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煤炭企业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煤炭企业 发展现状 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42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138-01
我国煤炭企业的蓬勃发展不仅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煤矿能源的主要供应地,而且加速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稳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长期以来,国家一直把资源开发的投资重点放在中西部,而把加工工业发展的重点放在东部沿海地区,煤矿采取粗放型开采,求产量不注重综合利用,资源浪费严重,从而制约了煤炭企业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
一、煤炭企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一)煤炭资源优势
煤炭企业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特别是西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从我国地质条件和资源远景分析,我国煤炭资源还有相当大的潜力可挖。我国的煤炭企业应加大煤炭勘探力度,挖掘资源优势,促进企业经济发展。
(二)劳动力资源丰富
由于煤矿资源开采的特点,矿产资源开采加工产业的职工家属都聚集在企业这一区域,形成企业劳动力资源丰富。这对降低资源开采加工的成本有一定的益处。通过加强对煤炭企业员工的技术培训,可以为企业今后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储备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人员,有利于企业今后的发展建设。
(三)国家政策支持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有利于国外投资者到我国投资勘探,开采煤炭资源,同时也有利于国内企业到国外勘探,开采煤炭资源。此外,国际矿业环境也为我国利用国外资源和国际市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经济的全球化,国际矿业投资环境明显改善,这些都有利于我国煤炭企业利用国外的煤炭资源和煤炭产品。
二、煤炭企业发展的劣势分析
(一)地理位置较差,交通相对闭塞
我国煤炭企业大都处于人烟稀少、交通相对闭塞且市场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在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经验和模式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弊端。由于交通相对闭塞,煤炭企业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比其他地方高。
(二)企业的技术水平落后
煤炭企业以煤炭资源开采和煤炭产品初级加工为主要产业,加上企业不注重技术开发及技术引进,因此企业技术发展带有明显的滞后性,这为企业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和现代化方向转变带来了困难。
(三)企业的管理因素
煤炭企业的主体是开矿业和原煤加工。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煤炭企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低,经济核算、成本管理、质量管理都比较松弛,人、财、物浪费较多。另外,由于法制不健全,管理松散,不少煤炭资源滥采、破坏环境现象严重。
三、煤炭企业发展的机会分析
(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煤炭需求增长前景看好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由于新兴的能源产业起步较晚、发展较慢,传统的煤炭行业依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煤炭需求量大,应用领域广泛,企业发展前景向好。
(二)国家产业政策支持,鼓励大型煤炭企业发展煤电、煤焦化等项目,对大型煤炭生产企业发展有利
我国煤炭企业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煤炭企业发展呈现规模化、综合化的趋势,为了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降低损耗成本,许多大型煤炭企业建立坑口电站,对原煤进行焦化处理,不断提高煤炭的产值和附加值,促进煤炭企业打开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炼焦煤市场需求持续上升,呈现出供不应求的态势
我国经济发展的持续升温,带动了传统钢铁、机械、冶金等行业的蓬勃发展,炼焦煤市场供不应求,这就为煤炭企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通过不断对原煤进行深加工,降低了煤炭远程运输带来的损失,带来了煤炭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推动企业经济实力持续增长。
四、煤炭企业发展的威胁分析
(一)煤炭全行业生产能力有过剩的可能
由于煤炭初加工产品生产技术含量低,煤炭企业都在大力发展煤化工、电力、煤矿装备等产业,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再加上我国煤炭企业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交通运输不便造成积压,从而造成煤炭企业资产周转效率低,盈利能力大大降低,限制了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用户对煤炭产品的质量要求逐步提高,导致加工费用增加,提高了煤炭产品的成本
煤炭产品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用煤单位的使用效果和产品质量,而且关系到煤炭企业的声誉和经济效益,甚至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规模和水平。
(三)同类煤炭生产企业的竞争,导致煤炭企业的发展空间受到挤压
从国家政策上来看,国家鼓励煤炭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建立大型的煤炭企业集团,加大煤电企业一体化经营,不断提高煤炭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这对中小型煤炭企业来说无疑是非常严峻的考验,煤炭企业需要不断调整发展思路,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和发展后劲,力争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关键词:煤炭企业循环经济 突出问题
1、引言
煤炭是山西省的优势资源,但长期以来,山西煤炭产业结构单一、刚性强、风险高、煤炭洁净化发展缓慢。这些问题严重的造成浪费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一方面井下开采、排水引起的土地结构资源破坏导致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另一方面煤炭企业生产中排放出的煤矸石和煤泥,其作为可再生利用的资源,却长期未能有效地加以利用。山西省作为我国重要的重化工能源基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的任务非常迫切。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2006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在山西省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的意见》。
2、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
循环经济是建立在对物质不断进行循环利用基础上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其基本特点是主导产业链条前后延伸,实现闭合循环发展,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三个原则。具体就是通过废弃物或废旧物资的循环再生利用来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使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投入的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它是一个“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流程,基本特征包括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高收益,它为煤炭生产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
煤炭企业加大力度发展循环经济,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于实现“十二五”期间规划节能降耗的目标、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建设节约型社会、环保型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突出问题
煤炭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中,面临着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制约。
一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不健全。国家虽然出台了一些鼓励发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但还没有这方面的完整法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关工作的开展。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是一触而就的。因此,应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加快完善我国的循环经济法律,通过法律加以引导和规范发展循环经济,坚决打击急功近利和短期行为的现象。
二是综合开采利用资源技术不高。由于传统煤炭企业发展观念的影响,高科技的使用较少,与煤炭企业相关产业的嫁接力度普遍停留在较低的水平,综合装备利用规模不大。对此,政府应鼓励综合利用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和应用力度,支持开发技术含量高、废弃物利用量大、产品附加值高的综合利用项目。
三是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不足。因为循环经济初期投资大、开拓周期长,企业自身投资建设的资金压力很大。煤炭企业的生产、生活、安全欠账较多,经济基础薄弱,仅靠企业的财力发展循环经济是不够的。对此,一是要提供优惠的财税和金融政策,加大对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二是煤炭企业每年缴纳的排污费给与全部返还,以便用于循环经济的发展建设。
4、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
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应该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生产量与排放量。千方百计提高利用矿产资源的技术水平,使有限的矿产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这需要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是进一步营造重视循环经济的氛围。为推进山西省煤炭企业循环发展,山西省专门成立了循环经济促进会和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工作领导组,山西省政府还颁布了《山西省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措施实施意见》等相关政策,制定了工业企业循环经济的认定标准,有力地推动了山西省煤炭产业循环经济发展。大力宣传倡导节约煤炭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建立节约型社会。推进循环经济,矿区的员工起重要的作用,为此煤炭企业要加强宣传教育,广泛倡导生态价值观与绿色消费观,杜绝对煤炭资源的浪费行为。同时要求煤炭企业都要建立健全煤炭资源节约责任制,将资源节约纳入工作岗位职责之中,纳入日常管理与工作考核之中。
二是加快建立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
1)改进开采技术,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提高煤炭回收率。对矿井开拓布置和采煤工艺进行改革,尽可能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和工艺,实现规范化生产,对伴生资源进行综合开发。研究并改进综采煤开采技术,加大边角煤、薄煤层和“三下”煤层的开采力度,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以再循环为得力手段,实现废物的减污减排,把对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中,进而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加快技术进步,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
(1) 结合企业实际引进先进开采技术,积极利用大型采矿设备进行综合机械化采煤,尽量达到采煤设备无轨化、液压化和自动化,引入无人驾驭、机器人作业等新技术手段,有效降低矿山事故,采取环保措施,保护采矿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从而将煤炭开采利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至最低。
(2) 推进洁净煤技术。在煤炭企业生产中,改变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废弃物的排放。煤炭企业生产的主要废弃物是煤矸石和矿井水。在生产过程中,杜绝割顶、割底现象的发生,积极采取分流煤矸石措施,从开采源头减少矸石量,并采用煤矸石井下充填技术,尽量减少煤矸石运往地面的数量。推广矿井水循环利用技术,实现矿井水井下的循环合理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资源开采中的不合理浪费。
3)加大循环经济管理、技术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培养一批和引进一批具有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的管理人才、复合型研究人才及高端人才。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充分利用高等院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重点学科、特色专业、重点实验室等资源,联合培养培训人才。加强对相关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相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循环经济观念和知识的培训。
三是认真开展整治环境,建设美好生态家园。煤炭企业是典型的资源性企业,因为煤炭的不可再生性,其资源总是有限的,必定要经过“开发、兴盛、衰老、报废、关闭”的过程。因此,不仅要对正在使用的矿井进行整治,从开发源头上减少环境的污染,而且要做好废矿井的无污染处理和再利用工作。对恢复的土地因地制宜地发展高效生态经济,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
总之,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发展模式,已经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发展循环经济,是完全有条件实现主要污染的最小化排放和矿井水、煤矸石等废物的综合利用。企业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更是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只有走循环经济之路,煤炭企业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石红红.促进煤炭循环经济的税收政策研究[J] .现代商业. 2011年20期
[2]殷涛. 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研究与实践[M].煤炭工业出版,2010
[3]张国英,梁文阁.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的探讨[J].经济问题,2007(1):22 24.
[4]马曙光.浅谈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J] .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20期
[论文摘要]根据循环经济的理论内涵,通过对煤炭企业发展现状的论述,分析出煤炭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煤炭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难题,通过博弈论的分析,找出政府在此背景下所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recycleeconomy)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之后,在少数发达国家中首先出现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它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简称3R原则)为原则,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把“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作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其中减量化(Reduce)是指在不减少产出的前提下,通过在输入端消耗较少的资源来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再利用原则(Reuse)是指在生产的过程中对于各种中间产品和废弃物应当尽量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对于各种包装用的容器应当尽量反复使用,使其发挥最大效用;再循环原则(Recycle)以污染物排放最小化为目标,把废弃的资源重新投入循环,使其变成可以重新利用的资源。循环经济是对传统“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经济模式转变的结果,通过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模式,使人们将逐渐改变过去只注重高消费,而忽视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的理念,使资源效用得到最大发挥。
二、我国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煤矿企业安全成本长期投入不足,矿难频发。
(二)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三)煤炭资源储备严重不足,众多企业将面临无煤可采的局面。
(四)开采水平低,浪费严重,对我国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出重大挑战。
(五)煤炭企业科研投入水平低,竞争力不足,制约大企业集团战略的实施。
三、循环经济发展中企业、政府行为的博弈分析
博弈论的基本理论前提假设有两个:一是参加博弈的双方都必须是理性人,在参加经济活动中能够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合理判断,并作出理性选择;二是参加博弈的双方都选择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策略。
在这里我们首先假设政府和企业对对方都拥有完全信息,同时决策的制定有先后顺序,而政府一般处在优先的位置,这主要是由政府掌握的政治权力决定的。政府在经济活动中选择先行动,制定还是不制定要求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煤炭企业然后进行选择。
假设政府在不对煤炭企业进行规制的情况下社会收益为m,煤炭企业的收益为n;但当政府选择规制时社会收益则变为a,煤炭企业此时选择接受规制则收益变为b,选择不接受规制则变为d,则相应政府规制的社会收益变为c。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该博弈有两个纯战略纳什均衡,分别为(制定,{不遵守,遵守}),(不制定,{遵守,遵守})。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政府会首先选择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制,此时企业便只存在遵守还是不遵守两个选项,它此时需要比较b与d的大小。如果b>d,那么企业便会选择发展循环经济;但如果b
四、政府在促使煤炭企业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中的路径选择
(一)改革官员政绩评价体制,推行绿色GDP核算
制度经济学认为,理性化的制度通过社会行为规则和社会心理机制,改变人们的行为预期,而主体只有在从变迁中获益的情况下,才去尝试变革制度。这意味着只有改变过去的官员考核方式,使地方官员在预期的时间范围内依靠自己较优的政绩来得到最大收益,也就是说行政机关在对官员进行考核时,应该把绿色GDP作为主要的考核标准,使他们真正树立起环境保护的观念。
(二)完善循环经济技术支持体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煤炭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不但要依靠自身的科研力量,还要积极吸收社会科研部门的研究成果,把它们消化吸收来为本部门服务。在此过程中,政府应建立相应的扶持政策,牵线搭桥,将掌握技术的科研部门与需要技术的企业联系起来,可以采取企业提供科研经费、实验场地,研究所提供技术的模式,这样便可以使社会的技术潜力真正满足企业的真实需要。
(三)探索建立煤炭期货市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由市场供求状况决定的。煤炭期货市场通过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以及流动性的标准化合约转让,能够反映煤炭市场的供求,并起到价格发现的作用。企业利用期货市场的信息可以合理的调整生产,政府通过价格信息的反馈作用也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从而使煤炭市场的供求达到平衡。
(四)提高公众对循环经济的认识
企业在宣传循环经济中无疑处于主体地位,通过积极开展绿色营销,使全社会对于循环经济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自觉地参与到使用绿色产品的活动中去。政府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通过建立一系列的促进措施,搞一系列的宣讲活动,使公众的绿色消费倾向真正建立起来。只有公众普遍建立起绿色消费倾向,积极参与到循环经济发展中来,企业才能获得一个有利的外部发展环境,才能更积极投入循环经济的建设中去。
(五)创建有利于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产权制度
产权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科学合理的产权制度有利于巩固和规范商品经济中财产关系,保证商品经济顺利运行。在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产权不清严重制约我国煤炭企业自身的发展。因此应当在保护国家矿产资源所有权的前提下,依法建立矿业权的招标、转让制度,使资源效用得到最大发挥。中央与地方政府也应当明确国有煤矿的所有权,科学监管,使循环经济制度在煤炭企业中真正建立起来。
参考文献
[1]唐荣智等,论循环经济及其法律调整[J],北京市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1(1)
[2]罗筠,绿色GDP绩效评估体系遭遇困境的原因及解决对策[J],经济政策,2008(1)
无论从企业员工的自身需求,还是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构建和谐企业都离不开人文关怀。注重人文关怀,在企业管理中确立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的人文精神,是“以人为本”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体现。
【关键词】
人文关怀;煤炭企业;意义
煤炭是我国储量最为丰富的资源,位居世界第三,产量居世界第一,在我国的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所占比重一直保持在70%以上,而从事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人数数量庞大。虽然近年来,机械化程度有了明显提高,安全状况也有很大善,但是大多数职工工作场所仍然是井下,苦、脏、累、险的行业特征依然时刻相伴,身体的劳累和精神的压力带来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如何增加人文关怀力度,建设安全和谐的矿区是煤炭行业管理者所面临的问题。
1 人文关怀的基本内涵
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一句话,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 人、爱护人、尊重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
2 人文关怀在煤炭企业管理中的体现
人文关怀是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内容。随着民主化程度的提高,加强管理者自身建设,塑造人格的力量显得越来越迫切和重要。人文关怀应体现在管理的各个环节。人文关怀作为一种企业管理方式,应体现在管理的各个环节。
2.1 政治关怀:切实提高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企业要尊重职工的人格,尊重职工的劳动,保障职工的一切合法权利。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多寡,不单单是企业内部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要让职工参与本企业的管理,对于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决策多多听取广大职工的意见,并他们参与其实拖。
2.2 经济扶助:要满足职工的生存的需要,关心职工的疾苦,解决职工的困难
在我国,由于社会分配不公,按劳分配政策不完善,工人的收入较低,有的企业停工停产现象非常严重,职工没有班可上;有的企业职工上班却不发工资,只发最低生活费。在一些企业里,工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由于政治经济方面的不公平待遇,职工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更是贫乏。
2.3 制度建设: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切实体现企业人文关怀
实现企业人本管理,切实保障法律赋予职工的合法权益。在经济上要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保障职工的物质利益。在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提高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职工的工资水平,改善职工福利。要切实关心和帮助困难职工,保障困难职工的基本生活,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此外,要保证职工劳动就业、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安全卫生等基本权利;逐步落实各项劳动标准,加强劳动保护,努力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劳动环境。
2.4 人才培养:注重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以人为本全面提高职工素质
职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兴衰。职工的个人全面发展需要经常的培训,新技术的推广和使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职工参与管理的能力,也需要经常性的培训。职工教育应该做到经常化、制度化、正规化。培训内容应从实际出发,坚持“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培训时间不论长短,都要建立正规的学习制度,以保证教学效果。培训人才的目的是使用人才。使用人才本身就是一门学问。不识人才,不用人才,甚至嫉妒、压制人才,是个较普遍的现象,也是许多地方和企业发展不快的直接原因之一。因此,企业管理中一定要把人才的合理使用、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作为一个重要议题。
2.5 环境建设:美化生产环境,扩展职工发展空间
要关心职工的文化生活,美化生产环境,用丰富的文化活动陶冶职工的心灵;要创造条件,让那些有远大人生抱负的职工,实现其理想和人生的价值,特别是对那些有开拓性和创造性的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并且决心有所发明有所创新的人们,要给以特殊和支特和关心。企业只有重视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团结一致,克服困难,努力创新,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3 煤炭企业人文关怀工作的创新
3.1 观念上创新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传统的工作格局已经发生变化,帮助他们认清形势,促进他们就业观念的转变,积极为他们开展国情与改革的形势教育、市场经济与择业观念教育、提高素质与“四自”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市场经济不同情弱者,等、靠、要和怨天尤人都是没有出路的,只有转变观念,学好技术,才有出路,从而使他们在思想上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并求得生存,求得发展。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辛勤的汗水赢得社会的尊重,实现自己的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
3.2 思路上创新
创新工作思路,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思想路线,自觉地从按部就班,墨守成规,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体制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就必须善于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思维方式,来观察、研究、分析和处理现实问题,努力适应形势变化,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打破以往的条条框框,探寻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善于创造,勇于创新,以新的姿态应对新的挑战;就必须站在改革发展大局的高度,观察思考问题,既要考虑党政所需,社会所急,更要考虑困难职工所求。
3.3 内容上创新
不贴近困难职工所思,就失去了主战场,游离于党的工作之外,就会迷失方向;不贴近困难职工所想就失去了发展的根基;不贴近困难职工群众所求,就失去了帮扶的意义,工作就不能有的放矢,就流于形式。就必须把维护职工具体利益与维护企业整体利益结合起来;要把关心职工的生活疾苦与提高职工思想觉悟结合起来;要把加强企业民主管理与加强工会自身的民主建设结合起来。
3.4 维权上创新
我们一定要破除“一切照旧”的思维定势,学会多角度思维,切实抓好维权工作。一是要调整好工作思路,做到长远维护与眼前维护并举,宏观维护与微观维护并举,建立机制实现维护与办实事维护并举;“把工会的事情当事业干,把困难职工的事情当自己的事情办”的价值观。应将是否有利于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是否受职工群众欢迎和拥护,能否有效的保障职工合法权益,能否真正使困难职工脱贫解困作为衡量企业工会工作的根本标准;二是最大限度地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三是正确处理好“两个维护”的辨证关系,实现整体维护与具体维护相统一。
【参考文献】
[1]曲凤霞.关于人文关怀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J].社会科学论坛. 2011(08)
[2]石爱武.和谐企业文化:以人为“圆心”[J].中国石油企业. 2006(04)
[3]陈静.企业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J]. 理论与当代. 2000(Z1)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9-0208-01
我国煤炭企业发展战略应立足于以煤炭产业为根本,在夯实基础、做强做大煤炭主业的同时,积极向电力、煤化工和其他矿业扩张。以煤为本、相关多元化已经是近几年来多数煤炭企业重组联合的重要举措。但是不可回避的是,这种企业重组联合、扩张发展的背后还隐藏着许多问题和矛盾,成功和失败的扩张组合的例子都存在。因此煤炭企业要做强做大,发展多元化经营的战略时,一定要慎之又慎。现阶段,多数煤炭企业的关键不在于需不需要搞资本运营,而在于怎样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以正确的思维和操守,积极有序地进行多元化经营。不仅亏损、濒临破产的企业需要多元化经营策略,优势企业、有发展前途的企业以及处于稳定状态的企业更需要多元化经营,而且这些企业有更丰富的多元化运营方式可以选择,多元化运营时阻力也小得多,更有利于多元化运营作用和有效性的发挥。
一、目前煤炭企业多元化经营中的问题
(一)多元化经营项目之间的相关性较差
不少煤炭企业实行多元化经营的出发点不是为了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而是单纯地为了摆脱行业亏损、解决冗余人员等问题的需要。为此各按所需,有的则涉足了房地产行业而寄希望于获利;有的涉足制衣行业,专门生产本企业的工作服,以图解决本企业的冗员问题。如此的出发点而开设的多元化经营项目与主业之间当然不能产生很好的协同效应,进而自然不能有效地利用原有的共同企业资源。相反在一定程度上还与原有主业争抢企业资源,从而摊薄了原有主业的力量,以致减弱了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同时也没有起到显著地回避经营风险的作用。
(二)实施多元化经营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现实中不少煤炭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不是在其主业得到充分发展,并取得一定的资金、管理经验或市场优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是出于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的需要而开展的。具体表现在,什么项目更有利于解决眼下问题就建设什么项目,至于资源共享性则很少考虑。如此开展的多元化经营项目与煤矿原主业之间的联系性是很差的,为此难免出现企业内部管理不协调等现象。所以,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而建设的多元化经营项目往往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三)多数煤炭企业的多元化经营采取粗放型增长方式
现实中也有不少煤炭企业一味地追求把企业做大做强,结果广泛投资新项目的建设。但是企业的资金、技术及管理等企业资源是有限的,而投资建成新项目的运转又需要大量的企业资源,结果难免出现管理不力等现象。正因为存在管理不力等现象,加之企业又受到追求做大做强这一目标的驱动,为此难免使得现实中出现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进而导致企业技术进步缓慢而使得其劳动生产率偏低。劳动生产率偏低则意味着市场竞争力弱而存在着被淘汰的可能性,如此必定会给企业的整体经营带来被动性。同时,粗放型经营还易造成企业结构分散。虽然经营项目多,但是规模普遍都较小,为此也难以取得规模效益。
二、加强我国煤炭企业多元化经营的策略
(一)选择多元化经营的产业
1.对涉入产业当前利润率水平及增长前景进行分析。有的煤炭企业往往只注重涉入产业当前的利润率,而对增长前景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估计不足,盲目投资导致企业一蹶不振。多元化发展成功的煤炭企业多数都既注意了当前利润,又注重了增长前景,在当前利润与未来增长的前景中找到了“结合点”。煤炭企业要搞好多元化经营,必须注重当前利益和长远发展的结合。
2.对涉入产业的竞争态势进行分析。决定一个企业是否进某一产业,其重要原因是该产业盈利的吸引力。对于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的煤炭企业来说,全面、详尽地分析产业竞争的态势,确保企业进入该产业能发挥竞争优势,并尽快获得相应的竞争地位是必要的前提。了解和把握进入产业的竞争态势,对煤炭企业如何实施多元化战略将有极大的帮助。
3.对产业关联度进行分析。其主要分析内容有产业间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感应力系数、影响力系数、最终依赖度系数等。产业关联度意味着实施这种多元化发展战略更易达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目的。煤炭企业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的步骤一般应从关联度较高的产业开始,逐渐延伸到关联度低、差异性大的产业。
(二)把握好多元化经营的时机
煤炭企业在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时,首先要做强煤炭主业,当把主业做成在经营规模、市场份额、盈利能力上占有绝对优势,管理水平、资源整合力增强,并对所进入的新行业有透彻了解时再选机进入;其次,应在煤炭主业生命周期到来前择机进入其他领域;另外还要善于把握市场机会,当有市场、有前景的新技术面世时及时进入。此外,煤炭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还要注意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
1.多元化经营的多元数量选择。选择多元化经营战略不是行业越多越好,不是行业越多抵御风险的能力越高,而应该是有限的多元化。究竟实施什么程度的多元化,主要取决于煤炭企业的经营总目标、管理能力和资源配置整合能力。
2.多元化经营的管理方式选择。选择什么样的多元化管理方式,也关系到多元化战略实施的效果。一般来说,多元化战略的管理方式有相对分散的管理方式和高度集中的管理方式。煤炭企业集团应采取相对分散的多元化管理方式,这样可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和经营的风险;一般性的煤炭企业,应该采取高度集中的多元化管理方式,以发挥资源的整合优势,提高整体竞争能力。
(三)煤炭企业战略合作伙伴选择风险化解方法
1.战略性合作的目的是希望相关企业互为支持,发挥协同效应和产业链上下游的互补,取得规模效应,控制生产成本或垂直整合,使交易成本内部化,减少交易成本或者分摊经营风险。要达到此目的,企业选择合作伙伴时,必须明确企业自身的发展阶段、发展状况以及战略发展方向。企业靠合作来发展不能偏离可行的战略方向。
2.横向合作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相对于本企业特定阶段的管理结构和能力,存在着一个报酬递减的临界点,超过了这一限度,更多的投入可能使得效益反而降低。企业铺摊过大,企业就会臃肿失去活力与盈利能力。
3.以多元化为目的的合作,必须围绕企业的专长领域,确认企业具有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4.战略合作必须确认企业能够在合作后进行相应的结构调整和管理融合。企业的扩张,必须应对相应的组织结构变化。
5.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采用不同的合作战略。拥有超过控制生产资源所需要的管理能力和市场概念的企业,往往可采取激进的快速扩张模式。而进入成熟期的企业应该去寻找可以获得规模经济、集成和扩张企业销售和分销渠道、 进入细分市场的机会。
6.因为战略性的增长来自更加有效地利用现存的或扩张的资源,因此企业的战略合作必须以企业现有的管理和利用资源的能力为基础而做出决策。
关键词:循环经济;煤炭企业;模式选择;策略
中图分类号:F407.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Study ofStrategies of Developing Circular Economy in Mining Induystries
——Setting as Yaojie Coal-Electricity Group as an example
Abstract:To develop the recycling economy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resource utilization. Taking Yaojie Coal-Electricity Group for instance, we are explain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cycling econom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cycling economy will stimulate the coal enterprises improve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improve their overall level of skills are described.The model of coal enterprises recyling economy and the model of coal erterprise coproduction technology were built from perspectives of the integrated utilization of coal resources, the development of coproduction technology, which will enable more enterprises enhance their competitive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grating its own resources. It has discussed the strategy how to realize circular economy in Yaojie Coal-Electricity Group.
Keywords:recycling economy;coal enterprises;choices of modes;strategy
窑街煤电集团产业模块应打破传统的煤炭产业、循环经济、非煤产业三大产业分类方式。循环经济一种节能环保、低碳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包括企业、产业和社会三个层次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发展方式,应作为一种指导思想贯穿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将循环经济限定为煤基产业链的观念和做法,是对循环经济的片面理解,会导致企业对循环经济理念的误读和产业体系的混乱[1]。因此,对内,应改变原有思维方式,放宽眼界、打开思路,深刻理解循环经济的精髓和本质,并将其贯穿于集团所有产业的发展过程。要探索本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独特经验,形成自身发展模式。对外,要高举循环经济旗帜,善于打好循环经济牌,充分争取和利用国家及地方政府政策和资源[2]。
在正确理解循环经济理念的基础上,可将窑煤集团产业体系重新划分为煤炭产业、煤基产业、非煤产业。煤基产业是指原集团产业体系划分中主要以煤及其伴生物为基础和依托的相关产业,通常是以煤及其伴生物为直接或间接原材料的相关产业[3]。
循环经济作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通过改变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资源利用模式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模式,在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贯彻“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带动转变为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带来的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带动,并把环境作为资源要素纳入到要素分析中,促使经济增长在保持适度规模和速度的前提下,实现物质消耗减量化并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增长由外延式粗放型向内涵式集约型转变[4]。
窑街煤电集团作为一家老国有企业,在新时期不仅面临竞争激烈、体制僵化、管理滞后、包袱过重等问题,更面临着资源与环境的瓶颈压力,凸显出外延式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所存在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难循环等问题。要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科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走“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发展道路,从根本上转变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式。而煤炭产业发展,就是其中的关键一环。
1.以技术创新为支撑,实现产业链条深度延伸
循环经济作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它的培育和发展必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高新技术的应用。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与充分发挥企业现有资源的有机结合,在产业链条的每一个节点上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大产品的深加工和向后延伸力度;实行集约化经营,做到少投入,多产出,高效益。在注重项目效益的同时,通过煤电治化材一体化,延长产业链,走外延与内涵发展相结合的路子,实现项目的环境友好性与效益性相结合,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一是打造煤-电-载能-新材料循环经济链。煤开采出后经过洗选成为精煤,洗选后的劣质煤和煤炭生产的伴生煤矸石进行发电,发展载能产业,生产市场前景好的重要原材料碳化硅,碳化硅通过精细深加工做成新材料,延伸其他新材料加工,最终打造甘青特种新材料生产基地。二是打造煤- -页岩油循环经济链。充分利用煤矿生产伴生品油页岩,炼制页岩油。三是打造绿色生态循环经济园区。以绿色化、低碳化、循环化为指引,借助窑街依山伴水的自然环境,突显窑街优越的区位条件,突出园区品位,建设“山、水、企、园”于一体的宜居循环经济园区。
2.以“减量化”为核心,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将“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3R原则贯彻到企业生产与管理各个环节,以“减量化”为核心,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满足既定的生产需求,在源头就做到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此外,充分发挥区域内现有企业的产业配套作用,通过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减少对于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3.代谢物再生和治理相结合,实现环境友好
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水和能量等的梯级循环利用,全面提高单位资源的产出水平、降低单位产出的污染物产生。在生产末端,对固体废弃物等进行综合利用和生态修复,将已产生的污染物视作过程生产的代谢物,实施资源化治理,减少污染物的对外排放,加强区域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实现环境友好[4]。
目前我国煤炭产业政策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缺乏完整的煤炭产业政策体系,各个政策相互独立,毫不协调;二是政府对煤炭产业过强干预,在市场方面的配置机制较弱,导致煤炭产业长期处于不公平的竞争地位。同时,不重视资源勘探、勘探相对滞后,缺乏长远的规划管理,没有建立完善合理的储量管理体系,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环境污染严重,导致生态不平衡。由于缺乏长远规划和正规管理,某些煤企为了追求煤炭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不惜对煤炭进行大量开采,超量生产。而在产煤过程中造成了很严重的环境污染,首先是开采方面,由于开采引起的地表塌陷,塌陷所造成的河流污染、植被枯死、生物链破坏等问题由于长期缺乏综合治理,久而久之,便造成了生态失衡。其次是煤炭资源利用方面,我国约有85%的煤炭是直接用作燃烧,,煤炭因燃烧而排放出大量的SO2,导致我国成为典型的煤烟型污染大国,目前已造成我国大约30%的国土面积受酸雨的影响。
再者,煤炭企业本身做造成的污染也极为严重,煤炭企业的污染品主要是矸石、污水和甲烷气,矸石,这些如染品都是煤矿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他的堆放不但浪费了大片土地,在声场过程中排放的污水更是破坏了土壤的结构,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导致植被破坏。煤矿在生产过程每年排放出的甲烷达80~100亿立方米,在污染了空气的同时也破坏了当地的环境。甲烷更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
二.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有限的煤炭资源决定了煤炭产业必须发展循环经济。
我国属于能源匮乏的国家,虽然我国现在探明煤炭资源的储存量大概有一万亿吨,但是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面对有限的一次能源主体的煤炭,无限的人类需求,必须实行能源合理,高效利用,避免能源的不足成为我国经济规模扩张的瓶颈。
(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决定煤炭产业必须走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在这发展的背后靠的是巨额投资的推动,巨额的投入并不明显获得经济效益。在煤炭产业的发展中呈现明显的只是高投入,高消耗,低收益,低质量的粗放型特征。循环经济讲究的是资源综合利用,使资源达到最高利用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和促进经济效益迅猛增长。
(三)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是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
随着煤炭产业的不断发展,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了。其中因煤炭而导致的河流湖泊,城市河段,城市附近海域的污染程度极为严重,空气质量严重下降,为了从根本上改善空气质量,就必须从本质上扭转生态恶化的局势,发展循环经济势在必行。
(四)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和战略决择。
中央政府每年召开人口,环境与资源的工作座谈会,可见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日益受到关注。另一方面,我国已经开展对污染严重治疗无望的产业实行关闭,停业,并购,转行等相关措施进行防止环境被进一步污染,循环经济发展的势头是显而易见的。
(五)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使污染物有效的控制从而使企业提高资源和能利用效率。
目前,煤炭资源的过度开发已导致生态不平衡,环境污染严重,污染物大量堆积因而发展循环经济是势在必行的。首先,循环经济的核心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而煤炭资源的单一模式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因此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的循环经济可以利用其低排放,低消耗,高效率的特征弥补煤炭资源单一模式的不足,可以有效利用煤炭资源减低污染物的产量从而提高能源利用率。循环经济可以用最少的资源和环境成本代价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形成一个经济系统和自然系统相协调的和谐局面,可以尽量做到资源的低投入,高收益,实现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
(六)能实现环保与经济的双赢。煤炭产业在实行循环经济发展后,如果能让生产区内的废水基本做到“零排放”。那么产区内所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至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就可以复用。构建循环经济区,投入一定的资金,使之达到保护环境与获取利益双赢的一个效果。
三、结语
关键词:煤炭企业 转型 发展
一、煤炭企业转型的必要性和意义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自建国以来,煤炭在我国所有能源中占有绝对优势的地位。与此同时,从我国资源方面的贮藏量和国情及国民经济分析来看,我国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也都会是以煤炭能源为主。因此,煤炭能源是我国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可持续发展道路中的重要元素。但是,煤炭是不可再生的,这对煤炭企业来说无疑是个非常不利的因素。随着市场经济改革步伐的加快,我国煤炭企业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因此,我国的煤炭企业必须要通过转型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煤炭企业转型中的主要困难
每个煤炭企业在转型的过程当中都会遇到或多或少的困难,其困难也会有不同,但是其主要困难有以下几点:
(一)缺乏战略性的转型规划
不少煤炭企业其发展有了很多年的历史,其企业运营思想、模式和体制已经根深蒂固。最致命的就是在转型的过程当中由于缺乏科学性的、前瞻性的战略规划,导致企业在转型途中“迷失方向”,不能给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
(二)煤矿企业产业链结构单一
现在的煤炭企业的产业链可以说是非常简单的,整个煤炭企业几乎所有的产品就是提炼出来的煤炭,这个对于一个要转型的煤炭企业来说肯定是不行的。虽然有的煤炭企业在很多年前也发展了一些非煤产业,并且,煤炭企业把自己企业一些富余人员安置到非煤产业链上去经营。当然,最终的结果是不好的。究其原因是非煤产业链的管理人员管理不善,过多地依靠煤炭企业本部,并且经营规模也是比较小,当然也就会缺乏市场竞争力,最终败下阵来。
(三)资金和人才、职工要素的制约
资金、人才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讲,都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对于一个即将要转型的煤炭企业来说,它们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煤炭企业的转型发展其中包括了技术上的革新,机器上的改进,人才的引进,产业经营模式的改善等等方面,这些无疑不都是需要大量资金的。而对于21世纪最重要的人才来讲,它就好比企业里的血液一样,一个企业要想运行得飞快,就必须要高技术的人才。但是在众多的煤炭企业里,资金大量缺少,煤炭职工的文化素质不高,高技术人才更是稀少,这对于想转型的煤炭企业来讲是一个很严重的制约因素。
(四)自然因素以及安全问题
为了运输、提炼加工煤炭,大多数的煤炭企业都会选址在煤矿附近,由于煤矿的地理环境的原因,煤炭企业在产业转移和职工分流上会缺少优势。并且,我们经常看见煤矿出事故,就是煤矿开采的安全系数低造成的,这同时也给投资煤炭企业带来了巨大风险。
三、给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的建议
针对煤炭企业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合理规划转型发展战略
煤炭企业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在转型前,必须合理规划其企业的转型战略。第一,煤炭企业必须要以科学技术为指导,要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多采用机械化采煤,这样还可以降低职工安全风险。此外,要引进高科技技术武装企业的技术人才,为“科技兴企”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弘扬企业文化精神,加强职工文化素质培养。对于一个成功的企业来讲,其企业文化是根基所在,它代表的是一个企业的内在精神和价值所在。在转型的过程当中,要积极弘扬企业文化精神,同时要通过各种培训来提高企业员工的文化素质。第三,规范制度管理和监督机制。“无规矩不成方圆”,它对于煤炭企业来讲,昭示就是要完善企业的制度管理和监督机制。最好是建立一个以众多股东为首的监督机构,以方便管理企业职工,同时也可以巩固煤炭企业的基础。并且,通过这样的科学管理也可以降低降低煤炭开采的安全系数,以到达全面保护员工的目的。
(二)依托煤炭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现如今许多煤炭企业的主体产业链非常的单一,大都是依靠出售提炼加工的煤炭,这样会导致很多资源的浪费,损失煤炭企业的利益。因此,可以在煤炭加工上进行转型,这就要对煤炭进行深度加工,煤炭企业可以依靠高科技对煤进行洗选、炼焦等加工工序,实现煤炭资源的循环利用,这样不仅节省了煤炭资源,同时还提高了煤炭企业的利润。此外,企业还可以对产业链的上下游的生产要素进行整合重组,改变煤炭资源优质劣用的现状,提高企业集团的整体效益。
(三)强化招商引资,开发新型营销模式
针对煤炭企业转型资金不足的问题,强化招商引资是一个好策略。强化招商引资不仅能够解决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的资金不足问题,还可以学习别的企业的管理、经营理念。在强化招商引资的同时,还要开发新型营销模式,比如:可以以外包的形式进行营销。
四、总结
在市场经济如此繁荣环保呼声如此之强烈的当今,煤炭企业做转型调整既是走可持续道路的表现,又是“环保、低碳”的环保体现。改革一直都是向前发展的重要途径,转型发展亦是如此。虽然说煤炭企业转型在某些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煤炭企业只要争取到当地政府的支持,有自己企业的科学转型规划,有自己独特高效的管理模式和营销模式,就一定能在转型道路的迷雾中,找到自己的“康庄大道”。
参看文献:
[1]牛克红.中国煤炭大集团建设探索[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
关键词:煤炭企业 循环经济 发展
资金支持: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项目名称: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311413042
一、引言
所谓的循环经济是由“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所构成,物质的反复利用的循环流动的经济发展模式,起基本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其基本行为准则是3R原则,对煤炭的利用、循环、再利用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各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煤炭企业发展现状的分析
(一)开采率低,浪费严重
长期以来,各煤炭企业为追求高利润,开采过程中以大量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前提。企业对矿区开采完后,由于后期开采成本过高,企业便采取弃采,对资源产生极大的浪费。我国的煤炭资源比较丰富,但是开采的方式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在我国贵州、陕西等地存在大量的小型煤矿,由于缺乏合理的管理经验、生产制度、开采技术,再加上这些煤矿过于追求高利润低成本,不顾及煤炭资源的浪费严重情况,废弃相当多的煤矿,导致煤炭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矿区环境,破坏严重
煤炭的生产最重要的两个部分是开采和洗煤,然而这两部分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程度非常大。每年我国煤炭开采排放的矿井水可达23亿t以上,煤炭企业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对地下水资源破坏,大量的地下水被当做矿井水排出矿道,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从而导致植被退化,内陆湖消失,山体塌陷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而排出的矿井水对地表的农作物,植被造成污染,影响恶劣。我国的洗煤技术多采用湿法洗洗煤工艺,而净化废水的成本非常高,大多企业直接排放到湖泊河流,造成了严重的环境事故。
煤炭开采排放的甲烷约占人类活动排放甲烷总量10%。煤矿每年排入大气的甲烷达80~100 亿m3。甲烷是一种温室效应气体,是产生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如今煤炭企业在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甲烷气体,大型煤炭企业可能会把它转化成一种资源加以利用,然而大多数煤矿会选择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另一方面,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灰尘在大气中扩散,对人体危害特别大,造成人们很容易得肺病。
21世纪的煤炭企业发展要求其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定的采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永远不能动摇。
三、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路
循环经济是一种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资源,从而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达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长期以来,煤炭企业消耗资源量大,牺牲环境为代价进入了一种不可循环的发展模式,超强度开采、高排放、低效率、毁坏自然生态环境成了煤炭企业的基本特征。现在,仍然有相部分小型煤炭企业沿袭着挖煤、卖煤的简单经营方式,为了追求生存和高额利润,从来不顾及资源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煤炭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剧,社会要求的不断提高,国家政府的管控不断增强,这种粗放式的、短视的、不循环的经济增长方式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近年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给煤炭企业带来了新理念,煤炭企业不再一味为了追求高利润而浪费破坏资源。这种全新的理念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资本、劳动力的循环,更重要的是资源循环。煤炭企业一定要减少废物排放,如果不能减少污染,为节省成本肆无忌惮的排放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压力是无法估量的。煤炭企业要以预防为主,从生产到制度制定必须将循环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这种减量化所付出的的成本比起污染后再治理付出的代价要低得多。另外煤炭企业要加大科研力度,对废物再利用的研究要尽快实施。现在许多企业已经对生产产生的废气实行再利用,改造成燃料,这无疑又增加了企业的利润,可谓是双赢。
煤炭企业排出的矿井水已经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现在企业对于矿井水的循环利用已经研究出一定的成果。比如净化后继续用于洗煤;改造地下矿道,减少地下水的渗漏;制定应急措施制度,定期对矿道检查,避免矿道损坏浪费大量的地下水;尽量开采深层地下水,节省地表水资源;当然在这一方面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净化水的成本不断降低,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非常好的控制水资源的浪费污染。大型煤炭企业应该将水净化技术多传授与小型煤炭企业,或者代为净化水,最后争取所有煤炭企业都能够很好地解决水资源污染问题。
目前煤炭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不确定,管理松散,制度不够严谨,自我约束差。对于这种情况,政府检查部门应该对企业有一定的监督导向作用。近几年政府颁布一系列法规政策,取缔小型煤炭企业,用国有大型煤企兼并小企业,以及政府促使大型煤企的强强联合,煤企重组。例如现在出现的山西的小煤炭企数量迅速大量减少,河南大型煤企的重组,这样可以让政府检查机关更有效的进行监督管理,可以更好地对煤炭企业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治理,根本上杜绝了小型煤企的偷煤现象。
煤炭企业在自身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时,要注重加强对自身的管理,建立健全的企业管理制度,通过参股、投资、联营、互相联合等方式,推动技术、资本、产业的良性循环,实现优化配置资源的目标,其次要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才参与公司发展。企业必须重视优秀人才的培养发展,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关键,要善于吸纳人才,挖掘人才,培养后续人才力量,只有人才储备充分才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继续走在循环经济道路上不落伍,才能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保障。企业的人才富足,才会有技术创新,才能走在行业的最前列。
传统的煤炭企业仅仅是采煤售煤,而新时代的循环经济发展理念要求煤炭企业必须要从单一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经营结构转变成多元化的产业结构,不仅仅要采煤售煤,还要参与一切与煤炭有关的产业发展。煤炭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可以分散经营风险。单一产品、单一经营方式还要承受行业风险和政策风险, 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更大。经验数据表明, 愈大愈分散的企业, 其利润波动愈小。当前, 煤炭企业不断扩大的生产能力与有限增长的市场需求相矛盾, 供大于求的局面短期内难有大的改观, 煤炭企业间的竞争将更为激烈。煤炭企业可以根据不同产品或行业景气循环不同, 采取灵活的互补政策, 达到以盈补亏, 平衡收益效果, 从而增加煤炭企业发展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例如神华集团不仅仅开生产煤,在冶炼、发电、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跨国港口运输等多种行业都有自己的子公司,这是新时代循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会因为某一行业的不景气导致公司面临破产危险,可以通过涉足的不同的行业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
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大多数煤炭企业在发展多元化生产模式的过程中,碰到不少问题,犯过很多错误,以至于最后无功而返甚至失败破产。因此企业要善于总结失败教训,把技术创新放在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位置,而技术创新不可或缺的是人才,技术创新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而人才储备是技术创新的保障。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