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元宵节的古诗范文

小学元宵节的古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元宵节的古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元宵节的古诗

第1篇:小学元宵节的古诗范文

关键词: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元素内涵;概念;类型;界定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1-0017-02

高校是高等教育的依托和载体,也是社会最敏感的细胞。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屡有发生,且呈逐年上升之势。大学生伤害事故的频发不仅给受伤害学生、家长造成身体和精神上的伤害,也给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造成管理上的困惑和不安,处理不当会直接影响到学校正常秩序和社会的稳定。本文基于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元素内涵、概念及类型的界定分析,从而为高校更好地认识、预防和处理事故,减少事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这也是研究并解决高校学生伤害事故一系列问题的前提。

1.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元素内涵分析

1.1 伤害事故的主体构成。在高校学生伤害事故主体包含加害方、受害方、环境方三个主体,高校应是事故的主体“环境”,即环境方指伤害事故必须发生在学校管理范围内的教育教学活动和管理空间,且高校学生或教师必需是当事人之一。事故的加害方指造成事故的责任人或造成事故的物品所有者管理者。受害方指事故的受害人,其应是高校“学生”或“教师”,“学生”应广义理解为在高校注册或非在校注册接受教育的人员,“教师”是在学校从事所有教育教学、管理等工作的所有人员,包括在编的教师、行政工员和非在编的长期及临时的工作人员即在校非接受教育的工作人员。

1.2 伤害事故的时间界定。从时间上来把握,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应该是发生在"在校期间",即学生伤害的损害行为或结果发生在学校负有教育、管理、服务等职责的期间内。具体的说,可以细分为三个方面的期间:一是学校正常的教学、管理、服务时间,从学校规定学生学期开始时的报到时间到学期结束时规定的离校时间,寄宿生从开学走进校门一直到放寒、暑假规定的离校时间,走读生每天从走进校门到走出校门的期间。而学生在非学校组织的上学、放学的途中时间,放假后学生私自滞留在校的时间,学生自行外出或擅自离校期间,不能认为是“在校期间”。但是,为了完成学校、教师或者班级安排的工作任务、公益事务而滞留在学校或假期提前到校,应视为“在校期间”。二是学校节假日调课或补课的时间。三是由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的时间,从学生从学校出发开始到活动结束宣布解散时为止,包括社会实践、社会公益活动、校际体育竞赛、参观、学生实习、组织外出旅游等。

1.3 伤害事故的空间把握。从空间上来把握,高校学生伤害的发生场所不仅仅指单纯地域概念上的“校内”,而应该包括学生伤害的损害行为或结果有一项发生在学校负有教育、管理、服务等职责的地域范围内。具体的包括:一是在校园范围内,即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一切空间场所,包括场所内所有教育教学设施、生活休闲设施、废弃设施。二是学校组织校外活动的场所或学校自备的交通工具内。这里“校内”与“校外”的界线,一般以校门、围墙为界。但校门口仍属于学校的管理责任范围,应属“校内”。

2.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概念界定

明确了高校学生伤害事的元素内涵,我们就可以对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概念有个准确的界定了。笔者认为:在高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高校组织的校内外活动中,以及在高校负有管理责任的一切空间场所,包括场所内所有教育教学设施、生活休闲设施、废弃设施,对在校注册或非在校注册接受教育的人员,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以及学生在上述范畴内对非接受教育的工作人员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都应定义为“高校学生伤害事故”。

3.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类型分析

根据事故当事人有无过错的情况可将高校伤害事故划分为:高校直接责任事故、高校间接责任事故、高校无责任事故、混合型责任事故四种不同的类型。

3.1 高校直接责任事故。也可称为高校全部责任,是指伤害事故的发生与学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学校要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具体表现在由以下原因造成伤害事故的情形:①学校有关人员渎职的;②学校的校舍、场地、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或有明显不安全因素的;③教师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的;④学校向学生提供的食品、饮用水、药品、学习用品等不符合国家或行业规定的标准和要求的;⑤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的教学活动未按规定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或者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的;⑥在体育课或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中学校未落实安全保护措施;⑦在教学实验中或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中,指导教师实施了错误指导的;⑧因学校实验室或其它污染造成的;⑨学校饲养的动物致学生伤亡,受害人没有过错的。⑩学校未尽到管理责任的其它伤害事故。

第2篇:小学元宵节的古诗范文

关键词:培养;传统节日文化;兴趣;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4-0111-02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的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俗和道德风尚,寄托着整个民族的美好憧憬。近年来由于受到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我们的传统节日备受冷落,一些传统节日的内涵正在逐渐淡化,甚至消失。在年轻人看来,过节就是休息,就是吃喝玩乐;在孩子们看来,过就是收压岁钱,过端午节就是吃粽子,过中秋节就是吃月饼……他们不知道,传统节日文化不仅是风俗民情,更彰显了我国灿烂文化中所蕴含的尊老爱幼、勤劳善良、勇敢智慧等传统美德。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节日所受到的冷落,其实也就是传统文化中美德的逐渐流失。因此,笔者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让下一代重新认识传统节日,了解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深厚的文化。2011年笔者申报并承担了本校校课程《中国节》的教学任务,和学生一起学习、探索、感悟传统节日文化,感受颇多。在不断地“教与学”的互动中,针对如何培养学生学习传统节日文化,调动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传统节日文化,逐步探索出了一些思路和方法。

一、多种途径搜集资料,调动学生学习传统节日文化的积极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事之前一定要先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在最初开展传统节日教学活动时,缺乏适合教学对象的专业教材,为了上好这门课,我决定立足实际,没有条件也要为教学创造条件。首先制定教材内容,根据时令顺序,捋顺出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主要包括春节、元宵节、龙头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等;其次确定传统节日文化内容,如:传统节日的起源或传说、民俗及民俗的地方特色、饮食文化、文学作品、民谣谚语等;最后利用网络、图书、影像等资料,多方面了解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春节后的第一堂课,笔者充分利用学生们依然沉浸在春节氛围的机会,以学生熟悉的春节为例,把表现春节热闹场景的影像、音乐、图片、文字等资料做成课件在课堂上展示,而后把动画片“年的传说故事”播放给学生们观看,面对熟悉的场景和充满趣味性的传说故事,学生们的反应很强烈,生动的图片、影像信息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接着笔者因势利导,号召学生们积极参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学习,并教给学生怎样利用网络、影视、书籍、访问等多种途径搜集资料。第二节课的学习内容安排的是“元宵节”,笔者布置了搜集“元宵节”有关资料的作业,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响应,很多学生也通过这种学习和参与的方式开始喜爱上这门课。随后,我把学生分成四人小组,根据学生居住区域、家庭状况、学习能力等情况合理搭配,学生选定组长并完成下面四个题目:(1)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2)元宵节习俗;(3)元宵节诗词文化;(4)元宵节的地方特色。然后分发表格,让小组成员之间合作完成。由于准备比较充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特别积极,一堂课下来,学生们轻松愉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这次教学活动让我深切认识到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多种途径搜集传统节日的资料,做好计划、准备何等重要。

二、优美的传说故事,激发学生探究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年龄、心理特征都决定了他们做事往往从兴趣出发,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学习活动更是如此。小学生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怀有探究的兴趣和好奇心,但也很浮躁,做事情缺乏耐心。怎样培养学生学习传统节日的兴趣呢?怎样让学生乐意并主动地去了解传统节日呢?我发现每一个传统节日背后都蕴藏着生动、美丽的传说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大人喜欢,孩子们更喜欢。所以每一个传统节日来临之前,笔者首先启发学生搜集关于该节日的相关故事。例如:端午节来临时,我让学生搜集有关端午节起源的传说故事,其实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有源于纪念伍子胥、源于纪念孝女曹娥、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还有源于纪念屈原的。很多学生告诉我,没想到过端午节也有那么多的由来和传说故事。拓展学习“聊聊曲阜的端午节风俗”,学生通过口头访问、阅读书报、上网查询等方式,更深层次地了解有关端午节的知识。了解到曲阜人过端午节有凌晨门口插艾、挂香荷包和用艾叶煮鸡蛋的风俗,还有吃粽子、饮雄黄酒的习惯。同时学生通过学习还了解到曲阜旧民俗与新民俗的不同,以及旧时的孔府里过端午节的习俗。这些活动让学生们对端午节的理解更深刻了,也更喜欢了。

三、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传统节日文化的热情

为提高小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视及学习热情,笔者力求做到教学形式丰富多彩。授课方式既要符合实际,又要带有新鲜感,还能开阔孩子的眼界。通过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教学形式如下。

1.多媒体教学。观看各种有关传统文化的图像、视频等,这种展示方式能更直观、生动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

2.双向互动。如学习重阳节,带学生走进社区敬老院,与老人共度重阳节,使学生懂得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游戏教学。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如正月十五猜灯谜,清明节放风筝、荡秋千、踢毽子、踏青等。这些教学活动更具趣味性,更能抓住孩子的心,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4.亲子互动。邀请学生家长加入活动,协助学生在家完成学习任务。如:端午节包粽子,腊八节熬制腊八粥,春节包饺子等,这样的活动培养了学生既培养了学生爱劳动的美德,同时又增加了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习俗的了解。

5.知识竞赛。节日来临之际,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传统节日文化的资料,并且通过必答、抢答等比赛的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6.远足活动。如清明节来临之际,带学生到烈士陵园缅怀先烈,让学生通过扫墓活动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树立继承先烈遗志、认真学习、长大建设祖国的理想。

7.诗词朗诵。每个传统节日都有许多优美的诗词美文,让学生积累与节日有关的趣联妙对、古诗词名句、谚语、歇后语等,开展一个节日诗词朗诵会,有助于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第3篇:小学元宵节的古诗范文

【关键词】学语文;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断继承并发展的文明产物,是推动中国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传承并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势在必行。小学阶段又是培养学生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语文学科,天生具有优势。因此,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让学生更好地去了解掌握传统文化对其今后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一、诵读经典感悟传统文化

诵读可以说是古代私塾最常用的教育方式之一。诵读是通过眼睛将知识传递到大脑,大脑再进行思考后,用嘴巴读出来,最后再传达到耳朵里,这种周而复始的过程能将知识点记忆牢固。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经典,是历史发展的沉淀物,同时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基础载体与思想源泉。这些经典在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中起到奠基和引领的作用,在诵读经典中能够让学生去感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学习这些文化经典最适合的方式――诵读。比如,可让学生诵读一些较为简单的《千家诗》《百家姓》《千字文》以及《声律启蒙》等。抑扬顿挫的诵读节奏能够让学生感受韵律之美,而且还能加深记忆,更能从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之所在。

二、传统文化教育从低年级教学开始

低年级的小学生主要的学习任务是识字。因此,语文教师在讲解字词的同时也要不断渗透传统文明的精神,这也是一种高效的授课方法。小学生的记忆和辨识能力是不断上升的,此时,将传统文化渗透其中,比如,多介绍一些优秀的古代文化成就,更利于培育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例如,在讲解《孔子拜师》一文时,要有侧重点地引导学生学习孔子不断学习的锲而不舍的精神,用经典人物、经典事情去启发学生,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后续的学习、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充分向学生展示教材内古诗词的美,养成学生良好的审美情操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语言优美,读起来又朗朗上口的古诗词。这些古诗词也向世人展示了古代的文化、生活、军事、道德等方面的信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去背诵简单易背的古诗词,也要深挖古诗词背后渗透着的传统知识,比如如《竹石》《石灰吟》表现出来的是古人艰苦卓绝之精神。陆游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抒发出来的是诗人极度渴望报国的精神品质。

在诗词教学中让学生去感受传统文化之精髓,通过诗词学习提升小学生的审美情操,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都能喜欢上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进而再成为合格的传统文化继任者与发扬者。

四、结合生活实际体味传统文化内涵

要想让学生更好地去体味传统文化之内蕴,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是保障。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中蕴含着大量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端午节,中秋节等。作为语文教师,就可以借用某个传统节日作为引子,再结合生活实际去引导学生体味传统文化的内涵所在。例如,在端午节快来临之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查阅一些关于端午节的信息。比如,端午节还有哪些名称?端午节的来历、端午节与哪位历史人物相关?大家了解屈原的一些事迹吗?再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的资料整理、布置与之相关的作文,再以黑板报、讲故事等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可借助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去探究、体验,将传统文化实实在在地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自身实践感受去体验文化的内涵。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展。

总而言之,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珍贵遗产,如果不对其传承,这些珍贵遗产的吸引力将会逐渐降低。在当下,西方文化不断冲击当代人思想观念与价值观的时候,作为语文教师,捍卫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其职责。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引导学生,感染学生,对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房殊.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1:277-278.

[2]张海霞.将传统历史文化教育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中[J].中国校外教育,2015,25:100.

[3]苑金茹,刘华,刘舒菁.将传统文化的“历史母体”融入校园文化的“现实土壤”.思想理论教育:新德育,2006(09).

第4篇:小学元宵节的古诗范文

关键词: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教育;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3-101-01

在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和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息息相关的。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个别教师在教学中忽略了向学生传授历史文化知识的重要,而是直接把这部分内容当成一个单一的语文教学知识点来对待。其实,中国历史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对学生道德修养和个人良好品质的形成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小学语文教学应是传统历史文化教育的主要载体之一

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的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文明史。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更需要我们去传承和发扬。但是,近年来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孩子们没有兴趣去研读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和优秀品质渐渐淡忘。实际上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关系是无法割舍的,它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影响是深远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比如通过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变化,感受汉字的有趣。可以让学生阅读《甲骨文的发现》了解汉字起源于甲骨文,然后在识字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在教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2》时,教师让学生自由看图,说说像什么?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重点指导“羊、鸟、兔”这几个字演变的大致过程。让学生知道上面这些字叫象形字,这是汉字最初发展阶段,之后逐步从象形走向符号化,从笔画较多走向笔画简单,使书写更加快速便捷。通过这些让学生对汉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加深了对汉字的感情。

二、小学语文的阅读是学习历史文化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许多的古诗词,意境优美、内容丰富、语言精练、思想深远,反映中国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古诗词易记易背,读起来朗朗上口,可谓是广为传诵。在小学语文阅读课本中,都有古诗词的学习、背诵,而且篇幅很大,内容形式也是涉及多个方面。小学语文人教版的第十一册第一单元,课后穿插的三首古诗《石灰吟》、《竹石》、《墨梅》,都展现出了做人的坚贞不移、顽强不屈、勇于奋斗的坚强品质。“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反映了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反映了作者对母亲的真挚而深厚的敬爱、感激之情,也让学生知道“尊老”一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寓言、传说、历史故事等内容能增加学生学习历史文化的趣味性

寓言、传说可谓家喻户晓,人们耳熟能详,像《掩耳盗铃》、《守株待兔》等,都是经典的寓言和传说故事。寓言往往通过简洁、传神的描写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寓意诙谐幽默,激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历史故事则具有很深厚的历史背景,从中能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礼节、习俗、节日。比如,小学语文的历史故事《负荆请罪》,告诉人们不但要知错能改,还要具备宽容大度的品质,结合当时的经济、政治背景,学生就能体会出很深的文化内涵。人教版第八单元的传说《牛郎织女》,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由美好爱情的向往。所以,利用寓言、传说、历史故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对历史文化教育的学习更有趣味性。

四、要在古诗教学中不断渗透传统历史文化

学习诗歌的时候,教师不但要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而且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领悟到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两句写船已经而去,而李白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见目送时间之长。此番送别,情谊依依,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为了使诗中的人物形象活起来,教师要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诗人与朋友分别的情景。不仅要把送别的场面生动再现出来,更主要的是让学生领悟到诗的意境,让学生体会到友情的珍贵。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诗歌的韵味,感受到古代诗人的聪明才智。

感受诗歌反映的节日文化之美。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传统文化氛围。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诗词反映了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

第5篇:小学元宵节的古诗范文

一、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

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的魅力。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应努力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挖掘教材内在的文化因子,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可以从课文注释、引语入手,挖掘有关民族文化信息;可以从故事情节人手,挖掘整篇(部)作品的文化内涵;可以从课文主题人手,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可以从课文词句人手,挖掘相关文化背景、哲理境界;还可以从课文插图、课后练习入手,挖掘文化意趣。

二、诵读经典,在传承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在诵读经典中感悟传统文化精髓。中华民族的文化自古就有注重音韵的传统,多数文化经典适合诵读,不仅可在抑扬顿挫的节奏中加深记忆、增进理解,更可从中体会到民族特有的文化美感。由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经典传承悠久、内容丰富,教师应有计划、有层次地进行组织和引导。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接受水平,由简入繁地安排每个年级、班级的诵读内容。如低年级的学生可要求其诵读较简单的《唐诗三百首》《三字经》《孝经》《弟子规》等,中高年级的可读一些稍长的唐诗,宋词、元曲、歌赋等。在时间安排上可为一周一节或两节课,要求学生对所选内容反复朗读,以致熟读成诵,牢记在心。在诵读中学习,可以更好地感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这就是所谓的“熟能生巧,巧能生花”的道理。

三、从古诗词入手,加强传统文化熏陶

古诗词是古代文化的遗传,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更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学习古诗文,不仅可以培养阅读能力,而且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我们只有了解了当时“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才能体会到唐王朝军队收复了根据地后,诗人欣喜若狂,激动的泪水沾满衣裳的高兴心情。再如,宋代诗人王安石所作的《梅花》一诗,是诗人在政治上的主张受到挫折后所写的,诗中借梅花在严寒中怒放,清香高洁的品格,来烘托自己不畏强权,孤芳自赏的情怀。古诗语言精致凝练,只有反复朗读、吟诵,才能真切体味出诗情、诗意、诗味和诗美。如: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吟诵起来音韵铿锵,旋律婉转,悦耳动听,使人心旷神怡。古诗词的意境更是繁富多样的。李白、苏轼、辛弃疾的诗词往往以雄伟、粗犷、奇特等感性形象给人精神力量。王维、李清照的诗词擅长抒发柔美、优雅等感性形象,让人精神愉悦。学习古诗词还要把作品的意境和时代背景相结合,融入文化内涵,这样才能真正认识和领会作品的艺术魅力所在。古诗词以其精练的语句,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繁富的意境,传承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中国文化史上永垂不朽的赞歌。

四、加强课内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国家,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北京故宫、山东泰山、山西五台山等都已经被列为世界遗产,传统文化,明间工艺、艺术、风俗等都蕴涵着深厚的文化传统。这就对教师学科知识、教学能力、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难忘的泼水节》一文,本文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教师应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观察,进行探究式阅读,感受傣族人民和一起过泼水节的和快乐,在这一文中就涉及了民族、节日、风俗等许多传统文化,这就需要教师查找、搜集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民族节日和民间习俗。再如:《天马》一文,天马又称“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一件艺术珍品,是我国古代造型艺术,冶铸技术的结晶,是我国历史文化的杰作。作为中华旅游的图形标志,它不仅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还代表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正在腾空飞速前进,走向世界。在学习本课时,教师不仅要了解青铜奔马的历史背景,通过学习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才能和象征意义,还要学习浓郁的中国特色文化和文物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在知识的海洋里,教师还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这样才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虽然在新课程标准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但在必要的时候,教师还要拓展、启迪、陶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五、创设情境,在传统文化渗透中提升学生思想素养

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实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在教学中我们要精心组织授课内容,注重弘扬民族精神。戈壁滩上古长城的变迁、木兰从军、造纸术的发明、7岁曹冲称象的故事……在这些看似简单的篇章里,我们看到的是一颗颗赤子之心,看到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而这些需要我们教师及时抓住文本中传统文化的教学契机,触发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在学生心中扎根、传承。从老庄到孔孟,从屈原到李白,从柳永到苏轼,从陶渊明到王安石……我们掬古典之泉,灌蒙尘之心,我们在愉悦中学会孝敬,学会关爱,学会诚信,学会思考,学会勤奋,学会优美,学会深刻。

六、结合生活实际,有效渗透传统文化

第6篇:小学元宵节的古诗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123.16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3-0006-0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语文不仅是学习语言的手段,更是学习文化的工具,从一定程度上说,文化传承的功能是目的,语言学习是手段。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是时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时刻娇宠着的书包不用自己背,被子不用自己叠的“小皇帝”,这些温室里的花朵仿佛离华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渐行渐远……少年儿童缺乏自理能力和自控能力、不懂礼貌、自私自利等等劣习在现实生活屡见不鲜,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薪火相传遇到了挑战,危机四伏。为了民族文化继续传承,必须加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一、诵读经典,在传承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在诵读经典中感悟传统文化精髓。中华民族的文化自古就有注重音韵的传统,多数文化经典适合诵读,不仅可在抑扬顿挫的节奏中加深记忆、增进理解,更可从中体会到民族特有的文化美感。由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典传承悠久、内容丰富,教师应有计划、有层次地进行组织和引导。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接受水平,由简入繁地安排每个年级、班级的诵读内容。如低年级的学生可要求其诵读较简单的《唐诗三百首》《三字经》《孝经》《弟子规》等,中高年级的可读一些稍长的唐诗,宋词、元曲、歌赋等。在时间安排上可为一周一节或两节课,要求学生对所选内容反复朗读,以致熟读成诵,牢记在心。在诵读中学习,可以更好地感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这就是所谓的“熟能生巧,巧能生花”的道理。

二、发掘教学内容,有效渗透传统文化

1、加强课内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国家,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北京故宫、山东泰山、山西五台山等都已经被列为世界遗产。传统文化、民间工艺、艺术、风俗等都蕴涵着深厚的文化传统。这就对教师学科知识、教学能力、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知识的海洋里,教师还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这样才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虽然在新课程标准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但在必要的时候,教师还要拓展、启迪、陶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2、从阅读中渗透传统文化。通过课内、课外阅读,了解我国优秀文化,积累词句,体会故事情节,文章内涵。使学生心灵有所触动,如:三年级课本中一组教材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由《孔子拜师》、《开天地》、《赵州桥》、《一副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组成。

3、从古诗词入手,加强传统文化熏陶。古诗词是古代文化的遗传,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更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学习古诗文,不仅可以培养阅读能力,而且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

三、结合生活实际,有效渗透传统文化

文化存在于实实在在的生活中。要更好地体味文化内蕴,就必须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结合生活实际带领学生体味传统文化内涵。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可以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在查询的基础上整理资料、布置作文,并以黑板报、讲故事、演讲等形式交流。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如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学生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对文化传承的意义是深远的。

四、巧用多媒体,在激趣中渗透传统文化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方式,重现诗词画面,让学生直观感受创作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单凭想象,对于低年级的多数学生来说,理解上有一定难度,但是借用照片或画面的形式展现出春天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就能在学生的脑海中呈现出一幅鲜活的画面,从而轻松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学生通过类似的方式不仅理解了这首诗,还能触类旁通。形象性的体验,既让学生感受到古典诗词的诗境之美,又能把传统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创设情境,在传统文化渗透中提升学生思想素养

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实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在教学中我们要精心组织授课内容,注重弘扬民族精神。戈壁滩上古长城的变迁、木兰从军、造纸术的发明、7岁曹冲称象的故事……在这些看似简单的篇章里,我们看到的是一颗颗赤子之心,看到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而这些需要我们教师及时抓住文本中传统文化的教学契机,触发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在学生心中扎根、传承。从老庄到孔孟,从屈原到李白,从柳永到苏轼,从陶渊明到王安石……我们掬古典之泉,灌蒙尘之心,我们在偷悦中学会孝敬,学会关爱,学会诚信,学会思考,学会勤奋,学会优美,学会深刻……

六、传承民俗,点滴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我们希望通过点滴的渗透,教育孩子传承民俗,取其精华并发扬光大。很多的传统美德在教育过程中都可以用具体的行为来描述,比如对父母为孝,对兄弟为悌,对朋友为信,对国家为忠等等,给孩子打下精神的底子、富有的底子、美好的底子。在日常生活中,总会有很多民俗节日的习俗延留至今,我们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细节向学生灌输传统文化:端午吃粽子的时候,念一首《满江红》来怀念屈原,九九重阳节的时候要登高并插茱萸。这些内容的教授都能够向学生很好地渗透民族精神的内涵。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它凝结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要敢于担当起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荣使命,为弘扬民族文化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参考文献】

第7篇:小学元宵节的古诗范文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自由安全的识字气氛

美国创造力研究专家托兰斯曾认为,创造力的发展,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中才能进行。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如教汉字“几”时,学生读音认形后,我随手拿了几根粉笔放在手里,让学生用“几”说一句话。这样教直观生动,学生在说句子的过程中自己悟出了意思。然后告诉学生,“几”还可以用来提问题,让同桌用“几”互相提问,学生在互问互答的过程中,不但开心,学得有趣,而且也发展了语言能力。作为教师,在学生展开思路,各抒己见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做自我权威的维护者和教材的代言人,而应成为儿童创造力的激发者、培养者和欣赏者。

二、精心组织教学过程,激发主动参与的识字意识

儿童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主动探索是创造力发展的基础。在识字教学中,我总是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通过视觉器官、听觉器官、言语运用器官的相互联合,主动参与表象的建立、字义的探求。如教学“纸”一字时,我首先问:“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呀?”一位学生立即举手:“挺好记的,把刚学过的海底的‘底’的广字头换成绞丝旁就行了。”“不对,‘底’下面有点,‘纸’下面没点。”其他同学马上补充。关键就在这儿,怎样在这学生容易忽视的细节上做点文章呢?我首先拿来一张白纸,接着故意在白纸上用钢笔洒上黑黑一点墨水,说:“好好的一张白纸,现在有了这么个黑点,成了废纸,老师只好把它揉成纸团扔进纸篓去了。”最后,我说:“同学们,看见了吗?‘白纸白纸,不能有点,有了点儿,变成废纸’。”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运用“游戏”、“猜谜”或“小老师执教”、“我来提醒你”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识字,促进学生形成有效学习方式――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体验学习。

三、融会贯通新旧知识,巩固学生的识字记忆

首先学生要学会举一反三,在学习某个汉字时,能够联想起同类的或有关联的字词来,然后进行分析比较,以掌握汉字的规律,提高识字能力。如执教生字“吧”时,可以让学生说出其他语气词――呀、呢、啊、吗、啦等,再引导学生观察这些语气词有什么共同特点。执教生字“拉”时,可以让学生找出形近字进行比较,也可以让学生回忆学过的“扌”的字,并揭示出“扌”的字的规律――与什么有关系。执教“圆”时,可以让学生找出同音字(园、员、元、原)比一比,说一说。这样举一反三,使一些相关汉字能在学生脑中构成一个知识链,便于掌握,学生在再现知识时,能以知识结构的形态出现,视野才会开阔,思维才会活跃。

四、充分利用课内外资源,培养灵活的识字能力

我非常注重课内外的结合,校内外的沟通。让语文学习延伸到生活实践中,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如:在学《识字1》一课时,学生从词串中了解了我国的传统节日,以及过这些传统节日有哪些习俗?课外的扩展中我让学生再说说他们了解的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人们有什么习俗?学生列举了元宵节、二月二、七夕节、重阳节、腊八等,还说了很多有趣的习俗。学生还饶有兴趣地创编了词串,一点儿不比课本中的逊色!在这项扩展中,学生不但丰富了知识,更主要的是通过创编词串认识了更多的字。比如:赏月、汤圆、鹊桥、插茱萸、长寿等字。

在日常教学中,要让学生多读课外书、动手制作粘贴报、查阅字典、背诵古诗文等多种方式、多种渠道来识字。月月是个聪明又特别好动的孩子,但他的阅读量很大,最近他高兴地告诉我,《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丛书共12本,他已经读完了。还有《五(三)班的坏小子》、《冒险小虎队》等书,这些书都不是带拼音的。书中大多数字都认识,遇到个别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解决。为学生创设识字的情境,在书本中、生活中、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形成自主识字习惯,是我不断追求的目标!

第8篇:小学元宵节的古诗范文

在语文教学中弘扬、渗透传统文化十分必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是说,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体,它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也要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

一、充分利用古诗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知识。

古诗文是典型的传统文化,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可见传统的古诗文对学生作文的帮助有多大,好多古诗无论从语言、情节、韵味方面都对学生的审美、鉴赏有帮助,如一年级上学期的古诗《山村》“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门前六七村,八九十枝花”这首极富诗情画意的传统古诗文化对学生的想像能力,数字概念是一个多么大的帮助,同时好的古诗朗朗上口,韵味十足,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可以借此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品读古诗,能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语言的精美与丰富,感受到民族文化底蕴的神采之所在。同时,古诗文中蕴含着的强大的人格力量,能陶冶情操,激人奋进,对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我校古诗文诵读的有效开展,给学生开启了思想的窗口,拓展了学生感受的空间,让学生全身心地沐浴在传统文学教育中,道德和情操受到了熏陶。教学中,我与学生一起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诗人的生平事迹,初步感悟诗人写这首诗时的心境。学生不但了解了一些作者相关的作品,拓展了知识,更为理解这首诗奠定了正确的情感基调,有利于更深入的理解诗境体会诗情。

由于学生深爱上了古诗词,自觉进行课外阅读,认识了许多著名诗人,积累许多好词佳句。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有的孩子能背诵岳飞的《满江红》,被岳飞精忠报国的气节所感动,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有的孩子认识了范仲淹,被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所折服。有的孩子认识了李清照,懂得了一个女词人一样可以拥有大丈夫的胸襟……

学习古诗,对学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感及感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和效果。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语感,发展了能力,提高了文化素养。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必将滋润我们的新一代。古诗学习必将使我们的学生受益匪浅,必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二、运用名著的广为人知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

在语文学习中,许多学生不但迷上了古诗词,对民族文化的其他内容也开始感兴趣了。有的学生读上了《诗经》;有的学生认识了屈原,知道了他的千古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有的学生开始认真阅读《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等。

作为古典文化的四大名者,一些初中生、高中升哪怕是大学生都很少有时间或特意安排一点时间静下心来读一读。对小学生来讲可能有点过高要求了,但是四大名著作为注音版的在各家书店都可以找到,或观看有关四大名著的电视电影,对学生文化的熏陶有很大的帮助。现在不需要有过多的研究,只需博览,为中学、大学的精读打下一个基础。

现在许多学生对卡通漫画这类书籍比较感兴趣,在于它的简短幽默。但是在我国的名著里,却蕴涵着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她的朦胧、她的深厚正等待我们去摸索。课堂上不失时机地把对祖国经典著作推荐和引用,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的最好途径。

三、熟读称颂,注重积累

熟读成诵进行语言积累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法宝,也是语文学习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用诵读的方式学习和积累传统文化是最具民族特色的,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对所选内容要求学生反复朗读,以至熟读成诵,牢记在心。这个诵读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材料的过程;是博闻强记、增强记忆力的过程;也是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民族精神熏陶的过程。黄香温席、孑L融让梨,传递的是一种孝悌的思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博爱思想的传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诉学生要学会推己及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又让学生懂得了见利要思义……传统经典作品是集文学、哲学、历史于一体的,她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晶。

四、情景再现,体会人物情感

时代的变迁要求我们在对诵读内容稍稍讲解、粗粗梳理的基础上,可选择部分内容进行一些趣味解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利用故事的形式学习古诗词,如《李白思乡》是《静夜思》的故事,学生读读故事、背背古诗,就别有一番滋味。

杜甫的《绝句》也可以和这样的故事相联系:据说有个穷书生用两个鸡蛋招待客人,却使客人非常高兴,是什么缘故呢?原来他用两个蛋黄衬了几根青菜丝,做成一道菜叫“两个黄鹂鸣翠柳”;把蛋白切成长方形放在衬有菜叶的盘子里,叫“一行白鹭上青天”;用菜叶剪个框放在白色的盘子里,是“窗含西岭千秋雪”;用蛋壳做一盆汤,叫“门泊东吴万里船”。两个鸡蛋,做成三菜一汤,巧妙地借用杜甫的《绝句》做菜名,客人品的自然是意境,是情趣,而学生呢,恐怕也会对此饶有兴趣的。

五、利用综合训练的契机,渗透传统文化教学

我们还可以利用语文研究性学习或综合性学习的形式,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进行语言实践。

第9篇:小学元宵节的古诗范文

一、绘本式阅读:在阅读童书中涵养童年

绘本式阅读是儿童最基本的阅读形式。儿童受自身发展的限制,其认知能力尚不成熟,对抽象的阅读对象很难理解。绘本借助于图画的描述来叙事,充满了童趣和童真,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与阅读特点,能够激发儿童认知世界的好奇心,润泽儿童善良纯真的心灵,帮助儿童较快地建立起与外界联系的意义通道,并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英国著名作家山姆·麦克布雷尼的经典绘画读本《猜猜我有多爱你》就是一本带有深厚爱意的童话书,书中借助形象的语言和画面讲述了一只小兔子和母亲比赛谁爱对方多一点的各种场景,可以让孩子深刻体会到母爱的温馨与伟大。

二、环境式阅读:在阅读社区中发展儿童的亲社会性品质

随着都市化程度越来越高,孩子们日益被封闭在单元房中,电视、录像、游戏机和电脑成为他们的“亲密玩伴”,吸引了儿童相当多的注意力,这无疑不利于儿童亲社会性品质的形成。儿童的阅读应该贴近儿童的生活经验。社区是儿童生活的主要载体,蕴藏着丰富的阅读资源,成人应该引领孩子去广泛接触和阅读社区。[4]

1.阅读社区的公共设施

在双休日或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家长和老师都可以带领孩子深入社区,阅读社区的公共设施,了解社区设施的种类功能,体验社区生活的幸福美好,明白社区公共设施和社区成员生活的密切关系,让孩子们知道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培养他们做有教养的“小小文明人”,自觉爱护社区公共设施。

2.阅读社区的文化活动

无论是社区个人自娱自乐的吹拉弹唱,还是社区群众集体的扭秧歌、太极拳、花灯戏,都可以丰富幼儿的精神境界,培养他们真、善、美的情感,在他们心中播撒热爱生活、热爱社区的种子。此外,社区文化活动还充满了和谐的邻里情,无形之中可以拉近幼儿与邻居之间的距离,促进当今独生子女儿童的人格和精神健康发展。

3.阅读社区的风俗人情

体验社区的人情风俗、接触传统文化是幼儿融入社会、开阔视野的重要窗口。无论是“过”传统的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元宵节等,还是“做”充满地域色彩的嬉乐游戏,都可以让幼儿体验到喜庆、感恩、祈福和浓浓的亲情;无论是“听”家乡方言和戏曲,还是“品”家乡的特色佳肴,都可以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家乡的美好。

三、亲情式阅读:在阅读家园中濡化伦理性精神

首先,老师和父母应利用一切机会、场所让幼儿感受书面语言的意境美,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书面语言的熏染。如在教室“自然角”中,除了有动植物以外,还可同时设置一本“观察记录本”,引导孩子每天尝试做观察记录,书写日期,并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在家庭的书桌、床头摆放孩子最喜爱的图书,时时吸引幼儿,让孩子处处可阅读。长此以往,阅读活动就会成为孩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其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

其次,亲子阅读是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深化和发展。只有亲情才能营造出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也只有在这样的阅读氛围中,儿童才能获得知情意行的健康发展。如在阅读时,成人用手指随故事情节在画面上移动、提问等都有助于幼儿观察能力、思考能力的提高;在阅读中增强语调抑扬顿挫的感染力,适当增添一些象声词或形容词,可以培养孩子敏锐的语感;适时停顿,不急于告知答案,可以启发幼儿思考,鼓励幼儿大胆想像,为幼儿创新思维的发展创造条件;和幼儿一起交流阅读心得,正确评价故事中的人或事,有助于逐渐提高幼儿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

再次,在亲子共读之后,成人要引导儿童讲述和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即要创设语言运用的情境,提供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机会,让孩子通过与孩子、与班级、与家庭、与小学、与社会等多元主体的交流,有机会去表演诗歌朗诵、古诗词诵读、讲故事、演童话剧等,以增加幼儿对语音、语法、文字的敏感性,提高其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对应的能力,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前阅读技能。当幼儿在阅读展演活动中体验到乐趣后,就会对阅读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四、生态式阅读:在阅读自然中形成亲近自然的情感

早期阅读在严格意义上并不是通常的“书面阅读”,而是孩子们凭借色彩、图像、成人的语言及文字来理解信息的活动过程,儿童的阅读发生机制决定了儿童的阅读对象和阅读方式是自然性的。

儿童作为自然之子,与大自然有着天然的情份。早期阅读不应局限在教室或书本,阅读对儿童来说更本质的对象就是自然。把孩子带进广袤的大自然,他们会把自己从成人的期望与自己的不确定中解放出来,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阅读自然。鲜花绽放的无尽美丽,云端飞鸟的从容优雅,风驶过树林的狂吼咆哮……大自然以不同的方式感动着他们,每个孩子在自然中都会产生不同的阅读感受,幼儿细腻的感情与自然之书总会有所感应,幼儿会运用自己的触觉、嗅觉、味觉、视觉,与自然直接交流,并深刻体会大自然的平静与美丽、力量与庄严、神奇与壮观,形成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参考文献】

[1]王萍.幼儿早期阅读的误区与对策.福建论坛,2006,(8)

[2]蒋卫星.全语言理念与24~36个月婴幼儿早期阅读——婴幼儿早期阅读教学初探.教育学术月刊,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