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和孩子沟通的话术范文

和孩子沟通的话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和孩子沟通的话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和孩子沟通的话术

第1篇:和孩子沟通的话术范文

听了彼得的话后,我认为阿什利一定是有着什么问题,于是对彼得说:“小孩子在情绪上有不安全感时也会那样,带他去接受心理医生的咨询可能比较好。”

因为爸爸妈妈工作过于繁忙的缘故,阿什利从小可以说是在缺乏保护的情况之下长大的。阿什利的妈妈是任职于某国际裁判所的法官,大部分时间都在国外度过;爸爸也忙着经营自己的事业。因为这样,阿什利的性格十分内向。当全家人聚在一起时,别的孩子都会在一起玩,唯独阿什利是单独一个人在玩,甚至到了没办法和表亲们一起吃顿饭的程度。

到了这种程度,彼得只得放下一切,把精神全都灌注在阿什利身上。不管公司再怎么忙,他也绝对不会让阿什利一个人吃晚餐,而且为了除掉他的心理障碍,也想尽办法和阿什利交流沟通

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后,阿什利已经变成不但会和爸爸开玩笑,就连日常生活的话题,也到了无所不谈的程度。某一天,阿什利突然打来电话,并以兴奋的口吻说:“我在学魔术。”

我听了很惊讶地问他:“什么?”因为在此之前,看来似乎对任何事物都没兴趣的孩子,突然学起了魔术,这实在太让人惊讶了。

“我在学魔术,已经一个月了。”

这段期间以来,从来没有一次主动选择要做什么的孩子,第一次做了他的选择。对于这样的阿什利,我一方面替他高兴,但反过来又替他担心。魔术需要在众人面前表演,对阿什利这样内向的孩子,不知道会不会产生反面的效果。

所幸,我的顾虑是多余的。在一次家庭聚会上,一个曾经无法跟亲戚一起吃饭,只会躲在角落里的孩子,不但把全家人都叫过来围在一起表演魔术,还主动教那些堂表兄弟姐妹们变魔术呢!

看着阿什利的表现,我一度怀疑,这真的是不久前那个还不太爱说话的孩子吗?更有趣的是,学了魔术以后的阿什利,不仅个性有了改变,在班上学习成绩中等的他,还变成了班上的第一,甚至在电脑、科学、音乐等不同的领域上,也开始表现出兴趣。

看到阿什利的变化,我仔细地思索,到底是什么东西改变了阿什利的行为和生活呢?

首先,阿什利因为做了自己所喜欢的事情,因此产生了主动的一面。之前完全生活在被动里的孩子,当他选择了自己所喜欢的东西时,就会变成主动的孩子;而且提高了自己选择方面的实力,并产生了主动性和信心,因此阿什利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当然,也不能忽略彼得为了弥补过去对阿什利的疏忽,而做出的努力。如果换做是其他的父母,或许只要听说孩子要学和学习无关的魔术,不管怎样,都要给予反对。他们会对孩子说:“有那个时间,可以多读一行书或者多记几个英语单词。变什么魔术?魔术会给你饭吃吗?”

第2篇:和孩子沟通的话术范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23.285

精神病患者伴发妊娠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而精神病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已被大量研究反复证实[1],临床表现为情感表达、感知、思维、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2],因此对精神病患者实施人工流产术有其特殊性。23例精神病患者实施无痛人工流产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6~2009年收治23例精神病伴发妊娠患者,孕周6+3~9+1周,年龄19~41岁,精神病病程1~13年,患者术前均查尿HCG阳性,B超确诊宫内妊娠,无手术禁忌症,均在静脉全麻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

方法:术前禁食6小时,禁水4小时,进入手术室前排尿,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外阴、阴道常规消毒,开放静脉通道,经静脉先注入芬太尼1μg/kg,2分钟后静注丙泊酚15~2mg/kg,待患者睫毛反射(意识)消失,眼球成凝视状,开始手术操作。若手术过程中麻醉效果减弱,患者出现肢体活动,可追加丙泊酚10mg,维持麻醉效果,由专职麻醉师监测麻醉过程。手术完成后,待其自然苏醒或唤醒后观察1小时后方可离开。

结 果

本组2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平均时间约4分钟,术中出血约15~20ml。其中19例患者镇痛效果好,术中患者安静自如,无任何痛苦和肢体运动;有4例术中患者皱眉,握掌,双手有推卸动作,但不影响手术操作,麻醉师及时追加丙泊酚,患者意识消失,进入理想麻醉状态。

护 理

术前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3]。首先通过家属了解患者的病情,掌握其心理,选择恰当的交流方式和沟通技巧,一般情况下,精神病患者怀孕后都希望留住孩子,我们要告诉患者现在服用的精神科药可能对孩子造成一定影响,暂时不能要这个孩子,等病好了在医生指导下再要孩子,患者会欣然接受。其次协助医生做好各项辅助检查,准备好各种抢救物品和药品,叮嘱家属指导患者术前禁食禁水4~6小时,术前排空膀胱。

术中护理:护士热情接患者入手术室,选择患者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谈引导患者,多说鼓励的话和表扬的话,使患者增加安全感、信任感、亲切感,护士全程陪护在身旁。取得患者的配合,对于一些特别躁动的患者,遵医嘱给予保护性约束。选择手背的粗直静脉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并做好保护性固定,防止手术时患者无意识躁动引起静脉渗漏,不利于的加量,影响镇痛效果及手术。取膀胱截石位,麻醉师给药后患者肢体无力,双下肢容易滑落,易引起手术时子宫穿孔,应注意做好保护性固定,护士站在腿旁扶持。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采用多参数心电监护仪监测R、BP、P、SPO2的变化。丙泊酚对呼吸和循环系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如果出现呼吸暂停,呼吸不规则,SPO2<90%时应托起下颌,保持气道通畅,同时面罩加压供氧,采用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直到SPO2>95%。术中收缩压<90mmHg,心率<60次/分,立即静注小剂量麻黄素6mg,阿托品05mg。

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唤醒患者,睁眼表明已清醒,此时可拔针。患者初醒感觉头晕,四肢无力,应搀扶患者坐轮椅回观察室休息,护士守护在患者床旁,注意观察患者全身情况,嘱其及时更换卫生垫,必要时协助,及时询问患者有什么不舒服。一般在1小时后头晕等症状可消失。患者意识完全清醒后可在家人陪同下离开。

离院指导:精神病患者思维、行动处在幻觉、妄想之中,各种感觉不敏感,另外由于患者缺乏自知力,不能主动说明躯体不适,所以术后注意事项应详细向家属讲明,饮食要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少吃生冷食物。注意个人卫生,嘱其禁盆浴和禁性生活1个月。密切观察阴道出血情况,发现阴道出血增多超过月经量或发热、腹痛、淋沥出血超过10天等异常情况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做好安全避孕指导[4]。术后1个月后到医院复诊。

小 结

与牛树平等[5]研究等同,患者在手术期间对知识需求较高,要求护士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了解患者需求、有保护和防范知识等。还要学习了解精神科相关的知识和心理学知识,掌握与精神病患者接触交谈技巧,患者对手术非常恐惧,担心手术是否安全,有无痛苦,同时他们在人格上更需要受到尊重,其心理上需要有安全感,需要别人的关心与同情,必须做好心理护理,取得患者信任。本组23例手术顺利,无手术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 Johnson I,Ben Ao,Kebir O.Evaluation of correlation between cognitive performances and clinical dimension of schizophrenia[J].Tunis Med,2009,87(10):664-669.

2 谭亚英,甘景梨,尚存友,等.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1,1:3.

3 于登瀛,关雪莹.心理护理应在实施上下功夫[J].中华护理杂志,1998(9):531.

第3篇:和孩子沟通的话术范文

电视教育是今后教育发展的趋势,让孩子接受电视是为今后求知奠定基础。

多媒体教育是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而电视教育更是其中重要手段之一。根据一项调查报告显示,我国4~14岁的少年儿童平均每天接触电视的时间为2小时22分钟。从幼儿园到初中毕业的12年时间里,儿童接触电视的时间长达1万多小时,远远超过他们学过的任何一门课程的时间。

未成年人所受到的来自电视的冲击和影响不容小视。在未成年人的团体中,婴幼儿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认知能力是所有能力、技能、情感、行为习惯发展的基础,是今后学习求知的基础。

反驳 中国的儿童电视教育依然是一种不成熟的教育手段,不应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手段。

自从1929年在英国试播电视,迄今仅80年左右。而中国儿童电视节目出现的时间则更晚,1958年中国诞生了第一个电视节目,中国儿童电视节目也随之诞生,迄今仅50年左右。相比传统的书面阅读、口传身教的教育方式,中国的儿童电视教育无疑还是襁褓中的婴儿,从节目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来看,中国儿童电视教育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特别是婴幼儿电视节目还是一片尚待开垦的沃土。

虽然随着世界儿童电视节目和教育多媒体的引进,如《巧虎》、《小小爱因斯坦》系列,丰富了婴幼儿的电视教育市场。但是,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确凿的数据显示电视对于学龄前儿童的智力发展有哪些明确的作用。可见将孩子交给一种尚未得到学术界普遍认同的手段,又未得到深入开展理论探索的手段来开展教育行为,实在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电视教育能拓展孩子的眼界,增长孩子的见识。

首先,孩子的成长需要大量的信息。一般而言,信息的获得主要靠两种方式――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我们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但是人这一辈子可以直接感受的经历是有限的,人主要是靠间接经验来获得知识,而电视恰恰具有大信息量的特点,并且它获得信息的速度要比书本方便、快捷,不受识字能力的约束,尤其适合于尚不识字的婴幼儿进行学习。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对儿童的视野和见识的要求较之以前高了许多。而儿童电视节目可以从小帮助孩子接受大量信息,培养儿童看新闻、懂新闻、从新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其次,电视能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来开展教育,能让孩子在轻松快乐中得到教育。堪萨斯大学的心理学家马维尔・赖斯博士同心理学家达夫纳・勒密希一起观察了12~18个月的孩子同他们父母一块儿看电视的情况,他们证明了看电视有助于孩子掌握语言表达能力。

反驳 电视教育恰恰在束缚孩子的大脑,减退孩子的能力。

首先,一个人的能力不是取决于其信息量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其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如今,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确实让世界变小,各地的人们都从中受益,可以说获得信息已经不是难题。但是当信息输入达到一定程度,收益递减法则就开始起作用了。信息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就不再有所帮助,反而开始制造混乱,增添压力。目前我们要做的恰恰是要教会孩子如何筛选信息而不是获得信息。

其次,电视教育效果的获得是以牺牲孩子大脑发育为代价的。

如果用被动性的看电视活动取代了儿童主动的参与活动,会使孩子的脑部缺少刺激发育。生理和心理学告诉我们,电视本身对脑神经和所有感官有麻木作用,它与吸毒有相似之处,因此看电视也会上瘾。因为看电视时脑波是Alpha 波,比平常的Beta波慢,左脑尤其没有反应,只有右脑接收画面和情感的信息。广告利用这个弱点来推销产品,因为它不必以理由来说明,只要借着生动的画面和简短的句子来吸引人,小孩、大人都会像被催眠一样地去买。

电视节目为孩子们提供交流的话题,有助于增进孩子与人沟通能力。

电视活动已经成为当前一代成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知道,人与人沟通的有效进行需要以共同的知识背景和文化背景为基础。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0~3岁的婴幼儿不仅开始接触电视,而且看电视这一活动已经成为他们成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004年我国学者在南方某幼儿园以询问的方式对300位3岁左右的小班儿童进行了收视特征调查。数据显示:有近30%的儿童每天有1~2个小时玩耍,同样有近30%的小朋友表示每天有1~2个小时看电视的时间。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儿童每天玩的时间,主要选择“看电视”这一活动。

由此可见,我国0~3岁的婴幼儿,基本上是对电视充满依赖、信任和喜欢的群体。因此,给孩子看电视和动画片,无疑会提供孩子沟通的话题,增进孩子沟通的能力。如果您孩子的朋友都在谈论“巧虎”,而您的孩子却因为不知道、不了解而无法加入那个交流团体,并感到孤独时,您难道不会感到担心和自责吗?

反驳 沟通能力的建立主要是靠练习,而不是看电视。

首先,儿童教育研究告诉我们,培养孩子与人沟通能力,关键是练习,而不是看电视。研究告诉我们,培养孩子的与人沟通能力,关键是培养孩子良好的逻辑思维语感能力和逻辑思维语言基本表达能力。而语感和语言的获得,主要是多听,多说,多交流,这就恰恰需要孩子走出家门,离开电视。不错,电视可以给孩子话题,但是很可能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给孩子看电视的结果,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美好,更可能是前面第二点所说的,电视让孩子上瘾,结果把孩子束缚在电视前,失去了大量演练沟通能力的机会。

其次,孩子间沟通的话题不可能局限在电视。

很难想象孩子间除了电视里的节目之外,不存在其他的话题。比如,糖果、玩具、一次有趣的经历,包括父母,相信都可能是孩子有趣的话题。

最后,看电视并不是目前中国孩子“玩”的主要内容,很大程度上孩子看电视与否与家庭有关。各种资料显示,父母的习惯影响和决定着孩子的习惯。孩子看电视多少还与家庭居住条件和经济收入有关。

看电视可以给家长腾出自由时间的同时,减少0~3岁孩子的危险机会。

许多主妇抱怨有了孩子之后,自己没有自由的时间,或者部分家长说自己实在无法解决既要照顾孩子又要料理家务的矛盾,并且如果一直让孩子保持活跃状态,家长无法在体力上胜任照顾孩子的角色。最后,这些家长又不约而同地发现当孩子看电视时,往往会非常专注,可以长时间地一动不动。因此给孩子电视后,家长就可以获得大量自由的时间,孩子也很安全。

反驳 家长的自由不能以牺牲孩子的健康为代价 。

首先,电视伤害孩子视力发育。研究表明,电视的荧光闪动每秒50~60次,超过我们神经系统所能跟上的每秒20次,同时因为光线是直射光,不同于我们所熟悉的反射光,眼睛自然停止反应,眼球是在止静状态,视力完全靠眼球的频动来调整焦距,看电视造成视力衰退可想而知;德国某些医院已有专门治疗被电视伤害的儿童部门,一般父母不会想到孩子的睡眠不安、消化不好、心脏跳动不规律、情绪暴躁、疲倦、做事玩耍容易厌倦、吸毒、饮酒、学习困难、手脚不灵活、注意力不能集中等与看电视有关,欧美的一些父母已找出这些问题所在,开始“戒”电视。

其次,电视大大减少儿童的想象力。因为儿童是借着“假想”的游戏和听故事时的想象来促进想象力,同时,儿童的肢体活动促进意志力的形成,如果缺少活动,则到少年期会觉得生命无意义且没有目标,做事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专家点评

比较上面这些观点,你一定已经对于“是否要给孩子电视?”这个问题已经有了答案,如果你依然想要给孩子看电视,我只能引用一些专家的话给您建议:

第一,美国儿童教育学家麦德里奇曾说:“我们虽然不能肯定,看电视这件事对于儿童究竟有什么样的影响,但不可否认,它的确不是一个教导‘社会人’的适当工具,也不是使用时间的最佳方式。更进一步来说,我们虽然找不到太多证据来证明电视具有不良的影响,但是反过来看,我们也看不出它有什么好处。那些看电视的时间,可以用在其他许多对孩子们身心都更有意义的活动上。”

第二,如果您真的打算给孩子看电视,那么史丹勒博士所创的沃道夫教学系统认为也许十四岁以后可选择性地看一些特别节目。

第三,如果您坚持现在就要给孩子看电视,那么儿童心理学家在如何指导孩子看电视问题上提出如下建议:

有计划地收看电视节目。

教育小孩子分辨电视节目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不要让孩子以看电视为借口而不参加其他的活动。

利用敏感性的电视节目主题引导孩子讨论提高理解能力。

拆穿电视广告的欺骗手法。

帮助儿童学会控制看电视的时间。将儿童每天看电视时间控制在1小时以内!

帮助孩子理解电视节目的内容。家长最好陪着并作适当讲解,看完之后让孩子重复一遍看到的内容,锻炼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第4篇:和孩子沟通的话术范文

当你的孩子呱呱落地的那一刻,也许你们对孩子的未来抱有很大的希望。从孩子的呀呀学语,再到下地行走,直到最后的步入校园的大门。但是,校园的大门是给任何孩子无条件的开放的吗?答案是错误的,它给那些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准备的。校园不是一个让孩子开开心心的游乐场,而是一个处处有着竞争的决斗场。

如何能让孩子脱颖而出,这体现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了。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攀登理性之巅,没有一躇而蹴的捷径,只有奋斗拼搏。

在现在的这个社会,许多家长不会教育孩子,也许他们认为把孩子送入校园就完成了这第一步吗?家长们往往忽视了这一点,从而导致很多孩子在学校不学无术,无理取闹的严重现象。在我看来,家长们往往不从根源处去着手,而是从表面来看待问题的。当你的孩子从学校出来,回到家里,家长问道:“在学校里表现好吗,考试考得多少分。”当你的孩子回答你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他们对你撒谎了呢,没有告诉你真实的成绩。家长往往只听孩子的一面之词,而不进一步去挖掘!

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同,对于孩子的一生来说,也会有改变的。有些家长过于溺爱自己的孩子,导致他从来没有自己动手干过一件事情,从而形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把你的孩子包裹在一个糖果纸中,永远也不看看外面,将来如何面对这个社会,你的孩子能否在这个社会上生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时间是把双刃剑,当你们吵架了,时间会帮你们和解。但是当你远在他乡,时间只会把你们的感情拉的越来越远。当你在要离开家很长时间,去外奔波时,你留下你的孩子独自在家里,刚开始,你感觉不到什么,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当你有一天回到家中,看到了自己的孩子,他长大了。当你想与他热情的交谈时,而他却在敷衍你罢了。当你想给自己的孩子一个充满爱的拥抱时,你的孩子却躲开了。只说了一句:我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生活。“

你与你的孩子之间缺少交流和沟通,他早已不是以前你记住的那个他了。你想跟他交流起来,却显得很无力,你已经不了解你的孩子了,他在学校的表现,在家的状况,远在他乡的你,却一概不知。而你的孩子也对此感到了生疏,也许这一切,并不全是家长的错,但是,你的孩子确一个人承担着无形的压力和痛苦,孤独使他变得不爱交流了。所以,家长们也应该多多与自己的孩子沟通,问问他想要什么?这样与他谈起心来,变得开心多了,方便多了。不是吗?

第5篇:和孩子沟通的话术范文

不久前,我到英国伦敦参加一项学术活动,活动结束后特地去看望了留学后留在伦敦工作的大学同学王剑。王剑和我在大学时关系最好,这次在异国他乡相见,格外亲切,他力邀我到他家小住几日,盛情难却,我愉快地答应了。

第二天,王剑带我到一些平日旅游不易去的地方看了看。下午快3时,他说得去给儿子开家长会,要先送我回家休息一下。我出于好奇,对他说:“如果学校允许,我和你一块去听听行吗?”“我和老师联系一下。” 王剑立即打电话与儿子的老师沟通,片刻后告诉我:“没问题了!”随后,他驱车带我来到学校,走进二年级的一个教室。

下午4时,家长会在一位中年女教师的主持下准时开始了。她礼貌地向大家表示问候,然后简短地介绍了一下近期教学情况,接着拿出一摞小册子,微笑着对家长们说:“这是我发现孩子们在学校里一些值得称道的表现后,认真记录下来编写出的一本小册子,希望你们能更多地了解自己孩子的长处,也能从其他孩子的长处中得到启发,今后更好地培养自己的孩子……”接着,老师绘声绘色地讲了两个自己认为最好的例子。整个家长会开了不到40分钟就结束了。家长们从老师那领了小册子,连声道谢,高兴地离开教室。

王剑特意留到最后,当他从老师手中接过小册子后,态度十分诚恳地问老师:“您看我孩子还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身上还有什么不足?”

老师听了王剑的话,先是一愣,沉思片刻对他说:“我们干吗总要找孩子身上的短处,而不去寻找他们身上的长处呢?总寻找短处,大人给孩子们的只会是批评、教训,久而久之孩子的自尊心就会受到打击;若寻找长处,大人给孩子们的会是赞扬和鼓励,时间长了就能培养起他们的自信心、上进心。当然,这样做并不是孩子犯了错误不批评,只是出发点和着眼点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就会不同。眼睛盯在发现孩子的长处上,孩子犯了错误,就会把错误看成孩子成长中的一块小拦路石,及时告诉他危害并与他一起搬开,否则便会相反,大人会如临大敌,严加斥责,最终,不同的方法必然出现截然不同的教育结果。”王剑听完老师的话,点头表示赞许……

第6篇:和孩子沟通的话术范文

关键词: 责任心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家长应该赋予孩子责任感;抓住日常生活中每一个教育的机会;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促使孩子协调好学习与休息之间的关系;不要吝啬自己的夸奖,要时时事事肯定孩子的努力;多与孩子交流,多听听他的想法;有义务、有责任主动与班主任、任课老师沟通孩子的情况。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让孩子整装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

作为一位从教十年的一线教师、班主任,我担任“家长”这个主要角色。由于有特殊的双重身份,我们在如何结合好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问题上多作思考,时常为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而头疼,也苦于没有分身术,无法同时当好学生的家长和老师,致使孩子的成长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下面我从学生家长的角度谈谈看法。

我们常常说学生没有责任心,没有上进心,其实是因为我们从来就没有赋予过孩子责任,总是担心孩子做不好,事事包办,或者觉得孩子太小,不能给他们太多负担。有的家长不但从不让孩子干家务,甚至连饭菜都端到面前。正是这样才降低了孩子的积极性。实际上孩子很希望得到大人的认可,很愿意尽自己的能力完成一些任务。日常家庭中的一些事务,可以让孩子帮忙做,并不吝于表扬,让孩子有成就感,培养家庭责任感。有目标才有动力,才能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当学生有了学习动力,自然就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做,离学习进步还会远吗?

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家长不做;学生能学着做的事,家长不做。孩子已经成长为独立的个体,应该培养自立能力。比如在学校遇到麻烦,让学生自己找老师解决,特殊情况家长再出面。让学生学会和老师沟通,这样才不会出现学生有了问题不敢找老师问的情况。

社会也是一个大课堂,要让孩子尽早接触社会,并且利用每一个可以教育孩子的机会。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以后有出息,我也不例外。“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的一举一动,孩子都会看在眼里,言传身教,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品德培养并不能一蹴而就,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亲身体会。

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学会休息和调整。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和争强好胜是孩子成长的三大要素。因为孩子年龄小,天性好玩,在这方面就要保证孩子有充裕的机动时间去玩和放松,做自己喜欢的事。同时,孩子每天要上六节课,非常辛苦,每周回家都很累。在这方面,家长一是为他做好各种后勤服务工作,补充营养,帮他解乏;二是教他学会休息和调整。比如听听音乐,闭目养养神、轻松活动一会儿,等等。等疲惫过后马上是一个智力的高峰,在这个时段内,再要求他完成作业和阅读课外书籍。在不影响学习成绩的前提下,最好要掌握一技之长,这是用他的勤奋换来的一技之长。换句话说,他是用现在的痛苦换取将来的幸福,现在少玩就是为了将来能够多玩。这种意识的形成,家长起到一定的作用。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每当儿子有一点点的进步时,我都会及时表扬他,让他有成就感,促使他再接再厉;若他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回到家垂头丧气,我总是给他安慰,鼓励他下次争取考得好些,而不是一味指责批评他,也不拿他的短处和别的孩子相比,每个孩子都有自己身上的发光点,只有不断地鼓励孩子,发掘孩子的优点,孩子才会有自信。若父母常常因为孩子一点点的过错就责骂甚至动粗,那么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自卑,对学习就会失去兴趣。

我们还应非常注重与孩子的交流。要走进孩子的世界,做他成长道路中的伴侣,陪他一起哭,一起笑。让他说说一些同学的优缺点,自己有哪些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让他说说自己的烦恼,自己的困惑。并且当他的大朋友,帮他弥补不足,排解烦恼。

第7篇:和孩子沟通的话术范文

作者傅雷,字怒安,是一名文学翻译家,1927年离沪赴法,在巴黎大学文科听课,同时专攻美术理论和艺术评论。留学期间游历瑞士、比利时、意大利等国。1931年回国后,即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与介绍工作,译作丰富,行文流畅,文笔传神。

从他的生平经历和文章看,他并不是一个死读书的庸才,而是深受各国文化熏陶、思想开放,又不拘一格的学者。对工作认真严谨,对孩子言传身教。

事实证明,傅雷和夫人的苦心并没有白费。两个孩子都十分优秀,一个成为著名的钢琴大师,一个是英语特级教师。傅雷夫妇也成为中国父母的典范――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

从书中记录的日期来看,书信交流还是比较频繁的。傅雷给儿子的信中,并不是一味的嘘寒问暖,有的甚至没有,更多的是给孩子的建议。无论是学术方面、艺术方面、感情方面、人际交往方面均有涉及。初出家门、初涉世事,更是需要父母作为过来人的点拨。傅雷秉持先做人、后成家的观念,谆谆教导,更难能可贵的是点到即止,只负责提醒建议,并不横加干涉。既培养了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又让他少走弯路。爱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傅雷却没有把这种感情沦为庸俗的溺爱。

傅雷也并不是生来就完美的父亲。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跟着你痛苦的童年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艺术的壮年。”他对孩子童年严格的管教,虽然不为人认同,但确乎出自他对儿子深沉的爱。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同时孩子也是父母最好的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也在成长,学会更好地与孩子沟通,学会了更有耐心,学会了做一个优秀称职的家长。

也许我们会经常抱怨父母对自己“严格苛刻”,也许会因为父母“多管闲事”感到厌烦。其实我们也明白那是爱的表达,只是方式欠佳,却又总是忍不住将不满宣泄到父母身上,事后又暗自后悔。换个角度想想,这难道是父母的错吗?如果你能常常和父母交流,主动向他们倾诉心事,父母也就不会因为担心而偷偷翻看你的手机。如果你足够努力专注,用心做事,就算结果不尽人意,父母也不会唠叨指责。所以,遇事不要总是归结于客观因素,也要多想自己哪方面做得不好,多从自身找原因。

第8篇:和孩子沟通的话术范文

我早年听过一个笑话,说一位丈夫不惜花钱给妻子买面膜,因为只有敷面膜的时

>> 家有“细节”太太 话痨没有春天 家有高薪太太,如何? 话痨 刘烨:家有“水果”太太 话痨宝宝有话说,你听懂了吗 话痨宝宝开讲,妈妈聆听有学问等 话痨宝宝有话说,你听懂了吗? 嘿,话痨! 家有薪情太太,如何平衡得起来等 王中军:家有“三不管”太太 家有三高太太该咋办 兴趣,“话痨”期来临 小红帽是“话痨” 职场上有一种瘾叫“话痨”现代瘾专题(中) 一群话痨的诞生 “话痨”助力摩竭事业 对话的机锋——“话痨”电影 我的闺蜜是话痨 话痨不是口才好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医学 > 家有话痨太太 家有话痨太太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金建云")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夫妻沟通成了浪费时间

我早年听过一个笑话,说一位丈夫不惜花钱给妻子买面膜,因为只有敷面膜的时候妻子才不唠叨,他才能拥有一时的耳根清净。

结婚后,经历了婚姻生活的历练,我发现这个笑话特别真实。

我与妻子阿娟相亲认识。她是幼儿园老师,贤淑安静,爱书法,善烹饪,是标准的贤妻良母。

婚后,我们在晚饭后一起散步,回家后各自拥有一两个小时的私人空间――我玩玩手机、打打游戏;她写写书法、做做家务。在安静中心有灵犀的默契感非常美好,我以为会一直持续。

儿子出生之后,岳父母从外地赶来帮我们照顾孩子。

家里人多了,事情就多,属于我们二人的空间越来越少。由于岳母话多,阿娟也变得喋喋不休。有时我一个人躲进书房想安静一会儿,她还追进来跟我聊东聊西,语气里总是充满抱怨。

一天,我正给客户发邮件解答对方的疑问,阿娟对我说:“你咋不去抱一下孩子?一回来就知道玩!”我头都没抬地回她:“你没看我在做正事吗?我又不是在打游戏!”她不依不饶地唠叨开了:“就算你没打游戏,也可以先管一下孩子再开电脑嘛!有什么十万火急的事必须立刻处理呢?”

我立即在头脑中开启了“屏蔽模式”,对她的絮叨充耳不闻。待我回复完客户,想去好好陪孩子的时候,孩子已经被她带到外面玩去了。

诸如此类鸡毛蒜皮的小事,让我心里也充满了抱怨。观察一下丈母娘与老丈人的互动方式,也是如此。老丈人练就了一身“充耳不闻”的本领,任凭老伴儿在耳边说个没完,也不作任何反应。

可越如此,女人们的话题就越“散”――唠叨个没完又集中不到一个中心上。

去年年初,我想在单位附近的新楼盘买个小公寓,中午可以去休息。当我跟阿娟商量此事时,她一会儿抱怨住得离她单位太远,一会儿又扯到了暑假想出国旅游上。丈母娘也跟着瞎掺和,每次我快要说服阿娟时,她就上纲上线地说:“男人就是自私,总想着自己方便。干吗不在阿娟单位附近买个房子呢?”

我跟她解释,阿娟单位地处市中心,房价太高。她又提议在我家附近买个小户型……最终,意见无法统一,买房的事只好搁置。

半年后,房价飙升,我后悔不迭:跟阿娟商量,不但浪费时间,也错失了良机。 妻子的话术反映丈夫的情商

那就不沟通吧!可问题会更大。我越不想多说话,阿娟就越要唠叨。到后来,她常常吼着或是哭着问我:“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你要用冷暴力对待我?”

这种莫名其妙的诘问让我不知如何回答,只能继续逃避。

在去年单位组织的一次家庭亲子游期间,我发现几个在谈判桌上特别能言善辩的女同事,跟老公孩子在一起时却非常安静;我们单位那位说话很有分量,特有人格魅力的女领导,更是默默充当起了家庭亲子活动的后勤部长。仔细看她们与丈夫的互动,因有默契,根本无需太多的废话。

我家阿娟呢?因为我不太愿意搭理她,她就跟着几个“话痨太太”说个没完。这些“话痨太太”,平时在单位不怎么说话,或是压根儿没机会当着众人说话。阿娟跟她们在一起,相互吐槽各自老公,又絮絮叨叨地教训各自的孩子,苛责完导游又抱怨宾馆……走一路说一路,就像是在故意丑化自己的形象。

在返程的飞机上,我与一位女同事的丈夫同排座。这位丈夫抱怨老婆唠叨时,我深有同感。

我跟这位丈夫都觉得控制女人的讲话欲,跟控制她们的购物欲一样,都是难如登天的事儿。旁边坐着的另一位丈夫则反问我们:“既然控制没用,何不疏导一下呢?”他说当自己老婆有表达欲时,他一定正襟危坐,流露出欣赏的眼神,恨不得拿笔来记录。他说:“女人讲话的时候,你与她面对面,看着她的眼睛,不断地点头回应,她要讲的话基本上会压缩一半;倘若你能复述她的话,再帮她归纳出一、二、三点来,她基本上就不会再讲四、五、六点了。”

这位丈夫的婚姻令人羡慕。妻子给予他充分的自由,凡事都能帮上他。夫妻俩举案齐眉,很少吵架。在一群女人中,他妻子最有气质,会沉默、善聆听。轮到她说话,一定有条有理,而且言简意赅,主题突出。

我们都对他开玩笑说:“怪不得你家太太说话越来越像主持人柴静,原来是家里有好听众啊!”

他谦虚道:“我也是吃了很多苦头才摸索出经验,慢慢赢得耳根清净的好日子的!”

返程的路上,我一直在观察身边夫妻们的互动,也反思了阿娟为何由当初我们恋爱时的娴静如水,变成了今天的喋喋不休。不得不承认,我有很多做得不好的地方。我感悟到,女人的话痨,唯有被爱和聆听才能医治。女人讲话有艺术,能够娓娓道来,除了有强大的心灵和深厚的文化修养,更需要有一个忠于自己的听众。身边有个人会听、认真听、随时愿意听,女人感觉可讲可不讲,就会长话短说,言简意赅地好好说;若没人愿意听,女人定会越讲越大声、到处找人讲、越说越没逻辑性。 娓娓道来最温柔

回家后,我从自身改变。面对“话痨媳妇”我迎难而上,从“被她追着说”改变为“自己主动听”。

我不再一回家就钻书房,而是按照阿娟最期望的先去陪儿子,再跟她说会儿话。

刚开始的时候阿娟话好多,一讲就没完没了,她恨不得把所有的八卦新闻和家长里短都一股脑儿地讲出来。我听一会儿之后,就换一种方式来给她刹车:“老婆,要不要我给你先泡杯茶?”

随着香茗入口,嗓子得到滋润,她似乎渐渐找到了被爱与被尊重的感觉。我努力充当一个好听众,尝试着像对待客户一样与她保持眼神接触,并不断地点头回应,偶尔还会复述她的话并给予肯定。我发现,她也开始注意自己讲话的逻辑性,不再像以往那样滔滔不绝、毫无头绪,有时甚至会主动停下来拢拢头发,借机理一下自己的思路。

这种谈话一般会被晚饭打断。岳父母看出我的改变,反而嗔怪女儿:“建云忙了一天,你让他歇会儿吧……”

一个月之后,阿娟的话不再那么多了。过去压抑了好几年的苦水,基本上都倒出来了。她跟我的讲话内容变得不再那么杂乱,也不胡扯明星八卦、邻里隐私和网上购物等琐事了,反而会跟我交流一下她工作上的进步和思想上的改变。

我委婉地启发她:“同样是讲话,而且同样是讲很多话,娓娓道来与喋喋不休却大不相同。前者是女人掌管着对话的主动权,有知识储备与同理心做基础;后者是自娱自乐、聊以,越说心里越空虚。”

阿娟渐渐感受到这一点,跟我说:“每次我带孩子去公园,整天跟那几个人聊育儿经,说来说去都差不多,也没啥意思。我还不如看看书,提高提高自己呢!”

阿娟列了个阅读计划,积极为自己充电,还准备参加专升本考试,希望在事业上更上一层楼。我惊喜地发现,她肚子里越有货,嘴巴上就越有度。我们的关系自然越来越融洽。

第9篇:和孩子沟通的话术范文

[关键词]家园共育 途径 策略

家园共育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其提供一种环境,让孩子与其它孩子相比不输在起跑线上,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父母、老师、幼儿构建起一种和谐的关系,创造性的发展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不时地通过交流的过程引导思考,对孩子获得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对幼儿进行各方面的培养,才能实现家庭共育的新局面。

一、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为孩子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

家长的教育观念决定着对孩子的教育行为,因此,转变原来家长的观念是很重要的,这也是实现家庭共育的前提条件。因为现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家长从小对孩子就要求严格,学习各方面的技能,错误的以为向孩子灌输各方面的知识就是智力上的开发。如钢琴、画画、唱歌,丝毫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兴趣是什么?愿意不愿意学?一味地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到他们的身上,而没有明显的效果。所以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面去思考问题,充分地去了解他需要什么。只有掌握了这些才能够制定出更好的教育方案,来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空间。应该重视性格品德的养成和行为习惯上的培养,因为一个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还有的家长观念陈旧,不符合时展的需要。在幼儿园的方面应该经常性跟家长进行沟通,如:开展座谈会、家长之间进行交流共同沟通。这样在交流的过程中将自身对幼儿的教学理念进行了更新。寻找更好的家庭教育理念并将其分享给家长,这样不仅丰富了教学者的教学理念,还更新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观念,为孩子更好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开展亲子互动交流的活动,拉近彼此的距离

亲子之间一起展开活动是幼儿园常见的活动方式,但是却没有起到明显的效果。这是因为没有对幼儿进行充分的了解,没有将他们的天性进行释放。他们渴望的自由空间已经在家庭的控制下得到抑制。他们可能是倾向于爸爸或妈妈,因为在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父母双方必定会扮演严父慈母的形象,因为这样在孩子淘气的时候更能够进行制止。殊不知在一定程度上疏远了与孩子心灵之间的距离,这样是很难弥补的。因此,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对亲子活动进行创新,如:在“六一”的时候应该多设置一家三口的游戏,而不是简单的爸爸或妈妈。这可以在先前进行简单的调查,找幼儿谈心,让他们说出爸爸妈妈谁更有威信力,这样在活动的过程中就专门设置。在欢快的过程中调整在幼儿心中的形象。再如,在家中可以不定期地玩真心话大冒险,父母在说出自己心里话的同时将孩子心中的秘密也已经知晓。幼儿对外界新鲜的事物接受能力很强。所以应该对其进行正确的教导,这样不仅加近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还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了一个好的环境。幼儿的分辨能力比较弱,所以父母要对幼儿多鼓励,在不对的地方指出并积极地引导指正。值得注意的是父母之间也要和谐,不应该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夫妻之间的问题就该私下里解决。这样从小就给幼儿提供了一种健康的生活环境,为以后获得更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多给幼儿提供说出心里话的机会

幼儿或多或少也有一些不开心的事,也许来自学校、也许来自父母,这就需要为幼儿提供一个说出心里话的平台,在幼儿园里面可能或多或少的跟老师同学说,而回到家里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不敢开口。教学者应该充分的抓住这一点,制定一个好的教学计划。例如,在班级里面设置一个烦心墙和快乐墙。在自己不开心的事情写在上面,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或者表情代替,或者可以通过教学者用手机或者录音机进行录制,将其记录下来,不定期地将家长叫来看看子女写的东西,更好地走进幼儿的心理。而快乐墙可以将一些愉快的事情记录下来,幼儿通过文字的方式,而教学者可以通过录像和照片的方式。这样在丰富了教学的过程中,也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说出心里话的机会。同时,既锻炼了幼儿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培养了独立自主的能力。也更好的帮助教学者的制定教学方案,最后,对得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发送至家长的邮箱。这样家长对幼儿在学校的情况有了一定的掌握,可以更好地跟孩子进行交流。

四、家长之间资源共享,巧用网络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幼儿园的教学方法有了质的飞跃。因此,在如今家园共育的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应该充分的把握这个机会,巧妙的运用网络平台。使得家长之间有一个更为直接的交流平台。例如,教学者可以创建班级QQ群这样有利于家长与家长之间、家长与老师之间有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在相互的交流中找出适合幼儿发展的教育方法,在幼儿园的网站中增添班级主页和个人中心,教学者可以快速地将班级中的学习资料及信息快速的上传。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让家长随时随地可以关注孩子的成长。还可以创建微博,这样家长、教学者可以将生活中的小发现及时的上传。再如,有的父母亲长期不在家,没有过多的时间陪孩子,这样久而久之就疏远了距离,通过教学者创建的这个平台,教学者可以将一些生活中的照片与家长分享。可以随时的关心孩子和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既保证了工作没有被耽误,也关注了孩子的成长情况。还可以在教学者的帮助下进行视频聊天,这样就加近了与孩子之间心灵的距离,而且让家长也深刻地体会到与孩子进行交流的重要。这也是家园共育实现的前提条件之一。

总之,教学者应该在不断丰富自身文化知识的同时,应该更好地去寻找好的教学方法,更好地与幼儿进行沟通,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一种环境。作为家长,必须时刻地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不要给予其太多的思想负担,不定期地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增进彼此之间心灵的距离,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赵秀华.家园共育农村幼儿[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05).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