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实心球教案范文

实心球教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实心球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实心球教案

第1篇:实心球教案范文

2020年1

上课时间

周次

课次

应到人数

实到

运动负荷

场地

课的任务

1.行进间拳击基础练习让学生熟练的掌握动作要领。

2.击打实心球加强出拳的准确性和击打力度。

3.培养学生认真学习、刻苦训练、意志坚强的训练作风。

教学内容与要求

时间

次数

组织教法

一.准备部分

(一).课堂常规

1、整队、师生敬礼问好、报告人数。

3、宣布课的任务、内容,安排见习学生。

要求:站队快、静、齐,精神饱满、礼节到位,注意力集中,明确课的任务,强调本次课练习的手段及练习密度,注意练习安全。

(二)热身活动

(1)平躺按照、肩、肘、腰、胯、膝、踝、的循序,依次活动。

(2)原地按照、弓步压腿、侧压腿、前后踢腿、起跳伸展等活动依次进行。

(3)拳击专项热身:小游戏贴人

1、利用拳击动作进行拍打、提高训练情绪。

2′

6′

2′

(一)组织如下图(×

学生

老师)

××××××××

××××××××

组织:集合整队、清点人数,出勤情况。

教法:口令法、讲解法。

(1)组织如下图;两排前后间隔一米,教师领操,从拉伸开始活动,变换动作时有提示信号

×

×

×

×

×

×

×

×

×

×

×

×

×

×

×

×

教法:教师指挥、计时有序进行,提示动作和部分。

教法:教师指挥、提示,按拳击动作节奏变化

组织如下图:

×

×

×

×

×

×

×

×

×

×

×

×

×

×

×

×

1、教师讲解练习内容方法

2、指导练习、语言提示、计时。

二.

基本部分

(一)

练习拳击基本拳法

1、行进间出拳

前手直拳

后手直拳

左右直拳

动作要领:

在步法移动时,身体重心要平稳,开始训练要慢速,熟练后加速,脚掌尽可能不离地面,全身放松。

动作要求:

体会步法与拳法的协调配合。

(二)

两人一组加强出拳的准确性和击打力度。

动作要领:

1、左直拳由基本姿势开始、出拳的同时转跨,通过身体的转动带动出拳击打实心球,增加出拳的力量。

2、出左直拳时,右直拳保持防守位置不动,

身体重心保持在两腿之间,身体不要上下起伏。

3、出拳路线呈直线、拳的高度与肩同高,右直拳动作要领同左直拳。技术要领注意蹬地、转跨、送肩。

三、结束部分

1.放松练习:

放松性活动,着重调整呼吸、放松手腿部肌肉。

伸拉全身各关节、肌肉,调节呼吸。

2.对本课进行讲评,总结本次课教与学的完成情况。

3.宣布下次课的内容安排。

4.师生再见

5′

20

5

`

组织:×××××××××××

×××××××××××

要求:快速、安静、整齐。

教法:陈述法、讲解示范法。

组织:×××××××××××

×××××××××××

要求:快速、安静、整齐。

教法,讲解,示范法、口令指挥、集体练习,个别纠正。

课后

评议

小结

第2篇:实心球教案范文

关键词:前抛实心球;控制策略;防止措施;伤害事故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07-0069-02

一、强化一个安全责任

强化一个安全责任是对老师和学生同时提出的。

作为教师在强化安全责任时,要知道这是一节器材体育课,这个器材——实心球使用不当会有一定伤害性。所以教师在课的设计、课前准备、课中使用实心球以及课后归还实心球时都要考虑周全,面面俱到,将危险排除在预料之外。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任何一个小小疏忽都有可能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安全这根弦一定要绷紧,一定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与危机感。

作为学生也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课中一定要服从老师安排。哪些事可以做,知道哪些事不可以做,知道什么时候捡球、什么时候投掷球,这样使学生在主观、行为上对这节课引起重视。

当老师与学生两种安全责任同时到位时这节实心球课的安全系数就有了较大提高。

二、细化两种讲解

第一种讲解就是讲实心球有可能出现的危险状况:实心球在投掷过程中有可能停球砸到脚、准备时用力过猛向后脱手实心球砸到后面同学、不听信号乱抛砸到人等。以这种方式告诉学生,让他们知道什么地方容易出现伤害事故,又会出现怎样的伤害事故。

第二种讲解就是讲解练习方法。对于持球练习,教师一定要在学生持球练习之前对学生讲清、讲细。采用什么样的练习方法、用什么方法停球,什么信号是停球、什么信号是捡球、什么信号是投球等都要讲到。这样学生就会知道什么样的信号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完成什么事。这样,这节课就不会乱,就会大大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几率。

三、做好三件事

做好三件事分别是看(kàn)、数、看(kān)。

“看”(kàn),是指教师看投掷实心球教学整个过程。在投掷过程中教师要看一看是否所有球已经到准备投掷实心球同学手中,看一看准备投掷实心球同学前后、左右的距离是否已经达到安全标准,看一看投掷信号下达后学生是否将手中实心球已经全部投出,看一看停球同学停球方法是否正确。通过看,教师可以确认在相关信号下该做的事情是否已经做完、做好,为下一个信号的发出提供了安全保障。

“数”就是数实心球个数。在分发实心球时教师要数一数已经有多少个实心球被用于课中,在练习前教师要数一数准备投掷同学手中实心球个数与所分发个数是否一致,不一致一定要找到,放在投掷区的中央(在分组时,有可能个别组少1人),实心球内容结束时教师要再数一数实心球个数是否与分发个数一致。通过教师数实心球个数主要是防止课中多出的实心球在无人看管情况下有可能带来伤害事故以及防止课后球落操场上,下课后其他班级同学捡来乱投而带来伤害事故发生。

“看”(kān), 就是看管好球。课前老师准备好的实心球放置在操场上,一定要安排将要上课的班级体育委员看管好实心球,不许其他同学拿球来投,同时他自己也不能拿球来投。看管实心球同样出现在课后,从下课到下一课上之前同样也安排体育委员看管(我们体育教师一般是担任同一个年级好几个班的体育课,很有可能一个下午有三个班是同一个内容)。通过看管好实心球,可以有效杜绝课间老师不在的情况下伤害事故的发生。

做好看(kàn)、数、看(kān)从上消除了伤害事故产生的可能性,为进一步落实实心球课中安全提供了保障。

四、做好四个步骤

步骤一:停球

同伴投掷来的实心球到脚前面是滚过来的,如果用不正确的停球方法,即使是滚过来的实心球也有可能对脚造成伤害。所以,我们一定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停球方法,即用脚底停球。同时要告诉学生判断来球只能是左右移动,不能前后移动。通过停球的学习可以有效杜绝由于使用不正确的停球方法而带来伤害事故的发生。

步骤二:捡球

学生将对面滚过来的球停好后,教师不要立刻下达捡球口令,而是看一看投球同学是否将球已经全部投出,确认后再下达捡球口令,同时要求学生捡球时不要抢,捡到球后不要抛着玩,要双手持球于胸前,等待老师下一个口令。这样整个捡球过程就不会乱,就不会出现乱中出错的现象。

步骤三:预备

在预备过程中要求学生双手将球从胸前平稳移动到头顶后方做准备,整个过程速度不能快,防止由于向后用力过猛将球从脑后脱手,伤害到后面同学。

步骤四:投球

学生准备好后,当听到老师哨声(设定哨声为投掷信号),学生必须将手中球全部投出,如果出现特殊情况无法将球投出应将球还原成捡球状态。这样就会有效防止少部分同学拿到球后,感觉到新鲜先玩一会儿,等其他同学投完了,他才匆忙投出,以这种态度投出去的球难免会出错。

通过对投掷过程中的停球、捡球、预备、投球四个环节提出具体要求,为整节课的投掷安全提供了保障。

五、确定五个距离

距离一:面对面站立的两大组同学之间的距离

在确定这一距离时,教师首先根据以往教学经验判断这个年龄段学生最多能投多远,然后再根据本班有没有力气特别大的同学,最终确定这一距离。一般小学生15~18米(实心球1kg)、初中生15~18米(实心球2kg)、高中生20~22米(实心球2kg),这样可以保证投出去的球落地是安全的,避免直接砸到某个同学身体或球落地后滚动速度较快而无法停球砸到脚的伤害事故发生。

距离二:在练习中,同一大组两排同学之间的距离

对于这两排之间距离要控制在3~4米,主要是防止准备投掷的同学由于兴奋或紧张,在向后做准备时,用力过猛直接将球向后抛出从而造成伤害事故发生。

距离三:站在同一排同学相互间的左右距离

一排同学站好后,左右之间距离一般控制在2米左右,这样既便于学生左右停对面来球,又便于老师观察学生在投掷过程中的整体情况。

距离四:教师与投掷区的距离

在投掷过程中教师一般是站在队伍的一端,离最近同学要有5~6米,这样可以有效观察课中整体情况,同时有效防止近距离的几位同学投掷时用力不均衡将实心球砸到老师事件的发生。

距离五:与其他班级的距离

第3篇:实心球教案范文

关键词:生成性教学;有效资源;延时评价;纠正错误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体育课堂应该还学生以主人翁的角色,教师只是知识的引导者,应该把课堂交给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通过交流的方式来让学生学习新知。只有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被调动起来。

一、有效资源生成教学及其意义

有效资源,应该是以课堂学习材料为载体,强调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来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发展体育能力,促进教师成长的教学。主要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

二、在有效资源生成教学中巧妙运用延时评价

针对学生的具体学习表现,不随意否定学生的动作与回答,延缓评判,积极关注,耐心等待学生思维的结果,巧妙引导。

例如,原地双手向前掷实心球是水平四阶段学生必修内容,但在学练过程中学生普遍认为是由上肢力量决定投掷成绩的。其实作为体育老师都知道投掷项目是自下而上依次协调发力的,可是学生在练习中一旦手持重物就会把动作要领都忘记了,无论教师怎样反复讲解、示范、提示都无济于事,并且有几个上肢力量特别出色的学生一下就达到优秀,这样使其他学生原来的思想更加根深蒂固。所以在小垫子上练习时生成了一个帮助,就是在一个学生练习时另一个学生托住练习者后背,使其充分后仰形成背拉弓,当练习者要做身体鞭打动作时帮助者在后面轻轻推一把,就这样通过生成帮助,使学生的动作更加完善,再把前后的成绩进行比较有了很大进步,当然学生也完全理解了原地双手向前掷实心球的基本要领。

三、在有效资源生成教学中运用学生学过的其他学科知识纠正错误

错误也是一种可以有效利用的课程资源。教师心中不仅要有课前预设,更要关注课堂上出现的种种意外,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地加以分析和取舍,对浅显的,点化提升;对偏离的,拨正航向;对有效的,深化升华;对错误的,引导否定;对无关的,予以弃置;对具有重要价值的信息,合理地挖掘蕴藏其中的潜在教学价值,从而为每一个学生投身学习活动、主动建构知识铺设条件,为课堂上师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的创造性的发挥打下基础。因此,机智地将课堂上的错误事实转化为探究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实现错误背后的创新价值,这也是新课程的崭新教育理念。

四、在有效资源生成教学中合理使用空闲资源

可以说有效教学资源是课堂预设的必然产物,它是星星之火,可以瞬间熄灭,也可成燎原之势。下面以笔者听过的公开课“鱼越前滚翻”的教学片段,阐述教师如何智慧地面对课堂中的有效资源,并生成精彩。这位教师是在其他学校借班上课,课前熟悉班级的时间也只有三十分钟,所以是在不完全预设的情况下进行的。通过这堂课的运动技能有效性分析来看,都能根据教案的要求基本完成各项技能要求;教学亮点也出现很多,教师在鱼越前滚翻教学中预设了正确动作示范,并生成了错误动作示范,特别是错误动作示范使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自己的错误动作,对学生掌握正确动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生成性教学细节中,教师设计了一个圆形场地,八块垫子围成一个圆圈,分八个小组在上面练习,中间一块垫子教师示范,练习中学生没有让教师示范的垫子不空下来,这肯定是在预设之外的细节,课中有几个鱼越前滚翻做得比较好、胆子较大的学生为了增加难度,跑到了教师做示范的垫子上进行练习,这位教师没有阻止,反而鼓励其他做得较好的学生也上去展示,这样中间场地一下子成了学生的空间,也省去了教师多次正确动作示范的时间,且使课堂的场面更加充实,气氛更加激烈。

第4篇:实心球教案范文

羽毛球步法是一项很重要的基本技术,它和手法有机结合密不可分,被誉为“羽毛球运动的灵魂”。没有脚下步法作坚实的基础,手上的击球质量就难以保证,因此说步伐是羽毛球技术中基础中的基础。然而后退步伐技术的掌握需要掌握转髋、并步、交换步、回动等复杂技术,需要坚强的毅力、吃苦耐劳的精神。结合羽毛球后退步伐中这些特点,引入心理暗示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升学习热情、改进动作等等,快速提高教学效果。

1.心理暗示的相关概念

暗示是在无对抗态度条件下,用含蓄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使人按一定的方式行为或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暗示产生作用,必须转化为对象的自我暗示。自我暗示是指自己接受某种观念,对自己的心理施加某种影响,使情绪与意志发生作用。运动心理学表明,自我暗示能够提高动作的稳定性并能增加成功率。在羽毛球教学中进行暗示时,可以运用多种暗示方法,如手势暗示、目光暗示、情绪暗示、语言暗示、期望暗示、艺术暗示等等。

2.暗示教学的理论依据

奥地利舒尔茨教授临床观察发现,词语有使肌肉放松的奇妙作用。这是因为词可以指代一切客观刺激,成为他们的信号。而且人的一切思想、感受、心理状态也可以用词表示。所以词可以使人注意力集中、情绪高昂;也可以使人精神涣散、意志消沉。舒尔茨把这种语词作用称为“暗示”。

巴甫洛夫曾把语词称为“包罗万象”的刺激物,并以它为人类行为的最高调节器。如在生物反馈练习中,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言语刺激并辅之以内脏活动的及时反馈就可以调节和控制在通常情况下难以调控的内脏活动。巴甫洛夫学说认为:自我暗示训练就是通过词语,即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来调节运动员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水平,从而调节人体内部过程,如调节人的心境、情绪、意志和信心,改变内脏活动,提高和降低体温,加速和缓解新陈代谢过程等。

“自我暗示”,“不是外界而是有机体内部,痕迹皮质过程对自己的心理施加影响的现象”。它的形成即这种痕迹皮质过程与第二信号系统过去的兴奋有必然的联系。“自我暗示”是条件反射机制,词语能引起一定的反应,第二信号刺激物(词语),对知觉效果有极大的作用,当知觉对象比较隐蔽和难以感受时,只要说出对象的名称,就可有助于知觉对象的选择和理解,“自我暗示”能使自己的语言与直观教学具体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知觉直观教学时透过现象看本质并理解它的意义,在个人已有直接经验的基础上,语言可补充知觉对象的欠缺部分提高了知觉效果。“自我暗示”是以思想词语对自己施加心理的影响调整自己的心境、情绪、感情、意志过程及工作能力的过程。

3.在羽毛球后退步伐技术教学中心理暗示的应用

3.1反复动作练习中

当学生的技术动作学习还没有达到动力定型的程度时,可以采用暗示语配合动作练习强化他们对技术动作的学习,巩固和加速动力定型的形成。比如,把后退步伐技术动作用四字描述,转-并-换-回。再如,练习转髋时,描述为蹬-转,在做动作之前,放松。这些暗示语要在做动作时同时自己说出,反复多次效果会很好。

3.2纠正错误动作中

当学生出现错误动作而且难于纠正时,可以多用简练、具体的正确动作暗示语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动作,强化正确动作。比如,做动作之前,“放松”,转髋时,“重心降低”,侧身时,“幅度要大”,击球时,“屈膝蹬跳”,回动时,“重心降低”,做动作时要同时说出暗示语,可有教师说出也可练习者说出。

3.3缺乏兴趣、感觉厌烦中

当训练内容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兴趣、感觉厌烦时,可以用暗示语“再来一次”、“有进步”、“不错”等鼓舞情绪,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4反复练习感到疲劳、情绪低落时

当学生对训练感到疲劳、情绪低落时,教师可以采用目光暗示、语言暗示、期望暗示。比如,给学生一个鼓励的眼神、轻松的语言“再坚持一下”、“你能行”、等等,提高他们的情绪水平,并强化意志品质。

3.5难度较大的技术动作学习中

当学生学习转髋、垫步难度稍大的技术动作,产生紧张、焦虑和畏难情绪时,可以采用鼓励性语言暗示使他们逐渐放松和保持镇定,如,转髋时,“蹬转,很好”,“再转大一点,对,不错”,也可以采用手势暗示和目光暗示鼓励学生。

3.6注意力分散时

当学生注意力分散时,教师采用多种暗示方式帮助学生及时集中注意力于当前任务。

4.运用心理暗示注意事项

4.1教师的权威化

运用权威的影响力,能使人乐于受教,易于接受暗示,增强学习能力。这要求教师不仅对学生要严格要求,还要关心爱护,平等相待;不仅专业知识精深,且知识结构广博;不仅要动作技术优美娴熟,还要具有健美的体魄和健康的人格特征。在使用权威这一技术时还应注意,在师生交流过程中权威的作用不能太明显,因为当学生不知道教师使用的技术时,反暗示防线更容易被突破。

4.2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教态要亲切。一些心理学专家指出:只有在自由和谐的气氛中,学生才能产生愉快的没有压力的心理状态。其次,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关怀学生,把学生真正放在心坎上。技术要乐于和学生交流、及时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动态,对学生坦诚相待,热情关怀,就会缩小师生间由角色差异而引起的心理差异,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4.3暗示具有两重性

第5篇:实心球教案范文

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提出许多新的要求。努力使当今的孩子适应世界的迅速发展,是我们教育教学中的重点。我参加了上海市闵行区信息技术改革的试点,并试讲其中一个活动单元的内容,对信息化教学设计有新的感悟。信息时代的教学设计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应该要体现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以帮助学生建立起高智慧学习的体系。同时,一个优秀的教案,不仅仅是开展高质量的教学的前提,也是体现教师风格和帮助教师们共同探讨教育改革的有效工具。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高智慧学习体系教案 随着信息科技的兴起和发展,教育与许多其他领域一样,面临着信息时代的挑战。`如何进行信息时代的教学设计,使自己的教学符合信息时代的要求,是摆在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中的重要问题。 2001年夏天,上海市闵行区在进行初中信息科技的改革试点时,推出了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科技(试验本)》及相应的《学生学习档案》,这套教材改变了传统的计算机知识的讲解,采用任务驱动、网络探究的方法来完成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我在毕业实习中有幸直接参与了上海市闵行区莘松中学初一年级的“信息科技”课程教学工作。下面我以教案《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谈谈我对信息时代的教学设计,尤其是就计算机学科教学的一些看法。 这个教案(见附录)是针对该新版教材第二单元活动三《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所设计的。从图中我们看到,最左边的是这一堂课的主线,旁边是主线中所涉及的内容;椭圆为我设计的样张和要求;报告要求周围的箭头表示所涉及的知识点;虚线的箭头为对于单元主题的引导过程。这样构成了三条相互交叉的课程线索。 如果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教学设计便是他的图纸;如果说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教学设计便是这门艺术的表现形式。信息时代的教学设计更应该是一门规范的、完整的、系统的并且富有创造性的艺术。 我的这个教案借鉴了英特尔未来教育教案模板的格式。一个规范的模板,给人的不仅仅是简单的美感,更重要的是能够进行方便的交流。共享与交流是信息时代的生存的必要条件,一个规范的格式可以方便将其数字化,以便更好更快的检索和比较。 英特尔未来教育教案模板它的最大的特点是“全”。凡是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通过模板都能够体现出来。因此,一个信息时代教学设计不仅仅是一个教学过程或一个教学目标,还应该包括在教学过程使用的各种资源,如网络资源、教具、演示资料等等,以体现它的完整性。另一方面,教案的设计应该详细到每一个细节。这不仅可以方便交流,更重要的是正是这种细节才能体现出你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我在设计时揣测学生可能的想法,并明确写出自己的归纳。当然,具体的还要根据课堂的变化而定。 我这个教案并不是针对一节课设计的,而需要4个课时的时间,准确地说,是一个教学活动单元。我认为,信息时代的教学设计应该是一个包括设计、实施、评价、修改系统过程,因此,当一开始设计的时候,就因该考虑到将如何进行评价,并且要把这种评价的过程和标准反映到教案当中去。我在这个教案中采用学生互评的方法,即把评价的标准给学生,让学生彼此自己打分。 信息时代的教学设计应该是富有创造性的,尤其在我国有着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合理的解决应试和素质教育的矛盾,是我国现在教学设计的难点。在这个教案中,我努力把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考点和我的整个课堂引导相结合,让考点为我的项目所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信息时代的教学设计,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互动式教学模式的设计。 信息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使人们不可能学会所有的知识,也不可能所学的都是所要用的,只有学会学习才是最重要的。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虽然有着较高的教学效率,但是学生学会的永远是知识本身,而不是如何学习。因此,它必然会慢慢地从主要地位退居次要地位。但是,以学生为中心,不能忽视教师为主导。片面强调学生为中心,过度的信息量将会淹没有用的信息,造成教学过程无法控制,教学目标无法达到,学生不仅学不到知识,更学不会如何学习的方法。 在我的教案设计中,我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以保证我对整体教学过程的把握。在开始的五个教学步骤中,我都采用的提问、讨论、回答的方法,我和同学一起讨论来引导同学的思维。在第九个教学步骤,主题讨论的时候,我采用列举法,我把每个小组第一次讨论出来的主题罗列在黑板上,鼓励大家不要重复,然后全班逐一讨论。由于这些学生是第一次确定主题,题目普遍都偏大,经过集体讨论一部分后,大家再开始第二次的修改。这种大规模的交流虽然是我主持,但我说得很少,大部分都是同学提出又被其他同学否定。在第二次修改过程中,我对仍旧有问题的小组逐一辅导。 另外,我的这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学会思考,即学会提取、分析信息能力,而不是查找信息,因此我提供了大量的网址资源,避免信息的冗余,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到信息的提取与分析上。 正是采用了这些方法,使我能够在保证学生独立性的情况下完成我的教学任务,实现因材施教。 信息时代的教学设计还应该为学生提供高智慧学习的途径。 高智慧学习体系是指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促进学生高级智慧能力发展的教学体系。高智慧学习体系中的教学设计就是要激励学生利用信息化环境协作进行探究、实践、思考、综合运用、问题解决等高级智慧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黎加厚,2001)

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新旧知识冲突而引发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是提供学生高智慧学习体系的途径之一。在这个单元计划中,我根据课题选定了保护地球这样一个课题,为了让同学对保护地球跳出对环保的局限,我结合美国9?11事件,扩大同学对保护地球的理解。同时我精心安排了各个小组的分工协作,以帮助他们建立起意义的建构。 我们看到高智慧的学习体系并不是放弃基础知识的掌握。恰恰相反,任何高级的认知活动都是建立在低认知活动的基础上的。因此,低认知与显性知识的掌握是保证高认知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我通过“高手过招”的方法,介绍了本单元要掌握的计算机的操作知识,通过评价的方法要求学生在作品中使用这些方法以达到掌握的程度。 对于低认知的显性知识通过讲授的方法就可以让同学掌握,但是对于高认知的隐性知识通过讲授学生往往仍旧无法理解。在我的这个单元中,要学生理解作品的精髓是思考,还要他们掌握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记录和评价。这些对于初一年级初次接触的学生使一个难点,教师也很难讲清楚,于是我采用了实例引导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这些难点。我列出几个代表性的学生作品,让学生自己判断评价他们的优良,并结合自己的作品反思自己的作品是否忽略了自己的思考。对于学习档案的记录和教学过程的评价,我也制作了相应的样张让学生参照。结果,许多难以讲清楚的问题,学生通过彼此的讨论自己就解决了。 高智慧的学习体系中,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进行思考。但是,帮助并不是代替。我在设计教案中采用了角色扮演的方法,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3个人,分别代表“地球破坏者”、“地球保护者”、“政府官员”,并发给他们标签,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同一个问题,具体的要求可以看教案,然后通过彼此的交流协作得出总结性的报告。结果,这种角色扮演的方法,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也使整个探究过程变得生动活泼。 当然,帮助学生建立高智慧学习途径的方法还有很多,实例引导、角色扮演只是我在这次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一些方法。 在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并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而教师才是真正的魔术师。(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克瑞格·贝瑞特博士)。但是,再神奇的魔术师,也需要有优秀的表演舞台。我的这个教案再实施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就是我的学生。 这群初一的孩子是一群富有朝气和活力的学生,他们既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但是,多年的传统的应试教育使他们对待学习缺乏主动性,这也是我们许多在教学第一线教师之所以不敢用新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的一个原因。我设计的这个教案,虽然是教计算机基础知识,但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在学习中主动的思考。因为,我想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使我们教育改革的主要目的,教育改革只是一个导火索,通过它来改变教师的观念,再通过教师观念改变来改变学生的观念,当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思考,都能高质量地完成老师的要求,我们的教改也就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当然,这个过程不是一撮而就的,还需要我们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委英特尔未来教育专家组.英特尔未来教育.英特尔公司.2001. [2]尹俊华主编.教育技术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3]乌美娜主编.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4]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1997.(3)、(4). [5]黎加厚.知识管理对网络时代电化教育的启迪.电化教育研究.2001.(8)、(9). [6]黎加厚.信息化教学设计.上海师范大学讲义.2001. [7]经春秋,谢建峰.E-Learning:谁是中心.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与应用—E-Learning. [8]初中信息科技教材编写组.初中信息科技.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转贴于

第6篇:实心球教案范文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与体育;巧妙结合在二十多年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本人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一般体育 教师在增强学生体质;掌握基本知识、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方面,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去完成。但在进行思想品 德教育方面,则不够理想,认为是“软任务”又不考核。我认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在学到体育基础知识、 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做到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愉快地体育教学与活动之中。

怎样才能取得体育、德育“双丰收”呢?

1精心设计

我们应该设计多种方法,采用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开发他们的创造力。在编写教案时,要根据 本课内容、任务、目的精心设计,要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提高学生的兴 趣,推迟疲劳的出现。如做队列练习时,是比较枯燥乏味,可采用“我是一个兵”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做出 “立正”、“向右看齐”等正确动作,以实际动作向学习,锻炼学生的毅力和耐力。再如垒球投掷课时 ,如果单一的投掷,学生兴趣不浓,思想教育也跟不上。如果设计成“投弹炸鬼子”游戏(在投掷区前画一条 及格线,远处放一个或多个标志物,上画日本鬼子兵的头像,看谁能炸死鬼子兵,如不到及格线者算炸伤自己 ,罚做俯卧撑,促其加强臂力练习)学生们兴趣盎然,都能奋力向敌人投掷。这既是效果好的体育课,又是生 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在综合训练课上,创编了一套组合游戏——《路上》,在游戏中设置了“雪山”、 “草地”、“铁索桥”等情境,让学生通过跑、跳、翻滚攀爬及投掷等活动,全身心都得到锻炼,这是一节“ 军事课”,又是革命传统教育课。

2寓教于乐

要做到“寓教于乐”,就应在体育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法”,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好动爱新鲜,注意 力不集中很适合游戏教学。游戏教学是从个人的发展需要出发,把获得运动的快乐感和培养自我锻炼能力作为 目标的教学思想。它重视每一项不同运动所独具的乐趣,并强调愉快地、自主地从事体育学习。游戏教学在形 式上是以快乐从事体育学习为目标,但真正的目的是为学生在学校阶段认识体育,真正获得快乐体验,从而持 之以恒,直至终身进行体育锻炼。游戏教学要依据大纲、教材的要求和实际可能,又要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和时 代特点,从实际出发。使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学有所获。如跳单双圈时,有些学生因图快或不认真,常常踩出 圈,如果设计成“小猫捉老鼠”游戏,谁要是踩出圈,就算被小猫捉住,这样再跳时学生就会很认真,又很有 趣。又如“送盲人回家”游戏,让“盲人”戴上娃娃头,“少先队员”推着“盲人”绕“土堆”“过小桥”, 看谁先送到“家”,学生们看着憨态可掬的“盲人”乐不可支,都争着去送盲人,达到锻炼和教育目的。在低 年级或学前班搞穿衣服扣扣子比赛、用筷子夹玻璃球比赛等,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用“石头、剪子、布” 等游戏形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得到锻炼。

3心有德育场地宽

第7篇:实心球教案范文

高中体育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它既要遵循科学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教学中各种规律、原则,又要注重表达方式的艺术性,表达方法的灵活性、形象性、情感性、创造性。因此,体育课堂教学艺术不应华而不实,要有机结合各种艺术表现手段于一体,达到可听、可视、可触的效果。

一、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体育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不仅表现在要用规范化、专业化的体育术语来描述一个动作,阐述技术要领,同时也表现在语言的形象生动而有趣性方面。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就其表现形式看是语言生动形象和趣味性,实质上涉及教师的思想修养、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等各方面。单纯追求语言的艺术性而脱离教学语言的科学性是错误的,教学语言不是文艺语言,它的艺术性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例如:练习“前滚翻”时团身要紧,形象地称之为球形;练习支撑跳跃时推手要快,比喻为像碰到烫手的火炉;把投掷垒球的最后用力称之为“鞭打”;把跑时前蹬阶段比喻为向马奔跑时前蹄趴地面,这都是充分运用形象语言的例证。

二、体育课堂教学中的示范艺术

体育课堂教学主要通过学生做各种练习来完成教学任务,技术动作练习是体育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因此,技术动作示范是体育课堂教学中最常用、最主要的一种直观的教学法。示范是教师以具体动作为范例,使学生通过观察了解技术动作的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是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的主要工具。当教师教授新教材的时侯,学生无疑对其是生疏的,教师在讲解动作要领之后,做一二次准确、娴熟的示范,会给学生优美的视觉感受和美的享受,使学生的头脑中对所学的技术动作留下清晰完美的动作表象,能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这是形成条件反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正确的示范有着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在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示范动作要准确优美,娴熟大方,并掌握适当的速率,选择效果最佳的示范方向和位置。

三、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创新艺术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创法。体育教师首先要创设一种自由、轻松、民主、融洽、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活动。其次要发动学生来设计创新或提出创新性建议,发动学生创编徒手操、绳操、球操等,教师要相信学生的创造力,肯定努力的结果,启发他们做出更多的创新动作。如投掷实心球练习时,可找出五位体育骨干来到队前,分别做上前脚体前持球、上左脚头上持球、上左脚背躬头后持球、头上持球在脚跟进下肢充分蹬伸和挥臂投球后体前屈的分解动作造型。教师一定善于发现学生的创新萌芽。可把平时玩和喜欢玩的游戏转变为创新动作,做到细心观察、正确对待、积极引导、精心培育。同时,提出一些建议性的、探索性的、创造性的目标,鼓励学生去追求、去完成,让不同水平、不同爱好、不同需要和不同性别的学生,充分展示他们的个性特点。允许不同思路和做法,允许自由竞争,使他们既有纵向的深入了解,又有横向的知识积累。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将课时教案简要的讲给学生,让学生课前了解教学内容、结构及组织形式,参与备课。这样就可以使课的开始部分的“宣布本课内容”的环节,变为新颖的“师生讨论本课学习方法”,使体育课处处体现学生自主作用和创新能力。可以这样说,培养学生创新就是创新思维艺术,是体育教学的生命源泉。

四、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评价艺术

首先要改变传统的观念,把评定、筛选型的评价改为鼓励、帮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法,指明努力方向,促进学习,培养自信心、自尊心。其次评价要反映学生的实际。

第8篇:实心球教案范文

关键词:磨课;高效;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2-0048-02

笔者利用自磨、互磨、引磨、研磨四种不同形式的磨课,顺利通过校、区、市三级层层选拔,非常荣幸地参加了2013年江苏省初中体育与健康优质课的评选,并取得一等奖的优异成绩。这一成绩的取得,磨课功不可没。

一、磨课“磨”出一线教师之“利”

1.区赛尝甜头

2012年铜山区举行“三能”(体能、技能、教能)比赛,笔者“过五关斩六将”,通过层层考验,成为东片代表队的一员。为了能为团体取得优异成绩添砖加瓦、贡献力量,笔者在抽到模拟上课课题的当晚便挑灯夜战,开展独自磨课:反思之前执教本课内容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寻找解决策略。借鉴省市优质课名优教师执教本课教学内容时好的教法。准备教案,查阅资料,反复论证、修改。然后找到同教研组的教师进行互磨。模拟上课因为没有学生,设计的教学步骤全部需用语言来描述,如果阐述得过于繁冗,不利于突出重难点,还有可能会干扰评委理解描述的教学步骤,甚至造成误解。例如,笔者在蹲踞式起跑无生模拟上课中,利用条件限制法防止学生在起跑过程中过早的抬起上体,设计了两位同学(胸部高度)手拉绳子,一名同学在绳下进行起跑练习。互磨时,同组的教师没明白笔者的设计意图,提出是否有安全隐患。最终互磨商榷后,利用图片展示的同时用一句话代替“请看挂图”。这样的互磨后,评委能清晰理解笔者的教学设计思路以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具体教学措施。第二天的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也就水到渠成了。

2.市赛获好评

2013年3月笔者被选派代表区里参加市里的评优课。为了能在市级赛课中取得优异成绩,区教研员给我们制定计划:磨一节自己满意的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利用自己班磨课。目的: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完善教学设计,理顺教学流程。体会:先独自研磨后集体互相研磨,及时反思改进后再实践。如此不断完善教学设计,加深笔者对教材内容的把握和领悟。第二阶段—借班磨课。目的:预设—实践—再预设—再实践—积累教学方法,培养教学机智。体会:针对不同学情预设不同的教学方法所能达到的效果,经过实践后再改进。集体研磨同步进行,当所有班级磨完后,笔者对不同学情教授该内容成竹在胸。第三阶段—借校磨课。目的:备学情—备场地器材—备教材—模拟教学比赛,累积比赛经验。体会:借校磨课对教师的磨砺较多,贴近比赛,对个人教学能力有极大的提升。磨砺中迎来了市级比赛,这节课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给了笔者极大的信心。

3.省赛见功效

(1)录像课的独磨、互磨、引磨见成效

五一假期接到通知,代表市里参加省里的赛课—课题《山羊:分腿腾越》。新一轮的磨课开始,独磨:查阅资料、观看与支撑跳跃相关的视频并以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然后根据学情精心准备教学设计。互磨:教研组看课评课后,反馈于课堂教学。专家的引磨:让笔者明悟以前课堂教学的误区。例如何谓精讲多练,就是集中时讲解语言应严谨简练,练习时尽量针对小组的具体情况讲解和点拨,不影响其他组的练习;当出现同类问题较多时也可集体讲解,但应当精讲,将时间留给学生练习等。引磨见成效:录像课入选。

(2)现场课的预设、调控、点拨见真功

不同学生具有不同基础,在教材内容的具体把握上,教师设计的难度和练习步骤的具体偏重有所不同。例如,录像课因为是采用单元连续教学,相同的教学步骤偏重的就是助跑踏跳接双臂支撑技术,重点为提臀分腿。现场课中学生未接触过山羊,预设就要偏重助跑与踏跳的学习,单起双落才是课的重点。此外,安全预设是体操教学的重点。例如在课中的具体调控就是,讲解示范完保护与帮助,在保护与帮助者进行首次保护与帮助后,笔者便及时的鸣哨点评保护与帮助,督促保护帮助落到实处。课中的即时点拨体现了教师的经验积累和教育智慧。例如在课中展示部分,一名腾越过山羊的学生因落地不稳,摔倒在地,保护帮助者非常内疚,看到这一幕,笔者及时将其扶起,进行安全教育。虽然学生没有受伤、教师点拨得也很及时,但反思时发现这部分要是教师来保护就不会出现类似问题。可见课前预设、课中调控和点拨方显真功。

二、磨课“磨”出一线教师之“见”

1.自磨:精心准备,取舍中修正

自己研磨课的设计可先搜索资料、观看相关视频,做到心中有教材,同时借鉴别人课的优点和亮点、修正别人的不足之处。例如在市级赛课时,笔者根据抽到的投掷教材进行设计后,观看了江苏学校体育网中两节实心球的课堂实录。两位老师的课都很优秀,但看到张华老师采用坐跪立三种传接球游戏引导到这三种姿势投掷实心球,进而引导出课的重点:自下而上的用力顺序,构思巧妙。笔者采用拿来主义时,将张老师采用方形场地上朝外投掷,学生就需要不停跑去捡球的这部分修正为利用准备活动中小垫子立在外侧画好的标志线上,起标志和阻挡球的作用。既充分利用器材,又节约了捡球的时间。这样设计好的教学流程再和同组老师互磨,就能改进课的不足和完善细节。

2.互磨:及时反思,磨练中完善

同教研团队互磨后要及时反思,把自己的感悟和同组老师的建议及时梳理成册。这样才能在下次课中做到进一步的改进。例如《山羊:分腿腾越》第一次课的反思笔记:语速快,表扬缺乏激情。改正方法:放慢语速,对着镜子进行模拟上课;准备活动环节设计的围绕山羊和垫子外侧慢跑热身课堂效果不好,修改为绕过器材的曲线跑;分组讨论流于形式,删去此环节,修改为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提高了练习的密度等等。这样记录言简意赅,然后修正教学流程并熟记于心。措施是反复磨练,在家对着镜子模拟上课时,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就帮忙纠正我的发音,偶尔充当我的学生。爱人则负责充当听众,还经常打断我进行当场点评:没有激情,这部分应该这样说,又或者这部分不错……空堂课时,我就在设计好的场地上反复练习,这样在下次课中再和同组教师磨课时,就能发现其他方面的不足,再次纠正,从而使课的设计逐步完善。

3.引磨:及时“吸收”,领悟中实施

专家的引磨对个人的成长促进尤为明显,因为他们看得多,能把握最新的教学理念。但无论专家如何引领,这节课最终将由自己来完成教学,所以要及时的领悟,并将其转化为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设计,这点尤为重要。例如,教学中教学语言的运用,徐州市铜山区特级教师武云飞老师、铜山区教研员石冰冰老师对笔者教学语言运用的直白和生硬,指出缺乏激情。他们建议我看有激情的教师如何教学,笔者才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端足了老师的架子,总是一副严肃认真的面孔,如何能使说出来的话语柔和呢?开始试着面带微笑说话,又或者故作神秘的引入下一句话,能用手势的,一定要用的恰当、用的到位。尽量让自己投入感情地去说每一句话、做每一个动作。刚开始学生不适应,总是想笑而又不敢笑,自己也总是难以做到忘我的投入。后来学生慢慢适应了,自己也放开了。学生没有因为教师“丧失威严”而不再信服,反而我们的关系更融洽了。此外,对课中教学语言的组织与衔接如何运用,也是在不断地“消化吸收”中找出适合自己的教学语言,并反复多次的磨练和领悟中渐渐形成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设计。

4.研磨:及时提升,收获中成长

个人成长有三。第一,专业能力的提升。为了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笔者对于各项动作技术进行了训练和研磨。例如,为了备战省课,笔者拜师学艺——重新学习山羊分腿腾越的动作技术。为了达到最佳身体素质,除去每天的专项动作技术,还有一般的体能训练。这样在课堂教学中的示范和面对压力时也能自信应对。第二,学习能力增强。经过这次磨课经历,笔者学会合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能做到有针对性的学习和灵活运用。第三,教研能力有所提升。因为每次课的及时反思和梳理成册,由原来的无话可说到现在的能结合个人经历谈一些看法。

第9篇:实心球教案范文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模式;教学设计

一、问题的提出

教学设计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应用科学,是教育技术领域中很重要的一个分支。它是指运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教学中的要求,从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并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计划过程和操作程序。教学设计是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系统分析方法解决一系列复杂的教学问题,寻找最佳解决方案的过程。它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等作为其理论基础,以系统方法作为其基本方法与技术。由于提高教学质量是历次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而在众多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中,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又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基于此,我试图通过教学设计的五个要素对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策略加以梳理与分析。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领域的重要内容,是连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计划过程,它运用系统方法研究教学系统中诸要素(如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目标、教学媒体等)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设计一套具体的操作程序来协调、配置,使各要素有机结合,完成教学系统的功能。在系统计划过程中,每一步都有相应的理论与方法作为科学依据,从而使教学设计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科学性和操作性。教学设计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根据教学问题的范围、大小的不同,教学设计也相应地具有不同的层次,即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可用于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系统。一般情况下,一个较完整的体育课堂教学设计过程大致包括: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组织形式设计、课堂教学评价设计等几个环节。教师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对上面的每一个内容都认真分析与思考,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一个具有实效性、可操作性的教学设计。实践证明,良好的教学设计至少包括如下步骤:第一,规定教学的预期目标,尽可能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变化来作为教学结果的指标;第二,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包括他们的原有知识技能和学习动机、状态等;第三,分析学生从起点状态过渡到终点状态(教学预期目标)应掌握的知识技能或应形成的态度与行为习惯;第四,考虑用什么方式和方法给学生呈现教材并提供学习指导;第五,考虑用什么方法引起学生的反应并提供反馈(即平时所说的练习设计);第六,考虑如何对教学的结果进行科学的测量与评价。

三、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途径与方法

(一)教学设计理念选择要依据新课程,实现“教师如何教”到“学生如何学”

一般的教学设计中,体育教师会比较注重“教”这一部分的设计,而对学生如何学的设计比较少。例如,我以前在进行篮球三步上篮教学时,在课堂中会让学生先看示范动作,然后原地模仿,最后让拿球进行练习。在整堂课中学生出功不出力,只是应付老师,对篮球没有兴趣。后来,我进行了认真思考,认为必须要转变观念,教学设计重点要放在学生学的角度上,改变以往传统上的“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理念。同样还是篮球三步上篮,我在课堂中先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篮球3分钟比赛。在比赛后,我会对学生进行提问:“你在比赛中为什么传球不到位,上篮走步,防守不知道如何去防,有机会投篮投不进呢?”当学生都不出声、低着头时,我就问:“你们想不想改变这些不足的地方?”这时学生都大声说:“想!”我就紧接着说:“那好!你们必须从头开始,静下心来一步步地学习!”就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对篮球练习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以说,通过两次设计的对比,我深深感觉到“学生怎么学,可以怎么学,会怎么学,最好怎么学”的设计理念才是我们教师所追求的设计理念之一,也是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二)教学内容选择要接近最近发展区,实现“学习受挫”到“学习收获成功”

按照维果茨基的解释,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在与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时,儿童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假设我们把“真实水平”与“潜在水平”分别称为最近发展区的前端水平与后端水平,那么,最近发展区理论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关键是对前端水平的把握。在以往的教学中,因为太强调教师的教,而没能切实地关注学生的前端水平的发展,即便是有预习,也常常因为不了解预习的具体情况而不知道他们究竟做了些什么,这样,教师所预设的前端水平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比,不是拖后,就是超前,使得教学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从而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从这一层面来讲,教学内容的选择对于学生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体育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将教学内容的新颖度与难易度以及深浅度的安排做到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也就是学习知识与掌握技能的“最近发展区”)。这是激发与培养学生课堂参与兴趣的前提之一。实践证明,体育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上,只有那些新颖、难度适中的知识、技能内容才会使学生产生兴趣。所以,我认为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上必须要坚持以适宜培养学生兴趣为切入点,最终实现以教学内容促进学生体育锻炼的信心。如今,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已经颁布,其对体育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内容选择没有进行硬性规定,这就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选择原则和选择依据。我认为最为合适的原则和依据应该是根据教材大纲、学生实际情况、学校器材场地及地域文化特点等加以实施。

1.选择要有利于目标的实现

目标统领教材是新课程所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为此,我们一线体育教师在选择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时就必须要依据这个理念进行设计,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去加以丰富、修正。例如投掷类内容的选择,为了能帮助学生较快地、正确地掌握好投掷动作中的挥臂动作目标,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就可以选择掷纸飞机;为了实现提高学生投掷中出手的速度目标,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可以选择甩绳内容;为了实现增强学生臂力的目标,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可以选择单、双手抛实心球的练习内容。

2.选择要利于实效性的实现

教学内容的选择目的是为了教学能顺利实现课程目标,而在实现的过程中实效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也是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比如,在课的准备部分,体育教师往往都会选择游戏化的准备活动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这个内容更应注意其实效性原则的贯彻,因为不坚持这个原则就会导致课堂为了游戏而游戏。因此,建议体育教师在游戏内容选择上应该坚持有效性的原则,要能够为主教材做好铺垫服务,要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我曾经观摩过一节技巧课,上课教师的设计就非常有实效性。课堂内容是前滚翻教学,执教者设计了“看天”与“看谁坐得快”两个不同的游戏。可以说,最初第一眼看上去,感觉其游戏的选择很普通,可是随着教学的推进,我发现这两个游戏恰到好处的为后面的前滚翻教学做了铺垫性的准备。透析两个游戏,我们会发现两个游戏当中将“低头与团身”这个前滚翻的动作要领巧妙地渗透到游戏内容中,这样不仅通过游戏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有效地为接下去的教学做了铺垫。所以,我认为两个游戏的选择与设计体现了其实效性。

3.选择要适合学生身心特点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人,是一个时刻都在变化的活体。恰恰就是这个特点,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依据教学对象的水平阶段、生理以及心理特点进行选择。实践证明,同一水平阶段上的学生往往也会在身体条件、心理个性、兴趣爱好以及运动技能等方面存在差异。而面对这样的问题,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内容选择前要深入到教学对象中去认真、仔细地考察和甄别,通过了解学生体育上的兴趣、爱好、态度以及心理特征等,提高教学设计质量。

(三)教法选择要以学生兴趣为切入点,实现从“学生学会学习”到“学生会学习”

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学生,而这主要是教学方法的不科学所致。因此,为了扭转这个现象,教师就要避免为教而教,而应充分去考虑学生的兴趣,考虑如何激发学生兴趣使其主动学习,积极参练。我们应将兴趣作为教学质量提高的切入点,从是否有利于学生“乐学”“乐练”为出发点,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等,最终达成人人喜欢体育课且愿意上体育课的目标。通过教学实践以及相关文献的整理,我认为下面三个方面值得体育教师认真思考践行。

1.留足空间

教学活动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因此预设对于教学活动至关重要。实践证明,教师在备课中对课堂程序、师生活动、器材、队型以及可能会出现的意外情况都应有预设。对于上述的内容,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留足空间。这个空间包括了思考的空间、尝试的空间等。空间预设的实现需要教师对预设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加以把握。同时,在教学的切入点选择、重点把握以及教学难点确定方面,教师都要考虑如何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例如,耐久跑的教学中,我为学生提出了三种不同的跑的方式:定时跑,比一比谁在规定时间内跑步的距离远;定距跑,规定同一个距离,看谁用的时间少;领先跑,小组集体出发,由学生轮流领先。不仅如此,我还依据学生年龄段特点预设了几个问题:“你最喜欢的跑步方式是什么?”“你有自己跑步锻炼的更理想的方法吗?”因此,课堂出现了主动参与、大胆展示的生动局面。学生在积极参与练习的前提下,还自创了各种不同的耐久跑形式,以及运球跑(边运篮球边保持一定速度的跑步)和携手跑(两人或三人一组,手拉手共同跑)。

2.精于探究

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点是教师精于探究,通过探究找到合适的途径与方法。体育课堂教学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的对话与交流,因此生成性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特点。我们知道,课堂教学是一个千变万化的过程,具有较强的动态性。所以,无论教师的预设多么好,多么具体,都不可能预见到课堂上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因此,教师在将课时教案进行具体实施时,有可能你会被想不到的事情或意外所打断。预案设计仅仅是我们对教学流程的一个大致设计与判断,因此,其必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今,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课堂主体性体现强度的提高等,对体育课堂教学上的“意外”出现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例如,在蹲距式起跑一课中,两组学生就蹲距式起跑与站立式起跑哪个起跑速度更快产生了争论。哪一种起跑技术能更快、更具有先进性体育教师是非常清楚的,但是,假如这时体育教师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就会打击学生探索研究的动力。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当时我的做法是:一是组织学生对两种起跑的姿势分别进行尝试并基于对比性的比较,二是组织学生小组间采用不同的起跑姿势进行起跑比较。通过两次不同的探究形式,请学生观察起跑前几米哪种起跑姿势可以使运动员的速度更快。

3.预设与生成

全面发展是教学设计较高的要求,其不仅仅是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还包括了学生学习目标方面。这在教学设计上体现得也是非常明显的。我认为仅仅辨证认识课堂教学中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更迫切的问题是要在具体的教学中科学而艺术地把握和处理预设与生成的辨证关系。例如,在不同形式的传接篮球练习中,有的学生提出要求采用分组打比赛形式来进行传球练习。在学习篮球传接球技术阶段,如果采用篮球教学比赛,学生往往注重抢断、运球、投篮等,传接球练习的机会减少。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最后师生达成共识:比赛中只能通过传接球、原地运球和投篮等方式进攻或攻防转换,不能运球。在比赛中,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传接球方式进行进攻,学习兴趣很高,有效地促进了传接球技术的掌握。师生互动,情景交融,学生在民主与平等的教学氛围中激发出了创造性学习的热情。所以,我们要尊重学生主体性,营造氛围,使教学过程真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造性。

(四)教学组织形式选择要强调有序性,实现从“规整性教学”到“灵活教学”

“有序性”是指教学组织要严密,包括场地器材的安排要简单、经济,以便于操作和组织教学。课堂教学过程要井然有序,一气呵成,不能有杂乱无章、停停绊绊,更不能出现教学中断的现象。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放有目的,活有目标”。如发现有些非常内向,同时活动能力也比较差的学生,我就会帮助他们找到与他们关系比较要好的,也比较热情的学生那组,让他处在一个爱动、爱玩、热情的群体中,其同伴会热情地邀请,用友好的态度陪其一起玩,久而久之他就会产生运动的欲望与兴趣,自然而然就会融入其中。一线教师只有着眼于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为学生创设一种更为亲切和谐、灵活宽松的学习氛围,才能更好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使他们动体又动脑,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

1.设置弹性标准,运用分层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因此,要想使学生产生体育兴趣,教师就必须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呢?由于班级中学生身体素质有差异,因此,要使每个学生体验成功,教师就要有一个弹性的标准和要求。在体育课中运用分层教学有很好的效果。例如,在水平前滚翻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难易不同的四组练习方法:1组,有斜坡的前滚翻;2组,正常的前滚翻;3组,有宽度限制的前滚翻;4组,有远度限制的前滚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这样的教学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体育学习的快乐,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这样一个动态的分层,每个人都有一个基础层次,同时亦可上升下降,从而起到尝试多个层次,体验多个成功,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最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2.教学组织,生活活泼

活泼好动是少年儿童的天性,所以他们大多比较喜欢上体育课。但是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差,容易受新异刺激的影响,往往具有求新、求异的需要,即对体育的内容和形式喜新厌俗。因此,我们要把教学内容组织得生动活泼,使学生感到新颖。如让学生做准备活动时,我们应杜绝单一无味的练习,而应根据教学内容不断创新一些花样,如游戏性比赛、新颖的体操或舞蹈,也可配上优美的音乐伴奏,这样更能烘托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愉快地完成练习。只要教师注意教材内容安排的新颖性及教法手段运用的多变性,充分体现体育课的活动性、游戏性和娱乐性,就能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体育兴趣。

3.创设竞争氛围

学生的特点是争强求胜,渴求表现自己,因此竞争是体育的最大魅力所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创设竞争情境,提供竞争机会,让学生在竞争中展示自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竞赛的内容、形式要多样化,如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的比高、比远、比快、比反应、比质量等。竞赛结束时,教师必须进行小结和讲评,表扬优胜者,以示鼓励,满足青少年的好胜心理;对于失败的学生,教师则要鼓励他们振作精神,争取再赛时胜利。

(五)课堂教学评价方式要注重激励性,实现“教师主体”过渡到“学生主体”

1.激励要讲究适时

我有这样一个亲身经历的案例,至今还记忆犹新:校内实心球公开课结束后,我告诉学生将实心球放到指定地点,所有学生争先恐后地跑到指定地点把球胡乱一扔就回来了,地上的实心球放得杂乱无章,有的还放在指定地点外。没想到学生李xx(平时爱欺侮同学且屡教不改的一个学生)最后一个过去,一声不响地把地上的实心球收拾得整整齐齐。我当时真的被感动了,马上在全班学生面前表扬了他,同学们和听课老师都为他鼓掌。下课后,我又专门找到他进行了进一步的谈话,从此,他的体育锻炼更积极了,学习成绩也进步了,第二学期被同学们推选为体育委员,成了我的好助手。可见,适时激励和表扬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当学生取得好成绩时,表扬能让他再接再厉;当学生面临困境时,表扬如一针强心剂,能让他振作起来;当学生沉浸在失败的痛苦之中时,表扬如黑暗中的明灯,能让他重燃希望。

2.激励要讲究适度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度,过了就会起到反作用,评价也是如此。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一定把握好对学生表扬的分寸。表扬是对学生的正向肯定与及时鼓励,然而有时也需要一定的反向评价。理想的评价与表扬应该做到:言如其实,恰如其分。过轻表扬会令受表扬者失望、泄气,过重的表扬会使被表扬者产生自满的情绪。因此,教师在进行激励性表扬时一定要认真分析、想好措辞、准确表述,控制好表扬的度。

3.激励要讲究策略

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对学生的学习具有点拨导向性和解惑释疑以及激励表扬等功能,同时还能激活体育课堂教学的气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使课堂教学更具有一定的活力。教学对象是个动态发展的个体,每个人都有其优秀的一面和不足的一面。所以,教师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激励时要讲究一定的策略。例如,当发现学生的不足时,教师有时需要通过委婉的形式加以评价,有时需要用幽默的措辞进行表达。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体育教师应该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积极地、大胆地探索域实践,适时地发挥教师评价的魅力。

4.激励要有促进性

差异是现实的,课堂上学生的动作也不可能每次都尽如人意,当学生的动作出现问题时,一些教师就急于换人来作该动作,他们以为这是尊重学生的个性,怕如实地评价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实,教师应该考虑的是既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又巧妙地给予鼓励表扬和指点,让学生的潜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让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获得进步的动力。如跨越式跳高教学中,一个学生在起跳的时候,动作没做到位,摔倒了。其他同学都哈哈大笑,使他有些沮丧。见此景,我马上说到:“同学们不要笑,其实××同学并没有做错什么,仅仅是动作没有到位。同学们再仔细地想想刚才老师的示范动作。××同学,我们相信你可以的,对吧?同学们,我们一起给他鼓掌,加油!”这一番话加上掌声,促使××学生站起来,再次走到起跳点。第二次他终于做出了漂亮的过竿动作。可见,有效评价能给学生学好体育的动力,可让学生明白准确掌握技能的重要性,从而在此基础上有所建构,有所突破,有所发展。

四、结语

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技能。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心态,对症下药,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动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更好地掌握技能,促进其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鹏.王书栋.论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及其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10(1).

2.毛振明赖天德.论“现代评价方法”与“传统评价方法的关系”[J].中国学校体育,2010(6).

3.吴健.新课程下的有效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J].中国学校体育,2011(7).

4.张加军.吴海鸥.论有效体育教学及其策略[J].四川体学,2008(12).

5.金晓峰.论体育教学中的小组合作与主体参与[J].浙江体育科学,2007(2).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