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一语文教学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教学目标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不断地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研究性学习习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文言文阅读教学,夯实“双基”,强化写作指导,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不断地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精神和创新意识,努力开发有活力的语文新课程。
二、教学进度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及本校实际情况安排:高一语文每周5节(必修),全学期总时数100节。本学期教学内容安排:《语文》(必修)第三、四册:阅读课各4个单元(60节),写作、口语交际(22节),复习及月考、期中、期末考试等机动(18节)。
三、教材处理
1、以单元教学为“点”,以读写实践为“链”,拓展常规教学思路。
新编语文教材以实现不同能力层级目标而划分“单元”,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三个维度编排,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单元的整体性、能力性以及读写结合的“系统性”,还应注意“阅读”部分与“写作、口语”部分的交替式(穿插)教学,避免单一的直线式重复性教学。
2、精讲“教读课”,指导“自读课”,逐步形成探究式能力课型。
每个单元精讲1—2篇“教读课”,以“课”为例,举一反三,侧重能力的全程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以达“教,为了不教”之目的。“自读课”必以学生自学为主,强调自学课型的内在特点和学法指导,不可将“自读”与“教读”两课型作简单化 “一刀切”的办法处理。
3、重视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增强学生文化底蕴。
本学期的学习重点还是应放在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增强学生文化功底之上。计划将文言文单元穿插到现代文单元中进行教学,本学期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抓好诵读和默写指导,并适当为其补充有关文言知识。
4、推荐课外阅读书籍,扩大学生阅读量,不断提高语文积累和素质。
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学生的课外阅读,必须安排一定的课时,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提出具体的阅读意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效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或点评或自读或检测或讲座或串讲……因材施教,因“校”制宜,将课外阅读教学落实到实处。本期推荐课外阅读书籍篇目有《呐喊》《彷徨》《唐诗三百首》《红楼梦》《论语》《孟子》。
四、教学构想
1、继续贯彻国家课程标准计划的教学思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2、新教材的“减负增效”尤为重要,加强探究性阅读教学和创造性作文教学的实践和总结,共同研究课堂三种方式的变革(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
3、阅读教学要以“点”带面,关注能力培养的不同层级目标,不断反思教学的实效性。写作、口语、文言等内容可作穿插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语言的感悟、文言的积累、文化的积淀、文学的评鉴等教学要点的夯实。
4、自由写作实践活动也纳入正常的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之中,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活动。此外,在常规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等语文实践性能力的培养。
5、继续探讨新教材活动课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式。
五、教研工作
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除了要钻研教育教学理论,钻研教材外,更重要的是要认真研究学生,根据所带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学和课外指导。备课的核心是备学生。
1、 本学期教研重点是继续探讨新教材活动课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式。
2、组内交流探讨“自主、探究、合作”教学模式的方法。
3、观摩课
六、课外活动
[关键词]高中英语;跨文化交际意识;文化背景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5-0042-01
英语是高中一门重要的语言学科,也是学生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的了解,影响了英语学习的效果,也不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本文结合具体教学实际,简要阐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方法策略。
一、利用词汇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词汇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词汇的文化意义不断变化,在不同历史背景下,词汇意义也有着较大的不同,认真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词汇,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首要任务。英语词汇与中文词汇一样,是历史长期发展的积淀。很多看似对应的中、英词汇由于来源背景不同,意义差别也很大。在词汇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如何认识和掌握词汇,而且要让学生了解这些词汇的来源和发展,以便学生深刻领悟词汇的内涵意义,准确地使用这些词汇,不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英语应用能力。
例如,dragon这个单词,它的汉语意思为“龙”,但是东西方国家对于“龙”的理解却大相径庭,中国人把“龙”看作权利、成功、吉祥的象征,称自己为龙的传人,而西方人却把“龙”看作恶魔、恐惧、罪恶的代名词,常用来指比较凶残且年纪较大的妇女,这主要是因为在《圣经》中用“the great dragon”来称呼恶魔Satan。就连“亚洲四小龙”在英语中都翻译为“Four Asian Tigers”。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向学生讲解单词背后蕴藏的文化背景和与之相关的外国风俗习惯等内容,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二、利用英语原版文章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接触的文章大都是经过加工或截取的内容,文章涉及面窄,学生容易理解,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文章很少涉及。英语中的一些专业术语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不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阅读英语原版文章,鼓励学生购买原版英语书籍和报纸杂志,开设相关的英语阅读课,并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学生之间要积极进行交流。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掌握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例如,在高中英Z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名为“Gone With The Wind”的英文原版文章,让学生认真阅读这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学生通过阅读能够对美国总统林肯、美国的发展历史以及南北战争等内容有深刻的了解,在阅读原版文章时也能够真切地体会主人公的语言和内心感受,领略到美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学生通过阅读教师推荐的原版英文文章,能够不断开阔眼界,从深层次上了解西方国家的发展历史,感受西方文化,加强跨文化交际意识。
三、利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实践出真知”,“说得好不如做得好”,高中英语教学也是如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组织实践活动,通过模拟环境让学生进行语言的运用和交际。英语课程标准也要求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方式,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交流,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语用能力,从而使学生主动思考、大胆实践,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为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组织各种实践活动,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认识,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一、 人文素养教育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外语教学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内容启发学生对社会和人生道路的思考。在外语的教学过程中,加强人文素养的教育,启发学生理性分析中国人和英美人价值观的异同,一方面将会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充满浓厚的兴趣,刺激学生在陌生的语言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兴奋点,另一方面将会培养学生具有博大的心胸和乐观的生活态度。英美国家所提倡的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民主和自由的意识对中国现代民主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会学生辩证地分析西方价值观将更有利于学生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之心。总之,以人为中心,把塑造完美的人作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将会使英语教学的内涵更加全面和丰富。
二、 语言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英语教学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教学,它更是一种文化教学。语言是文化的镜子,文化的方方面面均在语言中有所反映。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一种语言其实都代表着一种文化。语言在更深层次上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体现着一个民族独一无二的身份。德国的一位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曾经说过:“语言是我们存在的家园。”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依靠语言来与其他人交流,以至于语言像空气与阳光一样,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一个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渐形成。所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深刻内涵。基于此,第二语言教学的过程,不仅是母语与第二语言相互转化的过程,而且是母语文化与第二语言所在的文化两种文化交流的过程。英语教学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文化交流的过程。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常常遇到很多英语典故和意象。这些英语典故和意象产生于英美特有的历史文化语境下,带有较为明显的民族色彩。这时候,要理解这些英语典故,就需要老师有意识地运用跨文化交际的相关知识,避免文化误读的产生。如英语中的常用语句“You are a lucky dog.”直译成汉语是“你是一只幸运狗。”不了解英语语境的人,一定会认为这是一句污蔑他人的话语,实际上,如果考虑到语境的影响,这句话应该翻译成“你是一个幸运儿。”在英语文化中,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称某人是“幸运狗”并不是辱骂某人,而是对别人由衷的羡慕和赞赏。而在中国文化中,对狗并不看重,在一些污蔑的语言中经常存在“狗”的字眼。此外,英国人、美国人和中国人对“dragon”的意象也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dragon”可以直译为“龙”,龙是中华民族古老的图腾,中国人也自豪地称自己为龙的传人,谈起“龙”这个意象,每个炎黄子孙都会肃然起敬。但是,英国人和美国人却认为龙是一种暴虐、凶残的动物,对之会产生厌恶和恐惧之情。总之,对英语典故的处理,就需要老师深入英美文化的语境,借助跨文化交际的知识,避免在“前见”基础上产生误差。
三、 文学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文学不仅仅反映了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更深切地反映了各个民族的深层心理。尽管世界各个民族的文学表现了相似的主题,表现了对爱情的追寻,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死离别的伤痛,但是不同民族的文学中隐藏着其他民族的人民不易觉察的文化,隐藏着其特有的民族心理。例如,笔者在课堂上遇到美国文学作品的时候,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中人物的性格,往往会给学生引入“美国梦”这个词汇。我告知学生,“美国梦”是指生活在美国的人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如获得更多的财富,购买一个大房子,或者娶一个美丽的妻子。但是“美国梦”的实质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强调通过个人奋斗实现个人的目标和理想。而在中国则更强调集体的力量,所以中国的年轻人不像美国的年轻人那样有太多的物欲追求。
此外,中西不同的宗教文化也孕育着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例如,笔者曾经和学生探讨美国好莱坞大片《泰坦尼克号》中的爱情。有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女主人公罗斯深深地爱着男主人公杰克,那么为什么在杰克死了之后不随之而去呢?其实这个问题和基督教文化有紧密的联系。基督教里面有一个基本教义是:人的生命是上帝给予的,人不能随意抛弃自己的生命;如果人选择自杀的话,死后只能进入地狱。在了解了基督教的这条教义之后,学生们才明白罗斯没有殉情,并不代表不爱杰克。总之,教师在讲解英美文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文学修辞、审美和主题思想的讲解,也要注意隐藏在英美文学中的异质文化。只有建立起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才能深入西方传统文化的精髓。
四、 结语
英语教学的过程,不仅需要老师将语言的应用方法教给学生,更需要英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用英语的思维方法思考问题,学会用英美人的眼光看待问题,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关键词:英语俚语;语言特征;英语教学
英语俚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变体,它源于英语国家亚文化群体,是高度口语化的大众语体。多年来,英语俚语一直被排斥在ESL教学之外,难登大雅之堂。然而,正如Gary Goshgarian所指出的那样,不研究俚语的本质和作用,任何有关规范语言和非规范语言的讨论都是不完整的[1]。英语水平测试的国际权威机构(ETS)也宣布,在托福考试中将增加俚语的比重。随着国际化、多元化、跨文化交际的深入,英语已成为一门世界性的通用语言。在ESL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就必须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俚语知识,熟悉俚语的语言文化特征,掌握其应用功能。
一、英语俚语的接受过程
本文采纳《英语词汇学教程》给俚语下的定义,即“俚语是高度口语化的极不符合规范语言的词,由新词、新词义或某些修辞格组成。其主要特点是追求新颖、形象生动。”[2]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俚语的语义和语言文化特征。
就英语俚语来说,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创造阶段,俚语的历史地位很低。在这一阶段,“非法”、“低下”是人们对俚语的印象。一些学者认为俚语要低于“中性”地位。规范性语言学家认为,俚语使大众话语和文化堕落。俚语的粗俗使传统语法学家们对俚语现象嗤之以鼻。俚语以及以俚语其他形式出现的隐喻、婉转语、禁忌语、流行语等都不登大雅之堂。一些主流词典,如OED,更是对俚语不屑一顾。
(2)接受阶段,俚语的历史地位逐渐上升。20世纪初,俚语已是标准语言之下非常口语化的语言。1961年,Webster Third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把ain’t 这个俚语纳入词典,对俚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贯以严谨著称的OED也开始对俚语感兴趣。20世纪20年代以后,大众开始接受俚语,认为俚语是正式和非正式用语之间的一种纽带,成为幽默、讽刺和新闻写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3)使用阶段,俚语的历史地位日益提高。由于俚语是以亚文化的形态向主流文化的价值观挑战的,人们使用俚语就是为了打破语言禁忌常规,宣泄情感,表达自己的个性。创造和使用俚语的主要是年轻人。在英美许多大学中,俚语已经成为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并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语义优势成为英语语言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语言变体。美国语言学家Flexner估计,“一个普通美国人的词汇量一般为1~2万,其中有2千词是俚语”,仅仅俚语就占美国英语常用词汇的10%[3]。俚语源于民众,贴近生活,它具有生动、活泼、丰富的特点。也正因为如此,俚语成为英语学习中的难点。
二、英语俚语在教学中的应用
1. 英语俚语在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在口语教学中正确使用俚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俚语简洁、明快、犀利,正如英国学者Harold Wervtworth所说:“它在交际中比标准语更为明快,更为得心应手,更具有个性特征。”[4]而且俚语作为一种使用频率较高的语言形式,其幽默、通俗和实用的交际功能非常适用于口语教学。课堂上融入俚语教学,寓教于乐,能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在口语教学中,遇到俚语现象时,教师要解释相应俚语的文化背景知识,并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加深学生对俚语文化特性的理解。对于学生不大熟悉的俚语,可以将该俚语所出现的上下文语境介绍给学生,然后让学生猜测其意,明白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意思。如:
A: I can’t believe you told that man you were 35 years old!
B: Well,he believed me.
A: But you are closer to 40,aren’t you?
B: Yes,but it’s just a little white lie. It won’t hurt anyone,and May be he’ll be interested enough to ask me out.
这里“white lie”是个俚语,仅从字面意义很难理解“白色的谎言”代表什么,教师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给出会话的语境。通过上下文可以得出:“white lie”是为了避免尴尬局面或伤害某人而故意说的谎话。
另外,在口语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导入很重要,导入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抓住会话的主题,了解语境。如,Come on guys. Hand in your paper. 教师利用俚语 “guys” 表达了对学生的热爱,学生感到老师非常亲切,师生距离拉近,课堂气氛活跃,营造了良好的交际环境。
一、寻找学生个体差异,解决学习需要的问题策略
在当前语文教学背景下,课堂教学设计中存在着目标缺乏、个性消亡,不从学生需要出发的问题。因为目标过分单一功利化,缺乏对学生的个性分析,其中包括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和学生特征分析,使语文教学设计既盲目又泛滥成风。
按照心理学和教育学原理,课堂教学设计首先要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分析入手,解决“为什么教”的问题;然后要去搜集学生的资料,了解学生的学习特征和风格,解决“怎么教”的问题;最后要发挥学生主体,将教学目标和学生主体融合为一,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那么如何才能解决“为什么教”的问题呢?当务之急是要找到学生目前学习的心理需求。也就是其学习状况和预期之间的心理差距。例如《雨巷》的课堂阅读教学中,为了重新建构诗歌阅读欣赏模式,我采用初读、精读、研读的方法,将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性,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和先进教学手段,进行各种教学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阅读欣赏。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将阅读和理解结合起来,推进体验和表达的方式,延伸拓展语文基本素养。
学生通过对这篇诗歌的学习,不但牢固掌握教材内容,而且学会欣赏阅读诗歌的方法,不知不觉获得美的熏陶,建立自觉的审美意识,也有高尚的审美情趣,发展了自己的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
二、优化目标设计差异,发展学生的语文思考能力
在课堂语文教学中,目标是教与学双方根据内容互动调整,而后在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中进行检查、评定的参照物,同时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语文思考能力的最终归宿。在此过程中,教学目标的设计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犹如航海中的罗盘,指引着前行的方向。在当前教学背景下,很多人无法理清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重要性,常常将目标设定形同虚设。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学习是建构认知的过程,只有将自己的经验体会,建立在记忆库中,从而通过外界的相互作用,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的经验和意识概念。这种理论的建构对我们传授知识还是培养技能,都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在养成情感、态度方面,都能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内外因素的结合,进行学生的认知建构。目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确有教师非常注重课堂活动的设定,而且注重发挥学生主体性,但存在的问题却是学生们看似讨论热烈,但实质上毫无效果。究其根源,其实是教师缺乏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分析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的目标设定上就走了弯路。我在《滕王阁序》这篇课文的设定中,进行了差异化设定。确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多个层次推进:第一环节通读全文,疏通文意,掌握重点词语,这主要针对一些中等学生。第二环节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领悟音乐美,主要针对一些对文体特别感兴趣的学生。第三个环节体会作者复杂的感情,理解作者情感,主要针对感情细腻丰沛的一些才情学生而言。
在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设计上,我主要引导学生赏析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我将设计难点的提示,变成了形、色、声、动四个环节的赏析。目的是想通过不同层次的目标设定,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和认知状况,充分体会诗文的音韵美,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揣摩和品味诗文的隽永和丰富。结果我收获到的是多层次的,有些爱好音韵的学生,朗读起来陶醉其中,有些情感丰沛的学生对此种人生胜景心向往之,非常入情入境。不同的层次和境界,造就了不同的学生感知,发展了学生的差异化性格和心智成长能力。
三、发展学生个性差异,渗透才情教育
社会发展需要个性,需要独立思考,尤其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将学生的个性发展起来,这是当前教育所思考的问题所在。何谓语文个性?何谓才情教育?我认为,这是一种心灵的吸收能力,也是一种超过世俗意义上的领悟力。个性充满灵感,同时又可以将灵感内化在自己的心智中,成为一种境界,建构成一种有序的思维结构,产生性格和气质的飞跃。富有个性的学生不同于其他学生的地方在于,可以激励自己完成更高的需要,不断探寻成长和发展的契机,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注重从学生个性差异入手,培养高才情学生的“悟性”。有“悟性”的学生其境界往往胜人一筹。悟性的差异包括透悟、醒悟、顿悟等,要让学生在不同的悟性发展中,形成个性。在课文文本的语感训练中,让学生解微言,辨疑似,察隐境,独立析文论事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在写作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想法入手,不搞“考试八股文”,多做一些话题作文,从立意、文体、取材到结构和语言表达都要自悟自得,不可以人云亦云。我引导他们将语文学习和心灵连接起来,既要保证视界敞亮,还要能够在七彩的文字中释放自己。
例如在《雨巷》阅读赏析教学中,我让学生从文字入手,抓住一些重点字句体会其中的情感,挖掘作者的才情,学生一步步寻找句子的美感:“结着愁怨”,侧面描写出作者和丁香姑娘一样为渺茫的理想而忧愁;“悠长、悠长”则写出了道路的漫长;“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写丁香姑娘外表美丽而内心纯洁。
一、高中语文教材作为具有教育功能的文化载体,在结构和内容方面“略输”
(一)文化构成比例失衡
2011年颁布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继续倡导了教育教学中的文化理念:“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强调语文教材的选文应该“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同时也指出要“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但新课标教材似乎并没有重视大众文化和民间文化,据统计,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主流文化占总体的10%,精英文化占90%,大众文化和民间文化则极少选入,除了必修教材中的《祝福》《边城》《林黛玉进贾府》等作品涉及一些民俗民情外,其他少有涉及。缺少民间文化浸染的高中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方面存在着不完整的空白地带,因为传承民间文化是继承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新课程高中语文教材在少数民族文化内容方面安排的比重也较小,即使有,也是小心翼翼的,或者遮遮掩掩的,这不仅悖于新课标的多元文化精神,也不利于学生多元文化意识的培养。
(二)国外作品入选比例偏小
课程文化视野决定着课程的文化广博性、开放性和宽容性。笔者对高中新课程语文教材中的80篇选文进行了统计,不同国别的作品构成情况如下:
国别 美国 苏联(俄) 法国 德国 英国 奥地利 匈牙利 哥伦比亚 日本 总计 总体比例
篇数 10 1 3 1 2 0 0 0 0 17 21.1%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新棵标语文教材必修1-5中,共有课文80余篇,其中外国文学作品占总数的21.1%,相比较而言,外国文学作品的比例较以前的几种版本有所增加,但是,选材对国外作品的选文比例还是有点偏小,而且偏重于欧美发达国家,其中美国作品占的比重太大,亚非拉等国家的作品很难见到。就地域而言,语文教材的文化选材取向过于集中,在多元文化的时代,要想让学生形成多元文化意识,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也应该有所涉及,这样才能形成合理的教材文化结构,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三)选文缺乏现代气息
新课标教材增加了一批富有时代气息的现当代作品,比如钱钟书的《谈中国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等,但是,总体来说,还是缺乏现代气息,选文在2000年以后的更是凤毛麟角,这与新课标的要求相差有些远。语文课程是应该重视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但是这种过于重视传统经典的文化取向,势必造成课程文化内容的滞后。教材内容与现代生活的脱轨,也容易造成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降低,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此外,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材中,关于经济、政治、文学、意识、宗教等各领域的选文比例也不够协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文化视野。
二、教学过程较少从文化的角度去阐释文本
在语文新课程的很多课例中,我们会发现教学课堂上对于文本内容的解读,还是局限于传统的解读方式,限于课文本身,缺少文化色彩。比如,在《祝福》的教学课堂上,“祥林嫂的死因”是课堂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是,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交流,往往按照传统的思路,用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封建制度来概括祥林嫂人生悲剧的原因,其实鲁镇的人未必对祥林嫂的人生悲剧负直接责任。如果我们站在文化的角度再一次细读文本,就会认识到这些人物身上所承载的许多传统文化,形成一种扼杀无辜生命的合力。从文化的角度去理解鲁迅作品的深层含义也是对文本的尊重和深入理解。可是,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在这方面的引导往往做得不够,很少对教材文本中的文化资源进行更深入的挖掘。
三、教学方法选择上的单调和不合理
在新课程理念的环境下,对于许多教学方法,并没有真正运用起来,只是流于表面,看上去热热闹闹,似乎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际上并不能让学生在这种浮于表面的讨论中获得文化素养。还有的语文课堂上,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不惜让学生成为舞台上的小丑,大量运用表演法,试图通过学生之间的对话来达到理解教材内涵的目的,但没有考虑到有些内容是否适合于角色扮演式教学,是否忽略了文本本身的文化内涵,学生在此过程中有没有受到任何文化的感染。笔者举一个适合于表演式教学的例子,从正能量的角度谈谈文化因素的挖掘与培养。例如,《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篇文章,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角色的扮演和内容的改编,然后分组,让各小组分别进行演绎,然后再集中表演、讨论、总结鉴定等。在这样的活动中,可以适当地扩充课文材料的背景知识、人文风貌和地理民俗等等,扩大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切身体会到文化的内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教会学生对剧本如何进行改编等戏剧知识,让学生快乐地接受比课本更充足的养料。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accelerating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it is more and more necessary for the application talents to communicate with foreign friends accurately and appropriately,and to carry out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moothly.At the same time, today’s vocational students also have more and more opportunities and ways to communicate with English native speakers. This poses a new challenge to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of college English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the ways and method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awarenes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through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awareness among non - English major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Vocational education;English teaching;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Consciousness;Cultivate
0 前言
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日益发达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当今的高职学生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士交流的机会和途径也越来越多。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考试制度的影响,我国高职公共英语过多的将教学重点放在教授语音、语法和词汇,即语言系统本身上,而对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不够重视,更不用说使其在跨文化交际中恰当地使用英语了。其结果就是,许多非英语专业高职学生在跨文化交际场合屡屡因为缺乏文化意识而产生交际失误,从而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多年来我国传统英语教育有着很大的局限性。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中明确指出:“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 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可喜的是,近年来,在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已经有不少教师开始重视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在此情形下,本文旨在通过对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现状的分析,探究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1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的观念落后
一方面在各个学校的教学机制和教师考核标准等一系列客观因素的影响之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师无力挣脱教学制度这一枷锁,只能一味地固守自身坚持不变的教学观念,继续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有意识地激发学生探索语言背后的文化的热情。而另一方面,当前的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主要是依照学分来进行评定, 特别是就英语学习来说, 对于学生的学分则更加重视。这种学分制度的考试机制也让学生更加注重是否达到学分要求, 对于自身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则难以有效关注。高职公共英语的学习主要集中在一年级,这期间学生还要同时学习许多其他必修课程,这就造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忽视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1.2 学生跨文化意识普遍低下
调查表明,高职院校的学生比较认可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这一事实,但当提到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如英语国家的地理知识、历史沿袭、语言文化、传统习俗、 生活习惯、交际礼仪、宗教文化等,很多学生就缺乏了解。这足以说明在语言学习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他们只是习惯性地在课堂上等着老师的介绍和讲解,而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了解英语国家的相关背景文化知识。
1.3 教师本身跨文化交际实践不足
高职院校中的公共英语教师很多具有较为深厚的跨文化交际理论知识,但是真正的跨文化交际实践经验则略显不足,尤其对于新入职的教师来说更是如此。这就使得不少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更多的还是仅仅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 无法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实践提供指导, 因而也阻碍了对于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2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关键词:专业教学设计;项目课程设计;校企合作平台;实训教学体系
一、把握专业职业能力的“四个特征”
1、“动手”与“动脑”。在“动手”与“动脑”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方面,经管类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更多的表现在应具备“动脑”能力。即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所具有的分析、思辨、判断决策以及各种方案和策划的制订、改善、调整、实施的能力。
2、“管物”与“管人”。如果说工程技术类专业毕业生大多面对的是材料和设备等有形物品,而经管类专业毕业生更多的是与“人”打交道。因此,勾通、协调、组织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3、“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高职经管类专业毕业生不管是在什么职业岗位上,其所处的环境都是千变万化的。即使是按照固定的管理流程、标准和程序实施管理过程,但管理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和管理点都会由于环境和条件的随时变化而产生许多变量。这就需要管理作业人员具有随时适应环境,调整策略和方法的能力。
4、“单体”与“协同”。从管理的组织原理看,绝大多数的管理项目不可能是“单体”作战,管理的层级组织注重的是协同效率。因此高职经管类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在组织环境和系统内的合作、服从、交流和领导的职业素质。
二、抓好课程体系开发的三个环节
1、界定行动领域。行动是指职业人在特定职业岗位上根据职业行动目标所进行的职业活动。行动领域是一系列职业行动的集合,其载体是来自企业的工作项目(任务)。界定行动领域是课程体系设计和课程开发的基础,需要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组织研究小组,在企业第一线进行深入调研。确定行动领域应重点考虑业务范围的一致性、工作过程的完整性、信息传输的便捷性、业务流程的范例性、经营目标的统一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职业能力的聚合性和产品流动的增值性等原则。
2、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化。学习领域是经过教学论加工的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即是课程。在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化中,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可以是“一对一”的关系,也可以不是。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换,应保证教学实施的可行性、行动过程的连续性、行动目标的指向性、行动内容的多维性、工作过程的典型性、知识和能力的相关性以及教学方法的普适性。
3、学习情景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并不排斥职业能力分析,而是使二者做到有机结合。学习情境设计原则包括七个方面:知识和能力的相容性、能力目标的特殊性、能力结构的层次性、职业行动的针对性、学习和考核方法的多样性、教学环境和条件的适应性以及职业领域的拓展性。
三、正确处理项目课程教学的“五个关系”
(一)工作过程、工作项目与职业岗位分析的关系
通常,只做职业岗位分析所带来的问题是,大多数职业岗位因其所具有的多变性和复合性的特征,而不具有同一性和代表性。同是物流企业,不同规模和经营范围其职业岗位设置的差异是很大的,因此,单纯建立在职业岗位分析基础上的课程体系构建就缺乏充分的根据。基于工作过程和工作项目分析并不排斥职业岗位分析,而是二者应做到有机结合。它的具体表述应是:一个具备职业能力的职业人在特定的职业岗位上,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进而完成一项具体的工作项目。这样职业人通过完成具体工作项目所具备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就具有了典型性和代表性。
(二)工作过程与工作项目的关系
按照基于工作过程和工作项目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路,工作过程与工作项目的关系是链条与结点的关系。工作项目体现在工作过程之中,而工作过程和其过程目标的实现则要求具体工作项目的实施,二者的有机合成构成一条完整的“工作链”。
(三)工作项目中“大项目”与“小项目”的关系
在高职经管类专业中,有的专业,从专业整体看工作过程比较明显,如会计、市场营销专业等,由此,应首先明确工作过程,在此基础上确定工作项目;而有的专业,如物流管理、国际商务等专业,从专业整体看工作过程不明显,则首先应确定工作项目,以工作项目的实施排列工作过程,而一个具体工作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又要通过“小工作项目”(工作任务)的完成才能实现其项目目标,这就出现了在课程开发中“大项目”和“小项目”的关系。
(四)工作项目与课程体系的关系
在课程开发中,工作项目与课程体系是对应关系。其中,应把握的要点是,在职业能力和工作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工作任务应和课程相对应,有时一门课程可以对应多项工作任务,但不允许一项工作任务对应多门课程。如果出现此情况,就意味着应对该课程进行解构和重构。如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仓储设备操作(工作任务)和运输设备操作(工作任务)分别体现在仓储业务操作和运输业务操作两门课程中,出现这种情况就应经过整合独立开设“物流设备操作”课程,从而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课程的设置一方面要与工作任务相对应,同时应明确完成该任务,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点,能力点和职业素质,从而为制订课程标准和教材开发奠立基础。
(五)课程教学中专、兼职教师的关系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专业主干课和核心课程的实训教学应以兼职教师为主”,这样的要求无疑是经过认真调研,是科学、可行的。但是,应注意的问题是,在课程教学中,专、兼职教师同讲一门课程,依据同一个课程标准和教学方案。因此,专、兼职教师必须彼此熟悉,相互沟通,双方的合作应作到“零缝隙”,否则专、兼职教师虽然在课程教学中发挥了各自的专长,但偏离了课程标准,则不可能真正体现工学结合和教学做一体,其教学效率也将大打折扣。
四、构建校企合作的“六个平台”
1、专业建设平台。在专业建设平台上的合作项目应包括:专业和专业方向的开发、专业人才需求调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论证、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和论证、专业教学评估、双证融通教学模式的实施等。对此院校应充分利用企业优势,依据行业标准,聘请企业领导和专家实实在在参与上述项目实施的全过程。
2、课程开发平台。在课程开发平台上的合作项目重点应围绕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建设是示范专业的主要建设项目,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上述项目的建设必需有企业深度参与。
对此项目负责人应当根据课程的性质和内容,选择并深入典型合作企业,与企业共同开发。其中包括: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和教学方案、共同实施项目教学过程、依托企业选择真实的工作场景、开发企业管理案例、广泛汇集企业真实的制度等有关资料等。实践证明,离开了企业的支撑和帮助,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建设很难达到预期目标,也很难做出示范。
3、实训教学平台。根据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精神,“专业的生产性实训应占实训教学时数的80%以上”。根据经管类专业实训教学的特点,生产性实训应体现在生产过程、生产场景、生产对象、生产方法等方面。在实训教学平台上,校企可以通过课程内实训、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使学生在真实场景和职业岗位上训练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逐渐做到校内教学与企业真实的职业岗位“无缝对接”,并逐渐过度到“订单培养”,同时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
4、项目研究平台。项目研究对于校企双方是双向的。一方面,在示范院校和示范专业建设过程中有大量的教学研究项目,如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和课程标准、教学管理及其运行机制等。上述教学研究项目只有借助于校企合作平台,请企业专家深度参与,研究成果才能具有真实性、科学性、代表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也必然会遇到大量的需要研究的项目,企业可以充分借助院校教师所具有的科研能力优势,结合企业需要,真题真做,从而实现校企双赢。
5、专任教师培养平台。高职院校的年轻教师普遍缺少企业经历,从而不具备“双师素质”和“双教能力”,这已成为深化教学改革的瓶颈。在专任教师平台上,院校的青年教师可以有目的、带项目下企业进行实践锻炼,这是教师团队建设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6、培训与服务平台。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的收益往往包括需要院校提供员工培训、技术支持和服务以及项目咨询等。在培训与服务平台上,校企双方可以根据企业需要共同开发员工培训和服务项目,共同制订培训大纲和实施方案,通过员工培训和技术服务,一方面可以全方位地提升企业员工的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也是院校教师接触企业实际,提升教学与科研能力的极好机会。
五、实施“五个环节”,建立点、线、面一体化的实训教学系统
点、线、面一体化的实训教学系统是指:根据认知规律,构建以“单项能力、岗位能力和综合能力”,即“点——线——面”为一体的技能训练系统。
其中,“点”是指岗位单项能力,即在职业岗位完成某一工作任务应具备的单项操作技能,其载体是工作任务链的节点,单项能力尚不能完成该工作任务的全部技能操作。“线”是岗位能力,即在特定岗位上,履行职责,根据工作过程,完成全部工作所具备的技能,是单一工作任务链上相关技能的集合。 “面”是指专业综合能力,即适应轮岗、转岗需要的工作技能,是多工作任务链相关技能的集合,也包括可持续发展能力。点、线、面实训教学系统的实现方式为:
岗位单项能力=课程实训+综合实训
岗位能力=综合实训+顶岗实习
专业综合能力=顶岗实习
六、建设具有“七个结合”功能的校内实训基地
1、课程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专业主干课和核心课程内的实训是指,在该课程中的学时范围内,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应安排的实训环节。其形式为企业参观+校内计算机软件模拟+沙盘模拟演练+相关设备操作;综合实训是指,学生在已经完成专业主干课和核心课程学习的基础上为了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所进行的综合训练,其实现方式应是在真实场景下的生产实训。在课程实训和综合实训中,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应力求符合生产性实训,学时应占总实训学时的60%-70%的基本要求。
2、仿真模拟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仿真模拟实训是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训教学主要形式之一。从目前看,仿真模拟实训主要包括计算机软件模拟实训和沙盘演练模拟实训。仿真模拟实训利用其理念和方法虚拟了企业真实的经营环境、条件、流程、数据和管理,符合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中关于“建立虚拟工厂和虚拟车间”的基本精神。由于仿真模拟的实训过程体现了企业的真实场景和真实的经营过程,尤其是符合经管类专业“实训应设置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的基本要求,因此仿真模拟实训应视为生产型实训。但是在高职经管类有的专业中,实训过程只依靠仿真模拟是不够的,应使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经营环境中进行设备操作,接触到真实的合同、凭证和单据。在项目课程教学中应围绕一个具体工作任务的完成,将仿真模拟和实际操作训练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通过训练具备相应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
3、“动手”与“动脑”训练相结合。“动手”与“动脑”的能力培养体现了经管类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特征。在这里尤其要强调注重学生“动脑” 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国内有的公司开发的“沙盘模拟演练”以及课程教学中的小组活动与研讨,典型案例分析等应当在实训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中给予充分考虑。
4、课程教学与技能取证相结合。“双证融通”在许多高职院校中已经成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在经管类专业中,许多专业的职业资格鉴定充分体现了行业标准,因此双证书教育既是学生就业的需要,也是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需要。在实践中,课程教学和职业技能取证在学生的知识和素质培养以及技能训练中,其内容和方式具有一致性。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训基地所具备的实训功能和开出的实训项目也应当与专业职业资格鉴定的要求相吻合。
5、校内与校外实训相结合。由于条件所限,经管类专业有的实训项目在校内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必须注重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使“两个基地”在实训教学中各自发挥优势,开发不同的实训项目,并且互为补充,以满足实训教学的要求。
6、校内实训与对外开放相结合。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示范专业在建设中必须发挥其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因此实训基地建成后应做到资源共享和充分利用。一方面提高有限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向社会开放也可以进一步搞活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创新实训基地的管理模式。
7、政府投资与企业共建相结合。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融入企业资金,做到校企共建将会改变实训基地的性质,使其具有双重属性和不同的服务功能,这对校企双方是双赢的。经管类专业在实训基地建设中应积极寻找与企业合作的机会,积极吸收企业资金,逐渐使实训基地和企业环境做到“零距离”,双方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参考文献
[1]黄克孝.“中等职业教育多元整合式课程模式的开发”研究报告[G].教育部面向21世纪职教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项目成果汇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关键词:艺术教育;文化素质;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5-0238-01
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育人”。所谓“育人”就是要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实现个体的社会化。不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应把全面提高青年一代的文化素质作为首要目标。而作为文化摇篮的高等学府,更应把构建人文修养和人文精神作为最基本的职能。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是我国高等教育教育思想和观念改革的“催化剂”。在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艺术教育作为人文教育之中坚,其发挥的作用不可低估。但遗憾的是,很多高校都陷入了“智育第一”的误区,长期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的培养,艺术教育依然只是专业教育的“点缀”。大家普遍认为,艺术教育只适合艺术类或文科学生,学理工的去学艺术没有任何意义,这是教育的功力倾向和实用主义不断蔓延泛滥的结果。事实上,专业教育只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项内容,它虽然对拓宽人的认识、启迪人的智慧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但主要功能还是使学生获得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如果大学生只重视可以带来实际效益的专业知识的学习,而轻视艺术修养方面的教育和熏陶,学校只重视智育不重视人文教育,教师只教书不教人,这种情况,长此以往,将会造成人类素质和文明的倒退,必将引发很严重的社会问题。
所以,艺术教育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审美教育,它通过情感、形象、审美等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艺术鉴赏与表现,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与创新思维能力,而创新思维能力,就是理工科学生应具备的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理工科学生主要运用抽象思维,忽略了人的情感作用,而艺术范畴则侧重形象思维。如果能把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完美的结合起来,便可如虎添翼。从古至今,许多科学家不仅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卓有成就,而且在人文科学、艺术方面也具有良好的修养。说“音乐成就了爱因斯坦”这话一点不为过。 读过爱因斯坦传记的人,也许都不会轻易忘记这位科学巨匠的另一种生活:他常常陶醉在美妙的旋律中,并在美的和谐中触摸宇宙的“神经”。当他体验到演奏莫扎特的奏鸣曲所带来的那种无法言喻的快乐时,音乐就成为他一生的至爱。用莫斯考夫斯基的话说,扶摇直上的巴赫音乐使爱因斯坦不仅联想到耸入云端的哥特式教堂的结构形状,而且还联想到数学结构的严密逻辑。弹钢琴,是爱因斯坦工作之后的消遣,亦是他工作之前的娱乐或激励。当然,爱因斯坦不是为娱乐而娱乐,而是借助音乐深入那个“广漠无垠的宇宙”,获得超个人的体验。有时,一支乐曲进行到途中,爱因斯坦会突然停下,也许是一段优美的旋律触动了灵感,爱因斯坦又开始了他的科学独白。量子论创始人普朗克家也弹得一手好钢琴,他常与爱因斯坦一起演奏贝多芬的作品。这两位理论物理学大师心心相印,无论在科学领域,还是在艺术领域,他们都用亲密的“语言”互相交流,共同描绘一幅壮丽的蓝图。还有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他年少时就喜欢音乐,小提琴也拉的很不错,并且他还是中国第一首小提琴的作曲者,早在1920年,他在巴黎的时候就创作了小提琴独奏曲《行路难》,全曲有头有尾,层次清晰,最难能可贵的是乐曲立意深邃。毫无疑问,音乐是他们心灵的天堂,他们可以随时摒弃人世间的一切喧嚣,自由自在地漫步于美妙的音乐王国,沉浸于浪漫的遐思和深邃的思想之中。
可以说,音乐是作为一种精神催化剂,悄然渗透到这些科学家的思维中去的。他们对事物有着卓越的直觉能力,这种令人叹为观止的直觉能力,实则与艺术家的想象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他们可以被称之为“科学的艺术家”。 诚如郭沫若对科技工作者的忠告:“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了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所以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提高与完善的重要时期,尽管学生所学专业不同,都应有选择地开设艺术课,让他们接受良好的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实施人文教育的基本途径,对于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积极作用是其他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艺术教育能培养人深刻的关怀精神、流畅完美的表达能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它不仅能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而且能活跃思维,激发创造力。是一个发展个性,完善人格,美化人类自身、提高人文修养的重要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