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发展利大的事例范文

科技发展利大的事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发展利大的事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技发展利大的事例

第1篇:科技发展利大的事例范文

关键词:经济管理学科;学科发展

一、我校经济管理类学科介绍引言

安徽师范大学是安徽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学校坐落在具有“徽风皖韵、千湖之城”美誉的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濒临浩瀚长江,傍依灵秀赭山,集江南自然之神秀、汇安徽人文之灵杰,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建设高校,是安徽省委省政府优先建设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和安徽省“地方高水平大学”项目建设高校。而以“立足安徽现实、传承徽商精神、培育一流人才、服务江淮大地”为使命的经济管理学院,于2004年正式成立以来一直秉承着“崇德、尚学、笃行、创新”的院训。学院设有经济、财务会计和工商管理等系以及经管实验中心、安徽创新经济研究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心、企业发展研究中心、皖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皖江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公司治理与企业投融资研究中心等七个研究机构。

经济管理学院现有经济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物流管理和投资学六个本科专业。同时,与ACCA协会合作开设会计学ACCA方向班,与美国西东大学斯蒂尔曼商学院合作开设中美2+2会计学本科专业。并且,经济学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专业。《政治经济学》、《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导读》、《身边的会计学》、《计量经济学》、《大众消费行为》等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会计学导论》为省级MOOC课程。经济管理类学科作为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一门应用性学科,以社会微观经济组织为研究对象[2]。具体地说,经济管理类学科将企业或经济组织的管理问题为研究对象,把经济学和行为科学作为主要理论基础,以统计学、运筹学等数理分析方法和案例分析方法等为主要研究手段,探讨和研究企业或经济组织各项管理行为和管理决策的形成过程、特征和相互关系,以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并从中探索、归纳和总结出旨在获得成效,提高效率的一般理论、规律和方法[3]。因此,研究我校经济管理类学科的发展历程有利于为企业或经济组织的管理决策和管理实`活动提供管理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平,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

二、经济管理学院学科发展情况

工商管理学科是安徽师范大学比较年轻的学科之一,起始于2004年7月经济管理学院正式成立,当时设工商管理系和财务管理系,两系分别下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2006年开始至今我院与安徽工商管理学院合作,联合培养MBA。为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2009年增设会计学专业和市场营销专业,2010年增设物流管理专业。为服务地方经济的需要,经济管理学院2011年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申报成功,并于2012年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生。为适应学科发展需要,2010-2014年间,学院先后从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知名高校引进6名博士,还通过在职培养的方式,先后送7名教师赴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攻读博士学位。同期,共有2名副教授晋升教授、8人成功晋升副教授。为提升本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先后主办或承办了10余场学术会议,聘请校内外专家来校进行学术交流作学术报告近20余次。

2008年获批1个校级研究中心,名称“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作用是长期研究安徽省和长三角地区企业发展的现实问题中,为地方政府与企业发展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和规划咨询。2013年经济管理类学科获批1个校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名称“安徽省小微企业成长协同创新中心”,作用是安徽乃至全国以小微企业成长研究为特色的重要研究基地,安徽创业教育和小微企业人才培养基地,安徽小微企业咨询服务基地,成为高校、科研院所与安徽小微企业间技术交流和交易的重要平台,小微企业信用建设、释放信用价值平台。2014年获批1个校级特色优势研究领域,名称“安徽产业升级与小微企业发展特色优势研究领域”,作用是立足安徽本土实际,力争在安徽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安徽小微企业发展、安徽产业升级与小微企业互动发展等领域取得有益成果,形成特色更鲜明、优势更明显的安徽产业升级与小微企业发展的研究领域,促进安徽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关于安徽小微企业发展企业和政府决策咨询服务中心,构建安徽现代产业和小微企业发展的良性发展体系。

(一)师资队伍情况

本学科专任教师平均年龄40岁左右,相对较年轻,思想活跃、工作热情高涨;专业结构相对合理、学科背景多元化,不仅有经济管理类专业,还有教师具备自动化、数学教育、工程造价和农业经济等专业背景;从学历层次分析,拥有博士学位人数为13人、占比为36%;从学缘结构分析,最高学历毕业于211以上大学人数为24人、占比为67%,最高学历毕业于经管类知名高校(985高校)7人、占比为19%;从职称结构分析,教授5人、副教授14人、讲师15人。

(二)科研水平

经济管理学院始终把学科平台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教师坚持在教学环节认真教学,将理论知识以学生更为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讲授,并且重视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开展了很多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和科研能力的活动。学院科研团队的情况具体见表1:

第2篇:科技发展利大的事例范文

关键词:经济模式;服务贸易;外向型经济;东莞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9-0207-02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与扩张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服务贸易结构也在不断升级。长期以来以商品贸易为主、服务贸易为辅的国际贸易格局已被打破,正大步迈入二者并重的阶段,不久的将来会呈现以服务贸易为主、商品贸易为辅的发展趋势。目前,发达国家已在服务贸易领域具备了比较优势,而中国自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的服务业市场已按照世贸规则逐步开放,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已作为中国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优化外贸出口结构,改善国际分工地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内容。“十二五”期间,中国将迎来全球服务业产业转移,东莞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之一如何以积极的姿态承接全球服务业的转移,主动参与新一轮的国际分工和竞争,是新时期东莞面临的一个新机遇。

一、服务贸易是带来高附加值的贸易方式

服务贸易又称为劳务贸易,是指国与国之间互相提供服务的经济交换活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服务贸易是指一国以提供直接服务活动形式满足另一国某种需要以取得报酬的活动。广义的服务贸易既包括有形的活动,也包括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在没有直接接触下交易的无形活动。服务贸易不同于货物贸易的地方主要在于:服务是无形商品,国际服务贸易是国家间无形商品的交换活动,其生产、交易、消费同时进行,服务产品具有不可储存性;货物贸易的监管手段主要是关税、许可证、配额等海关措施,而服务贸易的监管手段则主要是依靠地方政府监管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等;相比货物贸易而言,服务贸易获取的附加值更高,是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的方式,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二、东莞服务贸易现状及存在问题

过去二十多年东莞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大力发展服装、玩具等轻工制造业,依托低成本的人力资源优势参与国际贸易竞争,在世界市场取得了一席之地。正是由于把大量的社会资源用于发展货物贸易,使得东莞的服务贸易行业发展相对滞后。据统计,2012年东莞的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 444.16亿美元,其中一般货物贸易出口169.23亿美元,加工贸易出口661.51亿美元,其他出口(即服务贸易出口)19.92亿美元。可见,服务贸易在东莞的对外贸易额中所占比例很小,东莞的服务贸易远远低于货物贸易的比重,这与东莞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极不相称。分析原因主要在于:

1.服务贸易现有基础薄弱

目前,东莞的服务贸易工作尚未系统的开展,基础工作相当薄弱。一是东莞的服务贸易工作尚未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未像重视货物贸易和加工贸易那样重视服务贸易的发展。由于服务贸易工作涉及许多政府管理部门和行业,如银行、保险、外管、旅游、电信、邮电、文化、信息产业、建筑、咨询等,没有统一的工作推进和协调机构,开展工作体制不顺,缺乏力度,协调难度大。二是东莞专门从事服务贸易业务的企业不多,除传统的国际货代企业外,经营其他服务贸易的企业较少,且经营范围狭窄。三是政策扶持力度缺乏。市政府应把服务贸易工作纳入开放型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加以引导和推动。四是法规体系不够完善。近年来,虽然中国加快了服务贸易立法步伐,但立法未成体系,许多领域还是空白,缺乏可操作性。五是熟悉服务贸易的复合型人才缺乏。服务贸易能否构成竞争力,关键取决于是否拥有充裕的高等要素及其优越的要素生成机制,其中高素质的人才至关重要。东莞大中专毕业生的外语能力和基础商务技能不高,从事服务贸易所需的高素质人才较为紧缺。

2.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项目和结构过于集中

东莞的服务贸易结构单一,对货物贸易的依赖性较强,在货物贸易高速增长的带动下,同货物进出口直接关联的传统服务贸易项目,即生产贸易增长很快(如国际运输服务),形成了行业结构、市场结构和区域结构的不平衡。由于东莞的服务贸易交易在行业、市场、区域分布不均衡,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东莞服务贸易发展的总体水平不高且短期内难以有所突破的格局。同时,由于东莞市场多元化程度较低,服务贸易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和抗冲击能力较差,易受国内外形势的影响。

3.高附加值或技术含量较高的服务贸易落后

当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高新技术为核心,以技术进步为动力的国际服务贸易,如金融、保险、技术咨询等项目发展迅速,而且技术含量和服务质量也越来越高,促使国际服务贸易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整体呈上升趋势,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新兴服务贸易中占据着主要地位。相比之下,东莞的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贸易运输,极少部分分散在旅游、转口贸易、经营租赁等劳动密集型或资金密集型的低附加值项目,而金融、保险、计算机信息服务、技术咨询,专有权利和特许、广告宣传和电影音像等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服务产业,由于受制度、技术、知识和文化等基础因数的制约,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三、东莞发展服务贸易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发展服务业为服务贸易提供了广阔空间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要促进服务业出口快发展,扩大服务贸易,实现服务贸易进出口均衡发展的目标,并把发展服务业作为解决中国下一步经济发展中若干重大问题的关键,这将有力地推动中国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同时,东莞市委、市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要求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优化经济结构,保持东莞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从而为扩大东莞的服务贸易出口奠定了基础。

2.发展服务贸易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

近年来,东莞通过大力发展货物贸易,已为服务贸易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和优势:一是区位优势,东莞地处当今中国最具活力与发展潜力的珠三角地区,紧邻广州、深圳,距香港也仅百公里之遥,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东莞除了自己拥有吞吐能力雄厚的虎门港之外,还可以利用广州、深圳的港口和码头,具有有效配置国际资源要素的优势;二是产业优势,东莞已成为国内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承接区域;三是体制和制度优势,东莞市领导大力提倡转变政府职能,追求务实高效的管理体制,努力为企业服务,使得东莞的民营企业活力四射。

3.新一轮服务业对外开放将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

目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过渡期即将结束,服务业的开放程度明显提高。根据东莞的服务业自身水平和承受能力,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引进更多的国外先进经营方式和经营理念,将有利于提高相关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扩大服务业规模,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同时,WTO成员对中国开放服务市场,也为东莞服务出口企业提供了更多、更公平的市场准入机会。

参考文献:

第3篇:科技发展利大的事例范文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科技创新资源 整合 路径

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技术创新成为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决定因素。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仅表现在自然资源环境等先天要素禀赋的不平衡,更重要的体现在以科技创新力量整合的人文环境因素的不平衡。相对于发达地区而言,欠发达地区长期滞后发展存在着“三大恶性循环”[1],即“自然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经济系统的恶性循环”和“人文系统的恶性循环”。前者属于客观因素,后者具有人为因素的特征,而这种人为因素形成的制度文化环境在当前经济发展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一国经济并不是生产要素的简单叠加,土地、劳动力和资本、技术这些要素,有了制度才得以发挥功能”[2]。这种复杂的地域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在市场机制还处于萌芽状态,以及传统的条块区域行政管理体制下的地方保护、地方封锁、地区分割等现状使得有限的科技力量处于分散状态,很难实现科技创新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等资源整合的集成效应和规模效益。

近年来,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市场机制的培育,安康经济社会取得了突破性发展,正在由传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向现代农业和新型工业化迈进,特别是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富硒食品产业发展成为安康经济发展的亮点。目前,安康市富硒食品生产企业已达86户,其中35户规模企业从事富硒食品生产经营,开发了富硒茶、富硒矿泉水、秦巴硒菇、富硒饮品、富硒大米、富硒食用油、富硒魔芋制品、富硒保健品等50多个品系,实现工业产值24.6亿元;成长起了以紫阳县神云富硒茶公司、安康秦东魔芋食品公司、兴安富硒大米加工公司等一批富硒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全市共有10家企业的11个产品获得陕西省名牌产品称号,23家企业的24个产品被评为安康市特色品牌产品,5个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7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通过国家验收,已认定无公害生产基地68个,面积4万多公顷、产品24个,绿色食品两个,有机食品19个,等等。安康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产业开发显现出良好态势,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业集群。然而,安康富硒食品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农业生产经营依然是传统农业科技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手工操作、低成本、产业链较短,产品附加值低、恶性价格竞争等为特征的低端路径,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限。因此,通过安康科技创新资源整合,着力提高富硒食品产业的科技含量,以科技驱使安康富硒食品特色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延伸富硒食品产业链,提高富硒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是安康富硒特色农产品产业升级发展的现实要求。正是基于这种思考,本文着力分析安康以产业发展带动科技创新资源整合模式的成功经验及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为其它经济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资源整合提供有效的借鉴。

一、区域科技创新资源整合及文献综述

区域科技创新资源从内容上包括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科技创新物质基础资源、科技创新人文环境及制度资源等。其中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机构、政府等作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的组织主体要素,是科技创新资源的主要提供者。区域科技创新资源整合是指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通过对特定的区域内各种与技术创新相联系的主体要素(技术创新机构和组织)、非主体要素(技术创新所需的物质条件)、以及协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制度和政策网络进行的重新设计,实现创新体系内不同主体间人才、资金、信息等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科技创新活动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自我管理和自我协调进而形成的一种创新活动机制。

目前国内学者对区域科技创新资源整合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现有的文献资料看,学者们对区域科技创新资源整合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科技资源及科技创新平台的研究。对于区域科技创新资源整合研究重要集中在宏观政策研究层面。其中代表性的理论有:蔡宇宏认为[3],科技创新资源整合机制是指科技创新活动中各创新主体在创新方面的活动协调机能,它表现为在创新活动过程中,通过一套结构化的管理机制将不同创新主体整合在一起,实现创新体系内不同主体间人才、资金、信息等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孙庆、王宏起认为[4],地方科技创新平台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系统,包括工程研究中心、科技园区、行业检测服务机构等各种类型的研发机构、转化机构和中介机构,因此,推进地方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的关键是实现平台的联动发展以及资源的有效集成和共享;吴建南等认为[5],科技资源整合模式划分为大学资源开放模式、孵化器整合资源模式、行业资源集聚模式以及政府下设中介机构整合资源模式。本文以欠发达地区安康市为例,研究该地区在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形成的以特色产业为依托、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地方高校为平台支撑的行业中介组织广泛参与的科技创新资源整合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该种模式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一些简单的结论及建议。

第4篇:科技发展利大的事例范文

    的确,科学技术是强大的生产力,是第一生产力,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激烈的国际竞争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取决于科技的发展。 

    当人类从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曾发生过三次重大的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又叫工业革命,它最早产生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它以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的应用和推广为标志,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第二次科技革命产生于1870年以后,它以电力(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使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气。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美国,它以电子计算机等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它使人类进入了计算机时代或信息时代。三次科技革命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大批新兴的行业和部门,极大的影响和改变了我们的日产生活。它使人类从农业社会进入到了工业社会,又从工业社会进入到了知识经济时代。可以说,三次工业革命使我们拥有了火车、飞机、汽车、轮船等各种交通工具和程控电话、家用电脑、手机等工具,使我们的日常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美好舒适等等。 

    从以上事实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三次科技革命给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的许多好处,但是,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科技的发展一方面造福人类,另一方面也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祸害,它是一把双刃剑。 

    生态环境是人类创造物质文明的基础。当人类在运用科技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给这一基础造成了损害,导致生态环境的危机。这是因为:1、作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手段的科技,随着它的改造能力的增强,也改变了自然环境的组成与结构,改变了大自然的循环系统。这就必然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例如化学农药的使用,在消灭病虫害的同时,也破坏了与人类关系密切的生物圈。2、科技进步促进了经济增长和工业化以及现代化实现,同时使对能源和原料的消耗量与污染物的排放量大增。众多的公害事件是由“三废”(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造成的。3、科技发展使人口的出生率上升,死亡率下降,造成人口的增长。1900年世界人口约有16亿,1999年增至60亿。人口的剧增要大量消耗耕地和其它资源。人们消费的高档化,如使用汽车、冰箱等都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4、高科技使战争与社会冲突的破坏性与杀伤力加大了,它们破坏生态环境,给人类生存的地球造成长期的贻害,如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就是这样。 

    过去在漫长的传统农耕社会里,人类虽然有毁林开荒破坏的现象,但数量有限,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上保持者相对的和谐。但人类进入工业革命后,环境问题则呈现严重越来越恶化的趋势。 

    历史上的环境问题尤其是环境污染,使人类自食了苦。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看看前人是怎样受到自然的惩罚的,以下这就是世界着名公害事件:(1)1930年12月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2)1948年10月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3)1948年美国多诺拉事件(4)1952年英国伦敦烟雾事件(5)1959年日本水俣病事件(6)1961年日本四日市废气事件(7)1968年日本的爱知糠油事件(8)1955年日本富山的骨痛病事件。从70年代起,随着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成果的投入使用,环境问题继续在扩大,致使公害事件更是频繁发生。近70――80年代的10年间,就发生了着名的十大公害事件:(1)1979年美国三里岛核电站溢出事件(2)1984年印度波帕尔农药泄漏事件(3)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件(4.)1986年瑞士巴塞尔失火污染事件(5)。圭亚那硫酸铊中毒事件(6.)巴西戈亚尼亚市核泄漏事件(7)。美国油轮泄漏事件(9.)苏联乌拉尔油管爆炸事件(10)伊朗超级油轮爆炸污染事件。这十大公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比前公害事件要严重得多。就目前来看,70年代以来,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都发生了危机,产生全球性影响,从而使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受到了严重威胁。这说明环境问题已经演变成全球性问题。 

    从以上令人触目惊心的事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三次科技革命中,如果人类过分强调科学技术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的种种好处,而忽视其副作用,尤其是忽视环境问题,就会出现以下现象:科学技术越发展,环境问题就会越严重。人类就会走入一个先发展——后污染——再治理——再发展——再污染的怪圈。 

第5篇:科技发展利大的事例范文

关键词:国际关联;技术学习;技术能力

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发展中国家通过外资引进技术与真正意义上的本土技术发展之间存在着距离,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发展虽然能够从对外合作的技术学习中获得支持,但是技术发展最终的目的体现于技术能力的获得,而不一定是仅仅以生产率的提高作为唯一的体现。本文从中国利用外资过程中主要关联模式下的技术发展活动探索在产业全球化进程下跨国公司投资对东道国技术能力的效应以及中国相关的技术战略。

1 国际生产网络下的中国信息技术产业

目前我国信息技术产业推进国际关联主要采取的模式是OEM(原厂设备制造)方式,OEM方式可以看成是一种企业之间的联盟形式,主要做法是供应商企业按照购买方的特定要求制造出成品,在购买方的品牌下在市场上出售。OEM购买方在设计、包装、造型和质量上影响制造方。同时,购买方干预供应商在设备、制造系统,以及质量控制系统上的水平,并给制造方提供建议,在许多OEM业务中,购买方对供应方企业的雇员进行培训,帮助他们使用以及维护设备,以及协助提高供应商有关的技能。OEM目前是我国本土企业与外国跨国公司在生产合作上越来越普遍的方式。虽然OEM方式在本质上还是一种双方就产品加工范畴内的合同关系,但是在目前我国的技术能力水平下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就该方式下产品购买方和供应方之间的技术关联而言,由于双方企业都有动机来保证OEM产品的质量,这意味着在许多情况下,购买方企业认识到提高供应方技术能力的必要性,在双方签定了协议之后,外国跨国公司(OEM的购买方)的工程师通常会驻在供应商企业中,推动技术转移以及必要的能力建设。因此,这个合作方式对OEM的提供方,即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技术学习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一般而言,在寻找新的供应方过程中有很高的交易成本,所以购买方一般不会在短时间内更换供应方,双方的合同关系一般能够维持得比较长。OEM对外国跨国公司的好处是能够使跨国公司找到低成本的生产者,同时也保持他们的技术优势。

对于信息技术产品而言,由于在价值链各个环节涉及的技术要求上巨大的差异性,以及产品自身鲜明的可拆分性和延展性,OEM方式作为与国外企业生产性关联(主要供应链关联)的初级阶段,随着产品供应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供求双方的合作将沿着ODM(Of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原始设计制造方)和OBM(OriRinal Brand Manufacturer,原始品牌制造方)方式攀升,供应方占据更高的价值链环节并实现更大的利润空间。这个过程与企业的技术能力之间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市场活动的发展阶段与技术发展的阶段是密切相关的(见表1)。

1.1 OEM方式在我国的发展及其效应

目前,我国信息技术企业的对外合作模式主要表现为给大型跨国公司进行OEM生产,这个模式除了受跨国公司的战略影响外,自身的市场活动的水平也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中国的信息产业发展阶段在技术创新上处于较低的水平,同时也表现为薄弱的国际市场活动能力。在这个情况下,企业强大的生产能力并不一定导致出口的成功,随着该产业日益竞争的激烈以及晶牌形象重要性的提升,劳动力成本上的优势并不十分重要,在缺乏知名品牌的前提下,市场分销和开拓仍然是依赖于跨国公司。

由于OEM方式在目前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出口加工区内的中小型企业中广泛发展,已经呈现产品生产能力过剩的趋势,但集中在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上,对一些技术要求较高的关键元件仍大量依赖进口。我国能够完全自主生产的通讯类产品门类包括程控交换机、电话机,这些产品都已经进入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状况,而且,技术水平越低的产品,生产能力过程的问题就越严重,1998年,我国手机市场主要由诺基亚、摩托罗拉和爱立信等品牌占领,国产手机市场占有率和生产能力都非常有限,而在此后的几年里,手机的制造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国产品牌手机的市场占有率从开始时的不到5%上升到30%,但在国产手机企业中,绝大多数企业仍停留在散件组装和整机组装阶段,掌握手机应用层软件和射频模块设计技术的企业不多,移动通信设备元器件与零部件的配套能力比较低,核心芯片(包括基带芯片RF芯片)、LCD、RF器件主要依靠进口。

虽然在OEM的实行过程中,相关的技术培训和技术转移活动经常发生,但OEM方式并不是一个自动通往技术学习的一个渠道,它对于技术转移的实现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和政府的政策支持。

从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验可以看到,东亚部分经济体是唯一成功地实现了依靠OEM和OBM方式推动出口能力提升的经济体,OEM和及其高级阶段OBM方式的安排在这些经济体中带来许多创新性的因素,成为当地的企业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优势的动态性源泉,虽然韩国已经走过了以OEM为起点借助跨国公司网络的平台发展自身技术能力的阶段,但目前的中国并不一定就将经历与韩国相同的过程。一些与中国开展OEM合作方式的日本企业认为中国企业的技术能力较低OEM方式对中国企业的技术能力的提升风险很大,因此日本企业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将自己的技术通过许可证来转移(Tho,Urata 1995:303)。OEM方式本身并不一定自动决定企业获得的技术能力的高低,有能力的学习者的努力会在OEM方式下得到进一步的强化。而对能力比较低的企业而言,OEM方式让他们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只能靠低工资来维持其竞争优势,企业所在的东道国必须维持这样的工资水平来保持直接投资的稳定的流人趋势。

1.2 外商与本土企业之间的技术关联与本地产业技术能力

目前我国外资政策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是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提高本土创新能力,采取的政策主要是鼓励高技术领域的外商直接投资,并以激励手段刺激跨国公司的创新性活动。

我国自1996年开始推出的对于外国企业设立这类中心的激励政策也促使了跨国公司本地R&D中心建设的快速发展。近年来,跨国公司建立本地R&D中心也成为跨国公司已全球战略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这类研究开发展中心大多是由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跨国公司设立的,例如,英特尔投资的Intel中国研究中心,微软建立的微软中国研究院,到2002年年末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中心约有400余家,累计投入研发金额近30亿美元。

考虑到技术的保密性和技术在行业内的领先,跨国公司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更加愿意设立独立型的研究开发中心。独立型的研究开发中心占了国外企业在上海设立的研究开发中心的41%。这个状况

在电子设备和软件等领域尤其突出。

这类研究开发机构的功能导向存在着如下问题:一是大多集中在应用性研究和产品的开发,从事基础性研究的很少,即以D(Development)为主,以R(Research)为辅,在创新活动上属于“二次创新”范畴。目前的一些实例表明,大型跨国公司新近投资的R&D中心中,兼有创新性研发活动的中心也开始逐渐增加,但所占比例还比较低。二是与本地产业发展的联系相对较弱,由于独立的研究开发机构一般直属于跨国公司在上海的控股公司(非独立的研究开发机构一般被认为是企业的内部行为),同时也是跨国公司全球R&D网络的一个节点,因此在发展战略上受制于跨国公司的整体战略,这对于研究开发活动中与本地的要素融合是不利的1。三是,在独资举办的研究开发中心的投资模式下,研究课题的设立和成果的应用范围都被纳入到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下的技术发展和人力资源配置的政策框架下,与当地分支机构在跨国公司全球化价值链中的定位相一致。而且愈是技术领先的企业,愈是倾向于采取独资的形式,以便自主管理,保护知识产权。不少跨国公司开始采取直接并购当地企业已有的R&D中心的方式,加以改造,为已所用,这个过程中往往削弱原有研究中心创新性研究的功能,或者被迫根据新功能进行转型,导致现有资源因重组而引发的额外成本。

除了在当地建立研究开发中心外,跨国公司与本地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也构成了技术关联的一种模式。但是,在外商投资企业与大学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发过程中,跨国公司对合作的最终成果一般都提出了独享知识产权的要求。

2 国际化开放背景下我国的技术发展战略

对中国而言,现实的产业全球化发展趋势与中国加入WTO的现实使外国厂商进入我国市场的限制越来越少,在信息技术产业中,核心技术的“先人为主”特性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产业长期性的创新水平提高。这里存在着一个利用外资与技术战略的自主性关系的命题,两者之间不存在根本性矛盾。在制定政策过程中,需要将产业发展目标融合到利用外资政策中,协助工业部门的技术升级。合理的战略定位是在扩大外资研究机构的“二次创新”效应的同时加大本国自主性技术创新活动的力度,而后者的重点利用政府力量替代部分残缺的市场,通过各方面政策及其相互协调,给技术创新以整体性的推动,探索技术创新的后发展道路。

对中国而言,除了以培育风险资本为目标的制度创新外,需要国家在以教育和科研资源储备为核心的关键要素上发挥积极作用,提高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韩国曾经是20世纪70、80年代整个亚洲地区OEM生产规模最大、最集中的国家,通过多年的OEM方式的实践,成功地实现了从技术学习阶段上升为技术能力的发展,其中很重要的经验就是政府有效的干预手段。韩国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政策(见表2)有效地刺激了企业提高技术能力的努力,同时对全社会形成一批高质量的人才发挥了有效的作用,这些因素都贡献于本国企业OEM的国际化生产活动中的技术能力建设,使韩国成功地以OEM生产为基础推进了本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借鉴韩国的经验,我国今后的技术政策应重点关注以下三方面领域:

一是加强基础性的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的研究推动创新能力的培育。除了现有的针对企业创新活动的鼓励措施以外,需要在政府相关部门介入下关注和重视基础性的研究,它作为WTO规则下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The WTO Agreement onSubsidies and Countervailing Measures,简称ASCM)中被允许的国家对技术发展的资金支持行为,可以避免补贴活动中的争议。根据因此,我们对技术创新的财政金融资助需要更多地放在支持产业研究和前竞争开发活动阶段的R&D,把基础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究作为今后我国科技补贴的重要对象。由于这个研究领域针对的技术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所获得的收益在短期内不大,但是它们可以积累起来产生很大的长期效益,能够像其他公共基础设施一样,使整个产业甚至整个国家受益,由于短期内的投资回报很少,企业一般不愿意投资,客观上要求政府和其他公共机构进行投资活动。这一投资行为在发达国家也是非常普遍的,尤其是欧洲国家,这个措施已经成为政府公共政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国需要把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技术培训、咨询、测试服务等方面的扶持转移到基础技术的研究范围内,避免与对我们构成约束的WTO规则相违背。

二是提高公共科技水平与加强政府采购支持战略性产业。信息技术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一方面需要国家扩大研发投入,提高公共科技水平。公共科技水平的提高对于缩短技术开发周期,提高研究机构进行技术转让的积极性有重要作用。高水平的公共科技水平能够转让时要价太高,让企业无法接受。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政府采购作为引导投资规模和方向的重要政策工具。政府采购可以有效地降低创新企业进入市场的风险,现实中这个方式尤其对本地企业的创新有一定促进作用。政府采购实施的对象应放在处于产品开发早期或未成熟阶段的产品,采购的策略包括预付定购金、以略高于成分和进口货的价格购买等,当然,这类采购要有严格的标准,并坚持平等、公开的原则。

三是重视自主技术标准的发展,提高产业安全。技术标准的掌握在我国未来该领域中的技术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目标是在现有的国际技术标准中寻求中国的位置,尽快摆脱一直扮演的“快速跟踪者”角色,挑战占主导地位体系标准。中国开发自主技术标准是应对信息技术产业国际竞争不断升级的一个积极的对策,是提高在该产业国际分工利益分配中地位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国在这方面存在两方面有利条件,一是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市场,为这样一个潜在容量巨大的市场设立一套标准无疑是有可行性的;二是中国具备独特的语言,构成一个天然的优势,我国可以在汉语特有的平台上在包括信息技术、通讯及生物技术等领域里开发相关的技术标准,并利用广大市场来加速推广的进程,从国内企业扩大到希望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公司,这无疑将成为我国改变在这些新兴产业上的利益分配格局的一个契机。

目前,在电脑和通讯产品领域,我国制定标准的一些事例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包括:自行研制的电脑微处理器(“龙芯”);自主的DVD换代标准EVD(增强型多媒体盘片系统)标准;自己开发的新的数码音频标准AVS(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取代MPEG(活动图象专家组);自己开发用于数字设备交流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标准(IGRS);新一代的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2003年底,我国信息产业部颁布了自己制定的WAPI无线局域网标准以来,引起了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的强烈关注,这个事实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技术标准对技术和经济竞争主导权的重大意义。

3 结 论

对中国的本土企业而言,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发展不仅仅包括从“免费获得的国际平台”那里被动地获得外国的技术蓝图,为了使能够实现可持续的技术发展,他们必须在根本上改变国内能力。需要通过外资政策和国内技术产业政策的配合,在扩大外资研究机构的“二次创新”效应的同时加大本国自主性技术创新活动的力度,重点利用政府力量替代部分残缺的市场,通过各方面政策及其相互协调,给技术创新以整体性的推动,探索技术创新的后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工业经济研究所.2004中国工业发展报

告――中国工业技术创新[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4.

[2] 中国社会科学工业经济研究所.2003中国工业发展报

告――全球制造业分工中的中国[M].北京:经济管理出

版社,2003.

[3]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2003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

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技发展战略问题研究[M].

第6篇:科技发展利大的事例范文

现代企业竞争,实质就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之争。企业要想在国际国内市场生存,就必须具有领先优势。而企业自主创新,要有正确理论指导,创新的高投入、高风险的特性,也使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创新规律,用科学方法进行创新,避免盲目创新和不合理创新,才能使企业自主创新高效而富有竞争力。这里,传统贸易基础理论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就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本文认为,只有依靠和发挥企业的综合优势,才能使企业规避创新误区,提升产品竞争力,形成品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因此,企业如何依靠各种综合优势,如何正确处理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规模优势理论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与对手优势互补的关系,是本文关注的焦点,借以开拓思路,寻找突破,引领企业走上自主创新之路。

1 企业自主创新可以遵循比较优势

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的产品上就具有比较优势,而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那些具有丰富劳动力资源,工资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发达国家由于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缺乏,故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改革开放,尤其是加入WTO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日益全球化,并即将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里,比较优势原理的运用功不可没。只有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更好地利用我国的资源禀赋,我国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利。事实上,通过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比较优势,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已在国际市场上形成竞争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缓解我国日益严重的就业问题,改善收入分配状况,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我国是最大发展中国家,发挥比较优势可以在国际竞争中扬长避短,获取较大利益并积累资金,我国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创汇就是例证。

但如果认为企业技术创新只能遵循比较优势,难免失之偏颇。有观点认为,违背一国比较优势去进行产业和技术上的赶超,结果总是欲速不达。一国最有竞争力的技术、产业结构,决定于该国要素禀赋结构,要真正赶上发达国家,必须在要素禀赋结构上先行一步。根据一国比较优势来选择技术、产业,将使该国产品成本最低,最有竞争力;能占领国内、国外最大市场份额,取得最大利润,使该国资本积累最快,要素禀赋结构升级最快,因而,技术、产业结构升级也最快,最可持续。国家经济发展必须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我国发展层次还很低,违背比较优势是急躁情绪,经济发展有其自身规律,不能拔苗助长。

本文认为,这种看法存在误区。如果只遵循比较优势原则而排斥其他优势理论来发展产业,会导致中国技术永远依赖发达国家,会导致产业结构永远落后,会导致经济发展永远赶不上发达国家。发挥比较优势并不排斥利用综合优势来推动产业升级。关键问题是,企业自主创新要掌握一个“度”。按照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工业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选择。一个国家靠初级产品,很难长期富裕。与初级产品相比,工业制成品生产可以从技术进步和产品差异中获取贸易利益。然而,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结构是一个长期动态过程,需要不断内部积累。我们反对的是违背经济规律、随意调整和提升贸易结构,否则,即使按比较优势去做,也会造成损失。虽然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资本短缺,但改革开放30年,并不缺乏发展资本密集型的工业上而成功的事例。年初浙江吉利汽车集团收购沃尔沃就是一个鲜活的事例,吉利集团成功选择发展需要消耗大量资本的世界最具安全性的高端品牌汽车,正说明比较优势和其他创新优势对产业发展并行不障,各种优势多元化产业发展战略,是企业正确的政策选择。

2 企业自主创新更要靠综合优势

发挥比较优势,并不意味着我国应完全放弃资本密集型产业。我国在许多资本密集型产业上都具有良好基础,仍然能保持较强国际竞争力。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同时,还要重视技术创新。具备同一比较优势又有历史传统的地方很多,各地在竞争中如何脱颖而出,关键在于能否实现技术的不断创新。只要新采用的技术比现在的技术好,就是技术创新。这一点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尤其重要。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技术差距,许多在发达国家早已过时的技术,拿到国内来都比现有的技术要好很多。只要拿过来,就是技术创新。众所周知,最前沿技术的研发费用非常高,失败概率也非常高,当然,研发以后的专利费等收益也非常高。我国改革开放届,连续30年实现了平均9.4%的经济增长。所有这些奇迹的发生,主要都是因为经济快速增长时较好地引进了技术。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发展中国家不需要研发了。当在某一产业上具备了比较优势而发达国家在同一产业上不具备比较优势时,我们必须进行自主研发。需要强调的是,重视技术并不意味着技术越高越好。研发新技术的动因在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开发新产品,在质量相同的状况下,成本总是越低越好。而且,由于国内的劳动力便宜,引进技术的同时,特别要考虑如何增加更多劳动力的使用。

通过技术升级和引进国外先进设备,资本密集型产业也将获得生机,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完全可以实现共同发展。市场机制下的一般均衡贯穿于比较优势理论的始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资源优化配置基础上,随着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资本积累以及技术进步,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可以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要素密集度可以逆转,没有一成不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资本密集型产业。一个国家并不是一旦生产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就永远生产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更是如此。用传统产业积累资金去改善企业自主创新条件这固然不错,但我国资金短缺只影响企业自主创新基本条件,并不排斥其他综合优势的发挥。比较优势解决的是贸易基础,而绝对优势从实践意义上讲,比比较优势理论更有意义。绝对优势,为一国参与国际贸易分工获利提供了可能性。而且,绝对优势是比较优势的前提,“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这里的两利与两害,都是指绝对优势与绝对劣势而言的。因此,企业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同时,创造绝对优势条件不可或缺,我们说的“国与国优势互补”,指的是绝对优势而非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涉及生产、市场、企业和政府政府几大因素,意指一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是否获利,由各种因素在相互作用。随着技术进步,产品生命周期发展等条件出现,企业完全可以采取其他竞争方式,形成竞争优势,也可以利用别国家要素资源条件进行跨国生产和经营。一个国家采用的贸易方式,由其发展历史阶段和国内外环境决定。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发挥比较优势可以在国际竞争中扬长避短,但企业通过自主创新,通过产业升级,通过政府的贸易政策,来发展不具备比较优势的高端产业,也可以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因此,各种优势模式的综合运用,才是企业自主创新的根本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说,发挥比较优势和利用综合优势加快产业升级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不能让企业仅仅遵循比较优势,那样会束缚企业的手脚。

第7篇:科技发展利大的事例范文

关键词:水利工程;大坝建设;防洪灌溉;优势劣势

中图分类号:TV69 文献标识码:A

大坝是随着人类科技发展而逐渐兴起来的,是人类改造大自然使得大自然能够为人类大多好处的伟大的发明,大坝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可以灌溉农业、西电东输、成为内陆航运、防范洪水等。大坝是一项综合工程,既有利于人们的生产更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保证。18世纪工业革命给全世界带来的技术的福音,水力发电能为人们梦想和日益渴望的一项工程。

1 大坝建设的优点

以我国为例,我国位于北半球,处在亚欧板块,而且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气候,季风气候在我国表现得更为明显。雨季来临集中,降雨频繁,时常会伴有暴雨来临,带来难以预计的损失。但是,尽管降水充沛,我国的淡水资源仍然匮乏,工业农业人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淡水资源,水利设施建设迫在眉睫。许多大型水库的设计和出现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必经过程,只有在汛期加大储水量,才能为后来的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水量,满足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1.1 三峡大坝的建设。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进入飞速发展阶段,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成为党和国家关注的方面,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成为目前的重点,要用东部地区繁华的经济发展态势来带动中西部经济发展,切实实现整个社会全面发展,长江是我国境内第一长河和第一大江,加上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经历两次汛期,跨越的地区很多,可以满足经济发展,所以,三峡大坝的设计和具体施工提上日程。大坝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轻汛期河水泛滥带来的危害,长江中下游经过我国经济繁华地区和鱼米之乡,尤其是在南方水稻种植是农民种植的主要产物。它的丰收和歉收影响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和农作物的整体价格。三峡大坝除了防洪作用之外,还有连接内陆航运、农作物灌溉,水力发电等其它方面的作用。大坝的设计和具体施工不是依靠单纯的原始数据,相反,而是依靠专家团进行多次的实地考察,地质学家进行多次的地质勘探和监测,测量和计算出河流的地下深度,岩石分布、有无断层,河流分支多少等其他具体问题都一一进行了解。三峡坝顶高程185米,最大坝高175米。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对周边省区的水资源短缺的情况起到了缓解作用。

大坝给整个社会带来的能源资源。一直以来,我国的石油都是依靠中东或者俄罗斯提供,我国的石油开采和探测落后,加上近年来,中东石油之争,各国经济发展对是有用量的增加,使得石油价格一涨再涨,成为妨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据权威杂志统计,按照整个社会目前消费的数量和速度进行估计,整个地球的石油竟会在未来一百年里消耗殆尽,因此,我国为了摆脱外国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控制,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形成新型的能源消费结构,探求绿色能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风能、太阳能和水能都成为各国竞相实验的新型能源。大坝的成功建筑可以为东部地区提供一定的水能,切实减轻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燃烧带来的环境污染,有无可估计的社会和生态价值。

1.2 大坝建设对下游居民生活和农作物带来的安全。长江是我们的母亲,它孕育了祖祖辈辈的中华儿女,给我们繁衍后代,自己的生活带来很多的好处,在现在更是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自然和社会条件。长江汛期时间长汛期、次数多,发生洪水更是频繁,给国家带来不可估计的损失,时刻威胁着居民的生命财产。三峡大坝的建设可以减少甚至避免其带来的洪水威胁,切实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1.3 大坝的建成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1.3.1 长江上游影响河床演变作为关键的造床质是砾乱卵石,不是泥沙。三峡一带属石灰岩地貌,这坝得怎么建才能防止滴水穿石?那水的压力如此之大,而三峡地区的脉形纵横交错,是极易发生地震的板块挤压地区,如此多的水聚积在一个狭长的河谷中,危险至极修坝后原来年年逐出夔门的砾卵石将一粒也排不出去,可能十年内就堵塞重庆港,并向上游逐年延伸,汛期淹没江津河川一带。

1.3.2 水库淹没耕地,移民和城镇迁建,会加剧本来就已十分突出的人地矛盾,并由此而可能加剧植物的破坏、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

1.3.3 目前库区的工业和生活废水年排放量已超过1Gt,沿江城市的局部江段已形成了较严重的污染带。建库后,库区水体流速减缓,复氧和扩散能力下降,将加重局部水域污染。

1.3.4 三峡工程将改变库区及长江中下游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一些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条件进一步恶化;对鱼的自然繁殖也会带来不利影响。

结语

从三峡工程一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每个水利工程在兴建的同时必然会产生许多对我们有害的方面。特别是大型水利工程,移民问题,泥沙问题,以及生态环境破坏,经济效益减少等问题更令人担忧。我们兴建水利工程是为了使人类更好的生活在这一“水”球上,但若不经切实真正有效详细的设计和思考,也许弊还是要大。若一个工程真正投入建设实施,我们一定要尽量减少它给我们带来的弊端,使得人们受之福而不患其灾。水利工程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方面,它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是水利工程成功的重要途径。不可否认,对水坝利与弊、是与非的审视,反映了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对于事物多方面的认识。但是,我们应当把这种审视是建立在科学和理性的基础上。水坝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有利有弊。对于每一项具体的工程而言,必须根据水坝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不同进行辨证的分析之后,用科学态度作出决策。对环境影响利大于弊的水坝工程,可以改善环境,应该积极建设。对环境影响利弊相当,但工程的资源、社会效益巨大,综合来看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据环境是可以改变的原则应容许其上马。对环境有严重影响,破坏生态环境的水坝工程,应坚决反对。只看到水坝的“利”,而忽视了水坝的“弊”,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掠夺行为,同样,过分夸大水坝的“弊”,反对在一切河流上建水坝,反对一切水利工程,决不是对待水坝应有的态度。

片面的认识只会导致偏激的态度。围绕水坝的是是非非,我们更应摆正我们的态度,针对各地形式各国国情,做出相应的判断。可以说,水坝的功用众多,因此其发挥职能也是多方面的。因而,我认为,对于水坝利与弊的考察更应在经济、政治、生态环境等方面寻找一个平衡点,基于利大于弊的原则,发展大坝。

参考文献

第8篇:科技发展利大的事例范文

在教育教学软硬件上的对比,旧的传统教育媒体如;黑板、粉笔、文字印刷教材、教学图片、实物教具与模型等较为简单可视可触的教育教学模式。现代教育媒体如:计算机、投影、动白板、U盘、电脑语音室等等转换为可视、可听、可动、图文并茂、动静兼容、声色并举、资源共享的立体教学。

随着现代社会不断的进步,旧的传统教育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在教与学中信息交流占据优势,教学方式现代化改变传统的以老师为主的单向教学方式,形成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方式。教育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行交互式教学,学生可以通过网上教学平台随时点播和下载网上有针对性的学习,极大丰富了知识面的感观认识,形象的生动文字和画面,学生犹如亲临其境、亲感其意、亲闻其“味”、亲触其“体”。使学生增大自主学习的兴趣及自觉性。教师教学资源的收集、教学课件的制作,利用网上交互功能与教师或其他学生进行交流,通过双向视频等系统共享优秀教师的远程讲授及辅导,充分利用网络的互动优势开展学习活动。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自由地发挥创造力和想像力,进而成长为具有探索求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优则先行,随着社会科技进步发展的趋势,传统单纯的美术教育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就要求我们美术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同时还需要具备除专业外相关其它学科不同层面的知识。自我校1994年以来就正式把第二课堂列入校本课程来开发,并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提出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共创和谐”的科普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提高他们的乐于探究动手和动脑的学习能力,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以“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为主题来进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几年来,主要开展了一系列科技活动,形式有参观、讲座、学习、竞赛等。有了发展方向和目标,教师们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认真学习并掌握先进的并富有创造性的美育科技,具有现代美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突破原有的单一的绘画、审美、创作形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自我完善,自我创新,学习新颖高超的美工科技技巧,努力走出一片具有学校特色的新天地。通过美术教学将各方面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接受美术知识过程中逐步产生对科技美术知识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与学生一起互动互学,提高创新能力。在第二课堂及工艺制作课中,倡导搞科技小发明,明确科技小发明是智慧与实践的结晶,是为将来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现代信息技术进入课堂给我们教师带来方便和生机。从2001年开始参加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大赛,当时的重点放在学生绘画作品上,教师着重从作品的形式、作品创新点出发,努力挖掘学生在构图上、在色彩上、在内容上的突破,为了参展而参展,在某种意义上获得较为喜人的成绩。每届参观回来的教师都做了参观汇报总结(特别是大会展示的科技小发明),经历了几届大赛并从中得到启发,总结当前展望未来。正好我校开展远程信息教育的学习,力推在教学上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多媒体白板学习使用等带来契机。努力思考在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上突破――为什么我们不能结合教育信息化把美术教学换角度去正确引导学生呢?例在学习美术中把(美术手工制作+科技小发明)相加教学,开创一种新课型。根据理念于是制定了:一、结合本地区、本校实际情况,开发具有本地区、本校特色的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在专业课程的主阵地上开展生动活泼的科普活动、动手实践活动。二、与校外教育、少先队活动和社会实践结合,有计划地开展科普讲座、参观考察、科技(绘画、技能)竞赛、创造发明、作品展示、进行小制作、小论文、小实验等形式多样的科普、科技活动。三、着力创设科学普及氛围。每班办好“科普小报”和“科技角”、宣传栏等科普宣传阵地,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氛围,让学生接受科普知识的熏陶,并促使学生投入到自我营造的科普氛围中。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市各级科技竞赛活动,磨炼学生的意志,展示他们的科技素质。每年举办一次科技活动节,每周三下午设定科技活动日,定期举办科普讲座和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小考察、小创意、科幻绘画等竞赛,并建立起严瑾完善的检查、考评、奖励制度,以提高科技活动的实效。为了计划得到更好的实施,老师们利用在第二课堂或手工课中都展演并讲解科技大赛上的作品、花絮、各种小发明的照片、模型逐步展示给学生观看,同时给学生传播现代美育科技精神和搜集现代科技美术信息及小发明最新信息。使学生在学习美术过程中潜移默化受到科技小发明的熏陶。教师不定期的收集古今中外发明家的事迹介绍给学生丰富他们文化艺术底蕴。例如: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2](英语: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1931年),是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科学家和发明家,被誉为“世界发明大王”。申报了两千多项发明专利权。迄今为止,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打破他创造的发明专利数世界纪录。又如:美术大师列奥纳多? 达?芬奇[3] (1452-1519) da Vinci Leonardo 全名列奥多?迪?塞尔?皮耶罗?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科学家,人类智慧的象征.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负盛名的艺术大师。他不但是个大画家,同样还是一位未来学家、建筑师、数学家、音乐家、发明家、解剖学家、雕塑家、物理学家和机械工程师等。他发明的自制巨飞行器,设计织布机磨针机器、医疗机器、兵器等、还绘制了一套人体解剖图解,至今仍被全世界广泛应用,他因自己高超的绘画技巧而闻名于世。他还设计了许多在当时无法实现,但是却现身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明。假设一下当时的信息技术有现在发达,世界科技又将是怎样的呢?

机器人技术是现代信息技?g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典型代表和技术手段,并且成为世界各国竟争发展的科技前沿之一,研制具有人类外观特征,可以模似人类行为、智能、情感与基本操作功能的人类型机器人,这都是人类社会发展一直梦魅以求的。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特点,新课型的教学重点放在研究技术含金量不算很高的“机器人”上,教学中反复放学生最感兴趣的机器人录象及设计图给他们看。例如:教师通过各种不同渠道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发他们搞科技小发明的意念,并鼓励他们多看多想多动手,从身边做起,注意观察生活学习中的点滴。给学生提出一系列可能让他们带着问题去思考:你们想让机器人帮助你做什么呢?机器人还能给我们人类社会带来什么呢?你们学习生活中还有什么要解决的等等。系列问题的提示从而加深小学生对机器人感悟。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学习生活做起,可利用现有儿童机器玩具特性,对其深入研究,对损坏的可进行部件拆改,大胆的尝试改进,培养学生爱动手动脑的好习惯。通过一系例的针对性的教学,让学生明白个人的聪明才智与社会科学实践相结合,艺术与科技相互动,将对社会科技进步产生巨大的作用。

第9篇:科技发展利大的事例范文

目前,成本会计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成本会计技术手段与方法不断更新,会计电算化已经或正在取代手工记账,而且在企业建立内部网internet情况下,实时报告系统成为可能。二是成本会计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传统上对成本控制并不关注的行业如医院、计算机生产厂商、汽车行业、航空公司等都对成本控制投入了越来越多的精力。实际上,不论是银行、快餐连锁店、专业组织还是政府机关,成本控制已变得不可或缺。

1.对成本会计理论的认识

1.1成本不属于价值范畴。《资本论》旨在分析资本剥削制度,因此从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中最普遍、最常见的商品的二重性人手,正是抓住了要领;但是作为成本会计教材也从分析商品二重性开始,这是为了说明什么呢?可能是一些理论工作者依据马克思关于价值w的公式:W=C+V+m,令成本为k,于是:w=k+m,移项:k=w-m也就是:成本等于商品价值减剩余价值。但须指出:这里的成本k是一个抽象,或者说,它是成本的本质部分,即社会必要生产费的一部分,并非成本会计作为对象的现实的历史成本。

马克思早在《资本论》第3卷第1章指出,成本具有一种假象,似乎它是价值本身的一个范畴。不仅指明是假象,并且正面指出,成本这一范畴,同商品的价值的形成或同资本的增值过程毫无关系。换言之,成本只是生产过程中的耗费,资本借生产耗费的过程来对劳动者实行剥削,但这种生产耗费与榨取的剩余价值率和量的大小程度是毫不相关的。由此可见,半个世纪以来借助从商品二重性人手来解说成本,从根本上是误会,从惟理上终于未能将成本是什么说明白。

1.2不能脱离生产力论成本。由于从商品二重性入手阐述成本,并由价值代表社会平均必要劳动量推导出成本之本质是社会必要生产费的一部分;这种从抽象到抽象的推导是不必经过深思熟虑,完全可以从形式逻辑推导得出的。以上不加区分地将废品损失断定为不构成产品价值的说法,当然也是不遵从辩证逻辑而按照形式逻辑得出的推论。然而这毫厘之差,却谬以千里。

一部人类社会史,特别是科技发展史中,每一进步的标志不是生产什么而是如何生产。乡村的水磨出现使人类进入农业社会,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进人工业社会,而生产力的提高总是和成本呈反比例而下降D半个世纪以来,科技总是从代用和缩微以及上规模这三方面促使成本神奇般地飞速下降。代用的事例十分普遍,用玻璃纤维代铜线传输信息,用量少、成本低、传输的信息量多,几不可同B而语。缩微的典型是电子工业,由电子管发展到晶体管,再从集成电路发展到第JL代的集成电路。如今不到手掌大的计算器在20世纪40年代居然是要占用两间办公室的庞大装置,因此它的生产成本以每10年下降90%的高速度展现出来。而以上诸方面的结果又使世界对铜、钢铁等传统材料的需求日趋下降,对节约世界非再生产资源又是好事。

以上所谓一念之差,是指过去只是从概念推导得出成本本质是必要生产费的一部分,却未真正理解社会生产力才是区别必要与非必要生产费的分水岭,而生产力又可由人力推进而变动不居的。可是过去的成本文献中再不涉及从必要费与非必要费二者的区别中探讨从不同途径谋求降低成本的措施的可能性。这无疑是根本性的欠缺。可以认为,成本会计除了提供信息,更应把如何谋求降低和优化成本当成更主要的任务,这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2.关于成本会计的独立性问题

成本作为企业一定时期内生产特定种类和数量产品的资金耗费,是任何时代的任何企业都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在走向市场经济的今天更是如此。那么是76否所有与成本有关的价值问题都可以纳入成本会计呢?显然不是。.现在有一种不良的趋向:各个学科(分支)都在尽力扩大自己的“努力”范围,拉长自己的"羽翼”,造成不必要的交叉和重复。

一般认为,现代管理会计是从原来的成本会计中发展而来的,由此成本会计的职能即扩展为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及成本考核等,形成了庞大的成本会计体系和内容,从而造成了与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的重复。为此有的学校将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合并为"成本管理会计",因此,西方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两大分支,在我国应分为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三大分支。成本会计应致力于"费用’’要素的反映与监督,以完全成本核算、变动成本核算及标准成本核算作为其主要内容。

3.关于成本会计的目标问题

成本会计目标是指成本会计工作应达到的目的和要求。成本会计目标是一定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产物,具有历史性、时代性,反映特定环境对成本会计的要求。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不同社会制度下,成本会计的目标亦有所不同。这是由特定环境下成本会计的对象、内容、性质及其职能作用所决定的,尤其是成本会计职能的制约。因此,成本会计目标应与其职能相适应,在职能范围内制定科学、可行、先进的目标,在目标的实施过程中体现其功能作用。

3.1成本会计的基本目标成本会计的基本目标是指成本会计的长期性、根本性、终极性目标,公认的观点是经济效益。成本会计正是从费用成本的计量、记录、计算及监督等方面着手,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并以经济效益为最高目标。成本会计的产生、发展,正是基于对费用成本的反映与监督,基于对经济效益的关注和追求,与经济效益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3.2成本会计的具体目标成本会计的具体目标是指成本会计实践中向谁提供会计信息、提供哪些会计信息、怎样提供会计信息。

3.2.1成本会计信息的服务对象。众所周知,财务会计是一种对外报告会计,其服务对象主要是企业所有者、债权人及国家政府有关部门。成本会计是一种对内报告会计,这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所决定的。

3.2.2成本会计信息的服务内容。成本会计信息的服分对象不同,所需求的会计信息也不同。服务对象的层次越高,所需求的成本会计信息越具综合性、全面性,反之亦然。其次,在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有关管理部门可能随时要求成本会计提供特定的成本会计信息,其内容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客观地讲,成本会计所提供的日常成本信息,从不同角度进行组合、分类后,可以形成全然不同的成本信息,以满足不同目的需要。对此可从成本费用分类和成本会计报表中得到答案。

3.2.3成本会计信息的服务方式。一是通过凭证、账簿、报表,提供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期间费用及其细节的账内成本会计信息,这些信息一般是定期、定向提供的。二是通过账外的统计、计算提供,如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加工成本、边际成本等。这些信息一般是不定期、不定向提供的。三是通过专题报告形式向特定对象提供有关成本信息。四是通过口头汇报方式向有关方面提供成本信息,如年终决算后对职代会的成本费用报告,回答有关政府机构、企业所有者的成本费用咨询等。

成本会计目标是成本会计理论的最高层次,对成本会计假设、成本会计原则等具有方向性、根本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