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三年级健康教育工作范文

三年级健康教育工作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三年级健康教育工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三年级健康教育工作

第1篇:三年级健康教育工作范文

一、解读教材,正确理解健康知识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任课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从整体上把握各年级的总目标及课时目标,书写详细的教学方案。重庆市小学《健康教育》教材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充分考虑了学生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在教学方式上,充分注意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性。如三年级第十课就以猜谜语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健康指南针和健康加油站、健康面面观是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侧重于通过直观的画面讲述知识。如五年级第七课《预防病毒性肝炎》中甲肝的传播途径就是通过画面帮助学生了解其传播途径。小贴士是课文的资料补充及拓展延伸。健康碰碰车主要为了检验孩子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活动形式多样,如让学生进行判断选择,谈谈自己的绝招,和同学分享自己的感言,关注学生生活技能的培养,如五年级第二课《吃出健康来》,让学生设计一份自己以及家人一日三餐的食谱。此外,与语文整合,如四年级第三课《吸烟有害健康》让学生写倡议书。又如,五年级第十课《快乐度过青春期》让学生主动与家长谈心交流,并通过角色扮演,参与危机处理。这样的教材给家长提供一份系统而科学的家庭健康教育参考资料,保证了健康教育从学校到家庭的延续,更有助于促进学生健康知识的获得和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同时,健康教育课程中蕴含专业的理论知识。

二、精构课堂

1.引人入胜,激发兴趣

在健康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导入中,可以尝试用谈话引入法、讲故事引入法、音乐引入法等方法。比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别让眼睛受伤害》时,让学生欣赏《爱眼歌》,创编好简单的舞蹈动作,这样教师在一开始就成功地“抓住了学生的心”,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

2.利用模型图片,直观展示

在教学中应注意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恰当运用一些色彩鲜明、形象逼真的教具图片,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授一年级《正确刷牙好处多》一课时,可以利用牙齿的模型以及牙刷,给学生讲述竖刷法比横刷法更科学的原因,通过这样直观的演示,更能使学生明了正确刷牙的重要性。

3.动用录像,形象逼真

如果我们动用录像教材,就会给学生提供一个大的空间,把生活中不注意的小事集中放出来,让学生看得见,听得着,同时触动小学生的心灵,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例如,在讲授三年级第一课《保护眼睛预防近视》一课时,教师首先用摄像机当场拍摄出学生做眼保健操的情况,放给学生看,学生在大屏幕中看到自己的形象特别开心,笑声中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产生了及时纠正的强烈愿望,这就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的主动性大大增强了。

4.穿插活动,寓教于乐

活动能培养学生活泼愉快、开朗合群的个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新知识,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例如,在讲解三年级第六课《预防腮腺炎》这课时,可以编写课本剧,通过生动形象地表演奶奶带妞妞去看病的情景,揭示浅显易懂的“理”,将腮腺炎的症状、位置、危害及防治措施跟学生讲清楚。

三、走出课堂,从实践中体会学习乐趣

教师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在实际生活中去学习健康教育的知识,如在教学三年级第四课《食品卫生与安全》这一课时,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学校附近的超市,让学生亲身感受购买食品时怎样注意买合格食品,在实践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第2篇:三年级健康教育工作范文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9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9-0849-02

【关键词】 危险行为;自杀;吸烟;饮酒;学生

青春期的健康危险行为直接或潜在地影响青年期和成年后的心理健康及身体素质。为了解沈阳市铁西区高中生的健康危险行为流行状况,以便为该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及相关部门提供基础资料,笔者于2008年6-7月对6所高中学校学生进行了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沈阳市铁西区6所高中(2所普通高中,2所重点高中,2所职业高中) ,再对每所学校的不同年级进行分层,在每个年级中随机抽取3~5个班级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共调查1 795名学生,年龄16~18岁;获有效问卷1 651份,有效应答率为91.98%。其中男生795名,女生856名;普通高中生597名,重点高中生562名,职业高中生492名;一年级学生551名,二年级学生617名,三年级学生483名。

1.2 方法 采用自编青少年行为危险因素调查表(参考《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研究方案》)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1)出生日期、性别、学校、年级、民族、家庭生活等个人信息;(2)健康危险行为如故意和非故意伤害行为、吸烟、饮酒、不良饮食习惯、有害健康的体重控制及游泳等。由研究者和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在班主任的配合下,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调查员统一指导语,统一发放问卷,限时统一回收。问卷匿名填写,自愿独立完成。

1.3 统计分析 资料收集后,剔除填写不完整和有逻辑错误的问卷,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相对数差异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故意伤害行为 近1 a中,有16.78%的学生想过离家出走,7.33%的学生考虑过自杀,3.69%的学生承认有过自杀计划,1.21%的学生自杀未遂。见表1。

职高学生考虑过离家出走的报告率明显高于普高、重点高中的学生(χ2值分别为36.15和53.17,P值均

2.2 非故意伤害行为 调查结果显示,在过去的1个月里,52.27%的学生报告曾经乱穿马路;有50.51%的学生曾经骑车违反交通规则;过去1 a中,6.30%的学生表示曾经去过非游泳区游泳。见表2。

步行乱穿马路行为比例职高学生明显高于普高和重点高中(χ2值分别为35.96,56.29,P值均

2.3 吸烟、饮酒行为 24.41%的学生报告曾经吸烟,5.57%的学生报告经常吸烟(调查前30 d内每天至少吸1支烟)。60.60%的学生报告曾饮过酒,6.18%的学生报告近期过量饮酒(调查前30 d里至少有1 次喝醉过)。见表3。

经χ2检验,曾经吸烟率男生高于女生(χ2=189.17,P

经χ2检验,曾经饮酒男生高于女生(χ2=100.52,P

2.4 其他健康危险行为 4.66%的学生过去1周中常感到孤独;3.41%的学生报告使用过可以产生依赖的药品;20.47%的学生承认在过去的3个月中存在过有害健康的体重控制行为(男生占26.99%,女生占73.01%);过去1周内每天玩游戏超过4 h的占5.24%,过去1周内每天上网超过4h的占10.01%,各类学校学生均为男生高于女生。16.52%的学生报告在学校里未曾接受过预防艾滋病及的健康教育。

3 讨论

沈阳市铁西新区的高中生健康危险行为普遍存在,91.11%的学生至少存在1种健康危险行为。4.66%的学生过去1周中常感到孤独,考虑自杀和制订自杀计划及自杀未遂的行为发生率虽然较高,但低于美国青少年(分别为29.0%,186%和7.3%)[1]。该区存在重点高中和职业高中学生高于普通高中学生,一、三年级较为突出。这可能与沈阳作为大都市,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另外一、三年级均为学生的转折点,学习任务和升学压力巨大等有关。提示学校应更加关注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加强挫折教育及情绪控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崇高的理想,以减少和消除焦虑、抑郁等,防止自杀意念和行为的发生。

高中生曾经吸烟、饮酒行为发生率高达24.41%和6060%,经常吸烟、过量饮酒行为发生率也高达5.57%和618%,男生明显高于女生,职高学生高于普通和重点高中学生[2]。可能与男生的性格及社会、家庭和学校的环境有关,要积极开展预防吸烟、饮酒等健康教育活动,并重点加强职业高中的健康教育工作。

调查中发现,不同类别学校、不同性别学生非故意危险行为发生率不同,并在行走时乱闯马路、骑车违反交通规则、非安全区游泳等危险行为中,男、女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能原因是男生更易从事外显。因此,在安全教育中,要根据男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育[3]。

3.41%的学生报告使用过可以产生依赖的药品;20.47%的学生承认在过去的3个月中存在过采取节食、吃减肥药、呕吐腹泻等有害健康的方式来控制体重(男生占26.99%,女生占73.01%);过去1周内每天玩游戏超过4 h的占5.24%,过去1周内每天上网超过4 h的占10.01%,16.52%的学生报告在学校里未曾接受过预防艾滋病及的健康教育。学生体育锻炼普遍缺乏,45.87%的学生日平均体育活动时间少于30 min。提示学校应采取积极的综合干预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倡导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注意避免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增加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和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和身体综合素质。

4 参考文献

[1] 张玉超,李文梅,李君,等.南阳市10-24岁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况调查分析.中国校医,2005,19(4):357-360.

[2] 季成叶.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预防.中国健康教育,2004,20(5):415-419.

第3篇:三年级健康教育工作范文

小学班主任安全工作计划一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自己的潜意识里对安全方面已经有了简单的了解和自救方法了。我是三年级的班主任,我的责任不仅要教好他们文化科学知识,还要让他们有一个快乐,健康,安全的环境中成长。所以在新的学期到来,我特意将三年级安全工作计划逐一列出。

1、活动安全教育工作计划

教育学生遵守规则,游戏中不做危险动作(如:头朝下滑滑梯、由下向上爬滑梯、不攀爬等),不携带危险物品进行游戏(如:剪刀、玩具等尖锐物件),不擅自离开集体,同伴间友好相处,互相谦让,不挤不撞,不(打、推、咬、抓)人。

2、简单自救方法教育

识别特殊号码的用途(如110、119、120),同时教育学生不可随意播打这些号码。熟记自家住址、电话号码、父母姓名等,训练引导学生识别方向,告诫学生不要轻信陌生人,若一人在家,不可随意开门。遇到危险时,教育学生学会躲避(如:发生火灾时的自救方法)。培养学生识别方向,告诫学生不要轻信陌生人,若一人在家,不可随意开门。遇到危险时,教育学生学会躲避(如:发生火灾时的自救方法)。培养学生多做力所能及的事,学会自理。

3、家庭安全教育

向家长宣传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学生园的安全教育活动,请家长积极配合学生园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及家居生活安全与家居活动环境安全(如:烧伤、烫伤、触电、中毒、摔伤等预防教育工作)。

4、防触电的教育,对同学们进行电的基本知识讲座,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以及对触电后急救常用知识的了解和应用。

5、生活安全教育

此项教育在班主任工作计划很重要。教育学生不动插座、电板,以防触电,不将手指放在门、窗处,以防夹伤,注意不玩水、火、肥皂以及消毒物品,教育学生入厕时不推不挤,以防撞伤、碰伤。

6、药品管理安全教育

请家长配合将需吃药的学生的药品上写明姓名、剂量、时间等,教师做好药品管理工作,以免学生误食。

小学班主任安全工作计划二

安全工作关系到师生生命的安危,是学校开展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和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自己的潜意识里对安全方面已经有了简单的了解和自救方法了。我是三年级的班主任,我的责任不仅要教好他们文化科学知识,还要让他们有一个快乐,健康,安全的环境中成长。为切实搞好这项工作,特制订本计划,要求同学们认真照做.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的指导思想为依据,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教育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和会议精神,落实安全教育内容,努力创建班级安全氛围。

二、教育内容安排:

1、交通安全教育

交通安全教育是安全教育重中之重的教 育,要把交通安全教育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必须每周进行集中教育,以及做好放学路对的管理。

2、防溺水教育

要进行防溺水的教育,开展以溺水后自救,溺水者的救护为主要内容的教育。

3、防触电的教育

对同学们进行电的基本知识讲座,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以及对触电后急救常用知识的了解和应用。

4、防食物中毒的教育

邀请医生来校进行饮食卫生和防止食物中毒的教育,以杜绝同学们食物中毒的事件发生。

5、药品管理安全教育

请家长配合将需吃药的学生的药品上写明姓名、剂量、时间等,教师做好药品管理工作,以免学生误食。

6、防病、防体育运动伤害的教育

7、防火、防盗、防震、防煤气中毒等的安全教育

检查班里的防电设施,落实专人负责,班里应经常开展防火、防盗、防震、防煤气中毒等的防范措施教育。

8、家庭安全教育

向家长宣传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学生园的安全教育活动,请家长积极配合学生园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及家居生活安全与家居活动环境安全(如:烧伤、烫伤、触电、中毒、摔伤等预防教育工作)。

9、生活安全教育

此项教育在班主任工作计划很重要。教育学生不动插座、电板,以防触电,不将手指放在门、窗处,以防夹伤,注意不玩水、火、肥皂以及消毒物品,教育学生入厕时不推不挤,以防撞伤、碰伤。

三、实施措施

1、加强大周乘车的管理,每路车设立车队长,对该路进行负责管理。

2、通过看影碟和课堂讲述等渠道,增强学生学会保护自我,学会生存。

3、围绕“消防安全”出好黑板报。教育学生加强安全防火意识。

4、平时重视交通、饮食、体育、人身、用电等安全,做到安全教育天天讲,时时讲,处处讲,努力营造“平安班级”,做到无意外事故发生。

5、重视同学们身体健康教育,建立个人健康档案,进行一次健康检查,体育活动应重视安全保护措施,积极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操,尽量避免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教育学生遵守规则,游戏中不做危险动作(如:头朝下滑滑梯、由下向上爬滑梯、不攀爬等),不携带危险物品进行游戏(如:剪刀、玩具等尖锐物件),

第4篇:三年级健康教育工作范文

第一,任务和重点。

1,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预防与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帮助学生在自我意识,承受挫折,适应环境,以及学习,择业等方面获取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个人水平。这是基本任务和工作重点。

2,对于少数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

第二,方法和手段。

1,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中,道德教育要与学生管理紧密结​​合。

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健康教育目的是普及心理科学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并提高他们的人格水平。

3,设立心理咨询和指导。通过心理咨询与辅导,达到学校的心理健康整体目标的重要途径,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健全。

第三,具体年纪目标。

1,初一年级目标: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学生责任感和主动性,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认识感。

内容(独立教育):

(1)驾驭控制自己的中学生活(学习方法)

(2)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友爱)

(3)一个快乐的人(乐观态度)

(4)我是谁(自我意识)

(5)兴趣温度计(培养兴趣)

(6)如何诊断自己的行为习惯(自我检测)

(7)自我改变妙法(行为矫正)

(8)筑起防范城墙(防范意识)

(9)当不幸的时候(心理承受能力)

2,初二年级目标:

掌握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健康知识,自我适应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做到能够慷慨大方得体地与异性同学接触。

内容(自我控制):

(1)镜子中的自我(悦纳自己)

(2)青春的喜与忧(认识青春期心理)

(3)交往心态(人际关系)

(4)学会说“不”,学会自我保护(防范能力)

(5)不下苦工何以乐(意志培养)

(6)开发大脑潜能(思维锻炼)

(7)生涯大舞台(职业意识)

3,初三年级学习目标:

培养初三学生锲而不舍的个性特征,自我控制的心态,调整情绪的方法,提高改进他们的学习方法,让他们能够作出正确的决定。

内容(挫折的承受能力):

(1)生活发展的六个阶段(心理发展)

(2)品味生活(人生取向)

(3)坚持努力奋斗(意志力培养)

(4)成功者的个性(成功启示)

(5)掌握研究方向(职业指导)

第5篇:三年级健康教育工作范文

【关键词】 近视;健康教育;健康知识,态度,实践;干预性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97.63 G 526.2 R 778.1+1 G 4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1-0030-02

为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和家长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提高学校和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效果,探索开展预防近视的健康教育干预方法,广州市海珠区于2007年3月-2008年6月开展了学校预防近视健康教育干预工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海珠区内1所小学和1所中学为试点学校,其中小学选一~三年级,中学选初中一、二年级。被选年级的全体学生均为干预对象,共选取879人(其中小学生538名,中学生341名)接受近视健康教育干预。在每个选定年级中随机抽取1个班进行干预效果评估。分别在干预前后对小学生发放问卷148份,中学生100份。干预前,小学生回收有效问卷144份(有效率97.30%),中学生95份(有效率95.00%);干预后,小学生回收有效问卷140份(有效率94.59%),中学生98份(有效率98.00%)。

1.2 方法

1.2.1 发放宣传材料 根据项目的工作目的编制宣传材料――《远离近视,未来更光明》(折页),主要内容为介绍近视的严峻形势,对眼睛、个人生活的危害,预防近视“三个一”(一寸、一拳、一尺)等,鼓励家长督促学生纠正错误行为。在项目开始和项目中期分2次向学生发放宣传材料,并要求学生带回家与家长共同学习。

1.2.2 专题健康教育讲座 对项目学校的教师进行专题培训,使教师系统地了解近视方面的知识,为他们指导学生预防近视提供基础,并要求教师将近视防治知识渗透到教学当中,上课时注意提醒、纠正学生坐姿和读写姿势。项目学校开设了学生近视预防的健康教育专题课,由校医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负责。

1.2.3 行为监测干预 项目期间对学生的有关行为进行监测,每个星期监测2次,为期1个月。监测由各班班主任负责,通过暗中观察学生的读写姿势和眼保健操做法,不断反馈,不断纠正,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

1.3 评估方法

1.3.1 干预前后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近视核心知识、对近视是否可预防的态度、近视相关行为(如用眼情况)、学习环境等。其中小学生采用调查员“一对一”询问的形式进行答卷,中学生则在调查员统一组织下自行填写问卷。

1.3.2 教师访谈 分别对调查班级的班主任和主管学校卫生工作的领导进行访谈,内容有教师和学校在近视防治工作中的作用和相关措施的落实情况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问卷调查情况

2.1.1 近视核心健康知识、态度的变化情况 总体上看,干预后中小学生核心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有所提高,其中小学生对核心知识的知晓情况,干预前后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1.2 近视相关影响行为的变化情况 干预前后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近视相关影响行为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而小学生则在看电视、玩游戏、看书姿势等方面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1.3 中小学校学习环境的变化情况 学校能定期为学生更换座位,而干预前后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不大,小学生认为桌椅高度的合适程度还有所下降。见表3。

2.2 教师访谈情况 教师们认为,学校在预防近视的工作中,无论硬件还是软件均能按有关要求做好相关工作,并认为按目前课桌椅高度比例标准来调整桌椅,很多学生感觉不舒适,不能适应学生的生长发育变化;还认为目前的课桌椅能调整的空间不大。

3 讨论

近视是中小学生常见病之一[1,2],我国青少年学生近视发病率不断上升[3,4]。2004年广州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调查资料显示,近视患病率已达57.7%[5]。目前尚无科学、合理、确有实效的治疗近视方法,控制近视只能从预防方面着手[6,7]。近视预防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内容,是一项牵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学校必须从硬件上为学生创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8,9],教室采光、黑板、课桌椅高度等应符合卫生学要求,有良好的机制使学生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增加学生眼睛的放松和调节时间。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近视相关行为的正确率比较低,说明学生尽管掌握了日常的预防近视知识,但对预防近视的主要技能掌握得比较少或没有采取正确姿势的意识,从而造成较多的不良行为。教师也没有意识到对学生的读写姿势进行随时的督促、改正的重要性,这些都说明了对儿童进行预防近视健康教育的力度和广度还不够[10]。因此,要加强教师的近视知识教育,加强对学生预防近视技能的培养,矫正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11]。通过教师的反复提醒、同伴的榜样作用等,促使学生采取正确的行为,并逐步养成习惯。

该研究探索了卫生和教育共同开展近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认为卫生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学校提供场地和具体实施工作,互相协助,并把健康知识的触角伸向家庭、社会,使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更加深入和广泛是切实可行的措施。通过学校使家长掌握了近视的知识,配合做好近视预防工作,也说明了在开展近视预防的健康教育时不能忽略家庭的作用[8]。家庭的采光、家长对正确姿势的指导、看电视和玩电脑行为的督促等都是近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只有学校、学生、家长及社会密切配合,协作一致,共同努力,以预防为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学生的近视问题才能切实解决。

4 参考文献

[1] 石一宁,方严.在校学生(7~18岁)近视状态的流行病学研究.临床眼科杂志,2006,14(1):78-81.

[2] 王应,江芳润.我国学生近视眼患病率的新资料述评.中国学校卫生,2002,23(3):279-281.

[3]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199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长春:吉林科技出版社, 1996:76-86.

[4]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103-106.

[5] 邓纳莉,郭仰峰.2004 年广州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分析//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报告.广州:广州市教育局,2004:61-64.

[6] 徐广弟.青少年近视防治指南.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3:37-41.

[7] 苗珍花,秦毅,张莲香,等.中小学生预防近视干预效果观察.中国学校卫生,2002,23(2):182-183.

[8] 廖文科.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的基本原则与对策.中国学校卫生,2008,29(5):385-387.

[9] 宋开霞.中学生视力情况调查及分析.中学生物学,2006,22(7):45-47.

[10]彭翠波,刘肇清,万萍.健康教育对儿童近视影响的观察.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8,8(4): 81-82.

第6篇:三年级健康教育工作范文

论文摘要:近十年来,中国学者对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都有了一些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是:理论水平较低,指导实践不力;专业化水平偏低,操作缺乏规范;消极倾向显现,研究不能全面发展;地区间差异大,整体水平偏低。今后的研究将更广泛而普遍的开展,并建立完善的理论体系,指导实证探索;总结已有研究成果,进行针对性教育;多种方式相结合,继续探索发展性的教育模式;深化研究,全面推进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健全教育体系,创新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学者所进行的多项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群体心理问题发生率一直保持在20%~30%的水平[1]。军校学员具有军人和大学生的双重身份,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参战人员要承受高强度的体力和精神负荷,面临更强烈的心理压力,要求具有高负荷的心理承受能力、抗心理疲劳、干扰能力等心理素质。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军校学员良好的心理素质,防治心理疾病,维护军校学员良心理健康的任务刻不容缓,但由于学科建设和培训制度远远跟不上实际工作的需要,不少人在没有经过专业化、系统化自理学知识培训的情况下便仓促上岗,开始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此在具体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展开。

一、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问题

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尽管在近年来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由于研究的历史短、起点低,研究基础和研究力量比较薄弱,所以,在研究中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

1.理论水平较低,指导实践不力。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在理论性研究方面的问题表现为:有特色的研究少,高水平的研究少,系列化的研究少,争鸣类的研究少,发展层面的研究少,服务性的研究少等;除此之外,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相脱节,导致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缺乏有效指导,从而使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因脱离实际而价值不大,使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因缺乏科学指导而盲目运转。总体上,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水准不高,低水平的简单重复现象严重,缺乏系统的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

2.专业化水平偏低,操作缺乏规范。由于某些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较低,特别是缺乏相应行为规范的约束和指导,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失控现象时常发生。在实践性研究方面表现为:研究对象不具代表性,研究结果不具公正性,分析不具准确性,研究变量失控性,数据统计随意性等。目前中国对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的研究,大都是借鉴国外现成的量表作简单的调查和一般性验证。在选择研究的工具上,国外常用的有MMPI(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试)、16PF(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EPQ(艾森克人格问卷)等,其中MMPI在近几年用得比较广泛;国内常用的研究工具大部分来自国外,主要有SCL-90(心理卫生自评量表)、16PF、EPQ、SAS(焦虑自评量表)、生活事件调查问卷等,最常用的是SCL-90。但是SCL-900的常模是1986年研制的,而且样本量仅为1388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心理素质也在发生着变化,这类量表的局限性和可靠性也逐渐引起了许多学者的质疑。

3.消极倾向显现,研究不能全面发展。首先,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当前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出现了一些消极的发展倾向,导致研究不能全面的发展。如个别化倾向、医学化倾向、片面教育化倾向、万能化倾向等等。咨询和治疗上。使得研究工作越走越窄。其次,一些学校将学生视为心理有疾病的患者,用一些医疗的方式对待那些心理问题并不严重的学生。最后,一直都有学者在探讨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关系的问题。但研究者多从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角度出发,分析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局限于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道德建设的工具价值,没有把两者放在宏观的社会背景下进行考察,对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的终极价值缺乏关注,在模式构建和机制创新上探索较少。

4.地区间差异大,整体水平偏低。当前,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国有些地区如上海、北京等地已进行了近二十年的研究与实践,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就全国而言,其研究分布广泛但不均衡,研究相对集中在经济、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研究力量相对薄弱,大部分研究者都以自己所在省市来选择研究对象。因此,有心理健康研究机构(主要为研究所和军校)的城市,当地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就能受到较多关注。北京、广东、浙江、上海、江苏这些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地区、东南沿海等地区研究数量明显多于其他省市,研究数量少的地区其研究水平还处于基础阶段。

二、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趋势

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将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对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也会日益深入和广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理论体系,指导实证探索。任何研究都要经历理论探索阶段,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也不例外。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关于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模式以及心理健康标准等理论一直是研究者关注较多的问题,这些理论建构虽说没有完善,但基本上已达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相信今后一段时期,这些理论体系将更加完善。正确的理论,必然要指导实践。目前,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逐步走上了实证研究的道路,虽然已经有很多学者开始研究诸如个别、团体心理辅导或咨询、角色扮演训练、课堂教学、情景练习等不同方式在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但这些研究成果还远远满足不了心理健康教育在这方面的需求。因此,今后在完善的理论的指引下,实证研究必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流趋势。

2.总结研究成果,进行针对性教育。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以及不同性格类型的人进行与之相关的教育。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的诸多问题及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一年级军校学员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是对大学新生活的适应问题、学习与专业问题、人际交往问题;二年级学员则为人际交往问题、学习与事业问题、情感与恋爱问题;三年级学员主要为自我发展与能力培养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恋爱与情感问题;四年级学员主要恋爱问题及未来发展和能力培养问题。从年级看,四年级学员的心理问题要多于二三年级大学生;从地区看,农村贫困学员心理健康状况的全貌,针对他们各个时期的思想特点、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对他们进行教育、咨询和治疗,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3.结合多种方式,探索发展性教育模式。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目标是要对学员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进行有目的的培养和促进,使他们的心理素质不断优化,形成健康的心理,从而能适应社会,健康地成长和良好地发展。面临着国际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趋于整合的新趋势,当务之急应加强对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积极开展以发展性、预防性为主的教育活动,以增强军校学员对挫折与生活压力的心理承受力。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目标是广泛开展对军校学员各种心理疾病的防治,以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所以,军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应尽快从被动转向主动,积极开展多种方式相结合,且以发展为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努力使军校学员心理和行为问题能防患于未然或化解于萌芽状态。

4.深化研究,全面推进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随着观念的更新、文明程度的提高、教育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改善,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将会获得更广泛而普遍的开展,由大中城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逐步扩展到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另外,研究也将涉及到所有与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有关的方面如:自我概念及自我意识、外界环境及休闲活动、精神疾病及生理问题、一般心理健康、转业、心理辅导及治疗、学习、人际交往、情绪情感、人格特点等。不仅如此,服务对象也将进一步扩大范围,从学校逐步推广到社会,不仅重视学员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关注教员、家长及监护人等的心理健康,满足他们的需要,使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得到全面实施和普遍发展。

5.健全教育体系,创新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大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中思想道德和心理发展最重要的时期之一,是军校学员树立思想、确立“三观”,心理走向成熟、人格趋于完善的关键时期。但部分军校学员心理发展中存在问题,将对其思想道德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今后各军校应把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放在军校学员思想道德建设体系中考察,探索军校学员心理品质发展与思想道德发展的有机联系以及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与思想道德建设体系优化及完善。在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结合的基础上,构建新形势下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模式,创新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张金彦,王建军.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2:347.

第7篇:三年级健康教育工作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 心理健康 教育

一、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配备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教育咨询手段逐步现代化以及三级预警模式的建立,让独立学院的心理健康工作有了最基本的保障。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组织机构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之一,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真的要开展起来,还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作保障。尽管独立学院办学普遍面临各种困难,但不少独立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各院校董事会、党政领导的重视下,基本上做到了有场地、有经费、有人员、有制度,已基本具备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条件。这让独立学院心理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成为可能。

在充分发挥专职心理健康教育者“核心”作用的同时,不少独立学院还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等兼职心理辅导的作用,从而在心理健康教育上形成了专兼职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队伍。如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通过学工周例会制度、工作会诊制度等指导素质导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时直接参与学院对素质导师的业务培训工作,以提高素质导师自身的工作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建立,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人员的配备,以及其他必要条件的具备,让多数独立学院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成为可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生活心理》、《心理素质拓展》等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必修课或者选修课的课程,充分发挥了课程教育在心理教育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除了依靠专兼职心理健康咨询人员力量的同时,专业的心理测试仪器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如今独立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段也开始逐步现代化。心理测试手段的专业化、现代化,这为科学合理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了一个相对专业、准确的分析数据。心理咨询网络的建立,提升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等院校还建立了心理聊天群,由获得心理健康教育从业资格证书的辅导员、班主任、素质导师等参与帮学生排忧解惑。

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起步相对早点公办高校,均已建立了成熟的心理健康教育三级预警机制,但独立学院在办学中也普遍借鉴并建立了这一模式。三级预警机制是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院校-系部-班级”这种三级预警机制的建立,形成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与学工处、团委等职能部门和各系、班之间就大学生心理信息的及时沟通、交流、密切配合的较为完善的工作体系,从而可以做到早发现、早评估、早预防、早干预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进而有效提高对心理危机干预的主动性和及时性。

二、对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

由于独立学院学生文化基础相对不够扎实,学习自觉性、主动性不够强,学生入学后面临着较大的学习压力;同时独立学院按办学成本收费,普通本科一般专业每年的学费都在万元左右,学生就读独立学院让整个家庭都面临着较重的经济压力;再者社会对独立学院的认可和接受还有一个过程,独立学院的学生又面临着比一般高校学生更大的就业压力。这些都导致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学业、经济、就业等问题上可能面临更多的困惑。但是,不少独立学院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还是结合实际进行探索,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一些亮点和特色。

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治的组织,班级心理委员是大学生自己身边的同学,无论是学生社团还是班级心理委员均来源于学生,更具亲和力,也更能赢得同学的认可。一些独立学院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探索过程中,十分注重发挥学生心理方面的社团和班级心理委员在整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一些独立学院把学生心理社团和班级心理委员直接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工作的重要力量,通过培训、指导、讲座等方式提高学生骨干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进而通过他们去影响和教育身边的同学。

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形式也呈现出多样性的态势,心理健康教育已突破传统的面对面咨询或者是课堂讲授这一单一的途径和模式。大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独立学院的学生又具有性格多样性的个性特征。实践表明,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形式,更有利于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和落实。如一些独立学院在探索中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有:现场咨询、心理剧宣传、知识竞赛、心理电影、团体辅导、图片展览、知识问答、心理讲座、心理论坛等多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活动。

大学生在不同的阶段所面临的压力和困惑其实并不相同,根据学生所在年级不同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事求是和因地制宜。一些独立学院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探索过程中,根据学生所在年级的不同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一些独立学院对大学一年级的学生重点是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二、三年级学生重在进一步认识自我,明确今后的定位;学生大四时,重点帮助学正确对待就业以及就业中可能出现的挫折。

第8篇:三年级健康教育工作范文

1.三月:学雷锋再掀:

(1)学雷锋活动,大做好人好事,将雷锋精神具体化,赋予时代意义,通过做好人好事,少先队活动、板报、诗歌朗诵等形式进行。

(2)文明礼仪宣传教育:着重对学生进行以“讲卫生、懂礼貌、守纪律、关心人”的文明礼仪等养成习惯进行教育。诵记《文明礼仪三字歌》,通过小组背诵评比等形式进行。

2.四月:爱国主义教育

(1)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和谐观教育,了解中华悠久的历史和名人,知道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及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等,通过班会、板报等形式开展活动。

(2) 对学生进行“讲诚信光荣、不讲诚信可耻”的教育,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勤学守纪的道德情操,通过演讲、诗朗诵等形式进行。

3.五月: 民族团结教育:

(1)对学生们制定出法制教育工作计划,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内容有《新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保护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形式有案例分析、故事解说等,提高学生法律意识,懂得如何守法。

(2)对学生进行艰苦朴素教育,将革命老前辈的光荣传统,新旧社会的对比,让学生珍惜幸福生活,懂得勤俭节约。

4.六月:安全,理想教育:

(1)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主要内容有:在校内、校外及外出时应如何注意安全,形式有板报,讲解等。

(2)珍惜时间:畅行未来主题队会活动,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共创美好未来的思想。

5.七月:复习考试暑假安全教育

第9篇:三年级健康教育工作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 艾滋病; 知识; 态度; 行为

从国际流行趋势来看,青少年是艾滋病的主要受害群体之一。据统计,全世界25岁以下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超过总感染者的50%。而在我国HIV感染者中,有近57%的人为20~29岁的年轻人[1],大学生便处于此年龄段中。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具有较大的社会活动范围,且又正处于旺盛时期,再加上具有思想不成熟,缺少对新生事物的识别判断能力等原因,极易受到艾滋病的威胁[2]。值得注意的是,到目前为止,对于AIDS/HIV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和免疫疫苗,因此开展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是当前最好的“疫苗”[3]。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就有必要了解在校大学生艾滋病防控知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鉴于上述艾滋病流行趋势,本文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大学生有关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以及健康教育方面的需求,为学校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提供理论依据,以便高校开展对学生更为有效的健康教育活动。

1对象与方法

1. 1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某两所高校在校生1~3年级1312人。

1. 2 方法

1. 2. 1研究工具调查问卷:采用李迎[4]在对乌鲁木齐市非医学类少数民族大学生有关艾滋病KAP调查中使用的《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大学生艾滋病知识(K)20个条目、态度(A)10个条目、行为(P)4个条目及学生基本情况、知识来源、喜欢教育方式6个条目,共计40个条目。问卷不计分,对于各条目答对人数或类别用百分数表示。

1. 2. 2调查方法 在取得学校管理部门及校医院领导同意后,选取1~3年级在校生,讲解研究目的及填写注意事项,学生自愿填表,匿名调查,限时填写,填完后现场收回。对收集上来的问卷按年级归类,不合格的给予剔除。剔除标准:①问卷有漏项未回答的;②不能辨认字迹,模糊不清的。总计发放问卷1314份,有效问卷1312份。

1. 2. 3统计学方法对合格问卷进行编码,统一格式,输入EXCEL程序,利用SPSSl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描述和χ2检验。对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表示。

2 结果

2.1某两所高校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某高校学生艾滋病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例如:仅5.7%的学生认为艾滋病由男传给女的可能性大于女传给男;仅27.7%的学生认为与艾滋病人后1周,不能诊断出艾滋病;在回答“增强机体抵抗力能预防感染艾滋病吗?”这一问题上,只有14.1%的学生认为不能预防感染艾滋病。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理论知识普遍掌握较好,特别是艾滋病的三条主要传播途径学生知晓率较高,均在90%以上,但对非传播途径知识掌握不够全面,仅有47.4%的同学认为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

2.2 某两所高校不同性别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情况

被调查的学生对艾滋病的基础知识表现为男生多个选项明显高于女生,有统计学意义(P

2.3某两所高校学生获得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渠道及最喜欢的方式

2.3.1某两所高校学生获得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渠道学生获得预防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渠道是电视、报纸、书刊、宣传材料、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电视(75.3%)、报刊书籍(68.3%)、免费宣传材料(61.2%)是学生学习艾滋病知识的3个主要来源,而在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和健康教育中应居主导地位的专家讲授则排在倒数第三位,仅占26.9%。见表2。表2某两所高校学生艾滋病知识获得来源来源人数合计(%)电视98875.3报刊书籍89668.3免费宣传材料80361.2网络70653.8宣传栏、广告栏66050.3广播43733.3朋友41231.4专家讲授35326.9医生17713.5咨询服务594.5

2.3.2某两所高校学生获得艾滋病知识最喜欢的方式调查显示,学生获得艾滋病知识最喜欢的方式以专业老师讲授为第一位,占44.9%,其次为电视、广播,占40.4%。见表3。

2.4某两所高校学生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及行为结果

对“不必担心通过拥抱握手传染HIV”,91.3%的学生持同意态度。男生持赞成态度的84.5%少于女生持赞成态度的9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之间对此项持同意态度的以三年级最高(100%),其次为一年级(92.9%)和二年级(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对“不会因献血而感染艾滋病”,仅19.6%的学生持同意态度。18.1%的男生持赞成态度少于19.9%的女生持赞成态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之间对此项持同意态度的以一年级最高(27.7%),其次为二年级(18.2%)和三年级(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90.4%的学生认为“不正当的可感染艾滋病”。不同性别、年级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8.2%的学生认为“HⅣ阳性者的检查结果应保密”。不同性别来说,36.6%的男生对此项持同意态度,明显低于64.6%持同意态度的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只有少部分的学生(10.9%)认为同性恋是不正常的,是病态的。男生(15.3%)多于女生(9.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对“HIV感染者公共场所工作”,74.4%的学生持同意态度。男生(79.2%)多于女生(72.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对“我会和艾滋病患者约会”,仅有14.7%的学生持同意态度。男生(8.3%)低于女生(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之间一年级(23.2%)高于二年级和三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对“与艾滋病患者一起上课”,54.5%的学生持同意态度。男生(55.6%)高于女生(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96.1%的学生对艾滋病患者持同情、理解的态度。男生(84.5%)明显低于女生(9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69.2%的学生认为学校或幼儿园应收纳艾滋病儿童。不同性别、年级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1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调查的学生对艾滋病基础知识的掌握欠准确和全面,这与李迎[4]的研究结果一致。提示虽然健康教育使更多大学生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但教育中涵盖的知识过于理论化,实用性不强,深度与广度有待提高。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理论知识普遍掌握较好,调查结果比焦淑丽[5]及李敏杰[6]等的研究结果稍高,相近于张玉亚等[7]的调查结果,说明近年来大学生有更多机会从学校和社会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从而提高了对艾滋病的认识。而对于非传播途径知识掌握不够全面,说明在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方面宣传力度不足,很多学生把非传播途径误认为传播途径,谈艾色变,增加了其恐惧感。因此通过健康教育课在大学生中进行全面系统的艾滋病安全性教育,以帮助其正确了解和掌握艾滋病知识,弥补认识不足,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对艾滋病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方面男生多个选项明显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生理、心理趋于成熟,在今后的艾滋病健康宣传教育中,学校应兼顾不同性别、年级大学生的特点,要有针对性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其知晓效果。针对对艾滋病知识掌握的片面性,开展全面系统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了解和掌握艾滋病知识,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这也有助于大学生成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主力军[8]。

3.2大学生艾滋病有关信息的获取渠道及最喜欢的方式

学生艾滋病知识最多来源于电视、报刊书籍等大众媒体,由于大众传媒其教育形式简单,受教育面广,经济实用,不失为一种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好手段,应予以充分重视。而在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和健康教育中应居主导地位的专家讲授则排在倒数第三位。这说明我们高校中对于大学生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还远远不够,许多学校领导对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为了能更全面地了解艾滋病防治知识,就必须充分发挥专业老师的作用。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有利条件,定期开办预防艾滋病知识专题讲座,并根据教育部有关精神,动员学校各有关部门及团组织、红十字会等广泛参与,通过同伴教育、主题班会、绘画、读书活动、知识竞赛、图片展览等多种形式,展开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掌握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和相关生活技能,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

3.3大学生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

调查表明学生对艾滋病感染者和与之相处的态度仍存在着明显偏差和歧视,学生虽知艾滋病病人应当被关爱,但并没有真正认识关爱的含义,他们反对“鄙夷、歧视艾滋病病人”,但对歧视持反对态度者中很多是迫于来自外部的是非观念与良知的压力,而非内心真实意愿[9]。这表明要逐步消除这种偏见与歧视,需要对AIDS有更深入的了解,并结合心理卫生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等,在增强防病知识和意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建立对待AIDS病人或感染者的正确、理性态度,消除偏见和歧视。另外由于受西方性解放的影响,部分学生认为同性恋是很时髦、很前卫的事情,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取向。在艾滋病传播扩散当前,同性恋已成为我国防艾工作不可回避的现实。

3.4方面

多数大学生既初步懂得HIV的传播同性接触密切相关,但同时却采取危险行为,即存在性病艾滋病知识与对待危险行为的态度不一致的现象。当今大学生的性观念正日趋开放,而与之对应的是预防意识的淡薄和预防技能的缺乏,这种与防病相分离的现象已置大学生于感染HIV的高危境地。这也提示我们,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在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时,应针对这些薄弱环节强化干预,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同时注重宣传安全套在预防艾滋病中的重要作用,从而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

4小结

与大学生日趋开放的性观念和活跃的相比,他们对艾滋病的预防意识和预防技能并没有相应提高,这些都使得近些年来大学生成为HIV的高危易感群体。因此,亟需采用大学生容易接受的多种健康教育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全面的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对其艾滋病知识薄弱部分进行强化宣传教育,正确引导其,遏制艾滋病在校园中的流行。

参考文献

[1]张孔来.艾滋病.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27.

[2]陈钢,顾防.浙江省580名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中国健康教育,200l,17(2):107-108.

[3]关丽华,李良成.一种新型的艾滋病健康促进活动模式.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2,3(1):57.

[4]李迎.乌鲁木齐市非医学类少数民族大学生有关艾滋病的KAP调查.新疆医科大学,2008.

[5]焦淑丽,谷有来.东北电力学院学生艾滋病知识和态度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3,24(3):498-499.

[6]李敏杰,吕海侠,等.在校大学生艾滋病认知状况的调查研究.中国医学伦理学,2001(1):18-19.

[7]张玉亚,董晓梅.广东省司法警官专业专业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3,24(5):5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