入学校专门进行宣传,在具体赔付案件中,以快捷、高效、优质的服务,争取大学生的良好口碑。
3 以医疗救助为保障
大学生医疗救助制度是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加居民医保的费用不高,但对于特困生来说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有的贫困生虽参加了居民医保但未参加商业保险,一旦发生重大疾病,因无力支付超出部分的医疗费用而延误病情。因此,可由国家财政、教育基金、福利基金和社会募捐构成医疗救助基金,以解决特困生缴费和部分大学生医疗费用支出过高的问题。当然,对于基金的管理和使用应在法律规定下进行。
参考文献
[1]张亚亚.浅析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院,
2010,(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