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清明的诗歌范文

清明的诗歌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清明的诗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清明的诗歌

第1篇:清明的诗歌范文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2篇:清明的诗歌范文

农历四月四日正午,阳光稀稀落落地打在大山之上。57岁的朱天华站在家门口向山下望了望,木座寨林立的灰色板棚房与房顶乌黑的瓦片隔绝了他的视线。他的老伴钱足波从家中抱出不满2周岁的孙女“巴夏白”(音译),小孩子双脚一落地,便东摇西晃着在屋外蹒跚而行。“儿子、女儿们外出打工去了,只留下孙儿、孙女让我们带了。”朱家共有3个儿子、3个女儿,除了大儿子、二女儿、三女儿在家务农外,四儿子、小女儿以及最小的儿子都去北京打工了。“到了大城市,除了春节,他们就很少回来了。我儿子说想在北京要个女朋友,在外面安家了。”老太太边哄孙儿边说道。

朱天华走出家门,沿着泥泞小道来到村口,村口的平坝上,几个儿童正在打篮球。一群妇女,均头戴自制的盘形圆顶荷叶边纯白羊毛毡帽,穿着白马藏族特有的自织本色麻布,配以彩色边幅的长衫,自发围成一圈,坐在平坝中央。人群中间码放着一堆干柴火,两件未开箱的啤酒放在人群的身后。“今年的‘清明歌会’要等晚上才办了。人都走的走,打工的打工,没法子了。”朱天华的言语中有些许遗憾。

对于平武木座寨,这也是村民们一年中少有的一段农闲时间,春分刚过不久,下一轮播种的农时还没到来。天性乐观、喜歌善舞的白马藏族人,没有了自家酿制的米酒和歌舞,这样轻闲的日子又将如何打发呢?

村中最老的“道师”

此时,在离平坝不远的一个小山坡上,75岁的村民杨正明正坐在家中的火塘边对着柴火发呆,他曾是这个寨中两位“道师”(当地族群巫师的自称)中的一位,而如今,另一位前几年就外出打工去了,留下年事已高的他,孤零零守护在村庄里。

杨正明慢慢端起茶缸,喝了一口素茶,点起一支兰花烟,若有所思地一口一口抽着烟。白色的烟雾从他嘴角吐了出来,朦胧而迷幻。“白马番人的后代白马藏族集中分布在四川和甘肃交界的摩天岭山脉南北两侧。包括四川的平武县、青川县,阿坝州的南坪、松潘等地,以及甘肃文县地区。在我们这里,跳白马藏族‘曹盖’风俗最正宗的有更上面的厄里寨,而搞‘清明歌会’的好像只有木座寨了。”当地同行的王利女士坐在杨正明对面介绍道。

王利所说的白马跳“曹盖”,即为白马藏人最重要的宗教活动。“曹盖”系白马藏语音译,全称为“曹格曹莫”,意为面具,其本意为一种木雕的面具。跳“曹盖”即戴上面具跳祭祀神鬼、驱灾祈福的舞蹈。据老人介绍,解放前,他一直是当地的道师,每年农历正月初五、初六的跳“曹盖”,老人从小就几乎没断过。直到上世纪60年代,经书、服装全烧了。“1966年,就在现在那个坝子中,中间也烧了一堆大火,我们把所有的经书、服装全丢进了大火中,木制的面具因为太厚,怕烧不完,就留了下来。”我问老人面具现在何处,他叹了口气:“那些迷信的东西,早就拿到山下农家乐,挂上墙当装饰品了。”杨正明眼中昔日的那些“迷信”,其实是一种原始的傩祭仪式,在人类学上的意义非同一般。有学者考证,“曹盖”象征着白马人的崇拜对象“达腊斯界”,意为“黑熊神”。这实际上是白马藏人对天地、山河、树木、熊猪等整体崇拜的一种反映。跳“曹盖”舞中,除了宗教意义上的敬神请神、撵鬼驱邪,更为重要的是,舞蹈中隐含了白马藏人远古生活与历史的基因。根据四川学者李宗鉴的研究,傩祭是一种古老的宗教仪式,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了记载。傩祭仪式的进一步发展就成为有故事情节、初具娱乐功能的傩戏。但白马藏人的舞蹈缺乏故事情节,还不能称为真正的傩戏,只是一种原始的傩祭仪式。它存在的价值,甚至比彝族的傩戏还要原始,更加古朴。

杨正明和村中纯大多数村民一样,并不知晓在跳“曹盖”活动中,有可能隐掩着这个身份至今仍有争议的族群真正族源的密码。在老人的回忆中,他一直念念不忘木座1978年兴起的寨山歌会,那是属于一个村庄的狂欢节:头几天,人们便在平坝边沿自发搭起了棚子,以便道士安坐于内念经送福。临到歌会这天,下午2点整,道士们便进入棚内打鼓念经,诵经要一直不问隔持续到翌日下午。当晚8时,穿着民族服装的男女老少,便开始围着坝子中的篝火,边跳“圆圆年”边唱山歌。午夜时分,头披牦牛尾,反穿白色羊皮袄,头戴凶猛可怖的“曹盖”面具的道师,在一阵阵气壮山河的呐喊声中出场了。激昂的锣鼓声中,道师手持宝剑,边挥动宝剑,边上下起舞。“跳‘曹盖’可将鬼怪赶出寨外,保一年人畜平安、五谷丰登。所以跳‘曹盖’,寨子中每一户人家都要跳到,有时,要跳两天两夜。”谈起昔日的歌会仪执,老人开始兴奋起来:“凌晨2点,道师还要有纸扎的‘鬼偶’送到‘夏多’。”见我手忙脚乱在笔记本上记录着,老人停了停:“‘夏多’是离这里一里半远的一棵大树,我们把‘鬼偶’挂在树上,然后用火药枪把它打下来,用刀砍成碎片片。歌会前后,地中麦子刚结‘果果’,我们要把害虫驱赶出去。”

今日,眼前冷冷清清的山寨虽然一如几年前我初来时那般宁静,但“清明歌会”那让人惊心动魄的序曲早已不复存在了。“这几年越来越没意思了。歌会上‘道师’必须要会念经,但村子会念经的‘道师’打工走了,再说,还要有服装、皮鼓、铃铛、大锣和全套羊皮褂子,羊皮褂子前后要有一个突出物,前公后母,还要挂上四根牦牛尾巴,这些东西就早就全没有了。”老人谈话间,言语有些嗦,他反复强调现在的娃娃不行了,“现在,小的喜欢看电视,他们喜欢看电视上的戏,喜欢娱乐。跳‘曹盖’他们不愿参加,不愿意学跳舞。”从古说到今,老人牢骚好像多了起来,“现在的娃娃不行了,看电视把身体架子看垮了。”他想了想,找出了其中的缘由:“风化了。”他补充了一句。

“哦,对,风化了。”坐在我身边的朱天华一直一声不吭低头吸着烟,突然,抬起头,恍然大悟般急忙跟上话。

溶于酒精中的歌会

傍晚7时许,陪同我在寨子中走了一大圈又一起回到家中坐在火塘边烤火聊天的朱天华,神情开始有点急躁起来了。他起身,不停在屋子里外窜来窜去,钱足波飞快地在桌子上摆好了饭菜, “快点吃,吃好了,好去歌会。原来我们每家每户6点刚过,晚饭就吃完了。”朱天华劝着坐在火塘边发呆抽烟的我。

“上世纪50年代,每到冬日,当寨子中把麦子收完了,青稞、黄豆也打完了,老人们带头,我们晚 上天天跳‘圆圆舞’,一直要跳到正月十五。以后过集体生活就打乱了,再也没有了。”在追溯木座寨“清明歌会”的由来时,坐在饭桌旁的朱天华小口喝着酒,大口大口吃着饭。“等一下歌会上有酒喝,大家少喝点。”他又吩咐了一句。

吃完晚饭,夜色已经完全降临在木座寨。就着手电简的光,小心翼翼走过村中崎岖不平的黄泥小道。很远,就依稀看见平坝中那堆熊熊燃烧的篝火。穿着白马传统服装妇人的身影,头顶高耸的白色尾羽,似仙女下凡。她们身上穿戴着的各类复杂而绚丽的发饰、耳饰和腰饰,火光下,闪闪发光,飘飘荡荡。

走近篝火堆,今天以白马妇人和小孩子为主的歌会已开始许久了。会场中,妇人们聊着天,天真的孩童们在人群堆外嬉笑打闹。偶尔,一位妇人带头唱起了一首山歌,头一句还没有唱完,众人便紧跟着合唱起来。清明歌会离不开酒,当一位大姐手捧酒杯,在我面前唱起《敬酒歌》时,辛辣的“白干酒”也只有喝了。一杯刚喝完,另一杯满盏的酒杯,又端到我的跟前,看着我愁眉苦脸的难堪样子,人群大笑起来。我随手从地上的啤酒箱中拿出一瓶啤酒,开了瓶,连喝了几口,这才算马马虎虎过了“酒关”。

“清明歌会的流程十分漫长,一般先是唱歌,到了深夜,就跳‘圆圆舞’。你有空,可先去村寨走一走。”坐在板凳另一头的王利说道。“我们无论劳动生产,谈情说爱,婚丧祭祀,过年过节都要对歌,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特别是寒冬腊月的闲暇时节,对歌更为活跃,数人或数十人围聚在火塘边,大家一起唱,轮流对唱,亦或是一个领众人和,不分昼夜地唱,唱累了倒在火塘边睡一觉,醒后又加入对唱行列。”旁边的朱天华补充道。

离开歌会会场,我又返身去找杨正明老人。走进寨子,亮着灯光的幢幢房居不时传出电视机的声响,偶尔一两户,还夹杂着成年男子打牌、“斗地主”的喧哗声。推开杨家的房门,老人正在里屋烤火,我问老人为什么不去参加“清明歌会”,老人苦笑了一声:“现在不行了。”在老人的记忆中,1998年木座寨歌会20年大庆时,那样的景况几乎空前绝后了:“那是一个大活动,省上、市上和县上的领导来了。山下村子的人全都上来了,白马乡,甚至还有绵阳市的人也来了。”老人用了一句成语“人山人海”来形容当时的情况,“村子每个路道上都挤满了人。光请到场的人就有4800多人。那天我跳‘曹盖’,挣了3元钱的工资。下来,又给领导们当厨师,又挣了3元钱的工资。”谈起当年的“双工资”,老人笑了起来,眉宇间充满了自豪和骄傲。

再次返回会场时,熊熊篝火的旁边,身着鲜艳服装的白马藏人,已经手拉手,肩并肩,围着篝火欢快地跳起“圆圆舞”。夜愈来愈深了,跳完几圈“圆圆舞”众人返身回到篝火旁边依次落坐,歌会会场一下子静寂下来了,被当地人称为“烈女子”的61岁的老婆婆坐在我身旁,对着眼前的篝火发着呆,她下意识地哼唱了几句,旁边及四周便马上有人应和了一声。更多的时候,她只是一‘个人孤零零唱着山歌,而众人大多只是埋头喝酒,不再言语。据村支书讲,因为明天一早寨子中的年轻人要到山下的水库砌堤坝,所以今天的清明歌会,壮年男子几乎都没有到场。

午夜时分,对唱与“圆圆舞”,喝酒与聊天,木座寨“清明歌会”轮番上阵的这几个固定模式终于让我在火堆旁边昏沉欲眠,站起身欲返回朱家休息时,我感觉在场的人也变得稀稀落落了。

第3篇:清明的诗歌范文

兹证明**为我单位在职员工。其本人收入情况如下:

前五月工资100元 奖金100元 其他收入100元 合计300元

本月收入 工资20元 奖金20元 其他收入20元 合计60元

证明前六月合计收入360 元,月均收入60元。

特此证明。

**公司(盖章)

20**年**月**日

证明(二)

兹证明xxxx(身份证/军官证):

xx上年度收入为人民币(大写) xx元,¥xx . xx。

其中:

1、工资年薪所得x元(其中住房公积金x元,住房补贴x元);

2、奖金及临时补贴 元;

3、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x元;

4、劳务报酬所得x元;

5、其它所得x元。

特此证明。

单位(或街道办事处)盖公章

xxxx年xx月xx日

第4篇:清明的诗歌范文

1、清明后的下一个季节是夏季,清明节在春季。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2、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3、清明节气在时间和天气物侯特点上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该节气被看作清明节的源流之一。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清明的诗歌范文

1、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扶养人的居民;

2、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或领取失业保险金期满仍未能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3、在职人员和下岗人员在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基本生活费以后以及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后,其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4、其他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以上所说的“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所在省统计局当年四月二三十日公布的上年度省平均统计数为准。

以上四种情况的证明,有工作单位的由工作单位证明,无工作单位的城市人口由社区居委会证明,上报街道办事处核准;农村人口则由村委会证明,报乡政府核准。

兹有我镇(县)___________(具体地址)村民(居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子(女)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大学录龋该生家庭___________(家庭成员状况),主要从事___________(主要收入来源),家中经济收入___________(家庭收入状况),经济状况___________(是否困难),家庭经济能力无法负担该生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请有关银行和学校给予该生助学资助,扶助该生完成学业。

特此证明!

___________乡(镇)人民政府(或县民政局)

第6篇:清明的诗歌范文

 

在高考这根指挥棒的指导下,完形填空在英语高考试卷中一直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在完形填空这题上不失分呢?熟悉完形填空的常用体裁和命题考查范围,避免一般同学常犯的错误,掌握基本的解题技巧。认真分析2016福建省几地市市考完形填空命题情况,笔者做出如下总结。

 

一、文章体裁

 

从以往的高考卷和2016年福建几地市市考的命题情况看,完形填空的体裁主要是以记叙文为主。只是有些记叙文的表现形式不一样。如南平卷,它记叙一件事情是通过新闻报道的形式呈现出来,增加了教育教学中学生的阅读难度。

 

二、词汇考察范围

 

“实词为主、虚词为辅”主要还是完形填空考查词汇的特点。实词几乎占全部考查词汇的90%以上。而介词、连词等虚词则几乎不考。如若有考,也主要涉及并列关系、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逻辑关系。这样设题更能考查学生综合理解文章的能力。避免学生过多地通过死记硬背进行语法选择。

 

三、学生做题常犯的错误

 

1.不了解解题步骤。没有养成缺词通篇阅读的习惯。2.不恰当的解题顺序。不会先易后难地逐步理解文章。3.不注意解题技巧。答题时,学生只会盯着选项看,没有联系上下文。4.没有考虑逻辑关系。对因果关系、转折关系、让步关系、列举关系、比较关系等常用词汇认识不清及备考方法没有掌握。5.对词汇的理解一知半解,所以对干扰项无法进行细微辨析。

 

四、几个基本的解题技巧

 

1.根据语境找到对正确答案有提示作用的词或句

 

语境包括前文给后文提供语境,反之亦然。或者也包括学生根据文章中的某个关键词确定空格处的正确选项。要想做好语境题,学生一定要学会“瞻前顾后”且会跳读、回读、反复读。

 

(福州卷):I decided to find something to help in the 44 . After I looked around,I found myself in the psychology section. To my... I borrow several books and began to read[1].

 

A. library B. bookstore C. section D. universe

 

分析:这道题正确选项是A.而争议项是B.解题关键词是三个画线单词。从books和read可以排除C项和D项。再从borrow可以确定正确答案为A。因为只有图书馆才会借书。

 

(厦门卷): “It will cost 10 42 ”,said Jamie[2].

 

“If that’s OK,”Mark added.

 

Shoving was Jamie’s idea,a way to earn enough money for video games...

 

A. hours B. dollars C. days D. cookies

 

分析:这一题的提示词就是money,所以选B很明显。

 

(泉州卷)The following week she invited me to go for milk tea with her and her 50 . I thought that... They made me feel completely at ease in their home.

 

A. flatmate B. daughter C. colleague D. relative

 

分析:这一题的解题提示词就是in their home,比较四个选项意思,只有选项B(daughter)才会与提示词语境相符。

 

2.根据生活常识或逻辑常识确定选项

 

学生的知识面如果很广,生活能力很强,那么做这类题目会更得心应手。

 

(厦门卷)Mark tried to call for his dad,but his 54 seemed locked behind his teeth...[2]

 

A. mouth B. nose C. throat D. tongue

 

分析:四个选项作为名词的意思分别是:嘴巴/鼻子/喉咙/舌头、话、语言。从call for和locked behind his teeth。逻辑上来讲,只有语言是叫出来的,是被卡在牙齿之后。所以排除干扰项C,而选D。

 

3.根据同义词/句的解释作用确定选项

 

(龙岩卷)Anger is a ?摇 ?摇 emotion,and there is nothing wron

 

A. strong B. normal C. typical D. simple

 

分析:后一句“there is nothing wrong with feeling mad(觉得疯了不是一种错)”是对前一句的解释和补充说明,所以说Anger is a normal emotion(生气是一种正常的情绪)。答案选B。

 

4.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选项

 

弄清“转折、因果、先后、并列和让步等”逻辑关系常用连词或副词,那么确定正确答案其实不难。

 

(福州卷)I really wanted to get rid of inner emptiness that filled me very much. 43 ,I decided to find something to help in the library[1].

 

A. Still B. However C. Otherwise D. Therefore

 

分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因果关系的能力。从前一句的“我想要摆脱内心的空虚到下一句的我决定到图书馆找些东西”,可以明显看出前后关系是因果关系。所以选D。

 

(莆田卷)Despite their differences,they didn’t tear their friendship apart. In moments of 59 and doubts,they were always there to support each other[4].

 

A. sorrow B. relief C. excitement D. silence

 

分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并列关系的能力,答案为A。解题的关键就是and和doubts。and告诉我们空白处必须填一个名词和doubts形成并列关系。doubts(怀疑)是一个贬义词。四个选项中只有A项是贬义词,与doubts形成并列关系。

 

要想在完形填空这道题得高分,除了要熟悉完形填空常考题型、常考的词汇词性,总结做题易错原因,然后掌握基本的解题技巧外,语感和做题量也是一个决定因素。所以平时的训练很重要。

第7篇:清明的诗歌范文

朋友是那种可以与你同甘共苦,不计较利害得失,可以和你谈心的人;虽然现在这样的朋友很少,但只要自己用心去做,应该会交到这样的朋友的。真正的朋友是打不散的朋友是伤心最想见的人,是打扰时不用说对不起的人。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几位名人的友情故事。

一、春秋时期,俞伯牙是当时最善弹琴的人,但终日弹琴,无人赏识。一日,遇到钟子期,子期听到伯牙的琴声,激跃之处,便说浩浩乎志在高山;当听到琴声回转千叠处,便说荡荡乎志在流水。二人于是成为莫逆之父。后来,子期因病而死,伯牙悲叹没有了知音,便摔掉他珍爱的琴,再不弹琴。

二、北宋的范仲淹因主张改革,惹怒了朝廷,被贬去颖州。当范仲淹卷起铺盖离京时,一些平日与他过从甚室的官员,生怕被说成是朋党,纷纷避而远之。有个叫王质的官员则不然,他正生病在家,闻讯后,立即抱病前去,大摇大摆地将范仲淹一直送到城门外。在那一人犯罪株连九族的封建社会里,王质能做到不计个人利害得失,真诚待友,和那些见利忘义之徒相比较,实在是难能可贵的。对范仲淹来说,谁是真朋友,谁是假朋友,此时此刻,也就一清二楚了。

三、《汉书-张冯汲郑列传》载:翟公曾经做过廷尉,当时,也可称宾客盈门了,可等到被罢免,门前却冷落到可张网捕雀。不久后,他又做了廷尉,那些宾客又想去巴结,翟公便在大门上醒目地写上:“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只有在死生之间,才知道交情的浅深;在贫穷之间,才知道朋友的真实态度;在贵贱之间,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情谊。”)

(来源:文章屋网 )

第8篇:清明的诗歌范文

本期特邀情感专家李玲

艾佳:

4年前,我到哈尔滨北麟公园看冰灯时,邂逅了我现在的老公。他爽朗大方,有着北方男孩特有的个性,我被他深深吸引了。回杭州后,我们经常通电话或上网聊天,有时候,我们不惜坐30多小时的火车,为的只是见对方一面。虽然我们的爱情遭到了双方家长的反对,可我们还是坚持领了结婚证。蜜月期让我饱尝爱情的甜蜜,但是之后我们却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要两地分居。老公在一家政府机关工作,说放弃不是容易的事;而我从小生在南方,朋友亲人都在身边,而且工作也不错,让我改变,的确没有勇气。

虽然结婚已经两年多了,但我们每年在一起的时间超不过两个月,平时只能通过电话联系。开始的时候,我认为只要两人真心相爱,距离不是问题,可是渐渐地,我的心里开始不平衡。看到别的女人加班晚了有老公接,病了有人照顾,逛街有人陪,我开始怀疑我们当时的选择是否理智。而且,时间越久,我发现我们之间能聊的东西越少,刚开始时的思念渐渐有点麻木了。现在很多和我同时结婚的朋友都已经当了爸爸妈妈,而我一直不敢要孩子。我困惑极了,不知道,我们的婚姻是否有明天? 杭州苗馨

艾佳很理解你的心情。牛郎织女的爱情虽浪漫传奇,但却因为一条银河相隔,平添许多叹息。你和你老公虽然冲破重重阻力,可现实的银河摆在面前,婚姻难保不出问题。

经营婚姻就像经营一棵树,有了良好的种子,还需要努力地灌溉,否则难以绿荫成片。你和老公的爱情能“破土而出”,说明种子还不错。待遇颇丰的工作、舒适轻松的环境……这一切的确都是诱惑,但婚姻要想融合好,必须放弃很多已有的东西。这就需要彼此狠下心来,残忍地问自己一句,与婚姻相比哪个更重要?要知道你们对此的态度决定一切。

要我看,“距离不是问题”,要么是激情状态下的豪言壮语,要么是无可奈何下的自我安慰。实际上,对于婚姻,距离很难不是问题。因为幸福婚姻的维系,需要夫妻间多种形式的沟通,比如目光、肌肤、声音,一条细细的电话线在丰富生动的婚姻面前难免显得苍白无力。更何况,稳定的婚姻的确也应该具有实用意义:对柴米油盐的打理、对艰难困顿的支持……而感情也正是在这分担磨合的过程中逐渐升温坚固的。

而相隔千里的感情,“指不上”变成了“没指望”,裂痕自然就出现了,对方的感受也未必好得到哪里去。因此,你们最需要的是了解这份婚姻在彼此心中的分量,以及保卫婚姻的决心,才知道“婚姻保卫战”有没有必要开展。然后,面对现实,彼此沟通,相信只要对婚姻的决心足够大,一定能做一个好的选择。

我们身边许多夫妻,他们也面临同样的困惑,但是经过调整和努力,相隔千里的婚姻同样拥有美好的景色。所以,婚姻是否有明天,最关键的是你和老公是否愿意给它一个明天。有句话叫“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切实想办法到一起来生活、工作,你们的分隔远没有银河那么难以逾越吧?

艾佳

艾佳:

我老公性格外向,朋友也很多,有时候会把朋友带回家来做客。我累了一天,还要伺候他们吃喝,心里自然不高兴,再加上我这人又不善于掩饰自己的情绪,偶尔弄得气氛挺尴尬的。等客人走后,老公就满脸不高兴,说我不通情理,可我也一肚子委屈啊,他怎么不能理解我呢?

福州 周红燕

第9篇:清明的诗歌范文

摘 要: 在对传统街区当代影像实录的研究过程中,涉及多学科交叉与融合,同时有技术手段的参与应用,影像实录和研究的过程并没有既定的方法可循,从一定意义上带有某种实验特性,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研究机制,完善拍摄和考察方案,整理成功的拍摄成果和研究经验。对于项目拍摄和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关键问题进行记录、整体、研究、解决,为其他同类传统历史文化项目的研究提供有效经验和帮助。

关键词: 明清古城 传统街区 影像 摄影 图片编辑

“中国明清古城传统街区的当代影像实录与研究”是基于当前时代文化背景下,对中国明清古城传统街区展开的影像记录与保护工程项目。该项目以中国明清古城的代表之一――荆州古城的传统街区为考察对象,展开了系统性的田野考察和摄影工作,通过具体的摄影拍摄技术和影像采集实践,实时实地地通过纪实摄影方式和方法记录和研究中国明清古城传统街区在当前面前的发展与保护等各种现实问题。

对于项目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关系到中国明清古城传统街区的当代影像实录的考察方向和研究效果,有必要专门拿出来分析、研究,特拟此文在此一并探讨如下:

一、影像记录的拍摄时间节点选择

中国明清古城传统街区的当代影像实录是一个结合现实问题,以物言物的主题性应用型研究,这正与摄影的客观性、真实性完美契合。该项目研究的关键问题在于时间点的选择,所以选题中以当代影像实录的当代最关键,当代正好说明了摄影记录的当前性、即时性。当前和即时,在这里特别指当下时间的记录意义,对一个以历史文化为对象的研究项目来说是一个选择的难点所在。

明清古城的传统街区历史跨度非常大,即使不谈古代,仅在近代、现代的背景下,情况也会变得非常复杂。我们再把时间跨度缩小,就拿近十年的时间范围来看,传统历史街区的变化也是惊人的,很多传统街区在这十年的时间中经历了从存在到改变,再到消亡的过程。

此外,拍摄选择的季节月份是需要特别考虑的。从纪实摄影的拍摄角度来看,摄影是视觉性表现艺术,通过影像记录与叙述,气候环境的变化都会直观地表现出来。比如一年有十二个月,有春夏秋冬四季,有不同季节月份,有不同的冬夏冷暖,这些信息都会反映在影像中,反映在传统街区中生活着的居民身上,影响他们的着装、表情、动态、环境、气氛等非常具体的问题,影响居民们的喜乐与悲苦。这些承载具体环境信息的视觉影像或多或少地关联到传统街区影像记录内容。拍摄时间在季节月份的选择上应有一定的跨度,整体范围以一个年度为节点,这个范围时间内都需要采集到一些具体内容。再抓住个别关键的时间节点,以点带面地通过影像叙述表现传统街区的文化背景和人居环境。

二、拍摄的前期工作与影像资料的收集

“中国明清古城传统街区的当代影像实录与研究”是以中国明清古城传统街区为记录与研究对象,这些传统街区都有相当长的发展历史与过程,与地方文化发展有重要的关联性。这个研究项目的导入,首要问题就是对传统街区所在明清古城的历史文化有一定的考察与了解,再弄清楚传统街区在古城中的位置与功能,对街区的缘起沿革、发展过程有清晰认识,能够明确街区的发展过程对街道规划与建筑格局的转变,需要细致地了解到传统街区里的富有代表性的具体建筑。

在项目工作前期需要在传统街区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地方文献与历史档案的收集与整体工作。具体可以联系地方档案管理部门及地方文化研究的学者,通过文字、录音记录关键信息,通过收集和翻拍重要的历史照片,建立传统街区的影像史,同时传统影像可以和当代影像实录中的纪实摄影影像相呼应,建立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多维度对比。这能够打破传统记录与研究中文字为主体的单一性,也是该项目理论研究和拍摄实践相结合的关键点。

三、建立纪实摄影的拍摄提纲与结构

在传统街区影像实录的项目研究中,摄影作为工具方式存在,充当历史研究的重要责任。纪实摄影本身既以传统新闻摄影观念为主导,同时在拍摄和视觉表现中,又融会贯通了艺术语言与观念。这种学科交叉的多元性表示纪实摄影方法与表现的多样性,结合到拍摄研究中会产生侧重点的不同和差异。因此,为了建立标准化的研究方法,避免影像表达过于宽泛,必须建立一个拍摄与研究体系。不仅要树立一个新的概念和方法,还要建立一个基本的拍z体系和方法结构。

传统街区影像实录的拍摄提纲与结构是一份摄影拍摄指南,不仅能在此项目中作为框架存在,还能为其他类似项目提供参考和规范。拍摄提纲需要提出拍摄的整体结构,提出具体的拍摄内容和要求,甚至数量。也可以列出具体的拍摄清单,提出拍摄的范围,涵盖传统街区的整体场景、街道格局、建筑样式、人居环境、家居陈设、生活场景、视觉肌理等。

作为“活的古城、活的街区”还需要对传统街区中的人做详细细致的拍摄提纲,也可以有针对性地以某个有代表性的传统街区院落为样本,对其中生活的家庭和个人进行摄影记录,记录可以以人像为主体或环境、人像两者兼顾。此外,不管摄影还是研究都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拍摄过程中会产生偶然的巧合和突发的灵感,因此这份清单并不是必须照搬的规定和要求,也并非是不可变通的,而是为后面的拍摄提供参考和辅助,有助于拍摄者避免遗忘重要项目的明细表,引发拍摄者对题材产生新的思考。

四、摄影中与拍摄对象的接触与交流

作为“中国明清古城传统街区的当代影像实录与研究”项目中最具挑战性的难点是传统街区中居民及人居生活的摄影记录。与居民人像的拍摄相比较,传统街区中的街区建筑等景观记录相对更容易一些,这些静止的物体场景从纪实摄影的技术性来看,场景对象在拍摄中更加直接和方便。但是历史人文的项目不可能只研究景观生态,而不考虑人居生态,人和人居的拍摄是“中国明清古城传统街区的当代影像实录与研究”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拍摄实践过程中,我们摸索出一套与传统街区中的居民交流沟通的方法。首先,要积极与当地居民接触,当地居民长期生活在街区建筑环境中,是传统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这些建筑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问题,作为田野影像考察,是绕不过与当地居民的深入接触的。其次,注重与当地居民的有效沟通,当今社会中人们对被拍摄比较敏感,顾虑拍摄的肖像权问题及拍摄后不确定的照片用途。应当了解当地居民对被拍摄的普遍心理反应,有针对性地解释和回馈信息,比如将照片洗印送给被拍摄者。再者,可以寻找了解传统街区的居民或学者为向导,不仅可以比较更快地全面了解传统街区的背景和文化,而且可以更快更直接地进入传统街区的拍摄环境,更容易获得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关于肖像权使用的协议,要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在大部分情况下,居民应允拍摄后即默认同意肖像权的非商业用途。如果提出签署肖像权使用协议,就会使被拍摄者产生各种猜测,使拍摄目的复杂化,因此需要因地制宜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最后,准备好拍摄文书和证明,比如单位开具的介绍信,摄影家协会的会员证、记者证等,可以在和当地居民深入沟通时出具使用,以证明拍摄者的工作身份,获取被拍摄者更深度的信任。另外,在部分拆迁或产权有纠纷的民居中拍摄时,能避免当地居民产生误解导致冲突。同时,这些证明文书可以在通过政府档案、文化部门查阅资料信息时提供一些方便。

五、拍摄方式与影像语言的适用

纪实摄影是基于器材、材料和技术的应用型媒介,影像拍摄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拍摄工具、材料,进而选择什么样的表现方法直接关系传统街区当代影像实录的实质。在拍摄工具和材料的选择方面,我们考虑的是以下几点:首先是拍摄器材的画幅选择,传统街区当代影像实录以纪实摄影为出发点,需要考虑到摄影记录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具有一旦失去就永不再有的影像特点,因此在画幅的选择上是越大越好,大画幅能够给图像的后期应用以最大的应用空间,适应更多的应用需求。但同时大画幅的摄影器材,体积和重量都较大,同时还需要携带大型三脚架,作为传统街区的纪实摄影,拍摄对象多为狭窄的民居环境和复杂多变的居民生活,如果采用摆拍的创作方式,那么不符合该项目纪实摄影的客观性、记录性特点,因此大画幅相机的使用和操作并不完全适用此种环境。

采用中小型的数码照相机更具备操作性强、拍摄客观隐蔽等特点,同时随着数码照相机硬件和技术的不断提升,高画质、易操作的影像获取,更为图像后期灵活方便地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同时数码相机拍摄的成本极低,保证在纪实摄影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机会多拍,多记录现场的各种情况,确保图像记录时现场信息的完整性。

在影像色彩选择方面,既要考虑到纪实摄影的记录性特点,又要考虑到摄影的艺术表达特征,采用黑白、彩色摄影兼顾的拍摄和后期思路,根据纪实摄影的摄影创作规范,不对图像内容本身做任何的篡改,仅对图像的黑白层次、色彩效果等做适当调整和润色,在合理范围内增强图像的艺术感染力。

六、拍摄中的文字信息同步采集

作为纪实摄影的影像承载着记录被拍摄对象的视觉信息,但是影像的视觉信息从内容上看是比较有限的,被拍摄对象的背景信息很难依靠视觉来表达,这个时候文字在纪实摄影中的互补作用就显现出来了。纪实摄影需要文字来完善信息,除了影像中的拍摄时间、拍摄地点外,更需要了解人物姓名、身份等具体信息,在此项目中就涉及人物对象的家族历史、家庭成员、居住时间、个人情感等因素,这些信息都会影响传统街区内丰富人居生态的记录与研究。

影像的文字记载要全面详实,需要从拍摄考察的现场采集第一手的文字信息,这个过程需要和纪实摄影的拍摄同步完成。如果第一现场不能同步完成,很多关键信息就会随时间发展而变化,有时再难采访到当事人,或者导致图文不能够同步统一的情况。现场文字信息采集方式应该多样化,随着技术和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变化,应该多采用录音设备、摄影设备对被拍摄者进行采访录音和对被拍摄者个人文本信息进行拍摄采集。在考察和拍摄结束后的第一时间内应该整理出文字信息,并将文字信息与影像信息一一对应起来。

现代技术提供了方便,同时会带来不便之处,比如数码相机的采用,为纪实摄影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拍摄过程,但是易于拍摄的同时也会带来拍摄数量巨大的超级图片库。对于中国明清古城传统街区的当代影像实录这个项目,必然会产生一个巨大的影像图片库。因此,建立一套合理的图片编辑流程,并最终整理出一套研究的影像档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图片编辑的流程必须伴随整个研究和拍摄过程,前期需要拟定拍摄提纲,不能在现场进行盲目的或者无意义的拍摄,否则既会耽误不少宝贵的现场拍摄时间,又会造成更多的废片耽误后期图片编辑的时间。在每次拍摄之后,都需要对影像单独建档,进行初步的图片编辑和整理,将图像与文字等信息建立初步的关联,这样不仅能有效选出合适的影像,还能为之后的拍摄提供更好的拍摄和编辑经验。最后,在整体拍摄结束之后,进行系统的图片编辑和整理工作,选择影像信息承载大、摄影艺术语言表达理想的关键性影像。根据项目的研究提纲,整体影像的叙事流程,搭配适合的文字信息辅助。

作为数码影像数据,还需要在项目各个阶段都做好资料的备份工作,以免因为硬件损坏或者误操作造成无法挽回的情况。此外,数码图像在进行图片编辑的时候,应该进行影像的纸质化图片制作,通过纸质影像照片进行编辑,将更有助于我们全面地认识影像作品,并能够充分考虑到影像的后期输出及应用效果。

八、结语

“中国明清古城传统街区的当代影像实录与研究”是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项目研究,尝试使用纪实摄影的方式、使用当代摄影的记录语言、使用先进的摄影技术及硬件,对以中国明清古城传统街区为代表的传统历史文化和人居生态现实进行记录和研究。

在对传统街区当代影像实录的研究过程中,涉及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同时有技术手段的参c应用,影像实录和研究的过程并没有既定的方法可循,从一定意义上带有某种实验特性,这就需要我们建立一套有效的研究机制,完善拍摄和考察方案,整理成功的拍摄成果和研究经验。对于在项目拍摄和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关键问题进行记录、整体、研究、解决,为其他同类的传统历史文化项目的研究提供有效的经验和帮助。

这是作为“中国明清古城传统街区的当代影像实录与研究”所进行的传统历史文化影像切片,也是其承载的影像文化研究的样本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刘刚.纪实摄影的本质内涵、本土特色和未来发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368-372.

[2]柯杉.纪实摄影人文关怀的实用价值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5(1):314-317.

[3]李公明.庄学本田野考察工作对20世纪中国边地民族研究的影响和意义初探[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2(9):9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