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技术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等待观望、缺乏理解、患得患失等社会心理障碍为了加快其推广应用,促进教育质童的提高,应采取心理的管理等措施,努力改善环境、提高认识、增强动力、促进运用、加强管理。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涵义
教育技术是教育科学的一门分支,我国教育界人士多引用美国教育协会于年提出的定义,即“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要把当今先进的技术应用于教育。促进学习是目的,过程和资源是对象,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是教育技术的范围。通过优化教育过程和教学模式,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它的定位在技术,但不是一种纯技术的概念,虽然脱离不了工具,却不能简单地看成是工具,它是智能性的系统技术。它包括与计算机技术相关联的多种传媒技术、网络技术、数字通讯技术、信息技术、远程教育技术、教育资源采集技术、教育软件制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还包括新的教育思想、观念、方法。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基本思想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使学生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媒体进行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是学生视听、思考、创造的过程,教师则通过设计、主持、示范和评价履行主导的职责。这种技术应用于教育,必然带来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模式、教育过程的深刻变革,必然会对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教学方法产生冲击,这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趋势。不难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包含两大方面一方面明确了教育技术不单是现代传媒技术的使用,也包括传统的教具、模型、挂图、幻灯的使用,以能否达到应有的效果为标准另一方面是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二者缺一不可。教育事业要发展,必须不断引人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因此,“现代教育技术”概念的提出具有促进作用。
二、现代教育技术推广应用的主要社会心理障碍
现代教育技术的恰当运用,能有效地发挥教育资源的作用,甚至能跨越式地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即使是在硬件设施不太完善的条件下,也应该挖掘潜力,努力增加现代教育技术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份额。然而,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运用,存在不同的心理状态,其中消极、落后的部分正日益成为一种社会心理障碍,制约现代教育技术的顺利推广应用。其一,等待观望。主要表现在对实施新教育技术的现实可能性方面,认为新技术与传统方法之间相距甚远,从教育观念、目标、程序、方法,到设备、技术,都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当前难以把握改革的分寸,难以确定跨步大小,担心若不尽快到位就会扰乱教学秩序,得不偿失论文格式川。鉴于现在条件还不充分,观念有待转变,师生的主导与自主关系尚须调整,技术尚待普及,而形势并不逼人,不如等等再说。其二,患得患失。认为一个课时的工作量,根本完不成改革、调整、制作的任务。既费时间还费精力。对教师要求提高了,待遇并没有按实施改革所耗费的工作量而确定,不如简单一点,多抓学时合算。其三,存在误解。现代教育技术是以‘学’为重心,力求达到使学生理解思考、自主学习的目的。但有人认为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与教师对学生的启发、指导存在明显冲突,这无疑会削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从而背离了现代教育技术的精髓。例如,有的多媒体课件本来是可以突破时空界限,再现某些景物或过程的,结果制作成了如同传统板书的提纲式的干巴巴的电脑幻灯片,运用现代技术只是节省了课堂上板书的时间,加快授课进度,其结果是导致新的“满堂灌’心〕。这实在是一种误解,因为问题并不在于技术,而在于运用技术的人。其四,观念落后。缺乏现代心理意识,观念落后,是一个主要障碍。如果单位领导和管理人员自己的心态不到位,对现代教育技术推广应用的意义、关键程序、具体操作等了解不深,就不可能制定出明细规则及相应政策,也就不可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加速现代教育技术推广应用的进程。
三、对策探讨
推广应用教育技术,必须从管理入手。现代管理思想强调沟通叫,也就是强调人的管理,将管理的重心由传统的以物为本转向以人为本,以人的心理状态为重心。如果充分调动了人的积极性,其潜力就可能发挥到不可忽视的一个大数字〕。变“重要”为“需要”—目标管理心理学理论明确指出,人的一切活动的基本动力,都产生于“需要”。就其原始状态而言,推广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并不能等于个人的需要,因为这种“重要”是社会的、组织的需要,而“需要”是自己的。马斯洛很早就将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不同的个体,对各层次的需要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中,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要”是高校中知识分子视为最重要的,往往带有很强的自我追求意识,有人称它为“成就需要”。
现行政策使高校团体的成就需要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种精神需要,在某些时候对有些个人可能上升为支配地位,强烈时会掩盖社会需要在个人行为中的成份—自己的需要是硬的,而学校教学和教改的需要是软的。有的人往往将个人自学、深造、研究、开发、撰文等成就需要,甚至娱乐,放在组织需要之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当然不会锐意改革。可见,重要仍是组织的,未变成个人的需要。因此,在高校的管理工作中,要采用恰当的办法,包括恰当的政策、措施、思想工作,以及必要的宣传、研讨、培训等措施,有效地调动教职员工进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应先了解教职工的需要,并进行具体分析,然后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质量目标非过程,将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规定为从教的条件,设置为教学质量的构成因素进一步将现代教育技术的有关内涵,融人相应的教学环节,确立恰当的质量标准和相应的学生考核标准。如前沿性内容、直观启发式教育、学生自主学习、综合能力培养等,尽量把组织目标与个人的合理需要科学地结合起来。对学生的质量考核,往往是对教职工工作的检验在此基础上,对两者有冲突的部分,作适当的调整,以协调个人需要包括思想工作、调整制度和创造条件,扫清障碍,实现目标,促使个人逐步把社会需要教学需要化为个人的需要。变“需要”为“行为”—定向激励有了某种需要,并不一定有那种行为,尤其是有几个不同需要时,其行为往往取决于各种需要的强烈程度。各种需要都可能产生相应动机,由最强的需要引发的动机占有一定优势,就会由它激励相应的行为。因此,变需要为行为要经历激励过程,使需要产生的动机激发为行为。需要有很强烈的客观性,而动机则是主观的。动机受社会、组织、文化、道德、个人品质的影响,经过了更深层的思维加工。因此,管理工作就是要充分了解教师的各种需要,了解他的动机结构,并从中分析出主导需要产生的优势动机,以及众多动机之间的相关程度和突出矛盾。然后因势利导进行定向激励,激发社会组织所期望的行为,即激发新教育技术改革的行为提出了一个心理动力场模型,模型显示被激励强化了的心理动力场,能克服困难、障碍,或绕过不利因素,迂回地达到预定的目的困。如计算机制作的动感课件,其功能效果远比旧式幻灯片强,但停留在一般号召是推不动的。有的单位结合实际情况,除作好大量宣传发动的思想工作外,一方面制定了课程质量标准和达标后的成果评定、奖励、交流办法以及超负荷工作量的报酬制度。另一方面设法解决起码的设备和技术难题。这些就成为激励因素,将个人的“自尊需要”、“成就需要”变为克服困难做好课件的行为,与组织的“重要”需要统一到提高教学质量的大前提下了。这就是定方向的激励策略。诸如“启发学生思维”、“学生自主学习”、“加强系统实践教育”等等改革,都要采取相宜的组织措施,通过定方向、定位点的激励,强化心理动力场,从而形成有效的改革行为。“激励”是组织管理的重要手段,其方式多种多样〔。在高校教师中,应主要采用鼓励性激励,尤其是多用目标性激励,使他们的行为既有连续性,又可发挥他们随复杂的教学过程采用恰当方式的机敏能力。在众多的激励手段中,必须使物质性激励与精神性激励相结合,且随着具体情况又有所侧重,才能事半功倍。变“以物为本”为“以人为本”—团队协作随着时代的发展,不仅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有了重大变革,而且高科技渗透到各个领域,使教学从嘴巴加粉笔的方式,向形象多变、生动再现、演绎发展的信息化模式转变。因此,拥有新理念的人,是教育技术改革的中心,再不是添置一点设备就能达到改革目的的。因为没有掌握新技术思想的人,设备只是一堆摆设。在步人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今天,社会发展中的许多极严重的问题不在于“物”而在于“人”。所以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管理,其重心必须由以物为本转向以人为本。再从思想导向看,我国长期有做人的思想转化工作的经验,有在艰难的条件下完成高难度工作的优良传统,都是强调“以人为本”,以思想导向、沟通为主要内容的思想转化工作。
由科技创新型人才的特征来看,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点并不在专业知识的掌握,而在于素质与能力的塑造、培养与形成,如求知欲望、探索能力、创新意志、合作精神等,是科技创新型人才更加需要、也更为宝贵的品质构成。但总体来看,我国在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教育中,尚没有在素质与能力构造上达到理想的培养效果。首先,创新教育理念较多停留于理论层面,还没有有效落实到教学环节,还缺乏系统性的培育措施,在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设置谋划、教材内容编写、教学方法模式、课程考试评价、专业实习实训、社会科技实践及专业论文撰写等许多方面,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与体制还没有结构性突破;其次,灌输式教学模式不能够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应有的自主探究与自由思考空间被教师挤压,抑制了学生强烈的求之欲望与创新意识,因此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与形成;再次,实习实训、校内外实践的不足也使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受到很大影响,这都不利于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育。因此,在科技与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立足于世界与时代的发展,必须以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作为支撑,以形成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教育模式与教育机制。
2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发展及构成要点
新世纪以来,教育信息技术得到了较为深入的发展,并对现代教育技术在应用实践及理论研究方面产生较大影响,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水平。在教学中,教师将新的教育技术(如视听媒体)与传统教学材料(如纸质打印教、练习等)结合起来,将计算机辅助学习方式与传统学习方式结合起来,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互助协作学习结合起来,都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使教学效果有大幅度提高。显然,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对创新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1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形成的脉络
2.1.1教育技术理论建构的基础是对建构主义理论的完善教育技术学科理论的基础是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系统论和教育传播理论,其中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随着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普及而逐渐发展完善,形成了新型学习理论及教学理论,其突出代表就是建构主义。进入21世纪,建构主义基于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实践,得到进一步完善,使其教育思想以“以学生为中心”转向“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相结合”,由纯主观主义的认识论转向主客观统一的认识。2.1.2教育技术学科理论的建构基于教育手段的科技化教育技术学科理论体系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完善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建构而成,因此,教育技术学科理论的含义包括三个内容:一是教育技术的意义与作用,二是教育技术的概念、原理与研究方法,三是教育技术的具体应用,三者共同构成了教育技术学科理论的体系。2.1.3建构主义与教育信息技术的结合使教学设计理论更趋完善可以说,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普及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实际应用并被进一步发展完善,使“以教为主”的教学理论和“以学为主”的教学理论有机结合形成优势互补、“教学并重”的有效教学设计。2.1.4信息化教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与形成信息化教学理论的形成是教育技术学科理论在中国的发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的形成使课程整合的“途径”与“方法”更为有效,更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2.1.5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创建基于信息化软硬件的建设信息化的软硬件建设是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支撑,是实践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技术与物质基础,包括功能完备的教学支撑平台、教学资源库及学科教学网站和不同学科的知识探究工具等。2.1.6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贯彻实施是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实施的保障在这方面,西方国家尽管走在了我国的前边,但我国教育部于2004年12月25日颁布的《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仍然意义重大,是我国教育改革系列工程中的一个阶段性标志。
2.2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构成要点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发展、完善与应用是一个不断探索与动态变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教育科技与教学理论共同发展与相互促进的过程。没有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基础,没有建构主义的完善,现代教育技术就不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与灵魂;没有科技发展对教育技术的融入与创新,教学设计理论及信息化教学理论也无法在教学中具体实现。因此,当将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开发及利用、教学管理及教学评价才有了合适的技术支撑,使得教师的教学愿望与教学设想得以实现,并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纵观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发展形成历程,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关键构成主要就是两点:一是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完善,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建构主义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的教学理论设计(包括信息化教学理论);二是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体系发展,使学校教育教学有了科技环境及相关理论的支撑。在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中,这两点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3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对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推动作用
3.1在教学关系上,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是由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课程教材、试验仪器、多媒体设施、互联网等)三者所构成的互动过程,教学中的三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彼此间的关系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最终效果。传统教学中至高无上的教师地位既淡化了教学环境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更压制了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西方的建构主义教育思想虽然彻底颠覆了这种主从关系,但是“矫枉过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关系又无形中抹杀了教师的指导作用。不难想见,如果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教师的主导性,那么教学过程中的引导、组织、开发、利用、管理、评价等必要环节就会缺失,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就无法有效发挥。因此,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在我国的“本土化”发展恰恰反映了这种担忧与思考,才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主体—主导相结合”的教育理论,使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并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基础。总之,在教师的主导下将学生推向教学舞台的中心,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会通过主动学习而得以体现。
3.2在教学行为中,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注重开发学生自身潜能
在教学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势必将使学生“主动式学”的行为给“逼迫”出来,使教师“灌输式教”的做法退居台下幕后。那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式学”可以带来什么呢?这就需要教师的“主导”了。也就是说,在教师将学习行为“还”给学生的情况下,教师的作用在于要对学生这一学习资源进行充分挖掘与开发。首先,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是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这是关键环节,是挖掘、培养、形成学术主动探索能力的必需过程;再次,是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通过探究掌握知识原理,学会实验、观察、推理、思考、归纳、总结等,同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还有,教师通过检测与评价来促进学生反思,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与科学精神。当然,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也能使教师的教学设计与主导作用更容易实现,这样就更有利于挖掘学生潜能,更有利于开发一切有益于教学过程的课程资源。
3.3在教学效果上,现代教育技术理论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媒体都是以物质形式出现的,教学媒体的利用效果大大高于传统教学媒体,再加上良好的学习情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维持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这种良好的学习情境正是教师所追求的。因此,我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古诗教学时,努力通过图、文、声等多种功能,给学生以适当的感官刺激,由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如教学《枫桥夜泊》古诗时,学生还未走进教室,我便打开计算机,播放早巳准备好的软件。整个教室里立刻回荡起旋律优美的乐曲。整个教室回荡着音乐,学生们在强烈的文化氛围的感染下,产生了学好古诗的强烈愿望。
铃声响了。我站在讲台前扫视了一下教室,只见同学们静静地坐在那里,注视着我。此刻,我饱含激情地开始讲解:“说起唐诗大家都知道,它是中国古诗发展的最高峰。许多作品虽然距离现在已有千年,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感受到中华文化那经久不衰的魅力。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这首唐诗并结识他们的作者。”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下,产生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这节课中,我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生动的语言,保持这种良好的学习情境,并使这种兴趣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再现诗中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诗句
诗是抒发诗人的感情的,而感情又一定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古诗中的情境,如果只依靠教师语言的描述是不够的。只有通过图画再现出来,才变得具体可见。《望庐山瀑布》,写的是诗人远望瀑布时所见的壮丽景象,歌颂了祖国的河山,把美好的想象与现实的景物极其自然地交融在一起。教学时,我让同学观看录像,瀑布在山顶上飞流而下,水珠进溅,水雾蒸腾,阳光一照,呈现出一派迷迷蒙蒙的紫色。陡峭的山崖;长垂的瀑布、飞溅的水珠,庐山瀑布的全貌便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至此学生对“紫烟、挂、飞”等词的意思有了感性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深探地体会到诗句虽短,但诗人却把瀑布的气势写到了极至!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由此激发学生热爱古诗,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朗读训练,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古典诗歌由于其艺术形成的特殊性,也就具有了语言、音乐、绘画、情感多种因素的美。在挖掘这些美的因素时,多媒体技术有着强大的、无可比拟的优势。古诗押韵合辙,节奏鲜明,读起来琅琅上口,悦耳动听,呈现出抑扬顿挫的音乐美。然而要想把古诗读出韵味来,也并非一件易事。因为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贯穿其间的往往就是“情感”这条看不见的线索。那么在帮助学生读懂诗句的基础上,我们就要通过朗读体会诗的节奏、诗的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使他们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寻隐者不遇》这首诗时,我在学生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诗画欣赏”。这时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我先让学生听配乐诗朗诵,伴着舒缓的弦乐,学生静静地坐在那里,眼中看到的是意境深远的写意画,耳中听到的是曲调宛转的古曲,充满激情的朗诵。此时,诗、书、画、曲多种美的因素融为一体,既使学生们的心灵受到了强大的感染与震撼,也使学生产生了一种要努力读好古诗的强烈愿望。学生有了读好古诗的强烈愿望,学生们在练习时都特别认真。一个同学读完了,其他同学真诚地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主动把自己对诗句的理解,用朗读表达给大家听。学生们积极地、主动地揣摩着、品味着诗句。这时,我悄悄地点击电脑,教室中再次响起舒缓的古曲。惊奇的是学生随着音乐的节奏用情地朗诵起来。朗朗的书声,悠扬的乐声交融在一起,是那样的和谐、那样的动听。每位同学都在朗诵中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美,朗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高职教育体系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生产、建设和管理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只有在应用技术和应用技能的培养模式上有大的突破,才能彰显高职教育特色。虽然现在许多学校都有较好的硬件设备来支持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教学,但是很多老师却还是喜欢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用粉笔一遍遍地在黑板上板书,用嘴一遍遍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每天一直在做着比较繁重的重复性工作。高职会计教学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以会计的语言和视角识别经济业务,并熟练的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证账簿和编制财务报表的能力。所以,教师的会计教学方案设计就应该围绕这项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进行。目前,现代技术应用于会计教学方面还存在如下突出问题。
1.1学生方面
我们通过对学生的日常学习所做的调查来看,尽管很多学生在课后都能对教材中的各种习题做解答,但是在进入会计技能实训环节后,无论是手工做账训练还是计算机做账训练,学生按照会计核算程序识别经济业务和进行账务处理的能力往往很差,很多学生在实训末期,不能独立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这两张最基本的财务报表,更不用说编制现金流量表。近年来,外购的仿真教学软件在会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大大增强了会计实践教学的职业性和仿真程度,但许多仿真教学软件的内容设计或过于复杂,或脱离实际,或业务形式单一,再加上高职学生普遍对会计准则缺乏深入的理解,很难将理论知识和经济活动实践很好的联系在一起,缺乏用会计语言和方法将现实经济生活中形形的经济业务信息加工成会计信息的能力。有的学生学了三年会计,毕业时大脑一片空白,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学校学了些什么。招聘会上,面对用人单位提出的专业知识技能要求显得极其不自信,根本就谈不上“零距离”上岗。这些现象充分说明高职学生对会计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效果越来越难以达到教师期望,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差距越来越大,与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
1.2教师方面
1.2.1教师的应用能力缺乏,设备利用率不高
虽然很多高职院校都已经建立了会计专业的实训室,但真正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会计实训教学主要局限在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训练方面,而大量的涉及会计学原理、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规定方面课程的教学内容(如会计基础、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该机财务会计等),教师还是习惯在传统的教室里进行。究其原因之一是教师的教学改革还没有与现代教育技术很好的融合起来。教师对先进的现代教育设备不能充分地利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资源的浪费。
1.2.2教学方法单一,仅局限于多媒体设施
近年来,很多高职院校都积极建设配备多媒体教室,但是70%的会计专业教师在对多媒体设施的运用只停留在幻灯片放映的水平上,而会计教学所强调的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却没有很好实施。有的学校从教育软件开发商处购买了若干项仿真模拟会计教学软件,但是许多会计教师还是不习惯或不愿意将某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实训软件的训练设计相融合,以充分利用会计仿真教学软件上课,导致仿真会计教学软件被闲置。
1.2.3教学模式陈旧,依然沿用知识点灌输教学
虽然很多老师都认可对会计专业学生加强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大部分教师早已经习惯了在课堂上通过粉笔黑板灌输如何做会计分录,而学生既没有对经济业务活动的感性认知,更谈不上真实的社会实践经历,无论教师怎样将会计实务讲得滔滔不绝,而学生掌握会计技能的情况很难尽如人意。比如基础会计教师一般都在课堂上讲过“月末要在调节未达账项,检查记账差错的基础上,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知识,但笔者调查发现许多高职学生虽然学了三年会计类课程,从来没有在教材上见过真实(或仿真)的银行存款对账单是什么样子,学生走上会计工作岗位后,如果单位没有安排老财务人员辅导依然无法独立完成该项会计业务。这说明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和方法的运用下,高职学生其实很难快速掌握诸如此类的基本会计技能。
2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滞后的原因分析
2.1现代教育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财务会计工作成果是财务报表,而财务报表反映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信息,对于一个普通企业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管理信息,企业普遍对保护商业机密和财会信息的安全性有较高的敏感度,使得会计专业学生的校外实习的瓶颈问题难以解决,能够接纳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的单位少、岗位少,即校外会计岗位实习很难满足会计技能训练要求。因此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大都把精力放在抓校内会计模拟实训上,支撑校内会计模拟实训的基础是充足的对口的资金投入。经调研发现,现代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已经成为困扰高职院校发展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外部原因之一。有些学校因为资金短缺,不能及时更新教育设施,导致学生校内会计模拟实训开课率较低,最终直接影响了这个学校的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培养质量。
2.2对现代教育技术设施的管理模式滞后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情况还取决于学校的管理是否得当。很多高职院校都普遍存在对现代教育技术设施的管理很不重视的问题。从宏观上来讲,我国发展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的高职教育时间不长,现代教育技术设施的在教学中的应用刚刚起步,很多方面都还不太成熟,建设进展也非常缓慢;从微观上来讲,学校没有对老师的严格要求和对设施的专门管理,也是导致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迟缓的原因。如许多学校为节省培训经费,大都是依靠现有计算机专业的老师兼职对现代技术设备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与专业课教师的具体教学组织工作难以很好衔接,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会计教学方法改革的积极性。
2.3缺乏有效的培训、考核和激励机制
因为培训和考核都是相辅相成的,从来就没有无考核的培训,也没有无培训的考核。很多高职院校对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培训工作重视不够,既没有建立起关于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会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考核评价体系,也没有建立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对学生会计技能实训成绩的评价体系。在调研“影响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教学的主要困难”这一问题时,有52%的教师认为“缺乏相应的推动和鼓励机制”。这就导致教师对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问题上“懒于应对”或“得过且过”。
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高职会计教学效果的途径
3.1增加资金投入,加强教育信息资源建设
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就需要有一套完整的硬件和软件设施,这就需要增加对高职院校现代教育技术硬件和软件的资金投入。所谓硬件设施,就是指学校的校园网络系统、教学软件的开发系统以及还有其他各种培训系统、应用系统和信息的存储系统。而软件设施就是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和它的应用软件或者教育技术方法等等。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很多学校只注重于硬件设施,而忽视了软件设施,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很多资源的浪费。所以,我们必须要增加资金的投入,用以加强对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来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率。
3.2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应用能力
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环境下,应当让会计教师在吸收最新的会计职业教育理论成果的同时,还拥有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和最新的计算机操作知识,能够依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自主开发新型的教学模式。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就需要有计划的对会计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第一,学校可专门设立教师计算机培训中心,有针对性的承担专业课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第二,组建一个高层的教授咨询团来解答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第三,定期举办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会计专业课公开观摩活动。在对教师的培训过程中,我们需要特别重视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3.3建立和完善考评机制
现阶段,许多高职院校对于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情况还缺乏考核制度和管理办法,教师往往只重视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更新,而忽视了如何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因此,对于高职会计专业而言,制定一套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的会计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和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设施管理考核体系尤为重要。有了科学的评价体系,便于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总结,也便于对管理者的服务水平进行考核和督促。如利用评价体系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进行考核,还可以对会计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定期评选出优秀的会计教师来做榜样,鼓励其他教师积极开发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对学生会计技能的培养;还可以积极开展会计教学模式改革竞赛,评选出师生相对公认的会计教学模式,以激励引导其他老师。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设施管理考核体系的建立,有利于促进会计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如学校需要购置多少先进的现代技术硬件设备,这些设备能不能在会计教学中顺利的高频率使用,应当是管理者的核心工作之一。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设施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应当围绕这一核心而设计,以促进现代教育技术设施的利用率不断提高。
4结语
当前的班级授课制,把数十名年龄接近,而知识基础、能力、兴趣、气质和性格都不相同的学生编成一个班,接受统一的教学内容、方式,按着统一的教学要求授课,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很难满足不同学生的多种学习需求与发展差异的要求。这就暴露了班级授课制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很好地对学生时行因材施教。而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智能教育环境,却改变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能很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充分地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如同一学习内容,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与需要,对学习内容的难度与练习次数进行不同的选择,由于教育资源题库可以为不同的学生出不同的习题与试题,学生可以选择学习不同难度的知识与题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自由选择,这样就能实现因材施教,促进了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所建构的智能化环境,为解决学习困难生的学习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方面都有特殊的价值。在网络中心,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态度、信心与习惯等自我测试与诊断量表,学生可自由选择使用。学校还可以根据学生测试结果及日常行为观察,建立学生电子档案资料系统,综合判断一个学生的个性,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结合教材内容提出各种问题,让学生借用网络解决问题,启发思维,开拓学生学习内容的广度、深度与难度,这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四种品质。第一,发展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中,老师会经常组织学生开展网上辩论活动与信息交流活动,动员全体学生参与,并让学生在网上尽情地发表各自的独立看法,这就不知不觉发展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第二,发展学生思维的批判性。老师根据教材内容与本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向全体学生提出有问题的问题或不当的看法,让学生在网上讨论,要求学生自己去网上找到各种解释,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观点,批评错误的观点,这就发展了学生思维的批判性;第三,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教师依据课堂教学内容学习的要求,提出由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讨论,逐渐把问题引向深入,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第四,发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网络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丰富无比的学习信息资源,学生可以自由在网上学习与找寻问题的答案,这为解决各种学习上遇到的问题,提供广泛的思路,发展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能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1.1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符合现代教育规律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将信息以多样化、非线性的形式加以呈现,其具有以下特点:①在知识结构方面,现代教育技术是一种以人类思维方法组织教学信息的方式,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需要和学习能力来安排自己的学习。由于传统教育结构是线性化的,因此,它根本无法多层次、多角度地获得知识信息,而且无法按照教师的教学计划来完成学习。②在认知过程方面,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揭示了人类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阶梯式发展过程;传统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过程,由于对理论知识的感知、理解、巩固和运用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周期,对于学生来说难以熟练掌握运用,不利于于阶梯式发展过程的形成。而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很好地将感知、理解、巩固与运用融合为一体,有效地促进个体主动参与、运用知识的递进式学习过程中。
1.2可个性化自主学习,形成相互协作的教学环境
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也有互动教学环节,但只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在课堂上被动地互动教学,没有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使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呈现多元化,既有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课堂互动,又有课下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跨越时空的互动,也有同学之间的无限制的自由交流;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和机器之间的人机互动,这些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极大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所有这些显然是传统教学所无法完成的。
1.3促进了教学手段的发展,丰富了教学内容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将声、文、图像和动画集于一体,能够将抽象、晦涩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能够将复杂的物体通过动画及虚拟现实技术变得简单易懂;能够超越现实空间和时间,生动展示历史或未来的认知对象;能够将现实世界难以完成试验、操作过程等在虚拟的世界里得到很好的实现,并且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这些都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占有的时间不断扩大,使得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状态。
2农业生产机械化课程实践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农业生产机械化课程的实践性很强,由于现在的学生年龄小,没有参加过农业生产实践,仅仅依靠老师在课堂上讲授根本无法学生理解及掌握本课程的内容,但由于受到时间、地域及季节的限制,农业生产机械化化的实践教学受到诸多的限制,有一些实践教学根本无法完成或只是部分完成,这些也极大地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2.1学生的重视的程度不够,与教师互动性不强
实践教学虽然是教学的一部分,能够增加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但许多同学对实践课没有兴趣,认识程度不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态度不认真;由于生产单位条件比较苦,部分学生怕苦怕累,致使实习无法完成;教师在进行实践课讲解时,大部分学生只是被动地与老师进行互动,从不主动提出问题,课下与老师之间更是基本零互动,影响了教学效果。
2.2学校实践教学的硬件条件无法满足教学需要
本课程的实践教学需要编制不同的作业机组来满足不同机器的作业工艺,如耕地、整地、播种、田间作业工艺和收获等。这需要很多与本地域农业生产相关的动力机和作业机,并且要求学生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会熟练运用和操作这些机械。但由于学校的经费限制,不可能全部购买这些农业机器用于实践教学,虽然学生也参加过春播实习、秋收实习,但这些实习只是参观实习,学生也没有动手的机会,无法增加对这些内容的感性认识。
2.3由于季节性限制,实习生产单位不愿意提供实习地点
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很强,无论是春播还是秋收都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学生到生产单位实习,势必影响生产单位的农业生产。因此许多生产单位都不愿意接纳前来实习的学生,有的生产单位碍于情面,虽然同意学生实习,但由于现在农业生产单位的农业机械都属于私人所有,怕影响生产和出现安全事故,不让学生实际操作这些机械,严重影响了实习效果。
3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下农业生产机械化实践教学改革的对策及设想
3.1以多媒体技术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技术是信息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涉及音频技术、图形与图像处理、计算机动画技术、计算机视频技术、多媒体著作工具以及多媒体软件开发技术等。教师在讲授理论课的时候,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所要实践的内容以动画、视频或者其他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要求学生课下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手段,去获得所讲授部分的多媒体内容,并要求学生将所找到的相关多媒体的内容用QQ或E-mail发给教师,作为给学生平时成绩的依据,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2以互联网为中心,加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
互动教学法是教学方法中的一种,课堂上的互动不仅能够使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课下互动,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思考课堂讲授的内容和预习新知识的时候出现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课下互动可以采取给老师打电话方式,也可以采取一些联系工具(如QQ、E-mail和微信等)同老师联系。对于经常与教师主动互动的学生,也作为给学生平时成绩的依据。
3.3以3D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为中心,建立虚拟农机实验室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在现实世界比较困难完成和不能完成的试验在虚拟现实的环境中得以完成。虚拟农机实验室主要包括农机配备虚拟实验室、农机作业虚拟实验室。虚拟农机实验室里的动力机和作业机都是根据实际的农机通过3D建模建立起来的模型,模型具有的功能与真实的机器具有的功能一样。机器类型既有传统的机器,也有目前在农业生产中应用较多的现代化机器。在农机配备虚拟实验室,学生可以根据农业生产单位的实际需要,输入相关的参数就能够自动从虚拟动力机库和作业机库设计出几种机组的配备方案,最后根据实际需要再确定出机组。在虚拟农机作业实验室,学生坐在虚拟操作台上,对农业作业机组进行操作,就如同亲临现场一样。如耕地作业是采用内翻法还是外翻法,学生根据选择进行确定,然后根据选择的行走方式,学生就像亲自驾驶真实的农机一样,在田间耕作,当行走路线发生错误时,电脑会发出提醒;当耕作完成后,电脑会根据你操作的好坏,给出一个成绩,并自动记录到该学生的记录下。教师根据每次操作的成绩作为给学生平时成绩的依据。学生将耕地、整地、播种、田间作业工艺方法和收获的方法等在虚拟农机实验室操作熟练之后,再到实习单位去现场实习,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没有条件到现场实习的院校,通过虚拟农机实验室的训练,也基本能够达到实践教学的要求,且不受时间和季节的限制。
4结束语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个教育术语,它是利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知识与成果,为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利用科学理论去研究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特别是以计算机为主要载体,对教育技术进行改变、演化,它对教学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以全面地安排教学活动的计划和实施,对教学的整个过程进行调控、评价和管理,以达到教学的高效化。
1.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是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教育技术水平的提高,对现代化教育起了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现代教育现代化的主阵地。在现代社会,知识和信息成了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衡量参数,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会对全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教育领域更是如此。现代教育技术的提高,对国家教育正产生着不小的影响。
2.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教育的形式
教育形式的变化,其实就是教育技术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的出现正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去冲弛教育发展的结果。计算机技术的出现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标志,它使远程教学成为交互性的教学新形式,智能技术和虚拟技术大大变革着实验室的工作效率,课堂中的应用使教学形式系统化、规范化,学生可以不用老师的教而去自学,这产生了高效的课堂,这些都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3.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走进课堂后,优化了教学环境,使学生的同步、远程、合作等学习方式变为现实,学生利用平台信息创造各种实用的科技产品;学习都可以随时随处寻找各种知识信息,创造性思维得到极大提高。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正逐步展开,这让学生处于中心位置,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多面培养。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地位和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信息时代的今天,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信息。不用说,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是以计算机为载体,计算机技术能力已成为信息时代中每个公民必不可少的素养,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传播手段和方法,让更多的人获得学习的机会。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着手重点打造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化教育大环境,让我们教师队伍的信息技术素养更加硬朗。
三、现代教育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变化
现代教育技术无处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学习和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尤其在教学中,它不但可以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它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地探究接受信息。在阅读方面,电子书刊的出现大大地影响了我们的阅读方式,它向我们展示了全新且更加高效的文字阅读检索方式。在电子刊物中,阅读对象变成了声音、图像和三维动画多种媒介,极大提高了人们的阅读兴趣;在信息检索方面,只要输入准确的关键字,便可快速地获取想要的信息;在写作方面,以前老土的手写方式已显得落后,键盘输入、扫描输入和语音输入已成主流,图文并茂和声形并茂的多媒体写作方式也变得更加流行,超文本的构思写作和电子资料库中的阅读写作已被高级用户所青睐。四、现代教育技术如何应用于课堂教学现代教育改革的步伐中载入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力量,诚然,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也呈现着它不朽的魅力。太多的新媒体和新手段在不断地应用于课堂教育,这些新手段和新媒体也正对我们的教育理念、方式带来不小的变革。首先,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
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它准许我们的学生根据个人的实际能力和需要来制定自己的学习路径,也为教师提供更加纷繁、更加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其次,在小组协作中充分利用媒体学习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习摆脱以书本和老师为中心的束缚,使学习呈现多样化,提高信息的表现力,进而使学习变得简单而有效。
四、总结
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模式可以说是很生活化的,抽象的教育知识变得生动和形象化,所以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同时,对孩子也产生了一定的吸引力,更容易实现教学的目的。科学技术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重点,在讲授科学知识的时候,抽象的概念和枯燥的工艺原理,这样传统的方法是很难吸引孩子们的兴趣,而直观的现代教育技术,将使我们的幼儿园教育实现一定的结果。所以孩子们需要使用在幼儿教育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很多人认为,手指的活动可以控制孩子的神经系统和使大脑发育进一步的完善。在许多游戏中,孩子们都非常喜欢一个游戏,那就是手影游戏,它是采用手编织出的各种形状的游戏,它可以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游戏中可以用手编译不同形状,孩子会对这种现象感觉好奇,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可是手影游戏需要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进行,幼儿园一般都是利用灯光,灯光的局限和孩子的分布比较分散,不能让孩子们一起玩游戏,相比之下,可以使用幻灯将手影游戏反表现出来,游戏将不会受到影响,光源和时间能得到保证,孩子可以集中在一个画面进行游戏,屏幕的高度调节可以在任何时候进行,并且显示的相对集中和明确,对于幼儿在游戏操作的时间更加便利,充分地调整孩子的兴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先通过手教的方式教幼儿简单的手影投射,让他们体验到游戏中的乐趣,掌握手影的技能。通常需要通过看动画片、看书,四处寻找周围事物,为孩子创造丰富的素材,以丰富孩子们的视野。当年幼的孩子对编手影的技巧基本掌握时,教师可以指引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做出各种花样,促进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力。幼儿在编手影的进程中,需要敏锐的手指移动,因此它可以在幼儿智力的发展中发挥作用。注重课程内容选择的科学性,同时也建立积极的教育过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方法,充分认识到现代媒体的价值,改善其使用视听教育,以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益。随着现代教育技术改革,还要具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的能力,包括视听媒体技术、视听教材、多媒体教学设计技能的组合。使现代教育技术真正成为实现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更好地履行幼儿园教育的职责。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游戏活动中的作用
在幼儿园教育中,游戏是一个很重要的构成部分,也是幼儿活动的根本方式。幼儿园教师要充分利用游戏的目标、内容和性质等方面,根据孩子的特征和年龄,在幼儿游戏全方位的现代教育技术渗透的过程中,做到创新的进一步深化。
(一)现代教育技术打造游戏的良好氛围教师可以在手工课上使用多媒体技术,将其充分发挥出来,让课件变得灵活,对相关问题的图像进行设置,更换老师的讲解。比如在泥工制作课,做一只乌龟,教师可以把制作乌龟的步骤拍下来,根据流程将步骤显示在教室墙上,孩子们可以按照步骤来进行制作乌龟,降低老师的讲解,幼儿就多了自我的探索,现代教育技术的特殊功能可以更充分的体现。在表演课上,老师播放一些音乐,让孩子们自主的进行。引入现代教育技术进到幼儿园教育后,可以使用投影机来显示各种歌曲、舞蹈,这样可以见识到很多的动作,感受到音乐与节奏进一步的合作,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体验到表演的喜悦和乐趣。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游戏中积累经验幼儿园的条件都不一样,丰富幼儿游戏体验的程度也不同。条件好的幼儿园,可以组织幼儿参观一些场馆,如在公园、超市、农场等进行游戏,有的幼儿园条件不好,只能经过图片和枯燥的讲解,让幼儿来想象活动场所的样子。在幼儿园加入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后,老师可以将真实的活动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减少实际参观的次数,让孩子们不再想象,有效的节省了教师讲授的时间,可以提高活动的效率。
三、在日常生活中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
(一)拓宽孩子的视野在放松的时候,可以准备一些知识性的内容,让孩子们自己去阅读,或者有计划的安排机器自动播放,这样可以增长孩子的知识。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做一些充分的准备,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孩子们自然会被吸引到知识的海洋。
(二)促进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交流让幼儿教师和家长更方便的沟通联系,家长可以通过信息交换系统,查询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况,甚至看到孩子们在课堂上的活动图像,可以对教师、幼儿园提出意见。教师还可以通过信息交换系统中了解到孩子在家里与家长的情况,实施对幼儿的即时教育与保育,进而更多完善和管理儿童早期教育体系。
(三)促进安全措施的落实安全事故是在幼儿园最敏锐的话题,因为孩子们都是父母的宝贝。信息系统可以用来监督孩子们的活动,以便即时解除安全隐患,可以用于家长接送交接过程,可以用来防止假冒者领取孩子或儿童丢失。
四、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幼儿的表达能力
一、使用计算机媒体,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媒体能以其清晰的图像,绚丽的色彩,生动有趣的动感画面深深地吸引每一位学生,毫无疑问地会受到学生的欢迎。比如在教《太阳》一课,学生无法理解云、雨、风的形成,我们在制作课件时,将云、雨、风的形成过程用多媒体展示出来,使学生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如《回声》中的水波、声波的返回可用动态图片来突破难点。《黄山奇石》中黄山风景的神奇,《镜泊湖奇观》中湖光的秀丽都可用影像来突出重点,激发学习兴趣。
二、找准媒体与教材的切入点,适时运用媒体。
“适时”就是要求媒体的运用要选择最佳有利于学生掌握吸收知识要点,使训练效果达到最佳时机。比如《燕子》一课的教学,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展示出一幅和风拂面,桃红柳绿的春景图,以及如音符般优雅的燕子身影,再配上燕子欢快的啼鸣,伴着这如诗如画的意境,《春天在哪里》的旋律响起,学生一边表演,也齐声欢唱,从学生优美的动作,沉醉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心中感受的不只是文学,而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春的世界,陶醉于芬芳醇美的春意之间。所以语文课不只是语言的机械操练,可以凭借气氛音乐使音乐智能有所发展。
三、媒体运用必须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