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情感化设计范文

情感化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情感化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情感化设计

第1篇:情感化设计范文

关键词:情感元素 设计与情感生活

中图分类号:J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9-0045-02

一、生活与设计

设计在哪里?最令我们视而不见,习焉不察,而恰恰又离不开的大概就是设计了。我们穿戴着经过设计的衣、帽;生活在经过设计的房屋里,使用着设计过的各种日用品、电器等;在经过设计的建筑物里使用他人设计的工具劳动着;就连我们漫步的街道也是经过设计过的。我们无意识地生活在设计的海洋中。生活本身,就是设计的起源地;而设计,归根结底就是我们对生活的发言。设计,是从日常现实生活中发现新问题的行为。在我们生存的环境之中,除了天空、大海等自然景观外,我们时刻都处于由人类自己设计出来的世界里。设计在哪里,设计就在你面前。

买回的衣服、时装。你是否会在试穿前也注意下购物手提袋的设计?收到别人的名片时,你可曾注意到上边有无新颖别致的设计亮点?在走进一座写字楼的时候,你是否注意过企业门上的标志呢?看电视的时候,你又是否注意到有某个电视台或者电视节目的片头使用的元素正中你意,或者激发了你的创作灵感呢?不论是去小小的咖啡厅、茶馆,灯红酒绿的各种bar还是灯火辉煌的大酒店,通廊、门庭,是不是突然会有一样特别的装饰跳出来,去吸引你的注意力呢?当你翻阅一本杂志的时候,是否留意过它的版式设计和页面的装饰呢?

人在生活,人在设计,设计其实是生活与人的一种统一。任何产品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设计制作的。没有完全脱离人的设计,也没有完全脱离设计的人。人类的设计行为总是体现了一定时期人们的审美意识、伦理道德、历史文化和情感等精神因素,而这些需借助于一定物质形式来表达。设计作为人类生活方式的一种载体,承担了―部分对人类精神需求的承载和表达。同时,也把人们的生活给具体化了,从而构成了设计与生活的互动关系,我想这也是生活与设计的一种无法分割的情缘。

美好的设计,往往令人畅快、心旷神怡,对人们的生活品质,有一种默默的浸染。美好的设计,源自人们内心的纯净或空灵,摈弃华而不实的修饰,而回归自然。好的设计师在帮助我们塑造一种有品味的生活。对于生活和身边的设计,我们应该为自己塑造一种能力,去欣赏,去感受。多一些时间去体验,生活便就少了一些单调。

二、设计中的情感

(一)设计作品注入情感元素的意义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而情感元素则是传播表达情感的一种载体与具体运用方式。在我们的设计中注入情感元素,便赋予了作品鲜活的生命力,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能让广大受众在看到作品的那一刻与创造者产生某种共鸣。一件情感化设计作品,就像艺术画廊展厅中那些静态的画作或雕塑,总能给人很多启发,让人放松,让人沉思。不管是人们的哪种心理变化,归根到底,它们都引起了人们的某种心理感悟,让人们的灵魂在那一刻追随着它,在不知不觉间,作品便生动起来。也许是源于作品的趣味,也许是源于作品的创意,也许是源于作品本身的美好与感动。因为有情感的投入,设计得以更加丰富,更加贴近人们的精神和心理需求,而生活也更加色彩缤纷。

一件有情感的作品,就是给予了人们一个空间,让人们的喜怒哀乐等情感都得到了释放与寄托。情感元素,在于对生活中的不断追寻和探究,参透入的内心世界。将情感元素融入于设计是丰富物和人之间的紧密关系的途径之一,也是时代的必然选择和发展趋势。

(二)情感思维在设计中的作用

设计是有生命的形式,它代表着人类情感与思维的潜在需求。情感思维便是这种潜在需求的存在和表达形式,成功的设计者便是要挖掘这种潜在的需求,将其转化为艺术形式,设计出有效唤起情感共鸣,以情感人的作品。

在现代产品优质化、高技术化的背景下,人们呼唤设计作品的商情感化、人性化。很多时候,设计师担任着类似医生的角色,他们要做的是通过他们的设计物去解决问题。而设计中的情感思维就像一副灵丹妙药,给了很多人出路。激烈与清,功利与洒脱,努力与散漫,乏味与浪漫,有时这样或那样的心态在一件充满人情意味的好的设计作品面前能够瞬间改变。比如说,飞机的安全性增加了,人们把乘坐飞机时的心情和座椅的舒适度也当作设计的进步而给予好评。充分运用情感思维去设计作品,可以展示对人生的体验与感悟,以及对时尚的理解,传递文化的内涵和精神,从而让设计作品生动,给人们无限的联想,富有动感与冲击力。

(三)感性消费对情感化设计的推动

现在,人们已经身处感性消费的时代,很多观念已经更新。我们从以物质为导向的设计逐渐过度到以情感为导向的设计。艺术的情感是创造的情感,这种情感是我们生活在形式的生活中的感受和情感。在感性消费时代,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中的情感体验。比如追求趣味性、拟人性、新颖性、幽默感等等。随着时尚的更替和人们对于精神价值的追求,许多产品的淘汰与更新,不是依据它们的破损程度,而是依据它们能否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它反映了人们对于用品宜人化和精神功能的追求,反映了人们消费生活中精神需要的增长。

当然,这种感性消费并不是指挥霍无度的高消费,而是指向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具有人情味的生活。正如一位美国学者所说:“接受和过着充裕生活而不是过度消费,文雅地说,将使我们重返人类家园,回归于古老的家庭、社会、良好的工作和悠闲的生活秩序;回归于对技艺、创造力和创造的尊崇;回归于一种悠闲的足以让我们观看日出日落和在水边漫步的日常节奏;回归于值得在其中度过一生的社会;回归于孕育着几代人的记忆的场所。”

三、情感思维在设计领域中的具体运用

为了满足在社会中的各种需要,人们设计和生产出形形的物品。人是灵与肉的统一体,人的需要具有不同的物质和精神的内涵。这种多样性可以从市场上商品品种的五花八门中得到确证。

比如日本设计师原研哉的作品:长野冬季奥运会开幕式的节目册。这份节目册中用的“冰雪纸”唤起了JL/17对踏雪的记忆,让你在收到冬季运动会的入场券时,仿佛就听到脚踩雪地的咯吱咯吱声。既体现出了冬季的特色,又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通过人们的五感,感受到触觉的生动,这份感动就形成了这个设计作品独特的魅力。正是利用了人们对雪的情感与趣味性,揣摩到了人们的内心世界,才使得这个作品的创意点让人无比的感动与欣喜。从而说明了情感思维对设计的启迪是十分重要的。

哈根达斯提倡“尽情尽享,尽善尽美”的生活方式,鼓励人

们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享受。其著名的广告词“爱她,就带她去哈根达斯(if you love her,take her to Haagen-Dazs)”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也许,哈根达斯没什么好吃的,但是它的广告词极度诱惑。传说中哈根达斯里有爱情的味道,是啊,在一盒小小的冰淇淋里赋予爱情的寓意,所以才会让人神往,才会让人无所顾忌的奢侈一次又一次。

日本设计师面出熏先生设计的火柴就巧妙地运用了情感元素而再现了火柴的生命。关于这个设计,他说:这些火柴是把落在地上的小树枝收集起来,在小树枝的尖端涂上发火剂做成的。我的想法是在人们把这些小树枝还给地球母亲之前,让它们为人类再做点事情。我们在回顾人类与火的共同进化史的同时,想象着有关火的传说和故事。掉落在地上的小树枝的形状是优美的,这样的设计也许能够让人忘记繁忙的时间,唤起人们对自然、火、人以及各种各样的世间万物的印象。

四、总结情感化设计的现实意义

设计作为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在塑造着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今天,我们常常提到设计思考,世界经济的新局面、文明的冲突,以及环境资源问题都是我们要考虑的情况。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开始把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人类自身,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口号。生活中的情感化设计实现的就是一种在世界各个角落都能接受的深入而细致的合理性。

生活中的情感化设计往往能够反映人类共同感受到的价值观或精神,这样的设计是设计师对生活的用心观察和体会,让设计作品能够给用户留有呼吸的空间。心如止水,我们方能感觉到作品中的纷至沓来的创意感觉。这是对生活的一种体察,一种和谐的领悟。情感化的设计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思考和与生活产生互动的一种幽默,情感元素令人们在认识这些设计物时引发思考,在差异中发觉设计的意义。

生活信息的层出不穷开拓了我们的思路,也启发着我们的设计思维。有时漫步街头,会觉得街边的雕塑不够生动;有时会觉得一些乱七八糟的广告牌设计与周围的景致不协调,污染着人们的视觉;有时看到路边霓虹灯的泛滥使用,让人产生虚浮之感;更多的时候看到房地产广告,充满了夸张的概念炒作。如果我们的设计不能给我们带来乐趣和快乐,兴奋与喜悦,自豪与反叛等多样性的情感,我们的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无意义的。

第2篇:情感化设计范文

关键词:商品包装;情感化设计;体验层次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商品的文化附加值和艺术审美有了新的需求。在进行商品消费的过程中,消费者不再只是关注商品的物质属性,而是更加关注消费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也就促使商品包装设计的作用发生了转移,优秀的商品包装设计能够抓住消费者的眼球,使商品在众多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在商品包装设计中依托对消费者体验层次进行研究,渐进性地实现商品包装的情感化设计,对商品销售和包装设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包装情感化设计

1.1包装设计中情感体验的3个层次

情感化设计是时代的产物,在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基础之上,更加强调商品包装对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的重视[1]。情感化设计中,设计师通过对消费者情感规律的研究,在设计中通过添加有目的、有意识的元素来激发消费者的情感,情感化设计不但重视商品包装的物质属性,更加重视商品包装的精神属性,旨在推动商品的销售和提升企业品牌形象。1)本能层。本能层的情感体验与人的第一反应密切相关[2]。在本能层,人类的感官体验(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发挥主导作用,消费者对商品包装的造型、图形、色彩、材质等要素发生感官体验,并产生情感体验。2)行为层。行为层的情感体验与商品的使用直接相关,行为层的情感体验不但要求商品包装要具有一定的艺术美感,更加强调商品包装的基本使用功能,以此来判断包装设计是否成立。在行为层的商品包装设计中,设计师要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原则,通过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使商品的包装设计满足消费者的期望并能轻松实现目标,使消费者获得积极、正面的情感体验,实现商品的经济效益和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3)反思层。反思层的情感体验体现在消费者对商品包装设计的象征含义的认知上,是人类最高层次的情感激发。反思层关注消费者对于商品包装设计的形式意义的理解,以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为目的,是无法看见、不可触摸的,是依托客观存在的有形实体对消费者进行的情感刺激。上述3个层次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反思层的情感体验以本能层和行为层的情感体验为基础,是消费者对商品包装设计的高级别的感受、理解和认知。3个层次相互交织,最终激发消费者与商品包装的情感互动,推动消费行为的有效进行。

1.2商品包装情感化设计的作用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活动。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研究成果表明,消费者的情感需求是多层次的,并且由低级向高级、由物质向精神逐渐发展。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后,逐渐加强了对精神需求的追求[3]。由MadHagstrom创立的心灵超市为已经满足物质需求的消费者提供了思考、生活和购物的空间,在出售想象商品的同时,为消费者提供心灵补给品,帮助消费者整理情绪,释放和缓解压力,见图1(图片1-5均摘自百度图库)。由此可见,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强的现代生活中,消费者更加渴望自己的精神和情感需求得到满足。商品包装的发展趋势应转向满足消费者的情感体验,构建消费者与商品的沟通桥梁,具体来说,设计师应该满足消费者的感官的愉悦、使用的乐趣和自我情感的实现。

1.2.1满足消费者感官的愉悦

感官层面的情感是消费者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对商品的直接的情感体验,它处于情感体验的最低层级,却是最直接、最迅速的,也是最难以抗拒的[4]。在商品包装设计中,感官层面的情感体验最容易被激发,也最容易被接受。感官的愉悦主要是通过别具一格的包装形态来产生,以此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1.2.2满足消费者使用的乐趣

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认为,人们通过对物质的控制来证明和实现自身的价值,在此过程中能够产生极度愉悦的“高峰体验”,它能够缓解和释放人们生活中的负面情感。体验令用户对物品发生交互,能选择、改变、控制、操作物品,从而获得自我实现的愉悦[5]。如好丽友推出的“粒粒出”瓶装木糖醇口香糖,以其独特的拉环设计吸引消费者,当用户提拉瓶口时内胆及里面的口香糖也会被提起,放下时一粒口香糖就会从中间的小圆口弹出。这一设计使得消费过程方便、卫生,给消费者带来了无限的欢乐,体现了“乐在手、乐在口、乐在心”的理念。设计师在进行包装设计时,应通过形式、材料、机构等因素的全面考量,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使消费者在不断消费商品的过程中建立与商品的深层次的情感关系。

1.2.3满足消费者自我情感的实现

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希望购买与众不同的商品来彰显自己的个性。这就使消费者对商品具有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消费者希望通过对商品的购买和消费来体现自己的地位和价值。商品包装设计应该将情感作为考虑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样式、材料和结构等设计元素的精心组合和巧妙构思,在不经意间传递出消费者的个性和品位,使消费者能够寄情于物,通过商品唤起自身的认知和回忆,使商品带给消费者心理上的归属感和安全感,促进消费行为的进行。

2商品包装的情感化设计特征

2.1商品包装情感化设计的目的性

商品包装设计属于实用艺术,体现了商品的实用性和目的性。商品包装设计在表达自我个性的同时,要考虑消费者的情感因素,使商品与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起到商品的推销和推广的作用。由此可见,商品包装情感化设计具有物质属性,由于其目的性的影响,商品包装情感化设计不像一般艺术创作那样自由地表达设计师的主观意愿,而是受到诸多外界客观因素的制约。设计师在进行商品包装情感化设计的创作中,首先要考虑商品的属性与消费者审美和情感需求的契合,使商品包装的情感化设计为经济服务,以实现商品的价值为目的,推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的顺利进行。

2.2商品包装情感化设计的交互性

商品包装情感化设计的交互性,是指设计行为并非单向进行,而在商品情感化设计过程中实现消费者与设计的良好沟通[6]。消费者在商品包装情感化设计中积极参与互动,将情感体验寄托在包装的造型、材质、图形、色彩等因素上。消费者在商品包装情感化设计中得到的不仅是传统的商品信息,更能体会到设计师所传达的理念,使消费者在挑选商品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五感来体会商品包装传达的信息,产生情感共鸣,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迅速、准确地找到符合自己情感需求的产品,并产生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愉悦地完成商品的购买和消费。互动的过程应该是有吸引力的、惊奇的、有趣的、有回馈的甚至是情绪化的[7]。

2.3商品包装情感化设计的多样性

商品的包装设计不只是审美活动,同时会激发消费者不同的情感体验[8]。不同的材料和形式会给消费者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针对不同人群传达不同消费理念的包装设计也会为相应的消费者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商品包装情感化设计的多样性推动着设计师从不同的层面进行包装设计,调动设计师的发散思维,在各个环节都用心创造,使商品的包装设计能够充分表达商品的特点、使用性能、档次定位,并契合潜在顾客的消费心理与兴趣,使商品能够被消费者接受。

3商品包装的情感化设计应用

3.1本能层的商品包装情感化设计应用

3.1.1视觉感观的情感化设计应用

人们获得情感体验的最直接的方法是通过视觉感官体验,消费者对商品的第一印象成为形成商品感情的基础,因此,设计师在商品包装情感化设计中,应该充分运用商品包装的视觉元素,在色彩、图形、文字和形状方面寻求与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将商品信息高效地传达给消费者[9]。在色彩的运用方面,首先,设计师应该从色彩的物理属性着手,通过色彩的亮度和饱和度使消费者产生直观的感知,并引起消费者心理的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其次,设计师应该通过消费者对物体固有色的认知来刺激消费者的色彩联想,使商品和消费者迅速建立情感共鸣。最后,设计师应该赋予色彩特殊的象征意义,让消费者具有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在图形的运用方面,设计师应该利用图形元素形象、直观的优势,通过对产品相关形象和产品象征形象的合理运用来引领消费者产生消费联想,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具体来说,在产品相关形象的运用上,设计师可以通过摄影或插画等形式将产品的形象真实展示给消费者,让消费者直观地获取商品信息,以此判断是否符合自己的情感需求。糕点品牌GranFarina的面点商品包装采用摄影的方式将包装物品进行局部放大的真实写照,体现出其新鲜和营养的特征,刺激消费者的味蕾,并以白色的背景带给消费者卫生和可靠的情感体验,见图2。在产品的象征形象的运用上,可以通过比喻或象征的手法将商品的功能或特性加以展现。例如依云矿泉水的包装采用阿尔卑斯山的形象,给消费者清凉、畅爽的情感体验。在文字的运用方面,应该简洁明了地展现商品名称、企业名称或品牌名称,并通过广告语或促销口号来激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并在适当的位置标明商品的保质期及生产地址等信息,保证其可读性。在商品包装的情感化设计过程中,不但要发挥文字的基本功能,还要通过文字的内容和形式的调整来体现商品的文化理念,尤其是在具有文化性的产品包装中,充分发挥汉字“书画同源”的意境,增加商品的内涵。

3.1.2非视觉感观的情感化设计应用

非视觉感官的情感化设计应用,是指在商品情感化设计过程中,充分把握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触觉、听觉、嗅觉甚至味觉的情感体验,使消费者与商品之间更好地建立情感桥梁[10]。消费者的触觉情感体验来源于商品的包装材料,不同的包装材料会给消费者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金属的华贵柔和、玻璃的晶莹剔透、陶瓷的乡土文化、纸的亲近自然,都为消费者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消费者的听觉情感体验在有形的商品中应用较少,设计师通过刺激消费者的听觉来引发联想,将消费者引入特定的情境,为消费者提供视听享受。嗅觉情感体验的设计已经比较成熟,在多种产品中已有应用。嗅觉的情感体验与视觉融为一体,激发消费者的经验回忆,从而为消费者带来愉悦的情感体验。包装的嗅觉表达使产品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一种联系,消费者产生好感以对产品产生情感上的信任和依赖。尤其是在女性消费品种中,嗅觉情感体验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女性消费者往往通过嗅觉来判断产品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包装的味觉表达是借助视觉表达而实现的,通过色彩、图形等视觉因素使消费者产生味觉联想。例如青色会让人想到苹果的酸甜,黄色会让人想到奶油的香腻,棱角分明的图形给人硬、脆的味觉体验。消费者对于商品包装的情感体验是通过多感官来共同完成的,并产生心理上的联觉。在进行商品包装的情感化设计时,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设计,并通过个别元素的调整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突出产品特性,让商品在众多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

3.2行为层的商品包装情感化设计应用

3.2.1商品包装开启方式的情感化设计应用

商品包装的开启方式是包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包装的组织结构决定。在商品情感化设计中,设计师应该关注包装开启方式与消费者的互动与沟通。开启方式是商品与消费者直接互动的第一个环节,如果设计师精心布局,就能让消费者在商品消费的第一时间对商品产生好奇和期待。设计师在商品开启方式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消费者的生理特征,在保证商品消费的便利性的前提下,使消费者在商品消费过程中感受到“身心愉悦”。具体而言,设计师首先要考虑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差异,对不同年龄层和生活方式的消费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从年龄差异来看,儿童商品包装的开启方式要着重考虑安全因素,老年人商品包装的开启方式要着重考虑行为习惯和生理功能障碍。从性别差异来看,女性商品包装的开启方式应注重感性和细腻的设计,男性商品包装的开启方式应着重考虑理性和粗犷的设计。从文化差异来看,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文化风格,也应予以考虑。其次,设计师应当考虑商品包装的材料、色彩、造型、结构等自身属性,对其进行合理运用。商品包装开启方式的情感体验是通过与消费者的五感互动来实现的。

3.2.2商品包装使用方式的情感化设计应用

消费者与商品包装的情感互动是在商品消费的过程中实现的,商品包装的使用方式对消费者的情感体验具有引导作用,同时使用方式又是消费者获得信息、产生信息反馈和进一步影响情感体验的过程。设计师在商品包装的使用方式的设计上,要充分挖掘消费者的心理及情感需求。设计师刘突、罗菁和蒋宇宁设计的“手风琴式”碗面包装,在不食用方便面时将桶装方便面保持压缩状态,节省空间,在食用方便面后将包装折叠,易于回收,并以其趣味性的造型设计带来乐趣,让消费者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3.2.3商品包装回收方式的情感化设计应用

在低碳经济时代,消费者的环保观念逐渐加强,许多消费者已经将低碳生活作为基本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模式,以购买绿色包装商品的行为作为实现自己环保理念的方式并感到骄傲。设计师在商品包装回收方式的情感化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商品包装的材料和结构问题,帮助消费者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在商品包装材料方面,应尽量采用绿色环保的包装材料,将其在包装结构上进行创新,节约包装材料,减少资源浪费。在包装结构方面,应最大程度地保证消费者在进行商品消费后能够方便地拆卸、储存和回收。此外,设计师应重视包装的使用寿命和循环周期,使其在完成初次包装使命后,能够易于被改造,可再次利用,使消费者在进行商品消费后投入较大的乐趣对其进行重新利用,进而对商品包装产生好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4结语

第3篇:情感化设计范文

[关键词] 情感化设计 家用厨具 生活方式

情感亦称“感情”,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表现,是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情感化设计是着眼于人的内心情感需求,针对使用者精神层面的设计。在设计产品时融入情感的因素,通过产品外形上某种特定的符号和语义形式或产品的材质、色彩等设计要素将情感传达给其他人。根据产品的功能进行合理设计,使使用者在进行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可以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换起人们心中的美好情感,达到沟通和交流的效果,最终使人获得内心充实的审美体验。

情感化设计主要分为本能水平的设计、行为水平的设计和反思水平的设计三种。 本能水平的情感反应与产品给予人的第一感受直接相连。通常会通过产品的形态、色彩、材料肌理,声效等方面表现。行为水平的设计主要讲究的就是效用。优秀的行为水平设计具有三个方面的要求:功能性、易用性、人机性。反思水平的设计注重的是信息、文化及产品对于使用者来说的意义。它是产品本身引起使用者的情感共鸣,是一些深层次的意识活动所带来的乐趣。人们喜欢在外出游玩时购买纪念品,不是因为它的外形和实用功能,重要的是它所饱有的丰富的情感含义。需要指出的是这三个层面并不是绝对独立的,三者经常相互交叉。多数成功的情感化产品在不同的层次上都起作用。

厨房作为现代房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空间不断的经历着变革,己从单纯烧菜做饭的场所,逐渐演变成人们缓解压力,放松享受,交流感情,促进家庭融合的重要居地。厨具的设计是和具体的饮食文化环境相适应的。饮食目的的不同,必然导致其烹调原理的不同。东西方烹饪过程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食物选料、刀工技法、烹饪手法、调味水平上。总体来说西方烹饪过程较为理性,而中国烹饪更具有随意性。纵观国内家庭厨房用具的发展,美的,海尔,方太,帅康等国内较大家电或厨具设计开发企业都将研发重点放在家电开发上。而其他厨房设计制造还不成规模,特别是厨房加工工具的生产多为小作坊式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我国现在的。国内很多厨具在设计概念上都是直接抄袭国外产品,并没有太多针对中国饮食习惯研究的产品开发,使得产品并不适合中国家庭使用。

对于家庭厨房用具设计要素老说功能性是对于产品的最基本要求。就像杯子是用来盛水供人饮用的,刀子是用来切割物体的。如果这个产品无法满足人们对它们的基本功能要求,那么它们也就丧失了产品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安全性在厨具设计中也是非常必要的。厨房用具在使用中经常会对使用者带来身体上的伤害,那么它就失败的,所以厨具设计的安全性不容忽视。在家庭各种活动中,家务劳动所花费的能耗是最大的。如何采用现有材料及生产程序设计出更为简单易用,符合人们生活习惯的厨具产品可以说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在厨房用具满足了功能性、安全性和易用性之后,设计师和消费者又对厨具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情感化。

我们通过总结其他产品的情感化设计方法,并试图将其延伸到家用厨房用品的情感化设计中,对其提出一些可行性设计研究方案。

因为情感化的表达对于不同设计人群具体表现也是不一样的。对于年轻人来说,烹饪的乐趣大于其生活必需性,所以针对年轻人设计的厨房用具的情感化更多的体现在产品的装饰性和使用过程中的趣味互动性上。

一、装饰性――本能水平的设计

越来越多的人们提出了让厨房用具成为整个厨房中的装饰品的设计概念。消费者要求厨房用具可以被赋予更多的审美因素和文化内涵。我们可以从图案化设计、系列化设计等方法对厨房用具进行设计分析。设计师通常会将一些流行元素或抽象符号融入到产品图案装饰中,以达到引用消费者情感呼应的作用,使得产品更加具有亲和力。

系列化设计是指围绕一个主题或者风格,把握产品之间相互关联进行成组成套的一种设计方法。这种设计方法是人类情感需求多样化、设计个性化的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不但可以增加视觉冲击力,而且可以有力的扩宽产品的市场销量。

二、使用方式的创新――行为水平的设计

产品的使用方式创新包涵了两层含义:首先是针对产品使用功能进行了易用性研究,主要是使产品可以较为容易的满足它的基本功能,提高其使用性能。近几年厨房小家电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主要就是因为它们的实用性和人性化的设计。另一方面,对于已经可以满足功能的产品,我们则要考虑如何让它更好的发挥其愉悦性能,也就是产品的娱乐性设计。在厨房用具设计中制造一些让人玩耍的方式,可以很好的增添人们的使用乐趣,吸引年轻人的注意,使他们放松心情轻松完成工作。

三、情景化――反思层面的设计

产品设计的情景化主要指的是在对产品进行设计时,有意识的将产品本身与使用环境结合为一体,以产品为媒介来表现和传达设计师和使用者的情感。例如叙事性的设计和增加使用者的产品体验性都是反思层面的设计手段。叙述性设计透过“说故事”的方法来感动消费者,使其可以体会到产品背后隐藏的含义。设计师将具有一定情感含义的符号可视化,使消费者能够接受到这种情感的传达,对产品产生一定的联想,从而反推出产生这份情感的文化的部分,体现其象征意涵。

每个人都有自发的创造欲望,厨具设计中不能因单纯追求简易的生活而抹杀消费者的创造欲,要注重留给他们自由的再创造空间。我们可以通过可换零部件、厨具模块化设计或者家电界面交互性等方法增加使用者的情感体验,从而很好的达到情感交流的效果。虽然在其他产品设计领域情感化设计的手法运用较多,但是针对家庭厨房用具的情感化设计还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在国内厨具设计界。过分的抄袭、缺乏研发使得国内现有很多家庭厨具并不能较好的满足中国百姓的日常烹饪工作。所以这次讨论希望设计师充分注意我们日常使用的厨具和中国人的饮食烹饪习惯,并且从设计人群的情感角度出发进行设计。

参考文献:

[1]DONALD •A•NORMAN.付秋芳,程进三译. 《情感化设计》[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第4篇:情感化设计范文

关键词:字典;情感化设计;数字媒体

1 情感化的涵义

所谓情感亦称作“感情”,指的是人对客观事物所表现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情感是人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情感在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并伴随着强烈的个人特点。自古以来人与人之间都具有一种坚不可摧的稳定情感,对于未知空间的畏惧、惆怅。即一种由抑遏而转化为天生的填补冲动。情感是人类行为的基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大部分行为动作都是受情感支配的。有时还会对我们的决策产生影响,并对我们的判断力产生干扰。[1]

字典作为一种工具书,往往较一般的书籍设计更加的简单,这是由于大众对于工具类书籍的认识所决定的,但是随着电子媒介的流行与普及,纸质类型的书籍亦需要通过各种设计手段增强竞争力,字典作为商品而存在,要提高其附加值,设计者应该考虑从激发读者感情上入手,让读者在心里产生共鸣,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增强吸引力,更好地提升其价值与功能。本文将从情感化设计角度对字典设计展开分析,探讨如何通过设计来实现作者和求知者之间的深度交流。[2]

从现代设计角度看字典虽然作为一种商品,其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价值,字典不仅要具备本身的资料功能,还需要带给使用者阅读的享受,应该在视觉设计与审美心理层面与读者形成互动交流。因此这就需要编纂者和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要考虑融入情感化的理念,使字典不仅仅只是物质需求,更上升为精神的需求。[3]

2 字典的情感化的涵义

字典是按照一定的编写方式将汉字布局起来,以便于使用者检索的工具书。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数千年来,各民族流传下来的历代文献典籍浩如烟海,有不少是稀世珍品,它们是祖国文化宝库中最为精粹的一部分,而字典正是这些珍贵宝库的载体,在中国字典发展史上,近现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在这短短的百年中,字典、词典内容、品种、数量、体例上的改变,同时人的审美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字典也同样面临快节奏、高效率生活状态下的新生使用者挑剔的眼光,这就要求字典的设计应当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以及达到情感的共鸣,并能将繁复泛溢的信息进行概括、视觉化已达到有趣的信息传达的新的语言,是时代所迫。[4]字典活动中的读者因素是我们认识字典的关键,字典的使用者是具有一定认知特点和人格特征的特定人群,他们是发挥主观能动性使用字典,详尽的字典活动是由具体的知识内容及具体的读者对象构成的。在字典活动中,即使同样的读者,但面对的知识对象的不同,就有不同的读者基础。同样,面对同样的知识对象时,如读者对象不同,字典也有不同的读者基础。总之,具体的字典活动不同,读者基础也就不同。字典作为工具书,它活动的根本矛盾包括知识对象和读者对象两方面,从而字典情感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以人内心情感需求为基础,针对使用者精神层面的设计,在字典的设计中将情感注入其中,通过将材质、编排、色彩等字典所代表的情感元素传递给读者。根据字典的情感化功能进行适宜设计, 使读者在物质和精神层面都得到享受,愉悦身心的同时达到深度交流与融洽的效果。引起人类情感的共鸣。[5]

字典的物质性存在的意义:书籍是人类用来记录一切带有文字和图像的纸张的集合,也是人类交流感情、获得知识,传承经验的重要媒介,对人类文明的进步贡献巨大;书籍是知识的阶梯,对于书,人们总是给予正面的肯定和赞扬。人们常说:墨香纸润,开卷有益。书籍被称为人类瑰丽的文明是沟通著者和读者的情感桥梁,读者通过翻阅、触摸、听声、闻香、仔细品味等方式可以体会到著者想要传达的细腻情感,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字典作为书籍的一种形式本身作为物质性对我们的意义及其重大,虽然信息时代的现在,读者们为了方便、节省时间、触手可及,选择了以电脑、手机为媒介的新型媒体来进行查阅。作为文字演变、传承、历史的一部分,纸质字典永远都不会消失。[6]

3 纸质字典与多媒体字典的对比

自古以来我国书籍形态经过多次演变,有着灿烂辉煌的历史。20世纪末期,西方优秀的印刷技术传入我国,[8]使我国书籍设计进入下一阶段。 然则近年来,中国书籍设计业形势不容乐观,被因循守旧的观念、体制所羁绊,设计水平明显落伍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若要我国书籍设计业要超越世界前列的脚步,理应有革旧图新的创造,即要从书籍形态的异化开始。[8]

近年来数字媒体等高科技的发展,字典的形态可分为纸质和电子两个类别,电子字典通常是以电脑、手机、Ipad等媒介为载体,及图像、声音于一体,只需要伸手点击,五花八门的信息便会扑面而来,如今是信息唾手可得的时代,能全面的满足读者的需求,读者在阅读的同时不仅被画面、声音所吸引,更为能够随心所欲地点开阅读相关的字义。然则电子字典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必须以电脑、手机等产品为载体,脱离阅读工具便不可使用,是一种无形的、飘渺的存在。另外,虽然电子字典通常为年轻一族受众所接受,还可以快速查阅其释义,适合快速浏览,有些字典APP还开发了卡通版,减少文字。通常与所查字、词的相近、形近、意同等相关链接会出现在周围,更有甚者一些低级、恶俗的广告也会一直闪烁不停,即使关掉隔几秒或是查阅下一个字义时还会再次出现,非常容易扰乱读者的心境,容易分神,不易于读者心平气和、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造成学习效率不高的问题。作为纸媒的字典,即使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数字技术发挥着信息传播的功能,但字典仍未失去自身的魅力与特质,如何采用新的传播思路和设计语言,让使用者选择字典并乐意接受纸媒所传达的全新感受,正是时代对设计者提出的要求。[9]

纸质的字典是一种有形物质的存在形式,在翻阅时读者通过阅读、触摸、听声、闻香、品味等方式,给人的心理感受与电子字典是截然不同的。试想一册字典在手,首先体会到的是字典厚重或是结实的质感;通过肢体的抚触来感知材料的柔软、细腻、粗糙,从而唤起读者一种触觉的感受,字典自身材料所散发的味道作用于嗅觉,在通感的影响下引起其他感觉器官的共鸣与体味;打开字典,同时,纸的气息、墨的气味,书香是纸质书籍特有的气质,一方面是指在翻阅书的过程中闻到油墨和纸张的气味;另一方面是指字典作为文化传承与精神的载体所具有的别具一格的气息。翻动着的书页发出的墨香激发着读者的嗅觉;厚重的字典发出的唰拉唰拉的强烈响声,在同类型的纸张如宣纸在翻动时会发出如积雪一般的瑟瑟声,柔软的装订发出的好似积雪的微弱的声音,如同听到一首演奏美妙的乐曲,纸张的声音与触感是具有独特的心理感受的,特别具有文人雅士的情怀与境界,有各自独特的声音;随着手触、眼视、心读,犹如品尝一道美味佳肴,常常使使用者分泌唾液,一本好的字典能够触及读者的味蕾,即玩味书中的音韵;而在整个工具书使用过程中,视觉无可否认是最直接、最重要的感受。字典作为知识传播的媒介,要全方位的展现出无穷的魅力,尽善尽美的设计是字典情感与使用者达成共鸣的桥梁。

4 技术化影响下的纸媒情感设计

从20世纪初以来,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也随之发生巨大的改变,机械技术以及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成为这一阶段文化、艺术的主体。现如今的世界是个数字信息迅速发展的时代,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新技术,显示出了顽强的生命力与更为宽广的发展远景。当日新月异数字媒体与计算机技术遍及大众之时,数字媒体便深深影响了人类对辽阔世界的认知,人们的视野变得越来越辽阔,而世界却越来越小了。由于个人电脑的普及让数字媒体成为人们阅读的主要形式。新时代下,全球已然进入从模拟时代到数字时代的转变,其更迭之快、影响之大已超乎人类的预想。不仅如此,互联网的发展前景一日千里,拥有不可阻挡的潮流。处于21世纪的人们不管在物质还是精神上都深受数字媒体技术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拥有能够支配人类行为的魔力。

尽管如此,纸质媒体仍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在情感化与人性化以及人们对品质与阅读方式等方面带来的感受是电脑及网络所不能比拟的,如同人们在拼命追求物质化与城市化中渴望去大自然中感受阳光与花香一样,是一种对自然与天性的内在需求,同时也应该看到,传统的媒介也应该不断地发展与创新,利用五感设计,电脑仍是一种工具,它和其他的绘画一样,不能代替人的大脑和思维,一个好的设计,首先是设计者对主题的挖掘与表达,然后才是对传达方式和手段的选择,因此,美术的产生、发展和完善;绝不会是传统的装饰绘画表现技巧及工具材料显得逊色。

5 结语

数字化技术时代体现了先进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数字化读物及其传播有特殊的功能,传统纸质字典亦有其自身的特质,纸质媒体去技术化以及自身所具有的魅力、温度和情感,都是以计算机为首的数字媒体不可取代的,而作为一种纸文化形态的魅力,终将在纸媒文化的进程中永葆生命力,历史的传承、文明的推进,只会让它们愈发的欣欣向荣,不管历史车轮如何发展都不会消失,他是人类文明得以保存完整的桥梁,最为亲近的自然之美。

参考文献:

[1] 唐纳德・A・诺曼(美).情感化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 哈德曼(英).词典学词典[M].张柏然,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库尔特・考夫卡(美).格式塔心理学原理[M].李维,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 吕敬人.敬人书籍设计[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4.

[5] 吕敬人.书艺问道[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6] 杉浦康平(日).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M].杨晶,李建华,译.北京:三联出版社,2006.

[7] 许慎(汉).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出局,1963.

[8] 田中一光(日).设计的觉醒[M].朱锷,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9] 何璐.书籍情感化设计的探索[D].西安美术学院,2014.

[10] 亚伯拉罕・马斯洛(美).人类激励理论[M]. 1943.

第5篇:情感化设计范文

本文从探讨企业品牌形象设计的重要意义出发,详细阐述了企业品牌形象设计的重要性和重要地位。接着分析了品牌形象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核心价值所在——融入情感化设计是关键因素。最后,针对品牌形象设计理念问题,作了观点性和理论性的论述分析。

关键词:

情感化;品牌形象;设计

品牌形象设计,是指企业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简单称为形象设计,是一种宣传品牌价值和品牌信息的宣传手段。形象设计是给予消费者的第一印象,起初只停留在符号的形式上。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导致经济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也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变革。人们对物质要求的提升,使品牌形象设计包含的层面也愈来愈多和饱满。今天的品牌形象设计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美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它要向人们传递的即为一种生活方式,包含物质的使用,更包含精神的体验。在产品逐渐同质化的今天,产品的物理特性大同小异,唯有通过情感和精神层面的满足,才能唤起消费者的共鸣。

1品牌形象的意义

在产品纷繁的现代社会,新旧产品的交替速度非常快。如何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经济市场是每个企业都面临的严峻考验。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好的品牌形象设计将有助于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形成无形的纽带,扎根市场地位,稳固其在消费者心中的份额,同时也是企业迈向世界品牌的前提条件。品牌形象的设计,不论是中国企业还是外国企业,都要正视其重要程度。品牌形象的良好树立,除了具备品牌文化的根基外,还应具备受众的认可与支持。

2品牌形象设计的现状

品牌形象设计由于存在商业目的,很多设计者把品牌纯粹包装成为适合商业竞争的手段,一味只考虑视觉上的出众与稀奇,造成华而不实、空泛无实质的形象呈现。这样的形象设计,往往只能如昙花一现。目前很多企业的形象设计,往往是设计师的个人创作,没有围绕以品牌的内涵与价值为创作主体,只是单纯地以吸引消费者眼球为设计目的,缺乏品牌情感化介入以及文化渗透。

3品牌形象设计的情感化融入

3.1何为情感化设计

唐纳德•诺曼在《情感化设计》(EmotionalDesign)一书中讲到,情感化设计即为三个层面:本能(Visceral)水平、行为(Behavioral)水平和反思(Reflective)水平。本能水平是消费者对产品外形的第一印象,即观察和理解,形象如果贴切消费者的思维,则能引起关注、喜欢甚至是接受。行为水平讲究的是产品的易用性和可用性,应考虑一定的人体工学设计。反思水平与产品的意义相关,同时受到环境、文化、身份、认同等的影响,较复杂且变化也较快。这一层次,事实上与顾客长期感受有关,需要建立品牌或者产品长期的价值。书中阐述了情感在设计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强调从这三个层面进行产品创新设计,将可能引起消费的惊喜,产生购买冲动。[1]

3.2情感化设计的特点

1986年美国诺曼和德拉泊出版《以用户为中心的系统设计》,这本书在美国首次提出“以用户为中心”的计算机人机界面的设计。主张设计应将重点放于用户,即“以人为本”。任何设计都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而人最大的特征即为情感化,设计者应从心理学的方向探索消费者的真正需求,研究消费者的日常行为、思维。在探索情感化设计中提升品牌的形象设计。

3.3情感化设计融入品牌形象

情感化设计可以给产品带来增值的效用,正确运用好这一设计方式可以为树立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以及产品形象,为占据市场份额,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带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产品与消费者之间运用设计师的智慧创造一种情感的桥梁,以适应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并以人为出发点,综合思考人——产品——环境的关系,是身处高速发展的时代应具备的探索性研究。情感设计不是简单置入,不是孤立的。[2]情感化设计离不开消费者与物之间的交互行为,在交互中形成体验感受,升华到一种情感交流。具备情感化的产品,除了发挥其功效外,最重要地是为消费者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享受,此时它不单单是一件产品或某一个器物,它已上升到一种文化的交融。例如,中国博大精深的茶道、茶具的使用、品茶的过程,已不是简单的解渴行为,更多的是人们通过这些器物以及特有的使用方式,使人建立一种情愫,体会文化的同时交流情感。

3.4现代设计的情感化趋势

现代的情感化设计更加注重消费者的内心需求和感受。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从以产品功能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并且也将是今后设计的重要发展方向。研究消费者的心理、情感、需求等方面,通过设计转化和体现出来。在设计中,融入故事、材质、色彩、光影等各种载体来体现情感化的元素和理念,让消费者直观地感受到产品的与众不同。但另一方面,当我们在追求情感化设计、用户感受地的同时,不能忽视产品本身的功能和质量等问题,要在设计中把握一个合理的度,适当地融入其中,融入少则不能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和情感化体验;融入过多易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如过度追求产品的精神层面而忽视设计本身。对情感化设计的研究,还应该注重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然而,由于从事设计的设计师们不具备相应的心理学知识,就不能很好地应用到实践中来,对消费者没有正确了解并深入研究进行设计。

4品牌形象设计的发展趋势

情感化设计是当代设计的发展趋势,品牌形象应融入情感化设计。品牌形象设计的意义与作用,是牵制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唯有具备情感化设计的品牌形象设计,才能使产品或服务与消费者之间形成情感的纽带,才能形成对品牌的认知,培养对品牌的忠诚度。消费者的情感认同才是企业的终极目标与生存之道。

作者:洪育丹 单位: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

参考文献:

[1]丁俊武,杨东涛,曹亚东,王林.情感化设计的主要理论——方法及研究趋势[J].南京:工程设计学报,2010.

[2]刘碧霞.论情感设计在商业性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科技,2015.

[3]宋明亮.情感化设计理论指导下的日用品设计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06.

[4]唐纳德•诺曼.情感化设计[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第6篇:情感化设计范文

(一)服装情感化设计概念

服装情感化设计指设计时在满足服装物质功能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消费者的情感需求,挖掘服装的精神功能,注重消费者的情感体验,从而使消费者对服装产生长久情感依赖的设计。

(二)服装情感化设计内涵

美国学者唐纳德•A•诺曼根据认知心理学,在其编写的《情感化设计》一书里,将情感化设计分为本能的、行为的、反思的三种层面的设计。它们的设计特点:本能层面的情感形成和反应很快,人们可以迅速对一件服装的好坏做出判断,服装的第一印象就会激发消费者的本能情感,所以设计时强调即刻效果,注重服装的造型、色彩、面料等物理属性的设计。当服装的本能层面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之后,人们会对服装的实用性进行评价,这就产生了行为层面的情感,行为层面以人们的行为特征为设计基点,注重对服装的服用性和功能的设计。反思层面的情感是消费者和服装之间互动后形成的情感,来自消费者对服装中蕴含意味的感悟和领会。在设计时更侧重于对服装传达出来的信息、服装里包含的文化、及服装意义的表达。诺曼认为:“任何实际的感受都包含所有的三种层面,在实践中单独一种层面是罕见的,如果存在,那么它可能来自反思层面,而不是行为层面和本能层面。”本能层面和行为层面设计的是人们看到和穿着服装时的即时感受,而反思层面设计的是人们看到一件服装后的思想活动,和消费者之间建立的是长期关系,它是增加消费者对服装忠实度的关键层面。

二、反思层面的服装情感化设计方法

反思层面的设计作为意识、情绪、认知的最高水平,获得人们对反思层面设计的认同需要很长时间,这种认同来自不断的交互作用,人与服装的交互,人与事物的交互。在反思层面的设计上我们所依恋的并不是服装本身,而是服装所表达的内涵和意义、服装引起的自我认可与回忆,自我满意度的提升等。因此在服装情感化设计领域的反思层面上和消费者进行积极的互动,可以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融入理念

在反思层面的情感化设计中设计师可以将主观意识中的某种价值观念、设计理念、及象征意义等情感因素物化为符号语言融入服装设计的各元素中,这时,服装就不再是单纯的物质性产品,它就有了情感,服装的亲和力也会大大增加。服装作为媒介,使设计师的价值观念和消费者的观念进行沟通和互动,当消费者对设计师所传达的信息认可的时候,那就说明反思层面的设计是积极的,这种积极的反思层面的设计大大增加消费者对服装的忠实度、依赖度,从而提高了服装的价值。MUJI将自然、环保的设计理念融入到了服装设计的各个方面,图2为MUJI2015年春夏系列服装,在该系列服装中,面料采用的是没有农药污染的天然种植出来的棉,色彩选用的是没有经过过度印染的自然色系。拉链和纽扣采用的是回收塑料瓶做成的纽扣。通过服装的各个设计元素对设计理念的表达,使无印良品的服装不再单纯的是一件服装,是一个可引发人对生活方式、对环保理念进行思考的有温度的服装。图3为Moschino的女装设计,它把对世界和平的渴望与对生命的热爱转变为“反战标志”“红心”和“黄色笑脸”等图案符号融入到服装设计中去。随着服装背后这些精神内涵的融入,吸引并打动着欣赏这种精神的消费者。这种精神上的互动正是优秀的反思层面的情感化设计所必需的。

(二)塑造风格

在情感化设计的反思层面,服装向消费者传达的信息还可以通过塑造风格的形式来呈现。风格的塑造会带给消费者某种想象,某种回忆或是某种感觉。这时,服装就成为了可以引起回忆或者带来某种心情的物品,它会以感受的形式引起消费者的思想上的认知,情感上的升华。Moschino是一个风格鲜明的服装品牌,一直坚持特立独行的时尚态度,刻意回避条框束缚下的某种潮流,它的设计总是充满了戏谑的游戏感与对时尚的幽默讽刺。Moschino设计师把给人留下优雅印象的香奈儿套装,通过剪破边缘的方式,变为了乞丐装,搭配上巨大的纽扣,完全颠覆了香奈儿的时尚、正统形象,正是Moschino通过这种具有戏谑、反叛风格的服装表现出来的时尚、活力、青春,吸引了很多向往自由,反对传统的热爱时尚的忠实粉丝。这种借助风格来和消费者在反思层面上实现情感互动的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夏奈尔女士曾说过:“时尚并不仅仅体现在服装上,更是对人们的思想方式、生活方式的体现,是我们周围发生事件的总和。”她将对生活品位、生活状态的感受化为Chanel经典不衰的简洁、优雅的风格,在吸引着那些不甘于忍受单调、乏味、平庸生活的消费者同时,引发消费者对目前生活状态的反思和思考。

(三)创造体验

消费者的自我认可是反思层面情感化设计必不可少的一环。随着体验经济的到来,消费行为也在发生着改变,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创造体验成为使消费者获得自我认可的新方式。创造体验的方式,不仅让消费者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对自我能力的认可,还促进了消费者和设计师设计理念的情感沟通,通过这种沟通可以加深消费者对服装以及服装所传递文化的理解,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进而获得反思层面情感化设计的成功。Nike在这一方面就做的很成功:图5为Nike在2015年新推出的定制鞋款,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对鞋底鞋面的材质,标志的颜色进行设计,甚至可以在后跟部位使用中文字符定制。通过这种方式设计的产品,在给消费者创造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消费体验的同时,也给产品打上了消费者自己的印记,满足了消费者对自我能力的认可和追求个性的虚荣心。使消费者的物质和精神需求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IsseyMiyake用创意新颖的“一块布”面料,给消费者带来了新的情感体验,拉近了设计师与着装者的距离。用虚线在面料上画出服装的样子,等待着消费者用创意的想法去裁剪是其“一块布”理念的基本想法。在“一块布”面料上,服装的上下身几乎分不出来,面料上都画了虚线,消费者买回家之后照着虚线剪,就是一件活生生的新衣服。由于每位消费者裁剪的不同,做出来服装也各不相同,服装的个性也有了保证。这种让消费者自己动手的方式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了乐趣,还大大增加了消费者对自己能力的认同感。

三、反思层面的服装情感化设计的意义

(一)有助于丰富消费者对本能、行为层面的体验

任何产品的设计都包含情感化设计的三层面:本能层面、行为层面、反思层面,这三个层面不是孤立的,是相互影响的,反思层面的设计既是前两个层面优化的结果,也会丰富消费者对前两个层面的体验,当一件服装的反思层面设计的比较成功的时候,消费者出于对服装所传达出来的理念的喜爱和理解,会用更积极的态度去感受这件服装本能层面和行为层面的设计,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对其它两个层面设计的体验。

(二)有助于增加消费者对服装的忠实度

本能层面和反思层面的设计关注的是消费者的即时感受,容易受到流行的影响。而反思层面的特点决定了消费者对反思层面设计的感受是相对稳定的,当消费者对服装反思层面的设计认可的时候,即使遇到一个在其它两个层面设计水平差不多的服装的情况下,消费者会选择在反思层面情感触碰比较多的服装。可见,一个优秀的反思层面的设计可以是获得消费者对服装忠实度的保证。

四、结语

第7篇:情感化设计范文

关键词:情感;室内设计;空间特质

工业文明带来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它使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甚至价值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在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社会时期,设计很多时候被用来满足基本的物质功能需要。社会发展到今天,社会财富极大地丰富,数字化信息时代的生活方式使人类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生存状态,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更让人有失控的感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对工业化和现代主义的信仰已经证明技术并不能制造一个更好的社会,它在给整个人类社会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对人类建造生存空间的思想观念给予有力的撞击。越是科技的高速发展,人们越是迫切地需要情感的慰藉,高技术要有高情感与之相适应,这种思想转变是社会结构大变革的产物。这一转变体现在设计上的核心就是由原来的以理性诉求为主的思想观念转向以感性诉求为主,对理性的强调开始被对感性的诉求所替代。作为“工具理性”的典型表现的设计领域,一反常态,越来越追求“一种无目的性的、不可预料的和无法准确测定的抒情价值”。们已经不满足于仅仅是物质的丰富和表层信息变化的享有,人们追求更深层的来自心灵的慰藉:心理需要的满足、美和美感的获得、情感体验的享受,追求设计的抒情特点和诗意情感的表达。在这里,设计应被充分地表达在各种各样的物件上。把各种细微的外界事物和感受,组织成明确的概念和艺术形式,作为优化设计的全过程,来构筑满足人类情感需求的物化世界。设计全部实践的特点就是使知识和感情条理化,从而使设计活动的创造价值在工业社会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

一、 何谓情感化设计

建筑是人类的创造,而不是与人无关的事物,对建筑的把握必然包括人的因素。它的规律、结构以及表达,不仅取决于建筑的现实的性质,而且还取决于完成这些的人类本性。如果说那些可以被感受的特定的情调及其外显表情是情感的根本特征,那么对于建筑而言,空间形态就是情感的外显表情,情境的体验则是情感的心理实体。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具有某种能被感知和体验的特定情境,且能引起情感反映的空间称作情感化空间;具有这样特点的建筑称作情感化建筑;据此展开的设计就是情感化设计。

存在主义哲学在对于人类生存意义的探索中,提到了人类与建筑最根本的关系――“人,诗意地安居”,这里的安居并不是特指人的居住行为,而是在人类存在意义的高度上探讨居住的意义。海德格尔曾多次引用荷尔多林的诗句来阐发其关于人类存在本质的思想:“人诗意地安居在大地上。”海德格尔认为:“这并非意味着诗意仅仅是附加于居住的装饰品和附属品”,“只有当诗发生和到场,安居才发生”,“有诗人,才有本真的安居”。这一观念印证了情感化设计中人与现代建筑的本质关系,提示了情感化设计具有生命力的哲学原因。

二、 情感化空间特质

1、形式的多样性

形式多样性是情感空间的本质特征。

根据哲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的观点,意象受到人类内心创造力局限性的束缚而产生差异。这就是说,对世间任何事物的认识,尽管大家的出发点相同,但最后的结论则完全取决于个人的感觉与判断,人类的本性中就有与众不同的一面,因而,每个人做出的结论一定不尽相同。人的感情各异,反涂于建筑的感情自然也各不相同,正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赋予我们丰富的想象和追求,情感的多样和个性色彩,也让空间承载的同时具有了各不相同的空间形态。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空间是为所有人准备的。在追求个性、张扬个性的时代,个性化的设计和消费已经成为环境和室内设计的重要目标。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和生活,空间也需要有个性的品质为其服务,多样的情感空间正是遵循情感的召唤和需求,为人们提供色彩斑斓的空间世界。

2、体验的恒常性

我们对空间的认识是全球性的,因为它根源于人类最根本的特征之中。这也是情感本能的成分所决定的。无论在世界的任何地方,只要有人聚居,就能发现使用空间的支配原则。情感体验也具有一种特质,即每种具体的情感体验在主观上可感受的情调是不变的,也就是情感体验具有恒常性。正是这样,我们能够在空间的情感体验上很容易获得一致的理解和认识,就像音乐无国界一样。虽然每个人的故乡、母校、曾经生活或工作过的地方、建筑、形象都不尽相同,即情感的目标指向不同,但它们却能引起相同的体验和感受,如乡愁、眷恋等。事实上,孤立的情感并不存在。人作为社会中的人,他的经验无不维系着社会及其历史,社会生活使人产生共同的情感。

3、文化的差异性

情感空间的社会属性,是其具有文化差异性的根本原因。

文化是人类文明在进步尺度上的外化。建筑是一种文化,它强烈地外化着人和社会的种种历史和现实。在世界上不同民族的从远古至今的文化传统中,丰富多彩的情感语汇浩如烟海,它们在不同文化传统中传达的含义或寓意却往往大相径庭。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受到不同的原生自然环境和次生人工环境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造就出不同的民族文化、地域差别、、政治派别等。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受不同的文化熏陶和教育,有着完全不同的信仰和追求。每个人都处在各自的社会圈中,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组成不同的群体,按照特定的社会制度的约定,在相应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制约条件下约束自己的行为,以社会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进行生活。因此,我们会看到人类在生活习惯、服饰、宗教仪式、建筑风格等方面存在的很多差异。以颜色为例,如:北欧人认为,黄色代表欺骗与胆怯,多为贬义的象征;但中国人则视为帝王之色,是高贵的象征;而在佛教文化中,黄色既有谦逊、谦让之褒义,又有放弃、废弃之贬义。中美洲玛雅文化对颜色的认识与西方人大致相同。[4]社会约束的规则和法令影响着情感空间的方式表达,在特定的空间和场合,需要考虑性别、特权、经济阶层、社会地位等诸多复杂的因素。各种文化的差异造就了各地不同的建筑风格,建筑是文化的纪念碑。

4、语言的开放性

情感是一种主观体验,它与个体的切身需要和主观态度联系着,对情感化空间的理解也建立在这种主观态度的基础上。同一环境对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情感结果,是因为它对不同人具有不同的意义,这些不同的意义通过不同人的认知评价来解释,评价的背景包括个体的生物成分、文化成分、个体的生活史和心理个性结构、个体的身份、角度等诸多制约因素。即使是面对同一个人,也会因时间的变化和外因的变故得出不一样的评价结论。评价是不断进行着的,有初评价和再评价之分,再评价是初评价的继续(拉扎勒斯Lazarus,1984年)。在评价和评价之间的时间里评价背景的变化会导致再评价结果的不同。

“接受理论”的代表人物伊塞尔和姚斯提出了史无前例的“读者中心说”,他们认为作品和读者是互渗互动的关系,作品一旦与读者发生关系,便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作品的意义也“只有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阅读是一个审美再造的过程,每一个真正的阅读者都不是被动地接受作品的观念,而是借助作品提供的具体的审美意象,由联想而想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伊塞尔还在《文本的召唤结构》中提出了几个著名的接受美学的理论概念,即“隐含的读者”(impliedreader)、“期待视野”、“未定点”(indeterminacy)、“空白”(gaps)等。他认为这些决定了作品的“召唤结构”。同样,空间中的“未定点”和“空白”也需要读者和阅读活动来加以添补。通过阅读不仅可以添补原来的留白,还赋予了空间以新的意义。

在“系统”理论看来,任何一个事物都是一个系统,“混沌是它的灵魂”。建筑或空间作为一个系统,也具有“混沌性”,即表现为一定程度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甚至“不可以知解求”。空间由于“人”的介入无一例外地具有开放性,也正是由于其开放性的特征,建筑空间才可以承载种种丰富的内涵及意蕴,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并不是说任何读者都能对空间主题进行任意的曲解,而是读者透过空间语言,在理解其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等背景的基础上所作出的有说服力的可能的阐释。这类评价之和就是空间的多元主题,是开放的系统。

5、评价的整体性

对“环境的评估,与其说是关于一些特定事物的细节分析,不如说是从整体上的感觉反映问题”(Rapoport,1977年:60)“整体不能通过各部分相加的和来达到”。 [7]建筑是不可分割的,不能将其分成很多局部或体块,建筑不是简单地把平面及剖面加上立面就成了,它是某种另外的东西,某种更富内涵的东西。人的知觉体系具有把事物的个别部分、个别属性综合成整体的能力。我们对环境整体的知觉总是先于细节,尽管我们尝试用分析、解构的方式来解释我们的反应。我们将空间的组成要素分解,并预测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但实际上感知的过程是不可分的,我们总是不自觉的将所有感官的感受综合起来,它是整和在一起的一个整体。生活中,没有人在空间里到处转悠是为了专门去看、听、闻和触摸,我们是去体验,真实的感知并不是一个可以分解的过程,而是一个综合的工程。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假如不能把握事物的整体或统一结构,就永远也不能创造和欣赏艺术品。

结语:

情感化设计的理由不是由一场运动或一个设计团体提出的,它是人类在设计这个世界时一直追求的目标。情感化设计是设计值得的原因,是精神世界具体化的最直接而有效的手段情境不是抽象的意念,空间在情感介入下总是具体地表现出其独特的性状。建筑虽然是物质的,但它不仅反映技术、科学水平、时代精神、审美观念,还忠实地记录了人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念。情感化空间特质分析让空间情感可读可辨可解。

参考文献:

[1] [美] 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朱疆源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8)

[2]郑曙.人为本设计观论.为中国而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6)

[3] [德] 海德格尔著.人,诗意地安居.郜元宝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4] 戴维・方坦纳著.象征世界的语言.何盼盼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1)

[5]孟昭兰.情绪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

[6] 王科奇.专题性博物馆建筑表达中的诗性思维,2002(6)

第8篇:情感化设计范文

1.1图形

目前,国内药品包装在图形创新上的尝试还较少,大部分图形设计还比较中规中矩,图形简单,风格单一,这样的视觉形象容易和病痛等负面感觉联系在一起。优秀的图形设计是可以进行心理治疗的,传递出美好积极的正能量。通过研究患者心理,设计师可以尝试改变单一的药品包装图形设计。图形是无年龄、无国界的视觉语言,具有强大的视觉感染力。人们通常的习惯是在阅读文字之前先浏览图形,因此视觉图形对人的第一感觉起着关键的作用,也是药品包装的重要表现手段。例如花朵造型的药品包装,见图1,此设计完全改变了以往药片整齐排列的包装模式[2],药片被组合成了一朵朵美丽的花,吃完药片后,背面翘起的塑料片就像盛开的花瓣,直观有效的图形设计给病痛中的人们带来了安慰。儿童对药品的恐惧感最强烈,这时图形的感化力就显得尤为有效。儿童容易被一些造型有趣、色彩鲜艳的图形吸引,设计师可以利用这一点,让药品包装的图形成为儿童感兴趣的一部分[3]。例如3只小猪的药盒包装[4],见图2,包装上的图形是3只憨厚可爱的小猪,每只小猪的耳朵、鼻子、胸口和手的位置都有药片,不同位置的药片代表了药品的不同功效,如此有趣的包装图形设计会大大减少儿童对药物的恐惧感。药品包装的图形创新是对包装风格的重新定位,图形的无声力量将情感带入了设计,拉近了产品和使用者之间的距离。当然,图形的设计要考虑到药品的性质、使用人群等因素,这样设计出来的图形才能真正带给用户独特的审美体验和情感满足。

1.2造型

研究表明,消费者在获取外界信息时,83%的印象来自眼睛,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5]。造型作为产品外观形态的表情因素,起着重要的感情推进作用。目前,国内药品除去外包装,中包装或内包装通常会采用瓶装、铝塑板或粉剂袋装等传统包装造型,单一不变的包装造型几乎是药品包装的通用模式,如阿莫西林、板蓝根等这些家庭常用药在包装造型上几乎没有创新,见图3。如何在保证功能的同时突破单一乏味的包装造型,设计师可以进行一些大胆的尝试。亲吻药丸见图4,设计师将药丸用4种颜色的锡箔纸包裹,造型酷似KISSES品牌巧克力,此药属于针对感冒发烧的非处方药,不同的包装纸颜色代表了药品不同的疗效,这样有趣的包装造型完全突破了以往药品包装的常规模式,带给患者意想不到的情感体验[6]。糖果药丸见图5,设计师同样将药丸包装成糖果造型,并在玻璃包装纸上写有药丸的名字和使用说明。在设计药品的外部造型时,要考虑造型与药品属性、类型之间的关联,其风格是否符合药品所要传递的信息。如男性药品包装,见图6,其药板的造型特征与药品的治疗内容非常吻合,包装外形也有助于患者对药品建立信心。图4-6的药品包装造型相对传统造型而言,要有趣、大胆得多,设计师运用了同形异构的方法,进行了逆向定义,用有趣的造型符号来代替了常规的药品包装模式,带给使用者意想不到的惊喜。情趣化的创意大大提升了药品包装的品牌魅力,同时也传递着产品特性、功能、情感等信息。

1.3文字

药品包装的文字设计是传递使用信息的主要渠道,包括药名、说明书等。国内药品的说明书通常以第三方告知的语气叙述,印于包装盒上及附于盒内,见图7。如何对药品包装的说明文字进行再设计,以情感化的方式来取代传统的使用说明,让患者获得更多的心理安慰,是设计师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HelpRemedies药品包装见图8,此包装打破了以往的文字说明方式,整个药品包装的文字设计没有过多的内容,包装正面以“需要帮助,我头疼”、“需要帮助,我失眠”等最直接的症状来表述,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购买需要的产品[7]。撕开背面的药盒包装,上面有以医生的亲切口吻来述说的药品使用方式,如“你好,对于你现在的头疼我很难过,别担心,你的脑部不会因此受到影响”等,这样的文字设计不仅能够让患者立刻放松心情,有助于病情的康复,同时也能让患者和药品之间产生良好的沟通。文字在药品包装设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药品和患者之间最直接、最准确的沟通渠道。如何让文字设计看起来更具有亲和力,设计师应该更多地从用户心理出发,将说明文字的设计趋于拟人化,这样才能让药品包装与用户之间的沟通更加自然和真诚。

1.4障碍化

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在消除人们身体疾病的同时,也隐藏着危险。为防止儿童误食等,设计师通常会给产品添加一定的障碍性元素。按压式障碍化瓶盖设计见图9,此设计已经广泛应用到药品包装中,它由一个内螺纹盖和一个外盖组成,如果不按下就旋转,会发出咔嗒咔嗒的声音来提醒父母。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的情感性需求会越来越成为衡量设计优秀与否的重要因素。未来的药品包装功能必定不仅指向药剂的保护,还包含了情感沟通、审美心理等功能。设计师应利用包装的互动交流来表达药品特有的美学特征,让患者从内心情感上产生共鸣,这也会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康复更有利,这将是未来药品包装设计发展的大趋势。同时,药品包装的情感化设计不同于普通的包装设计,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改变,还涉及到许多现实的难题,比如材料的安全性、文字的准确性等问题。

2结语

第9篇:情感化设计范文

【关键词】 火车站建筑设计 情感需求 用户的体验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众所周知,我们人类的情感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天就已经产生了,可以说人的情感是我们对外界事物、发自于内心产生的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这个情感也取决于我们自身的期望和需求。而对于设计,一开始单纯的为人类创造了很多的物质财富,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如今的设计不但满足了人类的物质需求,而且也满足了人类的精神需求。从情感设计理念被提出的那一刻,就标志着现代的设计探索已经开始渐渐地融入到人们的精神和心理的层面。情感化的设计理念,使被设计的对象完全从一个单纯的物质上升为拟人的境界了,使这些物质好像被注入了灵魂一样,赋予给他们生命。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产品的设计都应用了情感化的设计理念,比如服装的设计、建筑的设计、家居的设计以及室内的设计。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未来的建筑设计必然会融入很多情感化的设计思想。建设一座有特色的建筑,也是这个城市的象征。他可以为这座城市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也可以唤起市民的美好回忆。但是当前我国的很多城市的建筑都存在雷同的现象,不但缺乏新意,而且也造成建筑的风格与当地的文化根本不符合,造成历史的文脉切断,毫无内涵的建筑也会受到市民的反感和谴责。毋庸置疑,这样的建筑根本对城市的快速发展不利,而且也影响城市的形象和和谐。

二、在火车站的设计中融入情感化的设计策略是必然

最近几年,我国的高速铁路已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因此,高速铁路的建设也成为铁路建设的重心,这样才能为城市提供一个更好的发展机遇以及挑战。与此同时,对于火车站的建筑设计也会随着高铁的普及而不断的进行扩建以以及完善。再加上物质文明的进步,我国的精神文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当然铁路的功能也有变得完善了,由之前的运输慢慢的扩展到了经济文化的情感交流的一个关键渠道。当前的火车站作为承载历史的载体,是一座城市的文明展现,也是当前经济和文化进行对外交流的重要的枢纽。如今更是人们和外界进行情感沟通的的枢纽站。考虑到这点,设计师在对火车站进行建筑设计时会综合考虑这些,将建筑的设计与情感有一个完美的融合,这也是我国铁路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在火车站设计中,进行情感化设计的策略

在美国出版的《情感化设计》这本书中,对于人类处理问题的三个层次做了详细的探索,分别从本能、反思以及行为者三个方面做了讲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勾勒出了一个美学商品会在设计中所要扮演的角色。如果我们能把情感化的设计科学的应用到各个地方的火车站建筑的建设上,那么火车站的外观必定会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那么是消极还是积极,人们观看之后就可以直接判定来了。这便是火车站的外观设计会给人的第一反映,其次是人们在使用火车站时,可以有一种情感上的体验,感受到产品的功能性。这便是第二层的感应,即行为上的反应。在前两个层级的感觉之后人们会对火车站产生一种感情,进而会留恋。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对火车站进行设计时,要把握好上面叙述的三个层次。接下来再结合每个地区的文化特色以及发展的需求,做一个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

四、对于火车站的外观设计,我们采用情感化设计的策略

4.1过去的老车站是每座城市的记忆和传承

每座城市自从诞生之日起,便在不断的沉淀着各自的文化,因此,每一座城市都会有其独特的历史以及文化的内涵。比如北京火车站的红墙和黄瓦,江南小站的白墙以及片片屋瓦。火车站作为最方便的一种交通工具,可以说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也给人们留下了时代的影子以及历史的记忆。每一个火车站作为我们文化的载体,他不仅需要记录历史,还需要传承文化,所以在火车站建筑新旧交替的时候,我们要对建筑的设计要更加认真。

在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都对车站的遗产非常重视,他们会对这些遗产做统一的管理和规划,使其能变废为宝。进而延续当地的历史文化,供后人的缅怀和回忆,也能使城市延续过去。比如现在英国的国家铁路的博物馆,厦门铁路的文化公园。特别是厦门的文化公园,设计的是一条以步道为主的带状的公园,这个也是城市市民体验自然的一个新名片。

4.2 现代化火车站的设计时每座城市的形象

每座城市的火车站进行从新改造以及重新建设,都会承载着这座城市中的市民的对城市新形象的一个展望。如今,随着我们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就使得人们更加注重精神文化的生活,开始享受生活。火车站的地标性建设,不但可以使市民能有一种归属感以及成就感,而且也会使游客感受我们这座城市的现代化,进而增加游客的喜悦感和满足感。我们城市的第一印象以及最终的印象也往往在此形成。

当前武汉火车站的建设,已经将当地的传统文化以及时代的科技做了完美的结合。在建筑的设计的手法上,选择的是现代主义。设计出来的火车站极具有动感的钢价的玻璃,冲击力极强的视觉感受。整个建筑就如同一个要展翅腾飞的大鸟,蕴育着千年的黄鹤,对家乡的思念,然后翩然而归。这个建筑能很好的提炼出了当地的文化特征,突显出湖北的特色。与此同时,也给我们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个火车站的建设,不但使这座城市的品味得到了很好的提升,而且也使市民的精神的到了满足。

4.3每座城市的火车站,都是人们的身心驿站

在这个现代化的推动下,火车站的设计在结构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的是为了保证效率得到提高,空间得到充分的利用。这样才能更好的使火车站的建设与这座城市有一个完美的融合,也构建一个壮观的交通枢纽。这就要求设计师可以在开始一个新的设计时,要做一个亲身的体验,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到这个环境中,最后构建出一个流畅性的设计。

五、结束语

每一个建筑都是有生命的,它会在那里为我们诉说着每座城市的文化和历史。因此,设计者在设计之前要充分的考虑到当地的文化背景以及地域的环境和城市的规模,依据市民的需求,融入情感化的设计,建造出与众不同的火车站。

【参考文献】

[1]王燕飞.建筑设计中的情感和理性[J].有色金属加工,1998,(04).

[2]马辉.浅论情感化设计观[J].室内设计,2008,(02).

[3]侯臻敏.情感化设计的根源、成熟及未来的发展需要[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07).

[4]丁俊武; 杨东涛; 曹亚东; 王林.情感化设计的主要理论、方法及研究趋势[J].工程设计学报,2010,(01).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