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典唐诗宋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书 名:《唐诗宋词里的趣事》
作 者:季风/著
定 价:32元
版 次:1次
装 帧:平装
字 数:136千字
页 数:248页
开 本:大32开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09月22日
I S B N :978-7-301-27491-0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是大诗人杜甫《绝句》里的名篇,已经进入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孩子们从识字伊始,就在老师的带领下朗读和背诵,自然让这首诗家喻户晓。不过课堂上孩子们学诗词,也就简单地识字,了解句子含义罢了。对于作者杜甫以及创作这首诗的时代背景,诗中蕴含的人生况味,就涉猎甚少。这是小学语文的局限,毕竟孩子们自身知识储备有限,老师讲多了他们也理解不了。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宋代被称为词的时代。唐诗宋词反映了时代风貌,而时代也为唐诗宋词的发展孕育了丰厚土壤,由此也产生了大批具有极高文学成就的诗人、词人,孕育了中华历史上浓墨重彩的灿烂文明。
作为一个传统文人,杜甫一心想为国为民做出一番事业。可是时运不济,他在仕途上始终没有多大起色,先后担任的不过是一些闲散小官罢了。这跟杜甫的理想相去甚远,不过在颠沛流离的日子里,杜甫得以接触到底层人民的生老病死,这无形中扩大了诗人的创作题材,从而得以创作出“三吏三别”这样脍炙人口的名篇。彼时,杜甫正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闲居,成都的这段流寓生活,由于有好友严武等相助,杜甫及其家人过得稍微舒心些。当时,安史之乱刚刚平息,诗人看着黄鹂、翠柳、白鹭和西岭积雪,不由得开始怀念家乡。
可见,对于唐诗宋词这样的古典文学,我们固然应该熟读或背诵,但更应该了解每首诗词的作者、创作背景以及诗词里的人生况味。这样看似多花了些时间,但却可以深入诗词肌理,设身处地地感知作者们的喜怒哀乐,从而给自己带来美好的阅读体验。
知名教育专家季风,作为一个古典文学研究者,对于唐诗宋词颇有心得。他在最近出版的《唐诗宋词里的趣事》一书中,选取了中国古代诗词创作最为繁荣的唐宋两朝作为时代背景,内中收录数十首名家名作,选取不同的视角来阐释、解析当年与这些诗词有关的人或者事,让人耳目一新。
本书共分《乐府谱写历史:秦淮有水水无情,还向金陵漾春色》等八章,分别按照不同的诗词体裁,以乐府诗歌、律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浪漫主义诗歌、现实主义诗歌,以及婉约派诗歌和豪放派诗词为不同出发点,选取该类别当中最为经典、传唱程度最为广泛的词篇章进行解读。譬如在《人生得意须尽欢,尽的是什么欢?》一文中,作者以李白的巅峰之作《将进酒》为例,谈到李白尽管一身才华,却英雄无用武之地。就算文采被唐玄宗所器重,也不过一个文学弄臣罢了。“人生苦短,瞬息百年”,唯有杯中美酒,可短暂地化解愁绪。李白认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尽情地享乐,不要一味地自斟自饮,好酒要和朋友们共同分享,也只有在朋友们的觥筹交错之中,你才能真正享受到生活的快乐。
音乐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多种感官并用学习效率最高;视听并用的理解记忆率,远远大于光看、光听的记忆率。由于唐诗宋词具有其艺术形成的特殊性,也就有了语言、音乐、绘画、情感等多种因素的美。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视听结合,要充分利用插图和音乐这些艺术形式来挖掘唐诗宋词语言文字的内涵,来体悟唐诗宋词意境的美。
1 画意助诗意
和其他语文教材不同的是,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配有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1)诗意画和词意画,就是根据诗词意境而配的图画;2)人物画像图,即诗人词人的画像或刻像;3)书法篆刻作品,即与作品相关的一些名家的书法刻字等作品。
一般地认为,高中语文教学比较重视文字的品味,而对插图是很少关注的,往往把它作为一种摆设和点缀,甚至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实际上,这种重文字轻插图的思想并不是正确的。众所周知,课文插图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它和文字同样重要,不可忽视。首先从学生角度看,图片比文字更有视觉冲击力。学生接触新的诗词作品时,会不自觉地先关注插图。图片美不美,图中的人物形象有没有吸引力,图画能不能使人浮想联翩,诸如此类都将影响学生对诗词的学习兴趣。其次从教者的角度看,这些图片能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教学,如帮助理解作品内涵,如有助于更好地鉴赏人物形象诸如此类。因此在教学中如能有效地抓住插图,就像找到了开启诗词殿堂的钥匙一样。于是笔者在唐诗宋词教学中,尝试利用插图来辅助教学,指导学生将插图与诗词内容联系起来,图文并茂,边看边读,启发想象,再造情境,进而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学生自己的阅读第一感受是个体独有的一种获得,这是老师替代不了的。这样,就把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意识根植进了学生的阅读实际中,使学生认识到阅读主要不是听老师讲解,而是自己感受。[1]也使学生意识到图画的阅读也是诗词阅读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可忽略,诗情画意能够相得益彰。
如讲授李清照的《醉花阴》时,笔者先让学生观察课本中配的彩色词意画,再分析画中的景物和人物,然后再读词本身来思考和理解。课堂实践的结果显示,收获是相当丰硕的。学生由图上的亭台楼阁假山环绕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大家闺秀的院子,图中的人物形象是一名大家闺秀;由图中几株推断出词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词中写到的“暗香盈袖”的“黄花”就是;图中仅有几株并不茂盛,边上的女子显得忧郁憔悴孤独,很匹配词句“人似黄花瘦”;那么女子为何“消得人憔悴”呢?学生又联系到词写的是重阳佳节,琴瑟和谐的李清照和赵明诚又分居两地,答案的得出就水到渠成了;还有的学生发现图片中还有大丛大丛茂盛的芭蕉,不禁联想到了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的句子“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叶茂盛,红颜消瘦,很贴切;而图中还画有小丛的竹子,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 “四君子”之一,李清照经历国破家亡却没有被苦难压倒的坚忍不拔很符合竹的精神,学生想到了梁衡称李清照为“乱世中的一位美神”的评价。小小一幅词意画竟让学生有了这么多意外的收获,真是想不到啊。
看来插图对学生把握诗词内容,的确是有贡献的。用插图来辅助教学,能够增强学生对唐诗宋词的兴趣,激发学生去再造想象,进而补充和丰满了诗词形象。在插图的帮助下,学生能领悟出相关文字的丰富内涵,感觉与遥远的唐诗宋词的距离拉近了。
有的插图的确是锦上添花,即便不看诗词本身,也能一叶知秋,揣摩出诗词的某一亮点。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词意画给人阔大苍茫之感,而《破阵子·春景》的词意画又使人感觉到清新明快。真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如果说意境画是不用文字书写的诗词,那么人物肖像图虽则简单,却也能给人极大的启发。如杜甫的石刻像就给人以沉郁顿挫之感,而温庭筠的画像是一位翩翩公子在吹笛,扑面而来的是一种绮丽柔媚的“花间”风采。
还有一些书法真迹也不容忽视。如岳飞手迹“还我河山”四字让人豪情满怀,学生也就容易感悟出《满江红》中所写“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深刻含义;而文字图湖南郴州“三绝碑”(秦观词﹑苏轼跋﹑米芾书)更能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唐诗宋词的兴趣,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2 音乐造诗境
如果说:“诗歌是文字的音乐”。那么反过来,音乐就是用音符来书写的诗歌。因此,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音乐,可以引发学生丰富想象,让学生重塑诗词的情境。学生可以把乐曲作为一个阅读起点,由此对诗词内容不断地联想、补充和创造加工,在大脑中想象构设画面情境,能体验到古诗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
如在讲授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时播放名曲《春江花月夜》,营造品诗氛围。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春江花月夜》,它的完整的意境之美,若仅仅通过语言的讲解拆解则会大打折扣。而配上乐曲后,学生静静地坐在那里,耳中听到的是曲调宛转的古曲,在舒缓的弦乐乐曲声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脑海中浮现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 在月的照耀下,心灵也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去、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一一闪现在眼前。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宛转谐美。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体现出了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转贴于
教师在选择音乐的时候,有时可根据学生的爱好与欣赏水平选择一些流行音乐,包括一些流行歌曲。众所周知,流行歌曲在中学生中有着广泛的市场,而唐诗宋词也是当时的流行音乐,既然同属流行就有一定的相通之处。现当代不少音乐创作者也发现了这一点,他们“旧瓶装新酒”,重新作曲或者改变诗句部分字词,让唐诗宋词与流行歌曲接轨,与时俱进。这些唐诗宋词歌曲进入歌坛后,被广为传唱,焕发出新的魅力,也再次成为大众的焦点。如王菲翻唱的《但愿人长久》,就轰动一时。在教学中,如果能抓住这一热点,定能有助于学生探究唐诗宋词的兴趣,加深对诗词意境的探究。如讲授李商隐的《无题》时,笔者想到了一首广为传唱的徐小凤的那首《别亦难》,用的就是李商隐的《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句子。尽管无题诗意象群寓意隐约﹑深浅不一,无题诗意旨隐约迷离,但当徐小凤醇厚而深情款款的歌声一响起,学生很快就察觉到诗的深沉感伤的情感,大脑中出现了一个女子悲伤的样子。学生探究诗歌的欲望被撩拨起来后,再通过老师的点拨讲解,诗意神秘的面纱被揭开了,这样就很容易把握住诗的情感基调。这首诗和歌曲就一起镌刻在学生的记忆中,挥之不去。这就是籍歌曲的感染力来引导学生较快进入状态,从而收到预定的效果的事例。
著名歌手邓丽君曾经出版过一张个人专辑,其中收录了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中的多首经典,如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李煜的《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和辛弃疾的《丑奴儿》 (少年不识愁滋味)等,曲与词可谓珠联璧合,再加上邓丽君内敛婉约清丽的唱腔,堪称经典;还有大家比较熟悉的岳飞的《满江红》,在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由罗文演唱)和其他一些与岳飞相关的影视作品中都曾被谱曲并被多名歌手配唱;姜夔的《扬州慢》也有人翻唱过。这些诗词歌曲在课堂上有选择的应用,很能让学生沉浸到诗词的意境中去,不自觉地想像并再造出与诗词相关的画面。譬如在讲解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时,笔者就选择了周传雄演唱的《寂寞沙洲冷》作为导入新课的音乐;再比如在教学李白的《送友人》一诗时,笔者则插入了电影《城南旧事》中由李叔同作词的《送别》,来引导学生体味送别时的情境。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笔者发现,这些符合学生爱好与欣赏水平的音乐容易打动学生,自然也能促使他们想象,帮助他们重塑作品中的审美意境。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统文化;唐诗宋词;诵读经典;成语故事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其中不少是语言材料中的精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因此,弘扬传统文化,加强未成年人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增进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以学习为突破口,激发学生对魍澄幕兴趣
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万口传诵,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命脉。优秀的古诗词不但情、理、趣兼备,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诵记,而且能启迪人的心智,真正让学生终生受益。在语文教学中,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李白的“直挂云帆济沧海”、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优美的篇章句段,让我们看到了一颗颗赤子之心,看到了中华民族的脊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要加强学生唐诗宋词的学习,让诗歌陪伴学生的成长,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俗语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学生在大量诵读古诗词的过程中,不但能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而且能深刻领悟传统文化的精华,也能为今后的写作提供很好的素材和佳句。在学习唐诗宋词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爱学、乐学。为此可通过不定期开展如“赛诗会”、“小诗人”等的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当学生学习的古诗词达到一定的数量时,还要教会学生对词诗的赏识,提升其阅读的品位,还可教会学生对诗词进行分类整理。让学生在整理诗词的过程中,为运用诗词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以诵读经典为主要途径,让传统文化与学生同行
教育家陶行之说过:学生的语文水平能否提高,归根结底取决于他们看了多少书,看了什么书和怎样看书,取决于他们写了多少文章、写了什么文章和怎样写文章;语文教师的职责就在于引导学生去完成这些工作。生活在儒学文明传统下的中国人多读一些传统的文化经典是十分必要的,这是有关立身之本的教育。利用动感十足的编曲教孩子们演唱《唐诗三百首》;播放动画吸引学生注意力,让他们直观地了解《弟子规》、《三字经》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培养孩子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浓厚的兴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如“忠”、“孝”、“礼”、“俭”等内容,是我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世代相传。而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大多散布于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经典篇目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古代经典的诵读,以此作为学生储备知识,让他们在这些充满智慧的传统文化读物中,向千古圣贤讨教必要的立身之本,明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语文教师要有在古代传统文化中发现美的素养,不但能够把古代文化中美的东西讲出来,而且要开掘其美质,把美的东西传给学生,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学生热爱了,才会去传承。所以老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多给孩子挖掘一些文化中的闪光点,让学生在学习古代文化经典的潜移默化中养成醇厚的道德人格,提高自身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实质。
三、学习成语故事,拓展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关键词:三次翻译阶段文化差异 唐诗宋词
一、三次翻译之追溯
中国的翻译最早其实可以追溯到周代。《周礼》中提到“行人”,即负责接待四方使节与宾客任务的官员职称,他的职责就是“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谕说焉,以和亲之。”书中还提到,周代每七年就要将诸侯国的翻译人员集中到周天子所在地加以训练。这是关于我国翻译人员培训的最早记载,这也可以被认为是我国对翻译工作的重视的最早的体现。中国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翻译――第一次佛经翻译:从一开始,佛经翻译就表现出相当的规模,到魏晋南北朝时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到唐代达到鼎盛,从而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翻译。在此期间,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几位最有名的佛教翻译家:鸠摩罗什、玄奘等,大量的佛学经典从梵文译成汉语。第二次翻译是指明末清初的翻译,主要是科技翻译。此次翻译的兴起,与欧洲宗教的传播有很多关系。当时的教会成员为了传播宗教,通过大量的翻译活动,来到中国扩大了其影响。其目的主要以传教为宗旨,但同时也介绍了西方学术,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学文化的交流。最后一次翻译就是中国的一批有识之士为救国图强掀起的第三次西学翻译:百余年的不思进取和闭关锁国,最终导致了中国国力的衰竭和在中的惨败。战败的耻辱唤醒了民众。中华民族要雪国耻,图生存,就必须打开国门,努力学习别人的长处,从而使自己强大。这样,出于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需要,中国在以后出现了又一个以大规模引进“西学”为标志的翻译。这就是从周代开始我国所经历的三次重要的翻译,一次比一次来的激烈。
当然,谈到翻译,必然要谈到文化。翻译和文化的关系可谓密不可分。通过翻译,即是通过语言文字传播本民族的文化,同时将异国文化引入本国,从而构成了一个文化交流学习的桥梁。诚然,如果没有翻译,那么国与国之间是很难进行文化交流和学习的。因此,我们谈翻译,必然要涉及到文化差异的问题。那么,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二、唐诗宋词英译中的文化差异
唐朝和宋朝是古代中国的一个文化上的繁荣时期,涌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和词人,如李白,杜甫,王维,李清照等,创作出了大批优秀的诗词作品。这些优秀的诗词也成为了我们的民族瑰宝。很多优秀的翻译人才为将我国的唐诗宋词精髓传播到异国他乡,也倾尽了毕生精力,将其翻译成他国文字,为传播中华文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国内如查良铮、许渊冲等,都为其翻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各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往往最能集中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活动,通过对这些作品的翻译,人们得以了解该民族的地域风情和人文精神。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对一个民族的语言的体会与理解是有差异的,在翻译中不可避免的会有许多困难和障碍。笔者尝试着分别从数量词、地理名词和特殊象征意义的词汇这三个方面来探讨唐诗宋词英译中经常遇到的一些文化差异问题以及如何合理的解决此类问题等。
1.数量词
在汉语中,诸如 “百”、“千”、“万”等数词随处可见,当然,这种语言习惯不可避免的会体现在唐诗中。例如柳宗元的《江雪》写到: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上文中的“千山”是夸张的用法,这是毫不质疑的。所以若将这一句译为:“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 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用 hill to hill这替代了“千山”这个数量短语,虽然意似,但是却失去了原文的艺术冲击力。同样,用 path to path 替代 “万径”, 虽然达意,但是同样也失去了原文的夸张的效果。笔者认为,这两句英文的翻译,都可以达意,但是都不能准确的表达中文原文中的艺术表现力。笔者尝试如下翻译,或许这样既可以达意,同时又更能够表现这种艺术效果:Hundreds of hills see no birds; thousands of paths see no humans.
2.地理名词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因此一个地名往往会让人浮想联翩,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映。那么,在中国文化中同样有很多地名被赋予了很多特殊的涵义。在翻译中,就必须注意这些地名的特殊意义。宋朝的词人李清照在《乌江》一诗中写到: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若将后两句译为:“Now think of Xiang Yu/ Who would not move to Jiangdong.”事实上,这里的史实讲述了项羽宁死也不屈服的故事。上文中的“江东”被直译为Jiangdong,实在不妥。因为它根本没有表现出这首诗的真正涵义。因此许渊冲教授将之改译为:“Think of Xiang Yu who’d not survive/ His men whose blood for him was shed.” 显然,这种意译的方法似乎更妥。
3.特殊象征意义的词汇
在唐诗宋词英译的过程中,还经常遇到一些有特殊象征意义的词汇或表达方式。在处理这种翻译时,也会遇到很多问题。请看下列:
传统媒体进入寒冬,微信开放平台让无数优秀的传统媒体人加入自媒体大军,朋友圈文章阅读量动辄“10万+”,这是否意味着文字的回归?新闻客户端、自媒体的时代,诸如咪蒙《致》、《致low逼》等网文能否如唐诗宋词一样,创造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经典?
试想一个场景,前一秒钟你还在手机上阅读梁实秋笔下的春节,关掉页面之后的下一条内容就是“姐夫小姨子把话说”,这便是我们在智能终端上阅读生态的日常。
让・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这样解释电视时代信息的配置:通过信息有条不紊的承接,强制性地造成了历史与社会新闻、事件与演出、消息与广告在符号层次上的等同。
而手机等智能终端同电视、广播一样,通过自身的技术逻辑实现了对世界和事件的剪辑:它实现了从黄晓明大婚和托尔斯泰的名著节选之间无痕迹的正常过渡,每一个用户的智能终端都是技术为个人进行系统剪辑和诠释的完整小世界。
电视将人们的感知世界塑造成一个可以任意显像、任意剪辑并可用画面解读的世界的思想(意识形态),而互联网的客户终端则大大地发展了这种文化帝国主义,它的剪辑和拼接比电视有过之而无不及,更加片段化、模糊化的图片和情绪化的判断,构成了一个更加不负责任的世界。
每当一个具有话题性的事件出现,相同或相似的图片和信息被各家网站、自媒体解读得大相径庭甚至完全相反,你在阅读这些根据情绪化的逻辑组织起的信息拼接前,即便了解它的不可靠性,但却无法拒绝它对你判断的影响;阅读少量文章后你得到了关于该事件片面、偏激的认识;阅读大量文章之后你的大脑又被它们搅成一团浆糊,随着事件热度的降低而不了了之,这时下一个热点事件又接踵而来。
你也许同时对伍尔夫的小说和范冰冰的八卦感兴趣,于是智能终端的个性推荐将伍尔夫的《到灯塔去》的片段,与范冰冰携男友李晨回家过年的新闻并置在一起,这种呈现方式看上去没什么奇怪,但它却在潜移默化地消解着经典之作的严肃性。
在印刷时代,经典是放在图书馆架子上的高头典册,越是经典的作品就拥有着越精美的装帧和越厚实的纸张,而现在它们与曾经口耳相传或者草草印刷的小道消息并置在一起。
印刷媒体时代,以文字为载体的经典不仅自身是传世之作,名家笔下的自然人文景观也因文本的经典化,而成为古迹供后世游览凭吊。崔颢登临的黄鹤楼、刘禹锡经过的乌衣巷、鲁迅幼时读书的三味书屋和其笔下人物孔乙己买酒的咸亨酒店游人如织,这些实体景观通过经典文章获得历史价值的同时,也反向加强了文本本身的经典化。
而这种传统的历史留存方式在现生了巨变。就中国本土而言,改革开放后的新景观塑造方式已经从文学经典变成了当红影视剧作。同样是江南水乡古镇,周庄在鲁迅的文学中获得不朽地位,而乌镇的走红则主要归因于黄磊和刘若英主演的电视剧――《似水年华》,“爸爸去哪儿”节目组曾驻扎过的营地,都成为了当地旅游业的新噱头,赵本山的小品让东北边陲的小镇铁岭,塑造成了全国闻名的“大城市”,即便是基于莫言小说的那片神秘的“高密东北乡”,其举世皆知的地位,也多来自于张艺谋电影《红高粱》而非诺奖。
如果说互联网智能终端普遍化之前,如《红高粱》般影响巨大的文学作品还有经典化的可能性,碎片化阅读成为主流阅读方式,则真正终结了泛文学作品经典化的道路。
在鲍德里亚看来,大众传播将文化和知识排斥在外,它绝不可能让那些真正象征性或说教性的过程发生作用,因为那将会损害这一仪式意义所在的集体参与――这种参与只有通过一种礼拜仪式、一套被精心抽空了意义内容的符号形式编码,才能得以实现。
没有人有耐心在手机上理解逻辑衔接严密的文章,更没人认为在发掘精心构建的文学手法上值得花时间,网友需要情绪化的呐喊,越有煽动性的文字越能获得喝彩,挑动群体矛盾、顺应人性阴暗面的吐槽,最能得到广泛认可和转发,于是咪蒙等自媒体的佼佼者们才会苦心孤诣地去写《致》、《致low逼》等“10万+”,扯淡式说话和吐槽文字成为最受欢迎的文学形式。
也许这类文章会结集出版,但在时隔多年之后,除了反映这一历史时段人类思想的空虚和无聊之外,似乎并无甚存在意义。
人类在前互联网时代的历史中,均由文字作为主要的文明载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为不同的语言方式,比如先秦的散文、六朝的骈文、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每个时代创造的语言类型高度都令后世无法重复也难以企及。
在前互联网时代,一时有一时之文学,而碎片化阅读时代很难再造伟大的作品,文学表达本身(而非某种文学体裁)成为了遗产。经典化的文本将仅仅存在于过往已经完成经典化的作品之中,文字也再也无法形成新的旅游景点,如今造就奇观的重任,就落在了电影和综艺节目肩上。
这个时代严肃内容的呈现主要靠电影,当后世学者总结研究我们所处时代的经典之作时,电影会像唐诗宋词那样被看待和提及,它将成为被嗟叹凭吊的艺术形式。
对于文字地位的颠覆,互联网起到的作用远远大于电视和广播,电视和广播与文字是互斥的媒体形式,相互难以深入彼此腹地,电视分管图像,而文字依然存在于书籍报刊杂志等纸质出版物之中,铅字让文字在广电时代保持了本身的品相和尊严,记者、编辑和作家是受人尊敬的行业,如今“编辑”变成了“小编”,名称上的改变无疑体现着文字工作者地位无可救药的降低,想用一支健笔指点江山,横扫千军万马的时代不复在了,碎片化阅读时代的创作比的是“贱”。
而随着互联网作为一种“全媒体”式的呈现方式,尤其是如今碎片化阅读的主流――自媒体――的出现,让文章不再是字斟句酌,而是机械化的“码字”过程,绝大多数文章和网络小说,都是智力资源本身不占优势的文字生产者疲于奔命的产物,文字只会作为底层知识分子的谋生手段而存在,让这类文字经典化既无可能,也无必要。
现在早已不是文学的时代,20世纪的西方和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是文学最后的高光时刻。在扫盲和启蒙基本完成的现在,写作能力本身并不能称为一种特殊的技能而存在,教育程度达到一定水平的人都可以在自媒体上从事创作,各行各业人士均可以就自己深耕的领域发声,评论员作为一种职业很难逃避消失的命运。
诵读经典,意味着解读和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诵读经典,能加强孩子们的记忆力,提升他们的自制力和自觉性。长期的经典诵读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些优秀的经典诗文可作为他们一生提升道德修养的文化根基。
自从我校(邗江汊河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来,学生各方面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一、 经典诵读成为指导学生言行的准则。
人类的活动离不开环境。“昔孟母,择邻处。”孟母的故事就说明了环境的重要。依靠环境的熏陶让学生成长在浓郁的诗词文化氛围中,才能耳濡目染,亲近经典。因此,我校从优化环境做起,努力建设书香校园。将《论语》、《弟子规》、《古今贤文》、《唐诗宋词》等文学作品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校园走廊、板报、橱窗上粘贴古代名人画像,经典诗文的书法作品。校园主要通道两旁放置精心设计的文化灯箱,创造“人人是教师,处处皆课堂”的诵读环境。
以前学生迟到现象比比皆是,可自从学校开展经典诵读以来,这种现象已很少发生。我觉得很诧异,于是问班级以前迟到最多的赵东宇。赵东宇回答我:“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原来经典诵读对学生的启发这么大。他们在诵读的过程中,不仅记住了内容,而且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二、 经典诵读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品味
语文教学承载着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语文教材中选用了较多的经典诗文,各单元也安排了相应的主题。以教材中的经典为载体,教会学生学习经典的方法,并运用所学方法读懂经典,运用经典。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运用经典诗文回答问题、写作文已能信手拈来。
如:《桂花雨》这篇文章中有一句这样的话:“母亲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我设计了一个问题:从母亲说的这句话里可以看出什么?陈馨悦同学说:“我觉得母亲说这句话的目的是思念家乡。因为《古今贤文》上有一句话就说明了这一点:‘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她边说边摇晃着脑袋。她的话刚说完,急性子许志成便站起来说:“《秋思》也能证明: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看着这两位同学,身为老师的我也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诵读经典,千万别输给这些孩子!
三、 经典诵读引领学生积极参加活动
“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开阔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课外活动能最大限度地使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这不仅提高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发展了智力和能力,是增强师生双边活动最理想的一种途径。如今,学生不仅把经典诵读运用到语文学习中,他们还越来越多地把经典诵读渗透到活动中。
大课间活动时,学生一边踢毽子、跳绳、跳皮筋,一边背起了“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文,多见多闻。”“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古今贤文》、《唐诗宋词》想背什么就背什么。此时,玩游戏的学生和一旁观看的学生都不会闲着了。他们既开心地玩了,也学到了知识,明白了道理。于是乎,孩子们玩也玩了,学也学了,传统的变成新鲜的,新鲜变得更有兴趣。传统游戏、传统文学都得到了继承发扬。
班级的黑板报是学校教育的一块主阵地,也是学生一展身手的好地方。要想出好黑板报,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不是一件易事。于是我带领几个学生围绕主题选材、版面设计、誊写、美工,出好了第一期黑板报。转眼间,该出第二期黑板报了。我布置好主题便忙着上课、改作业,把出黑板报的事忘了。没想到,第二天,几个学生已经忙乎开了。我奇怪地说:“哎呀,材料、排版,我一个还没准备呢,你们拿什么出黑板报?”“老师,您别急!我们已准备好了。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独脚难行,孤掌难鸣。’”“水涨船高,柴多火旺。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一块砖头砌不成墙,一根木头盖不成房。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根竹竿容易弯,三根麻绳难扯断。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其他几个学生不约而同跟着往下念,想阻止都难。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树木成阴,空气清新。”“始制文字,乃服衣裳。退位让国,有虞陶唐。”“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两人一般心,有钱堪买金,一人一般心,有钱难买针。”在大扫除、评选班级之星、参加广播操比赛、出队报等等的活动中随时随地可以听见学生的吟诵。
实践表明,诵读经典有助于儿童阅读及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儿童人格成长。儿童在诵读经典的同时,会自觉不自觉地用圣人的言行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心地向善,修养提高。寓意深刻的哲理,既熏陶了孩子的品行,又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的热情,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小学生必背古诗八十首》
[2]《古今贤文》
1、有句话叫做“大道为简”,国学其实是人类对大自然最简单质朴的认知和总结。学习国学可以慢慢从这些最质朴的认知中找到生活工作中难以解决的各种思想问题。从而获得对世界观和价值观获得开明和启示。举例很多电视剧里人物都是在失败后回归最初的生活状态而获得最大启迪,从而再次踏上征途战胜敌人获得胜利。
2、国学经典里面诸如唐诗宋词有好多很有意境和工整的诗词,细细品读,不仅提高文化涵养,还有让自己放松在古人的世界里,在这样一个松静自然的气场下,你的身心得到休整,思考得到释放,从而达到更高层次的人生状态。
3、鉴古而知今,熟读历史,和他在事业上取得的成就有巨大的作用。对我们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对我们做人,做事,立业,持家都有积极的作用。
(来源:文章屋网 )
每参加一次报告会,就会在心中激起一圈圈涟漪,久久扩充着自己的心田。新教育实验倡导“让每位教师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并提出“晨诵、午读、暮省”这些概念,而理念下的行动是改变自己、改变学生、改变教育的力量。临淄金茵小学的常丽华老师巧妙地利用时节和描述时节的诗词,创造性地与学生开始了“在农历的天空下”的诗词之旅。她认为亲近自然,亲近诗歌,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是中国古典诗词的本质,是“农历诗词”的核心……于是,诗意的教育、诗意的梦想在她与学生的诗词之旅中得以最美好的体现……
我们知道唐诗宋词是鲜活的,当孩子们能够真正地感受到它们时,它们就能够成为孩子们一生精神的营养品,成为民族文化认同中最坚实的基础。“每一朵花里,都有一个故事。每一朵花儿的仰目朝天,不是为了看到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每一个孩子,就是一首诗,一朵最绚烂的花!”她的这些富有哲理的诗意的语言,让我感受到了诗词对于孩子无与伦比的教育作用和引领孩子走向更美更高的人生境界的作用。与学生一起走过季节的轮回,一起穿越唐诗宋词远年的醇厚气息,感受着诗词溢出的温馨和浪漫,触摸着诗词背后一颗颗伟大的灵魂,这本身不就是诗意的画卷吗?她的执教表现得深邃又精致、朴素又淡定、优雅又从容,这难道不就是最富有诗意的教育体现吗?诗意的教育梦想在体味与碰撞中挥发跃动……当常老师在报告厅里侃侃而富有情意地朗读着“农历天空下”的诗词时,我那颗敏感富有激情的心也在韵味盎然的诗词中跳跃,充盈而丰实;生命在诗词中荡跃,是享受美好生命的见证。
著名学者教授叶嘉莹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为什么要背诗?她希望大家能有一个博爱敏感的心灵,能有诗的情绪,激动于花开花落,落泪于天边的一丝流云。就像沈从文说过的一句话:于清晨极静之时,听到鸟鸣,令人不感堕落。这就是诗词的教育感化,这就是祖先留给我们诗词蕴含的魅力!如果,我们背过的诗词和眼下的生活没有任何关系,我们能有诗的情绪,能激动于花开花落吗?所以,我们在强调诵读、理解、感受和积累诗词的同时,更应该把诗词和儿童眼前的生活编织结合起来,让孩子们享受诗意的人生。常老师的“在农历的天空下”的诗词之旅就是把儿童的日常生活和伟大的诗词巧妙地编织结合起来,给我们耳目一新而又富有深意启发的感受。
最美好的教育是抵达心灵、富有诗意的教育,让我们在有生之年穿越时空的足音,让经典诗词渗透到儿童的生命里,让先人们旷达的心胸、坚定的意志、高雅的志趣成为他们心灵的方向标。常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新教育实验的教育理念“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教一些学生一辈子真正有用的东西。”今日,我们诵读经典诗词,播撒诗意与坚持,明日,孩子们必将在这些诗词蕴含的美好情愫的推动下,人生变得丰富练达又有诗意激情。我们教师的内心世界,也在诵读诗词的过程中,享受民族文化中坚力量的滋润,变得富有底蕴而又充满浪漫的情愫,让我们像常老师那样一起用诗意的教育、诗意的梦想诠释着教师的职业幸福之路。
人们对古典诗词的这种热情是可以理解的。在现代都市生活中日益变得功利和浮躁的人们,需要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和熏陶,而古典诗词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早在世界上许多民族尚处于蒙昧时期的2000多年前,我国就已经编纂了《诗经》这样完备的诗歌总集,拥有了屈原这样伟大的诗人。2000多年来,我们积累了足可引以为自豪的诗歌遗产,而唐诗宋词——尤其是那些经过千百年时间淘洗而传诵至今的名篇佳什,更是诗歌遗产中的“极品”,说它们“字字珠玑”,绝对不是夸张。作为现代人的中国青少年,如果不会欣赏唐诗宋词的美,实在是一件无法弥补的憾事。
当然,现在的青少年升学压力重,课外作业多,没有充裕的时间和悠闲的心情去阅读与考试无关的书籍。但我想,诗词篇幅短小,课余读一些,所花时间不多;再则,在紧张学习的间隙,伸一伸懒腰,慢声吟诵一两首优美的小诗,正好可以松弛一下紧绷的神经,调剂一下疲惫的身心,也是十分惬意的。我看,关键还在于培养读诗的兴趣。只要有了兴趣,时间总是挤得出来的。
要培养对诗的兴趣,首先是用心灵去接近它、解读它。那些千古传诵的诗词佳作,它们所蕴含的古代诗人的情感体验,往往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性,纵然有时代隔阂,也不致成为我们欣赏的障碍。再说,那些真正的好诗,大多明白如话,虽然是一千多年前的语言,对今天的读者却依然充满了魅力。比如下面这首大家都很熟悉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全诗没有一个冷僻的字,不用任何典故,朴素得比如今的很多新诗和流行歌曲的歌词更晓畅易懂。它真挚的感情全从肺腑中流出,即使从未有过远离亲人、作客他乡的生活经历的人,也不能不为之动情,不能不为之从内心升起对母爱的深深眷恋;更不用说有过这种生活经历的人了。记得我在十五六岁的时候,离开乡下到上海求学,虽然路不算远,但少小离家,总有一种游子思乡的心情。不幸又在初中毕业之前忽遭丧母之痛,悲痛中反复地读这首诗,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心灵震撼,不太会写诗的我居然也写出这样的诗句:“密缝针线今犹在,不忍开箱检旧衣。”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至今仍然能够清晰地回忆起当时这首《游子吟》给予我的巨大的冲击力。
诗词都是有韵律、有节奏的,在古代,诗词都能合着乐唱。当时的唱法现在虽然已经失传,但读诗词如果不懂它的韵律和节奏,就很难品出它特有的韵味。三味书屋里的寿老先生读书时那种悠长摇曳的声调和如醉如痴的神态,人们也许觉得很可笑,其实,读诗词时需要的正是这种对诗词韵味的体验和充分的感情投入。人们把读诗叫做“吟诗”,吟,就是一种拉长了声调有节奏的诵读。我无意于提倡吟,但我想,如果我们真的想把读诗变成一种精神享受,那就至少应该学会用普通话朗诵。我听过孙道临朗诵诗词,虽然不是吟,但同样读出了诗词的韵味。学习这种朗诵,除了体会诗意外,关键在于处理好诗句的节奏,具体说,就是要注意诗句中的停顿和某些字音的拖长。一般说,一句中逢双的字如果是平声(大致相当于普通话中的阴平声和阳平声),读的时候都要把这个字的音调拖长些(押韵的字如果是平声,也要拖长),从而形成一种长短相同、抑扬顿挫的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