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自我管理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相乘效果;创新能力;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028-02
一、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问题
高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主要采用“A+B”式的教育模式。比如:本硕连读、双学位、主辅修模式等。但是,这些模式普遍具有以下几个问题:①在两个(以上)专业的学习中,课程之间只是单纯累加,互相脱节,课程间很难发挥相乘效果(1+1>2的效果);②学生不能平衡专业之间的关系,“由二择一”现象严重;③培养周期过长,教育成本过高,难以及时提供社会急需人才;④课程设置与教材、教学法等沿用传统的“单学科”培养方式的做法,培养效率低下。
因此,本文将以大连外国语大学(以下:大外)的日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探讨课程之间发挥相乘效果的可能性,探讨教学中的创新可能性,力求为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大外的日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加,大外日语学科的人才培养已经从单一的语言学扩展到了“日语+专业”、“专业+日语”等多元化途径。
“日语+专业”模式充分体现了对人才需求的快速对应。2010年,大外对“日语+专业”模式进行整合,将原有的“日语+国贸、商务”专业调整为“日语+物流、金融、工商管理、国贸”专业,注重语言应用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学制4年,颁发语言学学士学位。
“专业+日语”模式包括“营销、经济、金融+日语”三个专业,分别与日本亚细亚大学(2007年开办)、冈山商科大学(2008)、城西国际大学(2008)进行合作培养,采用“2+2”方式,三年级编入合作院校同等专业三年级,毕业后获双方颁发的经济学学士学位。这种国际化培养方式为学生提高语言能力、缩短培养年限、培养国际化视野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上两个模式的共同点之一就是:学生课业负担重,难免在日语与专业课之间进行取舍。因此,为了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如何提高课程间的相乘效果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为此,两种模式在课程设置、师资培养、教材建设、教学法改革、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尝试。
三、课程间相乘效果的发挥
寻求课程间相乘效果的最大化是提高复合型人才培养效率的关键。同时,创新性思维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也是学生维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课程设置、师资培养、教材建设、教学法改革都需要为这一终极目标服务。
1.模块与选修相结合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针对不同类型的培养模式采用不同的方法,灵活对应。其中,“日语+专业”模式中,课程设置的主要特点是“模块式”,各模块相对独立,强调“应用性”的培养。这一模式中,经济类课程除了经济学和数学等共通的基础必修模块外,还分别设立了物流管理、金融学、工商管理以及国际贸易模块,每个模块包含10门专业必修课,以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这种模块式的课程设置便于快速调整专业结构,快速地为社会提供急需人才。除了以上5大必修模块之外,大量的选修课也为学生开拓视野、加强自己喜好课程的学习提供了条件。目前,学生可以从60门相关课程中任意选修。“专业+日语”模式中,课程设置采用“二二分段式”与“四年一贯制”。学生一二年级在大外学习,要求日语与专业能力分别达到同等专业的同等水平。三四年级编入合作院校同等专业三年级,按照当地的教育模式,与日本学生同管理、同要求。
因此,一二年级要同时学好经济类专业课和日语,以便三四年级顺利融入日本课堂。对此,一二年级的日语课程,与日语专业同教材、同课时、同试卷,进行强化训练;经济类专业课基本采用日语教材日语授课的方式。目前,随着经验的逐渐积累,由任课教师执笔的日文版经管类教材陆续出版使用。由于执笔教师同时也承担日语教学,所以这些教材无论在难易度还是在内容安排方面都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日语能力,让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巩固日语,在日语的学习中探寻专业知识,提高趣味性,以达到“1+1﹥2”的效果。当然,这需要有一支语言娴熟、专业知识过硬的复合型教学团队,这一点将在师资的引进与培养中进行介绍。
三四年级学生在日方合作院校着重经济类课程的学习,在四年一贯制的前提下,由日方提供广泛充实的课程表供学生选择。比如市场营销专业中,亚细亚大学除了专业必修课外,还开设了专业选修课60余门、公共选修课100多门供学生选修。并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特长,为每一位学生配备专门教师进行课程选择等方面的指导。
2.提高语言与经管理论相乘效果的关联性教学法。大外的日语复合型培养模式中,大部分的经管类课程都由专职教师参照学生日语学习的进度,选用或自编日文教材,采用日语授课,使日语学习与经管理论的学习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除了双语教学外,引导学生探寻语言学与经管理论的关联,也有助于在专业课的学习中提高日语能力。比如,“寻找俗语中的经济学”活动既可以引导学生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寻求经济学理论、提高理论学习的乐趣,也可以使学生通过专业课的学习来巩固和提高日语,启发学生养成勤于发现、勤于思考的习惯。
3.复合型师资的引进与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课程之间互相脱节,比如经管与外语模式中,越是小语种,课程间互相脱节的程度越明显。其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复合型师资。这也是传统的专才教育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因此,大外积极从国外引进复合型师资并进行培养。这些教师均在日本取得了经济学或管理学博士学位,拥有深厚的专业功底和日语能力。这些教师在担当经管课程的同时,也担当日语教学的主干课程,有利于掌握专业课教学与日语教学之间的平衡,也有利于二者之间的相互融合。
当然,这些教师的日语教学能力有待提高。在这一点上,学校的多种特色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集体备课”制度不仅给教师提供了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的机会,更为这些教师提供了将自己的日语知识系统化的机会。同时,“评价式与学习式听课制度”也给大家提供了吸取他人宝贵经验、改善自己教学方式的平台。
四、注重创新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
1.教学目标的师生共有。大学生与高中生的最大不同点就是,高中生只须按照教师的指令来学习,而大学生需要学习如何确定前进的目标并掌握达成目标的方法,也就是说要培养其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知识的交替逐渐频繁,“授之于鱼”的授课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将更有利于学生快速适应社会的发展并引领时代潮流。李开复说,教会学生举一反三是大学送给学生的最好礼物。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共有这种意识是复合型人才培养成功的前提。所以,这种意识的培养,成为课程表之外的一个重要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性思维能力成为教学的重点。这种“授之于渔”的教学方式,是大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特征之一。
2.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小导师”制度。“小导师”制度改变了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由学生担任课堂的主角,教师进行引导并答疑解难。这种方式既能增强师生互动,又是教师了解学生兴趣点以及学生能力水平、学生深度进行系统思维的重要手段。学生在准备讲义的过程中,还要联系当今热点,搜寻大量的资料以应对来自其他学生以及教师的提问,既锻炼了组织材料、运用材料的能力,又提高了洞察力。同时,这种方式还能增强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以及掌控局面的能力,有助于对自己的优缺点进行客观正确的评判。
3.提高创新意识的“课题领养法”与“课题申报法”。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追求个性化发展,仅仅是课堂上的知识已经很难满足他们的需求,不利于其创新意识的养成。“课题领养法”与“课题申报法”为他们提供了发表见解、弘扬个性的机会。“课题领养法”由教师提供题目供学生领养,“课题申报法”由学生自行申报题目,最后二者均需提供学习报告。两种方式均不占用课堂时间,通过师生之间非正式的指导逐步完善。调查表明,大部分参与学生的毕业论文与就业计划都与其领养或申报的课题相关。这种积极性可以从佩鲁兹与安德鲁斯(Pelz & Andrews)的“被管理的自由”这一概念中找到证明。对于教师来说,虽说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却有助于其把握大学生的心理与喜好,提高教学针对性,可谓教学相长。
4.项目式中日共同讲义。项目式的中日共同讲义也提供了提高课程间相乘效果的途径。讲义从2006年开始每年于暑假集中进行,邀请日方师生参与。合作院校有龙谷大学、立命馆大学,由双方师生共同对中日经济等事先选定的内容进行理论探讨与实例分析,并到外企进行实地考察。这种方式便于平时课业负担繁重的学生参与,学生不仅开阔了视野,自我管理与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很大提升,而且提高了日语水平。
五、结语
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问题主要源于专业之间难以发挥相乘效果,从而变成专业之间的单纯累加,造成时间的浪费。而培养周期过长又必然会导致教育成本提高,难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外的日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灵活的模块式课程设置来应对人才需求的快速变化;通过关联性教学法、复合型师资的培养、双语教材的开发等促进课程间的相乘效果;通过小导师制度、课题领养与申报、项目式中日共同讲义等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使人才培养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开复.与未来同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基础演习教材编集委员会.如何在经管学部学习[M].日本:文理阁,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