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职称英语考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技术人员职称英语等级考试;效度;专门用途英语测试;阅读测试
一、引言
自1978年以来,随着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政府对英语的教与学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英语等级考试(以下简称职称英语考试)是由国家人事部于1999年开始组织实施的一项国家级英语考试。专业技术人员必须通过该考试才能获得其专业技术职务的晋升。对这样一项与职称挂钩的全国范围内的英语考试进行质量调查和分析,不仅对专业技术人员个人及单位具有重要意义。对社会也将产生广泛的影响。
二、理论基础
现有的职称英语考试共分三个专业类别:综合类、理工类和卫生类,每个专业类别的考试各分A、B、c三个等级。该考试重点考查应试者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本文首先需要详细论述专门用途英语测试、阅读测试以及效度、信度等测试质量标准的有关文献资料,在此理论基础上对职称英语考试进行效度研究。
2.1专门用途英语测试
与专门用途英语或专用英语(EnglishfDrSpecificPurposes:ESP)相对的是通用英语(EnglishforGeoeral;EGP),两者的区别纵乎在于目的不同——是“专用”还是“通用”。但事实上,用相对的概念来区分专用英语和通用英语必然会导致两者的界线不明。Hutchinson和waters(2002:53)明确指出,区分两者的不是目的的不同而是对目的的意识,也就是对学习者需求的意识(theawaremeasoftheneed)。其实,早在1980年Robinson就认为,对学习者需求的注意(attentiontotheneedsoftheleamer)肯定是。专用英语“定义中的一个关键要素。
这种对目的或需求的意识决定了专门用途英语测试考查的是应试者使用语言实现其专门目的的能力,即语言交际能力。很明显,应试者的需求不同,他(她)所应具备的交际能力也相应的不同,那么,专用英语测试的内容和方式也应有所不同——任何一次测试都应是为需求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应试者专门设计的。测试的设计者的最初工作必须是对应试者的语言交际需求。或称目语真实使用情况(Targetlangungeuse)进行分祈和确定。然后测试内容(包括语域、语体、主题、语言技能等)、测试任务、评分标准的确定都应建立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之上。测试的整个设计过程需要语言专家和专用英语使用领域的专家之间的密切合作。
2.2阅读测试
阅读是一个过程,例如,Hedge(2002)将阅读过程描述为一个有目的的(purpossful)、阅读材料与读者的背景知识相互作用的(intemctive)、读者对阅读材料作出评价的(critical)过程。阅读也可以被看作是这一过程的结果——理解,例如,Nuttall(2002)强调,阅读的关键在于理解——从阅读材料中获得意义(makesenseofthetext)。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对这个过程进行测试显然是非常困难的,而对其结果进行考查则容易得多(A1-deroen,2000:3—7)在考查阅读理解时,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阅读是有目的的活动,测试者应考查读者为了达到阅读目的对阅读材料是否有充分的理解(adeqllaleunde—tanding);二是不同读者的背景知识会有差异,不同的知识系统与阅读材料相互作用以及不同读者作出自己评价的过程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测试者应认识到可能有一种以上的理懈是可以接受的。
在影响阅读测试的诸多因素中。有三个主要因素:阋读技能、阋读材料2.3测试质量标准B”hmaIl和Palmer(1999)从六个方面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如何评估测试质量,这六大质量标准是:信度(reliability)、效度(validity)、真实性(authenticity)、互动性(intersctiveness)、冲击(impact)、实用性(practicality)。其中,信度和效度是保证测试质量的两个主要的标准。
信度是考试分数的基本质量,如果测试成绩具有稳定性,那么这样的测试是有信度的。具体地说,同样的考试或平行卷考试对同样的应试者分两次进行,如果两次考试的分数接近,考试是有信度的,但如果两次的分数相差太大,考试就缺乏信度。效度强调的是考试分数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测试者的测试目的。也就是说,如果测试的内容与测试者想要测试的内容不一致时,这个考试的效度是低的,甚至是没有效度的。Bachman和Palmer(1999:23)认为,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因此,设计出对路的考试内容是关键,在此基础上应尽可能地提高测试信度。
三、分析与评价
基于以上所述,笔者认为,对职称英语考试进行效度研究实际上主要是具体分析考试内容是否反映了应试者的目的语真实使用情况。尤其是他们的阅读需求。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对它的评价也不可忽视。
3.1分析
笔者参照职称英语考试大纲,从近几年的试卷中具体了解到了考试内容和任务:职称英语考试中的不同专业的区分在于阅读材料的不同,不同的等级表示阅读材料的难度和阅读量的大小,而其它方面的设计是一样的。
3.1.1效度
职称英语考试重点考查应试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这种不分专业、不分等级考查相同能力的做法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来分析现行的阅读考试:
a.阅读技能
根据职称英语考试大纲。应试者应具备六种阅读技能。如果这反映了应试者的实际需求。那就意味着参加各级各类考试的人员在现实生活中所需求的阅读技能是完全一样的,很明显这是不可能的。
b.阅读材料
不同专业、不同等级的职称英语考试所选择的阅读材料是不同的,但是这些材料也不能完全反映出应试者平时使用英语的真实情况。笔者发现了以下凡个问题:
问题1.阅读材料在试卷上的呈现方式体现不出文章类型,如书籍、杂志、报纸、文件、信函或电子邮件等;
问题2.阅读材料中插有某些英语词汇的汉语解释;
问题3.职称英语考试要求应试者能够理解本专业或一般的英语书面材料,因此选择了一些主题与专业相关的文章,但是笔者细读内容之后发现,这些文章大多写的是科普知识,明显与应试者的真实阅读情境不符。
其实。这个问题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考试只分三个专业类别,所选的阅读材料不可能太专业化。
c.阅读任务
职称英语考试有六个题型:词汇选项、阅读判断、概括大意与完成句子、阅读理解、补全短文和完形填空。而在现实生活中,应试者不大可能会碰到第一、第五、第六种阅读任务。
更为严重的问题是答题方式:应试者从头到尾只需选择就行。首先,这种测试方式不符合现实。而且选择题存在助“猜”的潜势,可能考查不出真正的阅读理解能力。
此外,各级各类的职称英语考试全是以60为及格分数,这个统一的分数线无法反映出不同行业中的不同等级的应试者在真实语言情境中完成蒯读任务时所需的不同程度。
3.1.2信度
因为笔者不可能对相同的应试者进行两次同样的职称英语考试或平行卷考试,所以这里对信度的分析中,笔者将重点放在评分标准上。职称英语考试中全部是客观题,这就决定了评分的客观性,整个评分过程丝毫不会受到阅卷者主观判断的影响,得出的分数应该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3.2评价
职称英语考试分类别、分等级,从表面上来看,设计者是考虑了应试者实际需求的,而且客观的评分过程也可能使考试有比较高的信度。但是,上面笔者所进行的还不够全面、不够深入的分析已经说明了该考试的效度比较低,因此,该测试手段质量不高、意义不大。
四、建议
职称英语考试的设计者有必要采取一些有力措施提高测试的效度,但同时也不可忽视信度。设计者要开发真实考试模式,真正测到想要测的能力。能从考试结果中了解和预测应试者在真实情境中的语言能力。显然。
对应试者的语言交际需求的分析是关键,这样的需求分析需要设计者、应试者、该领域的专家等的参与。
在这里,笔者就现行的阅读考试提出几点具体的建议:
a.设计者应尽可能充分建考虑应试者不同的阅读需求,这样的需求分析在每次考试之前都要进行,因为应试者的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本文中。由于有限的水平和能力,笔者未能对阅读文章的难度进行分析。实际上,文章的难度是一个复杂的问题,mderson(2000:74)指出。在很多情况下,难度并不能够被绝对地确定下来,测试者可以从应试者的目的语使用情境中选择真实的阅读材料。
b.选取的阅读材料要真实,设计者不必在文中提供汉语解释,因为应试者可以使用词典。设计者可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考试时间的长短。
c.测试中的阅读任务要尽可能地真实。不过,要测试情境与真实情境相一致是相当困难的,对此,Robin(1980:79)通过引用波哥大研讨会(BogotaSemimr)报告中的内容提出,这种任务型语言测试的操作可以是非正式的——在真实生活中,让考查对象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得到测试。
d.应试者应有机会表达个人的观点和态度。主观题的存在要求评分标准的制定要准确、细致,阅读考试的评分标准的制定应围绕所测的阅读能力,面非写作能力,笔者甚至认为。应试者也可用自己的母语来回答主观题。此外,对阅卷者的培训和监督一定要严格。当然,为了提高信度,客观题也许可以不要放完全排除。设计者可以采取措施阻止”猜“的行为,如选错答案比不选答案扣分要多。
上文中提到过职称英语考试只分三个专业类别,有些闯题是不可避免的。笔者感觉到,如果划分的专业越多,考试的效度就可能越高。其实,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专门用途英语测试只能是为一个应试者而设计的,因为每一个人的语言真实使用情境都是不尽相同的。
>> 基于ASP在线考试成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分析 基于GSM模块的考试成绩短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全国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考务管理研究 语言学习策略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 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与英语四级考试成绩相关性研究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与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价值取向上的差异 影响学生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的因素与对策 SPSS统计软件在大学英语考试成绩分析中的应用 提高英语听力考试成绩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TOEFL与我国大学英语等级考试CET比较研究 评价考试成绩的方法与研究 护理操作考试成绩与相关因素分析 创业才能为何与考试成绩背道而驰?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05级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分析与启示 解析全国医护英语等级考试 如何备考全国职称英语等级考试 中职生参考全国英语等级二级考试介绍与对策 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一级阅读理解命题研究与答题技巧分析 考试成绩也看星座 了解since的用法对于提高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成绩的若干帮助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2]张旭红,刘渭滨.面向移动平台的新闻资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4(1):5-8.
[13]腾讯.获取用户基本信息接口文档[EB/OL].[2016-10-25].?act=prointro.
[18]杨帆,沈来信.基于SS2H的微信公众平台账号设计[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6(1):195-199.
[19]PHP手册.Client URL[EB/OL].[2016-10-25].http:///manual/zh/book.curl.php.
[20]腾讯.网页授权获取用户基本信息[EB/OL].[2016-10-25].https:///cgi-bin/settingpage?t=setting/function&action=function&token=773721195&lang=zh_CN.
[21]方倍工作室.微信公众平台开发最佳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72-79.
[22]肖金克,刘晓阳,陈鑫,等.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移动信息服务设计与实现[J].软件导刊,2016,15(8):83-85.
职称英语考试是可以带词典进入考场的考试,考生可以使用国家正式出版的普通外文字典或词典。但禁止使用针对全国职称外语等级考试编辑出版的外语字典、词典,或外语教材和外语词汇手册。但建议广大考生在选择考场使用词典时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国家规定电子出版物不能带入考场;
2、有职称字样及针对职称英语考试编写的字典均不能带入考场,例如字典上有“职称英语”字样的等。带一个英汉互译的,词汇较多,但每个词条意思较少的字典,词汇多便于查,词条词意少可以减少查找时间比较好。
(来源:文章屋网 )
爱人的同学,因为报考4月9日的职称英语考试而不知所措,可以想象,一个40多岁的女人,而且带着两个孩子,她怎么去应付这丢弃了20多年的英语考试,既然是这么个情况,作为我,也就只有尽其力了,于是,电话,找人,不亦乐乎地忙了大半天。好在能找得人都找了,对方满口应承下来,没问题,绝对没问题。于是,我悬着的一颗心也落了下来,剩下的,只是怎样通消息,怎样传条子,好在现代通讯基本可满足这些需求。
4月9日,在不觉中来临了,那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早上,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熙熙攘攘,涌进那个门口,我也目送着爱人的同学,一再叮咛着,铃声总于响了,看着那么多人群,各色眼神,我不免想了许多。
关于职称英语考试,每年都要上演一番,其中的各色人等都在扮演著各自的角色,替考者,行色匆匆,送情报者,跑前跑后,监考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成人吗,都不容易。只是每年国家花这么大得力气,是不是劳民伤财,据说,一年的职称英语考试,光报名费,就达几个乙,当然,这种局面,会有人在另一个角落偷偷地笑。
关键词:职业英语口语课程;多元化;过程性;考核模式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08-0136-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3.036
1 . 问题的提出
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学习能力、增强就业能力,创建符合培养目标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然而从总体来看,现有的考核评价体系虽已引起一定的重视,但认识度不够,改革进展缓慢。
就课程考核方式来说,现在高职院校不少课程考核仍采用传统的一次性终结评价模式,考试注重结果而轻视过程,考试内容偏客观轻实用,考试方式和考评主体单一。由此造成一方面学生习惯考前突击记忆,缺乏重视知识的过程学习与积累,尤其不重视知识运用及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体现在平时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造成教师仍习惯采用填鸭式的灌输教育,只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与考核,不重视与学生的互动,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关注度不够,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育和提高。考核方式以教师为主导,主要采用期末一次性考核评价学生学习结果。最终导致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在实用性和针对性方面要求较高的职业英语口语考评中,同样的问题也随处可见。以教师为主导,专注基础英语口语知识的课堂训练和期末一次性考核,考评主体、考核方式、考试场景过于单一,考评内容不真实。其结果往往是学生对职业英语口语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感到吃力,最终体现在职业英语口语水平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职业英语口语水平的需求,影响了学生就业。
2 . 理论依据
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理论基于多元智能理论(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美国哈佛大学认知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于20世纪80年代在《智能的结构:多元智力理论》(Frames of Intelligence)一书中提出,智力并非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以整合方式存在,而是彼此相互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着的一组智力。人有九种智能,即语言智能、音乐智能、身体动觉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和存在智能。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个体身上的表现形式、发展程度各不相同。在正常条件下,只要有适当的外界刺激和个体本身的努力,每一个体都有可能加强自己的任何一种智力。
不同的个体可能擅长于不同的智力学习方式,因而人类的知识特征与学习方式有许多不同的形态。个体差异在教学中不容忽视。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多元化评价,即采用多种评价标准、手段与方法,则常常能够实现评价的真正价值,培养出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王黎明,2010)。
从教学评价标准所依据的参照系来看,过程性评价属于个体内差异评价,亦即“把每个评价对象个体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或者把个体的有关侧面相互进行比较,从而得到评价结论的教学评价”。评价的功能主要在于及时地反映学生学习中的情况,促使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积极地反思和总结,而不是最终给学生下一个结论。
“教育评价之父”泰勒(R. W. Tyler)曾指出:“评价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包括一种以上的评估,因为要了解变化是否已经发生,必须先在早期作出一次评估,再在后期作出几次评估,从而才有可能确定所发生的变化。”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评价应从甄别式的评价转向发展性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评价要反映学生学习的成绩和进步,激励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策略、思维或习惯上的长处与不足,认识自我,树立信心,真正体验到自己的成功与进步。
多元化过程性评价是在传统评价方式、主体单一性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以促进学生智力全面发展为目的,注重引导学生自主积累、体验和感悟,倡导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极大程度地激励与促进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认识与自我发展。现代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能力高低的认定。教育的类型与教育对象的智力类型不同,评价的标准和手段也应不同。如何科学解读职业教育的学生能力认定,关键在于如何以人为本对能力进行整体评价(潘越、吴泽宇、阚洪,2012)。
3 . 职业英语口语特性
职业英语口语是一门以培养学生职场英语文化知识和职场英语交际沟通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的课程。职业英语口语这门课面对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习并掌握基本的职业英语口语交际沟通能力。根据课程本身特性分析,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参差不齐,整体不高,对英语口语学习存在畏难情绪。若对学生采用期末一次性口语测试,不仅不能客观、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语言运用技能水平,同时也不能调动学生平时课堂参与口语训练的积极性。
因此应构建以英语口语知识为基础、能力考核为本位、素质考核为重的多元化过程性考核模式,重视学生学习状态与个性发展表现,以实现全面真实地对学生职业英语口语水平的考评,促进学生不断学习英语口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 多元化过程性考核的实践
4 . 1 改革原则及思路
在高职院校开展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考核为本位的多元化过程性评价模式改革,既能促进教学改革的发展,也能促进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但具体如何实施课程模式改革,笔者认为应根据专业及课程的特点,遵循如下原则进行:
(1)贯彻教学考一体化、理论与实操相互穿插的过程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学习过程的阶段性考核。教师首先应对所教授的教材进行整合,确定阶段性教学内容,并针对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式,既注重专业理论的考核,同时更注重实操及职业素质的考评。
(2)全面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考评原则,彻底打破传统的一次性教师为主导的考核模式。课程考核中应注重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可根据课程特性分别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企业评价等多种主体评价方式。
(3)积极实施校企合作共同评价,使高职院校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要求,从而对自己的教学做出相应的改进和调整,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充分体现出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教师参与校外活动评价,实现考评主体和考评场景的多元化,以更好地让教师了解社会对高职人才的考评要求,以促进教师对实操能力的培养力度。考核的内容必须充分考虑社会实际和职业需求,考核方式灵活多样,考核场景覆盖校内外。
4 . 2 多元化过程性考核的实践
笔者有在高职院校多年承担职业英语口语教学的工作经验。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本人深刻意识到采用传统的考评方式对职业英语口语教学及学生能力水平提高的不利影响,因此也意识到对该门课程考核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根据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水平普遍较弱的现实,应用多元化评价理论,构建以学生为中心,考核内容、考评主体、考核方式、考核场景多元化的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以实现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英语口语水平客观公正评价,提高学生职业英语口语水平。
几年来的实践包括:
(1)制定课程需求分析报告,以实用性和针对性为主旨特征,设置多元化课程评价内容。
据一项对职场成功人士的调查,在成功人士的成功要素中,与交际沟通能力相关的因素占80%,而专业技能方面的因素只占20%。同理,作为一门实用性强的课程,职业英语口语课程的考核内容应注重不同职业岗位在交际上的共同需求,即通用的职业沟通技能。它涵盖职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和重要环节:从应聘入职到工作业绩考核,从公司内部沟通到公共关系处理,从产品推介到市场营销……也就是说对职业英语口语的评价主要包括英语口语基础知识、职业英语文化知识和职场交际沟通能力三个方面内容。
传统的英语口语测试内容以基础英语口语知识及表达水平为主,而对职业英语文化知识和职场交际沟通内容不涉及或涉及不足,这造成了学生职业英语口语表达知识及能力的不足。因此笔者认为,职业英语口语考核内容应侧重共同需求,即职业英语文化知识和职场交际沟通内容。为此在实践中我们按照由难到易的原则,将考核内容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以日常生活情景对话、情境描述为主,主要考核学生语音语调是否准确,表达是否流利,占考核内容比例的20%。第二阶段考核结合教材所涉及的情景主题,考核学生对职场语言文化知识的掌握及在校内仿真职场情景中英语交际沟通能力,占考核总内容的50%。第三阶段考核内容为学生在校外职场项目实践活动中的职业英语口语应用及职业素质表现能力,占考核总内容的30%。考核内容由易到难,由基础英语口语知识到职业英语口语知识,由课堂基础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到仿真职业口语交际能力,最后到真实的职业项目活动中职业英语口语实践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层层递进,以实现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英语口语水平的不断提高。
(2)以职业场景英语沟通能力考核为本位,确定多元化课程考核方式。
传统的英语口语考核方式通常以基础英语口语知识为主要内容,校内课堂口语水平测试为主,注重认知领域中的简单知识技能,而对于职业场景中的英语交际沟通能力则重视不够,考核方式单一。目前,高职院校大多采用常规的英语口语测试,与职业活动中真实的语言相去甚远,不能真实有效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特别是不能正确认定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实际操作应用能力的评定。
因此,我们针对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动态评价方式,除传统的口试外,还分别采取访谈、讨论、活动主持、接待、主题发言、演讲等方式,考评学生参加各种项目活动的表现。同时,还建立以发展性评价为主、结果性评价为辅的评价体系。发展性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在校内课堂学习效果的评价,以校内活动来考核学生对英语口语知识及能力的掌握程度;结果性评价包括学生参与校外英语口语实践项目活动中综合表现的评价。采取发展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发展性评价为主,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考核,同时通过结果性评价对学生学习成效进行综合评定。通过多元化过程评价方式,真实地评价学生对职业英语口语认知能力及多方位的口语应用能力。
(3)以学生为核心、企业积极参与,构建多元化评价主体。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评价主体是多元的。其中,评价活动的一个重点环节是学生自评,通过主动参与评价活动,随时对照教学目标,进而发现和认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将评价作为学生自我教育和促进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
构建以学生为核心的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高职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教师一人独断的评价主体模式,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有机会参与评价活动。
为此我们在职业英语口语课程考核中建立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项目组组长评价、企业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主体结构模式。在校内考核评价中,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的比例分别为50%、20%、30%,校外实践项目活动中考核主体增加企业评价,其中教师评价占30%,企业评价占50%,学生自评占10%,学生互评占10%。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和就业岗位需求,教师在评定时遵循“重交流、重真实、重整体”的原则,同时在课堂内展开团体打分、互竞打分,以提高学生参与度与积极性。企业评分实现了对学生职业英语口语能力应用水平的客观考核。教师、企业、学生共同构成职业英语口语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教育部2009年工作要点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强化质量意识,重视过程监控,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因此,在职业英语口语教学上,我们聘请外国语协会、翻译协会等社会机构以及校外实习基地等用人单位参与对学生的评价。通过校企共同制订职业英语口语课程评价标准,对学生职场环境下的英语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做出共同评价,实现学以致用的能力考核理念。
(4)课内考核与课外考核相结合,构建多样化的考核场景。
传统的英语口语考核场所一般设在多媒体课室或口语实训室,但职业英语口语以考核学生职场交际沟通能力为主要内容的课程特点,使我们认识到传统考核场景的局限性及不真实性。因此,根据考核内容和方法,我们把相应的课外真实场景纳入课程考核,包括英语角活动、广交会现场实习、各类国际交流活动等,从而实现对学生职业英语口语水平最全面真实的评价。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有了显著的提高。
5 . 实践成效
职业英语口语课程实施多元化过程性考核后,学生普遍反映良好。以学生为主体的考核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与语言自信度。以真实的任务场景为单位、社会参与的考核方式不但丰富了教材的活动内容,拓宽了英语口语学习渠道,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职业英语口语学习实用性的认识,提高了非英语专业英语学生学习职业英语口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了学生职业英语口语水平的整体提高,坚定了学生的就业信心。2010年上半年AB级考试,参加本课程学习的学生A级通过率较上一年提高了14.5%。
通过一项应届毕业生在顶岗实习岗位个人职业英语口语水平对就业影响的调查,我们发现,参加了职业英语口语课程学习的学生普遍感到英语口语水平有明显提高,也促进了个人就业自信心,并拓宽了个人就业选择。
从教师方面而言,通过实施多元化过程性考核,教师对职业英语口语课程特点有了更准确的把握,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师通过设计考核过程及方式,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不但促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的提高。通过与企业的联系互动实践教学与考核环节,也提高了教师职业英语口语的实践教学能力。
6 .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企业对高职学生职业英语口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必将不断重视对高职技能型人才职业英语口语水平的培养和提高。多元化过程性考核的进一步研究和积极实施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高职对英语口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研究和实践也有益于建立与之配套的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如何在职业英语口语教学之中融入现代教育技术,这将是我们下一步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关键词:植物;大气污染;反应;城市绿化
城市里的绿地能做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这也是建设城市绿地的初衷,由于建设和管理不善,树木不适应环境,树木草地枯萎,尘土到处飞,土比路沿石高,下雨流的满大街是土,不是美化环境,是在破坏环境。如今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世界城市朝着园林化、生态化发展已经成为必然。新的社会背景给城市绿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新的挑战,有关植物与城市绿化方面的话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与热点。因此,本文结合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反应给城市绿化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1 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反应
1.1 宏观
植物在性状、生长代谢、繁殖能力方面的改变是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宏观反应。倘若大气中含有较多的氟化物时,植物叶片通常会呈现暗红色的斑点,如果大气中含有大量的氯气,植物通常会表现出失绿的特征。假如大气里存在过量的乙烯,就会导致植物发生严重的黄化现象。因此,一旦大气被污染,植物的性状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研究表明,大气污染还会引起植物生长代x速度的衰减。例如,植物在含有较高二氧化氮的环境下,其代谢将明显减缓,生长周期也会显著缩短。但是,不同的植物对大气污染物有不同的抵抗力,在受污染的环境中不同的植物所表现出的代谢生长变化程度不同。另外,大气污染会造成植物繁殖能力的下降,严重时还会阻碍DNA的正常复制,破坏植物的遗传系统,引起种子的发育不完全。
1.2 微观
光合作用 、细胞膜渗透率、蒸腾速率、电子传递速率以及线粒体等的变化是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微观反应,植物光合系统受到大气污染破坏后易引起净光合速率的减小,导致植物光合作用能力下降。在污染的大气中易引起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损害,从而易造成细胞膜透性的增加。由于蒸腾作用是为植物根部吸收水分提供动力的重要来源,因此,植物的蒸腾作用直接关系着植物吸水作用。一旦植物吸入有害气体,植物的细胞膜就会因为自由基作用而产生收紧的趋势,这就造成了气体交换通道的部分闭合现象,为此植物的蒸腾作用就会明显减弱。基于以上分析,有害气体会给植物的蒸腾作用带来严重的影响,从而造成植物不能正常吸收水分,在这种情况下,植物多表现出类似干旱胁迫的反应。另外,在植物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其细胞内外在不停的发生各种化学反应,并伴有物质与能量的不断交换,而这些变化都与电子传递紧密相连。比如,在细胞膜以及叶绿体类囊体膜等部位,通常存在着ATP的水解现象,这种现象与电子的传递紧密相连,只有通过电子传递,ATP水解生成的ADP与无机磷才能都用于生物体活动所需,才能够维持生物的整个生命。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生物学者通常通过测试酶促反应所释放的无机磷量减少量或ATP减少量或及pH值等的变化情况来确定电子传递速率。研究表明,在一般情况下,膜上的偶联因子催化光合磷酸化反应 (ATP合成 ) 的电子传递速率很高,但是如果植物吸收了较高含量的污染物,其电子传递链极其容易受到破坏,这就会造成电子传递的紊乱,严重时还可能引起电子传递中断。由此可见,如果植物在大气环境受到污染的环境中生长,其电子传递速率可能变快,可能变慢,甚至有可能终止,其变化情况极为不定。线粒体作为植物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够促使细胞中有机物与氧的结合,将其转化为二氧化碳与水,并能够实现有机物中化学能的释放,从而供细胞的使用。对于线粒体也容易因大气污染遭受破坏,这会给植物的呼吸作用带来严重影响,从而造成其功能的衰减。
2 城市绿化综合设计思路
2.1 吸污能力
通常情况下,植物在污染大气中生长会形成对污染物的抗性,从而形成植物抗性筛选手段的多样化。当然,植物除了对大气污染物具有一定的抗性之外,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附污染物,能够对降解大气污染物起到一定的作用,这种性质即为植物的吸污能力。通常通过测定与计算污染区植物与对照区植物所含污染物的差值来确定污染物吸附量,从而对植物的吸污能力进行了解与分析。对于不同的植物,其对大气污染物的吸附能力是不同的,研究表明,大多数树木能够同时吸收多种不同的污染物,值得关注的是,对于不同污染物的吸收量在不同的环境中具有不同的消长关系。植物的吸污能力体现在其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植物对抗污染气体的性能与吸附污染物的能力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吸污能力,应当充分对其研究并用于实践,为选择绿色植物,绿化生活家园奠定良好的基础。
2.2 绿化设计原则
在设计上要改掉现有绿地的弊端,在树种、草地和便于管理上更细致周到;在后期管理上要有制度,有方法,设计、施工、验收、管理和维护上要一体化,不能各自为战,要统筹考虑,才能建成真正的城市之肺。在进行绿化设计时必须坚持以下七个原则:
(1)尊重自然原则。尊重自然要求植物群落培植必须满足植物生长、发育、生存的要求,符合其生理变化规律。同时也要求尽量保证原始的自然环境,努力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2)针对性原则。该原则主要是指要结合科学发展观,根据植物的抗性、吸附能力等,对不同的污染环境应当选择合理的植物种类,正确的配比关系进行针对性植物群落培植。
(3)整体优先原则。在植物培植过程中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利益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以整体优先为原则,只有这样才可能保证可持续发展。
(4)舒适性原则。植物种植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人类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增加舒适性。比如,可以通过种植植物提高绿视率,改善空气质量。
(5)乡土化原则。为了节约能源、减少不必要消费,种植植物种类以本土植物为宜。值得关注的是,这种方式还能促进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建设。
(6)安全性原则。“安全第一”是处理一切事物,开展任何工作的首要前提,植物种植必须考虑到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7)美观趣味性原则。为使植物群落外部景观显得更加迷人、活泼,应当注意对不同色彩、不同树形植物的培育与结合。
3 结语
无论从微观还是宏观角度考虑,植物对大气污染都存在一些不良的反应。但是我们也应当意识到,充分利用植物吸污能力有利于降解大气污染物。因此,可以有效利用绿色植物促进城市的绿化。在城市绿化建设过程中要注意遵守尊重自然原则、针对性原则、整体优先原则、舒适性原则、乡土化原则、安全性原则以及美观趣味性原则,只有以科学发展观进行植物群落培植,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城市绿化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笑影,李丽光,谢艳兵.植被一大气相互作用中的气孔导度及其尺度转换[J].生态学杂志,2008,27(3):454―459.
由于近几年高等体育院校的扩招和体育招生政策的改变和放宽,每年报考体育院校的考生人数成大副上升的趋势,能够顺利通过四项素质测试的考生却不太理想。得分受影响的主要项目是投掷和耐力项目得分较低,此外,速度和跳跃项目的得分刚好及格。根据高考项目的特点分析,所有项目的最后用力都是通过下肢运动来实现的,而力量素质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一切项目都有部分力量素质做保障,所以力量素质的训练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关键因素,是运动员和教练员在训练中最关注的问题。
二、分析与讨论
1.力量素质因素分析
1.1发展最大力量因素分析
最大力量是指人体或人体某一部分肌肉工作时克服最大内外阻力的能力.亦是指参与工作的肌肉群或一块肌肉在克服最大内外阻力时,所能动员的全部肌纤维中最多数量的肌纤维发挥的最大能力。
最大力量的表现一般是指在各种姿势时,如站立、坐、卧、仰、蹲等身体姿势时,身体或身体某一部分所克服的最大阻力,以重量来衡量,可用测力计、杠铃、拉力器等来测定.最大阻力是其他力量的基础。
发展最大力量的主要途径有加大肌肉横断面,增加肌肉中磷酸肌酸(CP)的储备两,以加快工作中三磷酸腺苷(ATP)的合成速度,提高肌肉间及肌纤维之间的协调性,改进和完善运动技巧。
我们发展最大力量常用的方法是重复联系法负荷强度为75%~90%.每项训练中完成的组数为6~8组,每组重复3~6次,组间歇3分钟;静力练习法,通过大强度的静力性练习来发展最大力量.负荷强度为90%以上,每次持续时间为3~6秒钟,练习4次,每次间歇时间为3~4分钟。
1.2发展相对力量因素分析
相对力量是指人体每公斤体重所表现出最大力量值的能力。它主要反映运动员的最大力量与体重之间的关系。运动员的相对力量分式为:最大力量运动员体重。相对力量多采用提高肌肉内协调能力的方法,这种方法即使运动员的最大力量得到提高,同时又能限制运动员体重增加。
1.3发展速度力量因素分析
速度力量也叫快速力量,是指人体在运动时以最短的时间发挥出肌肉力量的能力,也可指运动员在特定的负荷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最大动作速度.速度力量取决与人体肌肉的收缩速度和最大力量水平。增长速度力量时,既有速度要求,又有最大力量的要求,需要由速度和力量两个因素相结合完成。
从运动生理学角度分析,跑是周期性动作,在支撑过程中,为了增大后蹬效果,要求上、下肢积极摆动。当人体腾空后,忽略空气阻力人体整体动量矩保持守衡,两腿相对髋横轴做相反运动、两臂相对肩横轴做相向运动、肩横轴与髋横轴相对躯干纵轴做相向运动,为维持人体快速平衡的运动,人体各关节肌群力量必须全面而均衡发展。
1.4 发展力量耐力因素分析
力量耐力是既有力量又有耐力的综合性素质。它是在静力性或动力性工作中长时间保持肌肉紧张而又不降低工作效果的运动能力。运动员的力量耐力水平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保证工作肌耗氧和供氧和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的机能能力,无氧代谢的机能能力和工作肌有效地利用氧的能力,以及运动员克服自身疲劳的意志品质。
发展力量力量耐力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增强肌肉中毛细血管的数量和肌红蛋白的含量,改进输氧功能,提高糖酵解的能力和增大运动员承受最大氧债的能力。力量耐力虽然与速度项目和力量项目有一定的关系,应用最多的是耐力项目。在训练实践中,多采用克服体重来完成。
2.高考体育项目分析
2.1 100米项目很大程度上依靠速度力量的爆发力和速度耐力,他需要快速摆脱静止状态,通过加速而达到最大速度,依靠速度耐力较长时间保持这种最大速度,所以必须发挥肌肉最大的收缩速度力量来发展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力量。短跑的训练方法有各种发展加速度、最高速度的跑的练习:负重或不负重上坡跑;多次数的直膝跳等,负荷一般采用自己最大负重的40%~70%强度。练习次数6~10次,完成5~7组,组间间隔2~3分钟。
2.2 决定800米跑项目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是速度力量、速度和速度耐力水平。速度耐力是基础,速度是核心,速度力量是保证。发展速度力量,一般多采用最大力量的30%~50%,逐步提高完成动作的速度,逐步增加练习次数和组数,着既有利于发展力量的改善,又利于速度力量耐力的改善,更有利于中长跑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的提高。
2.3 跳远要求运动员有强大的肌肉力量素质作为基础,在起跳的瞬间利用下肢肌肉的爆发式收缩将身体弹向最大的高度和远度。跳跃运动员必须有良好的速度力量和相对力量,但速度力量和相对力量都是以最大力量为基础,因此提高运动员跳跃水平,必须将力量和速度进行最优化组合。练习方法:单腿跳、连续跳栏、代主炮的单腿向上跳跃、跳深、负重半蹲跳、原地纵跳、收腹抱腿或跳起手摸高物等方法。
2.4 投掷项目的用力特点是在最短时间内爆发出最大力量,它要求强大的力量和爆发力,以及良好的身体相对力量。投掷项目具有上、下肢协调配合产生全身爆发力的特点,训练时应加强上、下肢爆发力的训练,最后达到协调发展的目的。
3.力量素质提高的理论基础
力量素质是指人体肌肉工作时,依靠肌肉紧张或收缩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人体的运动几乎都是和对抗阻力有关,有较大的肌肉力量,常常为取得优异运动成绩提供良好的基础。力量与其他素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也是掌握运动技能的基础。因此,力量是一项基础素质,从事各种不同专项练习均需要进行相关的力量素质训练。
科学的训练方法,合理地运动负荷是从事力量训练的重要条件。科学的训练方法和合理的运动负荷一方面是保证训练实效性的重要手段,能使学生经济有效地实现自己的目标,使训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能有效地维持学生参与训练的兴趣。因此,必须充分了解力量训练的生理机制和原理,掌握和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通过合理的安排运动负荷取保力量训练的坚持和有效。积极的休息和恢复,对运动损伤的预防是从事力量训练的重要保证。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是力量训练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
论文摘要:当前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着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对立的困惑。针对这种困惑,文章认为高师院
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价值取向应致力于确立未来教师的专业精神、提升未来教师的专业智慧、改变未来教师的教育思维、关注未来教师的生活世界。基于上述分析,文章提出从求真、求新、求实三个途径构建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课程价值目标。
教师教育课程价值作为联系宏观教育理念和微观教育实践的桥梁,制约着全部教师教育的教学活动、关系到未来教师知识的建构、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对于实现高师培养目标、服务基础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着价值取向不明的问题,为此,必须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价值反思和重构,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价值的实然分析
1.教师教育课程对知识的膜拜。目前,很多高师院校在课程编排方式上价值目标秉承的是理论理性高于实践理性的哲学思路,知识学的偏好使它成为一种沉浸于纯粹形而上学的理性王国,满足于一种外在地解释教育现象及教育活动的抽象理论体系的自足与完善,同时也满足于“普适性”,结果成为外在于教育活动的理论说教,使教师注目于先验的实体、寻求世界的终极解释,追求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人类绝对状态的想法,企图在某种意识的明证性、绝对的确定性基础上构造永恒真理。正如一些专家指出的那样:“在理论工作者眼里,教育学尚未形成较为严密的科学体系,其中对许多重要问题的表述带有随意性,理论水平不高;在实际工作者看来,它脱离实际,至少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不大。”虽然当前绝大多数高师院校都在思考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问题,但由于体制的原因和没有国家性教师教育培养标准,在教师教育培养过程中存在着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脱离的困惑,对“知识”的误读已经使教师教育越来越接近于一片“无人地带”。按照波兰尼的观点,对知识客观性的盲目崇拜和无休止的追求,导致了理智与情感、科学与人性、知识分子与普通大众之间的内在分裂,“伪造了我们整个的世界观”。教育学科的知识主要是问题解决的方案,而不是抽象的理论。“知识霸权”导致了追求教师教育的“纯粹”科学性,日渐忽略了对未来教师职业归属感、角色意识、实践工作者信念的确立,以及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完善。因此,教师教育课程无视教育实践的丰富性,把实践排斥于教师教育课程研究视野之外,其知识性质被扭曲,与此时教育实践的演进轨迹不相符合,缺乏人文关怀。
2.教师教育课程对技能的盲从。与之相对,部分高师院校为了迎合学生就业的需要,忽视教师教育课程理论价值,把教育类课程基本上开成学生的技能课程和就业课程,课程与教学由此被彻底功利化。在这里,教师教育被视为技术性工作,是一种技艺,教师被视为技术人员,工具理性的教学观、教师观和教师资格能力观,都呈现出技术性倾向。教师教育课程愈来愈远离教育的本真诉求,教师教育课程的价值在悄然退隐,强化课程与教学的工具价值,漠视其内在价值,表现在为教育实践提供解决具体问题的技能技巧,它预设了教育实践中具体技能技巧的先在性和教育实践的同一性或不变性,无可避免地导致工具性的曲解行为在现实中恣意妄为。这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使原本应该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程实施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情感与灵性的真实流露。我们认为,具体教育技能具有情境性、创造性,不能被矮化为机械的接受和训练而放弃学生应有的自主且负责任的创造性行为。教师教育课程为未来教师提供实践性知识的生成过程既不是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再现,也不是对分解了的应用技术知识的模仿、训练、熟练和迁移,而是对具体实践的反思,它只能由“现场的实验”来推动、澄清和检验。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教师教育课程的实践价值,强调其实践性和实用性,但教师教育课程不是培养具有熟练技能的教书工人,而是培养具有创造性的教育者,必须满足宏观普遍问题的理论需要,为宏观普遍问题的理论思考提供视角和方法论的支持,使未来教师在思想层面上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把握着准确的方向。
二、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价值的应然表现
1.教师教育课程价值在于确保未来教师专业精神的确立。教书育人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教育过程,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复杂而繁重的脑力劳动。教育是师生情感与情感的交流过程,是师生灵魂与灵魂对话过程,是师生思维与思维碰撞过程,这需要教师有很高的专业精神,需要教师怀有强烈的责任感,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毫无保留的无私奉献,诲人不倦地持续奉献,对教育事业有一种执着的追求,方能乐此不疲,矢志不移。知识是主体在与情景的交互作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内部能动地生成的,知识不是价值中立的,而是蕴涵着主体的价值追求。专业精神是指教师在信仰、理想追求上充分表现出来的活力与风范,是教师在工作时展现出来的职业特性、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它包括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我意识的觉醒,虔诚敬业的责任心、使命感,专一务实、潜心研究的态度,自我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追求专业发展的自律性等。”在教师专业化的进程中,教师的专业精神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是教师能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内在素养在言行中的外化,是教师专业水准提升的动力,是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的重要保证,有助于教师价值的充分实现和高尚的社会形象的树立。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首要的价值目标,是确立应树立师范生良好的专业精神,全心全意地把知识、智慧、情感乃至生命奉献给教育事业,奉献给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教师教育课程除了从精神和社会形态维度深刻揭示教师专业的本质特征外,还必须树立教师价值观念和精神文化体系,为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提供价值导引与方法论判据。
2.教师教育课程价值在于确保未来教师专业智慧的提升。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的教育知识,还是让学生通过知识的掌握变得更富有智慧,这是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知识本身具有陶冶人文精神、涵养人文素质的内在价值,它能丰富人的文化底蕴,使人性更加完善。教师教育课程不仅要求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的架构、发展脉络及学科信念等基本内容有深人透彻的了解,还要掌握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教学法及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教育学科知识。长期以来,由于教师观念和能力的原因,“智慧教育”逐渐被异化成了“知识教育”,教师教育常常侧重于教育知识的习得与掌握,使学生苦于记诵,而渐渐失去学习的乐趣。教师教育课程教学要想“转知成识”,让学生更富有教育智慧,追求一种师生间平等互换的对话语境,共同进行有关学习主题、意见、思想、情感的交换和分享。在积极对话中,各自敞开自我、接纳对方、互相倾听、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此时此刻”真实的课程实施。未来教师应通过教师教育课程的学习,既增强对相关教育理论的思考,又可充满对未来教师角色的展望,使教育理论的学习不再仅仅停留在外部灌输的“条条杠杠”上,而是转化为学生内心体验的教育理念。其实,教师教育课程的价值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有关的教育教学知识,更主要的是应该让学生通过教育知识的学习,对教育有更透彻、澄明的理解和体验,形成自己的教育信念,增强自己的教育实践能力,拥有教育的机智与智慧。
3.教师教育课程价值在于确保未来教师教育思维的转变。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持有什么样的教育思维、教育观念,不仅直接关系着教师的教育行为,而且还问接地影响着未来教育的性质与发展。教师教育课程的价值应在于能够激起学习者对教育的情感的体验、思想的共鸣、行动的热情,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自主地参与教学,主动地探究、思考教育问题,分析、归纳讨论的结论,大胆、独立地提出解决问题的见解。教师教育课程活动应该强调的是一种教师教育学生个体在与教师、与文本、与文化的相互作用与交互作用之中所进行的反思性实践进程。在这一进程中未来教师不断生成、建构、转换自己的认知结构、经验系统及人格特质,不断将普遍形态的理论转换成基于个人经验系统的实践理论,并养成独立分析、判断与批判的能力,能够成为具有自我发展和日后促进自己学生发展能力的教师。教师教育课程的价值还在于帮助未来的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怎样使教学真正成为一种“理性的探险”,以巧妙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以问题导引、启发学生的思路,促成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讨论,鼓励学生给教师发问、质疑。同时,教师还要及时捕捉学生的每一反应,灵活地调整和生成教学内容,使教学过程充满变化、探索、研究和协作,促使师生间充分地互动交流。
4.教师教育课程价值在于确保未来教师生活世界的关注。生活世界是教育的存在方式和教育问题意识与教育思维方式的来源,也是教师教育课程赖以生存的根基。而教师教育课程知识源于对教育实践情景的理性批判,是学者们基于生活、基于对教育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解与把握获得的。教师教育课程蕴含着对未来教师的整体性的尊重和对学习的内在价值的寻求,因而能够成为生命趣味盎然的泉源。在教育过程中要通过教师课程表达对未来教师生命状态的关怀,对生命情调的追求,关注人的存在,关注未来教师生命的质量和鲜活的实践情景,使人更好地体验和感悟生命的意义,促进肉体生命的强健和精神生命的形成,在激扬生命之力的同时焕发生命之美。教师教育课程的价值变“知识课堂”为“生命课堂”,体现生命的自主性与创造性,体现了生命的多样性与生成性。通过教学促使师生双方“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实现课堂教学从“文本式”向“体验式”的转变,从静态的“惟知型”向动态的“生命型”的发展。教师教育课程应强调内容与教师未来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教师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应通过对优秀教师课堂实录的评价、教育家成功之路的分析及各类教育教学经验的探讨,提供更多的有关教育教学的策略建议。因为在真实的教育中,教师经常要面对各种复杂的教育情境,需要教师及时、果断地采取相应行为。
三、从实然到应然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价值重建的策略思考
1.求真。教师教育课程是理论性和实践性、解释性和处方性兼备的学科体系,教师教育课程不仅要以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导教育实践,而且要用人的未来发展规范今天的教育实践;要从人与教育的协调发展的立场构建科学的教师教育课程知识。走向教育实践的教师教育课程知识需要采用历史的、批判的、革命的思维方式,它要推翻教育中它也不再企图提供关于教育的终极解释,使教师教育课程的致思取向从抽象的概念世界和自在世界转向人的自为的现实生活世界。教师教育课程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际,安排教育实践活动或教育见习,组织教育调查、现场参观、教学观摩、教育情境体验,让学生与第一线老师面对面地交流、与中小学生零距离接触,亲身感悟基础教育教师角色正发生着的历史变化,亲身感受当今中小学生的现代特征,把握从小学到中学学生身心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以真实教师身份去参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感同身受各种教育情境,通过“在教学中学习”、“在教学中反思”、“在实践中发展”等多种方式,真实体验、切身感悟。虽然教师教育课程知识在质上是对作为人类生活样式的教育现象及教育活动的反映,并且与各个时代的各种文化模式和现实的生活世界有着内在的关联,构建一个“完整、系统、科学”的学科体系的旨趣。
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等级考试,是根据评审条件应达到的外语水平要求,通过笔试形式对专业技术人员掌握基本外语情况进行检验。是评定职称所必须要求通过的科目,它共分综合人文、理工、卫生三大类,各类又分为A、B、C三个级别,凡晋升、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其级别属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中规定需具备一定外语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及过去参加国家统一的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会计师、经济师、统计师、审计师),成绩合格,已取得专业技术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参加职称外语等级考试。考试一般为每年4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2007年职称外语等级考试时间:2007年4月8日
·班别设置:
环球职业教育在线职称英语考试辅导将由王霞老师邻衔主讲,采用视频授课远程辅导的形式进行。分为四个阶段的系列辅导班,老师对各个方面的知识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同时对各种题型做了具体的分析,其答题技巧、答题方法及学习方法的介绍更是丝丝入扣。学员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报:
1、基础班:专门为扔下英语多年的考生准备,适合于各大类各个级别,为最终通过打下坚实基础。基础班不分类别与级别,课程共为30课时:第1-2课时:英语构词法,第3-4课时:名词与动词的语法功能及复习要点,第5-6课时:形容词与副词的语法功能及复习要点, 第7-8课时:连词、代词及冠词的语法功能及复习要点, 第9-10课时: 介词,情态助动词的语法功能及复习要点, 第11-12课时: 职称英语句子特点及英语基本句型, 第13-14课时: 动词的各种时态及其意义,第15-16课时:动词的各种语态及主谓一致的原则,第17-18课时:非谓语动词的用法及其意义(上)--不定式, 第19-20课时:非谓语动词的用法及其意义(下),第21-22课时:各种从句的构成和意义, 第23-24课时:定语从句与英语中的其他定语结构, 第25-26课时:虚拟语气的构成及用法,第27-28课时:英语否定结构与倒装结构,第29-30课时:英语长句子的处理方法。课程已经推出,根据情况还将更新,可保持到考试前,在此期间,学员们可以随时随地任意多次进行学习。
2、精讲班:该阶段主要是根据王霞等老师多年辅导经验、根据教材、根据题型对课程的精讲解,课程按类别与级别分为综合类AB级、综合类C级、理工类AB级、理工类C级、卫生类AB级、卫生类C级。每一课程均为44课时:包含有词汇、完形填空8课时;阅读判断8课时,阅读理解8课时,概括大意与完成句子8课时,补全短文8课时,模拟试题4讲。 课程拟定于2007年1月推出,保持至考试前,在此期间,学员们可以随时随地任意多次进行学习。
2007年精讲班辅导将先采用2006年版本先期进行辅导。在新教材出版前后,该阶段辅导还将全新改版,新改版课程免费提供给已报名参加辅导的学员学习,课程保持至考试前,在此期间,学员们可以随时随地任意多次进行学习。
3、冲剌班:该阶段主要是模拟测试,以达到检验考前复习效果的目的。该阶段课程仍分为综合类AB级、综合类C级、理工类AB级、理工类C级、卫生类AB级。每一课程均为18课时:含模拟试题1讲;词汇、完形填空4课时;阅读判断、阅读理解一4课时;阅读理解二、三4课时,概括大意、完成句子4课时。课程拟定于考前两个月推出,保持至考试前,在此期间,学员们可以随时随地任意多次进行学习。
4、串讲班:该阶段为考试前的最后一次检验,主要为教师对学员考试心理的调整,对考试趋向的分析,对考试注意事项的提醒等内容。该阶段课程分类但不会级别,分别为综合类、理工类、卫生类。每一课程均为9课时(理工类8课时):含模拟试题1讲;词汇、完形填空2课时;阅读判断、阅读理解一2课时;阅读理解二、三2课时,概括大意、完成句子2课时。
·课程安排:
课程开通以后,学员可随时报名参加学习,学习期限一直保留至本年度考试结束,学员每天24小时可以随时学习。
·教学内容、形式:
职称英语远程教学包括二个部分:音、视频讲座和课堂练习。
1、音、视频讲座:讲座主要为教师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对教材的重点、难点、考点进行讲解,在讲解中教师将配以例题进行说明,使学员可以很深彻的理解相关知识。
2、课堂练习:听完讲座后,学员可点击“课堂练习”,完成与本讲内容相关的习题,对照答案和解析检查自己实际学习效果。
3、课件下载:
课堂讲座下载:在课堂左下方有"课件下载"按钮,用鼠标点击此按钮,就可以将该讲"音、视频"文件"(.asf格式)保存到自己本地硬盘指定的地方,这样可以在不上网的状态听这些录音。
讲义文本下载:在课堂左下方有"讲义下载"按钮,用鼠标点击此按钮,就可以将讲义下载并保存到自己本地硬盘指定的地方。
·收费标准:
基础班:每科课程学费150元
精讲班:每科课程学费200元
冲刺班:每科课程学费100元
串讲班:每科课程学费50元
现在报名报三科及以上优惠9折、老学员报一科、二科享受9折优惠,报三科及以上8折优惠!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