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产品交互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微信;交互设计;生活方式
中图分类号:TB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164-01
在这样一个“信息就在指尖”的网络时代,许多新兴移动即时通讯工具迅猛发展,当今此类产品鳞次栉比、参差不齐,并日益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国外的Kik、WhatsApp和国内的微信、米聊、Youni、口信。对于产品而言,能够被用户广泛接受且能通过优秀的体验留住用户即不失为一款好的产品。它们不应是设计者自己的灵感乍现,而是必定经由一个团队,在设计开展前,对真实使用者做出翔实的研究,真正了解使用者所需,为他们考虑,然后再进行的大胆创新。在国内,微信从面世至今短短时期内以其良好的交互体验坐拥了庞大的用户群,并在人与人的“口碑相传”中,继续整合用户并领先于其它几款产品。
一、立足用户需求,创建新的用户体验
不同地域的用户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和行为方式,因而产品也有其独特的市场环境。这决定了中国的移动即时通讯产品的交互设计应符合大众特定的使用习惯、思维模式以及大众审美。微信丰富和简化了手持设备用户之间的沟通方式,让人与人的关系变得更富有弹性——在实时或异步沟通的前提下,既可以和熟人联络也可以与新朋友互动。让用户从容地按照自己的意愿管理社交关系。
(一)简约新平台
目前,国内的QQ、邮箱、手机通讯录、微博等产品中饱含了网络平台化的人际关系。微信打通此类产品,并随之加以LBS(基于位置的服务)、摇一摇、漂流瓶等社交手段,以及语音对讲、二维身份识别、动感表情、小游戏等功能。微信的通讯形式则融合了文字、照片、声音、视频,已经将短消息的形式从文字时代带入了多媒体时代。此举帮助用户有效整合和管理了关系链,是在信息碎片化时代关于沟通内容与方式的有效整合,满足了用户深度和多层次的沟通需求,丰富了用户体验。与此同时,微信也自然转化为一种新颖的通讯产品。微信的界面尊崇“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功能设计较为简洁清晰、规范统一,使任何功能都保持在在“点击三步”以内。
(二)社交多维化
移动互联网社交应用正在构成一种新型的社会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人们仿佛很熟悉,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价值观,但仿佛又不太熟悉,也许到老都没有见过面。这种关系社会被称之为“半熟社会”。在当下“半熟社会”比较突出的环境下,微信打造并管理了一个全新、多维的熟人与陌生人并存的社交关系圈。全民社交圈的表征是一种点对面的交流,LBS、摇一摇、漂流瓶等社交手段的出现,让用户获得更多的沟通和交流方式。LBS通过搜索开放位置信息用户寻找附近交流对象并通过摇一摇与漂流瓶,整合了具备地域特点的群体传播功能,带来了全民社交的热潮。由此可见,微信产品构架在用户需求化和社会化方面。
二、创新生活方式
一种新产品的问世可能带来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使人在消费方式和消费内容上都发生着改变。微信自问世以来,版本快速地迭展,因其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受众范围越来越广泛,价值也在不断增大。“按着手机对讲”的全民社交热潮开始替代传统的联系方式,并使用户的关系发生改变。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微信无疑也悄悄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一)用户关系上的革命
微信交互方面强大的可用性表现在,它“描绘”了一种“没有陌生人世界”的场景。用户在维护亲朋好友的基础上,也可以即时结交远在天涯的新朋友,或随时认识近在咫尺的陌生人。也可以说,未来的可移动“短信服务”,已经不仅仅是通信形式和内容,而是基于用户关系的多媒体信息传递。传统信息的一个很大缺点就是私密无法保障,微信通过加入手机认证、用户关系验证,很好地保护了用户的隐私,杜绝了基础通讯领域的垃圾广告和恶意骚扰。还通过添加手机绑定功能,进一步将用户实名化,使强制性的推广和广告无能为力。由此给营销界带来了问题,迫使他们只能采用更好的服务。从这一点上来讲,微信更为符合社会化原则的人性化方式,体现了它交互设计的友好性。
(二)新生活方式的创新
当前微信的用户体验还在不断提升,无论是语音对讲,还是LBS交友,或是其它互动功能,都创造着一种轻松、有趣的掌上社交生活。这也正体现出其交互设计的趣味性。如果其能与手机直接结合并集成到低端手机,并通过按键与语音直接选取通信对象,那么微信还将进一步普及到特殊人群,如老人、小孩、残疾人等。微信以人为中心的交互设计理念,带来了一种简约、无拘无束、与众不同的沟通方式,通过社交手段实现海量信息的大面积共享,扩大了用户的体验范围。这也正好满足了人们对自由生活态度的追求并成为一种时尚,随着沟通和社交模式的群体化变革,微信自然也引领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三、微信狂欢
微信作为现代众多沟通产品的一种补充和创新,就像Apple产品带来了一种音乐行走的生活方式一样,它创造的是一种随性的通讯和社交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反过来也在继续推动着微信交互体验的不断提升。这就需要设计者与用户在产品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交流,注重用户意见的反馈以及设计者对产品的优化。
微信作为一种随时随地的廉价文字信息、语音、图片、视频、LBS产品,将会颠覆过去十年的电话、短信服务,成为各年龄层、各地域、各阶层的通讯手段。其可用性、易用性、友好性和趣味性更加缩短了陌生人之间的距离,让人们更加随意和亲昵地接触,“人人微信,展示自我”的局面带来微信的狂欢。届时,微信的用户体验必然会引领新时代的社交沟通趋势。
但是,类似手机的普及给特殊人群带来负面影响一样,微信的狂欢必然会引起用户的群体效应。为了避免产生“卡夫卡式的噩梦”,就更需要将微信的交互设计引向超人性化的层面。
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参考文献:
[1]匡冬芳.半熟社会[J].IT经理世界,2011,19.
交互设计是以早期的人机交互为研究基础,依托信息技术发展延伸而来的一种新的设计思想。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信息时代下,交互设计的概念也随着先进技术的应用随之更新。传统概念中的人机交互是关于设计、分析和实现人、机、环境系统下的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准确性和舒适度,其研究领域多与计算机科学、人机界面设计相关,所关注的重点是软件系统的用户操作界面,其目的是用过解决复杂的技术来使得软件达到可用和易用;从表现形式上人机交互研究的是人与计算机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通过输入和输出的行为来展现思维逻辑的一种交互方式。而产品交互设计研究的重点是基于情境下建立一种逻辑架构的信息系统,实现人和产品之间的互动与信息交换,它所要考虑因素的包括目标人群的文化背景、使用环境以及在使用产品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和心理感受,是研究人和产品系统及环境系统信息输入和输出的交互行为。
作为现阶段的交互设计是一种具有很强的逻辑叉学科,在设计过程中它考虑的是用户心理需求、系统交互的人机和谐、对用户行为意识及思维模式的引导。交互是一个信息交换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行为,当用户手里拿到一个完美及合理的产品时,在用户与它建立交互关系的瞬间,它所验证的是一个情感的沟通和互动。交互设计的逻辑重点在于它是有设计师在理性思维的主导下建立的一个模型,通过这个模型的架构所反馈出来的信息去符合和融入到用户使用产品状态下的感性思维当中,使之达到和谐的交互模式。
二、行为意识在产品交互设计中的价值
谈到用户行为意识,从心理学角度可以拆分成行为和认知两个方面去分析。认知指导行为,行为影响认知。当我们遇到一件事情或者使用一个新产品时,尤其是对那些感兴趣的事情或者使用正在流行的产品时,每个人都会建立自己的认知模型和行为特征。影响用户认知和行为的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如用户处的环境背景(文化、语言、受教育程度),用户的感官特性(视觉、触觉等其他认知方式)、用户对产品的期望和态度及用户本身具备的技能和弱点等。对目标用户的认知和行为特征进行一定的客观分析,能够有效的帮助设计师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正确评估用户的需求,确定用户目标导向,从而设计出真正满足用户需求、提升生活品质的交互式产品。
(一)交互方式迈向多样化发展
人机交互设计理念最初应用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和软件界面设计中,研发设计人员注重的是软件界面的功能化及操作结果,用户只能按照固定的软件程序和要求进行使用和服从,最后使得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时形成了一种呆板乏味的单一模式。而随着现代交互技术的发展从理念上优化了以往的人机交互形式和思维模式,交互设计所注重的是系统下情景交互的和谐体验,尊重用户的心理需求,了解用户的行为习惯,分析用户思维逻辑,设计师转换到用户角色去寻找创新元素来设计研发产品,将用户与产品之间的认知差异不断跟进、完善,以实现人机交互系统的人性化和智能化。
在以用户体验为设计核心的今天,产品设计不断趋于多样化发展,这样不仅横向发展了产品的类别,而且纵向角度也不断丰富产品的个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意识与产品本身的特藏着许多共通的可能性,设计师通过研究发现用户行为规律下的这种共通性,并融合以认知、行为主导的交互设计,将这些“共通的可能性”转化成设计要点和元素运用到产品创新设计中,以突显产品和用户体验的独特性,使交互方式不断趋于多样化并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二)产品交互设计创新的基础
“人的精神意识可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这一说法由弗洛伊德在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提出。”无意识行为也称潜意识行为,是一种条件发射的心理行为,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工作中,它是人最本能最直接的内心体现,它的表现方式因人的所处环境和经历体验不同而不同。从行为学角度上讲,产品的设计就是对行为的设计,当用户的某种特定行为对某一事物表现出一定需求时,设计师可以通过对此行为的研究进行客观和深层次的挖掘问题,捕捉交互创新形式的灵感和设计要点,这时一种新的人与产品的交互关系便建立起来了。
对用户而言,日常生活中的无意识行为通常不会引起特别的关注,但它长期以来融入与我们的生活中,形成一定的习惯并无形的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生活。作为设计师而言,应以敏锐的洞察力去捕捉生活中人们的无意识行为特征,运用设计手法将其转化为有用的设计元素运用到产品设计中,并将用户的无意识行为转化为设计概念,为产品的交互方式提供更多的创新源泉和动力,呈现出更加合理的交互产品,从而给用户意想不到的情感体验和交互方式。日本著名设计师深泽直人创建的±0品牌系列产品,以观察生活中的行为细节、心理情感为设计灵感来源,在他的设计中洋溢着人文关怀和生活趣味,同时对细节的准确把握,丰富了产品内在情感的表露和外在价值实现。例如深泽直人设计的一款底座带有托盘结构的台灯,就是一款基于情境的交互式产品。当人们结束一天的工作,身心疲惫的回到家中,你会放下钥匙或者电话顺手打开台灯,而设计师就是抓住了人们生活中的这个行为细节设计出这款台灯,将台灯的底座设计成具有储物功能的托盘形状,当你打开门回到家时不由自主的将钥匙或手机放进盘子,这样台灯就会感应式的自动打开;当你准备出门的时候,将托盘上的钥匙取走时灯就会自动熄灭,这样的台灯伴随着你完成完整的一天。
三、交互式产品设计的发展
交互设计将设计目标集中于产品的最终用户上,是直接影响最终目标用户的设计。设计产品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用户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各种需求,评价一个产品是否成功关键是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能否达到用户的预期目标。
在工业设计领域研究范畴内可将产品分为:技术驱动型产品和用户驱动型产品两大类。技术驱动型产品以技术为特征,以高端先进的技术性能和硬件设施吸引消费者,如具有高端配置的计算机;用户驱动型产品以用户的高度交互需求为特征,所关注的是产品给用户带来的愉悦和体验,如产品精美的造型、细腻的质感、强大的功能及使用的便捷性等。因此我们将以交互为主要特征的用驱动型产品称为交互式产品,像我们生活中的手机、厨房电器、数码相机及汽车的仪表盘和笔记本电脑等。伴随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交互设计和交互式产品设计不再停留在单一的软件界面设计中,正在逐步向有形的实体化工业产品设计领域渗透发展。
(一)交互设计是对产品设计的超越
依托先进技术发展起来的产品交互设计在表现形式、行为控制及交互内容均优越于传统工业化的产品设计。传统工业产品设计着眼产品的功能、批量化、构造、材质等设计要素,以及采用的加工工艺、技术及市场前景,同时间接影响着产品的最终消费者和市场份额。产品交互设计关注的是使用者与产品系统之间信息交换的行为逻辑、传递方式和情感体验,以及支持这种行为和功能的后台技术。交互设计实质上是在产品设计的基础上实现一套完整及理想化的系统设计,将其思想在产品设计中的引入和使用,不仅解决了由认知差异导致体验缺失和交互失败,而且还可以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娱乐提供更加合理舒适的交互式产品,使得生活方式更加舒适和多样化。因此在用户和产品进行信息交流过程中所带来的具有感官体验的交互设计超越了近代工业化的产品设计。
(二)以人为本是交互设计思想的根本原则
体验时代下的交互设计发展速度如雨后春笋。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如何做到更具人性化、智能化的用户体验和交互功能?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途径是将以人为本的交互设计理念引入进来。无论科技发展到何种程度,都应将用户需求放在第一位,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在交互的过程中,行为导向和信息架构的合理性与交互是否顺利密切相关,用户和产品之间引出的感官体验对交互设计颇为重要。好的产品不应该只满足功能上的需求,更需要激发出用户积极乐观的行为和意识,让产品与用户之间形成一种依赖感。
随着交互技术的不断进步将给人们提供全新的交互空间和生活方式,一方面体现高科技带来的方便和对未来智能化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又满足了人类高度需求的交互设计,使得人的需求层次达到自我需求的高级层面。并驱使未来的交互式产品趋于智能化、人性化和有机化,引导消费者由情景交互升华到意境交互的高度享受,最终使得产品、科技和人文艺术有机融合,完美和谐。
四、结语
行为意识作为交互设计的核心理念,交互设计是产品设计的超越,同时也是产品设计创新的有效途径,因此关注用户积极乐观的行为意识是现今产品设计发展的重要准则,以人为本的交互思想应用于产品交互系统将会成为未来交互式产品的黄金法则,并把更具人性化、智能化的产品设计带入一个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原研哉著,设计中的设计[M].朱锷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10.
关键词:老年人;智能产品;交互设计;用户体验
一、绪论
(一)课题背景
1.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老龄化的速度越来越快。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的6.96%,按照联合国标准,若一个国家中65岁以上人口比值达7%以上,便可称为老龄化社会。同时,人口信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老年人对产品的需求更加多元化,但目前市场上老人产品种类繁多却不能满足老人需求,并没有吸引老年人消费者的关注,老年产业的开发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2.交互设计的兴起
随着交互设计在产品设计领域的应用的不断增加,产品的结构和功能也相应的变的复杂起来,这使得产品对用户的指令的反应有不可预知性,也就是说产品性能和用户理解之间存在鸿沟,导致用户无法预知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从用户的角度来说,交互设计是一种新型的产品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方式,它能有效的缩短用户和产品之间的距离,使产品变的更加方便使用,交互设计的核心使了解目标用户的期望、交互行为方式和用户的心理行为特点,并通过设计将这种需求表达在产品之上。
(二)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的发展
在交互设计的概念中,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的核心思想是解决人与物的问题,即以人为中心,考虑“人性”与“物性”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解决人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的隐性需求的问题。对于独居老人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而言,用户可能不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确切需求,居家养老系统作为一个完整的设计系统,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设计者全面了解用户需求,设计者可以通过观察用户的行为语言,了解用户的具体需求,分析需求背后所指向的目的,从而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及用户体验度。所以通过系统的设计方法,全面的了解用户体验,能引导设计师重新审视整个系统的设计过程,整合用户提供的信息提出新的设想,由此产生的创新才能使用户真正获益。
二、老年群体研究
(一)老年群体的生理特征研究
人类衰老的表现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身体机能下降,反映变慢,视觉和听觉都会有所下降等等,其中最明显的老化表现是对人的认识活动作用最大的视觉和听觉能力的下降,所以才会出现老人手机,就是针对老年人视力和听力问题提出的解决办法,同时成功的体现了用户体验在老人产品中的应用。
(二)老龄群体的心理特征研究
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心理状态会发生很多改变,老年人的心理具有不安全感,孤独感,适应性差,趋于保守等特征,不同的特征在产品中能反映不同于不同的需求之上。然而,老年人的情感需求远远大于物质需求,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健康需求和尊重需求。健康需求是人进入老年期后的一种普遍的情感需求,惧怕空老生病,为身体健康而努力;尊重需求是在老年人离开社会工作岗位后希望自己仍能够体现自身价值获得尊重的一种惰感需求。(三)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对设计的影响人的认知能力具体包括人的智力、注意力、记忆力和学习能力等,分析老年人认知能力的特征有助于设计师运用恰当的方式进行界面的交互设计。老年人由于认知能力的老化会有情绪低落和抑郁的倾向,社会应利用所有资源为老年人提供符合老年人认知能力的各种服务,关注老年人的也理健康。
三、老龄产品的交互性研究
(一)老龄交互产品设计原则
1.简化操作原则
随着老年人的生理机能的退化,其感知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就使得老年人在面对繁复、智能的高科技产品时显得盲目和无所适从。所以相关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产品对于老年用户的可用性和易用性,尽量简化界面的操作方式。为实现这一目标,智能产品应该考虑一键式操作,减少操作步骤,降低分辨难度。同时还能增加语音交互等方式增加功能识别性。
2.视觉设计原则
以老人手机为例,手机界面的操作系统的交互设计规范中对设计风格进行了概括,因此老人手机操作系统的设计风格应结合原生系统风格和老年人用户的特征进行更加人性化的设计。在具体设计中,系统的界面设计更加趋向于半透明化,图标设计趋向于扁平化但并不抽象,很多页面通过色块的排布来区分区域,通过蓝色相应的明暗色调来区分不同的状态。3.语义清晰化原则语义清晰化就是指产品的操作界面要清晰合理,清晰易懂。现在的老年用户通常不懂得有效的使用智能的高科技产品,甚至严重的会产生排斥心理,这些行为和心理都是源于他们害怕自己的操作会导致产品出现故障或失效,这往往也是由于产品的语义不够清新,交互设计可以通过实时反馈,让用户知道自己的操作是否正确并提示他们如何进一步操作,帮助用户更高效的使用产品。
(二)老年群体交互产品发展趋势
老年人交互的发展趋势是与信息时展紧密相关的,我们必须关注的是,未来老年群体特征和他们对产品的需求会随着科技发展而产生相应的变化。正确的设计原则或建议应当是随着时代的演进和目标人群的特征变化而变化的,当下的老年群体的主体特征与十年后老年群体特征必然是有差异的。需要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形成不同的产品以满足用户需求。
四、小结
交互设计作为一门新型学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入到各行各业中,因为交互设计更注重的是机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通过调整人的活动来适应机器复杂繁琐的操作过程。这种“以人为本”的设计方法在来年产品中尤其适应,考虑到老年群体的特殊的心理及其特征,将交互设计引入老年产品设计是对老年群体,老年产品行业都非常有益的事情。
参考文献:
[1]《移动多媒体用户界面设计》[M].宋茂强,傅湘玲,陈丽萍,赵方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
[2]《手机界面设计与特点人群的关联性研究》[D]于媛媛沈阳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3]《交互设计指南》[M].(美)DanSaffer著陈军亮陈媛嫄李敏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
[4]《产品形态语意[M]》[M].陈炬编著.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
[5]《用户体验要素》[M].JesseJamesGarrett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二版。
关键词:智能产品;交互设计;研究分析
现代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于产品的要求不断提升,特别是在电子类产品方面,这些产品更加趋于人性化设计,充分满足了现代人对智能产品的需求。此外,智能产品的种类也在不断地扩大延伸,如儿童智能手表、智能家电、智能家居等等。当然智能产品的发展主要受到智能产品设计的影响。更加趋于人性化的设计方法为推动智能产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交互设计概念的提出丰富了传统的设计方法,更新了设计观念,本文主要就智能产品的交互设计研究分析如下:
1 交互设计现状分析
我国在交互设计方面的研究起步迟,而且研究较少,不管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操作方面,与国外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交互设计逐渐在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中得到了应用,并在平板电脑、智能家电、智能手机等方面得到了应用。
当前交互设计的提出和应用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阶段交互设计已经在方方面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智能手机的交互设计方面取得了更大的突破,更加快捷、方便地为人们提供优质服务,在此主要以智能手机的交互设计为例分析其现状,智能手机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且在智能手机发展过程中交互设计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当前的智能手机具备了以下几个特点:(1)通讯功能,早期我们使用的手机通常只具备打电话、发短信的功能,但是当前条件下出现的智能手机功能更加强大,除了打电话以及发短信的功能之外,已经据具备了多媒体的功能,通过借助QQ、微信等通讯软件在网络连接状态下可实现图片、视频、文档等的传输,通讯功能更加强大。(2)商务功能,智能手机在商务方面同样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可以对相关的商务文档进行处理,同时还能掌握最新的商务信息,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快捷。(3)娱乐功能,智能手机的发展实现了强大的娱乐功能,一些常用的歌曲软件、视频软件、游戏软件等越来越受到年轻人喜爱,不仅可以进行单机娱乐活动,在网络连接状态下娱乐活动项目更多。通过这种交互设计实现了智能手机更加强大的功能。[1]
2 智能产品用户体验需求分析
2.1 感官体验
感官体验是手机用户的第一体验需求,同时也是用户对手机最直接的感受。感官体验体现出来的是手机的硬件设计水平,也就是用户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不好,用户自然不会去追求。智能手机的用户主要以年轻人群为主,通常情况下手机的音质好坏、手机的外观形象、触摸屏的触感都属于感官体验的范畴。因此,在设计中通过交互设计可实现用户与智能手机之间的感官体验,如手机屏幕大小、手机内部键盘的形式、键盘的高低设置、屏幕的亮暗变化、单手操作等。
2.2 软件体验
智能手机中可以安装较多的软件,而软件设计人员会根据用户的需求设计出较多的软件,同时还会不断地对软件进行更新、完善等。软件体验也是智能手机交互设计过程中需要重视的,对于软件体检,主要是通过用户安装软件、运行软件之后才能获得软件体验,这种体验一般包括软件的运行速度、是否存在卡顿现象、软件占据的内存大小、软件内部功能的布局、软件的反应灵敏度等,当然其中还包括用户使用习惯的体验操作。通过软件体验可以让用户感受到智能手机功能的强大,同时也能更好地评价手机的好坏,反映出智能手机内部系统的整体性能,因此这也是用户体验的一个关键。
2.3 可操作性体验
在交互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可操作性体验,因为设计完成的产品最终是为人服务的。如果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充分从人的角度去考虑,那么最终设计的产品可能缺乏可操作性,无法满互设计要求,如设计完成的程序十分复杂、繁琐,用户在体验过程中无法快速地进入状态,自然就对这类产品没有兴趣,相应的也就不会有市场存在。
2.4 情感化体验
在智能产品交互设计过程中,用户还有情感化体验的需求,设计完成的产品通过提示信息、设计、颜色、对用户输入的响应,以及系统信息输出等表现,这种设计可让用户在体验过程中产生人性化用户体验。例如,小米手机在初次使用的时候,系统会出现语言设置、相关功能展示等,这些可以很好地引导用户了解产品,同时在引导过程中让用户学会怎样使用,通过相关的按钮操作等,让用户感受到与智能手机的情感交流。
3 基于用户体验的智能产品的交互设计
3.1 智能手机硬件的交互设计
在手机硬件设计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1)按键设计:根据人机工程学完成智能手机的按键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键盘的高低、形状、大小等,这些对于用户体验有较大影响,按键设计的交互设计可以让用户拥有更舒适的操作体验。例如,通过键盘高低、大小的调节,可实现不同用户的实际需要,更加方便用户与智能手机的交互。(2)输入方式的设计:输入方式是用户与智能手机交流的关键,设计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多个用户的需要,因此可设置多种输入法,如全拼输入法、九键输入法、语音输入法、手写输入法等。(3)外界环境因素的设计:在外界环境不能改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交互设计,对手机进行控制,比如根据外界的光线明暗变化调节屏幕的明暗变化,通话降噪设计等均属典型的交互设计。(4)特殊环境下的交互设计:根据部分用户的需求可以设置特殊环境下的交互设计,如手机设计中的驾驶模式、声控模式、拔掉耳机后自动暂停播放等。
3.2 智能手机的软件交互设计
智能手机软件交互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导航设计:软件交互设计中应该有返回、下一步操作提示等,这些可以引导用户完成软件的使用。(2)后台运行:在软件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后台运行设计,也就是可以同时实现对多个软件的操作,而不需要关闭软件后才能运行其他软件,后台软件的设计有利于其他软件的运行,彼此互不干扰。(3)方便退出:软件交互设计中加入一键退出和退出提示的设计,避免用户误操作的退出。
现阶段的智能产品设计更加趋近于人性化设计,如智能产品中的剃须刀界面在设计过程中就应用了交互设计,同时体现出了人性化设计。通过小型的LED界面将制作完成的动画和功能加入其中,在操作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输入关键字的方法获取服务,同时剃须刀的电量变化都可以通过LED显示屏显示出来,如此人性化的设计怎能不得到用户的青睐。
4 结束语
交互设计在智能产品设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阶段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交互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交互设计可通过操作界面实现人机互动,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交互设计将成为未来智能产品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将会成为不同智能产品之间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 祝源.可穿戴式智能产品中的情感化交互设计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5(12).
[2] 曹阳,刘文静.交互设计在智能家电产品中的应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12).
关键词:产品设计;交互设计;应用方式
1 交互设计概述
我国的经济在加入WTO以后,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整个国家的技术实力进步是明显的,在很多工业领域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与此同时我国的工业设计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交互设计思想在很多产品中都有体现,有些是显意识的,有些是无意识的。随着工业产品的门类不断增多,新产品层出不穷,这些产品的功能愈加复杂和使用人群越来越多,因而对产品设计中的交互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
交互设计诞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其内容刚开始仅限于人类和机器界面的信息互动,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交互设计的内容发展极快,变得多元化。交互设计的理念很快便扩展开来,不仅用于形式建构层,还用于生活用品。
交互设计的核心理念是让用户获得极佳的体验,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要以人为中心,充分考虑人在使用产品时如何与产品进行互动,扩充人们的交互形式,如此才能设计出交互式产品。交互设计最初出现在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所以最初的研究理论给人们一种限制与计算机软件相关界面的认识,这是一种误区。
交互设计思想有别于传统的设计学思想,既要讲究产品造型的设计,更要注重用户的使用心理,保证用户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
2 现代工业产品设计中交互设计思想运用方式
2.1视觉交互设计
我们感觉外部世界最基本的方式就是用眼睛来观察,收集到的视觉信息是我们做出判断的重要依据,人类的彩色直立视觉是我们有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征。在工业产品设计时,我们可以利用人类的视觉特征来进行视觉交互设计。一般来说,我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有语言、文字和图像,而经由人的视觉系统接收到的图像包含了人们所需信息的七成以上。
传统设计中对于视觉交互的理念是落后的,为了让用户在使用产品时上手更快,使用更舒服顺畅,现在在进行产品设计时,交互设计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深入。通过使用新媒体技术,当前的互联网交互技术吸收了传统媒介的精华之处,这大幅提升了视觉信息交互的广度和深度。笔者认为产品的开发过程中,有必要从视觉交互的角度认真审视新产品,这对创新设计的好处显而易见。
当下最有代表性的戴尔电脑,一开始就确定了先进的设计理念,以人为本,科技创新,作风严谨。这就决定了每件新产品的设计,花费了设计师大量心思,站在客户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当每个部分结合起来时,想要给用户完美的感官体验,就需要从艺术美学、人体工学角度思考,还需要从审美观念与感官使用经验方面思考,这样看来戴尔电脑研究者所进行的“设计”意义,已经超出了传统内容,不止于单纯视觉感受。
2.2听觉交互设计
现代工业产品设计中,不仅普遍采用视觉交互设计,还大量运用听觉交互设计,通常利用操作反馈获得。整个电脑运用过程,几乎在听觉中度过,比如用户敲击键盘出现的滴答声,简短,清脆,让用户听着声音就能获得别样的乐趣,放松心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劳动任务。还有轿车关门声就能给人一种独特的荣耀感受,嘭的一声,显然有别于卡车货车关门的声音,用户通过感受声音,可以体验出车辆的质感,自身身价的自豪感。听觉的交互很自然引起人的行为动作,获得良好的额外效益。
比如富士通公司出产的一种产品Ultra Mobile,它的液晶屏幕上设计成DJ音盘转台模样,具湎嗟比面而又强大的影音娱乐功能,键盘繁多,功能很多,可以编辑多种操作方式,有时候无需操作系统运作也能实现某种操作方式。获得360度现场音乐效果,音质美妙,听着5.1声道环绕立体扬声器,音乐爱好者会情不自禁奔放起来,借助设备中的音乐设计,创作出自己的音乐,从中获得陶醉,尽情宣泄内心丰富多彩的情愫。
2.3触觉交互设计
手是解放人类大脑的重要工具,在原始社会,人类就会使用手势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的手是如此的灵活多变,所以当人类创造产品并涉及到交互设计时,肯定会考虑到用手来进行交互的问题。
近几年来,多点触控技术的应用已然非常广泛,这种技术可以让计算机、智能手机识别出使用者多个手指发出的命令。这种新颖的操作方式,使得使用者和产品进行交流的舒适度有了显著的进步,在交互过程中,我们并没有传统交互方式那种冷冰冰的感觉。这种操作方式非常符合人类的天性,智能手机和平板的流行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这种多点触控交互方式的不断改进。
2.4 虚拟现实交互
虚拟现实交互是随着信息技术迅速发展而诞生的新型交互方式,它结合了以往的机械感应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可以将人类拉入一个虚拟的空间中,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来综合刺激人的感官,让人在这个空间中得以和虚拟的事物进行交互,来获得多种多样的体验和经历。当前的虚拟现实交互更多的应用在虚拟现实游戏和观看全景视频上,由于现阶段尚有一些关键技术还没有得到突破,我们在进行虚拟现实交互时,画面的解析度仍然赶不上现实世界,画面有的时候有卡滞延迟,触觉的交互也有些失真。但是笔者坚信,随着技术进步,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虚拟现实交互是未来交互设计的重点。
3 交互设计的一般流程
笔者认为交互设计的核心要素就是解决用户的问题,无论设计什么产品,能够被用户认可的途径只有这个产品解决了他们生活中的一个问题。
交互设计的第一步,不论是对成熟产品还是初创产品都一样,就是定义这个设计到底要解决用户的什么问题。这一步的做法有:用户访谈、实地考察、发放问卷等等。这一步可以说是整个流程中最核心的一步。第二步要收集能解决这一问题的用户相关的信息。了解了自己要解决什么问题之后,还要确定自己到底要为谁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很多人对自己的用户了解不够深入,了解用户的途径很多,最好的途径笔者认为还是协作调查,通过和市场、销售、用户支持等各个岗位的人交流沟通。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访谈和观察确认哪些人是目标用户,效率要比其他方式高很多。第三步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这一阶段,运用的方法和理论和传统设计区别不大。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使用所有的设计方法,诸如线框图、各种建模、头脑风暴、流程图等。第四步验证所提出的的解决方案,在交互设计中,难点就在于验证和迭代的过程,这个世界上有才华的人很多,有创意的点子也层出不穷。一个方案只有经得过市场和用户的考验,才是一个好的方案。为了保证这一点,我们可以对方案进行测试,测试的方法有用户测试、AB测试、远程测试及热图测试等,一个能够经过这些测试的方案,投入市场后一般不会出现大的漏洞。最后,交互设计要根据用户的反馈不断地对方案进行调整,并不是说产品一经推出,就一成不变了。这也是交互设计比之于传统设计最大的特点。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交互设计思想已然渗透到了现代工业产品设计的方方面面了,大到飞机轮船,小到手机平板,只要是供人类使用的产品,其设计过程中必然会考虑到人与产品的互动。在最前端的信息科学领域,交互设计的思想应用也是最广泛而深入的,在这个领域中,交互设计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直接而致命,一款手游中按键布局的设计就可能让这款游戏易于上手,也可能让这款游戏难玩至极。笔者在本文中对视觉、听觉和触觉在产品设计中的一些应用方式进行了分析,对交互设计的一般流程进行了初步探讨,本着抛砖引玉的本意,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参考文献:
[1]黄贤强.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齐鲁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关键词:电子产品;人机交互;项目课程;技术人员
中图分类号:TN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6)157-0092-02DOI:10.16607/ki.1674-6708.2016.04.054
人工交互智能系统是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成熟的一项分支,它的包含内容十分广泛。在人工智能技术与互联网络结合运用的过程中,使用者与机器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和互动。它主要包括自动设计、机器学习和专家系统等。
1电子产品设计中人机交互性的实现
人机系统交互性设计的用户界面优化中,利用vlaual-basic开发程式,开展集成块的预设计。数据信息的孔道设计工作,需要依据数据库信息调取的精准性来开展活动。在孔道校核阶段,强化三维参数化特征造型与人机交互性的深入分析,能够实现虚拟设计与个人情感系统的总体结构优化。建立类似于人类情感的特征模型,在solid-worka-api数据抓取中,实现机器功能与人类情感的特征提取,从而建立初步的开发系统特征库。在交互孔道网络布局和结构造型设计中,装配干涉检查的功能性界面,实现人机交互的最大值开发。人机交互程序开发过程中,技术人员调用用户上层应用程序,调用SI-GETNUM-Devices以及SI/GRT-product-微处理器系统。根据数据、地址、控制、总线选择和状态提示,实现交互式开发系统创新工作。
2电子产品功能开发中的人机性具体运用
2.1人机性开发的情感满足
电子产品设计中的人际交互功能性开发,是人机工程学开发中的重要板块。与交互式有关的学科或者设计种类比较多,包括人机工程学、计算机学科、建筑工程学、计算机支持协作。在具体的运用阶段,包括包装设计、影视后期设计、家居设计、工业生产,这些都要利用到认知人类工程学的知识。在电子产品交互设计的情感化设计方面,我们可以从微信的情感化设计中进行交互性分析。微信这款APP在设计的过程中,强调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一款软件的功能与“个人定位系统”、“在线货币支付体系”与“人际交往情感系统”巧妙融合,基于“朋友的核心”,满足了用户立体化的使用功能性需要。在简单的情感需求中,微信的情感化体验设计基于人性的懒惰特点,打造了简单轻松的朋友圈,使用者在朋友圈的虚拟交往中能够轻松获得某种情感满足。
2.2人机操作界面功能丰富性
在电子产品设计中,实现强大的扩展空间功能转化,能够吸引更多的用户。在温暖感的诉求中,微信登录界面是一个人站在地球之下,需求内心的寄托。用户使用微信能够与全球的用户进行有效的情感互联,满足了现代人对于孤寂中需求内心温暖的需要。在通讯录的整合中,微信用户界面与手机号、QQ号互相绑定,有利于虚拟社交与真实的社交关系有效融合。在“发现”的功能区板块,用户可以使用搜索功能,在精准和模糊两种搜索条件下,满足自我探索未知世界的新鲜感需要。朋友圈信息更新满足了广大用户追求生活中的温暖与感动的需要。在扫一扫板块中,用户可以通过扫二维码付账,使用查看工具用户能够定位自己所在区域的街景,满足个人出行的需要。在翻译板块使用“普通话翻译”,满足语音-文字转化的需要。
2.3人机交互的情感互联
在附近的人查找与信息获取的过程中,满足个人对于真实空间的存在感需要。用户能够在发现版块,实现自我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需要,从而满足个人的新鲜感。游戏版块的功能表达中,用户能够与真实朋友圈实现在线游戏新的情感维系。在人机交互的功能区开发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该通过坚持有序控制的方法,坚持真实的生活与虚拟功能的共同开发,在坚持们组用户情感需求的同时,创造出一幅完美的未来世界的图景。在虚拟成就感需求中,实现真实社交朋友圈的互动,例如用户通过我的相册来回味生活中的各种感动瞬间。在交叉性的朋友群互动中,我的银行卡与朋友群功能绑定的过程中,实现无限的商业空间开发。
3电子产品设计中人机交互的技术实现
3.1保证人机交互性的快捷实现
人机交互理念支持下的视频操控系统,技术人员可以使用手机、PAD、掌上电脑等设备,进行视频投影播放、暂停控制。需要技术人员从液晶显示器的智能化编码方式入手,将传统型的软件控制模式转变为虚拟多接口的控制模式。视频编码器通过数据通道实现数字基带信息的编辑和发送,数据终端处理系统对数字中频的输出频率进行控制,通过短波发信机实现用户指令发送。声码器依托声码通道和字符通道,实现数字基带信息的传送和接受。字符设备负责处理字符通信和字符控制,通过自适应控制器传递用户的控制信号。根据INTRANET智能化处理系统的数据分布规律,系统软件的决策者可以对信息访问和数据接口进行控制。在各种外部嵌入应用软件中,智能化处理系统采用算法优化、图形或者图像处理的方法,对信息推拉和应用层软件的处理效率进行深入开发。在应用层软件的优化方法,技术人员根据INTRANET应用层软件处理方法优化,实现OLAP高效互联环境中的数据升级。
3.2保证控制界面的操作稳定
电子产品应用层软件推理机软件开发过程中,采用推理机对模型库和知识库系统进行深入优化。电子产品人机互实现的关键领域是触摸屏技术的开发。触摸屏功能的开发应该使其符合一定的特征,在输入电压控制中,TP-A60-T型号的触摸屏电压应该为DC24V,电压范围适当控制在DC20V-DC28V之间。消耗电流根据市场上常用的屏幕功能型号的不同,允许其有对应性设置。其中,TP-A6—T型号的屏幕消耗电流为380MA,TP-560—T型号的屏幕消耗电流为280MA,TP-A60—L型号的屏幕消耗电流为380MA,TP-460—L型号的屏幕消耗电流为200MA.保证液晶触摸屏可操作界面的性能稳定,体现电子产品人机交互设计的科学性。
4结论
计电子产品设计中的人际交互系统控制方法,依靠人工神经智能系统数据处理方法进行目标实现,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较强的识别与分类能力,满足各种机能角色的需要。技术人员通过对人机接口的远程模块化管理,对与模型进行合理的分类并且进行多种选择。根据人的情感和思维表达特点,进行专家决策的模拟活动,对元件进行功能的识别和定位。
参考文献
[1]潘世华,徐济惠.基于CDIO理念的高职电子类工学结合课程探索——以电子产品设计课程为例[J].职教论坛,2015(14).
[2]Altium为电子产品设计提供平价且高度集成的数据管理方案[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1,11(8):187-287.
[3]潘世华,赵黎明,邵华,等.高职“电子产品设计”综合性项目课程研究与实践[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6).
[4]意法半导体(ST)采用塑料封装的MEMS麦克风实现更纤薄、坚固的电子产品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12,20(13):141.
[5]楼勇,王楠,张嫣华,等.高职《电子产品设计与生产》项目教学完整性与真实性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8):81-83.
关键词:Arduino;传感器;可视化编程VVVV;交互原型;实验教学
0 概论
Arduino(D1)是一款便捷灵活、方便上手的开源电子原型搭建平台,包含硬件(各种型号的arduino电路主板、电子元件和软件控制开发平台(Arduino IDE)。简单地说,其就是一块电路板,具有可供存储、编辑等处理的芯片和多个用于输出、输入信号的连接口――针脚(Pin)。Arduino的工作过程可以表述为:通过针脚连接不同的传感器捕捉外界信号通过针脚输入Arduino电路板;再通过之前上传到Arduino电路板的函数进行自动编辑;之后通过连接在针脚上的输出设备(有线或者无线的)把信号传递出去;从而控制如LED、麦克风、电机等电器元件,如图像信号、应用软件等数字信息。使用者可以在不需要了解过多电子技术知识与计算机编程语言知识的情况下,通过简单的练习,了解引脚连接的规律、函数的作用或可视化编程软件VVVV,便可以进行设计与产品开发原型制作。从某种程度来说,其更适用于艺术家、设计师利用其创作和设计互动类艺术作品、空间装置、工业产品等。
如图1所示,Arduino unn基础开发PCB板正反面,正面提供各种接入、输出和通讯端口。
Arduino于2005年诞生于意大利。作为教学实践,国外高校设计专业在教学中很早就引入了Arduino平台,作为学生设计作品呈现与评价的必要形式与方法。荷兰代尔夫特大学、德国施瓦本格民得专业设计学院(图2),早已在教学实践中系统地引入了Arduino交互平台,并将其用于交互设计教学中学生开展交互产品设计创作与最终作品表达的技术基础与手段。
1 产品交互原型设计课程
交互设计的设计规则中,原型设计是《设计方法学》的核心内容。该课程主要面向产品设计专业和信息交互专业方向3年级以上的本科教学,并作为专业实践课程而设置,共60~80课时;主要培养学生在产品设计课程中使用Arduino开源电子平台,真实模拟产品人机交互概念设计的能力;培养学生在智能产品设计领域,对于服务设计、用户体验设计、交互设计等的概念表现和产品功能与人机互动行为等的形象化、表达和评估等能力。这是目前国际上交互设计领域主流的设计方法与评估设计手段;并且,培养学生对未来产品的前瞻性设计方法的学习与掌握,是其核心的专业实践课程。
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根据产品设计和信息交互专业方向教学内容的要求,以及目前国内艺术院校设计学科的特点,重新规划了课程的结构和授课方式,以适应艺术类学生学习和掌握偏向电子技术与计算机语言的必要的专业技能和知识。
在翻阅了国内外相关Arduino内容的教材和资料后,笔者发现目前的教程及教材基本只针对Arduino的基础技术内容及开发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及技术解决方案的案例分析,并未对其应用及在艺术设计应用领域做有针对性的介绍。此外,大部分该类教材多为工科专业人员编写,所针对用户也大多是工科类电子工程、产品技术开发等背景的专业人员和专业爱好者。而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类专业是学生大多不具备掌握这类工科专业基础资料的能力,很难理解其中的单片机、传感器等电子元件以及计算机语言、软件编写与逻辑等,因此对其并不适用。可见,设计出一套适合设计类专业用户的Arduino产品交互原型课程迫在眉睫。
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在充分考虑产品设计专业特点与艺术学科的基础情况,在研究专业学习必要的电子技术原理内容基础的过程中,总结出如下几个方面的课程内容形式与教学方法:
首先,尽量避免使用晦涩的专业词汇、公式、定义基本的电子部件和电子技术原理。教师授课时应尽量把晦涩的技术过程形象化描述,从而更为形象、直观地为学生呈现硬件的连接图而不是电路图(图3)。
其次,硬件的模块化分类方式,能够使学生更为形象化地理解各个电子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及其在完整的系统里的作用与功能。例如,在一个用Arduino单片机完整搭建的电路中,教师应明确哪些电器元件属于输入元件、哪些属于存储元件、哪些元件具有通讯功能、哪些属于输出元件;并在授课前充分考虑学生设计方案中可能会频繁使用到的元件及元件组合,从而对其定义、分类。例如,在智能家居设计方案中,课题小组可能会用到的元件,如光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可将其归类为同一类型的输入模块,用于捕捉家庭环境中的环境数据;而对于某些用于使数据在不同设备中相互交换的元件,可以归类为通讯或者接口类模块,如蓝牙模块、WIFI模块、RFID模块、USB接口等。
计算机语言用于驱动和编辑连接好的电子元件,是用于发出指令的数据。可以形象地描述:硬件相互连接产生了躯体,而计算机语言编写的程序则是赋予躯体的灵魂。在程序编写部分,通常的课程和教材中会使用Arduino IDE(集成开发环境)完成,该环境需要具备C语言基础、工业设计专业;而艺术院校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基本不具备掌握这一计算机语言的前置专业基础。因此,在实践的教学中,笔者寻求一种可视化编程语言的解决方案,可视化编程软件VVVV可实现这一教学要求。该软件是一款简单原型设计和开发的图形化编程软件,可以作为大型数字媒体与物理硬件接口、实时动态图像、音频和视频等数据信息;可以同时进行与许多用户交互环境的处理;是非常适合艺术家与设计师的可视化编程解决方案(图4)。
2 教学方法
在考虑设计专业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以及相关专业课程衔接的基础上。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借鉴自身传统的问题导入法的教学模式,在学习Arduino的技术基础内容前,导入相关的用户需求与设计定位问题,并迅速地按课题小组选定的作品内容与设计概念方案导入原型设计的知识学习。这一阶段须建立在之前预设的特定课题设计内容的基础上,以课题“智能家居为例”。课题组在分别探讨家居生活中的各种需求中,发现2~5岁的儿童在家庭安防中的问题:这一阶段,儿童可以独立行走,并开始对家庭环境中未知的事物产生好奇。如去捅插座孔、伸手够高于自身高度的物体、攀爬高处甚至是阳_围栏与窗户;诸如此类的儿童安全隐患问题数不胜数。那么,什么样的设计解决方案可以避免此类危险,并在家庭环境内预设某些危险报警区域;当儿童进入时,可以预先警告父母或者对儿童采取阻吓措施呢。带着这些问题,课题组学生在学习Arduino的基本知识和各种传感器模块的功能后,其对超声波测距传感器的功能与设计情景中提出的问题产生了关联。
因此,该组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Arduino单片机与传感器,在输出设备的连接实验中,通过实验可以了解传感器不但可以测出具体的物体靠近的距离,而且可以把距离数据实时、动态地传递到Arduino单片机的内存中;之后,再输出变化的数值(变量),并通过某种设备转换变量为声音的大小、光的强弱甚至是色彩的变化等等;这个过程即是用变量控制输出设备的过程。课题组即可以基于此,迅速搭建其设计方案的产品交互原型。
3 课程实验、实践、设计
产品交互原型设计课程教学目的是使要学生掌握的Arduino开源电子原型平台,使其能够根据设计概念,连接硬件、编写程序,驱动硬件模块按照设计概念模拟产品的交互行为;最终在产品设计表达过程中,不仅掌握制作原型在外观造型、材料工艺、色彩搭配等方面的呈现,更重要的是产品的功能与人机交互行为上的高度仿真的知识与技能。因此,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是这门课的基础。实验以分组的形式进行,课题小组针对前期的设计内容选择相应的智能硬件模块(Arduino原型平台与输入输出模块)进行学习;从单一模块入手,循序渐进地学习多个模块组合使用与程序编写,发觉计算机、屏幕及键盘以外的世界;以使学生学习和掌握物体怎样能通过简单的传感器,监测周边的环境并应用于对数字世界的掌控。开源平台Arduino作为原型设计的主板,通过简单连接单个的传感器和机械装置,也可同时在可视化编程软件VVVV中进行编辑与控制,确保学生在掌握该主板基本知识的同时,了解可视化编程软件VVVV与Arduino相互配合的实践使用,从而避免使用需要C语言编程的Arduino IDE(集成开发环境)。具体的实验课题内容为:
第一,概述―Arduino是进入物理世界的接口。
第二,第一段代码“Hello World”。
第三,开源平台Arduino的开发模式、单独模式和作为无力界面与VVVV相连接的模式。
第四,“Firmata”连接VVVV,实现可视化编程。
第五,从反馈到循环,接收信号,编辑信号,再输出信号。
第六,RGB-LED,控制一个LED灯。
第七,关于传感器。一是电位器实验、设计实践;二是温度传感器实验、设计实践;三是加速度传感器实验、设计实践;四是RFID射频识别实验、设计实践;五是位移传感器实验、设计实践。
通过1~3章的学习,课题小组可以基本了解Arduino开源平台的基础知识与运转的机制;通过第4章的学习,了解和基本掌握解实现可视化编程控制和编辑开发Arduino功能的方式;通过第5章的学习,了解和基本掌握可视化编程必要的逻辑关系;第6章为前1~5章知识的综合实践练习,即通过可视化编程软件VVVV驱动并改变一个连接在Arduino开源平台上的RGB-LED灯(全色彩LED灯)的颜色;在第7章,各个课题组将有针对性地选择与自己课题相关的综合实验模块。由于章节限制,笔者在这里只节选一组实验模块作为实验实践案例。
实验案例:温度传感器实验、设计实践、设计案例介绍
背景描述:
我们可以通过温度传递非常多不同的信息。对于人体而言,我们可以推断出与之自然或健康的状态相关;对于人造物(产品)而言,可以理解为如反映其运行的状态等。通过温度传感器,我们可以把这种变化作为输入信号读入计算机。这类型的传感器通常会改变自己的阻值或者输出温度成比例的电压。
实验规则:
监控一个杯子的温度,同时通过一个彩色的LED灯显示。如果我们使用一个热源,如将一杯热咖啡放在离传感器很近的位置,则可以改变传感器的电阻值。这一改变可以使用Arduino主板捕捉并通过VVVV传输出去。在VVVV中,我们把温度转换为一个色彩值,并通过一个RGB-LED灯,使之可以看见。RGB-LED灯的色彩变化可以作为参照,提醒用户杯中的饮品是否达到了适宜饮用的温度(图5)。
如图5所示,一个简单的逻辑可以在Arduino的开发环境之中自然甚至完全地实施;但是,VVVV应用在原形搭建方面更为有用,因为其结果很快能够调整同时可以直接反馈并评价。温度传感器可以提供这样一种可能,温度可以直接转换成变量值,线性的变量值再次传输给色谱同时作为输出而应用。
实验材料:
温度传感器(LM35)、RGB-LED、Arduino主板、面包板、连接线和接口、3*10k?电阻
实验图与可视化编程(图6):
如图6所示,左边为电路连接示意图。其并非标准的电路图纸,只适用于设计类专业教学使用。右边为可视化编程软件VVVV的编程界面,程序以图形的形式组成,可以很直观地进行编辑。
实验结果(图7):
图7这个例子演示的是如何利用物理大小变化作为控制因素。当杯子还是热的、LED灯亮着红色时,他们可以同时传达给我们更多的信息。我们在享受饮品的同时,还可以期待多些……
4 设计案例
Tia(图8)是一款可以自动跟踪使用者书写习惯的台灯。当用户在做书写、阅读等动作时,Tia智能灯能够捕捉运动轨迹,且灯会移动到相应位置,自动调节光线的高低,以符合使用者的书写的习惯,避免了在光源的阴影下写作的情况;同时,它能根据环境光线的强弱自动调整书写光源强度,以达到最佳的书写和阅读使用的效果;此外,Tia还会自动感应使用者位置、声音和振动来判断,进行开启或关闭动作。
关键的原型搭建主要分为4个部分。第一,外观制造的工艺部分主要使用工程塑料的高压注塑以实现实体外观;第二,智能控制部分主要使用嵌入式芯片设计,嵌入Arduino单片机、光耦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视频识别等集成的硬件构架;第三,控制程序采用可视化编程软件VVVV编写,以实现对外部环境的感知和调节以及书写动作轨迹的捕捉;第四,机械部分采用四台伺服舵机四个维度的旋转达到光源方向与书写或阅读轨迹的同步的目的。
5 结语
“如果你想成为合格的程序员,你就永远成为不了优秀设计师。”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工业设计的定义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2015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ICSID)了新的工业设计定义:“设计是一种战略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流程,它能够应用于产品、系统、服务和体验,从而实现创新、商业成功和生活品质的提升。”该定义为科技飞速发展语境下的艺术设计与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思路与契机。以提高艺术性、形象化思维的创造力为培养目标的艺术院校,在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与专业知识构建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的影响。如果一味地摒弃自生独特的艺术专业特征与创新思维方式与能力,以适应科技的发展对设计的需求,将导致艺术院校培养艺术创新设计人才的教育目的和艺术学科的本质的动摇。在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大趋势下,如何从形象化思维的角度去了解技术、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工具(如计算机语言),从而将其选择性地引入艺术设计教育及人才培养领域中,笔者已在文中用自己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粗浅的案例进行了总结,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注释:①Tia(提亚)-书写习惯追踪智能台灯,获2015第二届“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铜奖,设计:林胜狮,林尧,指导:刘彦。
参考文献:
[1] Jan Barth,Roman Stefan Grasy,Jochen Leinberger,Mark Lukas,Markus Lorenz Schilling . Prototyping Interfaces Interaktives Skizzieren Mit VVVV[M]. Hermann Schmidt Mainz,2013:156-161.
关键词:用户设计产品;用户创新; 企业设计产品
一、文献综述
(一)用户设计产品的兴起
这几十年来,职业的营销人员、设计者、工程师而非顾客在新产品的研发过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尽管通常来说,在识别现时市场动态以及未满足的顾客需求时,听取顾客的意见是很必要的,而通常却是企业雇佣的职业设计师(或他们的转包商)负责把识别出来的市场信息反映在他们设计的产品当中(Cooper,2001)。直到现在,企业仍然没有意识到把顾客参与加入到新产品的研发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前景。如Schulze 和 Hoegl (2008)所说,“我们可以依赖于一种方法——询问顾客,让他们描述他们心中未来的产品,不同的人对产品的创意通常是很不一样的。”构成这种主流产品创新模式的主要假设之一就是:一个企业的职业人员,与顾客或使用者不同,具有创造新产品的专业知识,了解有用的产品信息(如Amabile,1998)。企业的职业设计师“拥有技术和能力,使得他们可以在大部分的设计任务中表现得更为高效”(Ulrich,2007)。此外,他们“通常在知识、训练度和经验方面,相比于顾客具有显著的优势”(Moreau & Herd,2010)。
(二)用户设计产品的发展初期阶段
然而,关于创意源泉的研究者(Von Hippel,1988)长久以来质疑着这种基础性的及其相关的假设,他们普遍认为,在为企业提供创意去解决为满足的顾客问题时,使用者本身是没有什么价值的。尤其,此研究发现创新不管大小,在许多行业中最初是由用户而不是职业设计师设计的(Von Hippel,2005)。在他们有深远影响的研究中,Lilien,Morrison,Searls,Sonnack和von Hippel(2002)进一步提出在创意产生的过程中积极的用户参与对一间公司的研发过程非常有用,至少在工业市场上。特别地,Lilien 等人(2002)把一些由3M人员和选定领先客户的开发出来的与那些通过更为传统方法开发出来的工业产品概念的潜在价值进行了比较。他们发现在由3M管理人员开发出来的主要产品创新指标方面,前者要优于后者。此外,他们发现由领先客户开发出来产品相比那些由企业内部生产出来的产品,在销售额方面要高八倍。
(三)用户设计产品的发展成熟阶段
现在用户创新已经发展成熟,此时很多日用消费品公司正在考验着传统的模式而且尝试用新的方法来将用户整合入灵感产生的过程中去。在整个过程中,像Threadless(做T恤)这样的公司不再雇佣设计师但是绝对地依赖于以他们的顾客群体来生产新产品(Ogawa & Piller,2006)。许多已建立的公司和品牌,如乐购,戴尔和无印良品如法炮制上述方法,因此现在把公众的意见加入到他们的公司内部开发的过程中来,这模式又被称为“众包”创新。在这种模式中,灵感创造被外包给潜在的大型、未知的顾客群体,从而形成公开呼吁(Bayus,2010)。因此,外包依赖于用户中的自我选择过程,而且这种用户愿意并能够对广泛传播的灵感创造竞争进行回应(Poetz & Schreier,2012)。
从概念上说,最有洞察力的观点是,一些顾客自主选择设计的产品会比那些由企业设计者设计的产品要好(Poetz & Schreier,2012)。用户可能因为他们作为消费者的经验,在产品创造的过程中相对于设计师而言具有比较优势。特别地,领先顾客可能自己会尝试去解决一些消费问题,而他们的理念可能会很具有商业吸引力,因为他们可以预测其他消费者未来需要什么(Von Hippel,2005)。通过众包激发的顾客群也通常相对于一个特定公司给定的设计师群体而言更为庞大和多样化;一个企业的客户群可能包含具有非常不同背景的众多有才华的顾客。此外,更多(和更为多样化)的产品创造过程提高了产生少量真正优秀产品的可能性(Schreier等人,2012)。
二、研究展望
至此,我们很惊奇地发现,用户设计产品相对于企业设计日用消费品而言,系统化的、实证性的市场业绩评估文献相对来说还是很少,尽管在此热议的研究现象已经引起了广泛而且持续增长的关注。这最有可能是因为从现实世界的实践中,获取市场数据的可靠的、量化的信息是很难的。这样的研究很重要,因为以顾客为驱动的市场创新的业绩会引导营销人员的有关判断,即是否跟遵循营销模式的改变,在新产品的创新过程中加入顾客的参与。作为综述性的回顾,本文也为未来的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Franke, Nikolaus, von Hippel, Eric, & Schreier, Martin (2006). Finding commercially attractive user innovations: A test of lead user theory.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23(4),301-315.
[2]Lilien, Gary L., Morrison, Pamela D.,Searls, Kathleen K., K., Sonnack, Mary, & von Hippel, Eric (2002). 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the lead user idea generation process. Management Science,48(8), 1041-1059.
[3]Poetz, Martin, Fuchs, Christoph, & Dahl, Darren (2012). The value of crowdsourcing: Can users really compete with professionals in generating new product ideas?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29(2),245-256.
项目教学车载产品课程设计
一、对项目教学法的理解
项目教学法作为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而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它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开展教学,使学生直接全程参与,体验、感悟、论证、探究。
二、《车载产品与维护》课程进行项目教学法的必要性
《车载产品与维护》课程传统的授课方式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学方法和手段较单一,缺乏“创新”意识,与生产、科研、职业技术脱节。目前,项目教学法恰恰符合职业教育的需要。项目教学法通过由教师设置任务项目,学生在教师指导实际操作训练中,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经验,兼顾生产性经验和学习性经验的获得,这正是职业教育课程的基本目标。项目教学法根据工作实践中真实任务设计所形成的项目课程,有利于学生对工作岗位任务的真实性、整体性的理解,有利于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一体化,有利于实现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行为养成的一体化,有利于促进学生独立工作和合作学习的一体化,有利于促进教学相长、师生互动,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咨询者,真正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车载产品与维护》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的设计原则
本门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1)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协助、协调和监督的作用。(2)创设协作学习的环境和学习的资源并以实践为中心。我院一直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近几年更是加大建设的力度,授课环境不断完善,建成了理实一体化教室,车载产品原理与维护实验实训室,配备了教学所需的各种车载电子产品及维修工具,而且随着车载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实验实训室也不断引进新的产品。这样在授课时就能够将学生实践引入到教学中,使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知识和技能,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主动探索和自觉学习,体会学习的乐趣,掌握学习方法,从做中学。(3)针对课程选出适当项目,开发项目课程。①项目课程,本门课程由三个项目组成项目课程,纵向上三个项目之间按照并列式的逻辑关系安排任务。横向上每个项目分为若干个模块,一个项目与其对应模块是分解的关系。②项目课程下的模块内容。以工作任务中的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主要内容包括工作任务、技术实际知识、技术理论知识、工具材料、教学要求、技能考核要求、学习时数,等等。(4)以项目完成的综合情况为评价的角度的原则,在评价时,不仅要看项目成果,还要从对学习、研究、实践等方法与技能的掌握、创新精神、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等发展情况进行客观、真实、全面的评价,真正调动学生的兴趣。
四、《车载产品与维护》课程的教学设计
(一)《车载产品与维护》课程简介
《车载产品与维护》课程是高职院校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也经历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特别是车载产品已经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方便了大家的生活。本门课程介绍了方便在汽车运动中使用的电子产品,如车载MP3、MP4、GPS、车载DVD、车载电脑、车载电视等及相关产品的维护。
(二)教学内容设计
本门课程设计了5个项目。项目一:车载收音机的故障检测与维修;项目二:车载CD机的故障检测与维修;项目三:车载DVD的故障检测与维修;项目四:车载导航仪的故障检测与维修;项目五:倒车雷达与倒车影像。5个项目涵盖了课程主要的知识点,授课时采用教、学、做相结合的项目教学法让学生掌握车载产品的内部结构及维修方法,当课程各知识点讲完时,项目设计也相应完成。
(三)教学目标设计
本门课程教学目标分为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掌握车载常用电子产品的组成和基本原理;(2)技能目标。在操作过程中掌握维修工具,仪器仪表的使用,掌握常见维修方法,使其符合职业资格标准和岗位规范要求;(3)情感目标。在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协作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初步形成团队意识,注重社会能力及综合职业能力的养成;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分析取舍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1.根据项目内容和目标设计项目任务书并下发给各项目小组。项目任务书包括组号、成员、项目名称、学习目标等内容。车载收音机的故障检测与维修项目学习目标分为知识目标:掌握电烙铁、热风枪的使用方法;掌握调幅/调频立体声收音集成电路;掌握放音电路;掌握快进/快倒静噪电路;掌握音量调节电路;掌握双声道音频功率放大电路。能力目标:提高学生使用工具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相关资料搜集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团队合作力与沟通能力;自学能力及自我表达力;培养职业素养;协调能力。
2.项目小组接受任务后组织讨论分工。分工时按照真实岗位规范划分任务和工位,使得本课程授课内容和社会用工单位接轨,真正培养一批符合需要的技术工作人员。
3.项目小组成员学习、搜集、整理项目知识和相关信息。小组成员可以通过到图书馆、上网等渠道学习、搜集与本项目有关的知识点。
4.项目小组接受指导教师对相关知识点的辅导后设计制订实施计划。
5.按照实施计划实施该项目。项目一中,是对调幅/调频立体声收音集成电路;放音电路;快进/快倒静噪电路;音量调节电路;双声道音频功率放大电路这五部分电路进行分别的拆装,了解各部分电路组成及原理后,进行小组之间相互设置故障,然后进行维修。实施过程中教师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进行组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