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学语文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 “人文性” 的教育是中学语文情感教育的先觉条件
中学语文教育离不开文本,但是对于任何优秀的文本都是人文精神的载体。而教育人文性的精神实质或核心就是要求在教育中彰现和宏扬一种人文的精神情感,即在教育的过程中体现对人的生命和发展、需要和追求、自由和创造、人格和尊严等等方面而进行人性化的观照、理解和尊重,充分体现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引导人向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实现和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价值祈求。而在以往的中学语文课教学中,人们强调了语文课的工具性和政治性,而忽视了语文课的人文性,其实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二位一体的,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而过去的教育人们只注重中学语文的教育只注重其工具性,使得中学语文成为脱离了的内在品质而存在的一个毫无灵性的物质体,对于中语文教学这样缺少了人情味,没了学习的情感,这样的知识就是没有生命的,学生就没了对语文艺术魅力的认知,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初中语文课的教学效果。列宁说:“没有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古人白居易曾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这样没有人文性的教学下,学生的学习自然是很吃力,并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成长。在中学语文的教育中,教师应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二、 营造良好的中学语文学习情境
语文的学习是需要用精神情感来学习的,而且还需要有想象的空间,这就需要教师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教师应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等方面的情境性问题。并且运用兴趣在学生和数学知识之间架起桥梁,让学生通过桥梁进入语文学习的大门。而基本的语言能力表现为语感。语感的特征就是直觉性和自动化。自动化就是指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活动,并达到如此熟练的程度,而且必须形成长时工作记忆,在长时工作记忆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对有关材料非常熟练。中学语文教材为学生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教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因充分利用情感因素,使学生的情感和课文的情感产生共鸣,就能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效果。中学语文教师应当掌握好情感因素这个武器,做一个课堂上的好导演,调动学生的喜怒哀乐多种情感,真实营造一种氛围和情境。可以通过教师的对语言的描述,借助一定的经验和想象空间,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如真实的展现在人面前一样。从而真正实现透过语言文字达到领悟作者表达之情的目的效果。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罗杰斯也说过: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只有营造一起学习情境,学生有学习的欲望和情感了,他们才有更多的想象力和更多的聪明才智的发挥。
三、 中学语文中教师的情感教育表达方式
1. 鼓励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激励性评价是加深学生对学习科学的价值的认识,以此才会让学生舍得投入,才能保持动机不减落。而教师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 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体验,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如在提问中随时教师应该给学生以鼓励为主的评语,并且使每一句话里面都饱含热情,每一个眼神里面都对他们寄予希望,每一个手势里面都表示对他们的尊重,每一个示意里面都给他们以鼓励,真正使学生感到教师时时在关心他们、培养他们、锻炼他们。但是如果有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说错了或说不上来,或读音不准,教师应说:“没关系。这问题确实有点复杂,同学们都应该认真听老师细致的分析”让学生喜欢老师,喜欢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总之,教师给予的鼓励性评价应贯穿整堂课,处处使用鼓励性评价,对在课堂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尤为重要的。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育;情感教育
1.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随着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逐步落实,越来越多的家庭尤其是城市家庭几乎全部都属于独生子女家庭,这些孩子在人生的成长中缺少了手足之情,缺少了来自上一代长辈例如舅舅、姑姑、叔叔、大伯等亲属的情感教育和人生指导,独自的成长会直接导致很多中学生在人格方面出现非常严重的缺失状况。面对茹尚德这些状况,情感教育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强化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第二,将情感教育推行到中学语文的课程教育中在课程标准和新的语文课都有着十分明确的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当涉及到中学学习文学的最终鉴赏目的以及情感态度时明确提出:“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它们都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位置”。
最后,情感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中学生的身心、个性能够得到和谐、全面地发展,实现中学生身心全面的健康与和谐。中学时代是每个中学是情智成熟的关键时期,教师和学校应当在此期间身体力行地让学生多去接触和诵读经典作品,让学生通过教师对文学的生动讲解从而在名篇佳句、字字珠玑的书香、文化的氛围中得到熏陶浸染,让学生的兴趣得到调动,并且既能够感受到文章内涵的深刻含义,又能够迅速、及时纠正和辨识教材体系的传统课堂教育的主要思想内容,让每一个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仅文化素养得到提高,同时个人的品质和情感、价值观念都得到促进和引导,朝着正确、积极地方向发展。
2.情感教育的方式
在我国的20世纪初期,涌现了一大批十分活跃的作家学者群题,他们在中国的文坛发出持久的光热,除了作家学者的这一身份,这些文学家大部分也是国文教师。博学的才智是这些教师的基本内涵,除此之外更加重要的还是这些老师身上体现出的热情、温情、重情等一系列优秀的情感品质。语文是由丰富的人性化、情感化思想组成的,中学的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地将自身的良好性情和学术思想融会贯通以此应用到实践的教学当中,中学学生的内心情感才能真正得到启发和调动,他们日渐成熟的心灵才能够充分地得到情感、人文的双重文化的熏陶和滋润。中学语文教育和情感教育的相结合就应当真实做到教师这个领路人带领学生在情感和发现自我的道路上不断抒发和感受自己的情感,教师以自己的情感为纽带引领学生的情感,二者相互渗透、共同有效地交流、沟通。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经说过:“景非独为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界”。和其他相对理性的学科相比,语文这一学科具有其自身的特性,语文讲究文质兼美,在语文文学的知识中又往往有着大量的感情因素贮藏其中:个人的执着理念、朋友之间的信义、追求事业孜孜不倦的态度以及对祖国的忠诚与爱;有肆意的笑容、淡然的平静、嚎啕的哭泣。这些丰富的情感因素是语文学科的独特优势。
首先,中学语文教师教师要不断投入,在实际的教学中将自身的情感、态度溶入到所学知识的情感体验当中去。正向文学大师托尔斯泰所说的,“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传达给别人,而使别人也为这情感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情感。”语文教师如果将要用自己的课程打动、感染自己的学生,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首先要做的就是必须先把自身感动,调动自身的丰富情感。正由于此,中学语文教师就需要正确而又准确地去理解和把握教材中文章的主旨思想和主要情绪基调,将角色的思想感情正确地分析和理解,把握住感情因素并体验其中的情感,进而将自身的情感进行激发的调动。只有这样,中学语文教师在实际上课的过程中才能充分地、真挚地运用自身的情感语言,去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
其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共鸣:
(1)在教学时,运行绘声绘色的语言地描摹出作品的境界,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陶醉其间,使之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必然能产生“豁人耳目”的美感,从而自然受到情感的熏染。
(2)除了利用丰富的情感教育的文本内容外,我们还必须注意的方法和途径,进一步拓宽渠道,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情绪,情感的沟通,情感的表达,情感的实践能力,真正的中国的理解教导学生成为情感理想的肥沃土壤。教师应促进密切接触的学生阅读书籍中的经典文本,在朗朗的读书过程中带领学生感知语言的感知,培养灵性和保湿自我个性的自我理解之中。
(3)除此之外,课外活动要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轻松、有趣,使他们活泼的天性得到发展。同时,与课堂内容相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同时塑造细致、认真的性格。
关键词:席勒 审美教育 中学语文教育
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审美教育(又称美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著名教育家先生认为:“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一)体育,(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1]。而语文教学的核心便是德育和美育。其实,早在十八世纪时,德国文学家席勒就提出了“审美教育”的理论。虽然席勒的“审美教育”与我们今日在教学中提倡的美育不尽相同,但是它同样可以给予我们的中学语文教育非常重要的启示。
审美教育论、游戏理论、审美救世论构成了席勒美学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其中审美教育论显得尤其重要。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不仅是种哲学意义上的艺术本体论;而且从现实的角度讲,也是他解决当时的政治问题和教育问题的重要策略。席勒对审美教育论充满自信,认为可以经由审美教育通达人们梦寐以求的自由与道德相互协调的至境,同时又能解决个人与集体、自由与自律、国家与社会之间的重重矛盾。审美教育的特点在于,能够充分而全面地渗入个人、社会、国家,对以上诸元都产生影响,并取得相当大的效果。在席勒的时代,这是一个前卫、大胆、充满魅力的命题,也是一个后来给席勒带来巨大声誉和持续性地产生历史影响的命题。中学语文教育的对象是已经拥有较为独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青少年,在这一阶段,教育不仅涉及字词章句,也涉及到修身立人。因此,席勒在数百年前提出的这一论题仍然有着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
一、审美教育的时代意义
在席勒的代表作《审美教育书简》中“席勒第一次把迄今获得的关于艺术的本质和作用的认识与当时历史现实联系起来。”[2]在席勒眼中,他所处的时代并不是一个美好的时代——“时代的精神就是徘徊于乖戾与粗野、不自然与纯自然、迷信与道德的无信仰之间;暂时还能抑制这种精神的,仅仅是坏事之间的平衡。”[3]整个社会上层腐朽,下层粗野,无人能够承担令人类文明进步的职责。因此,必须通过培育更加完善的人来建构完善的社会和国家:“席勒并未将其美学建立在疏空的概念上,他试图为困扰着他时代人们的那些问题——为什么法国民众合法地争取民权自由的斗争并未导致自由和人性,而是暴力和恐怖。”[4]由此,追逐某种更为完善甚至理想的状态就成为了自然而然的需求,无论社会的上层还是下层,无一例外都需要通过教化来使其达到理想状态。以上构成了席勒书写《审美教育书简》的基本动力。
席勒认为审美教育的客体,也即“近代人”,遭到了社会的压抑、分裂和强迫:“给近代人造成这种创伤的正是文明本身。只要一方面由于经验扩大和思维更确定因而必须更加精确地区分各种科学,另一方面由于国家这架钟表更为错综复杂因而必须更加严格地划分各种等级和职业,人的天性的内在联系就要被撕裂开来,一种破坏性的纷争就要分裂本来处于和谐状态的人的各种力量。”[5]席勒相信由于文明发达进而导致了近代人得不到全面的发展,只能任由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获得最大幅度的、甚至是超过界限的运用,并且致使人本身不得不服从于这种片面应用所带来的“好处”,从而导致人内在的碎裂、偏颇和闭塞。这显然与后来马克思提出的“异化”理论异曲同工,作为主体的人日益丧失了自己的主体性,逐渐成为对象的奴隶,这就是席勒笔下的“近代人”所处的基本状况和所面临的基本问题。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自然与席勒的时代大不相同,但是我们现有的教育制度却有可能会造成席勒所认为的时代对人的破坏作用。我们今天的教育体系,迫于升学的现实需要,往往容易让教学偏离了树人修身的宗旨,陷入分数第一、升学第一的泥淖。落实在语文教育中,即文学教育受控于字词章句,义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审美被切为无数“得分点”,缺乏体系性。这实际上就是席勒所言之“人的天性的内在联系就要被撕裂开来”,学生被囿于外在于自身的律法之中无力挣脱,教育背离了其初衷。而席勒首先论证了经由审美路径解放人的可能性,在他的描述中,人首先有其历史使命与历史目的,“每个个人按其天禀和规定在自己心中都有一个纯粹的、理想的人,他生活的伟大任务,就是在他各种各样的变换之中同这个理想的人的永不改变的一体性保持一致。这个在任何一个主体中都能或明或暗地看到的纯粹的人,是由国家所代表,而国家竭力以客观的、可以说是标准的形式把各个主体的多样性统一成为一体。这样,就有两种可能的方式使时代的人与观念的人相遇合,因而国家在众多的个体中如何保持自己的地位也有两种方式:若不是纯粹的人制服经验的人,国家消除个体,就是个体变成国家,时代的人净化成观念的人。”[6]时代造就个体,个体也会反过来影响时代。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先进的、积极的时代,必然需要有和这一时代相匹配的教育制度,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符合这个时代要求的个体。
二、审美教育的个体意义
席勒认为“希腊人”是“纯粹的、理想的人”,是人的终极理想状态——“他们既有丰富的形式,又长于形象创造,既温柔,又刚毅,他们把想象的青春和理性的成年结合在一个完美的人性里。”[7]尤其在他的诗歌《希腊的群神》中,这种完整性更是得到了诗意地描绘:
“那时,万物都注满充沛的生气,
从来没有感觉的,也有了感觉,
人们把自然拥抱在爱的怀中,
给自然赋予一种高贵的意义,
万物在方家们的慧眼之中,
都显示出神的痕迹。”[8]
席勒不惜把最高的评价加诸于希腊人身上。在席勒的理念中,“希腊人”所拥有的特征是完整、和谐、统一,希腊人被想象为人的初始、完美阶段,他们先天所拥有的种种才能、品质没有被剥夺或片面地使用和发达,其一切品质都是混合、均一,进而完整的。因此,席勒把“希腊人”所具有的特征看作是审美教育的目标,也就是说人无论在遥远的过去还是未来,都能够达到这种完整、和谐、统一的境地。古希腊离我们今天已十分遥远,我们不可能重回希腊,成为希腊人,但是我们可以借鉴希腊文化的长处——这就是以人为本的文化。
在席勒的审美教育乃至整个哲学、美学思考中,“人”都是其思考的重心所在,曾有论者称席勒的美学是“人本主义美学”,这是很有道理的。“人”在席勒美学中处于一个绝对中心的位置,只有人才能改变时代和社会。席勒认为,要使人达到希腊人的完美统一,必须通过审美,因为人本身总是处于特定的束缚和限制当中,只有通过审美才能使人获得解放。由此,审美成为了一种解放的力量,美神借助于诗艺来展现真理,将自由赋予人类。席勒赋予了人极高的价值——“人成其为人,正是因为他没有停滞在纯自然造成他的那种样子,他具有这样的能力,可以通过理性回头再走先前自然带他走过的路,可以把强制的产物改造成为他自由选择的产物,可以把物质的必然升华成道德的必然”。[9]席勒对审美问题的一切发掘探索,终归都是为“人”而服务的,这也是整个启蒙运动的主要出发点。所以,所谓审美教育,就其运动轨迹而言是审美教育的对象向着主体无限靠拢、合而为一的过程,也是碎裂得到弥合、偏颇得到修正和闭塞得到解放的过程。在这一运动过程中,人从原本逼仄、狭隘的空间中得到扩展进而得到解放,而扩展的路径则是审美。
正是“借助于审美体验,人们获得生命的自由感和心灵的解放感,因而,审美体验总是人的自由意识的呈现,它指向人类解放的目标:生命的自由”。[10]我们今天的中学教育最缺失的恰好就是对这种人性自由的肯定。我们要培养的不是片面的、机械的、僵化的人格,而是自由的、全面的、自主发展的人格。语文教育不仅要传播语言文化知识,而且要培养道德品质;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而且同时也是成为连接学生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桥梁,发展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全面、协调、一致的人格。这种人格必须是能够自由发展的,它既要符合当下的时代要求,又要有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潜质。
席勒的“审美教育”理念是在十八世纪德国仍处于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所提出来的,他还看不到这种“审美教育”切实可行的社会基础,但他相信这是一种理想,终有一日是能够实现的。我们今天站在二十一世纪的前沿,社会主义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已经赋予了我们开展“审美教育”的坚实基石。中学语文教育本身意味着以母语为始基,通过对语言文字的修习,构建学生的人格大厦,在修身立人的过程中,同时使学生获得美的熏陶与体验。而如果我们能在其中融入席勒审美教育的理念,则可进一步强化教育中的树人之目的。中学语文教育,无论就其现实目的还是其终极理想,都应该落脚于这种对健全人格的塑造上。我们的中学语文教材所选取的诗词文章,我们在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手段都应该以此为出发点,解放人性、陶冶情感、塑造性灵。席勒的论述为我们指明了美育的终极方向,作为人格解放和培养的重要手段,中学语文教育显然负有重大的责任。
注释:
[1],聂振斌选注,《文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21页。
[2]范大灿:《德国文学史》,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358-359页。
[3][5][6][7][9][德]席勒著,冯至,范大灿译:《审美教育书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2页,第47页,第33页,第44页,第24页。
[4]Walter Grossmann,Schiller’s Aesthetics Education,Journal of Aesthetics Education,Vol.2.No.1.1968年版,第31-41页。
[8]张玉书:《席勒文集》(卷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8页。
一、电子媒介对中学语文教育的影响研究背景
1.电子媒介的概念
电子媒介是指利用电子技术、电子设备及其相关的各类产品对各类信息进行传播的媒介。主要是包括各类的广播、电视、录音、录像等等。其主要特点有:及时性、传播性、多媒体以及电子设备的使用。
2.背景
电子媒介在日常生活、教育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而这种广泛的使用则引发了中学语文教育中的一系列改变,从教育理念到教育方式、方法,都在电子媒介的推动下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对这种影响的研究也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二、电子媒介对中学语文教育的影响
电子媒介对中学语文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综合起来看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对中学语文教育理念的影响
首先,对于中学语文教育本质的回归。现在电子媒介已经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的广泛使用就是一个最为明显的例子,而在网络上由于环境的特殊性,人们不再严格按照传统的语言使用规范,而是用网络上所特有的一套语言习惯,比如,在网络上以“偶”表示“我”,用“88”表示“拜拜”。这些网络语言的使用必然会对青少年的语言学习与使用产生极大的影响。此外,在电子媒介下的各类信息是鱼龙混杂的,而中学生对于这些信息的分析能力还有所不足。这些影响都说明,我们的中学语文教育必然要回归到本质,不光要对中学生进行语文教育,而且应该对他们人生观、价值观都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得中学生可以在这个电子媒介广泛使用的社会环境下辨别出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其次,中学语文教育视野的扩大。由于电子媒介的不断发展,中学生可以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广,也越来越杂,这就要求,我们的中学语文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的阶段。要不断地引导中学生扩大自己的视野,逐步地培养自己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与高度。
最后,培养阅读的习惯。有研究机构对目前各个主要国家的阅读量进行了调查,最后的结论中中国的人均年阅读量是最低的,这已经成为了必须要面对的一个现实,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是对青少年阅读习惯的培养。在电子媒介越来越广泛使用的今天,中学生可以接触到的读物越来越多,阅读的手段也越来越多,而这种电子媒体中的阅读由于阅读手段、环境等制约,还有着很多的缺点,所以中学语文教育要积极引导中学生回归到传统的纸质阅读中来,深化自己的阅读和认知。
2.对教育手段的影响
首先,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在目前的中学语文教育中多媒体使用的越来越多,多媒体的使用对于中学语文的教育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将原来课本上的文字变为多媒体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得学生对于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有了一个更为直观的了解,便于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认识与掌握。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中学语文教育有它自身的特点,语文主要是以文字与语言展现知识的一门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果电子媒介使用过多的话,反而会影响到学生对于中学语文课文的理解,所以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谨慎使用电子媒介。
其次,现代远程教育的兴起。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现代远程教育的实现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传统意义上的远程教育有一个无法克服的缺点,无法实现学生与教师的远程互动,但是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兴起却为实现真正的远程教育解决了这个问题,让远程教育真正地实现实时互动。
3.对教育内容的影响
电子媒介的最大特色就是其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与传统单调、乏味的课堂教学相比,电子媒介有着先天的优势,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语文有着其自身的特色,那就是浓厚的人文色彩,所以如果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盲目地加大电子媒介的使用,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所以我们在中学语文的教材制定与课堂教学中要认真对待电子媒介的使用。
首先,教材制定。电子媒介的时代,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教育课题。在这种情况下,分主题进行教材的编制就符合这种需求,但是按主题进行编制教材时一定要注意,这只是按所选教材的思想内容、语境等综合考虑进行分主题,而不是仅仅按思想意识等去进行划分。
1智慧的教育
很多中学语文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能一味的忙着备课,改作业,而从未认真的思考过自己传授给学生的这是真正的智慧吗。知识和智慧在表面上来说很难截然分开,但二者却有本质上的不同。知识本位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它传授给学生的可能在现实的应用中根本不配套。而智慧却是基于知识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适应社会的思想产物。它能巧妙地将平时在语文课堂中学到的这种思维很好的“嫁接”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当中,从而使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时能得心应手、迎刃而解。因而,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就应该时时刻刻给学生贯穿智慧的教育。
首先,智慧教育的贯穿必须基于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因为素质教育是我国中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同时,我们将智慧的教育贯穿其中既是对素质教育的延伸,又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
其次,我们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将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作为教学的内容。以往我们对语文的教学仅仅局限在课本内容得解读上,而几乎没有让学生用语文所培养起来的这种思维去分析处理生活中的事情。因而,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明白我们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因而,我们必须将教学的侧重点向日常生活稍微偏移。
最后,将语文课堂搞“活”。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充分将语文所固有的这种魅力挖掘并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感觉到学习语文是种乐趣,在这种乐趣的体验当中让学生尽情发挥,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能够充分的拓展,让学生的表达及动手能力也能充分的提高。
2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所谓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的是让中学生尽早认知自我、认识职业、认识教育与职业的关系、学会职业抉择,从小根据感自己的职业目标,从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方面锻炼自己的职业竞争力。以往语文的教育可能跟其他学科一样,只注重课本知识的讲解而忽视学生的综合技能的发展。但现实社会中出现频繁“跳槽”、高学历人士频繁“回炉”、高校学生低迷等现象又不得向我们中学教育敲响了警钟。究根追底是由于青少年学生对自己没有一个全方位的定位,很少考虑过自己发展的方向是否与自己的兴趣相匹配,自己的能力是否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等问题。而语文教育作为与青少年成长最贴近的学科,在日常教育教学当中贯穿一些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教育,让学生自己对自己的发展方向有个全方位的定位,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更有方向感。
3服务意识的教育
服务意识指的是企业员工与一切企业利益相关的人自觉主动做好服务工作的一种观念和愿望,它发自服务人员的内心。当今的青少年学生大多属于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养尊处优以自己为中心,不懂得关心同学及家人,我们必须在教学中贯穿一些服务意识的教育,这即使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缓解未来社会矛盾的需要。由于服务意识它发自工作人员的内心,因而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必须先从学生的意识着手。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有了服务意识才能更好的与更多的人相处;有了服务意识才能更好的展示个人的才华;有了服务意识,才会在将来的工作中为公司,为社会做奉献。其次,可以增加一些语文活动课,以此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
4感恩教育
感恩的表面意思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而实质上它作为人类最主要的情感行为之一,它涵盖了许多方面,例如报效祖国、感恩父母、尊敬师长、关爱他人等等。当今学生面对自己所处的优越环境和富足的生活总是认为理所应当,当老师或父母给他们讲解这些物质生活来源地背景故事时,他们又觉得很乏味,很无聊。2007年3月在全国两会期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曾提出提出:“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尤其要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这也应涵盖了感恩的教育。因而对与学生的感恩教育,特别对于性格可塑期的这帮青少年群体来说千万不能怠慢。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尽可能性的列举日常生活中关于感恩的例子,让学生产生灵魂的震撼,让学生在逐渐的学习中懂得知恩、感恩、报恩以及施恩。
一、生命教育与语文教育的关系
现代教育学家都深刻认识到,教育的本质意义就是启蒙,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正确判断、自由选择,不仅仅是训练学生能够谋得职业,或者从事知识上的追求,而是要让学生身体、情感、意志及智能得以全面开展,以面对整体的人生,引导学生成为自主自觉的人,充分体悟人生的意义,学会去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而一旦教育与生命脱节,无论学生的脑袋被填鸭式地塞进了多少书本知识,经过了十二年或十六年的教育,对一般事物与人生的了解,将和真实经验完全脱节,对自我的了解更是匮乏。这就决定了我们的中学教育必须加强生命教育,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教育学生认识生命、引导学生欣赏生命、期许学生尊重生命、鼓励学生爱惜生命。
生命教育所强调的对现实生活中生命的关注,就决定了生命教育是生活教育、人文教育。生命教育的这一特征,又决定了生命教育与语文教育的内在相通性。我们知道,语文的学习是各学科的基础。语文还具有综合性特质。所谓“综合性”是指语文不像其它学科,只有一种专属领域,像历史只讲与历史事件有关的课程;地理谈与地理相关的学问;美术则是艺术的表现技巧,而语文它要教识字阅读,同时要讲解课文,把文字与思想、文化、政治、历史、地理、感情结合在一起。这就是说,与其它学科相比,语文课程与文学作品里经常是地理、历史、政治、文化、情感、思想、逻辑、推理等等多方面的综合。语文的这一综合性特质决定我们能在语文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二、在语文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
(一)明确教育内容
明确教育内容是在语文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前提。只有清楚了解在语文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才可能正确的对中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生命教育。我们知道,人的生命是“自在生命”和“自为生命”的统一。所谓“自在生命”就是指人的自然生命,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有着自然本性,人的生命是一个由孕育、出生,到成长,再到衰老,最终至死亡的自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要靠摄取诸如“吃穿住行”之类的外在能量才能维持生命。这实质上是“我是谁”的问题。当然,人更具有“自为生命”。所谓“自为生命”就是指人的生命是一种生成性、关系性和意义性的存在。人能对自己的存在、他人的存在、整个人类的存在进行反思性的思考,而这是动物所不具备的。首先,人要通过学习人类千百年积累的知识来学会“做人”,以完成二次生成,使自己成为真正的人。这实质就是“我应该是谁”的问题。其次,人不是孤立的存在,必须在与他人共处中生存,因此,人要突破个人世界的局限,学会与他人沟通和对话,在与他共生中走向共同发展。这实质上就是“他是谁”的问题。最后,人应该不断超越自己这个“小我”,学会去思考人类这个“大我”,追寻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寻求“终极关怀”。这实质就是“我们是谁”的问题。
人的这四种存在方式就决定了生命教育的四大方面的内容。一是人的生命自身。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人自然生命的形成与发展,使学生懂得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惜热爱生命。二是人与自己。帮助学生主动去认识自我,进而尊重自己、热爱自己。三是人与他人。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提升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四是人与宇宙。教育学生认识生存环境,了解人与环境生命共同体的关系;协助学生探索生命的意义,提升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
(二)改革教育方式
改革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是在语文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关键。要实现由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向大语文教学方式的改革。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注重语文技巧与知识性的教授,像生字习写、新词、造句等等内容,长久以来不出课文及写作的范围。虽然这在提升考试分数及语言文字能力方面,确实发挥了功效;但是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包括表达、思考、辩论、道德、批判等能力,却显得力不从心或捉襟见肘。
而所谓大语文教学,即是教师尽量提供学生各种有意义、有目的的读写活动,让学生更活泼地使用语文,发挥语文表情达意的功能,并增加师生互动性。大语文教学不强调语文技巧的反复与过度训练,而是培养引导学生自我表达的内涵与空间。
今天,教学硬件设施普遍有了很大的改善,多媒体教学的相关设备在许多农村学校中也得到基本解决。在教学中,恰当多运用媒体教学,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师的课堂教学容量也得到充实,同时,也更利于教师的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有事半功倍的作用。但问题是,很多时候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是否现代化的体现,而忽视考虑了这些辅助教学手段对语文教学的作用有多大,是不是一定需要。
根据上面所列举的现象,笔者认为,产生以上误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现行教育质量检测方式单一,教学目标把握上错位,从而造成重应付语文考试方面“知识”和“能力”的教育,轻语文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二是教语文教师思想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只要考出好成绩,今后学生能不能驾驭语言文字,不是当前阶段自己考虑和解决的问题。三是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过分依赖,忽视了以背诵为基础的传统语文教学,“出口成章,落笔成文”者已愈来愈少。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学习语文良好的行为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所以所,教育的目的是要教育学生养成各种好习惯,学生在各种场合都能自觉表现出良好的习惯。但是,现实生活中,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不正确,表现随意的情况普遍存在。对此,作为语文教师应在语文教育中引起足够重视。作为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在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的基本点上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学会专注地、有礼貌地听话的习惯;说话清晰、连贯,并对视对方说话的习惯;读书与思考相结合、读书与记笔记相结合的习惯;勤于写作、个性的点滴记录的习惯等。这些都是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教育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养成的良好习惯。有了这些习惯,会让他们一辈子都受用无穷。
正确处理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辩证关系。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学生在学习中必备的基本知识,它对学生在进一步学习系统的语文知识、转化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如何筛选、组织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语文基础知识是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②让学生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运用能力。教学初级阶段,学生的学习主要以陈述性语言知识为基础,语言习得为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设计实施途径或方法,通过训练二者得以联结,达到知识与技能的融合。鉴于此,设计练习和问题解决是在课堂教学中促进知识转化的最有效途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侧重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而不是对抽象知识的灌输。③化解教学中语文知识要求分门别类与语文能力重在综合运用的矛盾。语言的运用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
如何才能有效地化解这种矛盾呢?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坚持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品味文本,在日常学习中才能不断积累语言材料。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泛滥的教辅手段有时会喧宾夺主,成了课堂教学的灾难。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不仅没有让学生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反而占用了学生本应有的体悟、读背的时间,严重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学生的语文学习离不开对语言文字本身进行品味。只有对文本进行充分的品味,学生才有可能体验蕴含其中的感情、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文本行文的妙处……如果一味地依靠教辅手段,只图教学课堂上的热闹,这就背离语文教育的本义了。
作者:胡娅丽 单位:湖北神农架林区实验初级中学
摘 要:在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下,人们加强了对初中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关注。中学语文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和教育事I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中学语文教学的发展。为此,结合人教版初中七、八年级语文教材内容,对如何实现初中语文教学深化改革进行策略分析。
关键词:新课改;中学语文;教育改革
在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下,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不再适应现代语文教育教学发展需要。为此,需要初中语文教师结合当前语文教学发展现状,实现对语文教学的改革,从而满足新时期学生的语文学习需要。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采用的是大纲教案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表现为教师讲解知识,学生被动听讲。这种生硬化的教学模式不利于促进学生语文学习,也无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
养。为此,迫切需要语文教师结合新课程标准加强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
一、中学语文教学现状
1.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较低
受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影响,现阶段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不高,语文学习兴趣低下。
2.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落后
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学语文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
学理念比较落后,教学方式单一,不懂得在语文教学中适当调节课堂学习氛围。
二、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策略
1.转变语文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教学不能仅局限在课本上,而且需要教师改变原有完全遵从课本的教学模式,确定语文教学新思路,在语文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在语文课程中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并将语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实现生活化教学,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感性认识。比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观沧海》的欣赏学习中,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化环境,进而促进学生对《观沧海》的学习。在课堂开始的时候,教师不是直接向学生讲解诗歌的内容,而是让学生观看有关观沧海的图片,在学生观察图片的时候,教师向学生介绍曹操到沧海时他自己的状况,之后再借助诗歌的伴乐朗
诵,在潜移默化中将学生带入诗歌的美妙境界中,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最后,教师跳出诗歌本身的内容,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境界,进行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拓展,让学生从自身生活体验领会曹操博大的胸襟,并对照反省,思考自己的胸襟如何。生活化的语文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欣赏和独立学习的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想要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需要教师在适当的时候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创设必要的情境,进而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精心设计导课来全面调动学生的情感。比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先以互动交流的方式引入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害怕天黑吗?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们是怎么做的?”通过疑问引起学生的思考,学生纷纷思考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事。学生思考之后和周围的同学展开交流。在此之后,教师正式引入课堂教学内容。这样的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学生的语文学习难度。
3.通过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在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下,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开始注重合作、
探究的教学方式。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能够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帮助学生全面把握语文学习的重难点。比如,在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再别康桥》的学习中,在学生了解了诗歌的内容之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柳树”所代表的意向,通过合作交流丰富诗歌文化内涵。“柳”的谐音是“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杨柳代表的是一种依依惜别的情感,“杨柳”在《再别康桥》中的应用,结合徐志摩诗歌创作的背景,可以看出这首诗歌表达的是作者和新婚妻子依依不舍的情感。学生的自主化语文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以及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为此,在倡导语文教学多元化发展的今天,需要语文教育人员为学生营造交流合作的自由化语文课堂,在交流合作中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初中语文教学发展任重而道远。为了更好地促进初中语文教学发展,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语文教师需要尽快适应新课改对初中语文教学的要求,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创新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更多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主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参考文献:
[1]潘美君.实施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语文教师角色定位研究[D].渤海大学,2015.
在新时期下,中学教育加快了改革得步伐。全国中小学教育系统进行新课改,在进行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学语文教育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不断提高教师素质,改变教育观念,更新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进行多样化教学促进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能力。
现在许多人认为武侠小说是庸俗类的小说,不让中学生多接触,其实不然,金庸武侠小说体现尊重自己的国家民族,也尊重别的国家和民族;友好和平,互相帮助;重视正义和是非,反对损人利己;轻视争权夺利、自私可鄙的思想和行为。中学生通过阅读金庸武侠小说,体会其中的内涵,继承和发扬的中华传统美德。
武侠小说是以武为基础,以侠为羽翼,体现了社会和人性的真善美,体现人们内心深处对真理的追求,对纯真、友善的美好向往。武侠小说是中国通俗文学中的重要组成,它从形式到内容与中华文化密切连系。它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文学样式,自唐传奇始一直绵延至今,历史上的《搜神记》、《世说新语》、《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可寻到侠的踪迹,这一批小说、笔记小说一直影响着中国社会,现在它们仍是人们常读常新的文学作品[1]。
近现代新武侠小说随梁羽生、金庸、古龙等人的倡导而兴起,读者年龄跨度从十几岁到几十岁的各个阶层。武侠小说给人们在思想上创造了想象的天地。在现实生活中达不到的人生期望,在武侠的世界里可以得到体验。读者的心由侠代言,理想由侠而实现,使读者在内心深处得以愉悦和放松。武侠小说往往体现鲜明的邪恶与高深的交锋,培养了读者向善疾恶如仇的品质。社会是复杂的,理想是崇高的,读者的理想与社会之间的空白将由武侠小说表现的真意来填补[2]。
一、从金庸武侠小说学宽容
宽容是一种修养,一种处变不惊得气度,一种坦荡,一种豁达。在现代社会中宽容已经越来越少,大家似乎都习惯这种缺失宽容的状态。中学生在社会影响下,也缺失了宽容这一美德。随着宽容的渐行渐远,我们越发地体会到宽容的可贵,如果我们都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话,我们的社会会更和谐,我生活会更幸福。
在金庸作品《天龙八部》第十五章“杏子林中商略平生义”一章中,描写丐帮四长老率众叛帮,欲废去乔峰的帮主之位,失败被擒,按丐帮规当立即被处死。乔峰没有借机报复,反而为四长老开脱,最后依据“本帮弟子犯规,不得轻赦,帮主却加宽容,亦须自流鲜血,以洗净其罪”的规定,乔峰将四把执法刀插入自己的身体,用自己鲜血赦免了丐帮四长老。金庸在书中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宽容的楷模,虽然我们不可能一下子达到乔峰的程度,但通过阅读小说能够向侠客们学习宽容。
二、从金庸武侠小说学助人为乐
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现在所处的社会与金庸小说中的武侠世界相比要冷漠很多,面对暴力犯罪时很少有人站出来伸张正义,大多数人都只是冷漠的看客。虽然不赞成不顾个人安危的见义勇为,但是见义勇为的精神并不过时,面对遭受侵害的生命时,要像侠客们一样挺身而出,用灵活安全的方式来达到助人的目的。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金庸武侠小说中侠客的基本素养,在金庸武侠小说中他们甚至为帮助人而弃自己的身命。杨过救陆无双,先后与丐帮、全真教、古墓派李莫愁为敌;张无忌在光明顶为救明教众人,与六大派高手逐次对决,自己深受重伤险些丧命。这些侠客在助人前,没有必胜的把握,也明白自己会为此付出代价,但是他们在别人有困难时仍毫不迟疑地选择了助人。
三、从金庸武侠小说学洒脱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诱惑越来越多。青年一代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处变不惊,保持良好心态,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笑傲江湖》开篇“灭门”描写到四川青城派余沧海为了夺取“辟邪剑法”,以残忍手段将福州福威镖局林家灭门。华山派岳不群将林平之收为徒弟,也想得到“辟邪剑法”。嵩山派左冷禅千方百计企图得到“辟邪剑法”,合并五岳剑派,实现称霸武林的野心。日月神教教主东方不败练成《葵花宝典》而成“天下第一”,岳不群和林之平得称一时,最终也众叛亲离,那些觊觎秘籍,不惜流血、杀人,用尽各种手段的人都没有好下场。
四、从金庸武侠小说学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