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蜀道难翻译范文

蜀道难翻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蜀道难翻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蜀道难翻译

第1篇:蜀道难翻译范文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外语学院,河南 新郑 451150)

【摘要】中国古诗英译是当今翻译界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在东西方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由于翻译家们不懈的努力,对于中国古诗的英译已经产生了许多优秀的译本。然而由于语言本身的特点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对于古诗的翻译总是不能完全的传达原诗的音、形、意美。比较鉴赏杨宪益和孙大雨两位翻译家对李白诗歌“蜀道难”的翻译,我们发现两种译文各有千秋,但就诗歌的“三美再现”而言,杨译本在充分诠释原诗意义的基础上更好地向读者传递了诗歌的意境之美;尽管如此,缺憾仍是有的,这要归咎于古诗英译本身存在的局限性。

关键词 古诗英译;蜀道难;译诗三美论;局限性

作者简介:李园园,女,河南新乡人,硕士研究生,讲师,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外语学院,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

0引言

翻译不易,译诗尤难,翻译中国古诗更是难上加难。这是因为汉语言本身具有许多和别的民族语言不同的特点,特别是汉语和西方拉丁语系的差异,古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差异,以及诗歌语言本身的独特性,都给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带来了许多困难。但是译诗虽难,由于中国古典诗歌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且诗歌本身所承载的中国古典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中国古诗的翻译越来越多地受到了整个翻译界的关注,尤其是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更为频繁的今天,中西翻译家们都在为更好地表现和传递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做着不懈的努力,也由此诞生了更多的古诗译本。

杨宪益先生多年从事中国古诗的翻译,尤其是唐宋诗词的翻译,成就显著,他的许多古诗译文都被收录在《朝花夕拾之中国古代诗歌卷》,其中李白的“蜀道难”这一“惊风雨、泣鬼神”之作的英译也在其列;孙大雨先生,中国古诗词翻译家,他的《古诗文英译集》里包含了他对传播中国古典文化所付出的心血,为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也包括李白的“蜀道难”;本文试图以著名翻译家许渊冲教授的古诗英译“三美”论和翁显良教授的译诗理论为指导,比较鉴赏杨、孙二位的“蜀道难”英译,并结合汉英语言的特点来看古诗英译的阻隔点和局限性。

1李白的诗风以及“蜀道难”一诗的语言和风格特点

李白,中国盛唐时期诗坛上的泰斗级星座,被世人尊誉为“诗仙”、“酒仙、“谪仙”。他的诗歌明快豪放,雄奇飘逸,不拘泥于形式,多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为主;高度个性化的语言,往往自始至终都带着强烈的情感,体现着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特点,其抒情主人翁的态度十分鲜明,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

例如他的“蜀道难”,从开头的一连串惊叹,到中间描写蜀道的险峻,再到结尾再次咏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语言绮丽,气势磅礴,抒发了作者面临蜀道的惊异、惊悸、惊叹之情,读来给人以震撼心灵的美的感受。这首诗从形式上看不拘一格,韵律多变,句法自由;句式长短不一,参差错落,融散文句式和韵文句式于一体;句式自由但又不损诗意,反而给人一种跌宕起伏的自然情趣美。意境上,这首诗立意新奇,感情浓烈,采用一咏三叹的写法,直接抒情,借反复咏叹蜀道之难抒发诗人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愤;那阔达的意境、逼人的气势使人怵目惊心,叹为观止。因而翻译这首诗时,必须深刻理解诗人热烈奔放的思想感情和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用心感受并争取传达诗的声韵美和意境美。

2比较鉴赏杨、孙英译“蜀道难”

根据许先生的翻译“三美”论,即“意美”、“音美”、“形美”,“三美”是译诗的最高标准。“三美”论认为保持原诗的意美最重要、最根本,音美次之,形美又次之,三者得兼最善。而“蜀道难”这首诗,由于其本身在韵律上不像以往诗歌通篇押韵,句式上又不限于纯粹的五言或七言,所以翻译时正如许先生的“三美”论所言,如果能够生动真实地传达原诗的意境之美,则可称得上佳译了。

以下我们从标题到诗文来鉴赏两位先生的“蜀道难”英译,文中“译文一”代表杨译本,“译文二”代表孙译本:

蜀道难——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译文一:

The Sichuan Road

WHAT heights!

It is easier to climb to Heaven

Than take the Sichuan Road.

Long ago Can Cong and Yu Fu founded the kingdom of Shu;

Forty-eight thousand years went by,

Yet no road linked it with the land of Qin.①

译文二:

Difficult Is the Way to Shu — A Pindaric Ode

—The Poem in Triple-syllabic Measures —

Yi-Xu-Xi!

How dangerously high and steep, the way to Shu

Is more difficult than ascending the blue sky!

Can-cong and Yu-fu, it is mysteriously unknown how

They began to found their remotely ancient state.

Since then for forty-eight millennia

It had been separated from the Qin terrain.②

一首诗的标题往往短小精练,直奔主题,“蜀道难”三个字正是整首诗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千古传颂的警句是贯穿全诗的基调,诗人一咏三叹,通篇都在描写蜀道之难,因而这首诗的标题关键就在突出一个“难”字。译文一中,只译了“蜀道”二字,可谓短小精练,但不足以表达原诗中所强调的“难”;而译文二所译标题采用倒装句式,突出强调了蜀道之“难”,而且后又解释了这首诗的诗体,虽然句式较长,略显拖沓,但却完整地表达出了全诗的主题。因而,就标题的翻译而言,以笔者拙见,后者更贴切,更能传达原诗的意境。

从诗歌内容的翻译来看,两种译文都是采用自由体译诗,很好地诠释了原文的意义,也符合原诗句式多变,不拘一格的特点。然而在语气和情感的传达方面,由于英语本身的语言特点,只能靠重读音节来体现节奏,而无平仄音调之分,故两种英译文都很难在语气上达到和原作一样的效果。由于李白天生性格豪放,长于直抒胸臆,直接自然地在诗中表达自己的情感,他的“蜀道难”在一开始便接连三句惊叹,势如火山爆发,烈焰冲天,充满了炽烈的情怀。译文一采用了更适合于英文表达习惯的处理方法,直接用一句英语感叹句“What heights!”惊叹蜀山之高危;而且变换句式,通过反面比较说登天都比走蜀道容易,比原诗更增添了几分诙谐。相比之下,译文二将诗人直接发出的惊异之叹音译为“Yi-Xu-Xi!”,不能充分向读者传达原文的语用意义;另外中国人讲“比登天还难”,“登天”用climb比ascend更生动一些,而且Heaven也比the blue sky更符合以基督教为信仰的西方国度人民的思维习惯。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鹄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涂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译文一:

Westward from Taibai Mountain a bird track

Wandered to the summit of Mount Emei;

But not until brave men had perished in the great land-slide

Were bridges hooked together in the air

And a path hacked through the rocks.

Above, high peaks turn back the sun’s chariot drawn by six dragons;

Below, the charging waves are caught in whirlpools;

Not even yellow cranes dare fly this way,

Monkeys cannot leap those gorges.

At Green Mud Ridge the path winds back and forth,

With nine twists for every hundred steps.

Touching the stars, the traveler looks up and gasps,

Then sinks down, clutching his heart, to groan aloud.

Friend, when will you return from this westward journey?

This is a fearful way. You can not cross these cliffs.

The only living things are birds crying in ancient trees,

Male wooing female up and down the woods,

And the cuckoo, weary of empty hills,

Singing to the moon.

It is easier to climb to heaven

Than take the Sichuan Road.

The mere telling of its perils blanches youthful cheeks.③

该译文关于蜀道之“险”的描述,用翁显良教授的话说,基本上可谓“情信、词达”。作者这段描述性的文字给我们展现了一副副波澜壮阔的宏浑画图,那鸟道横绝的太白、峨嵋;那地崩山摧的悲壮场景;那天梯、石栈的陡峭途径;那耸入云天、令六龙回日的巍峨高标;那千岩万转,令冲波逆折的汹涌回川,都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译者并没有过分拘泥于原文句式,而是抓住了描写性文字本身可以传神的特点,选用一些十分形象生动的英语小动词,例如“hook, hack, turn back, catch”等等,并采用更贴近生活、易于理解的简单句式进行翻译。这样,言辞上虽然不像原诗语言那样句式工整,韵律和谐,语气上较之于原文略显弱化,但如此处理更符合英文本身的表达习惯,而诗中意境也能够生动地体现出来。特别是上文中黑体部分,也是李诗关于蜀道之险描述的精华部分,译文充分显示了译者深厚的英文功底,并透漏了译者对原诗的充分理解和把握。笔者认为该译文中唯一美中不足之处在于“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一句的处理,即译文中的斜体部分。诗人此句采用的是夸张手法,以状山之高峻;以“坐长叹”的悲凉情调来渲染“畏涂巉岩不可攀”的恐怖气氛;而译文中以一个现在分词短语作状语,“Touching the stars, the traveler…”,容易给人造成一种行人手摸星辰的误解。这一点上译文二表达地更准确一些:

译文二:

In the west, it connecteth Noble White Alp with a bird’s

Flight route, and joineth with the topmost peak of E-mei.

The earth yawned, the mountain crumbled, the five giants died;

And then heavenward steps and rock-hewn flights of stairs are thus conjoined.

Up above there is the highest clift for Xihe

To drive and turn his six dragons of the sun-chariot round,

And down below there are the clashing currents of the whirling stream.

Yellow storks could not fly over that and gibbons and hapales

Would be troubled by trying to climb up over it.

The Blue Sod Alps twist and turn in winding about;

They twine round nine times to form peaks and pinnacles while whirling forth.

They pierce into the sky; on them you could touch the brilliant stars

While holding your breath and pressing a palm against your breast for heaving sighs.

Let me ask you when you would turn back from journeying west-wards;

The fearful way and the sheer precipitous clifts are impassable

and insurmountable.

You would only see sad birds crying on old trees;

The males followed by their females round the forests.

You would hear the cuckoos wailing at the moon, gasping out their griefs on bare mountain crests;

The way to Shu is more difficult than ascending the azure sky;

The sad cries of the cuckoos would make their hearers hasten to become old.④

对这部分的翻译,译文二更像是散文体译诗。诗歌区别于散文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文字的精炼,不管是韵体诗还是自由体诗,都是用最少的文字传达最丰富的意境。该译文在风格上不像前者那样明快、简练,少了些许诗歌的意味;而在句式上也不若译文一那般自由灵活、挥写自如,“地崩山摧壮士死”被译成了三个并列的主谓短语,按照原文的结构进行罗列,要讲明这其中的典故,还须加以注释。比较两位先生对这部分的译文,笔者认为,译文一更符合英文自由诗体的表达习惯,但若以散文体译诗,第二种译文则属佳译,因为他的内容更详尽,表达也更具体。

诗的最后几句话描述的是蜀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地势,诗人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猛虎”、“长蛇”,是“磨牙吮血”、“杀人如麻”,真是让人怵目惊心,不寒而栗。最后诗人笔锋一转,规劝行人“不如早还家”,再一次慨叹蜀道之难,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悲愤情怀。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译文一:

Sword Pass is steep and narrow,

One man could hold this pass against ten thousand;

And sometimes its defenders

Are not mortal men but wolves and jackals.

By day we dread the savage tiger, by night the serpent,

Sharp-fanged sucker of blood

Who chops men down like stalks of hemp.

The City of Brocade may be a pleasant place,

But it is best to seek your home.

For it is easier to climb to heaven

Than take the Sichuan Road.

I gaze into the west, and sigh.⑤

译文二:

The Sword Steeple towereth high up over dizzy flights of steps;

Let one valiant man block the pass, and ten thousand others can-not go through.

It the keeper is not an imperil kin, he might turn out to be a wolf

or a hyena.

At morn, beware of tigers fierce; at dusk, look out for gigantic ser-pents!

They would grind their teeth and swallow blood, and butcher peo-ple like mowing down hemp.

Although the city of officials robed in gold-threaded brocade is a

city pleasurable,

It is better to forgo it for your own homes.

The way to Shu is more difficult than ascending the blue;

One turning to look west ward could but heave long sighs.⑥

形式上,原作诗歌不拘一格,不受格律和字数的限制,因而对其译文没有太多形式上的要求;译文一仍旧以其简单明快的译笔完成了从汉语古诗到英文自由体诗的转变,李白的反复咏叹在此译文中也以三个相同的句子体现了出来;译文二也完整地传达了原诗的意义,但句式相对冗长,各别字句的处理不像第一种译文那样形象生动,例如对于“猛虎”、“长蛇”之“磨牙吮血”的翻译,译文二取其字面意思译为“grind their teeth and swallow blood”不如前者所译“Sharp-fanged sucker of blood”后加一个定语从句来得自然明了。另外,由于汉语为意合语言,句子的意义常常不受严格的句子形式的束缚,因而主语常常省略;而英语本是形合语言,除了祈使句外一个句子中万不能没有主语;这样,在翻译主语很少出现的中国古诗时,一定要追本溯源地译出句子的主语。原诗最后一句话“侧身西望长咨嗟”是说作者自己向西方望去不禁长叹息,抒发的是作者自己的悲愤情怀,而译文二主语是泛指任何一个人的“one”,与原诗意义不相符合。

中国古诗英译的大手笔翁显良先生认为,汉诗英译要保持中国古典诗歌的本色。

“这本色,一不在于词藻,二不在于典故,三不在于形式。而是在于意象以及加强其艺术效果的节奏。只要能再现原作的意象,不一定模仿其章法句法字法。”⑦

两种译文对“蜀道难”的翻译都没有拘泥于原文的形式,意象的再现也都比较具体完整,句法上译文一更灵活一些;但是就保持中国古典诗歌的本色而言,原诗意境之美的传达在两种译文中都有所缺失,这是由中国古代诗歌语言和英文诗歌语言本身的巨大差异造成的。中国古诗注重音美、意美、形美与韵脚,这点很难在以格律诗为主、没有平仄声调的英文中找到共鸣;而其特有的文化意象和文化背景要译成其他语言显然也是非常艰难的,因而有“古诗的不可译性”之说。事实上,所谓的“不可译”也不过是翻译过程中很难完全保留原诗的风格和韵味。由此可见古诗英译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3古诗英译的局限性

理论上,译诗要实现“三美”才为善,但实际操作中,这“三美”的实现都存在一定的限度。

首先是音美翻译的局限。由于语言的特点不同,英汉诗歌形成音美的表现形式也大不一样。汉语一字一音,且永远以元音收尾,再加上平、仄、去、入四种声调,便可奏出变化无端的乐章;而英语由多音节词组合而成,词有音调起伏,音有长短之论,所以英诗的音韵美主要由轻重音交替产生的节奏和宽松的押运方式形成。诗歌音韵美的不同表现形式决定了古诗英译中能传达的音美只能是在译文中重新调整出基本合乎译文的韵律,正如杨先生所译“蜀道难”,只能采用合乎英文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这样,原诗中的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声韵美便不复存在了。

其次是形美翻译的局限。古典汉诗的形美主要是诗体的建行形式美。“蜀道难”一诗虽然不像其他五言或七言律诗或绝句那样整齐划一,但在结构上,四言、五言、七言安排得错落有致,且多为对称句式,读起来朗朗上口,丝毫没有损掉诗的意味;而英诗的音步以发音为依据,且英语单词长短不一,这就造成建行形式长短不均的现象,如此一来,古诗译成英文时势必打破原诗的结构形式,虽说译诗最重要的是意境的传达和风格的再现,但由于诗歌本身的美是由音、形、意三者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才能表现出来的,若不计较音美和意美,只怕意境的美也很难再现出来。

最后,意美传译时的局限是最突出的。译诗要传神传情,而每个诗人的风格又是不一样的。李白的诗风热情奔放,雄奇飘逸,他的诗风是浑然天成的,是后人无法模仿的,更何况要用另一种语言再现李诗的风格,那更是难上加难。另外,每种语言所处的文化背景都有其独特性,诗歌中经常引用一些典故,而且同一个意象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也可能表达不同的意思和情感,这些都给诗歌的意境翻译带来了重重困难。

杨先生和孙先生都有着很深的英文造诣,且有多年的译诗经验,在中国翻译界久享盛名,然而其译诗之作也难免不能完全令读者感受到如原诗般的意境,译诗之难可见一斑。也许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译诗之难,难于上青天!

参考文献

[1]Yang Xianyi,Gladys,Yang.Poetry and Prose of the Tang and Song[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 2005.

[2]孙大雨.古诗文英译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翁显良.本色与变相——汉诗英译琐议之三[M]//诗词翻译的艺术.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6:285-286.

[4]许渊冲.汉英对照唐诗一百五十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5]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6]中国文学出版社,编.朝花夕拾:中国文学古代诗歌卷[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

注释:

①③⑤Poetry and Prose of the Tang and Song[M].杨宪益,Gladys,译.

②④⑥古诗文英译集[M].孙大雨,译.

第2篇:蜀道难翻译范文

关键词:阅读教学;文言文;言意统一;境界

如何阅读文言文,是困绕大部分中学生的难题,如何教学文言文,是摆在很多教师尤其是新教师面前的难题。如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会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会影响学生的高考成绩。通过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有畏难情绪。究其原因,一是有些学生对学习文言文认识不足,以为学习文言文和我们关系不大,因此对文章中所传达的思想内容理解不到位,对文章的词章结构不够重视,不明白它对自己的写作有帮助,没有认识到所学的好多文章都很经典,它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工作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二是教学方法不当,老师一字一句地讲,一句一句的翻译,面面俱到。学生怕听不懂,于是一字一词跟着老是抄翻译,生怕漏掉一个字。一堂课下来,教师讲得支离破碎,学生学得辛苦乏味,学习效果可想而知,真是得不偿失。针对这种学习状况,我觉得文言文教学应该进行“言意统一”的方法。

每当手捧经典的文言文篇章,首先要仔细体会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将自己的这份感情融入到课堂中,让学生也感受到这份情感,他们自己也会被经典的文本打动,这远比教给他们一些虚词、一些语法重要得多。我觉得,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引导学生自觉学习文言文,让他们轻松自如地学习。

1、以“意”入文,化繁为简

把握文章的“意”能化繁就简,从容演绎。“意”即文章的主旨,文章的情感。教学时,在简单介绍作者及相关资料后我就引导学生初步体会文章的情感,并让他们在文中找出情感的体现。例如,教学苏轼的《赤壁赋》这篇文章时,我不止一次被苏轼的悲喜情感打动。他的文章结构布局严谨,流畅自然,文章由叙事开始,紧接着是精炼的写景,制造气氛,继而在这种氛围中引出主客情绪的变化,从而阐发自己对人生哲理的看法。借客人之口宣泄自己政治失意、人生无常的苦闷;借主人之口表达潇洒超脱、返归自然的情怀。当主客的认识达到一致时,又自然的以叙事作结。文章环环紧扣,安排独具匠心,却不露斧凿的痕迹。无论是作者的写景感悟,还是客与主的悲喜之情,都与作者的政治失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又如在教学李白《蜀道难》时,诗人运用变化莫测、充满浪漫主义的手法淋漓尽致的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的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一副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在惊险的写景氛围中,引出对政治形势的关心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关切,诗人的写景抒情安排可谓恰到好处,明确了这些“意”之后,《蜀道难》的学习再不是艰涩难懂,而是在享受精美的文化大餐。所以,把握了文章的情感,文章的主旨,即把握了文章的“意”就能化繁为简,学习起来轻松自如,兴致高涨。

2、以读品“言”,咬文嚼字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倘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了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是受用方法都有莫大的收获。”也有人这样说过,品读中的“品”,是感受,是咀嚼,是欣赏。“品”要以“读”为基础,即在“读”的基础上“品”;而“品”过之后,要用“读”来加深“品”的收获,要用“读”来加深“品”的感受,要用“读”来丰富语言的积累,要用“读”来领悟语言文字所传达出的意。先“读”后“品”,“品”后再“读”,读读品品,品品读读;这就是言意统一的语文学习,或者说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我很赞同这个观点。

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言知意的阶段,老师把文章的主旨或者中心思想告诉给学生之后就开始分析篇章结构,语法,重要虚词,至于这个中心思想,也就是文章的“意”是用何种方式表达出来的,作者或清新或质朴的语言,或豪迈或哀婉的语言学生不能够体会。所以我在安排《赤壁赋》等文言文的课堂教学时,注重对学生进行“读”的训练,以读来品“言”。先范读,再集体朗读,个人朗读,教师指导后再次朗读,都是对文章“言”的品味,只有这样咬文嚼字,学生才能通过文本,通过作者的语言走进他的内心。

3、意与言会,品言悟意

“言”是作者的语言形式,是他的话语方式,但不能脱离“意”而单纯谈言,两者是有机融合的,语文课应该追求意与言会,品言悟意的境界。在教授《赤壁赋》这篇文章时,我对文章情感的把握是引导学生回到原文朗读,品味,让他们享受品言悟意的快乐,享受经典文本带来的言意统一的美妙意境。

第3篇:蜀道难翻译范文

瑰宝之一——汉字中华瑰宝有许多,有人说,汉字是世界上最难学习的语言文字。汉字已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洗礼和改变。已经成为世界上常用的语言文字之一。中国汉字的魅力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魅力。每个中国人看见汉字,都会流露出深厚的情感,我们的汉字是集形体,声音和辞义三者为一体。世界上是没有任何语言可以做到的,它的独特魅力,是永远不可能改变,也是无可替代的。

瑰宝之二——唐诗诗,用简短的语言叙述作者当时的情感与心情,许多诗人,都在中国的历史上写下了许多的千古名句。各种诗篇传神的展示了诗人的个性,有的豪迈奔放,清醒飘逸,有的诗风沉郁,语言精练,有的风格宁静恬淡,意境深邃幽远。在我国诗的文化历史中,以唐代最为盛名,李白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等千古名句,以其诗笔出神入化,浑然天成,而称他为“诗仙”还有“诗圣”杜甫等,众多诗家,佳作迭出,诗也成为我国群星荟萃的瑰宝中的最闪亮,耀眼的一颗大明星。

瑰宝之三——宋词词,用于两宋时期成为当时最有特色的文艺样式。词是有五,七言是演变而来,句子长短不一,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称“词牌名”。宋朝时期有许多的优秀词人:李煜,柳永,苏轼幸弃疾等。他们多注重锤炼和音?艉托常?帐跫记筛??渴欤?裨既崦溃??对ú??呕?嵋绲乃臻?善渫卣沽舜实哪谌荩???舜实囊饩常?岣涣舜实谋硐至Γ?运未实梅⒄棺龀隽蒜粼焦毕祝?谒?氏拢?实奶宀檬?址岣豢苫彻牛?绞罚?道恚??拿?鳌赌钆??middot;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已成千古绝唱,许多文章都可以看见词的影子。

瑰宝之四——陶瓷我们大家都知道中国的英文名字叫“China”翻译过来为昌南,昌南其实是我国一个烧瓷器的地方,因其陶瓷远卖于国外,于是外国人把中国称为昌南,其中最为着名的是北宋定窑的白瓷孩儿枕和青花瓷瓶。我国的陶瓷可以说在世界上都享有盛名,这就是瑰宝之四-陶瓷漫游在古代文化之中。看着我国的古代瑰宝,我在不经意间感叹,祖国真的好伟大,有这么多瑰宝,我要的千百遍的赞美他,我喜欢中国的瑰宝,更喜欢我的祖国—中国。

第4篇:蜀道难翻译范文

一、“士贰其行”中“行”的读音

《诗经・卫风・氓》(高中第三册)中“士贰其行”的“行”应当读“háng”,理由如下。

首先,这是韵脚决定的。这一节的诗句为:“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显然,汤、裳、爽都是ang韵,行也应如此,才能够章节和谐。

其次,这是词义决定的。行,是品行的意思。现代汉语“行”如按“品行”解释应该读xíng,但是这一义项在古代却读háng。“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小雅・车辖》。“景行”为“大道”的意思,比喻行为正大光明。《汉语大字典》解释“行”,在读音háng下的第一个义项就是“道路”。而在一些旧版词典中,“景行”之“行”的注音就是háng。

再次,上古没有舌面音。根据章炳麟、黄侃等众多学术大家的考证,上古是没有舌面音jqx的,到了近古的元、明时代,才从舌根音gkh里分化出舌面音jqx。这样的话,凡现在声母为jqx的字在上古都在gkh里,如“柜”本来声旁是“巨”,但却不读jù而读guì,“壳”既有qiào的音又有ké的音等等,所以《诗经》时代的“行”应该读háng。

如果以上说法成立的话,自然而然就会牵扯出本节“极”和“德”的读音来。或者,它们和“汤”“裳”“爽”“行”为同一韵脚,但由于语音经过几千年的变化已十分复杂,并且现代汉语中这两个字又无其他相应的读音,所以只好作罢。但是“行”却不同;或者,只是它们二者押韵,与前边的韵脚无关,本节诗在这里又换了一次韵。

二、“三年释其征”中“征”的释义

《勾践灭吴》(高中第一册)中“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课本注释:政,通“征”,指赋税徭役。而《勾践灭吴》下文又有:“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收,征收。这样,问题就出来了。“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的意思是:十年都没有向老百姓征收赋税,这样,老百姓家里都存有可以吃三年的粮食。十年免税是对于每个国民的普遍政策,而“三年释其征”、“三月释其征”又是特殊的抚恤政策,因此,就不存在“免除三年或三月赋税”的必要。所以,“三年释其征”、“三月释其征”中的“征”是不是只指“徭役”而不含“赋税”?但是《古代汉语词典》解释“征”是“赋税”和“征税”的意思,没有“徭役”一说。《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在解释这两句中的“征”时说,征,指徭役。这种说法就比较合理,但又和词典产生了矛盾,而笔者认为还是采用这种说法好。

三、“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的翻译

《勾践灭吴》(高中第一册)中的“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这句的翻译有多种答案。“……庶子死了,免去他家三个月的徭役(多译为赋税徭役,上段已作讨论),并且也一定像埋葬嫡子一样哭泣着埋葬他”是最为普遍的一种。按这个翻译的口气来推断,哭泣埋葬支子的应该是他的父亲。而嫡子也好,支子也罢,他们都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感情都是一样的,不存在厚此薄彼的事,所以,这种“哭支子如嫡子”的翻译显然于理不通。那么,究竟是谁在“哭泣葬埋”呢?如果承上文“免去他家三个月的徭役”,主语应该是“官府”或者“勾践”,那么这里的“其子”就不该是“嫡子”而是“自己的儿子”。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必哭泣”这句之前是“冒号”,是对“当室者死”和“支子死”两句的总括,所以这句应该理解为,不论是当室者死了,还是支子死了,官府或勾践“都一定像自己的亲生儿子死了那样哭泣着埋葬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翻译为:“勾践哭泣葬埋他们,和自己的儿子一样。”基于让勾践亲自去各地埋葬是不现实的,不是怀疑他的诚意,而是客观条件制约,他不可能处处都去、家家都去的,所以这句主语采用“官府”也就是“当地官员”比较好。

四、“所守或匪亲”中的“匪”通不通“非”

高中语文第五册教材在注释李白《蜀道难》中的这句时说,“匪”通“非”。“匪”本来就有“不是”的义项,没必要通“非”。《古代汉语词典》等很多词典都这样解释。常用的成语“匪夷所思”就是典型的例子。奇怪的是高中语文第三册《氓》“匪来贸丝”的课下注释直接将“匪”解释为“不是”,出现注释不一的现象。翻阅很多古典文学作品集,对这一“匪”字都没有作通假解释。

第5篇:蜀道难翻译范文

一.手脑并用歌诀出 师生互动效果奇

在教学中,师生共同编歌诀既有助于增强记忆,又有益于提高写作水平,还能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进师生友谊,是一举数得行之有效的做法。在酝酿、编写有关歌诀时,好多东西在琢磨整理的过程中已基本掌握,编出的歌诀,再不需要解释说明。歌诀的编写比较自由,只要顺口,大致押韵,便于记忆就行。如,我们归纳出古文翻译歌:熟读全篇明文意,紧扣词语来翻译;字字落实准确译,单音词语双音替;国年官地不用译,遇到省略补词语;调整词序删无义,修辞用典拿意译;推断词义靠联系,字词句篇成一体;带回原文通顺理,畅达漂亮翻译毕。

编写中师生互动,认真推敲,使其琅琅上口,便于记诵。

二.众人拾柴火焰高 借鸡下蛋是妙招

围绕教学内容,利用身边资源,发动学生。或利用网络,或翻阅书籍,或自己创作,只要对教学有益,都可采用。如,当学习了古代诗歌鉴赏内容后,大家编写了“古诗歌鉴赏三字经”:观标题,明含意;看作者,悟情志;望风景,知来历;视意象,析大意;瞧典故,解意图。析作风,剖技艺;时期记,派别忆;多鉴赏,效果奇。

我们还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编辑整理了《扩展语句七字诀》《压缩语段六字句》《变换句式五字歌》等,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促进了语文教学工作,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水平。

三.只要脑子开了窍 笔下串串真有效

巩固知识、掌握知识的方法很多,歌诀记忆法只是其中之一。只要脑子开了窍,好多方法就会应运而生。如鲁迅的小说名,只要在篇名之间添几个字串起来,就很容易记住:我花了两周工夫看完了《呐喊》十四篇:记得去年的《明天》是《端午节》,《孔乙己》到《故乡》看了《社戏》,因《一件小事》《兔和猫》的《风波》吃错了《药》,他晕晕乎乎地讲起了《头发的故事》,晚上在《白光》下写《狂人日记》时“啊呀”一声——走了。(“啊呀”谐音“阿鸭”,指《阿Q正传》和《鸭的喜剧》)

四.胸有成竹来示范 抛砖引玉出佳篇

教学中的课后回顾、点滴积累是最宝贵的材料,很多时候有助于教学且能起到示范作用。做标点题时,发现学生这方面的知识欠缺,我背诵了《点号歌》:一句话说完,圈上小圆圈(。);中间要停顿,圆点下带尖(,);并列词语间,点个瓜子点(、);并列分句间,圆点加逗点(;);引用原话前,上下两点圆(:);疑惑与发问,耳朵坠耳环(?);命令或感叹,滴水下屋檐(!)。

此时,学生的求知欲极高,我让大家和一首《标号歌》。大家互切磋,精提炼,很快就完成了:文中要解释,两头各半弦(());转折与注释,直线写后面(——);意思说不完,点点紧相连(……);特别重要处,字下加圆点(﹒);引用部分间,双逗上下翻(“”);书报标题篇,小号大号连(《》);隔开词语间,词间加圆点(·)。随后,师生共同做题,费力少,效果好。

五.找到问题找方法 学以致用效果佳

教学中发现了问题,要趁热打铁,对症下药。考题中,有一副对联:“纵目登阁鸢飞鱼跃千帆竞,览胜抒怀水木清华万类荣。”要求学生调整词序,使其合乎对联规则。可好多学生做题结果不尽人意。这里“纵目”“登阁”须调序,二者存在先后关系,下面是“纵目”所见;“鸢飞”“鱼跃”为主谓结构,为了对仗,“水木”“清华”相应得调整为“水清”“木华”或“木华”“水清”。我探清了学生这方面的底子后,就加大了训练量,让学生用“文学常识”的材料,去串成对联。下面是学生连成的部分作品名联:《沉沦》《死水》,《复活》《童年》。《俊友》《欢乐颂》,《母亲》《庆功宴》。《高老头》《单刀会》,《龙须沟》《小酒店》。《香菱学诗》《阿房宫》,《宝玉挨打》《长生殿》。《悲惨世界》《二姊妹》,《人间喜剧》《九三年》。《贝姨》《赞美》《繁星》《野草》,《牛虻》《琐忆》《红烛》《春蚕》。《蔡文姬》《师说》《青春之歌》,《王昭君》《书愤》《赤壁之战》。《罗密欧和朱丽叶》《诉肺腑》,《梁山伯与祝英台》《相见欢》。《虞美人》《林家铺子》《将进酒》,《羊脂球》《长江三峡》《蜀道难》……

第6篇:蜀道难翻译范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B-0065-02

对诗歌教学,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要注重“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现实中有些教师的诗歌教学却大讲诗词背景,作者生平,以解释加翻译为主线,转述教科书或某名家的赏析。一节课下来,学生记了不少。拿到新的诗歌却仍然不知如何鉴赏。这是典型的低效教学行为。这一行为,轻则让学生失去对诗歌的兴趣,重则使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难以传承。如何在诗歌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学传统的认同,让更多的学生爱学、乐学诗歌,接受美的熏陶。我在高中的诗歌教学实践中,做过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从思想情感层面探索诗歌教学的有效性

诗歌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教师通过符合学生实际的先进教学法,让学生掌握诗歌的特点。训练学生的思维和感受能力,让学生有切实的收获与发展。实施有效教学,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欲让学生爱学、乐学、善学诗歌,首先需要教师对诗歌有无限的热爱,惟有如此,教师在课堂上,才能给学生产生一种无形的感染力量。如我自己喜欢读诗,时常在诗旁写些感受,偶然被学生看到,他们也学着在读诗后写些旁批。其次需要教师对诗歌有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感悟,而不应只会转述教参或某名家的分析。第三是需要把学生的领悟放在首位。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对诗歌有了深刻的感悟后,不应把课堂看成是自我表演的舞台,强迫学生扮演粉丝,而要认真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找到达成教学目标的最佳方法,实现诗歌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二、从课堂组织的层面探索诗歌有效教学的途径

1 探究诵读感情,促使学生领悟诗歌情感与朗读声音交融的艺术

诗歌是讲究声韵美的文体,是抒发感情的艺术载体。诗歌课堂的有效教学,关键是要学生领悟情感,领悟汉语的声韵美。而有的教师上诗歌课,不引导学生通过语言体会诗句的情感和声韵美,而是讲解加分析,直接告诉学生诗句的感情,分析什么叫韵脚,诗歌如何押韵,实际上这一教法收效甚微。

为把情感领悟与声音美感的体会结合在一起,我在教学时,会特别安排诗歌朗读讨论课,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讨论探究。这一做法促使学生不断去斟酌朗读声音的分寸,时刻思考是否准确传递出了诗句的情感,学生有了初步的感悟,先在小组中表达出来,让其他组员来点评,促使其进一步去反思与提高,完成探寻知识的过程。如我上古诗《蜀道难》一课,开头两句“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到底蕴藏了怎样的情感,该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我提出问题后,各个小组积极响应,边讨论,边揣摩朗读。刚开始,有的学生读得拘谨平淡,马上被小组成员否定掉了,又有的读得夸张响亮,又被小组成员批评为做作。经过不断的讨论和练习,有一个小组的代表用深感惊讶与无限感叹的语调朗读了一遍,其深情的投入和传神的诵读,让全班学生深受感染,好像忽然发现了遗失的珍宝,对诗歌感情与声音的交融有了更深切的领会。

2 激发联想想象潜能,促使学生调动生活积累,深刻地感悟诗句内涵

没有联想想象就没有诗歌鉴赏,不注重培养学生联想想象能力的诗歌教学是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为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教师首先应相信学生有丰富的生活积累,有无限的联想想象潜能。其次要注意引导学生充分把握诗歌词句间隐含的信息,激发学生将诗句转化为生动的画面,领悟其蕴含的感情和作者的用意。如教《春江花月夜》诗歌开头两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时,我让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分析其隐含的信息。一个小组讨论后说:“春雨绵绵,春江水涨,所以会‘连海平’,这句写出了春雨的多。”另一个小组马上反对说:“诗句明明写‘潮水’‘共潮生’,这是大海涨潮,潮水倒涌入江面,所以江才与水平。”听到这样的回答后,我顺势组织学生评判分析,学生联系生活积累,都认为两种情况都是诗句隐含的信息,诗歌这样写,是为下面写春天、江水、大海、明月等内容定基调。

鼓励学生大胆联想和想象是有效的教学行为,但也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讨论中有的学生不顾上下文,抓住一点胡乱编扯。这类情况一方面反映了学生思维的活跃,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其失去了联想想象的核心,这是课堂气氛活跃的假象,是无效教学行为。应对这类情况,一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二要让全体学生明白。这种想象属鉴赏中的跑题,要引以为戒。

3 凭借课文诗歌,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讨论

课文的诗歌是培养学生掌握能力的依据,要突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应只局限在理解课文本身,应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去探讨和发现,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诗歌文本的阅读能力。如我上粤教版必修2《语文》第五课之《死水》《再别康桥》,确定的教学目标是“理解诗歌的意境”。在形象解释了什么是“象、意象、意境”后,为让学生从更广的视角领悟诗歌,首先,我提供了常见的意境类型及与之联系密切的意象,让学生积累知识。再以课文的诗句为例子让学生讨论其意境特点。有了这一层初步认识后,抛出一组问题让学生去比较归纳:《再别康桥》写到风吹垂柳的意境是清爽、袅娜,《死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涟漪”也写到清风,意境是死寂、污浊,为什么同一意象却有不同意境?意境与哪些因素联系密切?学生深入思考讨论后,作出了“意境与作者情感密切相关,意象不能机械与意境等同”的深刻回答。这一回答是建立在之前让学生掌握了意象、意境的基础上的。如果前半节课不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不设计有梯度的问题,一上课就提出有难度的问题来讨论,这样的课堂,名义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发现能力,实际则让学生无所适从。

第7篇:蜀道难翻译范文

一、创设审美环境

学生接受审美教学,需要一个应心应景的审美环境,这个环境既包括学习时荡漾在教室里的氛围、情趣,也包括审美教学进行时,洋溢在文本、语言与师生心灵之间的微妙感觉,不管哪种环境的营造,都需要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紧密配合才能获得。古人作文既言简意赅,又含蓄中庸,这就增加了审美的难度。因此在备课时,教师应考虑首先营造一个契合的审美环境,使学生“未见其意,先感其境”。这一设计可以在课前预习和课始导入、诵读等环节完成。在导入的时候,要注意选准切入点,因为高中阶段的古诗文,其审美特性通常不只一点,从体裁到题材,从价值观到人生理想,从艺术旨趣到哲学思考等等,应有侧重地考虑选点,同等重要的要斟酌综合,如此才能有效引领学生透过简单的文字,鉴赏其背后深层次的美。

如对《前赤壁赋》一文的审美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苏轼摆脱了“赋”这种体裁或华丽堆砌,或恪遵声律的牵制,在保持赋的特点的基础上,语言、结构和韵律等均自由挥洒;在写景抒情上,以景连贯,景简情丰,仅借“风”、“月”二字,引发出不同层次的悲与喜,人、景、情三者融为一体;在人文精神上,作者超脱了令人郁闷的现实,勇敢面对生活,具有豁达的胸襟。综合以上几点,本文审美鉴赏的基础应该是苏轼的生平,因为在他的坎坷经历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情感、人生态度及其线性发展的轨迹,如能让学生了解这一点后再来学习,他们就很有可能自主探寻到本文所呈现的美,即使不能完全自主完成,教师所要提示和补充的也不会很多。

给学生布置的预习作业,其中之一就是“搜索苏轼的生平,理解他的人生态度和思想情感及其形成过程”。上课伊始便提出两个问题:“我们以前学过苏轼的词和散文,谁能回忆一下苏轼的生平?苏轼被称为孤独的旷世奇才,你怎么理解?”第一个问题作铺垫并检查预习结果,第二个问题引出苏轼在各方面的成就,并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为下文的赏析拓宽思路。紧接着,用一段煽情的配乐朗读来导入课文,内容大体为对苏轼被贬黄州期间的思想和行为的颂扬性评价。第三步播放课文的配音朗诵,让学生闭目想象赤壁的美景和作者沉湎于其中的情感,听完之后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感觉和对美句的赏析。这种步步为营的审美推进策略,能让学生在营造好的赏析氛围内,开放学生的思维,动员他们一切的审美基础,为下面的环节构筑新的审美层次做好准备。

二、感悟审美情怀

古诗文之所以形成言简意赅的特点,除了文言语言的简约之外,还与其“只拣要紧处写”的行文方式有关。作者创作时通常会省略大量的相关信息,而这些信息在教学时就必须一一寻找回来,与文本结合,方能全方位、深层次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本文的写作中心,才能正确地赏析诗与文。不管是《项脊轩志》、《陈情表》,还是《长亭送别》、《蜀道难》,诗也好文也好,通常要了解作者及其生平,明白其创作时的处境、心情等,才能具体读懂蕴藏在诗文中的隐晦含义。这也就是为何一般在写古诗文教案的时候,教学过程的开端常常是这几项:导入、检测字词、(翻译句子)、了解作者、介绍背景的原因。铺垫好了理解的前提,学生对古诗文才能有水到渠成的深刻理解。

此外,对古诗词的感悟还需紧扣意象,它是诗词的灵魂。古人在漫长的诗词创作历程中,形成了具有固定含义、稳定情感的意象,把玩意象、体味意境,美就在其中自然生发。

柳永的《雨霖铃》中“寒蝉”、“长亭”、“杨柳”、“残月”等意象,烘托出的是作者浓浓的别情,仔细品味这些简单的字词背后的韵味,依依不舍之情就会油然而生。李清照的《声声慢》中也集中了各种意象:“酒”、“晚风”、“黄花”、“雁”、“窗儿”、“细雨”、“梧桐”、“黄昏”等,一串意象,一腔情愫、一生悲欢,尽显其中。讲授这两首词时,不妨首先让学生自读,粗略感受其中的意蕴,情感体验产生以后,再追究各意象的具体含义,以令学生的情感准确化、具体化,然后一边诠释意象,一边酝酿相应的情感进行试读,重音、停顿、高扬、低沉,把诗味散发于诵读之中,美于是便在教室中回旋,在学生心中凝聚。

三、形成审美能力

学生经过感受美,进而沉思美、体验美、想象美等一系列审美行为,能够养成深刻的审美能力。感受美的具体形式是发现和评价,学生阅读古诗文时,教师应引导他们从中寻找美的表象,启发他们动用既有经验,教师提供新的理论依托,帮助学生评价这些来自诗文字里行间的美感;继而让学生进入内省沉思状态,结合作者的生平、创作环境、心态等,思考诗文中蕴藏的丰富内涵,综合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文学能力等,把外诗内化为己感,人己合一;最后对诗文、对自己的内在进行加工和改造,形成的新的心理活动,这就是审美能力的提升。明了了这个过程,教师在教授古诗文时的任务也就明确了。

如《琵琶行》一诗,常规教学是首先进行知识导学,介绍白居易,解释什么是“行”,然后解决字词、翻译难句,学生自主品味、合作探究,最后巩固、拓展。如果遵循审美能力的形成原理,这首诗歌也可以这样讲:学生自主诵读、品味诗歌――解决字词句――了解白居易――合作探究诗意――思考提出问题(或思考回答教师的问题)――表述对该诗的理解。这样,从第一次的朦胧感受,从学生原来的审美水平,经过中间一系列的思考和表达,到最后的表述,中间必然形成一个梯度,这就是审美能力提升的高度――感性的抽象的能力,转化成了让教师和学生都看得到的具体而形象的结果。

第8篇:蜀道难翻译范文

关键词: 英汉文化意象 差异比较 翻译

1.引言

在翻译过程中,特别是翻译两种处于不同语系的语言时,译者总要面对棘手的文化意象这一课题。因此,要求译者在了解源语知识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留原文作者在原文中想要传达给读者的文化意图。

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博士曾指出:“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的信息。”此处所言的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在很大程度必然受到文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尤其要受到某些特定的文化意象的制约。因此,处理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特别是一些已被各民族所广泛接受的文化意象是做好翻译的前提和关键,也是衡量译作成功与否的主要尺度之一。

2.文化意象的含义

文化意象(Culture Image)是蕴涵文化意义的意象,它是在一定文化环境下生成的一种文化符号,具有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和很强的语境适应性。与文学性的“意象”概念不同的是,“文化意象”消解了“意象”原本所具有的诗意内涵,取而代之的是具有特定意味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如果说文学性的“意象”是指艺术典型的话,那么“文化意象”强调的则是这个“典型”所象征的文化区别性。文化意象在文化传播中不但具有象征作用,而且高度浓缩着文化内涵,所以文化意象可以比其他形式更感性、更直观、更简洁地表达包含丰富文化内涵的内容。文化意象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

文化意象由物象和意象两部分构成,通常是用具体的事物来表现抽象的概念。其中物象是一种感性经验,可以是一种或多种感官感知的具体物体,是信息意义的载体;而意象通常是一种抽象的思想或情感,是物象在一定文学语境中乃至整个文化环境中的引申,是文化意象构成中的主观部分。文化意象的功能是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以具体来表现抽象,以已知或易知来启迪未知或难知。文化意象通过语言这一文化载体来描绘事物的特征和本质规律,体现特定文化的认知方式和思维特性。

人们常用具体的东西来表达抽象的概念。但由于各个民族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历史文化和迥异的人文环境,所以各自的文化意象也表达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对文化意象的正确理解译文是能否忠实于原文的关键。

3.英汉文化意象的表现形式

一般说来,文化意象大多凝聚着各个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的结晶,其中相当一部分文化意象还与各个民族的传说,以及各个民族的早期图腾崇拜有密切的关系。在各个民族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它们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语言里,出现在一代又一代的文艺作品里。它们慢慢形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具有了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有的还带有丰富的、意义深远的联想。不同民族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意象能心领神会,很容易达到思想的沟通。英汉文化意象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下面就从植物、动物、数字、自然现象及色彩来解释。

3.1 用植物来表达文化意象

英汉民族生活在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但人类社会文化背景存在着种种共性。纵观两个民族的历史,不难看出它们相互碰撞,不断融合,在撞击中,寻求文化的契合点。植物所表现的文化特征同样也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情感反映。如:rose/玫瑰,在两大民族中,它都象征着爱情。汉民族情歌《送你一只玫瑰花》和英国著名的诗人彭斯所写《我的爱人像朵红红的玫瑰》就是最好的例证。但是由于不同民族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等的差异性,每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表现的方式又不尽相同。因此,有些植物在一种文化里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却只有字面意义,并无任何联想意义。如汉语言中的“竹”,以“竹子”构成的成语俯拾即是:“雨后春笋”、“胸有成竹”、“势如破竹”等。竹子常用来比喻人正直的品格,如诗人欧阳修的“竹矣君子德,猗猗寒更绿”名句。而对于英国人来说“竹子(banboo)”只有指称意义,没有赋予它任何文化色彩。

和“竹”一样,“松”在汉民族文化中具有文化内涵。由于松树不畏严寒,傲岸挺拔,在汉语言中常用来象征刚直不屈、高风亮节的品格,所以历代文人自古就有不少咏松的诗句。如唐朝陈子昂的“百尺无寸枝,一身自孤直”,以及的名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洁,待等雪化时”。在英美语言中,“松树(pine tree)”只是一种树木,仅此而已。

同样,英语中的“daffodil(黄水仙)”在英美文化里,常被用来象征“春天、欢乐”。 如下列诗句:

For oft,when on my couch I lie

In vacant or in pensive mood,

They flash upon that inward eye

Which is the bliss of solitude;

And then my heart with pleasure fills,

And dances with the daffodils.

――William Wordsworth,The Daffodil

在上面这节诗中,“daffodil(黄水仙)”象征欢乐,表现诗人在孤寂时从这美好的景色中得到慰藉。而黄水仙在中国的汉文化中却无此象征意义,有时甚至可以表示为人孤傲、自恋等含义。

3.2用动物来表达文化意象

英汉民族在动物上也反映了不同的民俗文化。由于英汉民族在发展过程中,互相尊重和互相吸收,因此,英汉语在利用语言表达意义、联想色彩等时,有一些是大体相当的。如fox/狐狸,两个民族都赋予它“狡猾”的联想意义;ass/驴象征着“愚蠢”;lamb/小羊,讨人喜欢;wolf/狼,凶残好杀;pig/猪,贪吃;deer/鹿,胆小温顺。

反映在语言中表现为:

人类的共性不言而喻,不同的民族由于在地理、民俗、宗教及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差异,每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表现的方式就不尽相同,相同的动物,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有不同的意蕴。如汉民族语言中的龙、喜鹊、乌鸦、杜鹃,英美民族语言中的猫头鹰、狗等。

“龙”在汉民族的语言中象征着“皇权”,代表高贵和神圣。在汉民族的古代传说中,“龙”能“兴云降雨”,以“龙”的联想意义搭配了许多成语,如“龙飞凤舞”、“龙盘虎踞”、“生龙活虎”等,而在英美民族中“龙(dragon)”却是一个“凶残肆虐”的怪物。

再比如“狗”在英汉文化中有不同的文化意蕴。在汉文化中,狗大都含有贬义,如“走狗”、“丧家狗”、“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而在英美文化中,“狗(dog)”总是含有褒义,如“You are a lucky dog.”、“old dog”等习语。这反映出英美民族把狗视为人之良友。

“杜鹃”在汉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啼血哀号”的愁苦形象,历代文人墨客以它为物象,创作了不少流芳百世的佳作。如: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四月五月偏号呼,其声哀痛口流血――杜甫《子规行》

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那堪江上坐,苦听子规声――林散之《屈原故里》

然而“杜鹃(Cuckoo)”这一物象在英美民族文化里,既有愁苦的意义,又具有欢乐、愉快的意蕴,如下列诗句:

O Blithe new-comer! I have heard,

I hear thee and rejoice.

O cuckoo! Shall I call thee bird,

Or but a wandering Voice?

――William Wordsworth,To the Cuckoo

在这首诗里,华滋华斯将“杜鹃(Cuckoo)”喻为生机勃勃的春天,诗人听到杜鹃鸟的啼声而无比欢乐和愉快。

The Cuckoo of a joyless June

Is calling out of doors.

The Cuckoo of a worse July

Is calling thro’s the dark.

――A.Tennyson,To My Brother’s Sonnets

在这首诗中,丁尼生将杜鹃的叫声和农妇的忧伤相提并论,可见杜鹃这一物象在英美文化里既有“愉快”的意蕴又有“愁苦”的含义。

英汉文化中都有蝙蝠这种意象,在汉语文化里,蝙蝠是吉祥、健康、幸福的象征,但在英语文化中,它并没有给人以好感,相反,它是一个丑陋、凶恶、吸血动物的形象,与蝙蝠有关的大多带有贬义,如as blind as a bat(瞎得像蝙蝠一样,有眼无珠),as crazy as a bat(疯得像蝙蝠)等。

3.3 用数字来来表达文化意象

英汉民族时常借用某一数字来表达文化意象。例如:汉民族语言中的“三”是成功的数字,是《易经》中代表天地人、日月星合一。此外,“三”与生命的“生”谐音,因而“三”又是生命和吉祥的象征。再如:欧美民族语言中的“七”。在英美文化中,“七”最受人推崇,认为是最完整、最幸福、最吉利的数字:上帝创造万物是在七天内完成的,因而一周有七天之分;圣母马利亚有七件快乐和七件悲哀的事等。

3.4 用自然现象来表达文化意象

月亮、东风、西风在英汉民族文化里都具有丰富的文化联想意义。“月亮(Moon)”在英汉民族中都与爱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二景里,有以月亮为景、抒情的精彩片断。朱丽叶对着月亮吐露了她心中的秘密,舞台上的月亮,暗示她和罗密欧的爱情就像漆黑天空中的月亮,突然而短暂。在汉文化里,常把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喻为“花前月下”,把婚姻美满喻为“花好月圆”,月亮在汉民族文化里还具有独特的意义,如思念之义: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西风,在汉民族文化里,常指深秋肃杀的寒风,多用来比喻凄凉、清冷。如: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黄巢《题》

东风在汉文化里指充满暖意的春风,常用来形容蓬勃的生机,所以有“东风夜放花千树”之名言,更有“春风又绿江南岸”之佳句。

而在西方却相反,当西风吹起的时候,英国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而当东风吹起的时候,正是冬天凛冽的寒风。因此,在英美文化里,西风是希望和力量的象征。如下列诗句:

O,wild West Wind,thou breath of Autumn’s being,

Thou,from whose unseen presence the leaves dead

Are driven,like ghosts from an enchanter fleeing,

The trumpet of a prophecy! O,wind,

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Shelley,Ode to The West Wind

诗人雪莱在《西风颂》这首诗中,把西风比喻为力量,能摧毁一切,同时又吹醒了沉睡的大地,“west wind”代表了温暖和煦,给世界带来新生。

3.5 用色彩来表达文化意象

中西方也会引用某一种色彩表达其文化意象。例如:汉民族语言中的“红色”表示吉祥、喜庆,“绿色”表示生机勃勃、万物焕发,“蓝色”表示沉着、祥和,“黄色”表示富贵、威严,“紫色”作为祥瑞、高贵的象征。而在英美民族中的“红色(red)”表示残暴、流血,“绿色(green)”表示嫉妒、没有经验,“蓝色(blue)”表示忧郁、黄色、下流,“黄色(yellow)”表示愉悦、欢庆。

4.英汉文化意象差异形成的原因及比较

英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的社会群体在各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各自的风俗习惯、和地理环境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点和民族色彩,在共同的意象上打上了深深的不同民族的文化烙印。

4.1 因不同风俗习惯而产生的文化意象差异

英汉语言是使用这两种语言的社会成员不同生活经验和风俗习惯的产物,而英汉不同的风俗习惯必然造成英汉语言社会成员在认识、观察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方式上存在着很大差异,从而造成同一意象在英汉文化中产生不同的联想含义。例如兔子在中国人心目中是敏捷的象征。汉语说“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但英美人却认为兔子是胆小的象征,所以英语“as timid as a hare”译成汉语时要译为“胆小如鼠”,而不应译为“胆小如兔”。

4.2 因不同而产生的文化意象差异

英国人多信基督教,老百姓常见的建筑物是教堂(church),由于教堂里通常没有可供耗子吃的食物,教堂内的耗子经常挨饿,所以英语里产生了这样一句习语:“as poor as the church mouse”,相当于汉语里的“穷无立锥之地”。在中国,佛教比较流行,老百姓常见的建筑是寺庙(temple),因此,汉语中有不少借用寺庙、和尚、佛等作比喻的习语,如“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上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临时抱佛脚”、“跑了和尚跑不了庙”等。

许渊冲先生曾举过这样一例:“Jone can be relied on. 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这个句子表面上看上去很容易译成:“约翰是可靠的。他不吃鱼,还玩游戏。”但这是一句误译,因为它没有译出英语句子的文化内涵,因而也未能正确地传达此句句子的信息。原来,英国历史上宗教斗争激烈,旧教规定斋日(星期天)只许吃鱼,新教了旧教政府以后,新教徒拒绝在斋日吃鱼,表示忠于新教,而“不吃鱼”也就转而取得了“忠诚”的意思,“玩游戏”需要“遵守游戏规则”,于是“玩游戏”也转而取得了“遵守规则”的意思。故此句可译成:“约翰是可靠的,他既忠诚又守规则。”

4.3因不同地理环境而产生的文化意象差异

中国是以陆地为主的国家,中国人民自古是以农业为主的民族,人们的生产及经济活动主要是依附在土地上,反映在语言上自然是以陆地上的人、事物作比喻的多。相反,英国是一个海洋国家,它的渔业、造船业、海运业在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也占有特殊的地位,所以在语言表达上他们所联想的自然是与海上有关的事物,并且他们的生产及经济活动也都反映到他们的形象语言中。例如比喻在严峻考验下才能显示出谁是最强者时,汉语成语为“疾风知劲草”。而英语则说“A good pilot is not known when the sea is calm and the water fair.”(在天气晴朗和大海平静时看不见好舵手)。

5.英汉文化意象的翻译

5.1保留法

在翻译过程中,当一种语言中文化意象的语用目的和另一种语言中同一文化意象的语用目的相符时,译者可以直接保留原文的文化意象达到一致的交际效用。

5.2注释法

当翻译源语中某些特有的文化意象时借助注释法,来帮助读者接受正确的信息。

5.3替换法

有很多时候,两种语言的文化意象却是大相径庭乃至截然相反的,这时原文的文化意象可以用译文的另一个具有相同或相似寓意的意象替代。

6.结语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最终目标是把一种文化的信息足额地传递到另一种文化中去,实现对等转换。满足文化信息等值传递的翻译才是有效的翻译。

文化意象是各个民族经验积累的产物和聪明智慧的结晶,集中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传统习俗。它是丰富的,也是生动的。在翻译时,要灵活地运用各种翻译方法,真实再现源语中的文化意象,使读者能同原作的读者在客观上产生同样的感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翻译成为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最好手段。

参考文献:

[1]Nida,E.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2]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3]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4]柯平.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5]萧立明.英汉比较研究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第9篇:蜀道难翻译范文

·“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课程目标”之“发现·创新”)

·“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课程目标”之“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第8条)

·“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课程目标”之“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第2条)

·“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做到知人论世……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教学建议”之“关于必修课的教学”中“第一模块·阅读与鉴赏”)

·“文言文阅读的评价……还要注意考察学生能否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华文化精神,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评价建议”之必修课“阅读与鉴赏的评价”)

以上五处,从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到课程评价,除了第四条用不同词语表达相似意思外,其余四处都用了“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可见语文课标对此的重视程度。那在语文课程中,什么是“历史眼光”?什么是“现代观念”?“历史眼光”与“现代观念”的关系又是什么?

结合“古代作品”看“历史眼光”,可作如下理解:一是从历史进程角度看作品的地位和作用;二是从作品产生的历史语境把握作品的内容与思想内涵,知人论世,不拔高不苛求。前者更具专业研究性质,后者较切合中学语文教学实际。

“现代观念”则可被界定为:一是指涉及政治、经济、道德、认知甚至娱乐、休闲诸方面的一般的具有现代特征的思想、意识;二是进入阅读领域并参与意义建构的体验。前者具有综合性,有较明显的功利、实用倾向,后者则应追求审美倾向,中学语文阅读欣赏中的“审视”与“评价”更应侧重于此。

至于“历史眼光”与“现代观念”之间的关系,似乎谁也不会否认其统一性,但从当今语文教学实际看,却往往存在严重的二元对立的状况。这也是本文讨论的意义所在,即反思当前语文教学中在引导学生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评价”古代作品方面的较大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历史眼光”与“现代观念”是密不可分的,为阐述方便,我们先予以分说。在“历史眼光”方面,语文教学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表面上截然相反本质上相似的两个偏向。

一是“历史”缺席。作者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他的生活经历、政治遭遇、思想道德,乃至籍贯家世、日常交往,还有创作才能、个性气质、审美情趣等,都深刻地影响其创作;而作品产生的特定社会,诸如政治上的治乱、经济上的兴衰、文化学术的嬗变、制度风俗的变迁,也制约着作品的内容与风格。

学习古代作品时,不少教师强调翻译,认为翻译成现代汉语后就可以照现代文的分析方法来教了,这自然缺乏“历史视角”,这就不能如鲁迅先生要求的“顾及全篇”之外,“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况”,学生在学习中就会出现困难,或者“近乎说梦”。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很长一段时间中被读成是消极的,练习中教师往往让学生谈“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显出的局限性。如果顾及全篇及全人,情况就不一样:苏轼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却屡遭贬斥,在乌台诗案中,险遭杀身之祸,被贬黄州。虽然苦闷自悲之至,却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这首词从人生之短暂、江月之永恒中,积极追问生命的价值,探索人生乃至宇宙的问题。仅从“人生如梦”词面独立地看,不免消极,然而从“历史眼光”并结合全词,同时联系其《赤壁赋》看,所谓“人生如梦”实际上是他在遭受压抑情况下的之词,他并未想到及时行乐,“酹江月”是倾诉壮志难酬的苦闷,是寄托对古人事业的倾慕。我们从中读出的是诗人的坦诚、直率和旷达。

二是“历史”泛滥。长期以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们习惯介绍“时代背景”。这一点固然不错,问题在于脱离文本作理性的“历史背景”介绍,“历史”似乎是有了,却没有“眼光”,换言之,教学中不能切实地引导学生在“历史语境”中感悟文本以培育“眼光”,不能引导学生在文本感悟中发现“历史”以拓展视野,作出自己的评判。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历史”与文本两张皮,表面上是“历史”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但往往因为教师的介绍自觉不自觉地带有一定的导向性而使学生在文本学习中失去自我,缺乏独立评判。他们的看法与“定论”何其相似,是标准的“专家眼光”,却没有自己的“眼光”;有“知人论世”之名,却没有了“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体验”之实。

“知人论世”是我国古代文本解读的一种方法,它指明了理解、把握作品的两个视角,即使在今天西方接受美学等思想被广泛引介的形势下,“知人论世”仍有其独特的价值。但我们必须明白,“知人论世”往往侧重的是对作品外部的研究。“知人”是研究作者与作品的关系,“论世”是考察作品与产生它的时代的关系。这样的外部研究可以拓展我们的视野,提供一定的“人”“世”信息,但它绝对不能代替内部的研究,即对作品本身的细读,而细读体验对于学习中的中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如,学白的《蜀道难》,有的教师这样介绍“历史”:元代有一个人叫萧士赟的曾写文章,认为李白是听说安禄山作乱、皇帝要到蜀地,李白写此诗的深意是“太白深知幸蜀之非计,欲言则不在其位,不言则爱君忧国之情不能自已,故作诗以达意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这样,学生听得如坠云雾之中,还不如多让学生从文本中感悟诗人热烈奔放的感情和豪放飘逸的风格,对于诗人的创作意图,因所涉历史背景复杂,历来就有不同看法,教师根本不必强求学生“知人论世”。

在“现代观念”方面,学生往往以自己有限的一己体验来解读古代文本,教师如果引导不当,“学生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自然也会出现问题。

诚然,作为阅读者的我们必然具有当代的主体特征,这就决定了古代作品阅读是一种当代性的阅读,当代读者不可能脱离现实背景,必然会把阅读纳入到当代视野中进行,而且学习古代作品的目的,很大程度上也是借助对古代作品丰富的思想内涵及艺术形式的理解和感悟,来认识当代的社会生活,满足当代人的精神需求。

但是,古代作品特别是古典诗词中蕴含的人生感悟,不是抽象的说教,不是纯思辨的哲学,即使如《论语》《孟子》《庄子》等言论性质的作品,也往往以优美的文辞、独特的形象来传达作者丰厚的人生体验。换言之,我们理解、评论古代作品,不是单纯地筛选有用的信息为我所用,不是以一般意义上的科学眼光来观照鲜活的形象,更不能把古代作品仅仅当作附载某种观念的东西作纯理性的现代解剖。一言以蔽之,我们的“现代观念”何其丰富,却不能脱离“历史眼光”,更不能以“现代的实用观念”遮蔽了“审美视野”。

即使在现代小说阅读中,学生的审美也常常受实用影响。如,教学《祝福》,有些教师让学生把课文与电影祥林嫂砍门槛的情节进行比较并讨论,就有学生发表这样的意见:祥林嫂本不应该去捐门槛,鲁四老爷家不让她端福礼,她更省心,更轻松,她也不至于身体不行,不至于被鲁家解雇!

古代作品在体裁、创作方法上的特殊性,在题材风格上的多样性,更会使读者在理解与体验文本时产生困难。如,《桃花扇》,作者“借儿女之情,写兴亡之感”,今天的学生读来往往只见“儿女”难感“兴亡”了。再如,对《林黛玉进贾府》中的描写,有的学生觉得节奏太慢,有的学生崇拜王熙凤,认为她是个能人。

还有一些学生用现实的、功利的眼光来看古代文本,有时还评得头头是道。在一些展示课中,我们经常看到貌似“很有水平”的高论,但细而思之,这些观点只有“实用”而没有“审美”。“现代观念”不等于实用观念,不能被庸俗化。

作为一个社会人,适当地从实用、功利的观念看作品,也无可厚非,如,《三国演义》主要是描写战争韬略的,军事家往往当兵书来读,而现在一些企业家也从中获得竞争的谋略。但作为学习中的主体来说,在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体验的同时,更要把作品适当地摆在现实生活的一定距离之外,这样才能产生审美境界,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教师不能强硬地让学生接受既有的观念,而是要放手,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展示出自己真实的理解与体验,加以引导。可怕的不是因知识、能力不足的一时误解,可怕的是欠缺情感参与与身心投入的体验,可怕的是对古代作品缺乏修正、突破、创造的应有态度。

从一定意义上说,“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只是一种意识,只有在更多的对古代作品的学习中,才能形成态度与素质,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从课程角度看,仅靠现成的教材所选篇目被动地“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去解读这些作品还不够,因为这也只是学教材,教师还须重组与补充学习材料,让学生进行更多的实践与体验,才能培养眼光,真正做到“历史眼光”与“现代观念”的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