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模具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去实习的时间大概是在8月2号左右,第1天去厂长还特别接见了我,怎么说呢?厂长是个很和善的人,对我说的第1句话是:"小伙子好好干,多学点东西,以后出去会用的着的."虽然没有没什么大道理,不过他说的很真诚很实在.之后他便把我领进了厂房,约100坪大小的厂房里,放置了5台要做初品的大切削机器,还有约10台左右要做二次加工的小车床,其机器的使用大概保持在3台同时开启的状态,除非订单需求增多,否则同一时间最多开3台.而小车床的调度比较容易,可以同时进行不同初品的加工作业,有的放在桌上,有的可以放在地上使用.除了老板及他的两个儿子是固定班底之外,其余的都是员工或是工读生,人数为5到10个不等,因为有淡旺季及订单多寡不同的问题,所以所需人手不固定.淡旺季刚好跟我认知的有点不太一样,通常暑假反而是淡季,而旺季则通常是在机械展之后,也就是大约在年底到年初的这段时间,因为所做的成品是要外销的,而外地暑假时间通常上游的工厂也会有人员要相继的休假等原因,所以订单的需求自然就不大,所以暑假反而是淡季,而不像本来的认知暑假的需求会增多,所以订单再暑假时间反而是最少的.
制造的成品以外地销售为主要,主要的是成型玻璃瓶,其材料有铜,铁,铝,钢等材质,而用途多为啤酒行业,还有小部分是矿泉水行业.后来厂长把我分配给一个钳工老师傅,在他那里学习了不少东西,我们知道了钳工的主要内容为刮研、钻孔、攻套丝、锯割、锉削、装配、划线;了解了锉刀的构造、分类、选用、锉削姿势、锉削方法和质量的检测。首先要正确的握锉刀,锉削平面时保持锉刀的平直运动是锉削的关键,锉削力有水平推力和垂直压力两种。锉刀推进时,前手压力逐渐减小后手压力大则后小,锉刀推到中间位置时,两手压力相同,继续推进锉刀时,前手压力逐渐减小后压力加大。锉刀返回时不施加压力。这样我们锉削也就比较简单了。
接着便是刮削、研磨、钻孔、扩孔、攻螺纹等。虽然不是很标准,但却是我们汗水的结晶,是我两天来奋斗的结果
钳工的实习说实话是很枯燥的,可能干一个上午却都是在反反复复着一个动作,还要有力气,还要做到位,那就是手握锉刀在工件上来来回回的锉,锉到中午时,整个人的手都酸疼酸疼的,腿也站的有一些僵直了,然而每每累时,却能看见师傅在一旁指导,并且亲自示范,他也是满头的汗水,气喘呼呼的,看到这每每给我以动力。几天之后,看着自己的加工成果,我们最想说的就是感谢指导我的师傅了.
就在师傅不停的教导和鼓励下!着一个月很快变过去了,通过这次学习我学到的是我们大学生、工科类的大学生,非常重要的也特别有意义的实习课。金工实习又是我们的一次实际掌握知识的机会,离开了课堂严谨的环境,我们会感受到车间的气氛。同时也更加感受到了当一名工人的心情,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肩负的责任。有人跟我说我们不是机械专业的学生学习这个没有什么用,我带着怀疑的态度参加了这个实习,但是最后的结论是我对此否认了,它交给我的不只是机械专业的知识,而是一种能力,创造力以及适应力。
2. 劳动不仅对自然世界进行改造,也对一个人的思想进行改造。经过这周的金工实习,在这方面我也深有体会。
1〉、劳动是最光荣的,只去实践才能体会劳动的辛酸和乐趣。
2〉、坚持不懈,仔细耐心。
3〉、认真负责,注意安全。
4〉、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
3.实习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经验,它还培养了我们吃苦的精神和严谨认真的作风。我们学到了很多书中无法学到的东西。它使我们懂得观察生活,勇于探究生活,也为我们多方面去认识和了解生活提供了一个契机。它是生活的一种动力,促进我们知、情、意、行的形成和协调的发展,帮助自我完善。此时,我还在怀念充满成就感的金工实习,它充实了我们的知识,使我们更加体会到这样一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实践是真理的检验标准,通10天的金工实习,我了解到很多工作常识,也得到意志上锻炼,有辛酸也有快乐,这是我大学生活中的又一笔宝贵的财富,对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将有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模具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建设
1 行业发展对模具专业的新要求
我国模具工业从起步到飞速发展,经调研,发现当今科技进步对中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提出了如下新要求:
1.1 CAD/CAM技术大量应用于模具设计与模具加工之中,模具制造过程中大量采用了NC和CNC机床,所以教学中需强化CAD/CAM软件的应用能力,要求学生会操作两种以上数控机床,以适应毕业生就业岗位的需要
1.2 模具材料不断革新,模具表面处理技术更加先进,模具朝着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方向发展,传统的模具设计方法必须加以更新,以适应这一新趋势的发展
1.3 工业材料出现了以塑代钢的趋势,因而要求学生掌握更多的有关塑料成型工艺和塑料模具设计与加工方面的知识
1.4 现代企业需要的是集设计、加工、调试、安装、维修等技能于一体的模具人才,因而在专业教学中,必须将设计、制造、使用等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技能培训结合在一起,以形成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和能力
1.5 企业不但重视学生的技能水平,更重视学生的人品和精神风貌,这就要求我们将德育摆在首位,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2 专业建设目标
以改革教育思想和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终身教育思想为主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技术应用能力为重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面向大众,紧跟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探索适应现代模具制造所需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从事模具设计、制造、调试、安装、管理生产第一线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3 专业教学改革
3.1 加强课程改革与建设
在学时分配上,应力求遵守“必需”和“够用”的原则。中职模具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应从教学的实际出发,综合教学内容,贴近毕业生就业岗位实际。比如本学校在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专家互动的基础上,按课程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原则,整合成特定的内容结构,逐步形成了一些课程综合模式,主要有能力模式、相关模式、认知模式、项目模式等,这些课程综合的探索与实践,预计会产牛显著效果,缩减了学时,优化了体系,更好地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
3.2 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
首先,在教学上应多在“导”上下功夫,体现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提高教师充分发挥管理、指导、服务、组织的作用。比如课堂上根据学习成绩等分成一个学习小组,经常组织他们对具体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总结,推荐发言,然后辩论,得出结论。利用这种形式把较抽象或枯燥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小组活动中接受。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求积极实行启发式、尝试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由知识灌输的对象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创新意讽并逐渐养成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习惯。
最后,要求教师运用“授之以渔”、“点石成金”的教学思想,启迪学生心智,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开发学生的创造智能,使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用,主动去适应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对未来社会的应变能力。
3.3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体现以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熟练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实现理论与实际、教学与生产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中职模具专业是培养模具制造与使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是中职模具专业教育的主要特色。因此,专业教师都必须参加实践性教学,在实践性教学中锻炼和提高实践技能,充分利用金工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时间,合理安排实习内容,将一些校内无法进行的教学和实验搬到工厂去完成,让学生通过三次不同层次的实习,真正逐渐深人地了解企业的生产和管理,熟悉模具设计与制造方法,掌握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了解机械工业生产的各种类型和特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大大增强,以培养工程实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当前需要有一支职业道德水平高、业务精通、专业技能过硬的师双师型资队伍建设和主要目标是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研教改水平,并以此带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提高及学历层次的提高,为此拟采取以下措施:
1)做到“请进来”和“走出去”,从企业招来一线高层次人才来充实教师队伍,同时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把年轻教师送到企业实习增强实干能力。
2)积极鼓励教师申报市级以上的科研课题,拓宽与企业合作科研的渠道,力争多出成果。并将之转化为专业建设成果,以进一步促进办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促进教师学术水平的提高。
3)加强与相关企业的紧密联系,定期邀请专家、工程师讲学,让学校老师能够了解当前市场发展情况,不断提高教师把握专业发展方向的能力。
5 教学设施的配置要求
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不同,要想培养出"理论+技能"综合素质人才,需要配置下列的教学设施:
第二周:这是我们来这里的第二个星期了,渐渐地对这里有了一点熟悉,但是工作上的事还是只能做一些简简单单的,毕竟我们还刚来不久,等日子长了我们就会慢慢的上手了。公司里面有自己的一套人员培养政策,刚进来的员工都是从省模开始。省模这样的工作都是一些手上的活,算不得怎样的辛苦,总的说起来最大的不满,那就是繁琐,单调,每天上班就坐在省模组里,手里拿着油石在模具零件上磨啊磨啊的,因为无聊,就给自己找一些活干,但是手上的活也不能落下,那就只有是零件咯,这是动模镶件,这是定模镶件,这个是一模两腔玩具电池壳模具,这个是一模一腔的风扇叶模具。在专业的模具厂里就是有一个好处,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形状的模具,这对于刚刚出来的学生是很有诱惑力的,特别是专业对口的时候。很兴奋。
第三周: 来到这里已经是第三个星期了,由于还是进厂里的第一个月,所以星期六不用上班,晚上也不用加班,至少我的车间里面的制度是这样执行的。有些同学的车间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在第二个星期就要星期六上班去。现在的工作还是省模,没办法,制度是这样设置的,只有等上位者走了,下面的小卒才顶上去,说起来都心碎,这就是打工仔的心酸一面。省模很轻松,都是手上的活,但是,有一点很郁闷,那就是工作的重复性,每天都是重复一个动作,这样也太折磨人了,有时候都觉得自己像是一个机械,机器人般动手,移动到一定的距离后返回,额,就系那个直线电机一般,做这自己认为最有规律的往复运动。在车间里的人相处的不算太坏,因为在上班时候不能有太多的交谈,下班后又急急忙忙的分开了,有点失败,好像只记得组长。
第四周: 这一周的工作还是省模,不过心态好像好多了。因为在这里的基本工作都做了一些了解。省模主要是先用油石打磨去刀纹,油石使用时要配合研磨液。刚开始时还闹了一个笑话,我误认为是水了。当时真不好意思啊,这就是典型的学不专,记不全。接着是二百四号的砂纸,四百号的砂纸,八百号的砂纸,一般到八百好就已经达到要求了,有些要求更高的用到了一千二百号的砂纸,磨出来的零件都可以照出自己的影子了。这就是所谓的镜面啦。厂里的食堂伙食还不错,至少我认为和学校里的不会差到那里去,有时候觉得更好一些。宿舍是四到五个人住,条件有些简陋,不能使用大功率的电器,甚至要在宿舍里使用电视机都得提出申请,够寒酸的。晚上还会有老鼠来光顾没有藏好的食物,太可怕了。
第五周: 这里是一个新的开始,因为我已经调离了枯燥无味的省模组了,来到了制模六祖。这是星期三的下午,车间主任突然出现在我面前,要我放下手里的工作跟他走,刚开始还以为是要我去打杂呢,因为是新人,被拉出去打杂比如扫地等是不可避免的。没想到他把我带到了平时上下班常常看到的制模小组的组长前面,对我说,这是你的组长,以后你就在这里工作了,接着就走开了。下面的内容就有些公式化了,就像有些的查户口般,什么名字?那里人?在不关系到隐私或者秘密的情况下,我叫,惠州的。刚来到能做什么呢?看客,就是这样,现在旁边看看,但有些什么活,做什么样的活。熟悉一下工作环境,工作的工具放置在什么地方,熟悉一下组员,帮忙一下打下手,比如传递一下工具
第六周: 制模组的工作就比省模组忙多了,虽然来到这里已经一个多星期了,但是基本没有自己独立完成一项任务,能够做的了 的还是打下手,传递工具啊,搬搬模具零件,模板模呸啊什么的。环境倒是了解的不少:制模组是一个独立的小团队,独立负责整套模具的加工装配,组里配备有四台铣床,两台粗铣,两台精细铣床。就是利用这样的设备完成除了数控加工以外的加工工作,比如钻运水孔,顶针孔,呸料的粗加工小镶件的加工等等,组员的组成是一个老师傅就是组长,一个工作了十年的老工人,这个老是工龄上的。三个工作了二到四年的小师傅,和一个工作比我先六个月的组员。可能是有代沟的存在吧,我倒是和最最小得工人谈的最多,每天都跟在他身后站站工具认识的倒不少了,这里最大的一点是铣床叫罗床。
第七周: 不得不感叹一下的是时间的快速流逝。这一周,我有了新的收获,那就是创造了不少自己的第一,第一次上机,那是星期二,那个小小师傅在钻孔,对好刀,调整好距离在挤压往下钻孔,我看的手痒痒的,就过去说,让我来试一试把,感谢学校,感谢老师在学校的时候安排了金工实习的工作,以至于在这里能够很快上手,领悟工作要诀,向下的压力要均匀,压下一个距离后要把刀推出来,这是为了排去钻出来的铁屑,还有在钻孔的时候,一手向下压钻头,另外一手记得往孔里加冷却液,一种乳白色的水基冷却液。第一次去仓库借工具,因为有很多的工具组里配备的并不全面,虽然借来并不是自己在使用,但是还是很有成就感的,这或许也是熟悉环境的一个环节吧。收
第八周: 制模组和省模组的区别是什么,最大的一点是,省模的是坐着的,模的是站着的工作。开机器是不能坐着的,搬运配料更是不能坐下咯。这个星期,我,完成了装夹工件,用寻边器校直的工作,刚开始看到前辈指点的时候觉得没有什么难处的,不就是一边移动X轴一边在Y轴小心的敲敲打打的,有什么困难?当自己在操作的时候就有些不好意思啊说出来的,本来是想这完美的,就慢慢的来,左边敲打一番移动到X轴的右边右敲打一番再移动回来,磨磨蹭蹭蹭蹭磨磨的一个多小时过去了,还是没有完成,小小师傅实在看不过眼了,就跑过来帮了一把,啪啪啪啪,十分钟搞定。经验啊,这就是活生生的最好的例子了。因为有这次的打击,在遇到需要校直的时候,我都毛遂自荐绣上一把,现在,我能够在五分钟能完成了,虽然其他人能够在三分钟内完成。还是很不错的。
第九周: 这个星期的工作就要复杂多了,也是更忙一些了,怎么说也是在这里混了一个月的人了,比如:在加工钻孔的时候。自己找钻头,在懒得找的时候就去仓库借,反正小心的使用是不会用坏的,也是省力多了。这里工作有一点很是担心,这里的模具在装配前都要清洗一番,因为在之前模具表面是要涂抹一层机油用于防锈的,根据相容原理,清洗剂是有机物的一种天那水,主要成分是二甲苯,挥发性极强易燃易爆有毒,是危险品,。将乙酸乙酯、乙酸了酯、苯、甲苯、丙酮、乙醇、丁醇按一定重量百分组成配制成混合溶剂,称之为香蕉水。纯香蕉水是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液体,有较浓的香蕉气味,微溶于水,能溶于各种有机溶剂,易燃,主要用作喷漆的溶剂和稀释剂。每天都和这样的危险品接触,会不会对身体有害?值得考虑考虑。
第十周:这个星期要说的事儿可就多着了,学习磨刀,这是作为一个技术工人的基本本领。刚开始时,没有想过磨刀,以为找到就可以了,有一次拿着一把刀去请教时,竟然被对方取笑会不会磨刀的啊,自己确实不会,请教了要领,在没有事儿安排的时候就去学着磨刀,经过两天的努力,终于可以有可以哪的出手的作品了,虽然只是最最简单的钻头,这也是自己的成就啊,为我喝彩鼓励吧。还去学习了平面磨床的操作,一个丝一个丝的精度,最大Z轴五个丝,两手共同努力:右手做着规则的逆时针运动,左手则顺时针、逆时针的转动,很是刺激,想一想,这不是开发右脑的最好的一种放松方式?呵呵,想的太多了。时间也过去两个月了,工资也拿过一次,不多只有八百来块,但是这是自己读书N年来的第一桶金。我真的长大了。
第十一周: 这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也学习和他人样的跳了槽,从广州来到了深圳的一个手表壳加工厂开CNC,离开原来的厂,来到了一个全新的环境,刚开始还真是有些不习惯,刚刚和工人混熟一些,就要走人,想想真是不好意思,也有一些失落。深圳公明,是一个手表壳手表带的加工厂,这个CNC车间里面共有五台数控铣床,其中四台是加工中心,还有一台是普通的数控铣床,里面共有四个工人,当然是包括我在内了。加工中心和普通的数控铣床的最大区别就是是否有刀库。有三台是八把刀的加工中心,还有一台是这里最大的一台有二十把刀,是一台台湾产的三菱加工中心。上面的字体也是使用繁体字,看着那些字体,有些亲切又有些陌生,感觉怪怪的。新环境 ,新开始,新起点,好好努力。
为了更好地推进我院模具专业的教学改革,我们先后申报了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模具制造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研究》和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项目――《模具实训基地建设与技能培训的研究》两项课题,现已全部结题。笔者也先后参与了以上两项课题的研究工作,现就研究成果谈谈自己的体会,并做以总结,算是抛砖引玉。
一、下厂调研,确立正确的培养目标
要进行专业教学改革,就必须把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确立正确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为此,我们做了两方面工作:一是组织专业教师到兄弟公司(与我院一墙之隔的吉利集团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吉利汽车路桥和宁波生产基地)和黄岩地区陶氏模具集团、黄岩模具厂等多个模具厂家现场参观考察,了解企业对高职模具专业毕业生的岗位需求情况;二是组织教师对高职教育的办学性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置进行讨论,确定本专业目标定位。
通过考察参观和学习讨论,大家认识到:应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具有大专学历层次、懂得模具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掌握模具加工工艺,具备模具制造能力,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具备独立工作能力,同时又能与他人协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二、改革课程设置,推行模块式教学
1.专业课程合理设置
根据模具专业培养目标,结合企业的岗位需求,按照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宗旨,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做了一些调整。
(1)专业理论适度。专业课程学时计划在310学时左右,占理论课总学时的35%。要求结合区域经济特点和企业需求,突出专业的针对性、实用性。
(2)注重实践教学。保证实践教学周数在64周左右(占三年总周数112周的57%),重点放在基本技能培训、工种操作技能训练和与模具企业岗位的适应性训练的环节上。
2.推行模块式教学
打破“先理论后实践”的传统教学方法,大力推行模块式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分为三大模块,即知识模块、能力模块和素质模块(如图1所示)。
图1教学内容的三大模块
三、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
我院模具专业普遍存在“填鸭式”教学方式,挂图上看模具、黑板上画模具,使得原本较深的理论知识对于基础薄弱的高职学生变得更为枯燥无味。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用有所长,必须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1.明确实训基地的建设目标
我院模具实训教学基地的建设目标,首先是满足《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等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融“教、学、做”为一体,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其操作技能。增加《模具拆装与测绘》、《冲压模具课程设计》和《塑料模具课程设计》等课程,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教育认知规律,按照“模具拆装―模具结构认知―模具测绘―模具设计与制造―模具课程设计”的顺序进行一体化教学。
2.模具专业实训教学基地的建设
(1)冲压模具理―实一体化教学基地。依托吉利集团办学优势,在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的支持下,收集了多种汽车小型冲压件和模具50套以及6台24工位模具拆装工作台,组织学生选取典型结构进行拆装、测绘和画图,并进行《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2)塑料模具理―实一体化教学基地。在宁波均胜汽车电子公司与黄岩模具城的帮助下,收集了15套中小型塑料模具。设置了4台16工位模具拆装工作台、模型和展示板等教具,为塑料模具拆装、测绘、结构分析和《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奠定了基础。
(3)硬件、软件两手抓。在配置硬件的同时,进行展示板(模具结构)的布置和教学课件的编写,结合多媒体教学,构建理实一体化的立体化教材。该教学基地已投入使用,教学效果初见端倪。
3.积极发挥模具实训教学基地的作用
上述模具专业实训教学基地已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教学效果初见端倪:
(1)冲压模具理―实一体化教学基地于2009年首先建成,已在我院模具专业08级、09级《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拆装与测绘》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2)塑料模具理―实一体化教学基地于2010年年底初步建成,今年在模具专业10级《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刚刚进入试使用阶段,目前学生反映效果良好。并计划逐步开展塑料模具拆装、测绘、课程设计等教学环节。
(3)结合我院原有模具钳工实训条件和培训经验完成对学生模具钳工操作技能的培训工作。
(4)在我院模具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于2010年3、4月间对吉利集团兄弟公司中参加全国模具工技能大赛的选手进行系统培训,并取得了团体第一和多项个人奖项的喜人成绩。
四、定位市场需求,提升职业技能
学生动手能力强应是高职教育的显著特征,因此,应以“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的思路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1.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
学院应与相关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使学生在生产第一线得到有关生产认识、观察和操作的实践机会,结合校内基地的仿真和模拟训练为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动手能力提供有力保障,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均得到良好训练和培养。
我院已与同属吉利汽车控股集团的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该公司车身厂、冲压厂和模具维修服务中心为我院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我院已安排数届学生到该公司进行生产认识实习和顶岗实习。
现在,我们正积极努力,与学院周边相关企业开展联系,争取为09级学生的顶岗实习和10级学生的认识实习开辟更多更好的实训、实习基地。
2.抓好毕业设计工作
毕业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选择高职毕业设计课题时,应突出实用性,重视产品化设计,尽量选择来自生产一线的题目。也可将毕业设计安排在工厂中进行,让学生在定岗实习过程中边实习边设计,要求学生把实习过程中所用的模具绘制成图纸,将相关的工艺流程编制成工艺卡片,这样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能力是指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这是作为一名岗位技术人员所必备的能力,主要包括专业岗位知识、工艺流程掌握程度、工艺熟练程度、实践操作能力、检查维修技能、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及新设备的应用能力和推广能力等。就高职模具专业而言,其专业能力特征就是具备机械行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三维空间想象能力,掌握模具的设计和加工知识,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能运用各种现代手段设计和制造模具。
模具产业是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模具技术集合了机械、电子、化学、光学、材料、计算机、精密检测和信息网络等诸多学科,是一个综合性多学科的系统工程。与其他专业相比,模具专业有如下特点:①模具的种类繁多,包括塑料模、冲压模、锻模、压铸模、橡胶模等,所涉及的行业十分广泛;②模具不是批量生产的产品,它具有单件生产的特性。设计的模具图纸往往只生产一套或数套产品,不像一般的机械产品,一套图纸要生产出大批量产品。③设计与制造不分离。一般机械行业设计与制造分开, 设计技术人员和工艺技术人员各司其责。由于模具是单件生产, 模具设计与生产工艺往往由同一个人承担,这对模具技术人员有更高的要求。④新技术新知识应用多,市场要求模具生产周期短,模具的使用寿命长,因此要求模具的设计与制造要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模具CAD/CAM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对模具技术人员的计算机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模具专业的这些特点对模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我们要加快模具课程创新教学改革,有目的、有系统地对模具专业人才进行培养,使模具专业的毕业生不仅掌握较高的专业技术和技能,还要掌握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和技术,确保模具人才的培养满足模具产业发展的需求。
当前培养的高职模具专业毕业生除须具备高职教育要求的政治和人文科学的基本素质外,还必须具有三条专业特色。第一,宽口径的知识能力结构。因为模具是制造技术中用于生产一线的一种工艺装备,其设计和制造两个环节有着相互关联和密切衔接的特性,所以在岗位职责上一般不能截然分开。偏重设计的也必须懂制造,偏重制造工艺的也必须懂设计,或者设计与制造兼之。第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模具产品的特点之一是单件、小批量生产,加工工艺中一些工序(甚至是关键工艺)的技艺性环节较多(如冷、热加工的单件工艺、测量技术、调试装配技术等)。要求学员应拥有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的级能等级证书。第三,具有现代制造技术的应用能力。在当今的模具生产一线,不论是各种模具的设计,还是各个模具制造的工艺过程中都大量使用高效率、高精度、高生产率的大型计算机技术应用软件和现代加工装备。如 CAD/CAM/CAE 应用软件、CIMS 技术、CN/CNC 技术以及 FMS 技术等,以及各种先进的特种加工技术,如电火花加工、激光加工、电解、电铸加工、超声波加工等。所以应使毕业生具备知识和技能的更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求应对当前模具行业日新月异的技术升级。
为了体现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特色和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目标要求,应摆脱旧工科教育重理论、轻实践,把实践教育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偏见;应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和理论教学相互衔接、相互依托形成有互动效应的整体性教学方案。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实训环节,加强培养学生基本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和综合技能,贯彻落实工种等级证书的教学要求。实践教学一定要注重走“产、学结合”之路,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和合作,师生参与企业的发展和规划、生产开发和技术开发、信息收集、难题攻关、人员培训、工艺改革等工作。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在能力构架平台上组合、整合课程内容,打破旧的学科体系,建立专业主干课程体系作为专业教学中的必修学分课程。将专业教学中需要拓展或深化的知识列为专业教学的选修学分课程,并按动态的需求调整为限选课和任选课程。
关键能力也称核心能力,是一种可迁移的、从事任何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跨职业的关键性能力,这是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岗位变换以及创业发展等必须具备的能力。
美国劳工部在《关于2000年的报告》中指出,未来的劳动者应具备5种关键能力:处理资料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和运用技术的能力。
结合我国的实际,借鉴国外主要发达国家关于关键能力的认识,可以将关键能力归纳为以下方面: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包括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交往能力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分析问题的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运用科技的能力等;心理承受能力,包括自信心、独立性以及适应环境、承受挫折和风险的能力等;组织管理能力,包括预测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判断力、决策能力、设计能力、协调能力、经营能力、管理能力等;发展创新能力,主要包括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进取心、上进心、毅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等。
在具备一般专业能力的基础上,掌握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将使职业活动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获得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实际能力,即学会做事,学会从业。对学生进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实践教学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在理论教学上要以培养对知识的应用和学习的能力为核心,在实训教学上尽可能结合岗位工作的过程与要求进行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尽可能让学生在现实职业岗位的环境中进行训练,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敏锐的信息意识和及时吸收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最新成果的能力,逐步养成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国外职业教育中关于“职业能力”的培养模式大都定位在校企合作这一层面。如德国的“双元制”、法国的“学徒培训中心”、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及日本的“企业教育”等。其中,以“双元制”为主导的“教学工厂”和“模拟公司”在培养学生的角色转变、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技能,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工作等方面效果显著,成为当前值得提倡的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职业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唐以志.关键能力与职业教育的教育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00,(7).
[2]阎晓宇.职业学校要重视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J].新职教,l999,(12).
[3]黄日强,黄勇明.核心技能——英国职业教育的新热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4,(21).
[4]唐燕萍.论综合能力的培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23).
[5]武学成.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一些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2,(10).
[6]黄国清,曹燕燕.对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职业能力内涵的探讨[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7]孙文学.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兼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4).
[8]王荣.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探讨[J].九江学院学报,2006,(1).
【关键词】 模具 实践能力 培养体系 就业
模具专业是一个理论和实践都很强的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只是理论教学,模具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有利于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和就业竞争力的提高。
现在国内院校还没有对模具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实施,一般院校都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仅停留在理论教学,实践环节非常薄弱,一些培训机构的短期培训实践能力跟上了,但又没有理论,限制学生的后期发展。所以我们有必要进行系统地研究和实施,使我们的学生具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能力,实现“两条腿”走路,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和发展。
我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培养体系主要沿三条线并行展开,三条线如下:
一、专业知识培养
专业基础课以够用为原则,主要有机械制图、工程力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金属工艺学等;专业课体现设计能力的培养,主干课程有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学、模具的数控加工等,其中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进行课程设计,掌握模具设计的完整流程并为后期专业实训做准备;考核方式采用设计性综合题,考核学生设计、分析能力。
二、现代设计工具、软件应用培养
cad/cam课程配置完善,基础的机械制图、autocad,三维软件入门、产品造型设计到模具的设计、加工,下一步开出模具成型过程仿真、分析,体现现代模具设计方式。cad/cam课程已建成校级精品课,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案例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三、实践能力的培养
完成理论和实践配合紧密的培养计划,实践入门的金工实习,结合理论课程的模具实验,提升理论课的课程设计,完善提升模具设计的毕业设计,即将理论转化实践的自行设计模具的制作这一体系已经完成,并能够执行。整个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如下图所示。
对金工实习进行了教学改革,利用学校的学分、学绩制平台,将金工实习贯穿到整个学期,体现实践训练。
结合理论课程的模具实验有冲压模具实验、塑料模具实验,通过模具拆装、吊装和模具测绘,深入掌握理论知识,并为后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模具的制作打下良好基础。
因受专科学生顶岗实习的影响,由同一届学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制作为实物的计划无法执行,改变为两届学生合作,由前一届学生设计,后一届学生制作,开始后就可以源源不断形成良性循环,每一年都可以出现新作品,并充实到模具实验室。其中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题目除指定一些题目外,学生还可以结合顶岗实习、生活中接触产品等进行设计,不仅掌握模具设计的过程,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通过两年的试用,能够调动学生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积极性。
利用好顶岗实习机会、省级技能竞赛等,多方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顶岗实习是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教学环节之一。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能够尽快将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及生产实际相结合,实现在校期间与企业的深度耦合,培养职业道德,练就职业技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毕业设计,培养模具的系统设计及制作经历,为就业提供基础。
论文摘 要:为了提高高职学生学习模具专业英语的兴趣,更好地适应现代企业的需要,本文在对模具专业英语的特点和目前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基础上,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0 概 述
高职模具专业是为模具及其相关行业培养设计、制造、管理、销售、生产等一线的高级应用性人才,比较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其中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使英语教育与职业教育紧密结合。因此,模具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
模具专业英语课是模具设计及模具制造专业的专业课,它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模具方面的主要英语词汇,掌握阅读和翻译科技英文的基本方法。本文通过对模具专业英语特点及目前教学现状进行分析、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模具专业英语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使得学生在实际教学中提高专业英语水平,使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够比较顺利地阅读模具方面的英文书刊资料。
1 模具专业英语的特点及目前的教学现状分析
模具专业英语是一种用英语阐述模具专业中的理论、技术、试验和现象的英语体系,它把英语和模具专业知识紧密地结合起来。专业英语是科技人员的交流语言,它语言简洁明确,叙述力求客观真实,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使用性。因此,与日常用语,文学语言相比,模具专业英语的词汇与语体有其鲜明的特点。
1.1 模具专业英语的特点
1.1.1 词汇特点
模具专业英语由半专业词汇及专业技术词汇组成。半专业词汇一般各行业通用,但在各行业中有不同的意义,如transfer在日常英语中译作“转让”或“转移”,而在模具中和mold一起可以译作“压注模”。大部分专业词汇都是按照构词法由一些常用词汇转化、合成、派生出来的,如凹模die、挡料销stock stop等。
1.1.2 语体特点
模具专业文章主要从描述模具结构、组成等入手,需要较多的定义。一般要求表达客观,内容确切,因此,在句子中大量使用名词化结构和非谓语动词短语,如不定式、分词和动名词等。模具专业方面的文献主要强调存在的事实,语言非常注重逻辑性及规范性,结构严密紧凑,表述是为力求完整,能充分表达思想,常求助于复杂和扩张的结构,使句子变得较长。
1.2 目前的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的高职模具专业英语课的课型主要以阅读课居多,教材内容涉及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内外英语资料,这些资料的特点是生词多、篇幅长、句法结构较复杂,往往令多数学生望而生畏,遇到生词不知所措、阅读习惯逐字翻译等缺乏处理生词的有效方法;同时与基础英语相比,学校对专业英语的考核相对比较低,学校更重视大学ab级、四六级的考试;且社会上很多用人单位将大学英语的考级通过情况作为录用标准。因此高职学生更加重视基础英语的学习,对专业英语学习的兴趣较低,效果较差。
2 高职模具专业英语相应教学方法探讨
模具专业英语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使学生能顺利阅读模具专业领域的英语资料;能读懂英文的招聘信息;会撰写科技论文英语摘要和英语求职材料等;能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专业相关的简单口头和书面交流。在模具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应根据该学科专业英语的特点及学生知识结构、学习习惯等特点,以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为宗旨的教育教学新理论。
2.1 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采用分组教学的方法,增加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讲课过程中,多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开展集体讨论,活跃学习气氛,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鼓励、启发学生回答,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如可以就某一教学重点、难点或某一热点问题引发课堂讨论,因势利导。
2.2 英语课程不仅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打好语言基础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但打好基础要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强调打好语言基础和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并重。
2.3 强调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实际从事涉外交际活动的语言应用能力并重。重视语言学习的规律,正确处理听、说、读、写、译之间的关系,确保各项语言能力的协调发展。目前要特别注意加强听说技能的培养。采取讲解少练习多的教学方式,以加强实际练习。“讲”要“精讲”,讲解关键的语言点和语法项目,达到温故知新的作用即可。其他的知识可留给学生课前预习或课后复习。这样,余下的时间可以用来操练。
2.4 积极引进和使用计算机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改善学校的英语教学条件。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发展,因特网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引起了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教研领域中,计算机辅助教学已成为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网络信息更成为教育的主要资源。在探索具体学科素质教育的实施中,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新思路,为建立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并举的教学模式奠定了基础。
2.5 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师应灵活地采用启发式、研究式、讨论式等多种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进行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可能让学生参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根据模具专业的特点,专业英语的教学不应只局限于课堂讲授,还可以采用多种教学形式:
(1)介绍本学科国内外发展现状,如新技术、新仪器,让学生接触当前发展最活跃、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对专业的浓厚兴趣。
(2)介绍近期国际上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会议通知、征文,加强沟通,培养学生开放的心态及国际交流的能力。
(3)学习撰写自荐信、英语履历表,各种规范的求职、就业与专业继续教育申请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不断进取的开拓精神。
(4)举办专业英语演出,学生自编自演,形式多样,如专业英语演讲、模拟国际学术会议、模拟面试等,充分展现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其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
通过全方位的互动教学,强化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培养学生应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和业务交流的能力,建立一种开放的、应用的英语教学方式。
3 结束语
经济全球化、生产全球化以及企业分布的全球化,使得制造型企业越来越重视专业英语能力的培养。本文在对模具专业英语的特点及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革,使学生在专业英语学习中获得模具专业方面的新知识,并提高其学习和应用能力,从而也会增加学生为获得知识而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最终实现培养能以英语为工具解决专业学习中的实际问题,更好地胜任今后的工作,适应社会需要的科技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忠俊.科技英语的特点及其翻译[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1):97-99.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mold industry and analyzing the professional capacity needed for jobs in mold industry, this paper proposes a training program for mold industry personnel. The program combines school education with real operation.
关键词: 模具;人才;培养方案
Key words: mold;personnel;training program
中图分类号:TG7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9-0162-02
1行业产业概况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模具工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也为其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近十年来,中国模具工业的一直以每年15%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随着汽车、摩托车、家电、电子产品、建筑业等工程塑料件需求量的快速增长,中国模具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以天津为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天津市国有企业体制改革明显加快,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实现了现代化企业制度,调动了职工和企业管理者的积极性,加快了企业发展步伐。同时一批国有中小模具企业也加入了改制的队伍。一批民营模具企业迅速崛起。天津市模具行业已形成国有、合资、集体、民营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格局。截止至2009年底,可统计到的模具生产厂家有500多个。大环境的发展为模具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可是不利因素也制约了模具行业的发展,缺乏具有掌握高新技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高精度模具加工制造技术方面的人才成为普遍存在的现象,尤其是既能设计又会制作的模具技术人员、高级模具工人更是少之又少。以百人左右的模具制造企业为例,设计人员占企业人员的10%,其余为制造人员。因此各种档次的模具制造人员是我们高职院校的培养对象。
2未来发展人才需求趋势
以模具行业每年增长10%的发展速度计算,以天津为例:模具企业到2010年将达到550家,从业人员将到达18000人,模具产值也将超过十亿元人民币。从业人员将以每年1000人递增。以大、中型企业发展看,达到这样的水平是完全能做到的。
3专业对应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分析
高职模具专业主要担负着为模具企业培养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具有模具工艺设计、工艺实施、技术管理能力;具有模具数控加工编程能力;具有注塑模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能力;具有一定钳工操作能力、模具修配能力;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和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制造及管理能力;具有熟练运用CAD/CAM软件进行模具造型设计和加工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文字表达、人际交往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模具专业将根据模具行业企业现行发展和正常运行的模式,梳理出目前在模具行业从事有关模具技术和制造的创新岗位群,技术和基层管理岗位群和制造岗位群,并相应确定所学的知识及技能。
3.1 创新岗位群随着模具行业的迅速发展,模具正在向数字化,集成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发展。模具本身也正在由单一的设计和制造向着更全面的方向发展,由模具独立生产出的产品也越越来越多,那种只要求会编制工艺或只能操作已远远不能适应。快速成型技术,工业设计,产品造型等技术已在模具专业开始应用。
为适应这一形势的需要,教学也要随着形势变化不断去适应这一变化,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不再只是简单的绘图和操作机器,还要深入了解由模具做出的产品在市场中的表现,这就要求在市场机制下,懂得模具企业生存的环境,掌握创新理念并落实到学习当中,对材料、信息、价格、快速成型、快速制模、模拟分析、造型艺术都要进行了解和吸收,为学生自主创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3.2 技术和基层管理岗位群现今的企业要求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懂技术、会操作,还是班组的骨干。也就是说全面型的复合型人才,所以技术和基层管理岗位群是学生就业重要的方向之一。
3.2.1 技术岗位技术岗位主要包括模具设计和工艺编制两部分,工艺编制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成品或零件的工艺分析及制订工艺过程,也就是编出制造零部件的生产过程的步骤即程序,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机械制图,模具材料及热处理,工程力学等基础平台上,掌握二维、三维绘图和实体造型能力,掌握选取模具材料和产品材料的能力,掌握选取模具设备型号和使用的能力,了解在现场如何解决所出现的技术问题的具体做法。
3.2.2 基层管理岗位如今各企业纷纷将高职生作为基层管理的重要骨干来培养,在学会工艺过程后,积极让学生参加现场管理,也是提高学生参与管理的能力。现场管理提高了学生在企业发挥班组长或班组骨干的能力。
3.3 制造岗位群培养高技能人才,是模具专业就业的另一个重要方向,懂技术会操作,是培养高职生成才的重要目标,通过学习和实训,使得他们具有如下能力:模具制造和装配及调整,型腔模具、冲压模具的维修和使用,中高级钳工应具备的能力,模具机械的使用与调整,模具数控机床编程和操作,特种加工机床的使用等。
4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4.1 指导思想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加强产学结合为手段,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和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充分展现模具专业在制造业和制造类服务业领域的特色和优势,提升模具专业核心竞争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4.2 建设目标建设以实用技术培养为目标、以企业需求和典型生产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规范和质量意识为贯穿、以校内外实训基地为依托具有产学结合特色的、国内领先的模具专业。通过构建“核心技术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打造一批具有工学结合特征的、适合生产性实习的核心优质课程。
4.3 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正在提速,二十一世纪,技术与工艺的全球化脚步越来越快,职业教育只进行单一的职业岗位培训已经远远不够。培养复合型人才,积极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使学生具有胜任新工作、适应新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提高学生职业技术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方法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关键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4.3.1 根据岗位需求,创新“岗课联动,互融互通”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与企业的合作中,聘请行业、企业内在专业领域工作多年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产品设计人员、生产工艺员、模具调试工等作为我们相关专业实践课程的兼职教师,并与专任专业教师组成“专项工作组”,挑选企业的典型项目和典型产品,将其引入教学环节,以企业实际项目和实际产品制造为内容组织教学,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另一方面,依靠校外实训基地,将模具专业教学搬进企业,利用其技术的前沿性和专业技能的适用性,让学生实际感受企业工作生产的氛围让学生参与产品设计、工艺制订、产品生产制造、质量检验,强化学生的企业经历培养。
4.3.2 完善校企合作,加快实现“校企联动,订单定向”的辐射效应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自2008年起模具专业就和世界五百强之一的麦格纳公司在天津的企业---麦格纳(天津)模具技术设备有限公司开始商谈,为该企业定向培养学生,采用以“2+3形式,即两天在校学理论三天在企业进行实训,双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学校单独为他们组建教学班,针对其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授课,经过近两年的运转,学生不论从学习上有所提高,实践中获得了极大的丰富,企业对学校和学生非常满意,认为这是一项切实可行的教学实践,学校为学生找到了就业单位,学生找到了这样规模的企业感到满意,企业也缩短了寻找和培养技能人才时间,实现了三方共赢。现已办了两届,达到了预想的结果。模具专业正在将这一新的办学方法逐步推广,扩大它的辐射面。
4.3.3 强化基于工作过程学习,发挥“双证联动,半工半读”的作用随着“核心技术一体化”专业建设的不断深入,为了更好体现其中的核心技术职业资格一体化”。最终,使高职毕业生能真正掌握就业本领,培养“短过渡期”或“无过渡期”高技能型人才。在促进学历教育的同时,同时也重视学生的技能训练,特别在学习理论的同时,拿出一半的课时,用于学生的动手训练。在通往职场中,要经历基础学习,专业基础学习,专业能力学习,设计室设计,实训车间操作,企业顶岗实习若干阶段,最终获得学历证书,各种操作技能证书。充分反应整个学习过程都是围绕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才能达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如此精心培养的高职模具专业学生必然在今后的职场上成为各个企业的骨干和精英。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主编.必由之路― 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关键词:模具专业;两年制;三校生;改革;中、高职衔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广东省作为我国改革开放较早的省份,经济发展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广东省制造业发达,而模具是制造业的基础工艺装备。近年来,广东省汽车工业、家用电器工业、电子与通讯工业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广东省模具工业的快速发展。
模具行业今后的发展趋势是大型化,模具的精度将越来越高,模具的技术含量将不断提高,中、高档模具的比例将不断增大,这些因素都将对模具行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机械类的三校生(职高、中专、技校生)中,很多人从事与模具相关的行业,并且有进一步深造和提高的愿望。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导致对中、高等职业教育缺乏统筹管理,致使在中、高职衔接中出现了如培养目标、专业设立、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一系列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以两年制模具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对模具专业中职与高职衔接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两年制改革思路
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是实现中、高职教育顺利衔接的前提条件,只有目标明确,才能做好衔接工作。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上既有一致性,又有层次上的差别。中职教育强调的是有一技之长,其核心是强调培养实用型、技能型、操作型人才;高职的目标定位应该表现出高层次,强调培养应用型、管理型和高级技能型人才,两者相比,高职学生有更深更广的专业理论知识,更新更高的技术水平,更广泛的适应性以及更强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课程体系由于职业技术教育在中国普及发展时间不长,许多中职和高职课程体系还带有本科课程的特点。此外,中职和高职在课程体系上缺乏应有的沟通合作,各自为政,独立发展。因此,在改革课程体系时,必须考虑与其相邻的其他职业教育层次课程体系的关系,同时,还要考虑与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内容的衔接,与普通教育内容的衔接,并且研究在一种统一框架体系下,进行各职业教育层次课程体系设计的方法。
1.课程培养目标应定位在高级技术类人才。要开发出富有特色的两年制高职课程,首先必须对其课程目标进行科学定位。这有利于突出职教特色。在教学中应加入助理模具设计师考证内容,使学生在课程内容考试合格后,可以轻松通过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实现学历与职业资格的有效衔接。
2.按建构模式编制课程结构。我国目前的高职课程结构基本上属于应用模式,即俗称的三段式课程。这种课程结构以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本身的线性演绎逻辑关系为基础。研究发现,工作过程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是背景与焦点的关系,而非线性演绎关系;在学习心理上,高职学生倾向于在实践基础上建构理论知识。因此,高职课程结构的合理模式应当是建构模式。
3.建立起模块化的知识和技能结构。目前,职业教育中比较普遍的现象是中职与高职许多课程的内容重复出现,有些内容的复现率甚至达到60%;此外,高职的生源主要有两种:一是普通高中;二是“三校生”。普通高中毕业生文化基础好,但缺乏相应的职业素质;“三校生”职业素质较好,但文化基础薄弱。如何针对两种生源进行区别培养,也是高职院校面临的紧迫问题。上述两类问题都与中、高职课程内容衔接错位有关,以致影响了培养效率和效果。课程改革的内容就是在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将原来“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刚性课程结构,变成由文化课模块、专业通修课模块、专业课模块、选修课模块、实训课程模块组成活动的课程结构,使不同背景的学生在专业教师指导下,能够根据个人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层次,组成适合自己的课程体系,选择适宜的学习内容,从而实现学习内容的顺利过渡和接轨。此外,还要有效地配合上述选课制,改变传统的学年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分制。
4.建立以工作任务课程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要在两年时间内,使学生获得较强的技术实践能力,充分体现两年制高职课程的就业导向功能,必须彻底打破传统的以学科课程为主体的高职课程体系,削减专业基础课程,大量开发以工作项目为中心的实务性模块课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如在实训内容上,加强CAD造型设计、冷冲模课程设计、塑料模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课程之间的联系,明确它们的先后、难易等关系;明确金工实习、数控铣工实训、模具加工综合实训等实习内容的分工、整合关系,使加工实践课程始终围绕模具的制造过程展开。理顺设计与制造实践内容的相互依存关系,使模具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出设计与制造的有机结合,体现本地区的行业特色。“三校生”两年制课程体系的改革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了他们的理论知识,较好地实现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培养目标。
5.紧贴毕业生就业岗位实际,加强课程改革与建设。应综合教学内容,贴近毕业生就业岗位实际。学院应在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专家互动的基础上,按“一致性原则”(课程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制定出特定的内容结构,逐步形成课程综合模式。主要有能力模式(适用专业课程)、相关模式(适用专业支撑课程)、认知模式(部分专业教学内容提前)、项目模式(理论与实践互相渗透)等,对这些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将会产生显著效果,缩减学时,优化体系,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评估体系目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评估方法非常单一,主要沿用本科模式,以理论考试为主,只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无法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程度的客观评价,同时,这种评估也使得学生在考试前突击复习,因而无法了解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与职业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建立一套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评估体系,以评估引导教学,突出对职业能力的培养,改变传统的课程内容理论考核方式,参考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评模式与考试内容要求,采用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其他模式并举的模式,变“学过什么课程”为“能做什么事情”,采用连续考试过程评价,而非“一次考试定结果”的方式,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配合课程模块化,提高考核效果。
对口招生所谓中职对口上高职,主要是指“对上专业接口”。目前,从国家到地方,从各类中职学校到各类高职学校,专业建设(如专业分类、名称、范围、要求等)很不规范,随意性较大。中职学校尤其是职业高中,专业种类繁多且覆盖面较窄,使许多毕业生找不到对口的高职专业。模具专业对机械基础知识和技能要求较高,只有机械专业的中职学生,才能用两年的时间在高职阶段学好模具专业。在教学实践中,机械类三校生,尤其是模具专业的学生学习较为轻松,学习效果也好得多。
两年制遇到的问题
两年制模具专业改革,主要遇到以下一些问题:
1.实行学分制给学校的教学管理、办学经费、利益分配等方面带来一系列问题。在教学管理方面,同一班级的学生不再是同时入学、上课、考试、毕业,特别是学籍管理的动态化,使得原本简单的学校管理复杂化,增大了工作量和工作难度。
2.两年制的改革,必须对原有的培养过程作重大调整与改革。包括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改革,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教学的环节与内容的改革,考核标准的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既要学习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数控知识,又要学习模具专业技能,知识量非常大,然而学时却并没有因此而增加,这就使得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变得相当困难。
3.两年制的改革会导致一些课程与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高度集中,出现“教学高峰”。为适应这种变化必然要对原有师资队伍的结构、实验实习设施进行相应调整,要求教师具备一专多能的实践能力。
4.对“三校生”基础缺乏相应的了解。“三校生”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如何保证培养出的毕业生全部合格,是需要不断研讨的问题。
5.学生的综合素质亟待提高。高等教育要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由于学制的缩短,使得提高学生的素质变得更加紧迫。
6.基础课程的削减,将会使教师之间的利益此消彼长。课程整合势必牵涉系部之间、教研室与教研室之间的利益,从而引起教师之间利益分配的变化。
对缩短高职学制的一些建议
应当看到,对模具专业两年制进行改革,实现中高职衔接的新模式,在实施上的确存在困难,需要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学校多方通力合作。为此,从学院的角度提出以下建议:
1.培养应用型人才离不开行业企业的参与,必须走校企合作的办学路子,由政府制定法律、法规,用立法的形式,保证企业对教育的支持。
2.要积极推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逐步做到与其他高职和中职院校学分互认,教学资源有偿共享。
3.对两年制学时不可限制太多,应因专业而异。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两年制教学计划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时偏紧,应该增加学时。
4.加强教师的培训和进修工作,为一专多能做好准备。切实提高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待遇,使之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科研中,激发全体教师的工作热情,使其职责明确。
改革模具专业两年制,探索中、高职衔接的新模式,不仅对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贯彻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高职学校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改变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有利于构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推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有利于克服中等职教是终结性教育的错误认识,拉动中职教育的发展,引导和促进中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彩霞,戴护民,李舒燕.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22-24.
[2]成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48-51.
[3]马建富.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模式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3,(2):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