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风民俗资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单元导语引方向
单元导语是整个主题单元的文眼和主旨,它的外延覆盖到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体现着教学的目标和方向。这一单元的导语中列举了两首民间歌谣。单元教学前,笔者布置学生搜集民间曾经传唱的歌谣。课堂中,让学生展示搜集的材料,激发了学生对这一内容的兴趣,又将实践调查定调为这一单元的主要学习方式。
二、单元首课悟方法
如果导语学习只是整个单元学习中的方向指引,那么单元第一课的作用就是至关重要的。单元首课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一定小组探究学习的方法,并让学生在课外实践学习中充分领悟、使用这些方法,如成立探究小组,学会预见计划、编列提纲,学会组内分工合作、资源共享,注意调查实践中的细节,学会更好地汇报调查实践成果。
《民风民俗知多少》单元的第一课《民风、民俗大观园》的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自学“过端午”,看看书中通过什么形式向我们展示了哪些内容,当地还有哪些端午节习俗。自学是让学生明白调查活动不仅要有内容,还要考虑汇报的方式。教师根据已有经验,把当地的民风民俗分成几种类型,再让学生自由选择调查内容,确定各小组成员。
各小组确定后,就要编写调查活动计划。教师在课堂上预设情景,指导学生事先模拟调查,熟悉调查的流程。在学生调查中,教师需随时检查方案与现实的出入,适时介入指导,给予必要的帮助。第二课时主要是学生展示小组调查成果,与全班一起交流分享。
在这一课中,学生基本接触了小组探究的学习方法,并一步步落实到实践活动。但是,一个单元的整体学习要贯彻始终还需看后面几课的深化与延续。
三、单元颈课衔前后
有时,探究小组往往在第一课后就戛然而止,第二课又另起炉灶,没有利用到前期的探究小组的调查成果。单元的第二课就像身体的颈部,起到承前启后的衔接作用。这种衔接并不是简单利用前一课学习中各个小组,而是既要继续用到前一课中的探究成果和方法,又要能够对学生后面的学习有所启示。
第一课中,学生收集整理了很多民风、民俗,但是教师还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家乡民风、民俗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因此,这节课就顺接上一课的教学脉络,充分利用学生前期的调查成果。课堂中,教师先让学生回顾“饮食组”的调查成果,顺其自然理解了“饮食习俗与生活环境的密切关系”。接着,教师出示了教材中各地民居习俗,再让学生回顾“民居组”展示的照片,比较它们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学生从民居习俗中,发现了民风、民俗与人们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于是教师再次组织学生成立探究小组,研究家乡与各地风俗的差异性及风俗的渊源变迁,分析家乡民风、民俗与文化生活的关系。因为有了前一次的成功合作,第二课时,各小组选派代表讲述探究成果,都能较为完整地列举几种家乡的习俗与他乡之间的差异,介绍习俗的渊源,阐明了家乡民风、民俗与家乡文化传统和生活环境的关系。
四、单元尾课促行动
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整体,肯定有一个作为整体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而这一目标的达成可以落实在课外的探究中,而且在课与课之间的学习中,呈现出一种递增达成的趋势,到了单元最后一课,就应该到达情感升华的程度。情感态度价值观最终会落实到学生的实际行动上,并促进学生良好道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这一单元的第三课《家乡民风、民俗小论坛》就是探讨民风、民俗,它们既有积极健康的一面,也存在陈规陋习、迷信现象。上一课中,就有学生提到早餐丰盛的面食不利健康,于是就从这个话题引入,进行对家乡风俗优劣性的辨析。教材中选取了清明节习俗、春节放爆竹、推崇吉利数字三部分内容。课堂上就从这三部分内容出发,设立三个小论坛,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风俗中的利与弊,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三个论坛极具普遍性,在讨论后教师抛出了一个贴近学生实际、具有家乡地域特征的 话题,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小型辩论会,从而看到一种习俗中积极和消极的一面,懂得了如何继承优秀,摒弃弊端。
第一课时即将结束,教师再次发动各实践小组,去发现生活中的陋习,并结合前期资料,探究这些风俗文化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影响,辨析它们的利弊优劣,讨论今天我们应如何看待。第二课时,各小组通过自己的努力,都把自己的调查探究成果一起与大家交流分享。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且有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他们对春节的一些习俗(春节给长辈拜年、长辈赏压岁钱、吃馅中夹钱的饺子、看春晚、吃年夜饭等)有一定的了解,并有所感受。同时学生也具有一定的调查、搜集资料的能力,本节课主要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蕴涵的深刻意义。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春节期间家乡的民俗、民风,体会他们对人们生活的影响;(2)能力目标:知道一些良好的民风、民俗,提高区分不良风气和迷信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免疫力;(3)情感目标:体验感受春节的快乐,激发参与民俗活动的热情和热爱家乡、热爱中华民俗文化的情感。
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有关春节的歌曲、春联课件,学生每人搜集2副自己喜欢的春联和有关春节的故事、传说等资料;(2)调查家乡春节期间有哪些民俗活动,人们怎样过春节;(3)笔墨、红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播放音乐《喜洋洋》。教师:听到这欢快的音乐你想到了什么节日呢?(过年)
2.教师: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再过两个月,又要过年了,你们家以前是怎样过年的?
A.过年吃的饺子与平日有什么不同?(馅中夹钱)你知道为什么这样吗?(图吉利,意思是招财进宝)
B.福字为什么倒贴?
(表示福到了)
C.为什么贴春联?(表达祝福和心愿)
3.教师:过年有很多习俗,其中贴春联是民间庆祝春节最重要的一件事,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研究贴春联。(板书课题――贴春联)
二、认识春联,初步体验
1.你知道春联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吗?
(板书:横批、上联、下联)如何分辨上联、下联?(小窍门: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三声或四声,下联最后一个字为一声或二声。)表扬语:你知道的可真多,知识丰富,面很广。
2.如何贴春联呢?(上联贴在门的右边,下联贴在左边,横批贴在中间。)
3.为什么春联贴在门的两边呢?
(学生猜想)引入春联的神话传说。(播放课件内容如下:上古的时候,有神萘、郁垒俩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树阴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危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萘、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演变到今天,就变成了春联。)
①老师手里有一副春联,谁能帮老师把它贴起来。(指名到前面贴春联)
②齐读春联,进一步了解春联的贴法。
三、交流春联,深入体验
1.课前我曾让同学们收集春联,大家搜集了吗?下面就以小组为单位把你搜集的春联大声朗读出来,并交流一下,评选出一副最美的,读给全班同学听。(小组交流活动)
2.谁想展示一下自己搜集的春联?(指3-4名学生交流)
3.老师课前也搜集了一些春联,大家想看吗?谁来读一读?(课件出示春联内容如下:财源滚滚随春到喜气洋洋伴福来财旺福旺;多劳多得人人乐丰产丰收岁岁甜勤劳致富;才高八斗学子折桂学富五车天骄摘冠金榜题名;年年顺景财源广岁岁平安福寿多吉星高照。)
4.通过刚才的交流,你发现春联在其他方面还有哪些特点呢?(引导学生谈:上联下联字数相同、词义相当,横批一般为四个字。)
小结:
1.刚才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精美的春联,可见课前搜集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2.实际啊,春联是人们对平安、幸福日子的祝福和展望,是感情的抒发,这份感情和祝福可以是对家庭的、师长的、同学朋友的,同学们想不想自己编一副春联抒发一下感情。有没有信心?
四、创作春联,感悟导行
1.下面我们就在组长的带领下,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创作一副春联,把创作好的春联写在红纸上,派两名同学贴到黑板上。(教师巡视指导看有无全编成下联或上联的,同时掌控好时间)
2.你们对自己的成果满意吗?我们一起读读吧!
赏析时可表扬学生:A.你们的作品真精彩;B.老师很佩服你们;C.这是你们组集体的智慧,为你们的成功合作鼓掌祝贺吧!
五、拓展延伸,回归生活
关键词:导游课;目标;重点;感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0-228-01
教学目标:
1、知道了解家乡的人文自然景观和民风、民俗是一种爱家乡的表现。
2、能以当小导游的形式,通过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人文等的过程,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
3、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多方面地搜集资料,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
教学难点:能当好小导游为他人介绍自己的家乡,为家乡的某项活动出一个金点子。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了解家乡有特色的自然风景和人文古迹。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知道了解家乡的人文自然景观和民风、民俗是一种爱家乡的表现。2、能以当小导游的形式,通过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人文等的过程,感受家乡变化和发展。
一、情景导入
1、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不管我们身在什么地方,家乡美丽的景色、悠久的历史,总是让我们难以忘怀。 (课件出示家乡的风景图片)
2、今天,我们就要来当一回小导游,来介绍自己的家乡。(出示课题)
二、课文学习
1、现在就让我们开始今天的旅行吧。
2、小丹西介绍杭州的自然风光。
(1)播放介绍杭州西湖的录象。(2)播放录象(一)。
3、教师让学生说说听了小丹西西湖风景介绍后的感受。
(1)教师:杭州不仅是一座风景名城,还是一座历史名城,有着许多著名的人文景观。看小丹西带我们来到了第二站。(2)播放录象(二)。
三、体验感悟
1、今天,我们在小丹西的带领下,与杭州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小丹西所在的导游公司还给我们留了个任务,要我们来评一评她的导游讲解说的怎么样?谁来评一评?
2、请学生点评。
3、你认为要当好一个导游,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乡,该做到哪些方面呢?
(1)学生可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要了解家乡的风景、悠久历史和人文景观,知道一些家乡的传说故事。介绍的时候必须口齿清楚、仪态大方。
4、尝试做小导游,介绍自己的家乡。
(1)希望能达到招聘要求的同学都能上台来当一回小导游。(课件出示招聘要求)
(2)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准备,教师可以在课件上给出一些景点的名称,供学生选择。
(3)学生上台做小导游介绍自己的家乡。可以边介绍边出示自己收集的相应的图片、影象、动画等资料。别的学生可以进行补充说明。
(4)请做游客的同学对小导游的表现进行简单点评,评选最佳小导游。
原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著名学者刘国正认为:“中国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如胶似漆,密不可分。多年来,我们队这方面探索甚感不足。学习传统文化,使语文教育丰富多彩,不再是干巴巴的几条筋,还能增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的修养。”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也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拨打,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也要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因此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学习的机会,从而寻求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第一,挖掘教材所蕴涵的传统文化因素
在教会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儿歌、童谣,了解家乡的发展历史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具有一定的语言和文化经典的积累和文化底蕴。以所教教材为主,特别是古代经典作品,富有时代气息的新作,传统文化寓于其中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就能达到弘扬传统文化的目的。
1.古诗文欣赏
古诗文是古代文化的沉淀,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精美的文化食粮,是弘扬传统文化的直接途径。古诗文欣赏,就是和古人零距离的接触,直接去感受古人的心跳。品尝古诗文带来的艺术魅力陶冶情操,产生对祖国灿烂传统文化的向往和热爱。
2.书法艺术的欣赏
书法艺术是汉字魅力的完善展现,充分利用教材中有关书法艺术的知识,让学生了解我国书法艺术的起源、流派、艺术风格,给人带来的美的享受。通过临摹、赏析、欣赏书法艺术的美,提供啊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自觉地热爱书法艺术、热爱传统文化。
3.对联文化是中国的国粹,有较深厚的文化内涵。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庙宇、凉亭、祠堂、大门都有它的踪影,过年的春联、办丧事挽联、柱子上的楹联,比比皆是。而且,从古至今也因对联生出许多有趣的故事,也都是深化语文教学的生动教材。
第二,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弘扬传统文化
1.对家乡民风民俗进行探究
民风民俗是一个地方的文化沉淀,它是一个地方长期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文化样式。湟源县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部,以汉族为主,还有回、藏、蒙古、土族、满族等,它是古代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丝绸南路要冲。闻名于世的唐蕃古道、取道日月山而抵拉萨。它像一条金色的彩带,飘落在银装素裹的青藏高原,留下了汉藏人们世世代代友好往来的足迹和情深意长的美好传说,源远流长、经久不衰。可让学生采集资料、调查了解、上网搜寻、走访身边老人,然后按类整理加工,编成教材,作为校本课程,在课堂上进行教学,体委地方文化的魅力,在收集整理中深切感受传统文化的韵美,油然而生热爱家乡之情,达到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目的。
2.湟源县旅游文化的探究
旅游景点星罗棋布。大自然赋予地处世界屋脊的湟源县一派巍峨壮观、绚丽多姿的风光,同时有“小北京”美誉的湟源县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以大黑沟、西石峡、药水峡、华石山、宗家沟等山、水、林、泉、草甸组成的自然生态、日月山古迹文化,城隍庙、扎藏寺、唐蕃古道为主的人文旅游资源,境内景点多达47处。就凭这些景点,足以让学生感受到家乡旅游文化的辉煌灿烂。
3.湟源文化的探究
湟源是多元文化的融合之地。昆仑文化、农耕文化、草原文化等各种文化在这里相生相长,交汇碰撞,不同信仰、不同民族、多种文化的互动,形成了湟源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4.湟源排灯艺术的探究
湟源排灯如金璞玉,历史悠久,起源于清代中期,历经200多年沧桑岁月,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枚奇葩和各民族共同喜爱的一项民俗文化艺术,具有“青海民族民间艺术珍品”之称。2006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湟源成为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排灯艺术之乡”
第三,开放传统文化教育的校本课程
农历正月十二,春寒料峭。
福建长汀县童坊镇举河村,这天全村沸腾,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传统民俗活动“闹春田”。我们在长汀当地影友的陪同下,感受了这一独具特色的传统春节民俗。
早上8点多,晨雾还未散开,初春南方山区湿冷,穿着厚厚的冬衣仍感寒风剌面。蜿蜒的村道上,迎神的队伍已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土铳声的包围下朝着各接神点浩浩荡荡地走去。
流传几百年的“闹春田”活动在客家地区独树一帜,虔诚祭拜、健康运动、大众娱乐融合在一起,在众多客家民俗活动中鲜见。据传,凡神闹过的水田,次年稻谷必定丰收。想必,这是老祖宗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得以实现的一种精神寄托。
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村民们自发出钱出力,让这一活动代代相传。与大多数民俗活动相似,家家户户在门前摆上供桌,供奉鸡鸭鱼、水果等供品烧香祭拜,各房族人请来乡村戏班,在老祠前载歌载舞,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喜庆气氛。传统与现代、民俗与时尚融为一体,给新春佳节增添了欢乐祥和的色彩。
接神点祭拜后,一群后生在凛冽的寒风下,有的穿着内衣,有的干脆光着膀子,抬着神冲向覆盖着薄薄冰凌的水田里,霎时,泥水飞溅,欢呼四起,开始的时候沿着田埂四周奋力奔跑,由于抬神的人多,泥田里奔跑随时都可能摔倒,泥人似的滑稽相引来阵阵笑声。随后,抬神转向田中央,由四人抬着打转,拌到了,连人带神跌倒田里,爬起来再转,再跌倒,玩到兴起,参加活动的人还互相打起泥巴仗,泥浆四溅,水花飞舞,这充满动感与活力的民俗活动把人们的欢乐一次次推向。
关键词:风俗 文化功能 民俗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且地域辽阔的文明古国。各地区、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民风民俗,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深受风俗的影响。
此外,风俗的自产生以来就与民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有着众多共同的特性和内容。所谓“民俗者,风俗也”。我们可以将已有的民俗研究成果应用到风俗的研究上来。本文便是运用此方法来对风俗的文化功能进行探讨。
一、 风俗的定义
风俗是我国一个古老而重要的文化概念,自其产生之日起便与我们有着密切联系,并且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它有着独特的起源,发展与传承历史。
“风俗”“民风”等词最早见于《礼记。王制》:“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此外,《诗经》《管子》等文献也有许多记载有关风俗的记载。至汉代,“风俗”一词则已普遍使用。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有关风俗的文史资料,如《史记。货殖列传》、《汉书。食货志》、《风俗通义》等。这些资料不但记录了当时的风俗,而且对风俗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探讨,使得风俗的研究进一步发展。汉代以后,我国有关风俗的著作更是不断出现,如《岁时广计》、《东京梦梁录》、《清嘉录》等,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风俗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是密切联系的,风俗对人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进行文化规范的作用。综合中国古代的风俗观,我们可以发现古代学者对风俗有两个典型的概念:一是如《周礼》所说:“俗者习也,上所化曰风,下所习曰俗”;一是如《风俗通义》所说,:“风者,天气有寒暖,地形有险易;俗者,含血之类,像之而生”。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风俗的这两种解释都有其合理之处,他们 不同的角度揭示了风俗的特点。前者主要从文治教化的角度出发,是就风俗形成的社会动力而言;而后者则主要是从自然和 社会两个方面对风俗的产生作出解释,认为风俗兼具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
在近代社会,由于西学东渐的影响,风俗的内涵发生了许多的变化,近代学人对风俗的研究也更为关注。1910年张采亮写成中国第一部风俗史――《中国风俗史》,它以风俗为线索,将政治文化,典章制度,文人风气,生产方式,生活习俗融为一体,以历时的角度,建构中国通史,体现出中国固有风俗概念在接受西学的影响后,发生的独特变化。1922年胡朴安著《中华全国风俗志》,他通过对中华各地风俗的详细记载,既突出了我国风俗的整体性,体现出风俗中的国家意识,又显示出了我国各地风俗鲜明的个性特征。1923年北京大学成立的“北京大学风俗调查会”也在旨趣中写到:“风俗为人类遗传性与习惯性之表现,可以觇民族文化程度之高下;间接即为研究文学、史学、社会学、心理学之良好材料。”
而现在,我国对风俗的定义则主要集中在各类学术著作以及各类辞典中,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辞海》为代表,说:“风俗:历代相传积久成习的风尚、习俗”;另一种以《现代汉语词典》为代表,说:“风俗: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的总和”。
简而言之,风俗是在一定的社会共体中,人们普遍公认的,积久成习的各种行为方式的总和。它是一种社会文化传承,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
二、风俗的特征
风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征。这些征主要表现在:
(一)风俗具有社会性
风俗的产生是人民群众集体创造的结果,是得到特定群体认可、接受和传承的文化事象。任何单个人社会行为是不能称为风俗的,只有当这种行为得到其所处社会群体的认可和接受,它才能成为一种风俗。风俗的社会性也可理解为群众性。
(二)风俗具有地域性和多样性
中国文化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风俗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也必然深受地域的影响。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便是对风俗地域性的形象说明。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我国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性风俗。例如,我国南方和北方民族的居住习俗就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另外,我国的风俗也是多种多样的,这主要表现为:不同的地区,民族有不同的风俗,甚至同一地区,民族也有不同的风俗。风俗的地域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风俗的多样性。
(三)风俗具有传承性和可变性
风俗作为一种历史文化传承,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文化连续体。同时,风俗还具有相对稳定性,一旦形成便不会轻易改变。然而,由于风俗是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等相联系的,所以风俗在其发展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变异。“时异俗易”“移风易俗”等词就体现出风俗的这种可变性。总之,风俗是在传承与变异的统一体中不断发展的。
三、 风俗的文化功能
关于文化的功能,英国文化人类学家马林洛夫斯基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认为“文化根本是一种手段性的现实,为满足人类需求而存在。”风俗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领域,充分认识并把握它的文化功能,才能有助于它的传承和发展,才有利于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增强我国文化的活力,从而使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的精神面貌更加积极向上。具体来说,风俗具有以下的文化功能:
(一)风俗具有塑造共同的民族心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功能
风俗具有社会性,任何一种风俗事象都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社会普遍传承的风尚和习俗。个人的生活习惯,爱好和他所要遵循的礼仪等,只有与社会习俗相结合,社会才会给予承认,才能融入到社会的风俗之中。由此可见风俗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文化,它是人民群众生产与生活领域的一个方面,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民族心理与民族精神。另外,由于风俗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使得它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够不断强化每一个国民的国家意识与民族意识,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例如,我国传统的家族观念强调“精忠报国”,教育子孙后代要热爱祖国,珍惜家人。顾元明先生也指出:“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待人处事无不反映着民族精神”。
另外,风俗总是和一定的社会群体相联系的。因受同一种风俗观的影响,这些社会群体便容易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民族观。因此,像春节、端午节等对全国都有影响的风俗则更容易使中华民族形成共同的民族心理,从而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风俗具有教育规范功能
风俗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传统,它有着教育大众,规范人们行为的双重功能。它的这种功能在人们成长的过程中表现的十分明显。例如,一个人出生以后便要接受“诞生仪礼”,成年后则要经历“成人仪礼”,紧接着又要经历“婚姻仪礼”,人死后则又有“丧葬仪礼”。此外,在人的一生中,他还会受服饰风俗,岁时风俗,村落风俗等的规范和影响,从而不断实现人的“社会化”。因此,我们认为风俗既塑造和影响我们的人格,同时又规范我们的行为。风俗的教化规范功能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互为补充,对人的成长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三)风俗具有历史功能
风俗是一种历史文化的创造和积累,是活的社会“化石”,它记载着人类社会传承和发展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功能。其次,风俗本身也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反映出各个时代的时代特征。例如,我国历史上很多有关记载风俗的著作在今天已经成为研究各个朝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重要资料。另外,对于那些依靠口头传承的社会风俗,其历史功能更是体现的突出。例如,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创世纪》以及各类神话叙事诗不仅反映出这些民族的原始宗教观,而且还记叙了这些民族的文化发展史,至今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四)风俗具有文化认知和审美功能
通对风俗事象的考察研究,我们对特定时代和特定领域里人们的思想意识,审美意识,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及其文化心理将会有更深的理解。风俗作为一种特色的文化事象,其文化认知和审美功能是十分突出的。例如,我们通过传唱各种民谣则可以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再如,我们通过写春联,画年画则可以感受到中国书画艺术的独特魅力,也可以感受出中华民族追求美好生活的文化心理。由此可见,风俗是我们认识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五)风俗具有娱乐功能
风俗既是人民物质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许多的娱乐活动,从而达到放松消遣,愉悦身心的目的。风俗的这种娱乐功能又以节日风俗和竞技风俗表现的最为明显。例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傣族的泼水节等。另外,风俗的这种娱乐功能也使得其生命力更强,影响更大。至今天,很多少数民族的风俗正是因为其娱乐功能才逐渐走入大家的视线,为大家所熟知。
总之,风俗的内容和特征是多种多样的。同样,风俗的文化功能也是多方面的。通过对风俗文化功能的深入探讨,我们进一步发现了风俗的巨大作用与价值,也发现了风俗对自己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待风俗,我们应采用辩证的观点,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面对传统风俗不断消失的现状,我们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我们的文化生态环境,使我们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展,从而使风俗的文化功能得以继续正常发挥,使我们及我们的子孙能在良好的风俗中健康成长,快乐生活,使我国的文化更加和谐而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徐杰舜.汉族风俗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2]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3]张亮采.中国风俗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陶立.民俗学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5]胡坤生.社会风俗三百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6]萧放.“风俗”论考.《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一届网络学术论文集》2003
[7]萧放.中国传统风俗观的历史研究与当代思考.《北京师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8]苏蔓;李美娟.中国民俗文化的特征与社会功能.《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9]尹伊君;王国武.民俗文化的特征、功能与传承.《学术交流》.2009
[10]王晓葵. “风俗”概念的近代嬗变.《文化遗产》.2010
关键词:乡土美术;美术鉴赏课;开发与利用;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316-01
1.乡土文化的内涵
乡土文化就是在一个特定地域内发端流行并长期积淀发酵,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生态文明的总和,是一种意识形态,如民风民俗,包括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广义的乡土文化还包括学生所在学校的校园环境、师资状况、校风学风、学生特长以及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生活等。
我们日常所谈的乡土文化的内容极为广泛(以泉州为例):首先,它包括当地的自然景观。大自然本身就是美的存在,是最广泛的审美对象。其次,当地群众创造的具有乡土特色的美术形式与作品是构成乡土美术的主要内容。这包括生活中的用具如永春漆篮;用于装饰建筑物的图案、彩绘、惠安石雕;用于衣饰的安溪蓝花布染、刺绣;用来装饰生活空间的剪纸、织锦、绘画、儿童玩具如泥塑、面塑和娱乐戏曲中的提线木偶等;在各种民俗节庆活动如元宵、清明出现的花灯、风筝,婚丧嫁娶中用来渲染气氛的物品等;用于中的各种神的雕像如财神、观音和各种门神版画等。
2.乡土文化在美术鉴赏课中的必要性
新课标更是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的人性理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高中美术鉴赏课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美术鉴赏课不只是为了培养美术鉴赏能力,还要培养人的开拓创新精神,每一个学生身上都蕴含着创新的潜能。
开发当地传统美术资源,就可以结合当地的名胜来增加同学们对艺术的直观感受。开发优秀的地方性美术课程资源,具有重要和长远的意义。围绕对当地传统艺术所包蕴的文化内涵的学习活动,有益于引导学生了解区域文化,提高乡土审美文化的体验能力,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美的感受能力和创新精神。
开发地方自然资源,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体验能力。通过对这些自然景观的寻找、发现、收集、观察、想像、组合、创造等一系列美术活动,充分利用本土材料进行创新教学,一方面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美并美化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对自然材料的利用意识及开发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开发利用乡土人文资源,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学校与社会互相依存,社会上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人文艺术课程资源,如九日山的祈风石刻,对这些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是新课程理念下美术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将对学校美术课程教学产生有力的推动作用。
3.利用乡土美术进行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尝试
随着社会的进步民间风俗逐渐简化,很多风俗已不再为现代人所知晓,为了让小学生真正的了解民间风俗,如泉州纸扎艺术(糊纸),将这些风俗代代传承,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网络搜集各种资源进行教学的同时,要为学生提供美术课程所涉及的资料、图片。网络资源丰富而又便捷,不受时空的限制。教师在教学中自己通过网络搜集各种有关民风民俗的资料,如:闽南娶新娘、年兜跳火群、攻炮城、端午节、舞龙舞狮、火鼎公婆、拍胸舞、木偶戏等的相关视频、图片、文字资料。教师在进行教学的同时,要为学生提供信息资源,拓宽视野,为美术鉴赏、创作提供广阔的空间。
教师要在课前引导学生对自己身边的乡土文化中蕴藏的美术因素进行收集整理,在这个过程中感受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在教学中,以学生收集的诸如农村灶台上的绘画、年画、典型建筑物、桥等作为素材,要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自己看了这些图画以后的心理感受。然后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这种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学生美术鉴赏力的提高大有帮助。学生发挥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给予积极的引导,往往能使一堂简简单单的美术课变得丰富起来,收到很好的效果。通过这种形式,将美学艺术中不同观念在不同作品中的体现介绍给学生,使学生认识到艺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拓宽他们的审美思路。例如,我的教学案例,"手绘芙蓉桥"就是让学生事先去拍摄我们梅山侨乡最具代表性的景点--芙蓉桥畔,作为土生土长的芙蓉桥畔的学生,从小就对芙蓉桥的传说极为着迷。为此,学生根据拍摄的照片,进行创作,不论是素描、速写、漫画都极为生动,这样的美术课当然受到喜爱。
其次,在农村,人们的生活淳朴而又丰富多彩,农村人民以其独特的方式进行着创造美的活动。在乡土文化中,在劳动过程中,每一个场面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这些直接来源于现实生活的艺术源泉,都是美术课很好的写生素材。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身背画夹、手拿画笔,自由大胆地去描绘,去赞美自己的家乡,让学生在熟悉的家乡寻找美,在取材的过程中鉴赏美,在绘画的过程中创造美。这样的活动不但使学生兴趣盎然,领略了大自然的美,同时还激发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要把乡土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开展各种展览活动,如"乡土景观风景写生作品展"等,还可以与其他学科联系共同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如与历史地理科结合,实地考察采集资料,然后进行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活动。使学科横向联系,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素质。我在学校举办过一次民俗图片展,就是包涵了我们农村红白喜事,其中有很多学生拍摄的舞龙舞狮,还有最具阳刚之美的闽南拍胸舞。这些都是农民在农忙之余的一种娱乐方式,有独特的原始朴拙之美。
关键词:《马桥词典》 叙事立场 叙事话语 湖湘民俗
“所谓的民间写作,就要求你丢掉你的知识分子的立场,你要用老百姓的思维来思维。”[1]以莫言的这句话来表述《马桥词典》的叙事手法的特殊性是再合适不过。韩少功以知青的身份下放到马桥,带着沉重的知识分子的使命感来靠近、接触、融入、走出马桥这个神秘的国度。在十年的下放生活中,作者不断接受马桥民俗的影响,使得在该书的叙事手法上也深刻地体现着湖湘民俗文化。
一.叙事立场与民俗文化。广大的农村百姓及其生活不仅是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的资源,更是以韩少功为代表的寻根文学派永恒的创作主题。那么,站在何种立场来创作文学作品,对人民大众、民风民俗进行描述就成了作家们首先要思考的问题。而《马桥词典》的成功就在于,作者对于叙事立场的把握是正确且恰当的,这不仅得益于作者十年的亲身经历,更是一种高超的文学艺术创作手段。
在《马桥词典》中,作者的第一个身份是作为一名介入马桥人民生活之中的下放知青。而在与马桥人民共同生活的这十年之中,他又是以一种融合的状态使自己也成为一名马桥人。最后,当作者彻底离开这个地方时,他又必须将自己抽离出马桥的生活环境,但是那段十年的马桥生活却已经成为作者生命的组成部分,镶嵌进他个人生命史当中。该书完成于90年代,距离马桥生涯已经过去数载,此时的作者经过长时间的沉淀与思考,对于创作该书有了一个特殊的立场:知青俗民化。
一方面,他是“半抽离的下放知青”:在整部作品当中随处可见作者浓烈的知识分子使命感,那些凝聚着民风特色的生活琐事以及在顽固的马桥民俗环境下生死离别悲剧人物,无不体现了作者的悲悯情怀。例如,在“嘴煞”一词的叙述中,复查因为一时失言诅咒了罗伯,不但使罗伯丢了性命,而且也让自己堕入无尽的深渊,霉运缠身,从一个村的会计变成碌碌无为蓬头垢面的哀民。作者在整个事件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对马桥语言环境进行分析,站在一个彻底的科学主义者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情:“但事情只能是这样了。一个人已经不是一条狗,不可能把物质仅仅当作物质。”[2]作者这种“半抽离的下放知青”的特殊身份使得他可以融入马桥人民的生活当中获取创作的一手资料,又能以清醒的目光去论述而不是表面性地展示马桥生活,更珍贵的是他把自己的成长痕迹也带入了叙述当中,因此纵观整部作品也可见马桥经历对作者身份立场的转移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他是“半融入的马桥人民”:在作品的后半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生活的积累,作者对马桥人民的感情也越来越浓烈。因此才会出现“嗯”一词中,作者与房英微妙的情感体验,才会出现“民主仓”一词中,作者将魁元小侄从牢里解救出来的情节……此时的作者不再是一个到“神仙府”写语录的知青了,而是以一个“半个马桥人”的身份立场去阐述自己周遭友人的故事,这无疑给作品增添了几丝真实性。
可以说,知青俗民化的叙事立场,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作者身上呈现出由知青走向俗民的过程,整部作品便是作者整个立场的变化记录,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立场,使得《马桥词典》拥有了类似民族志的真实感,因为作者本身,就已经构成了马桥民俗中的一个承载者。也是在这种俗民化地叙事立场中,作家的悲悯情怀更能有效切入作品中人物的内心深处,真正地与人物命运达到休戚与共,从而更真实地表现这些小人物的痛苦与不幸。[3]
二.叙事话语与民俗。一部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是伴随着作品主题匹配而生的,也奠定了该作品的基调。而对于寻根文学来说,诗化的语言不足以承担起叙事作品的任务,虽然在中国文学史上,诗化语言有着相当重要的位置。想要使寻根文学或者乡土小说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与文学质感,增强作品的辨识度,地方性话语的使用无疑是最有必要也最有效的手段,任何一部成功的地方性文学作品都脱离不开当地世俗化的语言的使用。《马桥词典》更是如此,它以词典的形式,直接地将马桥方言转译成普通话,用马桥式的叙事话语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文学作品的语言环境。而世俗化的马桥语言,本身就是湖湘民俗的组成部分,因此小说从一开始就没有脱离湖湘民俗这个大的环境,从叙事话语的角度来看,更是如此。
在《马桥词典》一书中常常出现一些词汇,马桥人民用这些词汇表达其字面的反义,透过这些词汇的使用,展现马桥人民语用习惯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例如,“醒”这个在现代汉语中几乎没有贬义的词,在马桥人的口中却变成了“愚蠢”的意思;“宝气”在马桥这个地方是“傻气”的意思。也有一些词汇,马桥人民在使用的过程中体现了女性的卑微地位,例如,“小哥”指的是姐姐;“小弟”指的是妹妹;“小叔”、“小伯”指的是姑姑;“小舅”指的是姨妈,如此等等。[4]还有一些词汇,则集中体现了马桥人民独特的审美情趣,例如,“散发”指的是死亡,这种委婉而具有诗意的表达体现了马桥人民对于死亡的态度。
而这些词汇并不只是在解释它的时候出现,而是已经被作者广泛应用于整部作品中的各个地方,达到了“以俗语释俗语”的高超境界。
参考文献
[1]莫言,文学创作的民间资源[J],当代作家评论,2002(1)
[2][4]韩少功,马桥词典[M],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
关键词:德昂族;茶文化;民俗风情;文化资源
旅游资源开发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旅游资源开发不仅是对各种旅游资源和旅游服务设施的开发,还带动了旅游地相关产业的开发。
一、族旅游资源的文化特性
首先,它对旅游者来说应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旅游资源的理论核心是吸引力因素”,同时,吸引力也是评判旅游资源质量高低的关键性指标。其次,旅游资源具有可利用性,对旅游业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即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不同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后,旅游资源(现在的某些人造景观除外)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实在物,有的表现为具体的实物形态,如自然风景、历史文物等,有的则为不具有物质形态的文化因素,如地区民俗风情等。绝大多数旅游资源都是先旅游业而存在,并不以人们的开发利用为转移,即使是现代形成的旅游资源,如城市风貌等,也是在其形成之后,被人们所认识,并为旅游业开发利用的。因受文化特殊性的影响,一个民族在理解一种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时,可能会产生明显不同于另一民族的判断。一种自然存在或社会现象是否会成为旅游按,会因民族文化的差异而不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就旅游资源而言,与旅游者通常的生活习俗、文化背景、和居住环境差异越大,特色越鲜明,内容越丰富,影响越广泛,对旅游这来说,就越感到独特,对他们就越具有吸引力。
二、德宏州德昂族旅游资源的民族文化性
德昂族是我国云南省与缅甸的跨境而居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芒市三台山乡是德昂族居住最集中的地方,被列为德昂族乡。德昂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昂(前称佤崩)语支 。德昂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他们的诗歌、民歌、民间传说、神话故事、音乐、舞蹈等都是人文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中最让人着迷的一部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他们的茶文化,茶文化主要体现了德昂族的文化精神以及社会影响力,这点从他们的社交礼仪中便可看出。从以上这些不难看出德昂族旅游资源的文化特性。旅游活动归根到底是一种文化活动。文化的差异是旅游资源吸引力的源泉,也正是有文化的介入,旅游资源才更具魅力。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是十分丰富的:既可以满足人们对美的事物的观赏,又可以使人们通过旅游获得丰富的知识;既可以满足人们休闲疗养,松弛身心的需要,也可以给人以猎奇探险、发现自身潜能的经历;既可以从辉煌的古代建筑、历史遗存中追寻古老的文化,又可以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平凡生活中体验民风民俗等。开发德昂族地区的旅游资源不仅可以让人们体验到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还可以让德昂族传统文化得以保存并传承下来。
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体现在两方面:一个是自然旅游资源文化内涵,另一个是人文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从德昂族旅游资源来看既融合了自然旅游资源文化内涵又有人文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因素在里面。德昂族居住于山区或半山区,村村寨寨无一例外都种茶,故随处都可看到一片片郁郁葱葱的茶林。有的村寨,至今还能看到几百年树龄的老茶树,它们被称为“茶王”,德昂族居住的地理环境体现了自然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而德昂族透过茶体现出的那种已经渗透到社会文化和生活习俗的各个方面的一道绚丽的人文景观――德昂族独特的民俗文化,更是民俗爱好者所向往的。把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就能够很好的开发德昂族旅游资源。
三、德昂族茶文化在德宏州民俗风情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中的重要性
一个地区想要真正的把旅游业发展起来,除了自身独特的旅游资源外还必须要有品牌效应做支撑。比如说:一提起石林我们的脑海中就自然会浮现出那些形状各异的石头;一提起元阳,一层层的梯田仿佛已经印入了我们的眼帘;一提起楚雄,热情如火的彝族姑娘似乎已经围绕在我们周围;一提起西双版纳,那温柔似水的傣族女子已翩翩跳起了傣家舞蹈。这就是所谓的品牌效应。德宏州想要把当地的旅游业发展上去就必须要开创属于自己的旅游品牌而不是一味的模仿和“炒冷饭”。然而为什么说开发德昂族茶文化可以对德宏州旅游业带来影响,那是因为德昂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形成的这些优良道德传统,虽然古朴,具有原始的韵味,但却闪耀着古老的文明,反映着现代文化的光辉,是当今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道德基础。其次,在德昂族的传统观念中,认为只有茶才可能意到。所以,德昂人在生活中不论办什么事都离不开茶,探亲访友茶叶是必不可少的见面礼。宾客所至,首先煨茶招待,认为这比招待家宴更为重要。男青年求婚:首先送女方的礼物也是茶。婚丧嫁娶,邀请亲友光临,一小包茶叶就是主人的请柬。做错事欲求得到对方的谅解,送去的也是一包茶叶,以表示其悔改的诚意;若是送钱或物反而会把事情弄糟,会被对方认为是无诚意,不懂得德昂人的礼节。德昂人的这些风俗习惯,不仅特色鲜明而且内容丰富,能给旅游者带来独特、新颖的感觉。能够把德昂族茶文化真正的做起来并做好,对德宏州旅游业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首先打造了德宏州的旅游品牌,一说起民族特色的茶,人们就会想到德宏州三台山来逛逛,不仅品尝一下这里的茶还可以感受这里浓郁的民风民俗。当然这样的发展肯定是有个过程的。只有对德宏的民俗风情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科学的分析,比较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抓住机遇,做出科学正确的战略决策,打出旅游品牌,才能使德宏旅游业得到新的发展,真正走出旅游冷区域。
四、德昂族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进一步设想
(一)提高德昂族茶文化的知名度
前面的一些例子证明德宏州三台山德昂族茶文化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但知名度为什么不能与之相般配呢?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发掘不够,发掘不深;二是宣传不够,流于表层。对茶文化进行的研究总体看来投入的力度是有限的,对这一领域也没有给予足够的观注。这可能与人们对德昂族的茶的认识不足有关。针对这一不足,可以让当地旅游局和电视合起来专门给三台山德昂族茶文化做一期或连续几期介绍,通过电视广播宣传和报纸杂志的报道这些渠道来提高德昂族茶文化的知名度,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
(二)建立三台山德昂族茶文化展馆
德昂族茶文化是以其深厚的神话传说和独特的民族风俗为基础来衬托它的独特性和民族性。如果光凭导游的叙述和旅游小册子里的介绍,游客肯定不能全方面的了解德昂族茶文化。我们可在三台山乡政府旁建一个德昂族茶文化展馆,展馆里不仅展示和德昂族茶文化有关的古诗歌、用老茶树干雕刻而成的佛像还有不同风俗茶泡制过程的展示区,如:择偶茶、提亲茶、定亲茶等。这样一个茶文化展馆对促进当地旅游经济,增进人们对少数民族茶文化的了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茶文化旅游商品开发
文化旅游产品是指以文化旅游资源为支撑,旅游者以获取文化印象、增智为目的的旅游产品。开发茶文化旅游商品必须要以市场为标准,结合文化旅游资源特征,以文化为导向,开发出具有市场吸引力的文化旅游产品。拿茶文化旅游商品来说,我们可以在茶文化展馆的一角另辟一区域,把茶叶按不同的风俗装包,把其风俗特征写好放在茶包里。待游客参观完所有和茶文化有关的资料、佛像和表演后,既可到这一区域来购买自己喜欢的茶。
(四)游客体验服务
游客体验不仅可以带动游览氛围还可以让游客对此次旅游记忆犹新。游客来到三台山首先由当地导游带领其参观德昂族的茶园,参观的同时解说制茶过程,特别是德昂族最有特色的酸茶。参观完毕到指定的德昂人家中游客开始自己制作酸茶。该景点不仅负责保存游客制作的酸茶,制作完最后一个步骤是在发酵酸茶的坑旁,写上此坑酸茶是由谁制作的。这样你就有可能吃到亲朋好友制作的酸茶,可以刺激游客故地重游的愿望,从而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峻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泰勒 原始文化 [M] 1871
[3]余接成, 借旅游之力壮茶业经济 [J].中国茶叶,2005,5: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