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德育教师培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分层分级培训模式 案例教学法
2000年12月,高教司发出了“关于开展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的通知”(教高司[2000]79号)(以下简称通知)①。新乡医学院贯彻“通知”精神,开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已有十个年头,回顾这些年来开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历程,总结开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经验,遵循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顺利、成功进行的客观规律,对于我们在新的起点上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开创教育信息化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构建良好的培训环境
1.成立专门的教育技术培训机构。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成立专门负责教育技术培训的部门——课件制作室,是新乡医学院的一项明智之举;每学年都要开展多媒体软件设计大奖赛更是对于全校教师的一种激励政策。组织上的协调和充足的经费是培训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
2.硬件设施的配套。学校最早建设的是学生机房,主要从事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后来各系部都配备了电脑,建起了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现在,学校已经将所有办公室、教学楼、实验楼、家属区全部连接起来,构建了资源库、邮件系统、电子备课平台、综合管理等平台服务器。建立了办公、管理、教学一体化的校园网络系统。
二、合适的培训内容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1年通过的《高等学校教育技术等级培训大纲(试用稿)》②把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培训分为三个级别,培训对象分别是普通教师和具有学科教学经验和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知识,愿意从事教育软件设计和网络课程设计的教师。培训内容分别是基本理论和技能、一般原理与基本技术、网络课程与开发。
根据新乡医学院的实际情况,结合《高等学校教育技术等级培训大纲(试用稿)》,我们决定采取分层分级培训模式。培训级别分为三个等级:初级、中级、高级,另外设需求班,满足教师的个性化需求。
1.初级班。主要是面向新入职教师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比较薄弱的教师。培训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教学论、学习理论和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等理论;②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操作与使用;③最简单的课件制作软件PowerPoint。
2.中级班。面向的对象主要是已经取得“新乡医学院教育技术培训初级班合格证”的教师,或者是虽然没有参加初级班的培训,但是已经具备初级班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教师。培训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教学设计理论;②二维动画制作软件Flash;③高级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Authorware;④图片处理软件Photoshop;⑤计算机系统维护知识。
3.高级班。培训的对象是已经参与过前面的培训并通过考核,或者是具有较高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教学一线教师。高级班是一种高层次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①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加工;②网络课程制作(Dreamweaver);③三维动画制作(3DMAX);④Blackboard教学管理平台。
4.需求班。高等医学院校教师的职业学科特色比较强,追求专业化,所以对于不同的教师来说,他们对于培训内容都有不同的要求。为了满足教师的特色化的需求,学校每年都下发《教育技术培训内容需求统计表》,将教师的需求融入学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总体设计中。
三、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不同级别的培训班虽然面向不同的对象,并且培训内容不同,但教学方法都以“案例教学法”为主。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像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扮演着传授知识者角色。③这种方法起源于1920年代,由哈佛商学院所倡导,当时是采取一种很独特的案例形式的教学,这些案例都是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通过此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实施之后,颇具绩效。案例教学法到了1980年,才受到师资培育的重视,尤其是1986年美国卡内基小组提出《准备就绪的国家:二十一世纪的教师》的报告书中,特别推荐案例教学法在师资培育课程的价值,并将其视为一种相当有效的教学模式。在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案例教学法”可界定为培训者与被培训者直接参与、共同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案例进行讨论、反思并实践的教学方法④。
案例教学法的优点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鼓励独立思考。案例教学的稍后阶段每位学员都要就自己和他人的方案发表见解。通过这种经验的交流,一是可取长补短、促进人际交流能力的提高,二也是起到一种激励的效果。一两次技不如人还情有可原,长期落后者,必有奋发向上、超越他人的内动力,从而积极进取、刻苦学习。
2.重视双向交流。在案例教学中,学员拿到案例后,先要进行消化,然后查阅各种他认为必要的理论知识,这无形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是主动进行的。捕捉这些理论知识后,他还要经过缜密的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步应视为能力上的升华。同时他的方案随时由教师给予引导,这也促使教师加深思考,根据不同学员的不同理解补充新的教学内容。
四、严格把好培训的质量关
1.严格的考核制度。每期培训结束,受训教师都必须参加结业考试。考试采取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相结合。理论考试主要是考查教师对于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教育技术理论及各种软件的基本操作掌握情况,每场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题形式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操作考试的形式比较灵活,主要是综合考查教师对于所学理论和操作的综合运用。题目一般是要求教师结合自己的专业,设计和开发一节课内容的多媒体课件或者一门网络课程(网络课程可以只把大的框架搭建好),其中要求用到所学的软件。
2.开展多媒体教学软件大奖赛。为了使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得到有效应用,学校每年都开展多媒体教学软件大奖赛。大奖赛设PPT课件、Flash课件、网络课程、视频剪辑四类,每个类别都分别设一、二、三等奖,另外还设有组织奖和最受学生喜爱作品奖。获奖作品由学校直接报送参加该年度省级多媒体教学软件大奖赛。通过举行多媒体教学软件大奖赛,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促进信息技术与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进一步整合,推动教育技术在高等学校中的有效应用。
注释:
①李玉环,陈庚,金以娟.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状况分析与探讨[J].现代教育技术,2007(2):84-87.
②高等学校教育技术等级培训大纲(试用稿)[EB/OL].http:///article/list.asp?id=12,2012-10-12.
关键词:教师培训;质量评价;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G6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10-077-02
一、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2011年2月,江苏省为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全面提升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提出了全员培训全面落实、高水平骨干教师梯队基本形成、教师学历层次普遍提高、培训体系进一步完善、培训资源不断优化的总体目标。在此目标下,为强化师资培训质量监管,建立一套相对完备的教师培训绩效评价体系,完善教师培训质量评估机制,江苏省教育厅委托江苏省教育评估院研制中小学教师省级培训质量评价标准,并组织实施全省师培质量评价工作。
1.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评价标准是教师培训质量评价体系的基石,对于建立健全教师培训质量保障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江苏省中小学教师省级培训质量评价标准的研制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参培学员教育素养和教学能力为方向,高度关注对培训效果、培训收获和学员满意度产生影响的要素;并始终坚持“以评促建”的原则,注重发挥引领作用,努力引导培训机构强化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完善培训支持服务体系,加大培训课程资源建设,创新培训模式,优化培训内容,改进方式方法,切实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在多方调研和充分论证后,江苏省制定了《江苏省中小学教师省级培训质量评价标准(试行)》。评价标准由4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构成,其中,6个为核心指标。
同时,在实践层面,为了增加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专门制定了评价细则和评定等级说明,明确A(达标)、C(不达标)等级,介于A、C之间的为B(未完全达标)等级。
2.质量评价的组织实施。江苏省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评价主要通过组织专家现场考察和满意度调查两种方式来实现。
现场考察采用抽查的方式,由江苏省教育评估院会同江苏省教育厅确定考察机构名单。在机构选择上,力求覆盖所有培训项目、所有类型的培训机构和江苏省13个大市,以不影响培训的正常进行为前提,从而保证评估结论的常态化和真实性。2011年江苏省教育评估院共组织现场考察了17家培训机构,2012年考察了18家,占当年培训机构总数的50%左右。现场考察活动主要包括:听取培训开展情况介绍;核查培训相关原始材料;考察培训设施及培训条件;观摩培训活动,如随堂听课、参与学员活动等;召开管理人员座谈和学员座谈,并对相关人员或授课教师进行访谈;专家组与培训机构管理层进行意见反馈。现场考察是发挥同行专家面对面指导的最佳契机,在考察过程中,专家组与培训机构深入交换意见,探讨改进培训工作的途径和措施,从而达到相互学习、提高培训质量的目的。
二、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评价的促建举措
1.增强专业服务指导。评估院不断优化专家结构。引入了中小学、幼儿园一线名师,确保每次现场考察都有1-2名中小学特级教师参与评估。这使专家组能从学科专业视角评价培训工作,促进了教师培训、质量评价与一线教师专业发展之间的互补。在2012年遴选的26名评估专家中,共有12位特级教师。在考察中,这些特级教师从师资培训的需求、课程的针对性和培训的实效性等方面进行了指导,并发挥了榜样引领作用。
2.向所有培训机构下发评估报告书。报告书以满意度调查为依据,结合现场考察发现进行意见反馈,并给出此机构每个培训班的满意度得分,指明其在全省同类项目中的名次,详细列出课程、师资、管理、食宿等方面的满意率,以定位问题所在。最后向江苏省教育厅分项目提供排行名单,作为来年复检和奖惩的主要依据。此举对培训机构产生了较大促动,极大地提升了评建效应。
3.年度质量分析报告。每年,江苏省教育评估院负责人均会在全省师培工作会议上报告,指出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2012年,江苏省教育评估院在总结两年来师培质量评价结论的基础上,对今后江苏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发展提出了“实行差别化培训经费政策”、“对省级教师培训工作进行表彰奖励”、“凝炼、培育并提升教师培训工作‘江苏经验”’等三大政策建议。
三、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评价的实施成效
江苏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主要涉及高端教师校长培训、高中教师校长培训、农村教师校长培训、特殊教育教师校长培训、德育骨干教师培训、专题专项培训等6大类别。2011年质量评价涉及其中8个项目,145个培训班级,约18900名参培学员;2012年,质量评价包含11个培训项目,203个培训班级,21216名参培学员。可以看出,经过教师培训质量评价工作的推动,2012年在培训项目、培训班级和学员总数增多的情况下,学员对培训收获、内容针对性、教学安排、师资水平、教学管理、学员管理、培训条件等方面的满意度均实现了提升。
高端教师培训、高中教师培训、农村教师培训、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德育骨干教师培训等5大类培训的综合满意度均实现了较大增长。
2012年,根据质量评价的结论,师培主管部门对高中教师培训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取得了明显成效,高中培训满意度较上年增加4.09分,在几大类培训中增长幅度最大。此外,针对质量评价中发现的农村基础教育相对薄弱、农村教师培训需求大等情况,江苏省在教师培训项目设置上,在突出高端人才培训和专题专项培训的基础上,注重向农村基础教育倾斜,使得2012年农村教师培训的综合满意度最高,为95.04分。
在2011年质量评价报告建议下,各培训机构普遍重视了培训需求调研及培训方案的优化和落实,课程编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力图帮助学员解决和突破在日常教学实践中面临的难点问题。2012年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参培教师对“以学员为本”的课程设置理念的肯定。但对比两年来的满意度趋势可以发现,虽然培训内容针对性的满意度增长幅度最大,但仍为最低。经细化分析,参培学员中对培训内容针对性非常满意的比例只为65.35%,因此,培训机构在培训方案、培训课程等方面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2011年质量评价建议,针对农村教师和高中教师培训的特点,师资聘请应适当向有丰富教学经验、授课效果好的一线教学名师倾斜。2012年调查数据显示,师资结构和来源方面实现了高校专家、教科研人员、中小学一线名师比例的优化,一线名师的比例上升为41.25%,高于教科研人员的比例30.13%和高校专家的28.63%。农村教师培训中学员对师资水平满意的比例由2011年的75.09%上升为79.1%;高中教师培训中学员满意的比例由2011年的67.2%上升为74.0%,上升幅度较显著。
四、对培训工作的思考与改进建议
1.促进培训机构项目质量的均衡发展。通过两轮质量评价发现,高校类培训机构满意度水平仍然偏低,满意度综合分排序也显示,高校类培训机构多排名靠后。经现场调研发现,高校类培训机构一般培训任务较多,培训项目会由不同专业学院分工完成。在内部分工过程中,由于各学院重视程度不同,管理方式差异,造成各培训项目质量的不均衡。
行业主管部门应强化对承担省级培训项目的机构系统化、专业化、规范化的业务指导,进一步落实对“培训者的培训”,创建交流平台促进培训机构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承担任务较多的高校类培训机构,由管理小组牵头,加强本校各专业学院之间经验交流,强化纵向指导和横向联系,促进各学院培训者队伍管理水平的提升,加快培训质量均衡发展。
2.强化培训资源的建设与利用。尽管所有培训机构均安排专人收集主要课程的课件资料,并注重数字化资源的建设,但是部分机构的原始材料的整理、归档工作不够及时,未能及时通过适当途径将资源提供给学员共享,且部分机构未意识到参培学员自身的经验成果亦可作为培训资源。
各级主管部门要探索全省及区域性资源整合的有效途径,并加以系统地管理,努力为参培学员提供培训后固定的交流、分享、展示的平台。并鼓励培训机构之间针对资源建设和利用进行分享和交流。
3.建立更具科学性的学员考评机制。目前,各培训机构均建立了对学员的考核评价机制,但科学性有待提高。除了培训出勤率,大部分培训项目采用学员的小结或论文作为考核鉴定材料,这种方式仅能体现出培训的短期效果,难以全面地反映培训的长期效果。
培训机构应进一步强化过程性评价,积极借助网络等信息化手段,开展常态化、长期化的后续交流活动,加强与学员的沟通,以此为契机探索长效化考评的路径,提升评价工作的层次。努力将学员评价深入到教学行为及教育理念的改变、能力的提高和为所在学校带来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上来。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岑溪市教师培训工作的成效。近年来,岑溪市不断加大中小学教师培训力度,明确提出“以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为导向,以“县域培训、校本研修”为载体,以“宏观思考,中观构建,微观抓实”为工作策略,充分发挥各级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促进师培工作的深入开展。在资金投入方面,近三年,该市用于教师专项培训的经费达1 024万元,培训覆盖率达95%以上,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稳步提升。
一场场“及时雨”
不少教师都有这样的感慨:“不学习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尽管我们已为人师,但必须不断给自己充电才行。”为了给教师们及时“充电”,岑溪市近年来举办了各种类型的教师培训。
岑溪市实验小学的刘浪燕老师近年来就参加了不少培训,尤其是2012年参加的“国培”项目,让她觉得“收获颇盛”。她说:“无论用什么语言都无法表达我心中对‘国培’的爱和感激,可以这样说,这次小学语文(无网络)‘国培’是一场及时雨,给我们带来了思想的洗礼、心灵的震撼和理念的革新。”岑溪市大隆镇西宁中心小学的黄灿梅老师也表示:“‘国培’给我带来了知识,给我带来了感动,给我带来了希望。”
在岑溪市,像刘浪燕和黄灿梅这样享受到培训“及时雨”的教师数不胜数。近年来,该市除了完成自治区教育厅规定的各项各类培训项目以外,还根据本市实际,组织实施了覆盖面广、参与人数多的各级各类教师培训。据统计,自2010年以来,该市共组织了校长培训8期,培训中小学校长1 182人次;组织校级领导培训4批,共培训中小学中层以上领导2 876人次;组织骨干班主任培训4期,共培训骨干班主任2 924人次;组织教坛新星、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等优秀教育人才培训各1期,共培训相关教师708人次。另外,该市还按学科组织了体育、美术、音乐、地理、心理健康等薄弱学科的教师培训,共培训2 534人次。
覃坚勇告诉记者,仅2012年,岑溪市就组织教师参加了50项各级各类培训,培训在职教师19 578人次。当年,该市还对124名农村幼儿园园长进行了任职资格与提高培训,对158名中小学优秀班主任进行了专项培训,同时组织全市8 994名教师进行了为期7天的继续教育培训。
这些覆盖面广、参与人数多的教师培训,犹如一场场“及时雨”,给该市教师送上了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师们学习的积极性十分高涨。培训一结束,许多教师迫不及待地把新学到的知识和理论运用到“实战”中。赵汝涣老师结束了“国培”后,在2012年11月26日的日记中写道:“今天是我参加‘国培’后第一天回到工作岗位上,我带着满腔热情,带着培训所收获的知识和理论,重新和我的学生们一起学习。”
培训的针对性很强
黎梅是岑溪市2012年“国培计划”广西无网络条件边远山区骨干教师远程集中培训的辅导教师,她根据岑溪市边远山区教师的实际情况,使用了许多较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法,让参培的教师们“实实在在学到了东西”。
岑溪市教育局师训股给本市教师培训的定位是“针对实际,直面问题,微观抓实”,要求教师一定要带着问题学习,善于将所遇到的问题整理归类,寻找解决的途径和方法。黎梅根据这一定位,结合自身的培训经验,运用了多项培训策略。在培训中,她根据学员们所学的课程,提出讨论的主题,让学员们进行研讨。例如:在学习《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及总体目标》这门课程时,她在班级公告里提出“在教学中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数学教育氛围”和“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如何去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两个研讨主题;在学习《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修养》这门课程中的案例分析《打架之后》时,她让教师研讨案例中两个教师不同的教育方式所带来的不同的教育效果,等等。
黎梅说:“在探讨的过程中,学员们异常活跃,积极举手发言,就自己在平时的教学工作遇到的困惑与大家共同探讨,获得了源源不断的教学灵感。”黎梅所带的“国培”班,全班学员50人,提交了研修日志395篇、培训总结98篇、论坛研讨发帖1 469篇、回帖3 184篇,还编辑了31期班级学习简报。
其实,不单是“国培”,该市其他类型的教师培训的针对性也很强。2013年4月12至13日,该市针对班级常规管理工作如何有效开展、主题班会如何设计、德育工作如何规划实施、校园活动如何设计等问题,举办了一个面向全市中小学班主任的业务培训,培训专家不但现场讲授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还介绍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切实有效的方法,使全市的班主任都受益匪浅。6月17日,该市又举办2013年体育学科教师培训班,来自全市各学校的300多名体育教师,在岑溪市职教中心参加了为期15天的专项培训。在培训中,专家们针对体育教师如何组织体育活动和开展课外活动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讲解。
岑溪市教育局分管教师培训工作的副局长、岑溪市教师进修学校校长陈展涯说,这样的教师培训把着眼点放在教师平时遇到的问题上,很有针对性,达到了以解决实际问题促使教师“要学习”的目的,引导教师把学习视为一种乐趣,视为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教师自觉自愿学习了,自身的综合素质自然会不断提高。
培训体系已经形成
岑溪市教育局原局长、现任局党委书记罗华孔指出,要站在全市教育发展的高度来看待教师培训工作,不但要扩大培训的覆盖面、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还要着力于建立健全培训体系,为老师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为此,岑溪市成立了以教育局局长、局党委书记为组长,局各股室负责人、市直中小学校长为成员的中小学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教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规划和部署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制订教师培训中长期规划与年度工作计划,并结合各学校制订的教师培训中长期规划,将各项教师培训以日常工作的形式列入局年度工作计划中,健全层级管理网络,使教师培训和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得以明确。该市还要求教育局师训股和教育局人事股、教研室、教师进修学校等职能股室分工协作,合力开展各项教师培训工作。
岑溪市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制度试行办法》为依据,强化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制度,把教师的“用”“管”“培”有机地结合起来。该市要求,集中培训按管理权属分别由市继教办审查、核准、登记,校本培训则由各学校初步登记,再分别报市继教办核准登记。教育局师训股要会同教育局督导室、督查室、人事股、基教股等相关股室,不定期到学校开展专项检查,听取学校教师培训领导小组的工作汇报,查看教师培训的相关资料,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对学校的年度目标考核。
岑溪市教育局还进一步健全考核机制,把全市各中小学组织实施教师培训工作的情况,作为学校争先评优等方面的考核指标,提出“考核学校主要看培训质量,看教师接受培训后教学行为的改变情况”,以此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有了制度保障后,岑溪市教育局积极总结和推广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一线工作经验,组织有一定成果的学科带头人讲课、说课和做专题讲座,促进骨干教师与全员教师的双向交流,做到了资源共享。岑溪市第一小学原语文教师、现任岑溪市教研室语文教研员罗永贞,早在2001年就被评为梧州市学科带头人,近年来,她积极参与教师培训工作,发挥学科带头人的辐射作用,多次为全市的教师讲课、做讲座,把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其他教师。
一、德育工作摆在第一位,抓好师德教育工作
为了提高我系教师的综合素质,这一学期我系狠抓师德建设。为人师表,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教师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我们从党员抓起,大力进行德育教育,将德育教育做为教师业务进修的必备条件之一,要求每位党员要做老师的榜样,遇到困难冲在前,事事做在前,要求每位教师时时处处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全面提高我系教师的道德素养。
二、通过培训、讲座等方式全面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1、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是提高师资素质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本学期我们在自修反思的基础上,加大教学研讨,强调合作等,要求教师针对自己的实际状况,制定出阶段性学习努力目标,提出具体的实施步骤,在自修自研的基础上对照自我发展目标,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总结,并在教师中进行交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究,使教师既研究了自己,又分享别人成长的经验,提高了反思能力,自觉调合教与学的行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能。
2、为了使我系教师能更好的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提高自身素质,本学期我系发挥英语教师能力强的优势,启动教师英语培训工程,分层次进行教师培训,每月定时上课,定期验收,优秀教师参加等级考试,使我系教师尽快走入双语教学。
3、本学期我们计划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计划进行一系列基本功讲座,突出教师应掌握的9种能力:a、语言能力;b、板书能力;c、组织设计指导能力;d、新技术能力;e、反思改进能力;f、总结写作能力;g、创新能力;h、交际能力;i、合作能力。
三、深入开展新课程改革培训
为了让教师更快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今年将就我系教师业务进修采取一系列措施。一是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论。二是在形式上采取自学、集中学。自学主要是学习课程标准和综合实践活动纲要。集中学主要是听专家录音讲座,学习新课程理论和综合实践理论。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教研组每月组织一次课程理论探讨会,教师之间相互进行教学反思交流,或教学研讨。研讨的主题有:集体备课、在新课改中遇到的困惑、在课改实验的今天怎样加强课堂组织教学、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观,课堂教学应分那些层次,课堂教学目标应怎样重新定位,使每一位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扩大知识面,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切实提高老师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四、加强计算机技术应用培训力度
顺应时展的趋势,教师计算机应用已变得尤为重要,为了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我们将组织全系教师进行计算机知识培训,使教师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规范,以及课件的制作等,以提高我系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这一学期我系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着手加强教师业务进修水平,因我系教学人员很紧,师资培训经费紧缺,没有计划派教师到外地进行业务进修,但我们会尽可能的为我系教师创造外出培训的机会,以使我系教师的整体业务水平有更大的进步和提高。
2022幼儿园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短暂的培训已经结束了,但是漫长的教育之路,我们才刚刚启程。在这次的培训之后,我觉得我在教师这个职业上,又有了新的体会。并且,我也认识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不能以一名普通教师的眼光来看待自己。
在此,我对自己在这次的培训中的收获和体会总结如下,希望在将来的工作中我能有更多的收获,让工作能更加的`顺利的完成。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一、培训开始前的感受
在这次的培训之前,我对这次的培训其实还带着一丝犹豫,作为一名教师,及时是在假期的时候,我们也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去准备,突然让我停下来去额外参加一次的培训,这真的让我很为难。但是仔细的考虑下来,作为一名教师,不正是应该去提升自己,增长自己吗?为此,我最终还是来到了这次的培训。
二、培训的感受
在这次的培训中,我收获了许多的经验体会。其中培训老师给我们带来的讲课和指点,让我在收获满满。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也感受到了很多的不足和问题,但是却没有机会仔细的去反省。如今,在培训老师的指点下,我终于认清了自己在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为此,我的教育方式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
此外,老师们给我们展示的教育示例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这让我不禁对未来的工作更加的跃跃欲试,期待着能用自己在这次的学习中的收获去提升自己的课堂。
当然,除了培训的课堂之外,我们这些教师也进行了一些详细的讨论和互助。我们通过讨论和请教的方式,认识了多种的教育方式,并且还扩大了交流圈子。
三、对自我成长的体会
在这短短的培训课上,我收获了太多过去没有的经验,这不仅让我更加的感叹,作为教师,也不能停下自己前进的脚步!这次的课堂让我在幼儿的教育事业能力上有了新的突破。并且,我通过自我的认识,察觉到我在思想方面的进步和提升!我相信,在将来的工作中我会有更大的进步!
如今,培训尽管已经结束了,但是我前进的脚步却没有停止,为了能更好的面对我带领的学生们,我会让自己在工作前做好更充分的准备!让自己在工作中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欢乐!为此,我一定会更加努力!
2022幼儿园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第二次教师培训是由xx老师为我们主讲的,主要从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方向、核心等各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相应地列举了很多身边的事例,真是有形有色。
经过一天的培训,使我深深感到了人民群众赋予我们的责任我们是孩子人生旅途的启蒙人。我们教育中的一点一滴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孩子的未来,只有老师不断反思,才能分析自己的教育言行,努力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才有可能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确立新的目标,规划新的发展,使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展示。
有人说:一个人经常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态度,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人生。从这个意义上说,老师对孩子的作用就象国王一样伟大。
幼儿期是孩子品德形成的最佳时期。无论从任何意义上讲,父母都必须承担起幼儿德育工作。父母的素养、价值观都会影响到幼儿。教师作为专职工作者,对幼儿德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在平时父母和教师都只注重幼儿道德认知的培养,而忽视了幼儿道德行为的培养。认知与行为就如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有任何轻重之分。
二十一世纪要求青少年要有广阔的胸怀,知天下事,有较高的道德标准。就幼儿园而言,德育教育已不再是单纯地对幼儿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科学、爱劳动,培养幼儿诚实、勇敢、不怕困难等良好品质,而应该进一步帮助孩子学会共处、学会同情、学会关心、学会竞争、学会分清是非、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形成互相协作、严守纪律,具有集体主义精神的良好行为品德,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展。
在幼儿园经常使用说服、榜样、将故事和奖惩来对幼儿进行德育,他们往往是自上而下,由外到内地把一定的思想、认识或观念赋予幼儿,而不是让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实践而得到的正确观念,更不是让幼儿运用智慧和经验与环境相互作用后产生的认识,用意动摇,不牢固。
本次培训使我从新认识了幼儿,传统的教育观,把幼儿当作一个接纳知识的“容器”,一个被动的接受者。随着教育观的不断改变,幼儿的一个自主的、又能力的学习者的观点,被我们逐渐认可,而现在我知道了,幼儿不仅仅使一个学习者,而是一个有能力的思考者、思想者。他们有自己分析事物的逻辑,有独特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我们无可比拟的大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新认识幼儿:从一个“容器”到有能力的学习者,到有能力的思考者,在这一过程中我获得了更多更好的教育灵感和教育智慧。
2022幼儿园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本学期的新教师培训进入了尾声。这一学期我们开展了讲故事比赛、舞蹈表演,并且还进行了新教师的观摩活动和实录反思的分析。通过新教师的培训,我从中也取得了不少的收获。我就拿本学期末的一堂实录反思来讲吧。
活动前我认真反复的看了x老师的一堂观摩课,并且还做了详细的笔录。再结合yy老师上的《盒子上的数字》进行了一个调整。我发现x老师在说到保质期的时候出示的是20xx~20xx的数字,她在和孩子们谈保质期的时候,有的孩子说三年,有的说两年,在验证的时候虽然x老师说的比较清楚,但孩子们似懂非懂,好像还是没有接受。所以对于这一现象,我进行了调整。我利用牛奶盒上的数字来对保质期进行一个说明。因为我发现牛奶的食用周期短,也就意味着它的保质期时间不长,也就是七天。用这七天和三年的保质期来比,孩子似乎更容易接受前者,也由于七天时间短,孩子可以用数的方式来感受保质期的天数,而三年这个概念比较遥远,所以说用牛奶盒来说明保质期更贴切孩子们的实际生活,也更能让孩子们去理解。
在看了yy老师上的《盒子上的数字》后,我也思考着一个问题。因为在yy老师出示药的时候,虽然药盒上也有年龄及用药量,但是,她所用的药是成人的药,似乎脱离了孩子的实际生活,就这一点我也进行了调整。我选择的是孩子感冒后常喝的儿童药水,因为从外表包装上就能一眼看出是孩子吃的药,而且包装比较卡通,容易吸引孩子们的兴趣。药盒上也有年龄提示和药量提示,正符合了我的目标。而对于药量我出示了一个量杯,可以让孩子们在药水和量杯之间进行比较,有了实物的比较,孩子们也更能容易接受和理解,而不是空空之谈了,对于我的这次活动也又提升了一些价值。
1.主题鲜明在谈话过程中,主持人抛出课程改革或课堂教学中的热点、重难点问题,让嘉宾们紧紧围绕主题,以相关理论为基础,以教学实例为媒介,展开讨论或辩论,着力于解决一个个小问题,连带思考一片大问题。
2.互动性强在活动开展中,谈话不局限于主持人与嘉宾、嘉宾与嘉宾之间,还包括所有的观众。展现的形式不只是谈话,还包括课件、教学和相关视频、音乐以及特设的参与性活动。互动也不只是观众当场提问,还可以有短信、小纸条、微博。活动结束前,留一定的时间选择共性问题进行讨论。活动结束后,利用微博或QQ群继续交流,发挥余热的作用。
3.操作简便,经济适用主持人事先制定好谈话提纲,嘉宾只需把平时在教学过程中的见闻和感想表达出来即可。该模式适用于任何学科,也适用于任何层次的培训。整个培训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比较少,根据参训人数选择合适的学校会场,主持人和嘉宾选择当地一线教师,不会产生请专家或知名人士的出场费,实现培训资源本土化。
二、“教坛三人行”在体育学科中的实践(以笔者参与为例说明)
(一)实践背景2012年10月,区教科培将“教坛三人行”培训模式在全区中小学的教师培训中推广,每周一系列活动,涉及领域包括语、数、英、音、体、美、地理、历史等学科,也涉及德育、班主任工作、教研等方面。区教科培每组织一批教师赴外地培训,如中国人民大学德育主任培训班、华南师范大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等,安排其中参与的教师开展“教坛三人行”活动,对教育管理工作或学科教师进行培训的同时,检验外出培训效果。笔者正是参加了华南师范大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习,承担了2013年4月的小学体育学科“教坛三人行”的主持工作,参与培训的老师来自本街道石岩街道和兄弟街道福永街道的90多名体育教师。
(二)组建团队区教科培拟定“教坛三人行”的任务按街道和培训内容轮流执行。当石岩街道和福永街道明确任务后,两街道的体育教研员商定了主持人和嘉宾的人选。在整个培训过程当中,主持人除了发表自己的意见之外,最重要的是让双方的对话紧紧围绕于主题。主持人必须具有总结嘉宾观点、抛出问题和圆场的综合能力。邀请的两位嘉宾必须是同一学科或者相关学科内具有一定教学影响力的一线教师,他们既要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又有要丰富的教学经验,其观点既可以对立,也可以趋同。
(三)选择主题为了达到好的培训效果,教研员两次召集本街道去华南师大参训的九名体育教师开会,商议主题的选择和讨论提纲。一个有意义的主题是培训效果的关键,选择的主题既要与实际教学紧密相关,又要稍许高于实际,对绝大多数一线教师有直接用处,从而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主题的选择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太大将使整场对话变得漫无边际,太小又往往过于集中让嘉宾的对话难以深入。主题主要包括三类:第一类是能使老师获得关键经验的问题;第二类是老师感兴趣的问题;第三类是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或感到困惑的问题。鉴于此,我们以“上好一节体育课之我见”为题,分如何制定教学目标、如何选择教材、如何选择组织与教法、如何安排场地与器材、如何安排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体育教师自身能力应在哪些方面提高六个方面进行讨论。
(四)搜集素材主题和提纲确定好后,将内容提供给福永街道的两位嘉宾,嘉宾根据培训所学和自己的实践、所感、所想,搜集相应的素材。从内容上来讲,需要收集与主题相关的教学理论、专家讲座、教学案例等;从形式上来讲,需要准备视频、课件以及文本材料等。预设好现场可能提到的问题,为观众提问做好充分的准备。
(五)模拟培训为了圆满完成培训任务,教研员安排了半天时间,从九名体育老师中选两名作为嘉宾,剩下的为观众,进行预演,从主持人的形象、语言、素材内容、时间控制以及课件效果等方面提出改进意见。
(六)正式上台我们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按事先准备的提纲完成下来。其中,组织与教法、场地与器材这两部分结合视频进行讨论,效果相当好。最后的半小时是互动时间,观众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课课练如何安排才合理?”,第二个问题是“如何保证特异体质学生的身体锻炼?”。最后根据手机短信提问,选择了一个比较典型、集中的问题是“体育教师如何防范与应对课中的安全事故?”,除了嘉宾的回答外,其他老师也踊跃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七)后续工作根据区教科培的安排,整理一份文字材料(谈话全过程),与课件、素材一起刻盘上交,作为资料保存。文字材料由主持人和嘉宾配合完成。
三、结束语
根据《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印发国培计划----湖北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2012)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受市教育局委派,荆门11人赴黄石八中挂职学习一个月。作为一名校长,我深知这次学习培训机会来之不易。为了增强学习的系统性和有效性,切实保证学习效果,真正达到学习先进经验,提升个人管理水平,学有所获,学以致用的目的,特制定个人挂职培训行动研究方案。
一、培训学习目标
本次挂职锻练学习时间一个月,在黄石八中全方位考察、学习学校的管理与教学。我们带着自己平时工作的困惑,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学校的办学思想、队伍建设、教学教研、德育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一系列管理流程,从中得到经验与借鉴,反思与运用。结合自己平时在学校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虚心向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请教,不断提高和充实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管理水平。
二、培训学习内容
1、听取专家讲座《行动研究的特点与策略》,观摩学习行动研究的案例及专家点评视频,拟写一份行动研究方案。
2、听取主题报告《八中校长介绍八中办学理念》、黄石八中管理者作“我所了解的八中”专家发言、教师代表谈对八中“务本乐学”办学理念的感悟;调查八中办学思想支撑下的教育教学行为和黄石其他初中办学理念下的教育教学行为;反思自己学校办学行为,初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
3、听取《黄石八中三大队伍建设的策略与路径》;干部谈体会、党员谈体会、教师谈体会;调研八中三大队伍建设和其他初中学校三大队伍建设;反思自己学校的三大队伍建设,初步形成自己学校三大队伍建设的策略与路径。
4、听取主题报告《以教立研显特色,以研促教创高效-----黄石八中以“教、学、练、评四合一”为载体的教学教研改革的实践与研究》;专家发言《抓细节管理,促有效教研》;专家发言《“四合一”教改感悟》。参加八中教学教研的常规工作,参与各学科组教研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推门课、集体备课、说评课等活动,写出调研报告。外出参观黄石城区其他初中和市区一级教研单位,形成自己将在本校实施的教研教改课题。
5、听取主题报告《八中的德育特色》和教师代表结合八中德育特色发言;调查八中办学理念下的德育特色和其他初中德育特色;反思自己学校德育特色,初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德育特色。
6、听取专题报告《八中校园文化建设与培养》和八中教师谈学校文化的感悟;参观黄石其他学校的校园文化,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理念。
三、培训学习措施
1、多观察,早融入。
尽快熟悉黄石八中的基本情况,如办学思想、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方面的主要特色,培训过程中,主动虚心的向学校校长和老师学习,认真参与学校的管理,积累各项管理的技能,不断充实自己。
2、多参与,重积累。
参与挂职学校的各种会议、活动,能参加的尽量参加,如行政例会、年级组会议、德育和教学线的专题会议,各项主题活动,家长会,主题班会,教师的公开课等。通过学习、体验、反思、感悟、实践、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专业水平。
3、多听课,勤交流。
本次挂职学习,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所以我们力争每周至少听四节课,每次听课后要主动进行请教和交流。
4、多学习,重反思。
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争取在这次挂职期间阅读两本以上的教育管理和教学理论方面的书籍,并写出学习笔记。结合自己观察、学习的相关经验,对照在原校时的一些做法进行反思。
5、多交流,重研讨。
定期小组研讨。采用多种形式与在黄石学习人员对学习的内容进行交流与讨论,相互启迪,利于消化吸收。
四、培训研究专题
1、办学思想的凝炼
2、校园三大建设的行动策略与路径
3、教学教研的改革与实践
4、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践与创新
5、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培养
五、培训学习作业
1、制定个人行动研究方案
2、参加党政联席会和行政办公会的体会
3、完成办学思想的个人学习日志
4、完成“四合一”课题模式的调研报告
5、完成三大队伍建设的个人学习日志
6、完成校园文化的个人学习日志
一、立足学校需求,加强“课程”建设
校本研修是指在学校的规划下,教师在学校实际工作情境中以解决问题、改进实践为主要导向的各种学习、实践、研究活动。为更好地推进我区的校本培训工作,加快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加强校本培训的指导、检查与落实,使校本培训更加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我们提出了“三个基于”工作方针。
基于课程建设为主题的校本研修
为体现校本研修的自主性和规范性,我们依据宁波市校本研修指导意见,确定每年培训的主题,联合教科部门编印了校本研修教材,从理论到实践,从国内到国外,从校本课程到大课程建设,进行详细的介绍。各个学校针对培训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或邀请专家从理论层面进行引领,或自学教材写心得体会,或结合本校的校本课程实践体验,或开发远程拓展课程向各地推广……提高了教师对课程的认识,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围绕课程展开。
基于校际交流为形式的校本研修
为了加强各校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实施了校本研修开放日活动。在每个学期初由各校申报研修活动,区师训中心统筹安排,每月以菜单形式通过信息平台发给各个学校进行选单。
这些研修活动都有共同点:从培训的内容上看,从学校、教师的实际需求出发,培训研讨的问题都来自一线的教育问题,使培训更有针对性。譬如江东实验小学的“教育教学疑难问题齐支招”,来自教学管理中教师反映最集中的五个问题;从培训形式上看,都采用了参与式的培训模式,在活动中引导教师们根据实践体验反思自己的经验与观念,在交流和分享中学习他人的长处,如曙光小学“玩转电子白板 享受快乐课堂”,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电子白板制作比赛;从参加的对象看,除了本校教师外,还邀请了不同层面的专家引领,如荷花庄小学请宁大科研副校长主持,教育局领导、德育专家作点评,提升了整个培训的品质。通过多元的观摩学习,促进了学校之间的交流,使校本培训工作更加具体实效。
基于创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为目标的校本研修
在总结教师校本研修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的经验,探索区域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工程。使学校能有效地开展校本研修,让教师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方面不断提高。使学校真正成为学习型组织,成为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学习团体。区颁发《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考核细则》,至今共有十五所学校被评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占全区学校的40%。这些学校在承担本校教师培训的同时,还形成辐射带动的功能,为提高区域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作出贡献。第一批8所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针对学校校本培训的特色以及学科特长,从心理健康、班主任建设以及各学科与江东区师训中心合作承担了24学分的培训项目,又为90学时培训提供了实践基地,全区师资质量显著提升。
二、立足培训项目,优化培训资源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中提出,每一个教师在五年内必须参加90学时的集中培训,开发与实施90学时的培训项目也成了每个培训机构需要突破的难点。为了整合优化培训资源,最大限度为区域内教师提供培训机会,我们实施了“三大维度整合”、“三个平台共举”、“三支队伍建设”的培训模式,即所谓“三三制”培训模式。
(一)把握三大维度
根据教师专业成长、职称科学规划及区域内教师五年90学时的培训要求,在课程设置上,我们根据不同类型教师的实际需求、专业发展的阶段特点和培训目标,采用“三加三”培训体系。前面的“三”指的是三个维度,主要指师德与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后面所加上的“三”指的是三类课程,即公共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见附录)
附录
江东区青年教师教学素养提高班课程表
(二)依托三个平台
1.借助名师流动工作站平台。我区自2005年起,先后建立了9个区名师工作室,引进3个浙派名师培养工作站,并成立了名师流动工作站,将名师工作站与教学实践进行整合,提高了实践的效果。
2.发展基地学校平台。我区于2010年开始逐步创建江东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至今已有15所学校。这些学校为90学时培训提供了实践基地,正以不同的形式将本校的校本培训向区域辐射,以带动更多的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3.搭建远程网络平台。依托“视像中国”计划网络平台,学习、借鉴培训经验,组织“远程交流培训”。通过网络与外地名师进行同课异构,通过视频与各地名师共同研课,进行思维碰撞。
(三)重视三支队伍
1.组建培训专家团队。在整个培训过程中,采用了“双导师制”,即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互为引领。充分利用高校、工作站资源邀请课程专家、心理辅导专家、教科研专家等作为理论导师,为学员们作讲座。同时又聘请实践基地学校中的骨干教师作为学员实践时的导师,制订指导计划,上好示范课,指导学员说课等。
2.组建项目管理团队。项目管理团队是培训运行的执行者,由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支持、项目秘书(班主任)构成。项目负责人为整个项目的总负责,担任课程的开发,将实施方案与专家团队进行沟通等;项目技术支持重在信息技术支持,及时将相关学习材料在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培训平台上,组织教师进行网上学习活动;项目秘书重在班级事务的管理与协调。在项目实施方案中管理团队成员分工明确,注重训前、训中、训后的全程监控。
3.组建项目巡查团队。针对区师训中心人员不足的现状,我们整合了教科、教研和教育局的相关老师、领导,联合组成项目巡查团队,负责各个实践基地的巡查。
我们认为培训的管理者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组班教师,而是诸多培训要素的整合者。首先,要建章立制,我们制定了《实践基地学校和导师要求》《学员学习要求》《学员培训手册》等相关制度,明确组织者、学员、导师各自的职责;其次,严格规范管理,对三百多位学员按照年段学科进行了分班,确定每个班级的班长和副班长;最后是管理考核双轨运行。实践导师侧重于学员的实践过程性评价,项目负责人则及时收集学员对培训工作和培训效果的情况反馈,及时进行诊断性评价。
三、立足教师专业发展,凸显区域特色
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和《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的相关精神,在教师培训工作中,我们引入了项目管理理念,开发基于需求的系列化培训课程,组建资源优化的培训团队,探索注重实效的培训模式,建构可操作的管理系统等,以此促进我区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研究与培训结合,解决工学矛盾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对24学时的培训进行调整,与教研活动进行整合,促使研训一体化,解决教师的工学矛盾。在24学时培训内容设计上,区师训中心要求各个项目负责人从横向考虑凸显五个方面要求,即现代化教育理念与当前教育改革;学科知识结构与学科教学;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科学研究;课堂教学策略与教育观摩考察;培训技能提升与培训资源积累。从纵向考虑开设适合不同年龄层次教师需求的培训项目,如班主任岗位培训、新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等,努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在24学时培训项目中既有专家层面的理论引领,又要有参训人员的实践展示,为学员搭建学习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在专家名师的示范引领下,在优秀案例和成功实践经验的分析研讨中,让学员们分享经验,解决困惑,完善知识,更新观念。
(二)面授与网授结合,拓展培训空间
浙江省教育厅开发的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平台重在项目推出、学员选课以及学分登记评价功能,缺少对每一个项目培训过程的管理。 为拓宽培训的途径与空间,对各个项目实行过程管理,我区搭建了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培训平台,采用世界上最流行的课程系统――moodle,从课程内容再学习、讨论交流、作业上交等方面将培训教师和学员作为平等的主体,共同参与培训课程的建设。我们将培训项目在网站上,由项目负责人将每次的安排公布在网站上,并将每一次培训后的各种培训资料及时上去,每个学员可以以访客的形式访问,了解培训情况,网上实现再培训。同时还开发网上的互动交流、作业上交等功能,利用这一虚拟研修平台进行延展性培训,实现面授和网络同时异地(培训前期活动)、同时同地( 培训期间活动)、异时异地(培训结束后活动)的研修交流。
与此同时,我们搭建了区域教育数字化平台,整合教师一卡通,开发出集培训学员电子签到、考勤统计于一体的平台,这个功能已在“区域数字化平台培训”项目中应用,将原先的手工、书面档案变为自动化电子档案,由原来的静态滞后管理变为现在的动态实时管理,大大提高了培训业务的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和综合管理水平。
(三)研训与编著结合,形成培训品牌
国家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是幼儿、中小学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下转第8页)(上接第5页)在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教育课程应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社会进步要求;教师教育课程应强化实践意识,关注现实问题,体现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教师教育课程应实现职前教育与在职教育的一体化,增强适应性和开放性,体现学习型社会对个体的新要求。我们在实践总结的基础上推出继续教育系列丛书,以名师牵头为主,组织骨干教师成立课程教材编制团队,以此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形成并推广研究成果。
1、加大对教育成本的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近年来,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学校内部设施的建设,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学校布局合理,教学行政用放齐全,学校占第×××平方米,生均占地×××平方米;校舍占第×××平方米,生均占第×××平方米,超出国家标准;教学设施比较齐全,设施配备达国家二类标准,生均占有金`额×××元。各校功能室教室设备齐全,教学仪器,音、体、美、劳器材配备,图书、报刊均达到了省定标准。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建立了微机室、语音室,达到了四机一幕进教室,建成校园网,形成了一定的信息资源库。规范化学校建设程度不断提高。
2、落实教育经费,做到收支合理,公办教师工资与当地国家公务员同时按月发放,执行国家必保工资标准,教师工资×××万元,各种支出×××万元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按时缴纳,严格执行收费制度,认真落实减负措施,严禁乱收费、乱摊派物品、乱订乱发教辅资料,对代收费项目及时结算,进行帐务公开,对贫困学生实行减免学杂费制度,保证其能够按时完成义务教育。
3、巩固教育成果,加快教育发展
为切实提高全乡的教育水平,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巩固措施,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关注学生发展。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育人,全面发展的方针,根据《中学德育大纲》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狠抓了学生的纪律教育、养成教育、道德素养等教育,积极实施系列化德育教育,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去做到四个到位”,“五种教育”,“六个结合”。“四个到位”即1、领导到位,计划到位,活动到位,总结评比到位。“五种教育”指教育内容上:一是抓好纪律安全教育,开展好管理育人,结合“平安校园”创建,举办了让学生远离不健康网吧,拒绝精神侵害学生的知识竞赛,净化了学生心灵。二是抓好养成教育开展好教书育人,在养成教育过程中,要求教师带头,严于律己,时时处处起表率作用,身体力行,身正为范,学高为师。三是开展诚信教育五是开展帮扶教育,关注弱势群体,搞好服务育人。“六个结合”即坚持直接教育与熏陶教育相结合,持久教育与阶段性教育相结合,集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外部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德育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生素养合格率高,无任何违纪违法事件的发生,学生学业成绩,身体素质,个性发展都有了很大提高,得到了长足发展。
第
二、加快学校发展,巩固义务,成果。学校认真研究教育发展规律,探索个性化管理方法,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以规范家特色为发展目标,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和学校个性化发展需要,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建成校园网,促进信息化技术教学;改革图书管理,积极实行市场化的开放式阅览模式,提高图书利用率;学校采取严格得控辍管理,提高在校生巩固率,保证生园,巩固率达×××。积极争创市级规范化学校。
二、加强了教育工作的领导与管理。
为切实搞好自评工作,学校成立了校长为组长,校委会成员为成员的教育自评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学校实际,将各项任务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对照评估方案实事求是的对各项工作进行总结,并组织专人认真填写自评纪实。
第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素质提高,一是出台了《**中学教师管理规定》和《**中学关于师德建设的意见》,制定了具体的培训措施和活动配档,并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年内教职工未发生违法违纪现象。二是中小学、幼儿教师的学历达标率进一步提高。现初中×××名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学历提高比率为×××;三是狠抓了教师培训、业务能力的提高,采取进修、培训等途径,加大培养、培训力度,使教师在教育思想和教育水平等方面有较大提高。一年来,参加省级培训的×××人,市级培训的×××人次,发表作品国家级7篇、省级8篇、市级4篇、县级7篇,取得了较高的获奖点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