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活与科学范文

生活与科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活与科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活与科学

第1篇:生活与科学范文

胡大一简介:胡大一,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专家津贴。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医学教育家。现任同济大学医学院院长,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研所所长、心内科主任,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主任委员。

心理对心脏病有多大影响?

记者:胡教授,前一段时间,很多媒体都在报道您在国内比较新的、也是最早提出的一个词,即“双心”门诊,这个“双心”门诊具体指什么?

胡大一:“双心”门诊指一方面是我们要关注心血管健康,躯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同时要关注精神心理健康。我想一个完整的健康概念是身心全面健康。而我们过去传统的医学模式是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大家把大量的精力、物力、财力都用在解决患者的躯体疾病上,而忽视精神心理的健康。而大量心理的问题,比如说焦虑、抑郁都存在于综合的科室,比如说集中在心内科、消化科。而这些科室的医生在日常的医疗实践中,对精神心理的问题,一不关心;二也缺乏这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因此大量的焦虑、抑郁都被忽视。很多患者花很大的成本,做了支架、搭桥手术。手术是很成功,但术后依然很痛苦。甚至比做前痛苦更严重,而医生千方百计在躯体上找问题:是不是支架又堵了?或者是搭桥的血管又堵了。实际上是大家忽视了心理健康,如果既关心心理健康、又关心身体上问题,如果能注意这些问题,就会提高治疗的效果、减少医患矛盾,使医院和患者之间更和谐。

记者:您在以往的临床中,发现心理对患者产生的影响有多大?

胡大一:我遇到有三种情况:

一种情况,患者完全没有器质性心脏疾病。比如说中青年女性,经绝期前,没有高血压、没有冠心病家族史,但是在晚上容易憋醒,但是大家很容易想到心脏病,很恐惧这种疾病。有一些医生对患者解释不够,或者解释不是很科学、很合理,就说她是心脏缺血、是冠心病,使他们心理感觉很恐惧。

我曾经有一个患者,30多岁时被医生长期诊断为心脏缺血,之后就长期住院,在接近50多岁时已经转了20几家医院,最后到我这里来,是坐轮椅来的,我确认她没有任何冠心病的情况。我经过解释,用一些辅助的药物,现在完全好了,现在可以爬长城。

第二情况,心脏器质性疾病不是太重。因为不了解他这个病情的愈后的情况,精神负担很重,另外也没有解决精神负担的场所,他自己认为患的心脏病,因而不会去或不愿意去安定医院、北医六院等专科医院看病,他并不需要心血管方面的特殊治疗,但是他心理负担很重。

第三种情况,他的确有严重的心脏疾病,但除了他躯体上受到创伤,他心理创伤也很大,但是医生没有及时识别这些问题,本来手术治疗很成功,但是术后患者并不满意,有很严重的症状。

例如,有一位老医生,80多岁做搭桥手术,搭桥之前有心绞痛,而搭桥后感到比做前更痛苦,而医生认为我们手术很成功,你为什么还不满意?这个老医生知识面很广,他说你不要在这个躯体病上找原因,他说,我认为是抑郁证,用合适方法进行治疗,后来就完全好转了。这种情况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大量存在于综合科室门诊和病房。

记者:同时是不是也说明,我们国家普通门诊也就是非精神科的医生,比如说我们心血管科、内科、外科医生对精神问题识别的能力不是很强?

胡大一:是的。

第一,如果是重症的精神心理疾病,应在专业精神病医院治疗。

第二,社区也有精神门诊,也有这种服务,轻中度患者,他们不去精神心理、_诊,你也不可以把这个患者转到心理门诊去,其实我们在日常门诊病房工作中,经常见到这些轻重度焦虑、抑郁患者,因为传统生物医学模式,认为这些科室是治躯体病的,跟我心理没有关系,所以也没有关注精神问题,这方面有待于提高。

记者:我曾经采访过回龙观医院和北医六院,有些很有名的专家认为是医学院培养的问题,医学院不重视,学时很少;而且特别优秀的毕业生,毕业后不愿意到精神科或精神商医院工作,他认为,我做换瓣手术、换心脏手术才有出头之日,才体现我自身的价值。

胡大一:我认为这是因为我们缺乏大健康和大卫生的观念,仍然灌输传统生物医学的模式,我认为这不是唯一的问题,即使将来我们为他们增加精神心理上的学时,但是如果他被分到消化科、心内科后,他看他老师们都忙着做支架、搭桥等大手术,而对心理方面视而不见,他自己也就慢慢忘了。

为什么我要建这个心理疾病和躯体疾病“双心”门诊,或者“双心”查房。如果我们医疗实践中,心内科、消化科都能够一方面关注躯体疾病、一方面关注心理健康,那么最后都会按这个“模具”来做,我想这个“模具”非常重要,如果你这个“模具”是单纯的生物学模式,他在学校读再多的书,而他老师不是这么看病,他老师就是这样放支架、看胃镜,这个学生永远不会学会关注心理健康。

记者:您的“模具”是什么?

胡大一:我是在日常的心内科日常医疗实践中:

第一个阶段,我请医院的一些医生和我一块出诊,一块查房。我来看躯体方面的疾病,但我看躯体不能够完全解释病情时,我请精神心理医生在同一个诊室来进行互相沟通,这是一个启动、过渡,这不是最终的目的。

第二举措,我最终希望这种联合坐诊的方式可以联合互动、我们的知识和认识都可以互相渗透。同时要派一些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医疗骨干去学习,将来回来后,他就有双重本领了,他回来后,既会看躯体病还会看精神上的病。

第三举措,心内科要对医护人员进行心理的科学普及,要学会基本的常识,可以区别出来什么是中、轻度的焦虑和抑郁症。所以是三大方面的内容。

记者:现在做这种事情时,是您自己在做,还是要求您周围的医生和您科室的医生都这样做?

胡大一:我认为最终的结果是所有的心内科医生、护士都要这样做。你必须要识别这种疾病,轻、中度的精神心理问题就地治疗,不能把轻、中度的患者直接转到精神病医院,应在心内科内部消化掉。要提供一个全面的医疗服务,不单是治疗躯体病,还要治疗精神心理疾患。

记者:有没有别的医生有什么看法。比如说有没有人觉得挂一个主任医师的号14块钱,要两个主任看;大夫认为我收一份钱,做两个医生干的活。他没有意见吗?

胡大一:在开始时,因为心内科非常需要精神心理专业人员的指导与帮助,有一个过渡,来一块坐诊、一块查房,来做知识渗透,一旦心内科自己的医疗骨干在专业培训,拿证上岗后,既可以看躯体疾病,又可以看心理疾

病时,就不用别人一起来坐诊了。我们的医生不是只管躯疾病、不管精神心理疾病。

有些心脏病是“吓出来的”

记者:有个读者是一个机关干部,在医院测血压时就是高血压,但是爱人在家里测是正常的,只要不去医院不面对医生就正常。这是为什么?

胡大一:这叫“白大褂高血压”,有的患者到医院测血压就高,回家测就不高,你可以做个动态血压看一下,完全在日常生活中,吃饭、走路按自己原来的生活节奏作,而不在诊室,看24小时的血压是不是正常。

记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胡大一:可能是因为比较紧张。记者:您说过,有一些“心血管病”是吓出来的?

胡大一:我刚才讲的,有一些患者胸闷症状根本不是冠心病,而我们医生、护士与患者沟通不够,没有认真解释,甚至是错误的解释。

我们经常遇到一些年轻人,女性比较多,有一些早搏:有一些心电图的改变。医生就说早搏就是心肌炎、找不到证所说心肌炎后遗症。

记者:为什么医生要这么说?

胡大一:一个是目前医学教育一些方面比较过,大家讲一些很陈旧的观点,不是按新的观点讲。

第二是把风险说大不说小,害怕以后出现医疗纠纷。是一种消极的防护。我认为这个不利于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和谐。所以把一些事情说得过分夸大。

今天上午我看了 个患者,是一个发改委31岁的男性青年,某医院说他有早搏,他曾在北京一个三甲医院看,一位女大夫说你这个早搏要做“造影”,他说我不愿意照,这个大夫就说,你不做的话你知不知道高秀敏这个事7你不造影这就是你的下场,我很难理解医生为什么要对患者说这种话,吓得这个患者六天没敢下床,躺了六天,今天实在受不了了,他就跑到我这里看病,我说你根本没有器质性心脏病,告诉他你这个早搏是非常良性,他今天就下地活动,的确有很多病是吓出来的。

记者:在医生诊疗过程中。不管是用语还是方式有一些要改变一下是吗?

胡大一:有些医生有很大的误解,内科医生的工作是开药外科医生是开刀,内科医生现在多加个东西是做导管,我认为最主要的工具是语言,不管得的是良性病还是轻中度的病,要站在患者的角度,既把病说清楚,让他正确治疗,又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惊恐和焦虑。

因此我们医生有时一方面,用现代化,成本高的现代技术治疗躯体疾病,另外一方面又用不经意的语言制造心理、精神上的紧张和创伤。我认为很多的“医源性疾病”,都是因为医生不解释,错误的解释而导致新的疾病、使症状加重。本来一个早搏的患者预后很良性,因为一个医生的不正确解释,使患者非常紧张。

手术“售后服务”不如汽车

记者:您一直有一个观点想促进各学科交叉和融合,在治疗同一个病种上,您提的一句话不能“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内科医生只管开药、外科是只管动刀?这个最大弊端是什么?

胡大一:病人是一个整体,疾病是一个系统,不可以“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比如说冠心病很多患者他同时有肾功能衰竭,有糖尿病,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心脏病患者也常常有其他的疾病。常常是共存的。 他不仅仅有躯体上的痛苦,而且有心理上的痛苦,我们不能只针对一个具体病变,认为搭桥就可以了,就管这个一段,前后都不管。一个是,没有病前预防,患病后,如何要综合管起来,康复谁来指导?如何合理饮食?如何戒烟7如果控制血糖。不可能说,糖尿病医生管糖尿病,戒烟门诊管戒烟,运动医学管运动,一个患者如何看病,我想这方面要落实到社区,因为大医院是分科越来越细。

记者:有的朋友遇到这样的情况,比如他有脂肪肝,高血压、高血脂,同时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但是经常是要看心内科,肝病科,内分泌科,看几个科,有的医生之间说的和药物的作用之间互相矛盾,不知道听谁的。

胡大一:是的,有的做影像学的也独立看门诊,根据我这个设备,针对局部一件事来说,忽略了病人是一个整体,疾病是一个系统,一个患者、一个整体被分解很多块,就很象瞎子摸象,同一个病,摸着耳朵就像树叶,不可能及时抓住疾病的本质,在表面现象上来回推诿,搞不清楚疾病的实质。

记者:这种医院和医生还有自己的理由,分科后我更加专业。比如我专门做心脏外科,我去美国学了十年也是做心脏外科,这一项上发表很多的论文…他有这样的理由。

胡大一:这种人不会成为一个好医生,一个患者怎么可以给他看?比如只会搭桥别的不会。肾脏出了问题,发烧都不会处理,这病没有办法看。现在我们医学教育出现很严重的问题,比如说现在医学生,硕士、博士连读,直接跳心内科、心外科,没有大内科、大外科的实践。我看了一些读完本科直接读研究生,我说你为什么要选这个导师,他说,这个导师是胸腔镜做得很漂亮,说那个导师支架做得非常漂亮,绕过了内外科训练,直接上来跳到三级学科,又从这里连着又跳到具体的一项技术,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其实他只是一个管道工,因为他对疾病没有整体概念。

所以有三段,一个是人、一个是疾病,一个是病变,现在的学生,如果直接跳到病变,而不了解疾病和患者的身心整体,患者不可能满意。

记者:有些这样学生的成绩会很好。

胡大一:是的,但是患者的病绝对不只是一个病变。

记者:一个人从没得病之前到得病,有一个什么过程?

胡大一:我说的话,可能大家认为有一点片面、过激,但是我认为至少我们现在的模式,大医院很像“大修厂”,直到得了心肌梗死时,你才大修一把,修后你就不管了,三个月、六个月又梗死时,又进行大修。

这还不如汽车的售后服务,比如说,汽车售后都有一个磨合期,小的零件坏了可以调一下,但是人的健康维修、维护不可能得大病才去看。现在患者好不容易花很多钱去做搭桥,但是“售后”没有服务,怎么指导患者把胆固醇、血压降下来。主动维护健康,不可以总出现一年后,血管堵了、又长血栓了,你才去治疗。大家满怀希望做手术,但是又出现问题,这时患者就会产生无望感觉,他们会想“为什么这么短的时间又得大病”?越活就会越没有希望。

记者: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是还不够。不但预防不够,其实还存在有了病之后,有一点病后过度治疗的问题。

胡大一:我认为过度治疗是目前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一些“趋利”的状况确实存在,就导致一些见利忘义的现象,不恰当的诊断、治疗,过度使用一些成本高、创伤技术,去治疗日常疾病,导致医疗资源的巨大浪费。

我想举一个例子,比如说,一个年轻女患者,41岁,最近两个星期,在夜间常常憋醒,到医院看病时,患者既没有高血压、血脂异常、也没有糖尿病、父母都健在,都没有得过心肌梗死,当然做一个心电图不会太贵,但是出现一些变化,那么这个患者如何处理?

我不敢说是大多数医院的情况,但也不是很少数的

情况,有可能有人会动员患者去做“冠脉造影”。因为他们认为我买了一个设备,就想让患者做。就像马克吐温说的一样,“手里拿锤子的人看到什么都象钉子”都想砸砸。女性在经绝期前,如无其他危险因素,她不太可能得冠心病,我们临床医生首先应想到,他首先不大可能是冠心病,主要应该做一些解释,如果有一些焦虑心理是需要一些这方面治疗,这种情况很少需要做“冠脉造影”,不用再花这五千多块钱。

但是就是有这种情况,非要做“冠脉造影”、做“CT”有些医院,说我用高科技给你“摘帽子”,其实我认为用常规武器就可以做到了。为什么一杆步枪可以解决的问题,非要发一个火箭々所以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医生如何进行规范行医,把该做的事情做好,不该做的事情不做。我认为过度医疗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如果每个医生都可以规范行医,不做价格很高的检查,我认为医疗成本会下降,而且医疗水平会可以提高,不会降低。

第一、认认真真问病史

第二,体格检查。望、触、扣、听。

第三,心电图、胸片、血尿常规检查

第四、运动心电图、超声。

最后,是CT、造影。

应该是这么一种顺序进行。现在医院是本末倒置,问诊三句半,比如,症状是胸疼,就造影了,现在至少我在评审高级职称会议上,居然看到一些少数医生很自豪说,他最近十年,都没有带过听诊器,我不知道他是如何当的心脏科医生,大家都忽视最基本的东西,这部分做得很不够,大家都关注尖端部分,使用尖端技术来解决常见病,把疑病留给精密的仪器。

记者:我在采访中遇到过度诊疗的医院,一个人肚子疼,住院很多天最后结果出来,没有什么事,或者只是一个感冒就花了几千块钱,医生还有自己的道理,他会说,我如果不让他做价值五千块钱的检查。他万一出什么事,谁来负责?像您说的,他看的0电图似是而非,不能确定是完全没有问题,还是有一点问题……

胡大一:这种说法我不可以接受。花五千块钱,其实你花五万矛盾会更大,不是说别的,关键是病情。比如一个女患者实际上没有危险因素,第一男的不生孩子,第二她不得冠心病,这个是非常有把握的事,还复杂吗?还用五万块去做?

我认为有两种情况

第一、目前我们医生的培养出现问题,大家没有按部就班,认真走完“三基”,“三严”的科学方式来进行教育,是把尖端技术看得份量过重,而对常规的技术、常规武器却不会用了,这是他们认知的问题。

第二、由于医疗上出现了一些和整个大的社会环境呼应的“趋利”性,因为医院认为,我这里有经济指标,今天买这个设备,明天就要把这个设备成本要回收,并且要定期回收,这个直接牵扯到医院的直接收益。牵扯科室奖金,牵扯每个人的收入。

当然在我国60、70年代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因为没有这些情况,而今天完全不一样,我认为两个原因造成:一个是医生本身的培训。他认为胸疼就要造影,他认为不造影就会出现医疗纠纷。就会担责任。二是趋利性。

“白骨精"该怎么维护健康

记者:下面我们说一下老百姓生活的问题。我有一组数字,15年中,北京市35--44岁的l心梗死亡率增加了156%,在全国每年,13秒钟有一个人被,心脑血管病夺去生命,您在接受这段采访时说,如果不注重生活方式等预防疾病的问题很可能人这一辈子挣的钱有三分之一花在治疗心脏病上,科学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我们如何做?

胡大一:因为心肌梗死是生活方式病,实际上是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而导致的危险因素,比如说,吃得太多,饮食过度,还有缺乏运动,必然会导致肥胖,血脂异常,血糖升高,就有多种危险因素,在这些危险因素的长期作用下会出现动脉硬化,出血栓导致心肌梗死,如果大家都等到最终则到心肌梗死再做支架或搭桥之类的治疗,我们有多少钱来解决这方面的疾病。而且这个成本很大,救治结果如何々如果你得了很大面积的心肌梗死,你就是花了金钱,效果也不一定好。

大家知道冠心病是由于18岁以前就开始起病,经过十几年、几十年毫无症状,突然发生病态,有的临床表现第一次就是猝死,大家都很熟悉的古月、高秀敏都是这样,所以我认为这个疾病无论怎样强调预防都不过分,不要有侥幸的心理,说我可以等,我不舒服时再治,可能这时你根本没有机会。很多人出了意外的事情,并不是死于无钱,而是死于无知,不重视健康,不知道如何维护健康。

北京市84年~99年,也是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改变最剧烈的15年,北京的男性的35~40岁的年龄段的男性,心肌梗死死亡率增加154%,这些人我可以说是北京的“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这个高端核心团队人,出现这种非常危险的状况,而更为值得关注的是,这些人到底多少人意识到自己是危险人群,如果你等到情况发生时,你如何做?既然心肌梗死是

一种生活方式病,要从源头进行治理,从年轻就培养自己的健康习惯,第一步戒烟,吸的赶快戒掉,第二是管好嘴,吃八分饱、合理搭配。第三是迈开腿,多走路。去爬山不实际,游泳也要有条件,但是走路可以。一个是戒烟,还有一个是“饭吃八分饱,日行万步路”,那么体重控制了,没有肥胖,血压正常、血脂正常就可以。

记者:他这个危险因素18岁以前就开始了,是不是年轻人需要做检查?

胡大一:不是要花钱做CT,但是要定期测量血压,中年人要查一下血脂、血糖,查这些危险因素,他不是马上得病,关键是干预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这时不是查有没有冠心病,而是查有没有危险因素。

怕脂肪拒绝任何鱼肉“很危险”

记者:有位读者说他今年50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同时是慢性乙肝病人,很害怕吃控制高血压的药物,因为它有很多的副作用会,损害肝脏,该如何处理?

胡大一:治疗高血压很多药不同程度都会对肝影响,但是只要肝功能不是很差,多数常见治疗药物可以用。不是说所有的高血压药都不可以用。比如说,两三百人之中,出现一个副作用大家把这个副作用看得过重,夸大这个副作用,真正好的药物,副作用在说明书上描述的非常具体,这是厂家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比如说有一种药副作用写半页纸,有一个患者就用红笔都划出来,实际上这个企业是非常负责任的企业。

记者:有的药物很贵,有的药物很老。十年前就有,在控制高血压效果上会不会有明显的区别,越贵的药物越好吗?

胡大一:如果药物都停留在60年代的药物,那么最近年代的药物就没有用了,药物试验结果显示,钙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优于阻滞剂和利尿剂可以明显减轻心血管死亡,还可以使新发糖尿病的减少,我想我们可以做得更好。但是大家目前在治疗支付能力上,还有很大差别,是不是60年代的药都没有效果,比如说复方降压片很便宜,它可以把血压降下来,我想就是好药,我并不否定过去药的成就。享受这个科学技术新成就有一个过程,包括国家、个人、医保以及每个人情况。

记者:因为高血压是病程很长的慢性病,您认为中医中药在这里作用大吗?

胡大一:我认为控制高血压药物主要还是西药。只要把血压降下来,完全不吃降压药物,完全吃中药,我想很难达到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效果。

网友:我有高血脂有脂肪肝,有个大夫半开玩笑地说“你平时别吃肉、鱼,吃一年玉米面和咸菜你这个高血脂和脂肪肝就好了”,对吗?

胡大一:我认为这个医生说的是非常缺乏科学依据的玩笑,包括一些糖尿病患者,并不是说绝对不可以吃肉,关键是总量控制。不在于你完全吃什么,不吃什么,在于我讲的八分饱。热量够了,下一顿有饥饿感,也是生活质量提高的表现。同时注意营养搭配。

我认为人是需要营养的,你天天吃过多的大米白面、吃过多的粗粮一样的不行,因为很多东西都是互相转化的,你过量吃碳水化合物,也会转化成脂肪。那个大夫的说法不只是不合理,而是很危险。

我认为人肯定需要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即使有糖尿病也要吃碳水化合物,不可以一点不吃,我认为饮食是一种平衡、综合管理。

第2篇:生活与科学范文

一、走进生活,激发兴趣

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什么鱼剪掉鱼鳍后就不会游泳了?为什么种子落到地上会慢慢长出幼苗等问题都会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把学习的内容跟真切的生活内容联系起来,拉近科学教学和学生生活的距离,使教学贴近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常见的材料》一课时,有位老师拿来了一根导线对学生说:“昨天晚上,老师在睡觉时听到‘悉悉索索’的声音,早上起来一检查,哎呀,一根导线让老鼠咬成这个样了。”他晃了晃手中的导线,学生们一阵哄笑,感到很好玩,同时也感到非常的亲切。老师又追问了一句;“大家看看,我手中的这根导线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这样的导入,既生动又自然,而且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多都了解导线是用什么材料加工而成的,学习的兴趣自然而然就激发出来了。

二、观察生活,引导探究

科学探究离不开观察,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沉与浮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科学概念建构比较难的一个单元,而对于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学生每天在经历但却缺少仔细的观察。物体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很多学生认为重的物体沉,轻的物体浮;大的物体沉,小的物体浮。是这样的吗?当我用生活中常见的回形针、苹果、泡沫等材料做实验,得出的结论却与学生的猜测产生了矛盾,这个矛盾激发了学生后续探究的欲望,学生重新对物体的沉浮因素进行了猜测,并付诸实际行动,用一次次的实验对问题进行探究,热情高涨。我由衷地体验到了“小学生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在于教师如何去挖掘。”

这种观察,这种探究来源于生活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展开探究的能力。可以说,虽然现在学生所进行的探究活动还只是一种“小打小闹”,但重要的是他们已经知道怎样学习了。

三、关注生活,培养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如果没有创新,就如一潭湖水没有新鲜的活水进行补充,成为一潭死水,只有给它源头活水,这潭湖水才能充满生机。我们的教育也是如此,唯有创新才能使学校充满生机,才能使学生获得长足的发展。

在进行六年级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最后一节课的教学中,我提出了一个建议,用同样的材料:一张报纸、几根吸管、一些棉线和胶带纸搭建一座宽大于10厘米,承重400克的桥。任务有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空前高涨,根据课本所学和生活所见,都大显身手,有的搭建成拱型桥,拱在桥面上;有的搭建成斜拉索大桥;有的搭成平桥……为了实现预定的目标,学生的作品形形,虽然大家的作品良莠不齐,有些作品也没有达到要求,失败了。但这些都不是问题,失败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重要的是学生已能结合自己平时的观察和思考,结合知识间的相互联系进行创新,虽然这种创新还达不到发明和创造的程度,但如果我们在科学教学中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多动脑、多思考,学生的科学素养就会慢慢提升,而这也正是我们教育的方向。

四、体验生活,正视责任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怎样的生活。”教育和生活是相通的。在我们的科学课中有很多问题涉及到环境问题、食品问题、生命问题,结合这些内容我们可以让学生关注更多的生活问题,从小树立起环保意识,让学生真正意识到生命重要性的作用。

结合六年级《共同的家园》这单元学习,我让学生对家庭、对社区的垃圾、周边环境进行了调查,有位学生在他的调查报告中这样说:“真没想到,我们的生活垃圾的产量这样惊人,电池产生的危害这样严重,我以前经常把电池当作普通垃圾进行处理,想不到竟会污染土壤,我以后再也不能这样乱丢了。”还有位学生对我们宋诏桥的一条河流里的水与家里的自来水进行的取样对比,说:“看起来好像还干净的河水原来也这样脏呀,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真的非常必要。要不然以后就没有水喝了。”

五、学习应用,回归生活

第3篇:生活与科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科学作业生活化原则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10104

作业不仅是课堂教学的附属,更是学生课外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具有鲜明的价值追求、理想、愿望的一种活动。同时也是教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品尝生活的一个平台。但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作业在设计和实施中存在着量大质差、形式单一、结构失调、有效性差等弊端。学生迫切要求减少作业数量,降低作业难度,增加作业内容的趣味性和形式的多样性,期待作业的实效性。学生作业负担过重而效率低下已成为困扰广大师生的一大问题,因此作业设计应当突破以往单纯拘泥于文本、束缚于课堂的局限,向课外延伸、与生活接轨。作业生活化就是教师通过作业把学生引向家庭、引向社会、引向生活,使之成为丰富学生生活的重要向导。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应紧密贴近学生生活,有的放矢地设计生活化作业的内容,并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拓展、丰富生活化作业的内容;通过生活化作业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并致力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从而让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取得最高的学习效率。

一、初中科学作业生活化的原则

1.生活化作业应起源于生活

在科学学习中,教师总会碰到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如果能充分利用好这些生活资源,会使学生对科学产生一种亲近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让学生观察自然环境下的物种多样性时,可组织学生观察校园内植物(藻类、苔藓、蕨类、裸子、被子植物等),观察这些植物的生长环境(包括阳光、温度、水),思考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等。也可组织学生在校园内观察原生、环节、软体、节肢等动物,从而体会到动物的多样性及动物生存环境的多样性。又如,在教学“大气压强”时,可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应用大气压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利用橡皮吸来疏通抽水马桶,同时思考问题:饮水机上的一大桶水倒放,水为什么不会流下来?生病时挂点滴用的挂瓶,为什么玻璃瓶的需要另一根管子与大气相连,而塑料袋的不用?壁虎为什么有着神秘的力量,它能飞檐走壁,甚至能悬空在天花板上?在观察实践中,指导学生看、听、摸、闻,运用多种感官从位置、形状、光亮、色彩、声音等多方面、多角度细致观察事物的重点部分,帮助学生逐步领悟世界上的事物是千差万别、各有千秋的,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使事物在脑海中形成具体鲜明的形象。学生对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应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对生活进行细致的观察,并且观察生活中事物的各类变化,而这些都是科学作业的素材。

2.生活化作业应理性回归生活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从一定意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这告诉我们,教育要面向现实生活,才能显示成效。从生活和教育的关系上说,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来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学生在教学中学到的知识只有内化才能得以巩固,但为了巩固知识而做大量的书面作业,学生便会感到枯燥乏味。如果教师能将书中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学生便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作业与生活紧密联系,就会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科学知识很有研究价值,从而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强学习科学知识和技能的信心与动力。如学习“日常生活中的有机物”后,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食物进行分类;收集食物营养成分的资料,为自己或家人制订合理的膳食计划;或引导学生思考:家里有糖尿病人,他们的饮食要注意哪些?家里有脂肪肝病人,其饮食又要注意什么?广告中称某种牌子的八宝粥(含桂圆、红豆、糯米等)不加糖,但比加糖还甜,最适合糖尿病人食用,你认为病人能否食用此八宝粥,请说明理由等。学以致用,学习最终要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而且知识必然会在应用和服务生活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和迁移。

3.生活化作业应超越生活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又是稍纵即逝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去处理各种信息,从而认识周围的世界,并且超越我们的生活。如学习“天气与气候”这一章节时,引导学生听天气预报时做一些笔录,并根据自己的笔录对气温的变化及降水量等作统计,除了掌握书本知识外,鼓励学生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现象。这种贴近生活的课外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因为学生完全可以独立去完成适合自己水平的、与自己生活相贴近的作业。通过这种课外作业,学生还可以及时地发现社会对自己正在学习的知识的需要,因而,他们对学校和社会也产生了一种更为积极的态度。这样,他们也就很自然地认识到今天在学校里的学习就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

二、初中科学作业生活化的途径

1.设计知识建构式作业,搜集生活

生活中有很多科学小窍门、科学现象或有趣的科学知识,学生通过上网、上图书馆查阅资料、访问有关专家等多种途径,搜集有关资料、信息,经加工处理,按不同的需要进行分类,这样有利于学生建构科学知识。如学习压强时,对生活中有关压力作用效果的现象进行归类,辨明是属于通过什么方式来改变压强的,思考为什么堤坝要设计成上窄下宽,对知识体系进行建构,形成一定的思维导图(如下图所示)。思维导图便于学生将生活中的科学知识放入知识框架中。通过完成这类作业,学生既开阔视野,丰富科学知识,又培养了搜集信息的能力,提高关注生活的热情。

2.设计家庭实验式作业,实验生活

虽然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还有些课外小实验、探索与研究等活动,但由于学习紧张,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少。为此,我们可以在寒暑假作业中设计家庭实验式作业,让学生利用家庭中的物质资源完成实验作业。例如,物体浮沉条件是个学习难点,学生不易理解,教师可以布置家庭实验式作业,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鼓励学生用家中的物品进行实验。如取一支废输液管,从壶腹(中间膨大处)一端剪去小塑管并在火焰上烧熔密封,另一端留有15cm长,做成“塑料滴管”。再取两个废弃可乐瓶装满水,用一根铁钉加重并固定“塑料滴管”放入可乐瓶,拧紧瓶盖,双手挤压瓶壁,发现滴管往下潜。松手后,滴管中的水被挤出,滴管又往上浮,这就是教材中的潜水艇工作原理。然后折一段牙签塞住另一支滴管出口,放进另一瓶子,其余的做法与上相同,结果把鱼类上浮和下潜的原理展现得淋漓尽致,本实验中用到的可乐瓶、铁钉、牙签、塑料滴管等都是日常生活用品。

生活中利用无毒害而随处可见的废弃塑料矿泉水瓶、可乐瓶还可代替实验室中的水槽、试管、烧杯、集气瓶、漏斗、塑料洗瓶等。如稍大的可乐瓶从下半部分剪开就成了一只水槽;把小的矿泉水瓶对半剪开,上半部分即可作漏斗,下半部分可作烧杯,还可用来制作水火箭的机身和机翼。生活中我们还可以利用其他废弃物品,如小贝壳代替小烧杯,在贝壳内做实验,用塑料药片板代替井穴板,用吊针来代替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的滴头;用眼药水瓶制成储液滴瓶,这样既节省了实验药品的用量,还使生活废弃物变成了实验仪器,使实验仪器生活化。

3.设计微博日记式作业,记录生活

生活中触及的科学知识很多,我们要让学生养成长期记录的习惯,很多敏捷的思维品质和出众的创造力就是这样慢慢培养出来的。引导学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用科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并以日记或微博的形式记录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或者有感而发的观点等。鼓励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记录,当看到生活殊的现象时,把脑海中闪现的想法,及时地记下来。如2009年7月22日,笔者曾组织学生写百年一遇的日全食观察日记,详细记录日全食的变化过程以及由日全食而引发的联想;还可写感受,写日全食形成原因而引发的思考等。又如观察蜗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写观察日记,记录蜗牛的外形、敏感的触角、生活习性、分泌液、爬行、生殖特点等。

4.设计社会调查式作业,融入生活

第4篇:生活与科学范文

关键词:科学课堂;社会生活;认知碰撞

一、初中科学教学中立足于社会生活的指导思想

首先,在教育观念上,把联系生活的能力作为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之一。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素养包括必要的科学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态度及其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笔者认为,在这些组成科学素养的诸多因素当中,让学生理解科学与生活的关系显得尤其重要。

其次,在教学设计中,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建构主义认知理论是新课程的基本支撑性理论之一,该理论主张不论是个人单独的知识还是社会大众共有的知识,均是由人们所建构起来的,每个人都会建构出他自己周遭环境的心智模型,并且运用他现有的心智模型来解释和了解新经验。初中学生已经获得了关于身边世界大量丰富的初步经验和有一定理解力的个人见解、观念和想法,并且非常珍视自己的这些原始知识。笔者觉得应该让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通过进一步的亲身探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新现象或现实之间的不一致甚至是矛盾。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重新利用科学审视、反思并修正自己的经验和认识,提出或重建“更为科学”的新解释、新概念。相反,如果教师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无动于衷的话,他们后续的思维和日常生活中,可能仍旧按照自己原来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行事。

再次,在开发教学资源上,充分挖掘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素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报告在谈到学校教育时指出,儿童的人格被分裂成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象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违背某种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这其实也是我们科学教育脱离现实生活的一种写照。笔者认为,现代科学教育要走出困境,就必须回归生活,从生活中找到一股新生的力量。研究生活中的科学,远远要比研究课本上的科学来得重要。

二、将科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融的实践策略

(一)从社会生产走进科学,课堂“导入”生活化

新课程改革要求从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课堂的引入非常重要,如果学生看不到课题与生活的关系,就无法形成高水平的学习动机,也就失去了主动探究的欲望。因此,要努力寻找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作为课堂的切入点,从学生身边的社会生产生活现象出发提出相关的问题,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热情、有效激发学习兴趣。

(二)从日常生活走进科学,课堂“过程”生活化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就说过:“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把它学好。”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学生感兴趣的是生活中碰到的种种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的课堂教学过程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

例如,在教授《杠杆》内容时,教师分析讲解了“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所以要构成一个杠杆,必须有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硬棒。然后画杠杆的示意图,引导学生结合示意图分析,认识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动力等。接下去就游戏和实践,再现生活。利用木棍和小木块组成一个杠杆,学生自己了解杠杆的结构,巩固杠杆不同部分的名称。由学生推荐一位班里力气最大的学生和一位力气最小的学生上台,利用杠杆来比比谁的力气大。先把支点放在木棍的中心点上,决出胜负。再通过慢慢改变动力作用点与支点之间的距离来悄悄改变处于劣势的小力气学生的表现,直到最后大力气同学失败而归。讨论:为什么在这次比赛中力气小的同学能够以弱胜强?谁帮了他的忙?最后提出问题:为什么使用杠杆可以将自己的力放大呢?杠杆为什么能够省力?这一活动在课堂上掀起了一个不小的,当比赛场上的形势慢慢转变时,学生觉察到了“杠杆”这一特殊装置在这次比赛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有些学生一边抱怨说这样的比赛不公平,一边就推理“杠杆”是如何帮助力气小的学生的。这样他们就自然而然地把注意点转移到了探究“杠杆”有什么作用的问题上。一个好的活动不仅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促进他们的思考,把探究活动引向深入。

学习了《杠杆的平衡条件》后,笔者又组织了两位力气不同的学生上台扳手腕,当其中一位输掉比赛之后,笔者请班级其他同学帮忙想办法让它反输为赢,学生们想到了让力气大的同学把手放在另一位同学的腕部,果然那位力气小的同学赢了,此时笔者就请全班同学用杠杆平衡条件解释这一现象。学生们通过这一过程不仅知道了人的身体当中有很多的杠杆,而且还体会在复杂情境下分析杠杆要素,还能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了实际问题。

由此看出,课堂教学设计着重从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出发,深入挖掘教材中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情景素材,精心设计了一些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实际问题。由于问题生活化,学生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下课后还饶有兴致地与探讨有关问题。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科学教学要立足于生活,才是最有活力的教学。

(三)科学作业的生活化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那么作业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是学生成长的生长点。

例1 判断下列说法中哪些是对的( )

A.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铝块投入水中,铜块受到的浮力比铝块受到的浮力小。

B.质量不同的两块铝块投入水中后,质量大的受到的浮力比质量小的受到的浮力小。

C.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铝块投入水中后,铝块比铜块受到的浮力大。

第5篇:生活与科学范文

马朝华:2001年版课程标准的颁布使教师们首次接触了科学探究。十多年间,教师们亲历了从理念的学习、理解、变化到转化为教学行为的过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探究式教学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可。教师们已经非常熟悉并且能够在教学中主动地应用探究式教学,对话、交流、感受、体验、探究、实验、合作、自主已经成为现今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2011年版课程标准同样将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作为物理课程的内容,提出了“注重科学探究”的理念。在进一步推进科学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原有认识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对科学探究能力各要素基本要求的理解和认识,总结前期探究式教学实践中的一些薄弱环节或实践过程中的一些偏差,进而研究怎样在教学实践中落实课程标准关于科学能力的要求。

比如,教师们对“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已达成了共识,但在课堂中常见这样一种现象,即教师让学生根据课题提出想知道的问题,学生也很积极地提出许多问题,这样的教学过程是不是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呢?我想这里面存在着对课程标准关于提出问题能力要求的认识上的不足。课程标准中对提出问题能力的要求有两条:第一,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第二,能书面或口头表述发现的问题。问题不是凭空想出来的,缺乏对现象或实事的观察与思考,是不可能发现问题的。为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要能够创设一种问题情景,让学生在观察和思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表述出问题。

再如,在课程标准中对“猜想与假设”能力的基本要求也有两条:第一,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第二,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在课堂中的常见现象是只有“猜”,而没有“想”,表现在学生猜了许多,但是缺乏对猜想依据的追问,缺乏对提出问题的可能结果推测过程的合理性解释,这样的教学过程应该说也是没有落实“猜想与假设”能力的基本要求。

通过这样两个案例,我想说的就是教师在进一步开展科学探究式教学时,应该更为关注科学探究各要素能力基本要求的本质是什么,观察与反思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否真正具备了这样的探究行为,再根据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中国教师》: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优化物理实验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促进物理实验教学的发展?

马朝华: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如何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物理实验的功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吸取物理实验的营养,一直是物理教师关注和研究的内容。我想优化实验教学可以从实验的形式和手段两方面作简要说明。

首先是演示实验,通过演示实验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可以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理解概念规律,形成物理图景,认识物理过程等。但教师应该清楚它最终目的是要通过观察启发思维,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客观规律,发展能力。因此,演示实验的内容,除了有助于形成概念的常规实验,还应该根据学生学习中的思维障碍,组织实验,通过实验帮助学生辨析概念,深化规律。比如在学习“浮力”时,学生很容易产生“液体越多产生的浮力越大”“1N重的水产生的浮力不会大于1N”“物体浸入液体中越深,所受浮力越大”等错误认识,这些错误的认识都可以通过设计系列的典型实验进行纠正。在演示实验过程的设计上,应该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角度来考虑,在启发性上下工夫,引导定向思维,形成不断探索的学习环境。

其次是学生实验,包括探究实验和验证性的实验。学生实验可以让学生经历研究的过程、落实研究问题的方法,同时提升观察能力、实验技能,增强探索精神。优化学生实验的教学,应该在激发学生主体性参与上下工夫,不仅注重学生参与操作的程度与观察的内容,更要注重的是学生参与思考的热情和深度。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放手让学生去做,能够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观察、思考与交流。不要怕学生犯错误,应该让学生在错误中不断修正研究的方法,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另外,在优化实验教学上,也可以兼顾实验手段上的优化。一方面,要善于利用学生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比如可以在矿泉水瓶不同高度的地方扎几个孔演示液体压强和高度的关系,也可以用一支铅笔让学生感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还可以用两张较轻的纸片演示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等。利用身边的物品完成实验,并不完全在于它的低成本,更重要的是渗透用身边物品可以进行实验研究问题的意识,学生可以很容易在课外重复、模仿、拓展课堂实验的内容,或者研究他所感兴趣的新问题,这才是我们进行实验教学的本质目的。另一方面,要将现代化的实验手段引入课堂,比如传感器,让学生能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手段的发展。

《中国教师》:2011年版的课程标准强调物理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这也是物理教学一直倡导的。您能给大家谈谈物理教学联系实际的意义和价值吗?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做到这一点,可否给予一些指导意见?

马朝华: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五条基本理念中有两条都能让师生认识到物理是和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即“(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和“(三)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另外,在2011年版课程标准的科学内容中也增加了联系实际的要求,比如,增加了“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增加了“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增加了“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增加了“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等内容,从中也可以看到2011年版的课程标准更强调物理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运动规律,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再将认识到的物理知识、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乐趣,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的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各学科间的联系与共性凸显出来,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科学的发展及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关注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及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可以增强学生对自然界的整体认识,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加强物理教学与实际的联系,可以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两个方面来思考。在教学内容上,可以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生产中的物理知识、技术中的物理应用等充实到物理课堂上。比如,在讲“光的直线传播”时,可以让学生分析枝叶茂密的大树树阴处交错层叠的圆形光斑的成因;在讲“质量”时,可以让学生估测文具盒里一些小物品的质量,再用天平实测进行对比,也可以让学生估测一些小包装食品的质量,再与包装上的标称值进行对比等。教学中联系实际的事例,尽可能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这对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有积极的意义。在教学方式上,可以采用实物、图片、视频、实验、学术游戏等方式调动各种感官增强学生的认识和感受。另外,在课堂之外,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来拓展教学与实际的联系。

《中国教师》:基于2011年版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物理教师该如何发展自身的专业水平?在初中物理教师培训方面您有哪些建议?

马朝华: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一般由比较广泛的自然和人文通用性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三部分组成。但作为一个特定学科的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科专业知识积累,而忽略了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发展自身的专业水平应该从教师专业结构的角度予以关注。我想发展自身专业的途径就是学习、实践与反思,但这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是贯穿于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提倡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反思型的教师。

经过十多年的教学改革,教师的教学理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能够有意识地将新课程的理念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但体现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是否能够真正落实课程标准的理念还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的。因此,在下一阶段的教师培训中,内容上应该侧重在两个方面,一是进一步解读课程标准,提升对课程标准理念的认识和理解,把握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科学探究各要素要求的实质,把握科学内容的要求;二是引领教师如何将新课程理念合理有效地应用到教学中。在培训的形式上可以更多地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将理论指导与教学实践相结合;通过讲座、案例分析、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丰富培训的内容,将理念、理论与实践相融合,从而增强培训的实效性。

第6篇:生活与科学范文

关键词:结构与功能;老年学习;生活价值;科学建构

作者简介:王仁(1973-),男,安徽滁州人,上海市普陀区业余大学(上海开放大学普陀分校)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政策与教育管理、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建设。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资助课题“终身学习理念观照下的老年学习与老年生活”(编号:14YS145),主持人:王仁。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36-0050-05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信息科技水平的进步,老年生活所涉及的领域正呈现出不断拓展的趋势。不仅他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发生了转变,他们的生活特点、身心状态以及对积极老龄化的认识与评判标准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转变。老年学习,既是老年生活的重要组成,又是老年生活内涵提升的重要支撑。拓展老年生活的结构与功能,可以更好地诠释老年学习的生活价值,并予以科学建构。积极适应老年生活、实现老年人的自我价值与人生梦想的现实追求正激励着老年人积极融入老年学习。学习不仅能给老年人提供生活知识,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生活,调整自我。在拓展老年生活结构要件的基础上,老年学习可以实现老年生活的价值重构。

一、结构功能主义:生活中的老年学习意义构建

作为现代西方社会学重要理论流派的结构功能主义,给人们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探究方式。以孔德与斯宾塞等学者为奠基人,以涂尔干与马林诺夫斯基等学者为继承者,以默顿与卢曼等学者为推进者缔结了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体系。尽管社会是一个具有基本需求的系统,结构功能主义却为之确立了一种研究纷繁复杂的社会系统的基本途径。

(一)细胞与组织:学习构成老年生活要件

人类社会作为一个完整的组织系统,既承担着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所有功能,实现整个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又富含人类社会构件的每一个细胞组成,不断满足不同细胞的基本需求。一个健全的人类社会必然是蕴含着无数个基本细胞单位的有机组合,从而实现对社会结构的有效构建。基于此,作为完整系统的老年生活,不仅承载了老年人对幸福晚年的梦想与追求,而且也寄希望于老年生活系统全部要素的合力推进。而在老年生活诸多要素中,老年学习则可以理解为老年生活系统中相对更活跃的细胞。它不仅可以贯穿老年生活的整个系统,还是激活系统其他要素的重要力量。可以说,老年学习不仅构成了老年生活系统中的细胞组成,还将成为老年生活系统健康运行的重要推动要件。

(二)结构与功能:学习与生活实现互动统一

根据结构功能主义理论阐释,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构筑了系统的结构,实现了系统的全方位存在;而满足系统各项需求的功能则体现了系统各结构的存在价值。同样,系统所建构的结构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系统的功能。二者之间既有决定与被决定的要约,又存在着制约与被制约的关系,这种存在与价值之间的相辅相成实现了结构与功能的有机统一。对于老年生活而言,涉及到诸多生活元素予以结构支撑,并形成完整的老年生活系统。其中,学习元素满足了老年人对老年生活中众多新生事物的认知与技能需求,既实现了其自身功能又奠定了老年生活系统的价值基础。同时,新生事物推进老年生活系统发展的过程中,也会不断增强对老年学习结构的认同与渴求,并激发老年学习结构的不断调整与完善,从而推进学习与生活之间的互动与统一。

二、多维世界:老年生活的结构解读

离开了社会职场生活,表面上看,老年人的生活将变得逐渐简化而单一。然而在现实状态下,老年人不仅生活于一种多维世界中,而且其晚年生活系统还具有多重结构解读。

(一)个性性格:老年生活方式的主导

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往往跟老年人的生理特征与个性特点有着紧密联系,具有特定性格的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往往会出现与其性格相一致的特有现象。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博尼斯・纽加顿等学者所述,可以把老年人的个性特征归纳为综合型、保护型、依赖型与不稳定型等四种类型。而不同类型的个性性格,则会形成不同表象的老年生活方式。

对于综合型个性特征的老年人,他们常常表现出对自身晚年生活的相对满意。他们能适应生活环境的变化,能以积极全新的老年活动方式替代早先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即使有些老人因性格或生活习惯等原因而不愿意外出参与社区活动与社会实践,他们也能以其自然状态,自得其乐地调节自己的晚年生活。

对于保护型个性特征的老年人,他们大多对晚年生活大多表现出相对积极的感受。一方面他们能够继续从事此前所承担的社会活动,另一方面,由于受年龄、体能等因素影响,他们担心晚年生活容易遭受挫折而对很多事物持戒备心理,处理生活事务时会小心谨慎。他们会把对晚年生活的要求定位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认知还会随着接触事物的增多而愈发明显。

对于依赖型个性的老年人,他们的晚年生活通常需要别人给予的帮助和支持,并让他们的思维习惯于被动生活。这种生活方式不仅会增强他们依赖型的个性特征,而且还冲击着晚年生活的积极因素发挥。当其晚年生活需求能得以满足时,他们的内心就会充满感激与幸福感。他们愿意过着默守陈规的生活,而不会主动培养新的兴趣,因此,他们的晚年生活显得相对闲散。

对于不稳定型个性的老年人,他们会随着退休之后进入晚年生活而出现情绪的不稳定性波动现象。遭遇不顺时,他们极易大动肝火或悲观失望;经历顺境时,他们往往会喜形于色或喜极交加。他们的情绪很容易受外部环境与事物的影响而缺乏控制。

(二)实践体验:生活逻辑的功能完善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的个性特征一般不会随着外在因素而发生根本性改变。对于老年人来说,多年的社会生活经历使得他们不仅体验了多种社会环境,而且也更加坚毅了各自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个性特征。

然而,根据人们对行为矫正法则的描述,通过对各种实践方法的学习和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整或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这种方法对于老年生活调整也具有可行性。换言之,即使是具有依赖型个性的老年人,老年学习也能帮助他们减少对社会依赖行为。积极参与学习、拓展社会实践视野,不仅能帮助他们实现晚年生活自理,还能引导他们对全新的老年生活方式产生浓厚兴趣。某种意义上说,对外部环境不断学习与适应的过程,也是帮助老年人逐步调整个体内在思维,让他们相对稳定的个性结构朝着构筑老年生活系统的方向而不断调整和转变。

(三)身心调节:丰富老年生活系统内涵的基础

人生进入老年时期,受年龄增长与体能下降等因素影响,他们的身体与心理都会发生变化,他们甚至会不断思考老年生活的社会适应性问题。

一般来说,进入老年阶段,人的身体机能将逐渐呈下降趋势,各种疾病以及身体器官功能下降带来的生物学意义的衰老将随时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而个体的感官、智力与活力等方面蜕化带来的心理学意义的衰老更会对老年人心理素质的变化产生影响。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种能动因素,人类还存在着包括家庭和朋友、工作场所与社团组织等社会结构中的角色与关系退化所带来的社会学意义的衰老。步入晚年生活的老年人会因身体机能下降与心理蜕化等原因不得不做出身心调整,以适应老年生活现实及其社会环境。同时,对于进入迟暮之年的老人,夫妻生活将能起到晚年生活关键性的支撑作用。毕竟,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共同维系的婚姻关系要求夫妻双方在整个婚姻期间要学会适应角色的变化与期待。然而,现实生活中的老年夫妻往往不适应通过社会生活来应对各种生活压力,他们会比年轻夫妻更愿意把婚姻看成一种受义务支配的终身责任。他们在社会生活方面的角色过渡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先的适应能力以及对彼此关系的满意程度。

正是老年阶段身体机能的明显下降,不断增多的身体疾病与心理问题,都使得老年人的身心调节成为丰富其老年生活系统内涵的坚实基础。

(四)可塑性生活:彰显老年生活功能的保障

在社会价值观多元共存的知识经济时代,人们更易受日益膨胀的价值相对主义影响而对社会生活形成诸多不确定性认知。对于社会个体而言,不仅家庭和环境能够影响其成长,教育和社会实践也能为个体社会化推进提供重要的精神引领。然而,在感受价值选择相对自主性的过程中,人们却未必能真正感受到自由意识的存在。

某种程度上说,促进社会价值的不断提升、实现生命意义的不断完善,人们需要接受不间断的教育、融入终身学习。参与学习,尤其是老年学习,既能让生活阅历不断丰富,助推生活系统的结构完善;又能让生活实践不断历练,增强生活系统的功能内涵。不仅可以有效减少老年人对生活系统结构完善的不必要顾虑,而且可以进一步促进老年生活的价值重生,实现老年人生可塑性愿景。

三、个体与社会:成功老龄化的功能影响分析

(一)身体、心智与社交:成功老龄化的个体因素

就个体而言,人们对于成功老龄化的生活追求,大多理解为减少疾病与保持健康,并以此作为成功老龄化首选标准。然而,社会认知的发展正逐渐帮助人们理清思路,也让人们更清晰地意识到,健全的思维与丰富的内涵不仅能帮助老人成功面对疾病与健康,更将有助于形成科学的生活态度与理想的人生价值。换言之,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不仅没有疾病和伤残困扰,个体的身体、心智与社交活动都处于积极状态”的健康界定,能够成功应对疾病与生活改变,有效克服环境压力与生活重负,人们就有能力面对快乐的幸福生活,实现成功老龄化的生活体验(见图1)。

图1 成功老龄化的个体影响因素

因此,成功老龄化不仅是以健康的身体为基础,更是以健全的心理与积极的社会交往为条件,并以三者合成生活境遇的良好状态作为呈现。无疑,健全的心理与科学的社会交往将成为推进成功老龄化生活的重要助推力。

(二)夫妻生活、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成功老龄化的社会因素

就社会而言,成功老龄化不仅需要健康的身体、健全的心智与积极的交往共同培育个体的老龄化生活,而且还需要积极的社会环境与之配套与适应。具体来说,社会环境不仅会涉及到老年人个性心理的发展,促使老年的身心变化与生活适应性调整,而且还会涉及到老年人的夫妻间生活、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这些都将成为影响成功老龄化生活的重要因素(见图2)。

图2 成功老龄化的社会影响因素

由此,在诸多社会因素中,成功老龄化将以夫妻生活为基础和归宿,搭建起通往和谐的家庭生活与积极的社会生活的必由之路。在此过程中,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将会给老年生活系统结构完善带来关键性的社会影响,并成为促进成功老龄化的重要社会环境。

四、生活中的交往:老年学习的人格发展功能拓展

学习不仅对掌握知识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还会促进学习者的人格发展。同时,学习还可以促进个体生活态度的改变,促进家庭生活方式的转变,并将有力促进社会生存方式的调整与完善。

第7篇:生活与科学范文

关键词:科学教育 回归生活 生活化

德国哲学家胡塞尔认为,“人在科学世界里所获得的理智方面的发展,只有回归到现实生活世界中,才能作为理性显现出来。只有感性的、生动的、丰富的生活世界,才能满足人在理智、情感、意志等多方面发展的基本需要”。因此,有学者认为,“科学世界是我们进修理性的‘营地’,建在异乡的家园,而生活世界才是我们故乡的家园,我们最根本意义上的‘家’,我们的生命的根”。换言之,科学知识源于生活,现实生活空间可以为教育提供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只有密切联系生活进行科学教育,科学知识才能在理性中得到升华,因此,科学教育回归生活,科学教学生活化是提高科学教育效果的有效手段。

一、回归生活:科学教育生活化的必然要求

科学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科学。科学教学引入生活化的教学,使学生通过熟悉的生活化事例来验证和感受科学知识,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提高能力和培养综合素质,获得真正的和谐发展。

1.科学教育生活化有利于提高对科学价值的认识

《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入门课程。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运用科学知识合理地解决个人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具有科学、文化和生活的诸多价值。由于传统教学的弊端,学生的学一切围绕着抽象理性的概念、定律、原理,以获得考试的高分作为评价标准,让学生似乎觉得学习科学知识就是用来考试的,别无它用,最后学生觉得科学知识枯燥而乏味,与原本生活气息浓重的科学知识逐渐疏远,以至于学生产生“科学知识还有必要学吗?”的疑问。因此,在教学中多联系一下生活,讲一些科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如:联系钢铁的锈蚀,师生共同探究怎样防止小刀生锈;利用浮力知识解释汤圆怎样才是煮熟了;从沸腾现象了解怎样煲汤才能好吃又省燃气;甚至利用电路知识进行简单的电器修理等等。让学生吃到自己煮熟的汤圆,让学生自己修好自己的电动玩具,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妙处,并且能帮助自己更好的生活,从而对科学学科建立需求感、产生内驱力。

2.科学教育生活化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实践证明,兴趣对个人能力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分,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一个学生对某一学科发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进行学习,而不会觉得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否则,学生就可能只是形式地、勉强地去学习。而且一个人的成长往往从他早年的兴趣爱好开始。中外很多科学名流小时候大多数都是由此走向成才。如达尔文、曹雪芹、爱迪生和莫扎特,举不胜举。纵观在科学教学实践中也不乏这种例子,比如学生偏科问题,往往是感兴趣的科目很好,反之可能很差。在一次次考试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一位平时不是很用功,学习并不突出的学生,往往也能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甚至超越我们老师眼中的“尖子生”。当我们用疑惑的语气询问他时,他们就非常自信的告诉我们,因为这些知识他们感兴趣。使我们突然间感到尴尬而又欣慰。科学教育回归生活,创设各种生活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充分利用五彩缤纷的生活现象触发学习兴趣。

3.科学教育生活化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

生活中的科学问题看得见、摸得着。学习科学联系生活现象,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容易接受,便于理解。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不观于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于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于海上,何以知风波之患。”科学作为以观察实验为重要手段的学科,更加强调个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如:杆秤的秤砣大小变化中,实际质量与测得质量之间的关系,学生往往难以理解领会,但只要在生活中用杆秤去做几次。有了真切的体验和感受,一切自然解决了。同时我们经常说在学中做、做中学,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不仅能缩短与知识的距离,还会产生在生活实例中发现它们与权威理论之间的冲突,有利于学生在事实的引导下对权威理论提出质疑和挑战,培养了学生的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生活化:实现科学教育与生活联姻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需要我们引导从书本世界走向生活世界,使学生关心现实生活,重视实际应用。促使学生生活世界与书本世界的交融,以促进学生的理解,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实现科学教学的生活化,首先要让生活走进教学,开放科学教学,突破课堂教学空间。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的把理性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用生活资源丰富课堂教学资源,使生活的感性认识与科学理论知识和谐统一起来。

1.教学情境生活化,保证课堂富有生活气息

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理性知识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愿望,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一些现象、生活实例创设设设生活化的情境。

首先,教学过程生活化是科学教育回归生活的前期。在教学内容上,教学导入生活化,让导入内容贴近生活,如在学习《月相》时,可以把宋代苏轼的千古绝唱《水调歌头》歌曲作为背景音乐,从传统中秋佳节开始谈起,使学生感到亲近有自然。最后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很自然地顺利过渡到月相知识。这样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感受到了节日的愉悦,又得到了文学和艺术的熏陶,增加了科学课堂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

其次,教育内容生活化是科学教育回归生活的根本。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不再只是承载特定知识的文本,而是生活世界的经验;课程也不再只是教学计划和目标,而是师生共同探求知识的过程。在教学中要设置生活题材,创造生活场景,使学生形成乐于学科学的态度,诱导学生积极参与,产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学习活动中要积极创造能够让学生积极的、主动的参与的机会,让学生感觉到自己不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知识建构者,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再者,教学语言生活化是科学教育回归生活的条件。教师的课堂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学中生活化的语言可以消除一些师生间的隔阂,而且能使深奥的科学原理变得通俗易懂,使学生更易理解接受。如:我们可以经常用一些口诀、谚语对知识进行归纳概括;在教学中多一些商量的语气,少一些命令的语气;甚至用一些乡土语言进行教学,使科学知识乡土化等。

2.探究活动生活化,实现在体验中主动参与

科学课程突出科学探究,明确提出科学探究能力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素养。科学教学要注重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同时要求探究活动设计应当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因为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不同于科学家的科学探究,科学课程的学生科学探究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设计学生喜爱的活动。

一方面,利用生活化的材料实施科学探究。如在学习导体和绝缘体的时候,学生身边的材料就有很多,比如铅笔芯、塑料笔筒、硬币、纸张等等,生活中的汗水、食盐水、纯净水、自来水、甚至各种饮料等,都可以用作实验探究的材料,不必拘泥于教材提供的几种材料。教师主要做好指导,尽可能让学生选择自己身边感兴趣的材料进行探究活动。这样学生就能更主动、更积极的了解到周围生活中常见的熟悉的物体的导电性。这与从熟悉身边的事物开始学习科学不谋而合。又如在探索碱的性质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对食品袋中的干燥剂进行探究,让学生对生石灰的用途有了更直接的体验。后来竟然还真有学生回家用石灰水去洗油烟机,并且说效果很好,这时我就又告诉他,直接用石灰水对器物的腐蚀太厉害,生活中其实是用一些腐蚀性更弱的碱性物质去洗油污。

另一方面,利用生活化的仪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因为实验室中的酒精灯、天平、试管等仪器,一般学生都是没有的,但是生活中许多物品是可以代替这些规范化的仪器。比较而言,在统一标准的器材的试验中,往往加入了太多的教师干预,学生更多的不过是验证而已,而且主要是老师指挥少数学生做,而其学生更多的不过一看客而已。而利用这些生活中的物品,不再存在数量上的不足,时间上的限制,操作也更简单、方便。人人可以参与,时时可以进行,处处可以做。学生的参与率大大提高,而且由于个体差异性增大,也能够使学生发现一些新的问题,得到一些新的收获。如在学习物体的浮沉时,借鉴央视介绍的材料:透明矿泉水瓶(或其他塑料瓶)、小玻璃瓶、水。就可以顺利的探究出物体浮沉的案件。在这同时,学生又发现小玻璃瓶中的水的多少会严重影响实验的成功与否;几个调皮鬼还发现不盖上瓶盖,试验中小玻璃瓶只能随着挤压和水一起上浮并溢出。真是起到了一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更符合科学探究过程的实际特征,也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3.课外活动生活化,培养学生科学实践能力

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观认为,生活即课程,课程应该是直接面向社会,与生活融为一体。既使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之间保持密切的的联系,又使实践和生活成为学生个人发展的基础。正如同志指出的那样:“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多参加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科学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仅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课外活动是课堂的有效延伸。教师应根据教学、学生和校内外实际情况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将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效地紧密结合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直接在生活实例中学习,如在学习功率时,让学生测自己上楼的功率,不同的学生体重不同,体重的往往更吃力;有的学生走上来,有的学生跑上去,跑的学生自然比走得吃力。这样在辛苦和快乐中让学生真实体验和感悟做功的多少、做功的时间与功率的关系。我们也可以走入大自然直接开展课堂教学,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如可以在田野里拨开泥土,能更加直观的了解土壤的各种生物成分。到草地上去寻找草地生态系统中各种生态系统成分,更真切的认识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

另外,可以布置一些贴近生活的课外作业。如让学生观察、记录月相、星空的变化;到池塘、水沟中去收集甲烷,并点燃,观察火焰颜色,写出自己的实验过程和收获;发给学生PH试纸去测量自己身边各种感兴趣的液体、固体溶液的ph值,培养学生的试验设计和操作实践能力。我们还可以布置学生通过互联网、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进行调查学习,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终生学习和生存发展的能力。

4. 科学知识应用生活化,凸显科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知识浩如烟海,方方面面,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是知道、记住,而是能在现实生活和社会中运用。因此,科学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让学生结合身边的生活经验和已有认知水平,把感性生活经验转化为科学知识;另一方面,又要学生能把学到的科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各种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中,帮助自己和他人在生活中得到便利,实现科学知识的生活化。实现教材科学知识为社会生活服务,体现科学知识的价值。比如在学习急救常识中,举一些身边的实例使学生能够体会到急救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结合5.12大地震介绍利用抗震救灾知识挽救生命的实例;让学生自己动手,体验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讨厌的水垢;用石灰水除去餐具、厨具上的油垢。后来竟然还真有学生回家用石灰水去洗油烟机,并且说效果很好,这时我就又告诉他,直接用石灰水对器物的腐蚀太厉害,生活中其实是用一些腐蚀性更弱的碱性物质去洗油污。

总之,在科学教学中,让生活走进科学,让科学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科学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关注社会、关注生命、关注生活,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科学知识的实用性、趣味性,真正实现利用生活化的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努力做到教学向学生生活的回归,让课堂充满生活的朝气和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学习科学、应用科学,为全面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夯实基础。科学教学生活化符合科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科学回归生活必然使科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2. 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 主编 袁运开 赵峥 余自强

3.教学月刊(中学版) 2007年第4期

4.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和反思 主编 陈旭远

5.《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8年第3、 4期

6.《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和创新》 主编 宋乃庆

第8篇:生活与科学范文

一、由生活现象引出科学学习课题

学习始于问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观察到许许多多奇异有趣的现象,这些现象引起学生极大的好奇,也使学生陷入深深的困惑之中.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出科学学习的课题,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案例1】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教学

人眼能够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该物体能够反射照射在它上面的光,而物体对光的反射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图1,并向学生指出:一座大楼在阳光照耀下,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大楼有些部位看上去非常清晰,有些部位却因为反光很刺眼,什么都看不清.这究竟是为什么?这是一个学生十分熟悉而又难以解释的生活现象,由这个生活现象,我们可以自然地将学生引入新课题的学习.

熟悉的生活现象对学生来说具有亲切感,但作为引出学习课题的生活现象并非一定要求是学生熟悉的.有时,一些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生活现象,具有为科学教学制造悬念之功能,只要在叙述时能够把情境陈述清楚,同样可以用于引出科学课题,同样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案例2】 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气体的压强与流速密切相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先给学生讲述草原犬鼠的“空调”系统:在北美的草原上生活着一种犬鼠,它生活在地下的洞穴中.科学家在考察中发现,草原犬鼠生活的洞穴有两个出口,其中一个是平的,而另一个则做成隆起的圆形土堆(如图2).草原犬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是学生所陌生的现象,它反映了动物一个十分有趣的行为.它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引发学生极大的探究热情.

学生会想:这隆起的圆形土堆是不是犬鼠所建的视野开阔的瞭望台呢?但如果是瞭望台,为什么不在两个洞口都建筑土堆呢?有两个瞭望台不是更好吗?在学生对现象充满好奇、急于解开头脑里的谜团的状态下,将学生引入对新课题的学习中.

二、利用生活素材帮助建构科学概念

1. 概念的形成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知识不能简单地进行传授,而必须是学生以自身(包括个体和群体)已有的经验、方式和信念为基础,在与认识客体的知识之间的互动中,以主动、积极的建构方式而获得.科学概念是理性思维的产物,观察和实验可以为理性加工提供丰富的原材料,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并非所有知识都要通过当时的观察、实验而获取感性材料的.在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搜寻头脑里已有或教材文本提供的生活素材,通过对生活素材进行比较分析、抽象概括,而得出科学概念的.

【案例3】 声音的响度概念与距离的关系

声音的响度不但与声源的性质及振动情况有关,还跟距离有关.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建构起这一知识.

师:公交车上的车载电视正在转播一段音乐,你坐在靠近电视机的前排时听到的声音响些,还是坐在远离电视机的后排时听到的声音响些?

生:坐在前排时听到的声音响些.

师:这一事实说明声音的响度跟什么因素有关?关系如何?

生:这一事实说明声音的响度跟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近,响度越大.距离越远,响度越小.

师:是的.这是因为声音从声源发出后,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越到远处越分散,所以,离声源的距离越远,声音的响度越小.我们常看到有人对远方喊叫时,将双手掌围在自己的嘴边(如图3),你能对这样的做法作出解释吗?

生:将双手掌围在嘴边,可以减小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的分散,从而增大声音在远处的响度.

2. 概念的理解

知识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人们对一个科学概念的理解,不但需要认识它是什么,还要认识它的适应范围,以及它与其他概念之间的联系,所以,概念的理解是一个随着学习的进行而逐渐深化的过程.当建立了一个科学概念之后,我们同样可以用生活素材为学生理解概念提供支撑.

【案例4】 光的直线传播

在课堂上,我们通过实验显示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并得出光的直线传播规律之后,我们可以向学生展示如图4所示的生活中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为光的直线传播提供更多的例证,以增强学生对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的信赖感.

以上所述是用生活现象为科学概念提供正面的例证.对科学概念的意义,学生由于自己原有的前概念,有时会产生种种错误的认识.对此,我们可以借助与学生观点相悖的生活素材来动摇并学生的错误认识.

【案例5】 声音的速度与频率、响度的关系

在教学声音传播的速度知识时,有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直觉,认为声音传播的速度与频率和响度有关,频率越大,响度越大,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大.对此,我们可以反问:如果台上有男女声在大合唱,当男女歌手同时发出声音后,你会先听到女声后听到男声吗?在演唱会上,虽然歌手的声音的响度要比乐器伴奏声音的响度大,但当歌手和乐器同时发出声音后,你是先听到歌手的声音后听到伴奏乐器的声音吗?对这两个问题,学生根据经验显然会作出否定的回答.由此也就了声速与频率、响度有关的观点.

有些科学概念与生活经验之间并不存在着直接的关系,难以在学生的头脑里建立起清晰的图像.在教学时,我们常常会从生活经验中寻找一个与新概念相类似的事例,来与新概念作比喻或类比,以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概念.

【案例6】 物质的构成

物质构成的知识涉及物质的微观图景,由于与学生的生活距离较远,接受起来有点困难.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大千世界各种各样的物质都是由一些最最简单的基本单元——分子构成的,我们可以用数码相片的构成来进行类比:(利用电脑将数码相片逐渐放大)图5是用数码相机拍摄的一张照片,如果把照片放大,你可以看到,照片是由许许多多像马赛克一样的小方块构成.其实,宇宙中万物的构成与这幅照片的构成方式是非常相似的,它们都是由大量叫做分子的粒子构成的.

三、反观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科学教育不但要引导学生从生活走进科学,还要引导学生从科学走向社会.利用生活素材引出学习课题和建立科学概念,是引导学生从生活走进科学.而在知识应用环节联系生活,则是引导学生从科学走向社会,让科学回归于生活.科学知识的应用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它不但能够体现科学知识的价值,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应用环节联系生活的主要方式是:

1. 列举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案例7】 压水堆中的高压水

在教学液体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时,教材里通常是以压力锅说明这一知识的应用.但我们还可以列举更多的应用事例,使学生看到知识应用的广泛性.例如,在核电站的“心脏”核反应堆中,核燃料释放出来的能量是用水来吸收的.有一种称为“压水堆”的核反应堆中,为了提高水的传热效率,通过采用增压的方法,使水的压强高达155个大气压.这样,水的温度即使高达300多摄氏度也不沸腾.这样的应用实例能让学生看到,即使是在一些高技术的领域,一些最最基本的科学原理也能得到很好的应用.

2. 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案例8】 走路过程中的摩擦

在教学摩擦力知识时,学生们都知道,人走路需要摩擦力.没有摩擦力,人就无法在路面上行走.但是许多学生却不清楚人在行走时摩擦力究竟是怎样在起作用的.为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如下分析:在行走时(如图6),两只脚的前后位置会交替变化,后脚离开地面前要蹬地,这时,地面对脚会产生一个向前的摩擦力,正是这个力,人才得以向前运动;而前脚踩到地面时,地面对脚会产生一个向后的摩擦力,正是这个力,才使脚停止了向前的运动.这样的分析,既使学生更为具体地认识摩擦力对人行走的作用,而且还使学生应用了力和运动关系的知识.

3. 解决与生活相关的问题

在传统科学教学中,学生解答的习题绝大多数是抽象性问题,而不是具有生活气息的原始问题.如下题:

例题1 如图7所示,大烧杯内盛有一定量的水,水面上漂浮着一只小烧杯,小烧杯内放有一块小铁块.现将小铁块取出放入水中后,大烧杯内的水面位置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这类习题只具有学术的意义,而没有生活的意义. 如果只是让学生解答这种抽象性问题,容易使学生将科学与生活割裂开来.他们会错误地认为:生活是生活,科学是科学,两者互不相干.基于科学教育生活化的理念,我们应当多开发一些具有生活意义和深厚生活气息的原始问题,应当寻找一些抽象性问题的生活原型.例如对上题,我们可以将它改编为:

例题2 小池塘的水面上有一条清淤船,当船上的人将池塘底的污泥挖起并装入船中后,池塘的水面位置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这类问题不但具有学术的意义,也具有生活的意义.由于题目情境不那么单纯,学生在解答时,需要进行分析和建模,对培养学生的能力价值更高.

四、补充有用的生活科学知识

学生具有很强的求知欲望和求知能力,在教学某个课题时,如果能够适当补充一些与教学课题相关的、非常有用的生活知识,能够极大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案例9】 听诊器和检漏仪

在教学声音传播的知识时,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我们可以利用几分钟时间,向学生介绍他们所熟悉的听诊器和不熟悉的检漏仪,如图8和图9所示.这不但可以使学生知道听诊器和检漏仪的作用是传导和放大声音,同时可以使学生知道,当夜深人静时,有一些叫wt检漏工的工人还在为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忙碌着,他们在检测地面之下的水管是否存在着漏水,以及确定水管漏水的位置.学生甚至还可以看到,检漏仪与听诊器的结构和原理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从而了解技术在两种仪器之间迁移.

五、让学生在“玩”中学

科学教育走向生活并非只是将科学知识与生活事例作简单的连接,还要将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生活活动打通,从而使学生感觉到学习是一种生活,生活是另一种学习.

杜威说过,教育原本就是生活的另一种呈现方式.“玩”是儿童的生活常态,也是儿童重要的学习方式.科学教育应当根据学习的课题,给学生创造更多“玩”的机会,让学生在“玩”中学科学.尤其是采用一些生活中常用的器具玩.这种接近日常生活的学习方式是学生所喜爱的,它不但能使学生更为自主地实现科学概念的建构,而且能使科学知识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大脑之中,还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第9篇:生活与科学范文

关键词:课堂;数学;生活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堂重视生产生活中的实际数学问题,注重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初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很好地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数学新理念.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教育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社会,教育只有与生活有机融合在一起,才会焕发出勃勃生机.从生活走向数学课堂,就是指教师和学生敏锐地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数学教与学过程中适度联系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灵活地进行变形处理,让数学更多地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让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或问题”成为诱发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不竭“动力”;让数学课堂再现多彩生活,

一、从生活走向数学课堂

数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从数学的概念可以清晰的看出――现实生产生活中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是数学学科研究的全部,生产生活是数学学科产生、发展的根基所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联系生活实际,把生活引进数学课堂.

1.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数学化

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不胜枚举,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按照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在数学课堂上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把学生熟知的生活事例引进数学课堂,经过若干的生活事例很自然地得出一系列的数学实例,使生活常识数学化.由于这些数学问题来源于学生熟知的现实生活,学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蕴藏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两者之间通过我们的数学课堂实现了跨越时空的“握手”.例如,有一次,一位学生生日宴会上,想将一块平行四边形蛋糕均分为四份,如何来切分?提出这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分析,提出切分方案,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巩固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有关性质.

2.从数学的视角去洞悉现实生活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一门有用的学科,生产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或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比比皆是.这就要求学生从数学的视角去审视现实生活,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知现实生活中的客观事物.例如,早晨较早起床,打开床头开关、灯马上亮了,这其中就有不少数学问题――开关的轮廓通常是正方形的,照明用灯通常呈圆球形或方形等,很容易引起学生思考――关于正方形、圆等有关性质;走进卫生间――地板砖通常为正方形,墙壁上的瓷砖通常呈长方形,不知不觉中就想到关于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的一些性质.

二、让数学课堂再现多彩生活

想让课堂成为数学与生活的桥梁,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就应该充分利用生活环境中的数学资源,积极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从中领悟到其中包含的数学知识,并自觉自如地应用到数学学习中,从而实现在数学课堂上再现多彩的生活的目标.

1.创设问题情境,让生活中一些问题数学化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产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提炼出数学问题,应用于数学学习中,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定会达到事半功倍!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节教学中,教师可以拿出活动衣服挂件、三菱汽车车标,切割为平行四边形的山楂糕等学生比较熟知的物品来,学生定会眼前一亮,学生学习兴趣会骤然提升!他们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原来生产、生活中关于平行四边形的物品这么多,对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我们十分有必要搞清楚,“平行四边形”它有那些性质?这些性质有哪些方面具体应用?

2.从生活中挖掘潜在的数学资源

数学教材中的内容既源于生活,又是生活中关于数学问题的升华,也就是高于生活.这是因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往往错综复杂,好多数学问题交织在一起学生认知起来时比较困难的,这就要求数学教学中有序、适当地选取有关生活中的某一些数学现象并使之问题化,这样,有利于学生高效、快捷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这就要求将数学问题先还原于生活,再运用教材的理论去指导生活,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中时时有数学,课堂上的数学学习就是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解答.例如,要在一块平整的地块上建一座长方形的房子,怎样在地块上选址,确定墙体的具置?让学生去思考:长方形的性质有哪些?提出具体的施工操作方案,学生定会认真思考,这是实实在在的数学问题,做不好,建造出来的房子就会倾斜,不美观.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研究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1).

[2]杨裕前,董林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八、九).江苏科学出版社,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